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派出所后勤工作总结(合集7篇)

时间:2022-06-19 05:36:59
派出所后勤工作总结

派出所后勤工作总结第1篇

内、外勤协作贯穿于整个派出所日常工作。健全的内外勤协作机制会使派出所工作衔接更加紧密、警务更加规范,从而更好地推动派出所的整体工作。笔者根据从事内勤工作的体会,就内、外勤协作机制不健全对派出所统计、信息收集、档案管理等工作造成的消极影响、危害及治理对策,谈谈自己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内外勤协作机制不健全对派出所基础业务的消极影响

(一)内外勤协作不当对如实立案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 内外勤缺乏沟通造成统计不实。改进后派出所的15种基础业务台帐需要外勤填写的主要是接处警台帐,但是就填写的内容来看,常常是要素不全、记录不规范,致使一些要求填写的内容,如:发案时间、地点、损失金额、报警人基本情况及处理结果等项目往往填写不全,看的人不明就理,内勤统计时,常常是问了接警民警再问出警民警,最后还得问带班所领导,甚至凭空想象、估计数字,不仅浪费了人力,降低了工作效率,造成事倍功半,而且很容易产生统计不实的问题。

2、受理接处警定性不准、去向不明,造成案件流失和立案不实。派出所日常受理的接处警有纠纷、求助、治安案事件、走失寻人、灾害事故等等。各种警情的准确定性是正确处理警情的关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少数基层民警对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的了解似是而非,模棱两可,遗漏了一部分治安案件,甚至为了立功受奖,突出成绩,而把治安案件立为刑事案件,人为致使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两类数字“倒挂”。

3、案件文书制作不规范、案件移交手续不完备造成公安统计数字来源无据可查,造成统计不实。如在刑事案件立案统计中,凡具备立案条件的且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是立案标准把握不准,导致立案文书不全或不规范,进而影响立案数字同实际立案数字存在较大偏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明确指出: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刑事案件,在移交给其他单位时应签发《移送案件通知书》。派出所在移交给刑警队刑事案件时,应填写《刑事案件移交登记簿》,连同报案材料,由刑警队侦察员签字接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是口头移交、移送,无台帐或文书记录,造成各单位之间责任不清、案件去向不明。以上均使立案统计数字失去原始依据,也影响了数字的真实性。

(二)外勤民警收集信息的意识不强影响信息及时收集上报。

内勤向上级公安机关报送工作情况和辖区治安状况时,首先需要向外勤收集各类资料和情报信息,才能做到预警在先,超前工作,并总结经验得失。内勤下辖区的机会比较少,收集情报信息关键需要外勤通过人口调查、物建耳目等治安管理措施获取,而部分外勤民警忙于接处警和查处案件,忽视了对自己责任区各类不安定因素的收集分析汇报,致使内勤在信息收集中工作被动,耳不聪,目不明,无法全面准确掌握整个辖区的治安动向。一个派出所的信息是否鲜活,取决于信息渠道是否畅通,而信息渠道的源头在外勤民警,只有外勤民警增强主动积极收集信息的意识,并在工作中加以积累,及时和内勤交流,才能保证内勤准确、及时汇总筛选分类上报。

(三)内外勤协作不密切影响业务档案资料不能完整及时归档。

按照内外勤工作分工,外勤民警负责自己办理的责任区案件等业务档案资料的积累和立卷,内勤负责对案卷的检查、归档。因内勤与外勤民警之间缺少沟通,在整理打击处理人员、变更强制措施、收取罚没款项等台账时,内勤往往看不到案卷材料,只凭办案人模糊回忆,粗略估计。另一方面,案件资料在外勤办案民警手中长期滞留,不但不利于数字统计,而且不利于资料保管,容易造成案卷资料丢失、泄密。

二、以上问题的存在无疑反映了部分民警因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而缺乏对中心工作的准确把握及与同事之间的交流沟通,其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一)统计不实的危害极大,既影响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正确判断形势,科学决策,也埋没了基层公安机关和民警的辛勤工作,反映不出公安机关对警力、经费、装备、基础设施的真实需求。万事万物,贵在求实。海涅说过:“生命不可能在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换而言之,公安事业不会在不实的统计结果上迅速发展。

(二)信息是公安工作的神经,是领导科学决策、临场指挥的依据。只有做到信息灵敏、准确、畅通,领导才能准确地把握治安动态和民警队伍的思想脉搏,才能因情施策,把握工作主动。反之,就可能贻误战机,造成工作被动。另一方面,信息不畅不利于公安宣传工作,好的经验、典型人物先进事迹不能及时收集总结和上报,易挫伤民警工作的积极性。

(三)案卷资料未及时归档,一方面影响统计数字真实性,另一方面不利于对民警规范化执法的监督,易纵容民警受经济利益驱动,对案件降格处理或人为隐瞒而不报, 甚至毁卷、私自消化案件等违法违规行为出现。

三、治理对策

(一)进一步规范台帐和法律文书。派出所要明确接处警人员职责,加强对民警的业务技能培训,严把治安、刑事案件立案标准,使基础业务台帐能准确、全面反映派出所实际工作情况;加强对《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刑事案件移交登记簿》、《移送案件通知书》的监督使用,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办案程序规定办理案件和填报相关文书台账。

(二)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建议由警令部、法制室、督察大队等部门联合督查,采取日常检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统计工作进行经常性检查,一发现问题就能及时督促整改。在督查内容上,一是对民警的立案情况开展“倒查”,实地走访了解群众,将案件办理与派出所的台帐相核对,发现立案不实即予以通报并严肃处理。二是查看接处警台帐,核对统计登记表,做到受理一起,统计一起;三是查看案件卷宗与统计台帐,看案件数与统计台帐是否相符,做到件件有登记。同时,要将如实统计与民警责任制挂钩,督促内勤统计人员和外勤办案民警认真履行职责,实事求是地立案和统计,改变统计工作中内、外勤孤军奋战或各自为政的被动局面。

派出所后勤工作总结第2篇

内、外勤协作贯穿于整个派出所日常工作。健全的内外勤协作机制会使派出所工作衔接更加紧密、警务更加规范,从而更好地推动派出所的整体工作。笔者根据从事内勤工作的体会,就内、外勤协作机制不健全对派出所统计、信息收集、档案管理等工作造成的消极影响、危害及治理对策,谈谈自己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内外勤协作机制不健全对派出所基础业务的消极影响

(一)内外勤协作不当对如实立案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 内外勤缺乏沟通造成统计不实。改进后派出所的15种基础业务台帐需要外勤填写的主要是接处警台帐,但是就填写的内容来看,常常是要素不全、记录不规范,致使一些要求填写的内容,如:发案时间、地点、损失金额、报警人基本情况及处理结果等项目往往填写不全,看的人不明就理,内勤统计时,常常是问了接警民警再问出警民警,最后还得问带班所领导,甚至凭空想象、估计数字,不仅浪费了人力,降低了工作效率,造成事倍功半,而且很容易产生统计不实的问题。

2、受理接处警定性不准、去向不明,造成案件流失和立案不实。派出所日常受理的接处警有纠纷、求助、治安案事件、走失寻人、灾害事故等等。各种警情的准确定性是正确处理警情的关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少数基层民警对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的了解似是而非,模棱两可,遗漏了一部分治安案件,甚至为了立功受奖,突出成绩,而把治安案件立为刑事案件,人为致使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两类数字“倒挂”。

3、案件文书制作不规范、案件移交手续不完备造成公安统计数字来源无据可查,造成统计不实。如在刑事案件立案统计中,凡具备立案条件的且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是立案标准把握不准,导致立案文书不全或不规范,进而影响立案数字同实际立案数字存在较大偏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明确指出: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刑事案件,在移交给其他单位时应签发《移送案件通知书》。派出所在移交给刑警队刑事案件时,应填写《刑事案件移交登记簿》,连同报案材料,由刑警队侦察员签字接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是口头移交、移送,无台帐或文书记录,造成各单位之间责任不清、案件去向不明。以上均使立案统计数字失去原始依据,也影响了数字的真实性。

(二)外勤民警收集信息的意识不强影响信息及时收集上报。

内勤向上级公安机关报送工作情况和辖区治安状况时,首先需要向外勤收集各类资料和情报信息,才能做到预警在先,超前工作,并总结经验得失。内勤下辖区的机会比较少,收集情报信息关键需要外勤通过人口调查、物建耳目等治安管理措施获取,而部分外勤民警忙于接处警和查处案件,忽视了对自己责任区各类不安定因素的收集分析汇报,致使内勤在信息收集中工作被动,耳不聪,目不明,无法全面准确掌握整个辖区的治安动向。一个派出所的信息是否鲜活,取决于信息渠道是否畅通,而信息渠道的源头在外勤民警,只有外勤民警增强主动积极收集信息的意识,并在工作中加以积累,及时和内勤交流,才能保证内勤准确、及时汇总筛选分类上报。

(三)内外勤协作不密切影响业务档案资料不能完整及时归档。

按照内外勤工作分工,外勤民警负责自己办理的责任区案件等业务档案资料的积累和立卷,内勤负责对案卷的检查、归档。因内勤与外勤民警之间缺少沟通,在整理打击处理人员、变更强制措施、收取罚没款项等台账时,内勤往往看不到案卷材料,只凭办案人模糊回忆,粗略估计。另一方面,案件资料在外勤办案民警手中长期滞留,不但不利于数字统计,而且不利于资料保管,容易造成案卷资料丢失、泄密。

二、以上问题的存在无疑反映了部分民警因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而缺乏对中心工作的准确把握及与同事之间的交流沟通,其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一)统计不实的危害极大,既影响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正确判断形势,科学决策,也埋没了基层公安机关和民警的辛勤工作,反映不出公安机关对警力、经费、装备、基础设施的真实需求。万事万物,贵在求实。海涅说过:“生命不可能在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换而言之,公安事业不会在不实的统计结果上迅速发展。

(二)信息是公安工作的神经,是领导科学决策、临场指挥的依据。只有做到信息灵敏、准确、畅通,领导才能准确地把握治安动态和民警队伍的思想脉搏,才能因情施策,把握工作主动。反之,就可能贻误战机,造成工作被动。另一方面,信息不畅不利于公安宣传工作,好的经验、典型人物先进事迹不能及时收集总结和上报,易挫伤民警工作的积极性。

(三)案卷资料未及时归档,一方面影响统计数字真实性,另一方面不利于对民警规范化执法的监督,易纵容民警受经济利益驱动,对案件降格处理或人为隐瞒而不报, 甚至毁卷、私自消化案件等违法违规行为出现。

三、治理对策

(一)进一步规范台帐和法律文书。派出所要明确接处警人员职责,加强对民警的业务技能培训,严把治安、刑事案件立案标准,使基础业务台帐能准确、全面反映派出所实际工作情况;加强对《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刑事案件移交登记簿》、《移送案件通知书》的监督使用,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办案程序规定办理案件和填报相关文书台账。

(二)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建议由警令部、法制室、督察大队等部门联合督查,采取日常检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统计工作进行经常性检查,一发现问题就能及时督促整改。在督查内容上,一是对民警的立案情况开展“倒查”,实地走访了解群众,将案件办理与派出所的台帐相核对,发现立案不实即予以通报并严肃处理。二是查看接处警台帐,核对统计登记表,做到受理一起,统计一起;三是查看案件卷宗与统计台帐,看案件数与统计台帐是否相符,做到件件有登记。同时,要将如实统计与民警责任制挂钩,督促内勤统计人员和外勤办案民警认真履行职责,实事求是地立案和统计,改变统计工作中内、外勤孤军奋战或各自为政的被动局面。

派出所后勤工作总结第3篇

一、内外勤协作机制不健全对派出所基础业务的消极影响

(一)内外勤协作不当对如实立案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 内外勤缺乏沟通造成统计不实。改进后派出所的15种基础业务台帐需要外勤填写的主要是接处警台帐,但是就填写的内容来看,常常是要素不全、记录不规范,致使一些要求填写的内容,如:发案时间、地点、损失金额、报警人基本情况及处理结果等项目往往填写不全,看的人不明就理,内勤统计时,常常是问了接警民警再问出警民警,最后还得问带班所领导,甚至凭空想象、估计数字,不仅浪费了人力,降低了工作效率,造成事倍功半,而且很容易产生统计不实的问题。

2、受理接处警定性不准、去向不明,造成案件流失和立案不实。派出所日常受理的接处警有纠纷、求助、治安案事件、走失寻人、灾害事故等等。各种警情的准确定性是正确处理警情的关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少数基层民警对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的了解似是而非,模棱两可,遗漏了一部分治安案件,甚至为了立功受奖,突出成绩,而把治安案件立为刑事案件,人为致使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两类数字“倒挂”。

3、案件文书制作不规范、案件移交手续不完备造成公安统计数字来源无据可查,造成统计不实。如在刑事案件立案统计中,凡具备立案条件的且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是立案标准把握不准,导致立案文书不全或不规范,进而影响立案数字同实际立案数字存在较大偏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明确指出: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刑事案件,在移交给其他单位时应签发《移送案件通知书》。派出所在移交给刑警队刑事案件时,应填写《刑事案件移交登记簿》,连同报案材料,由刑警队侦察员签字接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是口头移交、移送,无台帐或文书记录,造成各单位之间责任不清、案件去向不明。以上均使立案统计数字失去原始依据,也影响了数字的真实性。

(二)外勤民警收集信息的意识不强影响信息及时收集上报。

内勤向上级公安机关报送工作情况和辖区治安状况时,首先需要向外勤收集各类资料和情报信息,才能做到预警在先,超前工作,并总结经验得失。内勤下辖区的机会比较少,收集情报信息关键需要外勤通过人口调查、物建耳目等治安管理措施获取,而部分外勤民警忙于接处警和查处案件,忽视了对自己责任区各类不安定因素的收集分析汇报,致使内勤在信息收集中工作被动,耳不聪,目不明,无法全面准确掌握整个辖区的治安动向。一个派出所的信息是否鲜活,取决于信息渠道是否畅通,而信息渠道的源头在外勤民警,只有外勤民警增强主动积极收集信息的意识,并在工作中加以积累,及时和内勤交流,才能保证内勤准确、及时汇总筛选分类上报。

(三)内外勤协作不密切影响业务档案资料不能完整及时归档。

按照内外勤工作分工,外勤民警负责自己办理的责任区案件等业务档案资料的积累和立卷,内勤负责对案卷的检查、归档。因内勤与外勤民警之间缺少沟通,在整理打击处理人员、变更强制措施、收取罚没款项等台账时,内勤往往看不到案卷材料,只凭办案人模糊回忆,粗略估计。另一方面,案件资料在外勤办案民警手中长期滞留,不但不利于数字统计,而且不利于资料保管,容易造成案卷资料丢失、泄密。

二、以上问题的存在无疑反映了部分民警因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而缺乏对中心工作的准确把握及与同事之间的交流沟通,其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一)统计不实的危害极大,既影响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正确判断形势,科学决策,也埋没了基层公安机关和民警的辛勤工作,反映不出公安机关对警力、经费、装备、基础设施的真实需求。万事万物,贵在求实。海涅说过:“生命不可能在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换而言之,公安事业不会在不实的统计结果上迅速发展。

(二)信息是公安工作的神经,是领导科学决策、临场指挥的依据。只有做到信息灵敏、准确、畅通,领导才能准确地把握治安动态和民警队伍的思想脉搏,才能因情施策,把握工作主动。反之,就可能贻误战机,造成工作被动。另一方面,信息不畅不利于公安宣传工作,好的经验、典型人物先进事迹不能及时收集总结和上报,易挫伤民警工作的积极性。

(三)案卷资料未及时归档,一方面影响统计数字真实性,另一方面不利于对民警规范化执法的监督,易纵容民警受经济利益驱动,对案件降格处理或人为隐瞒而不报,甚至毁卷、私自消化案件等违法违规行为出现。

三、治理对策

(一)进一步规范台帐和法律文书。派出所要明确接处警人员职责,加强对民警的业务技能培训,严把治安、刑事案件立案标准,使基础业务台帐能准确、全面反映派出所实际工作情况;加强对《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刑事案件移交登记簿》、《移送案件通知书》的监督使用,严格按

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办案程序规定办理案件和填报相关文书台账。  (二)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建议由警令部、法制室、督察大队等部门联合督查,采取日常检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统计工作进行经常性检查,一发现问题就能及时督促整改。在督查内容上,一是对民警的立案情况开展“倒查”,实地走访了解群众,将案件办理与派出所的台帐相核对,发现立案不实即予以通报并严肃处理。二是查看接处警台帐,核对统计登记表,做到受理一起,统计一起;三是查看案件卷宗与统计台帐,看案件数与统计台帐是否相符,做到件件有登记。同时,要将如实统计与民警责任制挂钩,督促内勤统计人员和外勤办案民警认真履行职责,实事求是地立案和统计,改变统计工作中内、外勤孤军奋战或各自为政的被动局面。

派出所后勤工作总结第4篇

上半年度户警内勤民警个人总结

上半年以来,在派出所领导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局户政股下达的任务工作为中心,本人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个人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围绕上级下达给所的任务,继续开展二代证换发工作,把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春节过后,针对人员外出务工较多,办证人员有所减少这一现状,进一步加大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工作的宣传力度。同时我周末加班办证,为前来办证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在受理、审核、分发证件时,仔细核对证件资料,做好群众签收确认手续,防止出现证件积压、丢失等现象。在不断努力下,目前,已为干部群众办证:多个,占应办证人数的80%以上。为群众纠正身份证重码,错码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积极开展办理各项迁移业务,为群众办理迁出迁入共人,办理外国人住宿登记人,办理居住证人,等各种业务,提供优质服务,群众非常满意。作为户籍内勤民警,在工作中,我坚持做到领导和群众一样、干部职工和居民一样,耐心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服务,始终坚持“四个一”和“三个声”,即对待办事群众,始终做到“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声问候,一样对待”,始终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对办事的群众,凡是手续齐全的,一次办到位,凡是手续不全的,一次告知到位,决不让群众跑冤枉路。

四、熟悉人口,务实基础工作。派出所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人员的管理工作,作为户籍内勤民警,更是一项义不容辞的工作。为了熟悉辖区的人口,我经常跟着片警警务区民警、辅警深入到辖区了解情况,对辖区的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基本情况,我都争取做到心中有数,不断务实人口管理基础工作,积极为警务区的民警提供常住人口及暂住人口的人员信息,为破案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方便。积极配合好计生办超生小孩入户工作,为各单位部门提供人员信息、人口数据。

五、积极做好派出所内务管理工作,搞好所的内部卫生。作为一名户籍内勤民也是所长的助手,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按时上班,自觉主动地整理所容所貌,保持办公室整洁卫生。认真做好所长的左右手,落实各项要汇报的工作,和签收的文件,重要文件及时汇报给领导处理和审核。

六、断完善派出所各类台帐,推动派出所等级化建设步伐,先后建立完善了派出所人口管理、行业管理、场所管理、特种物品台帐。始终做到眼勤、脑勤、手勤、腿勤,及时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加强派出所的档案、文秘工作,保持各种档案、文书能按时按质存档,认真做好档案室的卫生工作。作为一名户籍内勤民警,我经常积极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工作当中锻炼自己,有不懂的虚心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

七、能够按时顺利完成年终人口统工作,并且把准确的数据汇总给市局户政股,得到上级的表扬。管理好所的电脑,及打印机,保证了电脑、打印机能够正常运作,如有损坏,及时修整同时汇报给所领导。

半年来,为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我加强学习各项业务。户籍内勤民警要加强学习,从户籍业务、社会常识、电脑技能等多方面进行学习,提高工作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户籍管理工作。如果不加强学习,本职工作无法熟练完成,必然会影响为群众服务的质量,群众对此肯定会怨言颇多。只有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户籍管理工作十分繁琐,业务量极大,但每一位办事群众都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因此我必须克服这种不良情绪,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为群众服务。

派出所后勤工作总结第5篇

上半年度户警内勤民警个人总结

上半年以来,在派出所领导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局户政股下达的任务工作为中心,本人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个人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围绕上级下达给所的任务,继续开展二代证换发工作,把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春节过后,针对人员外出务工较多,办证人员有所减少这一现状,进一步加大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工作的宣传力度。同时我周末加班办证,为前来办证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在受理、审核、分发证件时,仔细核对证件资料,做好群众签收确认手续,防止出现证件积压、丢失等现象。在不断努力下,目前,已为干部群众办证:多个,占应办证人数的80%以上。为群众纠正身份证重码,错码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积极开展办理各项迁移业务,为群众办理迁出迁入共人,办理外国人住宿登记人,办理居住证人,等各种业务,提供优质服务,群众非常满意。作为户籍内勤民警,在工作中,我坚持做到领导和群众一样、干部职工和居民一样,耐心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服务,始终坚持“四个一”和“三个声”,即对待办事群众,始终做到“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声问候,一样对待”,始终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对办事的群众,凡是手续齐全的,一次办到位,凡是手续不全的,一次告知到位,决不让群众跑冤枉路。

四、熟悉人口,务实基础工作。派出所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人员的管理工作,作为户籍内勤民警,更是一项义不容辞的工作。为了熟悉辖区的人口,我经常跟着片警警务区民警、辅警深入到辖区了解情况,对辖区的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基本情况,我都争取做到心中有数,不断务实人口管理基础工作,积极为警务区的民警提供常住人口及暂住人口的人员信息,为破案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方便。积极配合好计生办超生小孩入户工作,为各单位部门提供人员信息、人口数据。

五、积极做好派出所内务管理工作,搞好所的内部卫生。作为一名户籍内勤民也是所长的助手,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按时上班,自觉主动地整理所容所貌,保持办公室整洁卫生。认真做好所长的左右手,落实各项要汇报的工作,和签收的文件,重要文件及时汇报给领导处理和审核。

六、断完善派出所各类台帐,推动派出所等级化建设步伐,先后建立完善了派出所人口管理、行业管理、场所管理、特种物品台帐。始终做到眼勤、脑勤、手勤、腿勤,及时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加强派出所的档案、文秘工作,保持各种档案、文书能按时按质存档,认真做好档案室的卫生工作。作为一名户籍内勤民警,我经常积极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工作当中锻炼自己,有不懂的虚心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

七、能够按时顺利完成年终人口统工作,并且把准确的数据汇总给市局户政股,得到上级的表扬。管理好所的电脑,及打印机,保证了电脑、打印机能够正常运作,如有损坏,及时修整同时汇报给所领导。

半年来,为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我加强学习各项业务。户籍内勤民警要加强学习,从户籍业务、社会常识、电脑技能等多方面进行学习,提高工作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户籍管理工作。如果不加强学习,本职工作无法熟练完成,必然会影响为群众服务的质量,群众对此肯定会怨言颇多。只有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户籍管理工作十分繁琐,业务量极大,但每一位办事群众都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因此我必须克服这种不良情绪,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为群众服务。

派出所后勤工作总结第6篇

一、我院后勤合同工用工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健康需求的提升促使医院招入了更多的卫生人才。在有限的编制数控制下,各级公立医院都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将编制数倾向卫技人员,而在后勤部门使用较多的编外人员。以我院为例,截止2016年6月,我院共有编外人员436人,包含合同制人员、本院劳务公司人员、返聘人员。其中后勤合同工共有157人,具体构成为收费员27人、院办室2人、计算机维修4人、医保科1人、总务科45人、保安22人、食堂40人、导医11人、杂工5人。

二、事业单位编外用工政策变化

温州市政府2016年的《关于规范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使用编外用工的数量不得超过正式编制数的20%。其中、人事、财务、档案、涉密岗位等一律不得使用编外人员,保安、保洁、绿化等一般应面向社会购买服务。这从制度上限制了公立医院编外用工的使用人数和范围,并为其改革编外人员管理体制提供了参考方向。以我院正式编制数1753计算,最多可招聘350名编外人员。很显然我院目前编外人员数已超标,而其中有很多服务于临床的医护人员。由于医院对临床一线的倾斜性政策,采取何种措施既可以不影响后勤工作,又可以控制编外人员总数,已成为医院需解决的重要事项。

三、实行后勤社会化的优点

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当前的改革热点,也是各级医院较为青睐的改革途径。它的优势是较为突出的。

1.降低支出成本。通过市场化招标,医院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较有实力和价格竞争力的后勤服务公司,签订服务协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支出成本。对人员较为集中的办公场所的文印、保洁、保安、食堂等进行整合,通过建立后勤服务中心等方式统一调配,实现资源共享,减少人员数量,降低服务成本。外包人员的社保由派遣公司缴纳,也减少了医院在社保费用上的支出。

2.降低用工风险。通过清理整治,进一步规范与编外人员的关系,杜绝了少数不签合同、合同不规范、用工不规范等现象。通过清退超龄、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使用工人员队伍得到规范。通过市场参与用工,实行劳务公司派遣,一定程度上将用工行为市场化,降低了医院用工风险。

3.转变医院后勤职能。职能科室从直接指挥调度生产转变为合同管理与质量监督、检查,使后勤产业走上专业集约经营、社会化生产的轨道。

四、实行后勤社会化的缺点

然而也应该看到,后勤社会化并不是解决后勤服务难题和提升后勤服务质量的“万金油”,是否外包还需取决于医院实际需求。实行后勤社会化也有其不利因素。

1.社会化的员工没有归属感。后勤服务公司仅有派遣权,而医院仅需他们提供服务。这种割裂的身份认同使得外包人员对医院没有归属感。社会化用工人员的教育和引导由于人事隶属的关系而显得相对较弱,其对工作的关心程度及责任感往往不如与医院直接建立劳动关系的员工,使得他们对于医院的情感联系较弱,致使消极心态。服务质量低下,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

2.完全清理现有合同工成本较高。因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问题,公立医院通常由自己招聘后勤人员开展工作,形成自己的后勤管理体系。其中一些后勤人员已在医院工作十几年。《劳动合同法》规定,由用人单位提出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每年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经笔者估计,若欲与所有后勤合同工解除劳动合同,医院需付出约400多万元的补偿金。这对医院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在符合法律法规和保证员工利益的前提下,医院应制定合理的清理计划,逐步缩减后勤人员数量。

3.编外人员数量限制严格。2013年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尤为值得关注的一大亮点,就是限定了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工的比例――“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并明确“用工总量是指用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人数与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人数之和”。可见,在不向上级部门申请增编的情况下,我院使用劳务派遣工有最高人数的限制。因此,在使用劳务派遣用工上,医院还需审慎制定用工计划,合理安排用工数量和岗位,使得同医院建立劳动关系的合同工与劳务派遣用工之间形成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的良好局面。

派出所后勤工作总结第7篇

[关键词] 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是指国家所有者向国有企事业单位委派会计人员的会计管理制度。高校后勤会计委派制的出现,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是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而产生的。高校后勤在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迸发了应有的活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会计委派制的有效实施,促进了高校后勤的健康发展,加强了高校对后勤财务的有效监督。如何更合理地、更有效地应用会计委派制,是当前高校管理后勤财务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会计委派制出现的时代背景

会计委派制的出现是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而产生的。1985 年 5 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概念。直到1999年,国家全面提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指导意见:加速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争取3—5 年内,大部分地区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同年6月,朱熔基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快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把后勤从学校剥离出来,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在之后召开的第二次、第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中,李岚清均强调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问题。尤其是在2002年 12 月的第四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在肯定改革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又指出后勤服务设施远远满足不了招生规模扩大的需要,“必须在各级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继续积极推动和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调动社会资金和力量共同发展高等教育从 2000 年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在全国各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而后勤社会化改革不仅是机构管理制度上的变革,还涉及到人、财、物等的改革,这里的‘财’就是财务管理与核算。可以肯定的是,后勤财务管理的改革直接关系到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的成败。”

在国家、地方及高校的共同努力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丰硕的成果,给高校及地方都带来了诸多收益,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问题

1、高校后勤企业容易出现财务管理“失控”的现象,造成学校资产流失

随着高校后勤企业自的增大,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时候为了私利,会逃避学校财务监督,采取各种手段在银行乱开户头,造成资金分散。有些后勤企业出于本部门利益的考虑,故意隐瞒收入,加大支出,私自设立“小金库”,集体滥发、私分财物,或将应纳入后勤集团核算的各种资金以各种名义和方法截留,划入个人帐户或他人帐户自收自支,造成学校资产流失,致使学校总体资财分散,财务管理失控,从而制约了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和发展。

2、高校后勤企业有时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和“内部人控制”现象

高校实行后勤社会化以后,由于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社会有关部门无法进行依法管理。有些会计人员没有遵守现行会计制度,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甚至造假帐。另外,在单位领导压力、物质诱惑、个人前途、小团体利益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会计人员也会参与造假,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高校成立后勤企业后,高校原有的大量后勤服务资产全建制地划入了后勤服务企业。各个高校虽然都在名义上对这部分资产拥有所有权,而后勤服务企业的经营者却实事上掌握着这部分资产的最终控制权。他们实际上是在没有内外监督的情况下全权经营着这部分资产。因此,高校的后勤企业普遍存在着“内部人控制”现象。

3、高校后勤企业缺泛专业会计人才

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后,大多缺少专业的会计人才。为了后勤企业需要,有的是从外单位借用,有的是半路改行当会计。这些人员大多没有普遍经过系统学习和专业培训,整体素质不高。有些单位的会计甚至不熟悉财务报表知识,对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无所适从,从而影响了会计监督、服务质量。

4、容易出现审计监督滞后的现象

长期以来高校内部审计,会对后勤财务定期审计监督,但它多数是事后监督。等发现其问题,早已给学校造成了巨额损失,企业的经营效益已经滑坡。可见滞后的监督并不能换回业已导致的经济损失,高校后勤企业在这方面已经有过不少惨痛的教训。

三、高校后勤会计委派制的出现及意义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所带来的一些消极问题,会计委派制便应运而生。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实行会计委派制是解决高校后勤财务监管不到位的一剂良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个渐进的过程,它应有一个过渡的阶段,改革的步伐太快,摊子铺的太大会造成后勤管理工作力不从心,不利于后勤实体改革的稳步发展。因此,在高校后勤实行会计委派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实行后勤会计委派制是确保学校资产不流失的有效途径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后,其资产所有权仍属于学校。这与过去相比,会计委派制理顺了后勤和高校的关系,加大了后勤企业的责任。后勤企业内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一定程度上焕发了积极性。然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企业实体的形成,需要一个培育、发展、成熟的过渡期。为了维护投资主体的利益,为了保证学校资产的保值增值,学校实行会计委派制是确保学校资产不流失的有效途径。实行后勤会计人员委派制,一方面为后勤实体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学校正确地评价和考核后勤实体经营成果提供重要依据。这种制度能有效地制约会计造假的现象,防止私设“小金库”,确保学校资产不流失,并使后勤企业逐步面向市场,规范竞争,健康发展。

2、高校实行后勤会计委派制,有利于促进后勤企业健康发展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初期,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都比较欠缺,企业刚刚起步,各种管理人员不可能一步到位,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由于长期以来高校的财务工作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单纯的行政财务收支核算,资金的使用缺乏成本管理意识,只是简单地按开支标准管支出,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对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要求也不高,后勤企业也一般没有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社会企业也将越来越多地加入高校后勤的服务行业,竞争将愈加激烈,后勤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这种竞争实质上是管理和经营水平的竞争,后勤职工整体素质的竞争。为了保证高校后勤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得到发展,必须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技术过得硬的后勤干部职工队伍。新成立的后勤服务实体的财会人员不仅要做好核算工作,更要进行成本分析、成本预测、成本控制,进而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实体自身的竞争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为后勤实体委派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为人正直的优秀的会计人员,这是高校后勤实体完全社会化的基础和保障。

3、高校实行后勤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强化会计监督职能,保证后勤财务活动的合法性

高校原有后勤企业会计人员的奖金、工资待遇及考核都与服务单位密切相关,在这种条件下会计人员无法独立行使监督职能。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会计人员与后勤企业相对独立,使会计人员能够站在学校利益的角度大胆开展工作,这样就为发挥会计反映和监督职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后勤的经济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高校实行会计委派制,是会计监督职级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第五条明确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这一规定,使会计人员依法获取财务监督权利的同时,也赋予了财务监督的责任。因此,对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会计人员有权提出异议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反映。如果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仍然实行后勤实体自设财务机构和财务人员的话,从客观上来说,不能保持会计人员从业的独立性。因为在这种体制下,监督会计主体、客体,同属一个系统之内而非两个不同的系统。前者监督后者,但后者管理前者,他们之间存在着制约关系。这就必然使会计人员害怕监督,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很难旗帜鲜明地去维护学校整体的利益。所以,应通过实行会计委派制,解决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才能使会计人员真正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四、完善高校后勤会计委派制的有效措施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实行会计委派制是有效管理、监督后勤企业的有效途径。因此,完善会计委派制是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重要举措。

1、制定相应的委派制度,公开、公平、择优选派会计

学校应根据后勤企业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选派会计人员的规章制度。选派会计人员要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德才兼备的原则。对委派会计的工作业绩、业务水平、职业道德、廉正等方面进行定期考评。其结果作为提拔、晋升、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委派会计人员的工资、津贴、福利等均应有学校发放和管理。委派会计不得在派驻单位获取任何经济利益和报销与工作无关的费用。通过公开、统一考试、考核等程序公开选拔,把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会计委派到后勤服务实体。建立严格的工作规章制度、定期培训制度。

2、实行定期轮换和离任审计及回避制度

高校后勤委派会计的工作时间限定在2年左右,委派会计在同一单位不得连任。这样既可以保证其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亦可以有效防止委派会计滋生安逸思想和新的腐败行为的发生,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委派会计任职期满进行轮换时,要进行离任审计,客观、公正地评价委派会计的工作,确保委派会计人员在任期内能有效地、独立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和义务。委派会计实行回避制度,凡与所派单位领导有亲属关系的,不得派往该单位任职。

3、实行定期奖惩考核机制

学校定期对委派会计进行考核,主要内容有职业道德、制度执行情况、会计基础工作、财务管理工作等。考核结果作为其工作业绩进行奖惩的重要依据,与委派会计的经济利益挂钩,考核优秀的要予以奖励,不合格的要根据制度做出相应的处罚。

参考文献:

[1]王立公.高校后勤实行会计委派制刍议[J].科技资讯,2007,(11).

[2]邬敏燕.谈高校后勤服务企业中的“内部人控制”与会计委派制[J].经济师,2003,(7).

[3]易建明.浅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会计委派制[J].巢湖学院学报,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