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西方关于教育的理解(合集7篇)

时间:2024-04-08 17:44:55
中西方关于教育的理解

中西方关于教育的理解第1篇

1979年,澳大利亚裔英国环境教育学者亚瑟・卢卡斯(M.A.Lucas)在他的著作《环境与环境教育》中提出了著名的“卢卡斯模式”,对世界特别是澳洲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即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Education about the Environment)”“在环境中的教育(Education in the Environment)”“为了环境的教育(Education for the Environment)”三个层面的总和。新西兰中小学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并深受“卢卡斯模式”的影响,不仅重视环境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同时也关注环境实践教学,以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道德感,从而有效地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环境素质。

一、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历史发展

早在殖民时代,新西兰就被构筑为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教育年轻人有关自然世界及其与自然世界的关系是新西兰正规教育的重要内容。

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新西兰人民强烈意识到人类社会已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此,环境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70年代以来,受现代教育理论的影响,体验式教学在中小学盛行,相应地,新西兰环境教育也越来越多地强调“在环境中的教育”,试图通过实践学习来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1]

1987年,新西兰成立了环境部,以加强政府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监管。90年代,新西兰环境教育协会倡导制定环境教育准则。1995年,新西兰环境部颁布《2010年环境战略》,并于1998年出台题为《学会保护我们的环境》的国家战略,该文件将环境教育定义为“培养人们有关创建可持续性环境所需的知识、技能、意识、态度和价值观”,正式将“卢卡斯模式”的三个层面纳入环境教育指导框架之中。1999年,新西兰教育部颁布了《新西兰学校环境教育指南》,对《学会保护我们的环境》进行了解读,进一步明确了“卢卡斯模式”下新西兰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阐明了环境教育可以在包括中小学在内的各级各类教学场所进行,同时对学校环境教育的安排和活动组织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可以说,该指南的出台为新西兰环境教育工作者指明了理论和实践的方向。[2]

21世纪以来,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纵深发展,并继续以“卢卡斯模式”的基本理念为基础,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教育实践。2001年,全国环境学校(Environment Schools)计划正式启动,强调以环境知识为基础,户外实践教学为策略,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2002年,新西兰教育部建立了国家可持续教育(NEFS)小组,其宗旨是为教师开展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提供专业指导,同时该小组与学校教师及其他环境教育工作者合作,共同促进将环境教育有效地纳入现行课程体系中。[3]2007年,修订后的《新西兰课程》,该文件明确要求中小学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课程,由此,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紧紧围绕“卢卡斯模式”的三个层面展开。

二、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基于“卢卡斯模式”的环境教育理念

“卢卡斯模式”将掌握有关环境的知识和技能、重视环境保护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关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环境教育的内在规定,其本质是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环境素质。新西兰教育部将“卢卡斯模式”作为其环境教育的理论依据,在1999年出台的《新西兰学校环境教育指南》中明确指出,一个平衡的环境教育计划应涉及如下三个方面――“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

“关于环境的教育”注重向学生传授有关环境的基本知识,强调发展学生与环境领域相关的认知能力,并能较好地理解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原理。学生通过习得与理解这些知识,培养科学的环境态度,从而产生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愿望。环境教育的内容体现在各个学科之中,贯穿于新西兰中小学课程体系,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各种问题和主题都被融入到各个学科之中,尤其是科学、地理、历史、技术等学科。

“在环境中的教育”将环境本身视为有效的学习资源,允许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发展知识和理解力,培养学生的调查、交流、协作等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环境情感。这种实际参与的过程是新西兰正规教育中保证环境教育取得成效的最重要形式之一。老师们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实地感受和理解环境,如通过开展栽种植物、照料动物、记录天气、访问公园与农场、参观博物馆和考古遗址等活动,来促进环境教育目标的实现。

“为了环境的教育”强调对于学生价值观与态度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根本目的是使每个学生发展个人与环境相关的思想与理念。教师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使学生树立对个人与环境负责任的态度和价值观,并做出保护环境的行为,同时注重学生形成开阔胸怀,使学生能够尊重他人的观点和信念。

(二)基于“卢卡斯模式”的环境教育目标

《新西兰学校环境教育指南》提出了中小学环境教育的五大目标:1.对环境的意识和敏感性;2.对环境的知识和了解;3.对环境的态度和价值观;4.识别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5.参与和行动的环境责任感。这五大目标也是紧紧围绕“卢卡斯模式”中环境教育的理论框架展开的。其中,目标1和2侧重强调“关于环境的教育”,并为实现“为了环境的教育”打下基础;目标3强调“为了环境的教育”,即培养学生对于环境的情感;目标4的实现则需要学生运用由“关于环境的教育”获得的知识,通过“在环境中的教育”来形成相关技能;目标5主要强调通过“在环境中的教育”来加深对于“为了环境的教育”的认识。“卢卡斯模式”的这三个层面在新西兰环境教育的五大目标上各有侧重,并体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

(三)基于“卢卡斯模式”的环境教育内涵

除了以上五大目标,《新西兰学校环境教育指南》进一步表明,应该支持环境教育的四个关键概念,即相互依存、可持续性、生物多样性以及个人和社会行动的责任,它们共同构成新西兰环境教育的内涵。这些内涵也离不开“卢卡斯模式”的基本理论框架。具体表现为:

第一,世界是相互依存、普遍联系的。生态环境由多个环境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区域生态环境与全球生态环境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包括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多方面,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除此之外,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教师应该通过环境教育使学生懂得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从而加深学生对环境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有效地实现“关于环境的教育”。

第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地球资源的再生潜能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潜能决定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在精神方面,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在物质方面,人类要有节制地利用当下的物质资源,以便给人类后代和其他生命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留一条后路。因此,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开阔胸怀的养成,积极与他人交流学习,并形成对后代负责任的环境保护态度,从而促进“为了环境的教育”。

第三,保护生物多样性,尊重不同文化。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是共同存在、相互促进的。生物多样性代表大自然的繁荣,而文化多样性代表着世界文明的进步。教师应该通过环境教育使学生了解到,人类只有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才能有效地促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态度和价值观,即实现“为了环境的教育”的目标。

第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于环境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环境的敏感度,从而增强对于环境的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保持更加谨慎科学的态度,即通过“在环境中的教育”促进“关于环境的教育”,实现“为了环境的教育”。

三、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课程模式和

教学策略

(一)课程模式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实施整个教学工作的蓝图,对于环境教育来说也是如此。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基于“卢卡斯模式”,实施渗透模式和跨学科专题模式这两种课程模式。

1.渗透模式

渗透模式(infusion model)是指依据课程目标,将适当的环境内容(包括概念、态度和技能等)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通过各学科的课程实施,化整为零地实现环境教育的目的。[4]这种渗透课程模式,在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既可以不影响现行学科教育目标的实现,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理解,从而有效地促进环境教育目标的实现。

《新西兰课程》大纲明确要求在科学、健康和体育、地理等学科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境教育内容。例如,在科学课程目标中,教育部指出,通过学习科学,学生要学会利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就科学的传播、应用和影响作出明智的Q定,因为这些与他们自己的生活、文化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有关,这一要求体现了“关于环境的教育”理念;在健康和体育课程中,新西兰教育部提出了以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和接受与健康相关的知识,学会思考健康的本质以及促进健康的方法,在培养他们的个人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使其越来越能够为自己负责,并为他们周围的人、社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更广泛的社会担负起责任。由此,突出了“为了环境的教育”目标的实施途径。在具体实践中,新西兰中小学把在学校周围发现垃圾作为健康和体育课程中垃圾单元的一部分,由此培养学生对于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把测量植物的生命周期作为科学课程的一部分,使学生在科学探索中形成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情感。[5]

2.跨学科专题模式

跨学科专题模式主要是指通过整合分属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来实施教学的一种模式,以跨学科项目为基础,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有关环境主题的教学。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某一特定专题的环境教育活动,通常有以下五大主题领域:生活景观、健康的水、生态建筑、珍贵能源和零废物。[3]

学生在参与这些环境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不同的学科知识,从多方面加深对于环境的认识,并形成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学校开展回收垃圾的活动,要求学生运用地理、科学、健康和体育等多学科的知识,探讨他们对于垃圾回收必要性和方法的认识。这种课程模式在加深学生对有关环境知识理解的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关于环境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总的来看,在常规学科教学中,学校根据学科性质开展相应的环境教育,如自然科学学科较为强调相关环境概念与技能的传授,社会科学学科则更侧重于引导学生树立对于环境的基本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小学教育阶段,新西兰环境教育很少被当作一门独立学科来进行教学,大多采用渗透模式;在中等教育阶段,学校一般通过开展与环境问题有密切关系的教学活动来进行专题教育,科学、历史、地理和艺术等学科都在不同程度上被运用到跨学科的环境教育专题之中。

(二)教学策略

1.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环境教育教学策略

在《新西兰课程》的指导框架下,教师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自然地渗透环境教育的相关内容,由此加深学生对于环境知识层面的理解,从而实施“关于环境的教育”,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态度与价值观,实现“为了环境的教育”。

以新西兰中小学地理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提问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合理使用资源的必要性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理解世界各国的空间、资源和行为结果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等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之间的有效合作,进而引导学生树立对于环境问题有态度的价值观和责任感。[5]

2.以实地探究为特色的环境教育教学策略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环境教育的蓬勃发展,新西兰中小学继承了传统的自然学习理念和方法,确立了“在环境中的教育”这一重要环境教育策略。1981年,新西兰教育部正式提出“教室外教育”(Education Outside the Classroom,以下简称EOTC)的概念,提倡将学生带到课堂之外去学习与自然相关的主题,并将其视为一种环境教育教学方法。[6]世纪之交时,教育部将“在环境中的教育”明确写入《新西兰学校环境教育指南》中,由此,以实地探究为特色的实践教学成为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法定策略。

在《新西兰课程》中,户外教育作为健康和体育教育课程的七个关键领域之一被重点提及,强调学生通过接受“在环境中的教育”并采取负责任的关键行动,来促进个人、社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健康。

2016年,新西兰教育部更新了2009年出台的《EOTC指南――使课程活跃》,指出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去学习,这是新西兰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户外教育至今仍然是新西兰中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课堂学习与真实世界体验相联系的能力是他们长远学习的关键,相应地,促进学生参与精心设计的、以课程为基础的户外体验也有助于他们的学习”。

目前,户外实地探究是新西兰中小学环境教育的主要方法,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产生热爱环境的情感、学习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例如,引导学生在户外做一个小花@,发展绿色园林计划,或者带着学生走出课堂将所学的环境知识传达给更广泛的社区等。[5]“在环境中的教育”被认为是帮助和激励学生扩大他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参与、发展个人的环境价值观和道德感、形成良好行为模式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新西兰学校环境教育指南》以“卢卡斯模式”为理论框架,对本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和内涵作了具体而明确的界定。在该模式的指导下,新西兰中小学通过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教学策略进行“关于环境的教育”,并通过以实地探究为特色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开展“在环境中的教育”,进而共同促进学生树立起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实现“为了环境的教育”目标。新西兰中小学的环境教育实践专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环境素质,形成了颇具特色且卓有成效的环境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David Irwin,Jo Straker.Tenuous Affair:Environmental and Outdoor Education in Aotearoa New Zealand[J].Australi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014,30(2):1-16.

[2]翟俊卿.新西兰环境教育政策述评[J].世界教育信息, 2006(1):50-51.

[3]Pamela Williams.Educating for Sustainability in New Zealand:Success Through Enviro-schools[A]//Margaret Robertson.School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Berlin:Springer Netherlands,2012:33-48.

[4]祝怀新.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55.

[5]Chris Eames,Bronwen Cowie,Rachel Bolstad.An evalu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actice in New Zealand schools[J].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2008,14(1):35-51.

中西方关于教育的理解第2篇

一、“时间间距”在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研究中的功用

1.正是由于“时间间距”的存在,每个时代的研究者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解和解释不同,从而使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理解的连续性成为可能正是因为有了理解的连续性,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才向我们呈现出完整的意义;正是因为有了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内容、视角,我们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更全面理解才有可能。没有时间的距离,任何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文本都不可能在不同的时代获得不同的理解和发展。“时间距离的魔力在于,它只保留那些对人类发展有意义的东西,而对那些没有意义或价值的东西则坚决予以淘汰。不仅如此,它还能够使那些真正有意义的思想或理论体系、文本的意义全面、客观、充分地显现出来并逐步得到人们的理解。这是通过不同时期将这些思想体系、文本内容的不同部分分别提升的办法来实现的。”可见,“虽然个体的存在是有断裂的,但整体的存在却弥补了这一断裂所造成的隙罅,使人们能够把那消逝了的个别性纳入到历史整体的连续性之中”。

2.“时间间距”在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解中起着中介和桥梁的作用由于“时间间距”的存在,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经典文本的意义仿佛离我们远去。然而,事实正好相反,我们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意义的理解恰恰因为“时间间距”而成为可能。“时间间距”不是凝固的、不变的东西,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富有活力和充满创造性的东西,蕴含着积极的创造性理解之可能性,正是通过它,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经典文本的意义才不断地被阐发。伽达默尔提醒我们:“事实上,重要的问题在于把时间距离看成是理解的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可能性。时间距离不是一个张着大口的鸿沟,而是由习俗和传统的连续性所填满,正是由于这种连续性,一切传承物才向我们呈现了出来。在这里,无论怎么讲一种事件的真正创造性也不过分。”时间不仅包含当下,而且也包含着过去和未来。如此理解,“那我们就不再将时间看做是一去不复返的,那它也就不可能给理解构成任何‘障碍’或‘鸿沟’,人类的精神或理解力完全可以借时间而获得对过去、当下和未来的理解和把握,获得对一切人类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可见,时间距离在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经典文本及其意义的理解中充当了当前与过去、文本与解释者之间的中介和桥梁。

3.“时间间距”不仅为我们理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供了理解的尺度,而且还会消除人们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理解的教条主义态度,使理解的客观性成为可能如果只是从字面、书本上教条地理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而不联系中国教育的实际问题,那就不是真正理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如果我们在理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时考虑时间的距离,就可避免教条式的理解。当我们意识到当下与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诞生的时代历史条件之间存在着时间的差异后,当我们懂得了每个时期教育家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解与今天人们对它的理解存在着巨大差异时,当我们意识到自我理解必然包含在理解之中时,就会创造性地运用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国教育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教条地理解和运用。事实上,我国教育界目前对儿童观理论、天性教育理论、自由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自我教育理论、活动教育理论、综合实践课程、生命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等的研究和运用,尽管都与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密切相关,都从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相关理论中吸取了“营养”,但都不是原封不动地运用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其视野远远超越了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视野,是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融合了当代中国教育者的理解和见解。正是由于“时间间距”的存在,我们才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解充满真理性、客观性和生命活力。

4.“时间间距”在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解中能够起过滤的作用,从而保证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理解的客观性在参与理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因素中,既有正确的前见,也有错误的前见。只有通过“时间间距”的过滤,我们才能甄别它们。“时间距离除了能遏制我们对对象的兴趣这一意义外,显然还有另一种意义。它可以使存在于事情里的真正意义充分地显露出来。”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经典文本的理解和借鉴是永无止境的,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这不仅是指新的错误源泉不断被消除,以致真正的意义从一切混杂的东西中被过滤出来,而且也指新的理解源泉不断产生,使得意想不到的关系展现出来。促成这种过滤过程的时间距离,本身并没有一种封闭的界限,而是在一种不断运动和扩展的过程中被把握。”根据伽达默尔的观点,“时间间距”还能解决诠释学的真正批判性问题,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它,我们才能区分和把握理解的真前见以及由误解而产生的假前见。

二、“语言间距”在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研究中的功用

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的研究,必然涉及语言问题,因为语言是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解得以实现的根本条件。“所谓理解就是在语言上取得相互一致。……整个理解过程乃是一种语言过程。理解的真正问题以及那种巧妙地控制理解的尝试———这正是诠释学的主题———在传统上都归属于语法和修辞学领域,这一点绝不是没有理由的。语言正是谈话双方进行相互了解并对某事取得一致意见的核心。”因此,“语言间距”对理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当代价值的实现至关重要。

1.翻译彰显着“语言间距”在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研究中的功用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的研究,首先应面对的问题就是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不同的经典文本的翻译。因为我们与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经典文本之间存在着希腊语、英语、德语等多种语言的隔阂,要达到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解和对话,必须首先翻译和转换这些语言。正是由于多种语言的存在,并且它们可以翻译、交流和对话,从而使不同语言的经典文本的理解成为可能。理解的语言性主要表现为对语言所表达的事物理解的一致性。“翻译者必须克服语言之间的鸿沟,这一例证使得在解释者和文本之间起作用的并与谈话中的相互了解相一致的相互关系显得特别明显,因为所有翻译者都是解释者。”按照伽达默尔的观点,诠释学的问题并不是语言问题的正确掌握,而是对于语言媒介中所发生事情的正当地相互了解的问题。“翻译者必须把所要理解的意义置入另一个谈话者所生活的语境中。这当然不是说,翻译者可以任意曲解讲话人所指的意义。相反,这种意义应当被保持下来,但由于这种意义应当在新的语言世界中被人理解,所以这种意义必须在新的语言世界中以一种新的方式发生作用。”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之所以能够被不同语言所理解、言说,能够在不同国家中实现其当代价值,表明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具有普遍的意义。当然,这种普遍的意义不是抽象的,它是在与各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也是在被不同的语言翻译和转换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不同的翻译者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经典文本的理解不可能完全一致,因而会赋予经典文本以“创造”和“新意”。“翻译有可能成为对原文的‘再创造’和‘重写’,因为它必须考虑许多与原语言文字所表述的不同情况,它必须使翻译过来的文字更加贴近另一种语言所表述的内容、风格、文化习俗与生活方式等。”对此,伽达默尔作了独特的阐释:“凡需要翻译的地方,就必须要考虑讲话者原本语词的精神和对其复述的精神之间的距离。但这种距离是永远不可能完全克服掉的。因此,在这些情况中相互了解并非真正地发生在谈话的参与者之间,而是产生于翻译者之间。因为翻译者能在一个共同的相互了解的世界中真正地相遇。”“一切翻译就已经是解释,我们甚至可以说,翻译始终是解释的过程,是翻译者先给予他的语词所进行的解释过程。”“翻译过程从根本上包括了人类理解世界和社会交往的全部秘密。翻译是内心的预见,即在整体上预先把握意义和对被预见的东西的明确的确证的不可分割的统一。”可见,“语言间距”是文本意义的生长域,正是通过“语言间距”,才使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意义不断呈现出来。

2.对话是达成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理解的重要条件由于每个人都有理解能力,因而人与人之间就有可能共同生活和相互对话。首先,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解是一种对话的语言现象。因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一切理解是在语言性的媒介中获得成功或遭遇失败的,都存在着潜在的语言相关性,因此我们总能在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通过相互的对话而达成一致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教育者与自然教育家之间、不同的教育者之间都可以通过语言对话达成一致,而且教育者对自然教育家的经典文本的理解也是通过语言对话实现的。因为对经典文本“理解的过程本身也表现为一种语言现象,一种被柏拉图描述为思维之本质的灵魂与自身的内心对话的语言现象。”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语言来表达所有的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并达成相互理解。“诚然,我们总是受到我们自己的能力和可能之有限性的局限,而只有一种无止境的对话才能完全实现这一要求,这也是事实。”相互谈话是有共同的话题和视角的,因而它不是相互争论,也不是各自的“独白”。“谈话改变着谈话双方。一种成功的谈话就在于,人们不再会重新回到引起谈话的不一致状态,而是达到共同性。这种共同性是如此地共同,以致它不再是我的意见或你的意见,而是对世界的共同解释。”正是这种共同性才使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统一意义的理解和把握成为可能。其次,对话乃是人类自然教育思维的标志。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标志人类的自然教育思维,那就是永无止境的关于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对话。没有对话,人类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思维和理解也就无从产生。正如伽达默尔所说:“思维就是指自身思考某些东西,而自身思考某些东西又是指自身讲出某些东西。因此我认为,柏拉图把思维称为灵魂和自身的对话,称为一种不断进行自我超越,反过来又对自身和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发生怀疑,提出异议的对话,他这样认识思维的本质是十分正确的。”对话的真理性就在于,说出的话只有被人理解、接受和认同,才能得到验证。反之,这种对话思维就缺失说服力。第三,对话能加深自我理解。按照伽达默尔的理解,对话就是在我们心中留下某些痕迹的东西。这意味着我们在其他人那里遇到了未曾接触过的新东西,它改变着我们的经验世界。“谈话具有转变的能力,凡是成功的谈话总给我们留下某些东西,而且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改变我们的某些东西。因此,谈话与友谊比肩而立。”只有在谈话中我们才能相互理解,并达成理解的共同性。“在这种共同性中,每人对于对方都是同一个人,因为双方都找到了对方并且在对方身上找到了自己。”这种共同性是以人的自我理解为前提的。

3.“语言间距”的存在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整体意义对于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而言,每个解释者总要表现自己的个别性,如自己的立场、观点和视域,因而难免会导致片面性。然而,“通过这种片面性,解释就使得事物的某个方面得到了强调,以致为了达到平衡,这同一个事物的另外方面必然会继续地被讲出。正如哲学辩证法通过矛盾的激化和提升使一切片面的观点得到扬弃,从而使真理的整体得到表现,诠释学的努力也有这样的任务,即从它所关联的全面性中开辟意义的整体。”伽达默尔的这段话提示我们,教育者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解和解释是在语言中实现的。不同的教育者由于自身是在前理解所规定的境遇中从事理解活动,因而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解和解释是不相同的。正是这种不同使教育者达成了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客观和全面的理解,展现了一个意义的整体,出现意义的同心圆,由此完成理解的任务,即在各种同心圆中扩大被理解意义的统一性,形成理解的一致性。很显然,“意义的统一性根源于意义的个别性,没有意义的个别性也就没有所谓意义的整体性。……没有各种语言形式或媒介,我们也根本无法达到意义的整体。因此,能帮助我们达到对全面一致的意义理解的正是各种千差万别的语言形式。没有千差万别的语言形式的存在,我们就无法把握意义的统一性。”

中西方关于教育的理解第3篇

[关键词]西部地方 高师院校 环境教育 必要性 重要性

[作者简介]李维(1972- ),男,陕西凤翔人,渭南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陕西 渭南 714000)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73-02

世纪之交,党中央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多年来西部的开发建设使得西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引起世人瞩目。尽管有许多进步,但原本已有的西部环境问题,愈发显得突出,成为不少学者诟病的话题。这一问题解决得好与坏,已成为能否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许多人提出了不同的方案,但都一致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指以跨学科活动为特征,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他们理解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环境教育蕴含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这之中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西部地方高师院校,担负着培养未来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建设者等相关基础教育师资的重任,西部高师院校培养的老师是解决环境教育中学校教育问题的主要承担者和教育者,因此这些学校环境教育开展情况对解决西部环境教育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西部地方高师院校环境教育的现状

1996年原国家教委、原国家环保局、联合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提出师范院校、中等专业学校要逐步把环保列为必修课,高等学校的非环保专业要开设环保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高等学校的环境专业要结合专业特点把实行两个根本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使人口、资源、发展同环境的关系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西部地方高师院校环境教育从总体上讲可以说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成绩有目共睹。比如,西部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生态系统也得到了恢复;通过政府层面的大力宣传和推广,西部民众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保护环境的主动性有了显著提高;西部地方高师院校专业环境教育和非专业环境教育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初步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环境教育体系。但在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工作者对环境教育认识参差不齐,导致对环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我们的环境教育主要采取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环境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运动化和宣传化为主,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经常化的系统,还不够深入和持久。加之我国开展环境教育较晚,因而目前相当多的教育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环境教育,对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 无法担当环境教育过程中的传播者和宣传者。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仅有10%的院校在非环境专业中开设了环境课程,而占普通高校招生人数99.5%以上的非环境类学生则没有得到环境教育相关素养的培训。有的高校虽然开设了环境教育相关课程,但仅仅是简单的环境保护知识传授,离真正的环境教育相去甚远。

2.专业环境教育人才培养不充分,无法适应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的需要。长期以来我们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人才培养,主要依靠高师院校地理专业的培养,以及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等相关专业教学中进行知识渗透。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得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环境教育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学科,要培养符合基础教育以及环境教育要求的师资,就需要教育者既懂得从事环境保护方面的基础知识、相关的技能和方法,还要懂得教育相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但西部许多高师院校由于认识不到位、资金保障不足、教学规划陈旧、教改迟缓以及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环境教育人才培养上,几乎全部都来自于理、工、农、医各类,使得环境教育人才培养因缺乏社会科学理论以及人文知识的支撑,出现了偏科现象,适应不了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的要求。

3.西部高师院校学生的环境意识薄弱,保护环境的自觉主动性有待提高。高师院校的学生承担着培养未来经济社会事业接班人的重任,他们当中的有些人甚至有可能成为未来西部建设的领导者,因此,对他们的环境教育和环境意识的培养决定着未来环境教育好坏以及西部环境建设的成败。但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发展很不全面, 在进入大学之前许多学生很难获得完备的环境知识和正确的环保意识, 甚至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进入大学后由于缺乏系统、科学、深入的环境教育训练,导致许多学生在环境问题上出现知行难以统一的局面,这就使得开展环境教育的工作困难重重。虽然经过长期的宣传教育,学生们对基本环境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对破坏环境行为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但在缺乏外界监督的情形下,个人甚至集体的环境保护行为有许多不如意之处。比如,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白色污染”严重、长流水长明电现象、盲目攀比与盲目消费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比比皆是。虽然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环保组织,组织了一些环保活动,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都参与人数不多、活动形式老套,多局限在考察、咨询、探险等游玩层次上,学生缺乏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还有一些学生对环境保护的价值了解还有所欠缺,认为这些与升学或就业无法直接挂钩,对个人来说没有意义,因此,西部高师院校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主动性有待提高。

二、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加强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1.越来越严重的西部环境问题呼唤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众所周知,西部环境问题已越来越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发生的西南百年不遇的大旱,汶川和玉树发生的地震等自然灾害,无不给西部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失,使西部人民赖以发展的环境基础遭到破坏,严重影响着西部人民的生活质量,威胁着西部经济秩序稳定发展,干扰着西部社会的发展进步。虽然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西部环境恶化的势头依然无法遏制。造成西部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问题是人们对环境缺乏保护意识。人是环境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西部环境的走向和质量,要想提高西部地区人们的环境意识,最根本的途径就在于做好人的教育;而要做好教育工作,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抓好西部地区的教育师资培养工作。因此,作为培养西部基础教育师资的主要承担者――西部地方高师院校,需开展好环境教育。

2.西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就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西部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偏低,其主要原因是西部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教育必须发挥关键性作用。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策略和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关键在教育,因为教育的本质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其功能就在于不断更新人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类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在这些学校中开展专门的环境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保证,因此,作为西部教育发展的主要实施者,西部地方高师院校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3.高等院校的教育使命召唤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高校担负着积淀与传承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任务,承担着培养合格国家建设人才的任务,肩负着创造思想、文化和学术以及服务社会的任务,因此有义务在环境治理中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西部地方高师院校作为西部环境教育的主要载体,承担着为西部地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人才的任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和造就未来西部环境保护意识的传播者、环境治理的决策者、参与者和实践者,这将能大力有效地推动西部环境保护与改善工作。西部环境保护与改善工作,不是短期行为,需要培养一代代环境保护意识强的人才,将其传承下去。作为基础教育的环境教育,要想能落到实处并做到持续发展,必须在师范教育中大力加强环境教育。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师范生肩负着西部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任,所以,激发师范生的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提高环境素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对改善和提高西部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三、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加强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1.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对西部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是关于在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如何更好更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保护好西部环境,在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达到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有效保护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治理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国家必须重视人的发展,而重视人的发展就必须做好教育的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来改变人们的环境观念,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才能解决环境问题,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环境有效保护和永续发展的目的。从这个角度上讲,开展环境教育,特别是开展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的环境教育工作,对西部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意义。

2.西部地方高师院开展环境教育对强化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作用。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实质是帮助学生树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1992年,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环境教育是教育战线在新形势下需要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后学生如果不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将不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进入21世纪,环境意识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将环境意识列为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将国家公民环境意识的好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从这个角度讲,在高校中开展环境教育,是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

大学阶段正是青年学生形成自我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开展环境教育对大学生完善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环境意识,增强他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道德感,形成良好的解决环境危机的价值观,进而形成规范的日常生活行为,将环境保护行为内化为自己日常的自觉行为,达到知行统一的教育目的。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担负起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任。西部地方高师院校,身处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对西部环境问题有更切身的感受,并且,这些院校的学生也大多来自西部地区,对西部环境问题有着更深刻的体会,有迫切的愿望解决西部环境问题。因此,适时开展环境教育对学生形成综合环境素质、关注环境及其问题、培养解决西部环境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和加强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3.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对维护西部地区稳定有着重要作用。西部地区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发展与其他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种差距必定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甚至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因此,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加速实现西部经济发展,对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为了加速发展西部经济,我们必须走经济、生态、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发展,教育先行,教育水平落后会导致人们价值观念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等问题,成为影响西部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振兴西部地区经济,更需要加速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在发展西部教育中有着责无旁贷的作用,只有通过高师院校以及由它培养出的合格人才,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教育水平落后、国人价值观念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等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才能保证西部经济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离不开对西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要想搞好西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离不开西部群众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的提高。要想提高西部地区群众保护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就离不开环境教育。要想搞好环境教育,就必须搞好西部地方高师院校的环境教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对维护西部地区稳定有着重要作用。西部高师院校环境教育开展的好坏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展战略的实施、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以及可持续经济发展道路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加以重视,更快更好地落实到教育行动当中。

[参考文献]

[1]韩小荣.论高校环境教育的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

[2]刘建伟,郭桂平.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刍议[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9).

[3]梁仁君.浅议我国高等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J].河西学院学报,2004(2).

[4]李.加强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及措施[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

[5]刘振军,薛发翠.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3).

[6]孙润秀.高等师范院校环境教育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探索,2007(2).

[7]王磊.论我国高校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1).

[8]吴香梅.高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4).

中西方关于教育的理解第4篇

一、高中英语教学的功能认知:语言学习与价值观教育

在探讨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明晰高中英语教学的功能认知。对许多教师而言,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基于学生初中所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包括语法知识、词汇量、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简言之,“提高英语水平”即高中英语教学功能。这种功能认知不仅具有当下普遍性,也是长期以来的观念范式。我们很少对这种功能认知进行学理性探讨,也甚少反思这种观念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深层影响。我们似乎并未认识到,功能认知问题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种根本性问题,既涉及英语教学的内容安排,也关乎教学方法的主动选择。

1.高中英语教学的多元功能:语言、文化与交际。毋庸置疑,“提高英语水平”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然而,我们似乎并未注意到,“英语水平”不仅指涉英语语言技能,而且关乎西方文化认知,更应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大胆地说,任何缺乏西方文化认知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英语水平”都是值得置疑的。然而,反思当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我们往往非常重视语言内容的学习记忆,而常常轻视西方文化的认知解析,忽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训练。我们常常淡忘,英语教学的终极目的应是培养学生开启认知西方的直接途径,掌握国际交流的实践技能。我们学习英语,是为了解并学习西方及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与先进技术,是为向世界呈现中国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简而言之,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为将来的跨文化交际打下坚实基础。

现代语言学研究充分证明,语言离不开语境,没有语境则没有意义。语境既指话语发生的具体语境,也指话语发生的文化与历史语境。缺乏具体的文化与历史语境,我们则无法认知话语的具体语境,也无法解读话语的真实意涵,包括字面语义与深层涵蕴。毋庸置疑,我们只有把英语语言重新放置于西方文化语境中,才能更有效帮助学生获得语言理解,从而真正掌握英语语言的交际运用。就此而言,西方文化认知是英语语言认知的必要,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必要。只有基于西方文化认知,英语语言内容才能有效转化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有鉴于此,我们教师应注意到,英语教学的语言关注应与文化关注紧密结合。只有正确认知高中英语教学的多元功能,明晰英语语言技能与西方文化认知之间的内在关系,我们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一言以蔽之,高中英语教学的多元功能由英语的语言本质决定: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2.高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西方文化认知与价值观教育。明晰西方文化认知重要性后,我们需要解决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西方文化。据观察,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常仅限于西方文化的知识介绍或现象描述,而并未真正进入西方文化的认知层面。这种现象常态,一方面源于认知层面的误读,一方面源于认知视角的局限。语言呈现文化,文化浸蕴价值观。西方文化不仅包含西方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内容与特征,而且蕴含西方的价值观体系。显然,西方文化的知识介绍或现象描述只触及西方文化的认知表层。西方文化的价值观认知,不仅是理解语言内涵的必要,也是解读西方文化的基础。据此可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认知绝非简单介绍西方文化,而应深入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层面,深入西方文化的灵魂层面。

无论是西方文化的表层认知,还是西方价值观的深层认知,认知视角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西方文化认知而言,跨文化视角是一种目前获得普遍认可的视角。把西方文化置于文化比较视角下解读,既在中西文化的横向比较中阐释,也在中西文化的纵向比较中审视。只有把认知对象置于更广阔的视角中观察,置于更多元的视角中追问,我们的认知才能更接近真实。具体到价值观认知,我们必须把西方价值观置于比较视角中,既需正确认识其中的普适性意义,亦需甄别其间的意识形态意涵,既应厘清其中的历史发展语境,也要揭示其间的时代变异与偏见。只有基于正确的价值观认知,我们学生才能获得正确的西方文化认知。也只有进入西方文化的价值观认知,才能真正开启学生的西方文化认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法,认清各种西方话语的意识形态目的与价值观偏见,避免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在跨文化比较视域中,通过价值观的历史语境还原,我们不仅能够更全面地认知“自由”、“民主”、“人权”等西方概念的真正意涵,能够更恰当地了解这些概念的历史意义,也才能更深刻地辨别与批判这些概念在当代西方话语中的内涵变异与意识形态偏见。在西方价值观认知的教学指导中,我们发现,十提出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地呈现其优越性:不仅继承中国文化及价值观的优秀精华,亦吸纳其他文化及价值观的普适性成分,是一种具有先进性的价值观体系。这个价值观体系,不仅包含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强调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亦规范个体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只要给予足够的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关注,必然认识到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命。只有揭示英语语言及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内涵,学生才能具有清晰的价值观认知,才不容易在英语语言学习及西方文化认知中迷失立场与方向,才能避免被当下一些西方话语所蛊惑而迷失。综上而言,高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我们英语教师必需把潜在的西方价值观影响转化为显性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同时,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尤其在选用教材之外的英语阅读材料时。

二、高中英语课文的主题拓展:文化比较与价值观认知

明晰高中英语教学的多元功能,厘清语言技能学习、西方文化认知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三者关系后,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该如何实现德育渗透及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此,本人进行了多种摸索,尝试了许多方法。在教学探索中,本人发现,课文主题不仅决定课文内容的解析视角与阅读方式,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内容接受与价值认知。为抛砖引玉,本文呈现相关主题的拓展案例,并关联价值观教育策略。

1.高中英语教学的视角转换:课文内容的主题归类。纵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的第1册到第11册,课文内容虽各有侧重,甚或有不同主题指向,但基本可归为四大类主题:伦理、人文、科技与环保。其中,7个单元关涉伦理主题,30个单元关涉人文主题,7个单元关涉科技主题,11个单元关涉环保主题(详见下表)。

虽然此四大类主题已含德育教育元素,已具德育渗透功能,但无法直接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我们突破语言学习的局限性,关注课文的西方文化,内容解读不仅可上升至文化比较层面,亦可通过主题拓展,转向核心价值观教育层面。在此教学实践中,文化比较成为了课文理解的路径,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了一个重要内容。同时,文化比较与核心价值观则成为理解相关课文的重要推进元素。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主题拓展呢?

2.高中英语课文的主题拓展:语言学习与文化比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的教学重点通常围绕语言点而进行。教学单元的组成结构中,“Warming Up”、“Pre-reading”与“Reading”三个部分作为一种语料学习,显然为凸显其后的“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等部分服务。然而,我们在关注语言点同时,其实可以关注课文内容的西方文化要素,使语言点与西方文化要素认知紧密结合,从而使英语语言学习转向西方文化认知。以必修二Unit 2 The Olympic Games为例,课文词汇主要关涉奥运会比赛项目,但我们亦可关注西方文化认知,包括“西方文明的古希腊文明源泉”、“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古希腊神话”等。而以选修七Unit 3 Under the sea为例,课文词汇与表达法主要关涉海洋,但我们亦可关注海洋理念的变化在西方社会发展及历史中的意义。

在教学中,从语言点转向西方文化的认知关注只是第一步,我们还需要使西方文化认知转向中西文化比较。换言之,我们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认知能力。只有这样,在学生未来的跨文化交际中,他们才能以本民族文化意识去认知西方文化的种种,而不易被某些别有企图的西方话语牵着鼻子走。以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第一单元“世界各地节日”为例,我们应以文化比较视角介绍中西方的节日文化,强调中西方文化的起源特征,如西方节日的宗教性,中国节日的农耕生产特性等。以选修六Unit 1 Art为例,在指导学生认知西方绘画史同时,教师应以文化比较视角指导学生认知中西方绘画的不同起源、主题与人文关注等特点。在西方文化认知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努力避免“西方文化为主导文化”类型的话语言说,而应强调“中西方文化只是具有不同类型特征的文化”。这是运用中西文化比较视角进行课文讲解时,我们教师应特别注意之处。

在英语课文的讲解中,从语言点学习到西方文化认知,从西方文化认知到文化比较意识培养。这种教学关注视角的转换,不仅为相关课文提供了一种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语境,而且将有助于学生对相关语言点的理解与实践运用。

3.高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文化比较与价值观认知。在教改探索中,从语言点中心转换到文化比较视角,我们只是实现了主题拓展的第一步。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突破课文内容的语言认知,才能开启课文内容的文化比较,也才能进入课文内容的西方价值观认知。

在文化比较视角下,英语课文的内容解读不仅可呈现中西文化的种种差异,更能凸显西方的各种价值观。例如,在讲解“Olympic Games”(U2/B2)时,我们老师应当指出,众多体育项目实则源起于古希腊军事训练科目,体现了西方一直信奉的“强者生存”价值观;在讲解“Women of achievement”(U1/B4)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圣女贞德”与“伊丽莎白・弗莱”是西方社会历史的极大偶然,因为传统西方一直“歧视女性”,女性几乎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在讲解“Art”(U1/B6)时,我们应提醒学生,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主题与人权意识的觉醒,但此时的人权概念绝非今日西方某大国的“人权”解读;当讲解“Under the sea”(U3/B7)时,我们不能不指出,海洋不仅仅在西方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起了至关重要的意义,实则也体现了西方一以贯之的“疆域拓展”情结。在中西文化比较视域下,这些课文不仅实现了主题延展,而且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西方价值观认知。

4.高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的教研实践中,我们发现,德育渗透的最佳时机是在文化比较及西方价值观认知环节。文化比较既引发跨文化视角下的西方文化认知,也引导学生以不同视角重新了解中国文化。同理,在介绍西方价值观时,亦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好时机。

在西方价值观的认知介绍时,只要把握得当,我们老师完全可以在英语课文的内容解读中进行德育渗透,既可引导学生认识西方价值观的核心概念,也可展现核心价值观的普世性意义。例如,在讲解“English around the world”(U2/B1)时,我们应提醒学生注意,英语普及现象的背后,实则源起于英国对各地的长期殖民与文化侵略,据此强调“富强”与“爱国”的重要性;在学习“Computers”(U3/B2)一课时,我们不仅应强调,近代以来西方一直崇尚的“高科技与话语权”关系,而且应提醒学生,要有真正的科技创新与发明,“诚信与敬业”是不可或缺的价值底线;在阅读“Theme parks”(U5/B4)一文时,我们不仅应强调环保的重要性,而且亦在人类文明史的视角说明,中华民族一直强调的“和谐”具有的伦理价值意义。

中西方关于教育的理解第5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高师院校;环境教育;必要性;重要性

作者简介:李维(1972-),男,陕西凤翔人,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讲师。(陕西渭南714000)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03-02

西部环境问题突出,成为近年来不少学者诟病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都认为关键是要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指以跨学科活动为特征,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他们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态度的一门教育科学。它包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方面的教育,而这三方面之中,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作为西部数量众多的地方高师院校,担负着培养未来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基础教育师资的重任,是环境教育中学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因此这些学校环境教育的开展情况对解决西部环境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西部地方高师院校环境教育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方高师院校环境教育从总体上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比如西部地方高师院校专业环境教育和非专业环境教育得到发展,初步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环境教育体系,西部民众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保护环境的主动性有了显著提高,西部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等。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西部地方高师院校环境教育在发展和进步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环境教育认识参差不齐,导致对环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环境教育主要采取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运动化和宣传化为主,没有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经常化,不够深入和持久。加之我国开展环境教育较晚,因而目前相当多的教育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环境教育,对环境意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环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环境教育没有列入高校学生培养计划之中,没有开设相应的专业课或者公共选修课。或者虽然开设了环境教育方面的课程,但覆盖面窄,造成环境教育的普及率低。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仅有10%的院校在非环境专业中开设了环境课程,而占普通高校招生人数99.5%以上的非环境类学生则没有得到环境教育方面的培养。[1]在教学内容上有的高校的环境教育仅仅是简单的环境保护知识宣传,离真正的环境教育相去甚远。在专业设置上部分高校急功近利,对教育收效较慢的环境专业采取收缩的办法,导致环境专业发展前景堪忧。在师资水平上,有些高校从事环境教育工作的教师大都是半路出家,自身专业水平和素质不高,制约了高校环境教育的实施。在学科认识上,还有许多人将环境科学专业等同于环境教育,对环境教育还缺乏正确的认识。

2.专业环境教育人才培养不足,无法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高师院校的地理专业,以及在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等相关专业教学中的渗透。这样的培养方式使得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人才结构不合理。环境教育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学科,要求教育者既要懂得从事环境保护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技能和方法,又要懂得教育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是一个文理相通、理工交融的复合型人才。但是,西部许多高师院校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环境教育人才培养上还沿袭了传统的培养模式,在知识结构上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教学实践训练,忽视了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技能的培养,加之教学内容陈旧,使得培养出的师资达不到基础教育对环境教育师资的要求,无法满足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的需要。

3.学生的环境意识薄弱,保护环境的自觉主动性不高

高师院校的学生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发展很不完善,使得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不具备较为完备的环境知识和正确的环境意识,甚至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环境行为习惯。进入大学后由于环境教育的开展,学生们对基本环境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对破坏环境行为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但在缺乏外界监督的情形下,个人甚至集体的环境行为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出现知行难以统一的现象。比如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白色污染”严重、长流水、长明灯、攀折花木的现象随处可见。虽然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环保组织,开展了一些环保活动,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活动开展形式、活动参与面、活动深度和广度、活动持久力等多处于较低层次上,学生普遍缺乏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甚至一些学生对环境教育学习热情不高,认为学习这些对升学、就业没有任何帮助。所有这些制约着学生环境知识的普及和环境意识、环境观念和环境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影响着学生保护环境自觉主动性的提高。

二、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加强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1.严重的西部环境问题呼唤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

近年来,西部环境问题给西部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冲击,比如西南地区百年不遇的大旱,汶川和玉树发生的地震等自然灾害等。这些因为环境问题引发的灾害,使得西部人民赖以发展的环境基础遭到破坏,影响着西部人民的生活质量,威胁着西部经济秩序的稳定,干扰着西部社会的发展进步。虽然我们在保护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要想遏制西部环境问题多发的势头,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造成西部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缺乏对人们的环境教育。人是环境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西部环境的走向和质量。要想提高西部地区人们的环境意识,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做好环境教育工作。做好环境教育工作对西部地方高师院校而言,就是要抓好环境教育师资的培养工作和在校大学生的环境教育工作。因为培养好环境教育的师资,就给西部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做好在校大学生的环境教育工作,就给西部环境未来的改善做好了人才储备。因此,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有效环境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

2.西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关键在教育,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其功能就在于不断更新人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策略和手段。而西部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制约,要解决这一问题教育必须发挥关键性作用,因此作为西部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西部地方高师院校适时开展环境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

3.教育使命召唤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

西部地方高师院校肩负着培养未来西部地区合格建设者和各项事业接班人的重任,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和造就环境保护意识的传播者、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将会有效推动西部环境保护与改善工作。这些大学生中的一些人甚至有可能成为未来西部建设的决策者,因此对他们进行系统、科学、深入的环境教育决定着西部未来环境建设的成败。西部环境保护与改善工作不是短期行为,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重中之重在于提高西部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要想落到实处,能够持续地开展下去,必须在师范教育中大力加强环境教育。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师范生肩负着西部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任,所以激发师范生的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提高环境素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利用知识技能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生存环境,对解决环境危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改善和提高西部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非常必要。

三、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给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重要思想保障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是关于在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如何更好更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保护好西部环境,在统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达到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有效保护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随着科学发展观学习的深入,西部地方高师院校认识到只有重视环境教育,通过环境教育改变人们的环境观念,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才能解决西部地区环境问题,实现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因此我们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给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

2.中央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支持和西部经济的发展是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的经济基础

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支持力度,自“2003年―2008年国家在西部地区投资总规模6600多亿元,中央财政各项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累计安排西部地区约12000亿元,中央预算内建设资金和长期建设国债资金累计安排西部地区近3000亿元。”[2]“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一改滞后的局面,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9%,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十年间都翻了一番以上。城乡居民的收入分别是10年前的2.7倍和2.3倍,十年前西部地区有5700万贫困人口,现在下降到了2370万,减少近60%。”[3]正是有了这些资金的支持,有了经济的发展,西部教育才得到较大的发展,西部地区的贫困儿童才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特别是近年来中央实施的西部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的措施使更多的西部未来的建设者有了接受环境教育的机会,西部地方高师院校也才可能有充足的资金和良好的师资发展环境教育。

3.西部群众对改变西部地区环境现状的期盼和热情是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内在动力

西部地区群众饱受了环境变化给他们带来的种种危害。因此从自身发展的需求上讲,他们是西部环境最大的受害者,也是西部环境治理的最大受益者和西部环境治理愿望最迫切的人。这可以从以下数据看出来:“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的面积是2.4亿亩,退牧还草的面积是6.8亿亩,西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从10年前的10.32%提高到了现在的17.05%,提高了6.7个百分点。”[4]这些数据的取得离不开西部地区群众对西部环境治理付出的巨大努力。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对这种期盼和热情感同身受,它们的学生主要来自西部,对家乡父老改变西部环境问题的期盼和热情同样也深有体会,对解决西部环境问题有着迫切的愿望。因此适时开展环境教育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综合环境素质,提高解决西部环境问题的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4.维护西部地区稳定,实现经济发展,达到共同富裕是西部地方高师院开展环境教育的外在因素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其他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种差距必定会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社会不稳定,甚至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因此,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加速西部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对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要加速发展西部经济,必须改变教育水平落后、价值观念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等现状。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靠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实现。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在发展西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通过它们以及由它们培养出的高素质合格人才,才能实现发展西部教育,缩小经济差距,发展西部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综上所述,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已是势在必行,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从思想上更加重视,尽快落实到教育行动当中,通过环境教育的开展对西部经济的发展和西部环境问题的解决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韩小荣.论高校环境教育的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

[2]大开发促进大发展――中国西部大开发新成就巡礼[EB/OL](2008-03-01)..

[5]祝怀新.环境教育论[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2.

[6]孙润秀.高等师范院校环境教育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探索,2007,(2):19-20.

[7]刘建伟,等.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刍议[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9).

[8]刘振军,等.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3).

[9]王磊.论我国高校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1).

[10]吴香梅.高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4).

[11]李.加强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及措施[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

中西方关于教育的理解第6篇

全体与会代表围绕本次年会的主题“教育理论刊物如何服务西部教育”进行了充分讨论。现综述如下:

一、教育理论刊物与西部教育的共生关系

西部教育落后是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发达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文化为其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生态,良好的教育生态保障了优质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这些优质劳动力又促动其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经济、文化和教育三者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而西部教育正好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经济、文化和观念的落后造成了教育的落后,而教育的落后影响到劳动力的素质,劳动力素质不高又影响了西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形成了教育不能有效服务于经济和文化,经济和文化又不能有力支持教育的发展的恶性循环。西部教育需要来自教育政策、资金投入、技术支持等全方位的鼎力支持,以及观念的不断更新。教育理论刊物具有学术性、教育性、创新性、前瞻性等特性,同时具有服务、引导、培养等社会功能,在服务教育实践、繁荣教育学学术、引领教育科研,指导教学实践,推进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学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西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理论刊物的支持和协助,而教育理论刊物如果轻视甚至忽视了西部教育,其活力将受到限制,其内涵也将出现缺失,其功能的充分发挥也势必受到影响。因此,西部教育与教育理论刊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彼此作用的共生关系。

(一)关注西部教育是教育理论刊物的责任和使命

研究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服务教育决策、科研和教学是教育理论刊物基本的服务功能。教育理论刊物既肩负宣传教育政策的责任,也承担着刊发关于教育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教育管理机构制定教育政策、解决教育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的任务。发展西部教育是我国近年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宣传和西部教育有关的政策,刊发与西部教育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有关的学术论文,为国家和地方教育管理机构管理西部教育提供翔实的参考和依据,是教育理论刊物的责任所在。与之相对应的是,西部教育要科学有序地发展,必然依托和参考教育理论刊物提供的学术成果。

另外,教育理论刊物还负载着繁荣教育学术的历史使命,教育理论刊物展现教育的学术成果、传播教育的学术思想、推动教育的学术研究、促进教育学术成果的转化,在教育的学术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引导教育学界开展对西部教育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的反思,研究西部教育的教育特点和教学规律,探索西部民族教育的教学特色、教材和教法,分析西部地区的地方经济、人口构成和地方文化对西部教育的影响,针对西部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寻求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对繁荣西部的教育学术研究,并进一步丰富我国的教育学术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并且在开展西部教育研究的同时也丰富了教育理论刊物的研究内涵。

(二)西部教育研究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理论刊物

西部教育发展中最紧迫的现实问题是师资力量的增强。而培育优秀教学人员和优秀科研人员是教育理论刊物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教育理论刊物这个平台,一方面,西部地区的教师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效的教学方法,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之道。并根据教学需要,不断了解最新信息、优化知识结构、更新专业知识,紧跟教育发展的时代步伐。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理论刊物了解国内外教育研究的学术动态,学习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能力,并且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展示科研成果,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达到共同切磋、取长补短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加强和提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成长和培养。因此,教育理论刊物是培育西部教师成长的良师益友,是提升西部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有效平台。并且在同一进程中,教育理论刊物的读者群和作者群也得到了相应的拓展,教育理论刊物的育人功能得到了更为有效的发挥,教育理论刊物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教育理论刊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教育理论刊物服务西部教育的路径及问题

(一)服务西部教育的路径

1.在选题策划和栏目建设方面,要重视有关西部教育的研究成果的规划和组稿,加大西部教育方面研究成果的刊发比重。

教育理论刊物作为反映教育学研究成果的载体,担负着传承教育思想、促进教育发展、影响教育观念的使命,是人们判断教育学发展方向的风向标。通过加大对西部教育的关注,针对西部教育实践的需要,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关于西部教育的选题策划和栏目建设,既可以引导更多的研究人员研究思考西部教育的相关问题,也能够充分发挥这些学术成果的价值,为推进西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对教育理论刊物自身发展而言,甚至可能形成品牌特色和学科优势,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可能性和现实性、社会效益和应用价值的高度统一。

2.在作者群的培育方面,加强对西部教育研究者的组织,培育研究西部教育的作者群,特别是培养来自西部教育界的作者,并形成对研究领域的全方位覆盖。

内容是教育理论刊物的核心,而作者是内容的创造者,高水平的作者是刊物生存和发展的水源木本。无论从服务于西部教育的角度,还是从促进刊物发展的角度,准确定位潜在的作者群,培育开发西部教育的高水平研究的作者群,既关乎西部教育的发展,也是提升教育理论刊物竞争力的关键。

西部教育研究的作者群的培育需要结合西部教育研究和研究者的实际,凸显西部地域特征和教育的学科特点,从科研态度、学术道德、研究能力、写作水平等方面进行培养,使作者群形成对研究领域的全方位覆盖,并形成梯队结构。通过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实现作者群的稳定和培育。

3.在教育理论刊物与编辑、专家和作者的互动形式方面,教育理论刊物编辑部可以通过组织专家、作者和编辑就某个西部教育专题举行研讨会等有效形式,为西部教育研究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

通过交流和互动,第一,可以达到开拓思路,加强合作、增进了解、增强感情、深化沟通的目的;第二,有助于作者群人员的稳定和作者水平的不断提升;第三,有助于稿件质量的保障和刊物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第四,就西部教育中出现的某个现象或者某个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和讨论,集中解决西部教育的具体问题,有助于西部教育中某一问题的整体性研究和即时性解决。将服务西部教育、提升期刊质量和培养作者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三者的共赢共生。

(二)服务西部教育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

中西方关于教育的理解第7篇

论文关键词:西部地区;高师院校;环境教育;必要性;重要性

西部环境问题突出,成为近年来不少学者诟病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都认为关键是要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指以跨学科活动为特征,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他们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态度的一门教育科学。它包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方面的教育,而这三方面之中,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作为西部数量众多的地方高师院校,担负着培养未来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基础教育师资的重任,是环境教育中学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因此这些学校环境教育的开展情况对解决西部环境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西部地方高师院校环境教育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方高师院校环境教育从总体上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比如西部地方高师院校专业环境教育和非专业环境教育得到发展,初步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环境教育体系,西部民众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保护环境的主动性有了显著提高,西部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等。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西部地方高师院校环境教育在发展和进步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环境教育认识参差不齐,导致对环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环境教育主要采取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运动化和宣传化为主,没有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经常化,不够深入和持久。加之我国开展环境教育较晚,因而目前相当多的教育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环境教育,对环境意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环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环境教育没有列入高校学生培养计划之中,没有开设相应的专业课或者公共选修课。或者虽然开设了环境教育方面的课程,但覆盖面窄,造成环境教育的普及率低。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仅有10%的院校在非环境专业中开设了环境课程,而占普通高校招生人数99.5%以上的非环境类学生则没有得到环境教育方面的培养。[1]在教学内容上有的高校的环境教育仅仅是简单的环境保护知识宣传,离真正的环境教育相去甚远。在专业设置上部分高校急功近利,对教育收效较慢的环境专业采取收缩的办法,导致环境专业发展前景堪忧。在师资水平上,有些高校从事环境教育工作的教师大都是半路出家,自身专业水平和素质不高,制约了高校环境教育的实施。在学科认识上,还有许多人将环境科学专业等同于环境教育,对环境教育还缺乏正确的认识。

2.专业环境教育人才培养不足,无法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高师院校的地理专业,以及在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等相关专业教学中的渗透。这样的培养方式使得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人才结构不合理。环境教育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学科,要求教育者既要懂得从事环境保护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技能和方法,又要懂得教育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是一个文理相通、理工交融的复合型人才。但是,西部许多高师院校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环境教育人才培养上还沿袭了传统的培养模式,在知识结构上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教学实践训练,忽视了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技能的培养,加之教学内容陈旧,使得培养出的师资达不到基础教育对环境教育师资的要求,无法满足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的需要。

3.学生的环境意识薄弱,保护环境的自觉主动性不高

高师院校的学生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发展很不完善,使得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不具备较为完备的环境知识和正确的环境意识,甚至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环境行为习惯。进入大学后由于环境教育的开展,学生们对基本环境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对破坏环境行为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但在缺乏外界监督的情形下,个人甚至集体的环境行为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出现知行难以统一的现象。比如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白色污染”严重、长流水、长明灯、攀折花木的现象随处可见。虽然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环保组织,开展了一些环保活动,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活动开展形式、活动参与面、活动深度和广度、活动持久力等多处于较低层次上,学生普遍缺乏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甚至一些学生对环境教育学习热情不高,认为学习这些对升学、就业没有任何帮助。所有这些制约着学生环境知识的普及和环境意识、环境观念和环境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影响着学生保护环境自觉主动性的提高。

二、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加强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1.严重的西部环境问题呼唤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

近年来,西部环境问题给西部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冲击,比如西南地区百年不遇的大旱,汶川和玉树发生的地震等自然灾害等。这些因为环境问题引发的灾害,使得西部人民赖以发展的环境基础遭到破坏,影响着西部人民的生活质量,威胁着西部经济秩序的稳定,干扰着西部社会的发展进步。虽然我们在保护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要想遏制西部环境问题多发的势头,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造成西部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缺乏对人们的环境教育。人是环境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西部环境的走向和质量。要想提高西部地区人们的环境意识,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做好环境教育工作。做好环境教育工作对西部地方高师院校而言,就是要抓好环境教育师资的培养工作和在校大学生的环境教育工作。因为培养好环境教育的师资,就给西部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做好在校大学生的环境教育工作,就给西部环境未来的改善做好了人才储备。因此,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有效环境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

2.西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关键在教育,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其功能就在于不断更新人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策略和手段。而西部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制约,要解决这一问题教育必须发挥关键性作用,因此作为西部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西部地方高师院校适时开展环境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 转贴于

3.教育使命召唤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

西部地方高师院校肩负着培养未来西部地区合格建设者和各项事业接班人的重任,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和造就环境保护意识的传播者、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将会有效推动西部环境保护与改善工作。这些大学生中的一些人甚至有可能成为未来西部建设的决策者,因此对他们进行系统、科学、深入的环境教育决定着西部未来环境建设的成败。西部环境保护与改善工作不是短期行为,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重中之重在于提高西部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要想落到实处,能够持续地开展下去,必须在师范教育中大力加强环境教育。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师范生肩负着西部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任,所以激发师范生的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提高环境素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利用知识技能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生存环境,对解决环境危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改善和提高西部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非常必要。

三、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给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重要思想保障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是关于在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如何更好更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保护好西部环境,在统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达到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有效保护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随着科学发展观学习的深入,西部地方高师院校认识到只有重视环境教育,通过环境教育改变人们的环境观念,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才能解决西部地区环境问题,实现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因此我们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给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

2.中央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支持和西部经济的发展是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的经济基础

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支持力度,自“2003年—2008年国家在西部地区投资总规模6600多亿元,中央财政各项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累计安排西部地区约12000亿元,中央预算内建设资金和长期建设国债资金累计安排西部地区近3000亿元。”“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一改滞后的局面,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9%,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十年间都翻了一番以上。城乡居民的收入分别是10年前的2.7倍和2.3倍,十年前西部地区有5700万贫困人口,现在下降到了2370万,减少近60%。”正是有了这些资金的支持,有了经济的发展,西部教育才得到较大的发展,西部地区的贫困儿童才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特别是近年来中央实施的西部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的措施使更多的西部未来的建设者有了接受环境教育的机会,西部地方高师院校也才可能有充足的资金和良好的师资发展环境教育。

3.西部群众对改变西部地区环境现状的期盼和热情是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内在动力

西部地区群众饱受了环境变化给他们带来的种种危害。因此从自身发展的需求上讲,他们是西部环境最大的受害者,也是西部环境治理的最大受益者和西部环境治理愿望最迫切的人。这可以从以下数据看出来:“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的面积是2.4亿亩,退牧还草的面积是6.8亿亩,西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从10年前的10.32%提高到了现在的17.05%,提高了6.7个百分点。”这些数据的取得离不开西部地区群众对西部环境治理付出的巨大努力。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对这种期盼和热情感同身受,它们的学生主要来自西部,对家乡父老改变西部环境问题的期盼和热情同样也深有体会,对解决西部环境问题有着迫切的愿望。因此适时开展环境教育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综合环境素质,提高解决西部环境问题的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4.维护西部地区稳定,实现经济发展,达到共同富裕是西部地方高师院开展环境教育的外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