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合集7篇)

时间:2023-09-20 18:16:12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第1篇

[关键词]中医执业医师;执业类别;执业范围

[中图分类号]R-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4(a)―158―03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并于1999年5月1日正式施行。配合《执业医师法》的实施,有关部门又颁发了《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4号)、《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6号)等相关规定。根据《执业医师法》,目前全国已经有50余万人获得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他们活跃在从省、部级医院到乡村诊所的各级医疗机构中,是我国临床医疗工作的中坚力量之一,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随着越来越多高等院校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的毕业,将有更多的现代中医临床医师加入到这个行列中。然而,在具体的执业过程中,现有《执业医师法》等法规中执业类别及范围的有关规定却带给他们很多的困扰和不必要的纠纷。根据现有规定,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主要是中医院校毕业生和部分西医院校中医专业毕业生。以下简称规定学历类)和西医I临床类执业医师分列,分别属于中医类别和临床类别: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的执业类别和范围与非学历教育、师承认定的传统中医师等同起来,一样归人中医类别的中医专业;同时,中医类别的执业范围划分模糊笼统,与临床实际情况严重脱节。这些规定在实际执业中给中医临床医师造成很多困扰,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不利于中医事业的发展。

1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和西医临床类执业医师不应分列,应同属于临床类别

1.1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和西医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分列的弊端

1.1.1 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医疗诉讼现有规定把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和西医临床类执业医师分列,分别属于中医类别和临床类别,很容易误导患者甚至某些卫生行政管理人员。认为中医执业医师只能也只会使用中医中药,不能也不会使用西药等西医诊疗手段,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医疗诉讼,对将近50万以及未来更多的中医执业人员造成不利的局面,极大地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有违法律的公平公正原则,最终也损害了患者的利益。

1.1.2 严重妨碍规定学历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在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本来就不好,中医专业毕业生更是首当其冲。由于现行《执业医师法》等政策的限定,即中医类和临床类的分列,且中医类专业毕业生不能考临床类的执业医师证书。即使明知这类毕业生可以胜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工作。西医诊疗机构也不愿意接收这类毕业生,他们只能去中医院或西医院的中医科,而这些机构远比西医机构要少得多;即使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边远地区和大西北乡镇的卫生院去工作,因大多数卫生院没有中医科,一旦他们在内科或者急诊科等执业,则有超范围执业之嫌,医院同样不能录用他们,其平等就业权严重受侵犯。西医专业毕业生就明显不一样,他们可以选择去各种医院,中医院对他们更是敞开大门。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学生报考中医院校的热情,事实上,目前中医院校相对于西医院校已经可以说是招生困难了。因此,应该修改相关规定,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给予中医专业毕业生平等的就业权。

1.2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师的专业特点实际上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具有临床医学的特点

实际上,在我国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类临床医师无论是从其教育背景或者是临床实践过程来看,其专业特点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具有临床医学的特点,应一并归人临床类,并使用适当名称如“中西医结合”注明其专业特点,以便与西医临床类别有所区分。我国高等院校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课程外,还系统地学习了绝大部分的西医基础及临床课程。以下是福建中医学院90级五年制中医学专业课程。

第一学年:医用物理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革命史,英语,医用化学,中药学,中医诊断学,组织胚胎学,医古文,中国革命史,体育;第二学年:生理学,生物化学,方剂学,中国医学史,微生物学,病理学,寄生虫学,伤寒论,社会主义建设,英语,体育;第三学年:文献检索利用,温病学,药理学,哲学,金匮要略,针灸学,自然辩证法,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西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第四学年:体育,西医内科学,中医眼科学,西医外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卫生统计学,计算机学,内经,各家学说;第五学年:临床实习(其中,中医医院半年,西医医院半年);毕业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该校中医学专业现代医学及中医课程的设置差不多是各占50%,从西医基础到临床课程基本具备,其他各个中医院校临床类专业课程(如骨伤、针灸专业)的中、西医课程设置比例均与此类似。可见,中医临床类专业毕业生除具有系统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外,还接受了现代医学从基础到临床体系的系统知识教育,完全具有同时运用中医及现代医学技术手段处理临床问题的知识储备,完全符合临床医学的专业特点,应一并列入临床类,才符合科学立法的原则。

1.3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师的执业类别并入临床类别,有助于从法律上保障我国中医临床医师同时使用中医及现代医学技术的权利

在我国,中医临床医师同时使用中医及现代医学技术有其现实必要性和合理性。目前,绝大部分的中医诊疗机构,从中医院校附属医院到各级中医院、西医院的中医科,其模式都是中西医两套诊疗手段同时使用。这种模式的存在其实有很大的合理性,绝对不会如某些人批评的那样阻碍中医的发展,相反,这种模式促进了对中医疗效的进一步认识,从而真正做到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促进了中医的发展。由于同时使用了中、西医两套诊断标准,对于疾病发生、发展的认识更为全面;由于中、西医两套治疗方法的同时使用。才能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比同一种疾病中、西医疗法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优化出最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以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因此,应该从法律上保障这一模式的合法性。具有

规定学历的中医师具有中西医结合的知识结构。将其执业类别纳入临床类别中,可以更好地保障他们同时使用中、西医两套诊疗手段的权利,更好地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

1.4 海外中医师的执业范围规定不适用于我国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师

近年来,部分学者甚至是部分卫生行政管理制度制定者认为我国的中医执业制度应该逐步跟香港等发达地区和国家的中医执业管理制度接轨,逐步限制中医使用西医西药。殊不知当时这些地区和国家的中医师大多属师承、自学等非学历教育类,没有经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具有较浓厚的民间医学色彩,所以立法限制其使用现代医学诊疗手段:而时至今日,我国的中医师绝大多数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背景,经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具有使用现代医学手段的知识贮备和能力,因此,其执业范围应该不同于上述地区和国家的中医师。

2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师和师承认定的传统中医师执业范围应有所区别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临床医生和师承认定的传统中医师的知识结构不一样,两者的执业范围应有所区别。按现有法律法规,中医类别中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和师承认定的传统中医师(简称师承类)所取得的执业资格证书和执业注册范围是相同的,这显然不符合临床实际情况。首先,必须承认,国家把经过正规师承培训和确有专长的传统中医师(包括其他民族医学医师)纳入执业医师范畴进行管理,允许其合法执业,对于传统医学精华的保护、传承和规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积极意义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但是,如前所述,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临床医师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和师承类非学历教育的中医师不一样,因此两者的执业类别及范围应该有所区分。师承类等非学历教育的中医师从知识结构及专业特点来看,与蒙医、藏医等民族医学同属于相对单纯的传统医学类,可与其他民族医学一并归入“中医类”或称“传统医学类”,这一点台湾地区的经验可供借鉴。台湾的中医师考试有三种,一是“中医师检定考试”(简称“检考”),第二种是“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简称“特考”),第三种是“中医检核考试”。检考和特考的报考资格针对的就是非学历教育的人员,其中包括师承类和自学者;检核考试的报考资格是医学院中医学系或医学系毕业并修习中医一定学分等学历教育的中医人员。这两类报考人员的考试内容及资格证书是有区别的。

3 现有中医执业范围和专业的划分模糊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应按照现代医学临床科目重新划分

现有规定造成中医类别执业范围和专业划分模糊笼统,与临床实际脱节,缺乏可操作性。根据现有法规,中医类(包括规定学历类和师承类)执业范围和专业只是简单分为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蒙医专业、藏医专业、维医专业、傣医专业等,而实际上目前综合性中医院以及规模较大的中医科大多已经按照现代医学临床科目设置方式进行了二级分科,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骨科等,与西医临床类的专业划分是一致的,因此,现有有关中医类的专业范围分类在实际的执业管理中缺乏可操作性,必须重新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划分。实际上,目前管理机关在中医类医师资格证书的“专业”一栏上都是按照执业者所实际从事的内、外、妇、儿等专业填写,但是在现实中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持,应重新制定相应法规。

4 中医类别专业毕业生不能报考西医临床类执业医师资格的规定是一种歧视,应逐步废除

按现有规定,在考试资格上,中医类别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报考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资格。而实际上,由于中医专业毕业生大多系统地学习过现代医学,和西医专业毕业生一样,经过适当的复习,完全有能力通过西医临床类别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从法规上剥夺他们参加这类考试的权利是一种歧视。不符合法律的公平原则。

5 建议

5.1 具体建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修订现行《执业医师法》等法规中中医执业医师执业类别及执业范围有关规定已经迫在眉睫,具体建议如下:①将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类执业医师与西医临床类一起并入临床类中,同样划分为内、外、妇、儿、骨科等专业,并分别注明中西医结合方向,以中医中药的使用为主,但可以使用西医诊疗手段;西医临床类执业医师可使用中成药(包括各种针剂),但不能使用汤剂及针灸推拿等其他中医治疗手段。各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人员可在综合性西医院及中医院相应专业科室执业。②原中医类别为师承类中医和确有专长的中医包括各种民族医学专业等非学历教育的传统医学从业人员,只能使用中医及民族医学诊疗手段,不能使用西药等西医治疗手段,但经过相关知识培训考核后可使用西医检查手段。③取消原有“中医类别”中“中西医结合”专业的设置。依照现有规定,中西医结合专业亦隶属中医类别,由于相关法规修订后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临床医师已归人临床类别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无须重复设置。④具有规定学历的针灸、推拿专业人员根据其专业特点,执业范围可归入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专业。⑤修改相关考试制度,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经过修完相关中医课程,可以报考临床类(中西医结合)方向各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同时逐步增加中医类专业的学制,由五年提高到七年,参考台湾高校中医专业的双主修制,即既修满中医课程,又修满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所有课程,在此基础上允许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同时报考西医临床类、口腔类别的医师资格考试。

5.2 修订后执业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

修订后,执业医师仍分为临床、口腔、公共卫生、中医四类,其执业范围应如下:

5.2.1 临床类别医师执业范围内科专业,内科专业(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外科专业(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妇产科专业(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儿科专业(中西医结合),眼耳鼻咽喉科专业,眼耳鼻咽喉科专业(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与性病专业,皮肤病与性病专业(中西医结合),精神卫生专业,精神卫生专业(中西医结合),职业病专业,职业病专业(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专业,急救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专业,康复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含针灸、推拿专业),预防保健专业,特种医学与军事医学专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业,全科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医学检验、病理专业,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5.2.2 口腔类别医师执业范围口腔专业,口腔专业(中西医结合),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5.2.3 公共卫生医师执业范围公共卫生类别专业,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第2篇

社会需求的是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医学人才,而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重点是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中西医结合人才,是各大医学院校目前的重要课题,也一直在努力探索比较系统完整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现从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善所采取的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型;实践教学;改革

社会需求的是实践能力强的医学人才,具有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融合背景的中西医结合人才更是社会需求的热点。我们应在人才培养上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构建应用型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满足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应用型人才。笔者从事中西医结合教学与管理多年,对如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中西医结合人才略有思考,现阐述如下。

1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中西医结合临床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着眼于“以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本科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着眼于三基一创(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有创新思维)。培养系统掌握中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中西医学临床的基本诊疗方法与实践技能,具有中西医结合理念,能够对临床多发病、常见病进行中西医结合诊疗,并具有对急、难、重症进行常规诊疗的能力,能够从事中西医结合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重点是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1],中西医结合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式,继承中医宏观、整体的思维优势,能够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相关工作,解决临床医学的常见诊疗问题。培养过程中必须强调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并重,因此重视临床实践教学成为当下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2]。

2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经过20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已摸索出了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构建了“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经过我校多年的这种培养模式经多年的实践,被证明是目前比较适合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模式。现在该培养模式已在全国十多所医药院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中得到了应用,受到了全国从事中西医结合教育工作者的肯定。无可置疑,“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培养模式是目前比较适合于五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但经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也发现,目前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目前中西医结合临床本科专业学制较短,只有五年。

短学制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系统地传授中西医学知识,学生也无法全面地掌握中西医学的知识。结果就导致了学生“中医没学好,西医也没有学好”的局面。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出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能满足日益发展的临床医疗工作的专业人才成为各医学院校培养的难点[3]。

2.2部分医学院校由于没有固定的实践教学附属医院

一线任课教师长期脱离临床,临床课的授课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临床经验缺乏,教学质量低下。

2.3在实践教学方面

目前在全国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医院还不多,而在中医医院,虽然绝大部分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方法,但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不能很好地为学生传授中西医结合的思想。同时,在学生的临床实习中,由于绝大部分是在中医医院实习,不能充分地接受到现代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的训练,导致学生中医、西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够牢固,动手能力不强。

2.4求职和备考研究生对临床实践产生影响。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许多本科毕业生在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将大部分精力、时间花费在求职或备考研究生上。实习期间,学生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会、研究生考前辅导班,不能安心在临床实习,严重影响了临床实践的效果[4]。

3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临床实践教学的思考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当进一步重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真正做到为社会培养能中会西、具有中西医结合理念的应用型中西医结合高级专门人才。

3.1增加临床课程的比重

在课程体系中,增强中西医学临床课程的教学力度,特别是增大中医临床课程的比重。加强学生中西医结合理念的培养,让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西医学的临床基本技能。

3.2增强临床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

建议将各临床教研室教师医师资格证注册在实践教学附属医院。以两年为一阶段,根据教学培养的实际需要,各教研室青年教师进入实践教学附属医院进行轮科或专科培训,实践教学附属医院科教科监督并协助青年教师完成培训。培训期间,医院按照同等职称的临床医师薪酬待遇,教师待遇,青年教师达到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考核要求的,可以进行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并聘任。实践教学老师熟悉医院、医生、病人情况,有利于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学实践的质量。

3.3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授课法与其他教学法结合[5],深入开展中西医临床案例教学、PBL教学、床边教学工作[6]。加大临床实习基地的开拓力度,扩大床边临床教学的科目及规模。

3.4对实习计划进行调整

建议实习安排如下。中医院和西医院各实习半年。西医院实习六个月,其中西医内科(在两个不同的三级学科)实习2个月(每个三级学科实习1个月),西医急诊科实习1个月,西医外科(在两个不同的三级学科)实习2个月(每个三级学科实习1个月),功能科实习1个月(B超、心电图、放射科)。中医院实习6个月,其中中医内科(在两个不同的三级学科)实习2个月(每个三级学科实习1个月),外科、妇产科、儿科、针灸科各实习1个月,另外1个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从眼、耳鼻喉、骨伤科中自行选择实习1个月。

总之,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我们要注重后期临床实践教学,采取各种措施有目的地去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促使其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西医结合实用型人才。

作者:王国佐 杨梅 成绍武 廖君 刘林 龚盛强 葛金文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

参考文献

[1]万生芳,李应东.中西医临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西部中医药,2012,25(3):41-43.

[2]雷鸣,杨雪,黄海斌.论医学院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4):131.

[3]田锋.临床实践教学中加强专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5):145.

[4]韩建宏,孙珏,范忠泽.中西医结合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5):86-101.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第3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教学

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日益在临床医疗中显示出其优势。作为综合性医院的中西医结合科,我们承担着西医院校护理学生的中西医临床教学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临床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向临床一线输送的护理人才的质量,西医院校护理学生在中西医护理中的临床教学已引起高度重视。

1 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教学的必要性

1.1 将“辨证施护”融入“整体护理”,构建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

“整体护理”是当前我国护理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理念,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将人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保持人与内外环境的平衡。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与自然和社会相统一。这种将患者置于自然和社会的整体中通盘考虑的护理理念与现代护理所提倡的对病人进行系统、整体、全身心的护理理念不谋而合[1]。而其中“辨证施护”又是中医护理的特色,其通过运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收集患者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护理评估,进而辨病辨证,用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措施。因此,“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为丰富整体护理的内涵,近年来有人提出将辨证施护融入现代护理的新观点[2],认为中医“辨证施护”和“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有利于整体护理模式的发展,是现代护理理论的有效补充,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在继承祖国医学基本学术思想如整体观、辨证论治观等基础上,吸收现代护理理论及工作模式和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将中西医护理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已在临床工作中逐渐成为防治疾病,解除病痛的重要护理手段。因此,对此加以发展巩固应用,对提高护理的价值和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1.2 加强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教学,使学生具有中西医护理双向技能

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途径。但课程设置时间较短,往往只着重于介绍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知识,如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学、针灸经络学等基本理论,对针灸学等在临床上更有实践意义的内容则浅尝辄止[3]。而一些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如穴位按摩、拔火罐、刮痧、熏洗疗法、敷脐疗法、捏脊等,至今在临床护理上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在预防、治疗和康复护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因此,西医护理的学生有必要学习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将在中西医结合或中医科室的临床护理实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进一步掌握中西医护理的双向技能,将中西医护理的优势相结合,从而提高护理实践的有效性。

2 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教学方法

2.1 重视临床师资培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临床护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要使学生真正掌握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带教老师首先要懂得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目前临床教师都是西医护理或中医护理专业的毕业生,缺乏中西医兼通的护理人才,中西医护理方法和手段也未能真正系统有效地结合,使得临床上中西医两套护理理论与技术并行,而且普遍存在重西医轻中医的现象。因此,作为临床护理教育者,首先,要确立正确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和教育观念,正确认识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科学性与必要性,认识各自优势和护理内涵的共同之处,并将其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实践。为此,我们组织西医护理专业的带教教师系统地学习了中医护理理论,并组织所有带教教师进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集中培训,共同探讨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规范带教流程和方法,鼓励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科研。最后,经过层层筛选严格考核才授予带教资格,提高带教教师的中医护理操作水平与实践能力,使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将中西医护理操作紧密结合,为临床实习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2.2 探索有效教学方案,提高临床带教水平

在临床教学中,首先,建立科学的临床教学管理体系,设立教学总带教,负责安排临床理论授课、护生的理论操作考核、及时听取带教教师及护生之间的相互反馈,进行经验总结,改进教学方案,确保教学工作管理科学到位。其次,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一带一”临床教学模式,安排一名带教老师带一位学生,分管4~8个病人,运用护理程序对所管辖的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开展从入院至出院的全程护理,运用“望、闻、问、切”采集病史评估资料,采用辨证施护的方法确立护理诊断实施护理措施,并完成健康指导、医护患的沟通、中西医结合护理病历的书写等工作。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一对一随师带教,并注意结合PBL教学法,带领学生到床边结合实际病例进行实地讲解、手把手操作示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随时根据学生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指导及时整改。并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病例讨论及教学查房,提高和巩固临床所学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理论及技能。

2.3 结合中医护理基本技术,开展中西医结合技能培训

通过改革带教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随时与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相联系。在相关项目的基础操作练习中增加中医操作方面的知识,如在注射练习中结合中医的穴位进行穴位注射,在大量不保留灌肠练习中结合示教中药保留灌肠,护理肿瘤化疗病人时采用药物止吐的同时配合穴位按摩、耳穴敷贴等方法,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由于中医的护理操作技能较多,而实习课时有限,并且有些项目在带教中也不能由护生直接在病人身上练习,对于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我们便通过开展强化训练完成,让学生和师生之间相互操作共同提高。操作训练时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医生查房、典型病例讨论等,着重培养其临床分析判断的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为以后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把现代护理理念与传统中医护理方法相结合,创建出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护理模式,是中西医护理同仁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护理路径和临床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将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的优势进行互补,才能培养出适合新形势的中西医结合复合型护理人才[5]。

参考文献

1 黄君,毛喜莲,秦锋,等.临床护理教学中融入“辨证施护”的探讨.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9,11(5):85-87.

3 Tanner CA. Nursing education: current themes, puzzles and paradoxes .Community Nursing Research,2007,(40):3-14.

3 陶衔玥,区鸿斌,李华锋.临床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考.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 892-893.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第4篇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

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培养多以“两个基础-一个桥梁-一个临床”的“A字型”模式,即中医学基础、西医学基础;中西医结合导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习。在此教育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中医内科学承担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理论与实践技能等教学任务,占有主导地位,起关键性作用。诠释中医内科学在中西医临床学科的教学任务中包含了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双重教学工作即“两个桥梁”与“一个临床”。如果中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与目标不明确,甚至不注重处理好“两个桥梁”与“一个临床”的相互关系,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在临床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其中医内科学的两个桥梁作用,并指导临床实践教学,从而将中西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进行教学管理,对于中西医结合的教与学具有现实意义。

1 中医内科学的两个桥梁作用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计划是承接两个基础(中医、西医)课程率先进入临床教学,开始中医内科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因此具有中医基础与临床衔接的桥梁课程,将中医基础理论融入中医临床实践诊治疾病,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教会学生掌握中医内科课程的普遍规律(病因病机、基本证型、辨证规律)、各系统疾病的辨证规律(各系统常见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等)、各病证的特点(各病证的特点及辨治的重点难点)、诊治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在从事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以中医精髓(辨证论治、整体观)分析处理临床疾病,起到中医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桥梁作用,视为临床课之首。此教学段用一学期的教学时间完成,学生应具备一个中医师诊治疾病的能力,树立中医专业思想。中医内科学科的第二个桥梁作用是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疾病能力的桥梁作用,学生掌握中医内科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在西医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完成西医诊断学,进入西医内科学的学习,中医、西医内科课程同步进行,正是引导学生进入中西医结合方法与手段认识、分析与诊治疾病的大好时机,逐渐学会中西医结合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深层次地认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学与科学研究,理解中西医结合的真正含义在于应用现代医学的先进科学研究手段将祖国医学发扬光大。在此,中医内科学具有的第二个桥梁作用更具深远意义,此教学任务是永恒的,贯穿临床教学的全过程,是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2 中医内科学在“一个临床”的重要任务

“一个临床”即”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教学”,包含中医内科学课间见习、临床实习,占据学生的三年临床学习时间,近年由于学生数量增加,基础教学的实践见习随着教学模具研制的不断增多,模拟教学不断完善,多数院校的基础课程见习教学多在实验室完成,大多数学生对临床实践的实质是空白的,学医两年“患者”概念是模糊的,临床见习实习中医、西医查体手法、顺序不规范、定位不准确、把脉手法错误以及汇报病史不流利等不在少数。所以,中医内科学临床实践见习课程首先是重复与强化中医诊断学的临床见习教学内容,教会学生临床诊视病情、搜集病史及其查体、病历书写规范等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再进入中医内科课程的见习教学任务,进一步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中西医基础理论认识、思考、分析临床上纷繁复杂的各种案例,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完成中医内科学见习教学任务,这是中医内科学需要完成的“一个临床”的一部分。其次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带教,这部分临床技能培养中医临床内科的教学任务占据主导地位,是本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中医内科学》课程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定位于本专业的桥梁课程,具备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又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理论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具有传授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科研能力培养等教学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纵观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进度,中医内科教学与临床实践课程,占据本专业教学近2年半时间,对学生完成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专业课程,系统掌握中、西医两套理论的结合方法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科研创新思维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培养意义。

3 如何处理好中医内科学课程的双重桥梁作用

3.1 强化中医内科理论教学 中医内科学理论课程是中医学的主干课程,上好中医内科学课程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人才的前提,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涵盖七大系统,有60个专业示范病种,内容多,教学任务重。如果就书讲书、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讲课,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难懂,抓不住重点、难点,更不会举一反三,真正学懂并掌握辨证论治的精髓。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强调内科疾病病因病机的基本规律,如情志致病、饮食所伤、感受外邪等病因在内科各论中是最多见的,掌握其病因导致疾病的演变规律,基本的临床表现,结合疾病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举一反三,灵活变通。辨证论治强调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的重要性,结合伤寒、温病、金匮等经典著作条文讲述,治法方药注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为基本点,强调方与证合一的内在联系规律,讲述共性;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是特点,讲述其个性,譬如具备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食少纳差,舌淡,脉细弱等症属于心脾两虚(气血亏虚),归脾汤证的定义,即可用此方治疗,在中医内科疾病中,既有39个疾病选用本方(心悸、不寐、眩晕、郁证、血证、癫证、痴呆等),但在药物加减中则以各病症的特点选用相应的药物,如郁证则加用郁金、香附、柴胡等。病因病机亦是如此,情志致病的病因与病机见于36个病症,同时又有郁证专篇讲述,但发生的病症却不一样,如不寐、癫证、狂证、郁证等都与情志致病有密切关系,而且女性为多,分析病因与先天禀赋(遗传基因)、性格暴躁有关,病机落实到气机郁滞,治疗除了解郁疏肝理气,还要注重移情易性,心理治疗。

3.2 增加临床实践教学是保障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临床学科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堂教学是从疾病的病名定义开始讲述,由此展开其病因病机、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证型分类及治疗等的讨论;实践教学则是针对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资料齐备后再进行分析诊断,再确定治疗方案。因临床表现与书本知识存在偏差,且学生临床经历太少,出现只会按图索骥,刻舟求剑的现象,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譬如一次考试病案水肿病机分析,证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但教材对水肿分型为脾阳虚、肾阳虚而无脾肾阳(气)虚,有不少学生就提出教材上没有此证型,应如何诊断,再如心脾两虚与气血亏虚二者的联系,心脾两虚是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导致气血生化乏源所致,属因果关系,治疗应补益心脾,健脾益气恢复气血生化之源以达治疗目的。如果学生临床实践见习机会多了,临床思维开阔了,则可逐渐适应临床诊治疾病的规律与特点,缩短临床与理论的差距。应对增加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机会可利用课外辅导、导师制管理、班科固定的带教、科技兴趣小组等多种形式实现多临床、早临床的目的,给学生更多的实践见习、技能操作与训练的机会, 对巩固理论知识大有好处。

3.3 强化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教育 中西医结合学科以“诊断和疗效评价的规范化,医药并重和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相结合”的模式涉及临床医学各学科领域,国内外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沈自尹、吴咸中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的针刺镇痛原理研究、陈竺教授等对中药砒霜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胡之璧教授中药生物工程研究、黎磊石教授治疗肾病研究、肖培根教授的中药研究及刘耕陶教授的中药研究等。中西医结合已引起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在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纷纷成立中医学院及其各种团体,所以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已逐渐形成世界潮流。

目前,中西医结合研究学术动态已经形成以流行病学的调查、“证”实质的深入研究、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三方面;形成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疾病的分期分型辨证论治与微观辨证论治相结合、同病异证异治、异病同证同治等的”病证结合”治疗模式。研究成果:(1)活血化瘀理论:活血化瘀疗法的基础、临床与药物实验研究内容广泛涉及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2)清热解毒学说:清热解毒药物具有解毒、抗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交感神经、肾上腺功能,保护实质器官功能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西医结合各科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3)补益药物的研究:注重脾虚-肾虚-脾肾两虚的研究,根据“肾主骨、藏精、生髓”、“血为精所化、精足则旺血,精亏则血亏”的理论,诊治各种虚弱性疾病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将中医科学化、现代化,建立一种适应中国国情的、新型的民族医学。因此,中西医理论教学必须将这些成果灌输给学生,了解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科学性、可行性,开设中西医结合内科课程,讲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典案例、科研成果、诊治特色优势,强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技能、树立中西医结合学科的专业思想。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第5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学理论与方法,以及在综合运用中产生的新理论、新方法,研究人体系统结构与功能、人体系统与环境系统(自然与社会)关系等,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1]。中西医临床医学则属于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二级学科,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我国临床医疗实践中既有中医药学方法,又有现代医药学方法的特殊历史和现实条件下产生的。是两门相邻学科彼此相互渗透、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和互相融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在多个专科领域中和中医药学及现代医学的临床有不可分割的渊源联系。它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提高我国医学科学水平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其宗旨就是吸收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特长,将其有机地进行结合,为我所用,解决临床实际。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临床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满意的成果,可以说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是明显的,本文对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疾病的临床观察结果进行了归纳整理,以充分说明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效果。

1 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效果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文献[2]中研究了抗结核西药与中医百合固金汤结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文献[2]中将6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单独用抗结核两药治疗,30例肺结核患者口服百合汤加减与西药结合治疗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及胸片病灶吸收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在改善临床症状、病灶吸收方面均优于治疗前(P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

研究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文献[3]中选择了2009年7月~2010年5月期闻诊治的155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仅给予西药坎地沙坦及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平肝降压汤治疗,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有效率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严重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将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各40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疗程均为4用。结果显示治疗纽心绞痛疗效评定及心电田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疗效可靠。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 脑梗死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 脑水肿是指脑内水分增加、导致脑容积增大的病理现象,是脑组织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可致颅内高压,损伤脑组织,临床上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如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等),脑血管疾病,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肿瘤),癫痫发作;以及全身性疾病如中毒性痢疾、重型肺炎。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经的临床治疗效果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目前临床常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故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未婚及已婚未育者。

2 结论

本文搜集了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疾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多种疾病时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阶,何庆勇,李海霞.中西医结合方法论与发展趋势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6):565.

[2] 李阳. 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2011,16(1):150-151.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第6篇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我国“中西医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中医和西医相互渗透所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尤其当现代医学疾病谱改变,现代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更促使中西医之间的渗透日益加深和扩展。如在代谢综合征、医源性疾病、sars等疾病方面,中、西医临床医生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中西医学诊疗手段进行治疗工作,并取得了比单纯中医或西医更好的疗效,充分显示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极大优势。

1 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

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源于东方中国文化的中医学与源于西方欧洲文化的西医学,尽管研究对象具有同一性,但由于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了认识与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两种医学体系。

1.1 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优势特色

西医学侧重于研究作为生物体的人;其立论以实验结果为主要依据,理论严谨,概念明确,体系开放,可重复性强;其治疗上强调人得的“病”,疾病诊断规范,疗效确切,体现的多是普遍性。中医学则重视得病的“人”;其立论具备现代“三论”科学思想的整体恒动观,三因制宜的辨证论治和养生防病更符合现代“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其治疗上偏重于研究自然、社会、身心一体化的人,临床上强调个性化治疗,体现更多的是特殊性。

1.2 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缺点不足

中、西医两种医学在弘扬自身优势的同时,亦显现出各自的缺陷与不足。如西医学偏重局部微观研究和定量检测,整体认识复杂的生命现象存在不足,总体上仍偏重于生物医学,尚未真正完成医学模式的现代转变,导致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多。中医学则受传统文化羁绊,学科的现代医学科学基础较薄弱,理论概念较抽象,以经验知识主导,临床疗效可重复性低,技术方法传统古朴,缺乏当代医学公认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不利于学术创新发展。故有人评价西医学长于格物而短于穷理,格物太过则涉于固,中医学精于穷理而拙于格物,信理太过而涉于虚。

比较不难发现,中、西医学的不足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恰好是对方的优势所在。重视整体与辨证论治的中医学与重视局部器官、细胞形态结构的西医学,具有明显的可相融性和可互补性,完全可以优势互补,取彼之长,克己之短,临床互用。中西医结合医学正是两种医学从差异、互补逐步走向渗透、融合的新学科。目前,中西医结合学科从患者的临床现象入手,从现代科学的定性、定量,对患者的整体和局部病理生理学的发展过程进行客观化研究,即“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提高了临床疗效。相信,这一新学科将会在科学相近相似之处—— 寻求还原分析法与系统整体法相结合,进而揭示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规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赢得越来越多的共识。现代医学发展的这一走向,决定了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的现实可行与不可或缺。而“病证结合”这一中西医结合模式所展示的疗效,也体现了理论发展和教育本身的规律,即由点到面,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由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

2 中西医结合本科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中西医结合为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各自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观察方法,比较两者的不同点,吸收两者之长,确定两者结合点,从而融汇贯通,创建的一种医学理论新体系[1]。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对中西医理论体系、逻辑方法、临床思维特点、诊疗疾病策略、科研方法等都有所洞识、有所融合、有所创新的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2]。

就中西医临床本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言,传统中医院校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因其中医教学力量雄厚而西医教学力量相对薄弱,在课程设置中多只增加了西医课程的内容和学时,多数仍以中医学课程为主。而与之相对的西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则因其西医基础及临床教研室齐全,西医学资源雄厚,课程设置以西医学课程为重,中医学课程相对较少。无论是西医院校还是中医院校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或多或少存在整体优化模式欠完善、培养方式针对性不强、培养质量欠理想等状况[3~4],具体表现为:(1)在课程设置上,课程主体简单由中医基础、中医临床、西医基础、西医临床四大块组成,课程间缺乏横向联系和纵向沟通;(2)学科之间彼此孤立,课程设置体系上缺少人文、理学等衔接课程的引导;(3)较多强调必修课学时而较少开设选修课;(4)教材编写多以各自学科系统为逻辑,彼此缺少联系,较少中、西医有机结合课程,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汲取两种理论体系的精华。

那么,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西学中?中学西?中西医同步?)才能适应我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需求?才能使学生在基本中医知识、技能方面,不逊于中医本科水平;在基本西医知识、技能方面,不逊于西医本科水平;在适应社会需求方面,比中医、西医专业本科生更符合基层临床实践对医学人才的需求?

3 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课程设置及改革

面对上述状况,我们除了更新教学理念、重视人文熏陶、改革教学方法、培育临床思维、强化实践技能,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外,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断摸索,努力探索一种既能克服中医药院校自身不足,又能符合学生身心特点,体现时代和专业特色的中西医临床医学课程体系。下面简介我们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中的主要举措,以供参考。

3.1 强化特色,构建合理有序的课程体系

根据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面向基层的中西医结合实用型人才的定位目标,结合学生大一至大四期间是学生记忆力、接受力最强的生理特点,在学生一入学除了对他们进行常规的入学教育,让他们了解医学院校,了解自己专业外,大一期间我们增设了《临床疾病诊疗康复概要》课程并安排学生假期到各级医院见习,帮助他们尽早向医学生角色转变,培育学生们临床医师的角色意识,使学生们认识到疾病的治疗不仅包括临床治疗,还涉及疾病的预防、康复、护理、健康知识的教育与指导,进而确立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整体思维的基本模式和方法;另外通过增设该课程,有意识地促发学生主动将日后的基础与临床学科联系起来,克服基础医学阶段学习的盲目性、茫然性,同时激发学生对医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入学第二年开设《中西医结合科研思路开拓》,并选派以教授为主体、以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问题为经纬的科研思路与方法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创新思维。入学第三年开设一系列综合性、设计性及研究性实验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入学第四年开设我校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方面有明显特色的选修课程,如《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与代谢病学》,以增强中西医临床课程核心,体现中西医临床上“病症结合”的特色优势,使学生熟悉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病种在临床诊疗康复中的作用和意义。毕业实习前还安排近4周的岗前培训,结合《走近临床》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医院的功能与特点、医院核心制度与流程、医疗质量的组织与管理、群体健康和医疗安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医患沟通要求、外伤的应对等,并通过病历书写、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以及临床技能逐一过关的考核制度,帮助医学生向实习医生角色转换。

3.2 增强西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

鉴于中医院校在主体观念、师资力量、教学设备较西医院校逊色一筹,西医学课程学时相对不足,要求不够严格,教学深度不够,对西医基础理论浅尝辄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实施了(1)增加西医学课程学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所设置的西医:中医为7∶3,以强化学生西医学基础知识;(2)严格要求,除了常规的课程半期、期末考核外,所有西医学基础课程设置为实验:理论≥1∶3,并建立了各门课程规范的实验技能考核制度,以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3)配齐配全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我校的西医学基础实验教学方面,全面实现了基本仪器设备人手一套,如常用的显微镜、滴定管、刻度吸管等,一般仪器设备4人一套,如紫外分光光度仪、机能学实验系统;(4)增强西医基础课程师资力量(至2010年12月,西医基础专任教师近80人,其中高职称32人,硕博以上学历占79%,40岁以下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学位;(5)以“两基础一临床”模式(即中、西医两个基础、临床主干课程中西医一体化,包括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形成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体系。

3.3 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技能

面对中医药类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实践(验)课教学、实践环节、实际动手能力相对薄弱的现状,我们通过一方面将各系列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拍成录像、挂上网,便于学生观摩复习,强化规范化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课效率和实验成功率外;还将所开设的实验课公布于学院电子公告栏,扩大学生获益面。另一方面我院大力倡导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改革为重点的实验教学,内容涉及(1)积极鼓励各实验系列对论证后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列入实验教学大纲并纳入实验教学进度表(即由选做改为必做);(2)因材施教,逐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内涵,即由大一、大二的部分综合(小综合)到高年级的全面设计、综合(设计+综合);或由专业基础课程的1~2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所构成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进展到完全由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构成的实验选修课程。(3)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和开放范畴。如学院除了实验课内容或项目的定期后续延伸开放外;还增加了①由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组成的开放性实验选修课;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的创新性科研项目;③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子课题研究等若干开放形式。同时学院出台了一系列与教师绩效考核和学生综合积分考评相结合的配套激励政策,极大调动了广大教师申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选修课程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解剖学教研室,面对尸体紧缺、较难开设综合性、设计性选修课的现状,解剖学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协调配合,利用研究生解剖过的尸体以及容易获得的猪、羊、兔等动物,面向本科生开设了《关节解剖学》、《内脏解剖学》、《管道铸型标本的制作与应用》等解剖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选修课,通过学生自主设计、亲手制作或灌注标本,及自制标本底座、框架,配制溶液,封框保存标本等系列环节,并结合举办学院历年本科生“解剖标本作品展”等,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几年来中西医结合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逐年增加,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验课程已全部成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自2008年以来我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关节解剖学》、《内脏解剖学》、《管道铸型标本的制作与应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医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实验》、《生理学自行设计实验》、《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现代组织学技术》、《体格检查和临床基本技能》等多门实验、实训选修课程,开设了诸如“中药、中药复方对高糖/高脂大/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等系列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中西医结合方面的创新意识。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第7篇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我国“中西医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中医和西医相互渗透所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尤其当现代医学疾病谱改变,现代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更促使中西医之间的渗透日益加深和扩展。如在代谢综合征、医源性疾病、sars等疾病方面,中、西医临床医生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中西医学诊疗手段进行治疗工作,并取得了比单纯中医或西医更好的疗效,充分显示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极大优势。

1 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

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源于东方中国文化的中医学与源于西方欧洲文化的西医学,尽管研究对象具有同一性,但由于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了认识与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两种医学体系。

1.1 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优势特色

西医学侧重于研究作为生物体的人;其立论以实验结果为主要依据,理论严谨,概念明确,体系开放,可重复性强;其治疗上强调人得的“病”,疾病诊断规范,疗效确切,体现的多是普遍性。中医学则重视得病的“人”;其立论具备现代“三论”科学思想的整体恒动观,三因制宜的辨证论治和养生防病更符合现代“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其治疗上偏重于研究自然、社会、身心一体化的人,临床上强调个性化治疗,体现更多的是特殊性。

1.2 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缺点不足

中、西医两种医学在弘扬自身优势的同时,亦显现出各自的缺陷与不足。如西医学偏重局部微观研究和定量检测,整体认识复杂的生命现象存在不足,总体上仍偏重于生物医学,尚未真正完成医学模式的现代转变,导致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多。中医学则受传统文化羁绊,学科的现代医学科学基础较薄弱,理论概念较抽象,以经验知识主导,临床疗效可重复性低,技术方法传统古朴,缺乏当代医学公认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不利于学术创新发展。故有人评价西医学长于格物而短于穷理,格物太过则涉于固,中医学精于穷理而拙于格物,信理太过而涉于虚。

比较不难发现,中、西医学的不足本文由收集整理恰好是对方的优势所在。重视整体与辨证论治的中医学与重视局部器官、细胞形态结构的西医学,具有明显的可相融性和可互补性,完全可以优势互补,取彼之长,克己之短,临床互用。中西医结合医学正是两种医学从差异、互补逐步走向渗透、融合的新学科。目前,中西医结合学科从患者的临床现象入手,从现代科学的定性、定量,对患者的整体和局部病理生理学的发展过程进行客观化研究,即“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提高了临床疗效。相信,这一新学科将会在科学相近相似之处—— 寻求还原分析法与系统整体法相结合,进而揭示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规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赢得越来越多的共识。现代医学发展的这一走向,决定了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的现实可行与不可或缺。而“病证结合”这一中西医结合模式所展示的疗效,也体现了理论发展和教育本身的规律,即由点到面,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由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

2 中西医结合本科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中西医结合为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各自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观察方法,比较两者的不同点,吸收两者之长,确定两者结合点,从而融汇贯通,创建的一种医学理论新体系[1]。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对中西医理论体系、逻辑方法、临床思维特点、诊疗疾病策略、科研方法等都有所洞识、有所融合、有所创新的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2]。

就中西医临床本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言,传统中医院校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因其中医教学力量雄厚而西医教学力量相对薄弱,在课程设置中多只增加了西医课程的内容和学时,多数仍以中医学课程为主。而与之相对的西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则因其西医基础及临床教研室齐全,西医学资源雄厚,课程设置以西医学课程为重,中医学课程相对较少。无论是西医院校还是中医院校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或多或少存在整体优化模式欠完善、培养方式针对性不强、培养质量欠理想等状况[3~4],具体表现为:(1)在课程设置上,课程主体简单由中医基础、中医临床、西医基础、西医临床四大块组成,课程间缺乏横向联系和纵向沟通;(2)学科之间彼此孤立,课程设置体系上缺少人文、理学等衔接课程的引导;(3)较多强调必修课学时而较少开设选修课;(4)教材编写多以各自学科系统为逻辑,彼此缺少联系,较少中、西医有机结合课程,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汲取两种理论体系的精华。

那么,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西学中?中学西?中西医同步?)才能适应我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需求?才能使学生在基本中医知识、技能方面,不逊于中医本科水平;在基本西医知识、技能方面,不逊于西医本科水平;在适应社会需求方面,比中医、西医专业本科生更符合基层临床实践对医学人才的需求?

3 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课程设置及改革

面对上述状况,我们除了更新教学理念、重视人文熏陶、改革教学方法、培育临床思维、强化实践技能,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外,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断摸索,努力探索一种既能克服中医药院校自身不足,又能符合学生身心特点,体现时代和专业特色的中西医临床医学课程体系。下面简介我们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中的主要举措,以供参考。

3.1 强化特色,构建合理有序的课程体系

根据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面向基层的中西医结合实用型人才的定位目标,结合学生大一至大四期间是学生记忆力、接受力最强的生理特点,在学生一入学除了对他们进行常规的入学教育,让他们了解医学院校,了解自己专业外,大一期间我们增设了《临床疾病诊疗康复概要》课程并安排学生假期到各级医院见习,帮助他们尽早向医学生角色转变,培育学生们临床医师的角色意识,使学生们认识到疾病的治疗不仅包括临床治疗,还涉及疾病的预防、康复、护理、健康知识的教育与指导,进而确立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整体思维的基本模式和方法;另外通过增设该课程,有意识地促发学生主动将日后的基础与临床学科联系起来,克服基础医学阶段学习的盲目性、茫然性,同时激发学生对医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入学第二年开设《中西医结合科研思路开拓》,并选派以教授为主体、以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问题为经纬的科研思路与方法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创新思维。入学第三年开设一系列综合性、设计性及研究性实验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入学第四年开设我校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方面有明显特色的选修课程,如《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与代谢病学》,以增强中西医临床课程核心,体现中西医临床上“病症结合”的特色优势,使学生熟悉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病种在临床诊疗康复中的作用和意义。毕业实习前还安排近4周的岗前培训,结合《走近临床》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医院的功能与特点、医院核心制度与流程、医疗质量的组织与管理、群体健康和医疗安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医患沟通要求、外伤的应对等,并通过病历书写、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以及临床技能逐一过关的考核制度,帮助医学生向实习医生角色转换。

3.2 增强西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

鉴于中医院校在主体观念、师资力量、教学设备较西医院校逊色一筹,西医学课程学时相对不足,要求不够严格,教学深度不够,对西医基础理论浅尝辄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实施了(1)增加西医学课程学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所设置的西医:中医为7∶3,以强化学生西医学基础知识;(2)严格要求,除了常规的课程半期、期末考核外,所有西医学基础课程设置为实验:理论≥1∶3,并建立了各门课程规范的实验技能考核制度,以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3)配齐配全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我校的西医学基础实验教学方面,全面实现了基本仪器设备人手一套,如常用的显微镜、滴定管、刻度吸管等,一般仪器设备4人一套,如紫外分光光度仪、机能学实验系统;(4)增强西医基础课程师资力量(至2010年12月,西医基础专任教师近80人,其中高职称32人,硕博以上学历占79%,40岁以下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学位;(5)以“两基础一临床”模式(即中、西医两个基础、临床主干课程中西医一体化,包括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形成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体系。

3.3 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技能

面对中医药类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实践(验)课教学、实践环节、实际动手能力相对薄弱的现状,我们通过一方面将各系列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拍成录像、挂上网,便于学生观摩复习,强化规范化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课效率和实验成功率外;还将所开设的实验课公布于学院电子公告栏,扩大学生获益面。另一方面我院大力倡导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改革为重点的实验教学,内容涉及(1)积极鼓励各实验系列对论证后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列入实验教学大纲并纳入实验教学进度表(即由选做改为必做);(2)因材施教,逐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内涵,即由大一、大二的部分综合(小综合)到高年级的全面设计、综合(设计+综合);或由专业基础课程的1~2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所构成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进展到完全由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构成的实验选修课程。(3)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和开放范畴。如学院除了实验课内容或项目的定期后续延伸开放外;还增加了①由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组成的开放性实验选修课;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的创新性科研项目;③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子课题研究等若干开放形式。同时学院出台了一系列与教师绩效考核和学生综合积分考评相结合的配套激励政策,极大调动了广大教师申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选修课程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解剖学教研室,面对尸体紧缺、较难开设综合性、设计性选修课的现状,解剖学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协调配合,利用研究生解剖过的尸体以及容易获得的猪、羊、兔等动物,面向本科生开设了《关节解剖学》、《内脏解剖学》、《管道铸型标本的制作与应用》等解剖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选修课,通过学生自主设计、亲手制作或灌注标本,及自制标本底座、框架,配制溶液,封框保存标本等系列环节,并结合举办学院历年本科生“解剖标本作品展”等,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几年来中西医结合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逐年增加,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验课程已全部成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自2008年以来我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关节解剖学》、《内脏解剖学》、《管道铸型标本的制作与应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医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实验》、《生理学自行设计实验》、《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现代组织学技术》、《体格检查和临床基本技能》等多门实验、实训选修课程,开设了诸如“中药、中药复方对高糖/高脂大/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等系列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中西医结合方面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