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后现代艺术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7-26 09:31:06
后现代艺术论文

后现代艺术论文第1篇

后现代主义艺术论文

摘要:由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而引起的网络艺术,标志着在新的文化时代,科学与艺术的又一次完美的融合。网络艺术的发展和特点的形成与后现代主义存在着重要的关系。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分析和解读网络艺术的特点。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网络艺术 特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迅猛的发展,这一发展带给人类文化的推动力量是难以估计的。当电影叩响艺术大门的时候,人们并未意识到它将成为21世纪所有人的艺术宠儿,随后广播电视艺术的蓬勃发展,使现代声、光、电技术一举步入艺苑中心,从而使历史久远的传统艺术为之失色。然而,最令人惊奇的是6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80年代以来的网络艺术,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挺进人类的艺术领域,使艺术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 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来源

1966年,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图里发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他肯定了现代建筑对人类居住空间的贡献,但指出国际主义风格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不同于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来满足社会生活多样化的需求。[1]

20世纪70年代,英国艺术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最早在设计领域提出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出版了《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等著作。

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斯特恩在他的《现代主义运动之后》一书中提出“所谓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一个新的侧面,并非抛弃现代主义,建筑要重返‘正常的’途径在于探索一条比现代主义运动先驱者们所倡导的更有含蓄力的途径。”[2]

罗伯特文图里、查尔斯詹克斯和罗伯特斯特恩这三位大师的学说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

2 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

受哲学思潮与社会文化趋势的带动,后现代主义有着独特的美学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传统构件的非传统组合。对传统的题材采用各种非传统的工具、技巧进行非传统的重新组合。二,理性与非理性的互补。三,历史主义。对传统的要素实行“戏弄之”的原则。四,俚俗化倾向。通常表达的主题往往倾向于通俗文化和市井文化。例如将七个小矮人的形象作为建筑立面的浮雕。五,接受美学的特征。艺术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在著作《本文的召唤结构》中提出了“召唤结构”的概念。他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

3 网络艺术所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特点

网络艺术由于其独特的艺术样态和传播手段,呈现出其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后现代主义特点。

3.1 无限重复创造性

网络艺术作品的题材往往都来源于传统的题材,但是以新的方式进行重新构思,通过网络传播后,具备了被无限次重复创造的可能性,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传统构件的非传统结合”特点。在传统艺术中,艺术作品一旦被创造出来,就被永久的固定下来了。但是在网络艺术中,艺术作品被人们进行各种重新创造,得出一些异于原始作品的新作品。例如,艺术大师杜尚在蒙娜丽莎的脸画上两撇胡子,这幅新的作品被命名为《LHOOQ》。

3.2 嬉戏性

网络艺术的“嬉戏性”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对被奉为经典题材的戏弄,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历史主义”特点。在网络上,许多人在“据说已经完成”的艺术作品上,进行各种数字化操作,将作品随心所欲地涂抹和删改。例如《CEO李煜的悲惨世界》、今何在的《悟空传》,众多古代文学名著中的人物都在网络文学中被改写和戏弄。约翰杜卡斯在《艺术哲学新论》中说:“有些美的东西并非是艺术品,而有些东西是艺术品但却不美。依此看来,无论美与艺术这项活动之间的关系在现实中多么密切,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任何本质的关系。”[3] 可见在网络艺术,不美的艺术品越来越多,显示出当代人的审美范围不断扩大的倾向。

3.3 大众化

在传统艺术中,精英文化处于主导地位。网络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为网民提供了自由平台,网民可以相对自由地畅所欲言。网络艺术不再是艺术家的专利,一元话语霸权被解构。

网络艺术的大众化特点使公众成为艺术的主体创造者,同时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俚俗化倾向。创造者考虑到作品要面向大众,网络艺术的主题往往倾向于通俗文化。例如在第17届韩日世界杯期间,大小网站遍布足球的“酷评”。当中国队冲击16强出线未果时,网上出现戏仿任贤齐经典歌曲《心太软》的球评:“你总是腿太软,腿太软,把所有好球都射不进网,头脑总是简单,配合太难,不能出线,就别勉强。”

3.4 互动性

互联网结束了艺术审美的私密空间,却创造了交互共享的网络艺术。在作者、作品和欣赏者这个三角形中,欣赏者不再是被动的,是形成作品的又一股力量。

弗杰姆逊曾说,现代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时间性的模式,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一种空间性的模式,从时间向空间的转变使时间的历史感被挤压到平面中,导致历史深度感的消失。[4]这种后现代时空观的变化在网络文学中得到鲜明的印证。网络文学没有时间的概念,它将时间化为空间,用在线空间改变或延伸时间。网络文学没有终止的概念,因为作者失去了终止自己作品的权力,而是把这种权力交给了在线空间的网民。

这种互动性同时还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理论中的“接受美学”特点。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作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创作者通过作品与欣赏者建立起对话关系。网络艺术的互动性引起读者的接受审美,引起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总之,网络艺术所独特的无限重复创造性、嬉戏性、大众化和互动性,都在各个方面体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可以说,在上述的这些特征中,网络艺术是后现代主义的必然延伸。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去看待网络艺术,更加有利于认识和分析网络艺术。

参考文献:

[1] (美)罗伯特文图里著;周卜颐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 (美)罗伯特斯特恩.《现代主义运动之后》,原文见《建筑师》15,第204页

后现代艺术论文第2篇

(一)消解艺术和非艺术的界线

传统艺术首先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向度,体现了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历史、宇宙的认知、沉思和想象,对人的存在状态热切的表现,特定时代、民族的艺术总是与特定时代的民族风俗、风情相关,与时展的技巧相关,当然也与艺术家个人对生活的体验、个人的精神气质有关。但无论艺术的品种如何丰富,表达手法如何多样,艺术家如何创新,艺术基本的特征是美,没有美就没有艺术。无论是引起受众情绪的激动还是理性的沉思,艺术总是要诉说。但后现代艺术解构的正是传统对美的原则的追求。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在其《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书中对比了梵高《农民的鞋》和华荷画的《钻石灰尘鞋》。“《农民的鞋》是一幅画得美仑美奂、多姿多彩的作品。”“在梵高的画作里,倘若辛酸的农民生活可算是作品的原始素材,则那一贫如洗的乡土人间,也就自然成为作品的原始内容了。这是再显然不过的历史境况了。农民在这里熬过了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经验、体现了劳动生活的种种辛酸;在这里,汗流浃背的劳动者,因被生产力日以继夜地不断磨炼、不断鞭策,而得终生陷入一种极端野蛮残酷、险恶可怖、最荒凉、最原始、最远离文明的边缘地域和历史境况。”“华荷所作的《钻石灰尘鞋》已不再用梵高处理农民鞋子的方式向我们直诉他心底的话。我们甚至可以说,华荷画的鞋子已经不再跟观画者诉说些什么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实在只有一堆随意凑合起来的死物。它们排列起来,好比一串被人遗弃的萝卜,漫不经心地挂在画布上,仿佛跟那个未来孕育它们的人间世完全切断了关系。”[3]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的经典分析说明,后现代艺术消解了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后现代作品取消了传统艺术严肃的哲思而代之以游戏的态度。在后现代主义笔下,艺术不是创作而是制作,他们追求表现形式的庸常、生活化,艺术不是艺术家心灵的创造而是任何人都可以为之的任意碎片的拼贴。

(二)概念阐释大于作品本身的内涵

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取消了,但艺术毕竟还有个名字叫“艺术”,作品本身无法超越,于是就在作品之外寻求深度。这就需要阐释,需要概念,需要在话语层面寻找与“艺术”这个孤傲的命名相称的东西。“你不懂”,“艺术家”们绝不肯承认自己的平庸,他们热情地用话语阐释作品的内涵,称他们的作品表现了他们对人生、对宇宙严肃的思考。2008年第六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上,“日本现代水墨”单元充分发挥了话语阐释的威力。日本画家福岛敬恭名为的画,据说制作很费心思,难度很高。其中一个部分是黑色的长方形背景下,不规则地分布了九个方向不同的白色的点,该单元的策展者、日本京都国立现代美术馆馆长、画家岩城见一先生解释说,①到底黑色是背景呢,还是白色是背景?表面和背后混然不能分,就像我们的生活,我们看到的是表面,但不能区分到底表面与背后的内容哪一个更真实,生活的真实在哪里。画的另外一个部分是蓝色的长方形色块里,在灯光的照射下可见淡淡的不规则的曲线。岩城见一先生说,绘画本来就是一些线条,线条才是绘画的本质。人们不能把线条读成山还是水,如斯,则失去了绘画的意义。画只是线条,别无其他。还有一个部分是四个大小不一的铜钵,打磨得很光滑。岩城见一先生解释说,如果拿木棒沿着钵的边沿移动,会发出“嗡……”的声音,那就是天籁,是大自然的声音,是庄子欣赏的声音。也许画家是对人生、宇宙进行过思考,但这种作品,比如那些淡淡的线条和白色的点,是不谙世事的孩子也可以做到,至于钵,交给技术工人就好了,他们的制作会比画家更精美。作品很随意,但阐释却很认真。岩城见一先生说他们的艺术要颠覆人们对美的传统观念。他们认为,他们的作品做到了,却用了过多的话语解释他们的作品。后现代主义的绘画,需要语言作为画外音,失去了语言的帮助,他们的艺术什么也不是。

(三)融合多种表现形式

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遭遇到了强烈的反抗,后现代艺术充分利用了当代科技发展的便利,各种科技手段都应用到艺术创作的过程,被称为新媒体艺术。绘画加入了灯光、音响、动漫、网络、摄影等当代科技因素,如上述的钵,就利用了当代的工艺制作技术等。同在第六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展出的日本SZ五人组创作的作品利用了现代光电技术。据说,该作品试图再现宇宙诞生地球形成的过程。一个坐在凳子上的女性背影面对大屏幕,观看了这个形成的过程。岩城见一先生说,这是宇宙中的山水画,是通过人造卫星摄影制作加工形成的。利用现代科技参与作品的完成是后现代主义绘画的一个常用技法。

二、探究:后现代艺术现象成因

莫拉夫斯基认为,后现代实践是高级文化的堕落,但却是一种有意的堕落,有意将自己下降到低级文化的水平。[4]取消艺术与非艺术的差别,取消作品本身的深度表现而代之以作品之外的话语阐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后现代主义艺术以一种叛逆的姿态宣告艺术的另一种面貌。后现代艺术是如何成为可能,并迅速成为全球化的现实呢?后现代艺术反映的是二战后人们的心理图像。二战后,欧洲对科技的信仰遭到毁灭性打击。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物质财富的迅速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幸福感破灭了,科技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增强,也带来了政治阴谋和毁灭人类的杀伤力,怀疑、颓丧、冷漠、焦虑、绝望情绪在蔓延,反映到艺术领域,便是对传统艺术所追求的诸如真实、美、崇高的不信任和艺术实践中的解构。后现代艺术认为,真实不可触摸,美是一个虚假的幻想,崇高从根本上就是一个骗人的幌子。没有什么是确定的、可信任的,一切都捉摸不定。后现代主义艺术是艺术家游戏状态下对人、世界、宇宙的严肃思考,并使用了游戏、夸张的笔法,试图表现二战后的欧洲情绪以及对这种情绪的理性思考。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哲学思潮深刻地影响了后现代艺术。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从不同角度批判传统的文化思想观念,解构是这些思潮共同的主题词,正切合了后现代艺术的传统美学观念的解构。许多绘画作品表现出对这些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的关注。女画家萨维尔笔下的女性与传统女性的柔美不同,她们往往体格巨大,有着男性一样的强健的肌肉,但作品却表现出被动和无力,因为作品的构图显示人物的姿态是被设计的,是在强权之下的压制和变形。这些绘画作品具有女性主义色彩。后现代艺术也是艺术本身发展的要求。艺术要求变求新,必然不能墨守成规。艺术需要突围,那么从哪个方向、如何突围就成了艺术的首要课题。既然时代已经给了艺术解构的语境,赋予了艺术挑战传统的勇气,给予艺术新的表现手段,灌注艺术以先锋的姿态,也就必然会在艺术实践中表现出来。至于这种突围是否成功,是否具有艺术价值,似乎,后现代艺术还来不及思考这个问题。后现代艺术家自然热爱他们的艺术,也期求得到专业批评家和一般受众的认同。后现代艺术与美国的积极推动有关。上文所述“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由美国开始发端,向欧洲辐射并逐步全球化,取得了官方承认的合法地位,并在世界各国举办“双年艺术展”“三年艺术展”,美国文化观念随着后现代艺术得以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并发出强势的声音。这是在强大经济支持下的美国文化推广。河清非常直接地把后现代艺术的盛行称为美国“艺术的阴谋”。所谓文化艺术的全球化,实际上是美国艺术的全球化,它在经济霸权支撑下谋求文化话语权。

三、艺术的焦虑:解构之后,艺术剩下什么?

时代给予了后现代艺术生存的语境,后现代艺术作品正当盛行。那么,后现代艺术成就如何呢?勿庸讳言,大部分作品都很平庸、浅陋、庸俗,刻意追求震惊效应,如表现色情、用排泄物制作作品,或者仅仅罗列图像,不知所云,愚弄受众。这就需要对后现代艺术进行诘问:解构之后艺术还剩下什么?解构之后艺术要走向哪里?或者换一种问法:艺术全球化到底全球了谁的艺术,什么样的艺术?经济的强弱是否决定艺术成就的高低,是否就天然拥有了艺术话语能力?作品的意义是在作品本身,还是作品之外?概念是否可以替代艺术的表现力?艺术是否还需要传统,传统仅仅作为艺术的对立面、参照物存在,还是与现代艺术血肉相连?在传统与当下之间,我们站在哪里?一时间取舍也许有些艰难,后现代艺术家们也不太可能轻易放弃他们的坚持,有时候他们甚至不屑回答(或者假装不屑)上述问题。但问题终究存在。游戏也许会成为一种艺术的形式,夸张也会放大人世间的某个特征,解构一切也许是对传统的离散,可是,离散之后,艺术还剩下什么呢?换句话说,给艺术剩下了什么?艺术剩余的结果将直接取消艺术本身,取消了艺术与非艺术的差别,艺术将不会有价值。解构是必须的,艺术需要突围,需要面对新的语境,需要有新的表现方式,新的历史时代也需要艺术来表达。但是,解构不是最重要的行为,解构后的碎片和拼贴不会是真正的艺术,哗众取宠的噱头也不能糊弄真正艺术的眼睛,解构只是艺术实现的第一步,被零散化的艺术需要重新建构,新的审美标准需要确立。

四、重构:当代艺术的突围之路

后现代艺术论文第3篇

在21世纪中,美术课程迎来了一种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强调课程中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实践方法中的几方面作为课程的主体部分。美术课程资源也并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而是在于一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中,在发掘美术教育的同时也延展至自然、文化、社会等范畴。而在课程的设置上开始强调实用美术的重要性。以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并成为美术和精神交流的纯粹艺术的融合。这样的课程在安排与排列中体现的素质教育的一方面,我们一次为基础淘汰了过去单一的以美术知识、美术技能作为教学内容的授课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在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学生学到一生受用的艺术能力,充分的体现美术在情感中的发挥同时加强的学生的自助创新的综合性与创造探索性。1)基础美术课程资源的改革也受到影响强调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学科的整合不仅是简单的除艺术和语文数学等学科,它是将艺术思想和形象思维的方法,为其他学科,反之亦然。后现代艺术是综合的艺术,美术课程的发展应该是基于多样性,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从传统的学科清晰的集成开发。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综合的概念取代传统的主体概念,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逐渐使主体范畴达成全面。有机的将美术和其他学科综合在一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技能。2)注重美术学科内容的综合实用美术是区别于纯艺术美术的一门美术形式,二者有着不同的用途和意义,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用美术尽管和纯艺术在创作、技巧、技法、精神方面功能有着很多不同,但都是出自大美术的范畴,有着本质的联系,他们的社会功能都是为了美化丰富人类生活,他们在艺术学科中承担的社会组织、认识、教育、审美的功能是相同的。所以说加强实用美术与纯艺术美术的综合有助于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如我国现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不单进行优秀艺术作品的美术鉴赏,还结合所学美术技法进行手工艺品的制作及实用性艺术工艺的创作。

2、对美术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

后现代的理论在校园中执行起来会使教学观念发生一点的转变,从文本对话这两个后现代的课程中我们看到了教学的本质是一种互交活动,一种合作学习状态,再这个教育过程中产生了一种语言性沟通与语言性活动,波依尔说“校应当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交互作用形成学习共同体”后现代艺术的提出还影响了美术教育中教学方法的改变。一方面促使教学方式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从前只是单一的口耳传教,到现在的多方式教学,多媒体、教具等的运用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课堂上通过做游戏、小组讨论等方式则丰富了教学方法,使课堂不再单一。在新时代的推动下,教师角色的定义和作用也在悄悄的发生着转变。从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变为老师引导学生探求,老师也从“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亦师亦友。在后现代艺术的影响下,我国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体现出多侧面、多层次和多水平的倾向。这一点正也体现了后现代艺术的核心理论多元化。

3、结论

后现代艺术论文第4篇

1.全球背景下微观个性化“观念”叙事

后现代背景下,摄影更专注微观个性化“观念”叙事。传统摄影既注重宏大叙事,也关心微观表达,但仍以相对客观的纪实摄影为主体。伴随中国进入后现代社会,传统摄影师不再满足于纪录,以相机为工具,进行纯主观的“观念”表达。从后现代社会特征看,后现代主义是源于西方波及全球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文化思潮,表现为对现代主义的超越与批判,颠覆、怀疑、否定、反叛一切。主要体现在以电子媒介为主的视觉艺术,摄影更强调视觉化交流,注重个人观念的表达,而纪实摄影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从创作主体看,观念摄影创作者致力于消融与解构一切,否定艺术之间的鸿沟,消融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差别,导致摄影艺术的大众性与随意性,使摄影趋于平面化与游戏化,从而达到一种轻松、享受的目的,使摄影艺术向世俗文化、商品文化、消费文化发展。从摄影本质看,突出摄影艺术的复制特性,多元化改变了摄影的创作与观看关系,摄影师摒弃一元状态的客观记录,观念摄影使观看者领略了多元氛围的重要性、边缘立场的可理解性,以及个体选择的合法性,求同存异,保持个体思想的独立性。从摄影独立性的消失看,摄影已不再以旁观者的姿态,而是主动参与到现实干涉现实,并且主动地“导演”个体所理解的现实,观念摄影很快就成为其他艺术门类的一种表现工具,而摄影由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成为一种综合特质的艺术,相对地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

2.观念影像的几种观念的混乱表达

观念摄影的“反传统性”,将传统摄影体现国家、民族、社会、民众和集体利益诉求的思想言论及其言论,皆归为“体制内”,讥讽为官方意识形态和文艺政策的应声虫、文化专制主义的卫道士以及僵化的保守主义、虚伪的道德主义等。反之,则把自我搁到“体制外”,异口同声地指责“文以载道”“社会责任”“道德规范”“艺术标准”。观念摄影的“反文化性”,以“身体化”“行为化”“视觉化”“材料化”“工具化”大力张扬人的动物性和人文生活的物质性,把夸显兽性、野性、痞性、劣根性的“去蔽”“自虐”“反常”“涂鸦”阐释为“人性解放”“人权尊重”,阐释为诉诸“艺术创新”的“文化重建”。观念摄影的“唯西方性”,把西方艺术理论中所体现的价值尊奉为适用于整个人类世界的普遍真理,不加选择地套用西方概念或理论框架,将西方艺术经验普遍化、人类化、中心化,却将中国艺术特殊化、民族化、边缘化。

3.作为艺术语言的数字影像

被数字与高科技融合的当代摄影,观念摄影同传统摄影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摄影教育也无法再停留于纯技术层面。数字技术使摄影由客观“纪录”向主观“表达”转化,传统摄影的经典叙事语言成为观念摄影首要的改造对象,数字技术、高科技的运用,使影像的创作、传播和观赏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胶片时代,摄影还是本分地“纪录”,数字化后,表达摄影者个体“观念”的摄影,为艺术家的想象与表达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图片成为艺术观念表达的“字、词或句子”,进入大数据“云时代”,电脑及其存储的图片与影像显示了无所不能的威力,任何一个人可以从海量的图片库里找到其想要表达思想的图片,既有纪实图片,也有观念图片或艺术图片。摄影不但能够复制、揭示和记录,而且还可以展示人类梦想中的另类世界,想象力是观念摄影创作的核心,改变了观赏者的视觉标准与视觉习惯。数字技术使观念摄影有了更大的艺术创作空间。数字摄影重在表达,并且强大的后期支撑,使摄影的表达无所不能。但数字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在为影像带来变革时,也为摄影美学、摄影创作和摄影理论带来冲击。一些摄影师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停留在胶片时代纯记录模式里。

4.艺术影像的产业化制作

读图时代的观念影像消费,需要大批量的照片提供给消费者,流水作业“制造”观念影像的产业应势而生。相机作为工具,宣泄苦乐哀愁,传达深刻或浅薄的理念,展示个性化的“小我”,总而言之,观念摄影仍只是一种类似文学或音乐的表达手法而已。观念摄影的“导演”特性降低了摄影门槛,观念摄影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摄影师不必自己动手,完全可以用专业手段,可应现实与商品的需求而作,或迎合商人的要求定制,用产业化方式去导演制作。当下产业化的流程已成定势,不会摄影甚至不会用相机的艺术家大有人在。观念摄影的全民创作特性,后现代语境下,观念摄影的繁荣成为一种趋势,融合了高雅与世俗、草根与精英创作群体,都在用相机表达。以“后现代”的方式、自身对于社会的理解、个性化的艺术观念,用影像的方式展示出来。

5.艺术影像的新传播格局

摄影与艺术的轮回之中,艺术摄影的传播格局悄然改变。170年前摄影开始替代绘画的工作,逼得绘画无路可逃;又过了许多年,电影和录像开始替代摄影的工作;当下则是新媒体替代了摄影的工作,改变了摄影的传播格局。后现代语境下,摄影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传播,无论是私摄影还是纪实摄影,都必须融入新媒体的传播环节,在传播中消费。摄影的传播格局经历三大转变:即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摄影作为一种语言;摄影作为一种文化。摄影作为一门产业,这三大转变让摄影有艺术的更多物质。作为产业的影像,给摄影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发展空间。伴随科技进步,视觉媒介越来越呈现出机械复制性和数字复制性,大众生活愈加被视觉化的图像所充斥。摄影本身具有媒介特性,观念摄影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新媒体的一部分。新媒体裹挟摄影消解了传统媒体,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在新技术支撑体系下的数字媒体形态。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是从生理与心理角度,融合视听触觉的互动无边界媒体。新媒体中的摄影具有“LOVE”特点,即Life生命力、Originality原创性、Value价值、Effect效应。彰显摄影的“HINDV”特征,即:Hypertextual(超文本性)、Interactive(交互性)、Networked(网络性)、Digital(数字性)、Virtual(虚拟性)。摄影完全具备了新媒体传播特征,体现在摄影的制作、展示与观看方式、消费模式等方面,因此我们将新媒体时代的摄影,称之为读图时代的摄影。

二、后现代观念摄影的迷局和症结

1.分类评价之后,观念摄影的标准之争

目前,观念摄影尚未建立合适的评价体系。摄影一直采用分类评价的标准,但对于观念、先锋、后现代摄影却无法适用。当下观念摄影作品一味地强调思想与形式上的新奇,越来越多的观念摄影作品让观众无法看懂、无从理解,越来越多的观念摄影家让观众一头雾水。观念摄影强调观念先行,重心是观念,而非摄影本身,借用摄影的图像形式结合语言文字把抽象的观念展示出来,摄影成为艺术表达的工具之一。“观念”的混乱表达,摄影本身的图像被淡化,开始强调图像后面所展现的文字,人们无度地用这一方式进行表达,寻找合适的形象象征,用照片打比方,说事讲道理。但由于对摄影的工具特性的把握不准,或者技术性差,因为照片的多义性,只好附加以文字说明,一旦离开文字注释,观众就看不明白读不懂,观念摄影不自觉地变成低级的看图说话,将原本直接从图像本身获取的审美感受变成读文识图。观念摄影仍是技术与艺术的复合体。观念必须以摄影为基础,在后现代迷雾的遮蔽下,很多观念摄影只用摄影作为表达工具,并非纯正意义上的摄影。

2.观念摄影的伦理沦陷与影像的商业化感官刺激

后现代社会艺术家将消解僵化之物作为其表达的基本内容,具体施加在文化的解构策略上,观念摄影又有扩大化之嫌,将观念影像的价值虚无主义置于整个文化精神上,使得一些文化游戏主义、文化游击主义、文化冒险主义风行一时,尤其是一些粗俗、暴力、虚无的文化观颇为流行。观念影像的商业化感官刺激,在一些观念摄影作品,其实是对“行为”的单纯记录,艺术家通过身体摧残等方式展示自己在社会中的感受,并加以另类言说,不免出现一些以丑恶、肮脏、恶心来展示身体或色情的极端方式。不少摄影师围着色情和政治打转,手法单调、思想肤浅、道德沦丧。

3.“观念”影像的商品叙事策略

从创作者“观念”的主题内容与表现形式来看,影像作为“个性化观念产品”的宣传手段,为造成光怪陆离的“轰动效应”,冥思苦想制作“艺术影像产品”。随着中国当代影像市场的火爆,影像交易在国内几乎疯狂,国际艺术市场上也是“大放异彩”。在一些“天价”影像作品的感召下,原本门庭冷落的观念摄影,也摇身化作名利场的娇宠,俨然成为收藏家和投资者心中的摇钱树。面对如此巨大的金元诱惑,“邪念”就好像产生得合情合理了。从“观念”到“照片”的直接转换。一些“艺术家”或“观念摄影师”萌发一个观念,总会算计着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花费最短时间,获得最大的关注和最丰厚的收益。故作深沉地把一己之念套上一种文化的外衣,说三道四,忽视社会理想和主流价值取向,把个别等同一般,把偶然视为必然,把瞬间当做恒常。

4.“艺术”名下影像艺术

摄影艺术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并不能直接培养艺术家。艺术教育对于摄影者将来成为艺术家提供了可能,营造艺术表达的训练与养成环境。当下的摄影艺术教育存在一种“误导”和“摄影病”,2013年10月19日,在北京798艺术区里的映画廊,一群摄影批评家“解剖中国摄影之病”。研讨会没有诊断出病在何处,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看,至少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观念摄影是艺术表达的工具。摄影教育仅教给学生表达的技巧与方法,至于内容还在学生自己,摄影教育不能局限于技术的误区,要注重其工具性与系统性。第二,数字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字摄影已不再是纯技术性的匠人手艺,对创作人员的想象力提出了挑战,想象力成为衡量观念影像品质的关键。第三,注重摄影传播的变革。传统胶片摄影在思维方式和美学含义上同数字摄影有本质的不同,胶片摄影重在记录,数字摄影重在创作,也就是说,数字摄影运用技术创造出当代生活中难以看到的视觉奇迹,既要有科学思维的修养,还须具备数字整合能力。第四,注重文化素养的提高。艺术创作者的文化结构、思维模式、处事态度等决定了影像艺术的品质,要树立主体意识与本土意识,不仅要从摄影的本质来看社会,更要学会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表达自己。

三、当下的探索与未来的发展

1.构建艺术摄影的伦理底线与美学标准

观念摄影评论中,一直存在着一种以“绝对自由”为实质的“多元化”提倡,并且表现出强烈的“去中心”“去文化”的排他性。后现代语境下,摄影伦理底线与美学标准的混乱,急需重新建构观念摄影的标准与价值体系、影像理论。

2.影像艺术教育的培养定位

后现代艺术论文第5篇

后现代主义的小说作品是一个矛盾逻辑的产物,追求的是真实的虚构和冷漠的抒情。后现代主义小说在矛盾对撞中产生,在矛盾中发展,故意以麻木冷漠的态度,裸地向阅读者昭示小说作品纯属虚构。而在后现代的诗歌创作中,诗人常常采用反讽的手法,将自己的思想和文化进行含蓄化地表达,欲扬先抑的创作手法对读者形成了明显的感觉冲击力。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就是通过矛盾对立的统一结合,打破有形与无形的传统界限,将其糅合在一起,在矛盾碰撞与火花激荡中将作者的感情加以宣泄,并将这种感觉和思维模式借助文学的途径传递给读者,传递给世界大众。他们大声地向世界宣示,这世界没有什么可以不用文学手段表达的,文学并非清高地独立于世,而应该是和人们的现实生活真真切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与传播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文学表达的认识,扩大了文学创作的领域和范畴,创作的形式也有了较大的突破。美国作家冯尼格在其小说作品《绝佳的早餐》中,直接采用图画这一画面感最强的方式,将作品中难以言表的思想内容进行表述,拓展了读者的思维空间,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小说家库夫在《临时保姆》中,将小说的要素进行了划分和打乱,108个独立的片段单元使得小说的内容更为抽象,却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片段进行欣赏等等。这就是后现代文学艺术家们创作的手法和技巧,在他们心中,艺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他们将文学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更为广泛的阐述和发展。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冷漠孤独的法国新小说和充满嘲讽意味的美国黑色幽默小说。

二、后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消费趋势分析

西方后现代主义是继现代主义之后,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受社会的现代性影响,主要是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所形成的产物。其鼎盛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受这一思潮影响,在西方当代文学中又形成了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元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投射诗、具体诗、语言诗等在内的不同文学流派。存在主义最早兴起于法国,其后扩展到整个欧美;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最早也是始于法国,继而漫延到整个西方文学界;“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源于美国;魔幻现实主义则由拉丁美洲开始,继而影响到整个世界文学;具体诗产生于德语国家和拉美国家,而语言诗则兴于美国;元小说的兴起地域要广得多,包括英国、法国、美国以及阿根廷等欧美国家。借助于全球化的力量,这些形成于欧美的西方后现代主义创作思潮很快就影响到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学,并在东西方文学之间形成了相互碰撞、影响和渗透。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是将消费对象逐渐锁定于文学的附加值上面。这种消费模式虽然并没有改变文学作品的使用价值,但却经过包装加工,大大改变了其内在的价值。人们就是借着此种消费方式,来提升自我的存在感和认同感,强调自我或社会地位的确认和证明。当今社会,所有的社会消费或者说经济消费,特别是文学的消费,都有一种欲望性消费的趋势,追求的是没有内涵的,肤浅的快餐文化,更强调的是一种身体或精神上的暂时性的获得和压力释放。

三、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消费现状的反思

文学对于人类自身来讲何以如此重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但是,无论有多少种解释,文学所具有的基本意识形态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学意义都是无法被抹杀的。文学的后现代性是当代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共同特征,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属于文学共生与发展的产物。同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样,欧美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趋势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是整个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产生的产物,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逆转性。首先,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后现代文学创作方法的多元性,使世界文学呈现出各个流派多元发展的态势,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与各国文化的交流。其次,受高科技发展的影响,网络文学的发展必定是利大于弊。虽然网络文学是对精英文学的化解,但网络文学的快捷性和娱乐性可以加快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的速度,在当代人快速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中,网络文学对后现代文学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第三,电子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虽然是对纸质图书市场和印刷业的极大冲击,但是,图像式和网络式的文学作品对于人们的视觉可以产生更加强烈的冲击力并以更加快捷的传递方式传递给读者和观众。因此,以图像和网络形式出现的后现代文学,新颖的表现形式无疑为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一方面欧美后现代文学消费的产生和发展,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唯有消费才有发展,这是众所周知的不二定理。消费将原本高处不胜寒的,只属于贵族阶层欣赏的文化,向社会底层的文化素养不高的民众展开了双臂。在这里,无论高深还是肤浅,无论庸俗还是高雅,所有的文化、文学内容都被打碎打乱,并重新柔和形成了一种可以被所有阶层都欣赏和喜欢的文化形式。同时,欧美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欧美后现代文学的消费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的影响。首先、人们对于文学的创作,需要浓厚的文化积累和创作灵感的碰撞,同样,文学的修养也要经过一定时期的累加和积淀。但是随着消费趋势的大行其道,直接就导致了文学作品的程式化生产,追求的是快速,以满足消费者对快餐文化的需求。以迎合大众,追求庸俗肤浅的商业化过程,对于文学的价值提炼和积淀是非常不利的,偏离了健康、积极的方向。欧美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趋势对于人们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学读者来讲,进行了消费至上,甚至拜金主义的价值观输出,从而攫取了大量社会财富。

四、结语

后现代艺术论文第6篇

关键词:服饰艺术后现代解构拼凑形式世俗化

人类服饰从防晒御寒、取悦异性的个体行为,到成为宗教礼仪、身份象征的社会附属物,再到今天世俗百态、异彩纷呈的个性形态的形成,经历了从自然、宗教、政治到情感表达的蜕变过程,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以表达人类情感观念为主的新型艺术形态。这种以产品为媒介的新型艺术,迎合着商业文化的节拍,把当代人类的意识形态渗入了千家万户,其中,具有商业化和世俗化特征的后现代文化形态,在当代服饰艺术中就有着极好的表现与发挥。

1.解构的开始:解构就是肢解一切传统。它是后现代艺术的基础,旨在捣毁一切社会化的权威和地位,消除功利与欲望,追求自我和个体精神的释放。它是人类文化,从个体走向社会之后,又试图从社会回归个体的第二次飞跃的引擎,它强大的动力性把服饰艺术的传统形象肢解得面目全非。

传统的西服被分解成片,反串地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追求精致和品位的西服的固有特征受到了极大的嘲讽;隐蔽了数千年的腰部、大腿等人体敏感部位,被挖成空洞或故意翻开,性的社会伦理障碍被服饰轻易地消除;原本完整的裁剪,背离了人体工学的原理被任意剪断,又缝合,人体美不再是服装审美的唯一基础,服装设计的结构和功能也不再以适合人体的需要为基准……上好的毛皮被设计师撕成破旧的碎片,有意彰显出对高贵与奢华的反叛;人体被装扮得如虫、如鸟、如建筑、如雕塑,以表达对旧有人体形态的不满。服饰艺术发展到今天,似乎不论手法、格调、形式、内容,只要是对传统的反叛与颠覆,是与世俗功利不相干的自我意识的张扬与表达,就都称得上是前卫之作、高超之作。

2.拼凑的游戏:服装设计师对传统反叛与肢解的结果,并没有引起对现实更深的思考,以找到未来的路。相反,却将服饰艺术带入了更加没有深度、没有理性、没有风格的境地,它掀起了服装界拼凑、堆砌的风潮。不同时代的各种艺术素材,不同民族、地区的艺术形式可以同时作为设计的元素,社会突发事件、文化思潮、自然物、工业、生活用品,无论原始与现代、现实与梦幻、主流与非主流,都可以统统拿来,不加筛拣地拼凑在一起,不问目的,不究意义,只留下一堆供欣赏者自己解读的形式物语。

搭配与组合是这个时代服装设计的主打语。荒诞、奇趣甚至毫无道理的组合是常见的设计手法。Eun-Hwan的晚礼服设计没有结构线,没有缝纫的痕迹,只有一堆被堆积、搭错起来的面料样卡和破碎布头。Jalliano也常把垃圾布、碎纸、碎皮与牛仔、丝绸拼接在一起,为优雅高贵的“Dior”新品。它们不再是新风格的发明与创造,更多的是设计师个人戏谑本能的表达。服饰艺术梦回到游戏的边缘,将各种不相干的东西放到一起来玩味,是游戏的本能状态,也是艺术的超脱境界。

然而,“人们联结断简残篇以创造杰作,在这个过程中,连续性遭到破坏,艺术主题也被打乱……”当代设计师的任务似乎只在于将不同的艺术形式拼凑、折中或综合,它使一切深邃的思想、积蕴的文化,都走向了平面化,陷入内容缺失、精神匮乏的巨大误区。至此,我们似乎已有所觉察,新奇热闹的后现代服饰背后,却隐藏着人类精神的巨大危机。

3.形式的夸张:人们凭感性的冲动打破了传统,却无力收拾破碎的局面,理性的缺乏使设计师只能暂时将碎片拼凑在一起,把玩孩童般的游戏。然而,内心的空虚,最终只能靠形式的夸张来哗众取宠,这是拼凑组合的极端表现。

张扬的造型、戏剧化的妆容、高纯度的用色以及面料的随意搭配,都是后现代服饰的典型特征。这个时代比任何时候都更注重形式感的运用。T型台上的模特打扮得更像一个个丑怪鬼神,极具视觉魔力;硕大的蜘蛛、蜥蜴状的装饰物,配合高科技的光电效应,可以淹没服装的功能,成为设计的主体;层叠的褶皱、拖长的裙裾、膨大的造型、高束的发髻,体积感、体量感被无限地强调,超出了人体美的极限;在细节上,刺绣、缀饰、花边等工艺反复运用,繁杂、奢华到了极致……耐人品味的简洁风气似乎很难再回归,形式上的繁复与夸张最终沦为日益花哨的空壳,它标志着设计师内在魅力的匮乏,已经退化到了直接震动感官的地步。

后现代的产生原本是想超越现代,解决现代主义面临的困境。然而,它缺失的内力使其只有肢解的精神,却无拯救的体力,只能在一番疯狂的宣泄后耗尽自身的能量,萎缩而战,陷入缺乏生命意义的花哨浅薄的形式主义。服装功能的不断弱化,造型的无限夸张,乃至性在服装上的过分表达,都表明了这种生命意义匮乏之后的最后挣扎。

4.世俗化:服装的魅力下落到依靠本能刺激的地步是文明的悲哀,而后现代时期商业文化的飞速发展又注定了这种悲哀。商业时代的到来使许多艺术成为产品,许多产品也成为了艺术,艺术不再只是上流社会的独享、博物馆的馆藏,它开始步入世俗、平民的生活中,与生活日用品合二为一;高级时装不复存在,服饰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也把芸芸众生带入了时装艺术的殿堂。设计师开始为大众设计新品,而每一个消费者又都是新品的欣赏、观摩和评判者,他们的喜好主导着服装流行的潮流,成为艺术灵感的源泉和艺术创作的再造者。这使得服装的品种日益增多,流行周期也迅速加快,转瞬即逝、眼花缭乱成为服装设计的代名词。而设计师的作品要在纷纭的市场中迅速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必须依靠形式上的张力和刺激,因而,世俗化就成了形式夸张的外部驱动力。

这种日益世俗化的趋向,是商业文化发展的结果,也是后现展的必然。它降低了艺术的身份,推动了人类服饰流行的蓬勃发展,却也使服饰艺术丧失了其内在的精神与活力,完全成为商业的附庸。

结语

后现代一面使服饰艺术空前繁荣,人尽其言,物尽其语,表现出人类文化的极度宽容,一面也使得服饰艺术进入了不知所云,不明所往的虚无境地。这种源于西方却席卷全球的后现代艺术现象,有人称是晚期资本主义衰败的征候,表现出当代西方文化的困窘处境。认清貌似繁荣的后现代服饰现象的真实面孔,给还在盲目跟风的国人以警醒,便是本文的意图所在。

参考文献:

[1]包铭新《西方后现代服饰》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

[2]朱隶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后现代艺术论文第7篇

1.创作态度浮躁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催生了“快餐文化”,人们对作品的高标准不再努力追求,电视剧冗长拖沓,网络歌曲肆虐,流行音乐品质下降,好的文学作品鲜见,都是当下浮躁的文化市场的写照。后现代主义把艺术创作当成一种游戏,抛弃深度的文化创作,把创作只停留在表面。随着高科技的运用,历史意识消失,把真实变得幻象,当电脑技术运用到电影当中,人们进入了虚幻世界。《侏罗纪公园》、《阿凡达》等电影让人们目瞪口呆,艺术的真实性完全失去。媒体的介入指引着人们审美,人从接受的主体变成媒体的附庸,现实社会与人们距离感越来越大,银幕形象虚拟化,艺术严重脱离了生活。

2.创作庸俗化欧美经常流行一句话:“如果不好玩,何必要做?”后现代讲求的是强调个人感受,文化以商品形式迎合大众文化口味,用于消费。随着商品文化的盛行,影视界102出现了“娱乐至死”的口号,不管有理没理,就得惊天动地,“语不惊人死不休”。高票房、高收视率成为影视追求的目标;拼颜值不比演技、猎奇、媚俗、金钱至上、审丑逐渐成为影视、媒体引导方向,高雅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3.艺术价值沦丧后现代学者认为:“玩弄碎片,就是后现代。”后现代主义不以历史的、连续的、完整的、表现传统为内容,旨在消除主体、消灭中心,获得当下的为目的。在艺术家眼里,世界是没有界限,艺术与自然,万物都是没有界限的。他们否定了艺术规律,在他们看来生活中任何存在的事物,都可称作“艺术”。一些先锋派艺术家们认为“一切都是美的”,把生活中物品随便摆弄,拼接都可以成为“艺术品”,然而这些“艺术品”本身根本并不具有艺术价值。装置艺术、人体艺术、行为艺术使一些前卫的艺术家们放弃手中的画笔,从他们无聊、荒诞、自残的行为中,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与艺术实践脱节,精神分裂,丧失自我。

二、后现代主义对学生艺术学习的影响

1.学习功利性强利奥塔认为:“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知识为了出售而被生产,为了在新的生产中增值而被消费:它在这两种情形中都是为了交换。”随着生活的商品化,人们消费观念日益增强。部分大学生在选择艺术门类学习时,按照市场的收益来进行选择,例如:乐器葫芦丝、古筝易出成效,学习者较多;小提琴,二胡较难,学者需要长期练习。

2.政治观念薄弱后现代主义主张无政府主义,反对国家制定政策、方针、路线、并怀疑现有的法律、法规。后现代主义学者认为:“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的基础目的,也没有任何意义。”这种主张很容易让人丧失生活信念和对社会主义的信仰,放弃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3.艺术审美低俗后现代主义主张用多元的思想来看待世界,大学生在接受新鲜事物时,很容易混淆“美”与“丑”的界限。对于朋克文化中的怪异装束,现下的“透视装”、“漏点装”,大部分学生认为是时髦、前卫、个性,愿意尝试。把行为艺术认为是“真艺术”,只是自己看不懂;在艺术创作上求“新”、求“怪”,不辨美丑。

4.学习态度消极后现代艺术追求的是一种颓废的、混乱的生活状态,对过去、未来都不曾考虑,讲求活在当下。部分学生逃避问题,以麻痹自我的方式在学校浑浑噩噩,对自己的未来不曾规划,没有信心,对艺术学习抱有无所谓的态度,没有动力。

三、反思后现代主义西学东渐传入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