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民族文化传播的意义(合集7篇)

时间:2023-11-16 10:56:23
民族文化传播的意义

民族文化传播的意义第1篇

中国的民族舞蹈是中华民族心灵情感的生动体现,在全球经济逐步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如何保护和发展中国民族舞蹈,实现自身的繁荣,是摆在所有舞者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 中国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指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包括了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习惯。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的舞蹈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文化内涵。那么,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呢?舞蹈的本质其实就是民族文化和经济活动的折射,是一个民族曾经走过的独特而漫长的历史道路和现实生活的显现和积淀。阿根廷作家埃内斯托 萨巴托曾经这样评价探戈:“探戈中的真挚情感以它不可战胜的力量征服了世界。不管我们是否情愿,欧洲由此认识了我们。正如斗牛术曾代表西班牙一样,探戈曾是阿根廷的代名词,因为探戈体现了这一国家的初貌:人口突增带来的生活失调,大批移民的思乡情绪,下层人民对逆运的不满、怨恨及其他一系列问题。”这段论述颇为中肯地从一个侧面概括出了舞蹈作为一门艺术的文化本质。

二、民族舞蹈现代传播的环境

艺术在文化传播中形成,舞蹈亦然。传统的民族舞蹈在传统的文化传播中形成和发展,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这一大背景下,固然为民族舞蹈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艺术表达途径,同时也对民族舞蹈进行着整体上的冲击、改造、甚至是淹没。当代社会,跨文化传播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风俗传递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分享的精神财富,世界文化也在跨文化传播中交流、碰撞、融合。这对于促进人类共同的进步,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但是,文化传播往往单向的或相对单向从文化传播强国流向文化传播弱国,从而对文化传播弱国的本土文化造成冲击,甚至将其淹没。文化传播的“不对称”在我们的民族舞蹈中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西方的舞蹈已经占据我国的街头、校园、娱乐场所的时候,我们的民族舞蹈却在悄无声息的退却。

三、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播策略

1、 立足民族,立足现代,开掘文化内涵。在上文中笔者已经反复强调,民族舞蹈的内涵是民族文化,民族舞蹈要真正的走向繁荣,走向世界,就必须打民族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文化传播过程当中,民族的东西往往是最受欢迎的,西班牙的斗牛、非洲的桑巴舞、中国的水墨丹青之所以享誉世界就是因为他们带有强烈的民族色。

2、继承传统,加强整合。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民族舞蹈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比较成熟、比较固定的核心动作、风格韵律、节奏形势、空间方式等。对于任何一位舞蹈创作者来说,洞察民族舞蹈的历史,熟悉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并将这种尽收眼底的财富颇有新意地消融在自己的作品当中,是创新发展的坚固的基石。没有继承,就必然没有发展。

3、借鉴国外,开放发展。民族舞蹈应该在和世界舞蹈的交流碰撞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在音乐艺术的世界交流中“中国女子十二乐坊”取得了进军日本的巨大成功,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成功地将中国的传统民族器乐与时尚的现代音乐元素有机地结合,使其作品既保留了浓郁的中国民族音乐的色彩,又兼具时尚与流行的世界音乐风格。这或许可以给民族舞蹈走向世界一个有益的启示。

民族舞蹈的借鉴之门还应该向其他艺术敞开,比如戏曲、体育、书法、音乐等。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舞蹈艺术本身就和其他艺术密不可分,尤其是音乐。

4、充分利用大众文化传媒,多渠道传播。大众传媒在现代文化传播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大众传媒中,民族舞蹈更应该借助电视媒介来进行传播。电视画面的唯美效果能够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它无疑是最适合民族舞蹈的大众传播媒介。

民族舞蹈对于一些传统的传播途径也要加强利用,比如舞台演出,舞蹈教育等等。没有舞台就没有舞蹈,没有舞蹈教育的普及,民族舞蹈就只能是一小部分人象牙塔里的阳春白雪,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5、呼唤政府或是民间组织的积极介入和推动。政府对舞蹈事业的重视应该落实在具体措施上,而不是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

世界上一切的艺术都将在交流、碰撞中走向现代,中国民族舞蹈也不例外。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中国的舞者付出艰辛的努力,希望笔者以上几点粗浅的见解能在探讨民族舞蹈的交流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民族文化传播的意义第2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节日 传播 意义

少数民族的节日传播我们大体上可以知道,就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和传播。著名传播学者李彬认为,所谓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一般是指人们相互之间面对面的亲身传播,所以又称面对面传播,人对人传播。下面我就举几个例子来分析少数民族节日所带来的一些文化意义。

一.泼水节

说到泼水节,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幕场景,就是人们穿着傣族的服装,欢声笑语的互相泼着水。傣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一提到傣族,人们就会自然地想到泼水节。泼水节实际上就是傣族的新年,它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最富魅力的民族节庆活动之一。傣族的新年在傣历六月,时间大体相当于公历四月。在这个辞旧迎新的节日里,傣族人民举行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庆祝,其中人们相互泼水祝福是一项最富民族特色的活动。因此,“傣历新年常被称为泼水节”。

1. 泼水节的来源

傣族泼水节一般要过3-4天,第一天是除夕,中间的1-2天是“空日”,最后一天是元旦。除夕这天,澜沧江边的傣族村寨,成千上万的傣族群众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澜沧江边,观看赛龙船。在除夕和元旦之间的“空日”里,傣族群众更是身着盛装,在村头树下翩翩起舞,男女青年则到广场上兴致勃勃地玩“丢包”的游戏,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元旦那天,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天刚亮人们就抬着供品到佛寺,每一户人家都在佛寺旁用沙子堆成四五尺高的沙塔,在上面插上鲜花和彩纸,并在沙塔旁聆听佛爷诵经。“人们尽情地泼水,互致祝福,共同祈求疾病不生,四季平安”。

关于泼水节的起源,傣族民间有着很多不同的传说。其中流传较广的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很久以前,在傣族人民生活的地方,有一个凶恶的魔王,他到处烧杀抢掠,人们对他恨之入骨。他抢了七个傣族姑娘作妻子,第七个妻子善良勇敢,决心要杀死魔王。在探知了国王的保身秘密后,她和六姐妹一起,在魔王熟睡之际,用魔王的头发拴住他的脖子,勒下了魔王的头。但魔王的头在地上滚到哪里,哪里就燃起了熊熊大火。姑娘们情急智生,她们把魔王的头抱起来,火就熄灭了。就这样,七个姑娘轮流抱着魔王的头,每人抱一年,一年一换,从此傣族人们才有了幸福的生活。为怀念这七位姐妹,傣族人民每年泼水,意为她们洗去身上的血迹,祝她们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所以每年都要泼一次水,世代相传,一直沿袭到现在。

2. 泼水节的文化意义

傣族群众认为水是吉祥之物,它能洗去烦恼、带走疾病灾祸、为人们带来吉祥幸福。在浴佛时,人们不仅把放了香水的水洒向缅寺的佛像,同时,还用小杯子从盛水的桶里舀水出来,每一杯水都先举过头顶,然后洒向缅寺里面及外走廊的每根柱子上。这是傣族村寨里每个人都必须亲自去做的,因为傣族群众相信:只有这样,吉祥的水才能把过去一年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愉快和不顺利的事全部带走,为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带来吉祥如意。尽管当代泼水的形式已有所改变:从前泼水仅用青树枝点洒以示祝福,今天已发展到用盆或桶装满了水来泼;从前人们泼的是河边或沟边的水,而今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但无论泼水的形式有何种改变, 泼水节的象征意义也没变,那就是:水是吉祥之物,水能冲走疾病灾难带来健康幸福。

二.火把节

彝族是火的民族,彝族传统火把节历史悠久。它具有彝族火崇拜的文化意蕴,反映了彝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彝族火把节时间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几天。

1. 火把节的起源

关于火把节的起源,有不同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点:一则是认为火把节习俗起源于彝族先民对火的原始崇拜(秋浦《火与火把节》);二则认为火把节实为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小年节(杨和森:《楚雄彝族概况》),而十月年则是大年节;三则认为火把节与彝族星月历有关,是通过所观测到的星相的变化而定的过年日(李世忠、孟之仁,《彝族星回节源流考》)。实际上,这三种看法的本质都强调了火崇拜的因素及其与年节的关系,都不约而同地说明了火把节是通过火崇拜的一系列仪式活动来祭岁、除秽、祈年的。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有缘由的,楚雄彝族火把节也不例外,据说他是由一个故事引发的,那是一个美丽感人的爱情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楚雄州大姚县赵家店红山脚下彝族寨子有个聪明美丽贤惠善良的姑娘诺娜和英俊勇敢的彝族小伙阿查倾心相爱。可一个叫魔哈的阴险狠毒的山官头人一心妄想霸占山茶般秀美的诺娜为妾。在魔哈的下,英勇的阿查以弱胜强,以精湛的技艺战胜了险恶的魔哈老爷,魔哈恼羞成怒,便用巫术轰裂了土猪梁子,阿查不幸堕落深渊。后经众乡亲搭救才脱险。在阿查遇难的时候,诺娜为免遭贱踏,便越悬崖绝壁,离家逃走,寻找阿查,终因气力耗尽累死在红山悬崖之下,诺娜的身影永远显映在悬崖上,故有“白人崖”之称。阿查得知这一消息后,痛不欲生,找遍了丛山峻岭,最后才发现诺娜留在红崖上的白色身影。他想跳崖与诺娜同归。众乡亲前往劝阻,从崖边拉回了阿查,并和他一起商量复仇的办法。次日(六月二十五日),阿查和四山八里的乡亲们高举着上千火把直奔魔哈家,焚烧了魔哈宫殿,烧死了魔哈,为诺娜报了仇,为众乡亲解了恨。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每年六月二十五日这天下午,彝族村寨的人们都要点燃松明火把,用这熊熊燃烧的火把去照耀四壁,烧死蚊虫,驱邪除恶,以示吉祥幸福、清洁平安。巡游之后,将火把插在田头地角,村前开阔地带,男女青年就围着火把跳起欢快的“左脚”,老人们围坐火塘,打开醇香的白酒,互相敬酒,互祝吉祥。这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2.火把节的功能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以祭神祭天、祈年丰收、送邪恶为主要风俗内容。在彝区的各家各户门前都竖一个火把,当夜幕降临时,全村男女老少便端着自己准备的瓜果、酿制的米酒汇集广场,点燃火把,并用松香粉扑撒火把,顿时光焰冲天。

彝族火把节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他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经济功能。在以民族文化为内涵,旅游业为依托的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火把节在楚雄以文化资源形态,积极进入旅游业市场。

通过上面两个节日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火把节和泼水节这些民族节日,具有很多文化意义,泼水节能洗去烦恼、带走疾病灾祸、为人们带来吉祥幸福。火把节能够促进教育、经济的发展,还能很好的促进旅游事业,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民族文化传播的意义第3篇

一、文化推广内容单一

当然,有一部分孔子学院在教学之余,也开展了一些文化推广活动。比如,春节舞龙舞狮、包饺子、中医讲座、学唱戏剧、书法表演、剪纸、绘画等活动。应当说,这些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增进了当地人对中国的了解,但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通过笔者对部分孔子学院的实地调查和已有的文献分析,不难看出,目前这些活动内容几乎全部是传统文化,当代的东西太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无论在城市面貌、经济、体育、人民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已发生许多变化,而大多数当地人,没有机会来中国体验这些当代的东西,他们对当代中国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大多数学员又很想了解变化着的中国,因此,孔子学院急需把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展示出去。其次,即使是传统文化,也往往浮于表面,举行一些偏重于物质层面的文化活动,吸引当地市民和学员看个热闹,仅此而已。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中国文化底蕴深厚,这些活动能展示中国文化的精髓吗?再者,几乎所有的文化推广内容都是汉民族的文化,众所周知,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同样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他们的文化也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孔子学院这样一个对外文化机构中,如果不适当推广其他民族的文化,其工作就不完整,与孔子学院既定的职能不一致。

二、文化传播影响力有限

孔子学院重要的或者最终的使命就是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从2004年至今,孔子学院已经发展10年多了,针对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传播影响力的研究,目前有学者做出了调查分析。比如吴瑛对5国16所孔子学院的有关文化传播影响力的调查表明,中国物质文化传播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精神和行为文化接受度不高,影响力有限。[1]

三、孔子学院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中国将和平崛起,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这将有利于世界的多极化发展,有利于世界的长远和平。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内容上,应该改变过去那种以表层的物质文化活动为主、以汉民族文化为单一推广内容的做法,而应以中华文化为全局,按照一定的比例,因时因地制宜适当推广少数民族文化。事实上,在孔子学院增加少数民族文化的推广活动,具有独特的、积极的意义。这将与新中国建国后实行的民族平等政策保持一致,增强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豪感和主人翁地位。而且,有一部分孔子学院学员的确也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深感兴趣,他们希望在孔子学院了解到一定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适当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丰富孔子学院内涵,满足学员的多样化需求。再者,适当地在外国推广少数民族文化,不但不会削弱孔子学院的功能,反而会极大地提高中国的总体文化软实力,达到孔子学院的既定职能。在实践中,法国蒙彼利埃孔子学院曾邀请国内的藏族专业舞蹈人员赴当地教授藏族舞蹈,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大批当地市民前来学习。在交流结束时,藏族舞蹈人员现场解答了市民对藏族的经济发展、社会状况、民族政策的疑问,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对我国民族政策的片面报道,使外国民众了解了一个真实的藏族。最后,少数民族文化也需要不断传承和发展,除了国内少数民族自己的努力传承,在境外利用孔子学院这个大平台进行传播,有利于扩大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发展空间,有利于维护我国文化生态的多样性。[2]

四、孔子学院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措施建议

在孔子学院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必须考虑二者的具体特点和现状,恰当运用传播学的规律,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少数民族文化在孔子学院的传播,仍是跨文化传播,其本质是以提高传播效果为旨归,这和我国民俗文化的国际传播具有相通之处。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语言不通的障碍、接受方的分析、传播内容的调整、传播媒介等因素,仍要遵循跨文化传播的一般模式。我们可充分借鉴民俗文化传播的模式图,[3]如下所示:依据此传播模式,我们从各个环节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传播效果。在现阶段,鉴于少数民族文化在孔子学院传播的薄弱局面,与一般性的汉民族文化传播又有不同之处。所以其当务之急是在前期准备、源信息和传播方三方面做好工作。具体来说,在前期准备工作上,应该开展前期研究,统一认识,在孔子学院师资岗前培训上增加这方面的培训内容。在传播内容上,应该改变汉语教学所占比重过高的局面。在进行文化推广方面,对应的教材应该适当增加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编辑专门的少数民族文化读物或多媒体影像资料。尤其是应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高战略结合起来,在教材中阐明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由政策、少数民族享有的语言文化平等政策以及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方面享有的优惠政策。这都有利于外国人了解真实的中国,消除长期以来国际上的不和谐音符。在传播方的选择上,除了让现有的师资学习一定的少数民族文化,从而让他们对民族问题、政治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而不是回避态度。此外,据传播学奠基人之一霍夫兰的研究,传播方的身份和地位可以增加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度,提高受众对信息的认可度。[4]因此孔子学院也可邀请我国的少数民族同胞,让他们在孔子学院通过座谈或民族艺术展演等各种形式,展示少数民族文化,并以自己的成长经历阐明我国民族政策的优越性。

五、结语

民族文化传播的意义第4篇

一、 中国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指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包括了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习惯。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的舞蹈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文化内涵。那么,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呢?舞蹈的本质其实就是民族文化和经济活动的折射,是一个民族曾经走过的独特而漫长的历史道路和现实生活的显现和积淀。阿根廷作家埃内斯托•萨巴托曾经这样评价探戈:“探戈中的真挚情感以它不可战胜的力量征服了世界。不管我们是否情愿,欧洲由此认识了我们。正如斗牛术曾代表西班牙一样,探戈曾是阿根廷的代名词,因为探戈体现了这一国家的初貌:人口突增带来的生活失调,大批移民的思乡情绪,下层人民对逆运的不满、怨恨及其他一系列问题。”这段论述颇为中肯地从一个侧面概括出了舞蹈作为一门艺术的文化本质。

二、民族舞蹈现代传播的环境

艺术在文化传播中形成,舞蹈亦然。传统的民族舞蹈在传统的文化传播中形成和发展,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这一大背景下,固然为民族舞蹈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艺术表达途径,同时也对民族舞蹈进行着整体上的冲击、改造、甚至是淹没。当代社会,跨文化传播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风俗传递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分享的精神财富,世界文化也在跨文化传播中交流、碰撞、融合。这对于促进人类共同的进步,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但是,文化传播往往单向的或相对单向从文化传播强国流向文化传播弱国,从而对文化传播弱国的本土文化造成冲击,甚至将其淹没。文化传播的“不对称”在我们的民族舞蹈中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西方的舞蹈已经占据我国的街头、校园、娱乐场所的时候,我们的民族舞蹈却在悄无声息的退却。

三、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播策略

1、 立足民族,立足现代,开掘文化内涵。在上文中笔者已经反复强调,民族舞蹈的内涵是民族文化,民族舞蹈要真正的走向繁荣,走向世界,就必须打民族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文化传播过程当中,民族的东西往往是最受欢迎的,西班牙的斗牛、非洲的桑巴舞、中国的水墨丹青之所以享誉世界就是因为他们带有强烈的民族色。

2、继承传统,加强整合。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民族舞蹈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比较成熟、比较固定的核心动作、风格韵律、节奏形势、空间方式等。对于任何一位舞蹈创作者来说,洞察民族舞蹈的历史,熟悉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并将这种尽收眼底的财富颇有新意地消融在自己的作品当中,是创新发展的坚固的基石。没有继承,就必然没有发展。

3、借鉴国外,开放发展。民族舞蹈应该在和世界舞蹈的交流碰撞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在音乐艺术的世界交流中“中国女子十二乐坊”取得了进军日本的巨大成功,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成功地将中国的传统民族器乐与时尚的现代音乐元素有机地结合,使其作品既保留了浓郁的中国民族音乐的色彩,又兼具时尚与流行的世界音乐风格。这或许可以给民族舞蹈走向世界一个有益的启示。

民族舞蹈的借鉴之门还应该向其他艺术敞开,比如戏曲、体育、书法、音乐等。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舞蹈艺术本身就和其他艺术密不可分,尤其是音乐。

4、充分利用大众文化传媒,多渠道传播。大众传媒在现代文化传播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大众传媒中,民族舞蹈更应该借助电视媒介来进行传播。电视画面的唯美效果能够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它无疑是最适合民族舞蹈的大众传播媒介。

民族舞蹈对于一些传统的传播途径也要加强利用,比如舞台演出,舞蹈教育等等。没有舞台就没有舞蹈,没有舞蹈教育的普及,民族舞蹈就只能是一小部分人象牙塔里的阳春白雪,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5、呼唤政府或是民间组织的积极介入和推动。政府对舞蹈事业的重视应该落实在具体措施上,而不是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

世界上一切的艺术都将在交流、碰撞中走向现代,中国民族舞蹈也不例外。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中国的舞者付出艰辛的努力,希望笔者以上几点粗浅的见解能在探讨民族舞蹈的交流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民族文化传播的意义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 继承 传播 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11-01

教育是文化的载体,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就展示着什么样的文化。特别是语文教育更是直接传承着民族文化。人类已跨入21世纪,人们敏锐地感觉到了新时代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的气息。各项研究资料表明,面对全球化,当务之急是培养未来国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而语文教育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探讨语文教育中继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教育重大意义。

1 重视语文教育是复兴中华民族的需要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文教育这种特殊作用是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

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可以说中国的语文教育就是伴随着在继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正因为这样,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延续到今天。重视语文教育就是重视民族文化的教育。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民族文化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和谐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的重要举措。然而自五四以来,中国人不断批判传统,导致国人漠视传统文化,到如今已直接威胁到民族文化的传续。从当前世界的教育趋势看,各国都很重视本民族的文化,今天的英国中学生必须要阅读两部完整的莎士比亚戏剧,而法国中学生则开始选修拉丁文。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充分认识到近百年来的中华民族的耻辱史,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是自己践踏自己文化的惨痛史。如今,我们从经济全球化的高度重新赏识民族文化,从中就会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年轻一代的心灵深处。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

2 重视语文教育是增强年轻一代的民族自豪感的需要

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对于我国的传统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使年轻一代了解我国的悠久文化历史,增强年轻一代的民族自豪感。比如通过学习汉字的知识,不仅仅在教学中给学生讲解汉字的象形、会意、指示、形声等造字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汉字学习让学生了解汉字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先的智慧的崇拜之情。学习《赵州桥》时,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敝肩圆弧拱形式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大创造,西方在14世纪才出现敝肩圆弧石拱桥,已经比我国晚了600多年。英国著名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经列举了26项从1世纪到18世纪先后由我国传到欧洲和其他地区的科学技术成果,其中的第18项就是弧形拱桥。再比如学习《核舟记》时,穿插讲述中国古代的微雕工艺,各种玉雕以及唐三彩,让学生了解我国各种雕刻特技。这些高超的技术表现出各种生动、逼真的姿态,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这样,从不同角度形象的展示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影响,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认识了古人卓越的才能,从而增强了让年轻一代从心里感到作为一名中国人无尚光荣的民族自豪感。

3 重视语文教育是陶冶年轻一代的情操的需要

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语文教育中遇到古文及古诗时,要及时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讲解,用浅显易懂的方法教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例如学习《报任安书》时,除了讲解司马迁的人生遭遇,还穿插讲述司马迁创做《史记》曲折的过程,从中领悟一代史学家的胸怀。学习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句,诗中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所表现的阔大的场景和崇高的境界,让学生体悟到此诗恰切地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学习屈原的《离骚》时,侧重讲述屈原生活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知道屈原学识渊博,但不幸的是,受到朝廷当权派排挤,遭流放的境地;但屈原始终不忘国事,时时刻刻关心国家的安危,屈原这种献身与理想的高尚情操、坚贞不屈的伟大人格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代子孙,尤其是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由民族文化哺育的伟人,经过教者的“点拨”,年轻一代一定会记得在他们,记得他们的为人、品格。最重要的是,这一切会深深地留在年轻一代被激发出的高尚的爱国情操当中。

4 重视语文教育是塑造年轻一代的性格的需要

我国古代道德高尚的人物及事迹,对于学生的性格塑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习《论语十则》时,讲述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孔子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作成《论语》。与其最为卓越的衣钵继承者孟子统称为“孔孟”,他们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中国因为有“孔孟之道”,才创造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辉煌的历史。这篇课文描述的是春秋战国时的事情,可以向学生描述当时社会的文化的一些人物情况: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登峰造极的一页。当时出现过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伟大的思想家。其中孔子可能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位,被后人称之为“圣人”。他手执着“仁政”的大旗,挺身而出,奔走与各个诸侯国,呼唤着他的神圣的理想,呼唤着正义和他所崇尚的道德。这个知识渊博而又勇敢的老人;这个真诚而又执着的“圣人”,一生都为实现他的理想而奔走呐喊,一生都在维持着正义和良知。他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这些思想家的著作塑造了成千上万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播的继承人。如今我们也坚信重视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年轻一代就一定会传统文化中的惜时、勤奋、俭朴、耐劳、创新、奉献等等祖先的思想的长河中沐浴,这一切一定会对年轻一代的性格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认清语文教育中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使年轻一代成长的过程中始终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不仅是语文教师而是每位教育者,甚至是每位成年的中国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民族文化传播的意义第6篇

教育是文化的载体,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就展示着什么样的文化。特别是语文教育更是直接传承着民族文化。人类已跨入21世纪,人们敏锐地感觉到了新时代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的气息。各项研究资料表明,面对全球化,当务之急是培养未来国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而语文教育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探讨语文教育中继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教育重大意义。

1 重视语文教育是复兴中华民族的需要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本文由收集”语文教育这种特殊作用是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

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可以说中国的语文教育就是伴随着在继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正因为这样,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延续到今天。重视语文教育就是重视民族文化的教育。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民族文化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和谐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的重要举措。然而自五四以来,中国人不断批判传统,导致国人漠视传统文化,到如今已直接威胁到民族文化的传续。从当前世界的教育趋势看,各国都很重视本民族的文化,今天的英国中学生必须要阅读两部完整的莎士比亚戏剧,而法国中学生则开始选修拉丁文。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充分认识到近百年来的中华民族的耻辱史,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是自己践踏自己文化的惨痛史。如今,我们从经济全球化的高度重新赏识民族文化,从中就会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年轻一代的心灵深处。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

2 重视语文教育是增强年轻一代的民族自豪感的需要

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对于我国的传统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使年轻一代了解我国的悠久文化历史,增强年轻一代的民族自豪感。比如通过学习汉字的知识,不仅仅在教学中给学生讲解汉字的象形、会意、指示、形声等造字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汉字学习让学生了解汉字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先的智慧的崇拜之情。学习《赵州桥》时,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敝肩圆弧拱形式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大创造,西方在14世纪才出现敝肩圆弧石拱桥,已经比我国晚了600多年。英国著名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经列举了26项从1世纪到18世纪先后由我国传到欧洲和其他地区的科学技术成果,其中的第18项就是弧形拱桥。再比如学习《核舟记》时,穿插讲述中国古代的微雕工艺,各种玉雕以及唐三彩,让学生了解我国各种雕刻特技。这些高超的技术表现出各种生动、逼真的姿态,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这样,从不同角度形象的展示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影响,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认识了古人卓越的才能,从而增强了让年轻一代从心里感到作为一名中国人无尚光荣的民族自豪感。

3 重视语文教育是陶冶年轻一代的情操的需要

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语文教育中遇到古文及古诗时,要及时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讲解,用浅显易懂的方法教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例如学习《报任安书》时,除了讲解司马迁的人生遭遇,还穿插讲述司马迁创做《史记》曲折的过程,从中领悟一代史学家的胸怀。学习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句,诗中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所表现的阔大的场景和崇高的境界,让学生体悟到此诗恰切地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学习屈原的《离骚》时,侧重讲述屈原生活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知道屈原学识渊博,但不幸的是,受到朝廷当权派排挤,遭流放的境地;但屈原始终不忘国事,时时刻刻关心国家的安危,屈原这种献身与理想的高尚情操、坚贞不屈的伟大人格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代子孙,尤其是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由民族文化哺育的伟人,经过教者的“点拨”,年轻一代一定会记得在他们,记得他们的为人、品格。最重要的是,这一切会深深地留在年轻一代被激发出的高尚的爱国情操当中。

4 重视语文教育是塑造年轻一代的性格的需要

民族文化传播的意义第7篇

关键词:全球化 民族体育 国际传播 背景 意义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91-04

自工业文明兴起之时,“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人类体育文化也就越是成为一个动态发展的、开放性的世界性文化体系。这个体系需要大量地、不断地从世界各个民族的体育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丰富自身的内涵。从这个角度出发,体育文化的全球化并不是所谓单一价值体系的西方体育文化,而是世界不同民族体育文化互动融合呈现出来的一种态势。尽管在当下的全球化进程中,西方体育文化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以奥林匹克竞技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无疑是全球语境的中心。

中国是体育文化大国,数千年体育文化历史灿烂辉煌,但是中国不是体育文化传播强国,对当代人类体育文化的影响,与我们应该产生的影响相比要小很多。在全球化格局中,随着中国的全面崛起,中华文化传播也正在进行着转型的努力,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走出去”,积极、理性地对外传播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应此情势下,改变曾经的“他者”形象,回应西方体育文化强势语境带来的严峻挑战,扭转“文化逆差”的局面,进而实现民族体育文化自觉并维护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性。

1 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国际传播

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长期以来,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内倾的文化心理特征,使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形成了注重和谐与统一、注重伦理与道德、注重实际与稳定、注重理性与人文教养的基本特征Ⅲ,并决定了其与强调个人才能、讲求对抗、注重竞争的西方体育文化在体育形态、价值观念乃至于运动项目、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实质性差异。

人类体育文化的发展表现为两个基本维度:一是历时性的各个体育文化形态的演进;另一个是共时性的不同体育文化发生联系的过程目。后者自近代开始主要表现为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即不同民族体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密切交流与互动的状态与过程。

2 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背景

2.1 体育全球化

15世纪末以前,各民族体育文化基本上沿着各自传统的道路缓慢发展。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经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洗礼的西方社会步入了现代化的门槛,也就此奠定了西方体育文化的优势和强势地位。从18世纪开始,近代体育已经在欧洲各国广泛传播。到了19世纪中后期,当近代体育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它便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而无论在地文化的态度是欢迎或是拒斥。20世纪后半期,随着人类“全球意识”的形成,体育全球化愈发成为现代体育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现象。在体育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体育以其现代性和先发优势占据了强势地位,成为全球化语境的中心。

2.2 中国崛起

回顾行将结束的新世纪的头一个10年,有一个无可辩驳的明显特点,那就是中国崛起。在这10年里,中国经济保持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良好势头,持续以大约10%的速度增长。2007年,中国GDP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稳固了中国作为亚洲经济、金融中心的地位,使得中国在强大的地缘政治优势下,全面领先日本,并且直接面对美国。这个成就是非凡的――欧洲用100年实现的成就(指工业化速度),中国只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实现了。中国还安然渡过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而且在危机中兴旺繁荣。

2.3 文化传播的转型

由于过去30多年特别是最近10年中,中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部分国人出现了自满甚至是自大的非理性心态。其实,越是在这样时刻,我们越应该保持清醒头脑。即使我们的GDP超越了德国、日本,且不说作为较量主战场的人均GDP和诸如产业结构、科技实力、社会保障等方面,单就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影响力)的文化传播能力而言与欧美发达国家乃至近邻日韩相比,我们依然处于后发状态。扭转文化逆差局面,我们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一个大国的崛起不仅在于物质条件上,不只是由制造业的世界中心转向成为另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金融中心,更在于文化精神、价值观念的输出以及国家整体形象的改善并得到广泛的认同。有鉴于此,我们积极创办孔子学院、举办奥运会、举办世博会,举办世界智力运动会,自觉地传递出与全球化进程及中国崛起相伴而生的文化传播的转型(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化),让世界全方位的了解中国,感受中国(体育)文化的魅力,认同这个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

2.4 外交理念的拓展

过去60余年国际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形势变了,中国外交政策随之进行了重大调整,体现在外交目标从求生存转为求发展、主导思想从“立异”转向“求同”、工作重点从斗争转向合作。世界在前进,中国也在不断发展,传统的一元的政治外交已经越来越难适应当前的形势,如果还认为外交只是外交部门的事,那就大错特错了。今日中国外交,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的建设性、全方位的外交,是一种“大外交”。“大外交说到底就是拓展一个国家的外交领域与外交资源,让外交不局限于政治层面,还要服务于经济、文化、科技、军事以及新闻等领域,这些领域都可归类于大外交。

最近几年,我国的文化外交非常活跃,它同政治外交、经济外交一起,构成了中国外交的三大支柱,成为国家整体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40年前,银色小球曾经打破“冷战”坚冰,敲开了中美之间关闭多年的大门,谱写了“乒乓外交”的神奇一幕。如今,体育外交也在文化外交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日益成为展现国家形象,促进民间交流的有效手段。而这种手段,相较其他形式的交流,更通俗、也更直接。曾经在美国时代广场播放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中,姚明就是其中辨识度最高的人,他以东方人的谦和儒雅,赢得了美国人的好感,而这种好感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为对中国的认可。

3 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意义

3.1 发展与创新民族体育文化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文心雕龙》),人类文化递向变迁。一般的说来,一个开放性的社会适应文化变迁的能力比一个封闭性的社会强一些。而传播与开放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是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任何一个国家,只要选择了文化创新,选择了现代化发展道路,就势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采取开放的方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今的体育全球化格局中,民族体育文化确实面临西方体育文化强势语境的严峻挑战。无怪有人为东西两种文化遭际相遇时东方文化的前途与命运而忧心忡忡。当年历史上儒、释、道互争正宗,化胡也好,胡化也罢,过程中虽不乏激烈的碰撞,结果倒是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三教合流,共同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由此可见,开放的民族应该无惧挑战,而是直面挑战并在迎战中更新自我。“迎战不仅解决了挑战所提出的问题,而且还在它每一次胜利地解决了一个挑战问题以后,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样,文明生长的性质的最核心的成分便是一种活力,这个活力把那个受到挑战的一方从一个由于应战成功而出现的平衡状态中,又引向了一个重新挑战的不平衡境界。”

中国这30多年的对外开放,毫无疑问地促进了民族体育文化现代化内在生长力的增强。通过对外开放,我们清楚地感受到体育文化西方化造就的压力。如果保持开放包容心态,这种压力也可以转化为民族体育文化现代性改造的动力,从而使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潜力得以更大限度的释放与发挥。同时,作为“后发”型国家,我们也可以发挥“后发”的采借优势,借鉴外来体育文化的现代性要素,汲取其发展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规避步入歧途或重复创造,既节省时间,又节约社会成本,从而加快民族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进程。这个进程,是时代交付我们的必然选择,尽管它会导致外来体育文化与民族体育文化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但这种冲突对于民族体育文化现代性因素的生成来说却是必要的。从这个意义出发,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应该顺应潮流,理性定位,积极应对,自信参与,以开放的态势与外来体育文化进行“对话”,既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进而在与外来体育文化的撞击中进出生命的火花,从而突破传统的窠臼,实现历史跨越。

3.2 维护世界体育文化多样性

有的悲观论者认为,“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延伸,根本上是一种以经济行动策略来实现新的文化整合的过程,它的最终结果就是能够在某种普遍性设计中,瓦解任何一种保持自身特殊努力的文化自足体”。体现在体育文化领域,就是西方强势体育文化将会侵袭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疆界,抹平各民族体育文化的差异性,从而造成全球体育文化的单一化景观(即西方化)。

尽管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体育全球化也确乎并未给所有的民族体育文化带来福祉,某些民族原生态的体育方式出现空心化趋势,有的甚至是遭遇了灭顶之灾。但是,体育全球化却无论如何已经成为现代体育发展的大趋势和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大环境,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而全球化趋势下东方体育文化并非全无生机,柔道、跆拳道相继步入奥运,印度瑜伽风靡全球,东方体育文化可以通过现代性改造或是现代社会价值彰显而突破西方体育文化重围,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由此视之,全球化与地方化是两种同时其作用的辩证的力量,它们都为世界体育文化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

当下,全球化趋势愈发显著,顺应之则兴、则存,违逆之则衰、则废。全球化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挤占了民族体育文化的生存空间,却同时赋予民族体育文化现代性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问题不仅是保护,民族体育文化要兴存,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拓展生存空间,加速现代性改造的进程,彰显现代社会价值,逐步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影响力,敢与西方强势体育文化“同场竞技”,才能在全球化舞台上拥有更多“话语权”并逐渐扭转文化逆差格局,进而维护世界体育文化多样性。而自我封闭、自说自话,拒斥全球化,拒绝现代性改造,貌似是自我保护,其结果则可能使民族体育文化丧失更为有限的生存空间与进一步发展的机遇,而与所谓的保护初衷背道而驰。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有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又有与西方体育文化迥异其旨的社会价值,可以并且应当为世界体育文化注入更多的中国气息。

3.3 激发“文化自觉”意识,建构民族一国家认同

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由信息拼成的景观世界,生存在其中的各种文化要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向彼此展示自我形象,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比照,激起了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我们参照他者,目的无非是整饬和凸现自我身份,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从而有意识地构建着“自觉”的文化认同。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体育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相互依存、声息相通,我们应以民族性为必要的框架和根基进行自我表达,“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将民族体育文化以理性、务实的方式传播出去,并建立和推广体育文化的民族形象,激励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从而强化民族意识和国家尊严,建构民族一国家认同。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如果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中又将进入一个强盛时期,我们就应该意识到,生活在新世纪中的中国人,正面临着一个充分发扬中华文化特色的历史机遇的到来。”

3.4 增强民族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上个世纪末,美国国际问题专家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这个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十七大报告强调:“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民族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来源。与中医、国画、曲艺、书法等“中国符号”相比,民族体育文化由于其自身魅力和“通约性”而具备较强的传播能力。民族体育文化甚至能够跨越语言文字所引起的传播障碍,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阶层等的人们所接受(由李小龙和《少林寺》掀起的世界范围的中国功夫热潮就是很好的证明),从而高效、便捷地承担起传递民族信息、表达民族情感、传播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传达中国崛起的和平发展理念,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在体育全球化进程中,西方体育借助自身现代性和先发形势占据了文化传播中的优势和强势地位,成为全球化语境的中心。在亚洲,日韩体育文化在柔道、跆拳道等带动下迅速崛起,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对其“与中国争夺儒家文化主体精神的解释权”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没有任何道理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有必要发扬主体精神,借鉴他国经验,充分发挥民族体育文化传播功能,为增强民族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自己的努力。在北京举办的2008年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和在广州举办的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都设置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前者如围棋,后者如武术、围棋等,我们在增强民族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可以说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3.5 减少文化猜疑、消解文化偏见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近10年的发展,世界舞台上崛起了一个新的大国――中国。中国的崛起不仅是在经济实力和全球权力结构上,而且意味着西方文化主导地位的可能终结。因此,某些狭隘而偏执的西方人由于嫉妒、猜疑、焦虑、恐惧等情绪而丧失理性的判断,不能正确对待中国的崛起,甚至有意无意地曲解和抵制中国,“中国”一时甚嚣尘上。北京奥运会前,一些西方政要和媒体有意抹黑中国就是这种心态的体现,这反而从某个侧面彰显了走出去的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交融的必要。

“君子和而不同”。我们承认文化的多样和平等,更不会把自己的文化标准强加于其他文化。如果这个中华传统文化理念的精髓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为其他国家人民所了解,并得到普遍的认同时,那么就会减少文化猜疑、消解文化偏见,从而达致多元文化融合。

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途径有多种,进行文化传播是行之有效的一种。较之直接、硬性的形象传播(如官方对外宣传),民族体育文化传播如武术、太极、龙舟、围棋等项目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则是对国家形象的间接、柔性塑造,它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化解文化猜疑与文化偏见,使世界在感受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认同一个和平崛起、文化与文明发展的大国形象。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