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前景(合集7篇)

时间:2023-11-06 10:07:34
区域经济前景

区域经济前景第1篇

[关键词]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地区经济发展

1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

1996年4月,为解决苏联解体后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这标志着五国会晤机制的建立,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源头。2001—2004年,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起步时期。其主要的工作重点在于宣告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定章立制以及建立内部机制这三个方面。2004—2017年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长壮大时期。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内部建设以及对外拓展。从2017年到现在,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巩固和发展时期。在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开展的首次青岛峰会上,突出强调了“上海精神”,确立了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标志着中亚和南亚两大区域融合发展开启了新征程。

2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现状

2.1贸易规模迅速扩张

上海合作组织经过了萌芽、起步、成长和发展的四大阶段后,各成员国之间贸易规模逐渐拓展,经济合作的联系也更加紧密。近年来,中方大力推动各大成员国农产品的准入,俄罗斯的冷冻禽肉、乳品、大麦、豆粕、油菜籽粕、葵花籽粕;哈萨克斯坦的玉米、大麦、亚麻籽;乌兹别克斯坦的绿豆、樱桃、蜂蜜;吉尔吉斯斯坦的蜂蜜、甜瓜、樱桃;塔吉克斯坦的柠檬檬等都进入了中国市场,中国和其他成员国之间贸易规模迅速拓展。随着各成员国之间贸易规模的扩大,贸易额也在不断地上升。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之初,中国与各成员国贸易总额仅120亿美元;但是经过几年的贸易合作之后,2019年的贸易总额已达2588亿美元,增长了20余倍。

2.2投资领域不断拓展

随着投资环境的逐渐完善和优化,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投资金额迅速增长。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各类投资总额累计887亿美元,我国成为第四大投资来源国,其中对俄罗斯的投资总额高达288亿美元,对印度投资82亿美元。除此之外,投资领域也在不断拓展。我国对其他成员国投资的领域主要在油气、炼化、电力、矿产、林业、农业、纺织等方面。而近年来,随着各成员国产能合作的不断加强,水泥等建材以及汽车、冰箱、电视等加工制造型项目也逐渐增多。

2.3工程承包项目增多

截至2019年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在上海合作组织银联体框架内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进出口银行向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贷款超过1800亿元;这些贷款运用于一大批公路、电网、电站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体育馆、社会保障房等民生项目的建设,带动中国企业在各成员国承揽工程承包总合同额超过2600亿美元(除中方贷款外,以亚行、世行贷款为主)。

2.4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共有37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带来了良好的产业聚集效应。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运用新媒体、自媒体,面向民众和年轻人,推出上海合作示范区文化创意产品,这也显示出上海合作组织在文化旅游合作方面的前景十分广阔。除此之外,还有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内逐步形成联通欧亚大陆、实现海陆联运的物流运输网络,显示出物流运输网络的发达。

3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挑战和前景

3.1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3.1.1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开放程度差异大,利益诉求分散虽然上海合作组织的各个成员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他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中俄两国有着较大差距。除此之外,上海合作组织的个别成员国还没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显示出各成员国的市场开放程度不一。随着各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和市场开放程度的差距逐渐拉大,各成员国也会出于对自身发展需求的考虑而谋求不同的利益,甚至有时会形成竞争关系。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利益诉求的分散,使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难以在关于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上达成一致,从而加大了各成员国之间区域经济合作的难度。

3.1.2内部“协商一致”掣肘合作效率,协调立场难度加大“协商一致”是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遵循的合作原则,在平等保障各成员国利益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各成员国对于区域经济合作的诉求和期望差异较大,各国的利益难以协调。如果单纯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则会造成区域经济合作的掣肘。

3.1.3经济合作领域不平衡,能源资源比重大在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中,重点涉及能源资源领域。除此之外,其他经济合作领域重点不平衡,导致各成员国之间的利益难以调和。例如,中亚国家为了推进能源资源出口渠道的多元化,积极铺设东线和西线管道,极力寻求绕开俄罗斯的输油输气管道的其他渠道。因此,中亚在能源资源运输方面的经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俄罗斯的利益。

3.1.4多个次区域经济组织的创立,制约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自从上海合作自由贸易区与欧亚经济联盟这两个区域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对于促进各国区域经济合作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上海合作组织促进各成员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从而制约了上海合作组织推进各成员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因此,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着巨大挑战。

3.2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和前景

3.2.1政治关系密切,战略互信深厚回顾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早在201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就推出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从而促使战略互信深厚和政治关系密切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例如,在2013年3月23日,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访问俄罗斯,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2019年6月5日至7日,国家主席对俄罗斯再次进行了国事访问,这也是就任国家主席以来第八次访问俄罗斯。随着高密度的会晤与交往,我国和俄罗斯在政治互信方面得到不断加强。中俄双方在高水平的政治互信的引领下,形成了更为深厚、密切的关系,同时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3.2.2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在青岛举行。2018年6月10日,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郑重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2019年7月24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会议指出,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拓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更好发挥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强我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着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上合示范区地处胶州沿海区域、胶州湾湾底,青岛市“海陆空铁”交通枢纽15分钟经济圈内,“海陆空铁”交通发达,拥有“一桥两站三港三高四铁”的立体化交通枢纽优势。“一桥”即胶州湾跨海大桥;“两站”即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和胶济客运专线胶州站;“三港”即青岛前湾港、传化公路港和4F级胶东国际空港;“三高”即北部青银、南部青兰及西部沈海高速;“四铁”即胶济、胶黄、胶新及胶济客运专线。青岛市规划建设的地铁M12线和轨道快线R2线、R9线均经过上合示范区,推动进一步融入大青岛核心圈层。上合示范区依托完备的海运、空运、陆运能力,形成强大的多式联运体系,向东对接日韩、向西联通中亚、直达欧洲,向南连接南亚、东盟,向北挺近中蒙俄经济走廊,全力打造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重要“出海口”。当前,上合示范区致力于打造五大中心,通过推进区域物流中心、现代贸易中心、双向投资合作中心、商旅文化交流发展中心和海洋合作中心建设,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3.2.3市场多元化,向西战略通道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位于胶州湾城市的西北部,与东方的日韩、西方的亚太市场、西方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南方的蒙古、俄罗斯和东盟紧密相连,以其再出口的区域优势,正在加速成为世界投资青岛的主要桥头堡,构建东西互利、陆海联动的开放格局。这有利于加大上海合作组织的市场开放规模,从而促进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4优化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建议

4.1整合资源,集聚力量

经济合作的资源和领域不平衡,各成员国之间的利益难以调和是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巨大困境之一。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中,应该整合各成员国的所有资源,协调好各国的利益,从而实现各国力量的最大化。

4.2积极互动,相互走访

积极互动,相互走访有利于增进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的感情,密切彼此之间的联系,从而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合作。

4.3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区域合作的重点在于推进产业合作,实现精准对接。而如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是一大关键。通过创新,可以创造出产业合作中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为加快推进产业合作创造有利环境。

区域经济前景第2篇

关键词:合作;区域经济;国际

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区域经济合作已经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从我国发展过程看,我国参与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从兴起到现在,国际区域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产生深刻的影响。加之,近年来受频频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在不同程度上的加强了贸易保护,导致我国所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更加严峻,出口贸易遭受严重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积极努力的参与国际性区域经济组织,不断扩大我国海外市场份额。

一、中外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及特点

(一)中外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1.中国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

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采取“不结盟”的政策,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当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迅速高涨时,而我国在对外区域经济合作领域几乎是空白,直至1991年,我国加入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开始参与中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至今,我国已经成为亚太经济合组织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成员国之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给整个亚太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2.《亚太贸易协定》的签订与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1年5月23日,我国正式加入《亚太贸易协定》,这是我国加入的第一个国际性区域多边贸易组织,拉开了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序幕。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五国"机制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3.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的签订)

CEPA名称的首次使用是2003年6月我国内地与香港签订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此后,澳门与内地又于2003年签订了“内地与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4.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的签订)

CEPA名称的首次使用是2003年6月我国内地与香港签订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此后,澳门与内地又于2003年签订了“内地与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5.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002年11月,我国与东盟1O国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开始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2004年11月我国与东盟十国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2007年1月,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2009年8月15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正式签署,标志着双方成功地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这是我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

(二)中外区域经济合作特点

第一,从历史上看,我国参与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起步较晚,但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前进步伐,并且取得显著成效。

第二,从部署上看,我国选择了立足周边,通过论坛性的区域经济合作和机制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的良性互动逐渐面向世界,同时我国注重与周边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第三,从过程中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双边合作与多边合作协调进行,并且以资源、能源为主导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不断涌现出来。

二、中外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景分析

从国内形势看。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提出要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这充分的证明了我国在新时期会进一步加强中外区域经济合作;从国际形势看。当前,绝大多数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都已加入一个或多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今后全球的竞争关系将由各国之间的较量逐渐转向跨国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间的对抗,各国经济的发展都要依托各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从而为各国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必须调整战略,积极地寻求贸易伙伴,投身于各种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中。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景的展望

当前,中国-东盟自贸区已经成功建成,一方面满足我国与东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合理分工;另一方面会带动整个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未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CAFTA的建设不断推进,合作潜力巨大

在货物贸易领域,2010年我国与东盟六个老成员国之间的正常商品关税已经降为零,预计到2015年,我国与其他四个新成员国也将实现90%商品的关税也将降为零,同时非关税壁垒也将逐渐消除;在服务贸易领域,第一批服务贸易领域已经完全开放,第二批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正在洽谈,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将带来更多的收益;投资与合作方面,未来我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相互投资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2.合作空间不断拓展

东盟自由贸易区各成员国的经济发达程度以及外贸层次跨度较大,正好与我国的产业结构和贸易层次形成一定的互补性。我国将根据各成员国的不同特点,灵活的发展与东盟各国的双边合作关系。

3.形成多赢局面

随着我国与东盟各成员国之间双边经贸合作的增强,同时各国之间的技术合作也不断强化,由此就会带动我国与各国之间双边的政治与安全关系的同步发展,从而实现周边地区和平友好的发展,为本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一个更加稳定的地区环境。

(二)对东亚区域经济的展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功创建,对东亚经济合作区的建立给予良好的写照。东亚经济区域三个主要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差距,因此,在合作中会存在较大的优势互补性。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东亚地区要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最重要的是改善各国之间的关系,尤其要实现中日和解与合作,使东亚各国之间建立起信任机制,实现区域内的合作。

(三)中国――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构想

近年来,中亚地区在国际地位中日益显现出来,实现中国-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对我国的和平崛起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实现中国-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为我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战略屏障;其次,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这对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最后,中亚不仅是我国与西部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的直接对象,同时也是我国从陆地通往西亚与欧洲的必经之路。因此,我国应该借鉴欧洲区域经济合作经验, 以货物贸易为开端,发展到特惠关税区,再到边境自由贸易区试验区,最终建立起自由贸易区。

(四)推进中国与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

我国与南亚地区各国的外交与其他地区相比显得有些滞后,但是南亚处于西亚、中亚以及东南亚交汇处,并且南面临近印度洋,因此,它直接影响我国的“通道安全”。我国必须清楚的看到南亚地区对我过的战略利益。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坚持中巴友好关系,通过中巴FTA的示范效应,发展我国与南亚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其次,要进一步探讨中印两国经济合作问题;最后,我国应该努力研究,逐渐建立我国与南亚其他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前景第3篇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均衡。目前区域经济的发展依然依靠密集劳动力的加工型产业、低端制造业,在此基础上有部分高新技术制造业,但自主创新能力差、自由品牌竞争力薄弱,其竞争优势基本依赖国家政策、低成本土地及劳动力的价格优势。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互相沟通困难,呈现诸侯割据局面,整合步履艰难。长三角、东北、西北都曾经召开过城市经济协调会。区域协调貌似近在眼前。但已经浮现的区域规划草案中仅集中关注了生产力总体布局与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语焉不详。区域之间的互动性差,技术成果难以互相利用,资源无法共享,地方政府多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诸侯经济”思想,良性竞争、共赢局面难以出现,令人痛心。

3区域经济的差距扩大,且难以缩小。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格局正逐步细化,已由传统的沿海、内地两大板块,演化为改革开放后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再到目前的沿海、西部、东北、中部四大政策区域。但沿海和内地、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在全国并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西部依然难以融资,西部城镇化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源保障形势日益严峻,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将长期存在。

在这样的差异存在下,要平衡经济发展、推动弱势市场,我们需要合理利用金融业为工具。随着经营环境的开放和发展,金融业已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工具,逐渐变化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由于高科技的应用、金融竞争的加剧,金融服务已经逐渐实现业务上的全能化,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全面的服务。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减少信息与交易成本,影响投资决策和技术创新,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在经济发展迅捷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金融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都将重点发展金融业,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金融中心之一。在这些地区。金融业已成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吸引外资、增加税收、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金融业自身发展也处于较先进水平。在其他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主要业务依然停留在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金融支持。主要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同时积极引进知名的跨国金融机构。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薄弱的地区,金融业的服务内容更少、层次更低,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入本地区、帮助改善本地区投资软环境。过度开放金融竞争,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反而不利。金融业本身也存在坏账率较高、长期盈利能力不足、职能定位模糊的威胁。

二、在区域经济调整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业作用

金融业应充分分享区域金融发展的机遇,帮助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从“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进行调整、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升级,帮助建立集约型、开放型、创新型、生态型经济。同时节约利用资源能源、加强环境保护、扶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及新兴企业:帮助学习周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增加对外贸易、帮助解决贸易纠纷。吸引更多国内外资本,促进外汇资金在区域内合理流动,促进区域涉外经济的良性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资本有序流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在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的近期目标应是帮助国有企业重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对外开放,建立健全的贷款支持体制,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强区域金融生态建设,推动金融合作,组织、引导和协调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地方金融生态建设,加快社会信用建设,全面改善区域信用环境。积极维护好金融机构债权,建立良好互动的银企关系;建立有利于金融发展的规章制度。促进区域内外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建立多层次的资金市场,进行资金聚集和资源优化配置。

在欠发达地区,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调整区域经济布局,架构金融组织体系,处理历史包袱,引导金融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支农功能,成立地域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解决企业承贷难、甚至需要政府担保的问她。避免农村资金倒流城市而使农村资金进一步短缺。将目前“小而专”的服务模式转变为“大而全”,实施业务多元化和经营综合化战略,变单一的资金支持为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服务,因地制宜建立商业银行吸收农村资金不外流的机制,加强扶持服务,淡化商业盈利目的,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强金融机构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各类金融机构自身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和能力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创建金融安全区为契机,坚决制止恶意逃废债和赖债行为。

三、金融服务发展前景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区域经济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为加快发展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帮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金融业要解决的问题是:

1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包括经济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加强金融区的系统性配套设施。

2帮助促进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企业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协助处置本地企业不良资产,提高甚至激活企业融资能力,帮助推进企业团队建设,提高企业团队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

3将目前银行的“需求引导型”业务扩展增强为主动进行业务创新、催化内生金融。在欠发达地区合理复制发达地区的盈利模式,吸引人才,帮助普及财会知识、树立经营观念,搞好经济核算,加强经营管理,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盈利水平;增强规避投资风险的能力,增长理财知识,合理进行消费,以获得最佳的投资理财收益。

4努力提高金融资产增长的质量。允许不同形式的金融组织存在,适当增加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同时各主要银行之间应有能力在竞争同时共享部分资源。健全互助机制、合作机制和扶持机制,减少内耗浪费。

区域经济前景第4篇

[关键词]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10+3 东亚自由贸易区

1964年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建立“太平洋共同体”(Pacific Community)的设想,但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进展迟缓。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东亚各经济体认识到了加强本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这为东亚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18%以上,2006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1608亿美元。东盟已成为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

2001年11月16日,中国在“10+1”第五次领导人会议上建议,并与东盟领导人达成共识: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是未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基础,从总体上确定了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架构。该《框架协议》是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将为中国和东盟带来互利双赢的局面。

2003年10月,东盟系列峰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中国与东盟达成了一项重要协议,双方同意一项大幅度削减关税的计划,以启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根据这项减税协定,从2004年1月1日起落实“早期收获”计划,每年举办中――东贸易博览会。自由贸易区从2005年1月1日起开始落实,6个东盟国家(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及泰国)同意在2010年与中国落实自由贸易协定,其他4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延至2015年落实。同时,中国还正式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国家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这是中国第一次同一个地区组织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随着互利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稳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计划已于2005年7月启动。中国与东盟将开始按照2004年11月签订的《货物贸易协议》时间表,逐步调低7000种产品的关税,目标是在2010年以前将关税减到0或至5%。这意味着,一个人口超过17亿 、经济总值达24000亿美元、主要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渐成型,将有力推动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2007年1月,中国与东盟在菲律宾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协议的签署为中国――东盟如期全面建成自贸区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2.其他国家在经济一体化方面的进展

(1)日本与东亚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02年1月,日本与新加坡签署了名为《日本和新加坡新时代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是日本与外国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也是东亚地区第一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项协定从2002年4月起生效。同时,日本希望以日新协定为模式,建立“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并希望以日本与东盟建立“共同体”关系为基础,实现整个东亚地区的合作,即从建立“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10+1)扩大到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10+3),并吸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参加。2003年10月东盟峰会期间,日本提出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议,日本和东盟签署了《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议》,决定双方从2005年4月开始谈判,到2012年落实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协定。

(2)日本――韩国自由贸易区的谈判。2002年3月,日本与韩国领导人在汉城会晤,同意由高层人士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就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行性展开研究,该自由贸易协定提案将适用于两国1.7亿人口、共5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情况。但由于农民及受保护企业的强烈抗议,此协定的落实将耗费时日。

(3)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年报,新加坡在2004年于约旦签定了自由贸易区协议,同时与科威特、卡塔尔开始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并计划与巴林、斯里兰卡进行磋商。而韩国则同新加坡、东盟、智利积极进行磋商。

3.“10+3”合作走向正常化的轨道

“10+3”经济合作机制是指东盟10个成员国与中国、日本、韩国之间的合作。1997年底,当时的东盟9个成员国首脑与中、日、韩领导人进行了首次会晤,东盟希望通过更有效的地区合作,促进东亚的经济增长。此后,每年年末,在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期间都举行“10+3”的非正式首脑会议。

1999年11月,“10+3”领导人在马尼拉举行了非正式会晤,并发表了《东亚合作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为了进一步保持区域经济稳步增长,各个成员国应加强彼此间的政策对话和区域合作,建立区域资本流动监控机制,强化资金自我支持的相互援助体系,增强区域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这可以视为东亚经济区域联合的发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0+3”合作框架凸显了“东亚意识”,将有力推动整个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使合作走向机制化进程。

二、东亚经济合作的前景

目前全球经济正处在新一轮周期增长的进程之中,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数据,2005年、2006年、2007年全球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4.9%、5.1%、4.9%。与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相伴的,还有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和国际投资的明显复苏。2006年全球贸易增长8%。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增长为出口导向型的东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着高速增长,并与美国一道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支柱,2006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高达8.7%;日本经济出现良好增长势头,2006年日本实际GDP增长了2.6%,比此前10年间的平均增长率提升1.7个百分点。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一大潮流,东亚也必然要汇入其中,顺流而进。东亚经济一体化不仅仅是一种构想,而是切实看得见的区域经济合作,而首先就可以考虑建立自由贸易区。目前,东亚国家建立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区的积极性很高,各种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建议、措施和外交活动层出不穷。在东亚地区整体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上至少有四种组织形式:“10+3”、“10+1”、“1+1”、“3”,即东盟――中日韩首脑会议、中日韩同东盟的双边合作、东亚地区国家之间的双边合作、中日韩之间的合作。

从当前的实际情势推断,在上述四种组织形式的共同磋商、共同存在、共同发展中,东亚地区整体建立自由贸易区存在两种可能的途径:

1.三个“10+1”自然融合为一体,成立东亚自由贸易区

所谓三个“10+1”,是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于日韩认为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将会削弱日韩对东盟的出口,并加剧日本、韩国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步伐,导致日本、韩国的所谓“产业空洞化”。日本、韩国还担心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地区总部和营运中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可能导致日本、韩国在世界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被“边缘化”。由于这样的担心,日本和韩国政府在中国提出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倡议后,积极行动,谋求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由于东亚地区主要国家都参加了自由贸易区安排,通过这种方式,以东盟为中心,最终将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

2.若干东亚国家间的双边自由贸易区交叉统一,最终形成东亚自由贸易区

当前,东亚各国对缔结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颇感兴趣,试图通过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地区整体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提供指导,影响将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已在区内建立或正在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将近10个。这些自由贸易区相互交叉,非常容易达成统一目标,从而形成整个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区。

这两条走向东亚自由贸易区的途径同时存在于当前东亚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进程中。它们不是彼此孤立、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包含、相互促进的关系。第一种途径对东盟内部加强合作产生了更大的压力,驱使东盟成员国为应付中国――东盟、日本――东盟、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而加强内部合作,也驱动中日韩三国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同样,第二种途径的发展促使该地区成员国为本国经济利益、经济和安全而寻求更强大、更多的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东亚地区成员国同区域内外经济体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不仅不会影响成员国建立地区自由贸易区的努力,还会推动它们积极促成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并会带来更高层次的合作――成立东亚共同体。

参考文献:

[1]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1990年~2004年贸易统计数据。customs.省略

[2]曲如晓闫庆悦编著:《新编国际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11月

区域经济前景第5篇

【论文摘要】 亚洲金融危机后, 面对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东亚各国加强合作的愿望不断增强,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合作机制,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前景广阔,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存在两种可能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10+3 东亚自由贸易区 1964年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建立“太平洋共同体”(Pacific Community)的设想,但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进展迟缓。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东亚各经济体认识到了加强本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这为东亚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18%以上,2006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1608亿美元。东盟已成为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 2001年11月16日,中国在“10+1”第五次领导人会议上建议,并与东盟领导人达成共识: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是未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基础,从总体上确定了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架构。该《框架协议》是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将为中国和东盟带来互利双赢的局面。 2003年10月,东盟系列峰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中国与东盟达成了一项重要协议,双方同意一项大幅度削减关税的计划,以启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根据这项减税协定,从2011年1月1日起落实“早期收获”计划,每年举办中——东贸易博览会。自由贸易区从2005年1月1日起开始落实,6个东盟国家(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及泰国)同意在2010年与中国落实自由贸易协定,其他4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延至2015年落实。同时,中国还正式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国家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这是中国第一次同一个地区组织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随着互利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稳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计划已于2005年7月启动。中国与东盟将开始按照2011年11月签订的《货物贸易协议》时间表,逐步调低7000种产品的关税,目标是在2010年以前将关税减到0或至5%。这意味着,一个人口超过17亿 、经济总值达24000亿美元、主要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渐成型,将有力推动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2007年1月,中国与东盟在菲律宾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协议的签署为中国——东盟如期全面建成自贸区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2.其他国家在经济一体化方面的进展 (1)日本与东亚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02年1月,日本与新加坡签署了名为《日本和新加坡新时代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是日本与外国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也是东亚地区第一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项协定从2002年4月起生效。同时,日本希望以日新协定为模式,建立“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并希望以日本与东盟建立“共同体”关系为基础,实现整个东亚地区的合作,即从建立“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10+1)扩大到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10+3),并吸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参加。2003年10月东盟峰会期间,日本提出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议,日本和东盟签署了《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议》,决定双方从2005年4月开始谈判,到2012年落实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协定。 (2)日本——韩国自由贸易区的谈判。2002年3月,日本与韩国领导人在汉城会晤,同意由高层人士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就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行性展开研究,该自由贸易协定提案将适用于两国1.7亿人口、共5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情况。但由于农民及受保护企业的强烈抗议,此协定的落实将耗费时日。 (3)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年报,新加坡在2011年于约旦签定了自由贸易区协议,同时与科威特、卡塔尔开始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并计划与巴林、斯里兰卡进行磋商。而韩国则同新加坡、东盟、智利积极进行磋商。 3.“10+3”合作走向正常化的 轨道 “10+3”经济合作机制是指东盟10个成员国与中国、日本、韩国之间的合作。1997年底,当时的东盟9个成员国首脑与中、日、韩领导人进行了首次会晤,东盟希望通过更有效的地区合作,促进东亚的经济增长。此后,每年年末,在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期间都举行“10+3”的非正式首脑会议。 1999年11月,“10+3”领导人在马尼拉举行了非正式会晤,并发表了《东亚合作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为了进一步保持区域经济稳步增长,各个成员国应加强彼此间的政策对话和区域合作,建立区域资本流动监控机制,强化资金自我支持的相互援助体系,增强区域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这可以视为东亚经济区域联合的发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0+3”合作框架凸显了“东亚意识”,将有力推动整个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使合作走向机制化进程。 二、东亚经济合作的前景 目前全球经济正处在新一轮周期增长的进程之中,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数据,2005年、2006年、2007年全球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4.9%、5.1%、4.9%。与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相伴的,还有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和国际投资的明显复苏。2006年全球贸易增长8%。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增长为出口导向型的东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着高速增长,并与美国一道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支柱,2006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高达8.7%;日本经济出现良好增长势头,2006年日本实际GDP增长了2.6%,比此前10年间的平均增长率提升1.7个百分点。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一大潮流,东亚也必然要汇入其中,顺流而进。东亚经济一体化不仅仅是一种构想,而是切实看得见的区域经济合作,而首先就可以考虑建立自由贸易区。目前,东亚国家建立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区的积极性很高,各种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建议、措施和外交活动层出不穷。在东亚地区整体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上至少有四种组织形式:“10+3”、“10+1”、“1+1”、“3”,即东盟——中日韩首脑会议、中日韩同东盟的双边合作、东亚地区国家之间的双边合作、中日韩之间的合作。 从当前的实际情势推断,在上述四种组织形式的共同磋商、共同存在、共同发展中,东亚地区整体建立自由贸易区存在两种可能的途径: 1.三个“10+1”自然融合为一体,成立东亚自由贸易区 所谓三个“10+1”,是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于日韩认为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将会削弱日韩对东盟的出口,并加剧日本、韩国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步伐,导致日本、韩国的所谓“产业空洞化”。日本、韩国还担心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地区总部和营运中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可能导致日本、韩国在世界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被“边缘化”。由于这样的担心,日本和韩国政府在中国提出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倡议后,积极行动,谋求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由于东亚地区主要国家都参加了自由贸易区安排,通过这种方式,以东盟为中心,最终将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 2.若干东亚国家间的双边自由贸易区交叉统一,最终形成东亚自由贸易区 当前,东亚各国对缔结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颇感兴趣,试图通过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地区整体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提供指导,影响将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已在区内建立或正在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将近10个。这些自由贸易区相互交叉,非常容易达成统一目标,从而形成整个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区。 这两条走向东亚自由贸易区的途径同时存在于当前东亚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进程中。它们不是彼此孤立、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包含、相互促进的关系。第一种途径对东盟内部加强合作产生了更大的压力,驱使东盟成员国为应付中国——东盟、日本——东盟、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而加强内部合作,也驱动中日韩三国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同样,第二种途径的发展促使该地区成员国为本国经济利益、经济主权和安全而寻求更强大、更多的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东亚地区成员国同区域内外经济体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不仅不会影响成员国建立地区自由贸易区的努力,还会推动它们积极促成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并会带来更高层次的合作——成立东亚共同体。 参考文献: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1990年~2011年贸易统计数据。http://www.customs.gov.cn 曲如晓闫庆悦编著:《新编国际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11月 Annual Report 2005,Printed By the WTO Secretariat-680.5,P59 “World Economic Outlook” September 2005, Building Institusion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Publication,Washington D.C.20431.P205

区域经济前景第6篇

【论文摘要】 亚洲金融危机后, 面对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东亚各国加强合作的愿望不断增强,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合作机制,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前景广阔,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存在两种可能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10+3 东亚自由贸易区 1964年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建立“太平洋共同体”(Pacific Community)的设想,但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进展迟缓。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东亚各经济体认识到了加强本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这为东亚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18%以上,2006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1608亿美元。东盟已成为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 2001年11月16日,中国在“10+1”第五次领导人会议上建议,并与东盟领导人达成共识: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是未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基础,从总体上确定了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架构。该《框架协议》是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将为中国和东盟带来互利双赢的局面。 2003年10月,东盟系列峰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中国与东盟达成了一项重要协议,双方同意一项大幅度削减关税的计划,以启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根据这项减税协定,从2011年1月1日起落实“早期收获”计划,每年举办中——东贸易博览会。自由贸易区从2005年1月1日起开始落实,6个东盟国家(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及泰国)同意在2010年与中国落实自由贸易协定,其他4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延至2015年落实。同时,中国还正式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国家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这是中国第一次同一个地区组织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随着互利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稳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计划已于2005年7月启动。中国与东盟将开始按照2011年11月签订的《货物贸易协议》时间表,逐步调低7000种产品的关税,目标是在2010年以前将关税减到0或至5%。这意味着,一个人口超过17亿 、经济总值达24000亿美元、主要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渐成型,将有力推动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2007年1月,中国与东盟在菲律宾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协议的签署为中国——东盟如期全面建成自贸区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2.其他国家在经济一体化方面的进展 (1)日本与东亚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02年1月,日本与新加坡签署了名为《日本和新加坡新时代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是日本与外国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也是东亚地区第一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项协定从2002年4月起生效。同时,日本希望以日新协定为模式,建立“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并希望以日本与东盟建立“共同体”关系为基础,实现整个东亚地区的合作,即从建立“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10+1)扩大到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10+3),并吸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参加。2003年10月东盟峰会期间,日本提出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议,日本和东盟签署了《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议》,决定双方从2005年4月开始谈判,到2012年落实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协定。 (2)日本——韩国自由贸易区的谈判。2002年3月,日本与韩国领导人在汉城会晤,同意由高层人士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就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行性展开研究,该自由贸易协定提案将适用于两国1.7亿人口、共5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情况。但由于农民及受保护企业的强烈抗议,此协定的落实将耗费时日。 (3)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年报,新加坡在2011年于约旦签定了自由贸易区协议,同时与科威特、卡塔尔开始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并计划与巴林、斯里兰卡进行磋商。而韩国则同新加坡、东盟、智利积极进行磋商。 3.“10+3”合作走向正常化的 轨道 “10+3”经济合作机制是指东盟10个成员国与中国、日本、韩国之间的合作。1997年底,当时的东盟9个成员国首脑与中、日、韩领导人进行了首次会晤,东盟希望通过更有效的地区合作,促进东亚的经济增长。此后,每年年末,在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期间都举行“10+3”的非正式首脑会议。 1999年11月,“10+3”领导人在马尼拉举行了非正式会晤,并发表了《东亚合作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为了进一步保持区域经济稳步增长,各个成员国应加强彼此间的政策对话和区域合作,建立区域资本流动监控机制,强化资金自我支持的相互援助体系,增强区域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这可以视为东亚经济区域联合的发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0+3”合作框架凸显了“东亚意识”,将有力推动整个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使合作走向机制化进程。 二、东亚经济合作的前景 目前全球经济正处在新一轮周期增长的进程之中,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数据,2005年、2006年、2007年全球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4.9%、5.1%、4.9%。与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相伴的,还有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和国际投资的明显复苏。2006年全球贸易增长8%。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增长为出口导向型的东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着高速增长,并与美国一道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支柱,2006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高达8.7%;日本经济出现良好增长势头,2006年日本实际GDP增长了2.6%,比此前10年间的平均增长率提升1.7个百分点。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一大潮流,东亚也必然要汇入其中,顺流而进。东亚经济一体化不仅仅是一种构想,而是切实看得见的区域经济合作,而首先就可以考虑建立自由贸易区。目前,东亚国家建立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区的积极性很高,各种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建议、措施和外交活动层出不穷。在东亚地区整体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上至少有四种组织形式:“10+3”、“10+1”、“1+1”、“3”,即东盟——中日韩首脑会议、中日韩同东盟的双边合作、东亚地区国家之间的双边合作、中日韩之间的合作。 从当前的实际情势推断,在上述四种组织形式的共同磋商、共同存在、共同发展中,东亚地区整体建立自由贸易区存在两种可能的途径: 1.三个“10+1”自然融合为一体,成立东亚自由贸易区 所谓三个“10+1”,是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于日韩认为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将会削弱日韩对东盟的出口,并加剧日本、韩国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步伐,导致日本、韩国的所谓“产业空洞化”。日本、韩国还担心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地区总部和营运中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可能导致日本、韩国在世界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被“边缘化”。由于这样的担心,日本和韩国政府在中国提出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倡议后,积极行动,谋求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由于东亚地区主要国家都参加了自由贸易区安排,通过这种方式,以东盟为中心,最终将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 2.若干东亚国家间的双边自由贸易区交叉统一,最终形成东亚自由贸易区 当前,东亚各国对缔结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颇感兴趣,试图通过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地区整体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提供指导,影响将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已在区内建立或正在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将近10个。这些自由贸易区相互交叉,非常容易达成统一目标,从而形成整个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区。 这两条走向东亚自由贸易区的途径同时存在于当前东亚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进程中。它们不是彼此孤立、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包含、相互促进的关系。第一种途径对东盟内部加强合作产生了更大的压力,驱使东盟成员国为应付中国——东盟、日本——东盟、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而加强内部合作,也驱动中日韩三国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同样,第二种途径的发展促使该地区成员国为本国经济利益、经济主权和安全而寻求更强大、更多的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东亚地区成员国同区域内外经济体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不仅不会影响成员国建立地区自由贸易区的努力,还会推动它们积极促成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并会带来更高层次的合作——成立东亚共同体。 曲如晓闫庆悦编著:《新编国际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11月 Annual Report 2005,Printed By the WTO Secretariat-680.5,P59 “World Economic Outlook” September 2005, Building Institusion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Publication,Washington D.C.20431.P205

区域经济前景第7篇

一、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

当前,世界350个国家中有300多个处于区域经济中。在号称世界经济三大板块的西欧、北美和东亚三大地区中,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成立,而作为世界经济近年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东亚地区则呈现出一种松散的组织形式,合作较多的是在双边、次多边基础上进行,或是通过一些区域性经济论坛和政府间承诺来促进相互间的经济合作。这使得东亚各国共同面临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及在WTO多边谈判中各自承担压力,无法形成整合力量,这必然会使东亚地区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对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东亚各地区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应该首先解决自身的一体化问题。

应当认识到,近几十年来东亚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得益于特定的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和政治环境。美欧为了遏制当时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不遗余力地开放自己的市场,向东亚地区转移资金和技术,从而扶持其经济发展和增强其经济实力,为东亚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现在,美欧已把东亚地区当作自己经济领域的竞争对手,东亚的历史机遇和外部环境已经改变。东亚各国现在只有靠自身努力和相互合作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

同时,东亚三十多年来经济增长的显著特点是“高度区域性”,即在东亚集中了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东亚经济奇迹”也由此得名。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也同样体现了“高度区域性”特点,即集中爆发于东亚地区,东亚所有的经济体都受影响,反映出了东亚各经济体之间的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金融危机的发生,反映了东亚缺乏一个较成熟的地区合作机制。缺乏政策协调机制的东亚,在相互之间的贸易、投资、经济合作方面存在着层层壁垒,难以抵抗金融风险,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经济体,不少东亚成员面临的共同问题,如金融监管、汇率稳定及产业结构调整和贸易投资自由化安排等都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因此,东亚各国只有携手加强区域内合作,成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才能进一步提高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保持和促进本地区的繁荣稳定。

二、成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优势

1.建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良好基础

首先,东亚各国在历史发展、地理环境、价值观念方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东亚国家间的往来与交流源远流长,各国在人文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上大都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民族文明及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在人权等一系列意识形态上有着不同于西方的独立性。同时,东亚大部分国家都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自己民族经济的相同任务。战后东亚大部分国家在采用共同的“东亚模式”发展经济,实现赶超发达国家和地区目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重视集体、教育及货币储蓄,强调和团队精神的“东亚价值观”,它在鼓舞民心、维护团结和加强国家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次,东亚各国之间在资源方面有极强的互补性,存在着明显的阶梯性产业转移,区域内贸易投资增长迅速。

在东亚地区,日本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韩国、新加坡和我国的香港、台湾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经济实力也迅速上升。相比于东亚其他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这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具有很高的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和大量资金,但在自然资源、矿产和劳动力资源方面不占优势,这必然会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家,则具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劳动力资源,尤其在制造业领域具有极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缺少的正是开发其优势资源的资金和技术。这种互补性很强的产业供需关系,为国家间阶梯性产业转移提供了必然而又必需的基础。

近些年东亚各国及地区之间的阶梯产业转移,大体上通过以日本为雁头,亚洲四小龙为雁身,东盟以及中国为雁翅的“雁形模式”得以实现。以“雁形模式”为鲜明特点的东亚经济发展奇迹,正是利用了东亚各国间存在的产业转移优势,从而带动了整个东亚地区经济的腾飞。实质上,“雁形模式”就是资源禀赋不同的东亚先进国家(地区)与后进国家(地区)之间的一种动态的产业梯次传递过程,并且这种过程形成了东亚地区特有的区域产业循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就以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形式向韩国、新加坡及台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产业,特别是机电类产品。继而日、韩、台都开始向东盟和中国进行劳动或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投资,这使得这些国家制造业的附加值比重不断上升。近些年,泰国制造业产值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达70%以上,韩国则为80%以上,马来西亚和印尼也都在50%以上。同时,日本则开始从技术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服务业转移。通过资金流和物流的交替循环,东亚各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尽管“雁形模式”自身有一定缺陷,例如容易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和单一化等,但这种模式仍是东亚各国短期内调整产业结构比较有效的重要方式。最重要的是,区域内产业转移的存在为东亚国家将来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深厚的经济基础和背景。

东亚国家(地区)间FDI的增加,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使得该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迅速增长。近十年来,东亚国家和地区间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9.3%。以中、日、韩为例,三国间的贸易额从1990-1997年就一直以19.5%的速度递增,目前,日本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再以往日的“亚洲四小龙”为例,1996年底,其相互间投资为80.21亿美元,占其吸收外国FDI总量的8.5%;对东盟的投资为412.51亿美元,占东盟吸收FDI总量的20.1%;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占大陆吸收FDI总量的75%。1997年后,东亚国家间贸易虽因金融危机而下降,但仍占东亚各国外贸总额的50.4%。区域内贸易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和投资的持续增加,使东亚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市场的向心力进一步加强。

2.东盟的经济发展与“10+3”、“10+1”合作框架的开展为东亚区域经济组织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开端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998年,东盟的GDP产值达7370亿美元,1999年GDP平均增长率达3.3%。预计到2010年,其GDP总值可达到9550亿美元。1992年1月,东盟六国贸易部长会议签署了设立“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的协议,通过减少成员国之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加强东盟区域一体化和促进区内贸易与投资,从而增强东盟地区作为单一生产单位的竞争优势。1995年召开的东盟首脑会议加速了AFTA的时间表,当时决定在2003年前成立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计划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启动,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尽管截至目前东盟成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还没有实现,但东盟的发展模式与较强的经济实力,为成立东亚经济共同体提供了合作的经验与基础。

由于东盟与东亚其他国家间密不可分的经济和贸易联系,更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所带来的教训,再加上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促使东盟的亚洲意识不断增强,东盟加强了与其他东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尤其是在金融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合作。

从1997年到2002年,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已举行了六次领导人会议,初步建立了“10+3”合作框架,藉此通过成员间携手合作来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为探索东亚经济自立的途径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合作机制尊重各国国情多样性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现实,遵循互利互惠、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照顾了各方特别是中小国家的利益,在短短的几年里取得了重要进展。1999年3月,这13个经济体召开了“10+3”框架下的首届财长会议,讨论关于开展金融合作的问题。1999年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三次“10+3”领导人会议发表了《东亚合作联合声明》,将东亚合作明确作为“10+3”合作的目标。2001年11月和2002年7月的第五次及第六次领导人会议进一步促进了与会各方在经济、金融、信息技术、环境保护、湄公河流域开发以及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与此同时,2001年11月5日至6日在文莱举行的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确定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这为推动东亚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又跨出了重要的一步。2002年底,“10+1”领导人会议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3年2月,中国与东盟全面启动了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将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签署《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这些都标志着双方关系迈上了新的台阶,中国和东盟年贸易总额在2005年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从2004年1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早期收获”计划将付诸实施。

毫无疑问,“10+3”与“10+1”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开展将促进东亚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及技术转移,促进东亚社会、经济各方面的优势整合,发挥东亚共同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3.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包括了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区域合作组织的成立具有借鉴意义。

这些合作组织的成立分别从制度约束和非制度约束方面为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建立提供了经验和教训,使东亚地区区域经济组织的建立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避免不必要的弯路。

4.日本近些年采取的回归亚洲的政策,以及国内经济的衰退,使得这个东亚经济强国加强了与东亚各国的合作。

由于日本与东亚各国间产业转移的存在和在机电产品方面的竞争优势,使得东亚一直是日本对外投资的重点及重要的产品生产和原料供应基地。日本早在1994年对以东亚为主的亚洲投资就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23.7%,超过对北美地区的16%,而居第一位。尤其是对中国的贷款和投资逐年递增,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国。近十年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连续多年经济增长率为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欧美市场进一步萎缩。不少日本企业为利润所驱使,更加重视东亚市场,加大了对东亚地区的投资和贸易往来。尤其是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合作,近几年虽发生过贸易摩擦,但几乎未受金融危机影响,投资与贸易额逐年稳步增加,这三国作为东亚地区经济领头羊的地位更加明显,其对东亚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的影响不言而喻。

5.人口众多、内需市场广大的东亚各国已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东亚经历了1997年金融危机引起的几年经济衰退后,又重现生机。到1999年底,危机对东亚地区的冲击基本结束。受危机冲击最大的韩、泰、印尼、马来西亚及菲律宾等东亚五国汇率稳定,股市回升,失业率下降,物价趋于稳定。在1999年,上述五国GDP平均增长率已达到4.9%,经济恢复势头强劲。其中,韩国1999年经济增长了10.9%,2000年又增长了9.3%。到2002年第一季度,韩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的经济增长率虽有所下降,但仍然分别达到5.7%、1.1%和2.47%。同时,从1998年到2000年,受国际电子产品市场恢复增长影响,以出口电子产品为主的东亚各经济体的出口不断增长,外贸盈余和外汇储备增加。再以韩国为例,韩国在1997年底外汇储备仅有38亿美元,而到2000年外贸盈余已达230亿美元,外汇储备到当年2月份已升至710亿美元。至2002年4月底,韩国外汇储备奇迹般地上升到了107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居世界第五位。1999年后,在金融危机时流出东亚地区的外资重返东亚,表现了投资者对东亚经济恢复的信心,这无疑为东亚经济复苏打了一针强心剂。一系列数据和事实说明,东亚仍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和充满希望的地区。

6.中国的发展壮大及与东亚各国、地区的紧密经济联系,必将是成立东亚经济共同体的中坚力量。

东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中国作用的增强。1996年,中国对东亚的进出口额增长率、出口额增长率和进口额增长率分别占对世界的总增长率的67.3%,62.1%和61.43%。到2000年,东亚对中国的投资已占到中国吸引外资的80%以上,中国已成为东亚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富有吸引力的投资市场。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了WTO,保持了7%的经济增长率,2002年经济增长率更高达7.8%,在世界各国中一枝独秀。中国作为贯通亚洲东、南、西、北、中的地区,正凭借其经济实力对区域经济起着核心作用,中国大陆与港、澳、台构成的大中华区经济圈与日、韩一起已经成为东亚的经济核心。所以,中国和东亚国家、地区间存在的市场拉动和投资推动因素必将继续拉动东亚经济的整体增长。

三、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面临的障碍

1.美国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对东亚事务的插手,势必影响东亚的整合。

美国在二战结束后向东亚转移生产技术和开放本国市场,一方面是出于政治目的,试图通过扶持中苏周围的中小国家经济增长来遏制中苏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则是出于自身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美国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既可以得到价廉物美的消费品,又能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还可以通过美元的杠杆作用,使东亚国家对美的贸易顺差中的很大一部分又以债券或投资等形式回流美国。

由于东亚地区没有在经济及政治上联合,美国可以在双边谈判中通过单方面制裁等手段施加压力,各个击破,迫使东亚国家对美让步。为确保自身利益,美国当然不愿东亚国家在经济上联合,不愿看到一个可以与之竞争的东亚区域经济组织出现。

美国等西方大国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消极态度,使得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十几年前提出的定期举行“东亚经济会议”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日本提出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MF)的构想,均因美国强烈反对而夭折。而且,东亚许多国家因与美国存在经济和贸易依赖关系,因此对美国的态度有所顾虑,在对待东亚区域经济联合问题上犹豫不决。

2.一体化进程较快的东盟要实现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仍困难重重,经济合作仍处在较低水平。

东盟是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水平较高的经济组织,从1992年提出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至今已有十余年。由于各成员国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新加坡因国家太小又无力带动整个东盟发展,所以东盟的内部合作进展缓慢。

同时,东盟从1993年开始实施“共同有效普惠关税”(CEPT)减税计划,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因为各国意见分歧较多从而导致实现其预定目标有一定困难。特别是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东盟内部合作冲击也很大,东盟国家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锐减,外国投资额从1996年的300亿美元降至1999年的160亿美元。各国都忙于恢复自己国内的经济,纷纷减缓了关税减让、推进服务业自由化进程的步伐。这使得其在近年内实现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计划非常渺茫。

一体化进程较快的东盟在实现其自由贸易区等一系列问题上都面临如此多的问题,那么包括了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众多国家和地区的东亚要实现区域一体化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3.日本的政治大国野心和依附西方的本性,以及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的态度引起东亚其他国家的怀疑和警惕,使得东亚地区的合作蕴涵着不稳定因素。

国土狭小、资源贫乏、自然灾害频繁,造就了大和民族强烈的生存危机意识和对外扩张的欲望。随着近几十年日本经济强国地位的确立,其追逐“政治大国”地位的欲望进一步强烈。以金钱开道,通过“雁形模式”建立以其为主导的东亚经济圈,是日本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重要途径。此外,日本近些年来进一步依附美国等西方国家,加强了与其技术、军事联系,通过了《日美防务合作指针》和与美合作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的协议,这已经引起了东亚其他国家的警惕。加上日本否认二战时的侵略历史,近两年又借美国打击恐怖主义借口出兵海外,进一步引起东亚国家的反感和舆论谴责,使得东亚国家坚决反对日本在亚洲经济及政治领域扮演“领袖”角色。

4.东亚国家还没有完全摆脱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经济恢复仍受诸多因素制约,导致近几年贸易自由化程度后退。

从1999年起,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东亚国家经济有了较明显恢复,但要想完全摆脱金融危机,解决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还需一段时日。应该说,东亚经济的复苏离不开国际环境的改善:2001年以前美国新经济的暂时繁荣和国际电子产品市场、欧洲市场的稳定为其注入了一定的活力,人民币坚持不贬值又为其做了坚强的后盾。而最重要的因素则是东亚各国政府的国内财政扩张政策,即依靠大量借贷、扩大公共投资来刺激国内需求。这种恢复显然不是东亚各国从根本上解决了危机所带来的问题的结果。事实上,美国新经济的泡沫增长到了2000年下半年已开始初露遏止的势头,代表高技术概念的纳斯达克指数在2001年又跌到了历史最低点。美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和随之产生的国际电子产品市场的萎缩,对东亚各国还未进行升级的出口产业结构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使得以电子产品出口为主的东亚出口难度进一步加大,对经济恢复产生了制约作用。

与此同时,东亚银行业不良债权仍未彻底清理,呆坏帐数额仍然惊人;金融改革举步维艰,进展缓慢;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制度改革也同样未深入进行,包括政府部门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尚未开始启动。在这种状况下恢复经济快速持续增长显然有非常大的难度。

受上述因素影响,近几年东亚的投资与贸易自由化程度不进反退。一方面是因为东亚各国的经济实力大打折扣,达不到进一步推进自由化的水平。另一方面则是因各国为恢复国内经济,纷纷采取了关税或贸易壁垒,相互之间合作障碍增多,信任度下降。总之,单从经济恢复的角度考虑,继续富有成效地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有一段曲折的路要走。

5.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地域及宗教意识差异的影响,东亚各个国家间存在着互不信任。

在领土争端方面,存在着中越马南沙群岛矛盾,日朝“独岛”、日俄北方四岛、中日“”之争。众多的领土争端将成为东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隐患。而近年的朝核危机,牵涉到中、日、韩三国,美国又积极插手此类东亚事务,使得东亚政治安全和经济合作存在不稳定的因素。

四、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措施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行必将面临一系列困难,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建立东亚区域经济组织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是东亚走向繁荣,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由之路,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东亚地区自身利益。

1.实现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遵循五大原则,即互利互惠原则、渐进式原则、非歧视性原则和市场相互开放原则,而最重要的则是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

开放的地区主义就是政府的政策基本以非歧视性的措施促进经贸活动为核心,在企业进行区域内经营的基础上,有力促进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增长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东亚地区近年来采取的促进经济发展合作框架,主要是APEC的有关多边协定和倡议、国家和地区间双边协议及为实现某一局部地区或个别项目开发而制定的多边协定。所有这些框架内容无不具有开放性特征。因为本地区以外市场是东亚地区最主要的出口市场,所以,东亚采取任何自我区域封闭性政策,建立任何排他性制度都不利于自身发展和东亚一体化进程。

2.吸取APEC的非制度约束的经验,采用适当的一体化模式,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分阶段实效。

APEC作为一个官方性质的论坛,一直承认成员的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成员单边行动与多边行动相结合的磋商机制,是其非制度约束的一个重要特征。现阶段的东亚应依据自己的现实情况,把建立自由贸易区作为近期目标:在承认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不同的前提下,在自愿的经济合作范围内,以公开对话为基础,参与者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加强彼此间信任和理解,求同存异,稳步推进东亚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经济差别缩小的情况下,逐步向欧盟式的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一体化迈进,最后达到完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3.东亚既应开展自由式的区域内合作,又应加强与欧美等域外国家或地区的交往和合作。

东亚的经济特点和发展模式决定了东亚对域外市场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事实上,没有欧美市场的支撑,东亚经济近年来不会有如此骄人的业绩。脱离了欧美,不但这些国家或地区不愿意,就是东亚成员自己,也不会答应放弃促进经济增长的国外市场。

东亚的大部分成员,包括中国在内,既是WTO的成员,又是APEC成员,亚欧会议的举行又为灵活的多边及双边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所以,鼓励东亚成员在积极推进域内合作的同时,加强与域外地区的交往,既符合东亚地区的利益,又会减少西方发达国家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反对或阻挠。

4.调整改善中日经济合作关系,加强东北亚各国在双边合作基础上的地区一体化进程。

日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一,没有日本参加,东亚区域联合难以成功。而日本脱离亚洲,不与中国合作,也将孤掌难鸣。中国在经济上与日本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和合作潜力,政治上又比日本占尽优势。所以,在新世纪里,中国既要高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苏,又要促进中日经贸往来,扩大开放,加强与日本的安全合作。中日双方应站在东亚地区的立场上,从长远角度出发,建立相互融洽、相互信赖的双边关系,为维护东亚地区利益,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东北亚地区涉及了东亚地区的中、日、韩、朝、俄、蒙等多个国家,是整个东亚地区的一个次区域,是与东南亚地区进行产业阶梯转移的重要地区,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也必然在这个次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中发挥作用。促进东北亚地区在双边合作基础上的一体化进程,对于培养东亚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地发挥中、日、韩三国的经济优势和作用,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着重要作用。

5.东亚各国在恢复经济的同时,应加强信息、金融、教育、资源、国家安全方面的发展与合作,尤其是高新技术方面的经济技术转移的合作,改进各自的产业结构。

因为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崛起,是继金融危机以后对东亚地区的又一次冲击。无论是从巩固地区经济复苏的需要出发,还是从应对新经济的冲击来看,东亚都迫切需要进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合作。提升整个地区产业结构是防止泡沫经济发生和抵御金融危机的根本出路,也是促使东亚经济在复苏后继续保持增长的根本途径。

6.东亚各国政府高层官员应阐明各自关于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的观点,开辟东亚共同论坛,就区域经济合作和地区安全成立一个进行共同磋商和合作讨论的官方组织,从各国政府的高度积极推动合作进程。

7.以已经发行和流通的欧元为样本,借鉴欧盟经验,逐步建立“亚洲货币基金”,为亚洲金融稳定和东亚区域内贸易提供稳固的货币基础。

欧元问世和进入流通领域消除了欧元区各国之间的汇率风险,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稳定因素。除此之外,它进一步促进了欧元区国家价格的趋同趋势,加强了欧盟内的公平竞争,促进了欧元区国家旅游业的发展,节省了大量的货币兑换费用。以欧元为模板,积极探索在东亚或亚洲区域内实行货币统一,将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自由贸易区后必须考虑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