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混合式课程建设(合集7篇)

时间:2023-10-12 09:38:54
混合式课程建设

混合式课程建设第1篇

摘 要:针对MOOC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将MOOC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程序设计课程,给出教学设计要点,并就混合模式下程序设计课程MOOC建设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混合式;MOOC;教学模式;建设方案

0 引 言

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即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2008年,Cormier等人首次提出了MOOC概念[1],同年,Siemens等人开设了第一门真正的MOOC 课程[2]。经过短暂的“蓄力”,MOOC自2012年开始了井喷式发展,MOOC概念几乎席卷了整个世界。目前为止,MOOC研究仍在质疑声存在的情况下保持着极高的热度[3]。

对于MOOC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4-5]:第一是学习者学习持续性不强,存在非常高的退学率;第二是交流互动不足,而且对于实践教学占有一定比例的课程而言,网络环境不能满流互动的要求;第三是教学模式受到MOOC运行平台限制,甚至有人认为MOOC就是一个大型演讲厅,是一种无效的学习模式;第四是结课认证方式不可靠,由于难以监控考试过程,因此无法分辨“替学”,不能杜绝“作弊”。

然而,MOOC自身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6]。目前,在无法完全克服MOOC自身存在缺点的情况下,教育工作者们开始尝试研究将MOOC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以求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7-10]。

1 MOOC 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对于传统教学,MOOC模式无法满足理论型课堂“生问师答”的实时性要求,“师问生答”的结果也无法对课堂的教学进展产生有效影响。实践性课堂中,学生实验过程有教师的指导效果更好,很明显传统课堂的模式更加科学。不过,对于知识点的讲解、案例的选取、作业和实验报告的布置与回收、实验原理的讲解、实验的基本演示、预习内容的设定等环节,集合高水平教育专家、高质量教学素材、全方位观察角度的MOOC模式则具有绝对的优势。

如何将二者进行结合,主要决定因素在于课程的具体特征。例如大学英语等语言类课程,可以利用MOOC进行知识讲解,而在传统课堂进行听、说、读、写训练[7,11]。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则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将MOOC和传统课堂进行结合[12]。

2 程序设计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2.1 程序设计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程序设计理论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程序基本概念、算法、程序结构、数据类型的基本概念、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这部分内容均可以录制成“微视频”,让学生在MOOC平台中进行学习,回到课堂后进行疑难讨论、重点解析、学习效果评价,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教学。

该混合模式可以极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践证明该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具体实施的难点在于翻转课堂的课上活动组织。

2.2 程序设计实践课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程序设计实践课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程序设计开发平台对理论课中学习的内容进行实践检验和训练。一般的流程是确定实验目标、设计实验方案、细化实验步骤并绘制程序流程图,编程实际调试、修改程序e误直至程序运行成功,总结调试经验,最后撰写实验报告。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实验课老师会在实验前强调实验的关键点,有时会示范相似实例。因此,可以将实验关键点和范例录制成MOOC视频,学生在课前或课中进行观看学习,然后进行具体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除提交实验报告步骤外,其他环节基本上与MOOC平台相脱离。MOOC模式在程序设计实践课中主要充当辅助作用。

该混合模式能够保留传统课堂对于实践课程现场指导的优势,并充分利用MOOC资源对实验准备进行高质量指导。

2.3 两种模式的组合

可以看出,两种模式在同一平台运行是没有冲突的。但是,为了两种模式都顺利运行,授课人员需要在上次课结束时对下次课进行针对性的布置。对于理论课,要布置预先学习的任务、讨论题目、小组讨论安排等;对于实验课,需要明确实验内容,并提醒学生在课前或课程刚开始时观看MOOC微视频,进行实验注意事项和范例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3 混合教学模式下程序设计课程MOOC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MOOC课程建设主要围绕微视频录制、课堂环节设计、电子教案制作、电子教材编写、案例选取、例题解答制作、测试题库建设等进行。维护阶段主要是进行测试成绩统计、互动社区维护、题库完善、结课证书发放等工作。

3.1 微视频制作

微视频是MOOC的核心组成部分。微视频的录制质量对于是否能够实现课程设计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将录制的各个环节理顺清楚,保证主讲老师、助理老师、摄制团队、后期制作方分工协作、紧密配合[13]。

对于程序设计课程的理论课部分,我们的建议是采用演播室录制加操作截屏相组合的方式进行制作。其中,理论讲解与分析完全采用录播室录制方式,案例讲解和习题视频解答采用录像和截屏方式进行。建议制作时使用提纲式脚本,主要原因是确定性脚本容易造成主讲人语调平缓,重点不突出。提纲式脚本会造成后期制作工作量加大、成本提高,但效果相对较好。主讲人出境方式建议采用切换方式。在实验课部分,由于时长较短、内容较单一,录制时可完全采用录屏方式,不出现主讲人,脚本可采用确定性脚本,一方面提高制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同时也不存在对课程授课效果的影响。

3.2 教学环节设计

对于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可以借鉴文献[14]中的理论导学型教学设计、问题研学型教学设计、案例研学型教学设计和实验探究型教学设计。具体设计中对理论课部分主要采用理论导学型和问题研学型,对于实践课部分则主要采用案例研学型和实验探究型。为了加强学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应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工。

由于程序设计课程的概念较多,因此在教学环节设计时,要注意每个概念结束后设计即时题目,以便增强学生印象,同时检验学习效果,对实际课堂教学提供教学进度参考。

3.3 课程结课考试方式选择

纯MOOC教学模式下,结课考试是利用线上考试系统进行,学生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登录考试系统进行在线考试。混合模式下,课程的结课方式往往趋向于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考试方式,即线下考试模式。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人员逐渐开始推崇全程考核,重视平时成绩,而MOOC平台恰恰能够非常全面地提供学习者的平时表现。将线下结课考试成绩和MOOC平时表现综合考虑,给出的结论将会对学习者有更加全面的评价。

对于程序设计课程而言,目前,结课线下考试可以采用类二级考试系统进行。MOOC部分除设定知识点即时问答之外,还可设定课前测验、课后测验以及阶段性测验模块,主要题型可包括选择、判断、程序填空、程序改错等。这些环节的得分,可作为学习者的平时成绩。

4 结 语

在MOOC和传统教学都存在明显不足的情况下,结合二者的优点,采用混合模式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良好选择。对于程序设计课程而言,不仅重视理论,而且实践环节也至关重要。因此,程序设计课程的混合模式教学设计及在此基础上的MOOC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着重就混合教学模式下的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和MOOC建设问题进行了重点探讨,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希望对类似课程的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教司课程改革项目(2-1-ZXM-05)。

第一作者简介:韩庆龙,男,讲师,研究方向为智能优化算法及应用,。

参考文献:

[1]McAuley A,Stewart B,Siemens G."The MOOC model for digital practice", University of Prince Edward Island,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s Knowledge synthesis grants on the Digital Economy[EB/OL]. [2016-12-20]. http:///edblog/wpcontent/uploads/MOOC_Final.pdf.

[2]维基百科.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EB/OL]. [2016-12-20]. http:///wiki/Massive_open_online_course.

[3]柴艳妹. 国内外MOOC研究热点前沿可视化对比分析[J]. 现代情报, 2015, 35(11): 106-113.

[4]汪基德, 冯莹莹, 汪滢. 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J]. 教育研究, 2014, 35(9): 104-111.

[5]约翰・丹尼尔. 让MOOCs更有意义: 在谎言、悖论和可能性的迷宫中沉思[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3): 3-12.

[6]何克抗. 关于MOOCs的“热追捧”与“冷思考”[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 13(3): 110-129.

[7]姚琪. MOOCsΥ统教与学模式的冲击与破解之策[J]. 中国成人教育, 2016(8): 123-126.

[8]郝连科, 刘帅, 王悦. 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研究[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6): 81-85.

[9]时贵英, 刘华蓥, 李瑞芳等.MOOC教学模式融入高校传统课堂的应用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4): 174-175.

[10]杨丽. SPOC在传统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6, 26(5): 56-62.

[11]何芳, 夏文红, 何芸. 基于cMOOC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6): 55-56.

[12]李祁, 李瑛, 赵秀丽. MOOC平台下的“混合式”计算机教学模式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4(36): 111-113.

混合式课程建设第2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预科;《C语言程序设计》

1《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概述及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C语言作为一门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有着清晰的层次结构,可按照模块化设计的方式对程序进行代码编写,不仅有利于程序的调试,而且依靠非常丰富的运算符和全面的数据类型,轻松搭建各种数据结构,通过指针类型更是可以对内存直接寻址以及对硬件直接进行操作。所以C语言既能够用于开发系统软件,也可用于开发应用软件[6]。C语言作为学习编写程序者的入门语言,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与计算思维能力,也为他们后续学习其他计算机语言,如我们熟悉的java语言、C++语言的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有助于培养编程者的非智力因素,如意志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等。鉴于C语言的上述优点,从2016年开始,学院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作为预科理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并对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义明确,旨在培养预科学生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与计算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进入本科阶段的持续学习及日常应用中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夯实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的结构化方法。(2)能力目标:具有独立分析阅读程序功能的能力,独立编写一般程序的能力,独立在电脑上调试程序运行的能力,小组团队协作的能力,初步构建计算机思维能力。(3)素质目标:通过编写程序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通过调试程序培养学生直面问题时沉着冷静、坚持不懈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能分清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统筹规划的能力;通过综合性实验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相互配合、协作的能力与团队精神。《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预科学院受众面极广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计算机课程的共性特点,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对标学院制定的课程培养目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合的。

2《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自然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感同身受,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在第一章介绍程序设计语言概述时,无缝衔接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显著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实现祖国的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添砖加瓦。在第二章C语言概述介绍基础语法“标识符”命名规则的时候,顺势指引每位学生作为社会人在学习、生活及工作中都要遵纪守法,恪守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制度,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在第四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中,通过选取选择结构的实时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当下社会,每个人面临的诱惑很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一定要有一个道德、责任的评判标准,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才是硬道理;同样的道理,遇到问题或面临多重抉择时,要分清主要、次要矛盾,量力而行,学会取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在第五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中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到重复性工作的重要,如我们的环卫工人,每天清晨不辞辛劳地清扫我们生活的城市卫生,这就是一种重复工作,但也正是这种重复工作,给大家提供了清新、干净的居住环境。在第六章数组中,介绍数组定义———相同类型的数据的集合。数据的集合显然是超过一个以上的数,自然联想到集体的力量,在生活中学生们要学会团结合作,遇到复杂,难度大的问题,注重发挥团队中的个体优势,再加以规划、整合,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第七章指针中,指针是C语言的精华,也是C语言中的难点,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困难,这个时候,要多多鼓励,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找回自信,锻炼学生的耐心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力。在第八章函数中,讲解递归的思想例题的时候,激励学生的责任担当,发扬模范带头作用。

3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实现

3.1学情分析

在知识层面上,预科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在先前的学习经历中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编程语言,绝大部分学生对于编程而言可以说是零基础,但是处在“互联网+”时代的他们,对计算机程序设计又有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认真设计教学模式、悉心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在认知层面上,这个时期的青春少年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容易沟通,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判断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能否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且这个阶段也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黄金时期,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C语言程序设计》专业知识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的品德修养加以正确引导。

3.2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的实现,不仅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移动式、互动式教学成为可能,让学生卓有成效,又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混合式教学视域下的课程思政建设——以预科《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将课前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环节、课后教学环节有机结合,将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3.2.1课前教学环节课前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设计中的第一环节,课前教学环节设计的成功与否对课堂的教学效果意义重大。课前教师将《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任务按章节进行知识点的细化拆分重组,制作电子书、教学视频、在线习题、在线测试等教学资料,将其上传到学习通网络平台,供学生课前学习。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观看教学视频,阅读电子书完成相关预习任务,随后进行必要的线上小练习,检查线上学习成效。练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惑,随时可以通过学习通互动平台在线反馈给授课教师。该学习平台还将检测学生课前的学习状态与进度,教师通过观察后台的学习记录数据,对学生的自学状况有一定的了解。这里特别要强调教学微视频制作,这是线上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关键环节,一般将视频时长控制在10min左右,主题突出,语言浅显易懂,画面设计要能抓住学生的眼球,一旦新内容的学习中涉及思政元素,要用30s左右的时间,点醒该视频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达到学习知识兼顾育人的目的,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如在介绍C语言基础语法“标识符”命名规则的视频中,“规则”就是思政的切入点,可以加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凡事都要讲规矩”的语段。3.2.2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课堂里,第一阶段小结课前学生在学习通平台的自学内容,反馈线上学生普遍提及的问题;接着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思考,而后相互交流对问题的认知看法,教师旁敲恻隐锻炼学生多维度思考去剖析一个问题,做到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第二个阶段是因材施教,个体解惑答疑。《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上课地点在机房,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设计一道与视频内容紧密相关的程序编程题,让学生分组练习,由于个体的差异,每组学生在设计编写程序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第三个阶段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通过线上测试,查漏补缺,使用思维导图加强对知识点的梳理,使知识脉络系统化、条理化;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题。第四个阶段提升素养阶段也就是升华到德育教育的高度,呼应视频中新知识中的思政元素,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贯彻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以《if多分支选择结构》为例,设计到语法结构、执行过程及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典型例题的程序分析,不仅可以巩固新知识的学习,还能将德育教育贯穿其中。

3.3课后反思环节

课后反思环节是通过学生作业的查收情况,再测试情况来完成对教学的满意度评价。学生首先需要按照课堂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阶段性编程练习。教师对编程作业进行批阅、评价。教师需要建立起目标、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鉴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考虑从计算思维角度层面出发,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亮点,发挥评价的激励机制,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效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程序中出现的错误,不能简单漠视或是否定,更不能不屑一顾、不作评价,面应当来取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另外,当需要鼓励、赞赏的时候,也要注意评价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问题呈现出的结果,并对自己的结果有新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再结合实体课堂的现实表现给出每一位学生的阶段成绩。在此过程中,学习通智能学习平台就是师生之间互通信息的媒介。最后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分发给学生,并附带给每位学生一个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本课程学期初、学期末,分别对四个教学班的学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混合式教学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的满意度。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发放18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0份。图1展示了经过一个满学期的教学实践,《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运用混合式教学视域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提升道德素养作用的调查数据。认为对自己的道德素养没有提升作用的学生人数从学期初的17名下降到学期末的0名,比例提升显著,将思政元素融入C语言专业课的学习中,确实对学生价值观塑造有积极作用。

4结语

混合式课程建设第3篇

【关键词】“网站建设综合实训”课程 混合式教学资源库 建设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34-03

教育部 2011 年了《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的通知》,决定以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为引领,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提升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能力,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来开始尝试通过信息技术将学校教育、社会实践及终身学习结合在一起,进行混合式的教学改革。学校将信息技术应用渗透进课堂教学,通过教育途径的延伸,线上线下学习的结合,实现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从建设目标与思路、建设内容、实施方案、应用成效、特色与创新等方面对“网站建设综合实训”课程混合式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进行探索,以突出教学特色创新,大幅提升线上线下教学成效。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职业教育理念与远程教育理念混合,将网络资源的在线学习与离线学习混合,将传统教学资源与数字化资源混合,将真实环境的学习方式与虚拟(网络)环境的学习方式混合,构建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和数字化学习两种方式相融合的混合式教W。

(二)开发多样性混合立体化教学资源库。优化混合式教学实施方案,在改进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整体设计、单元设计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设计一套切合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课件、助学视频及动画、试题库、学习评价体系等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三)突出自主学习,强化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活动为导向,将传统学习方式优势和数字化网络学习优势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上下工夫,关注学习过程,加强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训练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力求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

项目以“教学团队集中学习讨论与培训(领会相关资源库建设理论)到企业、同类院校调研根据课程内容及特点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教学元素设计与开发(包括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等)教学模式重构,混合式教学资源整合混合式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项目研究总结,评价并进一步改进优化教学资源”的思路开展研究。

二、建设内容

通过对课程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深入融合,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教学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整合立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借助互动性强的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实现课程线上线下“双互动”,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最终使学生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面授教学设计。课程将“翻转课堂”理念运用到教学中。以分组教学的形式,将班级学生分别划分为 6 组,每组6-7 人,每组设组长 1 名。教学环节按照企业项目开发过程,穿插角色扮演。计算机网站建设实训室被拟为“广西南宁欣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担的工作任务是某商务网站投票系统、注册系统、留言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学生分别扮演网页(美工)设计师、Web 软件开发设计师的角色,教师分别扮演客户、项目经理的角色。

在课堂教学面授过程中,围绕网络学习中存在的疑点、难点,通过小组课前汇报、撰写计划、案例分析、协作学习、编码调试、作品评价等教学活动环节,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同时,课堂教学中的资源都可以从网络教学平台中获取。

(二)网络远程教学开发。课程提前一周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工作任务。网站资源库的网络教学对课堂教学提供全方位的导学助学支持。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提供学习方法指导、指导学生选择学习媒体和学习开发工具、提供学习心理辅导和在线交流等。

在网络教学中,适时导学材料、作业、辅导资料、知识拓展资料等学习资源;定期组织在线测试和集中辅导;策划组织在线答疑、主题讨论、典型例题与案例解析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协作学习,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在线导学、定期实时辅导和集中面授辅导等方式的结合,保证导学助学服务不间断地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三、实施方案

课程一般按照 5 个课时进行单元设计编写。以模块 1 中第四个工作任务投票功能实现为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其中线上学习 2 个课时,线下学习 3 个课时。

(一)课前准备。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领取工作任务单,浏览和下载资源对投票功能相关知识点进行学习,与组员之间讨论交流,进行学习资料收集与整理,制作项目需求分析,并根据项目需求分析,进行投票功能设计,确定制作方案。

(二)课中讲授。课中讲授可从以下步骤展开:(1)针对学生网络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提示学生疑点、难点的解决思路;(2)学生小组分工协作,完成程序开发、编码单元调试和集成调试;(3)教师对各小组执行进度和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提出整改意见;(4)学生课内讨论交流,根据教师建议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5)成果展示,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布置下一个工作任务。

(三)课后巩固。学生将作品修改完善后通过网络平台提交给教师,教师在平台上批改作业并给予反馈。师生在学习平台上针对教学问题进行交流。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内容。

课程教学资源针对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开发,主要见表 1。

四、应用成效

教学资源实践环节经历了两个课改班级的课程教学(即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按照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新编制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校本教材等资源实施混合式教学。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学生成为主体,对学习内容兴趣增大,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慢慢参与到项目中,体验工作角色的魅力。其次,学生能够自主思考、探索,进一步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宽了学习的途径和渠道。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明显增强,课堂授课学习氛围有较大的改观。

同时,第一阶段实践教学环节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课时限制,一开始选取的教学内容难度偏大,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线上工作任务,增大了线下教师课堂教学指导难度。二是学生网页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自主开发设计网页的时间和空间不够。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难以自主开发网站,优秀学生作品较少。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第二阶段实践教学环节中,课题组成员反复研究总结,并提出改进方案和下一步研究工作计划。一是对现有的教学内容筛选和提炼,寻找适合课堂教学的企业实际项目,修订出切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校本教材,进一步进行线上线下学习时间分配和资源建设。二是搭建“网站建设综合实训”课程资源库网站,丰富课程资源库,为学生课后学习和探索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经过两个阶段的教学实践研究,课改班级学生较非课改班级在课程综合成绩、网站开发综合能力上有较大的进步和提高。如图 1 所示。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对完成实践教学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88 名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如图 2 所示。

五、特色与创新

(一)与竞赛项目对接的教学资源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积极探索新思路,开发微课视频、制作助学游戏、搭建课程网站,将所有教学资源集成在一个平台。既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大V、教学计划、整体设计、单元设计等教学资料,又涵盖了教学课件、课程素材、学习手册、优秀作品等教学资料,资源强调多而精,极大程度上丰富了课程多媒体资源库,扩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将课程学习延伸到了课外。

结合相关竞赛标准,在教学目标上提出高要求,学生不但能够掌握网站规划、网站功能设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使用动态网站技术独立完成建站工作,对现有的成熟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团队合作完成小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产品的测试与维护。真正做到以教学资源促进竞赛项目,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二)创设“工作室制”的资源学习环境。引入企业“工作室制”的教学环境设计,将企业真实环境带入课堂,教学环节按照企业项目开发过程,穿插角色扮演。模拟企业环境的教学情境设计,重在全面培养其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与规范等综合素质。

将企业项目开发流程贯穿课程教学环节,严格按照“网站策划网站整体设计静态网页设计动态网页设计数据库设计网站测试网站上传网站更新维护”整个标准的企业网站开发过程进行设计,促使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边“用”边学。

(三)校企合作共建课程资源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深度挖掘企业资源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契合点,利用企业资源更好地改善课程教学质量。依托企业资源,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重构课程内容体系,结合岗位分析将企业实际项目融入教学内容,使得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升课程教学整体水平。

内容重构以就业岗位定位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作为重要依据,课程将企业实际项目融入教学内容,以 3 个子项目12 个典型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通过参与网站项目制作,亲自体验“网站策划―网站整体设计―静态网页设计―动态网页设计―数据库设计―网站测试―网站更新维护”整个标准的企业网站开发过程。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对接就业方向,接轨就业岗位,切实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企业资源的注入使课程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该混合式教学资源已经实际运用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验班级的课堂教学。对完成实践教学的专业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通过混合式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学生学习兴趣更为浓厚,迟到旷课率减少,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所提高,改变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同时也提升自学能力和职业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程建钢.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强光峰.科学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四个关键[J].基础教育参考,2015(7)

混合式课程建设第4篇

关键词:数字化 课程资源混合式教学 一体化教学

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是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主持建设并已顺利通过验收的部级教学资源库。学院坚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和一体化课程改革并举,依据“碎片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的建设思路开展资源库建设,并在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递进课程体系,满足学习者不同层次和学习环境的需求,提供一个全新的个性化教与学的模式和方法。

一、基于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的优化建设和有效整合

1.以示范课程和特色资源为核心的颗粒化资源建设

课程资源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规范,将源于企业的实际案例载体提炼为典型工作任务,完成课程整体方案的设计,并以学习任务为单位开发配套教学资源。通过核心资源和拓展资源两种不同类型的资源呈现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中做,做中学”的实际案例及操作方法。课程资源建设包括课程概述、教学实施、学习指南、考核评价等4大类18项子资源,将传统课程教学资源通过资源汇集、搭建导学平台转化为课程标准、课程说课、整体设计、教学活动策划表、电子教案、电子教材、学习情境教学课件和视频、项目案例、经验技巧、习题和试题库、项目评价表等数字化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课程的开放共享优势,在云课堂上二次开发和自主搭建适合学情的个性化课程。学生再利用多种学习终端,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检测学习效果、开展讨论、答辩和交流等活动,并利用虚拟仿真软件进行智能化训练,把传统课堂被动学习模式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教与学新模式。

2.数字化课程资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是建构一体化课程体系,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资源建设在顶层设计时应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广泛开展行业企业调研,明确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要求,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开发一体化课程资源。

二是开发虚拟实训特色资源,实现人机交互的真实模拟环境。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动画、三维模型、虚拟仿真等多种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以典型电气控制产品为载体的电路分析、制作、调试、维修等工作过程,从而使学习者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沉浸感,并使技能得到标准化、智能化的模拟训练,满足一体化教学需求。

三是开发移动数字课程,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有效整合文本、视频、动画、图片等颗粒化资源,形成开放的数字课程。通过移动终端实现跨时限和地域的探究学习,创新学习方式,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

二、基于数字化课程建设的混合式教学实践

1.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是教与学实施过程中的知识和信息传递路径的探究,是混合多种教学理论、多种学习环境、多种学习方法、多种学习资源和多种学习效果评价等的综合体。

在“互联网+”背景下,在线教育正日益成为职业教育变革和关注的焦点,所谓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把传统学习方法和网络信息化教学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也就是在恰当的时间运用合适的技术手段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所以翻转式课堂翻转的是教学理念,而非形式,鼓励学生课前自学,课堂答疑解惑,这就是翻转式课堂的理念。

2.以学习任务为主线的混合教学模式创新和实践

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创新、情感和价值观。而“新技术是为新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服务的。只有在改革了的教育中,它才能起到重要和正确的作用”,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的深化实施。

一是课前任务布置和自主学习。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围绕教学目标,直奔主题,即线上自主学习。教师可先布置学习任务,预设一些目标明确的引导问题,引导学生线上自主观看动画和视频,带着问题自己学,并参与视频中的在线测试。譬如在一体化课程PLC及设备的安装的学习任务传送带运输机控制的学习中,教师使用动画《传送带运输机动作演示》,使学生明白传送带运输机的控制要求;再发放学习任务单,布置学生课前线上观看《PLC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触点指令》等视频,为课堂学习、交流和解疑做好功课。

二是课上知识内化和技能习得。本环节的重点是答疑解惑、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即线下课堂教学,实现知识系统化。把在线学的知识点用起来,包括动手实践、学习检测、重点讲解、拓展训练和考核评价等,中心思想就是教师把网络学习的知识点串起来,构建知识结构链,让学生完成知识点/技能点学习任务(模块)课程的知识构建。譬如,在传送带运输机控制学习任务课堂教学实施中,可设计应用动画演示触点指令应用和模拟编程,结合问题分析重点和难点。

三是课后巩固检测。以在线作业为核心,进行难点重点的强化和在线辅导答疑等。在线提交、在线交流和辅导,让学生感觉老师就像在身边进行指导,这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够真正得到内化。

3.混合式翻转教学的关键是重构学习过程

实施混合式翻转教学,课前和课中学习内容的合理分割是关键,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翻转课堂”对学习任务的学习过程进行重构,第一环节是课前的信息传递,通过学习任务单、视频、在线辅导来实现,其中学习任务单是学习路径,视频和互动是学习支撑。第二环节是课中知识的吸收和内化,通过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策划和推送的学习任务获取知识,以师生有效辅导和生生交流互动共同完成学习活动,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倡导有效学习,让过程形成技能,让技能生成能力。

三、小结

混合式课程建设第5篇

【关键词】Web2.0;混合式学习;混聚;学习系统设计;学习支持服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8―0021―05

一 问题提出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当前,以互联网技术代表的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应用进程之中。随着网络接入设备的普及、接入速度的提升,以Web2.0为代表的互联网应用已越来越多地涉入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之中。特别是被称为“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的年轻一代,几乎每天都在使用计算机、智能手机、PSP等内置联网功能的计算终端,并利用电子邮件、文字信息(手机短信或即时通讯)、在线聊天或诸如“魔兽世界”等虚拟世界进行人际交互。可以说,以互联网应用为代表的数字体验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轻一代对数字生存的倚重及其在虚拟生活中投入的大量精力,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但同时也蕴含了很多有待挖掘的教育潜力。首先,越来越普及的联网终端提供了传输和展示交互式多媒体学习资源的极佳渠道;其次,在适当的引导与自我管理之下,现有技术环境可以很好地支持学习者的非正式学习,除了以资源、技术等方式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之外,还能以时间管理、认知辅助等方式支持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最终使个人学习生态(Personal Learning Ecosystem)健康演进;第三,联网终端及其应用系统变革了人类社会的通讯方式与互动结构,学习者可以按任务、兴趣、人际等多种维度构建学习共同体并进行交互。ICT的这一特征,也与近十余年来关注建构性、情境性、社会性的学习观不谋而合,可以说ICT已经为新学习理论下开展以技术为中介的学习提供了基础条件。

基于以上原因,教学设计者如何利用新兴的ICT特别是以Web2.0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利用泛在数字生活资源的教育潜力,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资源及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的变革,转变学生学习理念,提升学习效果,成为一个必须关注的研究课题。所谓Web2.0,主要是指自大约2003年兴起的,以RSS(Atom/Jason)、Tag、Ajax等技术为基础,以Blog、Wiki、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s,SNS)、社会书签等应用为载体,以用户创建内容、注重集体智慧积聚和用户体验等为特征的一种互联网应用形态。当前,对Web2.0的关注早已不再是技术领域的专利,实际上它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当前经济、生活、教育等诸多社会活动的运作方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以Web2.0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本身也应该是学生(特别是高校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也理应成为新时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重要研究内容。

国内外研究者对新互联网技术的教育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关于Web2.0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占据了主要部分。部分学者探析了Web2.0的技术特征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建议Web2.0技术应纳入21世纪教师的必备技能之一[1]:研究者认为Web2.0具有“可写”(Writable)性,有助于吸引学习者参与学习内容的创建,从而获得更深的学习体验[2];同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能引导深入的人际互动,构建多维的、高内聚的在线学习共同体;此外,Web2.0可以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人学习生态(环境)[3]。基于Web2.0技术的教育实践也很普遍,研究者对Blog[4][5][6]、Wiki[7]、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 Services,SNS)[8]等技术形态的教育应用进行了大量尝试,以社会网络为例,仅在SNS站点Ning中,以“Education”为主题的在线共同体就已达到4995个[9]。国内研究者对Web2.0教育应用的研究也同样表现出极大热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同时包含“Web2.0”和“教育”、“教学”或“学习”关键词的记录在短短三、四年间已经达到235条,就研究内容上,既有对Web2.0教育应用理论分析与探讨[10][11][12],同时相关的实践也在各级教育系统中广泛开展,研究者除了将Blog、Wiki、社会书签等Web2.0应用作为开展英语、化学、文献检索[13][14][15]等课程的支持平台外,有的还将Web2.0应用技能作为学习内容进行课程化建设[16]。

可见,以Web2.0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技术的教育价值已为教育工作者所共识,但由于Web2.0这一概念框架本身技术架构庞杂、应用形态多样、更新发展迅速等特点,加之相关研究也缺乏明晰的范式与研究方法加以借鉴,因此对于这一新技术对学习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以及对新技术环境下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仍有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种考虑,本文试以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人类学习与认知》课程进行的混合式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基于互联网络服务设计与开展混合式教学。本文介绍了以Google Sites(协作平台)为核心构建课程资源站点,并依赖Google Groups(讨论组)、微博客、社会网络和即时通讯软件等公共Web2.0应用规划和设计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方式与方法。

二 基于公共互联网服务的混合式学习课程规划与建设

1 课程概况

《人类学习与认知》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计3学分48学时,规划于本科第4学期开设。课程内容包括三大模块:1)学习科学发展中的主要学习理论流派;2)影响学习绩效的个体认知心理与群体认知因素;3)当前ICT背景下进行学习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本课程一方面是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前期有关“学习理论”的系统梳理,同时也是对“技术支持学习”这一本专业重要研究领域的引领与指导。课程设计者希望借此促进学生搭建理论与技术的桥梁,提高个体和组织学习的效能,推进知识创新的组织方式、支持策略与激励机制应用,能以系统、整合的、生态观的方式开展设计、开发、管理与评价ICT支持下的人类学习活动。

2 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规划

依据课程特点与教学目标,研究者规划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方式。在课程站点设计上,研究者希望除基本的在线学习功能外,还为学生提供及时、多渠道的课程资源获取方式,以使学生能以即时通讯、Web、E-mail、移动终端等多种方式参与学习共同体交互,将学习融入学生日常数字生活,整合正式与非正式学习,为学生创建一个一体化的学习生态。

为更好地进行课程规划,研究者于2008年12月提前对选修该课程的部分学生进行了前期调研,内容包括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已有的技术基础以及对课程的期待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中涉及到的理论只停留于对一些名词如“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等的了解,而对于理论的意义和整体脉络较为混乱;在技术方面,选修学生均自备电脑,每周平均上网时间约为18小时,每周平均使用即时通讯工具QQ与社交网站校内网(省略)超过8小时;同时学生对课程拟提供的多渠道、多维度的技术支持系统期待较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研究者采取了以下策略开展本门课程教学。

(1)在资源提供方式上,使用公共互联网,基于Google协作平台和讨论组、微博客(选用“饭否”、“嘀咕”)、社会网络(选用“校内网”)进行课程资源建设与信息。

(2)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在方法上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案例教学法。同时,为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与能力,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体系,对各学习模块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活动,最终拟定的学习活动规划如表1所示。此外,课程还设计了一个贯穿整个学期的学习任务,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网络平台进行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

(3)在教学组织与学习支持服务上,课程采用了本、硕互动的组织方式,由预修过本课程的4名硕士二年级研究生担任本课程的助教,通过面对面、电话及课程互联网平台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同时鉴于研究者先行研究[17]中已验证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的互相支持与自我服务方面的有效性,在本研究中采用了兼职管理员制度,吸纳部分学生参与课程建设与学习支持。

2、注册微博客并绑定即时通讯、跟踪课程内容更新微博客

2 2009年2―3月,18学时 学习基本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 1、学生在社交网站中为学习理论家创建个人页面;

2、学生将学习理论家的观点制作成一个专题学习网站;

3、学生小组间作品互评、展示与终评。

3 2009年4月,12学时 新兴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社会与情境取向的学习论、非正式学习等) 1、学生小组协作学习生涯规划知识,完成个人大学四年生涯规划,集体策划一个面向新生的生涯规划教育项目;

2、对策划生涯教育项目的过程进行会话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分析集体协作的发生过程。

4 2009年4-5月,12学时 新兴学习技术与学习设计 1、基于公共互联网服务规划与管理个人网上活动生态;

2、基于公共互联网服务进行一个具体的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

5 2009年5月下旬,3学时 课程内容梳理与总结 无

3 课程站点的设计与集成

课程站点作为混合式学习中在线学习部分的起点,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也是学习支持服务设计的技术基础,是课程资源信息、师生和教辅人员交互的中枢。根据本课程规划的功能需求与应用流程,研究者最终选定Google Sites作为课程门户站点(sites.省略/site/coglearning/,图1),Sites可以创建页面(Pages)、列表(Lists)、公告牌(Announcements)、文件夹(File Cabinets)和面板(Dashboards)等5类Web对象,可以满足Web资源建设的主要功能;同时支持无限分级、文档附件、多人协作和版本管理等功能,便于开展基于Web的协作活动; Sites还可以Web部件的方式混聚与利用Google Docs等外部应用和资源。

依据课程内容、先行调研并辅以运行过程中的持续修正,课程站点最终模块包括课程简介、学习指南、最新公告、教学日历、课程资源、课外阅读、每周电子报、课程讨论区等9部分。

功能模块 功能说明 实现技术

课程简介(主页) 课程及师生基本信息、课程最新动态展示 Google Sites页面

学习指南 课程目标、评价方法以及学习方法指南 Google Sites页面

最新公告 课程相关的通知、公告以及资源信息 Google Sites公告牌

课程大纲 提供课程教学大纲及各章节学习目标 Google Sites页面

教学日历 提供教学进程安排及资源建设动态 Google Sites列表

课程资源 提供课程面授讲稿、学习活动规划,阶段学习成果展示等 Google Sites页面、文件夹。其中在线课件由Google Docs后嵌入(同时也以文档附件形式提供PDF版本下载)

课外阅读 提供各章节相关的课外拓展阅读资料 Google Sites文件夹

每周电子报 由助教和学生兼职课程管理员收集并编辑的电子小报,用于展示学生每周心得、制品及推荐的优秀资源。 Google Sites公告牌

课程讨论组 兼有邮件列表与Web讨论区功能,提供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交互 Google Groups邮件列表

其它资源 提供了微博客(饭否、嘀咕)和社交网站(校内网)的课程资源更新源 基于GMail、Google Groups、饭否、嘀咕等服务混聚而成

4 学习支持服务的设计

在以技术为中介的学习活动中,学习支持服务的作用尤为重要。本课程学习支持服务设计主要依循三条思路,一是发挥学生者自我服务的意识与作用;二是注重学习群体的建设与学习氛围的营造;三是提供多源、泛在的信息资源,支持学习者的非正式学习。

具体的讲,除了提供课程讨论组、教师及助教定期答疑等常规支持服务形式之外,本课程还在以下两方面进行了尝试。

首先是征集部分学生承担学生兼职管理员,他们与研究生助教协同参与课程网站建设、讨论组释疑解惑等支持服务;此外,管理员还负责维护一份称为“每周电子报”的在线杂志,用于收集全体学生每周在课程学习方面的经验、心得、作品以及分享的网络资源。采用这一方式的用意一是为了创建学习者共同体;二是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生成自主意识。此外,研究者组织优秀学员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探讨并分享课程学习的经验,期望以模仿学习的方式,诱导其他学生的非正式学习。

其次,从技术的角度整合公共互联网技术,规划与构建多源、立体的学习支持服务网络。出于引发学生在日常网络生活中的偶发学习的考虑,研究者采用混聚方法设计实现了以微博客为中介,面向学生即时通讯工具(如QQ/MSN/Gtalk)和社交网站(暂时支持校内网)的信息推送机制。首先是课程站点的更新信息自动通知管理员,并由管理员审核后通过邮件转发在讨论组(groups.省略/group/coglearning),而讨论组的所有更新(包括师生创建的交流主题)均以RSS源的方式混聚自动更新课程微博客(省略/coglearning 或省略/coglearning),考虑到学生较多地使用社会网络,研究者同样利用微博客站点的插件将更新信息同步至至建于社交网站校内网的信息帐号(省略/profile.do?id=230650652 )。这样,学生只需要注册相关的微博客服务或社交网站并将课程的信息帐号加为好友,即可以及时地接收课程资源、师生交互等方面的最新动态,在将自己的微博客与即时通讯软件绑定后,还能在QQ等即时通讯软件中及时了解课程动态。另外,由于课程服务采用的Google讨论组具有邮件列表的功能,因此师生也可以通过收发电子邮件实现及时接收课程信息,并参与异步的讨论。本研究中课程信息资源的最终流程如图2所示。

三 应用效果及讨论

1 应用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研究者依据学生到课注册率、学习活动成果、课程作业、课程考试以及研究者编订的调查问卷,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了综合的评价。

从课程实施情况来看,学生到课注册情况较好,两个平行班的平均到课率分别达到93%和87%,当然由于研究设计上无法应用组间比较进行检验,这一数据无法证实与课程组织方式之间的相关程度,但就此数据大致可以判断,学生对课程的组织方式持有认同感和欢迎的态度。从课程学习活动成果、课程论文及期末成绩的分析来看,绝大部分同学除了对课程内容体系有了较全面的掌握之外,对于课程讲授的相关技术有了更多的理解,对于技术的教育化应用意识也有所提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此外,研究者还采用自编订的问卷就这一课程组织方式对学生学习方式、知识习得、技能掌握、学习态度与学习意识改变等方面影响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评价。首先,研究者采用德尔斐法(Delphi method)分两轮向领域专家征求意见,同时结合对目的抽样样本进行的深度访谈,最终编制成一份包括课外学习情况、课程内容掌握、技能掌握、技术教育应用设计与应用能力等四个维度共25题的自编问卷,经试测并修正后对87名修读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94.3%;问卷信效度分析Cronbach α=0.775、KMO=0.685)。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基于协作平台的,师生协作构建课程网络资源、基于微博客与即时通讯等方式提供及时课程更新信息通知、学生兼职管理员制度等课程组织形式具有较高认同度;另外,借助多源信息通知的技术机制来引发非正式学习的设计也获得明显效果,学生借由这一方式引发的课外自主学习达到4.3次/周和3.1小时/周之多,而学生在同时期修读的同类其它课程上,每周的自主学习活动则为1.7次和1.2小时,效果较为明显。用于调查学生对课程组织方式的Likirt 5点量表(1=完全不认同 5=非常认同),显示学生对这一课程组织方式的总体接受程度较高,如表3所示。

此外,学生也普遍认为这一课程组织方式调动了其对课程学习的主体意识与参与热情,有助于其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对选修学生对课程学习效果的调查(采用李克特5点式量表,1=完全没有效果、5=非常有效果)结果也显示课程结束后学生在课程内容体系把握、相关的技术应用能力,特别是学生对于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选择、设计与规划技术支持的意识与方法等方面有较佳的效果,如表4所示。由此可见,学生在知识、技能与应用意识等方面较好地达到课程设计的预定目标。

总之,本研究的结果证实,这种新课程设计与组织方式有助于大学生的学习,该研究对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经验。

2 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不足,需要在进一步研究中做更为深入的探讨。

(1)要使这一较多融合了非正式学习的课程组织形式具有实效,首先前提是学习者发挥主体意识,意识到学习是自身成长的自觉诉求。但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却缺乏这种对个人意义的追求,只是将课程学习视为任务,处于被动化。这影响了学生对课程设计思想的理解,并限制课程学习效果的拓展和深化。

(2)在设计本课程之初,研究者试图发挥多样的计算技术来帮助学习者学习,但在应用中发现学生对于相关的技术背景缺乏基本的了解,加之课程前半期在技术支持上的不足,限制了技术对学习的支持力度,直至课程后半期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并建立以兼职管理员制度为核心的同伴互助机制后情况才有所好转。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不是专门为教育而设计的,而课程是有着严密组织与逻辑结构的教育项目,当将其放置在公共互联网上时出现了诸多限制,特别是在任务分发与作品统一回收、多系统之间同步学习内容等方面也偶有捉襟见肘之感。

混合式课程建设第6篇

[关键词]课程建设 混合教学 MOOC SPOC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161-02

一、引言

SPOC是英文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简称,按照字面意义理解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其中,small和private是相对于MOOC中的massive和open而言。“small”是指学生规模一般在几十人到几百人;“private”是指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SPOC课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指出,当前MOOC对大学实体课程的影响很小,而这原本应该是大学的最初目标和出发点。也许正因如此,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全球顶尖名校开始跨越MOOC,尝试一种小而精的课程类型――SPOC。

21世纪的大学应该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创新人才,目前多数高校的课堂学习现状远不能满足这样的需要,这种形势迫使我们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进行有效的高校教学改革,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施密德特说“青年必须用文明人的好奇心去接受知识”。一所真正的大学,应该创造知识,而不只是传递知识,是“教育产出”而不是“教育输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采用了以“能力为导向”,以“服务学生为核心”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软件项目管理这门课程是与实践结合很紧密的课程,我们多年逐步进行课程改革,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获得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充分体现“做中学”、“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理念,增强了自学和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工作和沟通的能力。

本文介绍了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组在课程教学方面的探索研究,结合最新教学理念,进行课程创新和课程建设。通过“爱课堂”平台进行了SPOC课程建设,在校内教学中进行课堂与在线混合式教学改革试点,在课程设计、学生评价等方面探索在线课程教学规律,研究在线课程的质量规范和标准,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和特点,推动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提升,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二、软件项目管理的混合教学模式

软件项目管理是IBM-教育部精品课程,本课程开课10年多,教学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随堂录制2次。本课程在实践中经过多次的改进、完善,也经历了网络课程实践,基本实现了面向软件学院学生的SPOC授课模式,同时体现了混合教学过程,而且也不断总结经验,提供了可以推广的教学模式。本课程参考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SPOC模式,基本模块如下。

(一)学习前提

本课程是面向软件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或者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他们基本掌握了开发语言、数据库等软件开发的一些工具,同时,学生需要遵守相关的网上学习要求,完成项目实践。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学习”,学生们通过做项目来学习课程。在实践中分组进行,5人一组,需要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

(二)学习资源准备

本教学团队在原有教学平台http:// / SPM / JSP / index.jsp的基础上,借助“爱课堂”平台,建设了课程的线上资源。它们内容丰富,使用方便,互动教学便捷和频繁。平台包括课程主页、课程介绍、教学大纲、网络课堂、在线测试、课程实践、课程小组、交流互动、课程案例分析、课程资源等等,其中网络课堂不但有课件,也包括了教学视频,课程实践不但包括了实践指导书、实践提交结果,也包括了学生的讲述视频等。

为了方便学生观看视频,将每章的教学录像按照知识点给出视频片断,视频时间基本控制在5-10分钟左右,最长的40多分钟,方便使用。

本课程2007年建立了课程教学网站http:// / SPM / JSP / index.jsp,而且此网站也经历了多版本更新,2014年借助“爱课堂”平台又进一步得到完善。网上教学资源,尤其课件、视频、教材是经过多年多次的不断磨合、修订完善的结果。

教学团队出版了《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软件工程案例教程》《软件过程改进案例教程》等多本教材,其中《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软件工程案例教程》在实践中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好评,近百所高校采用这个教材,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第2版)》是“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011年获得北京市精品教材。《软件工程案例教程》获得“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本课程的教材《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自从2005年出版到目前已经出版了3版。

(三)学习计划和实施要求

本课程有16个教学周、2个考试周,学生可以按照教学计划,在线学习课程内容,完成在线测试。在线测试是自动评分的,及时得到反馈,可以验证学习结果。在线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在线提问,参与讨论,通过博客发表自己的想法。此外,学生线下分成5人一组的团队完成实践项目,按照实践指导书完成项目,之后在线提交项目,在指定的期限内可以随时修改提交内容。在课堂教学上实现了师生混合授课模式:对于学生,按照要求讲述对章节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讲述和展示相应项目实践过程;对于老师,课堂上总结重点、难点,回答学生的问题,评价学生的项目实践。

在课程的16个教学周内,学生按照教学计划,结合自己的节奏、进度和方式随时随地地通过网络学习基础内容,课堂时间更多地用来进行师生间的深度互动,讨论重点和疑难问题。每章的在线测试是自动评分的,自动评分功能允许学生多次提交作业,在获得更高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每个实践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发并管理项目,成功完成后可以随时网上提交结果。

(四)学生成绩评价

学生成绩由线上、线下以及团队合作项目等评价组成,对于学生的成绩评价是综合性的。

1.在线学习评价

学生在线学习时间、发表的帖子、博客内容都是评价的依据。

2.课堂讲述评价

每个团队在课堂的讲述也是评价的指标。

3.项目实践评价

每个团队在线提交项目实践结果,包括项目文档,程序,运行结果,针对每个团队的实践结果,采取自评、互评、老师评价、专家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其他的团队也可以给予建议或者批评。这些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基础。

4.期末考试

当然,为了适应学校的要求,期末也有试卷考试评价。

三、结束语

针对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实现了基于SPOC的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型,在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认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理念,通过重构学习流程、学生在线参与、自主学习、互动讨论与协作、课堂讨论、即时测试、反馈和评价等形式,激发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热情,改善了教学质量与效果,创新了教学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 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

[2] 徐晓飞.抓住MOOC之机遇促进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4(1).

[3] 罗九同,孙梦,顾小清.混合学习视角下MOOC的创新研究:SPOC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7).

混合式课程建设第7篇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与技术;课程建设;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279-02

在大连交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开设《混凝土工程与技术》课程源自大连交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优化“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课程体系,拓宽就业渠道》的教改探索与实践。多年来学生的就业数据表明,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就业的去向主要为各中铁局,从事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性能及相关研究工作。例如,2010届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生从事混凝土行业的就业率达该专业总就业率的84.6%,2011届学生从事混凝土行业的就业率达该专业总就业率的79%。由此可见,开展《混凝土工程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对于培养服务于混凝土工程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关键作用。只有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混凝土工程与技术》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方能适应新形势下对高水平混凝土技术人才的需求。2010年大连市混凝土行业共完成混凝土销售量1600万立方米(包括建筑、交通、市政、港口用量),实际产值48亿多元人民币(按现行市场价格计算)。同年,大连市重点项目“地铁”工程全面开工,预计2013年底竣工。这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研发、检测人才的大量短缺,对《混凝土工程与技术》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培养出专业知识水平高、理论基础扎实、能够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混凝土工程与技术》的课程建设,一方面使学生提高认识、加强重视;另一方面需要增强课程本身的吸引力,从各个环节进行完善。

一、课程建设

《混凝土工程与技术》是一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专业课,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混凝土材料涉及面广,行业范围宽,通过《混凝土工程与技术》课程的建设,可使学生在毕业后很快熟悉业务,成为混凝土质检、研发或监理部门的工作技术骨干。在授课时系统阐述了混凝土行业最新的国家标准,例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等,使学生全面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内容,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混凝土工程与技术的先进理念与标准。同时,课程在教学内容更新、课件制作、网络教学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采取了措施,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1.教学内容更新。作为应用型专业课程,课程内容的设置原则为“理论够用,重在应用”,因此,对《混凝土工程与技术》课程的内容设置做了如下调整:主要介绍混凝土材料组成,混凝土结构及基本性能,混凝土生产技术,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预拌混凝土生产工艺、预拌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包括模板工程、混凝土的浇注等。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制品生产工艺及特殊混凝土技术,混凝土结构维修与加固,混凝土的检测与测试等内容。其中,在混凝土结构及基本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内容上加大理论知识的深度,特别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本课程的核心及重点,因此应当深入介绍公式的理论推导及例题计算演示。其他理论内容与实际应用衔接不大的,进行略讲或删减。在混凝土施工工程中需使用大量的钢筋材料,当混凝土发生劣化时,钢筋锈蚀的危害也较为严重。

2.课件制作。《混凝土工程与技术》课程涉及到大量的施工工具、混凝土制品与施工现场的内容,通过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合理编排课件内容及添加图片等方式尽可能把实际施工现场的情况展现在学生面前,结合一些视频资料,使学生全方位理解课程内容,并在以后真正走向工作岗位时,尽快熟悉业务,胜任相关工作。

3.网络教学建设。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课程的电子资源,如教学课件、教学进度表、教学大纲等。同时,在课程的教学博客中发表了大量与课程相关的行业知识介绍等,学生通过浏览网络课程,可大大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督促学生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专业课的知识,灵活地学以致用,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的改革。

1.教学方法改革。①采用启发式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激发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用发散思维思考问题。实践表明,通过学生自行思考得出的正确结论,往往会使他们印象深刻而加深记忆。采取启发式教学,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注意力集中,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②采用互动式教学。在混凝土配合比章节涉及大量的计算,通过计算方能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抗压强度等。结合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采取互动式教学,通过随机提问学生、让学生来黑板前做题等方式,使学生加深对各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更好地掌握较为复杂的理论知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牢固掌握知识点。③采用案例式教学。在讲授混凝土工程建设的相关内容时,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和剖析,加强学生对规范施工的重视。例如,在介绍混凝土结构维修与加固部分内容时,通过对某楼发生的严重混凝土质量事故进行分析,针对事故产生原因采用相应措施进行处理。这些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质量事故,有的甚至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通过案例的陈述,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深刻理解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的重要意义,将各孤立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④鼓励学生自学。对于教材中单纯描述性的内容,鼓励学生自学,并通过提交作业的方式进行检查。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查找相关内容最新的动态。通过自学,可锻炼学生对知识点的概括总结能力。

2.考核方式改革。为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引导学生认真复习、归纳总结课程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加强了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考核,采用口试、课程论文、文献综述等综合考核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通过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混凝土工程与技术》课程已形成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培养体系,结合本专业的生产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后,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优秀的混凝土技术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