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混合式学习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10-19 18:07:06
混合式学习论文

混合式学习论文第1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在教育技术领域乃至整个教育领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混合式学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逐步成为研究热点。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式学习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并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混合式学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混合式学习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来源于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切密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要素等。下面我们从学习的含义与学习的方法两方面来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1.1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并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问的协作活动,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协作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它对搜集和分析学习资料、提出和验证学习假设、评价学习结果乃至最终的意义建构都有重要作用。会话是协作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问通过会话进行交流,它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是最终目标.就是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对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即图式。学习的质量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1.2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既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它认为教师并非是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也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信息加T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探索法、发现法等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主动搜集和分析资料,善于提出问题假设并加以验证.在协作交流的基础上,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进行认真思考。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

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符合学习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加以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2混合式学习的提出及其内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1999年,美国专家JayCross最先提出E—learning这个名词,掀起了人们对E—learning的热情。它采用大量的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传统课堂相比,它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它会使“没有围墙的大学”取代传统的学校教育。然而,随着对E—learning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单纯的E—learning~并非至善至美,其弊端日益明显,它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有效,并非所有的教学对象、学习内容都适合采用E—learning的学习方式.而且缺少了教师的深度参与,学:习效果也并不是特别理想。于是,人们开始理性对待E—learning,并对它进行反思,认为传统课堂教学和E—learning各具利弊.E—learning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不会取代学校教育但是会极大地改变课堂教学的目的和功能。国际教育界和培训界也逐渐达成共识:只有将传统课堂教学和E—learning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此背景下,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应运而生。

混合式学习在E—learning遭受质疑的时候,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受欢迎的教学形式,并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它融合了传统学习和E—learningfl~优势,使学习方式灵活多样,既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又强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关于混合式学习的内涵,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多将混合式学习界定为在线学习和传统面对面学习的有机整合。还可以从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风格、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理解。为了适应不同学习者、不同学习目标、不同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要求需要多种学习理论指导混合式学习;学习资源来源丰富多样,如印刷材料、光盘、录像带、收音机、电视机、互联网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习者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知识的有效获取和内化,离不开学习环境的支持。在各种环境中,教室是典型抽象化的学习环境,社会环境是真实的情境化学习环境,信息丰富的信息化环境能够有效地充当拟真化的虚拟学习环境.它们构成了全空问的学习环境:为了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或者同一个学习目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可以将多种学习方式混合使用;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最终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具有多种形式,如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档案袋评价、集体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等。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混合式学习

3.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之一

混合式学习并不是以某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它不是一元的,而是多种学习理论的混合,是多元的。从总体上看,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活动理论、虚实交融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也就是说,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主动获得的,并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得到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环境下的学习,是利用资源、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提倡合作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昆合式学习认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在教师帮助下,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的能力。这与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质量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是致的。

3.2混合式学习帮助教育界重新认识建构主义

教育界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两点值得反思:第一,是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还是强调主导一主体相结合。传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二者并不矛盾。他们完全可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和新型教育思想的指引下统一起来。在混合式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是指对内容的讲解,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还表现在各种学习环境的创设、多种学习资源的提供、多样化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的选择、学习评价的组织和实施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会体现得越充分,最终形成一种学习的共同体结构;第二,学习者所建构的知识是主观的还是主客观的统一。混合式学习给我们的启示是,既要重视学习者的经验和原有认知结构,又要重视客观事物对学习者所产生的刺激。

混合式学习论文第2篇

1.混合式学习概念。混合式学习是指以增强学习效益为目的,在专业课程的教和学过程中,把面授教学同在线学习的形式结合在一起,综合地运用多种相关的教学理论进行专门的教学设计,利用媒体技术进行专业的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评价以达到教学目的。

2.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随着中职院校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渐进入了所谓的瓶颈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社会和家长对中职计算机专业也开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由开始的信任慢慢走向迷惑,这就致使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不仅如此,由于中职院校的教学既非应试教育,又非专门的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定位的模糊,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为中职院校需要思考的难题,同时也给中职教学带来了困难。尽管当前我国人民学历逐渐地提升,但是,仅仅少数的人有着很强的职业技能,技能的学习也不能仅仅通过短期的培训来完成,而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教学应分为对口升学和专业技能。对于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应在进行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现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操作和基础的应用上,伴随着当代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上更加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网页制作人才、程序制作人才逐渐成为计算机专业的基本标准。因此,中职院校面临着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应该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政策倾斜的优势,积极地探索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不仅学得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学习更快乐,让教学更有效率.

二、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实践

1.继续加强面授教学。面授教学是中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教室里集中地接受老师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针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向老师询问并得到解答,这种面对面的教学能让老师更好地掌握对学生的教学活动,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例如:在使用IE浏览器的教学中,如何搜索并下载音乐、电影,可以把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老师再进行教授评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一般是带领学生到微机房里进行操作教学,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布置一些针对性的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老师更好地监督学生的学习,同时也很容易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若是仅仅采取面对面的教学,这就会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下降,对老师的依赖性增强,促使学生养成不去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的不好学习习惯。

2.增加网络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对新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利用网络教学是很符合现在学生的心理的,在网络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网络的相关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能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老师的作用也不是像以前那样全盘系统地枯燥讲授计算机理论知识,而是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指导,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更能让他们感受到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混合式的教学对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学生不仅可以按照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网络上的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来查找各种资料,同时也能根据老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并不断地尝试各种计算机操作,逐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3.利用图文影像结合方式进行混合式学习的实践。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作业,例如Flash和幻灯片的制作等,学生可以通过亲手制作的图文影像来发现和总结自身的不足,使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逐步提高,也加深了理论知识的巩固学习。

4.运用校园网平台实现混合式学习的实践。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充分地利用好网络资源共享的优点来完成本专业的学习任务,这就需要一个交流的平台,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地方。中职学校的校园网的建设也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沟通的平台,这样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地快速上网,积极地利用校园网上的各种信息库和知识库等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和同学之间沟通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可以运用校园网,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和评价,推广好的作品,进行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

混合式学习论文第3篇

(一)借助Blackboard平台,构建良好的个性化网络学习环境

混合式学习的有力保证是达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有效创建,因为数字化的混合式学习可以最大程度上增加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机会、途径和方法,充分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多种问题和困难,同时数字化的混合式学习环境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改进、自我提高方面,具有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无法替代的功能,其实现了学生正确设定和进行学习规划,使规划内容和学习的交流更加顺畅、便捷和有效,具有强大的学习支持服务作用[3]。此外,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任务和考核标准制定多样化的教学虚拟情境、实验和实践任务,让所有参与教学任务的教师与学生在最快、最便捷的环境中进行各种交流与互动。

1.学生应用Blackboard平台。由于Blackboard平台具有强大的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共享功能,因此学生可以在这里查找和浏览任何有关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相关信息,达到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目的。同时,学生可以借助blackboard这个平台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任务、学习目标等进行整理和规划,并作出详细的计划,从而在这些计划和任务的合理安排下进行课程的预习、学习、掌握、反馈、总结。另外,学生还可以快速地在Blackboard平台与教师或者学习伙伴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稳步提升学习效果[4]。

2.教师应用Blackboard平台。教师在实际的多媒体平面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应用Blackboard平台进行课程规划、课程设置、课程管理和课程反馈、总结等活动。诸如,在Blackboard平台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学要求和课程计划上传精心制作的各种教学内容、文档、音频视频等资料,规划与学生和教学任务相关的信息。教师在Blackboard这个平台上与学生进行有关课程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和互动,充分实现网络教室方便快捷、有效的教学目的和创设初衷。此外,在这个平台中教师还可以更加有效地、便捷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状况和运用能力进行追踪跟进,从而进一步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由此可知,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有效、科学和完善地达到师生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成果,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

(二)根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设计合理的学习方式

多媒体平面设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技能、使其具备评赏多媒体画面的技能、熟练掌握图像处理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5]。多媒体平面设计课程根据教学大纲和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科学和完善的规划来实现上述教育目的,即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平面设计基础知识和技能、Photoshop的学习与运用、多媒体平面设计基本理实际应用的艺术规律和创作设计的创意思想等。多媒体平面设计教学课程包括专业应用、基础应用两部分。 多媒体平面设计教学课程总共划分为九大模块,其中不同的模块对应不同的学习方法,该模块体现出学生的阶梯式知识结构。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行为导向等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解知识,设置学习讨论和问题解答活动,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6]。除教师讲解和解答外,学生还拥有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通过网络协作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网络平台中询问相关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模式,并进行自主学习。在最后课程审核环节中,应设置络学习经历、期末考试、上机实践及平时成绩等考核内容,合理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结语

混合式学习论文第4篇

【关键词】混合学习理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混合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我国应用的时间并不长。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供多种学习内容,让学生全面的了解所学习的内容的现状和动态,还能以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满足诸多学生的需求,并且使得教授者和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新型技术手段,具有多重优势,因而受到了当代教师的青睐。本文从将从混合式学习理论入手,剖析在现阶段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手段及意义。

一、混合式学习的概念

关于混合学习,研究者们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其中最为简单的理解就认为,混合学习是以事先规划的形式将网络学习、面对面学习、自定步调的学习等整合为一体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而有别于单一的学习方式。Maegatet Driscoll(2002)认为混合学习指的是四种不同的概念:(1)结合或者混合多种网络化技术(如实时虚拟教室、自定步调学习、写作学习、流式视频、音频和文本)实现教育目标。(2)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构建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利用或者不利用教学技术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3)将任意一种教学技术与面对面的教师指导的培训相结合。(4)将教学技术与实际工作任务相混合或结合,以使学习和工作协调一致。混合式学习过程强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结合,其研究的本质是对信息传递通道的研究,其关键是对于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二、混合式学习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1.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 重视学生参与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展开。但是这不意味着在进行混合式学习时,学生脱离教师进行学习,教师要在混合式学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笔者所在的学校就经常利用虚拟网络教室或者电子讨论板(BBS)进行高中诗歌的在线学习。

2.利用活动教学的方式 强调学习过程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要求学生“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这种注重体验的教学方式使得混合式学习在学习通道上的选择优势大大体现出来。教师可以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以培养学生品鉴诗歌的能力为重点,利用各种方式来组织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开展小组协作学习,将学生编组,以小组为单元进行诗歌意义的阐述。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大量的互联网资料查阅、互相讨论,形成对于某一诗歌的理解的共享,从而形成小组的观点。在课堂上,小组以陈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同学之间可以分享对于诗歌的看法,享受学习和交流的过程。

3.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服务学习目标

混合式教学方法的一大特点就是对于网络技术的运用。目前,流媒体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利用PPT等课件进行教学之外,还可以引入互联网,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笔者认为,使用网络流媒体播放音视频来辅助高中语文诗歌的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古今第一首长诗”《孔雀东南飞》就被艺术家摄制成为了电影,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用播放电影的方式将学生引入情境中,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情境,从而加深对其的理解。

4.重视教学质量的评价 及时调整策略

混合式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方式以及所采用的媒介,由于采用计算机技术、依靠互联网,因此教学过程中所接触的信息量很大,学习方式也多种多样。而诗词的学习又是一种感性的学习,重在理解和感受。一种信息量极大、复杂多变的教学方式遇上一种感性的文体,对于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前进行精心的架构和思考,才能完美的把控诗歌的学习。同时,由于这种学习的开放性,其过程和结果都是难以掌控的,但这与高考对于分数的要求又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因此在开展混合式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在诗词背诵、词汇掌握方面的考核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必须严格掌握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学生在欣赏诗歌之美的情况下,能够对语言知识、诗歌内容做到完全掌握。

三、结论

总的说来,混合学习的出现是和时代的发展分不开的,有了技术的发展才有了混合式学习。这种降低学习成本、方便快捷的学习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喜爱,但现代网络、计算机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工具时,也会因信息的冗余和直白剥夺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可能造成所有学生在观看完一部电影之后,对于某一诗词的感受几乎一样的情况,这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总的说来,以技术为主导的混合式学习与诗歌学习是需要磨合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邹娜.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0 .

[2]张苗苗.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

混合式学习论文第5篇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高中语文;语文诗歌;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136-01

1.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高中诗歌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不高。根据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现状来看,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仍然是灌输式教育,这种方式直接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乏味、枯燥,降低了学习学习的积极性。

1.2 学生探究能力较差。根据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现状来看,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大多数学生比较依赖辅导书和老师,学生极度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1.3 很难实现因材施教。在课堂上老师除了完成每天的教学任务,有时还会处理一些课堂的突发事件,因此一堂课中,老师的任务十分繁重。一般情况下,只能勉强将计划的任务完成,很难再有时间去照顾个别同学,长期下来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同学,会积累越来越的问题。

1.4 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应用不多。根据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来看,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应用不多。基本上一堂课老师会占据五分之四的时间讲解知识点,将主观的知识硬性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生很少能发表自己的讲解。

2.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

就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而言,一方面要求教师要设计与开发诗歌课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发挥自身主体地位。

2.1 系统性原则。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教学方式、教学结构等几个因素出发,系统全面的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作用。并且实现各个因素之间的优势互补,使他们各自发挥自身的作用,进而提高高中诗歌教学质量。

2.2 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知识的主动获得者,因此在高中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出发,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在高中诗歌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活动的平台,给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空间,教师则在课堂中起着引导和督促的作用。

2.3 参与性原则。在高中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即整个学习过程要由学生自己完成。在高中诗歌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可以亲自体验学习,进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3.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案例分析

《短歌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知识类型:概念性、事实性知识。

对教材的分析:高中诗歌《短歌行》,其作者是曹操。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是曹操希望能够有贤能之任,助自己实现宏图大愿。

对学生的分析:高中生时期的学生,内心对任何事物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理。因此老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适当对他们进行引导。让学生首先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理解诗人内心的雄图大志。

教学目标:通过诗歌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诗歌中描绘的意境;使学生掌握诗歌中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以用于以后的文章创作中;使学生能够体会诗人内心的雄图大志,进而产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内心的雄图大志;理解诗歌中作者内心的政治情怀。

课前准备:老师安排学生在课下收集有关诗人的资料和故事;通过网络方式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感受诗人创作诗歌时内心的情怀。

安排课时:一课时(五十分钟)

教学方式:课堂讲解(学生阅读、老师讲解、学生之间交流、解决问题);教学媒体的运用(选择适合诗歌朗诵的音频文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案例分析:《短歌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音频播放进行朗读、观看幻灯片解决讲解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吸引了学生学习诗歌的注意力;学生通过对幻灯片的观看,非常直观的了解了诗歌的知识点;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充分激发了学习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圆满的完成了诗歌《短歌行》的教学任务。

混合式学习论文第6篇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高中语文;语文诗歌;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101-02

1.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高中诗歌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不高。根据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现状来看,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仍然是灌输式教育,这种方式直接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乏味、枯燥,降低了学习学习的积极性。

1.2 学生探究能力较差。根据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现状来看,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大多数学生比较依赖辅导书和老师,学生极度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1.3 很难实现因材施教。在课堂上老师除了完成每天的教学任务,有时还会处理一些课堂的突发事件,因此一堂课中,老师的任务十分繁重。一般情况下,只能勉强将计划的任务完成,很难再有时间去照顾个别同学,长期下来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同学,会积累越来越的问题。

1.4 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应用不多。根据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来看,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应用不多。基本上一堂课老师会占据五分之四的时间讲解知识点,将主观的知识硬性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生很少能发表自己的讲解。

2.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

就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而言,一方面要求教师要设计与开发诗歌课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发挥自身主体地位。

2.1 系统性原则。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教学方式、教学结构等几个因素出发,系统全面的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作用。并且实现各个因素之间的优势互补,使他们各自发挥自身的作用,进而提高高中诗歌教学质量。

2.2 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知识的主动获得者,因此在高中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出发,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在高中诗歌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活动的平台,给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空间,教师则在课堂中起着引导和督促的作用。

2.3 参与性原则。在高中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即整个学习过程要由学生自己完成。在高中诗歌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可以亲自体验学习,进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3.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案例分析

《短歌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知识类型:概念性、事实性知识。

对教材的分析:高中诗歌《短歌行》,其作者是曹操。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是曹操希望能够有贤能之任,助自己实现宏图大愿。

对学生的分析:高中生时期的学生,内心对任何事物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理。因此老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适当对他们进行引导。让学生首先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理解诗人内心的雄图大志。

教学目标:通过诗歌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诗歌中描绘的意境;使学生掌握诗歌中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以用于以后的文章创作中;使学生能够体会诗人内心的雄图大志,进而产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内心的雄图大志;理解诗歌中作者内心的政治情怀。

课前准备:老师安排学生在课下收集有关诗人的资料和故事;通过网络方式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感受诗人创作诗歌时内心的情怀。

安排课时:一课时(五十分钟)

教学方式:课堂讲解(学生阅读、老师讲解、学生之间交流、解决问题);教学媒体的运用(选择适合诗歌朗诵的音频文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案例分析:《短歌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音频播放进行朗读、观看幻灯片解决讲解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吸引了学生学习诗歌的注意力;学生通过对幻灯片的观看,非常直观的了解了诗歌的知识点;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充分激发了学习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圆满的完成了诗歌《短歌行》的教学任务。

混合式学习论文第7篇

学习环境是指学生不仅要在课堂环境中学习,也要走出教室,通过参与生物实践活动,获得更多学习体验。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多样教学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实践机会。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以电子课件的形式投放,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和引导,参与到生物教学活动之中。像搜集相关信息、查找图片材料、投放思考题、模拟实验、操作测试等等,都可以提升课堂互动指数,为教学提供直观感,课堂教学自然更高效。《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的内容与生活关系密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注重了生活认知积累。首先进行分组讨论: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生物技术?学生讨论后,进行成果汇报。有的小组总结:我们住的房子和鸟巢有很多相似点,穿的衣服和羽绒的作用差不多,吃的东西生物技术更丰富。饮料由生物制剂调兑,馒头需要发酵技术,为防止霉变,有很多食物需要风干、脱水,或者放进冰箱低温保鲜。有的小组总结:食物中毒肯定与生物技术有关,毒牛奶、毒馒头、毒豆芽、瘦肉精和各种食品添加剂,都涉及生物技术。从学生的讨论总结中,很明显感觉学生生活经验积累是比较丰富的,现在生物学习将这些经验积累激活了,而且是站在研究角度看待生活生物现象,使得学习故意性大为提升。

二、多种展示手段混合

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将原来课堂教学辅助教具实物投影机、幻灯机、录音机、影碟机等合多为一。特别是多媒体连网之后,多媒体多元化特征更为凸显。多媒体信息来源广泛,展示手段多样。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多样展示方式,将生物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声、光、电的形式,有效激活课堂教学情境,用强大视觉、听觉、感觉冲击力,激发学生感知系统,在向学生传递更多信息的同时,提高学生感知度。学习《生物多样性》时,教师设计了一道开放性任务:根据混合式学习模式教材内容和网络查找,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展示“生物多样性”。提示:生物分类要清晰,植物和动物分别展示,注意抓住生物特性。任务布置完之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有查阅教材的、有上网搜集信息的,还有很多学生自发开始讨论。展示时,有的学生列出图表,有的学生展示图片,有的学生边接受边演示,特别是用演示方式展示生物多样性,学生特别欢迎,课堂气氛被点爆。

三、多种学习方法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