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竞技体育的宗旨(合集7篇)

时间:2023-10-10 10:40:03
竞技体育的宗旨

竞技体育的宗旨第1篇

关键词:高校竞技体育;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6-0084-04

A Discussion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China

XU li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utilizes the research methodologies including literature review and l ogical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questions faced by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comp etitive sports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in order to provide cer tain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harmoniou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pet itive sport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o insist 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university athletics sports,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objectives of the high level sports team,and the n gradually establish the training system of the university athletes. It is als o important to establish the training system pioneered by university athletes an d pay attention to diversity of training system to enable the students become th e mainstream of the university athletes

Key words: university competitive sport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目前,我国由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命名的中小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已近1万5千 所,经专家评审,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组建的高水平运动队的高等院校达235所。高 校竞技体育框架已初步建立起来,是否能够培养出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队伍最终将取决于高 校自己。国家给予高校相关政策以及诸多的倾斜性办队措施是高校竞技体育高效持久发展的 保证,而高校自身办队的理念和宗旨则是保证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原动力。回顾高校20年来竞 技体育所走过的艰难里程,我们不难看出,高校竞技体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还有很多问题 要解决,要使高校竞技体育能够扎根于高校、发展于高校、服务于高校;走健康、和谐、可 持续发展的道路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1 对高校竞技体育发展中一些问题的质疑

1.1 高校竞技体育在发展形式上存在的疑问

1.1.1 高校竞技体育与我国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 无论在旧有 的 、现有的还是将来竞技体育体制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都会与我国竞技体育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

在目前的体制下,从我国竞技体育和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字面的涵义及隶属关系看,我国 竞技体育应包含高校竞技体育,高校竞技体育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但从我国竞技体育长期发展的实际情况看,这一必然的包含关系所起的作用体现的并不明显 ,尤其是高校竞技体育对我国竞技体育总体发展水平所起的作用还很有限,我国竞技体育的 长足进步,并不是以高校竞技体育的率先发展作为突破口和必然。这就造成我国高校竞技体 育发展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没有必然影响,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实际价值并不是我国竞技 体育腾飞的必然,高校竞技体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的“附属品”也就不足为奇。但在奥运会 后,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化以及与群众体育的一体化发展的趋势[1],我国竞技 体育将由 多种竞技体育形式共同组成的局面将进一步拉开,高校竞技体育在我国竞技体育中的位置将 越来越重要,甚至可以代表国家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因此,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仍是在竞 技体育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项主要任务。

1.1.2 高校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大众体育之间的关系

高校竞技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高校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大众体育也有必 然的联系。

目前高校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发展也呈现出不和谐因

投稿日期:2010-03-11

作者简介:徐莉,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素,主要表现在高校竞技体育不能 与学校体育很好地融合,即高校竞技体育发展依靠学校体育自身的供给是很有限,两者之间 没有形成应有的“供给”、“互促”相互依存的“鱼和水”的关系;另外,高校竞技体育发 展并不能有效地带动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造成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与学校体育整体发展 水平不相一致,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水平越来越高,而学生的体质则呈逐年下降趋势[2 ]。

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高校竞技体育应与学校体育发展相互促进,共 同发展,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不应独架在学校体育之上、游离于学校体育之外。

高校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甚至可以影响到大众体育,大学生是潜在的大众体育的 参与者,其在校期间体育意识、体育习惯的养成将影响其一生,因此,如果高校竞技体育与 学校体育的关系和谐、相互融合,互为促进,也将影响在校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看法,最 终将影响其终身体育观念和习惯的形成与养成,所以,从大的方面讲,也会促进高校竞技体 育与大众体育之间的关系走向和谐,但由于目前高校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发展中的不和谐, 也必然导致与大众体育之间关系的不和谐。

1.2 高校竞技体育在发展内涵上存在的疑问

1.2.1 缺乏理念支撑

理念是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3] 。高 校竞技体育发展是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作为“龙头”,这一历史可以追述到20世纪80年代, 距今也有2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下,受世界竞技体育环境的影响,高校竞技体 育始终没有摆脱对“金牌”、“利益”的追求,因而也就忽视了对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本质的 研究和重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缺乏理念的支撑也就不足为奇。

事实也证明这一点,在CNKI、万方、维普、百度网、雅虎等搜索网站,进行文献检索, 只查到清华大学的“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学校体育观和体学兼优、追求卓越是大学 高水平竞技体育发展理念”[4]。

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是以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为“龙头”,如果“龙头”在行使中没 有理念的支撑,不但运动队发展会迷失方向,就是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也会最终偏离终极目 标。

1.2.2 宗旨不明确

宗旨是组织建立目标以及为全面实现组织目标对主攻方向和资源进行布置的基础。只有 在组织有明确宗旨的前提下,组织发展才能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在追求“金牌”、“奖牌” 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总趋势下,作为“龙头”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宗旨就理所当然就紧紧 围绕“奖牌利益”这一目标,而这方面的研究则表现出明显的不足。

在CNKI、万方、维普、百度网、雅虎等搜索网站,进行高校运动队宗旨的文献检索,只 查到天津财经学院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宗旨“多年来,我校全体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和管理人 员团结协作,苦干实干,精神饱满,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改进,大胆实践,自力更生、自我 提高”。这与其说是办队宗旨不如说是奋斗口号。

1.3 高校竞技体育在发展具体内容上的疑问―高校教练员培养

运动员与教练员是高校竞技体育发展中相伴而生、相互促进,两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 个体。优秀运动员培养离不开优秀的教练员,同样优秀教练员的培养依然需要有好的运动员 “苗子”。优秀运动员培养需要培养年限,高水平教练员的成长更需要培养年限。以我国10 个优势项目81名优秀教练员为例,从事训练的平均训练年限为10.2 a,从教后第一次培养 运 动员出成绩时的教龄为5.3 a, 从教后取得最大成绩时的平均年限为9.2 a,成为高水平教 练 员的平均教龄为18.9 a。在专项中累积的平均时间为29.1 a[5]。吴飞对我国国 家乒乓球队 教练员调查后表明,19名国家乒乓球队教练员,专项训练实践的平均年限为15.1 a,平均 教 龄18.26 a,在乒乓球运动中的积累时间达到33.36 a[6]。由此可以看出,一名 优秀教练员 一般要经历十几年的运动员生涯、十几年的教练员生涯,才能成长为一名业务过硬的高水平 教练员。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增加实践的机会和时间,才有可能锻炼出优秀的教练员队伍。

而目前,我国高校教练员一般既是体育教师,又是教练员,其来源大致有两条途径,一 条途径是高校自我培养,具有较高学历的体育师资;第二条途径,体育局或高校体校培养,具 有较高运动水平经过后补学历的高校体育教师。学历较高由高校自我培养的体育教练员,一 般运动等级相对较低,大部分没有经过职业或专业全过程的运动训练或运动训练时间较短, 由于训练阶段的不完整,尤其缺乏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经验和环 境,在高校中执教水平往往受其直接经验不足的制约。而具有较高运动水平经后补学历高校 体育教师,虽然直接经验较为丰富,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及知识结构,所以在执 教中不能自主把科学研究成果运用于训练实践是影响其训练水平的一个实际问题。另外,由 于其在高水平运动队接受训练多年,所以其训练的适宜对象一般只限定于高水平运动员或具 有较好潜质的后备力量,如果高校中没有这样的运动员,那么,其训练的直接经验在执教中 将不占有绝对优势。因此,无论是教育系统培养的体育师资,还是体育局系统培养出的高校 体育教师,在自我训练实践或是执教实践环节都存在时间不足的问题,而这也是影响我国高 校教练员水平的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高校培养优秀教练员绝不是不可能。因为高校拥有较好 的教学、科研资源,正处在我国竞技体育飞速发展期,正如2004年王义夫所讲“全国高校应 该培养优秀运动员、教练员”。

2 正确处理高校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竞技体育是一种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 标的社会体育活动[7]。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竞技体育又 是竞技体 育在高校发展的一种形式,这一形式表明一种新型的运动员培养体系以及竞技体育体制在我 国的确立。

建国以来,尤其是举国体制下,我国运动员培养一直以体委或体育局系统为主,但随着 经济体制改革,体育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我国运动员培养体制试 探性的改革,目前运动员培养模式也出现不同形式[8]。高校运动员培养应突出其 高校的特 点,高校培养运动员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其将来否能成为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还取决于培养 的人才能否具备全面素质,因此高校运动员培养必须遵循教育与训练的客观规律,使高校运 动员既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也具备较高的竞技水平。据刘海元研究表明,我国大学能够较多 培养一级以上运动员的大学只占大学总数的40%[9]。20年来我国高校自主培养的高 水平运动 员占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比例偏小,获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金牌和奖牌的运动员大部分还 是依靠现役国家队运动员(体育局系统培养)。因此,处理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中的问题也 显得由为重要。

2.1 理顺高校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之间的关系

高校竞技体育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龙头”,其发展应该起到带动和激发学校体育发展 的活力,调动学生欣赏竞技体育、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为大学生成为终生体育的参加者打 下基础的作用。同时学校体育的蓬勃开展势必极大促进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为学校竞技体 育真正做到培植于校园奠定基础。而大众体育的开展又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延续,学校体育也 将成为大众体育开展以及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2007年4月23日政治局工作会议,加强青少 年 体育工作中指出的“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是这三种体育形式校园化最佳 的融合形式。

在这里我们不妨借鉴清华大学学校体育、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经验,马约翰任校长期间 就重视学校体育的开展,蒋南翔任校长期间则明确提出了清华大学体育教育理念为“为祖国 健康工作五十年”,体育不及格不许毕业是清华似的老传统,而清华大学运动队的学生在走 向工作岗位后依然可以当选为院士、成为某些专业领域的带头人,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经 过清华大学的体育理念的熏陶,使许多入学时体弱多病的学生不但在学校能自觉地参加体育 活动,而且还有可能成为清华运动队的一员,并在毕业后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使人生变得 更加快乐。这些都说明,建立在高校中的竞技体育应该培植于高校、建设于高校,并且服务 于高校,只有这样才使得学生、学校、国家三者同时都成为高校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受益者; 同时,理顺高校竞技体育与其它体育形式关系、明确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地位,是逐步建立 起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重要标志。

当今学校体育发展也给学校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发展良机。2006年12月、2007年4月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先后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 》的意见、《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及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 07年4月23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指出要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中央 下决心一定要把学校体育工作落实在解决具体的问题上,使学生成为最终的受益者。以此来 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育教育作用将重新焕发活力,因此,高校竞技体 育的发展要紧抓住这一有利发展时机,依托学校体育、依靠广大学生群体,把高校竞技体育 发展好建设好。

2.2 明确高校竞技体育发展中理念和宗旨

“理念”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含义为“形式”,后引入英语,则被赋予了“精神” 、“信仰”、“宗旨”等含义。理念是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 所形成的观念体系[10]。比如:奥林匹克运动的理念是“奥林匹克主义”,它是一 种“人生 哲学”,旨在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人的体魄、意志和精神,使人获得全面、和谐发展,进而 建立一个尊重人尊严的和平社会。奥林匹克的理念核心应是“人文精神”。又如:2008年举 办 的29届北京奥运会的理念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因此,此次奥运 的一切活动都以围绕这一理念进行为己任。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离不开高校环 境,十七大报告强调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理念应围绕着“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因为, 高校竞技体育发展依托于高校教育体制之下,必须首先遵循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规律,即以人 的发展为中心,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人文关怀和 道德情感,此外,高校竞技体育发展还要遵循体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只有这样高校竞技体育 才有可能通过不断探讨教育与体育的规律来求得自身的发展空间。

宗旨是组织的目的或使命。它回答组织是干什么的,应该干什么[10]。高校 竞技体育 发展的宗旨,具体应该包括培养目的或使命(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在 此前提之下还要有培养目标及目标定位(能够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 比赛的参赛任务,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以及发展战略、政 策、规章、规划等具体的计划形式。高校发展竞技体育的宗旨应该是为国家培养具有较高竞 技能力水平的高校竞技体育人才,使其在享受国家给予的受教育权力同时,不断提高其文化 素养,促进其竞技能力及竞技水平的进一步发展,能够承担在校期间的竞技训练和比赛,并 能在其毕业后根据自身竞技水平发展的状况有能力选择从事专业或职业的竞技训练与比赛, 或其它可以胜任的职业。这一宗旨的理念应是“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 只有在高校竞技体育有明确的理念和宗旨的前提之下,才有可能促使我国高校建立与培养高 水平运动员相适应的竞技体育环境,以及相关的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体制、机制,才有可能使 高校逐渐成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基地”。

2.3 建立以高校为枢纽的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体系,是理顺高校竞技体育与我国其它体育形 式关系,以及解决高校教练员问题的法宝

高校竞技体育不应 作为我国竞技体育的终结形式出现[11],而应是运动员培养过程中 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应该作为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中枢环节(图1)。高校高水平运动员首 先应是大学生其次才是运动员,而大学生年龄应该主要集中在19~25岁之间。根据运动训练 理论,这一阶段运动员正处在多年训练阶段的专项提高以及最佳竞技阶段。以体能类田径运 动项目为例,当今世界田径优秀运动员最佳年龄集中在25~29岁, 从世界最佳成绩年龄分布 比例情况来看, 25~29岁人数>20~24岁人数>30岁以上人数>19岁以下人数;而我国优秀田径 运动员的分布主要集中在20~24岁以及19岁以下,25~29岁人数很少,30岁以上没有[12 ]。我 国最佳田径运动员最佳年龄比世界小4~5岁。笔者认为这种年龄上的差异主要应归于培养体 制的不同。

如果未来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培养主要出自高校,那么在我国体能类项群中像田径运动项 目优秀运动员出成绩时的年龄有可能推迟,究其原因:由于高校选拔人才条件的制约以及公 平竞争意识的建立,使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更重视对教育和训练规律的探讨与研究,更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使大学生运动员培养周期延长。又由于科学训练和训练保障措施 的加强,因此,高校优秀运动员在大学毕业时其竞技能力水平仍可保持较高水准,在其毕业 离校后,仍可参加高强度的训练与竞赛。而我国在现有的体制下,还没有支撑高校运动员继 续进行训练和比赛的良好机制,高校运动员学业的完成,其运动寿命也将结束,而竞技能力 好的运动员也就失去了继续训练的机会,因此,建立以高校为枢纽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将有利于理顺高校竞技体育与其它体育形式关系。图1 未来我国高校运动员培养体系设想

另外,我国竞技体育教练员培养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高水平教练员必须首先是高水平 运动员,高校自主培养高水平教练员实际从运动员培养时就已经开始,高校拥有良好的教学 、科研资源和环境,将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教练员队伍。

国家体委早在1997年就根据中央相关指示,向体育部门下发了《关于加速培养跨世纪优 秀中青年教练员的意见》的通知,当时我国拥有教练员25 000多人,其中优秀运动队教练员 5 000多人,计划用3~5 a的时间在全国选拔和重点培养100名左右年龄在40岁以下,优秀中 青年教练员,使其在本世纪末至2010年成为我国各运动项目教练员的带头人,并担当 起国家 队教练员重任。从国家培养教练员的决心可以看出,优秀教练员的人才培养是我国竞技体育 发展战略决策之一,高校优秀教练员的培养也应抓住这一最有利的发展时机奋起直追。

3 小 结

坚定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方向,明确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理念和宗旨,建立以高校为枢纽 的运动员培养体系,逐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培养系统;逐步建立以高校竞技 体育为“龙头”,多种体育人才培养形式并存的高校竞技体育体育培养网络,使高校竞技体 育来源于学校各种体育形式,又高于学校各种体育形式。使高校竞技体育融合在学校 体育与大众体 育之中,逐渐使竞技体育发展根埴于高校,发展于高校、服务于高校,使在校大学生成为未 来高校竞技体育主力军。高校要培养出符合高校要求的竞技体育人才,必须遵循教育、体育 的双重规律。因此,探求其规律性将是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一大重点问题;充分利用高校资 源,创造各种条件,努力培养高校教练员队伍。落实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决定, 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大好时机,坚定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努力 开创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金宗强,李宗浩,叶加宝,等.“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 宏观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1).

[2] 刘建和,毛俐亚,岳海鹏,等.影响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走向的几个因素[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

[3] 余秀江,张光辉.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陈希.现代大学理念与奥林匹克运动实践-清华大学的探索[J].体育科学,2004(1 1).

[5] 王刚,过家兴.我国优势项目优秀教练员成材过程时间特征[J].西安体育学院学 报,2000(4).

[6] 吴飞.对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教练员运动智能的调查研究[D].研究生毕业论文.

[7] 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8] 江海燕,陈长庚.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几种培养模式的认识[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5(1).

[9] 刘海元.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0] 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5-58.

竞技体育的宗旨第2篇

关键词:民初;袁世凯;教育思想;教育宗旨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3-0164-03

学界关于袁世凯教育思想及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晚清时期,而民初袁氏教育思想及其活动一般被看做为其复辟帝制张目,只有为数不多的学者注意到民初袁世凯在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1]惜乎语焉不详。本文拟以1915年袁世凯颁布的《教育要旨》和《特定教育纲要》(以下简称《要旨》与《纲要》)为中心,主要立足于技术层面,以其重定教育宗旨及教育思想的特点两个方面对民初袁世凯的教育思想略作探讨,以期增进对民初中国的教育以及袁世凯思想的若干面向的认识。

一、重定教育宗旨

1915年1月,袁世凯政府从政治统治需要出发,颁定《教育要旨》,规定教育宗旨为:“爱国(诚心爱国勿破坏)、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 次月,袁氏颁布《特定教育纲要》,其中申明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实利、尚武,并运之实用。”[2]

袁世凯将爱国放在首要位置,有其特别的时代语境。庚子之役中国的惨败及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在民众心目中每况愈下,革命的合理性与日俱增。民国建立以后,万事更新,社会需要安定,然其时的社会氛围却是“破坏之说,虽不如往时之冲口而出,而遇有一事刺激其脑筋,关系其利害,则必凭其气意,极图抵抗……若必将当前之秩序,一切之机关,进行摧毁而破坏之,而后乃快其心。”[3](P246)袁氏将社会风气趋于激进的根源归咎为时人爱国心的薄弱,故把“爱国”放在教育宗旨的首要位置。

“法孔孟”在恢复清季的“尊孔”之外将孟子与孔子并列,袁氏认为彼时仅以孔子之“仁”不足以济世。他将清季比作孔子所处之“衰周”,而把民初比拟孟子生当之“战国”,孟子所处的战国“处士横议,生民倒悬,尤甚于春秋,故专言仁不足以救其失,而必兼言义。”在次月袁颁布的《特定教育纲要》的乙部第一款中,他指出:“孟子开端即言义利之辨,因战国时人人竞利,乃反复言义以约之,正与今日人心知有权利,不知有义务责任,后先一辙。故尊孔并应尚孟,以其时代俗尚相近。”[3](P257)孔孟儒家思想注重尽义务,而对权利相对看轻,而西方民权思想注重伸张个人权利,故袁氏用“法孔孟”来消解西方民权思想给其时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后果。

“尚武”、“崇实”主要凸显富强功能,以因应时代的需要。尤其是欧战的爆发,使得尚武、崇实更有必要。以练兵起家的袁氏则从身强、民强到国强进行申论。他说“国何以强,强于民;民何以强,强于民之身;民之身何以强,强于尚武。尚武之道分之为二:曰卫身,曰卫国;合之为一,卫身即卫国,卫国即卫身也”[3](P220)。也就是说,尚武不仅是朝廷的责任,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对“崇实”的理解袁氏比之晚清亦进一步。清季之“实”,主要限于“物质之实”,侧重于形而下层面。袁氏所谓的“实”不仅包括“物质之实”,他更强调的是“精神之实”,在他看来,“物质之实”只是厚生之道,“精神之实”才是“立国之大本大原”,他说“世界之进化,实物质与精神互为鼓荡推移” 。[3](P248)

“重自治”一方面是针对中国传统社会官治教育的弊端,明确教育趋向,养成国民自治精神,“使人人知求学系造就本身能力,用以开发社会无穷事业,非仅供官吏一部分之用。凡从前入学专以干禄之恶习,切宜破除,以养成国民独立之精神”[3](P258) 。后在1915年12月袁世凯颁布了“官吏不得兼充学校校长及限制兼任教员办法谕”以杜绝学生攀援官吏之教员的科举恶习。另一方面,“重自治”也有配合当时地方自治的要求,不过,他更认为自治的主体是“人”。他说:“今人皆知地方自治,不知地方者,受治之客体,其主体仍在乎人,未有人人不能自治而地方可以自治者。欲求人之能自治,必先求人人各有自治力。其力维何,一曰自营,一曰自助,要莫不皆由教育养之。”[3](P250)清季地方自治实际上主要是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袁对地方自治的理解主要着意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的目的是想通过人的自治以实现地方自治。

前述各项实为正面的积极建设,而“戒贪争”与“戒躁进”则为消极的除弊。自西方进化论被严复译介国内之后,时人皆知竞争是国家进化的必由之道。袁世凯认为,竞争分“有责任之竞争”和“无责任之竞争”,“无责任之竞争” 即贪争,其后果是国家退化,故他呼吁“有责任之竞争”即文明竞争。所谓“有责任之竞争”是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各称其职,只有此种竞争方可使国家进化。“戒躁进”主要是针对民初世风激进化的规劝。

袁氏教育宗旨中,“爱国(诚心爱国勿破坏)”是总纲;“法孔孟”是建立共信以培养立国精神; “重自治”、“尚武”和“崇实”是强国之道,“戒贪争”和“戒躁进”是针对时下世风的规劝。其中“爱国”、“法孔孟”、“重自治”、“尚武”和“崇实’属于积极的正面建设,而”戒贪争”和“戒躁进”则是消极的除弊。“爱国”、“法孔孟”注意到历史性和民族性;“重自治”照顾到当下的地域性;“尚武、崇实”因应时代性;“戒贪争”和“戒躁进”则是针对具体的时弊,七者涵义明确、具体,易于贯彻。

二、民初袁世凯教育思想的特点

1.继承性

中国传统向来主张政教合一,政治与教育融合无间,一切政治皆含有教育作用,教育亦为一切政治之源,只不过政治立足于整理现在,而教育在于规划未来。清季袁世凯的教育思想明显侧重于富强功能,然民初的中国处于一个古今中外各种时空要素杂陈并存的时代,社会秩序紊乱,人心涣散。袁氏作为最高统治者其教育思想显然更强调其整合功能。在继承清季“尊孔”主张的基础上,他提出“法孔孟”,注重道德教育,这显然是中国传统注重道德训育的一贯思路。中国传统文化对伦理道德相当看重,故传统教育一向注重德育,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袁世凯继承了中国教育注重德育的传统,在德育的内容上以孔孟儒家思想为主,在儒家思想一系又强调陆王心学的训导作用。其《教育纲要》中“教育要言”的规定,“中小学教员亦研究性理,崇习陆王之学,导生徒以实践”[2]。他之所以强调陆王一系的儒学,盖此系注重尊德性,而程朱一系的儒学强调道问学。后来的钱穆在检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时指出:“一个国家的政治,到底还脱离不了权。而政治权之稳固,一定要依赖于一种为社会大众所共同遵守,共同信仰的精神上的权。那个权了,别个权一时树立不起来,一切政治也就不能在建设。”[4](P152)然心理建设的途径主要端赖于教育,而中国传统教育的长处恰好在于化民成俗,通过儒家学说去标准政治风俗礼仪从而范围人心,以期受教者不至作奸犯科。而西方近代新教育之目的在开发民智,灌输世界知识,揭示科学理法,以图自强,对于风化之隆污,则未甚措意。

2.务实性

袁世凯长期从事军政活动,其用人做事一贯务实。袁在《纲要》“总纲”中称“教育部前颁教育宗旨,注重道德、实利、军国民、美感各教育,唯未标明实用主义”,故他强调“注重道德、实利、尚武,并运之以实用以命令颁布”。由于务实,袁一贯对中国政治社会的发展持稳健的渐进态度。在解释教育宗旨中的“戒躁进”时,袁氏提出救济之方是“渐进主义”。所谓的“渐进主义”有两端,一是“国家政治,宜渐进而不宜躁进也。夫政治自有政治上之常轨,而躁进则或逸出于轨道之外”,二为“个人学术与出处宜渐进而不宜躁进也”。[3]P34民初袁世凯政府颁布的各种有关教育政策的法令中,渐进主义的趋向随处可见。因其务实,袁氏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上更多地注意到技术上的可行性。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为了保证地方教育经费的独立,1915年《纲要》的总纲部分第五条规定“各地方固有学款,宜分别保存,不得移作他用,并将国家地方税款,查明厘定,确定学款支出范围,以防混淆。在两税(国税和地税)未分以前,暂照各地方习惯,以部款、省款、县款三种支配之”,[3](P252~260)该条款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落实。据冯友兰回忆,民初河南省当时就设有一个教育款产经理处,由教育界推人出来自己管理,出入都不经过财政厅。[5](P44)

3.兼容性

袁氏教育思想有对中国传统教育继承的一面,然仅有继承决不足以应付时局。近代以降,中国与西方在国家竞争中的不断受挫及欧战的爆发使袁氏在重视中国传统教育整合功能的同时,对其在富强层面的不足也有清醒的认识。在富强层面,袁氏主要以西学为主,然也利用中国传统资源,如在《纲要》教科书条款中,主张中小学校教科书除编定者外,应读《国语》、《国策》,并选读《尚书》,以期养成政治知识。《要旨》中尚武、崇实、重自治的思想资源更多是外来的。在德育方面,他强调以我为主,同时也吸纳了欧美国家在德育方面的优点。他认为“英美民族高尚优美,故其教德利用感化主义。德国民性浑朴,故其教德利用严格主义。以中国现时社会人心论:教德之方,宜取法于德;以民性论,仍宜兼师英美,两派互用,庶可调和发达”。在教学方法方面,袁氏建议司教职者“一方宜用注入教育,造成为器使之人物;一方又宜用自然教育,陶冶其个人之特性”。[3](P248~260)袁氏教育思想在德育、智育两个方面均吸收了西学的营养:在德育方面袁强调以我为主,以西为辅;在智育方面,主张以西为主,以我为辅。从总体上看,袁氏教育思想兼容了古今中西的思想资源,可以说是兼收并蓄,已非中体西用此一框架所能囊括。

三、余 论

袁世凯称帝失败后,《要旨》与《纲要》被视为“与旧式思想相合”及“为帝制预备了一种手续”[6](P26)而不再受人重视。此后,我国教育又陷于没有统一目标的局面。直到1928年,才由国民政府颁布以三民主义为中心的教育宗旨。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民初袁氏教育思想确实有为巩固其政治统治的目的,但假如抽离出其中的政治水分,勿因人废言,从技术层面审视,1915年袁世凯政府的《要旨》和《纲要》或可为后人提供些许可以汲取的思想资源吧!

[参考文献]

[1]苏云峰.中国新教育的萌芽与成长(1860―1928)[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教育公报 [N].第9册,1915年2月.

[3]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4]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竞技体育的宗旨第3篇

关键词: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宗旨;原生态;竞技;建议

中图分类号:G81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8-0119-04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Tradition Minority National Sports Games

NI Dong-Ye, ZHANG Hui

(P.E. Dept., Hubei Inst. For Minorities, Enshi 445000, Hubei China)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the mathematics statistics and the logical analysis, the objectives, development model (open and closing ceremony, competing project, campaign and social influence) and existing probles are reviewed. It suggests that the Games shall clarify its goal, promote the cohesiveness of theethic groups, enable the co-exist of the events of ethnic sports, modern competitive sports and performance events. The holding of the Games shall be economical. The campaign of the Games shall be enhanced. The participant form shallbe increased. The range of the Games shall be expanded and the domestic brand shall be established.

Key words:Tradition Minority National Sports Games;objective;original ecology;athletics;suggestion

投稿日期:2010-09-07

基金项目:湖北省民委2009年重点课题“原生态、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保护与鄂西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以鄂西南恩施州为例”(课题编号:HBMW200912)。

作者简介:倪东业,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自1953年11月8日至12日在天津举办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来,国家民宗委、国家体育总局已经先后成功举办了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体育通过全国民运会这个平台迅速发展。然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走向是按照民族传统体育原生态的发展理念,还是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的道路;是继续扩大赛事的规模,还是精简细化运动项目;是不断规范竞赛规则、统一运动器材、还是保持各地域的特色优势、自由发展;民运会的发展趋向,是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

1 民运会的办会宗旨

民族传统运动会,是在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项赛事以其民族性、广泛性和业余性等为特色,目前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大型综合体育运动赛事之一。举办全国民族运动会的宗旨,是展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提高运动水平,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全国民族运动会的办会宗旨,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各有不同表述,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贯的,多以指导思想和主题的形式陈述。民运会办会宗旨就是要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也就是要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发展民族体育、增强民族体质、促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的基本理念[1]。同时,每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也会各有突出和侧重,民运会宗旨基本上兼顾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的政治原则,即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二是基本的传统体育精神,即发展民族体育运动、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增强各族群众体质。全国民族运动会有四个基本特点:一是民族性;二是群众性;三是文化性;四是政治性。坚持一贯的办会宗旨,就要深刻地把握全国民族运动会的基本特点,并贯穿工作始终,尤其是将坚持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作为灵魂体现在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2]。

2 全国民运会的发展模式思考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全国民运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竞赛项目不断丰富,参与人数逐渐增多。另外从第三届民运会开始启用会徽、会标、会旗,并制定科学的比赛规则;第四届民运会上首次邀请台湾代表团参加,并提出了举办民运会的宗旨和口号;自第四届民运会以后竞赛项目逐渐增加,如在昆明举办增加了陀螺项目、在拉萨举办增加了押加、在银川增加了高脚竞速、在广州增加了板鞋竞速等等,但表演项目并没有太明显的变化。

表1 历届民运会概况[3]

随着全国民运会规模的不断扩大,各个举办地经济、文化、民族差异性逐渐体现,民运会不仅要发展民族体育,还展示了民族体育、民族文化、民族风情、民族艺术、民族服饰、举办了民族体育文化论坛、民族旅游、评选了民族之花。各民族大团结、各民族间的大联欢都被引进民运会的发展模式,民运会不仅是民族体育的赛事、还是民族体育的大展示、是民族体育的大论坛、是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民运会的发展正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

2.1 全国民运会的开、闭幕式 近些年,各地纷纷争办全国民运会。这本来是件好事,适应了我国人民在文化、体育生活方面的需要,也符合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目标。但一些地区举办民运会不是从实际需要出发,而是一味要搞大、搞得轰轰烈烈,最突出的表现在开、闭幕式上。有的地方领导提出,要不惜工本把开幕式搞好,开幕式成功了也就等于运动会成功了一半。组织者竭尽全力要把开幕式办得气壮山河,一场开幕式下来,多的要花费数千万人民币。尽管国家相关管理部门一再告诫不要在举办运动会开幕式上搞攀比,要讲究实际。但眼下有愈演愈烈之势。举办一次运动会,开幕式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这只是运动会的一个方面,比赛的组织管理,特别是如何通过运动会推动当地体育运动和经济的发展等很多问题需要认真地去考虑。尤其是一些民族地区尚未完全摆脱贫困状态,不少孩子还不能上学。我们不能不顾这些实际情况,盲目地去攀比。党中央一再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但是一些人听不进去,原因是因为运动会开幕式见效快,声势浩大。有的领导觉得:好不容易搞一次运动会,再穷也得搞得像模像样,别叫人家笑话我们。这些人想的更多的是把举办运动会作为一项“政绩工程”,只要搞得风光体面就行,花多少钱都不在乎。

2.2 全国民运会的运动项目设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传统运动与竞赛项目》中宣称:“传统运动和竞赛项目有其自己的规则和标准,无需加以全球化或标准化…应谨慎确保全球化和标准化的趋势不致使传统运动与竞赛项目大量灭绝。”[4]

随着全国民运会的发展,项目设置出现了三大部分(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原生态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和表演项目)。随着全国民运会不断规范化、制度化,在每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之后,组委会都会从表演项目中遴选一些做为竞技项目,推广的新项目一般具有规则要求比较简单、场地要求较低、容易在大众中推广普及等特点,如武术、陀螺、板鞋竞速等等;原生态竞技体育提倡体育向本源回归,渗透着自然环境的原生态和文化的原生态因素,将其套用现代竞技体育竞赛体制,会导致其异化。一旦脱离原生态民族文化和环境,大多数情况下很难与现代经济体育想比较,逐步被异化甚至被淘汰。如:民族弩、民族式摔跤等;表演类项目,一般注重娱乐性、健身性,节庆意味浓厚,竞技作用并不突出,大多数项目往往与音乐、舞蹈结合起来。如新疆的“达瓦孜”、湖北的“肉莲响”、台湾“秋千下的传说”、内蒙古“安代健身操”等等。

民运会在运动项目的设置上:既要丰富民族特色鲜明、代表性强的各民族的表演项目,又要保留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的民族体育竞技类项目(民族弩、独木漂、高脚马),还要扩充经过改造、加工、提炼、竞赛规则完善、运动场地规范、便于推广、普及、开展的现代的民族传统竞技体育类项目;既要展现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又要在器材统一的情况下,不失各项目的民族特色。全国民运会的项目设置有力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关键一步。

2.2.1 全国民运会“表演类”项目设置 每届全国民运会,组委会都会推出一些新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表演项目。主要是为了搜集和整理散落于民族民间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避免其灭绝、失传,起到抢救、保护和宣传的目的。上世纪90年代,我国组织了大规模的挖掘和整理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共收集到少数民族体育676条目,汉族体育301条目,并出版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宣传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我国绝大多数民族能歌善舞, 很多民族体育项目就蕴藏在歌舞艺术的海洋中[6]。在全国民运会上,表演类项目又分竞技类表演项目,如:叼羊、赛驼、响箭、抄杠、凤凰抢蛋等;技巧类表演项目,如:黎族节日、达瓦孜、绝技之花、彝寨飞鹰、华佗五禽戏等;综合类项目,如:沙哈尔地、水上羊皮筏子表演、中国弹弓术、保安族夺腰刀、武术表演等健美操类项目,如:跳弦、瑶山欢歌、动感黎山、畲族健身操、巴山舞等等。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各民族风情,更将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直观呈现给全国人民。一旦成功,也会直接促进各省市、各地域的旅游业,如:云南省获得全国民运会金奖的几个节目受邀去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表演,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甚至有很多观众慕名前去云南观光旅游。现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内蒙古、新疆、湖北等多省市利用丰富的民族资源,相继开发出民族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项目,极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但从总体来说,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利用率较低、产品开发不是很完善,期待进一步的开发[7]。

2.2.2 全国民运会运动“原生态类”竞技项目设置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来源于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民族、特定地域的生产生活。包括休闲娱乐、养生健体、宗教表演形式和军事斗争等多个方面。现代体育提出的“更高、更快、更强”已被绝大多数的国人接受,它体现了西方体育的价值观念。作为体育,没有竞技不行,这也是现代体育的价值取向,根本的特征就是竞争。但东方文化中,除了竞技,还有很多的人文内涵。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说道:“中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蕴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应该提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精神:更近、更亲、更爱、更康乐、更和谐。我们中国的传统体育要有一个精神和理念,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我们的方向。”[2]

少数民族体育的竞技化发展使其自发性、健身性、娱乐性成分逐渐减少,对体力的要求逐渐提高,而且要求有事前准备的技术、战术训练,因此,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民间选手展示的空间越来越小。如以摔跤项目为例,如果将摔跤项目中民族成分去掉,赛场上的摔跤与竞技摔跤区别不大,民间选手的水平与职业竞技摔跤运动员的水平相差甚远,其存在的价值势必减弱,直至消亡。再如射弩项目,第六届民运会中,部分代表团的选手用标准弩参赛,引起争议。由于标准弩和民间弩的样式、材质有所不同,民间弩用的箭一般是竹制的,标准弩的箭是碳素的,在准确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些分歧,第八届民运会上将射弩分成了两组:民族弩和标准弩,并且对弩和箭的大小、长短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不仅解决了分歧,还增加了比赛的项目数和金牌数,扩大比赛的参与度。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各民族和省市在全国民运会原生态运动竞技项目上绝不能简单的为金牌撕杀,必须要将竞赛和少数民族体育精神相统一。

2.2.3 全国民运会运动“推广类”竞技项目设置 所有的体育运动基本都以竞赛为核心,传统体育仍然是体育,必须遵循体育的一般规律。设置竞赛项目,提高竞技水平,是发展民族体育的一个基本途径。推广类竞技项目是经过改造、加工、提炼、竞赛规则完善、运动场地规范、便于推广、普及、开展的现代的民族传统竞技体育类项目,经过50多年的发展,全国民族运动会的竞赛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各代表团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比赛的对抗和激烈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强。竞赛水平的长足发展,大大提高了全国民族运动会的含金量和观赏性,提升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吸引力,推动了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可以说,没有民运会的这个竞技平台,民族传统体育就不可能引起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度重视,不会有长期的持之以恒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也不会快速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推进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只有不断提高民族传统竞技体育的运动水平,只有不断的竞争、竞赛,才能不断促进民族传统竞技体育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赛场斗殴、邀请外援、冒名顶替等现代竞技运动会普遍存在的丑剧,严重违背了体育精神,给民运会的监督评价体系提出新的挑战[4]。个别项目器材任然存在争议:如高脚竞速,由于天气原因,南方研制的竹马无法在北方推广使用,南北协调研制的碳素竹马又失去了运动本身的民族特色,期待解决;还有几个别竞技运动项目甚至没有几个观众,现场气氛冷落;参加民运会的运动员极少专业化,在规则不断竞技化、现代化、推广化的同时,一些地区用职业竞技运动员参与民运会项目,优势极为明显。推动竞赛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各省区市的努力,同时要教育运动员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不仅具备良好的竞技能力,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规范。民族传统竞技体育既要强化金牌意识促进民族传统竞技体育可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又要淡化金牌意识,促进各地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和普及。

3 全国民运会的宣传和社会影响

在如今,西方体育依靠西方强大的经济为后盾,将奥林匹克运动、世界杯足球赛、四大网球公开赛、NBA等一个个品牌推向国际市场,几乎全世界都变成了西方体育的市场。而中国的民运会一直坚持紧抓民族特色、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在商业化的消费社会里,体育已不简单是身体上的对抗,也不简单是呈现运动技艺的平台,而是一种展示文化,展示商品的窗口[8]。民运会在世界体育中以一只奇葩独树,成为世界各国认识神秘中国,神秘国度的重要窗口。

从第一届全国民运会开始,每一届民运会都会吸引大量的媒体关注,从各个少数民族举办地到沿海发达城市,政府部门有意识地在各地推广、宣传、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吸引了大批国外媒体和研究者到场,包括中国中央电视台在内的10多个媒体进行直播报道,向全国、世界有力的宣传了全国民族运动会的民族性、趣味性、娱乐性和文化性。让世界各地了解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风情和民族团结,极大促进了中国在世界心目中文明古国的形象。

除开媒体的报道,组委会从运动会自身出发,不断创新和丰富内容,如:第二届民运会增加了图片展和运动员联欢;第三届民运会首次采用了会徽、会旗和会标,引入了现代体育文化元素;第四届民运会创作了会歌,一首《爱我中华》自此唱遍了大江南北;第五届民运会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制作播放了25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系列节目;第六届民运会设拉萨分会场,登珠峰采集了圣火,举办了民族文化节、民族大联欢等系列活动;第七届民运会仅在宣传方面就有十项创新;第八届民运会开创了多项第一,如第一次在沿海发达省市举办、第一次实现信息化突破等[4]。

在宣传报道的同时、在各民族自我展现的同时、在中国少数民族品牌树立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运动普及越来越广、全国各地、世界各国慕名前往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人越来越多、各地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传统体育与旅游开发的项目越来越密切。

4 建 议

4.1 明确办会宗旨,促进各民族团结 牢记民运会办会宗旨,要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也就是要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发展民族体育、增强民族体质、促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的基本理念。中华民族讲究和为贵,孔孟文化闻名世界,融入东方文化的民运会更易走向世界。

4.2 原生态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和表演类项目并存 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不应该是精英式的运动会,不应该是几个民族垄断的运动会,而是56个少数民族大联欢。一方面我们要展示少数民族体育“更高、更快、更强”,规则不断健全,赛制不断完善;另一方面我们要促进各民族“更近、更亲、更爱、更康乐、更和谐”。原生态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保护,更能反应出全国各民族各地区健康、健身、休闲体育的发展,更能吸引老人、小孩、妇女等群体的参与倾向。竞技类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更能促进民族竞技体育项目的快速、可持续发展。让民族的生产生活技能、节庆习俗和自娱自乐活动逐渐走向全国、全世界,成为一种全民参与全民健身的娱乐活动。

4.3 节约办会,创新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开幕式整体安排要力求简洁,二是文体表演要把民族特色和民间风格相结合,三是开幕式以入场式表演和仪式为主,文体表演为辅,打造精品,突出亮点。四是开幕式可以用舞台晚会的形式来展示各民族的特色,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是铺张浪费,更不是攀比奢华。要改革,在开幕式、闭幕式、点火仪式、颁奖仪式、民族表演的形式上都可以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少数民族明间体育项目多源于人们生产生活技能,节庆习俗等,我们为何不能借其资源,开发少数民族民间项目中技巧类、综合类、健美操类等项目成为我们开闭幕式中大型表演项目呢?开、闭幕式是运动会成功的象征,应该借此机会,大量展示原生态民族民间项目,并加大媒体宣传,不仅让国内各民族了解民运会,更应让广大的华人和世界各族人民了解,参与其中。

4.4 增加参与形式,树立民族品牌,实现体育强国 全国民运会可借鉴其它体育大会,增加参与民运会的形式,如(赛、展、游、论):运动员参赛;各代表团展示民族风俗,促进各代表团联欢;游览举办城市,游玩各代表团;组织民运会高级论坛,促进全国民运会的发展。目前各地区相继争办全国民运会,国家民委也应考虑举办地的选取。加快树立民运会的品牌,我们要从战略的方向,将全国民运会逐步办成全球华人运动会,直至办成全球少数民族运动会,广泛吸纳世界各族参与其中,联欢交流[9]。在国民体质不断上升的今天,真正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跨越。

参考文献:

[1] 朱建国.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发展回顾与趋势[J].辽宁体育科技,2010(2):72-76.

[2] 丹珠昂奔.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贵州体育总局,2009,11.

[3] 王虹,赵晓玲.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11):134-136.

[4] 何亮,杨世如.体育文化视野下的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价值观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8(9):105-108.

[5] 崔国文,程斌.对云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运会的反思[J].体育文化导刊,2007(6):88-89.

[6] 李晓华.从民运会看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3):7-9.

[7] 周运瑜,等.试析武陵山区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328-366.

竞技体育的宗旨第4篇

关键词:奥林匹克 哲学 思辨

现代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人类有史以来所完成的任何竞技体育活动无不以“更快、更高、更强”为宗旨。奥林匹克的格言概括了整个奥林匹克哲学精神。然而,事实与理想之间总是有差距,从哲学的视角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格言、哲学思想与现实生活存在着的冲突进行思考。

一、奥林匹克哲学思想

对于现代人类而言,奥林匹克是现代竞技体育的代表,奥林匹克哲学是现代竞技体育哲学的代表。对奥林匹克思想的描述为奥林匹克思想是将从事竞技体育的人员身心两方面的品质均衡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将竞技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思想和哲学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竞技体育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更快、更高、更强”潜台词所表达的肌肉、力量、破纪录、夺金牌等内涵是现代奥运会和现代竞技体育所有从业人员的追求目标,但是现代奥林匹克哲学所表达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获得美的享受和最重要的人格尊严,建立公平竞争的意识与集体意识,从而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完整人格与品质。现代奥林匹克之父德・顾拜旦的“奥林匹克思想是一个很强的体育文化概念,它一方面基于骑士精神,即醒目的称之为‘公正竞赛’;另一方面基于美学思想,即对美与崇高的狂热追求”思想正是代表着奥林匹克哲学的精髓。

奥林匹克哲学所阐述的以现代奥运会为代表的现代竞技体育哲学思想和哲学宗旨,即现代竞技体育的所有从业人员,尤其是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世界观。从顾拜旦的阐述中不难发现他所主张的现代奥林匹克和竞技体育哲学的精髓是公正竞赛,只有公正竞赛,才能产生对美与崇高的狂热追求,公正是竞技体育的前提,也是奥林匹克哲学的核心。

二、奥林匹克哲学思想发展

竞技体育是一项公正竞赛,目标并非要制造健壮的“人形动物”的思想在奴隶社会消亡后就确立了。虽然斯巴达人夺取了古奥运会数量众多的冠军,雅典人却奠定了竞技体育,使参赛者和运动员身心一致的奥林匹克和竞技教育思想,由此形成了雅典人和斯巴达人在竞技体育哲学和理论方面的分水岭。雅典人所建立的崭新的身心一致的竞技体育哲学成为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思想解放的源泉。古希腊人甚至在古希腊奥运会上已经开始贯彻和执行这一奥林匹克竞技体育哲学思想了。出乎现代人意料之外的是古希腊奥运会参赛人和运动员的参赛宗旨和奥林匹克竞技哲学与现代奥运会竟然是如此的相似:公平竞争和诚实行为。当然维持公平竞争和诚实行为的奥林匹克哲学思想与现代人可能有些格格不入。神和宗教的力量,尽管他们在现代科学文明和商业行为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但这只是由于相对现代而言古希腊科学发展的滞后所致。古希腊奥运会的参赛人无一例外的都必须明白在比赛中玩弄诡计、欺骗对手和裁判的严重后果不仅要受到良心的谴责,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对神的亵渎,迟早都会受到神的严厉惩罚。很难想象古希腊奥运金牌选手在金牌相对普通人而言等于天文数字的金钱面前是否还能正襟危坐,不动声色。

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在近100多年所创造的财富超过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总和,包括宗教在内的一切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都显得相形见绌。限制古奥运会选手维持道德标准和公平竞争的宗教因素大大下降了,现代奥运会创始者们试图采用其他限制措施达到限制效果,保持现代奥运和古代奥运在奥林匹克哲学和奥运思想方面的同步和一致。经过精心设计的现代奥运会一整套程序无处不凸现德・顾拜旦的继承人试图全力保持或保全古希腊奥运和现代奥林匹克哲学及奥运思想。从历届现代奥运到正式开始前就已启动的圣火传递到隆重耗费巨资的开幕式,从火炬点燃仪式到运动员教练员面对五环旗和参赛国国旗的庄严宣誓和承诺,从奥运宣传到奥运文化展等都源于表明参赛者的任何欺骗行为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玷污,也是对神圣的奥林匹克思想、奥林匹克哲学、奥林匹克世界观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和自己祖国的亵渎。通过对自己理想的追求,对其他国家的尊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来表达净化参赛者的心灵展示奥运精神,奥运思想,奥运哲学和竞技体育哲学,向世人展示参赛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奥林匹克哲学的困惑

相当一部分哲学家过去曾经认为奥林匹克竞技在许多方面都是公平、平等、透明的,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行业能像奥林匹克竞技那样为人提供如此平等、仅仅依靠自身的艰苦努力和辛勤工作获得相应回报的环境了。但事实却与人类美好愿望背道而驰。进入80年代后,现代奥林匹克进入前所未有的改革期,改革的力度之大,带来的变化之大,对奥林匹克宗旨,奥林匹克哲学的冲击有时令世人瞠目。改革带来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法忽视的商业副作用。在这种副作用的巨浪面前,竞技体育的“更快、更高、更强”和公平竞争的哲学思想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和困惑。

不知从何时起,奥运会电视转播权成了商业史上最大的一场商业大战,比赛的作息时间是由买断电视转播权的商家制定。奥运金牌选手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在这些巨大商业价值面前,“更快、更高、更强”、公平竞争成为摆设,奥林匹克竞技哲学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为了奥运金牌,更为了商业利润,服用兴奋剂有之,打假球有之,行贿受贿者有之,黑哨有之……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奥林匹克思想与现代商业是一种扭曲的结合物,这种结合物的重心明显的偏向商业,偏向以金钱为代表的利润。现代商业社会中还有多少人知道世界上有奥林匹克博物馆?又有多少人知道奥林匹克艺术节?更有多少人知道奥林匹克科技大会的存在呢?

古希腊竞技体育置公平为头等大事,视欺骗、弄虚作假为不齿,现代奥林匹克思想和竞技体育哲学的“更快、更高、更强”和公平竞争由此发展而来。现代竞技体育已构成以运动员为圆心的同心圆,在这个同心圆中,运动员已越来越失去自主,越来越失去对自己的控制。从此角度而言,现代奥林匹克的困惑,或可称之为竞技体育道德沦丧的行为就不仅仅是运动员和其他参与人员之过了,解决方法何在?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郝勤.奥林匹克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致性.

[2]李学疏.简论哲学形态.

竞技体育的宗旨第5篇

[关键词]社会急剧转型期农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

[作者简介]谢革新(1960- ),男,江苏扬州人,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综合科科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教育社会学。(江苏扬州22520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010-04

一、问题:社会急剧转型期致农村职教发展滞后,长期在低位徘徊

1.苏北农村县域仍未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规模大体相当”。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2013年7月,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2013招生通知》)再次要求:“各地切实落实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招生大体相当要求,要继续稳定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原则上要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毕业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这里进一步强调了所谓“大体相当”即“原则上要按50%的比例”。可见,高中阶段“普职比”是衡量职教发展的重要指标,坚持高中阶段“普职比例大体相当”这一政策举措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是关乎中职教育实现健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和重要保障。江苏省早在2005年就已宣布“基本实现普职招生大体相当的目标”。笔者以为,这或许是从整体而言,但职教的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和地区差异,一些地区与“大体相当的目标”还存在相当的距离,我们还没有理由高枕无忧。换一个角度来看“普职招生大体相当”,不能只看各地制定的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是否完美,而要看实际结果是否体现了“规模大体相当”。笔者近期选取了苏北地区11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域(包括县、县级市和以农村经济体制为主体的区)为样本,考量普职比,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比达到多少才能称为“大体相当”?据《2013招生通知》要求:“原则上要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毕业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每个学校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的20%(不含择校生)。”可见,按50%分流是目标,高中择校生允许范围是20%以内,这样即知普职比的允许范围下限是1.20U1。上表虽只列取了苏北地区11个县域截至2012年年底的普职比状况,但由此我们可以窥见苏北农村地区普职比状况。上表显示,这11个县域的普职比均超过1.50U1,即相差40%以上,超过了允许的范围“20%以内”,说明在苏北农村地区能够达到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县域为数甚少。

2.苏北农村中职教育的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质量明显落后。一所学校的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质量直接反映了这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近年来每年例行的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和“示范课”“研究课”两课(以下简称“优质课”)评比竞赛(以下简称“三项重要竞赛”)这三项重要竞赛,可以从一个侧面较好地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质量,也是目前对一所学校的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质量的一种较为客观和有效的横向考察与评估。笔者2011~2013年连续三年对苏北地区、苏北农村地区职业学校与全省职业学校进行了对比调查,发现苏北地区、苏北农村地区职教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质量明显落后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截至2013年年底,优质中等职校(三星级以上,下同)的布局是,在全省199所优质中等职校中,苏北地区拥有优质中等职校113所,占56.78%;苏北农村地区拥有优质中等职校64所,占32.16%。而2011~2013年所进行的总计1663个全省职业教育三项重要竞赛的一等奖中,苏北地区和苏北农村地区的中等职校分别获得573个和153个,获奖面仅占全省的34.45%和9.20%,均与其优质中等职校布局占全省的份额有大幅度差距,相对误差均>20%,已达到统计学中“大幅度”的显著程度。这说明在苏北农村地区优质中等职校布局显著偏少的情况下,其现有的64所苏北农村地区优质中等职校整体上还与全省的优质中等职校在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质量上存在显著差距。二是苏北农村职校在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和优质课评比中所获得的一等奖占全省份额,2011年分别为10.05%、18.75%和15.38%,2012年分别为6.99%、4.35%和13.99%,2013年分别为5.48%、4.35%和13.47%。可见,苏北农村地区职校在全省职业学校的三项重要竞赛中,其成绩不仅低而且呈逐年下降态势,这在技能大赛和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尤为明显,因为这两项竞赛不仅需要展示教师个人过硬的教学能力,还需要有所在学校的过硬教学硬件和教学团队的支持,而这正是苏北农村职校的软肋。由于制约农村职教发展的瓶颈没有解除,这种办学规模与获奖份额之间的差距会更加明显。三是苏北农村地区优质中等职校有64所,占苏北地区优质中等职校113所的56.6%,说明苏北农村职校占苏北职校的一半以上。正是由于苏北农村职教的发展落后,在职业教育的三项重要竞赛中处于劣势,直接影响了苏北地区职业学校在全省职业教育三项重要竞赛中的成绩,导致苏北地区职教的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质量落后。

二、分析:农村职教应依据市场需求修正和确定在当前社会急剧转型期的办学宗旨和发展目标

1.当前社会的急剧转型导致农村职教所面对的两个市场正在发生变化。和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走的是一条高增长、高代价的发展之路,这也带来了社会的急剧转型。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和存在已久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我国农村特别是自然条件受限的偏远农村,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对社会转型最为敏感,“不良反应”最为强烈。

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当前社会急剧转型所带来的剧烈的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致使农村职教的市场环境已发生或正在持续发生变化。农村职教不仅要切实认识到其所面对的市场需求与城市职教的不同,同时也要认识到这种市场需求也是在不断发生急剧变化的。这种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口”方面,随着社会急剧转型,县域地方经济和农村企业对职教人才培养的需求发生了变化。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世界性产业调整与经济转型,与我国的社会转型期相叠加,形成叠加效应,致使我国快速进入社会急剧转型阶段,对县域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愈加深刻,客观上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由原先两头在外的外源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在产业结构上由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县域农村企业靠吃人口红利、劳动力红利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原先靠低廉劳动力支撑发展的农村企业越来越渴求科技和人才的支撑。农村职教所输送的就业型劳动力和操作型技能人才,已不再适应地方政府和农村企业的需求。二是“入口”方面,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农村社会公众、求学者家庭的就业观和就业需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公众更少盲从,更趋理性,比父辈更了解职教,明白一般农村职校培养的学生文化底子薄,仅能适应固定岗位的技能要求,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不强,今后的发展空间、上升渠道受限。从家族的未来着想,这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重复自己的生存方式。这种农村社会公众的就业观和就业需求的变化,直接导致农村家庭的求学需求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社会公众和家长对孩子求学的期望值更高,宁愿多花钱让孩子上普通高中,也不愿他们上免费的农村职校。求学需求的变化,从表面上看是对职教的轻视;从深层次看,说明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进步,包括农村社会在内的社会公众对文化、科技、教育越加重视,他们寄希望于通过教育来改变孩子的命运,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公众虽然不是教育理论家,甚至绝大多数也不是教育工作者,但他们的选择行为却诠释了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应“为完满生活做准备”,这对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转型都是有益的。近年来,虽然农村中职免费教育等各项重大优惠、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但农村职教仍未走出瓶颈,且发展越来越困难,这主要是“出口”与“入口”两个市场的变化导致的。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相继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随着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农村职教所面对的“出口”与“入口”两个市场的变化还将持续。

2.农村职教转型发展是践行国家教育方针、适应和服务县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申了新时期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教育方针体现国家的意志,是国家对教育的规定,同时又是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教育的本质属性使然。社会转型的根本目标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当前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践行国家教育方针,既是教育的社会需要,又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2011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九部门意见》)中针对农村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出:农村职业教育要“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要以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这无疑为农村职业教育践行国家教育方针和实现自身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农村职教应毫不动摇地践行国家教育方针,服务于县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当前社会急剧转型背景下,要适应和服务于县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不能继续墨守成规或靠简单的行政指令,要以转型适应转型、以发展服务发展。当前社会急剧转型正进一步倒逼农村职教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

3.针对当前社会急剧转型形势下的新任务,重新确定农村职教的办学宗旨和发展目标。农村职教要实现转型发展,首先要在发展理念上进行修正与调整,摒弃原有的不能满足当前急剧转型要求的办学宗旨和发展目标,确定适应当前社会急剧转型的办学宗旨和发展目标。原有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和发展目标于2005年被正式提出来,统称为职业教育办学方针。鉴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尚处在依靠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供给优势阶段,实行的是经济粗放式发展模式,劳动力供给充裕、就业困难,因此,当时的办学宗旨和发展目标主要围绕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展开,对农村职教而言,则主要围绕如何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展开。在此背景下,“以服务为宗旨”的“服务”也被简单诠释为“为就业服务”,直至喊出流行的口号“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也成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和发展目标的约定俗成,一直这么理解和实施。但是,随着2008年以来旷日持久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与我国社会转型期叠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速度越来越快,终结了依靠高消耗自然资源、低成本劳动力的粗放式发展模式。研究表明,“人口红利”即将耗尽,劳动力数量供给的优势将被劳动力质量的劣势所取代,经济发展将面临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为此,党的十报告提出,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在经济社会转型速度加快、程度深入的今天,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当前经济转型发展的三个引擎,并且在这三个引擎中,科技进步越来越成为最主要的引擎。事实上,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科技进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以江苏省为例,2010年、2011年、201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这三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54.0%、55.2%、56.5%。

随着我国社会急剧转型以及随着而来的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渴求越来越迫切,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关键并不是缺乏一般的劳动力或“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①,相对于城市而言,他们更缺乏掌握科技和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技术创新型人才在农村县域的稀缺程度远超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县域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而县域第二产业的主体是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既规模小又远离城市,很难吸引高层次的科技人才,也很难获得位于城市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支撑与辐射。教育就是服务,农村职教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就要在不断提升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提升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是农村职教走出发展瓶颈的唯一选择。近年来,农村职教为了争夺农村生源和扩大招生规模,一直在降低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结果事与愿违,距市场需求越来越远,离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求学家庭的愿望越来越远,其吸引力大打折扣。因此,县域农村职教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同时,应肩负起地方应用型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功能,加大对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和应用型科技孵化与辐射的力度,满足县域地方政府和农村企业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渴求。这应是农村职教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三农”服务的应然选择,也应是农村职教践行为受教育者的“完满生活做准备”的原则,从而有效增强其吸引力的应然选择。

综上分析,随着依靠“人口红利”发展模式的终结,当初基于这一经济发展模式背景提出的职业教育办学宗旨和发展目标,对当前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教的发展缺乏针对性和适切性。依据《九部门意见》的要求,我们认为,在当前社会急剧转型背景下,农村职教的办学宗旨和发展目标应确定为“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有效增强吸引力”。与2005年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宗旨相比,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这一办学宗旨对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适切性。有效增强吸引力这一发展目标,一方面,体现了教育的终极目标――“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它也体现了农村职教的特点或努力方向。

三、对策:用市场机制的力量实现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办学宗旨和有效增强吸引力的发展目标

1.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调动社会力量办职教。在社会急剧转型和随之而来的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今天,农村职教在办学中要践行“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办学宗旨和“有效增强吸引力”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多一些“市场”成分,少一些计划指令和垄断成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②。因此,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政府不能包办过多,而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走市场化道路,引入市场力量的“活水”,培育农村职教自身的造血功能。要向社会购买服务,调动社会力量办职教,在明确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职教办学责任主体的同时,走办学主体多元化的道路。鼓励和支持不同性质、规模、行业的经营主体、社会法人进入农村职教办学领域,彻底改变传统的国家统包统管的教育体制,使职教投资主体多元化。学校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真正成为自主管理、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逐步形成“原料采集”(招生引资)―“生产”(教育教学)―“销售及售后服务”(推荐就业及业后培训)一条龙自主运行机制③。吸引民资,促进农村民办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是推进农村职教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关键。为此,要按照2014年2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所提出的:“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调动社会力量办职教,实行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打破县域教育行政部门独家主办农村中职教育的惯例,打破独家垄断、自办自管的模式,进而逐步实现管办分离;二是有利于通过市场机制的力量,推动农村职教办学体制的深刻变革,从而有利于推动农村职教与产业结合、与企业合作,“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2.对现有公办农村职教实行渐进式办学模式变革。要实施办学模式变革,就要给市场机制保留空间,清除阻碍办学模式变革的体制藩篱,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在当前经济社会背景下,需要对现有地方政府部门举办的农村职教机构实行渐进式办学模式变革。笔者以为,我们可以参照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办法,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④,允许和鼓励、支持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即在不改变农村公办职教的办学性质和办学主体的前提下,按照市场机制,以股份合作制形式,引入校外职教机构(包括行业企业、民营私立职教机构或城市的高等、中等职校等),委托承办或承包一个或几个专业的办学运作。委托承办或承包一个或几个专业的办学运作,属合作办学性质,不改变公办学校的政府所有权,对外仍是一个学校、一个法人,对内则是承包关系,实行二级管理、独立核算。

3.瞄准社会急剧转型背景下农村职教的办学宗旨和发展目标,调整办学功能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办学宗旨,确定农村职教的办学功能定位。农村职教应体现和彰显面向县域农村的产学研一体的功能,除履行基础职业教育功能、职业培训功能外,还应紧密联系县域农村产业企业,成为县域农村的科技桥梁和纽带,履行科技研究、孵化与辐射的功能,不仅输送各类就业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还应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广辐射能力。其一,这一功能的履行仅凭农村职教的单打独斗难以实现,需通过广泛的社会合作得以实现,不仅要对内开展与县域内企业的深层次紧密合作,还要对外开展与城市高校、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从而成为县域企业离不开的科技桥梁和纽带。其二,这一功能的履行还需要有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一批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生产实施能力,除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能够紧密联系产业,扎根于企业,解决企业生产中有关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实际问题,在生产实际中进行科研和创新,成为深受企业欢迎的科技专家。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农村职教要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不仅培养低端就业型的劳动者和技能人才,还要成规模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管理、经营和创业等各型人才;不仅要培养县域经济社会各行各业的普通就业者,还要为其成批量输送骨干和精英;不仅输送蓝领,还要输送白领。为此,需要农村职教从两个方面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实行合作式、开门式模式,充分实施校企合作。对高年级学生,可以由老师带到企业研发一线,实行在研发中教学、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的原则,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既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持,又能培养一批适合县域企业、根植于县域企业的创新型技术人才。二是实行分层式、现代学徒制模式,在教学中不搞一个模子、“一刀切”。对高年级学生,可以安排专门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做导师,实行一对一教学,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让每个学生都能成才。这样不仅让企业满意,也让每个学生家庭满意,从而实现农村职教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有效增强职教的吸引力。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Z].2009-01-06.

竞技体育的宗旨第6篇

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理念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特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和政治色彩,尤其强调“增强人民体质”。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受到体育运动成绩的鼓舞,我们在体育事业发展理念中增加了竞技体育“为国争光”的内涵。囿于我们对体育工具性(“增强体质”和“为国争光”都仅仅作为工具)的理解和认识,以致当代中国体育仍旧把“增强体质”和“为国争光”作为价值理念。这种体育发展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代中国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需要,尤其不能真正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理想。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理想;中国体育;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号:1004-4590(2006)06-0016-07

Abstract:Olympic ideal has a style of its own in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sports.It not only completely has human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mind at the lev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al sports culture,but also behaves deep humanism details.It tall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e time and human nice ideal and pursuit.So it obtains the passional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s in most countries including man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It attracts many teen-agers all over the world and fans of Olympic movements to participate in.Olympic ideal has four obvious characters at least:the 1st is prevalent adaptability ,the 2nd is prevalent timeliness,the 3rd is lofty nature ,the 4th is going ahead together with time.

The idea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ports was established in the special historical circumstance at the beginning of new China coming into existence.It has strong Chinese feature and political colouring and specially emphasize “building up the people’s health”.It has been more than 20 years since reform and open.We have been inspired by the success of sports and added the meaning of “winning honor for the country” in the idea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ports.Because of our limited 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on about sports (“building up the people’s health” and “winning honor for the country” are only as tools),we still regard “building up the people’s health” and “winning honor for the country” as value idea in contemporary China.This kind of idea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ports can’t suit the need of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of the main task is humanbeiing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especially can’t really.serve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Key words: Olympic movements;ideal;China sports; theidea of development

宗旨(主要目的和意图)、主义(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通常是一个组织、一项社会运动、一项事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它可以反映出这个组织、这项社会运动或事业所具有的社会历史发展眼光,并决定着该事业发展的广泛性和持久性(当然,它也必须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同时也决定着它们发展的目标、方向以及采取的方法和手段等等。

本文中将宗旨和主义统称为理念问题,其中也包括理想的成分(因为“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见《现代汉语词典》)。所谓体育发展理念是“为什么”的问题,即“为什么搞体育”的问题,它是建立在“什么是体育”基础上的,又是在“怎么搞体育”之前必须厘清的问题。

在世界体育运动发展历史中,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和主义可谓独树一帜。这不仅使它赢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不同政治制度国家以及众多国际组织的普遍认同,并自愿在奥林匹克理想的大旗下为之而努力,而且使它从19世纪末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这中间,奥林匹克运动既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血雨腥风,又经历了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严酷对垒;既经历了世界经济的大萧条与勃兴,也经历了与其自身“毒瘤”和腐败行为的长期博弈。

奥林匹克运动真可谓是:与世界同行历尽百年沧桑,与时代俱进创新完善自我。

回眸奥林匹克运动纷繁复杂的百年风云,我们能发现这样一个规律:真正维系奥林匹克运动百年发展的不是奥运会,而是它的“宗旨”和“主义”。奥运会可以因战争而停办,可以遭到无情抵制,可以面临经济窘境,可以面临兴奋剂、种族主义、民族主义、恐怖主义等的疯狂挑战,但奥林匹克运动对理想的追求却从未停止。因为奥林匹克运动清醒地知道,奥运会,甚至“更快、更高、更强”都不是它的旗帜,尽管有人会因为“更快、更高、更强”而参加奥运会,尽管奥林匹克运动也知道竞技者参加奥运会可以表现奥林匹克精神,奥运会是实现奥林匹克理想的重要途径,但奥林匹克运动更相信:惟有奥林匹克宗旨和主义这面大旗,才能将所有奥林匹克运动的爱好者,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持久奋斗,克服各种困难,永远追逐自己的理想。

为什么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会受到如此广泛的认同,又为什么它能够经历一百多年风风雨雨的持续发展而没有被人类社会质疑和抛弃?这的确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也很值得中国体育在新世纪重新确立自己的发展理念时加以借鉴,作为重构中国体育发展理念的参照系。

1 奥林匹克理想(理念)和它的几个特性

1.1 奥林匹克理想(理念)

关于奥林匹克理想,在《奥林匹克》(注:本文有关“奥林匹克”的引文主要参考2004年9月1日生效的最新版本,北京奥组委2005)中有非常明确的表述。比如《》“基本原则”第一条说:“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谋求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基本原则”第二条说:“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的发展。”《》第一章中还将“宗旨”表述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与奥林匹克主义及其价值观相一致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奥林匹克》中这几段表述,既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主义,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

我们可以从这些表述中认识到,正是《奥林匹克》中所表达出的这些充满人类美好理想和追求的“奥林匹克宗旨”、“奥林匹克主义”,才使它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吸引了世界上不同国家的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和广大体育运动爱好者,走到奥林匹克的旗帜下,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和参加奥运会,为它的理想而奋斗,有所奉献,有所作为,并最终成就了今天依然蓬勃发展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1.2 奥林匹克理想具有普适性

所谓奥林匹克理想的普适性,即它的普遍性,可以解释为它的空间性,还可以指其广泛适用性,因为奥林匹克理想适合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和政府或国际组织,并赢得了它们的广泛认同、参与和支持。

比如,奥林匹克运动大家庭中的200多个成员来自世界五大洲,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差异巨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其中大多数成员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陆续加入的。再比如,上世纪90年代,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布特罗斯・加利曾代表联合国说:“奥林匹克理想是对全人类和各种文化的宽容和理解的赞歌,它主张在相互尊敬的前提下开展竞赛。奥林匹克是一座民主的学校,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和联合国的根本宗旨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萨马兰奇:奥林匹克回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给予了奥林匹克理想很高的评价。如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克劳斯・托普菲曾充满激情地说:“奥林匹克理想虽然经受了无数次政治和文化冲突的洗礼,包括两次残酷的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和冷战造成的紧张局势,奥林匹克理想之火依然闪耀……奥林匹克理想,是值得每一个人追求的。”(《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序)

奥林匹克理想的普适性还反映在,它受到了全世界广大青少年以及体育爱好者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即便在同一个国家中,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教育水平的人群中,人们也都能够普遍接受奥林匹克运动所提倡的理想和精神。

1.3 奥林匹克理想具有普时性

所谓普时性是指时间概念,也可以叫持久性,即在较长的历史时间里它能够受到人类社会的广泛欢迎和支持。到目前为止,奥林匹克理想经受了一百多年历史的考验(比联合国的历史还长近50年)。“奥林匹克运动是在最高权力机构国际奥委会领导下实施的、为奥林匹克主义的价值观所鼓舞的所有个人和团体的协调一致的、有组织的普遍而持续的活动”。(《》“基本原则”3)考察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百年历史,追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千年历史,有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

从现有的历史考察中可知,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维系了一千多年,其中公平竞争、神圣休战等精神是其被广泛认同的理念。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消亡,并不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理想的破灭,而是遭到了人类私欲的践踏,是因为“那些专门参加奥运会和体育竞赛的,既年轻又富有的男子们在古希腊社会中拥有强大的权力和优先权”,而“那些毫无经济来源的妇女和老人们则被限制参与比赛”,人们“常常通过对运动成绩的评价来定义体育中‘杰出’的概念,甚至用运动成绩来衡量年轻男子的能力”([澳]K.吐依,A.J.维尔:《真实的奥运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等破坏和践踏奥林匹克理想的行为,成为最终导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消亡的内在因素。

然而,也正是由于存在于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美好理想基因,才使得人类在一千多年后,再次重新擎起奥林匹克理想的大旗,建立起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召唤着新时代的人们。1994年,国际奥委会曾在利勒哈默尔冬季奥运会上做出的一项决议中说,“就像古希腊一样,让友爱和理解的精神重新回到人间,停止一切武力对抗。”(萨马兰奇,2002)1995年,在国际奥委会的倡议下,第50届联大通过了一项由世界上161个国家提出的“通过体育和奥林匹克理想来建立一个和平和更加美好的世界”的决议,呼吁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在全世界实现“奥林匹克休战”。

这就是一种跨越历史时空的对“神圣休战”理想的继承与弘扬。

在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上有这样一段表述:“奥林匹克运动就像天穹上的星座一样,是这个自然界中永恒的东西,它的传统一代代流传下去,把过去和现在联系在一起,保证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一致性和承继性。”(IOC,1998)

1.4 奥林匹克理想的崇高性

奥林匹克理想的崇高性,首先是指它的基调符合全人类对世界和平美好愿望的向往,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发展,其中包括对和平、公平、环境、人权等的理解和认识,因而它代表着一种先进的文化,受到人类社会的普遍欢迎。其次,奥林匹克理想的崇高性还在于,它能够不断汲取多元文化的养分,坚持超越政治、经济、民族、种族、宗教,甚至国家、阶级界限的体育人文理性追求(在现实中,奥林匹克运动的某些领导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做出种种有违奥林匹克理想的行为是另一回事)。《奥林匹克》中表述出的奥林匹克宗旨和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把奥林匹克运动仅仅表述为一种具体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工具,也没有鼓励青少年仅仅去追求运动成绩,更没有金牌的误导,而是将增强体质、意志、精神、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生活哲学、努力、欢乐、公德、尊严、友谊、团结、和平、和谐发展、贡献等作为其理想的关键词反复强调。近些年来,又加进了“环境、人权、可持续发展”等内涵。它表明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社会着眼点,也表明了奥林匹克运动理想的眼光。“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机构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达到最高目标,就是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所共同生活的世界能够变得更好。”(IOC,1998)

奥林匹克运动虽然只是一种体育运动,但它的追求是崇高的。《奥林匹克》表达的“宗旨”和“主义”与《联合国》也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联合国》在其宗旨中提出,“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号召“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全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致力于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就人的生存与发展而言,人类也更乐于看到一个和平、进步、发展、和谐的世界。这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崇高目标。奥林匹克运动正是顺应了这种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提出并逐步完善自己的理想和主张,因而赢得了国际社会和众多青少年以及体育运动爱好者的广泛响应与追随。萨马兰奇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奥林匹克的理想建立在皮埃尔・德・顾拜旦的人文主义理念的基础之上,他是一位以人为本的教育家。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及其生存环境应该成为所有忠于奥林匹克理想的领导者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萨马兰奇,2002)

1.5 奥林匹克理想的与时俱进性

奥林匹克理想的与时俱进性,是说奥林匹克理想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完善的。这里仅举一例。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快速发展的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并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关注。奥林匹克运动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也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奥委会已要求申办奥运会的城市提交环境方面的相关报告。而近年来已深入人心的“绿色奥运”概念,受到各举办奥运会城市的普遍积极响应。1998年国际奥委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一份文件指出:“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道德和思想规范,奥林匹克主义可以被描述成一种生活哲学,通过体育这种形式传递教育的、和平的、人道的、文化的理念,还有最近引起人们关注的生态理念。”(IOC,1998)在《奥林匹克》“国际奥委会职能”中也增加了:“鼓励并支持认真关注环境问题,促进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并且确保按照上述原则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条款。为此,国际奥委会还专门设立了一个“体育与环境委员会”,目的是推进“绿色奥运”。

1999年10月23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奥委会世界体育与环境大会上正式通过了《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并发表了《里约宣言――体育与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宣言》提出的一个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与全球体育界的责任”。奥林匹克运动认为,“《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是奥林匹克运动所有成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南,包括国际奥委会(IOC)、国际单项体育组织(IFs)、各国奥委会(NOCs)、奥运会组织委员会(OCOGs)、运动员、俱乐部、教练员以及所有与体育相关的个人和企业。”

2002年,担任了20年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继体育和文化教育之后,我们应当把尊重环境作为奥林匹克主义的第三个内涵。”他认为,“国际奥委会试图付诸于实践的生态政策是以奥林匹克对人类社会和福利的责任为基础的,符合《奥林匹克》规定的原则。它始终强调要采取一种积极的、促进的态度,要超越奥林匹克运动自身。从事体育运动是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但一定要保护自然和环境,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远景的重要因素。”为此,他强调,“首先,把奥运会和它产生的巨大资源及人们的激情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创造优异成绩的同时加强团结并尊重自然环境”,“其次,我们国际奥委会把这一哲理与任务向各个国际体育协会及各国的奥委会进行宣传与推广,使所有体育比赛,无论其大小,不仅要合理使用现有资源,而且要着眼未来,为改善环境保护资源宝藏,努力做到尽善尽美。为了做到这一点,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必须加深自己对环保的认识。”(萨马兰奇,2002)

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纳入奥林匹克运动新的理念内涵无疑是一种与时俱进的选择。

此外,奥林匹克运动在“从事体育运动是人的权利”、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大众体育、反兴奋剂等问题上,都坚持了与时俱进的改革态度,致力于不断完善自己的理想。

2 中国体育发展理念及特性

2.1 新中国体育发展理念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的体育发展理念,大体上是上世纪50年代前期,随着我国国家体育机构和组织的建立逐步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各类体育组织和机构,特别是国家体育机构和组织的建立,在其组织章程、简则中陆续对新中国体育发展的宗旨有所表述。它们成为新中国体育发展理念的基础。在其后的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出台的一些法律、法规和文件也有相应的阐述。按照不同性质,这些文献可分为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法规、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各类体育组织章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组织简则》、《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章程》、《中国奥委会章程》等。这里将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献中有关宗旨性的表述摘录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组织简则》(1956年3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中第一条规定:“……发展体育运动,以增强人民体质,培养人民勇敢、坚毅和集体主义精神,并向劳动人民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和劳动为国教育。”

2、《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会章》(1956年10月23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宗旨和任务”中的第一条规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业余体育运动。它的工作任务是:1、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和推广群众性的体育运动;2、组织全国综合性的运动竞赛;3、派运动员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发展国际体育活动。” (注:该会章1958年8月15日作了修改,删去了全文中“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字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1958年10月20日国务院全体会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58年10月25日)第一条为:“……其目的在于鼓励人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使人民身强力壮,意志坚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总纲”第二十一条明确提出:“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

5、《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对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做出了宗旨性说明,同时对体育事业中“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三个发展方面也作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

……

第二章 社会体育

第十条 国家提倡公民参加社会体育活动,增进身心健康。

……

第三章 学校体育

第十七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

……

第四章 竞技体育

第二十四条 国家促进竞技体育发展,鼓励运动员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在体育竞赛中创造优异成绩,为国家争取荣誉。……

6、《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中没有过多阐述发展体育的宗旨,只是说:“为了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纲要。”《纲要》在“目标和任务”条中规定:“全民建身计划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纲要》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任务。

7、《奥运争光计划纲要》(1994年――2000年)(1995年7月6日国家体委)提出:“制订和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顺应国际竞技体育发展趋势和规律……使竞技体育高效、快速、健康发展,夺取更大成绩,赢得更大荣誉,为实现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服务。”该《纲要》在第四部分第9条曾提出:“普及和宣传奥林匹克精神,扩大竞技体育的社会影响”的任务,并指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以其独有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积极地参与,宣传奥林匹克思想、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国际交往。”

8、2002年7月,中共中央以文件的形式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8号)。文件在第一部分“充分认识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和第二部分“新时期发展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总体要求”中均有文字涉及到一些宗旨性的表述,虽不是很清晰,但综观两部分7条内容,可以感觉到它已经超越了以往我们对于体育的理解,有明显的突破性认识,主要是涵盖的面宽泛多了,已不仅仅是将体育作为一种提高身体素质的健身手段来解释,而是将它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与经济、教育、环境、社会发展以及人际交往等相联系。在这个文件中,参与、凝聚力、拼搏、爱国、竞争、协作、公平、健康、生活方式、和谐、理解、法制、产业等成为关键词。

9、近年修订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章程》,其宗旨为:“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联系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及海外同胞中的体育界人士,努力发展体育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同中国奥委会密切合作,为增进世界人民的友谊服务。”(2005)

10、近年的《中国奥委会章程》中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在中国领土上宣传和发展奥林匹克运动。”(2004)

从上述文献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新中国体育发展的宗旨在表达上十分简单、明确、直接,前后变化不大,尤为突出的是将发展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增强人民体质的手段,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进而为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但它远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超越对体育的生物学意义的认识,进而将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经济活动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加以倡导。

2.2 中国体育发展理念两个突出的特性

纵观50多年发展体育事业的理念,“增强人民体质”始终摆在第一的位置。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特别是国际体育活动交往的迅速增加以及我国运动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用竞技体育“为国争光”逐渐成为发展体育事业的又一个明确的理念。以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和以提高竞技水平参加国际大赛“为国争光”,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两大理念。这两个理念背后体现出“两性”,即它的“人民性”和“政治性”。

2.2.1 人民性

纵观50多年来中国体育的发展理念,人民性问题一直受到了党和政府及领导人强烈关注。除了反映在各类体育组织章程,以及有关体育法律、法规、文件中关于发展体育运动的宗旨表述外,党和国家领导人在50多年中有许多这方面的题词。比如,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普及人民体育运动,为生产和国防服务”,刘少奇的“开展体育运动,增强健康,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开展职工体育运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邓小平的“把群众体育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的“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等等。

“增强人民体质”,“把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摆在突出的位置”,从来就是中国体育发展的首要理念,也是中国体育50年来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个理念不仅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一致,同时也是与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具体情况相吻合的。这从50多年来中国体育发展各个时期的重要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

2.2.2 政治性

政治性与人民性是相通的,是由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政治环境决定的。在20世纪下半叶(至少在前半期)中国的特定历史环境中,政治是统领一切的,任何上层建筑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政治需要。比如,195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组织简则》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向劳动人民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和劳动为国教育”。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要求:“……使人民身强力壮,意志坚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这个时期,体育与文艺工作一样,要为工农兵服务,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体育必须为政治服务逐渐成为一个明晰的重要理念。50多年来,在为政治服务方面,中国体育经历了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裂和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断绝与许多国际体育组织的联系和重返这些组织;还参与了国际政治斗争,比如,积极参与新兴力量运动会,成功完成了“乒乓外交”,抵制和参加奥运会等等。在国内,体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表现最为突出的时期是50年代中后期(比如放“体育卫星”)和十年“”之中(比如搞“体育革命”)。

改革开放以后,体育的宗旨性表述有所变化,不再提为生产和国防服务,而改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由于新中国体育深受体育为政治服务的影响,并对此有极其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所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体育在客观上受到参加国际体育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鼓舞,继而顺理成章地喊出了“为国争光”的口号,并将优异的竞技体育运动成绩作为服务政治的光荣任务,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国家促进竞技体育发展,鼓励运动员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在体育竞赛中创造优异成绩,为国家争取荣誉。”(《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为国争光”是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中国体育为政治服务的标志性理念。

除上述两点外,中国体育发展理念还可以从民族性、阶段性、工具性等方面加以认知,这里不再分析。

3 几点分析和认识

纵观中国体育50多年发展理念的演变,人民性和政治性特征最为明显,其核心理念就是“增强人民体质”和“为国争光”。它们实际上也代表着中国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从中国的实际来看,这两个理念并没有错。但是,从新世纪中国体育发展来看,这样的理念显现出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与理想相比,它也显得普适性与普时性不足。因此,我们需要借鉴世界先进体育文化理念,包括奥林匹克理想,重新构建中国体育发展的新理念。

3.1 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在奥林匹克宗旨中,人是一种泛指的普遍概念,它从人本主义出发,强调任何人都有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权利。《》在“基本原则”第四条中提出:“从事体育运动是人的权利,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赛的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萨马兰奇指出,“《奥林匹克》明确体育定义是一种人权”,因为“今天,体育已经成为每个公民不可剥夺的权利,不论他的种族、出身、社会阶层怎样。”(萨马兰奇,2002)在当代,体育是所有人的一种普遍的基本权利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它与人的生命权、生存权、健康权一样,不管其政治态度、如何,即使是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只要没有被剥夺生命权,他们都有参加体育运动的权利。而在中国,“人民”是有特定政治含义的,因为这是在“讲阶级斗争”的时代使用的概念和语言,所以它主要指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由于这种特殊的历史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原因,中国体育发展理念中“人民”的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即体育的适用和服务范围也是有限的。不过,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首次提出了“公民”的概念――“国家提倡公民参加社会体育活动,增进身心健康”。这应该说是一种历史性的理念上的进步,因为对体育而言,“公民”的概念显然要比“人民”的概念相对科学和准确的多――尽管“公民”与“国民”的概念还有不同,与“人”的概念更有一定差距。

“以人为本”还有一层含义,就是体育事业各个方面都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不论是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还是发展竞技体育,都要从健身、健心、益智等方面教育、培养人们热爱体育,参与体育,进而从体育活动中获得人生的乐趣。

3.2 将体育视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中国体育发展理念应体现将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概念融入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而不仅仅是一种“增强体质”的手段。在奥林匹克宗旨中,体育并没有仅仅被强调为增强体质的手段,而认为它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更坚持和强调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性和教育性,即“奥林匹克运动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谋求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在中国体育发展理念中,“增强体质”始终是一个主要理念,即仅仅将体育作为一种健身的“工具”。

中国体育形成这种理念,一方面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即中国人一百年前所接受、认识和理解的体育,就是将体育作为一种改善国人体质的方法与手段。这在近代中国的一些体育理论著作中可以得到印证,包括的《体育之研究》。青年在《体育之研究》中解释“什么是体育”时认为:考其中西体育之内容,“皆先精究生理,详于官体之构造,脉络之运行,何方发达为早,何部较有偏缺,其体育即准此为程序,抑其过而救其所不及。故其结论,在使身体平均发达。”青年时代对体育形成的认识坚持了一生,并对中国体育的发展理念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以体育“增强人民体质”,是对新中国体育最为突出的贡献。中国人之所以突出强调体育“增强体质”的作用,其历史背景的关键词是“东亚病夫”。另一方面,它也与当代中国人对于体育的认识有关。我们始终没能把体育当作一项社会文化活动,当作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加以提倡。

3.3 中国体育应当有自己的追求

中国体育发展理念不应以功利性的政治诉求代替体育的理想。在奥林匹克宗旨中,没有任何政治功利性的表述,而是从体育的角度出发,着眼于人的长远发展,着眼于对世界和平的追求。中国体育发展理念中的“为国争光”实际上是一种政治对体育的短期诉求,它代表了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为国争光”的体育发展理念表明,我们还停留在把竞技体育当作服务政治的工具的认识上(早有学者诘问:80年代中期体育界受到我国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如奥运会等取得了一些优异成绩的鼓舞,进而提出“为国争光”的口号以加快竞技体育的发展。然而,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之前,我们的体育理念从未有过这样的追求,《宪法》中至今也没有)。政治往往是现实的、功利的,并常常根据客观现实的变化而变化。英国的人类学家C.W.沃特森认为:“……对民族主义的诉求看来仅仅是被一些政治团体用作暂时的权宜之计,譬如被政府、政党、行动团体等用来制造民族团结的感情基础,而一旦这个民族已经形成了,战争打赢了,外国统治者已经被驱逐了,那么,国内的人们――各社团、各阶层、各宗教和种族组织就开始寻找构成他们的认同和自尊的源泉的新的焦点。”([英]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吉林人民出版社)

在阶级社会中,体育和其他一切活动一样是可以为政治所利用的,但毕竟政治标准不能代替体育发展的追求和选择,因为体育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当代中国已经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它表明,我们正在重新确立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和目标。这种变化对于重构中国体育发展理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机遇和指导。其实,就体育发展而言,无论是群众体育(健身活动)还是竞技体育(竞技表演),首先是为国人的健康和快乐服务的,这是一个必须首先明确的理念。

这里需要提出几个传统的或者说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观点,加以重新认识。

比如,竞技体育的胜负观。体育比赛不是你死我活阶级斗争,因为“胜负乃兵家常事”,所以要“胜不骄,败不馁”。竞技场上胜负输赢是常事。胜利者不一定就是民族英雄,落败者也不能说为国家抹了黑。何况,胜负有时是经常转换的,没有永远的冠军。中国女排有“五连冠”,也有十几年的沉寂;刘翔有第一,也有第四;罗雪娟有第一,也有第四……竞技体育有感性也有理性,我们不应该被感性牵着走,因为感性只出激情,而理性才出真理。

还比如,“普及与提高”。在今天,随着体育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各领域的日益广泛的渗透,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逐渐以各自相对独立的形态和系统,并分别以各自特有的内涵、方式、手段、目标服务于社会和国民。两者已逐渐脱离了体育发展初级阶段那种紧密地联系,沿着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深入社会和民众。

再比如,办全运会、办竞技体育比赛到底是为了发现“苗子”,出运动成绩,拿金牌,得奖金,还是为国人准备一场场丰富的快乐的文化盛宴,让国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显然,后者更重要。我们有一个喊了多年口号叫:“国内练兵,一致对外”。其实,这个口号的潜台词是:国内比赛不重要,选出优秀选手到国际大赛上拿金牌才是重要的。这种对体育竞赛误导性的认知不仅有悖于体育精神,而且是极其狭隘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并没有号召竞技者去争第一,而仅仅是“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强烈愿望”。如今的奥林匹克运动除了重视举办奥运会,也把“鼓励并支持发展大众体育”当作了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这种认识上的进步和变化值得我们思考。在今天,我们应该以组织良好、成绩优异、展现良好精神风貌的各种国内赛事,满足国人观赏需要。试想,如果美国人不能在自己的国家办好NBA联赛,它能走出国门成为别人仿效的模式吗?何况,中国竞技体育在国内赛事中出色的表现,还决定着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因为没有一流的国内竞技体育比赛,就不会有观众的喝彩,就不会有广告赞助商的热情介入,就不会有传媒的积极参与,就不会最终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下独特的发展模式。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简单道理。如果中国竞技体育仅仅把眼光放在到国际大赛上拿金牌(仅仅是金牌,银牌、铜牌,其他名次都会被忽略)“为国争光”,其弊大于利。1988年,中国代表团在汉城奥运会上失利以后,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曾十分婉转地说过:“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负责人,我们主要希望通过诸如奥运会这样的比赛对整个代表团的总体成绩、选手发挥的水平以及最终对青少年选手的培养和成长有所认识。”(《更快・更高・更强》,新华社,1988)

“体育无国界”是一种泛泛而论的观点,也是中国人学习、追赶、借鉴西方体育过程中的一种心理表现。依文化地理学的观点,每一个民族国家都会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与特色,即每一个民族都应该有自己的项目特点和发展模式,因为体育项目的发生与发展、繁荣与消亡、选择与传承常常是有国界的。这是由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所决定的(蹴鞠即是一例。即便是全球化时代,也必须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奥林匹克运动也持有同样的认识,表示“支持当地居民的体育传统”《21世纪议程》)。目前,中国体育那种从奥运会到全运会,从NBA到CBA,从环法自行车到环青海湖自行车等选择,都还只能表明中国人仍处在一种初级阶段时期的模仿和学习。这种学习已经持续了一百年多年。从文化创造来讲,中国人必须探索出自己民族体育项目的存在与发展方式,比如举行“武术文化运动会”之类,就如同美国人最崇尚的是他们自己的“四大联盟”比赛。中国真正的开放时间太短,只有不到30年。所以,这些理论问题有待于中国人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发展长期深入的探索和认识,才能最终给出一个令中国和世界认同的答案(新兴力量运动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十分幼稚,所以没有成功。但若干年以后,我们也许会认为,它是一种开端……)。

3.4 体育发展理念需要与时俱进

中国体育发展理念必须在实践中坚持与时俱进地更新和完善。奥林匹克理想在其百年历史发展中充分注意人的发展需求和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并注意不断充实和完善。比如,从文化、教育到自然环境,还有诸如对“业余原则”、妇女体育、市场营销、反兴奋剂、体育仲裁、运动员、大众体育、体育博物馆的建立等等方面,奥林匹克运动都与时俱进地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认真采取符合自己理想和国际社会实际的措施加以变革,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然而,如果我们认真研究前面列出的文献,就会发现,中国体育的发展理念50多年来没有太大的变化,尤其缺乏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和体育人文精神的浸润和涵养。这其中,至少有三个原因值得注意。首先,我们并不重视将体育发展理念作为旗帜广泛宣传,也不善于用它来指导具体的体育工作。其次,体育界的许多人也许并不认为体育理念是一个多么重要的问题(这其实是一种不习惯按章办事的表现),因而缺乏对它持久的关注与研究(事实上,出于某种原因,很少有学者涉及这个问题的研究)。我们的体育工作者往往更关注“怎样搞体育”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制定了许多如何搞好体育发展的政策文件,都是在讲如何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的具体问题。第三,我们对“什么是体育”问题的研究十分薄弱。“为什么搞体育”理念的形成是建立在“什么是体育”基础上的,搞不清“什么是体育”,当然也就很难搞清“为什么搞体育”的问题,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因此,我们需要下大气力加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真正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首先搞清“什么是体育”,进而为中国体育发展新理念的形成奠定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值得欣慰的是,如果认真研读2002年的“中央8号文件”,我们会发现这份文件中已经融入了许多富有时代和中国特色的体育关键词。但是,要将它们系统化,并形成一个眼界开阔、内涵丰富、关注人文、概念准确、符合体育发展规律、少一些功利色彩、表述清晰的中国体育发展理念,还有待体育界上下各方面的努力。

宗旨是事业的旗帜,它将决定我们事业的发展方向。

改革基于对体育的新认识,改革要从观念、理念、宗旨开始。

中国体育的发展理念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构,以完成当代中国体育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信息中心. 国际奥委会重要文献汇编.(包括新版《奥林匹克》和《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2005.

[2] 中国体育年鉴(1949-1962).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6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汇编(1993-1996).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6] 联合国(网络版). 1945.

[7]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章程,2005.

[8] 中国奥委会. 中国奥委会章程,2004.

[9] 萨马兰奇. 奥林匹克回忆(孟宪臣译).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ZK)]

[10][澳]K.吐依,A.J.维尔. 真实的奥运会. (朱振欢,王荷英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1][英]C.W.沃特森. 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竞技体育的宗旨第7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医院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的实际,树立“救死扶伤、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文明行医”的行为风尚,引导全院职工进一步增强“仁爱、诚信、务实、求新”的医院宗旨意识,营造一种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从而更好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发展医院、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二、组织领导:医院宗旨教育在院党委领导下,党办、人事部门具体负责,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科室也需建立由科主任、护士长、党、团支部书记为主要成员的医院宗旨教育体系。文秘站网-

三、目标、内容:

1、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记宗旨,把握方向。加强医院宗旨教育,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识到医院宗旨教育的重要性,强化广大医务人员的思想教育,进一步加强医院宗旨意识,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医院文化,纯洁医德医风,提高医疗质量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2、加强医院宗旨教育,突出根本,铸牢院魂。推进医院宗旨教育,必须强化“病人至上,质量第一”的理念,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以人为本,德先于行,科技兴医,勇于创新”的医院精神。在医院、科室进行“如何树立医院文化,培育和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医院精神”大讨论,强化广大医务人员“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对身边先进典型的宣传,逐步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3、加强文化阵地作用结合有效载体,开展各项活动推动医院宗旨教育。医院将医院宗旨教育与“共产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示范岗”等创建活动有机结合,发挥先进集体的榜样作用,感召、激励和鼓舞其他医护人员,开展征文、演讲、文艺、竞赛等系列活动,促进医护人员转化观念,逐步树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群众满意为标准的新服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