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成本会计核算实例(合集7篇)

时间:2023-10-09 16:07:29
成本会计核算实例

成本会计核算实例第1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

一、在建工程成本核算

1、在建成本转至完工成本

公司的成本一般是成本部提供的数据,每个月会向财务发送动态成本表。每个产品类型都有每平米的单方成本。假设这个项目只有一个产品类型,每平米单方是8000元,这个类型的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那么总投资就是8000×50000=4亿元。也就是要结转完工的金额。那么在月底时,结转成本分录如下:

借:完工开发产品 4亿

贷:房地产开发成本-成本结转(5001.10)4亿

2、预提完工成本

假设这个项目只有一个产品类型,且全部都竣工,且成本计提合理的话,这个4亿应该大于5001.01至08科目的合计。因为项目虽说竣工,但并不意味着以后就不付工程款了,所以预提的金额肯定要比实际发生的大。因此,在月末的时候,冲回上个月的预提成本,5001科目应该是贷方余额。于是,我们预提成本的工作就要从每季度做一次,变成每月做一次。(各公司可能不一样)所以,先要冲回最后一次的预提成本:

借:房地产开发成本——预提成本(5001.09)-100万

贷:应付账款——各期预提成本-100万

计提:

借:房地产开发成本——预提成本(5001.09)4亿-(5001.01至5001.08合计数)

贷:应付账款——各期预提成本 4 亿-(5001.01至5001.08合计数)

检验:做完这一步后,5001科目余额为0;5001.10余额=1405(完工成本)发生额=预计投资总额

以上例子在实际工作中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万变不离其中。一般某个房地产项目不会只有一期,而且这一期不会只有一个产品类型,再而且还全部同时竣工的。大多数的房地产行业都会有三到四期的房源,产品类型最少也得两个以上,每一期都会出现部分拟建,部分在建,部分竣工的情况。那个时候只能不同的状态不同处理。譬如拟建的部分不计提成本,在建的部分按下月付款数计提成本,竣工的部分按照投资与实际发生的差额数计提。

二、现房成本结算

一般当房地产开发商拿到“新建住宅商品房准许交付使用证”意味着房子可以考虑结算,房子就可以结转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因为拥有“准入证”只是条件之一。还有两个条件:房子处于“签约“状态;房款收到总房款的20%以上。只有这三个条件都满足了,才允许结算。否则就不行。

1、预收账款的结转

当初房款进账,入科目“预收账款”,现在项目结算了,我们就要把结算部分的房子收入转入“主营业务收入”。

案例1:结算楼盘四个楼400户签约合同价款为:390130346元。预收账款收款:390150346元。经过核对,400户全部签约,房款全部收齐。后发现,预收账款数比合同总价款高20000元,是之前有客户认购房子,但是过了认购期不来交首付。房源自动转让,但是自己也不来申请退款,于是导致多收当初20000元定金。

分析:2万元的定金是不能转主营业务收入的,因此结账分录只能是:

借:预收账款-预售房款390130346

贷:主营业务收入390130346

案例2:结算楼盘合同价款合计数为1000万元,预收账款数800万元。签约状态下的合同价款总数700万元。其中一套房子全款数100万元,只交了60万元,签约状态。一套房子全款数100万元,只交了10万元,签约状态。还有一套房子全款数100万元,交了40万元,“认购”状态。

分析:全款数100万元,只交了60万元,签约状态。这户满足结算条件,允许结算。这种条件满足,但是房款没交齐的,按合同价款转收入,也就是100万进主营业务收入,差额进应收账款。全款数100万元,只交了10万元,签约状态。这户满足两个条件,但是房款没交到20%以上,不考虑结算。全款数100万元,交了40万元,“认购”状态。这户满足两个条件,没有签约状态,不考虑结算。因此,需要入主营业务收入的,就是700-100=600万,但是预收只转走了560万元,其余40万元挂应收账款。

借:预收账款-预售房款560万

借:应收账款-应收房款4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600万

什么时候这40万收回来了我们就冲掉应收

借:银行存款40万

贷:应收账款-应收房款40万

而那些暂时没结算的房子,一旦三个条件都满足,当月就要结转收入。

2、完工成本的结转

工程竣工时,把在建成本转入了完工成本,再把完工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如果动态总投资没有变化,那么完工成本里对应多少结算部分的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的就应该是多少。但是动态总投资要是有变化的话,还得调整。

案例:二期四标段全部竣工,总投资两亿元,转入完工成本两亿元。本月二期四标段结算,总动态调至3亿元。因动态总投资调增一个亿,因此我们要先调整1405科目和5001.10科目

借:完工开发产品1亿

贷:房地产开发成本-成本结转(5001.10)1亿

然后我们再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3亿

贷:完工开发产品3亿

成本会计核算实例第2篇

 

工程成本会计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通过理论学习和会计专业知识、成本管理等专业方法的训练,使学生能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和成本会计核算的方法,并能阅读相关会计报表,使学生具有会计核算及分析、判断某项工程经济状况的能力。因此,在工程成本会计学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案例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对会计核算的整套方法有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更有效地实现工程成本会计的教学目标。现结合笔者在工程成本会计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就案例教学在工程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案例的选择

 

1、案例选择要简单。案例教学通常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理论知识的具体化,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直观的认识,案例如果选得过于繁杂。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对会计基础知识部分的训练,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会计核算的整套方法有全面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会计核算的原理及过程,从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结账到会计报表的完成。每一步骤都要练习,其中的案例选择就要特别注意“简单”,一是业务数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一般选15个左右比较合适;二是业务内容最好选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业务,并且涉及的会计科目应尽可能少,这样才能达到此案例教学的目标。因此,案例的选择应以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为准,某种意义上讲越简单越好。

 

2、案例选择要符合实际情况。用于教学的案例,有些是对实际账务进行加工取得的,有些是自编的。不管是哪种方式取得的案例,都应该注意与实际的联系。譬如。在讲到按计划成本核算材料收入时,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由专门的账户“材料成本差异”来核算。一般情况下,要求计划成本单价取值应尽可能与实际成本单价接近,使材料成本差异率越小越好,最好控制在5%以内,有些教材中编印的相关案例直接给出的材料成本差异率都远低于5%,而有些案例中通过计算得到的材料成本差异率竟高达10%以上,这对学生会有一种误导作用。因此,教师应精心选择案例,最好是提前做一遍,以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3、案例选择要有针对性。成本会计中应用的会计科目、账户、账表很多,选择案例时最好以每个案例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如果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单一的,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一方面业务的核算,案例的选择就应该紧紧围绕这一业务,该有的账户、会计科目都应该有,而且应该反复出现,其他相关科目应尽可能少用,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果案例教学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就应该选择复杂一些的案例。当然也不是越复杂越好,应该是点到为止。因此,案例选择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一个案例解决一个问题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关内容。

 

总之,选择的案例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应该以案例教学的目的为准,精心选择案例,设计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案例教学的目标。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方式

 

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是专门学财会的,接触账务处理也就是通过《工程成本会计》这门课,短时间内使他们掌握会计账务处理的整套方法不是容易的事。另外,学习这门课的目的并不是将来当会计,最主要的目的是会看账、能阅读相关的报表,因此。在案例教学的实施上也应该有别于其他科目。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目的?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对于核算过程比较简单的案例,可以布置给学生自行完成。例如,人工费的核算、现场管理费的核算,这些业务的核算直接、单一,在适当的说明和指导下。学生应该能独立完成。

 

2、对于核算过程比较复杂的案例。学生自己完成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领着学生完成。例如,按计划成本核算材料的收发这一个案例,仅相关的核算表就七八个,业务十分繁杂。一个会计分录需记入多个账表,学生很难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完成此业务的核算。这就需要教师提前规划好案例完成的程序,一边讲,一边指导学生完成。此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完成案例的主体还是学生。这种案例教学的关键是完成以后的回顾,会使学生更好、更深地理解会计核算的过程。

 

3、对于核算过程特别复杂的案例,可以将其拆成成多个案例,逐一完成,然后综合处理。小的案倒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综合处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例如,工程成本明细账、卡的登记案例,此案例是在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施工间接费核算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完成以上各个核算,然后以这些核算结果为依据,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工程成本明细账、卡的登记,这样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总之,案例教学的实施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教师应该根据案例的特点,充分掌握学生的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力求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工程成本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案例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这门课的教学效果。抓好了教学的这一环节,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选择案例,从案例教学的每一个细微处着手,根据每个案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使学生对会计核算的过程有清晰认识的同时,掌握工程成本核算的基本技能。

成本会计核算实例第3篇

1.1知识点相对独立

成本会计课程的各个章节之间可以自成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把它们看作独立的章节,例如:材料费用的分配、工资的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固定资产折旧的分配、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等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需要掌握各章节之间的关联关系,仅通过分别领会掌握各知识要点和难点就可以应付基本的考试。

1.2计算方法多样

成本会计的第二大特点在于:相对于其他会计专业课程其计算量大、计算方法多样化,计算公式多。针对材料费用的分配就有产量比例法、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定额成本法、实际重量法等,针对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针对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有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按年初固定数计算在产品成本发、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基本上集中于单个公式的死记硬背、计算方法的机械运用,成本会计学成为了数学计算,学生对于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不加思考,忽视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具体账务处理结果之间的因果关联。

1.3帐证表关系复杂

成本会计的另一大特点在于大量图表的运用。产品成本构成由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多个成本项目构成,需要运用不同的归集分配方法和结转程序,因此需要借助各种费用计算表对诸多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但在学生的学习结果来看,由于教材的印刷需要,其表述的图表比较抽象,与实务中具体的帐表相去甚远,学生难以将各个图、表之间的关联关系相互对应,不能很好的将单个分配表计算结果与记账凭证对应,不理解产品成本计算与账簿结转关系。尤其在理解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时,学生大多能够掌握具体运用算式求解,但针对辅助生产车间单设制造费用明细账的企业就制造费用转进转出的情形往往不知甚解。

1.4成本分析倚重案例

成本会计学中,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计划是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需要学生根据具体案例在企业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中,运用一定的方法,利用成本计划、成本核算等资料,对产品成本的构成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揭示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查明成本升降的原因,寻求如何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达到控制企业实际成本支出的目的,用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效益。且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往往是一个事项具有多种分析方法的情形,学生们在掌握中出现的问题不仅在于案例难以吃透,且在分析过程中也仅仅关注方法的计算,对于各个指标背后的涵义不甚了解,对整个企业背景的成本分析流于表面。

2成本会计教学考核现状

目前,各高校成本会计课程的期末考核绝大多数采用闭卷笔答的传统模式,考核内容主要是对书本基本知识点的直接考察,平时成绩的评分是以课本知识的温习和少量案例分析为基础,以低分值的形式体现在综合考评中,缺乏对学生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

2.1成本会计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传统考核方式基本上采用期末闭卷笔答形式,考核方式单一。试卷基本构成拘泥于书本,试题排布基本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名词解释、计算题综合题等固定模式,考核目标仅就课本内容涉及成本会计基本概念的熟练记忆、基础知识点理解、以及一些简单的运算,如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分配计算、约当产量的计算、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核算等。由于传统闭卷考试只是学生检验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记忆多,计算多,在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方面相对程度低下。有的学生思维僵化,擅长死记硬背,机械套用解题公式解析题目;有的学生平时隋学,思考不积极,仅在考试前突击复习,做几个典型习题,应付考试了事。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而真正勤学好问、思维活跃、注重实际应用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僵化的考试模式发挥失常没有考出真正水平。传统的闭卷考试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可突击性,起不到应有的以考助学的作用。不能真正考查出学生的真正素质水平,甚至会养成学生平时不主动学习,临考前突击复习的恶习,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

2.2现有成绩考核比重不合理

现有成本会计考核成绩基本分为期末闭卷笔答和课堂平时成绩两大模块,期末成绩以笔答的卷面分数体现,平时成绩以平时课堂的随机提问、课堂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等模块组成。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的比重基本在6:4或者7:3之间分配。通过询证学生,学生们普遍反映平时成绩的构成缺乏科学性,课堂随机提问和课后作业依旧拘泥于书本知识点的温故复习,和期末闭卷考试方式无实际区别,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考核重叠;而由于课时关系,课堂案例分析也只是单个知识点的小型案例,难以描绘成本会计帐证关系、证表关系、帐表关系,学生在实务中遇到具体问题仍旧难以应对。

2.3成本会计实践性考核内容不完善

现有成本会计考核方式缺乏事件性考核的内容,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不完备。第一,缺乏系统的、高质量的会计实训软件,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部分会计实训教材,内容也跟不上相应的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变化;第二,成本会计实践性模拟案例在选择上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复杂,选择的业务类型较为单一,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具体成本会计核算中遇到的复杂繁琐的经济问题,且在案例考核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性考核时,经常帮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成本会计手工实验与电算化实验处于分割状态,实验室建设基本停留在手工程序上,数据资源不能共享,手工实验的结果既不能为计算机实验起到铺垫作用,也不能通过计算机得到验证,不能体现手工账务和计算机账务的联系。因此,学生们在实践性环节的考核结果远远没有达到仿真的要求。

3多元化考核方式开发内容

根据当前多数高校关于在成本会计考核的考核方式,建议保留传统闭卷笔答的方式,考试核心为成本会计基本理论、重点内容、难点解析、具体方法的运用等。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开展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通过案例考核法、项目小组讨论考核法、实务模拟考核法、成本会计实训平台等,引导、调动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研导能力,掌握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要求、从设置账户到账户结转、计算公式的归纳总结、各个具体方法的比较与灵活应用,让学生们达到活学活用、事半功倍的效果。

3.1建立案例考核题库

在典型教学案例确定的基础上,尽可能争取到相应类型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在进入基地前,先将认知实习与专业学习的关联进行细化。就成本会计课程而言,可以将诸如企业有哪些生产部门?产品要经过哪些工序加工?动力等费用是怎样由外部进入并且被内部消耗的等具体问题作为认知提示罗列在实习指导手册中,使学生明白该听、该看、该问什么。校方还可争取征得实习基地的协助,就生产工艺、生产组织等拍摄影像、制作平面沙盘图片作为素材在以后的成本会计课堂教学中使用,真正对以后的成本核算学习形成有利支撑。同时,要注意对案例库的及时更新,进一步加强案例考核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3.2模拟实训环节

成本会计实训内容的设计十分关键。比较理想的实训内容是能涵盖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建账,材料、工资、动力、折旧等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完工产品成本计算、产成品成本报表生成的成本会计循环。通过引入成本会计教学软件,运用超链接、图示、自定义动画、FLASHMX动态效果等,使理论知识解释更形象、数据来源去向更明朗、计算流程总结更清晰、账务处理更直观。成本会计实训环节分为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提高、综合技能训练三大模块。分别按照学生具体掌握情况选用不同模块。实训软件系统按照成本会计核算的操作流程:即成本要素的归集、成本要素的分配、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让学生在企业背景下进行成本业务处理:设置成本账簿、分车间核算(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企业整体成本核算。学生可以在电脑上运用软件填写记账凭证、登记成本账簿、编制汇总表等。实训软件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功能划分清晰,是一个由浅入深,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教学考核的体系。教师根据教学时间长短、学生掌握的程度和考核需要进行灵活掌握,有目的地打开或关闭部分学习内容及在线帮助,提高实训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老师还可以运用自动判卷的在线考试系统,达到实训考核、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实训软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企业真实区域环境下的的成本会计实训环境,让其在模拟企业环境的背景下进行成本会计账务实操,有助于以后能够更快融入工作环境。

3.3实施项目小组讨论

成本会计核算实例第4篇

1.1计算方法

多样成本会计的第二大特点在于:相对于其他会计专业课程其计算量大、计算方法多样化,计算公式多。针对材料费用的分配就有产量比例法、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定额成本法、实际重量法等,针对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针对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有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按年初固定数计算在产品成本发、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基本上集中于单个公式的死记硬背、计算方法的机械运用,成本会计学成为了数学计算,学生对于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不加思考,忽视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具体账务处理结果之间的因果关联。

1.2帐证表关系

复杂成本会计的另一大特点在于大量图表的运用。产品成本构成由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多个成本项目构成,需要运用不同的归集分配方法和结转程序,因此需要借助各种费用计算表对诸多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但在学生的学习结果来看,由于教材的印刷需要,其表述的图表比较抽象,与实务中具体的帐表相去甚远,学生难以将各个图、表之间的关联关系相互对应,不能很好的将单个分配表计算结果与记账凭证对应,不理解产品成本计算与账簿结转关系。尤其在理解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时,学生大多能够掌握具体运用算式求解,但针对辅助生产车间单设制造费用明细账的企业就制造费用转进转出的情形往往不知甚解。

1.3成本分析

倚重案例成本会计学中,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计划是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需要学生根据具体案例在企业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中,运用一定的方法,利用成本计划、成本核算等资料,对产品成本的构成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揭示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查明成本升降的原因,寻求如何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达到控制企业实际成本支出的目的,用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效益。且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往往是一个事项具有多种分析方法的情形,学生们在掌握中出现的问题不仅在于案例难以吃透,且在分析过程中也仅仅关注方法的计算,对于各个指标背后的涵义不甚了解,对整个企业背景的成本分析流于表面。

2成本会计教学考核现状

目前,各高校成本会计课程的期末考核绝大多数采用闭卷笔答的传统模式,考核内容主要是对书本基本知识点的直接考察,平时成绩的评分是以课本知识的温习和少量案例分析为基础,以低分值的形式体现在综合考评中,缺乏对学生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

2.1成本会计考核方式

过于单一传统考核方式基本上采用期末闭卷笔答形式,考核方式单一。试卷基本构成拘泥于书本,试题排布基本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名词解释、计算题综合题等固定模式,考核目标仅就课本内容涉及成本会计基本概念的熟练记忆、基础知识点理解、以及一些简单的运算,如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分配计算、约当产量的计算、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核算等。由于传统闭卷考试只是学生检验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记忆多,计算多,在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方面相对程度低下。有的学生思维僵化,擅长死记硬背,机械套用解题公式解析题目;有的学生平时隋学,思考不积极,仅在考试前突击复习,做几个典型习题,应付考试了事。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而真正勤学好问、思维活跃、注重实际应用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僵化的考试模式发挥失常没有考出真正水平。传统的闭卷考试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可突击性,起不到应有的以考助学的作用。不能真正考查出学生的真正素质水平,甚至会养成学生平时不主动学习,临考前突击复习的恶习,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

2.2现有成绩考核

比重不合理现有成本会计考核成绩基本分为期末闭卷笔答和课堂平时成绩两大模块,期末成绩以笔答的卷面分数体现,平时成绩以平时课堂的随机提问、课堂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等模块组成。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的比重基本在6:4或者7:3之间分配。通过询证学生,学生们普遍反映平时成绩的构成缺乏科学性,课堂随机提问和课后作业依旧拘泥于书本知识点的温故复习,和期末闭卷考试方式无实际区别,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考核重叠;而由于课时关系,课堂案例分析也只是单个知识点的小型案例,难以描绘成本会计帐证关系、证表关系、帐表关系,学生在实务中遇到具体问题仍旧难以应对。

2.3成本会计实践性考核

内容不完善现有成本会计考核方式缺乏事件性考核的内容,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不完备。第一,缺乏系统的、高质量的会计实训软件,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部分会计实训教材,内容也跟不上相应的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变化;第二,成本会计实践性模拟案例在选择上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复杂,选择的业务类型较为单一,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具体成本会计核算中遇到的复杂繁琐的经济问题,且在案例考核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性考核时,经常帮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成本会计手工实验与电算化实验处于分割状态,实验室建设基本停留在手工程序上,数据资源不能共享,手工实验的结果既不能为计算机实验起到铺垫作用,也不能通过计算机得到验证,不能体现手工账务和计算机账务的联系。因此,学生们在实践性环节的考核结果远远没有达到仿真的要求。

3多元化考核方式开发内容

根据当前多数高校关于在成本会计考核的考核方式,建议保留传统闭卷笔答的方式,考试核心为成本会计基本理论、重点内容、难点解析、具体方法的运用等。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开展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通过案例考核法、项目小组讨论考核法、实务模拟考核法、成本会计实训平台等,引导、调动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研导能力,掌握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要求、从设置账户到账户结转、计算公式的归纳总结、各个具体方法的比较与灵活应用,让学生们达到活学活用、事半功倍的效果。

3.1建立案例考核

题库在典型教学案例确定的基础上,尽可能争取到相应类型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在进入基地前,先将认知实习与专业学习的关联进行细化。就成本会计课程而言,可以将诸如企业有哪些生产部门?产品要经过哪些工序加工?动力等费用是怎样由外部进入并且被内部消耗的等具体问题作为认知提示罗列在实习指导手册中,使学生明白该听、该看、该问什么。校方还可争取征得实习基地的协助,就生产工艺、生产组织等拍摄影像、制作平面沙盘图片作为素材在以后的成本会计课堂教学中使用,真正对以后的成本核算学习形成有利支撑。同时,要注意对案例库的及时更新,进一步加强案例考核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3.2模拟实训环节

成本会计实训内容的设计十分关键。比较理想的实训内容是能涵盖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建账,材料、工资、动力、折旧等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完工产品成本计算、产成品成本报表生成的成本会计循环。通过引入成本会计教学软件,运用超链接、图示、自定义动画、FLASHMX动态效果等,使理论知识解释更形象、数据来源去向更明朗、计算流程总结更清晰、账务处理更直观。成本会计实训环节分为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提高、综合技能训练三大模块。分别按照学生具体掌握情况选用不同模块。实训软件系统按照成本会计核算的操作流程:即成本要素的归集、成本要素的分配、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让学生在企业背景下进行成本业务处理:设置成本账簿、分车间核算(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企业整体成本核算。学生可以在电脑上运用软件填写记账凭证、登记成本账簿、编制汇总表等。实训软件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功能划分清晰,是一个由浅入深,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教学考核的体系。教师根据教学时间长短、学生掌握的程度和考核需要进行灵活掌握,有目的地打开或关闭部分学习内容及在线帮助,提高实训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老师还可以运用自动判卷的在线考试系统,达到实训考核、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实训软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企业真实区域环境下的的成本会计实训环境,让其在模拟企业环境的背景下进行成本会计账务实操,有助于以后能够更快融入工作环境。

3.3实施项目

成本会计核算实例第5篇

建立一个模拟财会科,满足学生学习会计操作的需要,是广大会计教学工作者的愿望。1987年3月,我们开始了实验室的重新筹备工作,首先安排了一位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职实验课指导教师,负责现场指导学生实际操作会计核算全过程。嗣后,根据实验课的需要,我们陆续购置了一批实验室需用器具,专门定做了几套完整的会计科目章和各种印鉴,并结合目前各企业财务部门的实际情况,设计印刷了一批空白帐表、记帐凭证和银行支票(上面注有”实验用”字),供学生进行会计实务的强化训练和操作.三年来,通过教师下厂、教师与工厂财会部门人员合作和学生下厂实习进行案例设计的三种方式,我们搜集、整理、模拟了化工、冶金、机械、纺织等行业的会计核算案例.这些案例,每套都有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案例逼真、形象、具有代表性,为学生与实验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实验空途设和实验教学方式

1、搞好典型案例,丰富实验教学

根据会计学原理和工业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现行会计制度,通过搜集、整理,我们设计、模拟了四个行业的会计核算综合案例和一些专题案例。

(1)大连钢厂—冶金行业.大连钢厂是我国生产特种钢的骨干企业,企业会计经过多年的不断改革、创新,现已形成了比较科学的核算体系。我们教师与钢厂财会部门人员合作,结合教科书内容,以该厂1990年12月份的会计核算为依据,设计、创作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冶金行业会计核算模型.(大连钢厂案例有一部分已经过时,我们准备重新设计整理。)该模型分为三个部分:会计凭证、会计帐薄和会计报表。会计凭证部分包括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原始凭证又包括自制原始凭证,如领料单、半成品入库单等等;外来原始凭证,如来自银行、财政、税务、供应、运输等部门的票单,企业之间的供销发票等等。这部分采用了手工绘制和复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模拟。记帐凭证则全部采用工厂印刷的正规的会计凭证,包括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帐凭证。根据发生的不同经济业务,编制了7本会计凭证,有“固定资产会计凭证”、“材料会计凭证”、“银行存款会计凭证”、“应收应付款会计凭证”、“生产费用会计凭证”、“现金会计凭证”和“销售会计凭证”。这些凭证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了冶金行业比较典型的经济业务。根据会计凭证,同时又模拟了6本会计明细帐簿,有“固定资产核算明细帐”、“材料核算明细帐”、“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及预提费用核算明细帐”、,应付应收”、“利润核算明细帐"-.“专用基金核算明细帐”等。另外,根据记帐凭证,又编制了10张会计科目汇总表,即“销售科目汇总表”、“利润科目汇总表”、“专用签金科目汇总表”、“固定资产科目汇总表”、及“材料科目汇总表”等。在总帐、明细帐及有关资料基础上编制年终决算报告,包括“资金平衡表”、’“利润表”、“产品销售利润明细表气“商品产品成本表”、“主要产品(六种)单位成本表”、“生产费用表”、“车间经费及企业管理费明细表”、“固定资产及折旧荃金增减表”、“更新改造基金及大修理基金表”、“专用基金及专用拨款表”、“基建借款及专项借款表”、“流动基金增减表”、“技术开发和新产品试制费用表”、“工业基金表”、“应交调节税及企业留利计算表”。最后,综合上述会计核算资料,绘制会计核算流程图。整套模型看起来清晰、真实,为会计实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2)大连氛酸钾厂—化工行业。一大连抓酸钾厂建于建国初期,自前采用两级会计核算形式,我们依据会计核算理论及现行会计制度,以该厂为原形,设计模拟了反映化工行业核算特点的案例。(大连氯酸钾厂案例有一部分已经过时,我们准备重新设计整理。)案例分为三部分:会计凭证、会计帐薄和会计报表。会计凭证设计制作了十本:有“银行存款会计凭证”、“现金会计凭证”、“专项存款会计凭证”、“原材料、燃料及包装物会计凭证”、“应付应收会计凭证”、“辅助材料会计凭证”及“转帐会计凭证”等。会计业务核算果用借贷记帐法,核算形式采用记帐凭证汇总表形式。每本会计凭证都涉及到的相同的会计科目按照借贷方进行汇总,编制记帐凭证汇总表。会计帐薄分为总分类帐、明细分类帐和日记帐三大类。总帐为棋盘式,依据会计凭证汇总表进行登记.明细帐采用三栏式,按一级科目设帐本,按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设帐页,模拟了待摊费用核算、利润核算、专用基金核算、车间经费核算、企业管理费核算、基本生产核算等6本明细帐。日记帐按现金、银行存款各设一本,逐日逐笔按照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详细登记。会计报表是根据总帐、明细帐及有关资料进行编制的。我们模拟了该厂1990年12月份全部会计决算报表,有“资料平衡表”、“利润表”、“商品产品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流动基金表”、“工业基金表”、“生产费用表’,等n种会计表。整套案例系统完整、全面地反映了该厂会计核算形式和化工行业成本核算过程,为实验教学提供了较好的素材。另外,我们还模拟了“大连第二电机厂—机械行业”、“鞍山市化学纺织厂—纺织行业”这两个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这些典型案例,是我们会计实验室建设结出的硕果。是会计实验教学的基础,在实验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编写模拟实验教材,指导实验教学

在模拟了各行业的会计核算典型案例后,我们便着手进行会计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嘴会计原理模拟实验》和《工业会计模拟实验》,这两本书均由我系教师主编,部分教师和实验室教师参编。《会计原理模拟实验》包括有总论、会计单项模拟实验、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和会计模拟实验成绩考核共四篇。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资料、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实验思考和实验成绩考核,下册是上册各项模拟实验的参考答案。《工业会计模拟实验》一书是以《会计模拟实验》为基础,说明工业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模拟实验方法和程序。内容包括总论、货币资金核算、工资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核算、材料的核算、产品成本核算原理、产品成本核算方法、产成品、销售和财务成果的核算、基金、借款、拨款、投资和债券的核算、会计报表编制等单项实验、综合实验和成绩考核等。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工业会计单项襄验,是由实验目的、实验资料、实验要求三部分构成;下册是工业会计单项实验的参考答案和综合实验。《会计原理模拟实验》和《工业会计模拟实验》是根据我们多年会计实验教学、会计实习经验、结合某个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实际,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编写的。它对于加强在校学生会计墓本技能训练、丰富会计实验教学、提高会计系学生业务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操作能力

利用典型案例及实验教科书,我们开设了“会计原理”、“工业会计”实验课,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尽量缩短会计教学和会计实际工作的差距,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提高会计教学质量。“会计原理”实验课是实验室教师在结合“会计原理”教学进程,依据《会计原理模拟实验》一书,分项目在教室进行操作,并带领同学到实验室观摩、学习有关会计核算的典型案例。由于这些案例来源于实际,使学生们看过后就比较直观,容易接受,从而加深了理论理解。“工业会计”实验课是在同学们学完工业会计课程后,安排一定的实习时间进行的。一般是四周时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校内实验室,第二阶段到工厂。在校阶段分为三个步骤:一、在实验室老师指导下,系统地学习各种典型案例,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书本上讲的工业会计理论与实际案例进行对照,搞清楚案例中全部经济业务的帐务处理和有关数字的来龙去脉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比较全面地掌握一个系统的、完整的会计核算过程的操作方法,并对实际部门的做法与书本上讲得不一致的地方或自己认识不同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研究,直至弄通搞懂为止。这样做,同学们可以边看边间,及时解决了不懂的地方,同时又可以将课堂上讲过的凭证、帐簿、报表等概念直接与实物相对照,对会计核算过程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第二步,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和提高动手能力,根据实验教材,发给同学各种实验用纸,包括各种记帐凭证、各种帐页和各种科目汇总表及会计报表等,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教材中的原始凭证所反映的各种经济业务,在真实的证、帐、表中进行操作,从编制记帐凭证、汇总记帐凭证,登记总帐、明细帐、日•记帐,核算成本,计算利润直至编制会计报表,进行会计核算全过程的训练,使同学们对学过的会计理论融会贫通,并能实际应用,从而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第三步,写出实验报告,及时对实际操作过程进行总结,形成文字材料,使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

三、会计实验教学的效果

通过会计实验教学,实际效果显著:

1、增强了同学的实际工作能力,缩短了财会理论教学与财会实际工作的差距。

2、解决了下厂实习难联系、学生难管理的间题。

3、充实教学内容、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同时,通过会计实验教学,也有理论价值:

第一,建立实验室,编写实验教材,开设会计实验课,充实和完善了会计课程体系.

第二,建立会计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有利于学生获得完整知识,为会计教学理论联系实际闯出了一条新路,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形式,体现了“实践第一”的思想。

成本会计核算实例第6篇

【关键词】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一、成本会计的课程特点

1.课程专业性强,实践性强。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也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先修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如在成本会计的学习中,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业务涉及各式凭证的编制和有关账簿的登记,这些需要比较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才有利学习。另外,成本会计学科中的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等有关知识直接来源于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基于社会企业岗位导向而设置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2.费用的分配方法及计算公式多。成本核算过程中,费用的分配方法和计算公式众多,包括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以及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虽然不同的费用分配方法适用不同的情况,但学习过程中学生还是容易被众多的分配方法、计算公式混乱思维,难以把握各种分配方法的计算特点和应用技巧。另外,在学习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后,学生还要学习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不同方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不一样,成本的核算方法和步骤也千差万别,学生不容易掌握相关成本核算方法的操作技能。

3.分配表格及成本计算单繁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费用的分配是结合编制费用分配表进行的,费用的分配方法多,据以编制的费用分配表格式也繁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主要是通过编制成本计算单进行的,品种繁多,则成本计算单也繁多。和财务会计对有关业务进行账务处理不一样,成本会计在讲学过程中经常以表代账,表格与表格之间联系紧密,错综复杂,给讲和学带来一定难度。

二、成本会计教学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1.教育界对成本会计重视不足。虽然成本会计和财务会计同属专业主干课程,但教育界一直存在着重财务会计,轻成本会计的现象,成本会计是作为财务会计的附属教程存在。财务会计侧重于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现金流情况的有关信息,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成本会计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经营运作,注重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致力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对企业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但财务会计教程从初级、中级到高级,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的教材体系,而成本会计在教育体系所占比重比较轻。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滞后。目前的成本会计教学主要通过表格数据的前后钩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由于计算量大,表格繁多,使得师生对教材的依赖性很强,从而造成“照本宣科”的感觉,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虽然有些学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也只是对公式和方法的呈现,仍是对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表格之间的结转关系无法形象的展示出来。另外,成本应该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划分不同的成本项目进行核算,并且不同的生产工艺特点要求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于毫无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而言,会觉得很抽象,难以理解,这些都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目前大部分成本会计教材是依据制造业的生产特点来编制,在授课过程中,从生产费用的分配到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利用黑板、多媒体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理论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有关方法的核算原理,或者以实务题的形式给学生演示计算过程,缺乏逼真的实践教学。另外企业的财务部门通常是一个机密部门,很多单位拒绝安排学生前来实习,即便有的学生进入实习单位,也很难了解到一个企业的整个会计系统,更难了解到一个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机制。而目前的校内会计实训,和真实的业务还是有一定差距,学生对企业的真实业务往来缺乏感性认识。

4.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的生产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参与经营与生产管理,已成为制造企业的一致选择。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重视直接生产费用的核算,轻视间接生产费用的核算。新型的企业,如IT行业、软件生产企业等高科技术企业,其经营成本中间接生产费用占大部分,直接材料成本所占比重小,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显然不适合其生产特点。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直接人工成本支出越来越小,而管理成本、设备折旧等间接生产费用的分配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些要求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作出相应改变。

三、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思考

1.构建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从整体上来策划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设置离不开成本核算的特点。产品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成本核算过程中,从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损失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到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都离不开原始凭证的传递,记账凭证的填制以及账簿的登记,整个核算流程,要求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准确的数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该平行进行,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度高、综合性强的实践环境,让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能经历这种实践环节的培训,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充分的运用实践环节中,对抽象的理论知识产生感性认识。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可以借助校内模拟实训室,从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到出具成本报表和进行成本分析,系统的对各种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模拟训练。另外,大力寻求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利用时间组织学生亲临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组织特点和生产流程,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实践环境。

2.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把案例引入课堂,通过身临其境的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和成本核算方法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案例进行讲解,后面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也可以围绕该案例来进行,这样容易把前后知识连贯起来,从整体把握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与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教师应该控制好课堂进度,讲述和案例有关的理论知识,简要介绍案例的背景、内容、性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自主思考,展开讨论。学生针对案例提出的问题,查阅资料、文献,从自身的角度对案例进行剖析,阐述自身见解,对于不同的观点可以展开辩论。案例结束,教师应指导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和结论。(2)图示教学法。运用图示教学法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化。如正确划分费用界限,是成本核算中的重要问题,包括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非生产费用、正确划分当期与非当期的生产费用、正确将划分不同产品的生产费用以及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这些看似相互独立的理论,其实相互间联系非常紧密,如果单依靠文字讲述会非常吃力,但如果通过图示讲授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如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先是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再到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最后是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上述核算流程可以通过丁字账来演示各账户之间的结转关系,通过丁字账图示来讲授费用之间的分配结转流程,可以更直观系统,便于学生把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3)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指的是将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划分为若干任务项目,围绕各任务项目来设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和学时。项目教学法是以社会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实操技能的训练。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把成本会计教材的内容划分为若干项目,如要素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成本核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按以上内容划分项目,明确每个项目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分配相应的工作任务,结合案例根据品种法的核算原理和核算步骤,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有关明细账,直到计算出各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与在成品成本,最后编制成本报表。在工作过程中,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与,对发现的信息要在小组内共享,共同讨论,小组之间相互竞争。项目结束,教师应该对每个小组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并针对项目进行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给学生重新温习相关知识,巩固有关理论知识。

3.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成本会计虽然是专业必修课,但是其设置似乎是为了弥补财务会计的不足,缺乏自身的体系设计。从内容结构上看,一方面没有工业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模拟案例,因而学生对以生产企业为背景的成本会计核算流程、计算方法等无法形成形象思维。另一方面,没有将成本会计工作组织、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报表编制分析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应用性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到企业的具体实践。教材是师生交流的纽带,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革,一方面要强化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强化应用技能的培训,教材内容应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内容,另一部分是实训内容,各占50%的课时。促进成本会计教学内容的创新。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产品的成本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间接生产费用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费用构成也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成本核算的重心应该有所转移。对于国外的一些前沿的成本核算方法,虽然一般成本会计教材都做了初步介绍,但是长期以来只注重传统成本计算原理和方法,忽视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管理有机结合,使得成本会计教学难以适应目前的企业管理要求。应适当加大前沿的成本核算方法教学内容,如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作业成本法、责任成本法,其不但克服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只注重直接生产费用核算的缺陷,而且更多的关注成本会计的管理本质,更符合现代企业管理需求,提高成本会计管理质量。

总而言之,高职高专院校要达到其目标,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重视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高技能人才,是高职专院校的使命,也是其实现长远发展的基石。

参 考 文 献

[1]宋风长.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2(1)

[2]任丽.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浅议[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0,

6(1)

[3]万俊敏,曾雁.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实践探析[J].财会审计.2011(9下)

成本会计核算实例第7篇

一、成本会计的课程特点

1.课程专业性强,实践性强。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也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先修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如在成本会计的学习中,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业务涉及各式凭证的编制和有关账簿的登记,这些需要比较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才有利学习。另外,成本会计学科中的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等有关知识直接来源于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基于社会企业岗位导向而设置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2.费用的分配方法及计算公式多。成本核算过程中,费用的分配方法和计算公式众多,包括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以及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虽然不同的费用分配方法适用不同的情况,但学习过程中学生还是容易被众多的分配方法、计算公式混乱思维,难以把握各种分配方法的计算特点和应用技巧。另外,在学习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后,学生还要学习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不同方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不一样,成本的核算方法和步骤也千差万别,学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生不容易掌握相关成本核算方法的操作技能。

3.分配表格及成本计算单繁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费用的分配是结合编制费用分配表进行的,费用的分配方法多,据以编制的费用分配表格式也繁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主要是通过编制成本计算单进行的,品种繁多,则成本计算单也繁多。和财务会计对有关业务进行账务处理不一样,成本会计在讲学过程中经常以表代账,表格与表格之间联系紧密,错综复杂,给讲和学带来一定难度。WWw.133229.COm

二、成本会计教学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1.教育界对成本会计重视不足。虽然成本会计和财务会计同属专业主干课程,但教育界一直存在着重财务会计,轻成本会计的现象,成本会计是作为财务会计的附属教程存在。财务会计侧重于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现金流情况的有关信息,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成本会计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经营运作,注重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致力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对企业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但财务会计教程从初级、中级到高级,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的教材体系,而成本会计在教育体系所占比重比较轻。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滞后。目前的成本会计教学主要通过表格数据的前后钩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由于计算量大,表格繁多,使得师生对教材的依赖性很强,从而造成“照本宣科”的感觉,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虽然有些学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也只是对公式和方法的呈现,仍是对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表格之间的结转关系无法形象的展示出来。另外,成本应该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划分不同的成本项目进行核算,并且不同的生产工艺特点要求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于毫无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而言,会觉得很抽象,难以理解,这些都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目前大部分成本会计教材是依据制造业的生产特点来编制,在授课过程中,从生产费用的分配到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利用黑板、多媒体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理论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有关方法的核算原理,或者以实务题的形式给学生演示计算过程,缺乏逼真的实践教学。另外企业的财务部门通常是一个机密部门,很多单位拒绝安排学生前来实习,即便有的学生进入实习单位,也很难了解到一个企业的整个会计系统,更难了解到一个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机制。而目前的校内会计实训,和真实的业务还是有一定差距,学生对企业的真实业务往来缺乏感性认识。

4.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的生产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参与经营与生产管理,已成为制造企业的一致选择。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重视直接生产费用的核算,轻视间接生产费用的核算。新型的企业,如it行业、软件生产企业等高科技术企业,其经营成本中间接生产费用占大部分,直接材料成本所占比重小,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显然不适合其生产特点。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直接人工成本支出越来越小,而管理成本、设备折旧等间接生产费用的分配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些要求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作出相应改变。

三、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思考

1.构建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从整体上来策划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设置离不开成本核算的特点。产品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成本核算过程中,从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损失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到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都离不开原始凭证的传递,记账凭证的填制以及账簿的登记,整个核算流程,要求的都是实

转贴于

实在在的准确的数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该平行进行,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度高、综合性强的实践环境,让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能经历这种实践环节的培训,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充分的运用实践环节中,对抽象的理论知识产生感性认识。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可以借助校内模拟实训室,从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到出具成本报表和进行成本分析,系统的对各种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模拟训练。另外,大力寻求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利用时间组织学生亲临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组织特点和生产流程,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实践环境。

2.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把案例引入课堂,通过身临其境的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和成本核算方法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案例进行讲解,后面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也可以围绕该案例来进行,这样容易把前后知识连贯起来,从整体把握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与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教师应该控制好课堂进度,讲述和案例有关的理论知识,简要介绍案例的背景、内容、性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自主思考,展开讨论。学生针对案例提出的问题,查阅资料、文献,从自身的角度对案例进行剖析,阐述自身见解,对于不同的观点可以展开辩论。案例结束,教师应指导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和结论。(2)图示教学法。运用图示教学法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化。如正确划分费用界限,是成本核算中的重要问题,包括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非生产费用、正确划分当期与非当期的生产费用、正确将划分不同产品的生产费用以及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这些看似相互独立的理论,其实相互间联系非常紧密,如果单依靠文字讲述会非常吃力,但如果通过图示讲授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如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先是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再到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最后是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上述核算流程可以通过丁字账来演示各账户之间的结转关系,通过丁字账图示来讲授费用之间的分配结转流程,可以更直观系统,便于学生把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3)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指的是将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划分为若干任务项目,围绕各任务项目来设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和学时。项目教学法是以社会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实操技能的训练。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把成本会计教材的内容划分为若干项目,如要素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成本核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按以上内容划分项目,明确每个项目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分配相应的工作任务,结合案例根据品种法的核算原理和核算步骤,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有关明细账,直到计算出各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与在成品成本,最后编制成本报表。在工作过程中,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与,对发现的信息要在小组内共享,共同讨论,小组之间相互竞争。项目结束,教师应该对每个小组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并针对项目进行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给学生重新温习相关知识,巩固有关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