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合集7篇)

时间:2023-10-09 10:54:50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第1篇

一、合理利用评价五原则

1.利用发展性原则,相信学生的成长。评价将学生看成是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的独特个体,在关注学生多元智能全面发展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以发展性原则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目标明确,积极性高,自信满满。

2.利用主体性原则,刺激学生的上进心。综合素质评价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被评价者。学生参与评价,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不仅在学习知识和掌握的程度上对自己进行评价,在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方面也需要评价。

3.利用导向性原则,强化学生自觉学习的愿望。综合素质评价注重传统的方向性和导向性,对学生发展提出期望,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确立适合自己情况的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进而强化学生自觉学习的愿望。

4.利用差异性原则,指引学生特长的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给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以机会,它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多元性、多视角的综合评价,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展现。

5.利用操作性原则,使学生有章可依。评价方案的条理性,使得方案的实施有多元主体的参与,可取得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理解和支持,学生也可以对照条款努力前行。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实施

1.学习领会文件,领悟评价实质。认真学习《广西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认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过去的学期鉴定有不同性质,明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对评价内容体系更是逐条分析、领悟,并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评价细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宣讲、发放材料等形式让班级的全体同学积极参与。组织他们讨论、提出建议和意见,在整个讨论过程中,让他们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对照自己的言行举止,领悟评价的精神实质。从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促进自己发展。

2.引导学生自评,提升内在潜能。在学习综合素质评定内容体系和学校评价细则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对照个人的学习和纪律情况,总结过去的行为和习惯。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并看到自己的不足。

比如,一个不爱运动的现学生看到“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自觉锻炼身体”这段细则时,非常自觉的在评价处写上“B”。自评过后笔者主动找她谈心,问她通过自评发现了什么问题没有,她很自信地说:“老师,我学习成绩虽然不错,但我缺乏适当的锻炼,这是我最大的缺点。以后我会加强体育训练,争取中考体育满分,把身体锻炼得棒棒的!老师您相信我!”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体育训练中,能看到她从内心爆发出的那股动力,伴随她进行冲刺训练。她终于突破自己,体育中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锻炼更使她散发着青春的光彩。自评活动能充分发挥对同学的激励作用,更能提升个人内在潜能。

3.组织学生互评,激励全体上进。把每班62名学生分为10个小组,每小组6~8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互评。首先统一制定好评价表格,发给每一个学生,并组织各小组推荐一名活动主持人和两名学生进行评定等级统计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持,教师组织观察。先让被评者宣读自评报告及自评等级,其他同学结合平时相处中对他的理解认识,适当补充或作提醒。通过互评,学生们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4.班级总评,促全面发展。在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基础上进行班级总评。由班主任和两位长期任本班学科教学的教师组成班级评价小组,对照“评价标准”,以学生互评为重要参考依据,并参考学生的自评,联系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实现对学生的班级总评。总评过程认真地审视学生的各个方面,重证据,重成长记录材料,用发展、动态的观点看待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整理反馈,对照前行。班级评价经学校审核后,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通知单》,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评定结果公示5天,并受理反馈意见,之后由学生本人签字认可,交学校政教处存档备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结合评价等级,通过分批或个别谈话,使学生全面总结,并指引学生制订中考目标,使学生对照目标努力前行。

三、利用综合素质评价促发展

1.要做好精心的准备。学习“评价标准”时,教师要悉心讲解,用学习生活诠释条例。学生都是向往进步的,要抓住评价契机,使学生各个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真正发挥评价作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第2篇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学生成长 “双自”教育 校园文化建立 多元评价机制

《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10年4月27日,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文件(教基二[2010]3号),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深入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逐步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2009年,北大开始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自此评价制度迎来历史性突破:全国11个省份对于课改后的新高考,引入“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让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成长呢?秦皇岛开发区燕大附中在实践不断地探索。

一、施行“双自”教育,塑造学生品格

2009年,燕大附中在司文娟校长的带领下加入了贺乐凡、周韫玉教授主持的“中小学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实验研究”课题组,开始了高中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实验研究。燕大附中是秦皇岛市的一所全日制国办寄宿制高中学校。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行为习惯、自律意识等方面问题较大,给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几年来,学校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融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建立成长记录袋,追踪学生的点滴进步。学校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最薄弱环节——自我要求入手,通过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促进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记录袋中有人生目标及三年规划,为保证长远目标的实现,要求学生确立阶段目标。阶段目标确定后,使用自我评价表,从主动自觉、效率效果、目标实现等方面进行自我检查、自我鞭策,使学生更为清晰地认识自己努力的方向。打开一个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这个学生就栩栩如生地站在你的面前了。因为成长记录袋里装载的并不是空洞的语言,而是具体的,能够体现学生进步的丰富的资料:有奖状,有一道曾经让他费解的难题,有老师和同学们鼓励的话语,有家长的祝福,有自己喜欢的照片,甚至有春天的花朵和秋天校园里飘落的树叶……只要和他们的精神成长相关的东西,就有可能在里面见到。

以写《反思与成长——青春心智生活记录》的方式,引导学生每日与自我对话。《反思与成长》小日记本是学校专门为学生制作的,包含前言、日反思、月反思、教师寄语、学期反思等部分。它不同于一般的日记本,可以自己与自己对话,也可以师生对话。学生通过翻看自己的小本子,可以督促自己昨天的誓言要去付诸实现,继续努力;班主任可以在这个小花园中除去学生内心世界的杂草,帮助他们扫去心情天空中的阴霾,促进他们的思想健康发展。这项活动已开展两年多了,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

开展班级自我管理活动。在班级管理中设计更多的工作岗位,尽可能多地吸引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使学生产生归属感、责任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为了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除了成立班委、团委机构以外,还把班内分成8-9个小组,组内各项工作分工明确,如收发作业、擦黑板、扫地、捡拾室外清洁区垃圾等都由学生负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班级的制度要根据学校的校规要求,且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从品德、学习、纪律、体育、卫生、日常行为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的要求。要依据班规建立一整套学生自查、自纠机制,采用小组评比制度和值日班干部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学生自我管理的真正落实。做到班级管理“有监督、有管理、有记录、有反馈、有反思”。每周管理工作利用班会课进行反馈和总结,公布各组一周评比结果,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班主任对自主管理过程中的情况要及时检查,并在工作中给学生指点和帮助,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班级自我管理中每个学生都承担责任和义务,参与班级管理,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管理自我。

开展年级自我管理活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学校采取年级区域自治的原则,每个年级都成立年级学生会。学生干部的产生采用自荐和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每位候选人都经历个人申请、竞选演说、学生代表大会选举,最终确定年级学生会的人选。在年级学生会中设立学习部、纪律部、宣传部、卫生部、体育部、宿管部,学生常规管理、检查和评比和大型活动均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会组织,形成年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

开展重大活动自我管理。学校运动会组织独具特色,每年都是由高二年级学生承办,学生组建大会组委会,负责会徽的征集、打印秩序册、大会宣传工作、安全检查和裁判工作,真正做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诸如元旦联欢会、诗歌朗诵比赛、歌咏比赛、模拟法庭、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等大型活动的开展都尽可能让学生参与策划、组织、宣传和实施。每项活动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听取大家的意见,每年均有一定的创新。如2010年秋季田径运动会由高二年级承办,所有大会工作人员均是高二年级学生,他们创新的内容包括会徽的征集活动、小记者采访活动等,还增加了男子引体向上、女子仰卧起坐和3分钟集体跳绳、双人拔河等群众体育项目,这些项目场面热烈,参与人数多,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第3篇

推进评价改革:深入认识、理解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修订稿》(京教基[2010]26号)中虽然明确了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目的、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的组织与实施、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应用,但对学校层面的领导和教师进行更为具体和全面的解读才是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前提,换句话来说就是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解决了认识问题,组织机构才有保障。比如,通州区潞州中学认为最重要的是老师评价观的转变,一是重视平时的评价,改革一张试卷评价学生的考查方法,重视考察学生探究的过程。二是树立起“评价也是一种学习”的新观念。三是成立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即由学校校长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年级组长和相关处室的有关人员组成。学校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制订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实施评价工作,审定评价结果,受理咨询、申诉和复议申请;同时成立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即由班主任任组长,成员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必须要有体育委员、文娱委员、班长),负责对班级中每个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在组织建设方面,有的学校还根据学校的具体特点建立了一体化工作机制。比如房山区琉璃河中学为了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化,学校结合年级“导师制”的实施,成立年级导师组,每位导师带5~8名学生。负责学生的“思想道德、合作与交流、个性与发展”等领域的教师评价;结合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小组内的同学进行同学间的他评;学业评价与学科教学的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每个模块结束时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对自己的模块学习进行自评,自我评价主要结合学习习惯的养成来进行。就这样,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从形式上进入了“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的轨道。

课改要求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变过去那种过分强调甄别、区分与选拔的功能,使评价“不能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要有机地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学生成长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构建评价体系:创造性地开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第一,确立评价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于评价主体,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明确指出:“为更好地发挥不同评价主体的作用,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中,要根据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了解程度,科学、合理地设计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以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学生本人、教师、同学和家长都是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因此,对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评价主体的培训也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同学校根据自己在开展学生评价中以往的不足开展个性化的培训,比如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针对班主任评语中习惯于将学生分成类,按分类的特点写评语,个性化不强、评语比较简单这些问题,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一方面不断地强调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及时记录,期末再以小结的形式写出个性化评语,最后就是结合案例树立典型,方便班主任学习。

在学生层面上,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精心设计了互动式的培训方案,通过换位思考,化解学生防御心理,通过简单问答,将说教内容巧妙包装。比如,抛出几个换位思考讨论题供学生思考:如果你为自己的公司选拔三名职员,但应聘者数以千计,那么你觉得用什么方式能够最快地筛选出第一批入围的应聘者?假设你是一名运气超强的大学毕业生,得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你是否知道现代企业办公的常见流程是什么?面对各种企业目标、计划、总结,你是否做好了准备?现在假设你是一名高考考生,你认为大学在录取高中毕业生时,只看高考成绩,怎么样?公平吗?你还想让他们关注些什么?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讨论,引领学生归结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认识:它是你将要独立完成的第一份“个人简历”:它是高中阶段引导你预习未来工作方式的“职业课程”;它是你向大学展现自己独特个性的“合法舞台”。这种做法在新高一年级做了试点,取得了意料之外的好效果。可见,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来说是喜闻乐见、乐于认同的。

家长评价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家长培训的难度可以说是最大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通过系列讲座、家长开放日、新课程咨询、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增强学校与家长的联动,使学生家长知晓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精神,认识到改革是促进学生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必然,了解高考改革的方向,努力扫除学生家长的疑虑,形成家校合力。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课改、了解评价系统,学校提前就做好了准备。

第二,拓宽评价手段:创立年级、班级电子成长记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在电子平台上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但网络承载的内容毕竟有限,如何把学生形成性评价的相关资料记载下来,各个学校也进行了探索。比如东直门中学、丰台区实验学校在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了建立班级、年级、学校学生成长资料库工作。我们的成长资料库随时收集来自班主任、学生、家长、学科教师的各种资料信息,具有形成性、即时性、全面性的特点。而且我们这个资料库不仅包括学生个体发展记录,还设有班级发展记录和年级发展记录。我们认为,班级记录更能体现集体、个人共成长的教育价值,更具有社会意义。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也创建了学生个性化电子成长记录袋,提出将手机、相机、MP3等孩子们随身携带的数码产品有意识地利用起来,去积极地采集身边发生的一切,记录一次别开生面的表演,一首自己同学唱的歌,一些难得一见的精彩瞬间。当下孩子们常去的人人网SNS社交网络,是一个展示、整理、交换、传播上述收获的最好平台,两者相结合,每个人在“玩闹”中就不知不觉构建出了属于自己的“随身、随时、随性”的个性化电子成长记录袋。

第三,丰富评价内容:以活动为载体。评价是对事实描述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但事实描述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一定的事实呈现。比如,北京市大兴区第八中学通过六项不同的活动来丰富评价内容。一是坚持每年高一新生入校都进行军训社会实践活动,磨练意志,锤炼品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二是坚持每年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此外,还坚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学校成立了机器人、单片机、无线电测向和编程等科技活动小组,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并积极参加市区级的科技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四是开设了美术特长班,成立了学生合唱团、舞蹈队和篮球队等,对学生进行艺术、体育教育,张扬个性,发挥特长。五是坚持开展大课间活动,通过大课间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六是坚持每年举办学生运动会、艺术节,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特长提供舞台。通过以上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学校对每一项活动都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使学生参加一次活动就有所收获和提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再比如,北京市大峪中学利用各种活动契机,创设学生发展的平台,实现评价的激励作用。学校每年的学生评优工作都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同时利用大峪中学校报、校广播站、宣传橱窗等多种途径向全校学生介绍全面发展并学有特长的“杰出峪中学子”;培训学生干部,开办青年党校,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设立“鸿博集团奖学金”、“东方锦泰奖学金”、“精雕科技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定期组织艺术节、运动会及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都由校团委设计,推选优秀学生演讲,用学生的语言感动学生;学校领导为在校内外各类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或作出突出贡献的学生颁发为校争光奖,在学校橱窗中展示学生的获奖作品、获奖学生名单或照片,并在区电视台“峪中风采”栏目中播出。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荣誉感,发现了学有所长的价值,形成了健康的心态,提高了学生对发展过程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整体发展。

做到评育结合: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融入学校日常管理

构建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子系统。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业务,作为全体高中干部、教师的职务行为,这是方案中明确规定的。然而对一所学校来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只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部分内容,如何把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还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东直门中学在总结前几年成功办学的基础上,成功地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了学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并使它和课堂教育质量监控、学业信息反馈、心理监控、成长轨迹监控等系统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

以校本课程为导向,在课程管理中提升学生评价功能。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在课程管理中实施评价也能很好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比如北京市古城外国语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充分满足了老师的内心需求,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在活动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乐趣。目前,学校利用自然优势,挖掘地方特色,开发了以“走遍石景山”为中心的整合各学科相关内容的综合实践类课程,比如话说永定河课程;建设注重探究能力培养的科学探索类课程,比如校园植被的校本研究课程,载人电动车的制作课程,身边的小草标本制作课程;开发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创造力,健康成长系列课程,比如性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潜能开发课程、中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我爱魔术课程等:挖掘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延展课程,比如依托雏鹰计划和翱翔计划开发的土壤修复课程、科技探索冬令营系列课程;同时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文化节日整体课程、学校仪式课程、生活礼仪课程(东西方礼仪比较课程);中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系列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职业的特点,进行生涯规划。通过推进校本特色课程建设,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促进了学校自身的不断发展。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第4篇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 学习素质 学习能力 学习品格 综合素质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社会现代化的根本目的。现代人要具有实践、创新、学习、适应、融合的综合能力。现代综合素质是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学习素质是现代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成分。现代学习素质的培养实质上就是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面对多变的21世纪,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学习素质由学习动力、学习品格、学习能力因素构成。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补充和加强,课外活动为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学生的学习素质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课外体育活动在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品格、学习能力等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就学生现代学习素质培养的点滴尝试与大家交流。

一、培养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力

1.从兴趣出发,调动学生学习内趋力

一位名人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这一点体现的最充分。在活动中采取兴趣分组,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所要学习活动的项目。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就会有浓厚的兴趣,从而大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内趋力,引发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能主动学习,就会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探究性学习。

2.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选择体育方面优秀、经过训练的体育骨干学生对活动学生进行辅导合作,把他们好的习惯及锻炼身体的方式方法传授给学生并适时进行教育。使学生明确:除喜欢的活动项目外,任何活动项目对自己的成长都有益处,从而扩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广泛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发创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尝到“探索――成功”的创造性乐趣,增添对自己才智认可的愉悦感,从而培养兴趣。我所教的学生都是中师和幼师的学生。都肩负着双重任务(现在是学生,将来是基础教育工作者)。创造限度的发展,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培养面向科研、生产、管理第一线的一流制药工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旺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1):81―82.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第5篇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高考最显著的特点是“凭分取人”。“凭分取人”的高考固然公平、

公正、高效,但是其“指挥棒效应”对教育产生的弊端为世人诟病也是不争的事实。不论是教育管理部门、学校,还是教师、家长,都将考试分数视为命根。不谙世事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压抑天性、缺乏活力,漠视社会、不负责任、不善合作、自私自利……长辈们不是没有看到他们的这些问题,但是在分数面前,这些问题显得微不足道。当他们跨过高考的门槛,进入高校,步入社会,学业成绩逐渐处于次要地位,而只是作为综合能力的一小部分时,人们才惊讶地发现,曾经的骄子原来存在这么多的不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他们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高考改革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刘海峰教授曾归纳出八对主要矛盾,其中之一就是“统一考试与考查品行的矛盾”。统一考试的主旨之一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其目的是保证选才客观公正。而考查品行对于选才是非常重要的,有才无德之人从某个角度上说对社会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但是,品行的考查由于没有一个客观标准,易受人为因素干扰,因此,实行起来有很大的难度。

高考作为一种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几乎同时诞生的统一考试,为新中国的建设选拔了成千上万的人才。但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人需要全面的素质与个性的发展,那么,作为选才重要手段的高考,是否应该停止走向只认分数的极端,逐渐地朝考查素质回归呢?无论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若不改变“凭分取人”的现状,现行高考制度将继续成为素质教育的障碍。

2008年底,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到底谁该为这次经济危机负责?人们辩论、反思的焦点是人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以及自我约束力等问题。而这些无法用知识多寡来考量人的品质,是只重分数的高考无法“指挥”和引导的。金融危机带来的思考只是一方面,当我们用“80后”“90后”称呼新一代时,其实已隐含了对他们综合素质的担忧。

综合素质评价用“学习能力”和“交流与合作能力”两个维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亦将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竞争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这要求个体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将自己融入团队、进行有效团队合作的能力。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非常缺乏对这些能力的培养。高校虽然采取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但由于“疾入腠理”,治起来往往有力不从心之感。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第6篇

【关键词】观念综合素质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同样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问题。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应当从课堂教学出发,在形式、方法和手段上有所突破。

一、注重审美感培养,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

面向全体学生是普通教育的本质属性与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与要求。艺术课程标准中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这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理念在艺术课程中的体现。艺术课程给予每一位学生平等的艺术教育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学习和享有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为生活增添色彩的艺术能力,即艺术学习要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在艺术教学过程中依靠共鸣的师生情感,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利用艺术的魅力吸引、感染学生,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并富有创造性地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艺术活动。如在《我们的节日》这一单元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所选的音乐让学生唱歌、跳舞的过程都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乐感受力,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在欣赏图片和绘画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认识各种形状、颜色等,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合演献爱心的小品这不仅使学生体验了生活的乐趣,在学生互相结对、动手装扮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友善、分享等品质。反之,艺术教学活动如果过分或自面看重教学结果,势必使教学过程过于拘泥,妨碍艺术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想象力等都将受到影响。事实上,也只有经历了赏心悦目的活动过程,才会有令人愉快的活动结果。此外,对于艺术教学来说,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结果,艺术教学过程本身就不断地在收获结果。比如,学生对艺术的体验,就是在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而获得审美体验就是艺术教学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结果。由此可见,强调重学生体验的教学过程并非不考虑教学效果,而是要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情动人,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在多艺术门类、多学科综合的艺术教育活动中,通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艺术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这里明确提出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艺术课程要运用艺术感人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艺术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又不仅是知识技能,而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感知、欣赏、创造、表现、知识、技能、反思、评价、交流等多项能力。这里应该特别注意“整合发展”和各种“连续”与“关系”的提出,它们具有在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方面的重要意义。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是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它提高了艺术教育的人文价值。人文精神的统领可以引导教师走出艺术教育的误区,走出技能训练的怪圈,使艺术教育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整体素质的任务。课堂情境是对师生双方的一种刺激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创设适宜的课堂环境氛围和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加深理解课堂教学理论,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随着情境的推进,于自然中进入角色,体验情境,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在有意、无意间感受情境之美。一堂艺术课是一首优美的童话诗,一段悠扬的音乐,还是一个动人的故事,都是,因为这是老师创设的美丽情境。在艺术课堂教学中,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拨动学生的心弦,加深认识,在情境中感知、认识、理解、训练,利于导行。所以我常在艺术课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情境,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常用的有游戏情境、音乐情境、谜语情境、故事情境、竞赛情境等。

例如我在教学《妈妈的爱》这一单元时,将整堂课置于一个情境中。课上放一段摇篮曲,使学生有午睡的感觉,教师扮演妈妈唱小宝贝睡觉,让学生无形中感受到妈妈的爱。创设情景,组织学生表演:小乌鸦爱妈妈,学生学会表达和传递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总结、鼓励,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整堂课处在的愉快、兴奋之中。

三、更新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拓展艺术活力。

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教学手段,给学生直观的、全新的艺术感觉,促进学生艺术思维的发展。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第7篇

一、中小学在综合评价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以来,中小学都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个别学校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大多数教师认为,大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综评”结果也一定好。这根本不是“综评”的本来意义,这对于优秀者的成长很不利,久而久之,容易使其养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性格。

而且他们认为学习好的学生即便犯错误也是偶然,是可以原谅的,这种迁就学习优秀者的表现,无疑是一种固有的教育思想偏见。可见,在教师眼中,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的都无所谓。学校基本上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近视眼的学生逐渐增多,缺少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懂得感恩,与父母对着干似乎成了家常便饭,这些行为让父母感到很无奈。

综上所述,学校必须认真思考与积极改进。不断探索有效、可操作、符合学校实情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法。

二、改进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措施

1.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年末教师岗位责任制当中。首先要成立一个评价小组,小组成员要精心选拔,要有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意识,成员可由校长、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组成,校长负总责起监督作用。

2.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必须转变观念,在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认真开展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而不要把此项工作当成一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