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合集7篇)

时间:2023-10-11 10:10:56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1篇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175-02

一、理论研究综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通过资源合理调配,各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程度将会趋向统一,这种统一还包括区域经济体内部各产业和各部门的平衡发展。新古典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源于以Solow(1956)和Swan(1973)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他们认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拥有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快的增长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将趋于一致,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个前提假设,就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且资本、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是无成本的,不受限制的。

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部分地区或者部门先发展起来,再来带动其他地区和部门的联动发展,强调重点地区的重点产业和部门。Williamson(1965)提出伴随着一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区域间的人均收入不平等性也出现倒“U”型。就是说,一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区域间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但从长远来看,区域间发展水平始终呈现一种收敛的状态,即发展均衡。

(二)金融发展理论

1.国外研究历程。金融发展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专门研究金融发展以及从金融角度探讨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理论。但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来研究两者的关系。这其中要以King和Levine(1993)为代表,他们构造了新的金融中介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问题已开始被学界广泛关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实证的角度来看,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关系这一问题,大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谈儒勇(1999)通过研究发现,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韩廷春(2001)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以后,建立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史永东(2003)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技术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在格兰杰意义上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同时通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入测量金融中介发展程度的指标,得出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具体数值。王景武(2005)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关系。

二、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虽然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争议,还远未达成一致。然而,大量的文献研究已经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支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一般性结论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和影响作用,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因素不容忽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有推动和制约作用。

(一)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性

大量国内关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的研究证实,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中国东、中部地区虽然金融资源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在降低,但是他们的正相关关系仍然成立。这里存在一个是金融资源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起作用还是金融组织结构亟待调整的问题。因此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区域金融资源同区域人力资源、区域技术资源一样都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尤其在经济起飞阶段,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金融甚至是第一推动力。

(二)区域金融发展的区域适度性

虽然东部地区存在区域金融资源贡献率降低的现象,但这是否说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金融资源的浪费,还有待证实。东部地区凭着其良好的经济环境,充用调动金融资源而得以迅速发展,而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都很低,潜在的经济发展要素无法启动,使其始终难以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只有区域金融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步了、匹配了、协调了、达到地区“金融”与“经济”双赢的状态,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区域金融资源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三)区域金融发展的非独立性

区域金融资源虽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但不能一味地强调或是孤立地看待这个要素。在协同理论的支撑下,区域经济、区域金融,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自组织系统,使其整体目标与其内部构件以及相应的演化规律紧密地联系起来。区域经济是一个大的系统,应该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区域金融、区域人力和区域技术都是这个大系统的要素,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因此,认识到它们的非独立性,更好地把它们结合到一起,才能给区域经济带来跨跃式增长。

三、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一)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应制定规范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逐步将金融支持重心向经济不发达区域进行转移,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避免区域金融差距的继续拉大。具体来讲,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金融结构空间差异仍然存在,因此应采取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思路。首先应优化东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进行自发调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性的金融结构。其次要优化中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在增加金融资源总量的基础上进行调节,形成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最后要优化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目标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形成政府推动型的金融结构。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加快西部金融发展、必须对西部地区实施与东部、总部不同的金融政策。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实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赋予中央银行在各地区的分支机构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和调控权,包括建立中西部地区的开发银行和开发基金,通过国家优惠政策激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到中西部发展,优化中西部的金融机构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同时也要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构建公平合理的金融发展环境,努力实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金融差异。

(二)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

自中国金融业改革以来,竞争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在某些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国有金融机构仍然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部分借贷者转而寻求非正规渠道的金融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调整金融结构,不断引入各种金融机构,打破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状态,使整个信贷市场更加活跃,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在金融市场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能成为金融主力,因此民间金融对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一定时期内在总量上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对资本稀缺要素的生成和区域优势产业的确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推动并提高区域的经济水平,加强不同层次及规模的区域经济中心的扩散。随着中国金融经济的转轨,金融规模以及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和金融交易等会逐步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进行区域间层次性和差异性的配置,并逐步形成多种不同金融结构特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当区域经济中心与区域金融中心配置在一起时,区域经济金融中心的经济金融辐射和扩散作用会极大地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区域金融机构要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区域金融协作,加快区域金融生态建设,努力提升金融支持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树立金融生态观。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是统一的。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使之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因而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内涵,努力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四、结论

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作在改革开放以来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中国新的经济形势、新的竞争环境,为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要求在区域金融政策上要有所创新,并且在区域金融的整合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区域金融、经济协作是中国各地区搞好金融、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金融经济稳定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加强金融稳定,齐心合力促进区域金融、经济通力协作,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金融结构,促进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小黄.强化金融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中国金融业网,2006,(12).

[2] 欧向军.基于区域分离系数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定量分析[J].地理研究,2007,(4).

[3]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10).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2篇

工业化水平低,是造成我县经济综合实力不够强和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主要原因,而工业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与先进地区相比,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滞后,级别低、规模小、实力弱,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基于此,为了实现经济强县的宏伟目标,近年来我们把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

一、工业园区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一)促进项目建设。先进县(市)的经验告诉我们,县域经济的竞争,关键是项目的竞争,谁抓住了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谁就夺取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而工业园区则是招商引资的窗口,项目建设的重要平台。园区建设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县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搞好招商引资;有利于克服用地紧张、无法摆放更多的项目的矛盾,便于集中连片实行统一管理;有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基础设施投资成本;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办事效率,促进项目建设。

(二)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提高现代化水平,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农民增收问题,必须走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把农民从农业和农村尽可能多的转移出来。工业园区的建设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创造条件;其次,工业园区的形成将造成人口的相对集中,而人口的相对集中正是城镇化的基础。而且,人口大规模的增长,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工业园区内形成的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有助于形成和扩展专业化的区域市场。使某类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中,并形成核心产业,然后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众多企业围绕核心产业在区域内聚集,通过相互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组成一个上下游企业相互连接的产业链条,同时催生一贯小企业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在区域内聚集,从而实现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的相互衔接,并最终形成专业化的区域市场。二是有助于形成和维持整体的竞争优势。众多企业在一定的区域内,在特定的领域中,通过地理集中和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各自围绕核心产业,发挥各自优势和群体协同效应,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组织方式的提升,浓缩和提炼众多企业的品牌形成“区域品牌”。并逐渐形成规模企业。三是有助于加强专业化。集群经济对专业化的加强体现在两个层次上:一个层次是整个园区对一个产业的专注。这样才能把这个产业作出品牌,作出最好的质量和最低的价格来;另一个层次是企业间处于分工协作的需要而对生产链细分下的专业。四是产业集群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在专业化分工合作的基础上,有利于提高效率的特点在于,它用时常交易关系取代了内部管理关系。它使得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都被单拿出来变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使得每一个环节的生产和经营都是在根据效率和经济原则而非其他关系进行广泛的分工与协作,最终是交易成本最小化。

二、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已初步显现

(一)城东工业园区筹划与建设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蓄积了后劲。为改善投资环境,构建招商引资平台,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我县将经济园区的规划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委托省规划设计院对《正定县经济园区发展规划》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县委、县政府还成立了经济园区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临时筹建处,负责园区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规划的城东工业园区西以京深高速公路为界,东到正定县界,总面积24.6平方公里。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已日臻完善,投资1.07亿元,占地100亩,日处理能力6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位于经济园区的中央;有二座110KV变电站,输电线网覆盖园区;天然气利用工程日供能力8500立方米,在园区东部设有门站。县政府还就该园区制定了招商引资和吸引社会资金建设园区的优惠政策。园区已具备了良好的工业基础和招商引资势头。目前园区内有国家中型企业石家庄铝厂、投资6000万元的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投资1亿元的丰辉塑料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的恒瑞纺织公司等20余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包括全国一批知名企业如纳爱斯集团、华龙集团、乐百氏集团等都在园区内建立了生产基地,另有河北圣达化工、海森科技制作所、金键米业、天山集团投资基础设施等一批在建和在谈项目。目前,国家实施了用地控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对耕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园区的规划建设暂时受阻,但从园区蓄积的能量和项目的储备来看,随着国家限制政策的放缓和新一轮土地修编展开,该园区必将成为我县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

(二)铁西工业区的规划建设加快了我县“国退民进”的步伐。长期以来,我县依托京广铁路、107国道和正定火车站等优势,先后兴建了省二轻仓库、市油泵油嘴厂、县纬编厂、内燃机配件厂、常山机械厂等一批国有企业,但是由于国有企业在机制上没能及时有效的转变,加之管理不善和其它原因,目前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已停滞或破产。而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日渐发展壮大,在该区域内先后兴建了河北银港人造板厂、河北常山生化药业公司、石家庄市金河石化公司等一批民营企业。我县审时度势,抓住“国退民进”步伐加快这一趋势,划定了约6平方公里的铁西工业区,成立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规划道路建设框架、企业建设布局方案,一方面谋划对现有违章建筑清理和拆除工作,搞好现有较大型企业的厂容厂貌的整治。另一方面又汇总了铁西工业区可供利用的地块、厂房共10个,共涉及场地322亩,厂房33700平方米,加大闲置的土地、厂房、设备对外招商力度。目前河北银港人造板厂的高密度板和河北常山生化药业公司的二期扩建项目已完成,油泵油嘴厂破产改造和民营企业矿山设备厂的迁入正在同步进行。铁西工业区的规划建设促进了我县工业经济的“国退民进”,为振兴老工业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乡镇工业园区的建设促进了当地特色、富民产业的发展。建设工业园区,引导乡镇企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是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有效途径,绣花印染、铁芯加工、板材家具制造等作为我县的传统特色产业,经过十年来市场经济的洗礼,从加工方式到组织形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在近几年我县加强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机遇下,一批经营大户经过多年积累,从众多经营户中脱颖而出,纷纷从村内外迁,到乡镇中心或主要路段投较大资金建厂立业,在改变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状况时,也形成了我县一个个规模不等而产业特色鲜明、极具活力的工业园区,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为北早现乡板材家具、木庄铁芯、南牛乡制鞋、朱河纺织印染、新城铺服装、西平乐乡机械加工六个特色工业园区,这些小区聚集和吸引了568家企业,有28家企业跻身到我县规模以上在统工业企业行列中,占总数的26.7%。2003年区内企业完成生产生产男裤、女裤、休闲裤247万套(件)、坯布830万米、花布9540万米、免漆板、实木家具、拆装家具、真皮沙发等十余种、PVC拖鞋4000万双、各种型号面粉机533台套、锅炉2万台。工业产值19亿元,实现利税1.69亿元,分别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21.9%和19.7%。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13670人。乡镇特色工业园区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和全县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总之,经济园区正逐步成为我县招商引资的基地、对外开放的窗口、国退民进的试验田和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版权所有

三、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一)搞好科学规划。县政府应继续对工业园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这是推动园区发展诸多工作中最起始的一环,也是重要一环。规划不能只局限于土地方面,还要包括工业、商业、居住、文化和环境等各项建设,要处理好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生产与生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并辅之以相应的政策措施。政府在推动园区的过程中,应发挥好指导、协调和引导作用。

(二)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业园区建设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招商引资上,体现在来园区办企业的数量及其经济实力的增长上。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要敢于突破现行政策的约束,吸引农民进区兴业,吸引非公有制经济进区投资,引进外地公司进区办厂,吸引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要大量储备一批适应不同层次投资者需求的大项目,努力开发建设一批能够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的好项目,引导其他企业向园区集聚。

(三)培育龙头骨干企业。龙头骨干企业是工业园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带动力量,围绕龙头企业搞好产业配套,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是工业园区始终保持活力的关键。尤其对于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乡镇,要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使之成为产业的核心,发挥其在园区中的“领头羊”作用,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四)搭建公共平台。政府在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过程中,要强调服务功能,着力搭建研发平台、物流平台、信息平台、融资平台,围绕用地、融资、信息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稿纸两的服务,积极作好超前服务和延伸服务。

(五)探索与工业园区发展相适应的工作机构和运行机制。要根据园区发展的实际,在管理体制上,赋予园区在规划、投入、收益、人财物和社会事务管理权限,实行封闭运行;在财政体制上,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封闭运行的财政体制,使园区在自己的收入范围和财政体制内拥有相对独立的资金支配权和调控权;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在园区编制范围内,优先批办工作部门设置和调配工作人员到位,确保园区工作有效运转。

(六)加大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要先行,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引入市场机制,做到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财政、金融、外资、内资并举,形成上争下筹、内聚外引,千方百计投入巨资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使路、水、电、汽、暖、通讯、排污等成龙配套,提高小区服务保障、信息交换、交通运输等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项目承载能力。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3篇

关外,是在形式上最接近自由贸易港的政策模式。

一、我国保税港区的内涵、现状和作用

保税港区的功能具体包括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等9项功能。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主要为: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保税港区叠加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在区位、功能和政策上优势更明显。

保税港区与保税区虽一字之差,但内涵相去甚远。从发展形态上讲,保税港区是我国保税经济区域的高级形态;从功能上讲,保税港区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各项功能政策;从发展趋势上讲,保税港区是未来我国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先行实验区;从运作模式上讲,保税港区实现了保税区域与港口的实质联动。与保税区相比,保税港区的内涵更为丰富,功能更为齐全。从字面上很容易看出,保税港区比保税区多了码头和港口的功能。目前,我国设立的十二大保税港区都是依港而建。世界上知名的自由贸易区如德国的汉堡港、荷兰的鹿特丹港,都与港口相连,并实行区港一体化管理。保税港区正以其最齐全的功能、最优惠的政策、最大的开放度成为我国继保税区之后最为特殊的外向型经济区域。

我国目前设立了12个保税港区,即上海洋山港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海南洋浦保税港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厦门海沧保税港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张家港保税港区。与我国15个沿海保税区相比,上述12大保税港区不但可以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而且可以全面发展港口作业、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展示等业务,实行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港区的“三区合一”。

我国的对外贸易90%由海上远洋运输,港口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桥头堡”。建设保税港区既是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港口作为全球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中心节点,已成为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建设保税港区,对于加快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集装箱运输中转企稳回暖前行之际,保税港区对提升集装箱量将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二、芜湖具备设立保税港区的良好条件

芜湖位于长江三角洲西北部,是一座滨江山水园林城市,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城市。明代时成为全国的印染中心。清朝时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在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中,芜湖被辟为全国五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使芜湖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近代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被孙中山先生称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芜湖是一座区位优势明显的交通枢纽城市,更是一座特色鲜明的现代创新之城。近年来,芜湖市积极实施自主创新、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创业富民、城乡统筹、东向发展六大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经济卫华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滨江山水园林旅游城市。目前,以占全省2.4%的国土面积、3.4%的人口,实现占全省8.4%的GDP、9.3%的财政收入。

芜湖市设立保税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具有独特的岸线优势。芜湖港为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港口和一类口岸,是国家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为长江第五大深水良港,是溯水而上最后一个可常年停泊万吨级船舶的港口。芜湖拥有优质的深水岸线资源,境内长江岸线75.7公里,通航河流20条,内河航道通航里程471.9公里。芜湖港共建有各类码头166座,其中万吨级码头泊位3座,5000吨级码头泊位34座,年吞吐能力6500万吨。芜湖港是长江煤炭能源输出第一大港、安徽外贸、集装箱主枢纽港、全国集装箱大港。正在建设的芜湖港煤炭储配中心是长江最大的煤炭储配基地。芜湖海关受理报关单和监管进出口集装箱量占安徽关区总量的65%以上。

二是具有齐全的港口功能优势。交通运输部、安徽省人民政府2009年7月27日《关于芜湖港总体规划的批复》(交规划发[2009]347号)给芜湖港的定位是:芜湖港位于长江下游、安徽省东南部,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是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安徽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和皖江经济带开发的重要依托,是芜湖市及皖东南地区经济发展、沿江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芜湖港将发展成为以集装箱、煤炭、建材、矿石、商品汽车运输为主,具备装卸存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临港开发、现代物流和商贸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现代化港口。

三是明显的区位交通优势。芜湖位于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活力最强的长三角西北部,占据华东中心位置,具有承东启西、连北接南、居中靠东、临江近海的区位特征。芜湖是国家沿江运输大通道的结点城市、八百里皖江城市带的核心城市和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芜湖为中心,4小时陆路交通半径内有着40多座大中城市、3亿多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芜湖是皖南公路网的中心和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节点城市,并有望成为华东公路网络中心。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3.6公里。芜湖是铁道部确定的全国80座铁路重要枢纽城市之一和华东二通道重要结点城市。南京禄口机场、合肥骆岗机场距芜湖仅1个多小时车程。芜湖民航机场已经列入《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选址规划已经启动论证工作。

四是具有良好的支撑保税港区发展的载体。芜湖现有1个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部级出口加工区和7个省级开发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竞争力、投资环境均名列中西部地区开发区前列,芜湖出口加工区是中西部地区第一个也是安徽省唯一的外贸出口加工区。芜湖还是全国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城市、全国发展新型建材试点城市、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全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享有国家沿海开放城市和中部崛起的优惠政策。芜湖长江大桥综合开发区、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鸠江经济开发区、芜湖绿色食品工业园区、芜湖县工业园区、繁昌县工业园区、南陵县工业园区等,产业特色鲜明,配套能力较强,发行环境良好,能为各类投资者提供合适的投资场所。

五是具有广阔的腹地市场空间。拟设立的芜湖保税港区位于朱家桥外贸码头与四褐山之间,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地处泛长江三角洲地区腹地,既有广阔雄厚的内陆经济作背景,又呼应国际金融中心、上海航运中心,可在推动安徽乃至中部地区的经济国际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沿江城市带一轴的马鞍山、芜湖、铜陵地区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经济支撑区域。芜湖港担负着安徽淮南、淮北、皖北、辛集四大煤矿及山西、河南主要煤矿煤炭至长江中下游电厂的中转任务,以及芜湖、皖北、皖中、皖西、皖南、赣北、浙北等经济腹地外贸、内贸货物的中转任务。

三、设立芜湖保税港区的重要意义

一是促进中部地区现代物流发展的保障。设立芜湖保税港区有助于芜湖成为中部地区的国际物流服务中心,有助于营造中部地区港航、贸易、仓储、加工业发展的良好服务环境,推动中部地区港口群的紧密合作,构筑中部地区保税物流网络,加快中部地区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

二是提升安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设立芜湖保税港区有利于提升皖江地区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水平,有助于加速国际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向皖江地区的延伸和辐射,推动安徽地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造安徽及中部地区地区走向世界的新窗口。当前,安徽经济已进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设立芜湖保税港区将更好地建设安徽省综合物流中心和现代化港口,发挥保税港区对外经济交往的门户作用,进一步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拉动效应、产业升级效应和增长极辐射效应。

三是推进长江大港建设的条件。设立芜湖保税港区有助于推进长江煤炭能源输出第一大港、安徽外贸、集装箱主枢纽港、全国集装箱大港、长江最大的煤炭储配基地建设;有助于推动安徽及中部地区国际贸易向芜湖集中,促进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贸易港区建设,增强芜湖吸引外资和聚集航运要素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芜湖港口在安徽及中部地区港口群中的竞争力,抢占中部地区航运制高点。

四是促进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需要。芜湖保税港区处于长江流域深水运输的最西段,具有特殊的物流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是上海港与长江流域资源整合、互补发展的重要合作对象。设立芜湖保税港区可以尽快将芜湖港建设成为上海港的重要喂给港和支线港,接轨上海港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强化上海港国际航运中心的配套服务功能。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4篇

关键词:财税政策;区域经济;协调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阶段成果(2008jqw056)

中图分类号:F812.2文献标识码:A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时期都要面临的一个难题。同样,这个难题也困扰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中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因此,在目前以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抑制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趋势,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之间的社会福利水平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财税政策扶持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做到促进国家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差距、消除地区壁垒、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合理的分工布局、加强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作。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主要可以通过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途径来协调区域发展。当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协调是基础,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协调是补充,它以市场协调为对象,弥补市场失灵。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是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所造成的,同时也是因为市场机制缺陷所引起的,而市场本身并不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区域之间经济的巨大差距,这就必须要由政府采取相关措施,来纠正市场机制所造成的国民经济空间结构的某些缺陷,以达到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作为宏观经济政策调节杠杆之一的财税政策,历来是各国政府作用于经济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起到自动调节和“熨平”经济的作用,而且对经济结构的转变、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财税政策是通过价格传导机制,投资、消费、国际贸易,公共品的供给三个方面来影响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引导资源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的重新调整,保持发达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财税政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干预经济:政府直接投资或运用财税政策引导私人资本流向落后地区公共产品领域,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逐步实现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利用财政工具对市场需求进行直接启动,如通过政府采购从产品市场上直接启动落后区域的需求,促进整体经济的区域结构性转换;通过调整产业政策,限制某些产业的区域进入或促进某些产业的区域退出;政府利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来影响私人经济主体的区域决策行为,引导私人经济作出符合财税政策导向的决策,促进要素流向目标区域。

二、现行财税政策与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适应性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财税政策在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腾飞,现行财税政策与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地方。

1953~1978年,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平衡”的时期。那时的“平衡”是一种生产力相对落后,过分强调平均主义的平衡,当时主要靠国家指令性计划和国家财政投资的转移来缩小地区差距,财税政策对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所起的作用很小。

1979~1994年,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开始拉大。进入改革开放之后,为贯彻国家“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财税政策,为东部地区的崛起与发展创造了相当宽松的财税环境。比如,就税收优惠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开放区在所得税、流转税、关税等方面都有许多优惠政策,而中西部地区就没有;又如,国家出台了许多给乡镇企业的财税优惠政策,可就乡镇企业而言,东部地区由于自身的地理、居民及经济优势,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中央制定的优惠政策也得到充分利用,但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经济基础等原因,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所以中央制定的优惠政策基本未得到有效利用。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一定限度内是可以的,但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会对一国社会经济发展改革的重要成果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严重的还会引起国家政局不稳和民族矛盾的激化。我们国家也认识到这一点,于是从1994年至今,实行了一系列的财税体制改革,来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比如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2008年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并同时调整营业税和消费税。但是,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现行财税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方面的不适应性也开始明显起来。

(一)分税制不完善。分税制是1994年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它促进了税制的简化和规范化,理顺了国家与企业、个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实现了税收快速、稳定增长,然而现行分税制在协调地区间经济发展方面有了些许不足。如,分税制将75%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划为中央所有,把以第三产业为主要税源的营业税划为地方所有,而经济落后地区往往第三产业不发达,营业税税源极为有限,造成地方收入不足、财政困难;又如,分税制虽然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增强了独立财政的意识,但是税权并没有根据事权与财权的需要而决定。除了极少数税种,税收立法权与管理权基本上还集中在中央,这就不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制约了地方的资源效率配置。

(二)税收优惠政策不合理。从1994年到2009年已经进行了两次税制改革,尤其是第二次税改,基本上是符合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如改革了增值税的类型、消费税的税率、企业所得税法等,但就从这一系列改革的税种来看,其中的税收优惠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从2009年开始,全国范围统一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这一政策的颁布实施并没有使中西部地区获得比东部地区更多的税收优惠,中西部地区的税负仍然高于东部地区;又如,有些优惠政策产业导向不够明确,对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环境保护类产业虽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但力度仍然偏小。在改善投资环境对引导资金流向所起作用的认识上有所偏差,政策制定上对交通、基础设施等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先行发展的区域税收优惠在吸引投资方面的作用不明显,造成投资流动性大,短期投资增多,投机性加强,不利于投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合理分布。再如,从总体上看,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以直接减免方式为主,而投资抵免、加速折旧等间接优惠方式运用较少,影响了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此外,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律级次普遍不高,权威性、规范性不够,特别是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的特点不突出。与此同时,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自主性税收优惠政策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由于财力雄厚,它可以运用自身财力“放宽”中央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多种经济性质企业的发展。尽管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也鼓励企业向中西部投资,而且中西部一些省区也制定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但由于配套措施跟不上,再加上中西部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这种促进作用不如东部地区明显。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使不同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从而打破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差――吸引不到投资――经济发展水平差的不良循环,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目前,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按“基数法”来进行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测算的,所以以1993年为基数,进行环比递增方案,这样不仅未能解决历史原因造成的地区财力分配不均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大的问题,而且以体制方式肯定了这种差距,不利于提高落后地区财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区差距的缩小。此外,专项拨款和结算补助也没有规范的分配方法,随意性较大,这种分配结果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得到较多拨款,这就进一步拉大了地区间的差距。与此同时,用于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资金,投融资渠道单一,资金规模过小,而且资金使用的政策性不强,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低下。

(四)公共服务水平存在差异。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公共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人才和资金的流向,直接导致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东部地区正是得益于政府为其提供了优良的公共服务和较发达的公共设施,在经济上得到了迅速发展,因此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拉越大,在相当程度上也正是因为地方财力匮乏而无力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

三、合理选择和创新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指出,政府对落后地区的发展必须加以干预,增加对落后地区的公共投资,以抑制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极化效应,平衡资金与人才的区域分布。我们可以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转移支付制度、税收优惠等政府收入、支出机制,调节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以获得整体效率最大化。

(一)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中央税的税权归于中央政府是分税制下的一个经济命题,是始终不变的。但共享税和地方税不同,既要考虑中央的宏观调控地位和政策意图,又要考虑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地位和地区经济情况,因而其税权需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划分。具体来说,可以参照国外的经验,适当下放税收立法权,有限度地给予地方政府制定税种和税率的权力。中央税和地方主要税种的立法权应集中在中央,以保持主体税种的税收政策在全国的统一;地方中等税种由中央立法,地方制定细则;对某些地方性意义极强的零星税种,可以由省、直辖市、自治区立法,征管、减免权给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可以让一体化区域的地方政府联合起来,建立有利于一体化发展的地方税收体系,下放地方税收的立法权限,由地方进行协调,然后通过转移支付协调地方之间的利益,推动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经济合作。

(二)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的调控能力。在保证中央财政收入的前提下,地方应有稳定的税基,形成地方主体税种。地方主体税种应同时体现收入功能和调节功能,并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具体来讲,可以考虑建立以营业税和所得税为主体,以财产税和行为税为辅助构成的地方税制。把城建税的计税依据改为按纳税人的销售或营业收入,按比例税率独立征收,并扩大征收范围,为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加快社会保障费改税步伐,尽快开征环境税、证券交易税等,充实地方税源。取消地方政府和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将其纳入征税范围,统一标准,正式划入地方税,列入地方财政收支预算计划,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和监督。完善地方税总的目的是增强地方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可用财力,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力支持。

(三)调整税收优惠政策,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改变目前实践中产生众多负面因素的地区与企业导向的税收扶持政策,实行统一、规范、易于实践操作的产业导向型税收优惠。优化产业结构的税收优惠政策,将会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应把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重心定位于支持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采取投资和资源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对投资于西部地区的企业,适当提高折旧率或折旧额,在一定期限内减征一定比例的企业所得税;对外来投资者以来源于中西部的税后利润再投资的,实行全额退税的鼓励政策。税收改革效应应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东部地区交通、地域、人口素质等投资环境上的优势,促进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消除当前形式上不公平、效果上更不公平的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差距的逆向调节。

在制定中西部财税政策的同时,我们也要正确处理当前对东部地区有利的区域税收政策。首先,可以逐步取消对东部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原则上也不对中西部地区实行区域性税收倾斜,保证全国税收的统一,这是走向公平税收制度的一种政策取向。然而,同时也要考虑到其负面影响。如,2009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消费型增值税。其次,对经济特区等可以从多方面继续给予较多的税收优惠,以更快提高经济效率,率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现代化,带动周边地区及内地经济发展,当然这种税收优惠应以推动科技进步为目标。再次,可以考虑改变东部地区优惠政策的形式,将东部地区的企业因优惠政策而少交的税收转变为政府债权借给企业继续使用,或入股转作资本金,这样可以既取消税收优惠又不影响当地企业的经营。

(四)加快建立规范化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以“因素法”代替“基数法”实现标准化的转移支付,合理确定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和资金用途。而且就资金用途而言,应确定一般转移支付和特定用途转移支付两个方面,要把侧重点放在公共品的投资上,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自身吸引力。同时,要实现动态化的转移支付,即将补助额度与零售物价指数挂钩,保证实际补助水平。

(五)利用财税政策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大致均等化。落后地区由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差,这就使得国家和其他投资主体在进行投资的区域选择“用脚投票”时,容易向经济较发达、公共服务水平较高的地区倾斜。这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造成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加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弥补“市场失灵”。首先要通过财政拨款使各地至少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如普及义务教育、卫生保健、村村通路通电、安全饮水、基本社会保障等。当中央财力增强、中央地方财政关系基本理顺时,再把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大致均等化作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首要目标。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孔祥荣.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财税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内生发展;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172-02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区域作为应对政治、行政事务的方法和手段,已成为热点的研究课题。区域适应,对应对当今世界经济的挑战是至关重要的。在韩国,区域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已经实施了很长一个时期,但它并没有从实质上促进不同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虽然多个地区获得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但其主要是通过外部合作和大规模的发展促进的,这种外生的增长战略对培育区域适应能力没有促进作用。以韩国忠清南道为例,尽管通过政策的制定,该地区表面上有了全方位的发展,但实际上,不仅限制了特定地区的发展,而且其发展的结果没有扩展到区域社会,也没有起到提高生产率、增加就业和收入的作用。

为了解决区域间经济悬殊、区域适应能力低等问题,韩国许多地区已提议并执行了与内生发展相关的政策和倡议。内生发展指使地方和区域社区能发现本地的资源,并利用适用于局部地区的外部资源,来确保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战略,内生发展强调了不发达国家的内生和自我依赖式的发展。基于内生发展的未来区域发展倡议是必要的,这些倡议囊括了社区建设、社会经济、地区食物系统以及农村社区商业等,这都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适应能力的建立。目前,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加大等矛盾较多。因此,探讨内生发展促进区域发展的问题是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本文以韩国为例,总结了其通过内生发展来促进区域发展、培养区域适应能力的相关政策,为中国区域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实际经验。

一、韩国内生发展的相关经验

为了缓解新自由主义理论造成的经济、社会问题,韩国政府在李明博总统的领导下,通过颁布与5个区域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密切相关的区域政策,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从而开创了区域政策新局面。内生发展作为促进区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受到韩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本节以韩国忠南清道为例(下文简称忠南),介绍韩国以内生发展促进区域发展的相关经验。

(一)忠南地域经济的现状和问题

忠南地区包含了8个市及8个郡,其总面积为8 601km2,占韩国国土面积的8.6%;拥有205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1%。2000—2009年,忠南地区的GDP增加率是年平均9%,居韩国第一,人均GDP居全国第二。其产业构造按就业者为基准来看,分别是农林渔业19.5%,矿工业17.4%,建设业5.7%,服务业及其他57.3%。各个产业的生产额分别是:农林渔业7.2%,矿工业49.8%,服务业及其他43%。总的来看,忠南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矿工业。

虽然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快,但是其发展中存在诸多弊端。具体表现在,一是过高的对外依存度,2008年忠南地区的贸易依存度为144.7%(世界平均贸易依存度仅为41.81%),并且,忠南地区此时主要所得40兆元中,有16兆元流出境外。并且,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忠南本地四年制大学毕业就职者在本地区就职率仅为18.5%。二是忠南地区经济过渡依赖大企业,如在阿山市经济发展中,其中仅三星电子占有64.2%,因此三星电子一个企业发展的波动,将会牵动整个阿山市经济发展,容易引发经济危机。三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生活、就业水平相悖离,2000—2008年忠南地区GDP年均增长率达到全国第一,但是其平均雇佣增长率仅为1.1%,低于全国平均的1.4%。并且,该区域人均消费位居全国第11位,贫困阶层的比率为全国第一。四是区域发展不均衡深化,忠清南道16市县中,仅西北部圈的天安市、阿山市、瑞山市、唐津市四个市,就占忠南地区GDP的68.1%。五是偏向能量多消费性经济,2006年,忠南地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15.21吨,是全国平均排放量3.34吨的4.6倍,居全国第一,忠南地区的经济增长给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二)基于内生发展的新发展战略

为了缓解忠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矛盾,当地政府制定了多项政策促进内生发展的相关政策,以期获得区域经济的全方面发展。

第一,促进农水产业和农渔村的发展,扩大优质农业,发展以生活空间,经济活动空间,环境及文化景象空间的农渔村;第二,培育地区产业,根据各个地区不同发展特色培育地域产业,并支持地区资源循环性的中小企业发展;第三,加大对中小企业及微小私营者的保护,为传统市场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并控制大资本的流通;第四,加强忠南地区各个经济团体间的联系与合作,加强社会经济部门的培育;第五,强化社会资本的形成,加大对福利财政的投入,扩大福利事业,完善对老弱者、女性、儿童等弱势群体的保护,构建区域内居民相互信赖的关系网络;第六,各地区培养该地的领导人,留住本地人才,注重各地区间的城乡交流;第七,合理实施地方分权政策,构建新的治理体系。

二、韩国内生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通货膨胀率高、贫富差距大、社会道德缺失、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并且,2011年中国外汇储备位居全球第一,加之较高的对外贸易依赖,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未来的担忧。因此,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缓解社会矛盾是迫在眉睫的。而通过内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对现阶段的中国而言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韩国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与中国当前的情况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从其发展经验来看,给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促进经济内生发展首先要调整中国产业结构。利用农业多功能性,发展优质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业、拓展农业及农村的功能。同时,以可持续发展为基准,重点发展投入少、消耗少、产出高的产业,如支持服务业的发展,给予其一定的政策优惠。第二,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发展历史与特色,鼓励各地区培育内部特色企业,并加强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激活中小型经济圈的发展。第三,引导资本要素支持产业创新,为新兴战略性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制定实施金融业空间布局规划,为区域发展建设当地的金融融资体系,解决区域发展资金问题。第四,培育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为传统市场注入更多新鲜活力。并完善市场机制,解决由于寡头和垄断形成的市场失灵,更好的通过优胜劣汰机制增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第五,走创新的道路。目前中国就业问题仍较为严峻,在此时进行大规模的科技创新,取代人力劳动力,提高生产率是不可行的。因此,创新道路主要是指教育创新。一方面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另一方面则要积极促进中国教育结构的转变。合理对高等教育学院进行宏观调控,建立人才预警机制,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为透明、全面的人才需求信息,引导民众理性选择,以此来缓解选择专业扎堆现象。第六,实现资源能源的创新驱动,引导区域合理利用其内部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通过内生发展促进区域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顺殷.韩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治理的类型、任务[J].张和安,译,叶克林,校.学海,2011,(1):46-5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6篇

一、河北省产业集群已形成了明显的产业优势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些年来,河北省以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基础、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有了较快发展。到2004年底,河北省初步形成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各类产业集群139个。河北省的产业集群优势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历史形成的传统产业。在众多的传统产业中,经过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批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如:有始于明,盛于清,享有“辛集皮毛甲天下”美誉,建成“中国皮都”的辛集皮革;有历史悠久,成为全国最大丝网生产基地和丝网产品集散地,被命名为“中国丝网之乡”的安平丝网。还有安国中药材、唐山陶瓷、大营皮毛、留史皮革、曲阳石雕、藁城宫灯等,这些传统优势产业文化底蕴厚、品牌价值高、发展潜力大,不仅在县域经济中举足轻重,而且在国内国际久负盛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多年培育的特色产业。经过多年培育,这些产业集群在一定区域乃至全国、世界形成了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和行业控制力。如:有“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之称,被授予“中国羊绒之都”和“中国羊绒纺织名城”,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清河羊绒;有被誉为“南有顺德,北有香河”,在国内家具市场位居第三,成为我国北方最大家具生产销售集散地的香河家具等。这批特色产业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形成了对地方经济的有力支撑。

(三)近年崛起的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是市场竞争的优胜者,在市场格局中已经占有重要地位,有的成为同行业的排头兵、领头羊。如:有产量居亚洲第一的宁晋单晶硅、桃城焊管等。这批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好,竞争优势明显,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上述产业集群涵盖了全省大大小小的优势产业。正是这些“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具备“专、精、特、新”的优势产业,构成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相互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的大量聚集,形成了规模,形成了气候,形成了对区域经济的有力支撑,打造了地方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了全省经济的发展。

河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很大,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没有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发挥产业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对产业集群的发展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扶持。二是产业规模小、链条短,集群优势不突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在同行业占主导地位的大型产业集群较少。不少企业产品雷同,专业化分工不明确,产品关联度低,没有真正形成众多企业相互分工合作的产业链条。三是软硬件建设不配套。产业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投资环境。这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产业集群在促进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提升了经济总量。2004年,全省5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5977.2亿元,占全省民营经济营业收入总量的40.3%;完成增加值1588亿元,占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的39.9%;完成出口产品交货值244亿元、实现利润414亿元、上交税金91.2亿元,分别占全省民营经济出口产品交货值、实现利润、上交税金的46.4%、36.8%和28.6%。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二)扩大了就业渠道。产业集群既为不同生产力水平的企业构建了适宜的发展平台,也为不同层次的劳动者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2004年,全省5亿元以上产业集群从业人员达到242.8万人,占全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总量的26%。支付劳动者报酬170亿元,从业人员人均年薪6991元,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6.2%、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6%。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三)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河北省139个产业集群分布在120多个县(市、区),优化了区域经济布局,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在这些产业集群中,不仅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得到了充分发展,而且具有市场优势、技术优势的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有些填补了河北省产业空白,弥补了河北省产业“短腿”。经农业部确认的河北省240家大中型乡镇企业和164家大中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中,产业集群企业占了70%左右。在产业集群中,有20家企业获全国创名牌重点企业称号,3800家企业取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87件商标获河北省著名商标,50个产品获河北省名牌产品,78个产品获河北省优质产品,50名企业经营管理者获全国企业家称号。产业集群的发展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

(四)壮大了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强化了产业竞争优势,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据对河北省清河羊绒、安平丝网、安国中药材、辛集皮革、容城服装、高阳纺织、蠡县毛纺、河间电线电缆、隆尧食品、邢台板材10个产业集群调查,产业集群平均占这10个县(市)营业收入的51.4%,占企业总户数的54.9%;占从业人员总数的70%。年营业收入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中,所在县(市)有一半以上进入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30强,年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中,所在县(市)全部进入了30强。产业集群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五)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产业集群生产企业的发展,催生和吸引了流通业和其他中介机构在产业集群区内集聚,在工业和商业的带动下,交通运输业、电信服务业、旅游餐饮业、房地产业等各种产业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实际情况表明,产业集群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的地方,城市化水平都比较高。据了解,河北省年营业收入50亿元以上的25个产业集群所在县(市),城市化率绝大部分高于全省县级平均水平,其中有75%的县(市)排在全省县级城市化率前30位之内。随着产业集群的加快发展,在推动城市化进程方面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三、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通过对河北省产业集群的调查,学习研究国内外有关产业集群发展的资料,我们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发展产业集群是加速经济发展之举。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主要来源于专业化分工,以及由专业化分工形成的产业网络和服务网络,通过降低产业内部的交易成本和区域内部的运行成本,形成产业的集聚效应和竞争优势。这是产业集群在国内外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河北省的产业集群虽然在数量和规模上还不及发达省份,但已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一定要顺应潮流,把握趋势,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推动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打好自己的特色牌、优势牌,把特色经济、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带动区域经济的快发展、大发展。

第二,发展产业集群是强县(省)富民之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应寻求多条路径,采取多种措施。既要抓大项目,打造“航空母舰”,也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联合舰队”;既要实行项目带动,靠领导和部门去抓,发挥专门人才的优势,也要促进企业发展,靠千百万群众的积极参与,把“领导经济”变为“群众经济”。产业集群通过专业化分工,延伸产业链条,把各种类型的企业集聚在一定区域,既使大项目、大企业的带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又使众多中小企业和广大民众参与其中,是发挥两种优势的有效形式,是实现强县(省)富民的现实选择。

第三,扶持产业集群发展是政府应尽之责。国际国内的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大部分是依靠市场力量自发形成的,但政府对产业集群的支持却非常重要。政府应该制定鼓励政策,提供必要的公共设施,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做好培育工作。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政府的培育工作也要适应市场化的要求。要从政策提供型支持为主向市场服务型支持为主转变,即通过培育社会化、高效率的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使企业共享技术成果、营销渠道、客户资源、市场和技术信息,让企业更容易、更优惠地获得所需要的各种服务。

为推动河北省产业集群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一是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相衔接,使产业集群得到更多地政策支持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由省中小企业局起草、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快河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导思想,提出发展目标,制定工作措施,扶持、引导、规范产业集群发展。三是培育一批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开展“省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创建活动,以带动全省产业集群发展。对列入省级重点产业集群的,给与重点扶持。

(二)建立健全服务支撑体系。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原则,推动服务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六个中心”:一是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二是建立产品检测中心。三是建立产业信息中心。四是建立人才培训中心。五是建立信用担保中心。六是建立创业辅导中心。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7篇

从全国看,中心城市作为经济核心区和重要增长极,不仅对地区经济,而且对全国经济都起到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经济运行工作要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为城市培育新的增长点,注入新的活力,促使中心城市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可以说任重道远。经济运行工作常常要忙碌在第一线,经济运行系统的同志在大量的组织协调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要使我们的工作适应新阶段更高的要求,还要不断地开展学习,从交流中吸取养分,学会用更加宏观的视角观察环境、判断走势。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这必将对做好各方面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做好中心城市的经济工作一定要反复学习,认真贯彻。就中央提出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而言,经济运行系统的同志对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应该赋予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一,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周边区域实现更大规模和更好的发展。中心城市一般都是我国现代工业的集中地,不仅是工业中心,也是商业、金融、教育中心,文化积淀丰厚,同外界联系也很广泛。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多数中心城市已将周边区域整合为统一的重点开发建设区域,综合优势明显。加快中心城市的开发建设,可以大大拓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增强发展的后劲,提升发展的水平,有利于更好地形成所在区域内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现代化的大都市。

第二,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实现新的飞跃。中心城市一般地处区域中心位置,与周边地区经济互补性强,资源、市场联系紧密。加快中心城市开发建设,可以有力地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形成经济核心区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格局,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第三,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加快中心城市的开发与建设,将加速这一发展进程,使东部地区更有能力支持、推动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形成东、中、西互动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四,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近年来,我国与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心城市工业发达,商业活跃,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人才相对集中,是吸引外资,促进国际合作的最佳场所。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市的开放与开发,可以推动周边地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创扩大开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