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合集7篇)

时间:2023-09-17 14:53:04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第1篇

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规模在不断扩大,且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相比,公路交通运输更具明显优势,尤其是在内陆地区,铁路运输受到地理条件或气候的限制,水运内地河流较为缺乏,空运的成本过高,各种运输方式最后都要通过公路运输来达到最终目的。同时,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得公路运输成为地区间最为直接有效的运输方式,对促进区域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2.公路交通运输工程和区域经济的作用分析

公路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具有密切联系。区域交通运输系统运输能力、空间结构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生产布局的内在机制。

公路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且一方发生变化也会引起另一方跟着变化。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性作用,完善公路运输基础性的功能,有利于降低公路运输费用,提升区域间的来往的密切度,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同时,不断降低公路运输费图1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的内在机制用,有利于扩大区域经济规模,使主导企业自身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促使公路运输系统的有效发展,可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公路交通运输行业具有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的特点,能够覆盖到范围更大的区域。在公路运输网络较为密集的区域,一般公路运输成本较低,这种情况,商品交易成本也在减少,可吸引更多的企业或个体到此发展或投资,使资本和技术相对集中起来,当集中到一定程度后,即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拉大地区和地区之间的距离。在公路及产业聚集效应的影响下,导致生产力要素也具备了一定的区域聚集能力,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以本地区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散,使相邻地区的资源和交通实现共享,从而促进区域间的共同发展和致富。

同时,公路交通运输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也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公路运输对土地施工的基础性要求较高,车流量不断增多导致交通拥堵,加大了地区的环境承载压力,同时车辆的气体排放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保障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因此,在今后的公路运输交通建设中,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其对地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3.公路交通运输工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3.1 经济总量

公路运输情况会对地区经济生产总值产生直接影响,公路运输会带动多个产业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公路产品的货运总量及客运量,相应增加了地区的生产总值。另外,公路运输会对地区生产总值产生间接性影响,公路建设让多个行业的经济取得一定程度发展,比如物流行业是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随着当前物流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发展是离不开公路运输支持的。

3.2 区域产业结构

首先需要阐述的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意义,在一个特定地区内,各种经济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产业结构的优化目的就是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结构的优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公路交通运输设施的投入力度较大,导致区域的空间距离逐渐缩小、时间距离开始缩短,实现了区域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力和自由流动性,产业结构越来越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区域内的资源配置更加有效。在此基础上,区域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得更加明显,从而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得到极大的提高。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是随着需求结构的优化而优化的,由于产业结构知识对经济的服务效用,使得产业具备了较高的附加价值。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还有利于资源流向高附加值的地区,缩短运输时间和运输距离,从而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3.3 区域间经济联系

提高区域间竞争力的基本要求就是增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程度,交通运输、通讯、动力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密切程度,这三个基础结构中最基础的就是实现了人和物位移的交通运输系统。公路交通运输设施的不断建设,可从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空间成本交易这两个方面来促进各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发展。①运输成本的增长是随着空间距离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若两个地区之间空间距离越短,这二者之间存在的经济联系性就越大,集中表现为:贸易量的不断增加和贸易种类的增多,促使贸易应选择距离较近的区域,但若发生区域贸易关系所产生的运输费用太大的话,无论空间距离长短,都会对区域贸易的运输活动造成不利影响,即这两个区域间不会发生贸易关系。若区域贸易关系所产生的运输成本逐渐下降,即两个经济联系密切地区之间的贸易需求量则会不断增加;②公路交通运输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灵活性,因此,和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相比,公路交通运输方式可极大程度的促进区域间贸易的可达性,有利于降低区域间空间交易成本,从而扩大交易规模。

4.加强公路交通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4.1 保证公路交通运输布局的合理性

现阶段,我国部分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整体公路网络布局不全,多道重要路段缺少必要的基础公路设施,且当前公路数量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量,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应严格保障公路交通运输布局的合理性。

4.2 提高公路交通现代信息的能力

目前,我国部分区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现代信息化不够完善,由于现代信息化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和准确性,从而将公路交通运输的基本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了公路运输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区域货物的吞吐量,同时,有利于加快货物的流动速度,提高公路运输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4.3 扩大公路交通资金投资市场的规模

公路交通运输业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我国可结合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公路交通进行适当投资,积极引进免检资本的投入,实现公路交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让市场经济决定区域公路交通的发展方向,避免国有资本流失,从而促进公路交通运输的多样性发展,将经济市场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4.4 公路交通建设

要注重节约资源要素,提倡环境保护公路交通运输可借鉴国外土地资源节约的相关经验,将应保全、有必要开发的土地区域和已经开发的土地区域分开来。在公路运输建设中所投入的土地,应按照该区域所指定的目标进行合理开发。同时坚持以改造为主,实现现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占用土地资源,在施工中还应对水土流失和生态产生的影响进行考虑,加强景观设计,确保公路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以促进公路交通运输业的持续发展。

5.结语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第2篇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政治经济;问题研究

1.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经济政治特征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统一。经济结构的特点反映了经济发展方式的特征。关于国家的经济结构合理问题应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国内国外因素等。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由此形成区域经济结构中重化产业的较高比重,目前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水平还跟不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的不平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承载力与支撑力的经济政治综合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经济发展方式由从前的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以外,其内涵还包括政治体制和管理体制的转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应当综合分析如何协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以及转变经济结构的发展方式下的企业行为、市场行为以及政府行为,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市场经济机制来达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的有效措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应将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积极加强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要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和针对性,积极运用各种规划计划、金融、财税政策等经济和法律手段实施调控,更大程度地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进一步扩大区域的消费需求。应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要进一步出台和完善促进区域消费的政策和有力措施,积极培育和构建区域的消费热点,不断推动区域消费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要积极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以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要进一步加大区域的各项投资规模,同时注重规模的合理化,不断优化各项投资结构。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一步优化区域投资结构,同时,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我国“三农”的投资力度,积极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向公共事业等民生事业倾斜,不断促进区域经济政治的发展。同时,积极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

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为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要进一步加强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抓好政府体制改革,逐渐使得政府从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应切实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四大职能。地方各级政府应积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审批。

应建立健全全面的政府评价体系和绩效体系。当前,考核政府和政府官员政绩不仅仅唯GDP是从,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除了看GDP之外,还要考察教育和文化发展水平、社会保障程度、社会失业率、人均收人水平、法制环境、市场秩序、治安状况、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和生态保护、科技创新成果、医疗卫生状况以及诚信程度。总之,要在现今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逐步形成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评价考核体系。

加强统筹协调,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政府应进一步统筹和推进我国区域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进一步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手段加大对“三农”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的各项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夯实和巩固“三农”的基础。

要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区域的平衡发展。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倾斜力度,不断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好差别性区域政策,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要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府应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促进公共事业的不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是事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我国经济政治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的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抉择。

[1]陈启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相关问题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1.02

[2]马 凯.科学的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求是,2004.08

[3]周叔莲,刘戒骄.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理论视点,2007.1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金融 协调发展

引言

所谓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是指为了保证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和良性互动,在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增长的同时,把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控制在一定的界限内。最终,区域之间经济金融往来变得日益紧密,分工也越发合理。但是,目前国内区域经济发展过于注重经济效率,忽略了经济金融的协调,违背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宗旨。本文把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现状,以及如何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措施。

1、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了,以致严重影响了我国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区域经济金融的差距阻碍了社会和谐发展的步伐,也影响着区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差距,尤其是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巨大悬殊,为社会的不稳定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因此,必须及时准确地找到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我国区域经济在整体上就存在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远远高于中、西部生产总值之和。东部地区的企业吸引外资的能力大大超过了中、西部地区。沿海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简言之,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银行、保险、证券行业的不协调。我国的银行在全国不同地域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东部地区的存款和贷款均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证券公司较少,规模也不大,所以依靠证券带动经济金融发展的可能性也相应较低。另外,中、西部地区对保险行业的认识存在偏见,忽略了保险行业对经济金融发展的促进和保护作用。这就为整个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埋下了风险。

2、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协调的潜在原因

我国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不协调有许多原因。首先是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调整的政策,譬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但这些政策都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最终导致了经济金融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其次是政府出台的政策不够具体,落实也不够到位。国家只是采取政策性拨款和投入专项资金的策略,没有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最后,国家对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监管力度不足。因为监管上的乏力,导致了这些涉及经济和金融的行业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状态。

3、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措施

3.1、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凝聚各方力量

因为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存在认识不够深刻的现象,因此,国家有必要强化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以必要的宣传手段和教育方式,加大对落后地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重视。国家相关机关要在深刻认识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基础之上,采取切实可行的经济金融宣传策略,引起人们对经济金融发展不协调这一问题的足够重视。同时,采取具体的措施在区域内部进行一定的经济和金融的协调,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其次,要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媒体等方式对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进行宣传,多倾听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再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另外,许多有实力的金融团体应该采取内部宣传和教育培训的方式,提高内部人员对中西部与东部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认识,促进东部资金流向中西部。简而言之,要想促进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一定的宣传扩散,深化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再凝聚多方力量,达成共识。

3.2、激发金融团体的活力,带动区域金融的发展

经济金融体系主要由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构成,要促进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必须确保金融团体能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首先,国家应该采取一定的政策策略,增加中、西部银行的数量,并相应地扩大其规模。在银行内部,要促进其资金的良性流动和有效协调。在资金的周转上,要将东部的富余资金转入中、西部,确保中、西部资金的流通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西部资金的短缺。其次,国家应该加大对证券行业的监管力度,确保证券行业的稳步发展,促进中西部的经济实体进入到证券交易中,带动证券业的快速发展。其三,由于许多民众对保险业存在一定的偏见,所以,国家应该加大必要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帮助民众走出理解上的误区。通过相关的学习和交流,让民众真正明白保险对风险的控制作用,以及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简言之,要想促进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必须要搞活经济金融团体,让金融团体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3、听取各方意见,落实大政方针

国家在制定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时,应该依据地方的实际,并作深入调查。首先,要进入基层和金融业进行访查。在调查分析中,发现金融行业的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然后再制定符合本地区发展的政策策略。其次,在采取相关调整措施之前,应该向资深的金融专家或者经济学者进行一定的咨询,多听专业的建议和意见,确保制定出来的政策具有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其三,在制定政策时,最好能综合人大、政协,以及一些社会团体的建议,这样制定出来的政策会有一定的政治保障。最后,要深入群众,去倾听老百姓的心声,确保制定出来的政策是符合民意的。只有确保了制定出来的政策是可行的,才能为政策的落实奠定基础。

4、结语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是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首先要深化对它的认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措施方面,要着力激发区域经济中金融团体的活力,发挥其主体优势,以此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制定方面,应该多听取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通过贯彻这些政策,真正实现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靖宇,于艳.东北区域金融业协调发展的现实论证[J].财经问题研究,2005(7).

[2]王维强.我国区域金融政策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5(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对外贸易;相关策略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越来越稳定的状态,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出现了不平衡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政府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改善与协调,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平衡,并且深入总结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外贸易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区域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要想使区域经济朝着快速、平稳的方向发展,就必须构建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促使对外贸易的积极性、活力得以调动,使对外贸易作用充分发挥。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两者间的关系

就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对外贸易扮演了两个角色,一方面,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外贸易的产生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产生了较大变化。

1.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

对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因各国家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存在差异,极易受全球经济市场的影响,容易出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上看,两者的产业结构有明显差异,导致两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平衡状态,区域对外贸易可能会发生两级分化。在发达国家中,对外贸易活动所占比例较大,然而发展中国家则大多使用高耗能能源,伴随时间的延长,高能耗产品会严重破坏区域环境,对现代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良影响。

2.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

对外贸易可分为两种,分别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在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时,需综合评判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人们必须意识到,对外贸易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外部市场的扩张,本区域经济能够得以带动,不仅能够促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升,而且能够改造、升级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区域经济发展朝着科学、稳定的方向发展。其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进口贸易也占据了较重比例,市场需求对进口贸易具有刺激作用,可增加进口贸易,对新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另外,进口贸易有利于引入外国先进技术,促使相关项目研发费用减少,使产品生产效率提升。利用进口贸易,能够同本区域经济产生竞争关系,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使区域产品尽快更新换代,促使产品设备变得越来越完善。通过制定合理、完善的发展战略,有利于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推动,对本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刺激作用,可使经济转型加速。

二、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策略

要想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就必须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明确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平衡。

1.促使人力资本投入增加

目前,我国信息化进程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且工业发展迅速,若单纯凭借资金投入与劳动力,则难以使现代经济增长需求得以满足。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上看,企业不仅要重视投入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还需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合理应用新技术,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政府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方针,以科教兴国作为发展目标,加大力度培养优秀人才,促使资金利用率提升。就区域教学而言,需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条件。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素养,地方政府要采取措施,使医疗保险制度变得更加完善。

2.调整产业结构

因受到地域特征的影响,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政府在相关政策上对东部地区的发展有所倾斜,基础条件较好,然而西部地区的发展却不够理想。上述原因的产生与政府在不同区域、不同阶段所采取的措施存在关联,目前,各地区的政府都已经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开始采取措施,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进行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使农村机械化水平提升,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工业化进程加速。

3.促使对外贸易机会变得更加均衡、平等化

目前,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各区域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不过从实际发展情况上看,也存在差异。各区域在相关政策法规、基础设施上有明显差异,这会致使区域间贸易机会出现差异,各区域经济发展受到约束。为此,区域政府要采取措施对区域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并制定合理方案使相关法规变得更加完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在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活动可起到很大推动作用,然而每个国家的不同区域在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差异,区域政府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采取完善措施,制定合理、科学的政策法规,使这种差异缩小。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机制会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政府必须制定协调发展策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广东

中图分类号:F1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3-0010-04

一、问题的提出

广东是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但是,在广东省内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虽然从2005年开始,广东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趋于缩小,但是从2001年到2010年其绝对差异持续扩大,扩大幅度约为2.91倍。从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大区域来看,珠三角与其他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自2005年趋于缩小,但2010年珠三角的人均GDP仍分别是粤东的3.54倍、粤西的2.94倍、粤北的3.37倍。由此可见,广东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方面,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

本世纪以来,广东开始重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五”计划中,广东省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分类指导、梯度推进、协调发展、共同富裕”方针,做出了发挥经济特区和珠三角的带动作用,加快粤东、粤西和粤北发展步伐的战略安排。2002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积极引导和促进珠江三角洲产业向山区转移”,把加快粤北山区发展作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工作重点。特别是2005年以来,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主要包括《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意见(2005-2010)》(2005年)、《关于促进粤东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6年)、《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2008年,被称为“双转移战略”)、《关于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关于促进粤北地区跨越式发展意见》(2010年)等。特别是,2008年国家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从全国的战略全局出发,对推动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及促进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协调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时至今日,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状况究竟如何?政府所采取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否发生了作用?这是亟需研究的重要决策问题。

就已有研究文献看,并没有反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更没有得出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数量结论。为了弥补已有研究工作的不足,本文拟对本世纪以来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研究,试图搞清楚其程度及变化过程,并对广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关政策效果进行初步验证,以求为进一步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反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根据内涵确定研究标准,进而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在研究指标选择上宜以反映主要特征、简单明了为好。如果脱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追求使用过多的指标,不仅会模糊主要特征,而且也难以避免指标重叠、共线性等问题。覃成林等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开放条件下,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经济发展上关联互动和正向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且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根据该定义,他们提出了区际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差异三个判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标准。在此基础上,他们所构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是,用区域经济增长的Moran’sI系数、区域经济增长率变异系数、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变异系数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对这3个指标进行平均赋权加总,运用所构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函数来计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测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的取值范围是[0,1]。本文就采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

本文选取2001-2010年为研究时段,以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为基本区域单元,以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为分析的四大区域。本文所用的数据来源于2002-2011年的《广东统计年鉴》。

三、结果分析

(一)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及动态

图1和表l表明,2001-2010年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总体上是持续上升的,到2010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达到1。这说明,总体上全省区域经济是在朝着协调发展的方向演进。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2004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缓慢提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由0.132上升到0.173,仅上升了0.041。第二阶段,2004-2010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持续快速上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上升了0.827。其间,从2008年到2009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有所降低,但到2010年又转为上升。

上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的变化过程说明,本世纪以来,广东所采取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尤其是从2005年开始,随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体系的逐步形成和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实施“双转移”战略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另外,2008年到2009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出现短暂下降,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有很大关系。2009年到2010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又趋于上升,正是广东把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战略与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对策有效结合带来的结果。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第6篇

大事件之一:“十一五”规划圆满收官,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收官之年,5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形成确立,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十一五”期间,中央相继出台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措施,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地区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各地区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科学性不断提高,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区域合作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据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GDP年均增速约为12.6%、13.0%、13.6%和13.4%,发展速度均比“十五”期间增速提高,其中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增幅均在2个百分点以上,各个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区域发展差距趋于缩小。除了经济快速发展外,五年来,各个地区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均取得巨大成就,比较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区域调控手段更为完善,区际关系更加协调,整个地区经济总体上呈现出趋于协调的良好态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稳步实现。

大事件之二: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区域发展做出重大战略部署,区域发展战略体系更为完善。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用了一章的篇幅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等一系列具体要求。与以往相比,十七届五中全会在促进区域发展战略部署方面呈现出三大亮点:一是全面阐明了未来五年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方向和重点,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四大战略更为具体的任务目标,进一步完善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二是把主体功能区思想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的范围、开发原则和政策取向,阐明我国区域空间开发的秩序与方式,进一步奠定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基础;三是围绕科学推进城镇化,提出了完善城市化布局与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等方面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刻画了国民经济空间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和重点,丰富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手段。总体来看,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区域发展的战略部署,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一步明确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为新时期全面推进地区经济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大事件之三: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区域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明显。2010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外的复杂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国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3%,保持了比较平稳较快的发展,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过热苗头,也避免了“二次探底”。一年来,各地区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经济形势普遍好于预期,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据初步估算,2010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均比2009年有较大幅度提升,同比分别提高了1.6、2.2、0.8和1.0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提升幅度最大,显示了强劲的上升势头。从各个地区增速对比来看,2010年前三季度,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12.7%、14.1%、14.1%和14.2%,继续保持2009年以来形成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超过东部的发展格局。从全年的预测情况来看,上述格局继续保持,且西部地区增长速度在各大地区中居首,其次是中部和东北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日益形成。

大事件之四:中央批复实施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重点地区开发开放力度继续加大。2010年,着眼于细化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在近年来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有关区域性文件对促进地区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年来,为促进东部地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国务院批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沿海地区的规划体系和层次更为完善,空间开发格局更为优化。围绕进一步加大对中部地区崛起的支持力度,国务院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向纵深层次积极推进。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准设立了重庆两江新区。为进一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积极推动资源型城市和地区转型,制定并组织实施东北地区建设现代农业的指导意见。随着诸多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的深入实施,重点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开发开放力度加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加强。为确保中央出台相关规划和政策能够落到实施,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还牵头对珠江三角洲、江苏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等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督查,进一步促进了规划与政策作用的发挥。

大事件之五:中央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为其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10年,在已经制定实施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政策的基础上,中央进一步加大对新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为加快有关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央于2010年召开了第五次中央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了新时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党中央、国务院还专门印发了《关于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和《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措施。召开了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研究了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等重大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务实推进对口、援疆、援青等有关工作。与此同时,组织有关部门着手进行了内蒙古发展调研活动,推动内蒙古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提速。据统计,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6%和12.3%,分别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高0.3和2个百分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大事件之六:全国海洋经济试点工作全面展开,海洋经济成为区域发展的新亮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工作,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分别提出“实施海洋开发”和“发展海洋产业”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用了一节篇章专门部署了“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任务,海洋经济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0年,国务院同意开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对进一步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资源持续利用、完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具有重大意义,其目的是围绕海洋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国家在战略规划、重大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对试点地区给予特殊支持,将之尽快建设成为我国海洋经济率先发展区、高新海洋产业密集区、海洋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和海陆关系协调区,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海洋经济发展之路。一年来,山东、浙江、广东作为试点地区,有关试点工作迅速展开,相关规划已完成报批程序。加快推进相关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海洋经济已成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任务。据统计,目前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近10%,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大事件之七: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取得辉煌成绩,新时期加快发展获取了新动力。1979年7月,党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出口特区,后改名为内涵更丰富的“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宣布创办经济特区。30年来,经济特区借助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和经济活动的自,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外资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充分发挥了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作用;经济特区率先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重大领域先行先试,充分发挥了体制改革试验田的作用;除此之外,经济特区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方面作用显著,对珠三角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区形成发展发挥了带动作用,为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保持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充分肯定特区成绩、总结30年特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2010年中央又出台了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从拓展特区发展空间、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需要出发,国务院相继同意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积极推进汕头经济特区范围延伸至全市有关工作;为深化特区与港澳台更紧密合作、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继出台《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之后,国务院批复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建设前海深港合作示范区。这些措施,为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壮大注入了强大动力。

大事件之八: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广度深度明显拓展。2010年,我国国内区域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合作载体明显实化。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全国对口支援、新疆、青海等方面工作顺利展开并取得实质性效果。为积极引导产业跨地区转移,国务院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部级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加强对产业转移的政策扶持,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鼓励产业转移与区域联合的具体措施。按照有关规划文件的要求,有关部门积极推进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等方面试点工作。一年来,重点区域一体化深入推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西咸、乌昌等地区在战略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法规、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市场体系、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合作深度不断加大,合作机制不断完善。2010年,国际区域合作得到积极拓展。沿边地区开放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启动了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政策制定工作,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向北开放步伐加快;我国与东盟、东北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积极推进,对外国际通道、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规划建设进程明显加快,我国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大事件之九: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农民收入增速首次超过城镇居民。2010年,国家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对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加大了投入力度。2010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继续增长,达到222亿元;地方各级政府也加大了投入力度,达到130亿元。扶贫开发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共完成1900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任务。围绕“三农”建设,全年用于农业和农村建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近2000亿元,加强粮棉油糖基地建设,支持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建设,加大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发展了一批农村沼气用户,改造农村危房120万户,乡镇、建制村的油路通畅率分别达到96%和75%。强化政策支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落实大豆、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制定部分粮食品种临时收储预案,保障化肥供给,促进农民稳定增收。2010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多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首次快于城镇,展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第7篇

关键词:区域合作 模式 战略思考

区域合作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区域经济合作一方面能在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内实现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区域合作有利于消除区域与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减少因过度竞争导致的资源浪费。区域经济合作对于缩小区域差距,化解恶性竞争、产业趋同、市场壁垒,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意义重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我国东中西部交流和区域合作问题,“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如何实现我国区域合作,并加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国家整体经济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成为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

区域合作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等发达国家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本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本国协调发展,这些成熟的经验和相对合理的做法,可以为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一)区域合作的欧洲模式

欧洲国家区域合作的特点在于与时俱进,制度创新,能够不断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1.重视区域立法。区域经济发展的立法,在欧洲各国得到很大的重视,其中英国政府颁布过《特别区域法》、《地方就业法》、《工业布局法》等一系列法律,这些法律对改善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增强这些地区对资本和熟练劳动力的吸引力,振兴边缘地区的制造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保证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得以实现,切实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德国在立法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例如:为了对落后地区经济实施援助,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实现各州人均税收均等,使得联邦各地区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趋于一致,德国政府先后颁布了《联邦基本法》、《联邦改善区域结构公共任务法》、《联邦空间布局法》、《联邦财政平衡法》。德国联邦政府内还设立了“区域经济政策部际委员会”,为使区域经济政策更好地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以及专门机构的设立,共同构成了德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对德国不发达地区的开发以及东西德的统一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实施生态补偿制度。“机会成本法”和保证金制度在欧洲各国的生态补偿中广泛采用,补偿标准的确定依据是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所导致的收益损失,然后再中和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等因素,制定出有差别的区域补偿标准。欧洲各国支付生态补偿资金的主要方式是政府购买,也是主要的生态补偿模式。法国的林业基金中。国家财政拨付占了很大比重。瑞典的《森林法》也规定,如果某一林地被宣布为自然保护区,那么,该林地所有者的经济损失由国家给予充分补偿。这项制度的实施使得落后地区不仅有资金维护生态的平衡,也会使一些富裕资金从事可持续发展产业。

3。建立“环境税”制度。“环境税”是指为了保护环境、推进清洁生产、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实现绿色消费而征收的一种税。根据污染物的不同,欧洲国家的绿色税种,过去一般分为五大类:废气税、水污染税、噪音税、固体废物税、垃圾税。而由于经济的发展,目前则变成以能源税为主体,并且在税收种类方面皇多样化趋势。以荷兰为例,政府设置的“环境税”有燃料税、水污染税、土壤保护税、石油产品税等十几种之多,这些税收收入也专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使税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样就补偿了资源开发对落后地区的损失。

(二)区域合作的美国模式

美国模式表现为“市场主导型”的特点,在协调主体上,实行专业而齐全的组织机构;在协调战略上,用市场机制作为解决区域差距问题的主要工具;在协调手段上,以经济手段为主。美国在促进区域发展方面采取了各种措施:

1.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为了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美国采取了信贷优惠和鼓励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的政策。具体措施为:对在落后地区投资的私营企业和外国企业,联邦政府在贷款方面给予低息或者无息的优惠,而这一举措的实施使得南部的佐治亚州等落后地区外资直接投资增长率显著提升。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财政政策。在美国的财政收入中,中央财政收入占据较高比重,达到百分之六十。联邦财政总支出的百分之二十是联邦向州和地方政府的拨款。为了促进州和地方政府为公民提供服务水平的提升。转移支付主要用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由多个部门组织实施,如:为鼓励这些地区的企业发展,美国联邦政府1994年将1亿美元的税收补助给予10个地区。美国的经济发展署(EDA)隶属商务部,是以开发援助的方式对落后地区施以援助,依据人均收入等指标,自成立以来已在美国国内确定了314个受援开发区。

3.注重落后地区人口素质的提升。在注重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美国对比较知名的咨询机构提供经费,使其为落后地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规划和建议,帮助这些地区的企业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另外,为了帮助落后地区的居民提供劳动技能、减少失业、增加收入,美国劳工部负责指导国内的各个劳动培训中心对贫困工人和失业者进行培训。这一措施的实施过程是由联邦政府每年拨给劳工部一定数额的培训费,然后再分发到各州的培训中心。培训中心按照联邦政府或者州政府划定的贫困线标准,确定培训规模和培训项目,对州内的低收入者和失业者进行职业培训。

4.在落后地区设立开发机构。为了更好地领导、组织和管理田纳西和密西西比河中下游一带的水利综合开发和利用,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对田纳西河流域的贫困地区进行开发,并且依照1 933年通过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并对整个田纳西河流域进行了新的探索,成立了经济开发组,负责这一流域的工商业开发、社区开发、职工培训等项目。1998年颁布的《联邦受援区和受援社区法案》,对受援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区域合作的日本模式

日本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为“政府主导型”:一是行政色彩在区域协调的机构设置中比较浓郁,即市场的需求因素在区域协调主体的组织和机构的设置中扮演次要角色,相反是按照已有的行政需要来设置或跟进的。二是在区域协调的手段方面也是政府作为主导,这一特点使得在确立规划、制定方针,还有实施控制或指导方面重心都倾向于政府。日本政府还采取了多种颇有特色的对策,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1.提供地区发展的制度保障。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日本政府就颁布了《国土综合开发法》。作为地区发展的根本法,该法对有关国土和地区开发的审议会制度、全国各地方以及特定区域的综合开发做出了明确规定。针对特定落后地区振兴的相关法律如《孤岛振兴法》、《过疏地区振兴特别措施法》等也接连颁布并实施。之后又颁布了一系列专项法律,涉及产业的空间布局、一些特定设施所在地区开发建设、部级大型区域开发项目、全国各个大区开发或国土整治等方面,这些专项法律和根本法构成了完备的区域发展法律体系,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加强对落后地区的金融扶植力度。为促进边远的北海道地区的开发,日本于1956年设立北海道开发金融公库。并且颁布了《北海道开发法》、《东北开发株式会社法》、《东北地区开发促进法》和《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法》以推进东北地区的开发。此后,日本政府又在日本开发银行中设置地方开发局,这一机构的设置统一承担了落后地区的开发金融职能。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落后地区发展的促进力度,对在北海道和东北地区内一些投资回收期长、难以获得一般商业货款和出资的产业开发项目提供货款、出资或债务担保,日本开发银行与北海道东北开发金融公库合并为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在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方面相对于一般商业银行都给予很大的优惠。

3.规范向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作为日本地区政策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手段,财政转移支付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来自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一般占据地方财政的最终收入的四成。主要形式是以中央财政向地方拨付国库补助金的方式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财政转移支付的另一种形式是按一定比例分配普通交付税。

以上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成功模式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经验,我国必须将这些经验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平衡区域发展的道路。

我国区域合作模式分析

在我国,跨区域合作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从全国来看既有像长三角、京津冀、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六省区等涉及多省区、大规模城市群组成的跨省的区域合作,也有像珠三角(广东省)、海西经济区(福建)、江苏沿海经济带等主要是在省内甚至是省内局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既有由地区政府间协调促成的跨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也有由市场力量主导形成的企业层次的区域分工与配套。近年来还出现了大量的次一级、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合作新区,2008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了16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新经济区的合作与发展,将会在全国形成一批新的次一级的地区经济增长极,这将为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在这些区域合作中,政府主导是区域合作的主要模式。其中,既有中央政府主导地方配合的合作形式,也有地方政府之间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形式。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化的区域合作模式正在迅速发展。

(一)政府起主导作用的区域合作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是指在区域合作中,政府是多数合作的行为主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或区域经济合作初期,经济协作中更多的依靠政府行政和协调手段,在管理模式上形成经济协作区、区内各省、市之间的垂直领导关系,政府主导模式在区域合作中占主导地位。

这种模式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最大的缺陷在于阻碍区域间的横向经济联系。加重地区条块分割,造成区域间经济关系的割裂。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政府在政府主导模式也应该随之改变自己的职能,其作用应更多向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方向转移。如提供公共产品;撤除区域行政壁垒,创造更好的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外部环境,打造更为完善的区域合作支持网络系统。同时,在更多方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企业成为区域合作经济活动的主体。

在我国,政府主导模式的主要形式既有中央政府主导地方配合的合作形式,也有地方政府之间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形式。近年来,随着开放意识和地区间竞争的不断增强,城市政府间开展双边合作的积极性有明显的上升。政府间的双边或多边战略合作形式,既可以是两个城市之间“一对一”的合作,也可以是一个城市与多个城市之间“一对多”的合作,还可以是多个城市之间的“多对多”的合作。在这种形式的合作中,合作的双边主体都比较强调自己的独特优势和区域优势的构造,把发挥本地的比较优势作为重要的合作目标。

(二)企业起主导作用的区域合作模式

企业主导模式是指在区域合作中,多数合作行为是由企业作为行为主体,在市场机制力量的驱动下实施完成。市场力量驱动的对最大化利润的追求是企业在区域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直接动因。市场经济促进了企业主导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当企业成为区域合作的主体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下,企业之间会通过分工和专业化的横向联合与纵向兼并,逐步实现区域合作的一体化。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企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市场成为调节资源配置和生产布局的导向力量,企业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承担者,并成为加快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企业在市场机制力量的驱动下能够主动、有效的开展区域合作。我国企业主导模式比较鲜明的地区是我国长三角经济区的区域合作。

企业实现区域合作是通过产业集群化、产业转移、产业融合、区域间不同企业共同投资方式实现的。产业集群化的产生依赖于交通优势、园区优势、产业链优势等一些特定的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能为企业实现更大的收益;产业转移是企业为了实现更大的利润,在存在着地区间产业利润差和产业成长差的前提下,迁移到新区域;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通过横向并购或者纵向并购两种方式,在跨区域范围内进行兼并或收购,实现产业融合;区域间不同企业还可以通过共同投资,设立合资企业或合作经营企业。

目前,在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与市场同时在发挥作用。一方面政府依靠其行政力量,通过协调区域内部地区之间的关系,使区内各种资源得到尽可能合理的配置。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力量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正在逐渐增强。从我国三大都市经济圈来看,泛珠三角经济区已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政府推动,以基础设施为先导的宽领域、多形式、全方位的开放型合作模式;长三角区域合作以企业主导为主,是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导的区域合作模式;京津冀都市圈主要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型合作模式,政府不仅充当着合作项目的策划者。而且充当着项目的实施者,企业仅仅是被动的合作项目的承担人。

我国区域合作路径选择

综合国内外区域合作情况来看,要想更好实现区域合作,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道路,就要借鉴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实行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合作模式。

(一)通过立法推进区域合作

要想促进区域协调工作的有序进行,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就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地区发展立法方面仍处于空白状态,政府为扶持中西部地区发展、解决地区间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主要原因就是:相比于法律,这些计划、政策、措施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实施更大程度依赖执行者的执行力和自觉性,没有形成完善的责任制度,使得计划、政策、措施难以得到有效实施。因此,需要在立法角度对地区发展差距的计划、政策、措施等进行规范。明确界定地区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政府的责权利关系,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二)通过建立组织机构推进区域合作

美国、德国都建立了专门的区域发展管理机构,如美国建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德国建立了区域经济政策部际委员会,并在解决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问题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专门的区域管理机构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落实。相比之下,我国很多地区到目前为止还未建立起综合的专门的区域协调管理机构,这使得机构改革的速度相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滞后。因此,也无法发挥专门区域发展管理机构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建立一个区域协调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政策和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法律制度的建设,指导和规范地区区域合作机构组织的运作,统筹全国区域经济合作工作,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合作

交通、通讯和电力等基础设施部门是经济发展的先行部门,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更好的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基础设施建设。从发达国家对落后地区的开发的经验来看,包括交通、通讯、电力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投资过分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政府要加大国家和地方对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以往政府主要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在财税和信贷等方面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降低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的税收,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实现多渠道筹集资金,并且对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外资企业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

(四)通过企业联合协作推进区域合作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基础与载体,良好的产业结构一方面应该凸显各地区比较优势互补互促,另一方面应该适应市场需要不断调整和提升。企业的联合协作是建立这种良好的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通过企业的联合协作,形成产业专业化分工体系,防止恶性竞争,避免重复建设,优化地区产业布局;通过企业的联合协作,整合资源要素、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做大先进或现代产业。因此,要把促进企业合作作为推进区域合作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