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非遗文化的起源(合集7篇)

时间:2023-10-09 10:54:11
非遗文化的起源

非遗文化的起源第1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苌氏武技;起源;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02

一、苌式武技的起源

中华武术派别众多,亘古至今,已经数千年历史,诸家拳派如同百花争艳各具特色,在这武术的百花丛中,清代崛起的苌氏武技为中原大地的又一著名拳派。

苌氏武技,简称苌家拳,是河南三大拳种(少林拳、陈氏太极拳、苌家拳)之一,迄今为止已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由清朝乾隆年间著名拳家苌乃周创编,2008年被确定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苌氏武技创始人苌乃周,字洛臣,别名很多,生于1724年,卒于1783年,祖籍四川,后迁徙至河南荥阳县苌村,又移居到后新庄。苌乃周在家排名老三,因此被人称为苌三宅、苌夫子等。苌乃周出身于书香世家,其父官居明朝指挥使,其兄苌仕周,为乾隆七年进士,在《易经》方面造诣很深,曾著有《易经讲义》八卷,因此受其兄影响,苌乃周对易经方面也非常喜爱,从而为他创编苌氏武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苌乃周自幼拜虎牢张八为师,并深得其深传,后又向洛阳武术名家阎圣道学习少林拳技,武功大有长进,又经四川峨眉派大师梁道人上门指点和传授,精研各派武功,博采众长,集易理、医理、拳理之大成,熔内气、外气、技法与一体,内外兼修,将少林、峨眉、武当等多家武术精华融为一体,推陈出新,大胆创造,把气功运和到拳术之中,从而创立了形气合一的苌氏武技。

二、苌氏武技的特点

苌氏武技侧重于养气、行气、聚气、发气的柔练刚发之过程,在动态运势的形体表现为:头如蜻蜓点水,拳似山羊低头,腰如鸡鸣卷尾,脚似紫燕传林。其套路运动,似醉非醉,似柔而刚,柔时行云流水,似仙女起舞,刚时如猛虎发威,雷鸣闪电。在格斗技击中出手随敌式而变,见空而入,虚实变幻,借力打力,破敌重心。意到气道,阴阳循环,行气、发力刚柔相济、节节贯穿、以内达外、刚劲落点,其势以神气震惊,攻势连环疾快,达到有效击倒对方的目的。

苌氏武技运动方法注重于柔,形气合一,动作变化以柔克刚,忽刚忽柔,阴阳相扶,阴阳互变,包括对人体手、眼、身法、步,以及头手、足、肩、胯、膝的练习方法,拳理将正气、养气论、养气诀、纳气论、论外形、三气合一气论、借行气、夺气、二十四字养气论等之说,全面概况了苌氏武技在运动中阴阳相扶、转变结合的精辟学说。

苌氏武技有一套完整而又独特的功法、套路和拳理体系。徒手散打技术包括:内功散战的桩功,定步单式的发力训练,左右迂回的活步单式技法,三式连环,攻防打法技巧,攻防五六势连环打发技巧,蛇形飘步的实战步法训练,两人对练实战训练功法,闪战快摔技法训练等;养生功法包括:乾坤桩、云手桩、斜行桩等,养气、练气简单易学、修身养性、防病延年;拳械套路以仿生形体动态而显示与众,内容丰富、套路繁多、技法全面,拳法基本功有:推手功、单鞭功、斜行功、闪手功、四式连环套路的等入门功法;拳法套路有:如猛虎神威形象的白虎拳、黑虎拳,形似游龙翻腾的青龙出海拳,形似毒蛇阴狠的双蛇拳,以拳法见长的一百零八式炮拳,快攻直进、连环技击的二十四大战拳,注重养身炼气、开筋摧骨的二十四式气拳,势势刚力凸显、凶猛于形的二十四字功力拳,犹如猿猴轻灵、刚柔相济的白猿拳、猿猴拳,动态如和尚的大罗汉拳、小罗汉拳,注重腿法的小洪拳等,兵器套路精奇不凡,有前赵云后张飞图像的三十六枪,吕祖双剑演化而来苌氏双剑、单剑,形似猿猴、动态轻灵的猿猴三十六棒、二十四棒,短小精悍的十二刀法,功法全面的一百零八枪,还有双镰枪、双锏等稀绝兵器。苌氏武技的众多拳械套路风格,集养身、健体与搏击实战于一体,且拳谱每式均配有秧歌与诗各一首,阐述拳法要点和技击变化,以供习武之余,品味诗情画意,其乐无穷。苌氏武技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栩栩生辉,实为中华武术之瑰宝。

三、苌氏武技的传播与发展

苌乃周文武兼备,故此被人尊称为“儒拳师”,编著的《中气论》,是苌氏武技的核心力量,是苌氏武技拳术和器械功夫的纲领,《刚柔相济论》、《养气论》等武术理论,是武林人士称为武术之宝,并编著了图文并茂的《拳谱》、《枪谱》、《剑谱》、《棍法之说》等,堪称武林一绝。

苌氏武技流传至今,名人辈出,除荥阳当地以外的其它地方,省内外(巩义、新密、新郑、开封、安阳、郑州、台湾等地),国外(香港、美国、陕西、福建等地)均有其传人和苌氏武技流派。

200多年前在清朝乾隆年间,苌氏武技名震江湖,荥阳当地将后新庄村一带成为拳窝,每到夜晚,周边村庄的人们自发聚到这里切磋武艺,练功房天天爆满,人们争相习武。

苌氏武技制定有严格的传授戒律,“不得在人前卖弄”,“醉其酒,观其性”,“告其事,观其勇”,以及苌氏武技三不传原则,即不得其时不传,不得其地不传,不得其人不传。同时还有《七试》、《三箴》,清规纪律如果违反任何一条,不得传授或终止传授武功。这些戒律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如果师傅对徒弟看不顺眼,宁肯将功夫失传也不轻易传授他人。

随着这些清规戒律、根深蒂固的保守思想的积累,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苌氏武技的发展,加上2000年的一场火灾毁去了苌氏老宅,遗留下来的只有碑文和苌乃周的画像,苌氏武技的很多宝贵书籍和珍贵文物都被烧毁,过去那曾经辉煌的练武场景已不复存在了。从80年代开始,练武之人明显减少,昔日闻名的后新庄村“拳窝”也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也逐渐被人们所忘记。

柳暗花明又一村,苌氏七代宗师高青莲在六十年代时期,行走于荥阳、上街、郑州等地,传授弟子三十多人。高青莲、马安国、吕殿元三人为苌氏六代家族苌文蔚得意弟子,是苌氏武技第七代传人的代表人物。高青莲文武双修,其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亲手书画了中气论、武备【摘 要】 、炮拳图谱、小罗汉拳图谱、青龙出海拳图谱、白虎拳图谱等,兵器图谱有:猿猴三十六棒、苌氏双剑、三十六枪、猿猴对棒、双剑双枪等为苌氏拳派继承和发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苌氏武技第八代传人,刘义明老师,师承于七代宗师高青莲,深得高老师重爱,将一身武技尽传于刘义明老师,并传授武功图谱秘籍,刘义明老师深感高老师之恩,几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在静处下功夫,终得苌氏武技之精华,学得行气法功,以柔化刚之绝技。荥阳武术协会秘书长刘华安亲自为刘义明老师作词:“拳师青莲根源正,枪接乃周衣钵真”。刘老师习武已近六十年,从1981年出山教学传授武功至今,带领弟子、学生先后参加过省、市、全国甚至国际武术比赛、交流大会等,培养出一大批文武兼备的后起之秀,连续六次参加全国及国际传统大赛,荣获金奖四十多枚、银奖武术,并荣获第二届全国少林武术比赛团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当前苌氏武技这一传统的内家武功瑰宝,在高校已经闪出了耀眼的光芒。

刘义明老师在国际武术交流中,与各国武林名家、武术高手交流苌氏武技的精华,展示了中华民族武术文化之神奇。1997年在浙江台州国际武术交流大赛后,荷兰武术代表队邀请刘老师到宾馆交流,问刘义明老师是否敢和他们交手?刘老师说:“武就是打斗,术是技巧,即是习武之人当然可以交手”。通过散战交手,对方深表敬仰,事后在武术网站上传播称赞:苌氏武技是中国真功夫!2008年在韩国武术交流中,韩国前任总统府卫队长赵英俊先生前往河南驻地寻找苌氏武技传人学艺,经省武协联系找到刘义明老师,赵先生说此次是受父亲之意特来求绝技,因为苌氏武技是内家拳的真功夫。赵先生跟随刘义明老师学拳一月有余,先后学习了苌氏拳法、兵器,深深感悟到苌氏武技之奥妙“柔化之巧,刚力之猛”,实为武功之瑰宝!

四、苌氏武技发展的新思路

苌氏武技为河南散打名拳之一,但同少林拳和陈氏太极拳的迅猛发展不同,面临局限的困境,少林拳传教普及主流为儿童和青少年,陈氏太极拳普及多为中老年群体,苌氏武技2008年虽然被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它的传播、继承却面临失传、断种的危机,如何打破传统的清规戒律、走出困境、快速发展是苌氏武技传承的当务之急,苌氏武技和少林拳、陈氏太极拳的宏观目标不同,可以另辟新的传播途径,因为苌氏武技本身具备很深的文化底蕴,对习武者文化素质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苌氏武技应该进入高校,充分利用大学的科研和传播优势,不仅可以培养文武兼备的优秀人才,也可以更好地挖掘和整理苌氏武技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可以使苌氏武技得以广泛传播和发扬。

参考文献

[1]任海.中国古代体育[M].商务印书馆,1996:153-175.

[2]赖学鸿.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0,9:132-135.

[3]余水清,林鑫海.苌氏武技书之研究[J].体育文化刊,2007,10:81-82.

[4]刘义明.苌氏武技全书[J].2009

[5]赵金娜.武术健身的理论研究.山东师范大学[M],2004

非遗文化的起源第2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模式;创意性保护;文化创意产业

“非遗”是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非物资文化遗产对我们的文化传承有重要作用。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元素的创意与创新为基础,再经过现代技术的加工形成的创意与文化相结合的产品,从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且较为有潜力的产业。

1 从抢救带生产:“非遗”保护的实践历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口头和传统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出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我国在2004年加入这个《公约》。该《公约》内容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不再只是历史文物与历史遗迹了,还增加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在2005年出台《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使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目标以及基准原则得到了明确,且使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逐渐形成,2006年,我国设立“文化遗产日”。这些措施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工作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历了三种保护模式,分别是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

1.1 抢救性保护

我国最主要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是抢救性保护。国家的财政投入会偏向那些濒临灭绝的项目,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得到保护,我国推行了文物保护的方式。经济全球化日渐发展,工业画、城市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这使得我国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危机。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实行了对“非遗”的抢救性保护措施。这几年,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逐渐加大,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制订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认定制度,同时“非遗”博物馆也开始兴起。

1.2 整体性保护

说到最专业、最科学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那就不能不提整体性保护这一模式了。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人们慢慢认识到“非遗”不存在于空中,而是在其本身发源起来的土地上,“非遗”一旦离开它自己的发源地和发展环境,那么想再对“非遗”进行保护就难上加难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体性保护应运而生。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时候要遵循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把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载体,之前都是对“非遗”进行单独保护,现在还需要对它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保护。经过这些年的实践证明,这种保护模式是非常科学并且有效的。

1.3 生产性保护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积极探索是生产性保护这一模式。在对生产性保护模式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整个工作的核心是保护“非遗”的真实性与传承性,在保证可以传承“非遗”的这个大前提下,借用流通、销售等渠道,把“非遗”包装成文化产品的形式进行保护。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领域实施的都是生产性保护这一模式。国家文化部在2011年公布了41个部级的“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这对于展示我国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的成果是非常有帮助的。

2 从遗产到资源:“非遗”开发的理论支点

我国一直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底采用什么样的保护模式比较好,结合人类的实践和对事物的认识不断地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就生产性保护这个概念而言,理论界仍然有一些人对“非遗”的开发与利用没有清楚的认识,不明白对“非遗”进行产业化开发的理论依据。所以就不得不提一下人文资源这一个概念了,所谓的人文资源就是指人类在经过文化创造之后留下来的、可以供人类继续发展的文化基础。人类从古代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如果只是静态不动的或者是存在于博物馆中的,与人类没有联系、没有互动,就只能成为遗产,只有当这些遗产与现实生活挂钩,并且可以联系社会实际,这才能称之为资源。可以这么说,人文资源与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画等号,当它故步自封,不与外界联系时,就变成了过去社会的遗留物,就是所谓的文化遗产;当社会生活与之联系起来时,在具备了可以被文化产业开发利用的价值时,就转变成了资源,我们称之为“文化资源”。

从遗传转变为文化资源,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得到了较为科学的理论根据。人们渐渐意识到“非遗资源”不只是有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等,还具备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民间社会中早已开始了对“非遗”的开发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赚取了钱财。并且,“非遗”具备一般资源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非遗”的不可复制性、唯一性以及稀缺性,它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地方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时得到了极大的支持。

3 创意性保护:“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完美结合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非常多,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十个类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戏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我国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各个地方基于对民俗与节日的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二是对传统美术及传统技艺的保护。是否与当今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是区别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的最好办法,然而仅限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开发与利用并不能说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最大化的开发。特别是如今刚刚发展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创意产业上的发展活力十足,可以说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给“非遗”带来了第二春,让它获得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文化创意产业,即源于个体创意、技能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有能力创造就业机会的产业,涉及的面非常广,有广告、工艺、设计、休闲软件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的文化产业相比,其核心要素是人的创造力,即人们对创新的认识,对创造力的理解以及创新一个新事物的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意,不能抄袭,必须是原创的、有价值的。践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起来对彼此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二者相辅相成,为彼此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首先是“非遗”。“非遗”走进社会和大众生活的有效途径,主要在于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难点主要用于“非遗”很难走进人们的生活,对于人们来说其可有可无,导致活态传承不能很好地进行。然而“非遗”的文化魅力被河南平顶山的少林寺展现在人们面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让“非遗”走向大众生活,不再无路可走,打开了通向现代世界、新世界的一扇大门。

其次是文化创意产业。“非遗”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资源与素材得到了丰富。在我国河南流传的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员。被国内的影视公司加以改编拍成电视剧后,引起了巨大反响,与此同时也给该影视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这是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文化资源相碰撞产生的结果,也是两者相结合、开发利用彼此资源的成功典型案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文化创意产业可以获得丰富的资源,这是值得我们骄傲与自豪的。

笔者认为,在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这三个保护模式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保护模式,即创意性保护。在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这一基础上,可以通过创意把“非遗”融入如今的社会生活。创意性保护的宗旨是以创意为手段,激活“非遗”的生命力,这是整个“非遗”保护发展历程中产生的新产物。创意性保护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一是改良型,即适应大众的审美习惯及趋势;二是创造型,令“非遗”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在原创创意的这个大前提下,创造全新的文化产品;三是融入型,即经过设计等途径,把“非遗”的关键特点与现今社会中的产品结合起来,如服装设计等。

4 结语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归根结底,产业追求的是利润,是如何使效益最大化,如果“非遗”过度的商业化,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应该建立文化创意产业时代对“非遗”保护的监测评估体系,同时设立“文化预警”机制,即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与利用之前,相关的部门要先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防出现过度或者破男缘目发,这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使“非遗”受到较小的破坏,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时代“非遗”保护的新模式作出了一定探讨与分析,但还需要更多的人来探索这个新模式,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久玲,林宪生.“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对接模式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2] 田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5(04).

[3] 陈思琦.非遗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02).

非遗文化的起源第3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保护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各民族迁徙、融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区、民族特色文化,如习俗、礼仪、传统手工艺及民间传说等。这些文化经过一代代的继承、传播,发展至今,已成为华夏璀璨文化宝库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民众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些文化资源失去了原有的生存土壤,面临着消失、灭绝的危险。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措施,保护这些记载着我国各个时期智慧结晶的财富遗产,并对其进行研究开发,挖掘这些文化的内涵,增加民众对其的了解,从而增强整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激发新时期民众的文化创造力。

1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为使各国重视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我国,政府很早就唤起了对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保护,但对戏曲、传统手工艺、民间传说等活态文化的保护则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90年代,部分省份才出台保护民间艺术的地方性法规。而在国家层面,对非物质类文化遗产的保护最早只在《著作权法》等法律的个别章节有所涉及。进入21世纪,国家日益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各级政府开始系统地思考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2004年2月,文化部、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改委等联合拟定《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并由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区市转发;同年8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开始着手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评定工作;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11月,文化部颁布《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2008年,文化部颁布《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第一部全国性的完整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自此,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才真正进入有法可依的阶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以来,地方政府纷纷响应。截至2016年9月底,已有浙江、江苏、上海、陕西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非遗保护条例,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国家、省、市、县等多级的非遗保护体系在我国基本形成。截至目前,我国入选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共34项,包括京剧、中医针灸、活字印刷术、端午节、妈祖信仰等;公布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批,共计1372项,其中民间文学155项,传统音乐177项,传统舞蹈131项,传统戏剧162项,传统曲艺127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82项,传统美术122项,传统手工技艺241项,传统医药23项,民俗159项,覆盖除台湾省以外的全部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市除积极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外,也各自申报评选省、市一级的地区名录。如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省、福建省已评选省级非遗名录多批次,并创新地推出非遗名录扩展项目。广州市、成都市、福州市等也评选市级非遗名录多批次,并建设相应的非遗项目示范基地和教学基地。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工作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2图书馆必须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一些原有的文化资源包括传承人、受众等面临着不断流失的状况,文化资源所依赖的载体也面临着被淘汰的窘境———记载着先人智慧结晶的部分传统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生存空间。文化资源具有丰厚的历史价值,不能任其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社会中存续。要想在日益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形成我国的优势,必须保护并发扬壮大我国的传统文化。而图书馆肩负着我国储存保护并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使命,势必要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图书馆具有储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义务。图书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诞生以来,图书馆一直担负着保存并传播书籍、报刊等文化资源的重任。根据国际图联对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定位,图书馆本身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这不仅是其功能,更是其职责所在。图书馆在我国的诞生,从藏书楼开始,就是为了系统地收藏保存前人文化作品。同时,图书馆还具有开展社会教育、提供文化娱乐的职责。而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经过一代代人的传承、改造,经过地域、时间等多种外部因素的凝练而形成的智慧结晶与文化精髓。这些活态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创造和审美价值更能丰富文化的欣赏取向。特别是被列入国家、省、市非遗名录的资源,属于遗产中的遗产,图书馆不应在保存这些资源的行列中缺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章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因此,从法律视角看,图书馆也有开展非遗保护的义务。(2)图书馆具有储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优势。在工作方法上,自我国的图书馆诞生以来,工作在此领域的专家一直在探讨改进图书馆收集、组织、整理、传播信息资源的方法。从纸质书刊到缩微文献,从古代的经、史、子、集,到现在的中图分类法,从书签登记到RFID自助借还,每一种文献资源加工方式的转变无不显现着图书馆界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积极心态,因此,图书馆界积累了丰富的收集、保护、整理传播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法。在人力资源方面,图书馆工作者大多是具有高学历的高素质人才,除具备专业的信息技能外,他们对于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有着敏锐的嗅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能以敬畏的心态去发现和保护。同时,高校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又为图书馆工作者发掘新的地区传统文化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支撑,在这些传统文化申报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作当中,图书馆工作者可以利用优势,提供充足的历史起源、发展历程、流行趋势、影响范围、价值等评判标准的论证材料,增加申报工作成功的可行性。另外,在空间方面,现在的图书馆一般具有充足的馆舍,这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承提供了便利的场所。(3)制约图书馆储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瓶颈逐渐消失。与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民间传说、手工技艺、传统音乐、绘画、戏剧、习俗等,大多属于严重依赖人这个载体的活态文化。它们表达方式多样,难以用文字和数字表示。长久以来,由于历史思维及技术的局限性,图书馆只注重保存书籍、报刊等实体文献,而对于非文字的活态文化没有引起重视。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时代的来临,多样形式载体的文化资源开始出现并被图书馆所储藏,如音频资源、视频影像资源等。图书馆也开始举办文化讲座、艺术展览、创新课堂等。这些影像资源和服务方式的出现,解决了制约非物质文化资源难以被储存、传播的难题。图书馆应该积极利用自己的平台,促进非遗资源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传播。

3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中应注意的因素

鉴于图书馆功能定位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合,近年来,国家部委、地方部委出台的多部文件,均提到图书馆应该在我国的非遗保护中发挥作用。图书馆领域的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具体方式。概括而言,图书馆要在以下几点发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传承工作。(1)主动发掘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协助其申报非遗名录。我国已建成比较完善的国家、省、市、县、镇级,公共馆、高校馆、综合馆、专业馆等多级、多类型的图书馆体系,每一座图书馆都是一个区域的文化中心。而一个区域,必然有着当地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传统手工技艺、民间传说和信仰等。虽然这些传统已与民众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但大部分都缺乏对其起源的考究、对其艺术内涵的揭示和对其价值的挖掘。图书馆理应担负起这个责任,对本区域的活态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并且,图书馆工作者中不乏一些对地方文献、地区民间文化比较熟悉的学者,利用他们的文化嗅觉去发掘整理周围的文化资源具有其他机构不可比拟的优势。对具有重大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图书馆还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将其申报列入非遗名录,通过官方的认定,来为这种文化正名,以引起社会大众更全面的认识和认同。在申报时,申报机构或个人难免要填写项目申报书,一般包括这种遗产文化的分布区域、历史渊源、传承谱系、主要价值、濒危状况、保护计划等内容。图书馆此时可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协助申报机构完善填写此类文书,以增加项目申报成功的概率。(2)对于已列入非遗名录的传统文化,图书馆不仅要保存,更应该注重其传播。目前,对非遗的保护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我国也建立了多方位的保护方案。然而,对一项文化最好的保护措施,就是赋予其生命力。但是,从目前已采取的措施来看,我国对非遗的保护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只注重保存却忽视传播的误区。因此,图书馆在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其宣传和传承,让束之高阁的文化贴近大众。图书馆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图书馆有着广泛的读者群体,这些读者对于文化知识有着迫切的追求,自然也更容易成为非遗资源的受众,变成这些活态文化的吸收者和传播者。并且,图书馆有着便利的展示空间,可以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开展讲座等公益性宣传活动。高校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等,更应该组织学生、儿童等年轻一代,聆听传承人讲解,参与非遗交流,观看非遗技艺,甚至体验和参与非遗表演等文化活动。从学生、娃娃抓起,培养他们的传统文化意识,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根植于大地,从而获得永久的生机与活力。如福州市在多所学校建设闽剧、疍民渔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基地,这些学校的图书馆就在基地的建设当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系列新技术手段的出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提供了新的窗口。数字时代的来临,也为图书馆保护传承非遗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大力开展非遗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化的非遗资源,无论是建设非遗数据库还是利用新媒体技术简单地上传非遗影像等,都能使这些活态文化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同时还能给予人们全方位的视听感受。因此,图书馆应该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对所在地区的无形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加工。如福建省图书馆在福建省文化厅的指导下,以“用现代技术留住文化‘原生态’”为理念,建成“福建省文化记忆”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按地市、传承人、文化种类等分类检索。通过此数据库,浏览者可方便快捷地了解福建省内的非遗资源。除此之外,福建省图书馆还建设有客家文化数据库、妈祖信俗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的建设,无疑使其走在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队伍的先进行列。

4结语

为了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设立十多年来,全社会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不断加强,作为公共文化资源中心的图书馆,也应该发挥自己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地投入到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当中,为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戴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6(5):29-32.

[2]李泽文.保护与传承活态文化是图书馆的文化自觉[J].图书馆,2013(5):86-88.

[3]刘伟华,许静华.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7):27-30.

非遗文化的起源第4篇

摘要:文章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分析高校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并重点论述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保存和保护等工作环节中应发挥的职责与功能。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7-0055-03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又称口头或无形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文化遗产而言的。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定义为:“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遗涉及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五个方面的内容[1]。

非遗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不脱离本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标准的活态表现。它以人为核心,以声音、技艺和形象为表现手段,以口传亲授的方式传承和延续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社会性、无形性、多元性、活态性等特征。

非遗堪称一个民族和地区精神的博物馆及生产、生活、艺术的百科全书,它凝结了民族的智慧与精神,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历史的“活”的见证,体现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著名文学家冯骥才先生认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类物质遗产一样,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宝贵的共同财富,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而无形的文化,往往比有形的文化更为重要。”[2]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许多珍贵的非遗实物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一些依靠口传身授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技艺正濒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境地,加强对我国非遗的保护已是刻不容缓。

2 高校图书馆与非遗保护的关系

2.1 保护非遗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能

非遗作为人类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人们的珍惜和重视,抢救、保护非遗是人类共同的使命。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逐步开展,图书馆作为保存和传播信息的重要科研服务机构,已经成为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参与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图书馆的职能归纳为四种,即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3]。其中,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所有类型图书馆的首要职能,这为高校图书馆参与和保护非遗提供了理论依据。

非遗保护工作在传承中华文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始终贯穿于图书馆的所有工作环节,是图书馆得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高校图书馆作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平台,具有其他文化单位或机构不可比的实力和优势,在整个非遗保护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当前非遗濒临消失的困境,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积极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保护非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

2.2 保护非遗是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的需要

保护非遗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对高校图书馆提出的工作要求和任务,同时,参与非遗保护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它从校园书斋式服务走向民间田野,从民间活态文化中汲取营养、吐故纳新,使传统图书馆工作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服务理念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非遗保护工作给高校图书馆创造出新的知识服务生长点,使它打破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从单一的“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多元化信息服务模式转变,从而实现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3 非遗保护工作可以扩展和深化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图书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职能,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会随着文献载体的不同及人类对知识需求的不同而不断地扩展和深化。高校图书馆除了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信息保障之外,还担负着保存地方传统文化、为本地政府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职能,是整个非遗保护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从古代的藏书楼到现代化的图书馆,图书馆的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变化,保护非遗是新形势下赋予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参与非遗保护的过程中,图书馆的职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收藏图书,而是突破了传统的、旧的馆藏资源建设理念,利用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对非遗进行保护,通过对散落于民间的非遗资源的挖掘、搜集、整理、保存和利用,挽救了大量濒危失传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技艺,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从而形成本馆的地方特色文献体系,同时也使图书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的社会职能得到了扩展和深化。

3 高校图书馆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应发挥的职责与功能

3.1 高校图书馆在非遗资源收集、认定环节的职责与功能

高校图书馆在长期的工作积累中形成了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为图书馆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是人们获取非遗资源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地方文献和古代文献,它们是了解某一地区文化的主要资料来源,可以为非遗的收集和认定提供重要依据,从高校图书馆保存的地方文献中,可以获得大量与非遗相关的有价值线索。比如:民俗的记载大多分散在各类典籍志书中,一些口头传说、神话故事等往往散见于历代的民间戏剧、故事和图画中。古代文献对于非遗的追溯和考查也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很多古籍本身就具有史料价值,有些古代文献的内容也与非遗相关,如我国古代文献《山海经》中,就有大量神话传说和涉及民俗文化起源的内容。

吴慰慈先生曾说过:“图书馆工作的任务,就是充分揭示文献的形式信息和内容信息,从而使文献的内容信息得以传播。”[4]高校图书馆在非遗的收集和认定环节要充分发挥其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职能,即对馆藏文献资源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充分揭示,进而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利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要主动配合有关调研人员,为他们提供收集和认定工作所需要的地方文献、古代文献以及有参考价值的地图、手册、年鉴、百科全书等相关文献。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要组织馆内专业人员对本馆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类,并对文献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从有关文献中寻找与非遗相关的内容和信息,主动为非遗的调研和认定工作提供线索和佐证。

3.2 高校图书馆在非遗整理环节的职责与功能

非遗形式多样,纷繁复杂,每一项非遗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关工作人员除了要对它们进行寻访、记录、管理和研究外,还要厘清每一项非遗产生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艺术特征以及其存在的各种价值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非遗保护工作的难度。只有对庞杂、零散的非遗资源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难度,从而使非遗保护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高校图书馆在非遗资源的整理环节中,应选派专业技术馆员主动参与非遗的记录工作,利用声像设备对非遗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过程进行录音和录像,把非遗的面貌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并和有关非遗的文字描述、数据统计、价值鉴定等各种研究记录加以整理后保存下来,成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文献,这样既能够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又为非遗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要在非遗的科学分类工作中发挥经验指导的功能,把内涵丰富的非遗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科学分类,对于同一类别的非遗可以采用相似的工作方法。对非遗进行科学的分类,也就是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可以使非遗的整体特征更加明显,各部类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晰。

3.3 高校图书馆在非遗保存环节的职责与功能

杜定友先生曾说过:“图书馆的功能,就是社会上一切人的记忆,实际上就是社会上一切人的公共脑子”[5]。图书馆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保存人类社会文化遗产和传承人类文明的职能,它不会因为社会或机构的变迁而导致文献资源的缺失。高校图书馆在非遗的保存环节要充分发挥其保存人类文明成果并提供给人们利用的职责与功能,使人们能够无障碍地获取非遗资源。

在文献资源的保存方面,高校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文献资源维护的技术,可以避免文献资料老化、难以复原的难题,而且在非遗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方面尽显独特优势,可针对非遗存在形式的特殊性,通过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实现对非遗资源的永久保存。同时,高校图书馆要加强与其他文化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非遗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方面走联合建设之路,实现非遗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非遗资源的检索需要。

3.4 高校图书馆在非遗传承环节的职责与功能

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图书馆,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它是指导大众学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的场所。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化信息中心,担负着对高校学生进行文化宣传、教育的任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以及现代化场所或设施,为开展非遗宣传和保护活动提供了便利。高校浓郁的文化氛围也为非遗提供了文化土壤,高校图书馆可将馆藏资源转变为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其场所优势,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开展非遗的宣传展示活动。

图书馆可以利用地方民俗节、文化节,邀请非遗传承人来校举办展示展演活动,如:将民间刺绣、剪纸、歌舞等绝技通过现场表演的方式呈现给广大师生,调动他们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加入到非遗保护的行动中来。图书馆也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的形式,把非遗专家和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进行理论讲解和现场表演,对大学生进行非遗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使他们对非遗产生浓厚兴趣,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例如:对于中国的国粹――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就可以采取讲座的形式,同时聘请京剧演员进行现场表演和解说,使大学生真正体会到京剧的艺术魅力,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4 结语

非遗保护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文化工程,需要集合全社会的力量来完成。高校图书馆在非遗保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同时,参与地方非遗保护工作,既是其职能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高校图书馆通过参与地方非遗保护工作,不仅挽救了大量濒临消亡与失传的非遗,使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弘扬,而且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特色,提升了图书馆的文化底蕴,同时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知名度,这项工作也将使图书馆在高校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Z].巴黎:2003-10-17.

[2] 杜秀芬.少儿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25-27.

[3] 邢菲.论图书馆社会职能在文化发展建设中的作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11):17-18.

[4] 吴慰慈.图书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0-91.

非遗文化的起源第5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种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教育传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历史学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联系,利用中学历史教育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仅可以推动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也非常有利。

1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1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历史教学中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创新历史学习方式,将教材和生活充分联系起来,完成“教师里学”到“生活中学”的转变。在历史教学中往往需要利用多种学习方式来了解非物质文化异常,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等方法当前使用比较广泛。

1.2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为了获得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往往需要深入实地进行考察,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以磨练利用资源的技能和方法,引导教师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教学服务。

1.3有利于促进历史和其他学科配合

中学阶段每门学科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一些联系,因此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各学科的联系,不仅可以丰富历史教学,同时还能使历史学习效果得到优化。

2中学历史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

2.1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目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对教育活动的展开起到了导向及约束性作用,历史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标主要分成历史教学目标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标。其中历史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对相关资源进行挖掘以后了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以提升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加深对历史发展的理解,学会利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热爱。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标是指广大师生应正确认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2大力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开发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问题,从开发的视角来看,可以利用收集的方式获得大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与历史教育教学规律相适合的内容体系。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还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学习资源。从运用的视角来看,主要可以利用专题式和融合式两种方式,其中专题式不需要改变原有的教材结构,只需要设计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系列专题,将历史文化事件融合进去即可。融合式需要深入理解每个章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融入到教材中,使其成为教材的一部分,拓展和延伸历史内容。

2.3提升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育能力

要想达成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首先需要提升历史教师的传承引导能力。首先,应对师范专业历史教育专业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例如他们必须注意自身对各民族文化艺术的态度,充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懂得利用多元化方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了解和掌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课程教学相融合的能力。其次,组织中学历史教师进行在岗培训,提升教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素养,保证培训的科学化。最后,加强教师和民间艺术表演者、民间艺人之间的合作,使教师和这些人员共同实施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以提升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创新的能力与素养。

结语:

众所周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丰富乡土历史、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生民族自尊心的提升,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清楚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中学历史教育这种手段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促进历史教育教学改革,传承并创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宫敏燕.城市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保护层面的理念建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7):161-163.

非遗文化的起源第6篇

艺术院校专业建设与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承与保护相融合的途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提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应通过开展各类非遗的研究与教育等活动,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进学校,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工作都应纳入到相关课程中去,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落实学科发展,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充分展现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培养[2]。(一)特色专业的设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载体专业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高校立足现实,审视目前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在专业建设的整体规划与设计中体现出适应性变革[3]。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本土化”的特征,为艺术院校开发特色专业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本地区特有的历史和传统民族文化、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都是艺术院校创建文化遗产事业新学科的依据,因此要打破单一的学术模式,挖掘和开展地方文化,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创新建设与非遗相结合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如,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将当地青神县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作为该校的特色专业;中山大学发挥了学校在戏曲专业上的优势,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主要针对的是地方戏曲的研究和保护。哈尔滨大学美术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专业2007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高校特色专业,重点研究黑龙江流域珍贵的民族文化,内容涉及品类广泛,包括:勃利黑陶、萨满服饰、鄂伦春族刺绣、克东满绣、赫哲族剪纸、民间纸扎、角雕制作技艺、麦秸工艺、鱼骨工艺、绥棱农民画等。特色专业的开设,并非为了培养民间艺术家,最重要的是提高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认识,引导学生们向民间文化学习,从社会实践和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这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需的。(二)课程和教材的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资源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较好的课程来源,各艺术院校要信托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特色和优势,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创新教学方法;将学院的课程、教材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相结合。第一,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性把它开发成特色课程,增设如民间艺术概论、中国民歌欣赏等集中展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大力开发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把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加以选择、整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学校教学内容。如,北京现代艺术学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开设皮影、木偶、傩戏、昆曲、剪纸、民间美术研究、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研究、濒危方言研究等课程,不仅丰富了艺术院校的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提升了其核心竞争力。第二,充分发挥艺术院校下乡写生、考察等课程,组织师生深入各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因为非遗大多都深藏民间,需要展开实地采风或田野考察活动,才能深入挖掘其精髓。利用寒暑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地区,对民间艺术、民间资源、文化保护等,采用纪实摄影、专题、宣传等形式进行整理工作,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课程资源。第三,根据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专家、教授、学者及民间艺术工作者结合高校教育教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材。注重教材的科学性、独特性、民族性、地域性、可操作性和传承性,逐步形成一套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系列丛书[4]。(三)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队伍建设的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更是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方面更应大有作为,最适合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技术研究、咨询服务、经营管理人才,也可以培养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一方面,可以将高级别的传承人引进学校,保护起来,在高校培养弟子,进行技艺的传承。加大聘用民间艺人担任兼职教师,根据他们的技艺和特点,纳入学校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技艺的学习,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传承作用,由此建立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接人才队伍。另一方面,采取各种途径,如讲座、研讨等形式,统一对现有的教师的进行培训与学习,努力提高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管理、传承与保护中的能力。以北京地区为例,进入21世纪,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素质教育类讲座数量在快速增加,讲座的内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节日文化、京剧艺术、原生态艺术、老北京曲艺知识、民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等。最后,可以推广中国戏曲学院举办“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和实施艺术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经验,依托相关高校开展专业硕士教育,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实现学校培养与传承人口传身教相结合,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保护与培养。(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法的转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已然承担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和保护功能,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生动形态。[5]艺术院校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对许多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年老体弱的传承人进行全面拍摄、记录,将民间艺术、民间文化活动、手工工艺制作等,以图画、音频、动画等影像方式,将各类技艺、技法留存下来,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这种数字化、信息化的科学管理方式,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能使艺术院校学生利用其专业优势直接参与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中去,而且使这些古老的民族文化通过现代传媒得以延续,并得到更多的重视。这种以成果的形式积累下来的非遗教育资源,经过整合应用,构建起具有地区特色的教育资源体系,促进资源共享、服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北京市自2005年起开始启动高等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建设网上特色教育资源库,到2008年底,已经建设了134个主题资源包,整合了图片近75.4万张,音视频4.4万个,文字670万字,为社会和各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大量的文化艺术教育信息资源,并向市民开放,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院校专业建设相融合的再思考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院校专业建设相融合,无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还是对艺术院校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不仅使艺术院校的学生习得技艺,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艺术院校不仅要发挥其艺术教育的作用,更应当将其打造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平台,在民族文化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制度建设亟待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内涵丰富,门类众多,各高校抓住其中的某一分支展开研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近几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跟风式的存在,也造成了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现象的出现。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加强政策引导,有效整合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设置,要有相关政策,科学布局与规范管理,可以通过分批建设几个特色专业点、示范性实践教学中心、示范性人才培养教学基地、就业基地,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遴选数位教学名师和数个优秀教学团队等方式,保障各高校非遗学科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理论研究亟待深入虽然全国许多高校及研究机构都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但由于理论的滞后与实践经验的匮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被作为一门学科及时地建立起来,这不仅直接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工作的质量。建立一门新兴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已是迫在眉睫。专家们普遍认为,目前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发展模式已初步建立,但与西方相比,我们在这方面的学科理论研究还是落后的,他们的学理性探究更为深入,学科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理论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举办各类文化交流研讨活动,加强理论研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推进和完善。如,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正式引入高等教育的会议。通过这类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和论坛,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机制、非遗文化资源保护法规建设、非遗传承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促进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深入民间调查、创新理论成果。要成功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要求有一套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指导性、可操作性的理论学说为指导。各高校在多年教学实践和民间调查的基础上,汇集整理研究成果,编纂符合学术规范的理论教材,如,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的《活态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本土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文集》,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傅谨的《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都是代表性研究成果,这些论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理论、实践及高校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教育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工作亟待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文化现象,我们应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让艺术教育承担起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义务,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利用地区非遗资源,开展各类艺术实践活动,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社团,定期举办各类民间艺术活动周活动,河南师范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保护协会,召集志愿者下地方演出,在非遗的宣传、保护和传承方面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值得各高校借鉴学习。同时,为培育全民的文化自觉,营造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论坛、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深入人心,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及时、深入、全面地报道、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参与文化保护的社会实践,并向世界推广、宣传中国的非物质文化,增进人类的文化交流。

本文作者:王剑红工作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

非遗文化的起源第7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整合资源 社会分工

党的十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而又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接着,在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又进一步强调:“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珍贵的文化资源,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工程。而建好这项基础工程,首先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做好社会各界的分工协作。具体说,就是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要在强化责任分工的基础上,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加强相互协作和良性互动,才能有效促进非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

一、非遗传承人是非遗资源的载体和核心,应主要负责原滋原味地口传心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他的本质特征是把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具有民族个性的文化传统或审美情趣,以声音、动作、形象或技艺的形式固化下来,由传承人通过心口相传,使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内涵、历史传统及原生态文化得以延续和保留。因此,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是非遗资源的载体和保护非遗资源的核心。既然非遗是文化的“化石”和民族历史的“印记”,那么在传承过程中,作为载体和核心的传承人,绝不应该求新求变,在言必提创新的今天,一定要顶得住压力,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就像对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修旧如旧的保护一样,必须做到原滋原味的保留和传续。也就是依据原真性原则来传承和保护遗存下来的全部历史文化信息。1994年,《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在日本奈良的通过,意味着原真性原则已是国际共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把上一辈传承人传授的精髓,原滋原味地继承下来,然后通过口传心授,再原滋原味地传授给下一代传承人。

二、专家学者是非遗资源的挖掘者、整理和再创作者,应负责提炼元素和升华再造

专家学者需要在不破坏原有形态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挖掘和整理,让它走入新的时代,进入更多现代人的视野,更好地满足现实文化生活的需要。首先,专家学者要站在理性的角度,运用掌握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解读和挖掘非遗中蕴涵的精神观念和文化价值。把其中的关键文化元素和传承要点归纳整理出来,形成标准化范式,以利用准确传承,避免在传承中,因人为因素而变形或流失。然后,由专家学者和艺术家门,应用非遗中的文化元素进行二次创作,把非遗中的文化营养和精华应用于现代作品之中,把历史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有机结合起来,以满足现代人的文化艺术欣赏需要,并从中获取经济收益,使之变为有偿有价的精神商品。从而,使非遗保护的时代价值得以体现,使非遗传承具有持久后劲。

三、企业是非遗资源的利用者和转化者,应主要负责把非遗文化元素融入文化产品以及再创作品的包装和产业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只有最终推动了文化产业或地方经济的发展;或者企业产品融入非遗文化元素后提升了产品的文化底蕴,从而提高了产品档次或附加值,才能在利益驱动下,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和配置更多社会资源到非遗保护和利用之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应该鼓励和促进企业把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们利用非遗文化元素再创作的文化作品,包装为文化产品,或则把非遗中的文化元素融入产品之中,并创出品牌、形成产业。

政府管理部门是整合非遗资源的领导者和规划者,应主要负责制定规则、改善环境、加强管理。

政府管理部门理所当然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的主导者。首先,应负责制定科学规划,引领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沿着正确方向有序发展;其次,通过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使之规范运作,按照正确轨道发展;最后,要加大宣传力度和管理力度,形成重视非遗保护的社会氛围,为非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