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2-27 11:29:10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第1篇

姓名:邹万霞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年2月

身高:166cm

籍贯:*省居住地:*市

民族:汉

求职类型:应届毕业生

求职状态:目前正在找工作

毕业院校: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

毕业时间:2009年6月

教育程度:大专

电子邮箱:comzou@

教育背景

毕业学校: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城市:新乡市

开始时间:20*年9月

结束时间:2009年6月

专业类别: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传播/广告)

教育程度:大专

专业名称:新闻采编与制作

专业描述:

1·在校期间课程有:电视新闻采编,播音与节目主持,广告文案写作,报纸编辑学,新闻评论学,中外新闻事业史,广告学,现代汉语口语训练,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中外新闻史,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2·对播音、配音有浓厚的兴趣,在假期进入本县电视台实习,培养了播音配音,编辑新闻的能力及敏锐的洞察力

实习经历

公司名称:*县金禾米业有限公司

职位名称:文秘

实习时间:20*年7月-20*年9月

工作地点:*市*县

工作职责:文件起草,撰写发言稿,收发文件,打印文件,进行会议记录,会议资料整理

公司名称:*县广播电视中心

职位名称:实习记者

工作时间:20*年7月-20*年9月

工作地点:*市

工作职责:(业绩)采访新闻,撰写新闻稿,电视节目采编

公司名称:*市市园林处(实习)

公司性质:政府机关/非营利机构

职位名称:文秘

工作时间:20*年10月-20*年12月

工作地点:*市

工作职责:(业绩)文件起草,撰写发言稿,收发文件,打印文件,进行会议记录,会议资料整理

自我评价:

1.有独立工作能力,精通WPSOfficePersonal操作,熟悉Photoshop、Premiere、PageMaker等三维软件的运用,擅长播音、配音,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有较扎实的新闻采、写、编、评基本知识和熟练的编辑制作技能。

2.有较强的与人协作的能力,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敢于面对挫折,善于挑战自我

3.热情随和,活波开朗,具有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良好协调沟通能力,适应力强,反应快、积极、灵活,爱创新!提高自己,适应工作的需要。所以我希望找一份与自身知识结构相关的工作,如文秘,文员,助理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来证明自己,发展自己!

4.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具有优秀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第2篇

高校新闻传播专业需要排名

据说中国大陆的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或系所已多达八百多家,难免鱼龙混杂,故如何评判优劣,成为当务之急。前些日子上海一位同行好友与我见面,便提出了研发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排行榜的设想,我认为极有现实必要性。

大学排行榜是西方教育产业的通行做法,近来国内也有人引进了这种模式,对全国的大学进行非官方的排行。尽管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反对这种来自民间的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但客观上,各家高校还是非常重视这种排名的,而社会公众也需要这种评价体系以供报考择校时参考。

排行榜作为一个新闻炒作热点,首推胡润的财富榜。他的贡献在于让非官方的排名成为公众事件与舆论焦点,事实上,按照中国现行体制,是不可能有任何官方机构出面组织个人财富排名的,每年一度的富人榜成为一个评价标准,企业家也乐于参与其中,虽然依据与结论都非常可疑。这说明了任何行业都需要评价体系,哪怕是明显不科学或不准确的评价体系,也聊胜于无。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新闻教育阵营简单、高中低层次分明,而现在由于新办的新闻院系层出不穷,有些名牌大学新设了新闻传播学院,而其水平实力较之一些地方普通院校还不如,也有一些新办的新闻院系因为礼聘了专业高手办学,很快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并不为公众所知……。这些信息目前没有公开的渠道可以获得,对于学生来说,只能靠打听过来人与局内人,而这样显然会有很大的偶然性与主观性。

相对超然客观地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进行排名,只要指标与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分析方法科学合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当功德无量。

应加大客观评价的比重

不必讳言,“人治”在现今社会仍广有市场,新闻传播专业并不例外。当评价体系的主导因素是某些官员的主观判断时,“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在很多单位依然是现实。在晋级与职称评定等环节,相当多的单位至今还在实行非量化考核方法,票决往往成为一种貌似民主的专权形式。而要根治这种弊端,就应加大客观评价的比重,也就是依靠外在客观指标来量化评价。

现在新闻教育界与学术界的评价体系,主要由教学、科研与著述任务等指标构成,比较简单明了。从真正的学术与理论高度出发,一个学者、出版著作的数量多少其实并不重要,然而,在质无从评判高低或者说有权做评价的人做不到公正无私的时候,量是惟一值得重视的标准。打分是最简单也最公平、最科学的方法,把相关因素量化指标进行考核评选。

在新闻业务层面,新闻工作或新闻作品的好坏,是需要有评价体系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各种新闻奖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重要的导航标准,遗憾的是,由于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把新闻奖变成一种行政权力而非专业评价体系,代表的是官方机构的价值观与专业标准,其结果便是近年来得奖作者、作品与新闻传播工作中最有影响、最受欢迎的从业人员、稿件成为两股道上跑的车,各行其是,基本上不交叉。一些在全国都极有影响的著名评论员、大牌记者或撰稿人、摄影师,有的甚至成为专业标志性人物,如新闻摄影师唐师曾,却无缘大奖。而很多获得大奖的新闻工作者,不仅公众几乎闻所未闻,就连新闻界同行也往往从未听说也未曾看过其作品!

造成这种怪现状的原因,就是在推荐送评新闻奖的过程中,各单位都采取的是领导拍板,而且选择依据主要是个人主观印象或偏好,基本不考虑传播效果、转载率等影响力因素。

专业头衔职务空壳化

在正常情况下,专业头衔职务应当是业内对同行的实力水平进行推测了解的最可靠的依据。如教授、博士,在欧美国家就意味着知识修养与专业造诣。然而,在中国大陆近年来盛行假冒伪劣之风,从商品开始,凡事都可以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劣币淘汰良币其势汹汹,专业头衔职务也是如此,假的甚至比真的还气势,特别是最近几年,假的比真的还多。既有地地道道的冒牌货,如学历造假或资格造假,最近法国爆出中国学生买文凭丑闻决非个别偶然现象;又有货真价实的、合法正式办到的假学历、假文凭,如中南某大学的博士不乏在职获得的,人可以在北京全职在岗,三年功夫就戴上了博士帽,价钱也不贵,八万元而已,多少有点权力就不难找到报销的机会。在职务职称上,论资排辈与靠关系提拔,导致出现新任命的副处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竟然仅为中专或大专学历,而新评的高级编辑也只有大专学历。社会发展进步到了21世纪,还会出现没受过高等教育的新闻专业工作者自学成材乃至超越了同一单位大有人在的本科甚至研究生毕业的同龄人这种情况,真是对教育事业、对新闻事业的莫大讽刺!诚然,确有能力和实绩而破学历破资历的破格另当别论。

西方社会不把新闻传播工作列为用职称来评定专业水平与地位的行业,与大学、医院完全不同。实事求是地讲,这或许更符合新闻传播业规律。

职称成为官本位的辅助手段,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新闻单位开始评聘职称开始,这一关系到从业人员切身利益的专业评价体系,就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弊端,愈演愈烈。职称评聘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已受到很多有识之士的质疑,而且评职称缺少复议或申诉机制,更没有类似于驾照年检的考核机制,成为一种终身制的待遇。职称成了有权位者必然拥有的职业荣誉头衔,而某些在职务与级别上无法安排的人,便以职称予以补偿。这岂非一种怪象乱象?

专业环境污染严重

当某些不是靠资格、条件与实力而是靠关系拥有专业头衔职务的人多起来之后,他们并不只是单纯地享受到本来不配得到的待遇,而是进一步污染恶化了专业环境。

由于新学科高速发展,拔苗助长,催生了一整批博导教授,流风所及,新闻传播专业如今很难凭一个从业人员的外在职务或职称评判其能力,常常是正高级职称不高于副高级职称,甚至不高于连评职称资格都没有的从业人员。

我很反感某些不学无术的同行把“学界”挂在嘴上。严肃的新闻传播学者对中国新闻传播学术的贫困早有共识。依我之见,目前优秀的新闻传播学者凤毛麟角,还远构不成一个新闻传播学界。

至今为止,全国范围内新闻传播专业能称职地开设硕士研究生层次课程的教授大概超不过十位,而事实上居然已经有了上百位博导!不言而喻只有误人子弟。所以有人说,现在新闻专业的博士并不比本科生水平高多少。

新闻传播处在变革时代,日新月异,不注意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即使是专家权威也有落伍之虞。在行业进步之后,靠吃老本得到学术教育界名位的人,抱残守阙,还端着权威的架子放不下来,就让学生们非议甚至蔑视了。

新闻传播专业有理论有思想的学者太少,炒冷饭的太多,说似是而非、冠冕堂皇的废话的太多,徒有虚名虚位。赵泓先生在出版社工作时,告诉我他正在编某人的书要出版,因为其专业头衔职务无懈可击,当时我很不以为然地发问:“连这种人的书你也出?”事过五六年,他承认我当时的评价是正确的――那真的是一本垃圾。

课题经费科研基金错位浪费

作为对新闻传播专业的鼓励与资助,国家设立了各种课题与基金项目。从学科建设与扶助理论研究的角度看,当然有必要也有效果。在历史新闻学、传播学或新闻理论等相对务虚的领域,还是有一定成果的。而在应用学科领域,不论是部级课题还是省部级或校级课题,所付出的资金几乎完全是浪费掉了,这些年出版了数以百计鲜有读者、鲜有任何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所谓成果。课题成为知识垃圾制造的一个渠道。

如果梳理或回归盘点一下近年来应用新闻学方面的课题项目,不难发现一个共同之处,那便是这些成果根本没有投入实践,全是空对空的形式主义。即使是部级课题成果,无论是广播、电视、网络还是报纸、杂志、出版方面的,哪家单位的哪些业务工作曾经受益于已经结题的车载斗量的所谓成果?事实上,这些名义上是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网络工作寻找对策或出路、研究问题与规律的课题,几乎没有从业人员会读,更没有从业人员参考或应用。某些课题项目其实已沦为打着学术研究幌子瓜分国家钱财的游戏,反正只要形式上符合规范,技术上正确,就可以交卷,事后又无须检验,也无考核程序。

国家基金与课题项目是对学科的很高层次的专业评价,至今总量并不多,好钢应用在刀刃上,一定不能再坐视浪费。从效果出发,有限的资金在使用时应当改革方法,应当改为奖励成果而不是申请立项后就拨经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不需要大宗的技术设备等硬件购置,一个课题几十万元或十几万元,基本上都是变相的收入津贴。以奖代课题经费,奖励蛋而不是奖励鸡,有些鸡占着窝不下蛋,但因为占着窝,便有申请课题的资格与机会;与此相反,有些能生蛋的鸡却没有机会吃到官粮。长此以往,显然不利于新闻传播学术的真正繁荣和发展。■

曹鹏博士现任经济日报研究部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河北大学媒介经济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校兼职教授,著有《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中国媒介前沿》、《闲闲堂茶话》、《大师谈艺录》(一、二)、《传媒市场创意策划实务》、《把脉中国传媒》、《黄苗子说黄苗子》、《许鸿宾说许鸿宾》等专著十余种,亲手创办与参与创办或改造多家报刊,是若干媒介机构的咨询顾问。作者长期致力于媒介经济与市场研究,欢迎同行联系交流。

电话:013901034346

博客:.cn/xianxiantang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第3篇

据中国记协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最近一次的调查,在新闻工作者中,男性占67.1%,女性占32.9%;平均年龄37.4岁,其中,29岁以下占24.6%。

学历:大专以上学历占93.2%,其中,本科学历占53.3%,获硕士、博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的占6.2%;

所学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中91.5%的人所学专业为社会、人文科学,其中,新闻专业(含广播电视专业)占30.6%,外语专业占4.7%,其他文科各专业占56.2%,理工农医占8.4%;

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学历状况示意图

职称:正高职称占3.3%,副高职称占18.9%,中级占40.7%;

我国新闻从业人员职称状况示意图

政治面貌:53.1%为中共党员,19%为共青团员;

从事新闻工作的年资:资深的新闻工作者在我国现有的新闻工作者队伍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从事新闻工作的总体平均年资为12年,其中,从事新闻工作11年以上的资深人士占现职新闻工作者总数的48.4%;

工作性质:27.1%的人从事“编辑”工作,15.1%的人从事“采写”工作,30.1%的人为“编采合一”,其他27.7%。

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工作性质比例图

我国共有公开发行的报纸1944种,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216座,其中电台294座,无线电视台343座,有线电视台217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287座,教育电视台75座。

我国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结构图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双师型” 教师队伍

[基金项目]2015年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校企协同背景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386的阶段性成果

2013年6月,由教育部、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对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进行了宏观规划,提出了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成为高校新闻院系实施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加强高校新闻院系的师资队伍建设,实施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的“”,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步推动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的结合。

那么,针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当前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现状如何?作为地方应用性本科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哪些?是否有可行性的解决办法或途径?这些问题看似操作层面的问题,但如果深入探讨并成功实践,便可形成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问题,成果具有共享性。本文即探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之所以将地方应用型高校纳入本文研究的对象,原因在于我国现有的2824所本科院校中(源于2015年7月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作者注),绝大多数是应用型高校,同时地方高校由于地理位置和办学层次的限制,在实施卓越新闻人才培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可供利用的优质资源相对较少,问题或困难也相对集中,更值得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以保证卓越计划的有效普及。

一、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性

对于什么是“双师型”教师,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看法。主要有“双职称型”(也称为“双资质”型)和“双素质型”(也称为“双能力型”)两种说法。“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业界的职称,如在副教授职称外还有“高级记者”、“主任播音员”等职称;“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技能。还有的学者将“双师型”概括为三种:一是“双证书”,既具有相关技术职务,又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二是“双能力”,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三是“双融合”,既强调持有“双证书”,又强调具有“双能力”。

结合我国新闻传媒环境和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我们将“双师型”教师的标准界定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双素质”,既能适应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也能适应媒体的业务活动;第二个层次是“双资质”,它是在第一个层次基础上的提升,即同时获得各自领域里的资格认证,以证明教师的业务水准。

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对国家协同创新战略的积极回应。

2011年4月,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高等学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树立系统的人才培养观念,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协同创新的关键,就是要促进政产学研用等多主体间的深度融合,集中优势力量联合攻关,实现价值再创造。[1]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协同创新主体必须深入融合,合作互补,方可实现协同创新和协同培养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更要引导学生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营造同区域发展相衔接的、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努力实现高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无缝对接,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只有具备了双素质和双师型,才能适应和胜任这一角色。

2.建设“双师型”队伍是实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社会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发展靠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就在师资。因此,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的目标是“努力造就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精良、作风素质过硬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这也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基本内涵。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内容――“”主要为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而设,如果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教师本身都不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素质,这个培养目标势必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可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证,教师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并进而影响和决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

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优化高校教师结构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目前,地方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一是“哑铃”状年龄结构,即年轻教师和跨专业的老教师比重过大,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积累的中青年教师比重偏小[2];二是在教师的专业背景上,高校合并、专业扩招的后遗症依然存在:多数教师不具有新闻传播专业背景,多是从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转型而来,学历结构很不合理。[3]三是在年轻教师培养策略上,存在着培养途径单一、培养效果不佳问题。如为了适应传媒技术变革和高校传媒教育改革,大部分高校新闻传媒都是采取培养策略,帮助现有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但都是通过送出去学习、培训和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方式进行培养,真正到媒体参加业务实训、与行业企业进行横向合作以服务社会的教师少之又少;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跟踪评估机制,教师的培训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年培训人次成为考核评估的重要数据,而培训质量却无人问津。这种师资建设状况与真正的“双师型”队伍的目标要求距离甚远。

真正的“双师型”队伍建设,就是要广开渠道,多元培养,既要引进和聘用业界的骨干,更要积极创造条件对专职教师进行多途径业务培养。对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模式。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已经形成了双师制的传统,教师的构成一是受过系统学术训练的学者,二是具有业界精英的传媒人士,并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实行分类管理。这样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优化教师结构,包括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从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4]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传媒专业 “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思路

建设“双师型”队伍过程中,湖北文理学院新闻系本着培养途径多元化的原则,融合资源,尝试多种途径建设新的教师队伍,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主要途径包括:

1.双向互聘。

这种措施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地方高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实施较多的一种方式。一方面高校从媒体聘请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业务骨干和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和讲座教授,参与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实践指导、教学改革甚至专业建设和项目研发等工作;另一方面,媒体和行业企业聘请高校教师作为业务兼职,如特约评论员、特约记者、频道或节目专家顾问、兼职编导等等,参与到媒体业务实践中。互聘兼职有助于充实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为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奠定基础。

2.专职引进。

聘用行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的缺陷在于,一个人“身兼两职”,除非有超强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否则不能胜任兼职。尤其是在媒体压力倍增和高校改革步伐加快的现实环境中,如果没有相应的组织机制和薪酬机制作保障,互聘兼职将仅仅流于形式――一纸兼职聘书、一次业务讲座或者一节勉强的授课。因此,有必要采取更有效、更彻底的方式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即从业界引进业务骨干或者专家,作为专职教师。引进人才严格按照“双素质”要求,不仅有对口的专业,丰富的业务经验和技能,还能将经验和技能深入浅出地传达和传授给学生,以适应高校的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还有一种引进人才是应届研究生,不仅要求品学兼优,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更要求具备一定的实践经历和高水平的实践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为“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储备力量。

3. 自我培养。

相比前面的两种途径,“自我培养”是通过各种渠道,锻炼专职教师实践能力,打破专职教师专业背景不对口、实践经验欠缺、专业技能匮乏的现状,让“学院派”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过渡转型,这是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除了作为媒体兼职偶尔参与媒体业务活动外,还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是利用寒暑假或空挡学期到媒体参加阶段性实训,一般在一个月以上。实训期间,全天候参与媒体业务活动,发表或刊播若干实训作品,以此锻炼业务能力,并将业务经验融入后来的课堂教学中,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是鼓励教师或联手或独立作业,产生有一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践创新作品。如拿出某个时间段(一个月或更长时间),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承办地方台某档电视节目(最好是周播,以保证质量);创办校园网络电视,模拟地方电视台,进行校园新闻播报;与影视公司合作拍摄电影或者微电影,在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上播放,并进行分账合作。如湖北文理学院青年教师李韬创办的自媒体栏目《李韬爆笑生活》,每周上传一期原创短片到视频网站,目前已经上传100多集,有几千万的用户订阅,同时《李韬爆笑生活》还与其他地方台的生活频道签订合作协议,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2014年,由湖北文理学院官博电视编导专业教师蔡青导演的新媒体电影《爱谁谁》由中央6套CCTV《爱电影》栏目及武汉亚格光健康营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于2015年年底的贺岁档全网上线,在爱奇艺上线当天点击率达54万,位居商业电影点播榜前列。

三是鼓励教师与媒体进行科研合作和项目研发,在研发过程中锻炼教师的业务技能和服务地方的能力。如与襄阳广播电视台合作调研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改革创新的策略与路径》,对电视台的王牌节目“今日播报”的收视率进行跟踪调查和比较分析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教师走出校门,充分接触与了解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从而发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真正提升高校教师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地方高校由于地理位置和办学层次的局限,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困难,这些困难有的是客观原因所致,有的是主观因素造成。

首先是教师队伍的结构与质量先天不足。除了前文所讲的年龄结构、专业背景先天性失衡外,还存在学历和职称偏低、优质师资匮乏的问题。所谓优质师资是指迫切需要引进、能够胜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师。相对于传统专业而言,新闻传播类专业比较年轻,高学历人才培养数量相对较少;由于地理位置和办学层次的差异,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人才宁愿到一线城市的高职高专或私立高校任教,也不愿意选择三线城市的普通本科高校,导致地方高校多年来人才引进情况不尽理想,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结构性失衡。

其次是可利用的地方优质资源有限。以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师为例,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实践的环境大多在地方广播电视台。而绝大多数地方台囿于自身规模和层次,在设备和技术等方面难以企及省台和国家台,高校教师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实训,其质量和规格难以达到高水准。同样,一个地方电视台业务骨干的素养一般与更高级别媒体的业务骨干素养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地方高校无论作为兼职还是全职引进,在某种程度上都无法真正实现优质师资。

再次是双师型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缺乏。双师型队伍建设需要一定的保障机制,才能够让建设措施落在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如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甚至敦促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发展,规定时间和比例敦促新闻院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进度、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各种渠道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双师”素养;通过制定教师职称晋升与年终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分类评审和综合考核评价;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成效显著的“双师型”教师进行奖励和表彰;还应该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如“双师型教师办公室”,有序规划和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

但现实中,以上保障机制和措施在地方高校中几乎没有:学校没有相应的政策敦促教师进行实训,也没有对应的文件核算实训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工作量,更没有相应的经费解决教师实训过程中的开支。几乎所有老师都迫于完成学校规定的年度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而成为上课机器,写一些毫无实践价值和理论创新的学术论文。保障机制的匮乏,使得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成为空中楼阁。

当然,也有的学校比较重视专业教师的业务实训,能够充分利用地方优质资源进行多元化培养;也比较重视兼职教师的教学工作,但是却缺乏对教师实训成效和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估体系,存在注重过程却轻视结果的问题,这种仅仅依靠个人自律自觉的“培养”状态势必影响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教育之本在于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的水平,教师的品质决定了学生的规格。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利于建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健全完善的课程体系。从这个角度上讲,作为新闻传媒人才的制造工厂,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建立,首在师资”[5]。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口号已经提出了好几年,但是成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熟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并不多见。一个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要观念的转变、方式的创新、力度的加大和政策的支持等。针对地方性高校而言,由于受地理位置、办学层次和媒体资源的限制,新闻传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更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劲:《协同创新》,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贺萍:《探析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知识经济》2016年第3期

[3]姜小凌:《湖北省省属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分析》,《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

[4]林杏花:《国外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及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第3期.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第5篇

对于应用学科的大学生来说,四年大学生涯里学到的是以后可能会使用终生的生存技能,所以对于从事这些学科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为重要。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本身最好具有一定的实践经历。也就是说,高校应用学科的师资建设应该把注重实践能力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

应用学科教学中的两个现象

固有知识难更新

社会在进步,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日新月异,但是学生们的课本仍然在沿用若干年前的“经典”。应用学科虽然实用性强,但知识的淘汰更新快,原有的知识结构容易落伍。以新闻传播学为例,课本里举的例子是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经典则经典,然而很难契合当下的新闻事业。新闻业发展日新月异,然而新闻学教育开办几十年,虽然在努力改革,但依然是未能突出实践在教学中的地位。这也直接导致了教师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忽视。如果教师掌握的知识不能及时更新的话,教给学生的都是已经过时的内容,如何让学生出了校门去尽快适应工作呢?

课程实习遇尴尬

有种观点认为,应用学科都有充足的实习时间安排,何必一定要苛求教师呢?诚然,因为应用学科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有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实践教学环节在这些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一大批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干家。

但由于经费、岗位等条件的制约,应用学科实习的目的很难在短期内达到。仍以新闻传播学科为例,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视新闻资源为生命的各新闻单位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升级,许多单位都不愿意接受实学生,一些勉强接收了也很少让学生真正接触核心采编业务。一些单位曾表达过这样的担忧:“我们每个记者都负责专门的内容,和一些单位或个人保持联络,这是好不容易才发展起来的关系,如安排实习生跟他们熟悉了,以后该学生分到别的媒体工作,回过头来把我们的新闻资源抢走了怎么办?”这样的事情不光发生在新闻采编领域,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存在。正是这样的原因,才产生了货币银行学专业的学生到银行实习接触不了银行会计和信贷业务,会计专业的学生到企业实习不能看帐目,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到工厂实习不能了解企业生产和营销计划,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到外贸部门实习不能接触客户的被动局面。这种雾里看花、君子动口不动手式的实习实难达到预期目的,不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来得更有实际意义。

正是基于以上两点原因,目前应用学科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普遍缺失,相关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的建设都亟待提高。

引入实践能力的考量制度

前几年曾经有媒体报道,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而消息是新闻业务中最常见的文体。这些都使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到,有必要为应用学科的教育从业人员设立实践能力的考量制度。

具体实施措施可以参考我国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提出的关于实践的要求。在各地职业教育中,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少职业学校要求教师在具备教师资格证的同时,也具备相关专业的技能资格证,这种双师型教师是目前职业教育行业最受欢迎的师资力量,也是各学校着力打造的群体。另外,建立和不断完善兼职教师队伍也是满足高职教育教学要求的途径之一。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有选择地聘请有特长的教师任教,一方面解决自身教师队伍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弥补教育方法的缺憾,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综合以上,本文提出提高高校应用学科的教师实践能力的三种方法:

双向职业证书制度

即从业教师在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同时,必须取得任教行业的相应资格证书或专业职称,将教育者的职业技能同教育技能挂钩。而应用学科的教师如果在课余时间忙于备战论文以应付职称评审,对传授专业实践技能无暇梳理,势必会导致更多“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医学博士不会看感冒”的荒谬出现。因此,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审和晋升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要根据学科特点,来制定职称评聘工作标准,其中要把技能考核等级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职称要实行双轨制,既要求有相应的教师职称,同时还要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称评聘要挂好钩。比如说,不取得编辑或记者的职称,就不能在大学里从事报纸编辑学或新闻采访学的教学工作;没有一级播音员的职称,就不能教授播音发声学、节目主持艺术等播音系主干专业课程;要想在大学课堂上教授法律类专业课程,就必须取得律师资格证。

固定时间深入实践

参照职业教育领域教师每年必须实践两个月的制度,可以考虑为高校教师建立类似制度。为不耽误正常教学工作,可以考虑在每年的寒暑假各抽出一定时间,安排实践。如同学生的假期实习一样,教师也要进行假期实践,在实践中提高。

聘用兼职补充师资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第6篇

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经济时代的产物,又是自由、民主政治环境中媒介调整其与政党、公众、经济利益团体间复杂关系的权杖。在整个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新闻媒介既是历史的叙述者,又是现实社会的参与者。美国新闻职业走向专业化的过程,不仅有无数先驱人物为新闻自由前仆后继,而且在技术突飞猛进、民主政治环境的孕育、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中,开始渐成气候,如滚雪球一般越发庞大。战争、运动、萧条这样动荡的政治、经济环境也催生了新闻报道体裁、文体结构等新闻形式和内容的嬗变。当新闻作为职业获得专业称号的时候,它需要有其必备的属性,必须向社会证明它是成熟的复杂职业,是利他的正式全日制职业,从业人员要积累该职业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遵守该职业的伦理规范,以实现对公众利益的维护与守卫。

新闻与医学、法律等专业不同,没有非同寻常的深奥知识和复杂技能形成阻挡其他职业进入的保护性壁垒,新闻因为其大众化普遍性和尚未成熟的知识体系,专业化过程或许还没有走完。传播学者拉斯维尔和莱特对大众传播媒介社会功能总结为:监视环境、协调社会、传承遗产和娱乐,新闻业作为社会信息系统,在信息数字时代的运作确立其专业角色。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来自自由主义的媒介理论。按照这个理论,报业是一种自治的体系,是监督政府的第四种权力。它必须对政府、对政党、对政客采取一种独立的、批判的态度,否则便不可能保持它树立的公众“保护者”形象,便不可能拥有公众的信任。

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中“观点的自由市场”的提出,为新闻争取了自由讨论和出版的权利;安德鲁・汉密尔顿为曾格案件中舆论批评自由的滔滔雄辩,确定了抗拒政府压制民意的传统,还有那些在反抗《许可证法》、《印花税法》、《煽动法》等苛法的斗争中逐渐成长的独立性报纸,在走出政党操纵报刊的谩骂黑雾、在新式新闻事业中开始客观性报道原则的确定中,新闻自由开始闪现其特有的光芒。

从1833年本杰明・戴创办《纽约太阳报》开始,专业主义被煽情化的大众报业的洪流卷涌而下,直至1896年,阿道夫・奥克斯掌管《纽约时报》后提出高尚的新闻政策、独立公正的评论和正确详尽的新闻资料三大目标,与刺激性的黄色新闻相对抗。家族企业传统和专业主义精神的结合成为美国新闻史上的别样风景。《纽约时报》正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既遵循公共服务的观念,又秉承奥克斯家族的传统,绝非服务于某一利益集团。其所基本形成的新闻信息模式,则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根源。新闻史学家们把便士报所代表的办报模式称为“故事模式”,而把1869年后的《纽约时报》称为“信息模式”。信息模式继承了故事模式注重“事实”的传统,并创造性地将这一现代新闻业指向扩展到更为广阔的报道领域,使客观报道方式得到加强和提高。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客观性法则,特别是对新闻和言论的严格区分,已经深入人心,并得到广泛的赞誉。其间顺势而出的广播、电视,乃至今日的网络、手机等媒体,也只是对其内容的补正与丰富。

具有专业意识的新闻从业者二百多年却从未改变对独立自由精神的渴望和追求。在历经煽情主义的极端――黄色新闻之祸后,随着1947年哈钦斯委员会的总报告《自由而负责任的报刊》,社会责任论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新闻职业伦理和准则进一步确立。由自由放任到自由约束,正是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的日臻完善之路,尽管关于新闻工作者是否称得上专业人士在美国的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一系列的行业规范建立构建逐渐完整的新闻专业主义。正如《美国新闻史》中所说,世纪之交的美国新闻业已日益成为科层化的机构,编辑记者与经营管理人员逐步分开。复杂的经营管理问题,如抢占广告和销售优势、革新机构技术、处理节节升高的投资费用、越来越激烈的劳资矛盾等等,导致了一支管理队伍的产生。这一现象与当时美国企业界的经理人员普遍形成一个阶层的趋势相一致。与经营管理专业化趋势相一致,新闻工作也日益专业化,形成独立的编辑和记者群体。

新闻专业主义强调传媒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子系统的收集、整理、传播信息的功能和责任,在此基础上,它还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更权威的精神和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因此,新闻专业主义的涵义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和操作理念,包括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目标,独立于政府、公众、财团,担负独特的社会责任等一系列行为规范和行业标准。19世纪30年代,美国大众化报纸的滥觞标志着新闻业进入到大众化和商业化的时代,同时也表明,新闻业成长为一个独立的、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追求的行业成为可能。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规模的经营”使报纸一跃而成为庞大的产业组织,从而使职业记者成为一个较常态的行业。美国新闻史学家莫特认为19世纪70年代以后,独立报纸正式兴起。这一时期,独立报刊的共同特征大致反映出独立报刊思想的基本观点:第一、报刊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同时还要干预和推动社会;第二、性质上报刊是一个独立专业,因此,它必须是自主的;第三、报纸的目的是为公众服务,并反映民意;第四、报纸的运转是靠自己的有效经营,尤其是广告收入;第五、报纸的约束机制是法律和职业道德自律,尤其是后者。此时的独立报刊已具有一定的职业报刊精神和观念。这也是新闻专业主义最初的萌芽。

媒体在目前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硬新闻的式微,市场经济对新闻从个人到组织的侵蚀冲击,全球严肃新闻的娱乐化分量加大,大众文化工业的机械制造,新闻策划痕迹的日益明显,对新闻专业主义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专业主义与市场理念会在冲突中寻找平衡和生存发展。

参考书目

1.《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美) 迈克尔・埃默里, 埃德温・埃默里, 南希・L・罗伯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20世纪初美国的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主义确立》谢静《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1卷第2期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第7篇

一、报刊接触行为

如果我们把报刊大体上分为党报(如《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市民报(包括晨报、都市报、晚报类报纸,如《新民晚报》、《新闻晨报》)、专业报(如《经济观察报》)、文摘报、周报周刊(如《南方周末》、《新民周刊》)、月刊和其他报刊这样七个大类,那么,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上海新闻从业者平时最经常阅读的三份报刊,第一接触的以市民报的阅读率为最高,其次是党报和周报周刊;在第二接触的报刊中,市民报的阅读率仍然为最高,其次为周报周刊,党报到了第三位;第三接触的报刊中,周报周刊成为阅读率最高的报刊,其次为市民报和党报。从整个报刊的分布来看,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的报刊中,党报、市民报和周报周刊的阅读率占全部报刊的90%左右,第三接触的报刊中,这三类报刊的阅读率相对于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总体上有所下降,只占75%左右,其中党报的阅读率降幅最多,而周报周刊的阅读率则有所上升;其他各种类型的报刊,阅读率也有所增加(见表1-1)。

【表1-1】:请列举您最常阅读的三份报刊

党报

市民报 专业报 周报周刊 文摘报

月刊

其他 第一接触 30.40% 40.70% 3.10% 18.90% 4.60% 0.80% 1.60% 第二接触 18.40% 34.80% 6.40% 27.10% 5.60% 2.40% 2.40% 第三接触 15.60% 25.10% 8.10% 32.00% 9.20% 8.10% 1.90%

如果将从业者接触的三份报刊综合起来加以考察,各种报刊所占的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市民报(33.75%)、周报周刊(26.82%)和党报(21.67%),这三类报刊占全部报刊阅读率的比例超过80%。

【表1-2】:最常阅读的三份报刊的总和  党报

市民报 专业报 周报周刊 文摘报 月刊

其他 21.67% 33.75% 5.77% 26.82% 6.39% 3.64% 1.96%

调查显示,上海新闻从业者每周花费在报刊阅读上的时间,在6个小时以上,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将近一个小时的读报时间,其中花费在第一接触报刊上面的时间最多,平均每天阅读超过25分钟(见表1-3)。 【表1-3】:您常看的每一种报刊每周阅读的时间(分钟)

第一接触 第二接触 第三接触 每周所花费的阅读时间 161

115

102

不同类别的报刊所花费上海新闻从业者的阅读时间存在着差别,如果将报刊的出版周期等因素考虑在内的话,专业报刊以及周报周刊的阅读时间最长,每期平均阅读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而党报和市民报的阅读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见表1-4)。 【表1-4】:您常看的每一种报刊每周阅读的时间(分钟)

党报 市民报 专业报 周报周刊 文摘报 月刊 其他 第一接触 181

187

220

76

109   53  178 第二接触 132

147

125

66

103

128  117 第三接触 123

133

106

68

102

96

81

不同媒体的新闻从业者每周花费在阅读报刊上的时间,以电视从业者为最多,最经常阅读的三份报刊总计415分钟,其次为报纸从业者,每周三份最经常阅读的报刊花费时间总计366分钟,再次是广播从业者,共花费390分钟。

如果将年龄、学历、从业年限、职称、职务等有关因素引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上海新闻从业者花费在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报刊上的阅读时间,同年龄、从业年限、职称和职务因素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年龄越大、从业年限越长、职称和职务越高的从业者,对于他们选择的经常阅读的第一和第二接触报刊,每周花费的阅读时间就越长(见表1-5)。 【表1-5】:年龄、从业年限、职称、职务和每周阅读报刊时间的相关关系

第一接触

第二接触 年龄

0.270**

0.281**

367

346 从业年限

0.241**

0.237**

367

346 职称

0.175**

0.149*

0.001

0.005

368

347 职务

0.123*

0.021

352

二、广播电视新闻接触行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上海新闻从业者每周收看电视新闻的天数接近6天,也就是说基本上每天收看电视新闻;而收听广播新闻的天数则稍少一些。在不同媒体的新闻从业者之间,对于电视新闻的收看率并没有太明显的差别,而对于广播新闻的收听率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广播新闻从业者的收听率最高(见表2-1)。 【表2-1】:您平时每周有几天收看电视新闻和收听广播新闻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每周收看电视新闻天数 5.69 5.64 5.88 5.67 每周收听广播新闻天数 4.48 4.32 4.23 5.49

在各种不同的广播电视媒体中,上海新闻从业者接触较为频繁的依次为本地的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以及本地电台。对于境外广电媒体的接触率普遍较低,其中只有凤凰卫视接近3,也就是一般或有时收看的水平。在调查以前我们曾预计由于声画传播的特点,上海新闻从业者对如CNN、BBC这样的境外广电媒体的接触率应该会较境外报刊为高,因此特意在问卷中将境外报刊列入其中作为参照,但调查结果显示非常接近,都在偶尔接触的程度。在不同媒体的新闻从业者之间,电视新闻从业者对于内地广电媒体的接触率最低,但对于境外广电媒体的接触率略高;而广播新闻从业者对于内地广电媒体的接触率稍高(见表2-2)。 【表2-2】:广电媒体及境外报刊接触情况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本地电视台

4.43 4.37 4.07 4.6 中央电视台

4.08 4.17 3.68 4.23 本地电台

3.23 3.16 2.89 4.28 凤凰卫视

2.79 2.82 2.86 2.4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2.21 2.22 2.03 2.51 美国CNN

2.06 2.06 2.27 1.57 境外报刊

1.96 2.08 1.77 1.43 英国BBC

1.82 1.81 2

1.49 (1表示从未收听、收看或阅读,5表示经常收听、收看或阅读)

不同专业背景的新闻从业者当中,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对于国外媒体的接触程度要稍高于非新闻专业的从业者,而对于国内广电媒体(包括凤凰卫视)的接触率则要稍微低一些。 【表2-3】:不同专业背景广电节目和境外报刊接触情况

新闻专业 非新闻专业 本地电视台

4.29

4.43 中央电视台

4.02

4.14 本地电台

3.19

3.27 凤凰卫视

2.72

2.85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2.21

2.2 美国 CNN

2.12

2.01 境外报刊

2.02

1.93 英国 BBC

1.91

1.75 (1表示从未收听、收看或阅读,5表示经常收听、收看或阅读)

如果将年龄、学历、从业年限、职称职务等因素引入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年龄越大、职称和职务越高的新闻从业者,对于内地广电媒体的接触程度就越高,而对于国外媒体的接触程度就越低;学历越高的从业者,则正好相反,对于内地广电媒体的接触程度越低,对国外广电媒体的接触程度越高。凤凰卫视作为境外华语电视频道,其接触率与上述各种因素均没有相关关系。

三、网络接触行为

不容忽视的是,新兴网络媒体的出现,已经为上海新闻从业者带来了观念和媒介接触行为方面的影响。多数新闻从业者经常浏览内地的网站,也可以熟练使用因特网进行新闻采编工作。其中广播电台的新闻从业者无论对于浏览内地和境外网站,还是运用因特网作为采编工具以及多媒体的工作环境,其认同度都比其他媒体从业者要稍高。此外,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无论是浏览内地或境外网站还是对因特网和多媒体工作环境的适应程度,都较之非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要稍高一些。

【表3-1】:网络和多媒体使用情况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我经常浏览内地网站

4.04 3.97 4.18 4.2 我可以熟练地使用因特网进行新闻采编工作 3.75 3.68 3.91 3.95 我十分适应多媒体的新闻工作环境

3.72 3.65 3.87 3.9 我经常浏览境外(含港台)网站

3.53 3.46 3.67 3.77 (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 【表3-2】:不同专业背景网络和多媒体使用情况

新闻专业 非新闻专业 1 我经常浏览内地网站

4.14

3.96 2 我十分适应多媒体工作环境

3.82

3.73 3 我可以熟练使用因特网

3.79

3.62 4 我经常浏览境外(含港台)网站 3.63

3.44 (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

如果将年龄、学历、从业年限、职称职务等因素引入进行相关分析,我们发现年龄、从业年限和职称与网络和多媒体使用明显呈负相关,年龄越大、从业年限越长、职称越高,对于网络和多媒体的使用与适应程度就越低;相反,学历则与网络和多媒体使用呈正相关,学历越高,对网络和多媒体的使用与适应程度也越高。在进行了偏相关分析后发现,从业者对网络和多媒体的使用与适应程度,主要受年龄和从业年限两个因素影响,年龄越大、从业年限越长,对网络和多媒体的使用和适应程度就越低。

在新闻从业者广泛使用因特网的同时,他们对于网络媒体在新闻工作中作用的评价也是比较积极和正面的,大多数从业者认为因特网为新闻工作带来更为开放的空间,也基本同意由于网络媒体的出现,新闻工作的竞争压力有所提高。但对于商业网站的可信度有些心存疑虑,相反,对于那些由传统新闻媒体办的新闻网站,从业者对其可信度的认同要高一些。与网络使用的情形相仿,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较之非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更认同因特网为新闻工作带来更开放的空间,但显然非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却较多地感受到因为网络媒体出现而带来的工作压力。新闻专业背景的从业者无论是对传统媒介自办的新闻网站还是对商业网络公司办的新闻网站可信度的看法,都比新闻专业背景从业者要稍微高一点点。

在进行了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后发现,年龄、从业年限和职称与对因特网的正面评价呈负相关,年龄越大、从业年限越长、职称越高的从业者,越不认同因特网为新闻工作带来更开放的空间。

【表3-5】:对网络媒体的看法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因特网为新闻工作带来更开放的空间

4.05 3.98 4.26 4.22 网络媒体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新闻工作的竞争压力 3.78 3.75 2.79 3.98 传统媒介自办的新闻网站可信度很高

3.34 3.31 3.28 3.99 商业性的网络公司办的新闻网站可信度很高

2.68 2.63 2.74 2.93 (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中立,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 【表3-6】:以下是一些有关网络的描述的评价,您是否同意

新闻专业 非新闻专业 1 因特网为新闻工作带来更开放的空间

4.08

4.03 2 网络媒体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新闻工作的竞争压力

3.78

3.8 3 传统媒介自办的新闻网站可信度很高

3.32

3.3 4 商业性的网络公司办的新闻网站可信度很高

2.71

2.68 (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中立,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

四、新闻理论与业务类媒介的接触行为

新闻理论与业务类的媒介,是新闻从业者提升自己的理论与业务水平的一个途径,也是业内沟通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新闻从业者可以建立起一个虚拟的行为社区,在其中对新闻专业理念及其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并最终达成职业理念共识。在调查中,我们把相关的这类媒体分为三大类,一是新闻理论类期刊如《新闻大学》、《现代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等,二是新闻实务类期刊如《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记者》、《电视研究》等,三是新闻业界网站如中华传媒网、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传媒观察等。调查发现,上海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理论类期刊、新闻实务期刊以及业界网站的接触情况不容乐观,均在偶尔接触的水平上下,其中新闻实务期刊的接触情况总的来说相对稍好一些。在不同媒体从业者之间,广播新闻从业者对上述三类媒介的接触稍多一些,而报纸新闻从业者对新闻实务期刊相对较为重视,电视媒体从业者相对略微重视新闻理论类期刊。 【表4-1】:专业杂志和网站接触情况

总体 报纸 电视 广播 新闻理论期刊 2.16 2.03 2.45 2.54 新闻实务期刊 2.71 2.77 2.42 2.74 新闻业界网站 2.28 2.31 2.11 2.36 (1表示从未阅读或使用,5表示经常阅读或使用)

在这类媒介使用上,不同专业背景的从业者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别,新闻专业的从业者对于新闻理论类期刊、新闻实务期刊和新闻业界网站的接触率并不高于新闻专业的从业者,相反还要稍低一点。 【表4-2】:不同专业背景对专业杂志和网站的接触情况

新闻专业 非新闻专业 新闻理论期刊

2.14

2.17 新闻实务期刊

2.67

2.75 新闻业界网站

2.24

2.29 (1表示从未阅读或使用,5表示经常阅读或使用)

将年龄、学历、从业年限、职称、职务等因素引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接触新闻实务期刊的频度同这些因素有显著的相关。年龄越大、从业年限越长、职称职务越高的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实务期刊的接触率越高。 【表4-3】:年龄、从业年限、职称、职务同新闻实务期刊接触率的相关关系

年龄

从业年限

职称

职务 接触新闻业务杂志频度 0.280** 0.267** 0.248** 0.164**

389

388

393

376

结论与分析

从上海新闻从业者的媒介接触和使用行为看,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已经开始呈现创造出新闻采编的新的工作环境,体现出其影响力;从业者对于传统媒介自办的新闻网站的可信度的认同要高于商业网络公司的新闻网站;尤其是年轻的新闻从业者,对网络使用和适应程度都比较高,对其积极影响也持肯定的态度。

但是,在传统媒介接触方面,《人民日报》、《解放日报》这些党报在上海新闻从业者当中的影响力要低于如《新闻晨报》、《新民晚报》这样的市民报纸,也低于其他新闻类的周报周刊,这种情况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在“媒介间的议程设置”过程中,媒介学者发现,其议程的影响力一般是从高品质的主流媒介流向其他媒介,比如在美国新闻界某次报道总统竞选时,其他媒介记者往往会先看《纽约时报》记者如何写稿,就知道自己的报道应该强调什么。②党报在上海新闻从业者的媒介接触中并没有占据重要的位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党报作为大报,不仅难以在媒介间的议程设置中起到应有的影响作用,而且也在丧失其高品质主流报纸应有的社会地位。

在新闻从业者的广播电视新闻接触行为中,境外广电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并不如预想的那么大,广播的影响力也不像一般想象的那么小,至少新闻从业者收听本地电台新闻的程度总体上还是超过了一般收听的水平。但是越年轻、学历越高的从业者,对境外广电新闻媒体的接触程度就越高,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这种状况意味着在年轻的、高学历的从业者报道新闻时,其议程框架和新闻价值判断有可能会比年长的、工作年限长的、职称高的从业者更容易受到境外媒体议程框架的影响。

此外,新闻理论和实务类期刊与网站在上海新闻从业者当中的影响力是比较低的,这一方面要反思新闻学术研究与实践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到作为一个正在走向专业化的行业,新闻业的专业社区还没有建立起来,新闻职业理念的共识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