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合集7篇)

时间:2024-03-30 10:24:40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第1篇

1999年8月22日23:50,凤凰卫视第一个新闻时事分析评论节目《时事开讲》开播。凤凰卫视对这个节目的描述为:“针对国际和两岸的重大事件、突发新闻,从华人的角度与视野作出分析评论;展望事态发展的状况,请相关专家深入讨论事件的真相及内幕。”《时事开讲》是一个定位为谈论当天发生的事情,给观众提供即时性新闻评论的节目。节目的形式也是一位主持人与一位新闻评论员,讨论当天发生的即时性的大事,进行适时的评判与指点。该节目被许多学者认为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节目形态比较

《新闻1+1》的前身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央视论坛》栏目。作为一档纯粹的评论性栏目,《央视论坛》在后期选题范围狭窄,多是针对国家政策进行的阐释和解读,言论一边倒,主持人和嘉宾都是代表媒体的观点,论坛中缺乏百姓声音,对于观点的阐释也缺乏论辩色彩,是一档缺乏“个性”的节目,最终被观众远离。?q?在此之前,央视已有以《实话实说》为代表的话题类评论节目,有以《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为代表的调查类评论节目,有以《面对面》为代表的人物访谈式的评论节目。《央视论坛》的创办定位就是纯观点解析式的评论节目,后期因逐渐脱离初始宗旨而于2006年停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新闻频道经过精心策划和筹备,为白岩松量身打造了这档直播新闻评论节目,弥补了新闻频道纯观点式新闻评论节目的空缺,也避免了多数新闻评论节目的弊病――述多于评。节目开播以来,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尤其是节目采取现场直播形式,打破传统的新闻栏目播报旧制,向观众展现当天新闻话题的事件全貌,解读事件真相,不仅满足了观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也满足了他们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及意义的深层次需求。

在《时事开讲》创办之前,在国内以评论员身份去讲话的电视节目几乎没有,《时事开讲》的创办开创了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最重要的是,在凤凰卫视的高层看来,这个节目几乎没有成本,而且是在大家最不看好的晚上23点50之后,即使反响不好,影响也不会太大。就是在这种试试看的情况下,中国第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开播了,但是之后这个节目以其独特、犀利、大胆的言论吸引了大批政界、商界、教授、学生等观众群的追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引起其他电视台的效仿。

《新闻1+1》与《时事开讲》的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纯观点式的新闻评论节目,且都采用直播的方式(后者是准直播,录制与播出时间间隔很短,几乎没有剪辑,在此也算作是直播形式);二者都是每周周一至周五播出,但播出时间不同,《新闻1+1》现在的播出时间是每晚21:30,而《时事开讲》调整之后为每晚23:05左右播出。

节目选题比较

《新闻1+1》和《时事开讲》分别作为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的王牌时事新闻评论栏目,在选题上具有众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以当天或最近发生的、引起大家广泛关注和议论的新闻为选题进行评论,选题一般集中在时事新闻、社会民生、经济、军事之类。但因为二者的播出平台不同,在选题方面还是各有差异。与代表党和国家的中央电视台不同,凤凰卫视是一家商业电视台,其背景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选题范围。但是以普通话为播放语言的凤凰卫视是一个有着强烈华人意识的中文媒体,华语媒体身份以及作为面向全球华人的媒体,决定了拥有共同的文化之根的凤凰评论员,用华人的思维和观点来解读新闻事件,从民族的立场发表言论。

凤凰卫视的很多节目是没有人审稿的,这就为节目的选题拓展了很大的空间。凤凰卫视的新闻评论节目不仅把视线放在国内大陆地区新闻事件的评论上,更是将眼光放在大陆电视台很少报道和评论的港澳台新闻事件上。台湾的政坛变化和每次选举的进展都是凤凰卫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热门话题。凤凰卫视的新闻评论节目“另类选择”“多元化选择”的特点凸显出其选题上的独特个性。此外,凤凰卫视开拓的评论空间还在于国际问题方面,他们会针对当下发生的热门国际话题给予置评,积极争夺事件的“第一解释权”。

评论员特色及评论视角比较

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来讲,评论员在节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节目的标志和品牌。他们通常具备相对独立和完全的话语姿态,而且有着深厚的知识积累及较强的判断力和影响力,对新闻事实进行解读性分析、价值判断或是形势预测。“在以评论员为中心的电视时评中,主持人成为配角,成为代表观众参与言论的符号,并且可以藉此补充新闻背景、分析新闻性质和走势、评价事件意义和影响等。但在具体操作中,主持人与评论员一起把握评论氛围和话题走向,其侧重点因栏目而各有差别。”?r?

《新闻1+1》较为固定的评论员是白岩松,但是当涉及一些较为专业的领域,节目会邀请一些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和高级官员作为节目评论员,因此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尽管《新闻1+1》的创办宗旨是“给您不一样的解析”,力求对事件进行深刻、公正的评论,但由于行政和体制的双重规范,它会不可避免地站在党和国家的角度去解读事件。值得称赞的是,《新闻1+1》的节目评论员并没有一味宣讲和图解党和政府的声音,尤其在涉及政府的一些负面新闻时,评论员会给予客观甚至严厉批评性的言论,这也是节目开播以来受到广大观众欢迎的主要原因。

与《新闻1+1》相比,《时事开讲》拥有自己固定的“自由评论员”,他们签约于凤凰卫视,有的还担任一些高层管理职务,但由于凤凰卫视的媒介性质和运行机制不同,所以他们的话题顾忌较少。同时,凤凰卫视“名记者、名主持人、名评论员”的“三名”战略也使节目评论员们的个性特征非常鲜明,言论风格和语言表现从来不拘泥于任何形式,观点独特、辛辣,尤其是站在世界华人的大角度去评析新闻事件,给内地观众不一样的解析和评论。由于争取到了“第一解释权”,因此在对外传播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节目谈话过程控制比较

《新闻1+1》与《时事开讲》在谈话过程管理方面也有所不同。《新闻1+1》开创了一种“双人舞蹈”的新范式,董倩的身份是主持人,对节目进行引导,对新闻意见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平衡,形成双人立体交互式评说模式。在《红包怎么包》这期节目中,当白岩松把东莞市政府的红包计划与港澳进行比较时,董倩提出质疑:“刚才你举的澳门和香港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例子,是一种无条件的社会分红方式,而我们今天说的东莞市尝试性的做法是有条件的,……有可比性吗?”采用这样的节目样态是非常科学的,它既能避免直播中出现偏私或者无意识消解核心价值体系的话语,又体现了“不一样的解析”这句栏目宣传语的能指。?s?

《时事开讲》的谈话过程管理主要由评论员控制。主持人的作用只是提出问题以引出评论的由头,在评论员展开评论之后,主持人就成了聆听者。评论员完全掌握节目话语的主导权,他可以等待主持人发问,也可以自己设置问题,自问自答。《时事开讲》节目主持人董嘉耀认为“我作为串场,只能提供新闻背景事实和外界的反应,但不能发表意见和评论。我的意见和取向,甚至对于这件事的看法隐含在我的发问与对于此事件的最后结论。最重要的是,我恪守这样一个原则,新闻和评论必须分开。我提供的是新闻,但绝对不是评论。”?t?这个认知也彻底改变了董嘉耀对节目形态的整体操控。

《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目前唯一的一档纯观点式新闻评论节目,开播时间虽短,但从它身上折射出了多年来央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状况。它是扩大央视部级电视台影响力的核心举措,是其完善频道专业化、提升竞争力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在新闻频道系统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作为我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时事开讲》已有10余年的历史,依旧是凤凰卫视的品牌评论节目,尤其受高端受众的青睐,其“民族性、国际化”的节目定位,与凤凰卫视的办台方针与目标是一致的。二者都是当下比较成功且具有代表性的新闻评论节目,对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同时也必将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化、法制化建设做贡献。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栏目责编:胡江银

注释:①张禹:《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初探》,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②胡振华,曹辉:《浅析和节目风格的差异》,《新闻天地》,2008(9)。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第2篇

关键词:深度报道;新闻评论;融合;《焦点访谈》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2-0091-02

近些年,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已成电视新闻学界和业界研究及探讨的一个热点。但是,热点主要侧重于对栏目体裁的划分,而对两者是否存在融合之势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讨甚少。为了弥补这一空缺,本文试图以《焦点访谈》为例,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剖析,使人们认识两者融合现状,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意见。

一、两者的概念

时下,学界对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的概念界定互不相同,业界的探讨也仁者见仁,并总认为深度报道就一定是称为“关注”、“焦点”、“核心报道”等名义的大题材、大通讯。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新闻评论其实是深度报道的一种‘老体裁’,因为深度报道只是一种报道形式而并非报道体裁。[1]”目前,我国电视界已存在一些栏目是典型的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的融合,如《新闻1+1》、《焦点访谈》等。那什么是深度报道?又何谓新闻评论?倘若准确把握了两者的概念,就很容易明白它们是如何进行融合的。《新闻学大词典》给深度报道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而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范畴[2]。

从概念上可知:深度报道是一种运用各种方法,从各方面“挖掘新闻本源”的报道形式,而新闻评论是一种通过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闻事件和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来“启示新闻事件本源”的体裁。由此可知,两者是通过“挖掘”与“启示”的手段融汇于新闻本源。

二、融合现状——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为例

(一)栏目定位

《焦点访谈》栏目的最初定位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语评说”。前三句是告诉观众:《焦点访谈》栏目是深度报道,而最后一句又警示观众:它也是新闻评论。整个定位既含有深度报道的特点又涉及到新闻评论的特点,则再次验证它是一档以深度报道为主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在1998年,《焦点访谈》栏目又提出了新的定位:“用事实说话”。较于之前的定位,它更加强调“事实”两字:一是评论者不需要对栏目内容做出主观评价,只需让新闻事实客观地传达给观众记者和评论员想要说的话,这体现出深度报道的优势;二是电视媒介要发挥自身的特性,多用画面语言作论据,在深入事实的基础上展开评论,而不能像纸媒那样,仅停留在纯抽象的概念演绎,这采用新闻评论的体裁。如把优势与体裁融合则是:“用事实说话”表明栏目中所有的“访”与“谈”都是围绕某一新闻事件的“事实”展开的,且“访”与“谈”又是以深度报道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缘起、发展及归宿的客观叙述。它用事实说话,对事实进行多层次、立体化的透视,最后由主持人对事实作出理性的点评,并引导观众去思考。如《黄浦江死猪事件溯源》,栏目中记者的“访”、记者与被采访者以及主持人的“谈”都是围绕“死猪事件”展开的,且栏目对于死猪事件的溯源,更多地是借助摄像机镜头呈现。

(二)栏目要素

任何事物都有构成它的基本要素。新闻评论作为议论文的派生体裁,其要素是论点、论据与论证。深度报道作为一种独特的报道形式,其特点主要有:思维的立体性、背景的广阔性、论理的思辨性及开掘的纵深性[3]。《焦点访谈》作为一档以深度报道为主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既有新闻评论的要素,又有深度报道的特点。以《问诊“带病”电梯》为例,栏目的中心论点出现在中间:说到底,一个字——钱,都是“省钱”惹的祸。继而运用一些事实性论据如“深圳市罗湖区长虹大厦内,一名实习女护士在乘坐电梯时头部被夹,导致动脉破裂当场身亡;湖北宜昌,正在运行的超市手扶梯断裂,一名老人坠亡。”和相关理论性论据如“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规定,电梯更新改造的经费可以从住房大修基金也就是业主在购房时所缴纳的公共维修基金中提取”去论证“为何是省钱惹的祸”。在思维的立体性上,编导通过对电梯受害者、伟达电梯公司负责人和其他方的考证来证明论点,且对论点做出了批评性的判断和对电梯该如何确保安全给出了具有主观思维的对策。在背景的广阔性上,栏目并非就事论事、低酌浅唱,而是取材空间广阔,以论题(事故频繁发生)为主线,用翔实、生动、有说服力的论据论证“‘省钱’是事故发生的关键”。在论理的思辨性上,栏目从事故频繁发生着手,得出“省钱”惹的祸,进而提出两个疑问:有没有办法降低这种风险?比如缩短电梯使用年限,让它在可能出事前及早退役?疑问的提出和后面的论证对观众有很大的启发。在开掘的纵深性上,栏目侧重于回答“Why”,分析了电梯的直属利益群体(物业公司、维修公司、生产厂家及监督部门)的表层,又深层次地挖掘其背后的利益分配。

(三)栏目语言

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分析,语言是传播过程中的一种编码方式,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深度报道属于一种详访型报道,对语言有着生动和准确的要求。新闻评论属于理论范畴,表达的又是观点性意见,为了能让观众认为栏目好看,其语言应是“平易近人、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爱憎分明、入情入理、情理交融、朴素精炼、要言不烦”[4]。以《村医,你过得还好吗?》为例,它所涉及的时间(年份、月份等)、地点(各村卫生室、卫生局等)、人(村医、患者等)、事(生存状况)、过程(政府补助下发等)、关系(医患关系、村医与上级领导等)等都是可以找到确切的汉语言符号;此外,栏目运用电视语言(画面和声音)对新闻事件的过程及场景进行展现,生动形象地记录人物言行举止。在对事件的评论上,主持人也是以平等的姿态对待观众,巧用比喻、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深奥的道理讲述的实在、通俗。

三、对两者融合的建议

《焦点访谈》栏目开创至今已十年,其收获的不光是赞誉,还有对某些缺点和问题的批评。如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说情面前败下阵,评论变成桑拿按摩”[5]等,都让普通群众和上层领导不满。

(一)拓展报道深度、加大评论力度

与普通的资讯类栏目相比,《焦点访谈》栏目的“深”理应体现在对新闻事件的挖掘。但是,它并非每一期都是既探讨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又对其意义及影响进行揭示,进而预测其发展趋势和运行规律。如《被吞噬的花季》,虽然有繁杂的材料,且在对材料的抉择中具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思想性,但是却未能将典型的新闻素材锤炼成主题深刻的报道,更没有挖掘出新闻事件的真实本质。《焦点访谈》栏目特色源于批评。但近年来,栏目批评力度严重不足,应景选题逐年增加,选题缺乏针对性。就2013年5月63期的选题看,批评性的尤其是贬斥性批评的选题仍显不足。如在这63期播出的节目中,就有很多节目雷同,内容空泛。无论从栏目定位还是从报道的深度广度上考虑,都应改变此窘局,把真正关心百姓疾苦的选题拿上来,不要再作“应景文章”。比如对《有你才幸福》这部央视电视剧分析就是应景和宣传的文章。另外,《焦点访谈》栏目作为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的拓展及延伸,在取材上要偏重对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的深层次剖析,以便观众对其有更深的理解;要通过对某些个案的翔实披露,以便对其它违法乱纪现象起到震慑,进而唤起人们与丑恶现象作斗争的决心;要进一步开展“走转改”的活动,有针对性解决社会突出矛盾,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提高主持人、记者的专业素养

第一,主持人转向全能型。与其他类型的电视栏目不同,《焦点访谈》栏目中的主持人时刻都在介入栏目现场,他们的专业素养对栏目中观点传达及表述所带来的影响已渗透到栏目的话语表达中。目前,它面临的一大瓶颈就是缺乏全能型主持人。栏目中的主持人还停留在点题、串词,然后总结栏目观点的阶段。其实,除此作用外,主持人更应与栏目中其他角色进行潜意识的交流,在栏目中既要引导话语的拓展及延伸又要对其出现的观点进行理性的分析、综合及提炼。因此,如要突破这一瓶颈,主持人应做出角色转变:从传统的单一的主持人角色逐渐向观察员、评论员等全能型角色的方向发展。

第二,记者转向评论记者。《焦点访谈》对新闻事件的时效性有着较高要求。这意味着栏目记者必须具备现场评论的专业素养。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直接采访者,掌握了很多一手材料,对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也有着更为详实的把握。所以他们更有发现问题,找到评论最佳点的优势。可是《焦点访谈》栏目部分记者并没有很好的利用此优势,而是把自己局限于报道者的角色。

(三)联合多种媒介手段

目前,《焦点访谈》仍然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在传播范围上的优势来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例如,网络上虽存有及时更新的栏目视频及主要内容的文字,但这些在网络对新闻事件的相关搜索上并不占优势,这也使得栏目的时效性及品牌影响力受到制约。因此,《焦点访谈》应加强栏目内容与网络、手机电视等新媒体渠道的链接,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品牌影响力。此外,在互动上,它也很少根据议题的需要,利用视频连线、音频连线等方式对网友的评论及网上跟帖进行理性分析、总结及提炼。为了拓宽报道的深度及强化评论的力度,它也应吸纳来自不同媒介的意见表达群体,从传统式的“意见引导”走向新型式的“意见整合”。

参考文献:

[1] 龚立堂.新闻评论就是深度报道[J].新闻战线,2009(10).

[2] 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 解维权.深度报道的特点和思路[J].新闻知识,1996(11).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第3篇

【关键词】电视媒体 新闻评论 风格特色

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是随着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一批电视新闻节目产生逐渐成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我国新闻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但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电视媒体的影响力逐渐式微,促使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众多电视媒体开始对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做出革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样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批如《新闻1+1》、《新闻公开课》、《时事开讲》等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开始出现,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以央视《新闻1+1》为例,分析在新媒体时代它的风格样式和新闻评论特色。

一、新闻评论节目的特色

1、选题关注热点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源出现了多样性,较之以往由电视节目提供信息和热点话题所不同,新式的新闻评论类节目基本上是按照已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它已经不再仅是信息的提供者。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一般都会选择当天的或者最近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论,注重解读突发事件或者重大危机事件。《新闻1+1》十分注重评论的时效性,所涉及的话题都是新闻发生当天或短期内的社会热点新闻,节目在追求时效的同时,注重深度思考,解读事件不忘提出自己的观点。①笔者对《新闻1+1》2013年3月25日至4月8日的11期节目的选题进行分析,发现全部都是当天最热门的新闻事件或者新闻话题,包括主席出访、杭州叔侄冤案、景区涨价等等,这说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对选题的时效性的重视程度大大增强,这一改变可以有效的增强电视评论节目的时效性,激起观众的兴趣引起共鸣。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通常立足社会热点问题比如民生问题等,它的切入口很小,一般不会选择宏观的或者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评述,而是采取由小及大,由微观到宏观的一个层次梯度进行评述。比如《新闻1+1》,它为日播形式,每天都会对当天的或者近期的某个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如2013年3月30日播发的《这个错判,今天是否还会发生》,4月12日播发的《活禽市场,关?还是管!》等,都是普通民众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也都是切入点很小的话题。

2、新闻评论有声有色

主持人是评论节目的核心人物,是整个节目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于整个节目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评论节目十分重视新闻主持人的选拔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一般选择有实际报道经验的优秀记者作为主持人。主持人不仅是一个提问者和串联者,而且对节目观点进行宏观把控,对新闻进行有益的平衡和补充,把选题的思考空间留给观众,在每个“关节点”发出疑问,防止受众落入窠臼。②对新闻事件进行合理而全面的解读,积极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保证舆论的正确走向。以《新闻1+1》为例,该栏目最初的模式是两个主持人白岩松加董倩,现在改为单一评论员,由董倩和白岩松轮流主持。这两名经验丰富的主持人,用深刻、理性、犀利的语言对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积极有效地掌握节目调度,把握节目的整体风格、评论的倾向和节奏,协调可能在评论节目中出现的当事方和第三方评论的关系。

在近些年的新闻评论节目中出现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大量的画外音评论的使用,现场记者不再出现在镜头当中或者并没有栏目记者出现在新闻现场,而是使用了大量的已有的音视频素材。这样的评论形式,既可以弥补现场感的不足,做得声画对位使得画面富有真实感,也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介入过多的嫌疑,给切实的画面添加文本解读和观点评述,在不知不觉中将栏目的意图和观点传递给受众。如《新闻1+1》、《新闻周刊》中的视点栏目、人物栏目都大量的使用了画外音评论。

在以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如《焦点访谈》等节目都极少使用第三方评论,但在这些新式的评论节目中第三方评论被大量使用。第三方评论一般都会请在社会中有影响力的专家,他们具有着较高的权威性。第三方事实上与新闻事件相关方没有直接关系,新闻评论栏目可以借用第三方之口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这样可以避免预设立场之嫌;多种声音的加入,也可以拓展节目的层次和深度以及节目的丰富性,对于整个节目的节奏也有影响,第三方也可以很好地同节目主持人进行互动和交流,把自己的观点摆出来,双方合力制造舆论场。

3、事件与评论交织并进

电视画面在展示评论中的事实时,比文字有着更加直观的优势,那些记录新闻现场的图像更是对事实的一种再现。除了镜头语言外,电视媒介重视视觉和听觉的特征,也使其拥有了采用解说、同期声、背景资料、字幕特技、图表、多媒体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对于抽象观点的表达,或是评论中论据的呈现,都增进了说服效果。③在电视新闻评论的节目编排中,我们看到有以下几个方面来共同建构节目:两个场(事件发生地、演播室)以及三方人士(事件当事方、独立第三方、主持人)。这些因素在节目的结构中是交错的,事件信息挖掘展示和多方评论交织并进,不是按照线性的讲故事的模式,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往前推进。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风格变化

1、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相结合

在新媒体时代,由于时效性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电视媒体已经不再是信息的第一者,所以目前存在着传统媒体由事实的者逐渐向观点的者转向的趋势。早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往往都是摆事实,给出明确的意见和观点,存在着重事实轻评论的现象。当下的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会对新闻事件或者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事件发生的机制,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并将事件放入整个社会的全局进行考虑,新闻评论节目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摆事实讲道理的模式。

我们试比较央视的新闻评论节目《焦点访谈》和《新闻1+1》。两个节目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焦点访谈》更类似于一种新闻监督报道,通过记者深入现场挖掘事实,最后由主持人来评价事件,营造社会热点话题,着重对于事件本身的展现,如在1997年播出的《罚要依法》的节目流程是:问题的举报――新闻记者调查揭示事实――节目主持人评述,这是一种线性的模式。《新闻1+1》是关注当下已经存在的热点问题,不断深挖事件发生的内在逻辑机制和事件的影响,它采用的模式是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追踪调查,配合演播室的评论解析,穿行,是一种非线性的模式。它是一种事实与评论并重或者是评论分析重于事件本身的结构。例如《新闻1+1》在4月17日的《修路不能靠暴力开路!》,它并没有单纯地指责施工单位的野蛮行径,而是针对这种暴力打斗行为延伸到了中国目前存在的征地问题,归纳其中的原因,延展出转型期中国的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交织的现状,再依靠评论员和第三方评论对事件进行梳理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2、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因此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在新闻评论节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形态。如央视的《新闻1+1》、《新闻周刊》等栏目都在新浪微博中设置了自己的公共账号作为与网友和电视观众交流互动的平台,且在电视节目的播出过程中也会大量使用来自网络的信息包括网友的评论等,其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多数也是来源于网络的。

同时,电视屏幕和电脑屏幕的重叠,评论类节目在电视上播出的同时也可以在网络上收看,而且随着视频网站的大量出现,受众不再限于电视媒体的线性传播,可以自由的在网络上寻找自己关注的节目反复收看。

结语

央视的《新闻1+1》栏目体现了中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的诸多特色和变化。它注重即时性,大胆采用多样的电视语言表现形式,在维护社会利益、引导社会舆论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从它身上也反映出了电视节目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①陶嘉琦,《央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特色评析》,《媒体时代》,2012(4)

②周俊、毛湛文,《解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说服力》,《电视研究》,2012(2)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第4篇

关键词:电视评论节目 《新闻1+1》 第一解释权

作为央视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新闻1+1》自2008年3月24日创办以来,不仅赢得了收视率,也赚足了业内的口碑,获得诸如“《新闻1+1》成为电视评论节目的旗帜”、“《新闻1+1》开创中国电视评论新范式”等赞美之词,其明确的“给您不一样的解析”的节目诉求,树立了新传播时代电视评论节目对第一解释权争夺的典范,为中国电视评论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范式和改革思路。

新传播时代热切“呼唤”第一解释权

肖·阿·纳奇拉什维里曾在《宣传心理学》中说:“任何信息的报道,某些事实的描述,如果不加专门的解释和评论,对人们的定势是几乎不能产生影响的”。①在当今信息爆炸、资讯过剩的时代,解释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主流媒体想要发挥主流影响力,必须牢牢把握第一解释权。所谓第一解释权,不是传媒的一种权力,而是一种基于以往业绩所获得的公认判断,即受众心目中对一个传媒解释、分析、判断能力和水准的判断;也不是传媒的一种权利,而是因为一个传媒的解释、分析、判断与事件实质、历史走向的相互印证,在人们心中赢得的信服。②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人类的信息传播历经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过渡到电子传播时代,而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出现则将电子传播推向了更高层次,它们在促进传统传播媒体变革与转型的同时也改变了广大民众获取信息、接收信息、传播信息的方法和渠道。在新的信息传播运作机制下,一个媒介所赖以赢得竞争、赢得对手的主要因素,决不只是靠具有原创性的独家新闻,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揭示蕴藏于事实中的真谛,以有形意见的形式告诉受众该事物发生的性质、原因、意义及发展的趋势,才是一个媒体在舆论引导和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李良荣在2008年对我国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新闻学盘点时说,“这个盘点所显示的是中国新闻业新的传播生态。这个新的生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处在一个全球性的传播状态下;第二,处在风险的传播状态下;第三,处在网络化时代的传播态势下,人人都拥有传播平台。”③这三种传播状态,不仅对及时、真实、可靠的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诉求,也要求传统主流媒体凭借其权威性和丰富的资源,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作出第一解释,占领舆论高地,增强舆论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传播中争得话语权和主导权、在危机传播中消除恐慌稳定民心、在网络传播众声喧哗的信息证实危机中提供价值和权威。

《新闻1+1》对第一解释权的争夺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各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直接做出规律性的认识、前瞻性的剖析和解释事理、发表意见,并意图深化为对哲理的某种感悟和提炼的文体或节目形式的总和,历来被称为媒介的旗帜和灵魂。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由于采用视听结合的多感官符号共享的综合传播形式,运用“电视化”的表现手法,为意见性信息的表达创造出了更多更灵活的形式,构建了更为活跃的话语平台。④《新闻1+1》目前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深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其明确的节目诉求“给您不一样的解析”,展现了作为主流媒体对第一解释权孜孜不倦的追求。第一解释权,并不因为某个传媒历史悠久、地位重要就自然获得,也不会因为其曾经拥有这样的解释能力和业绩就永远拥有,需要通过传媒不断的努力和其实践效果来保持。

谁在解释?《新闻1+1》由白岩松、董倩联袂搭档主持,形成双人立体交互式评说模式。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而言,其最核心的价值应该是新闻评论员本身,而有声誉的新闻评论员,更是评论性节目中的无价之宝,其价值就在于不仅能敏锐地感受到新闻信息,而且能够接纳、吸收和解读信息,并创造出新闻附加价值。《新闻1+1》起用了资深记者出身的白岩松作为新闻观察员,他擅长通过专家一样的评论和学者一般的反问,最后引出自己独特的意见与思索。机敏和语言犀利是白岩松的优势,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风格自成一派。董倩作为一名从《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新闻会客厅》等重量级节目中成长起来的主持人,她能对节目进行有效掌控,对新闻意见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平衡,引导受众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平衡整个话语场。一位极具个性的新闻观察员与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主持人的搭配,足以在公众心目中形成某种期待和公正。同时在遇到专业性强的选题时,节目组对各个领域外援专家的火线引进,体现其在解释权威性上所下的工夫。比如北京大学法学教授王锡锌就是《新闻1+1》经常引进的特约评论员,他能在有关国家政策及与法律有紧密联系的议题上做出全面、准确和权威的解读。

解释什么?《新闻1+1》在节目内容上,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致力于“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最质朴的新闻”。对于这三大类话题的解读,评述路径既有交叉,又有各自具体不同的侧重点。《新闻1+1》对时事政策的解读着重在对普通民众日常生活和民生、民情的影响力分析与专业化阐释,比如2010年7月13日的节目《地产调控:说得清楚,才调得明白》,面对被传得沸沸扬扬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即将面临调整的消息,公众只能无奈地选择雾里看花、水中看月。《新闻1+1》不回避敏感话题,通过对新闻背景、最新政策消息的展示以及与相关专家、学者、地产商的采访沟通,不仅从专业的角度阐述了政策误传背后的种种原因及房产调控的艰难与复杂,还道出了民众的担忧、恐慌和期待,并一再表明房产调控已不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坚持,需要从政治性的方式逐步过渡到市场性方式;公共话题的解读着重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规律,撇开表象深入挖掘背后的本质和逻辑链条,主动充当话题的意见领袖;对突发事件的解读着力于深入拓展事件信息,对其未来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做出有根据的预见性前瞻。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新闻1+1》连续推出了四期节目,通过与前线记者以及相关部门和专家沟通,及时详细地解析了灾区目前的状况、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救援的进展及遇到的难题,同时积极邀请专业人士预测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并提出未来除了生活的恢复外,更要思考在应对地质灾害方面如何进步。

如何解释?《新闻1+1》作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表现手法上,充分发挥图像评论的功能。节目常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是1比1或1比2的双视窗来实现符号的融合,积极运用与主题相关的漫画来增强传播效果。同时运用人物同期声、画面、字幕、现场连线等多种方式,为演播室节目的观点提供论据。短片中也尽量通过镜头语言来叙事,解说词充当新闻意见,避免看图说话式的新闻叙述,从而在图像评论与口播评论中建构起一种令人信服的逻辑推理关系,使受众能对评论文本进行支配式解读。在节目形态上,《新闻1+1》开创了一种以主持人加观察员为主要形式的“二人转”式的新样态,两人分担不同的角色,主持人董倩不仅是一个提问者和串联者,而且会对节目观点进行宏观把控,对新闻意见进行积极的反驳或补充,引发公众多方面的思考。新闻观察员白岩松会运用极具个性化的语言及个性化的视角来深入解读新闻事件,点明事件本质。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建立一个双向互动的舆论场。在评论策略上,《新闻1+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坚持“三贴近”原则,努力做到媒介议题与公众议题的重合,着力于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点进行探讨,充分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情感诉求,同时在掌握翔实、准确的材料,对事件有一个全景式把控的基础上,采取电视直播的形式,力图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客观、深入、精辟的第一解释权威。

解释的实践效果。《新闻1+1》自开播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收视率,该节目2008年~2009年收视率比新闻频道平均收视率高出48%左右。与此同时,《新闻1+1》通常会引领其他传统媒体的关注热点,其观点也大量地被传统媒体通过文字或者视频的方式转载引用。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新闻1+1》的网络影响力非常巨大。在百度“新闻1+1”贴吧中,可找到相关帖子1253个。其中主题223个,帖子1030篇。新浪新闻中心有《新闻1+1》的栏目专题,土豆网和优酷网等视频网站也收集了大量的节目视频。在CNTV《新闻1+1》也有自己的栏目专区,供网民观看直播或点播。与此同时,还有相关的博客及论坛帖子,在这些自由的空间里,网民们抒发心意,留下了许多真实的记录。比如有网友如是说:“《新闻1+1》这期节目挺好,说出了一些问题。虽然国家不会很好地解决,但现在太多媒体不敢讲真话了。”

“2007~2008中国传媒百强年会”《新闻1+1》荣获栏目创新贡献奖;2009年6月,《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2009)》中,《新闻1+1》也被评为了“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CCTV栏目”之一;2010年1月腾讯网第二届“影响中国年度华语传媒盛典”,《新闻1+1》获“年度栏目”大奖;2010年3月,第11届“中国电视榜”,《新闻1+1》节目获得“最佳时评节目”,白岩松拿下了“最佳时评节目主持人”,这些奖项不仅仅代表着荣誉,也体现了社会和大众对《新闻1+1》的认可和敬意。

结语

建立在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上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既给传统媒体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和手段,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就传统主流媒体而言,面对新媒体的海量信息、迅速及时、参与互动,很难说自己可以一直是第一报道者,而仅仅让受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媒体竞争中也已经不具有优势。就受众而言,在现代信息社会里,面对被信息海洋淹没的危险以及频发的由于网络公信力缺失而导致的信息证实危机,他们不仅需要及时知道发生了什么,更想知道该事实发生的性质、意义和价值。正因为如此,不少媒体都在重视和加强新闻评论,推出了大量的评论专栏(栏目)、专版和专刊,力图做到“运用昨日之背景,分析今日之现状,预测明日之趋势”,及时对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发出自己的声音,表明媒体态度,提供价值和判断,争得新闻第一解释权,通过对新闻事件在第一时间内做出解释和解析,来彰显媒体权威性、说服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现阶段的《新闻1+1》不仅是对以往央视新闻频道言论类节目定位的匡正,打造出了央视特有的言论节目品牌,也树立了新传播时代电视评论节目对第一解释权争夺的典范。正如曹景行所说的,“当前不仅要做最重要的新闻,也要做最重要的评论,就是要拥有第一解释权。你不解释,人家解释;中国不解释,外国解释;官方不解释,老百姓自己会解释”。如何把评论做及时、做深刻、做权威,争夺第一解释权,《新闻1+1》给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指明了方向。

注 释:

①肖·阿·纳奇拉什维里:《宣传心理学》,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7页。

②陆小华:《掌握第一解释权》,《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8)。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第5篇

关键词 视听新闻 新闻评析 叙事结构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各种新闻事件层出不穷,而同时新媒体又以新闻资讯的快捷性挤占传统媒体资讯类新闻报道的空间,因此,以深度见长的事件类视听新闻节目逐渐受到观众青睐。

事件类视听新闻往往从一个新闻事件出发,综合各方面资料,叙述新闻事实、采访新闻事件相关者、探寻并分析事件原因、最后进行评论和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如《新闻调查》、《看见》等栏目中都有事件类的视听新闻作品。

事件类视听新闻往往以报道式、访问式或综合形式为主。如何在众多事件类视听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已成为节目策划的一项重点和难点。因此,正确评析事件类视听新闻对事件类新闻的策划和报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事件类视听新闻作品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是内容的结构和组织。同一种内容在不同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同一种形式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因此,评析视听新闻作品也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入手。

从内容上来说,一个视听新闻作品的内容包括报道的选题、角度、细节等要素。

(1)选题。新闻选题是否恰当要看符不符合所在栏目的定位和价值观。比如拿拆迁来说,虽然我们也会关注个人和家庭的命运如何,但最关心的还是事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意义。如果除了新闻事件的表象之外,没有内在能支撑栏目的东西就是失败的选题。

(2)角度。新闻角度可以选择构成新闻事件的各个因素和侧面。我们评价一个新闻作品角度问题时,首先要看它是否客观,其次要看它有没有新意,最重要的是要看它对现实生活是不是有影响或指导意义。

(3)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的展示是新闻报道中最能打动人的部分。但在细节的展示上,新闻报道必须把握一个度——即还原真实和保持客观的度,细节展示不足会导致新闻节目干瘪无趣,但细节展示过多又会有偏颇之嫌。这一点是新闻报道者必须要注意的,新闻评析必须时时警醒的。

从形式上来说,一个视听新闻作品的结构包括报道的结构、视听符号等要素。

(1)结构。事件性视听新闻的结构可以根据具体的事件,选择多种结构方式——顺序、倒叙、插叙都是可以的。而在评析一个事件性视听新闻的结构时,我们更需要注重它的逻辑性,它是不是层层推进的?是不是一直让受众保持注意力的?是不是观众能接受、理解的?一个好的结构能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节目想传达的事实,而一个失败的结构则会让受众摸不着头脑,重则影响观众判断和舆论。

(2)视听符号。视听符号的运用是为视听新闻添彩的重要元素,但它和细节一样,必须在丰富新闻作品的基础上坚守住客观性,避免将观众代入节目策划者预设的判断或情绪中。

二、评析《看见·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

2011年8月,以“新闻记录栏目”定位的《看见·周末版》诞生,这档由知名记者柴静主持,采访的新闻专题节目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而作为一档深夜新闻节目,其不俗的收视率表现和社会反响给研究者指明了一定的方向。

2011年8月11日,《看见》播出了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的节目,这是药家鑫案发生以来,第一次有媒体正面采访药家鑫与张妙的父母。

1、内容方面

从新闻选题上来看,采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属于回顾性选题,选在了药家鑫执行死刑后近两个月的时候进行采访,在保持选题内容新鲜度和防止二次伤害间取得了一定的平衡,难能可贵。其次,药家鑫案是一件影响甚大的恶性杀人事件,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对其反思和回顾是必要而且有意义的。用药家鑫父亲的话来说,如果这能给其他正在做父母或者将要做父母的人一点启示,那也算是药家鑫“死得其所”了。

从报道角度上来说,这期节目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新闻传播需要的“接近性”。家庭教育是大多数人都要面对的话题,而这期节目侧重从个人成长和家庭教育方面来分析药家鑫案的成因,具有普遍的社会借鉴价值。这一点虽然在当时的网络评论中有所提及,但因为没有采访当事人而缺乏实际的支撑。这期节目援引了央视曾经采访药家鑫的资料和庭审资料,并就从药家鑫同学处了解到的问题向其父母进行求证。虽然角度并不新颖,但以其采访的深入支持了“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导致药家鑫存在某种人格分裂”这个观点,对观众来说有一定的启示性。

从细节上来说,这期节目中的细节展示是很充分且用心的,这种细节展示体现在画面和采访剪辑的方方面面。例如药家鑫母亲保留了药家鑫房间的原样,甚至随着季节的更替还搭起了蚊帐,画面中能够看到药家鑫房间的蚊帐和凉席;药家鑫的母亲提到,药家鑫在自首前提到想吃妈妈做的一顿饭;在回溯药家鑫的成长历程时,有很多旧照片;旁白在叙述药父后悔当初在孩子面对困难时,没有以父亲的责任帮助孩子共同担当,画面出现了一只大的小浣熊娃娃抱着小兔子娃娃的画面。这些细节的展示与采访的内容很好地进行了对位,这一点值得肯定,但这种对位容易激发人们的恻隐之心,也容易引起媒介批评者对报道刻意煽情且失之公正的批评和怀疑。

2、形式方面

从逻辑结构上来看,这期节目的剪辑思路是明确、清晰、层层推进和深入的。首先,由主持人出镜简介报道缘由,接着用四个部分的逻辑思路完成了这期节目。

事件回顾提出问题并探析原因现状报道综合报道和评论总结

首先是对新闻事件的回顾。这一部分首先用药家鑫的自白和生前弹琴视频穿插将观众代入该事件报道的氛围中。紧接着就回顾了整个新闻事件,这里不仅回顾了新闻事件,还回顾了近日以来药家鑫案双方父母的生活,用这些来为后面的原因探寻做铺垫。

第二部分是提出疑问并探析原因。原因探析是事件类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一是因为从报道本身来说,分析事件成因是报道的主体部分;二是因为从传播的角度来看,问题往往会勾起人们的好奇心把报道继续看下去。在这期节目中,虽然只提出了一个问题,但整个问题极具分量和吸引性——一个音乐学院的高材生为什么会犯下杀人重罪。

在探析原因的部分,节目回溯了药家鑫的成长历程,也对案件发展过程中几个重要节点进行了对应的采访和回应——自首、“农村人”难缠言论、药家背景猜测、捐献眼角膜风波,最后以记者综合采访内容和其他新闻评论分析做出原因判断:法律意识,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在教育中的缺失是原因之一。

这一部分的成功之处在于回应了案件发生发展中的重要节点,尤其是对于药家鑫家庭背景的部分,可以说是首次真实披露药家的真实情况,对于整个新闻界在之前的舆论中,对不经证实却广为传播的药父是军队高官的不实言论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不仅需要新闻界反躬自省,也值得整个社会借鉴、回顾自己在之前这场几乎一边倒的舆论风暴中的表现。

第三部分承接第二部分对药家鑫案的回顾和原因探析,采访报道了药家鑫案双方家庭的现状,以及他们之间后续的联系。

从逻辑上来看,这三部分环环相扣,承接顺畅,较完整地讲述了一个故事,值得肯定。但在逻辑起点上预设了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导致药家鑫的人格问题、并最终导致药家鑫在面对撞人时的极端做法,这一预设有违新闻的客观性。

第四部分,主持人再次出镜,总结药家鑫案的成因。值得肯定的是,因为预设的家庭教育缺失的架构在使得整期节目有所偏颇,在这一部分,柴静做了一些补救,表示——药家鑫极端行为的“成因必然复杂,难以从一个家庭中找到全部答案。”

在视听符号的运用上,这期节目运用了大量的背景音乐,特别是采访药家鑫母亲时,药母一哭就起背景音乐让人印象深刻。背景音乐的运用虽然在视听上有助于表达情感和节奏,但难免有煽情之嫌。

结语

事件类视听新闻作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剖析事件发生的原因、综合各界的观点,敦促社会进行积极的改变。在这类新闻作品中,能够产生大的影响力的往往是一些角度新颖、时机恰当、结构合理、细节丰富、节奏适宜、并能够合理运用视听符号的优秀节目。这些因素既是评析事件类视听新闻的要点,也是一个事件类视听新闻节目成功的原因。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第6篇

【关键词】新闻;评论;作用;要求;

一、概述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作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样式,新闻评论反映客观事物的方法是比较概括和抽象的,主要通过分析说理的方法,从理论、政治、政策和思想上去启发和引导读者,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评论已经成为包括通讯社、广播、电视在内各类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体裁,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新闻评论可以就全局性的市政发表宏观大论,也可以一事一议,深刻阐述某一观点或某一问题,而我们工作中接触得更多的则是配合热点新闻,就新闻报道无法充分阐述的内容,用言论的形式加以阐述,使热点宣传更具有可读性、指导性,作为一个广播中的新闻节目,评论是新闻的灵魂,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的旗帜,一个新闻节目如果有没有评论,或者有没有好的评论,是品位高低的明显标志,比如某媒体在推出的《XX时评》专栏,时效性强,内容紧贴社会热点,观点鲜明集中,更为重要的是其形式新颖,新闻特性突出,获得了业界内外的广泛好评。

二、新闻评论的作用

1.引导舆论作用。新闻评论对舆论的引导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表现为对某一新闻事件性质、意义的价值判断,通过评价、解释、分析,提示人们应如何面对发生的事件,并做出怎样的反映,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缓解社会冲突,对主流意识形态起主导作用,尤其在危机环境下,帮助社会达成共识,新闻评论可以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针砭时弊,帮助群众明辨是非,区分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为群众解疑释惑;使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指明方向。

2、监督舆论作用。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传播的一种更注重观点的传播形式,同样起着监督社会舆论的作用,新闻评论以观点见长,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评论在舆论监督中处于一种显要的地位,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不良之风和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它以如下两种形态来实现监督舆论的作用,从而保证新闻信息有效传达,一是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新闻文体,在注重观点的同时,注重对新闻事实的呈现,产生了新闻评论与述评相结合的形式,并根据报纸、电视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呈现出不同的组合方式;二是新闻评论作为一种媒体观点的阐释,更大的目的在于呈现主流民意,激发更深层次的舆论产生,从而产生最大的传播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新闻评论不仅实现了舆论监督,更能在传媒与司法中找到平衡点,将传媒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3、深化和表明舆论态度作用。通过新闻评论的方式对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表明态度、指出症结、提出希望和看法,引导社会认识;通过对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策、理论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局限于就事论事;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从而代表一定的机构、组织对当前重要问题和事件形成一定的态度、观点、看法;可以指导受众的意见走向、行为走向,形成社会性的舆论压力,发挥引导和监督的作用……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传播的一种深度报道形式,是引发体制性解决思路的最好手段,除了上述作用之外,新闻评论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帮助人们通过新闻媒体对于公共事务进行意见交流――这些意见交流往往由新闻报道而促发,在这个意义上,新闻评论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们是一个属于“新闻的”文体,而且在于它是人们进行普遍的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

三、对新闻评论的要求

1.坚持“三贴近”原则,走群众路线。新闻评论是依附于新闻事实而展开的评论性文章,而新闻事实是来自于实际生活,来自于群众之中,脱离群众去评论,只是为了评论而评论,这样的评论没有什么社会价值,新闻评论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说理来使人明理,所以必须明确的是,其受众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其语言必须通俗易懂,此外,群众生活在基层,对基层的情况最为熟悉,对社会问题,他们也有自己的见解,经过编辑指导后也能成为佳作,而广大群众作者的时评经常在报纸上出现,将会更好地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丰富时评的内容,扩大影响范围。

2.注重时效,走新鲜路线。新闻评论必须及时就新闻加以评论,否则,时过境迁,评论的作用就将大打折扣,欲使新闻评论达到较好的效果,就应把握好评论的时效性和新鲜性,对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的热点及难点,及时加以剖析和评说是媒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担负起的责任,各大报纸也纷纷意识到了这点,评论版和新闻版时有互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报道体系,人们先明事,后明理,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但是,时评一定要有可评之事,如果硬要拼凑,只会降低作品的质量。

3.提倡个性化,走品牌路线。D・霍夫斯特曾说过,你想要理解任何一条消息,必须先有一种消息告诉你如何理解它,新闻评论是以朴实的语言告诉受众如何去理解新闻蕴涵的意义,对一个新闻事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谁能时常提出高质量、有个性的观点,谁就可以在众多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从而抓住读者、吸引读者。

4.评论要有“据理力争” 。其实这个词主要的两个字“力”和“理”。就是既要充满激情,又要富于理性。写新闻评论不能温良恭俭,或者似是而非,要有不吐不快的气势,除了激情外,还需有理性,需要理智的分析、理性的判断、理论的阐述,新闻评论说到底还是讲道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析说理是评论的灵魂所在,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给人民时评提出的要求就是“言之成理,述之有情”。

综上所述,新闻评论要敢言、善言,强调评论的建设性,要求将稳定大局的社会效果放在第一位,观点力求科学、严谨,论证力求客观、全面,结论力求公允、准确。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第7篇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发展;表现特色

一、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特征

评论类电视新闻是评论者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意见和态度的电视新闻节目。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与电视消息的不同任务在于电视消息重在报道事实、传播新闻信息,而新闻评论节目则主要是发议论、讲道理。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有多种形式,包括评论员评论、电视论谈、电视述评、编后话等。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特征有以下几项:

(1)新闻性

新闻评论类节目针对新闻事件、事态进行论述、评议,表明电视机构的立场、观点,达到及时“提供给观众多元化的信息、合理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指导实际工作与生活”的目的。新闻性是新闻评论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评论性节目的新闻性、时效性又和消息类新闻有所不同。消息类新闻的优势在于消息的新、快,要求具有很强的时新性,评论性节目更侧重于挖掘新思想、新观念,在“新”的前提下讲求时宜性。

(2)社会性

社会性即是节目的群众性。评论论述群众关心的问题,大都是“热点”、“焦点”等问题,也常常是解决起来较麻烦的“难点”问题。惟其热,惟其难,观众才关心,才可能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成为人们最热衷、最关注的话题。

(3)政论性

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好坏与新闻报道是否客观、公正,是否具有科学性有关,只有以事实为本,评论才能有的放矢。新闻是基石,评论是旗帜。新闻的力量在于摆出事实;评论的力量在于讲出道理,而且还要讲得精到,论点要鲜明,论据要有典型性,论证要强调科学性与准确性,要论述正反两方面的道理,论证的核心要善于具体分析,层层剖析,不能片面武断。

(4)指导性

电视台是社会舆论机关,肩负着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它的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发表有见解的、旗帜鲜明的评论来实现的。评论通过自己鲜明的观点和透辟的分析帮助群众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也是舆论宣传的目的所在。

二、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概述

电视新闻评论以电视这一媒介形式为基础,和广播评论一样经历了产生到发展一个漫长的过程。过去我们的电视新闻评论也曾经深深依赖于报刊评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内容主要以报刊评论为主,甚至在形势下几乎都原样照搬。近几年我国正在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电视新闻评论的新路子,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我国电视新闻起步时,评论只有“编者的话”、“编后语”等小言论,都是由播音员口播,缺乏电视特色,也缺乏评论的深度。长期以来,评论一直是电视新闻的薄弱环节。从50年代起步发展到现在,我国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大致经过3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电视短评、编后语为主的阶段,电视评论基本上沿袭报纸广播评论的模式由记者、编辑写稿,播音员播读;第二阶段是画面配短评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阶段,评论语言多是报刊风格,在播音员播报的同时配合一些画面;第三阶段则是探索有电视特色的评论节目时期。近几年,电视屏幕涌现了一批有电视特色、有深度的评论,扭转了电视言论缺乏水平的局面。《焦点访谈》等新闻评论性节目的成功,解决了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的困惑,走出电视评论缺少形象特点的困惑,得到了新闻界与社会公众的认可。

概括来说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末到结束。我国的电视发展以及整个新闻界在过程中遭受了重创,电视也未曾幸免。在当时,电视一方面受到技术的限制,另一方面社会上极左思潮的泛滥,有言论思想诸如“报纸言论可以代替广播电视言论”这样的观点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占据着统治地位,这就导致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基本上就是报刊、新华社评论稿的翻版,即以口播形式重复上级的指示以及纲领,其思维模式仍停留在报纸上,而其形式则是以广播电视的播发方式为主,即形式上是以电视播音员的口播形式传播报纸上的内容,其强调的主要是“听”这一功能,与广播大同小异,忽略了电视本体上“看”这一功用,极大地削减了其内在价值。

(二)1980年7月央视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评论节目《观察与思考》一直到90年代初。在这一历史阶段,我国电视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电视新闻评论也发展到了“自己走路”,“大干快上”的重要发展时期。在《观察与思考》之后,各个地方台陆续开播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及视角更丰富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如安徽电视台《社会之窗》、福建电视台《记者观察》、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广东电视台《社会聚焦》、北京电视台《BTV夜话》等等。这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传播优势突出,声画视听功能齐备,吸引了大批的观众,也大大增强了新闻评论的效果。然而客观来看,这些节目主要以新闻述评为主,述是主体,评只是起到提纲挈领的点睛之笔的作用,对新闻事件的分析把握不够透彻,另外,在电视同期声、印象、屏幕文字以及解说词的运用上仍显得混乱,没有有效的突出其优势与功能,利用率不够。

(三)以1993年5月和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栏目陆续开播为标志到现在。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进入全面发展的成熟时期。特别是1994年4月1日开播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使电视评论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效应“震动”与带动了电视新闻界。自此电视新闻评论这种栏目形式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各个地方台层出不穷,展现了勃勃生机。

纵观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三个发展阶段,可以看出,进入90年代以后,电视评论节目的制作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核心就是追寻电视语言的本体。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实际上就是逐步摆脱报纸、广播评论的阴影,充分发挥电视立体信息传播优势,走电视自己的路,即逐步实现评论节目电视化的过程。加强评论性节目是加强电视新闻舆论导向的需要。办好电视评论节目,是体现电视导向的重要方面。评论性节目颂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注重对崇高思想的升华、提炼,进而起到教育人的作用。加强评论性节目对提高电视机构的社会影响有重要作用。作为传播媒介的电视机构要想成为舆论中心,产生社会影响,必须要有自己的言论。

三、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表现特色

1、让过程说话,论证过程事件性、调查性

无论是《焦点访谈》还是《新闻观察》,都是以具体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为切入点,通过深入的采访、调查、取证、追踪,把即时的现场观感和理性的分析点评结合在一起,最终得出结论,并把论证的过程充分地展示给观众,从而将观点的静态阐述转化为“正在进行时”动态展示,在动态中开展采访和评论,边展示、调查、讲述事件过程,边进行分析和评论,也就是说将评论的过程巧妙地融入采访报道的过程之中。这种调查性新闻评论,强调记者的主动参与和介入,对新闻事件或现象进行深入挖掘,实录调查过程,让过程说话。它是发挥电视传媒优势的重要手段,也是电视新闻评论有别于报刊评论和广播评论的重要表现。

2、论据的形象性

与报纸评论、广播评论相比,在提供论据、展示论据并使之为说理服务的环节上,电视具有很大的优势。拥有现代电子采录设备和卫星同步传播的电视,能发挥现场采访报道、纪实拍摄和形声一体的独特优势,以真实可信的视觉形象和声音形象,再现事物原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多种传播符号表达与理性思辨相结合

电视多种传播符号的立体化信息传播,赋予电视新闻评论论据与论证的多样化表现形态。传播者在评论节目的构思与制作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这些传播符号的整体作用,重视对各种构成要素的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和综合运用,并使它们与理性思辨相结合,从而增强评论的立体感和纵深感,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新闻评论的功效。

4、新闻述评的创新性

电视新闻述评是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最主要的类型,它采用叙述新闻事件与发表议论相结合的评论形式。述评性电视评论节目既报道事实的真实情况,又对事实进行分析与评论;既可夹叙夹议,又可在展示记者对问题进行的调查的基础上以事实作为评论的基础集中议论。新闻述评从《观察与思考》开始探索到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述评融合的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创新,经过几代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努力,已摆脱了早期新闻评论的模式,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对这种新闻评论模式进行创新探索,不断提高电视新闻评论质量以及传播效果。

结语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是我国电视从业者“电视意识”不断觉醒和加强,电视传播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挖掘,即电视语言自然回归的过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成功,一方面它符合了电视传播的规律,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它适应了时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受到广泛的好评和认可。电视新闻评论要重新对内容以及架构做一些新的规划,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内容构架建立在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解释的基础之上,评论的主体是论证,评论成功与否取决于论点是否清晰准确,论据是否充分,关键取决于论证是否条理清晰。优秀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因该做到分析深入透彻,逻辑脉络清晰,记者的现场采访和评述要与主持人的评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总之,要不断提高电视新闻评论质量,加强电视媒体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高薇华. 电视新闻评论发展的现实动因[J]. 现代传播, 2004, (01) .

[2] 唐建军.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及表现特色[J]. 新闻界, 2003, (01) .

[3] 肖枞. 对“电视新闻评论”的评论[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3,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