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西文化的不同(合集7篇)

时间:2023-10-02 09:01:33
中西文化的不同

中西文化的不同第1篇

炎帝和黄帝打了一仗,黄帝胜了,炎帝败了,如果按照西方的文化,那现在我们不该叫炎黄子孙,我们只能改黄帝子孙,炎帝没了。实际上他俩打了一仗以后,A和B打了一仗以后,不是变成A,也不是变成B,变成AB了,融合成为炎黄子孙。

今天在埃及看不见一个古埃及人的后代,全部是阿拉伯人。当一个民族的文化被别人吸收了,当一个民族的文化没有了,中断了,这个民族就消失了。

王宏甲:总后勤部专业作家,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作品有《无极之路》、《洗冤》、《中国新教育风暴》、《贫穷致富与执政》、《教育良心说》等。报告文学《中国新教育风暴》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长篇报告文学《无极之路》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第五届图书奖一等奖。

我们正处在一个重新认识文明的时代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写到,“我们自己的西方文明,用它的经济制度之网笼罩了全世界,他们认为文明的河流只有我们西方的这一条,其余所有的文明不是它的支流,便是消失在沙漠里的死河。”西方人的历史观和文明观,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所有的西方历史学家都把西亚的历史作为西方历史的开端,因此把西亚的巴比伦的历史算作是它的历史,把巴比伦文明当作西方文明的源头。很有意思的是,西亚并不在欧洲,巴比伦这个地方就在今天的伊拉克。

过去的五百多年来,西方迅猛发展,形成文明体系,西方文明对全球的渗透已经使世界上不同文化源流的人们在不同程度上采用西方文明观来评述文明,在不知不觉地使用西方的话语体系。简单举个例子,在我们的媒体上经常可以听到“远东战争”,包括书的封面上,包括我们的获奖作品,书的封面上直接就那么写。我们经常会讲“中东、远东、近东”,这是站在欧洲的土地上看,距离它近的叫近东,距离它中等距离的叫中东,距离它远一点的叫远东。欧洲人这么说,并且站在他的土地上这么描述是可以的,我们是亚洲人,我们本身就是东亚人,我们怎么会这么叫呢?何况这些地方原本有它自己的名称,比如他们所说的远东,我们就应该叫东亚,是亚洲的东部。这样,无论你站在任何一个大洲,都不会发生错误的。

我们在用西方的文明观,而且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在用西方的文明观来评述文明。而这些西方的话语体系里凝聚着西方的价值观。我们应该意识到,世界上存在不同的文明观。当我们讲文明的时候,比如西方、欧洲妇女可以穿着比基尼上街,他觉得这很文明。穆斯林妇女连头都要包起来,手的皮肤也不可以让别人看见,在伊斯兰世界里,认为这是文明。世界上确实存在不同的文明观。我们正处在一个重新认识文明的时代,因为世界正在重视文化力,不同的民族有它自己不同的文化力、不同的文明构成。中西方文化有不同的文化源流,不同的文明观,不同的哲学观。

中西文化的一大区别:融合与征服

文化是文字和教化的总称,所谓“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武”字就充满着中国的文化,充满着和谐:如果我们写“刀”字,写“刃”字,那一撇是说明锋利,好钢用在刀刃上。还有一种武器叫“戈”,是长矛,“戈”有一撇,那一撇和刀一样,都是表示我这个戈是锋利的。中国古人造字的时候,把“武”字里这把戈的一撇给卸掉了,变成了一把无刃之戈,不锋利的戈。这还不算,非得在里面安一个“止”字,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文是用来治理社会的,武是用来自卫的,不是攻打别人的。如果有人来打你,你不得不自卫,不得不动武的时候,那也得适可而止。这就是“武”,这就是中国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共俗”,怎么能够发展壮大?只有同风共俗才能壮大。“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风行俗成,万世之基定。”汉代设有风俗使,是一个部长级干部,也就是说真正的统一不是靠武力去征服,而是靠文化,也就是前面讲的“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我们要礼遇对待人家。刚才我们讲的“俗”,这个字可了不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谷”,民以食为天。人们能够共同从事一种劳动,比如我们都在种田,我们就共俗了,我们就能够发展壮大,就能够从部落变成部落联盟,然后变成国家。比如中国文化里,为什么我们叫炎黄子孙,如果按照西方那种征服的意识,A和B发生战争,最后只剩下A或者B,另外一个就没有了,我灭了你就没了。但是中国文化不是这样,炎帝和黄帝打了一仗,黄帝胜了,炎帝败了,如果按照西方的文化,那现在我们不该叫炎黄子孙,我们只能改黄帝子孙,炎帝没了。也就是说他俩打了一仗以后,A和B打了一仗以后,他不是变成A,也不是变成B,他变成AB了,融合成为炎黄子孙。炎帝和黄帝融合的同时,周边大约一百来个氏族也融合进来,一个氏族一个姓,就是百姓,也就是今天讲的老百姓的来源。

你如果到西安去参观黄帝陵,或者到河南去参观黄帝的家乡,远远就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架子,上面有很多黄色的旗,你不用数,是一百面旗。老百姓的意思是因为融合了一百个氏族。中国人这一条龙,就是个创造,龙就是蛇,也是一个信仰的象征。那个时候部落的图腾,你信仰熊,他信仰鹰,他信仰鱼,他信仰鹿,现在我们融合了怎么办?不能说黄帝信什么、炎帝信什么,就用那两个的,别的都不管,那不行。什么动物可以给它多加一点东西?只有长长的蛇,身上好加东西,把须也加上去了,鳞也加上去了,角也加上去了,于是就变成鹰爪、龙须,把各个氏族的信仰都作为一种旗帜,作为图腾,加在身上,就是龙。你看古体的“龙”字,右边有一个虫,左边是个青铜器的形状,大约在这个时期成熟完成了。

西方是靠征服,比如罗马帝国,是靠征服、征服、再征服,然后把疆域扩大。但是中国不是,中国是融合、融合、再融合。1840年以前,你到中国的历史著作中去找,你找不到征服这两个字组在一起的,没有这个词,民族文化里没有这个东西。征服是西方的东西,但西方的结果是什么呢?西方的结果就是,比如两河流域巴比伦结束了,结束了就消失了,古埃及结束了,结束了就消失了,古希腊结束了,那就消失了,罗马帝国崩溃了,那就消失了,那些文明就消失了。

文化与文化复兴

地处河南漯河市舞阳县的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年,发现陶鼎、陶罐、陶壶、骨针、骨锥、骨刀、石磨盘、磨棒、石斧、石镰、石铲、石环、有文字性质的甲骨契刻符号等。最典型的是骨笛,有二孔、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笛,用鹤的尺骨制作而成,制作规范,形制固定。专家对其中一支七孔笛测试,发现它有七声音阶,并能完整吹奏现代乐曲。它把人类音乐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我认为,骨笛发现的意义远远不止是音乐。有两根笛子出现在一个最大的墓葬,拥有最大最多的陪葬品,这里可能埋葬了一个部落首领。这两根笛子放在他两只手伸手可触的地方,就在腿的两边,手可以摸得到,石刀、石斧、石镰还有瓮子、罐子都放在比较远的地方。那些东西是管吃饭的,但是笛子是管灵魂的,音乐管灵魂。也就是这个时期,他们已经开始重视人的灵魂。还有,这两根笛子是雌雄笛,雌雄笛也就是阴阳笛。雌雄笛、雌雄洞箫、雌雄剑,在中国文化里一直存在。先祖对世界的认识,一个男、一个女构成一个世界,一个太阳、一个月亮构成一个世界。易经上面就是日字,底下是月字。从雌雄笛上,我感到中国的哲学思想萌芽在9000年前,也就是中华民族在那里出现。

春秋时期有过一次伟大的文化复兴。殷商时期的人讲贫富,周朝的人讲贵贱,为什么有这个区别?殷商的人讲贫富,商朝确实是非常富裕,如果不富,我们的汉语怎么会有殷富、殷实,殷实讲的是民间有积蓄,殷富讲的是国家富裕、民间也有钱。商朝灭亡以后,被周朝取代,周公倡导德治。紧接着后来从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转变,经济发展,传统道德受到挑战,出现了一个逐利时期,礼崩乐坏。从世界范围看,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转变的时候,国家、民族都会出现礼崩乐坏。从铁器时代向蒸汽机时代转变的时候,首先在欧洲出现了一个逐利时期,我们现在讴歌工业文明的伟大变革,但是不要忘记,在逐利时期,一个大规模的、世界范围的殖民时代出现了。西方用工业生产力武装起来的欧洲人,开始非常野蛮地把痛苦和灾难强加在世界上还处在农业、游牧时代的国家、民族身上,中国1840年的灾难只是全世界很多民族遇到的灾难之一。今天计算机时代来了,全世界再次礼崩乐坏,今天中国的道德滑坡不是孤立的事情,生产力发达,经济发达,道德遇到挑战,就会礼崩乐坏。我们的社会遇到严峻的挑战,我们要通过文化复兴把它找回来。

对中华文化要有足够的自觉和自信

西方的哲学是线性的,讲先进与落后,导向是进取与淘汰。中国的哲学观是圆形的,有阴阳鱼,讲“周乎万物、道济天下”。弱也是重要的,没有人应该被淘汰。中华民族为什么是世界上文明唯一从未中断、发展至今的民族?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国这个四大文明古国的最后一个国家危机加重,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亡国亡种好像更加显而易见了。如果这个灾难出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我看他就交枪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优胜劣汰,以强汰弱,这是自然法则,你还有什么好抵抗的。但是中国不是,就在20世纪,不灭的中国又站起来了,为什么?基于不同的哲学观,西方讲进化,讲物竞天择,以强汰弱;中国讲演化,中国讲强可以变弱,弱可以变强,还讲灾难可以兴邦,中国人不认为我会亡,我还可以兴邦,中国哲学就是这样告诉中国人的。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这些古老的中国智慧并不只是存在于伟大的智者中,而更是存在于世世代代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

我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是否有足够的自觉和自信?基于前述,我由此发现,文明并不只是用文字书写的才叫文明,最伟大的力量总是蕴藏在数不清的平凡的生命中。中华悠久的文化精神是渗透着灌溉文明的,所以总能在最危难的时候挽起无数手臂,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共救国难。1900年西方列强打进中国,遇到的最强大的抵抗力量不是中国政府,也不是中国军队,而是遇到了伟大的中国文化。我相信中国人民一直存在着伟大力量,这种力量是中华悠久文化所造化的。

但是我们也有巨大的困扰,就文化而言,当代西方不少人在学习中国古典文化,而不少中国人仍在抛弃它,同时在热烈地推崇西方,这也是一种差异,一种值得重视的不同走向。有两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一个是“唯西方马首是瞻”,西方说好就认为好得很;另一个是我们以“挖民族劣根以为深刻”,还说要把民族的优秀文化找回来。

分清西化和现代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天我们去埃及,看不到一个古埃及人的后代,我们看到的全是阿拉伯人。我参加阿拉伯人的婚礼,发现他们没用一件阿拉伯的乐器,用的全部是西洋的乐器,手风琴、号、提琴等等。但是只要音乐一响,每一寸空气都是阿拉伯,非常的阿拉伯,我非常感动。于是我知道了什么叫现代化,什么叫西化,阿拉伯人可以接受现代化,接受西方的武器也好,乐器也好,但是不接受它的文化,文化精神是他们自己的,可以用你的乐器演奏,但一出声就是阿拉伯音乐。

中西文化的不同第2篇

交际语言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

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

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又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服饰礼仪的差异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

中西文化的不同第3篇

关键词:中西文化;图书馆文化;图书馆

中西文化存在很大不同,社会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社会环境制约的图书馆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也会存在很大的区别,中西方图书馆文化也会存在很大差异。

1 中西图书馆制度比较

1.1 西方图书馆制度

由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进产生了西方意味的公共图书馆。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进入繁荣的商品经济时期,要求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术。同时也使人们接触到了大量的新兴事物,渴望通过学习知识了解这些事物的本质,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提倡所谓的“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使西方图书馆的内容进一步得以完善,出现了公共图书馆的观念。所以,由于人民大众的要求和官方的重视双重原因,进而催生了西方公共图书馆的出现。西方图书馆采取的是政府有限权力管理与公民自治结合的管理模式,这样的制度设计,有向下负责的机制,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了解公民对图书馆的需求,遵照民意,开办了公共图书馆,并通过了图书馆法案,以法律条文来规定图书馆的建设与运作方式。

1.2 中国图书馆制度

20世纪初期,新式图书馆观念由我国早期改良主义者引入国内,是国人认识西方图书馆的开端,有力冲击了中国古代藏书楼在我国的影响,引进了西方新式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大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使中国藏书楼的管理方法得以转变,逐步转为近代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中国先进人士看到西方图书馆的巨大作用和影响,认为图书馆可以承担教育救国的重任,所以迫切要求创立图书馆,以启发人们的思想,官方政府中的开明人士极为拥护这一主张,因此政府创办的公共图书馆得以出现。受教会藏书楼和教会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技术的启发,中国图书馆先进人士大胆创新,在各种图书馆的创办中大力引进西方管理模式和技术。

2 中西图书馆管理思想比较

2.1 西方图书馆管理思想(以美国为代表)

(1)重视实用。实用性是美国图书馆的基本观念特征,美国图书馆受杜威实用哲学影响较多。杜威的实用图书馆学思想表现在他对图书馆管理的许多领域,而最典型的要属他的分类思想。在杜威的名著《十进分类法及相关索引》的导言中,他就宣称他不是追求什么理论上完整的体系,而只是从实用的观点来设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可见,实用就是DC的基本出发点。DC是现代图书分类法中产生最早,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分类法,杜威十进分类法是建立在图书分类实用性原则基础上的,杜威作为美国具有影响的学者和图书馆学家,其实用思想在美国图书馆界具有深远影响。

(2)图书馆提供公平服务原则。让所有的居民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是西方图书馆的基本定位。日本图书馆学家小野泰博说,如果想知道西欧式民主主义是什么,最好看一看欧美的公共图书馆。因为这里存在着朴素的民主主义的原貌。“任何人都能平等地利用公共财产,遵守同一规则。”图书馆的平等原则就是在西方民主政治思想文化影响下把权利平等地分配给一国的全体成年人,成年人通过运用公民权来行使权力。由这种政治思想和实践中产生的力量,推动了向所有公民提供免费的图书服务。这就是西方图书馆文化的思想特征。

(3)图书馆运行依照法律进行。西方的许多公共图书馆建立之初就制定了图书馆法,以法律形式保障了公民阅读权利的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经费由纳税人的税费来维持。用法律来规范,这样就避免了政府拨款的随意性和图书馆经费使用的随意性。纳税人既可以监督政府,又可以监督图书馆的服务。使公共图书馆的运行限制在法制框架内。

2.2 中国图书馆管理思想

(1)尊重知识、注重收藏、为领导决策服务。中国图书收藏经历了漫长的藏书楼阶段并逐渐形成独特的藏书楼文化,在历经数代后收藏意识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到今天仍旧成为一种文化时尚。中国图书馆发展到今天,图书馆的功能在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而在不断更新和扩大,但最终对复合图书馆的发展期望同时昭示的是对收藏传统的尊重与回归。传统阅读方式在物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2)图书馆开放力度不够。古代藏书楼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珍宝,同时留下了现今仍有借鉴意义的藏书法,但与西方国家图书馆相比,中国图书馆在藏书的开放和开架方面明显力度不够。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图书馆的影响,又由于“新图书馆运动”的开展,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以及80年代后,图书馆藏书开架在一定程度上比过去有所改善,但由于受藏书楼思想的影响,重藏轻用始终在束缚人们的手脚,即便是有了一些开架,也显得并不彻底,有时甚至企望重新回到闭架的时代去。

图书馆文化作为一种独特而独立的文化现象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具有的丰富的外延和内涵正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研究图书馆文化有助于塑造图书馆整体形象,提高社会影响力,并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为社会文化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欧兆虎,张明海.基于知识服务的图书馆文化重构[J].图书馆,2009(04).

中西文化的不同第4篇

关键词:文化;语言;联想意义;翻译

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在进行交流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处理文化问题是最令人困扰的。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反映了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而在语言的诸多要素中,词汇是最基本的一个,它是支撑语言系统的支柱以及传达语言信息的使者。同一个词汇或短语在不同文化中所反映的形象和在头脑中的联想是不同的,这些就是有着不同的联想意义的文化负载词或短语。然而,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解码和编码的过程。由于大量的文化差异的存在。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或短语时就显得困难重重。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具有文化意义的词汇,并对其进行更深层的研究才能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尽可能有效地进行文化转换。

1 联想意义的分类

联想意义是语言标志所唤起的想象和形象。在西方社会和中国。有许多词汇或短语有着相同的字面意思,但却因为不同的文化而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这些联想意义可以分为3种类型。

1.1 联想意义在不同文化中意义不同

其实,联想意义的不同就是文化信息的鸿沟。人们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对同一个事物通常都会有不同的联想。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财富、权利和活力的象征。曾经有一档娱乐节目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名字就叫“小神龙俱乐部”。然而。西方人却很难想象“龙”这一形象会成为娱乐节目的名字。因为对他们来说,“龙”常常是邪恶的象征,是一种必须被摧毁的可怕的怪兽。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对“龙”有如此解释:如果你称一位女士为龙,那么你就是说她是性情暴躁而令人不快的。

在中国,“东风”是温暖而和煦,能够使万物复苏、草木丰润的。人们经常把它和春天联系起来。这可以从许多历代有名的诗词中看到。比如:“东风变梅柳,万汇生春光。”《西厢记》中的:“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但在英国,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东风却是寒冷的,它更像是中国的西北风。而英国人把西风赋予了美好的事物,想到它,人们就会想到温暖和生命的起源。在雪莱的西风颂中,“西风”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在春天复苏的精神。 在中国和西方,还有许多的词汇和短语激发出人们不同的联想。比如:蝙蝠、狗、红色、数字(4,13)、兔子、老虎和狮子等,他们经常使两种文化中的人们困惑不堪。

1.2 联想意义只在一种文化中体现

有些事物只在一种文化中出现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没有任何联想意义。

“鹤”在汉语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但西方人对“鹤”并没有任何联想。

另一个例子即“红楼”。在中国,“红楼”通常并不仅仅指红色的楼,它常指上层人士所居住的宏伟豪宅。在传统的中国文学中。人们总把它和“爱情”相提并论。我们可以从李商隐的诗词中窥见一斑:“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此外,《红楼梦》中“红楼”的翻译难倒了很多翻译家。而在英国,这个词却不会使人们联想到更多。同样,兰花、柳树和蓝色等也只在一种文化中出现联想意义。

1.3 联想意义在两种文化中相同

尽管不同文化问存在着文化信息的鸿沟,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是能够找到和谐的一面,否则交流就不可能实现。在中国和西方文化中有—些词汇不仅字面意思相同,联想意义也很相似。比如:鹿是胆小而温顺的、狐狸是狡猾的、驴是愚蠢的等等。

2 文化负载词的联想意义的翻译

具有联想意义的词汇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负载词。朱光潜曾说在外国文学中最难理解和翻译的就是联想意义。它具有特殊的感情并很难在字典上查到。如果我们对另一种文化的习俗、历史环境等不甚了解,那么翻译这类词汇将有很大困难。事实上,即使我们意识到也理解了对方的文化,也难免在翻译过程中有文化信息的丢失。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文化是不可译的,但对于联想意义的翻译,我们还是能够找到一些有效的翻译方法。

2.1 同构和翻译

志为了支持和解释功能对等,奈达提出了同构理论。他认为在源语和目的语中的语言标就像是数学当中的等式。3个数字2-4-8排列形成了系统A,另外3个数字16-32-64形成了系统B。如果想把2从A中取出,放到B中。我们必须把2放在16的位置。因为在A中2的意义等同于B中16的意义。我们可以用这个理论来处理翻译中的文化成分,当然也适用于联想意义的翻译。根据同构理论,我们可以把“西风”换成“东风”,反之亦然。方崇在翻译坎特伯雷故事时就把“东风”翻译成“西风”,以使其两种文化中的意象一致。同样,在翻译“as timid asrabbit”时,我们可以把“rabbit”替换成“鼠”。

2.2 直译和意译

尽管属于不同的民族,英国人和中国人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态度和认知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因此直译是可行的。对于第三种类型的联想意义我们可以用直译法来翻译。比如“as cunning as a fox”可以直接翻译成“像狐狸一样狡猾”。但直译则不适合用来翻译第一种和第二种类型的联想意义,直译加注却不失为有效的方法。Hart教授把《西厢记》中的“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翻译成:

I am saddened hy a myriad petty woes

And,thougII I speak not,

I am angry

At the breeze from the east.

他直译了这句诗,却加了注:The east wind is symbolic of spring.with its urge to love and mating.

但有时候,译者被不同的文化所局限而不得不舍弃直译而采取意译。意译是试图找到两者在意义上的等同。我们不必把“dragon”翻译成“龙”,而只要找到意义相近的词语。比如:Some-times a person who pre~ntA hiraself as kind and gentle can in private turn out to be a dragon。who breathes fire.可以翻译成:有时,某人在公共场合显得和蔼可亲,温文尔雅,但在私下里却像个凶神恶煞。

中西文化的不同第5篇

[关键词]龙文化;图腾文化;中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057-03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神圣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下数千年,龙文化已渗透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等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在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龙”被翻译成“dragon”。dragon和龙确实具有一些共同特征:都是没有确实考证的传说之物,身躯都很庞大,都能飞翔,外形十分相似。它们同是想象中充满传奇色彩的动物,又都在文化中长久地保存下来。但事实上,中国的龙和西方的dragon几乎是完全不同的动物:dragon一词和中国的龙所指不同――正如phoenix和凤凰的强行对译。这种对译必然造成文化交流上的误解和障碍。本文试图从中西方文化中龙或dragon的不同起源和发展,探索它们在各自文化中的不同象征和意义。

一、龙与dragon的不同起源

中国文化中的龙有多种解释。《说文》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小能大,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川。” 《广雅》云:“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 宋人罗愿的《尔雅翼・释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从这些解释中,我们可以了解龙的形象并隐约看到它的起源。首先,综合这种种解释,我们可以说中国龙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鹿等动物以及云雾、雷电、虹霓、龙卷风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而龙的起源,也就是龙的模糊集合过程,则起自原始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时期,与原始宗教和巫术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更是图腾崇拜的结果。“图腾”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人阿尔衮琴部落奥吉布瓦方言,意为“他的亲族”。在氏族社会中,人们往往相信自己的祖先是一种特定的动物、植物或其他无生命的东西,这一物种就成为氏族祖先的象征和保护神,也就是这个氏族的标志,它就是图腾。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存在过图腾崇拜现象。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说,龙(蛇)本是某个部落的图腾,后来,这个部落兼并了以马、鬣、鹿、鱼等为图腾的部落,就在蛇的躯体上再加上被兼并者图腾的某个部分,于是就形成了复和式的龙图腾。这一说法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

如今西方通称的dragon形象来自波斯、希伯莱、希腊、北欧神话,形如巨大的蜥蜴或鳄鱼,四只脚,一对蝙蝠般的翅膀,有时颈和背上长刺,头上有尖锐的角,贪婪邪恶,会喷火,血有毒等等。西方学者对“dragon”的涵义也有众多解释,最重要的有如下几种:第一种为蟒或巨大的蛇;第二种为神话中的怪兽,是一种巨大的爬行动物,通常结构像蛇和鳄鱼,有坚硬的爪子,皮肤上有鳞片,有翅膀,有时会吐火,是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结合;第三种解释则出自《圣经》,在旧约的拉丁文和希腊文译本中,海里和陆地上的两种巨兽也许和龙有关。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中描述过看守着宝藏的龙,称之为drakon,后来drakon演变成英语的dragon。一般认为,西方龙的传说源于对蛇的崇拜,因为在世界各文明里都有过蛇崇拜。不过,基督教文明的兴起基本树立起龙的邪恶形象。在《圣经》里,龙就是蛇,《创世纪》中,撒旦化身为蛇引诱夏娃偷吃了伊甸园里的智慧果。《启示录》里说到,大龙被摔在地上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普天下的。因此,dragon被西方人视为恶魔的化身。

根据以上的事例和分析,可以看到中国的龙在诞生之初就已经具备了不同于西方dragon的几个本质特征:首先,由于中国龙的图腾功能所赋予其形象上的威严而非邪恶。中国龙的形象虽然也糅合了许多实际存在的动物形象上的一些特征,但整体来讲,它基本上是一种想象中的动物,现实中无法找到对应的生物。西方的dragon在形象上也具备某种糅合的痕迹,可是从整体来看,很容易与蜥蜴或者是恐龙直接对应起来,让人觉得dragon就是会吐火或者具备某种魔法的恐龙或蜥蜴。其次,中国龙从起源之初就由于图腾崇拜的原因在精神上具备神性而非魔性,而西方的dragon则从一开始就充当了神话中被勇士打败的魔兽或是与上帝对立的魔鬼的象征。

二、龙与dragon形象的不同发展与文化象征

在中国,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人们把伟大的天象尊崇为龙,在春耕中对着新年的第一道彩虹,唱起“二月二,龙抬头”,祈望并认定它会给天下带来吉祥、欢乐和幸运;并在远古神话中把自己的始祖一个个打扮成人首蛇身的英雄,而且认定这些被图腾化了的英雄代表着力量、信念和追求。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龙或作为开天辟地的创生神,与齐名;或积极参与了伏羲女娲的婚配,从而繁衍了人类;或帮助黄帝取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或协助夏禹治理洪水,为千秋万代造福。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

随着历史的发展,由于在传说及神话中“在天则腾云驾雾、下海则追波逐浪、在人间则呼风唤雨”的无比神通,龙变成了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龙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奴隶、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独家专利”,是皇权的代名词。皇帝自比为“真龙天子”,他们的身体叫“龙体”,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乘的车、船叫“龙辇”、“龙舟”……总之,凡是与他们生活起居相关的事物均冠以“龙”字以示高高在上的特权。此外,龙的另一个文化象征意义是出类拔萃,不同凡俗。龙是神物,非凡人可比,所以,人们常常又把那些志向高洁、行为不俗、很有能耐、出息和成就的人称为龙。当年诸葛亮在南阳躬耕陇亩尚未出茅庐时,自比管仲、乐毅,号“卧龙先生”,意思是空有鸿鹄之志而怀才不遇。中国民间也说“望子成龙”,并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一个头上长角、身上长鳞的怪物,而是希望孩子能有出息,将来能出人头地,做一番事业。

与龙相比,dragon文化意义的变迁就显出命运多舛的意味。在早期西方关于龙的神话传说中,最有名的要数古希腊神话了。在希腊神话中,较早被提及的龙是与众神之神宙斯作战的龙形巨人,这些龙形巨人是大地女神盖亚与天神乌拉诺斯所生,他们面目狰狞,须发杂乱,身后拖着一条带鳞的尾巴。在大部分希腊神话中,龙都扮演着这样的反抗者角色,但却屡屡被神和英雄击败,甚至沦为被愚弄的对象。 除此之外,在古希腊神话中,龙还扮演着另一个重要角色――忠诚的守护者。赫拉克勒斯偷得金苹果的故事、伊阿宋取金羊毛的故事中,都有一条看守宝物的龙。但到了公元2世纪,西方龙的形象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它有毒、能喷火,长着蝙蝠状的大翅,腆着大肚子,怪模怪样而且贪财、狡诈、残暴。这种模样已经与中国龙的形象完全不同了。随着基督教在欧洲兴起,《圣经》再次改变了西方龙的形象。在《圣经》故事中,魔鬼撒旦化成一条大红龙,尾巴扫过了1/3的天上星辰,它有七个头,每个头上都戴着王冠,贪婪地吞吃着新生的婴儿。于是,西方龙就从“守财奴”堕落成了最邪恶的魔鬼,被描述成罪恶、狡诈和残忍的代表。随着基督教的传播以及欧洲人的扩张,龙是魔鬼撒旦的恶名在欧洲,乃至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

三、水与火的交相辉映――龙与dragon的物质象征

中国龙的典型形象是“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口旁有须冉,颌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的神兽,善变化能兴云雨有利于万物。在中国,龙是水神,司云雨。民间祈雨总是祈求龙,各地遗存的龙王庙足以证明这一崇拜的普遍与久远。而“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这样的俗语也在向我们彰显着龙与水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神话中的龙一般居于深渊或大海中,不食人间烟火,如果环境不清幽,则腾空而去。单就著名的小说《西游记》为例,孙悟空借兵器的东海龙王、被魏征梦中处斩的泾河龙王、被收做唐僧坐骑的西海龙王之子、乌鸡国里八角琉璃井中的井龙王、黑水河里作怪的西海龙王之甥以及碧波潭里的万圣龙王等,与其他龙婆龙女共同构成了一个龙的谱系。而它们无一不是居于水中,掌管水族。

dragon的典型形象则是一只长着鹰爪和鹰翅、狮子的前脚和头、鱼鳞、羚羊角以及蛇尾,口中喷火的巨大怪兽。它们喜欢居住在巨大的洞穴、火山口以及湖泊或海洋中,常以人或动物为食,喜欢呆在储藏金银和宝藏的地方,如果有人侵犯了它,就会进行疯狂的报复。dragon是宝藏的守护者,是魔鬼的化身,能游水、能飞行,还能喷火,凶猛异常,破坏力极大。正因为如此,西方神话故事中有许多英雄斩杀恶龙的情节,龙成为勇士扬名的牺牲品。从早期的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到英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英雄长诗《贝奥武夫》以及中世纪欧洲出现的大量屠龙的神话故事,故事中的dragon无一不是身有双翼,口中喷火。而骑士与龙的搏斗则被认为代表了善与恶之间的较量。基督教有很多圣徒和龙作战的传说。英格兰的守护圣徒圣乔治就以英勇除掉为害人间的龙而闻名,相传他用这条龙的血在盾牌上画了“十”字,因此白底红“十”字旗就成为代表英格兰的旗帜,英国的嘉德勋章上就有圣乔治骑马和龙奋战的图案。

到了近现代,龙依旧是西方文化中一个固定的贬义词,如老龙成了魔鬼的代名词。在西方文学作品中,龙更成了描述邪恶的生动词语,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名著《艰难时世》中讽刺作品中的斯巴塞太太是一条看守银行的毒龙。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当朱丽叶听到她的表哥被罗密欧杀死时,她伤心地说:“啊,花一样的面庞里藏着蛇一般的心!哪一条恶龙曾经栖息在这清雅的洞府里?” 在当代西方的影视作品里,dragon仍然喷着火出现。在《指环王》、《哈利波特》系列,甚至动画片《怪物史瑞克》中,我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在水与火的交相辉映中,中西方文化赋予它们的完全不同的物质象征,使龙与dragon的形象更加诡异迷人。

[参考文献]

[1]Bhabha,Homi.The Location of Culture[M].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1994.

[2]Murfin,Ross.The Bedford Glossary of Critical and Literary Term[M].Boston: New York: Bedford/St.Martin’s,1998.

[3]美・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

中西文化的不同第6篇

关键词:文化;语言;联想意义;翻译

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在进行交流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处理文化问题是最令人困扰的。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反映了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而在语言的诸多要素中,词汇是最基本的一个,它是支撑语言系统的支柱以及传达语言信息的使者。同一个词汇或短语在不同文化中所反映的形象和在头脑中的联想是不同的,这些就是有着不同的联想意义的文化负载词或短语。然而,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解码和编码的过程。由于大量的文化差异的存在。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或短语时就显得困难重重。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具有文化意义的词汇,并对其进行更深层的研究才能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尽可能有效地进行文化转换。

1 联想意义的分类

联想意义是语言标志所唤起的想象和形象。在西方社会和中国。有许多词汇或短语有着相同的字面意思,但却因为不同的文化而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这些联想意义可以分为3种类型。

1.1 联想意义在不同文化中意义不同

其实,联想意义的不同就是文化信息的鸿沟。人们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对同一个事物通常都会有不同的联想。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财富、权利和活力的象征。曾经有一档娱乐节目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名字就叫“小神龙俱乐部”。然而。西方人却很难想象“龙”这一形象会成为娱乐节目的名字。因为对他们来说,“龙”常常是邪恶的象征,是一种必须被摧毁的可怕的怪兽。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对“龙”有如此解释:如果你称一位女士为龙,那么你就是说她是性情暴躁而令人不快的。

在中国,“东风”是温暖而和煦,能够使万物复苏、草木丰润的。人们经常把它和春天联系起来。这可以从许多历代有名的诗词中看到。比如:“东风变梅柳,万汇生春光。”《西厢记》中的:“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但在英国,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东风却是寒冷的,它更像是中国的西北风。而英国人把西风赋予了美好的事物,想到它,人们就会想到温暖和生命的起源。在雪莱的西风颂中,“西风”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在春天复苏的精神。 在中国和西方,还有许多的词汇和短语激发出人们不同的联想。比如:蝙蝠、狗、红色、数字(4,13)、兔子、老虎和狮子等,他们经常使两种文化中的人们困惑不堪。

1.2 联想意义只在一种文化中体现

有些事物只在一种文化中出现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没有任何联想意义。

“鹤”在汉语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但西方人对“鹤”并没有任何联想。

另一个例子即“红楼”。在中国,“红楼”通常并不仅仅指红色的楼,它常指上层人士所居住的宏伟豪宅。在传统的中国文学中。人们总把它和“爱情”相提并论。我们可以从李商隐的诗词中窥见一斑:“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此外,《红楼梦》中“红楼”的翻译难倒了很多翻译家。而在英国,这个词却不会使人们联想到更多。同样,兰花、柳树和蓝色等也只在一种文化中出现联想意义。

1.3 联想意义在两种文化中相同

尽管不同文化问存在着文化信息的鸿沟,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是能够找到和谐的一面,否则交流就不可能实现。在中国和西方文化中有—些词汇不仅字面意思相同,联想意义也很相似。比如:鹿是胆小而温顺的、狐狸是狡猾的、驴是愚蠢的等等。

2 文化负载词的联想意义的翻译

具有联想意义的词汇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负载词。朱光潜曾说在外国文学中最难理解和翻译的就是联想意义。它具有特殊的感情并很难在字典上查到。如果我们对另一种文化的习俗、历史环境等不甚了解,那么翻译这类词汇将有很大困难。事实上,即使我们意识到也理解了对方的文化,也难免在翻译过程中有文化信息的丢失。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文化是不可译的,但对于联想意义的翻译,我们还是能够找到一些有效的翻译方法。

2.1 同构和翻译

志为了支持和解释功能对等,奈达提出了同构理论。他认为在源语和目的语中的语言标就像是数学当中的等式。3个数字2-4-8排列形成了系统a,另外3个数字16-32-64形成了系统b。如果想把2从a中取出,放到b中。我们必须把2放在16的位置。因为在a中2的意义等同于b中16的意义。我们可以用这个理论来处理翻译中的文化成分,当然也适用于联想意义的翻译。根据同构理论,我们可以把“西风”换成“东风”,反之亦然。方崇在翻译坎特伯雷故事时就把“东风”翻译成“西风”,以使其两种文化中的意象一致。同样,在翻译“as timid asrabbit”时,我们可以把“rabbit”替换成“鼠”。

2.2 直译和意译

尽管属于不同的民族,英国人和中国人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态度和认知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因此直译是可行的。对于第三种类型的联想意义我们可以用直译法来翻译。比如“as cunning as a fox”可以直接翻译成“像狐狸一样狡猾”。但直译则不适合用来翻译第一种和第二种类型的联想意义,直译加注却不失为有效的方法。hart教授把《西厢记》中的“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翻译成:

i am saddened hy a myriad petty woes

and,thougii i speak not,

i am angry

at the breeze from the east.

他直译了这句诗,却加了注:the east wind is symbolic of spring.with its urge to love and mating.

但有时候,译者被不同的文化所局限而不得不舍弃直译而采取意译。意译是试图找到两者在意义上的等同。我们不必把“dragon”翻译成“龙”,而只要找到意义相近的词语。比如:some-times a person who pre~nta hiraself as kind and gentle can in private turn out to be a dragon。who breathes fire.可以翻译成:有时,某人在公共场合显得和蔼可亲,温文尔雅,但在私下里却像个凶神恶煞。

中西文化的不同第7篇

关键词:文化;语言;联想意义;翻译

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在进行交流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处理文化问题是最令人困扰的。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反映了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而在语言的诸多要素中,词汇是最基本的一个,它是支撑语言系统的支柱以及传达语言信息的使者。同一个词汇或短语在不同文化中所反映的形象和在头脑中的联想是不同的,这些就是有着不同的联想意义的文化负载词或短语。然而,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解码和编码的过程。由于大量的文化差异的存在。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或短语时就显得困难重重。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具有文化意义的词汇,并对其进行更深层的研究才能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尽可能有效地进行文化转换。

1 联想意义的分类

联想意义是语言标志所唤起的想象和形象。在西方社会和中国。有许多词汇或短语有着相同的字面意思,但却因为不同的文化而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这些联想意义可以分为3种类型。

1.1 联想意义在不同文化中意义不同

其实,联想意义的不同就是文化信息的鸿沟。人们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对同一个事物通常都会有不同的联想。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财富、权利和活力的象征。曾经有一档娱乐节目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名字就叫“小神龙俱乐部”。然而。西方人却很难想象“龙”这一形象会成为娱乐节目的名字。因为对他们来说,“龙”常常是邪恶的象征,是一种必须被摧毁的可怕的怪兽。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对“龙”有如此解释:如果你称一位女士为龙,那么你就是说她是性情暴躁而令人不快的。

在中国,“东风”是温暖而和煦,能够使万物复苏、草木丰润的。人们经常把它和春天联系起来。这可以从许多历代有名的诗词中看到。比如:“东风变梅柳,万汇生春光。”《西厢记》中的:“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但在英国,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东风却是寒冷的,它更像是中国的西北风。而英国人把西风赋予了美好的事物,想到它,人们就会想到温暖和生命的起源。在雪莱的西风颂中,“西风”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在春天复苏的精神。 在中国和西方,还有许多的词汇和短语激发出人们不同的联想。比如:蝙蝠、狗、红色、数字(4,13)、兔子、老虎和狮子等,他们经常使两种文化中的人们困惑不堪。

1.2 联想意义只在一种文化中体现

有些事物只在一种文化中出现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没有任何联想意义。

“鹤”在汉语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但西方人对“鹤”并没有任何联想。

另一个例子即“红楼”。在中国,“红楼”通常并不仅仅指红色的楼,它常指上层人士所居住的宏伟豪宅。在传统的中国文学中。人们总把它和“爱情”相提并论。我们可以从李商隐的诗词中窥见一斑:“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此外,《红楼梦》中“红楼”的翻译难倒了很多翻译家。而在英国,这个词却不会使人们联想到更多。同样,兰花、柳树和蓝色等也只在一种文化中出现联想意义。

1.3 联想意义在两种文化中相同

尽管不同文化问存在着文化信息的鸿沟,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是能够找到和谐的一面,否则交流就不可能实现。在中国和西方文化中有—些词汇不仅字面意思相同,联想意义也很相似。比如:鹿是胆小而温顺的、狐狸是狡猾的、驴是愚蠢的等等。

2 文化负载词的联想意义的翻译

具有联想意义的词汇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负载词。朱光潜曾说在外国文学中最难理解和翻译的就是联想意义。它具有特殊的感情并很难在字典上查到。如果我们对另一种文化的习俗、历史环境等不甚了解,那么翻译这类词汇将有很大困难。事实上,即使我们意识到也理解了对方的文化,也难免在翻译过程中有文化信息的丢失。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文化是不可译的,但对于联想意义的翻译,我们还是能够找到一些有效的翻译方法。

2.1 同构和翻译

志为了支持和解释功能对等,奈达提出了同构理论。他认为在源语和目的语中的语言标就像是数学当中的等式。3个数字2-4-8排列形成了系统a,另外3个数字16-32-64形成了系统b。如果想把2从a中取出,放到b中。我们必须把2放在16的位置。因为在a中2的意义等同于b中16的意义。我们可以用这个理论来处理翻译中的文化成分,当然也适用于联想意义的翻译。根据同构理论,我们可以把“西风”换成“东风”,反之亦然。方崇在翻译坎特伯雷故事时就把“东风”翻译成“西风”,以使其两种文化中的意象一致。同样,在翻译“as timid asrabbit”时,我们可以把“rabbit”替换成“鼠”。

2.2 直译和意译

尽管属于不同的民族,英国人和中国人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态度和认知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因此直译是可行的。对于第三种类型的联想意义我们可以用直译法来翻译。比如“as cunning as a fox”可以直接翻译成“像狐狸一样狡猾”。但直译则不适合用来翻译第一种和第二种类型的联想意义,直译加注却不失为有效的方法。hart教授把《西厢记》中的“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翻译成:

i am saddened hy a myriad petty woes

and,thougii i speak not,

i am angry

at the breeze from the east.

他直译了这句诗,却加了注:the east wind is symbolic of spring.with its urge to love and mating.

但有时候,译者被不同的文化所局限而不得不舍弃直译而采取意译。意译是试图找到两者在意义上的等同。我们不必把“dragon”翻译成“龙”,而只要找到意义相近的词语。比如:some-times a person who pre~nta hiraself as kind and gentle can in private turn out to be a dragon。who breathes fire.可以翻译成:有时,某人在公共场合显得和蔼可亲,温文尔雅,但在私下里却像个凶神恶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