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产品基本面分析(合集7篇)

时间:2023-09-26 09:30:49
农产品基本面分析

农产品基本面分析第1篇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 数据包络分析 Malmquist指数 效率 固定效应模型

引言及文献综述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在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20世纪90年代,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我国农产品总量短缺现象基本解决,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转变,“卖粮难”问题开始出现,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从农产品生产领域转移到农产品流通领域。“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产品消费者权益实现的重要瓶颈。

近年来,国内外农产品流通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Jill E.Hobbs (2006)以供应链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农产品生产者与供应商纵向一体化的变化趋势,建立了农产品流通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Joha L.kent (2007)认为与单纯加强农产品流通市场监管相比,建立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更能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整体效率。寇荣、谭向勇(2008) 指出要从总体上对农产品流通进行研究,农产品流通是个复杂的体系,包括多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构建了由总体指标和单项指标构成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了评价。杜辉(2009)提出城市化已经成为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应该放松对农产品流通的关注,并以武汉城市群为例,探讨了农产品流通的改革方向。张磊(2011)提出农产品流通效率是指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效率,是农产品流通中产生的成本和产出的比值,无法用单一指标来进行衡量,建立了7大指标体系来衡量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运行效率。

研究方法与农产品流通效率度量分析

(一)研究方法

Malmquist(1953)和Shephard(1970)提出了各自的距离函数,近些年基于距离函数的分析方法在生产力进步、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基于距离函数,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在效率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其它分析方法相比,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可以分析不同计量单位的投入与产出效率;可以进行多投入、多产出的效率评价,在效率评价中,不用设定函数的具体形式,根据实际观测数据,采用逐步逼近的方式构建生产前沿面来评价生产单位的有效性,摆脱了层次分析法(AHP)等方法在效率评价中主观性过强等问题,提高了效率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二)模型设定

本文采用Chames、Cooper、Rhodes在1978年提出的投入导向模型(input orientation),也就是CCR模型,运用基于距离函数和数据包络分析(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评价。Malmquist 指数是指两个以上不同时期、不同距离函数的比率,时期t基于投入的距离函数为:

时期t+1基于投入的距离函数为:

在时期t的技术条件下的 Malmquist 指数为:

时期t+1的技术条件下的Malmquist 指数为:

1990年,在假定技术条件不变的条件下,Fare利用Malmquist 指数几何平均数评价了生产率的变化效率,通过变换,将Malmquist 指数演化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可以表示为:

当M>1时,表示效率进步;M=1时,表示效率不变;M

(三)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本文选择2000-2011年31个省级行政单位相关数据作为面板数据,借鉴欧阳小讯和黄福华(2011)的做法,当样本观测数据中某些年份数据缺失时,用缺失数据前后年份数据平均值来代替。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法进行效率评价,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虑数据的可得性,选择各地区农产品流通数量作为产出指标(由各地区农村居民平均出售的粮、油、水果和蔬菜量乘以当地实际人口数表示),选择农村农产品流通相关资本数量(由农村家庭固定资本原值中的批发、餐饮、邮政和交通运输业数值加总得到,为了得到总值,本文将部分原值与当地乡村户数相乘)和农产品流通相关劳动力投入量(由与农产品流通相关的批发、信息传输、交通行业人员加总得到),对于受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的变量,本文使用各省相应年份的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将名义值折算成实际值。相关指标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1999-2012》、《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9-2012》及各地区相关年份统计年鉴。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为了更加明显体现出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变化规律及不同区域间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差异,本文在计算出全国及各省级行政单位农产品流通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将东、中、西部各个省级行政单位农产品流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算术平均,得出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产品流通全要素生产率(TFP)。运用DEAP 2.1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运算,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显示的测算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总体上看,2001到2011年间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变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07年,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大幅上升,开始进入有序上升状态。2001年我国加入WTO,农产品关税大幅下降,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入国内,加上2001年以后我国粮食连续增产,国内可供流通的农产品数量大幅增加。入世后,我国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并存的市场化、社会化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国内农产品流通企业逐步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农产品流通理念和农产品流通技术,大型农产品连锁超市、农产品便利店、农产品电子商务逐渐兴起。2005年商务部开展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向农村地区延伸,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节省了农产品流通费用。2006年我国颁布了“农村专业合作社法”,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2006年我国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2006年我国农林牧业总产值为42424亿元,2007年猛增至48893亿元,为了有效释放农产品需求,商务部启动了“双百”工程,国家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改造了100个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了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构建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和流通体系,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农产品流通效率。

第二阶段从2008年到2011年,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开始下降,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对我国农产品需求下降,出口订单大幅减少。受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影响,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逐渐上升,加上国内外粮商大肆炒作,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了大幅波动,中小农产品流通企业出现利润减少、资金链紧张等现象,甚至破产、倒闭,农产品流通效率开始下降。

第二,从区域农产品流通效率差异看,我国东部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高于全国及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拥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东部地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等农产品流通新技术和新方式在东部地区发展较快。东部地区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较高,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农民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与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或农产品流通终端进行农产品交易与流通。大型连锁超市等先进的农产品流通业态在东部地区发展较快,大型超市直接与农业专业合作社对接,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节省了农产品流通时间,提高了农产品流通效率。

中西部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基础设施较差,农产品冷链物流、第三方物流等先进的农产品流通技术和流通模式发展较慢,导致中西部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较低。但随着国家更加重视地区间的均衡发展,地区间差异逐渐减少,国内不同地区农产品市场之间联动趋势逐渐明显,相互联系更加紧密,农产品流通效率区域差异有缩小的趋势,但差异缩小的速度较慢。

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本文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分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了度量,对效率变化趋势、特点及地区间差异进行了初步的定性分析。为了进一步研究影响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因素,根据农产品流通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选择农村农产品流通相关资本存量zbcl(用农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中的交通运输邮政业和批发餐饮业加总而得)、农产品流通相关劳动力数量ldsl(用农产品流通相关批发、交通、信息传输人员加总而得)、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的支持程度zfzc(用各地区与农产品交通运输相关的财政支出表示)、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程度jcss(用各地区公路总里程表示)、居民农产品消费水平xfsp(用各地区居民食品支出表示)作为解释变量,把所有农产品流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汇总,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相关变量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1999-2012》、《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9-2012》及各地区相关年份统计年鉴。

(二)模型设定与估计

基于2000-2011年31个省级行政单位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考虑实证结果的稳定性,在回归过程中首先采用OLS方法对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OLS方法可以得到直观的结果,但这种方法忽视了地区差异,所以OLS估计值仅作为参考。在此基础上,通过Hausman 检验,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对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反映变量之间的关系。

本文首先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全国、东、中、西部进行Hausman 检验,以确定选用的模型为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

通过Eviews6.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Hausman 检验结果,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全国、东、中、西部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建立个体随机效应模型的原假设,所以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因此,运用Eviews6.0对相关数据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分析,并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全国及东、中、西部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三)估计结果说明

从表3中可以看出,各估计方程(包括普通最小二乘法方程和固定效应模型方程)都拥有较高的R-squared值,说明回归的总体效果比较理想。各方程的估计结果普遍达到1%和 5%的置信水平,显示出农村农产品流通相关资本存量zbcl、农产品流通相关劳动力数量ldsl、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的支持程度zfzc、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程度jcss、居民农产品消费水平xfsp对农产品流通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由于固定效应模型更能体现出面板数据优势,因此在实证结果分析中,主要根据全国及东、中、西部固定效应模型方程来分析。

第一,实证结果显示,全国农村农产品流通资本存量增加1个单位,农产品流通效率增加0.12个单位,农村农产品流通资本存量的增加,会提高农产品流通前端的流通效率,进而提高农产品流通整体效率,增加农产品流通量。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估计系数分别为0.14、0.10、 0.09,影响逐渐减少,主要原因在于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第二,农产品流通劳动力投入量对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具有正向作用,而且作用比较明显。结果显示全国农产品流通劳动力投入水平提高1个单位,农产品流通效率会提高0.31个单位,农产品流通相关人员的增加,尤其是农产品流通信息传递人员的增加,可以有效连接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消费,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第三,从实证分析结果看,全国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的支持程度提高1个单位,农产品流通效率可以提高0.12个单位,分地区看,东部地区的影响参数为0.16,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0.13和0.09,表明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的支持力度更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地区,政府对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促进作用不如东部地区。

第四,实证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全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增加0.27个单位,分地区看,东、中、西部的参数为0.28、0.18、0.16,可见,从全国或分地区看,交通基础设施都是影响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重要因素。

第五,农产品消费水平是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动力,从实证分析结果看,居民农产品消费能力对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就全国看,居民农产品消费水平增加1个单位,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0.27个单位,分地区看,东、中、西部的参数为0.28、0.18和0.16。可见,居民的农产品消费能力是农产品高效流通的重要动力。

结论

本文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法,结合2000-2011年农产品流通相关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2001年到2007年,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处于上升阶段,2008年以后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东部地区好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此基础上运用OLS方法和固定效应模型对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产品流通相关资本存量、农产品流通相关劳动力数量、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的支持程度是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的重要保证,交通基础设施是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的物质载体,农产品消费水平是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的基本动力。

参考文献:

1.黄胜忠.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09(3)

农产品基本面分析第2篇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联合国粮农组织通过多种渠道采集农业数据,建立庞大的数据库,开展农产品市场监测和预警分析,并定期各类分析报告。在引导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宏观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机构设置。目前,FAO涉及农业信息采集和加工整理的机构主要是经济及社会发展部下属的统计司和贸易及市场司。统计司负责各国(地区)农业生产、消费、价格、贸易等数据的采集、年度供求平衡表的编辑、统计年鉴的编写和FAOSTAT数据库的更新和维护。统计司现有工作人员50余人。下设若干组(Team),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贸易及市场司主要负责各国(地区)农产品市场动态数据的采集、农产品市场监测分析、食物安全早期预警,以及《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食物展望》、《OECD-FAO农业展望》等报告的撰写。目前,贸易及市场司有工作人员37余人。2008年,贸易及市场司内部机构改革,撤销了原来的4个处,设立了9个组,分别负责早期预警、产品分析、贸易分析和农业展望等。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工作机制。FA0农产品市场监测与预警分析工作由贸易及市场司负责。近年来不断创新市场监测与预警工作机制,强化内部分工与协调,加强外部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推进工作的格局。

——基础数据采集。基础数据的采集主要由统计司完成。统计司主要通过每年向各国发送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各国的统计年鉴和公开出版物及官方网站、联合国或者FAO其他部门统计的数据、一些国际或地区性组织和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同时,贸易及市场司也通过自己的渠道采集数据。一方面借助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集各国作物生长情况、作物产量、干旱、植被变化及其他农业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在农作物收获的关键季节,向世界各国派出调查组,通过走访当地统计、农业等部门和实地查看作物长势,获取各国人口、气候、作物产量、单产、价格以及政策等方面数据。贸易及市场司数据侧重于动态性和时效性。

——农业信息研究分析。目前,在短期市场监测分析和展望方面,由贸易及市场司完成,其9个工作组之间互有分工又有广泛合作,编辑出版《食物展望》和《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两份报告。中长期市场监测分析和展望上,FAO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合作,编写《OECD-FAO农业展望》,这是对未来10年的中期展望报告。其中,OECD负责用自己的AGLINK模型预测, FAO主要负责用自己的CONSIMO模型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预测,然后将二者的预测结合,得出对全球农业未来10年的预测结果。另一方面,在分析人员组成上,建立了产品分析与地区分析师相结合的分析师队伍。以《食物展望》为例,目前贸易及市场司中有25-30人在做这份报告,涉及产品有小麦、大米、粗粮、油籽和食用油、奶类、肉类、水产品等,人员包括负责研究产品的分析师和负责研究地区的分析师。产品分析师重点关注自己所负责产品的重点国家的供需变动情况。一般来说每种产品有2个人负责,其中1人侧重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审核等。另一人侧重分产品报告的撰写和与地区分析师及其他专家交流讨论,相互校正双方数据。产品分析师是《食物展望》的核心工作队伍。

——信息。目前,FAO主要通过《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食物展望》和《OECD-FAO农业展望》等报告展示其研究成果。《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每年出4期,内容包括全球谷物供给与需求、粮食作物生产、消费、贸易和库存变化与展望,食品价格变化,低收入国食品形势等。

《食品展望》侧重于短期预测,每年出2期,内容包括全球食品和饲料市场有重要影响的小麦、大米、油料、糖、肉类等产品。对其生产、消费、库存和价格等进行分析,同时还包括一些产品深度分析报告。《OECD-FAO农业展望》侧重于中期预测,预测周期为10年甚至更长,每年向前滚动1年并出版l期。内容包括专题分析(如农业能否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未来10年全球各地区及各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消费、库存、价格等趋势预测等。此外,FAO在其网站上提供各种展望报告的免费下载链接。用户还可通过书信或电子邮件直接索取。FAO专家和官员也经常利用各种国际会议和论坛宣传其研究成果和观点。

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大国,其具有完善的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体系。在机构设置上,专门成立了世界农业展望局,由该局牵头协调开展农业短期展望和中长期展望研究;在工作机制上,建立了由政府部门、研究单位和大学组成的跨部门整合研究的协调方式;在技术支撑上,拥有强大的数据、先进的模型分析工具和高素质的分析人才。为国内外市场供求、政府农业政策的调整、气候与环境的变化等方面提供了全面、准确的信息,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场主、经营者和需求者的决策,也影响世界期货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量。

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机构。美国农业部由34个局(办公室)组成,共10.5万名员工。工作人员分布在农业部、各州办事处、试验站等,年度经费预算260亿美元。美国农业部的农业展望工作,主要由世界农业展望局负责综合协调。美国农业部的34个局(办公室)中,有12个局(办公室)与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直接相关,主要是世界农业展望局、经济研究局、国家农业统计局、农业市场服务局、农场服务局、海外农业服务局、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联合农业气象中心、预算与项目分析办公室、风险管理局、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局和国家食品与农业研究所。

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机制。美国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在数据采集、分析研究和信息方面有着明确的分工。原始数据采集工作由美国农业部内部的专业司局负责,数据信息均公布在美国农业部网站上,可以免费查询下载;研究分析工作由政府部门、研究单位和大学组成共同负责,所有研究人员不必参与基础数据收集;农产品分析预警信息的由多部门组成的农业展望研究局牵头负责。

——基础数据采集。美国农业基础数据采集由国家农业统计局和海外农业服务局等政府部门负责。其中,国家农业统计局主要负责农业普查、经常性调查等国内数据采集,海外农业服务局通过驻外使馆农业专员、贸易商和遥感系统等方式,收集全球作物和畜牧业生产数据和进出口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评估出口前景。

——农业信息研究分析。美国对于农业信息、数据的分析研究,由政府部门、研究单位和大学共同负责,实行跨部门整合研究。美国农业部参与农业展望研究的部门包括经济研究局、海外农业服务局、农业市场服务局、农场服务局和世界农业展望局等。总的看,各部门任务分工有所不同,分别按计划完成各自承担的研究预测任务,由农业展望局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最终报告。

——信息。美国农业信息的由多部门组成的世界农业展望研究局负责。美国农产品分析预警信息由世界农业展望局负责最终审核,并经农业部长签字后。在的众多信息中,每月的《世界农产品供需预测报告》、每年的《农业中长期展望报告》及年度农业展望论坛最受世界关注。其中,《世界农业供需预测报告》(WASDE),经美国农业部长和世界农业展望局主席授权后,每月由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负责。该报告包括美国和世界主要谷物、大豆及其制品、棉花以及美国糖料和畜产品的供需平衡情况。《农业中长期展望报告》(一般为10年)由跨部门的商品预测委员会完成,于每年2月份对外,内容包括两年的历史数据以及未来10年的预测数据。

日本

日本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仅为2%,但农业信息化程度较高,建立了完善的农业统计和产量预测体系。现以水稻为例,简要介绍日本主要农产品监测预警机构设置、运作机制。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机构设置。日本农产品监测统计采取的是分散性统计体系,各类农产品生产、 供求、价格等信息均由农林水产省和地方农林水产部门独立进行。农林水产省的生产调查和预测结果对国家负责,是中央政府农产品生产状况和产量预报的依据,各地方农业部门的生产调查和预测只对当地政府负责。农林水产省在各都、道、府、县依据农作物种植面积直接设立农林水产事务所,全国共设立300个。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工作机制

——基础数据采集。日本的农产品生产等信息的监测由日本农林水产省负责,信息主要包括各类农产品的生产、供求、价格等为主。数据采集主要通过3个渠道实现:一是通过各主管省厅的地方分支机构执行。通过各类批发市场每天的交易品种、数量和交易价格把握市场动态;二是通过批发市场实现价格监控。日本政府将设置在全国各地的82个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和 564个地区批发市场,通过网络进行有效衔接,负责统计当天交易金额,批发价格,收集交易信息等;三是发挥行业团体、协会的作用。多个行业组织承担本行业商品市场调查和监测工作。

——农业信息研究分析。在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全国各地的事务所将得到的资料数据通过专用的内部网络报送到农林水产省统计情报部,统计部门进行综合汇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预测和统计结果向外。预报结果由农林水产省向国会负责,各地农林水产部门所得资料及预测结果只适用于当地,不影响农林水产省的预报结果。预报结果主要用于以下6个方面:供需计划基础资料、米价审定参考资料、稻作技术指导基础资料、农业公用事业基础资料、国民经济计划基础资料和其他政策改进基础资料。

——信息。日本农产品市场监测统计信息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式: 一是发表年度、月度、季度白皮书和《统计快报》、《统计确报》,对本部门所管商品的市场动态、价格起伏、企业经营状况等分别进行年度、季度总结;二是通过政府网站及时市场信息和预警信息,包括农林水产省对农产品的长期和短期预测; 三是通过媒体和行业组织会刊。如:《日本经济新闻》每日刊登各地期货市场的价格情况。东京、大阪等主要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价格情况(包括牛肉、猪肉、水产品等)。上述信息还定期在《日本农业新闻》、《畜产情报》等主要媒体和行业协会会刊上。

加拿大

加拿大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产品生产与贸易大国之一,非常重视研究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为国内农业从业人员提供较为充分的信息服务。加拿大农业展望报告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由加拿大农业和农业食品部组织实施。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机构设置。目前加拿大农业部展望报告有三类:短期预测报告(1年内预测)、农民收人及农业综合指数短期预测报告、农产品市场中期预测报告(10年内预测)。报告由3个不同的小组负责,每个小组约7个人,小组间合作密切。与美国一样,加拿大也非常重视市场展望报告的质量,对参与人员的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理论功底有严格要求,大部分人都拥有博士学位,并且是长期从事农业问题研究的专家。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工作机制

——基础数据采集。加拿大农业数据比较详细,主要来自统计部门,可从网上直接获取或用电子邮件索取。市场预测组并不参与原始数据采集,而是直接利用公开数据,如粮农组织和经合组织数据库。预测组在得到基础数据后首先必须对数据进行处理,如数据的加总与分割(分割成地区数据)。同时,还需对一些参数(价格弹性、收入弹性等)进行更新。最后是进行预测,除有基线预测(基于现实情况的预测外),还需进行模拟方案(如关税变动等)预测。

——农业信息研究分析。加拿大的市场展望研究模型采取引进和开发并举,主要用于农产品市场中期预测。主要引进了粮农组织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经合组织)联合开发的AGLINK/CONSIMO模型。根据加拿大农业部与经合组织的协议,加拿大为AGLINK/CONSIMO模型提供,一些服务,作为回报加拿大可以使用经合组织AGLINK/CONSIMO的最新版本。目前国际上有许多国家在使用AGLINK/CONSIMO模型,如欧盟委员会、英国、日本、新西兰和一些欧盟成员国农业部。

此外,加拿大农业部还自主开发了食品和农业区域模型(FARM)。该模型主要用于加拿大国内市场展望和分析。加拿大农业部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发。模型的弹性与市场结构和AGLINK/CUNSIMO非常相似。模型使用权为加拿大农业部专有。最后,短期预测报告(1年内)。主要运用经济推导(如根据供给和代表性价格进行简单推算),并没有运用复杂的经济模型。农民收人及农业综合指数短期预测报告运用的模型类似于会计方法。

——信息。加拿大农业部的大麦、小麦、肥料、玉米等农产品的展望报告均可从其网站上免费下载,还可通过电子邮件直接索取。此外,加拿大农业部专家和官方还会利用各种会议场合宣传其结果和观点,以期达到扩大影响的目的。

欧盟

农产品基本面分析第3篇

【关键词】农村公共品 供给效率 满意度

一、引言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公共品供给失衡问题是制约农村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但目前关于农村公共品供给失衡问题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将公共品供给失衡问题简单看成是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低效率关注不够,尤其是对影响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外在因素研究不够;二是对基于农民的主体地位来评判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关注不够;三是有关研究较偏向于全国或省域范围,一般以定性研究为主,对地区市级的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实证性研究不够。

本文以九江地区为例,基于现有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现状,从政府和农民两个层面,利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政府层面供给效率的DEA分析法和农民层面“满意度”的Probit模型分析两类方法,分析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大小,得出提升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途径。

根据朱玉春等人对农村公共品的内容所作的分析[1],农村公共品分级分类情况见表1。

表1 农村公共品三级分类

二、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评价的DEA分析法

(一)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评价方法与农村公共品的内容

在本文中,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是指各地方政府生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产出的相对效率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相对提升状况效率的综合评价。其中,投入产出效率可以采用各地方政府生产农村公共产品所达到的相对“生产有效性”程度来表示;提升状况效率可以采用反映各地方政府在消除客观基础条件下,投入产出效率提升状况的“管理有效性”程度来表示[2]。

“生产有效性”程度直接使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而“管理有效性”程度则采用二次相对效率(效益)概念进行测评。这是由冯英俊等提出的将把各决策单元以往的相对效益作为它们基础条件的一种度量,并将前期相对效率看作一种输入,而将当期相对效率看作一种输出,以此作为输入输出的因素,再次测算它们之间的相对效率,即为各决策单元的二次相对效率。其好处是可以消除由于客观条件的优劣而造成的影响,对所有决策单元都有激励作用[3]。

(二)DEA分析法及二次相对效率分析结果

考虑到数据的代表性及可得性,在进行计算时使用的投入、产出指标见表2。

表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部门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表

2010―2011年江西省九江市各县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应数据源于《九江市统计年鉴》和各相关部门。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专用分析软件MaxDEA 6进行测算九江市14个县(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2010年及2011年相对供给效率及二次相对效率见表3。

表3 九江市14个县(市)相对供给效率及二次相对效率及排名

三、基于农民为主体的满意度调查及实证分析

调查及分析所采用的数据是笔者于2013年8月对九江14个县区的农民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实际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在设计问卷和调查方案时,充分考虑了农民的认知水平,使之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作出明确评价。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民对12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满意情况。最终共发放问卷 332份,收回有效问卷308份,占全部问卷的92.8%。

为便于研究,将12个问题的满意程度作为12个变量,用x1至x12代表。取值规则为:评价数据“不满意”取值为“1”,“一般”取值为“2”;将“满意”取值为“3”。对其他变量的定义及描述性统计见表4。

表4 变量的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注:描述统计一列是各个变量的加权平均数,括号中为其相应的标准差。

从该表可看出:

1.农民对公共品供应的11个单项(不含总体情况)的满意程度的平均值为2.14,大于2。说明农民对公共品的供给满意程度比“一般”略好,体现出一种进步,但离满意还有较大差距,如果从整体情况感觉(x11)而言,其加权平均数为2.38,情况更好一点。

2.就加权平均排序而言,相对满意程度最高的依次为“饮水设施”、“乡村教育”、“生活能源”以及“医疗卫生”;相对满意程度最低的依次为“文化活动”、“村民自治”、“农业科技”以及“政府服务”。说明了农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追求是较突出的。

以前面的定义和数据为基础,利用SPSS16.0对12个变量进行主成份分析,输出了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因子变量贡献率解释表,主成份相关性矩阵表。得出以下结论:

1.问卷调查所确定的从农田水利、农业科技到政府服务等11个单项问题都为典型性较强的农村公共品项目内容,基本都为主成份1所综合涵盖。

2.从主成份1―3与12个原始变量的相关性高低排名,可以看到:政府服务水平、饮水设施、村民自治能力、生活环境好坏是影响九江地区农民对农村公共品服务满意程度最重要因素。

四、结论与建议

如何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相关研究和政策实施应该基于两个视角展开:

(一)基于政府的主导地位

目前的主要方式是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规模、结构等内在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分权程度等外在因素方面进行探讨,且以定性研究、省域以为主,少见实证。但也应多开展地级市范围的实证研究,特别是进行相对效率的比较。以本文为例,采用DEA法对九江市各区县进行相对效率和二次效率计算,既较客观地反映了现期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的工作效率,又可以反映消除由于客观条件的优劣后的主观努力程度,有利于完善对下一级地方政府的考核制度,提高其有效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积极性。

(二)基于农民的主体地位

其含义包括农民既是新农村事业的建设者和农村公共产品的消费者,也是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供给者。

就本文对九江地区农民对公共品供给效率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1.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农民对图书室、老年人活动中心、文艺演出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农村对文化精神生活的满意程度。

2.进一步加强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切实确保村务公开、民主议事制度的落实,使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

3.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改善农业技术服务,搞好农业科技推广培训。

4.进一步提高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对农民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朱玉春,乔文,王芳.农民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满意度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01).

[2]徐崇波,梅国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实证分析――以江西省80个县(市)为例[J].当代财经,2010(07).

农产品基本面分析第4篇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理论研究;综述

物流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末首次进入中国,将物流视为一项产业进行研究和推动是从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的,但由于当时中国经济比较落后,物流产业发展缺乏成熟的市场环境,相应的物流研究没有真正深入的开展起来。直到90年代后期,随着对外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物流产业的发展逐渐引起了政府、企业和学术研究机构的关注。如今,物流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呈现了旺盛的发展势头,物流研究逐渐成为经济研究的热门领域。然而,由于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弱势地位,加上农村经济落后、农户分散等原因,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相对较为落后。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对农产品物流的关注和研究开始逐渐增多。从国内文献来看,农产品物流研究虽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些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方面都还比较落后。与农产品物流研究相关的成果从2002年开始逐渐出现,并在近两年呈激增趋势,理论成果日趋丰富。

近期,国内农产品物流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宏观上对农产品物流领域现存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所占比重最大,对我国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应用和指导价值。代表性的有:

侧重于物流政策方面的研究:杨军在对现代农产品物流主体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与运行中的行为,并据此分析了推动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与运行的政策取向,得出了要使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尽速建成并高效运行,政府在政策取向上要倾向于采取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财政资金支持政策的结论(杨军[1],2010);周帮扬等认为目前中国农产品物流法律制度的缺失与滞后,已成为阻碍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通过对农产品物流法律制度的分析,展现法律的调控和指引作用,并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中国农产品法律制度的建议。(周帮扬等[2],2012)

侧重于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王慧超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重点抓好若干基础性公共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打造现代物流中心;加快制定物流信息化专项规划和各项基础建设,建立鲜活农产品身份证制度等发展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对策,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王慧超[3],2011);侯涛等在分析了农产品物流特点的基础上,将工作流技术与物流信息系统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建立了基于工作流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给出了系统多层体系结构和设计关键(侯涛等[4],2011);赵海鹏等从陕西省农产品的供应现状及趋势、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面临的问题出发,分别论证了当前我国政府、农民、渠道商三个农产品物流相关主体急需构建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提出了我国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构建和应用的初步方案。(赵海鹏等,2012)。王晓平等将果蔬类农产品的物流过程与信息追溯相结合,分析了对果蔬类农产品进行信息追溯的可行性,对果蔬类农产品信息追溯系统的系统构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方案(王晓平等[5],2011)。

侧重于农产品物流系统建设与优化方面的研究:杨剑英等通过对我国区域生鲜农产品几种典型的物流配送组织模式现状进行调研,从交易费用视角分析了各种典型物流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我国区域生鲜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对策,为我国区域生鲜农产品物流系统构建提供了借鉴(杨剑英等[6],2010)。侯文英等在分析了农产品物流系统的结构要素的基础上,研究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通过对相关矩阵进行层级分解和按级排列,建构了农产品物流网络的解释结构模型,最后说明了该模型的基本功能(侯文英等,2012)。

二、对农产品物流的运作机理和发展模式的研究

这部分研究侧重于理论探索,为我国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起到理论支撑的作用。

侧重于结合供应链理论,对现存的物流企业按照供应链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或改组方面的研究:甄杰对影响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把动力机制分解成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认为宏观结构包括制度环境、物流技术,微观结构包括供应链参与主体的权利、责任、利益等,并分别分析各因素对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的推动作用(甄杰[7],2011);徐杰等以海南热带农产品为研究对象,基于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档案和电子标签编码、冷链温湿度监控、车辆运输定位、XMLWeb服务的数据交互和角色控制的权限动态分配,构建了多层次多用户多权限的热带农产品物流跟踪管理系统(徐杰等[8],2010);曾明星认为准时农产品物流按照物流主体及物流的整合程度,可分为四种典型的运行模式,即自营物流——物流与商流合一模式、自营物流——物流与商流分离模式、第三方物流——越库模式、第三方物流——直通模式(曾明星[9],2010)。

侧重于农产品物流新模式积极探索方面的研究:蔡媛媛等研究了基于农超对接模式的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探讨了农超对接模式中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平台、电子商务等发展策略(蔡媛媛等[10],2011);高振娟研究了基于价值增值的农产品物流组织模式改进,以张夏玉杏作为研究对象,对济南市张夏镇万亩杏园的实地调查,研究了当地现有的物流运作模式(高振娟[11],2010)。李南洁等研究了基于土地流转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构建,基于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行,构建以新型农业合作组织为核心的第三方物流组织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李南洁等,2012);任连娣等研究了基于物流主体多元化的现代农产品物流模式,对农产品物流监管主体、产销主体、消费主体以及交易方式等方面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任连娣等[12],2012);查伟华研究了基于循环经济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及策略,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为理论依据,对循环经济下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供应链角度的循环经济新型物流模式(查伟华,2011)。

侧重于结合区域经济进行针对性分析方面的研究:杨蕾等在因子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国际性物流枢纽—区域性物流中心—地区性物流节点”三层物流节点布局模型,提出“天鹅星座型”空间结构布局,并将其功能定位为“中心带动、两线并举、内外兼顾、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出应从宏观上对同一功能区内各城市之间、3个功能区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港口与腹地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和整合,从而避免各自为战、重复建设的现象。(杨蕾等[13],2012);张博等运用SWOT、PEST分析方法,深刻剖析河北省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内部优势及劣势,分析其外部威胁和机遇,并对河北省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政治因子、经济因子、社会因子和技术因子)等各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河北省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张博等[14],2010;张博[15],2010)。庞燕等结合湖南新农村建设实践,对农产品物流网络规划的主要任务进行了阐述,对农产品现代物流网络优化方法进行了分析(庞燕等[16],2010)。

三、其他领域理论及方法在农产品物流的应用研究

侧重于其他理论在农产品物流中的借鉴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张阐军等认为现代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结合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分析了精益农产品物流价值管理发展思路,提出价值化工程思想,构建了其价值化工程体系结构。最后,结合武汉城市圈对价值化管理在精益农产品物流管理中的实施与应用进行了分析(张阐军等[17],2011);王新利利用神经网络理论,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农产品物流预测模型(王新利[18],2010)。

侧重于物流规划技术方面的研究:钟聪儿等分析了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建立配送中心选址的数学模型,研究免疫算法与GIS技术求解选址模型的方法,并以福州市晋安区农产品物流配送相关数据为基础,提出研究区域内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实际模型,采用免疫算法求解模型,运用VB编写相应的程序,提高了选址决策的效率和精度(钟聪儿等[19],2011);邱荣祖分析了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对带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进行描述,建立有时限的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应用GIS和禁忌搜索集成技术求解该模型,开发农产品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系统,并以晋安区农产品物流配送技术数据为范例,进行系统的初步应用研究(邱荣祖[20],2011)

四、国外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经验介绍、借鉴及趋势研究

侧重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启示的研究:杨希玲借鉴国外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地加快中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步伐,实现农产品“货畅其流”,降低农产品的物流成本,使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保值、增值,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保障农民增收。(杨希玲[21],2012)。边胜勇、樊非等也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进行了介绍。

侧重于我国农产品物流与国外的差距问题:以及如何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加快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等问题研究:何龙斌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流通损耗率、流通增值率与美国有很大差距。(何龙斌[22],2011);曹冰冰对日本农产品物流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日本农产品物流模式为鉴,提出了发展中国农产品物流的对策和建议(曹冰冰,2010)。

五、国内农产品物流研究现状总体评述

大量文献查阅表明,国外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基本上已从概念探索、宏观研究逐渐过渡到微观、实证,大量成果集中在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国内的学者对农产品物流和区域物流等领域给予了多方面的关注,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相关领域理论与实践都比较少,研究成果不够系统和深入。总体来说,对农产品物流领域的全国宏观性研究较多,地方实证性研究较少;研究问题的较多,探寻根源的较少;实证研究显得更为薄弱,特别缺乏对农产品物流产业布局与发展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上探究还是结合实际具体应用都需要补充。

参考文献:

[1]杨军.现代农产品物流主体的行为分析及政策取向[J].江苏商论,2010(3).

[2]周帮扬,徐韬.借鉴国际经验完善中国农产品物流法律制度[J].世界农业,2012(5).

[3]王慧超.我国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的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1(2).

[4]侯涛,施艳容.基于工作流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

[5]王晓平,安玉发.果蔬类农产品物流信息追溯系统的构建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3).

[6]杨剑英,谢守祥,沈正舜.我国区域生鲜农产品物流系统构建研究——基于交易费用视角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9).

[7]甄杰.供应链一体化视角下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物流科技,2011(10).

[8]徐杰,刘鹏飞,周正,张俊,杨宝祝.基于供应链的热带农产品物流跟踪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现[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

[9]曾明星.基于供应链的准时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12).

[10]蔡媛媛,李严锋,惠春梅,曹杰,朱大鹏.基于农超对接模式的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11(10).

[11]高振娟.基于价值增值的农产品物流组织模式改进[J].商业时代,2010(23).

[12]任连娣,王倞.基于物流主体多元化的现代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2).

[13]杨蕾,张义珍.“天鹅星座型”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空间网络布局模型构建[J].广东农业科学,2012(4).

[14]张博,杨蕾.基于SWOT分析的河北省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6).

[15]张博.基于PEST分析的河北省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9).

[16]庞燕,王忠伟.基于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的农产品物流网络优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9).

[17]张阐军,钟生成.现代精益农产品物流管理价值化探讨[J].价值工程,2011(7).

[18]王新利,赵琨.基于神经网络的农产品物流需求预测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2).

[19]钟聪儿,邱荣祖.基于免疫算法与GIS技术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20]邱荣祖,钟聪儿,修晓虎.基于GIS和禁忌搜索集成技术的农产品物流配送路径优化[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41(10).

[21]杨希玲.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启示[J].管理工程师,2012(2).

[22]何龙斌.中美发展农产品物流的比较与启示[J].广东农业科学,2011(24).

农产品基本面分析第5篇

【关键词】 农产品 价格 census—x12 主成分分析

最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呈现剧烈波动趋势,其中农产品价格指数在2008年一季度达到了140.42,为近几年最高值,随后在2009年二季度又迅速回落至80.56。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严重影响了价格水平稳定,不利于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因此,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及其机制原理,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中国各省农业发展现状参差不齐,本文以湖南省为样本,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质及其机制原理。湖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产粮大省,其粮食产量、肉禽类产品、淡水鱼类等农产品位居全国前列,所以选取湖南省作为研究的样本,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在已有的文献研究中,徐雪高(2008)在《新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周期:特征、机理及影响》中,运用h-p滤波法,将农产品价格波动分为了六个周期。最近一个周期,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国际价格的传导、生产成本的推动、加工需求的拉动、突发因素的扰动引起。罗锋(2011)在《外部冲击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贸易传导影响最大,外部需求和国际投机资金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有较强的影响。巫国兴(1997)在《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研究》中指出,农产品价格的运动轨迹表现为阶梯式跳跃性上涨与回落相间的阶段性波动,价格总水平呈上升趋势。程国强(2008)在《新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分析》中,发现猪肉价格上涨对cpi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猪肉价格每上涨10%,cpi就会上涨10%,不同农产品价格之间存在传导性和同步性。顾国强(2011)在《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分析——基于国际市场因素影响下的局面转移模型》中采用马尔科夫局面转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ms-vecm),发现中国农产品价格受到国际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两者局面转移呈现一致性。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长期平稳性,高位运行为短期现象。

关于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税尚楠(2008)在《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新态势:动因和趋势探讨》中提到促成近年农产品价格暴涨的主要因素是用粮食生产能源创造了新的需求。胡冰川(2009)在《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基于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模型》中着重分析了石油价格在生物质能源发展前后与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傅晓(2009)在《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规律与趋势》中,认为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走势与原油价格、全球gdp年增长率走势接近,与美元指数、世界粮食库存与消费量的百分比走势基本相反。

综上所述,现有的文献集中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影响因素、机制原理进行分析,得出总体运行的特点与趋势。尤其研究国内农产品价格时,缺乏从具体的某一地域、省份进行研究,因此本文选取湖南省为研究样本,探讨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二、研究方法

1、价格波动成分分解——censusu—x12方法、h-p方法

时间序列的变化一般由趋势成分(t)、周期成分(c)、季节成分(s)、不规则成分(i)四大块构成。季节调整就是从时间序列中去除季节变动因素,从而显示出序列潜在的趋势循环分量。本文采用censusu—x12季节调整方法,利用乘法模型yt=tct?鄢st?鄢it,其中tct代表的是趋势循环要素;st表示季节要素;it表示不规则要素,逐步分离出趋势循环成分tct,同时借助h-p滤波分析方法,将tct进一步分解,得到时间序列的趋势项tt.

2、影响因素建模——主成分分析方法

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从需求(gdp总量、人口、收入水平)、供给(农业生产成本、自然灾害)、金融因素(信贷规模、货币投放)、外部价格因素传导(国际农产品价格指数)四个方面综合分析。由于选取的解释变量过多,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解释变量精简,实现数据的降维,把多个指标转换成最有意义的综合指标。

三、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分析

r>

1、数据来源

采用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作为农产品的价格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数据库。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农产品生产者第一手(直接)出售其产品时实际获得的单位产品价格,可以客观反映农产品生产价格水平和结构变动情况。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湖南省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2004年一季度至2011年四季度间的同比季度数据,我们将同比季度数据(p)转换成以2003年为基期的定基数据(pi),2003年的指数为100。公式为第n年的定基指数=前n年同比指数的乘积/100^n,然后以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的定基数据(pi)作为分析对象。

2、湖南省农产品价格总体波动特征

农产品价格在2004-2011年间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实际价格指数(pi)由2004年第一季度的124.75上升到2011年第四季度231.91,整体涨幅水平为85.93%。波谷在2005年第四季度为114.51,波峰在2011年第三季度为264.18,波动幅度为230.70%。2004—2011年总共经历了三次较大的波动周期,大致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周期波峰峰值呈逐步上升趋势,由第一次峰值138.83上升到第三次峰值264.18;第二,从2009年第一季度开始,农产品价格呈升降季度交替形式,不规则性明显。

3、湖南省农产品价格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波动特点

农产品价格整体呈单边上升趋势。农产品价格周期性特征明显,按照传统波谷—波峰划分方法,2004—2011年可划分为两个完整的周期和一个单边上升周期。第一个周期,2004年一季度至2006年二季度,共经历两年零两个季度,其中上升期为2004年一季度至2004年三季度,共三个季度;下行期为2004年四季度至2006年二季度,共七个季度。第二个周期,2006三季度至2010年二季度,共四年十六个季度,上升期为2006三季度至2008二季度,共八个季度:下行期为2008年三季度至2010年二季度,共八个季度。第三个不完整周期,2010年三季度至2011年四季度,价格指数呈明显单边上升趋势。

4、湖南省农产品价格季节成分波动特点

季节性特征明显,季节成分中往往在一年中四季度达到低值。以2008年为界,2008之前,农产品上年的四季度至第二年的一季度为价格上涨期,每年的二季度至四季度为价格回落期。2008年之后,农产品一季度呈上升态势,二季度有所回落,三季度大幅上升,四季度深度回落。2008年之后波动幅度逐年加大。其中,四季度为传统农产品收割与销售淡季,一季度、三季度为传统的销售收割旺季,这与农产品价格波动季节性有极强的关联性。

5、湖南省农产品价格不规则成分波动特点

农产品价格在2008年至2009年,波动幅度明显增加,比其他年份波动幅度扩大近一倍。这与2008年、2009年特殊的外部环境有关。从需求方来分析,2008年经历了金融危机,外部需求骤减,同时,国家拉动内需,启动四万亿投资计划,外部需求陡增。从供给方来分析,2008年四川发生了了汶川5.12大地震,南方经历了百年一遇强烈冰冻灾害天气,恶劣的自然灾害对农产品生产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从需求—供给角度就能一定程度解释农产品价格不规则成分波动,2008年四季度深度下探以及2009年三季度强劲回升。

四、湖南省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基于主成分分析

对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国内外研究的主流观点基本一致,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是需求因素—农产品的消费量,主要包括经济和人口增长导致对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引起的消费结构的改变。第二是供给因素—农产品的生产量,主要包括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主要指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气候条件对农产品生产的影响(尤其自然灾害导致的粮食减产)。第三是金融因素,主要是指广义货币供应量以及信贷规模的变化,还包括游资对农产品的炒作所引起单一农产品价格的暴涨暴跌。第四是外部价格的传导,当外部某个农产品价格在短时间内有巨大变动时,内外价格的传导机制发生作用,并影响到内部农产品价格。还有一些其他因素,诸如市场结构、农民和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心理预期也会对农产品的价格造成影响。

1、数据来源与理论分析

选取2001—2010年度湖南省农产品名义价格指数p作为初始的解释变量,并转换为以2000年为基期(p=100)的农产品实际价格指数(pi),以pi作为被解释变量。将相关的需求因素、供给因素、金融因素、外部价格因素作为解释变量,构造

归方程:pit=f(demand'、supply'、finance'、external'),t为具体的年份数,需求因素又可以细分为d1'湖南省人口数、d2'湖南省年度gdp、d3'湖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供给因素可分为自然灾害s1'和农业生产成本s2',s1'选用湖南省年度农业受灾面积,s2'采用全国工业中农用化肥的生产量。金融因素选取广义货币量m2,记为解释变量f1。外部因素选用粮农价格食品价格指数f2。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粮农价格食品价格指数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

主成分分析方法理论框架:假如对某一问题研究涉及p个指标,记为x1,x2,…,xp,由这p个随机变量构成的随机向量x=(x1,x2,…,xp)',设x的均值向量为?滋,协方差矩阵为y=(y1,y2,…,yp)'。为对x进行线性变换得到的合成随机向量,即:

y1y2yp= x1x2xp

设i=(i1,i2,…,ip)',a=(,2,…,p)',则y=ax,i=1,2,……,p且var(yi)=∑i,i=1,2,…p,cov(yi,yj)=cov(yi,yj)=a∑j,i,j=1,2…p

满足上述条件的合成变量y1、y2、……yp分别称为原始变量的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p主成分,而其各成分方差在总方差中所占比重依次递减。挑选前几个方差较大的主成分,已达到简化系统结构的目的。

2、实证分析

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上述解释变量存在极强的线性相关性,如表1所示。

为消除线性相关性对影响因素提取主成分,如表2所示。

x1=-0.24493d1+0.435923d2+0.426227d3+0.420881f1+0.420325

f2+0.180489s1+0.422731s2

x2=0.454563d1+0.155373d2+0.209847d3+0.2430783f1-0.10342

f2-0.80343s1+0.099058s2

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x1的特征根为5.11,解释了总变异的73.07%,计量结果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主要有gdp总量d2、人均可支配收入d3、广义的货币总量f1、外部的农产品价格指数f2、农业生产成本因素农用化肥施用总量s2,上述因素的相关系数均为正,均超过了0.4,对主成分x1影响比较显著,也就证明了,农产品价格波动主要受需求、成本、外部因素、金融因素四个影响,大致表明价格与需求、成本、金融因素成正向相关;外部农产品价格具有传导机制并且作用于内部农产品价格,这与主流研究的观点是一致的。需要说明的是,d1的系数为负,查阅湖南省统计年鉴,其2001至2010年的总人口数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增长,反而由2001年的6596万人下降到了2010年的6370万人,其农产品价格与人口数也呈正向相关,并不影响农产品价格与需求呈正向相关关系。第二个主成分x2的特征根为1.01,解释了总变异的14.49%,第一、第二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7.56%,超过了85%的临界值。因此,选定前两个主成分建立模型。

logpi=0.230788logx1+0.59447logx2-2.2969

回归分析结果,调整后的判定系数r2=0.972,体现了较好的拟合优度,同时x1(prob=0.006)、x2(prob=0.011)、常数项c(prob=0.0015)的概率值就小于0.05临界值,且都能通过t检验和f检验,sc(-3.0279)、aic(-3.218)的值较小,因此回归结果较好。

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由于两边取的都是对数,所以估计的系数具有弹性的经济意义,当第一主成分每上涨0.230788%,第二主成分每上涨0.59447%,农产品价格指数上涨1%,也就说明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影响,存在经济意义。同时,弹性系数均为正,又再一次证明价格变动与需求、成本、外部价格、金融因素呈正向相关关系。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选取湖南省农产品价格指数作为研究样本,第一部分运用census—x12和h-p分析方法,发现湖南省农产品价格波动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波动峰值逐渐增大,经历了两个完整波动周期和半个上行周期,波动季节性明显,同时2008年之后,价格波动不规则性明显增强。第二部分则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发现农产品价格波动受需求、成本、金融、外部价格四个因素影响,且研究结果表明均呈正向相关关系。分离出主成分之后,发现两个主成分的经济弹性系数分别为0.23%、0.5944%,存在明显的经济意义。

鉴于农产品的波动特征,政府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配合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政策,防止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第一是控制农产品的需求过快增长,使农产品需求伴随经济增长呈合理稳步增长态势。第二是加大对主要农产品的重点

产区的扶持力度以及现代化农业配套设施的建设,继续加大对重点农产品生产的补助,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产品增产增收,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以保障农产品产量长期稳定的增长。第三是从金融层面,控制信贷总量和货币投放量,同时加强对游资及金融投机农产品的监控,严厉打击炒作农产品行为。第四是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密切关注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在国内外农产品价格传导机制中建立一道“安全阀”,防止外部的剧烈冲击,建立自然灾害的预警机制,减缓自然灾害对农产品生产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徐雪高:新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周期:特征、机理及影响[j].财经研究,2008(8).

[2] 罗峰:外部冲击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10).

[3] 巫国兴: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1997(6).

[4] 顾国强: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分析——基于国际市场因素影响下的局面转移模型[j].中国农村经济,2011(10).

[5] 税尚楠: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新态势:动因和趋势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8(6).

[6] 胡冰川: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基于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模型[j].中国农村经济,2009(7).

[7] 傅晓: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规律与趋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9(5).

[8] 王孝松:国际农产品价格如何影响了中国农产品价格[j].经济研究,2012(3).

[9] 金三林:国际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经济纵横,2012(3).

[10] 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1]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2] david f.findley,brian c.monsell:new capabilities and methods of the x-12-arima seasonal adjustment program[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1998(16).

农产品基本面分析第6篇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生产成本;产业集群;政府扶持

农业作为一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农产品的贸易量也是多数国家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最终决定影响一个国家的整体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1.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定义

苏航,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内涵做了详细阐述,提出农产品竞争力指农产品在市场交易中表现出来的市场占有能力和盈利能力[1]。农产品市场适应力的基本决定因素是农产品的品种、规格以及数量;对于市场占有能力而言,营销水平起着重要因素,而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则起到关键作用;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水平则主要决定农产品的盈利能力。

2.主体研究

加入WTO,学术界对与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也掀起了一个高潮,各学者对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政策建议。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选取合适的衡量指标,对大宗商品或特定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做实证研究并对影响因素做出重点分析;另一方面是结合实际研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2.1指标选取的实证研究

程国强(2000)[2],运用国内资源成本系数、社会净收益和有效保护率方法,分别从比较优势指数、资源配置效率和潜在比较优势角度对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余鸣(2002)[3]运用比较优势法、综合指标法等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方法和评价体系,构建了比较优势与综合指标互动式测定评价模型。陈卫平等(2005)[4]基于可获得统计数据,尝试性地提出我国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7大要素和38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将这一指标体系应用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竞争力状况并进行综合评价,定性描述出各省农业在“全国一盘棋”中的位置和优劣势。侯杰(2006)[5]选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生产成本指数指标对中国主要农产品及国际间农产品进行了详细分析。王兆洋(2007)[6]选取价格、质量以及信誉指标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构成分解为适应市场需求能力、市场占有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为量化分析农产品竞争力提供了指标分析体系,包括贸易竞争指数分析、线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国际市场占有率、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屈小博,霍学喜(2007)系统分析了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地区结构、市场结构以及出口经营主体结构的特征与变化,并选取先行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力指数(TC)、农产品国家市场份额三个衡量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指标,对中国农场品出口的整体进行了对比研究。

2.2因素分析研究

庞守林(2004)对中国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生产成本、市场价格和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包括资源因素、技术与规模因素、农业组织效率与组织制度、政府功能定位等因素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优化。侯杰(2006)认为,劳动力资源、农业投资、高科技含量、农业产业化经济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优势的取得,以及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高度相关。黄祖辉,王鑫鑫,宋海英(2010)运用双钻石模型,在波特四大基本要素的基础上,纳入政府的行为及与产业相关的国际影响考察了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张婧,练薇薇,王楠,何海燕,郑青松(2010)通过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指出: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很大。当前的绿色壁垒使得发展中国际的农产品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而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的出口贸易。苗强,刘永胜,王晓媛(2011)研究了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指出当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水平上涨速度过快,将会削弱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和国内农产品相对于进口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2.3政策建议

尹成杰(2001,2003)、赵美玲等(2002)提出,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①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②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③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④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薛亮(2003)认为,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应采取两大战略和三大根本措施。两大战略即以质取胜战略和非均衡竞争战略;三大根本措施即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实施多元化农产品出口战略、推进农业经营和管理体制创薪。耿帅(2006)基于共享性资源的角度分析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的研究,认为集群企业与共享性资源形成相互强化与促进的良性回路,从而基于共享性资源以不断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产生正向作用。张振国,贾帅(2008)认为:政府要加大信息服务只能,给企业和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政府应及时引导和扶持企业和农民或多或少的短视行为。王佳(2010)主张:政府应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深加工农产品的出口,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应设立专向基金,鼓励和支持有条件企业到境外开展农业合作。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走出去”信息网络,及时为企业提供有关市场环境、法律法规、资源情况、贸易投资及经济合作项目等的信息。

3.总结

在已有的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是以大宗粮食产品竞争力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玉米、大豆、小麦、粮食等;而研究方法来看,主要是采用选取其中一部分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如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力指数(TC)、国际市场占有率、成本法、产业内贸易指数等,在一定程度上对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一些实证论述的定量分析方法;而在政策建议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企业如何提高自身发展及产品质量的提高、政府的扶持及支持政策、产业集群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建议。以上研究为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苏航.农产品竞争力与农业竞争力的内涵界定.经济论坛,2005,(24):125-127

[2]陈国强.WTO农业规则与中国农业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于鸣.框架下我国畜牧业的比较优势与国际竞争力[J].经济纵横,2002(3).

[4]陈卫平.赵彦云.中国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农业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管理世界,2005(3)

农产品基本面分析第7篇

[关键词] 虚拟耕地;农产品;进口策略;粮食安全

一、引言

受到传统贸易理论的影响,中国一直以来形成了“重出口轻进口”的贸易格局,农产品进口贸易往往是国内供给出现明显不足才不得不进行,进口方式缺乏规划性与开发性,难以形成稳定、可持续的海外供应渠道,极易遭遇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比较典型的是2004年发生的“大豆风波事件”,由于缺乏完善的进口策略,中国进口大豆引发了国际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大量中国企业不得不在高价位购买大豆,而在随后的价格回落过程中遭受了巨额亏损。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出现了频繁剧烈波动,问题的根源在于耕地总量不足,各级地方政府要保证粮食安全,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其他农产品的面积就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出现“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油你涨”、“棉花掌”、“花你钱”等现象。在有限且不断下降的耕地资源约束下,一种农产品种植面积的扩大意味着其他农产品种植面积的缩小,单纯从区域内已很难解决农产品供需失衡问题。因此,面对耕地资源的日趋紧张局势,中国亟需找到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行统筹管理。

“虚拟耕地”的概念借鉴于Allan( 1993)的“虚拟水”,“虚拟水”指在生产商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由于农业生产对耕地资源的特殊依赖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尝试将“虚拟水”研究方法运用到耕地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研究中,并界定“虚拟耕地”为国家(进口国或出口国)要生产相当数量的农产品所需投入的耕地资源数量。Wurtenberger等(2006)认为由于农产品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资源为其提供生长所需的物质环境条件,因此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进口农产品的方式来节约出自身耕地资源。李晓俐(2011)、赵振然(2011)、Soriano等(2013)理论分析了建立基于虚拟耕地的农产品进口策略的战略意义,认为耕地匮乏国(地区)可以通过主动进口外国可以大量生产的农产品,置换出国内宝贵的耕地资源,确保自身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有效供应;成丽等(2008)、Von等(2010)、林桂军等(2012)、Qiang等(2013)、Verhoeve等(2015)运用虚拟耕地的理论与方法,对国家(地区)间的农产品贸易对耕地资源节约的效应进行了核算;Keqaing等(2011)、王蕾等(2011)还探讨了将虚拟耕地方法运用到建立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总的来说,已有研究大多忽略了对未来中国将面临的耕地资源短缺数量的核算,也很少提出较为具体的农产品进口策略并结合数值模型进行策略效果分析,导致虚拟耕地的研究普遍缺乏了后续实证数据的支撑。本文基于虚拟耕地的视角,结合国家宏观政策,构建出逐步开放的农产品进口策略,并运用中国农业政策分析模型对策略效果进行情景模拟分析,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农产品进口策略调整对种植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本文首先分析农产品进口策略调整对种植结构的影响机理。假设某耕地资源匮乏国的交易完全自由、信息完全公开、技术条件不变,除耕地以外的各项生产要素均供应充足,生产要素能够在谷物产品与非谷物产品间任意转换,不存在耕地闲置。图1(1)为非谷物产品的市场局部均衡,横轴Q为产量,纵轴P为价格,Sa为非谷物产品的供给曲线,Da为非谷物产品的需求曲线。图1(Ⅱ)为农业生产可能性曲线,横轴A为非谷物产品的产量,纵轴B为谷物产品的产量。由于该国耕地资源十分匮乏且不存在耕地闲置,农业生产可能性曲线主要取决于耕地资源数量,且两种农产品的均衡产量组合点位于农业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种植结构取决于农产品相互间的争地能力,竞争力越高的农产品所占用的耕地资源数量越多。

在封闭条件下,图l(1)中P。为非谷物产品的均衡价格,Qo为非谷物产品的国内产量。图1(Ⅱ)中E。点为两种农产品国内均衡产量组合点,Yo为谷物产品的国内产量,Y2为粮食安全目标下的最低谷物产量,Y3为谷物完全自给的产量。传统上,政府为了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对谷物生产者发放大量的补贴,以提高谷物产品对非谷物产品的种植竞争力。耕地资源短缺约束下,政府补贴额度与谷物产品的供需缺口成正比,缺口越大,财政负担就越重。事实上,中国的粮食补贴额度已经从2004年的146亿元增长2013年的1700多亿元,继续提高补贴将遭遇WT。关于农业补贴的“黄箱政策”的限制(陈锡文,2013)。

在非谷物产品小幅开放的条件下,图1(1)中非谷物产品的均衡价格从Po降至P1,国内产量从Q。降至Q1,进口量为Q.H。由于农产品一般较缺乏需求弹性,因此有效供给量从Q。只升至H,两个点距离接近。图1(Ⅱ)中两种农产品国内均衡产量组合点从Eo移动至E1,即进口促使国内更多的耕地资源用于生产谷物。不过由于贸易政策的限制,非粮产品进口所节约出的耕地资源尚不足以保障粮食安全。从实际情况来看,2012年中国的稻谷、小麦、玉米进口量分别达到了335万吨、369万吨、495万吨,粮食安全问题日渐突出。

上述分析说明较为开放的非谷物产品进口市场可以缓解耕地紧张压力,提高谷物的自给能力,下面,我们尝试分析不同开放程度的农产品进口策略会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1)实施非谷物产品有限开放的进口策略。在这种策略下,非谷物产品进口量扩大到Q2H与Q3H3区间,非谷物产品的国内产量降至Q2与Q3的区间,节约出的耕地资源使得谷物产量得以提高,实现了粮食安全目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2013年的大豆进口量为6338万吨,折算播种面积为3483万公顷。假设没有这部分大豆的进口,而是占用谷物面积来满足这部分的大豆需求,那么谷物产量将会下降38.9%。

(2)实施非谷物产品全面开放的进口策略。在这种策略下,扩大非谷物产品进口量到Q3H3以上,谷物产品实现了完全自给,但是以大幅牺牲非谷物产品的自给能力为代价。此外,由于进口对非谷物产品的冲击较大,节约出的耕地资源可能大幅超出了谷物完全自给所需的数量,可能导致两种农产品的国内均衡产量组合点位移到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即耕地资源未能在农业部门得到有效配置。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文尝试将虚拟耕地折算法和数学模型法相整合,构建农产品进口策略分析的技术路线图(图2)。构建过程包括了四个阶段:第一步,定量预测未来农产品供需缺口下的耕地资源缺口数量,这个部分将主要引用权威机构的供需预测结论,并结合虚拟耕地折算法进行估算。第二步,选择最优的进口组合方案,由于同样的耕地资源缺口下有不同的农产品进口组合方案可以采用,怎样选择取决于国家宏观政策目标,这个部分将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主要依据。第三步,根据农产品进口策略目标,主动开拓海外农产品市场的出口潜力,提前让农产品出口大国稳定增产,这个部分涉及到海外农地投资,篇幅原因,留待以后进一步分析。第四步,数值分析农产品进口策略调整会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给予进口策略制定以实证数据的支撑,这个部分将采用中国农业政策分析模型进行模拟分析。

(二)“虚拟耕地”折算法

有关虚拟耕地的计算可分为两个角度,一是从农产品生产者的角度将其定义为在原产地牛产该产品所使用的耕地数量,二是从农产品消费者的角度将其定义为在消费地生产该产品所需要使用的耕地数量。本文的出发点是解决中国的耕地资源短缺情况,因此,本文选择从消费者的角度来核算,即考察大农产品贸易对中国耕地资源的影响。成丽等( 2008)、Von等(2010)、McCarthy等(2012)、Verhoeve等(2015)等学者对于虚拟耕地的折算方法基本一致,普遍应用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为年份,EMVL(p)是当年农产品p的虚拟耕地进出口量,EM(p)是当年农产品p的进出口贸易量,SY.(p)为当年农产品p的单位面积产量。

(三)中国农业政策分析模型的基本结构

中国农业政策分析模型是一个农业部门局部均衡模型,能够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模拟各种自然条件、社会因素、农业政策、贸易政策等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可能影响,也为政策决策部门进行农业预测、政策评价及政策模拟提供数量依据。供给方面,模型考虑了各项农产品成本费用的投入,包括农药、化肥、机械、灌溉、农膜等。需求方面,模型包括了居民消费、工业消费、饲料消费、种子、库存、损耗等。模型涵盖了13个种植业品种,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花生、烤烟、蔬菜、苹果、柑桔、茶叶和相关主副产品。模型的目标方程是追求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极大化,通过农产品需求量和需求弹性确定各个种植业产品的需求曲线,根据各地资源禀赋条件设定众多的生产约束性方程,在供给曲线上求解出各地各种农产品生产的最优生产规模,在供需曲线交点上求解出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周曙东等,2000)。

中国农业政策分析模型的目标方程如下:

式中,XDC表示需求量;INCRPR为农业投入物价格;INCRQU是农业投入物数量;X为农作物生产水平;clab为非线性劳动成本方程参数,lab是劳动使用量(工日);nlcoc为非线性风险成本方程参数。 约束方程: 式中,RES是分配给不同作物的播种面积;LAND为能够提供的总播种面积;IRRI为不同作物的灌溉水需要量;WATER是能够提供的灌溉水总量;DAY是不同作物的人工需要量;LABORDAY,是能够提供的劳动力总量(工日)。

四、不同农产品进口情景方案的比较分析

(一)基准方案设定和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中国农业政策分析模型,模拟分析不同的农产品进口情景方案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效果。基准期设定在2022年,将模型中人口、城镇化率、主要农产品需求、单产等数据外推到权威机构的预测水平,将耕地设定为12018.69万公顷①,将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进口量分别设定为400万吨、259万吨、720万吨、7400万吨、350万吨。未来人口、城镇化的数据来自粮农组织FAOSTAT数据库;未来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的需求、生产数据整理自经合组织与粮农组织联合的报告(OECD&FAO,2013)和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毛树春等(2010)的研究。稻谷、小麦、玉米进口量是根据粮食安全目标、进口关税配额及权威机构需求预测整理计算所得,大豆、棉花进口量是在种植结构不变假定下,结合权威机构的需求、单产等预测结论整理计算出的供需缺口数量。

本研究根据虚拟耕地视角设计出A、B、C三个农产品进口情景方案,三个方案为逐层递进的关系,即每个方案均用前一个方案的模拟结果为设计的前提依据,每个方案均比前一个方案的市场开发程度高一些。

(二)大豆进口情景设计及模拟结果分析(情景方案A)

1.基于虚拟耕地的大豆进口情景设计

基准情景下的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自给率分别为96.37%、96.06% 、90.83%。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有些专家指出谷物基本自给是指三大谷物自给率要在95%以上,口粮绝对安全是指小麦、稻谷自给率要在98%以上(赵永平、冯华,2013)。要实现以上的粮食安全目标,中国三大谷物的播种面积缺口总量为194万公顷。要解决这样的耕地缺口,就需要从非谷物产品中节约出相应的播种面积。当前,中国的大豆消费用途主要分为压榨和食用两个方面,国家政策限制进口大豆只能用于压榨用途。基准情景中的国产大豆模拟产量为1449万吨,预计有不少于400万吨被用于压榨用途②,将这部分大豆全部替代出去,理论上可节约出180万公顷的大豆播种面积。为了分析实施这样的全面开放油料大豆进口策略的政策效果,将大豆进口量从基准期7400万吨提高至7800万吨,以此作为情景变量代入中国农业政策分析模型进行模拟分析。①数据来源:作者借鉴蔡玉梅等(2009)研究方法基础上推算所得,篇幅原因具体过程省略。②粮油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大豆产量为1305万吨,其中有412万吨用于压榨用途。

2.模拟结果分析

实施基于虚拟耕地的大豆进口情景方案,即全面开放油料大豆的进口策略,中国大豆播种面积比基准期减少了176万公顷,其中华北、东北、华东、西北地区分别减少32万公顷、117万公顷、12万公顷、12万公顷,其他地区变化较小;与大豆播种面积的减少相反,中国谷物播种总面积比基准期增加出了123万公顷,其中稻谷、小麦、玉米的播种面积分别提高了0.7%、0.66%、2.49%,中国谷物总产量比基准期增加了789万吨,稻谷、小麦、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0.68%、0.64%、2.47%(表1);分地区来看,除了华南地区以外,其他各地区的谷物产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东北地区增产最明显,其稻谷、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9.73%、5.96%,主要因为该地区是大豆最大产区,同时也是粳稻、玉米的主产区,实施全面开放的油料大豆进口策略推动了该地区大豆向粳稻、玉米的改种。

(三)棉花、大豆综合进口情景设计及模拟结果分析(情景方案B)

1.基于虚拟耕地的棉花、大豆综合进口情景设计

情景方案A下的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自给率分别为97.03%、96.68%、93. 08%,三大谷物总自给率为95.73%。实现了谷物95%的基本自给目标,但是未能实现稻谷、小麦两种口粮产品98%的绝对安全目标,折算成耕地三大谷物的播种面积缺口总量为73万公顷。这说明将油料大豆完全替代出去也不能充分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还需要考虑从其他非谷物产品中节约出部分播种面积。当前,中国棉花需求主要分为内需和外贸两个方面,种植业“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保障国内棉花基本自给能力,因此棉花进口的最大空间是外贸用棉完全由进口棉解决,同时要保障内需棉花的完全自给能力。按照2012年棉花的外贸消费比匡算,情景方案A中外贸用棉量为380万吨①,比情景方案A的棉花进口量低了80万吨,如果将外贸棉花全部由进口解决,理论上可节约出50万公顷的棉花种植面积。为了分析实施这样的有限开放棉花进口策略的政策效果,将棉花进口量从情景方案A的350万吨提高到430万吨,同时大豆进口量延续情景方案A的设计,将此作为情景变量代人中国农业政策分析模型进行模拟。

2.模拟结果分析

实施基于虚拟耕地的棉花、大豆综合进口情景方案后,即有限开放棉花和全面开放油料大豆的进口策略,中国棉花、大豆播种总面积比基期减少了243万公顷,其中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分别减少了31万公顷、121万公顷、20万公顷、37万公顷,其他地区变动较少;中国三大谷物播种面积比基准期增加了142万公顷,稻谷、小麦、玉米播种面积分别提高了0.9%、0.27%、3.13%;中国三大谷物

①2012年,中国净出口棉纱线、棉织物、棉制品的数量分别为- 108万吨、132万吨、364万吨,按照原棉转化率匡算出外贸出口用棉量为296万吨,占棉花消费总量的38%。总产量比基准期增加了1088万吨,稻谷、小麦、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1.05%、1.03%、3.24%(表2);分地区来看,除了华南地区以外,其他各地区的谷物出现了不同程度增产。其中,东北、华中、西南地区的谷物增产较多,比基准期分别提高了6.68%、3.38%、3.2%,东北地区增产来自玉米产量的显著提高,华中地区来自三大谷物产量的共同增加,西南地区来自稻谷产量的明显提高。

(四)玉米、棉花、大豆综合进口情景设计及结果分析(情景方案C)

1.基于虚拟耕地的玉米、棉花、大豆综合进口情景设计

情景方案B的中国稻谷、小麦自给率分别为97.38%、97.05%,未能实现口粮98%的绝对安全目标,而要实现此目标,稻谷、小麦两种口粮产品分别需要增产124万吨和123万吨,折算成耕地需要投入约4l万公顷播种面积。当前,中国玉米的需求主要用于饲料、工业用途,用于口粮的比重还不到9%。口粮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核心问题,实施情景方案B后棉花、大豆非谷物产品的播种面积替代空间已然有限。并且国际市场的玉米进口潜力巨大,以2012年为例,中国进口玉米仅占世界市场的4.37%,并且中国98.19%的玉米进口自美国,而阿根廷、巴西、乌克兰等农业大国也均是玉米出口大国。因此,为了确保口粮的绝对安全,未来实施有限开放的玉米进口策略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实施情景方案B后的耕地转化效果来看,比基准期节约出的243万公顷大豆、棉花种植田中约60%被转化为了粮田,以此匡算,要弥补上述41万公顷的口粮播种面积缺口,理论上需要在情景方案B基础上增加进口460万吨的玉米。为分析实施这样的有限开放玉米进口策略的政策效果,将玉米进口量从情景方案B的720万吨提高至1180万吨,同时大豆、棉花的进口量延续情景方案B的没计,将此作为情景变量代人中国农业政策分析模型进行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