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城市发展策略(合集7篇)

时间:2023-09-25 11:26:46
城市发展策略

城市发展策略第1篇

(一)优势(Strength)

*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承省会,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区位优势明显。民营经济发达,产业集聚状况良好,拥有安踏、七匹狼、特步等原产地知名品牌。与港澳台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侨乡优势明显,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丰富。

(二)劣势(Weakness)

*境内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4/5,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有限,不利于大型工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亟待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化不高,民营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城市高等教育不够发达,融经济技术于一身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紧缺,科研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政府推销能力较低,城市关注度低,厦门的城市关注度排名在第10位,而*排在第38位[4]。

(三)机遇(Opportunity)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写入“十一五”规划中,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热点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作为地处环海峡西岸经济区三大核心城市之一的*是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日前通过的《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中,整个海峡西岸的交通要道将进行全面优化,*将成为海西重要交通枢纽。2006年*第一个台商投资基地建立以2008年11月4日两岸全面实现三通,这些都将有利于两岸形成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互动,*应把握好这难得的发展机遇。

(四)威胁(Threat)

近几年来,同属于沿海城市的厦门、福州等与*的城市定位存在相似之处,并且凭借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在招商引资、旅游、人才等方面对*产生了一定的威胁;省外温州、东莞等地都在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以期在城市日趋加剧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削弱了*的对外吸引力。纵观全局,*目前正处于前有标兵,后有逐者的境况。加上*国际化进程缓慢,较少大型跨国企业在*设立区域营运中心,产业国际化发展促进作用小,不利于*城市形象的提高,也阻碍了*品牌的打造和推广。

二、*城市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大*品牌城市战略规划

从城市营销的角度看,*城市品牌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缺乏大*城市品牌战略规划。品牌资源虽然十分丰富,各个县域有自己的区域品牌,也拥有七匹狼、安踏?、特步等知名企业品牌,先后也赢得了“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等一系列殊荣,但缺乏整合,对城市品牌建设缺乏统一领导和系统规划,品牌营销活动较零散。一方面使得城市总体品牌不够突出,品牌形象较模糊,出现县域品牌、原产地知名品牌高于城市品牌的局面,没有与知名企业达成企业品牌和城市品牌联合的战略共识,各个县域品牌也未充分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城市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并不高,大多数*的城市顾客仅仅把*定位为一个生产制造型城市。城市营销实践仍然是停留在“城市推销”的阶段,还没有真正把“通过满足城市顾客需求,进而提高城市竞争力”实际上在软硬件的建设以及城市服务方面与同水平的城市有一定的差距[5]。

(二)资本人才流失严重

*作为沿海开放较早的地区,*市市场经济发育早,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晋江、石狮等地,经过20余年的高速增长,已成功地实现经济的起飞。但近几年,*出现了不少民营企业外迁的现象。*资本和品牌双翼齐备的企业(如安踏、七匹狼)纷纷将总部迁往厦门、上海等大型城市,恒安集团、达利集团、石狮金苑服饰等企业纷纷将自己劳动加工环节迁往江西、湖南等内地,使*区域产业经济初步呈现外迁的潜在风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对民间资金的一次调查显示,目前*可用投资民间资金至少在1000亿元以上[6]。但是*民间投资扩张的动力不足,其雄厚的民间资本的能量仍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大多数企业选择投奔具有区位优势的京浙沪等地投资兴业。目前*不少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才流失的现象,据专家测算,企业的人才流动率约为15%左右。其中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尤为严重,人才的流失,给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7]。

(三)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品牌营销意识较薄弱

在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市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其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提高*市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而科技企业孵化器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源泉,是*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然而,*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的创业、创新的文化氛围营造力度不够,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社会认知度低,孵化器品牌经营意识较薄弱。

(四)旅游资源优势开发不足

*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无论从它的山海资源、文化资源来讲都比较具有竞争力。旅游资源丰富,有巨大潜在客源市场。不过*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大多数旅游者不了解*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集群尚未形成,旅游市场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旅游者的满意度较差,来泉旅游者普遍反应,*旅游交通系统混乱,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三、*城市营销目标市场的营销重点分析

(一)投资者

属于动态流动市场。所有的城市都在追逐投资者,*也不例外。这种投资群体可以分为:一是现有产业部门的资产所有者,需要区分其中的优势产业,促其稳定发展并为其扩张提供支持,尤其在税收、投资政策、用地供给和人才需求方面。二是新的产业部门的开发商,可分为创新产业和迁移企业。创新企业一般为中小企业,需要政府提供一些平台和扶持政策。迁移企业主要指实力厚、业务广的大型公司,对*来讲,需要*政府提供高效的政务、有利的税收、迅捷的信息咨询、更对象化的配套服务,并能随着企业经营目标的转移及时调整[10]。

(二)居民(人才)

属于弱流动性市场。城市发展需要动态地保证城市居民的数量平衡,并吸引具有较高能力的素质型居民。对居民居住环境的满意度进行调研,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此营销的重点是:要构筑适宜的居住环境,并根据不同阶段、阶层的消费群体特征,完善相应的内容建设。

(三)旅游者

属于强流动性的市场。进一步可以分为休闲旅游者和商务旅游者。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的扩大对城市价值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商务旅游对城市的作用更具特殊性,它属于利润较丰的高端市场(“80-20”现象:80%利润来自20%的高端市场)。在会议和参加展览的闲暇去观光旅游,还会产生吸引投资者的效果。根据调研的数据显示来泉的旅游群体收入水平普遍集中在中低水平500-2000元之间占了87%,在中高收入这一群体上的游客很少,拓展不足。这一部分人可作为*城市营销的重点,努力做到:一是有较为发达的商务、会展条件,能够提供良好的发展商机;二是能为商务活动相关人员提供优质服务,有完善的住宿、娱乐、会所等服务设施。

四、*城市营销的基本策略

城市品牌传播的受众一种是城市市民;另一种是城市的投资者、游客、政府官员。对市民的传播目标主要是通过充分传播,明晰城市定位,增强市民的认同感,提升市民的自豪感,促使市民与政府共同为建设城市品牌体验而做出贡献。对外传播的则主要是促使人才、投资者、旅游者、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对城市形成从知名到完整的认知,造就期望的联想,促进品牌偏好,形成品牌拉力,提升原有的品牌体验,进而达到城市发展战略以及城市营销的目标[10]。

(一)正确形象定位

目前*面临第二次创业阶段,根据*市规划提出的基本定位,政府可以进行大*战略规划,整合县域品牌和企业品牌资源,明确战略定位,统一口径,对外传播品牌定位和形象。*曾经是“海丝起点”,“东方第一大港”,海丝文化传播的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现象,亦是一种包容、鼓励创业、创新的海洋文化精神;*又是海峡西岸中心城市,侨乡优势凸显,因此可以将*城市品牌形象定位为海丝古港•海峡*-闽南创业新城。

(二)重视企业营销

城市的核心价值是城市品牌,*要重视塑造城市统一的总品牌、各分类的子品牌。开展城市品牌营销,建立城市品牌战略与企业品牌形象识别系统。整合城市优势的“产品资源”,建立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如建设独具特色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物,完善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设*全民行为识别系统,提高城市营销意识,提高软硬件方面的服务水平,做好“服务产品”营销。

(三)积极利用广告

*应该制定整体的宣传推广计划,加强城市形象宣传。结合*自身的特色制作系列城市形象广告,在央视的“魅力中国”等节目中宣传“魅力*”,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强化“中国•*”的宣传力度。举办以城市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大赛,创作反映*城市形象的文学、影视、艺术作品,深化城市文化内涵,积极塑造创业创新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创业之城、品牌之都的形象。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出台优惠措施,与知名企业达成企业品牌和城市品牌联合的战略共识,鼓励本地知名企业在广告中表明“中国•*”字样,把*城市品牌与企业品牌进行并行宣传;与企业合作,在纸巾、扑克牌等上面印制有关*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介绍及旅游景点介绍;发挥高校大学生的辐射作用,如可以在大学新生录取通知书邮寄包中附上关于*城市的简介,重点包括城市名片、城市特色,城市旅游景点等。

(四)加大网络营销

首先,建立城市形象网络名片。整合网站资源,注册有权威性的网络名片,建立*城市网络名片。将*政府、企业等各种网站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各网站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统一口径,统一服务于海丝古港•海峡*-闽南创业新城的城市品牌;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建立链接,加强对外传播*城市品牌。其次,注重城市网络营销。围绕城市营销主题主办相关论坛,可以开通虚拟社区群,创建城市营销主题论坛,以促进城市居民交流;设置大众论坛,城市博客,企业博客等,以使城市居民发表对城市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开展电子邮件营销,提供免费邮箱服务,宣传城市建设成就等,提高城市居民的满意度。利用网络传播迅速、便捷的优势进行全方位的城市网络营销,传播城*市品牌。另外,面向*城市营销对象的营销策略。要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确定目标受众,建设反映目标市场需求的城市产品,采取针对性的策略。

(五)加强组织保障

首先,坚持政府主导,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政府作为城市营销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营销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在打造*城市品牌的过程中,*市政府要加强城市规划管理,进一步完善大*城市格局,通过对城市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整合各县区分散的品牌,准确定位,统一口径,加强战略协同,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大*品牌形象[14]。

其次,成立专门从事城市营销的非营利组织或部门,该组织或部门属于事业编制,可以不受政府换届的影响。由于城市行政系统的划分和区隔,以及政府官员任期的有限性和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政府行政体系中营销职能的制度性缺乏,这些都是城市营销组织确定上的难题[15]。所以,*市应建立了统一领导、多元协调的城市营销组织网络和领导机制,对*城市营销进行项目管理。通过“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高效率地处理需要跨部门解决方的复杂问题,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好的营销效果。

第三,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将城市营销作为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在政府的经费规划中做出安排,为营销提供一个稳定的财务支持。引进商界等社会力量,吸收更多的企业运作方式,通过自身的宣传服务成果来争取更多的合作伙伴和资金的募集[8]。要对掌握的经费进行精打细算,按照整合营销的理念实施城市的最大化营销[12],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化的效益。

五、面向*城市营销对象的具体建议

(一)针对居民(人才)的营销策略

首先,调动市民参与城市营销。城市营销可以增进市民的自豪感和对生活的满意度,从而增强市民的爱乡主义观念,提高城市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鼓舞市民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去[11]。市民是城市的核心和灵魂,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地居民在本地接触外来人员或当地居民外出接触其他地方的人员中,当地居民是信息的重要传播者[12]。*的城市营销策划、规划和实施应吸收市民参与,以体现市民的意志,使市民在主观上把城市营销当成自己的事情,如让市民充分了解*城市未来的城市规划建设、经济文化发展的成果、在城区主干道投放巨幅的城市公益广告等。

其次,改善居住生活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广纳人才。在吸引人才方面,要突出*发展对技术、管理等各种人才的巨大需求,努力营造一种广罗人才、人尽其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创业创新的社会环境氛围。在我们一份《关于*就业环境与城市发展的问卷调查》中为吸引人才留泉工作的分析,*要加强完善人才制度和政策,改善居住生活环境,加强城市精神文化建设和人文关怀,增加对*城市的满意度。在营销渠道上要注重网络营销,据我们问卷统计发现39%的求职者通过网络招聘的途径了解*的人才需求信息,占最大比例,说明网络就业信息宣传这方面是人才供求的一个重要渠道。要重视*城市品牌的网络传播,使求职者充分了解*的人才需求信息,了解*在吸引人才方面的优惠政策。

(二)针对投资者的营销策略

1.注重投资软环境建设。做好城市各种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规划,实施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撑大城市骨架,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城市建设对吸引外地资本在泉投资创业的先导作用。尽力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创业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为投资商服务的机制.提升产业层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的建设力度,尤其是软件方面的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落实名牌企业奖励措施,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5]。发挥会展业集约效应,发展壮大行业协会的力量,充分发挥其在招商引资的作用。办好投资洽谈会、投资环境说明会、项目推介等活动,扩大*的影响力。同时要重视网络招商,网络传播迅速、便捷的优势。在吸引外来资本和资源要素方面,要突出*在海峡西岸经济圈的地位,悠久的历史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巨大的商机潜力和加工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优势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特别要注重对外营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投资环境。科技企业孵化器在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市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对投资者来说,要着重营销产业政策和投资环境。一要积极对外营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投资政策,吸引风险投资和社会民间资本引进,帮助企业寻求合作伙伴,以达到“多方出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目标[13]。二要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高新科技孵化器管理经营经验和运作的模式。如深圳积极培育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了完善的风险融资担保体系;如天津开发区,革新管理思维,积极营销投资环境,这些管理和营销经验都值得*城市营销者借鉴。

(三)针对旅游者的营销策略

1.明确*旅游品牌形象定位,提升旅游配套功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要准确定位,发挥优势,打造品牌指引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将*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为魅力*-闽南文化之都。塑造城市旅游品牌,总品牌(魅力*-闽南文化之都)和五个旅游子品牌(宗教文化圣地、海丝文化、滨海旅游、特色民俗文化、探亲访友闽台缘)。为此,*应当大力提升旅游功能,完善旅游交通系统,建设相关配套设施,构建旅游服务评价系统,提高旅游区的服务水平。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旅游纪念品,可以通过提供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纪念品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的愿望和需求,积极发挥多元文化宝库优势,进一步拉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2.进行主题创意策划,注重旅游体验营销和网络营销。现在旅游活动体验化趋势明显,*要在整合现有的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创意,注重旅游的体验营销。如可以充分挖掘海丝文化的内涵,如举办海丝航行国际大赛,建设海丝主题公园,举行海丝文化节期间,组成海丝体验团,按照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行程重游故地,让旅客真正体验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之旅。同时,注重旅游网络营销,通过拍摄优质的视频来体现旅游景点美感,把这些精美的视频到网站上,通过论坛发帖、博客营销、邮件营销、搜索引擎广告、交换链接等网络渠道,向旅客营销*旅游资源,宣传*城市的旅游资源。

六、结语

在全球经济日益开放的趋势下,城市之间的竞争使得传统上的被动城市经营日渐变得主动,*市应尽可能的利用城市自身特有的资源、产业、形象等区域条件上的优势来吸引企业、居民或游客,通过城市营销的开展与实践,在营销的互动中深入理解其所处的竞争环境,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选择科学合理的营销战略,凸现城市特色、获得城市竞争优势,确定更适合城市发展的产业与政策,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并注入新的活力,达到全面提高*市竞争力的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国家营销[M].俞利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Philipkotler,DonaldH.Haider.H.voogd,Marketingplaces,theFreePress,NewYork.1993.

[3]苏耿聪.推行城市营销打造“品牌*”[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67-69.

[4]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5品牌:城市最美的风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刘世江,蔡自兴.*城市营销战略定位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2007(5):65-69.

[6]吴云旋.*企业外迁调查[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5(10):26-28.

[7]林善炜.福建侨乡民间资本发展问题探析[J].福州党校学报,2005(1):37-42.

[8]王园园.济南市城市营销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26.

[9]王园园.济南市城市营销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42-44.

[10]蒋筱翡.我国城市营销的对策探析[J].消费导刊,2007(8):18-19.

[11]杨军.旅游营销:对内营销一个被忽视的角落[J].中国旅游报,2006.

[12]刘向晖.网络营销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34-337.

[13]瞿群臻.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论[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5:128.

[14]宣捷,毛静.*城市品牌营销战略构想[J].*师范学院学报,2007(5):12-14.

[15]屠启宇.城市营销管理的战略规划、组织机制和资源配置——基于国际案例的研究[J].社会科学,2008(1):130-133.

城市发展策略第2篇

一、我国城市发展战略解析

21世纪之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政策是控制。从计划生育上、就业就学上、户口政策上,无不体现着控制城市扩张、约束发展的思路。这一方面强制减轻了城市压力,同时也约束了城市的发展。这个政策与“发展才是硬道理”相背而驰。经历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城市发展政策迎来了“新思维、新解放”。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条件已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决策,并要求“积极稳定妥当地推进城镇化”。全会精神要求在城市建设中,要求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推进城市与城镇协调发展;同时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中心城市的功能,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在随后的九大四次会议中,进一步提出“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长期战略任务,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城市具有开放性、依赖性的特点,迅速的城市发展也暴露其脆弱性的特点,极易受到环境生态的挑战。未来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人口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建筑物的增加、生活用水的增加、垃圾排污的增加,同时城市的环境绿化、市容规划都会挑战当前的城市承受力。发展是硬道理。在城市化建设中,保证管理水平的提升,生态环境的提升与完善,才是真正城市发展。既不能因重视城市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也不能因重视环境保护而忽略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既有量的要求,更有质的指标。它并非是建筑数量和人口数量的简单相加。近几年急速膨胀的城市发展,已经形成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住房问题、排污问题、垃圾问题、绿化问题、土地的过度开发利用问题以及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水土流失、自然环境的破坏等。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强化生态城市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何创造优美的协调的城市环境与景观,实现城市的合理规划和质量控制,已经是现代城市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现代城市发展必须克服的几个难题

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步的体验过程。现代城市发展也一样。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控制和短暂的恶性膨胀之后,我们逐渐认识到,城市的发展其实不是一个简单数据的相加,更加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命题。城市的发展过程,应该是一个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及创造生态环境的过程,这是一个系统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过程。为此,我们必须科学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城市住宅、社区及文化设施科学规划问题。第二:水资源以及污水排放问题。第三:城市绿化与生态建设问题。第四:市政建设与垃圾处理问题。第五:环境意识与环保教育。

三、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现代城市发展?

唯有发展,才有未来,发展是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而科学发展是当代城市发展的必然们要求。在当前环境条件下,基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城市发展是唯一选择。人类离不开自然,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坚持以人为本、以水为源、以绿为美,创造优美宜人、高质量的生活空间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崇高境地。

1.城市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包括生自然资源、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所构成的生物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是人类与自然交互作用基础。人类对环境的和谐需求是永恒的。特别是在人类的发展足以破坏环境的时候,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日显重要.“未来的城市应当充分体现生物圈与技术圈的协调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创建生态城市的目标就是发挥城市功能与自然环境功能的和谐效用,促进人类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以达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变对自然环境的掠对时使用为和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资源环境与城市功能的同步协调,优化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为此,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我们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坚持控制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城市发展与环境文明的同步合一。

城市发展策略第3篇

都市休闲农业是进一步开发农业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使第一产业具备第三产业的性质,提高农业效益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我国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近年来,休闲农业在我国发展迅猛,到2006年,在“中国乡村旅游年”的影响下,全国休闲农业特色农户(农家乐)已发展至150多万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至1200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近300万人,年接待游客7亿人次,年经营收入达900亿元左右。休闲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这种大背景下,2008年,重庆也启动了“乡村旅游年”,为重庆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渝北区作为重庆主城九区之一,它既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又有众多的人口,连年的经济增长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呈大幅提高,加上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和延长休闲时间等政策的出台,使得人们的休闲旅游娱乐欲望和能力大大增强,可以说孕育着极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如何深刻认识都市休闲农业,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渝北区特有的都市休闲农业资源优势,开发、培育都市休闲农业市场,制定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战略,是当前急需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有利条件

(一)休闲自然条件舒适

渝北区幅员面积1452平方公里,农作物播种面积达7798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植被种类繁多,山地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水系比较发达,除了被长江、嘉陵江环抱外,还有众多江河支流流经该区,为休闲农业增添了灵气,是度假休闲的最佳场所。渝北区具有冬暖春早、秋短夏长、初夏多雨、无霜期长、湿度大、风力小、云雾多、日照少的气候特点。与主城其他区相比较,渝北区常年平均气温较低,具有优越的气候舒适度。渝北区尤其是其乡村地区空气清新、气温凉爽,是人们休闲的理想之地。较为明显的气候互补为主城区市民休闲度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该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二)休闲农业资源丰富

渝北区位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是重庆近郊农业大区,具有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先天优势。渝北区是重庆市较早发展农家乐的地区之一,从1997年至今已有几千余家,形成了以两路鹿山村、玉峰山镇以及统景、张关风景区为代表的农家乐。现在渝北区政府又要高标准规划建设2个旅游特色镇、4个旅游特色村、100家特色农家乐,其中重点打造各具特色的“四朵村花”,即“天然氧吧”玉峰山镇玉峰村、“生态梨园”茨竹镇梨园村、“溶洞风景”洛碛镇老君山村、“绿色乡村”兴隆镇徐堡村。这些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资源为渝北区开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旅游区位优势明显

渝北区是重庆的北大门,距渝中区仅23公里。它不仅是重庆大都市扩张拓展的重要区域,也是都市休闲农业的主要客源市场。在重庆主城核心区2000多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渝北区占400多平方公里,在主城九区当中名列前茅。渝北区还位于都市发达经济圈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结合部,是重庆“点、圈、线”区域布局中“圈”与“线”联结的重要地域。渝北区也是未来的重庆行政中心,目前已有70多家中央驻渝单位和市级行政机关入驻渝北区。此外,渝北区境内水陆空交通体系完善,不仅为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交通,而且其立体的交通优势还可与长江黄金旅游线、乌江画廊等顶级旅游线路合作,联合开发更多休闲产品,开辟更为广阔的休闲市场。

(四)经济基础强劲

近年来,渝北区经济发展迅猛,区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中,已连续四年位居“都市发达经济圈”第一。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46亿元,同比增长23•1%,总量居重庆主城九区第三位,增速居第一位。农业总产值达到18•08亿元,农业增加值为12•66亿元,农业生产投资652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0•45亿元,增长24•5%,连续六年居全市第一。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区已明显呈现出南、东、北三大片区和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三大片区具体指以发展奶、菜、花“三色农业”为主体的南部片区;以旅游观光业为龙头,以优质柑桔、笋竹、榨菜、蚕桑为支撑,以优质粮油生产为基础的东部片区;以生态农业、优质伏季水果、草食牲畜为主体的北部片区。三大经济带具体指御临河流域的优质柑桔、笋竹经济带;渝邻高速公路渝北段的生态农业经济带;210国道的优质伏季水果经济带。在全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已基本形成了奶、菜、花、果、草食牲畜、旅游观光等六大优势支柱产业,这为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很高的起点,使以后的发展会更快、更顺。

(五)发展机遇难得

重庆是全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国家城乡统筹信息化试验区,是内陆首个开放型经济的“试验田”。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优惠政策渝北均享有。特别是总书记2007年提出的“314”总体部署,将重庆的定位提升为国家战略,使重庆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吸引力大幅提升,成为了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一小时经济圈总体战略、圈内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及渝北区良好的城市综合功能,将显著提升渝北区在全市的战略地位。渝北区占全市主城拓展区面积的17%,空间拓展优势更加凸显。随着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三峡库区产业发展扶持战略,渝北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结构调整都将会得到极大的促进。虽说三峡库区蓄水,水位上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滨水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与此相关的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被催生,届时,都市休闲农业可以利用的资源将更加丰富。

三、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不利因素

(一)农村劳动力空心化显著

2007年,渝北区在外务工的农村青壮年已超过1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0%左右。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也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农村青壮劳动力空心化和农民老龄化现象明显,这极不利于当地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

(二)休闲项目单一

目前,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是“农家乐”,活动内容大多局限在吃、饮、棋、牌、唱等初级阶段,可观、可游的项目不多,可参与体验的项目更少,文化内涵深的项目几乎没有。此外,由于宣传力度不大,销售渠道不畅,知名度不够,认知范围大多局限在周边地区,都市休闲农业产品未形成品牌,还产生不了品牌效应。

(三)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

渝北区对外交通的通达性在重庆主城区中优势明显,但是涉及到各镇、各村的道路则存在“只通不畅”、“通路不通车”等状况,大多数村级公路不具备开通客运车辆的条件,通畅率仅为5.8%。除城区与几个知名景区外,其他区域尚不具备旅游接待能力,农业产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大多也不具备接待过夜游客的能力。(四)城市化所构成的威胁重庆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带动农村发展的同时,也对农业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城市对郊区农村土地的不断占用,城市强势文化对农村弱势传统民俗文化的冲击与侵扰[1];二是城市发展对景观生态环境的建设性破坏;三是城市工业和生活废污水的增加和未经处理地排放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四、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战略探讨

从上述对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的分析来看,渝北区已具备了全面启动休闲农业的内外部条件,但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使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可持续性[2-3]。

(一)阶段性发展战略

在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初期,应实行政府主导发展战略。在这一阶段,完全由政府筹备,并邀请企业参与,使休闲农业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为此,政府首先要成立相应的休闲农业管理委员会,并制定科学的行动以及发展规划,扩大都市休闲农业的影响力,为市场化运作做准备;在成熟阶段,可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战略,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可以优势互补。市场运作战略将是都市休闲农业的最终阶段,在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同时,企业要充分发挥活力与优势,积极参与竞争,不仅节约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增进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的收益[4]。如今的旅游产业已不再是过去的“无烟产业”,因而,在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尽管渝北区休闲农业资源比较丰富,但节假日期间可有效供应的品种还很有限。另外,节日期间景点环境破坏严重,这说明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配套工程的建设中,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树立大环境意识,走一条长久发展之路。

(二)市场开发战略

1.目标市场战略

针对我国城市居民正处于旅游消费初期阶段,消费标准还不高,因人口众多,消费总量仍然很大的特点,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目标市场战略应立足于主城区的城市旅游消费者,同时争取周边地区以及外地的城市消费者,采取差异性营销策略,开发以中、高档为主的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5]。

2.营销策略[6]

第一,全方位进行渝北区域形象传播。区域营销的复杂性和区域形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多主体参与渝北区形象推广传播战略的必要性,这就要求在形象推广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务必要紧密配合。另外,从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主体的自身利益出发,也需要在地方营销管理和区域战略形象管理中建立合作关系。

第二,应用多种媒体进行区域形象传播。可以借助一些大规模的公众活动(如重大的体育赛事、国际国内重要会议、博览会、民间节庆活动等)所具有的间接广告公关效果,提升渝北区的知名度。

第三,实施强势营销策略,对重点区域形象进行提升和推广。针对渝北区地域较广阔,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且人口呈大范围分散、小范围集中的特点,其区域营销和形象推广必须采取“重点突出、强势优先、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策略。从战略地位、资源特征、交通条件、市场潜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对放牛坪所属的北部片区、统景所属的东部片区等中心地带进行重点包装和推广。

(三)精品发展战略

渝北区农业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供开发的景点也很多。但是由于前面所论及的诸多不利因素,并没有太大的知名度。因此,应针对资源优势,突出重点,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刀刃上,打造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精品,塑造渝北区休闲旅游的全新形象。相观研究认为,近城观光休闲农业地可形成两个密集带:第一密集带为10~49km,第二密集带为60~89km。而渝北区恰好可形成这样两个密集带:其一为放牛坪所属的北部片区一带;其二为统景、印盒所属的东部片区一带。可根据这两带具有的丰富的物种资源,不同的经济资源条件,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休闲活动,充分挖掘区域潜力。重点建设白云山—多宝湖山水探奇休闲区、兴隆—茨竹山地农业体验区、卫星湖—华蓥山湖光山色休闲区、两岔湖—团丘湖滨湖农家休闲区、大盛湖—老君山渔家生活体验区、草坪—统景—印盒观光农业与养生休闲区、石船—张关—龙兴田园休闲观光度假区、石坪—玉峰山温泉与山地运动康体区、回兴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区九个休闲区。逐步形成以民俗体验游、野外生存体验游、动物亲近体验游为主的生活体验系列、各种农园、果园、花园的观光游览系列、休闲度假系列、康体保健系列以及休学度假系列等旅游产品[7]。

(四)科技化战略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渝北区实施休闲农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来看,必须考虑加大科技投入。不仅仅是因为科技能提高农业的产量,还在于高科技的农业作业也是吸引游客眼球的亮点。坚持“科技兴旅”的方针,将高科技和普通科技共同融入到农业和旅游业的各个层面,一起为休闲农业服务;提高全民的大旅游意识,特别是领导和企业员工的“科技兴旅”意识;成立旅游发展的专家智囊团,为提高休闲农业的科技水平尽力;实行休闲农业管理的现代化和电脑化;加强环境保护和整治技术;加快旅游信息化进程,健全区内的旅游信息系统,在各集散地设立旅游信息服务中心[4]。

(五)多渠道筹集资金战略

资金瓶颈是制约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渝北区政府应按照市场经济导向的原则,拓宽筹集休闲农业发展资金的渠道,采用政府对休闲农业导向性投入和社会资金多元化投入相结合的模式,积极鼓励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组织参与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建设以及其他相关休闲农业业务的经营活动,为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稳定而充足的资金。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政府可通过制定一系列发展旅游的特殊优惠政策,通过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与个人一起参与,自力更生和利用外资一起上,通过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形式,吸引中外投资者共同参与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开发建设;另一方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相关企业的改革,通过优势互补与市场化运作,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和整体素质。同时,对重点片区以及重点休闲区的企业进行整合包装上市,组建大型的旅游企业集团,壮大产业规模,带动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六)经营管理战略

针对国家农业局下设休闲农业司的这一政策,应尽快建立起休闲农业区行政管理的复合管理战略模式。行政管理的复合管理模式是近年各地旅游景区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成功实践。在这一模式中,休闲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发权与保护权对外统一、对内分离。休闲区管理机构既是休闲区所有权代表,又是休闲区经营主体;既负责休闲区资源开发,又负责休闲区资源与环境保护。但在休闲区内部,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开发职能与保护职能由不同的部门或机构承担。其管理机构都与当地旅游局合并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在承担休闲区的经营管理职责时,还负责管理当地旅游业,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负有重要责任。旅游休闲区实行非企业型管理,经营主体是休闲区管理机构;但同时,休闲区管理机构与当地旅游局合并,使得休闲区管理机构不但要负责景区的经营管理,还具有当地旅游市场管理的行政职责[8]。同时,应设立专门的休闲农业协会,把休闲农业发展的各领域推向市场,实行“谁投资、谁受益”。渝北区是重庆市的农业大区,政府可从税收和土地审批角度给予开发者优惠与限制,激励有条件的地方走休闲农业产业化道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城市发展策略第4篇

关键词:城市发展;公共艺术;发展现状;策略

一、引言

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正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方向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城市发展过程中加强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整体形象的提升才能保证其更加符合人们的居住需求。公共艺术作为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艺术,其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对改善城市整体面貌、提升城市活力以及凸显城市个性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比如说邯郸、北京等具有文化底蕴的文化名城,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就可以作为一个最佳的载体,通过公共艺术将城市的文化形象以及魅力展现在人们眼前。

二、公共艺术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一)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

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艺术实际上就是指在公共场所用来向人们传递艺术内涵的一些艺术品,公共艺术所包含的种类有很多,比如说雕像、喷泉、城市标志、纪念碑以及美术作品等。除此之外,一些现代化的媒体作品,如摄影、装饰品、观赏物、拼图等也可以作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最先在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在起始阶段,人们主要将相关的艺术品放置在美术馆中进行展览,然后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才开始在公共空地上进行展示,长久发展下去就逐渐形成了公共艺术。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公共艺术同样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视觉盛宴,通过其本身的艺术形态使人们的艺术内涵在潜意识中得到升华。但是当下许多人单纯地认为公共艺术只是一种装饰品或者艺术展览品,这种观点明显是不全面的,公共艺术除了能够作为装饰物以及艺术展览品,同时还可以依靠其优美的物质形态进行人文艺术的表达。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应用和发展主要用来进行城市文化的宣传以及公共精神、集体合作精神的传播,公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与城市的发展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二)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对城市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公共艺术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公共艺术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公共艺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以及从粗到精的趋势,并且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研究和开发自身独特的公共艺术,从而最大程度地体现自身的艺术特色以及城市魅力。相对于之前公共艺术只是作为个人行为的现状,现阶段城市发展中的公共艺术逐渐被大众人民接受和传承,公共艺术中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其性质逐渐由早期的商业性和实用性转变为人文性以及文化性。公众群众通过对公共艺术的分析和研究,其审美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及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我们在认识到公共艺术带来的优点的同时也应该正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虽然公共艺术在当下的城市建设中其发展速度以及形式都得到极大地改善与转变,但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粗制滥造、抄袭模仿的公共艺术开始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些低劣公共艺术产品的出现与城市的文化发展不相协调,从而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文化建设。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建设不协调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足,公共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经济水平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会阻滞公共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对公共艺术建设及发展的意识不够清晰也会成为公共艺术发展的阻碍。城市规划者对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的意识不足容易造成城市发展中所使用的公共艺术大多是模仿以及复制所得的,城市居民对公共艺术的形成及发展没有参与权,造成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滞后的现状。

三、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均衡的状态

通过工作人员的研究和调查我们可以知道,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就是其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状态,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不均衡可以分为地域发展不均衡、自身发展不均衡两个方面。城市公共艺术地域发展不均衡主要是指各个城市之间的公共艺术在经济水平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发展程度各不相同,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比较新颖和时尚,能够作为城市的亮点体现城市的特色及艺术魅力,而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的发展程度却比较薄弱,对城市本身的文化建设以及经济发展难以起到促进作用。另外,公共艺术的地域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其主要在地级市中推广和发展,在一些县城或者乡镇渗入和发展程度都比较小。第二,城市公共艺术自身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现阶段的公共艺术建设主要通过环境建设来实现,对公厕、城市标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重视程度不足,造成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性和全面性。

(二)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规范性以及系统的规划和指导

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需要有科学规范的规划和指导,通过短期目标以及长期目标等的确立来逐步实现公共艺术的全面建设和发展,但同时要注意其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共同目的都是实现城市公共艺术的全面发展。但是在现阶段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城市领导者并没有对其进行规范系统的规划和指导,造成其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管理,公共艺术发展及建设的过程中艺术性和科学性严重缺乏。即使一些城市建立了相应的体系作为公共艺术发展的指导,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贯彻实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缺少规范系统的规划和指导也造成了粗制滥造、抄袭模仿现象的出现,使城市的公共艺术发展存在种种不足。

(三)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公众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需要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并且其与大众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息息相关。但是目前城市的大众在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却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公共艺术的重要性,对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再加上部分群众的审美能力以及文化修养不足,即使参与到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中来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四、如何促进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

(一)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应用当地的人才资源

一个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最重要保障就是具有充足的人才资源,这也是实现公共艺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从我国整体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目前优秀的公共艺术人才相对于国外来说并不充分,在实现公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阻碍。因此,城市文化建设者在进行公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应用当地的人才资源。首先,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应该通过举办学术交流或者艺术培训的方式为众多的公共艺术人才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对当地的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起到完善和推动的作用,并且还应该鼓励当地公共艺术人才加强对其他城市人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相互之间的切磋完善自身的创作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公共艺术的发展。其次,城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公共艺术人才的培养,在平常的生活中多给他们提供锻炼和提升的机会。比如说一些城市的艺术学院中专门培养公共艺术的人才,对于这些在校学习的学生,学校可以通过设计比赛的形式锻炼学生进行公共艺术设计的能力,比赛过程中一些优秀的作品也可以直接在实际的公共艺术发展中进行推广和应用。这种策略不仅能够通过锻炼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使之在以后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本地的学生对自身文化了解更深的优势也决定了其公共艺术的设计更能与本地文化相结合,设计出的公共艺术更能体现城市的艺术特色,彰显城市的文化魅力。

(二)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应与城市的规划相结合

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与城市的规划相结合能够保证公共艺术实现与城市生活的紧密结合,更能体现城市的发展现状以及艺术特色。比如说在河北邯郸的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其主要就是在城市规划以及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且通过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形成了一套“六区、九带、多节点”的发展布局。相对于普通的公共艺术发展格局而言,这种发展局部更加全面地实现了邯郸公共艺术的发展。除此之外,公共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综合考虑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城市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城市的公共艺术。

(三)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其本身的传统文化

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深入挖掘本身的传统文化并与之相结合,一方面能够对其本身的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和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够加快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于一些传统的文化古城,其传承的文化精神和气息一直为人们所熟悉,公共艺术与其相结合能够更加容易被大众接受和认可。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时可以通过与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结合进行新景观的规划,建设更多的景观节点,使公共艺术逐渐渗入到人们日常的生活之中。五、结语综上所述,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对促进城市的文化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城市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公共艺术更加贴近于人们生活的特点也决定了其更能体现当地的人文气息,能够向外界更加形象地展示城市的文化气息和底蕴,对建设一个极具艺术特色以及人格魅力的城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张磊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欢.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实现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3.

[2]吴嘉振.论城市文化建设和公共艺术策略[J].建筑与文化,2011,08:112-114.

[3]李枝秀.关于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探讨[D].南昌大学,2005.

[4]睢建环.公共艺术初论[D].天津大学,2005.

城市发展策略第5篇

本文首先对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做了深入分析,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做了详细阐述。接着笔者又详细论述了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其对于民生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做了观点性的论述分析。最后,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研究经验,对完善现阶段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改良性建议并对今后中国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现状、问题、建议、展望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生态城市概念性分析

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所谓生态城市,指的是社会、自然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都是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之上,高效的利用能量、物质以及信息,人类聚居的地方具有生态的良性循环。理查德在他的著名作品中曾经提到生态城市的意义,主要是对人类与自然的活力与健康的追求,他认为生态城市也就是生态健康的城市,是充满活力与激情,不但节能而且能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聚居地。

二、目前我们国家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们国家的城市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一九八五年的城市化水平只有百分之二十三,而到了二零一零年已达到百分之四十七,城市的个数也在不断的增加,由原来的一百九十个增涨到六百五十五个。在未来的二十年,我们国家的GDP还会继续增涨,预计到二零二零年,我们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会超过百分之六十,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使得对能源需求也在增加,对环境来讲造成很大的压力,而我们国家对于资源的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普遍偏低,这就导致城市的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如此一来,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建设的必经之路。

三、目前我们国家在生态城市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严重的表面化现象。由于思想观念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的影响,城市政府过于强调的是生态城市的表面,也就是只改善城市外在的环境,在建设生态城市的中,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只是盲目仿照,建设出来的人文景观与当地的人文环境不相符,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带来严重的影响。还有一些城市为了达到生态城市的外在的一些指标,把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停止在景观生态化的层面,只靠对城市的绿化来改变城市的质量,这样的做法是无法达到生态城市的良性循环的。其次,对于生态城市内部的产业结构没有合理的布局。我们国家在产业的结构布局方面比较落后,从整体的角度来看还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很大一部分产业具有较大的能耗,非常严重的污染,也没有健全的基础设施,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增长,环境却在不断的恶化,资源越来越短缺,这些问题越来越严峻,城市的资源满足不了城市的发展,两者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发展越来越不协调,很多企业没有先进的工艺,设备比较落后,还有非常严重的浪费现象,这对于城市的环境以及资源的质量都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我们国家高技术产业是一种具有较高的密集度资源,但却有很低的附加值的产业。而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产业,就是对技术含量严重缺乏的组装产业。无论是核心技术,还是零部件都得依赖进口,在对生态城市进行建设中,对GDP的认识出现了偏差 ,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把精力都放在对经济增长的追求上,无法突出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我们国家产业结构低度化越来越严重,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对资源的消耗,在这样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的增长还要继续维持的话,肯定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

四、对完善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策略

第一,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第二,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应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五、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未来策略展望

首先,要改善人居环境及有关的领域就要在科技上不断创新,人口与经济活动的聚集地就是城镇,这也是污染较为集中的地方。要想做好建设的规划工作,就要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对气象环境进行不断的研究,对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间的关系进行改善,才能使因城乡的建设活动而带来的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为了使人居环境的质量得到更好的改善,在科研方面一定要加强,除此之外,在技术的集成以及技术的推广方面都要不断的加强。其次,为了城市人居的环境得到改善要在大力进行绿化的建设,在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中,对城市绿化建设的加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对绿地面积进行扩大,使城市绿化水平得以提高。对于城市绿地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对绿化用地的面积进行严格的划分,对绿化的布局进行科学的安排,形成花草结合,点线面相连接的绿化系统。要想城市绿化的建设得到推进,就要对客观的规律进行遵守,根据实际情况对树草进行种植,另外,城市的绿化工作中还要做好节水技术的利用,在进行绿地养护中要减少对水的消耗。在进行城市绿化建设的同时,还要提高绿化建设的水平。最后,在城市环境的治理方面还要不断的加强力度,对于旧城的建设要加快脚步,尤其是对于人口比较集中,公共设施比较紧缺,交通比较拥护,而环境也比较脏乱的问题上,一定要做为重点解决的问题,对于那些对城区造成污染严重的项目坚决关停或移出城区,对于一些违章建筑要依法清除,对于建筑节能的技术要大力推广,在市民所用的燃料结构方面也要大力改善,降低城市的大气污染。任何一个家庭,任何一个人都与城市的环境治理有关,所以,需要社会的全员参与进来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的改善环境质量。

六、结束语

总之,人类在对生物圈中的每一种资源进行利用,并且以此来创造物质财富的时候,都不要忘了生态系统有它自身的规律与特征,同时,也要对因人类的活动对每一种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有足够的重视,生物圈是有生命的,它不只是为人类提供资源的资源库,同样,需要得到人类的保护。在对城市进行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在充分的利用自然的各种资源的时候,要对大自然有足够的尊重,为了生态的平衡要对其进行保护,这样,大自然才能持续的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宝贵的财富,人类社会才能实现持续性的发展。在社会的发展中我们要坚守它的可持续性,看待问题的眼光要保持可持续性,对于未来发展的规划更要保持可持续性的战略思想,这样,我们的国家经济与城市的经济才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持续性的改善,人类与大自然才能更加和谐的共存下去。

【参考文献】

[1]黄光宇,陈勇. 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美)理查德•瑞吉斯特. 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3-24.

[3]沈清基. 生态城市及其规划方法的探索 [J]. 城市规划汇刊, 2001(2):76-80.

[4]陈易. 生态城市的理论与探索[J]. 建筑学报, 1997(4):20-21.

[5]荆其敏,张丽安. 生态的城市与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6-37.

[6]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新加坡生态城工作组.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2008-2020 年)[Z].2008.4.

[7]邵俊. 中国典型生态城市建设反思[D].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

作者简介:

1、张作杰 诸城市规划局 村镇科科长

城市发展策略第6篇

[关键词]无线城市 城市信息化 3G 应急联动通信 自主创新 标准化

1 无线城市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1.1 无线城市的起源

“无线城市”的概念自2004年7月在美国费城被提出开始,国外无线城市建设一度狂热。费城的建设目标是在约350平方公里的市区范围内,提供免费户外Wi-Fi上网服务,由EarthLink负责在路灯杆上安装无线发射器,但用户投诉称信号太弱,因此在拥有140万人口的费城,仅有6000用户注册使用Earthlink的无线服务。2008年5月,无线城市的先驱EarthLink不得不宣布放弃世界上“第一个无线城市”――费城无线城市计划,尽管该计划很快又重启,且由Network Acquisition公司接管,但已可知无线城市建设并非朝夕之功,尚存诸多难解命题。国际上对无线城市至今仍无统一定义。

1.2 无线城市兴起的驱动力

无线城市兴起的动因与背景是清晰的。首先是为满足城市信息化、电子政务、城市应急通信,和以低廉甚至免费的价位为广大市民提供无所不在的宽带信息服务。起始来看。这主要是一种专用网络性质的要求,虽然公网操作者亦可提供,但在原有公众移动通信未进入3G及其增强型阶段前,带宽与无线移动泛在连接能力不够,城域与局域及个体域方面不及Wi-Fi/WiMAX/WPAN/WBAN有优势;而新兴运营商向基础电信业务渗透,IEEE 802.11x/6x/15x等标准及其设备制造商推进产业发展,城市政府部门推进城市宽带网络建设为中心的城市信息化与惠民普及服务,这三者一拍即合,便引发了数字城市平台概念基础上的“无线城市”快速蔓延。同时,城市信息化及无线城市可有效促进城市开发区及科技产业园区等产业发展,提升城市GDP及竞争力,这些也是城市当政者欢迎的。

3G时代,三大全业务运营商展开白热化竞争,3G增强至LTE/LTE+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泛在网络迈进是大势所趋。Wi-Fi/WiMAX的带宽优势已相对弱化,从而“无线城市”的概念与定义亦在演变中。现今,“无线城市”可理解为一种以城市政府为主导推动和构建的城域宽带无线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多半采用政府与公众或专用运营商紧密合作的方式来建设,以带宽与泛在能力有效提供市民、政府机构、企业、外来旅游者与重大事件及应急通信支撑等综合信息服务,其技术体系除Wi-Fi、Mesh、WiMAX以外,也可采用包括TD-SCDMA等在内的蜂窝型3G/3G+全移动通信网络。具备这种城域宽带无线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城市即为无线城市。显然,无线城市仍需以数字城市有线、无线综合平台为基础,与数字城市、平安城市、城市应急联动等密切相联;而且,除了城域宽带基础网络设施,智能交通、地理信息、多媒体服务平台及个人/个体域宽带泛在连接手段等方面均需跟上,才可能真正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能够安全、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取城市综合信息。显然,这决不是一时一事的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需谨慎规划的可持续推行的系统工程,既不可能是永恒的全盘免费,也不能仅以瞄准商业利润为主要目标,其运行模式需深入探索;并且,这种无线城市规划也需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应急联动通信架构相协同才行。

1.3 无线城市的发展现状

无线城市的发展同样遵循超级循环生命周期曲线发展规律,从狂热梦想至挫折后冷却反思,目前已进入较理性的思维发展阶段。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经有1 000多个城市开始或正在建设城域宽带无线网络(无线城市),仅美国就有华盛顿、纽约、旧金山、洛杉矶、波特兰、费城、休斯敦等重要城市以及迈阿密、奥兰多等著名旅游城市;还有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加拿大的安大略、澳大利亚的帕斯、新西兰的惠灵顿、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德国的汉堡、以色列的耶路撒冷以及新加坡等。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或计划建设无线城市的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厦门、杭州、武汉,郑州、深圳、无锡、常德、扬州等20余城市。其中,借助奥运、世博会、国际首脑峰会等重大活动,北京、上海都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商用网络,并拥有了一定规模的用户。广州无线城市的建设除了担负提升政府和城市信息化的重任外,还要为2010年11月举行的第十六届亚运会服务。

北京由中电华通借助WiMAX+WiFi-Mesh、中国移动借助TD-SCDMA/HSDPA+WLAN-WAPI技术。上海由中国电信借助WiFi+CDMA技术、中国移动借助2G/2.75G/3G TD-SCDMA/HSDPA+WLAN-WAPI技术、中电华通WiMAX+WiFi-Mesh技术,广州由中电华通借助WiMAX+WiFi-Mesh,南京由中国电信及中电华通借助WiMAX+WiFi-Mesh技术,武汉由中国电信及艾维借助WiMAX+WiFi-Mesh技术,杭州华数电视借助WiFi+WiDTV+FitAP技术,厦门由中国移动借助TD-SCDMA/HSDPA+WLAN-WAPI技术,扬州由中国电信借助WiFi-Mesh为主体的技术等。而且中国移动借助2G/2.75G/3G TD-SCDMA/HSDPA等技术在推进数字福建、数字河南及无线(数字)厦门与数字郑州、数字洛阳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特别是无线厦门,使当地民众较好体验了泛在网络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优越性,只需一部手机即可随时随地收看“两会”视频直播并参与互动,呈现了全国首个“无线城市”手机可“直播两会”的新景观。厦门的无线城市建设得益于政企紧密合作联手支持TD成功发展。坚持了“投资市场化、技术多元化、资源节约化”三项建设原则,围绕“无线政务”、“无线产业”、“无线生活”三大领域,结合城市现实需求,以不断完善的无线网络建设,面向政府、企业及社会公众提供丰富多彩、实用而吸引人的各类信息服务。目前,厦门已开通此类实惠的信息服务达16种之多,提升了政府管理效率,方便了民生,有力促进了城市企业信息化支持与厦门移动的3G业务发展。

2 无线城市存在问题

(1)从全国范围看,运行模式众多,缺乏有力的标准化及相互协同。

(2)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后向资源的应有作用,又不失时机地发展前向演进的新设备、新系统并整合成一体,极具挑战性,需尽快探索与总结推广新进展、新经验,确保全国从国家至省(区市)、地方的纵向与横向各层面、各级应急联动通信系统的有效互动以及互联互通快速响应。

(3)应急联动通信及以数字城市为依托的无线城市,既包括有线,又包括无线;既包括卫星空间段,又包括地面段;既包括运用先进IP的基础平台及IMS/P2P,也可能 利用非IP及非IMS平台,又可能直接借助无安全保障的公众Internet大网;应急指挥调度既需借助专用有线、无线平台,亦需公众平台的有效补充。因此,这是一个极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谨慎细致的规划设计,而且需要多部门有机协同,并应特别注意安全性。

(4)应急联动通信基本属“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运营方式,无线城市惠民及普及服务是其重要目标,因此,无论应急联动还是无线城市,均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运维、融资、经营模式等问题。

(5)应充分重视其多业务运行的终端应用问题与产业链、产业生态环境的建设。

3 无线城市发展策略思考

3.1 以自主创新为导向,积极推进适合国情的无线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发展

发展我国数字集群/应急通信与无线城市,数字城市,在应用中持续全方位地创新尤为重要。事实上,就2008年北京奥运应急通信保障确保万无一失的目标而言,即使借助EADS设备建设的正通公司较成熟的TETRA数字集群系统,其容量能力也仅9万用户左右,而当时最高峰值流最即达8.4万,显然已处于临界与危险的状态,如何确保应急通信保障?采取诸如“网中网”、“业务限制”、“用户分类”、“许可制”等多项务实应用和自主创新措施,才能安全、可靠地完成应急保障任务。

再如借助公网3G TD-SCDMA/HSDPA系统的厦门无线城市建设,以“无线政务”、“无线产业”、“无线生活”为基本定位,以公众网泛在宽带无缝接入能力为基本依托,开展城市工地噪音远程监控、移动城管监控、无线港口、应急指挥视频通信、市民健康系统、掌上110服务,以及43家政府部门一级网站有效接入其门户网站,涵盖了市政府、公安、旅游、人事、医疗、海洋渔业等部门的信息化应用,这是城市信息化/无线城市的重要自主创新和成功尝试。

同时,国家频率/轨道资源与市场规则政策管理部门亦应进一步管理创新与协同,务实有效地发展涉及国家频率/轨道资源管理,市场规则和政策管理,协调公网、专网、共网关系,以确保我国数字集群与应急联动通信和无线城市与数字城市快速、健康、有序、成功发展。

此外,应特别强调TD-SCDMA、SCDMA/McWiLL、GoTA、DSN、WAPI/TEPA、AVS、CMMB、IGRS等自主创新技术的融合与聚合自主创新应用。如前所述,中国移动借助TD-SCDMA/HSDPA+WLAN-WAPI技术已在北京、上海、厦门等多个城市建设无线城市。中国电信在获得3G牌照的第100天,即2009@-4月16日,已宣布其3G CDMA 1X/EV-DQ Rev.A系统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市的122个重要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全部省会城市及沿海主要城市)同步推出面向189、133、153用户的3G业务率先商用。在此基础上,中国电信也应担纲起发展数字集群的重任,充分利用自身2.5G/3G CDMA公网基础实力,尽快拟定好数字集群自身及支持好应急联动通信/无线城市/平安城市/数字城市等城市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路标,以自主创新与融合理念为导向,积极推进以CDMA基础平台为基础的新一代语音,视频指挥调度一体化的数字集群新发展,并促进FDD/TDD专网/共网/公网互补、协同与融合创新演进发展,使国家安全、社会责任与企业利益,特别是与其企业战略利益相得益彰。

就资金投入方面,政府与企业双方应本着共赢合作原则合理分担,属应急联动及无线政务等与政府部门职能密切相关的投入,政府部门应有明确预算以适当方式支持其可持续发展;企业合作参与承担惠民、平安等社会责任,亦应从全局战略和长远利益着眼,进行积极有效的支持。

3.2 加强标准化及互操作研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务实运行模式

如上所述,城市信息化意义上的无线城市与数字集群应急联动、数字城市、平安城市建设密切关联,必须协同、融合发展。对依然有一定争议的无线城市发展与建设工作,中国已有巨大规模实力的电信运营商介入,即以“政府主导、政企合作”模式开展。目前全国20多个城市正在结合各自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城市数字集群应急联动及无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城市发展策略第7篇

[关键词]城市电视台;发展策略;优势资源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110-02

当今时代。网络、电影、手机视频等视听媒介日益广泛流行,与电视争夺着受众群体。电视如何吸引并稳定自己的收视群体,弘扬电视文化,这是值得每一个电视人去认真思索的课题。首都、省会城市之外的中小城市的电视台则面临更大的压力――央视,各省台,还有其他众多的上星台都在吸引着本地区的受众,因而中小城市的电视人更应该群策群力。为本地区的电视文化的繁荣与兴盛,集思广益。

一、定位准确。有针对性的设置电视栏目

首先。城市电视台要明确自己的基本受众是本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离开了本城市及本地区的收视群体。那么城市电视台就是空中楼阁,无人问津。因而电视台具体的栏目设置都应以服务于本地区的人民大众为出发点,为本地区的人民送去关心与温暖,在繁荣城市电视文化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提升了人们的文化素养。齐齐哈尔电视台基本的受众就是齐市及齐市周边各县的收视群众。齐市电视台具体的栏目的设置都应该与这些基本的收视群体密不可分,为这些受众服务,稳定收视人群,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因而对本地区的人民群众要有基本的了解与掌握。做电视栏目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诸如,本地区有很多农民,他们更喜欢看天气预报和一些娱乐性的节目及关于农作物的科普知识的节目,齐市电视台的天气信息节目播放的比较好,不仅有专门的天气预报,在新闻类节目中也以小字幕的形式在屏幕下方出现或在节目结尾时播出。电视台可以有针对性地办一个诸如二人传或东北地方戏30分,或者农业知识10分钟等节目,节目不需要播很长时间。要短,只要传达出主要内容就可以结束,既不会让观众疲倦,又引起观众的兴趣,意犹未尽才可能更好的关注下次节目的播出。电视剧的选播上也要考虑这部份收视群众,选一些轻松搞笑的农家剧。优秀的情节复杂的历史剧,或者是反映当今社会生活的电视剧等,要穿插着播出。不断给人新鲜感,才能紧紧抓住受众,使他们只要有闲暇时间就忍不住坐在电视前观看本城市电视台的电视节目。

其次,城市电视台要明确除了为本地区的人民大众服务以外还要服务于本地区的文化与经济。电视所具有的视听特点使电视比报纸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城市电视台作为区域的主要宣传媒介。不可避免地肩负起宣扬本地区特色文化,繁荣本地区经济的重担。城市电视人要更好的了解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在制作电视节目的时候才会有针对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齐齐哈尔文化资源丰富。比较著名的首推旅游文化。齐齐哈尔有我国最大的部级珍稀水禽为主体的扎龙自然保护区。鹤文化“承载着人类的审美追求和价值取向”,还有东三省最大的综合性园林龙沙公园,美丽的明月岛,以山鸡为主要猎物的全封闭式的青松狩猎场,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举出。这些富有特色的风景胜地,需要不断地宣传与开发。电视可以以栏目的形式去宣传,也可以做成广告在各个电视台插播,当然会有广告费,但是宣传了自己,打开了旅游业的大门,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电视台还可以与当地的有关部门合作,争取开发一条产业链,诸如。可以开发一些富有特色的有象征性的玩偶。介绍业界的影视剧集团等前来拍片等等。或者自己打造一个电视剧电影团队,演绎发生在这些地区的丰富多彩的故事。这些对于带动本地旅游业的发展,发展旅游文化,繁荣地区经济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挖掘整合区域的优势资源。做活栏目

城市电视台主要服务于区域的受众和区域的文化经济。那么就要充分利用区域现有的资源。而且要挖掘其中的优势资源,搞活栏目。做活栏目,就是要使栏目充满生命力,富有朝气,富有感召力,每期都有新内容,新策略。区域的优势资源是可以不断挖掘的。首先,物质资源方面。齐市电视台要集思广益,深入调研,寻找本地区的亮点资源,进行整合设计,力求做出精品栏目。诸如绿色农业是一优势资源,现在社会上食品添加剂事件层出不穷。国家及人民大众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与质量。这对于电视台是一个良好的契机,电视台可以设置一档诸如绿色农业20分的栏目,分别介绍齐市各地区的绿色农业产品及食品。也可以拿到别的电视台去宣传,尽可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栏目,既使栏目获得了关注,也为本地区绿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商机,而且也可以配合每年一次的绿博会。扩大影响。齐市有劳动湖这样优势的地理条件,齐市电视台可以和相关部门联合,搞一个冰雪文化节,规模可以象省城的冰雪文化节一样盛大,要有新创意。围绕这个可以设置一档“四季风”的栏目,冬天主要围绕冰雪内容展开,冰雪文化,冰雪景观。冰雪科谱知识,冰雪题材的影视剧等。还可以把绿色农业吸收进这个栏目,其中可以穿插富有特色的地区烤肉文化等,还可以把观鹤节纳入这个栏目中。报道其中发生的一些真人真事,一些商品的生产加工程序,如何鉴别优良质量的产品等等。

达斡尔民间文化已经引起地方和国家的重视。电视台可以设置一档诸如民族风的栏目。对本地区或本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进行介绍。包括他们在历史上的变迁兴衰,民族习惯。也可以建议相关部门开发当地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如开发一些民族服装,佩饰。民居等。供游人欣赏,珍藏从而带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腾飞。昂昂溪有古人类文化遗址。还有苏军烈士陵园。可以做成古迹文化这样的栏目,和民族风一同作为子栏目附属于诸如特色文化这样的栏目,穿插着播出。电视台还可以做一档缅怀烈士的节目,联合地方开发一条供苏军烈士家属来缅怀的通道,开发一个中俄贸易的小镇,打造一个影视剧制作团队,演绎抗战故事等。有特色的栏目自然会有受众,而特色恰恰是本地区所独有的。这就要靠区域电视人去挖掘本地区的优势资源,把这种特色在电视栏目中表现出来。从而既弘扬了本地区的特色文化,也繁荣了本地区的经济。

其次,优势资源不能忽略人员优势。齐齐哈尔作为一个省会城市以外的大中型城市,大学生无疑是这个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大学生们年轻,有活力有思想有创意,电视台可以充分挖掘利用这部分优势人群。设置一些互动类节目,这类节目也是电视台所缺少的。当然也可以借鉴其他电视台互动类节目的特点,重视娱乐性,挑战性,以轻松愉快的氛围为主,可以到学生中间征集一些新鲜的创意,具体的节目环节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季节进行设置,如冬天可以设置短距离滑雪。夏天可以是一些类似于跳水的节目等,甚至于节目的主持人也可以从学生中间选取,再配一位专业的主持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与表演热情,增加了学生的社会实践。也使电视栏目获得了生机与活力,繁荣了电视文

化。还可以号召大学生进行剧本或节目设置等方面的创作,从中发现优秀人才,补充自己的后备力量。当今时代“文化精神的本质追求和技术导致的影视文化日益世俗化、大众化”,因而城市电视台更要向世俗生活靠拢,绝不能做空中楼阁,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挖掘大学生资源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带动除了大学生之外的其他人民群众。进而使节目受到本地区乃至其他地区人民的观注,增加了收视率,繁荣了电视文化。

三、增加人性化因素,体现人文关怀

城市电视台的发展壮大,电视文化的繁荣始终都是以人为中心,以广大受众为本。因而电视台在制作各类节目时,都应考虑到受众的感受。一些细微的字幕。一些细微的节目穿插都体现出人文关怀,让受众有被关怀的温暖,从视觉听觉以至于心理上都有舒服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诸如前面提到的齐齐哈尔电视台的天气信息,不仅有专门的天气预报,新闻类节目中也有穿插,或者在字幕中体现,或者在节目结尾时播出,让观众即使没有看到天气预报,也能从别的节目中了解天气信息,这让人觉得很温暖,也体现出电视人的人文关怀。

此外,电视剧播出过程中总会有广告穿插,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剧,当然穿插广告可以让观众休息放松一下,也为电视台带来了经济收益,但是观众总会有厌烦心理,此时可以在电视屏幕上打上时间倒计时,诸如三分钟的倒计时,或五分钟的倒计时,观众就会平静下来,静静等倒计时结束。一个小小的倒计时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却有安抚观众情绪的作用,体现出人文关怀。其他类似于祝福语,征友,征婚信息等,可以以小字幕的形式出现在栏目下方,为本地区的受众传递祝福,提供桥梁,温暖广大观众的心,赢得受众的喜爱。

四、开发节目主持人的独特潜能

城市电视台的发展离不开节目主持人,主持人应求真求实,风趣机智,真诚而富有爱心。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是电视栏目的灵魂。栏目是否受到关注,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节目主持人的素质。每个节目主持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节目主持人都有尚未挖掘的潜能,每个节目主持人都可以做得更好,更出色。这需要电视台采取具体的措施。对电视栏目的主持人进行素质提升。诸如派出去进修业务知识,举行业务竞赛,鼓励他们参加国家地方举办的各种大奖赛,经常举行观摩活动,鼓励主持人之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也可以不断的挖掘新人,补充主持人的后备力量。最好能够为主持人提供到省台或国家台进行观摹的机会,让他们去交流,拜师,补充自己的不足,挖掘自己的独特潜能。节目主持人也可以到群众中去走一走,看看生活的原生态,了解各色人物的不同心理,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当然栏耳主持人首先要有真诚热情的态度,对受众要有发自内心的关怀、同情与爱,而不能做表面文章。如省台“天舒工作室”栏目之所以受到关注,与“主持人褚天舒温婉的女性气质,继续营造温馨、温暖的谈话氛围,并致力于在倾听倾诉中帮助人们寻求走出情感困惑获得心理纾解的方便之门”的真诚态度是分不开的。因而主持人的潜能开发出来,表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所主持的栏目也会成为品牌栏目,受到观众的喜爱,也可以使城市电视台获得更好的发展,繁荣区域电视文化。

总之,城市电视台在当今时代,既要顶住压力,又要充分利用发达的电子科技知识,整合优势资源,服务于电视台的栏目建设。争取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朱信良,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鹤文化传播[J],新闻界,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