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增长(合集7篇)

时间:2023-09-24 10:50:43
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增长第1篇

论文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核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通过对金融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密切联系的互动关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核心,金融资源的数量及其配置效率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是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空间上的具体化。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愈高,越需要强大的金融做基础,金融的作用就愈强。区域金融活动的主要作用在于分配资金,其运作机制就是金融活动影响储蓄和投资,储蓄和投资影响资金流量结构,再影响生产要素的区域分配结构,最终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如果是区域金融体系较完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则对本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必然起到促进作用,进而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达到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因此,区域金融理论不是区域与金融的简单叠加,而是将区域与金融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观察,分析其产生、发展、运动的规律,探讨的核心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在地域上的表现,或者说是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间互生共长关系的研究。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一、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资本的形成。一个区域若没有足够、持续的资本供给,既不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不能促使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区域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资本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储蓄的规模和资本产出效率决定的。区域金融发展之所以能够增加储蓄规模,原因在于实际利率水平、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资产的多样化程度以及金融部门的效率和融资机制会影响到储蓄率和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金融系统越发达、金融机制和金融工具提供的选择机会就越多,金融服务越便利周到,人们从事金融活动的欲望就越强,一些非生产性的或暂时闲置不用的资金就可以被吸引到生产性用途上来,储蓄率就会提高,资本积累的速度就会加快。同时金融发展和健全的金融制度降低了信息和交易费用,从而影响到了储蓄水平、投资决策、技术创新以及长期经济增长速度,进而提高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在实际中,金融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融资方式能将区域内、外企业和居民的盈余资金通过储蓄间接转化为投资或直接转化为投资而形成资本,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第一推动力的作用,这也是金融的基本功能。

2、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资源配置。金融对经济有显著的结构调整功能,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资本市场中,企业资产可通过证券化形式,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借助使用权的转让,引导企业资源从一个行业或企业转向利润率更高的行业和企业,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二是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增量资金来源。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的增量资金投入,以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为主的资本市场,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机制,可以根据资金的趋利性,吸引国内、外的资金更多的投入到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三是拓宽产业结构存量调整空间。增量投入往往会受到资金来源的约束,而改变现有资源在不同产业间分布,能迅速实现存量结构调整。不同企业间的资产重组是存量调整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操作方式,借助资本市场的虚拟化资产具有较高流动性的特点,可使资金向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间的流动与组合,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资产存量调整所需的资金,可加快存量调整的步伐,拓展调整空间。总之,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有显著的结构调整功能,并通过它实现资金配置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资本边际生产力的提高。

3、区域金融发展具有引致其它资源要素流动和聚集的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运行中是联系其它部门的纽带,它通过资金这种特殊资源的流动,起着引导和配置其它资源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流动,从而获得本地区稀缺的资源。例如,由于物随钱走,伴随着资金在区域内的流动,相应就会带来技术、信息等要素。同样劳动力资源要素的流动也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哪里有资金有项目,劳动力就往那儿流动。

4、区域金融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合作。首先,金融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区域分工是由于各地区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和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而引起的产业活动在区域上的差异。金融通过区域性的信贷、区域性的资本市场及引进外资等手段,合理支持地区性优势产业的发展,并使各地区形成不同的主导产业部门,从而促进了区域分工的形成。其次,金融促进区域经济的合作。合理的区域分工是有效的区域合作的基础,没有区域的分工,就没有区域经济的协作,也就更没有区域间的开放。区域经济的协作要以统一的、开放的金融体系作为基本前提。一个按照经济区设立的中央银行分支行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政府行为对金融系统的直接干预,这样就提高了区域经济有效协作的可能性。随着区域性、全国性的资本市场的形成,资本市场本身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将促使区域性主导产业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作。再次,科学的区域性金融投向能够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区域间“梯度”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事实,它是产业生命周期在空间上的一定程度的自然表现形式,但“梯度”的差异不能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顺序的人为的出发点。落后地区可以在区域性金融政策的直接支持下,配合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对口支援等制度,缩小区域间的差距。

5、区域金融发展能够推动科技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无论是社会生产力体系中诸要素面貌的重大改变,还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抑或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和产品竞争力的迅速增强,均离不开科技进步的巨大作用。调查表明,科技投入缺乏是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金融发展过程客观上推动了经济货币化、金融化进程,从而一方面为金融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提供更强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帮助科技成果迅速传播、普及,加速向现实生力的转化。

二、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作用

1、区域的经济运行状况决定区域金融运行及其效率。在现代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基本经济状况决定和支配着金融资源的供求及其平衡。国民经济运行对金融资源分配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经济规模扩大,而经济规模的扩大不但会引起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规模的相应增长,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金融产业的发展。从理论上讲,经济效率决定金融效率,区域经济效率的提高在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会改善金融交易者包括金融资源供给者和金融资源需求者的交易地位,使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和融资者的满意程度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从而提高金融效率。同时,区域金融效率还要受到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化不仅可以引起金融资源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改变融资结构,影响金融效率,而且还可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从而引起金融资源供给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金融效率。

2、区域金融创新环境影响到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金融资源分配规模不断扩大、金融需求不断多样化和金融效率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是金融经济迅速发展的内在动力。而金融创新的程度客观上取决于金融创新环境,从而区域金融创新环境作为区域创新环境体系中的一部分,必然影响到区域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3、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影响到金融资源的跨区流动。比较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制度安排,很明显,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才能随着货币信用体系的发展独立生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并在经济资源分配中发挥着引导作用。区域市场化进程的差异,直接造成金融资源的供求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分布。如果是过度的区域差异,必然大大降低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沈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J]《经济师》2006(4)

区域经济增长第2篇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经济一体化;区域差距

一、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增长。1978年~2010年,中国取得了年均9.89%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随着经济体量的持续变大,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如经济增速放缓,区域差距扩大等。(1)经济增速放缓。从2010年以后,除2011年以较高9.5%的增长以外,其他年份均小于8%,2012年~2014年经济增长分别为7.7%,7.7%和7.3%。(2)区域差距依然巨大。从2014年的GDP总量上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第一的广东省为6.78万亿元人民币,而仅为920.83亿人民币。从人均GDP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天津,北京和上海,排名最后三位的分别为云南、贵州和甘肃,其中排名第一的天津为105 231元,而排名最后的甘肃为26 433元,两者相差3.98倍!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下,中国政府通过“对内深化改革,积极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外加大开发力度,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其目的就是使得中国经济在时间维度上维持稳定增长,在空间维度上形成合理的分布。因此,从理论上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区域差距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

从本质上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就是微观主体的区位选择问题。因此需要关心的是,当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后,经济活动的主体将会如何选择自己的区位?经济活动不同的空间分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与经济增长相生相伴的区域差距又是如何变化的?对这些问题回答的好坏是政府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能否制定合理的区域政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而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NEG)是一门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理论,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切入点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化规律。因此,本文论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阐述新经济地理框架下主要模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关系的研究;(2)新经济地理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解释;(3)总结和建议。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关系:基于新经济地理模型

1. 静态模型。最初的新经济地理模型旨在解释区域一体化发生后,经济活动在空间变化规律以及由产业分布的变化而导致的区域差距,其现实背景就是欧盟的产生。Krugman和Venables(1990)最初的模型就是解释当区域一体化发生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是如何在空间上进行变动的。模型中企业的区位分布是由聚集力(Agglomeration Forces)和分散力(Disperse Forces)的相对大小来决定。模型中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三种:市场接近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聚集力主要体现在市场接近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工业企业倾向于选择市场规模大的发达地区,因为这样可以实现自身的规模经济,同时生产接近大市场还能节省运输成本;另外,在企业集中的地区其生活成本也低,因为企业数量多的区域生产的工业种类和数量自然就多,需要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就少,从而承担的运输成本就小,于是产品价格相对便宜。市场接近效应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定位于大市场,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一个地区集中时,这个地区的价格指数又进一步下降,从而使得更多的制造业人口迁移到本地区。而分散力主要体现在由市场拥挤效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方面,企业较多的地区竞争更加激烈,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为获得生产要素支付更高的价格,从而降低企业的利润,进而促使其转移至边缘地区以降低生产要素价格。区域一体化化程度(模型中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对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大小至关重要。当区域一体化程度比较低时,经济系统的分散力大于聚集力,各地区的经济活动保持对称分布状态。随着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聚集力和分散力都开始下降,但分散力不聚集力下降得更快,这样就存在当一体化程度达到某一临界水平时,聚集力大于分散力,进而导致经济活动的聚集。

从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化对过程来看,由于在静态模型中,生产要素都是事先给定的,因此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模型中没有明确表示经济增长的变量,模型中经济一体化程度(由运输成本下降导致的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变化过程具体如下:由于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运输成本下降),聚集力和分散力都发生下降,但分散力不聚集力下降的更快,这就存在运输成本的某个临界点,当运输成本低于突破点时,聚集力大于分散力,产业的聚集过程开始,工业企业逐步流向另一个地区,两个地区工业企业数量也就不再相等,最终形成核心-边缘结构。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增长对两个地区来说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以企业数量和实际工资来衡量经济增长的话,(从整体和局部来进行分析)核心区域会随着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出现经济增长(企业数量增加),同时核心区的实际工资也会提高,实际工资的提高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由于运输成本的下降,消费其他地区的产品的价格下降而导致的实际收入的提高;另一个是由于核心区企业数量的增加,消费者消费其他地区产品的种类减少而导致的价格指数下降,从而使得实际工资提高。而边缘区则会发生经济衰退(企业数量减少),同时由于消费外地产品数量的增加,实际收入将会下降。在这个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区域差距的变化,在运输成本从无穷大降低到零的过程中,两地区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差距会呈现出现增加后减少的倒U趋势。这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倒U结论一致,这说明在政府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发展经济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且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先富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会不断扩大,只有在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时,全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会不断缩小。这个模型本质上解释的是初始有差异的两个地区进行一体化过程中,经济活动进行区位选择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化规律。但模型没有说明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两个地区初始的差异?随后Krugman(1991a)修改的假设说明了在即使在两个区域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也能最终出现经济活动集聚的状态。其作用机制就是劳动力流动而形成的自我强化的作用效用。此后,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现实条件对模型进行修改,如把制造业工人的流动改为实物资本的流动就形成了自由资本模型(Footloose Capital Model,FC模型)以及把制造业工人修改为自由企业家就形成了自由企业家模型(Footloose Entrepreneur Model,FE模型)。从本质上来说,静态模型的修改并没有改变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结论,即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区域差距先增加后减小的倒U的变化规律,完全一体化后,区域之间不存在永久性差异。

2. 动态模型。从本质上来说,静态模型的经济增长只能通过价格指数的下降来体现,而非真正意义上的GDP的增长,因此在随后的发展中模型中增加的动态模块,由Baldwin(1999)提出来的资本创造模型(Constructed Capital Model,CC模型),与CP模型不同的是,CC模型中生产要素的存量没有提前给定,其经济增长是通过资本的折旧和创造来反映的。模型中引入了资本形成和资本折旧这两个新的变量。创造新资本的条件是资本价值大于等于资本创造成本,其中资本价值的确定是由资本长期收益流的现值来确定。只要资本价值大于创造成本,新资本就会不断会被创造出来,在长期,资本的价值与创造成本相等时,资本存量不再增加,经济增长也就停止了。对于初始条件相同的两个区域,贸易成本在一定范围内,经济活动是对称分布的。只有当贸易成本下降到足够低的时候,其中一个区域获取初始优势,对称均衡将会被打破。在一段时间变化后,所有的工业企业将会集聚到一个区域。同样,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增长地区获益,而萧条地区受损。平均价格指数下降,全国实际收入将会上升。如果初始区域规模不相等,这个转变过程会更快,尽管局部均衡也可能发生。

显然,在CC模型中,经济增长和区域差距是相互作用的:区域差距具有增长效应(区域差距的扩大,区域增长率将会提高)以及在区域差距扩大过程中,发达地区变为增长极,而另一个地区则沦为塌陷极。这样,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的是,发达区域将会比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更快,这与Myrdal(1957)的循环累积的概念是一致的。然而,一旦经济活动全部聚集到一个区域,那么经济增长将会停止。但此时,如果一体化继续推进,边缘地区的实际收入将会由于进口价格的下降而得以提高。这也意味着全国实际收入的提高。但与静态不行不同的是,即使区域间完全一体化后,两个地区的收入差距依然存在,即存在永久性的收入差异。从长期来看,如果贸易成本不变,则区域差距的程度不会对经济增长形成影响。在CC模型提出后,不同学者对资本创造的过程进行了修改微观机制的描述,形成了全域溢出模型(Global Spillover Model,GS模型)和局部溢出模型(Local Spillover Model,LS模型)。模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也更为丰富,不仅有商品一体化程度的变化,也有知识溢出程度的变化。从经济增长方面来说,LS模型的典型特征为经济增长受到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的影响。其决定变量就是两个维度的一体化程度。当经济系统处于分散状态时,如果知识溢出程度很低,则创新成本很大,因此经济增长率低,但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企业开始慢慢集聚,当所有产业集聚到一个区域的时候,其区域内的溢出程度会非常高,因此创新成本会大大减小,从而提高资本增长率。这就告诉我们在区域间知识溢出程度很低(如通信技术落后等)时,可以通过经济集聚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使得经济进入 “快车道”。从区域差距方面来说,LS模型中不同的区域一体化路径对区域差距的影响也不一样。如果一体化中仅仅降低交易成本(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减小市场分割等),那么最终会促使经济发生核心边缘结构,经济会完全集聚到一个地区,从而加大区域差距;但如果同时降低交易成本和知识溢出成本,这样就可以避免经济的完全集聚。实际上,扩大知识溢出政策可以导致经济活动的分散。如当经济需同中贸易自由度和知识溢出系数都为中等水平的时候,如果区域一体化中等贸易自由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知识溢出水平就可以把经济系统从核心边缘结构转变为对称结构,从而减小区域差距,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降低经济增长率。因此,从区域一体化过程来看,政府的政策其实是在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中权衡。如果形成核心边缘结构,则区域间存在永久性差距,且核心地区的福利高于边缘地区。但从时间维度上来看,边缘地区与一体化化之前相比福利是否提高,其不仅取决于一体化程度的大小,而且还取决于消费者制造业支出份额的大小。随着一体化的与此同时在最新的新经济地理研究中,更多的是从企业和劳动力异质性方面来进行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和区域差距的关系(Okubo et al.,2010;Fallah et al.,2011),这种异质性之间互相作用关系(异质性的企业和异质性的劳动是在空间上匹配问题)将是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 NEG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差距的解释

1978年以来,中国通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手段,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从理论上来说,这两项政策分别对应着国内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和国际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按照新经济地理模型的预测,在一体化过程中,具被更好的市场可达性(Market Access)的沿海地区将会聚集更多的产业,因此沿海地区也会得到更强劲的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从制造业的分布来看,陈秀山和许瑛(2008)研究表明,中国29个制造业行业中仅有9个行业存在扩散效应,1996年~2005年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的空间结构整体表现出核心-边缘分化过程。从沿海―内陆的经济活动分布来看,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09》,中国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正如模型所预测的那样,内陆和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中国经济通过空间集聚实现了快速增长,1978年~2007年的三十年时间里,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高达9.8%。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3.0%的速度,创造了令人关注的中国模式。

这种空间非均衡的经济发展也使得区域发展差距被不断的扩大。按照不同的尺度空间,这种差距可以分为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差距,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城乡之间的差距。从201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来看,排名前四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江苏和山东,全部为东部沿海城市,而排名最后的四个省份分别为宁夏,青海和,都是来自于西部大省份,其中排名第一的广东省GDP是排名最后的的73.64倍。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基本上符合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预测,即随着在工业化初期,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地区间基础设施的改善,区域间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促使经济活动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进一步集中。当地区间的运输成本从高到低,运输成本与产业聚集之间确实存在着“倒U型”关系,随着运输成本由高到低, 经济出现分散到集聚、再扩散的过程。根据文玫(2004)的研究显示:在1993年~1994年中国工业依然位于倒U型曲线的左方,即这段时间区域发展差距是单向扩大的,随着交易和运输费用的进一步下降可能会促进制造业在地域上进一步聚集。当把时间维度加长后,区域差距的变化就体现出模型所预测的那样呈现倒U变化的规律。徐召元和李善同(2006)的研究表明,区域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呈扩大趋势,2000年~2004年区域差距扩大有所减缓,而2004年收入扩大趋势开始明显减小,2004年也是大部分学者认同的区域差距变化的拐点。因此,新经济地理模型对中国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差距的变化有着很好的解释力。

四、 结论和建议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的理论出发,回顾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这一对变量的变化。在现有的理论中,随着区域一体化推进,空间经济过程的变化是非单调的,这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变化。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运输成本的不断下降),经济活动的分布规律是分散―集聚―再分散的过程。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也随着经济活动不同的空间分布而发生“倒U型”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好的解释力,但随着一体化程度进一步的推进,政府应该更加注重一体化手段的多元化。按照新经济地理动态模型的预测,贸易一体化和知识程度一体化都会引起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变化,不同的是前者的提高倾向于使经济活动的集聚,而后者的提高会使得经济活动分散。而通过贸易一体化使得经济起飞后,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深化会改善欠发达地区福利水平,如果这个时候采取加大贸易壁垒或市场分割的手段来进行干涉的话,反而不会提高欠发达地区福利。此外,在深化一体化的过程中,政府需要从提高贸易一体化转移到提高要素流动和提高知识溢出一体化层面上来,以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希伟,陶永亮.经济集聚与区域协调[J].世界经济文汇,2011,(32).

[2] 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6,(7):106-116.

[3] 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经济研究,2004,(2):84-94.

[4] 陈秀山,徐瑛.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8,(10):104-116.

[5] Okubo T.,Picard P.and Thisse J.,The spatial selection of heterogeneous firms.Journal of Intenational Economics,2010,(82):230- 237.

区域经济增长第3篇

因地域广大,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各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过大,早期中国区域差距在八零年代以前,中国以集权统治管理各地方政府,中央拥有全部资源配置及经济利益分配的权利,却无法解决政策同一在不同地方产生不同效果,反而加深地区发展差异增大。在2000年中国大陆人均GDP沿海与内陆相差2283元人民币即可看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端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持续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地区间经济增长的非均衡现象,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日益显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成为“十一五”的一个重要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伴随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却在不断拉大。造成地区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向东部倾斜的国家发展战略、地区发展基础差异、地区资源亲赋不同等,本文主要针对FDI的影响,来研究其对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

二、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国内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于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多数研究认为,中国区域发展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区域差异稍有缩小。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发展理念、战略和政策发生很大变化。“七五”开始实施的促进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宏观区域战略,在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的同时,导致东中西地带性差距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急剧扩大。城乡间、区域间和社会各阶层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引起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大量研究,分析了差异的现状、变动趋势、成因,提出了许多缩小差异的对策和措施。在“十一五”期间,如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仍然是一个重要议题。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和机制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和类型、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外商直接投资带来地区增长差异3个核心问题。大量外商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都是基于新古典和新增长理论和分析框架,在地区增长差异的经验分析中按基础设施条件、人均收人、GDP增长率把中国划分为特征明显的地区,国内研究者一般将地区划分为东中西部3个地区,国外学者则分为东部、中部、北部、东北部、西部和西南部6个地区。虽然受到数据的获得途径和选取不同的限制,但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对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异和经济增长差异之间的具体关系及其长期趋势则相对较少,以下本文对这方面进行研究。测量区域经济差异程度方法,主要是利用各种统计的方法,分析不同区域差异的大小及其变动趋势,以探求其演变的一般规律性。常用来反映总体差异的统计方法有标准差、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离均差系数、加权离均差系数、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和集中指数等。本文以人均GDP为指标,运用其加权变异系数来横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度。在测量地区经济差异与FDI之间的关系时用到了协整理论。协整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计量经济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建模理论,它从分析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人手,探求非平稳经济变量间蕴涵的长期均衡关系。本文从协整的角度,对各地区人均.GDP、FDI的加权变异系数建立协整方程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长期趋势。

三、实证分析

1.数据的初步处理。本文选取了1987年2a04年的各省人均GDP和FDI,计算出两个指标的加权变异系数,记为G、I。数据来源是中宏统计数据库。但是由于部分省市的数据不全,尤其是、海南等经济异常地区,文章中直接剧除。最终保留了全国26个地区的数据进行研究。

2.变量的单位根检验。本文运用的软件是EVIEWSS.0版本,其主要优点是增加了自动的赤池检验,解决了以前版本要重复检验问题。各个变t的检验结果如:表l。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均GDP和FDI的加权变异系数不平稳,但在1%的显著水平下一阶平稳,两者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可能存在着协整关系。

区域经济增长第4篇

一、技术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虽然持续高速增长,但中国的部分地区却旧貌依然,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在部分地区高速增长的对照下,显得尤其突出。各界专家,采用目前分析经济增长因素的最主要方法即将有形与无形增长因素同时加以研究、计算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方法,并结合中国二元经济的特点,在详细描述了中国大部分省级地区在改革开放后经济不均衡增长的格局后,分析了地区经济增长差距扩大的原因和后果,弥补了目前国内关于在省级地区层次上进行经济增长间比较研究的空缺:张慧文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西部大开发的需求,研究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地区形象的关系,认为把形象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构筑经济增长的支撑力,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桁林认为经济增长来源于劳动积累、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归根结蒂也来源与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因而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康江峰、白帆认为由于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增加来推动,而在诸多的生产要素中,投资的增长尤为重要,技术进步和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吴文丽运用经济增长理论,以新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对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1978~1998年劳动、资本、技术的增长率及对GDP的贡献进行分析,比较东中西部地区在要素投入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方面的差异。通过研究指出: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要素投入来拉动;经济发达的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和北京这些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趋于饱和,其资本利用效率低下,应着重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而西部地区的省市应该是资金首先投向的地方,要提高其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整个地区的综合生产率。

当前,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技术要素的制度激励已成为技术创新及与经济增长形成互动循环的重要环节。与其他要素不同,技术要素按贡献分配更为复杂,有一系列尚未解决的问题。周振华从技术要素内涵界定、基本属性及其按贡献分配依据等方面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重点分析了技术要素特性及其对收益分配的影响,并从理论上概括与归纳了技术要素按贡献分配的方式类型,阐述了技术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分类原则及机制设计框架。

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经济增长可视为一国经济总量扩张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统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束缚了产业结构效率的发挥。孙健、周浩运用产业结构效率约束的理论分析,对这些约束因素做了详尽的阐述,并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变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低层次、低效率的现状的建议。朱慧明、韩玉启利用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产出的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了各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指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而非经济增长造成了我国的结构调整;同时,通过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证明了扩大第三产业产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能引导我国地区经济的良性增长。而刘伟认为,过去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第三产业拉动的,第三产业的结构扩张会降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经济规模的正效应,因此只有通过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率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面对区域间的产业结构扭曲,产业组织的低水平生产过剩,何雄浪、严红认为只有以产业调整为核心,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增强中小企业活力,大力加快城市化进程,我国国民经济才能克服区域产业结构失调的现象,使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尽快起飞,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差异。

三、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沈秀双研究认为,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由供给一方转向需求一方,投资成为最积极的需求因素,更肩负起“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拉动经济”的重任。而李忠、任文举通过对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考察,发现这时期中国经济运行的总特征是投资成了支撑中国经济的决定力量,结果造成了经济的大起大落。李忠、任文举通过理论的探讨发现消费需求才是社会需求中的最终决定力量,并通过消费调节投资需求,进而支撑中国及地区经济的增长。卢嘉瑞、王智刚针对近年来我国通货紧缩、内需不足、市场低迷的情况,对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内需对推动经济稳健增长起决定性作用,投资需求是实现经济稳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而消费需求是实现经济稳健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扩大内需应坚持投资与消费的“双拉动”。范剑平通过剖析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发现,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呈明显的投资主导型模式,且政府投资拉动略强于社会投资;在消费领域,政府消费率节节上升,居民消费率保持低位,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减弱。分析认为,为了进一步增强经济自主性增长动力,应对社会投资实行更大力度的多方面鼓励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由目前的投资主导型向居民消费、社会双拉动型转换。

四、其他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江晓薇认为我国要防止陷入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经常出现的贫困陷阱之中,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总量拉动增长转向提高生产素质推动的增长,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效应使之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近年来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陈浪南研究发现FDI的存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存在线性相关关系,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加。FDI除了直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外,还通过技术这一渠道发挥效力。程惠芳利用FDI与开放型内生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了1975~1999年FDI对我国的影响,发现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作用,其作用机理是FDI促进我国在资本深化的情况下的自主创新能力,FDI项目的技术溢出和技术转移提升我国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赵熙,唐五湘.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比较[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0,(1).

[2]张慧文.西部地区形象与西部经济增长机制的形成[J].甘肃社会科学,2003,(1).

[3]桁林.是什么因素创造了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J].浙江学刊,2003,(3).

[4]康白峰,白帆.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回归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5]吴文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作用比较[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

[6]周振华.技术要素按贡献分配的理论分析[J].学术月刊,2003,(5).

[7]孙健,周浩.我国产业结构低效率因素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3,(1).

[8]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4).

[9]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

区域经济增长第5篇

关键词:区域金融中介;区域经济增长;增长要素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1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方面的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我国各方面建设的重要支撑行业,金融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金融业改革的目的就是为我国金融业创造更加宽松且有力的环境,进一步更好地发挥金融行业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而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把握好我国金融业的改革方向与内容。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成为了本文要探究的首要问题,以现有理论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以实例加以佐证,以期为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阐述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国内外有许多关于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关系的论文,本文首先要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希望对区域金融中介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更加全面的阐释。

(一)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从金融中介为出发点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涉及的区域金融中介主要是指广义范围上的金融中介,不仅包括各种金融机构,例如各类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即溶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即溶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还包括金融市场和金融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在一定地理范畴内,物质资本总量的增长额,一般而言是一个数量概念。区域经济是指在一个较长跨度的时间上(通常是指一年),一个特定区域的人均产出水平的持续增加。区域经济增长率表明了特定区域内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一个比率概念,是衡量该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依据。

(二)^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区域金融中介和区域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该理论在理论界存在已久,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对于上述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论界主要存在三种看法,主流观点认为区域金融中介的发展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这在国内外实践过程中已被多次证明,我国区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金融中介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其他两种看法分别是,区域金融中介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中性关系、区域金融中介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显著的贡献作用。

综上所述,上述研究成果为下一步具体分析我国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二、我国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我国地区间经济差异显著,而地区间金融中介机构发展程度不同是构成其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细化不同区域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根据徐婷在《中国区域金融中介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一文中,基于对相关数据的研究后,笔者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我国东、中、西部长期以来存在着不争的区域经济差异,在当今金融经济体制改革下,若忽视既存的区域经济水平差异,将会使得金融经济改革与初始目标偏离。我国东部地区金融中介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单向长期的直接因果关系,并且存在着明显的短期双向的互相作用;在中部地区金融中介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单向的长期直接因果关系,短期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是存在明显的短期金融中介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而在西部地区金融中介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长期的直接的因果关系。虽然区域金融中介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单向存进关系,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出显著的地域性差异。

三、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与要素分析

(一)区域经济增长内涵与机理。我国区域金融机构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过程与机理可以通过如下路径:

1、直接作用机理。区域金融机构发展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直接作用。

2、间接作用机理。第一,区域经济机构发展、区域经济效率、区域经济增长。伴随着我国区域金融业的不断迅猛发展,金融环境和金融机制的不断健全,金融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基于投入产出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得知资本投入可以产生更高的产出,从而提升区域经济效率,进而间接影响区域经济状况。在此种情形下,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机构和区域经济效率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区域经济机构发展、技术进步、能源消耗、区域经济增长。自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金融业逐步健全、运转顺畅,区域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这种情况下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在技术水平可以给予保证的情况下,则需要投入更多的经费用于教育科研行业,由人力资本效率的提升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区域能源的消耗,通过上述一系列环节最终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二)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分析。关于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析中,本文参考Beck的相关理论,在此主要介绍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

1、法律法规。要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必要的法律法规是不可或缺的。在健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可以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保证投资的有效性。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可以使投资者对于金融环境不至于怀疑,从而加大投资金额。有研究表明在法律法规健全的金融环境下,人们往往愿意进行长期投资,这对于区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2、政治环境。政治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增长也十分关键,区域经济的增长受到当地政府腐败程度的影响巨大。区域金融中介的发展可以使资金流动顺畅,加速外部企业的进入,这就使得金融既得利益集团面临竞争,从而降低利益集团对区域金融中介发展的抗拒。该项要素完备可以促进区域金融中介发展,进而保证区域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没有具体条文和强制执行力的规范,一般是由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属于非正式的制度约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可以引导人民规范交易,减少冲突,可以减少区域经济不必要的损失。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我国区域经济的实证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对应区域金融中介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根据第二部分的分析,根据东、中、西部的差异,可以说明我国上升为地区的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极不平衡。

(二)对策建议

1、对于如何促进经济发展,不应当只是追求数量上的盲目扩张,而是应该追求经济上的效率c质量。深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当依靠区域金融中介实施“融入较低资本成本、投入较高经济收益、资产流动速度快、机构办事效率高”的运作过程。

2、加快推进区域金融中介市场化进程,提升金融业市场化水平。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只有真正地实现市场经济才可以更好地实现金融业的资源配置,投高投资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3、加大要素投入力度。收入的增长取决于依赖要素的不可替代性、拥有数量的多少以及获得速度的快慢。在其他条件难以迅速改变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力度无疑可以使经济快速增长,同时还要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解决多年的遗留问题,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转变。

主要参考文献:

[1]Bekaert,Geert,Harvey,Campbell.R and Lundblad,Christian.Liquidity and Expected Returns :Lessons from Emerging Markets.NBER Working Papers 11413,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Inc,2005.

[2]董直庆,滕建洲.我国财政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Bootstrap仿真的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

区域经济增长第6篇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门限模型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0-0033-03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区域经济的收敛性

本文的研究基础是Solow的经济收敛假设,对此假设进行的实证研究对于本文而言比较重要,有必要对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省际趋同或差异性的计量研究进行回顾①。针对我国的区域金融与经济增长的计量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总体收敛、省际间或区域间的收敛和不同时段收敛三个方面。Li(1998)研究证实中国经济在1978年-1995年总体上出现了收敛现象,估计条件收敛的速度为每年4.75%,在1990年后各省间的差距有所扩大。Chen和Fend(2000)对1978年-1989年中国29个省的数据进行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在此期间出现收敛。李永友、丛树海(2005)通过利用1994年-2002年中国各省的经济增长横截面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发现这一时段的人均产出的增长水平表现为一种收敛的趋势。张焕明(2005)研究发现由于后发能力因素,如学习能力、对新技术的理解力以及技术的扩散效应,地区间的经济受Verdoom-Kalder效应和后发优势效应的共同影响,1982年-2002年间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经济增长的趋同性较为明显,全国各省份经济增长也存在趋同的可能性。汪锋等(2006)研究指出人力资本和制度变量的扩展的索洛模型很好地描述了中国各省的经济增长,在控制了各省人力资本、企业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后,发现中国经济表现出索洛模型预测的条件收敛现象。

但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相悖的观点也大量存在着,并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例如,Yao(2002)使用Hsueh-Li(1999)的数据,进行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发现中国各省的人均GDP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扩大,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其他学者的支持(王志刚,2004;王铮、葛昭攀,2002;杨俊,2005)。

事实上,分歧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不同学者的研究思想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统计指标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经济收敛的要求过于严格所致。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了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它与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不同,其不同于绝对收敛中只有一个均衡水平,也与条件收敛中每个经济体可以有不同的收敛路径,在控制一些关键变量之后仍然收敛于同一个均衡状态不同。

程建、连玉君(2005)通过对1952年-2003年各省的人均GDP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分析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检验,发现中西部地区具有收敛性特征而东部地区不存在收敛,三大地区间也不存在收敛。蔡、都阳(2000)利用泰勒指数的分解技术,通过把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地区差异分解为东中西部份各地区的各自内部差异和之间的差异,发现在我国不同区域内部呈现出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现象;但在不同区域之间这种收敛却没有出现,刘明兴等(2000)的研究也得到了一致的结论。陈安平和李国平(2004)通过对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内和地区间人均产出序列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和西部地区内的经济增长具有收敛性,三大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却不存在收敛趋势,中部各省的经济增长在长期受三个共同冲击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在长期受两个共同冲击的影响。由此可以发现,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存在着可能的俱乐部收敛,这是一个能得到大多学者广泛支持的结论。本文通过门限模型实证分析,检验地区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的作用是否具有门限效应,考察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样本数据

采用数据的时间跨度是1990年到2006年,空间跨度包括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具体的指标变量包括经济产出、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人口统计数、地区所有金融机构的存款和贷款。所用的数据均来自全国以及部分地区的统计年鉴和中经网(db.cei.省略/)。

通过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处理,获得各地区经济实际增长速度gy、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速度gi、消费实际增长速度gc、和刻画地区金融发展的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的实际增长速度gf,以及人口增长速度gp,刻画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的地区人均实际贷款额TR。这里,我们就只从金融发展的广度方面来判断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即用地区人均实际贷款额作为门限变量。

三、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在这里,我们采用门限模型①对中国地区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具体的门限模型为:

首先,判断模型是否存在门限效应,存在几个门限,从F检验结果(见表1),发现模型有两个门限。

因此,构建如下多重门限模型:

模型中加入自变量平方项,目的是为了克服由于解释变量不足导致的虚假回归,另外去掉了估计不显著的人口的增长速度。

其次,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全样本的数值分位数统计(见表2),我们可以发现数据的一些特点,样本中的经济实际增长速度大部分都是正的,中位数是9.714%,大于7%的个数占到总样本数的75%;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长速度的振幅明显大于消费,大约是消费的两倍多;所有的变量都存在着负增长的情况,这是由于物价因素导致的,从1991年到1994年中国经历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了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后的实际增长速度为负,这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样本中金融发展速度为负是由于中央银行为克服通胀而实行较强的信贷紧缩政策,导致区域金融资产实际增长额大规模下降的结果。

然后,通过程序计算估计出方程的两个门限值大小,分别是γ1=3380,γ2=3937。并且通过门限值对应的似然比值来检验门限值的显著性。

根据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与门限值大小关系,我们把样本分为,较高金融发展水平(TR>3937)、中等水平(3380

在已知门限值大小的情况下,估计模型的其他参数(见表3)。从参数的估计结果,我们发现:解释变量投资和消费对于区域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都具有正向作用,并且投资略小于消费,这说明了在刺激地区实际增长速度时,地区政府依靠投资的增长速度效果不如消费;解释变量金融发展速度的估计系数,在三个门限中分别是-0.267,4.72和0.094,这表明地区属于区制Ⅱ时,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的增长速度作用最大,此时有利于相对贫穷地区追赶富裕地区,因为对于同样的金融发展变化,门限效应的存在导致相对贫穷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将比发达地区快很多,当地区属于区制Ⅰ时,金融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负的相关关系,这表明这些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过低,金融发展受到宏观政策的影响如紧缩而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因此金融发展在统计上与经济增长负相关的情况;另外,地区无论处于哪个区制,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都要比消费和投资的影响要大得多。

最后,我们在已知区制的情况下,给出从1992年到2006年,我国各地区每年属于每个区制的数目比例(见表4)。

从表4,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起初两极分化严重,大部分地区属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制Ⅰ,此后,有一部分地区逐渐地步入区制Ⅱ,在1996年以后,进入区制Ⅱ的地区迅速增加,在2001年以后,属于区制Ⅱ的地区,迅速地进入到了区制Ⅲ中,在2006年,区制Ⅰ、Ⅱ、Ⅲ分别包含地区的数目比是36361,这说明1990年到2006年间,我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速度较快,金融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与我国各地区的现实相符合。

四、简短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的实证分析,我们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投资和消费对于区域经济的实际增长都具有正向作用,投资作用略小于消费,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消费和投资要大得多。

2.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低、中等和较高三个区制,地区金融发展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作用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在达到经济稳态的过程中,地区金融发展速度是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最重要因素,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通过影响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作用的大小,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即地区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的作用受到该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高低的影响,理论上存在着门限效应。

3.属于区制Ⅱ的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此时有利于相对贫穷地区追赶富裕地区,属于区制Ⅰ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出现负的相关关系,即在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金融发展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

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及中国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有意义的特征,我们建议:

1.中国目前仍然存在着大量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市地区,这些地区在寻求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的时候,应该避免依靠不可持续的投资的高速增加,和期望于增长稳定的消费的作用,而应该着重考虑依靠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利用它的增长对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尤其是它的水平值在达到一定门限值以后所具有的巨大倍数效应,从而走上经济高速增长的路径,追赶上富裕的地区。

2.国家在制定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政策时,可用考虑通过帮助促进这些落后地区的金融水平的发展,来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例如可以借鉴日本在冲绳建立振兴开发金融公库,意大利为开发南方落后地区建立南方金融租赁公司,在落后地区设置专门的区域性政策金融机构来促进这些地区的金融和经济水平发展。还可以借鉴美国的差别准备金政策,对落后地区实行差别金融控制政策,以及实行倾斜性信贷政策,鼓励私人资本流向落后地区,促进这些地区的金融和经济发展水平,使这些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达到第一个门限值以上,进而通过区域金融发展来拉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Hansen,B.E. Threshold effects in non-dynamic panels: estimation, testing, and inference[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93),1999,pp.345-386.

区域经济增长第7篇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apid, economic strength increas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gap is significant, obvious 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difference. How to more effectively play a role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promote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ion, is the problem to be solved at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and financial sector. Based on regional economic level, discusses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regional financial and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clear about the powered by 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Key words: regional finance; Regional economic;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的含义

金融发展含义随着人们对金融发展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改变。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罗纳德·I·麦金农和爱德华·S·肖都提出了见解。在他们看来,经济要发展,金融就不能处在抑制状态。实际上金融结构、金融市场都是金融发展的构成要素,共同推动了金融发展。由此而言,金融发展就要同时兼顾金融总量的增长和金融结构的优化,以及金融效率的提高。

金融发展应该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金融发展包括数量上的增长与质量上的提高。其次,金融发展应该包括技术方面的创新,只有技术不断创新才能满足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要求。最后,宏观调控部门要通过政策措施使得金融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模式相协调,将金融发展更好的渗透到经济增长之中。金融发展是作为总体经济的一部分,应当是包括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的多发面发展,同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修正、不断改进。金融发展的实质是源于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并能够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促进经济增长。

区域金融是指金融结构、金融总量及金融政策和制度等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状态和运行。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区域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不均衡,导致金融运行的非均衡发展,使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格局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国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

区域金融发展包括区域金融的增长,区域金融结构的变动和区域金融市场的改善,它是金融发展在空间范围内的延伸,其本质属性与金融发展相同。区域金融发展主要突出金融发展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内的作用情况,分析出影响区域金融结构的主要因素,并研究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和相互间的关系,分析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区域金融结构,研究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和相互间的关系,和它们作用于区域金融发展的运行机理。另外区域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于各区域的金融发展状况不同,具体的金融结构、金融市场的完善需要不同的发展时间,这种在发展阶段与发展状态的差异会影响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在现代经济中将金融发展因素融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中,并将区域与金融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从而分析金融在不同区域产生、变化、完善的过程,实现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

二、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相对于金融发展理论而言,区域金融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在一定地域上的表现,或者是针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二者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然而区域金融理论本身并不只是将区域与金融两个概念简单的叠加,更进一步,还是将区域与金融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观察,分析其一定区域范围内,金融的产生、发展、运动等规律。结合区域经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在金融发展理论一般性规则的指导下,形成了区域金融的作用机制与运动方式。

从事物发展变化的角度看,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以特定的区域为出发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的表现形式因为区域的整体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状态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力度。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的分析,可以从二者直接影响作用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首先,区域金融发展会促进区域资本的投入。区域资本的投入量的不断增多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资本的规模化集聚,为区域内的企业带来规模报酬,形成区域内的经济增长的集聚效应。其次,区域金融发展可以不断促进区域资本质量的不断提升。区域资本质量的提升表现为先进生产技术的不断出现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内在的发展动力。区域资本的规模与质量直接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

一方面,区域金融发展可以增加金融机构货币存量,扩大储蓄规模。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金融机制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非生产性的货币资金可以更有效地转移到生产性用途中,同时金融发展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和交易费用,储蓄率提高,资本积累的速度加快。

另一方面,区域金融发展也会影响资本产出效率。金融发展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一些新兴产业和创新支柱产业可以获取足够的资金进行技术革新以及创新研发,企业通过科技进步,提高自身要素生产率,获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润回报。资金流向投资风险低、盈利水平高的产业和地区,提高了投资的效率,促进了资本产出效率的提高,提升了区域资本的规模与质量。

2.2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区域金融发展的效应分析

区域金融理论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其经济基础是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客观存在。这种差异的出现的根源就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运行的整体状态影响了区域金融运行效率。

在自由货币市场条件下,基本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金融市场上货币供求平衡。主要表现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整体经济规模扩大与否,会引起金融市场中资源供给与需求规模的相应变化,并同时影响到金融产业的发展。理论分析认为,经济效率决定金融效率,区域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一方面带来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也会有利于提升金融市场中交易双方的交易预期,促进投资者和融资者交易的发生,进而提高金融效率。同时,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其经济结构的改变也会影响区域金融效率。经济结构的变化通过引导金融资源需求结构调整,来改进融资结构,影响金融效率。

其次,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和创新环境也会影响到区域金融发展。

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区域经济体之间由于资源禀赋差异和发展模式的不同,资源流动趋向于回报率高的行业和地区。由于区域市场化进程差异的存在,金融资源,这一特殊的货币信用资源,在供求空间上的出现了非均衡分布,过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必然降低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另一方面,金融创新环境作为整体经济环境的一部分,也会直接影响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和经济发达国家范围内开始了大规模的金融制度创新及产品创新,金融资源的规模不断扩大、需求多样化和效率加速提升。区域金融创新环境作为区域创新环境体系中的一部分,必然影响到区域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表现,中国经历了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水平不断稳步增强,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要探讨现阶段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就要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合理的衡量区域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客观性和必然性。但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会带来政治、经济、社会等一系列的发展问题,因此,寻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解决路径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域金融的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有效动力,可以作为改善经济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鼓励区域政府间合作对话,建立政府对信贷投入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改善经济协调发展的积极性。

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和引路人,应当充分以“十二五”发展期为机遇,统筹区域发展,建立和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同时,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金融发展的引导和督促工作,制订相应的考核办法,对金融行业的发展要依据存贷比、贷款增量、服务水平等指标进行综合考核。积极构建项目平台,考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的信贷支持贡献度,配以合理的财政资金支持,通过一系列的考核评定办法可以有效地调动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由政府部门对区域间经济合作进行政策引导,鼓励金融行业进行区域融资合作,形成区域间双赢合作的局面,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

二、建立健全区域性金融组织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区域金融组织,发挥金融业作为资金融通中介的主体功能,满足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有目的性的成立区域性银行及金融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地方政府及商业银行之间进行协商,联合成立一些区域性金融研究部门和区域性开发银行,适时的针对经济水平较低的区域,进行政策性研究,确定产业项目,培育经济增长点,通过独立的银行进行资金支持。例如,针对“江苏沿海发展规划”、“中部振兴发展规划”等发展战略的需要,可以成立专门针对其地区开发的开发银行。有节奏的调整金融机构的区域布局,针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规划金融布局,建立健全不同区域的银行机构、保险机构、和证券市场,通过完善地区金融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通过区域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合作。

区域之间应当加强组织规划和协调,建立促进区域金融合作的长效机制。区域分工是由于不同区域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和不完全流动而引起的产业活动在空间上的差异。金融业通过信贷活动、资本市场及引进外资等手段,有针对性的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主导产业部门,进而形成不同的区域分工。合理的区域分工是有效的区域合作的基础,通过区域的分工,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的协作,区域经济的协作要以统一的、开放的金融体系作为基本前提。沿海地区与内陆部分省市之间可以大力探索区域经济合作项目,鼓励不同省份之间通过建立金融合作平台,合理配置资金,投放到相应的经济合作项目,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目前,泛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已经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安徽省已经制定并实施了以皖江城市带为基础的城市经济发展规划,通过政府和金融政策的支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装备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构建区域经济合作项目,承接上海和江苏的产业转移,提升经济竞争力。科学的区域性金融投向能够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大量的资金通过资本市场流入目标区域内,资本市场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将使区域性主导产业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作。落后地区可以在区域性金融政策的直接支持下,配合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对口支援建设,区域间的差距将会形成缩小的趋向。

四、推动金融业务创新,加强对区域内主导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合理引导资金流向高新科技产业,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应当积极开展业务创新,以客户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研发新产品,银行机构应当积极参与市场调查,深入企业内部,针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研发优势、市场运行,适时的给予资金支持,进而形成银行与企业的双赢的发展模式。针对区域内或目标产业的发展状况,有倾向的向现代高新科技产业注入资金,使得企业在产品的研发,和自身生产技术的提升上获得支持,培育和打造区域品牌,有利于区域内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必要的资金支持可以使得区域内的部分产业快速的获取生产技术,形成产业规模,获得巨大的规模报酬。

五、开拓金融行业的经营范围,鼓励区域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区域内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援助,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企业数量,吸收就业劳动力数量,还是创造生产价值方面,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经济发展强省一般都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小企业数量,2009年浙江省12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仅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就实现利润总额2041亿元,吸纳就业劳动力774.2万人;截止至2010年,江苏省现有中小企业110万家,占全省企业数量的99%以上,实现全省60%的GDP份额和70%的出口创汇,并吸纳全省80%的劳动就业;同是全国经济强省的广东省,2009年全省中小企业中达到81.34万家,实现增加值16707.9亿元,占其全省生产总值的42.75%。同样作为华中地区的内陆省份,河南省2009年中小企业数量为37.8万家,实现年销售收入29701.8亿元,同时解决了989.1万人的就业问题。可见无论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内陆省份,中小企业的发展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部分经济薄弱省份在中小企业的发展道路上与经济发达省市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通过发展中小企业带动经济增长也是提高自身经济实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本身面临着诸多问题,生产成本的上升、融资成本的不断提高、融资渠道单一、企业资金链紧张,难以开展企业生产技术革新,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瓶颈期。作为资金融通中介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担保公司等,可以有针对性的为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只有适时的获得生产资金,才能进行正常生产运作,进而进行企业科技创新,并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只有占绝对数量优势的广大中小企业迸发活力,才能更好的完成地区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鑫.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 保定:河北大学,2010.5

[2]李敏.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5

[3]卢祖和.对金融支持区域经济转型的思考[J]. 现代金融,2010.7

[4]燕欣春.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

[5]周立.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3(9):68-73.

[6]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10).

[7]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8]胥嘉国.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距以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