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合集7篇)

时间:2023-09-18 17:27:56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第1篇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天一样大的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政府应急办的具体指导下,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从狠抓食品安全应急能力建设入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应急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大食品安全危害及其造成的损失,最大努力地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的做法是:

一、建立食品安全应急体系

20__年9月,我局起草并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西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分管副省长任总指挥的江西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我局。我们充分履行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责,认真做好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编制了操作手册,完善了信息报告,组建了应急专家库,督促和检查应急预案责任的落实和管理情况。到20__年底,全省11个设区市、91个县(市、区)全部由政府下发了《应急预案》,编制了《操作手册》,有了应急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工作队伍,建成了省、市、县三级应急体系,全省食品安全应急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二、开展应急队伍培训

做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应急管理干部队伍,是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故能力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举措。20__年4月我们组织了全省各设区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在井冈山参加了全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培训班的全部课程。20__年6月争取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支持,再次组织他们参加了在陕西西安举行的全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培训并观摩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演习演练,并将演练光盘分发至各市、县组织学习。20__年10月份我们在上饶市召开了全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研讨会,研讨会采用集中授课和案例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在由胡棠洪处长全面系统讲解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操作手册的主要流程及要求的同时,由各设区市负责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的同志用幻灯片的形式真实再现了各地处置食品安全事故的全过程,通过总结分析事故经过、处置措施、经验教训等,交流了体会,提高了认识;同时我们将各市报送的案例分析材料进行汇总,反复修改,汇编成册,形成《江西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研讨会材料汇编》,供各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人员参考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使具体从事食品安全应急工作的人员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意识,熟悉了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的相关规定,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三、指导各地应急演练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我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体系,提高应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组织、协调、配合、保障能力,有效预防和积极应对食品安全事故,我们指导各地从实际出发,开展了多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习演练。20__年我们在萍乡市开展了首次处置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采取以实战为主的方式进行,即演练前并不通知各参加演练的部门,而是以模拟事故报告启动了整个演练,演练设立了五个演练现场,并详细制订了事故报告、事故确认、预案启动、指挥协调、现场处置、应急响应升级等环节的考核评分细则,客观、全面地检验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系统的运转情况和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高效处置能力。20__年5月,在新余市举行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演习演练;20__年10月,在宜春高安市举行了突发食品安全事故ⅳ级应急演练。这两次应急演练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省政府应急办的大力支持,万建生副主任、江明成处长更是亲临高安演练现场进行指导。在演练方案的设计上,我们以应急预案和预案操作手册为大纲,以各相关部门对事故实际处置为模板,采取模拟真实场景与现场指挥相结合的形式,努力做到程序正确、处置规范。在策划和设计模拟事故发生、发展时,把实际发生事故有可能需要参加处置的相关部门,如卫生、工商、质监、农业都吸纳进来,共同参加演练,进行实战锻炼。在开展演练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组织协调的作用,争取各部门的理解支持和密切配合,尽可能使更多的人员参与演练行动。如在宜春演练中就邀请了宜春市委宣传部、市政法委、团市委负责领导、宜春市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所在部门分管领导、宜春市

教育局、局分管领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应急工作的县(市、区)长、应急办主任或专职副主任、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共计600余人到现场观摩。同时安排新闻媒体参与演练过程中的新闻,以及对整个应急演练的宣传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通过一系列应急演练的成功举行,使全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队伍明确了应急处置原则,熟悉了组织指挥救援的程序及方法,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积累了实践经验,为构建我省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队伍夯实了基础,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评价。四、实战检验应急能力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第2篇

2011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成绩显著,发生各类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同比下降9%和7.9%。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了重特大事故,控制了一般性事故,为全省“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做出了贡献。虽然我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掉以轻心。安全生产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根本保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搞不好,导致的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各市地、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减少一般性事故,绝不允许发生重特大事故。

我省安全生产重点部位在煤矿、交通、消防、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关键环节在煤矿落实“一通三防”,交通运输综合治理“四超一不良”及排查整治重点场所火灾隐患等。要深入开展以煤矿、道路交通、消防、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排查力量充足,治理资金到位,务求取得实效。一要突出抓好煤矿安全。着力抓好煤矿瓦斯、水害、火灾和冲击地压等防治工作,全面排查和整改事故隐患。要加大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力度,切实做到不抽不采、抽采达标。监测监控、管理到位。要调整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积极推动煤矿整顿关闭和企业兼并重组,大力推进煤矿整合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煤炭资源开采率和利用率。二要全力抓好道路交通安全。进一步强化路面管控,严厉打击“四超一不良”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整顿交通运输秩序,加强对企业和车辆的安全监管,落实个体运输车辆挂靠企业的安全责任。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重点抓好长途客运、危险品运输、校车安全管理和公路危险路段隐患排查治理。三要着力抓好消防安全。以在建工程、地下大型商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和易燃建筑密集区等场所、部位为重点,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防止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四要抓好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安全。加强非煤地下矿山、尾矿库的安全隐患排查,整顿关闭不合格矿山。深入排查危险化学品各个环节的安全隐患,继续抓好对重点监管的危险工艺、危险产品和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和监控。

必须加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严查“三违”行为。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做到不安全不生产。特别要针对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的实际,依法建立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层与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联动机制。做到交管部门依法处罚司机违法行为,政府监管部门依法对企业和法人代表进行处罚,切实发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作用。要严格落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辖区内各类企业,包括中央、省属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管理。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做到工作分工到哪里,安全生产责任就跟到哪里。要严格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安监部门要承担起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责任,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本行业的安全监管。使监管工作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要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强化安全管理,把岗位责任落实到每一位领导、管理者和班组员工,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全覆盖。要严格责任考核和行政问责,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制。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与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制度体系。加大安全生产普法、执法力度,提高全民安全法制意识,加强日常执法、重点执法、跟踪执法和联合执法。切实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严格问责的惩治措施,依法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和建设等行为。要切实建立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加强全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8个省级应急救援队伍和16个市(地)级骨干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搞好企业预案与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和相关专业机构预案之间的有效衔接。要加强应急演练,健全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和调用机制,切实提高事故救援实战能力。要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按照3年重点达标、5年全面达标的要求,以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行业领域为重点,全面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建设。加强安全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安全执法和包括乡镇在内的四级安全监管体系,打造一支作风扎实、业务精通、严格执法、廉洁奉公的监管队伍。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第3篇

2011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成绩显著,发生各类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同比下降9%和7.9%,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了重特大事故,控制了一般性事故,为全省“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做出了贡献。虽然我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掉以轻心。安全生产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根本保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搞不好,导致的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各市地、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减少一般性事故,绝不允许发生重特大事故。

我省安全生产重点部位在煤矿、交通、消防、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关键环节在煤矿落实“一通三防”,交通运输综合治理“四超一不良”及排查整治重点场所火灾隐患等。要深入开展以煤矿、道路交通、消防、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排查力量充足,治理资金到位,务求取得实效。一要突出抓好煤矿安全。着力抓好煤矿瓦斯、水害、火灾和冲击地压等防治工作,全面排查和整改事故隐患。要加大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力度,切实做到不抽不采、抽采达标,监测监控、管理到位。要调整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积极。推动煤矿整顿关闭和企业兼并重组,大力推进煤矿整合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煤炭资源开采率和利用率。二要全力抓好道路交通安全。进一步强化路面管控,严厉打击“四超一不良”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整顿交通运输秩序。加强对企业和车辆的安全监管。落实个体运输车辆挂靠企业的安全责任。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重点抓好长途客运、危险品运输、校车安全管理和公路危险路段隐患排查治理。三要着力抓好消防安全。以在建工程、地下大型商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和易燃建筑密集区等场所、部位为重点,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防止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四要抓好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安全。加强非煤地下矿山、尾矿库的安全隐患排查,整顿关闭不合格矿山。深入排查危险化学品各个环节的安全隐患,继续抓好对重点监管的危险工艺、危险产品和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和监控。

必须加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严查“三违”行为,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做到不安全不生产。特别要针对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的实际,依法建立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层与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联动机制,做到交管部门依法处罚司机违法行为,政府监管部门依法对企业和法人代表进行处罚,切实发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作用。要严格落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辖区内各类企业,包括中央、省属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管理。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做到工作分工到哪里,安全生产责任就跟到哪里。要严格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安监部门要承担起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责任,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本行业的安全监管,使监管工作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要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强化安全管理,把岗位责任落实到每一位领导、管理者和班组员工,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全覆盖。要严格责任考核和行政问责,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制。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与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制度体系。加大安全生产普法、执法力度,提高全民安全法制意识,加强日常执法、重点执法、跟踪执法和联合执法。切实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严格问责的惩治措施,依法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和建设等行为。要切实建立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加强全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8个省级应急救援队伍和16个市(地)级骨干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搞好企业预案与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和相关专业机构预案之间的有效衔接。要加强应急演练,健全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和调用机制,切实提高事故救援实战能力。要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按照3年重点达标、5年全面达标的要求,以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行业领域为重点,全面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建设。加强安全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安全执法和包括乡镇在内的四级安全监管体系,打造一支作风扎实、业务精通、严格执法、廉洁奉公的监管队伍。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研究的泛化,比较分析了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稳定,科学地界定了它们的基本内涵;准确把握他们之间的异同就能将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稳定有效地区分开来;深刻认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国家的国家性和历史性赋予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特殊性,有助于理解国家经济安全的时代背景和特点,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建议。

论文关键词:开放经济,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发展

国家经济安全的思想源远流长,自从国家诞生之日起,只要涉及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思想或行为,都被认为是国家经济安全思想的萌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伴随着主权国家的诞生而产生,且作为国家安全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下,其在国家安全中所处的地位和内涵也是不同的,所以说,国家经济安全是由国家性和历史性造成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使得国家间的相互交往增加,彼此依赖加深,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地位显著上升,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之间竞争的焦点,同时经济风险也在国与国之间传递,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一国安全的关键,使得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由此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许多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的学术成果,在战略、政策、制度方面提出了许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政策建议。但是现有的许多研究成果都没能把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稳定明确区别开,致使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研究泛化,认为凡是威胁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稳定的因素都属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范畴,把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稳定相混同起来,使得国家经济安全的研究成果就会成为无所不包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报告。本文针对学术界对国家经济安全研究泛化的问题,比较分析了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稳定,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内涵

国内学术界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内涵集中于两类。一类是状态说;郑通汉(1998)[[1]]、江勇、章奇等(1999)[[2]]、张幼文(1999)[[3]]、尹正萍(2002)[[4]]、聂富强(2005)[[5]]等都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主权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不受外部和内部的威胁而保持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状态。它具体表现为国家经济主权独立,国家支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市场和资源供给得到有效保障,经济发展的进程能够经受国内外经济动荡的冲击。第二类是能力说;赵英、胥和平等(1994)[[6]]、雷家骕(1997)[[7]]、文军(1999)[[8]]、徐会琦(2000)[[9]]、周肇光(2005)[[10]]等都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向全球化、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国家经济安全是综合本国经济因素抵御国内外风险的能力。就能力说和状态说而言,状态是主权国家客观上的反映,是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利益的经济状态;能力是经济竞争能力主观的反映,是状态的体现。国内学术界在研究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时,较为一致地都是在民族国家的层面上而言的,所以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性和历史性造成的,这点理论界已形成一致。国家经济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一部分,都是针对民族国家而言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国家经济安全所处的地位和内涵是有差异的,这是由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性和历史性造成的。各国的国家经济安全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是指各国都存在的,个性是指对每个国家的影响是不同的;只要国家存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经济安全的个性就大于共性,所以研究国家经济安全就不能脱离国家的现实基本经济制度和历史阶段。国家经济安全关注外来的挑战、对抗和不确定性。当国家经济利益受到某些事件威胁和影响的时候,国家加强或保卫自身经济利益的能力,保障一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障国家未来的经济达到人们可以接受的期望值,这些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目标。

所以,国家经济安全应该包括两个最基本的因素:①国家的经济主权不受侵犯;②导致经济危机的经济风险处于可控制的状态。

二、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比较

国家安全的诸多因素都密切相关,其中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最为密切。国家经济安全本身就兼安全和发展两方面,面对国内外威胁时能利用各种有效手段,捍卫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利益,保障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繁荣,使重大经济利益免受损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争取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也必定会考虑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经济系统内部的种种安全问题。

(一)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国家经济发展指一个国家随着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包括:①经济规模的变化。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或减少。②投入结构的变化,即生产中投人要素比例的变化。③产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变化。④一般生活水平和分配状况的变化。⑤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⑥文化教育状况的变化。⑦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水平。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为物质福利的改善,尤其是对那些收入最低的人,根除民众的贫困,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文盲、疾病和过早死亡;改变投入与产出的构成,包括把生产的基础结构从农业转向工业活动;以生产性就业普及于劳动适龄人口不是只及于少数具有特权的人的方式来组织经济活动,以及相应地使有着广大基础的集团更多地参与经济方面和其他方面的决定,从而增进自己的福利。

国家经济发展体现为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决定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口、劳动生产率、资本、科学技术和经济体制。非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政治和行政管理等。国家经济发展要素和内涵赋予其包含着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多重目标,反映国家经济发展真实的状况与水平必须运用不同的经济指标,从不同角度来加以概括分析,应该包括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波动和周期以及经济结构的演进优化等方面。

(二)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的相同点

一国经济安全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其自身的经济适应力与发展潜力,经济安全的保障根源在国内,在国内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上。苏联的解体给我们最大的警示就是一个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强大,就要制定适应本国生产力的相应经济政策,结合本国国情,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就是好政策。一国经济安全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其自身的经济适应力与发展潜力,经济安全的保障根源在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上。国家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发展就不可能有真正可靠的经济安全,弱国无外交,弱国也无安全,国家贫弱是最大的不安全。

国家经济发展是经济安全的基础,国内社会、政治的稳定和正常的经济秩序以及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发展就根本没有安全,尤其对发展中大国来说,第一位的需要是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落后被动的局面,改变在国际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必须牢记“发展是硬道理”,没有经济发展经济安全不仅失去了基础,它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安全的物质保证,没有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没有国家经济安全。同时国家经济安全又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条件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遭受到威胁和破坏,就有可能带来危机和动荡,使国家经济赖以生存、发展的内外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不可能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点

经济制度是经济关系的本质规定,反映了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区别,一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制度直接与社会性质相联系,反映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当代世界现存两大经济制度,即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经济制度的概念可以看出,经济制度是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反映着经济最本质的社会特征。任何一个国家在一定阶段上建立的经济制度,都是由国家性质所决定的,正是由于经济制度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宪法将国家的经济制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作为调整和规范的对象。国家经济安全是在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框架下的经济安全。

国家经济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有权选择国家经济制度,参与、协调国际经济秩序等重大经济问题上的最高独立决策权,具有对内的最高属性和对外的独立性。[[11]]对内的最高属性表现为主权国家有权自主选择自己的经济制度,自主决定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自主立法建立本国国内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则,自主开发和利用本国的经济资源。对外的独立性表现为主权国家无论是否参与国际经济活动,都有自己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主权国家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在承担国际经济规则的义务的同时,享有平等的权利;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以平等互利为基础,主权国家有权保护自己不受外来经济势力的掠夺和剥削。

国家经济主权主要内容包括:[[12]]①一国能够保证本国人民自主选择经济制度而不受外国干涉;②一国能够独立自主地决定本国的经济发展方针和政策而不受外国操纵;③一国能够有效地掌握自己的重要资源和战略产业而不受外国控制;④一国能够平等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制定而不受外国排斥;⑤一国能够自由地利用国际市场和通道而不受外国封锁。所以说一个国家在经济主权受到侵害甚至失去控制的情况下发展经济,是毫无安全可言的。但国家经济发展对经济主权没有明确的要求。

三、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稳定比较

(一)国家经济稳定的基本内涵

稳定是一种状态,是指所处的环境或者心境在一定量的时间之内不会轻易变化。稳定和波动相对应,波动的意思是起伏不定、不稳定。经济稳定是宏观经济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指使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地增长,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经济增长率不发生重大的波动,失业率保持适度,不发生过度的通货膨胀,保持稳定的经济生活秩序,经济稳定并不排除经济的周期波动。一般而言,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适当的经济增长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它是在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的均衡性质,当均衡的增长被打破,可能由于某些经济活动的中断,或某些部门过渡繁荣引起瓶颈等等,就可能出现影响整个经济正常发展的因素,导致经济波动,影响人们正常的经济生活。

研究经济稳定的目的是要在时间序列上把握经济的持续性,在经济的结构上把握经济增长的均衡性。

经济稳定是包含多层面内容的趋向经济均衡的一种状态,是一种相对平衡,具有可变的区域范围,经济稳定是与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紧密相联的经济系统。[[13]]

国家经济的不稳定可以看作是国家宏观经济中“市场失灵”的不稳定现象,这种不稳定现象首先表现在社会总产量的波动上,其次表现在物价的不稳定上,再次就是失业方面,还表现在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针对稳定性的政策也称反周期政策,当宏观经济出现衰退或衰退迹象时,政府采用扩大总需求的政策,当宏观经济出现过热或过热迹象时,政府采用减少总需求的政策,采用这种反周期的政策措施,以使宏观经济保持稳定。

经济稳定的制约因素有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主要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国家经济体制、国家经济政策、收入分配、货币供给、劳动供给、产业结构、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等。非经济因素主要有国家政治体制、法制建设、民族关系、社会心态等。经济稳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础性条件,是实现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保证经济长期顺利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需要。

(二)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稳定的相同点

一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经济稳定是社会秩序安定的基础,没有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也就谈不上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经济稳定是相对于经济波动而言的,实现经济稳定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经济不稳定是小起小落,经济不安全是指导致经济危机的经济风险处于不可控状态,是超过临界值的大起大落,应对经济不稳定主要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手段,应对经济不安全主要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计划手段和行政手段。

经济波动是一个超越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普遍现象,是一个确定的经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偏离其目标状态或长期趋势所呈现的起伏现象,是一种常态,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经济波动。在一个宏观经济活动中发现的一种波动现象,它包括在许多经济活动中相同时间内发生的经济扩张、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经济收缩以及经济复苏,并重新进入下一个周期,这是经济周期。

经济稳定容许经济波动,容许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宏观供求关系的变化,即使增长率上下波动,宏观供求关系不断交化,只要增长中的波动与变化不会破坏宏观总量均衡与结构均衡,就认为该经济系统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仍是稳定的。所以说,经济稳定是容许一定程度小起小落的经济波动。一旦出现经济不稳定,就可能是由于重大经济风险或危机导致。国家经济部安全则表现为大起大落的经济波动。

(三)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稳定的不同点

从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稳定的基本内涵上来看,两者的阈值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经济稳定容许小程度、小范围的经济波动,国家经济不稳定的经济波动程度要大一些,其阈值表现为“小起小落”,国家经济不安全的阈值则表现为“大起大落”。

从两者的原因上看,导致国家经济不稳定的因素相对要多,但烈度要小;导致国家经济不安全的因素相对要少,烈度却要大许多。

在两者的应对手段上,应对国家经济的不稳定主要依靠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而应对国家经济不安全主要靠宏观调控中的计划、法律、行政等手段。如果国家经济不安全涉及国家经济主权和国家经济利益等问题时,仅宏观调控是远不够的,还需要其他的应对手段。

在两者的职责机构上,国家经济稳定主要是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而国家经济安全则不限于经济机构。美国总统通过国家安全委员会、总统经济政策委员会和外国投资委员会对经济安全问题进行指挥,并制定有关政策。俄罗斯设立了国家安全会议,由总统、总理、国家安全会议秘书、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内政部长、对外情报局长等组成,负责综合处理有关国家安全的问题,在国家安全会议下设有“经济安全跨部门委员会”。日本具有以维护经济安全为中心的综合安全体制,由总理大臣、参众两院议长、外务大臣、大藏大臣、通产大臣、内阁官房长官、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经济企划厅长官、有关议员及首相指定的有关大臣组成的安全保障会议,从更广泛的范围内处理日本遇到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重大危机。

四、开放经济条件下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

国家经济安全研究着根于国家根本利益,着眼于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为国家制定国家安全战略服务。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性和历史性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特殊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大国,是发展中国家,是发展中大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中期水平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起步阶段,“入世”以来对国际市场形成了较高的依存度,使得我国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使我国对外开放风险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较高水平。对于我国这样“入世”过渡期已经结束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打过来说,国家经济安全的外源性风险大于内源性风险。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尤其是我国完全融入WTO之后,影响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主要来自市场、企业、金融和信息四个主要方面,具体表现为:①跨国公司利用雄厚资金实力和先进技术的挤占了我国市场,会威胁我国产业安全,尤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产业。②国际游资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不成熟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冲击,加大了我国金融风险存在的威胁。③许多国家使用所谓的贸易壁垒政策和措施遏制我国,这将在很长时期内对我国的贸易安全构成威胁。④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得国家安全的内涵出现了新变化,国家经济主权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移,加大了国家经济安全的任务。⑤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对我国先进制造业、战略资源等的安全都能构成巨大的威胁。⑥信息是一个特殊的因素,尤其是经济信息,一旦在传递过程中出现异常,就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将会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巨大的危害。所以,为了提高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为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创造有利条件,首先必须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提高民族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发挥自身潜在优势。

借鉴美、俄、日、印等国经验,笔者建议国务院应成立国家经济安全专门委员会,委员会由政府部门、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和行业协会商会及民间机构等方面代表组成,统筹贸易安全、产业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财政与金融安全、地区安全、信息安全等,负责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日常监督和审查工作,制定和运行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和国家经济安全的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国家经济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将国家经济安全战略贯穿于国家经济安全的监测评估与预警系统之中。

参考文献

1 郑通汉.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N].东亚经贸新闻, 1998-12-28.

2 江勇等. 经济安全及其评估[J]. 统计研究,1999,(9).

3 张幼文. 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性质与研究要点[J]. 世界经济研究,1999,(3).

4 尹正萍.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安全问题[J]. 当代财经,2002,(4).

5 聂富强. 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预警系统研究[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5.

6 赵英等. 中国经济面临的危险——国家经济安全论[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2.

7 雷家骕. 关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思考[J]. 红旗文稿,1997,(17).

8 文军. 论国家经济安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软科学,1999,(7).

9 徐会琦. 论国家经济安全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0,(4).

10 周肇光. 谁来捍卫国家经济安全[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230.

11 徐泉. 国家经济主权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

12 叶卫平. 国家经济安全的三个重要特性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1).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第5篇

【英文摘要】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a strong influence not only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but also on our socialist political structure and social life.We must establish and perfect a new type of socialist system and build our country into a democratic and legal on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political stability of our country and promote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ist modernizations.

【关 键 词】经济全球化/当代中国/社会稳定/影响与对策/economic globalization/current China/social stability/influence and countermeasures

【 正 文】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和政治不稳定。近年来,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政治动荡,就是有力的佐证。其代价之惨痛、教训之深刻,足当引以为鉴。经济全球化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规律和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交往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进程,不断地表现出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的特性。但在实践中资本主义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试图按照其面目改造整个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资本主义化”。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具有推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冲击,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挑战。其格局总起来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这不仅体现在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上,更集中地体现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挑战上。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新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出了几乎无所不能的“魔力”。经济全球化以新科技革命为动力和基础,彻底打破各国国家之间的自然和社会界限,把这种无限创造力进一步扩大到了全球范围,但是由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它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国际经济政治的不稳定状况,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新科技革命固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也使我国社会发展遭遇巨大的冲击,人口多、底子薄等发展劣势日益彰显。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性高科技竞争格局之中,我国虽然占有一席之地,但是还不具备绝对竞争优势,仍然存在着许多高科技风险和隐患。这从根本上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威胁。

其次,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后,资产阶级学者公然宣称历史的终结、共产主义的灭亡和全球资本主义的胜利,宣扬只有资本主义自由市场民主模式,才是经济全球化惟一的发展道路。其惟利是图的本质和惟我独尊的本性,把经济全球化演变为一场世界市场的无政府主义闹剧,给各国特别是第三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动荡和危机。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这必然同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产生根本性的冲突和尖锐的斗争。西方国家始终妄图以自由市场民主模式取代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其西化、分化中国的和平演变攻势从未停止,反而借经济全球化之名,变本加厉愈演愈烈。其实质是要瓦解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摧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这是对我国政治稳定的一个最大的威胁。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但是,当今国际局势并不十分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是国际经济政治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安全产生直接和巨大的威胁。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传统国家主权的相对弱化,国际经济政治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旧秩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全球性跨国公司利用这些有利的国际条件,主导着全球性经济发展,并且不断向各国扩张和发展,甚至支配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主权。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必然受到这个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的束缚。作为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由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和极端宗教原教旨主义活动,以及具有国际支持背景的台独、藏独等民族分离势力和“东突”恐怖组织,也对我国的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直接影响我国实行“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全球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更进一步加剧了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政治不稳定发展状况,这也会对我国的国家安全与政治稳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在全球化条件下如何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统一和国家安全,已经成为当今我国政治稳定发展的重大课题。

第四,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使政治改革过程面临更大的困难、矛盾和风险,孕育新的政治不稳定因素。经济全球化客观上要求中国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参与到国际竞争与合作之中,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了WTO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仅要满足国内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还必须符合世界贸易组织法律体系的要求,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变化,在多边贸易自由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达到良性运行,否则就可能失去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机遇;同时,又必须保持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发展之间的和谐、平衡与稳定。推动我国的社会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发展,这对我国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提高管理能力、完善政治法律体系和治理机制、规范政府管理过程都提出了新的政治要求和政治压力。目前,我国仍然十分缺乏治理国际事务的经验、高素质人才、风险防范机制、政治文化支持等等因素条件,特别是全球性危机与我国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这无疑加大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政治成本、政治压力、政治责任和政治负担,孕育和加剧着政治不稳定的风险和可能。在我国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中,这一系列新的挑战、风险、困难和不确定因素,都有可能引发、加剧和激化社会政治不稳定。

第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国文化与思想观念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政治不稳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使各国在政治发展方面不同程度上产生了认同性、合法性、合理性等多个方面的危机,这无疑又加大了发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定。目前,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外来文化思想,特别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造成了直接的冲击、影响和渗透。它们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价值观念、政治思想和政治信念的变化,从而有可能使中国公众对本国政府产生政治认同差异、政治信任偏差、政治情感疏离、政治评价分歧等等,引发或者加剧人们的政治思想混乱和政治心态的不稳定,产生政治不稳定甚至政治动乱。

总之,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中国和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由于存在着“蝴蝶效应”,国际社会任何一个微小的波动都可能带来中国社会的经济波动与政治不稳定。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

二、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方式和特点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是一种全方位的影响,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从经济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市场经济机制,直接、全面和深刻地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和政治稳定。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世界市场的全球化,世界市场按照自由竞争原则,自发地调节各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关系。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通过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的链接,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国际经济政治的风险、矛盾和危机,直接引导到中国社会中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稳定发展。其表现有二,一是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状况,主要是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经济结构的稳定。近年来,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货币汇率、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产生的各种经济波动,都直接地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着极大的影响。1997—1998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二是通过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来影响政治稳定发展。由于经济全球化所特有的多米若骨牌般“溢出作用”和“联动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引发我国固有的经济结构矛盾与社会利益矛盾,加剧国际经济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矛盾,使经济不稳定进一步上升为政治不稳定。比如,我国加入WTO后,就有可能在短期内造成农业等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幅度下降、某些国有企业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甚至破产、国内失业率的上升和其他社会不稳定问题,它们都有可能转化为政治不稳定的因素。值得指出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这些因素同时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形成一种综合影响力,贯穿在我国经济政治发展进程之中。因此,市场机制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最基本的方式。

从政治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政府宏观控制和对话协商机制来实现各国政治稳定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种跨国公司和企业根据自由竞争原则和全球性利益,在全球范围内争权逐利,导致了国际无政府主义的严重泛滥,却不对各国社会的政治稳定负责。因此,维护世界经济秩序和各国社会政治稳定的职责,仍然需要各国政府承担,通过宏观调控、协商对话和国际合作,使市场起到基础性配置全球性资源的作用。但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打着自由化、民主化、私有化的招牌,主张通过“自由民主市场模式”,鼓吹和采取政府管制经济自由化政策,来消融中国政府管制经济机制,制约我国政府管理行为过程,直接影响我国的政策稳定和政局稳定。此外,西方国家通过操纵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强调一切按照所谓的国际惯例和国际法办事,甚至奉行单边主义,把本国法律凌驾于国际关系准则之上,企图迫使中国就范。这种不正当干预我国经济政治事务的“合法”手段,对我国政治稳定的隐性影响更大更深。可见,政府宏观调控、协商对话和国际合作是全球化条件下维护政治稳定的关键。

从文化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国际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及其渗透整合机制,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我国公众的政治思想稳定和民心稳定。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全球化,也是精神文明的全球化。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西方的物质文明,也带来了西方的精神文明,对我国公众社会政治心理的稳定状态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但世界主要大众传播工具却被西方发达国家支配着,少数全球性传媒公司垄断着全球信息的权和控制权,这实际上使我国公众处在一种信息不平等和信息不对称的格局之中。发达国家借此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推销“西方价值”,妖魔化中国等活动,这对我国社会公众的思想统一和心理稳定,产生和形成了无形的渗透影响和强大的舆论压力。

从社会方面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交往普遍化和生活方式一体化,也是影响我国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方式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通过各种世界交往方式,同世界各国人民形成了越来越密切的经济与社会联系,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已经十分普遍地扩大了,我国社会公众生活方式也呈现出不断国际化与全球化的趋向。由于中国与各国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与文化差距,人们在融入全球一体化的社会生活过程中,产生了这样那样的不适应性,造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可能产生和加剧我国社会政治的不稳定状况。

当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影响,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在影响的方向上是国际国内双向互动。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经济政治发展也对国际社会经济政治的稳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双向互动过程,集中表现为“国内经济政治国际化”和“国际经济政治国内化”。第二,在影响的内容上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叉渗透、相互转化和全面扩展的一体化发展态势。经济全球化直接地推动各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世界一体化,不仅是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一体化发展,而且是一个国家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一体化发展。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国际政治经济化”和“国际经济政治化”。但在文化上仍然是文明的冲突与文化的整合并存,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还没有出现一体化的可能性。第三,在影响的机制上是结构—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既有功能性影响,更有结构性影响,是一个结构功能关系的整体互动或者制度化发展过程。总的表现为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政府控制为核心、文化整合为归属,使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逐步达到制度化的发展格局。第四,在影响的格局上是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共容并存。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既有破坏安定团结的不利一面,也有促进政治稳定的有利一面。总起来看是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但是不利因素具有巨大的破坏性。第五,在影响的趋势上是政治稳定与政治不稳定交替发展。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现实存在。我们以新的姿态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保证持续稳定发展是回应经济全球化带来各种不稳定挑战的必然选择。这是一种“冲击—回应”互动关系,其运动轨迹和结果总的说来就是一种“不稳定—稳定—不稳定”、不断循环发展以至无穷的过程。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对策选择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实现和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我们提出以下的对策选择。

一是不断解放思想,实现观念更新,这是我们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条件。当前,必须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与高度,重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及其意义。首先,必须树立改革开放的社会政治稳定观。在全球化条件下,要维护我国社会的政治稳定,既不可能实行闭关自守式的绝对稳定,也不可能实施高度集权压力下的极端稳定,而必须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在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现和保持中国社会的政治稳定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实现国内政治稳定为基础,争取实现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同时积极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强化中国的国际经济政治地位和作用,在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中保证中国社会与政治的稳定发展。其次,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社会稳定大观念,实现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全面稳定与协调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已经十分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发展进程,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也已经同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因此,要实现中国社会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稳定,就必须保持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方面的全面稳定。以经济稳定为基础,政治稳定为核心,文化稳定为关键,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实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稳定协调发展。再次,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稳定新观念,坚持把经济全球化提供的绝好历史良机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在社会全面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保证社会的政治稳定,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是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及时进行社会政治稳定的政策调整,这是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关键。首先,必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实行对外开放,全面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走一条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全面参与全球化进程,不断实行中国社会与世界发展之间良性互动、全面改革开放、不断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必须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按照WTO的基本法律框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促进现代化建设。其次,不断地调整我国国家安全战略、改革我国国家安全体系,完善国家安全合作机制。要不断参与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技术合作,巩固国家安全合作的国际经济基础。要通过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不断参与全球性和区域性经济技术合作;同时通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及双边和多边合作渠道,开拓和完善我国国家安全合作机制,保证我国主权的安全统一和政治稳定,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坚定不移地走制度创新之路,全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型体制,是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首先,坚持走制度创新全面发展的新道路,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和文化制度,真正实现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这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其次,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加快新一轮体制改革的步伐。要及时抓住当前世界发展的有利时机,争取在2010年左右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相适应的政治法律文化新型体制。要立足全球,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纽带,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及其政治文明,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建立和完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再次,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民主外交路线,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积极全面参与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推动国际经济政治制度的创新发展,创造世界各国人民的平等、多元、共赢的发展新格局,推动人类文明的和谐与进步,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根本方向。

结束语:积极探索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发展规律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实现世界与中国之间的均衡发展,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并达到长治久安,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必须根据经济全球化影响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性质和特点,积极探索和运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的发展规律,把中国社会推向一个更加和平、稳定、繁荣和文明的发展道路。本文的研究仅是一个开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不断开拓,取得更加可喜的成就。

参考文献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第6篇

HuangGaoxiao

【作者】黄高晓

【作者简介】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江苏南京210003

黄高晓(1963—),男,广西百色人,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讲师、法学博士。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通过市场经济机制、政府管制机制和文化渗透机制,直接、全面、深刻和持久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我们必须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和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通过观念更新、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社会主义体制和民主法治国家,保持我国社会政治稳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英文摘要】Theeconomicglobalizationhasastronginfluencenotonlyontheeconomicdevelopmentofourcountrybutalsoonoursocialistpoliticalstructureandsociallife.Wemustestablishandperfectanewtypeofsocialistsystemandbuildourcountryintoademocraticandlegaloneinordertomaintainthepoliticalstabilityofourcountryandpromotetheconstantdevelopmentofoursocialistmodernizations.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当代中国/社会稳定/影响与对策/economicglobalization/currentChina/socialstability/influenceandcountermeasures

【正文】

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774(2002)05-0049-05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和政治不稳定。近年来,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政治动荡,就是有力的佐证。其代价之惨痛、教训之深刻,足当引以为鉴。经济全球化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规律和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交往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进程,不断地表现出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的特性。但在实践中资本主义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试图按照其面目改造整个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资本主义化”。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具有推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冲击,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挑战。其格局总起来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这不仅体现在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上,更集中地体现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挑战上。[1]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新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出了几乎无所不能的“魔力”。经济全球化以新科技革命为动力和基础,彻底打破各国国家之间的自然和社会界限,把这种无限创造力进一步扩大到了全球范围,但是由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它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国际经济政治的不稳定状况,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新科技革命固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也使我国社会发展遭遇巨大的冲击,人口多、底子薄等发展劣势日益彰显。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性高科技竞争格局之中,我国虽然占有一席之地,但是还不具备绝对竞争优势,仍然存在着许多高科技风险和隐患。这从根本上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威胁。

其次,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剧变后,资产阶级学者公然宣称历史的终结、共产主义的灭亡和全球资本主义的胜利,宣扬只有资本主义自由市场民主模式,才是经济全球化惟一的发展道路。其惟利是图的本质和惟我独尊的本性,把经济全球化演变为一场世界市场的无政府主义闹剧,给各国特别是第三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动荡和危机。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这必然同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产生根本性的冲突和尖锐的斗争。西方国家始终妄图以自由市场民主模式取代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其西化、分化中国的和平演变攻势从未停止,反而借经济全球化之名,变本加厉愈演愈烈。其实质是要瓦解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摧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这是对我国政治稳定的一个最大的威胁。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家、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但是,当今国际局势并不十分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是国际经济政治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安全产生直接和巨大的威胁。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传统国家的相对弱化,国际经济政治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旧秩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全球性跨国公司利用这些有利的国际条件,主导着全球性经济发展,并且不断向各国扩张和发展,甚至支配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2]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必然受到这个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的束缚。作为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由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和极端宗教原教旨主义活动,以及具有国际支持背景的、等民族分离势力和“东突”恐怖组织,也对我国的国家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直接影响我国实行“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全球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更进一步加剧了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政治不稳定发展状况,这也会对我国的国家安全与政治稳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在全球化条件下如何维护国家的独立、统一和国家安全,已经成为当今我国政治稳定发展的重大课题。

第四,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使政治改革过程面临更大的困难、矛盾和风险,孕育新的政治不稳定因素。经济全球化客观上要求中国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参与到国际竞争与合作之中,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了WTO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仅要满足国内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还必须符合世界贸易组织法律体系的要求,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变化,在多边贸易自由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达到良性运行,否则就可能失去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机遇;同时,又必须保持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发展之间的和谐、平衡与稳定。推动我国的社会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发展,这对我国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提高管理能力、完善政治法律体系和治理机制、规范政府管理过程都提出了新的政治要求和政治压力。目前,我国仍然十分缺乏治理国际事务的经验、高素质人才、风险防范机制、政治文化支持等等因素条件,特别是全球性危机与我国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这无疑加大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政治成本、政治压力、政治责任和政治负担,孕育和加剧着政治不稳定的风险和可能。在我国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中,这一系列新的挑战、风险、困难和不确定因素,都有可能引发、加剧和激化社会政治不稳定。

第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国文化与思想观念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政治不稳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使各国在政治发展方面不同程度上产生了认同性、合法性、合理性等多个方面的危机,这无疑又加大了发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定。目前,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外来文化思想,特别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造成了直接的冲击、影响和渗透。它们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价值观念、政治思想和政治信念的变化,从而有可能使中国公众对本国政府产生政治认同差异、政治信任偏差、政治情感疏离、政治评价分歧等等,引发或者加剧人们的政治思想混乱和政治心态的不稳定,产生政治不稳定甚至政治动乱。

总之,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中国和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由于存在着“蝴蝶效应”,国际社会任何一个微小的波动都可能带来中国社会的经济波动与政治不稳定。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

二、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方式和特点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是一种全方位的影响,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从经济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市场经济机制,直接、全面和深刻地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和政治稳定。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世界市场的全球化,世界市场按照自由竞争原则,自发地调节各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关系。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通过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的链接,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国际经济政治的风险、矛盾和危机,直接引导到中国社会中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稳定发展。其表现有二,一是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状况,主要是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经济结构的稳定。近年来,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货币汇率、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产生的各种经济波动,都直接地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着极大的影响。1997—1998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二是通过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来影响政治稳定发展。由于经济全球化所特有的多米若骨牌般“溢出作用”和“联动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引发我国固有的经济结构矛盾与社会利益矛盾,加剧国际经济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矛盾,使经济不稳定进一步上升为政治不稳定。比如,我国加入WTO后,就有可能在短期内造成农业等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幅度下降、某些国有企业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甚至破产、国内失业率的上升和其他社会不稳定问题,它们都有可能转化为政治不稳定的因素。值得指出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这些因素同时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形成一种综合影响力,贯穿在我国经济政治发展进程之中。因此,市场机制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最基本的方式。

从政治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政府宏观控制和对话协商机制来实现各国政治稳定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种跨国公司和企业根据自由竞争原则和全球性利益,在全球范围内争权逐利,导致了国际无政府主义的严重泛滥,却不对各国社会的政治稳定负责。因此,维护世界经济秩序和各国社会政治稳定的职责,仍然需要各国政府承担,通过宏观调控、协商对话和国际合作,使市场起到基础性配置全球性资源的作用。但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打着自由化、民主化、私有化的招牌,主张通过“自由民主市场模式”,鼓吹和采取政府管制经济自由化政策,来消融中国政府管制经济机制,制约我国政府管理行为过程,直接影响我国的政策稳定和政局稳定。此外,西方国家通过操纵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强调一切按照所谓的国际惯例和国际法办事,甚至奉行单边主义,把本国法律凌驾于国际关系准则之上,企图迫使中国就范。这种不正当干预我国经济政治事务的“合法”手段,对我国政治稳定的隐性影响更大更深。可见,政府宏观调控、协商对话和国际合作是全球化条件下维护政治稳定的关键。

从文化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国际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及其渗透整合机制,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我国公众的政治思想稳定和民心稳定。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全球化,也是精神文明的全球化。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西方的物质文明,也带来了西方的精神文明,对我国公众社会政治心理的稳定状态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但世界主要大众传播工具却被西方发达国家支配着,少数全球性传媒公司垄断着全球信息的权和控制权,这实际上使我国公众处在一种信息不平等和信息不对称的格局之中。发达国家借此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推销“西方价值”,妖魔化中国等活动,这对我国社会公众的思想统一和心理稳定,产生和形成了无形的渗透影响和强大的舆论压力。

从社会方面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交往普遍化和生活方式一体化,也是影响我国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方式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通过各种世界交往方式,同世界各国人民形成了越来越密切的经济与社会联系,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已经十分普遍地扩大了,我国社会公众生活方式也呈现出不断国际化与全球化的趋向。由于中国与各国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与文化差距,人们在融入全球一体化的社会生活过程中,产生了这样那样的不适应性,造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可能产生和加剧我国社会政治的不稳定状况。

当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影响,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在影响的方向上是国际国内双向互动。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经济政治发展也对国际社会经济政治的稳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双向互动过程,集中表现为“国内经济政治国际化”和“国际经济政治国内化”。第二,在影响的内容上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叉渗透、相互转化和全面扩展的一体化发展态势。经济全球化直接地推动各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世界一体化,不仅是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一体化发展,而且是一个国家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一体化发展。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国际政治经济化”和“国际经济政治化”。但在文化上仍然是文明的冲突与文化的整合并存,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还没有出现一体化的可能性。第三,在影响的机制上是结构—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既有功能性影响,更有结构性影响,是一个结构功能关系的整体互动或者制度化发展过程。总的表现为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政府控制为核心、文化整合为归属,使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逐步达到制度化的发展格局。第四,在影响的格局上是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共容并存。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既有破坏安定团结的不利一面,也有促进政治稳定的有利一面。总起来看是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但是不利因素具有巨大的破坏性。第五,在影响的趋势上是政治稳定与政治不稳定交替发展。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现实存在。我们以新的姿态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保证持续稳定发展是回应经济全球化带来各种不稳定挑战的必然选择。这是一种“冲击—回应”互动关系,其运动轨迹和结果总的说来就是一种“不稳定—稳定—不稳定”、不断循环发展以至无穷的过程。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对策选择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实现和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我们提出以下的对策选择。

一是不断解放思想,实现观念更新,这是我们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条件。当前,必须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与高度,重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及其意义。首先,必须树立改革开放的社会政治稳定观。在全球化条件下,要维护我国社会的政治稳定,既不可能实行闭关自守式的绝对稳定,也不可能实施高度集权压力下的极端稳定,而必须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在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现和保持中国社会的政治稳定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实现国内政治稳定为基础,争取实现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同时积极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强化中国的国际经济政治地位和作用,在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中保证中国社会与政治的稳定发展。其次,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社会稳定大观念,实现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全面稳定与协调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已经十分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发展进程,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也已经同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因此,要实现中国社会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稳定,就必须保持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方面的全面稳定。以经济稳定为基础,政治稳定为核心,文化稳定为关键,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实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稳定协调发展。再次,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稳定新观念,坚持把经济全球化提供的绝好历史良机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在社会全面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保证社会的政治稳定,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是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及时进行社会政治稳定的政策调整,这是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关键。首先,必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实行对外开放,全面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走一条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全面参与全球化进程,不断实行中国社会与世界发展之间良性互动、全面改革开放、不断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必须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按照WTO的基本法律框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促进现代化建设。其次,不断地调整我国国家安全战略、改革我国国家安全体系,完善国家安全合作机制。要不断参与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技术合作,巩固国家安全合作的国际经济基础。要通过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不断参与全球性和区域性经济技术合作;同时通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及双边和多边合作渠道,开拓和完善我国国家安全合作机制,保证我国的安全统一和政治稳定,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坚定不移地走制度创新之路,全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型体制,是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首先,坚持走制度创新全面发展的新道路,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和文化制度,真正实现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这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其次,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加快新一轮体制改革的步伐。要及时抓住当前世界发展的有利时机,争取在2010年左右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相适应的政治法律文化新型体制。要立足全球,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纽带,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及其政治文明,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建立和完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再次,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民主外交路线,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积极全面参与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推动国际经济政治制度的创新发展,创造世界各国人民的平等、多元、共赢的发展新格局,推动人类文明的和谐与进步,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根本方向。

结束语:积极探索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发展规律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实现世界与中国之间的均衡发展,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并达到长治久安,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必须根据经济全球化影响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性质和特点,积极探索和运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的发展规律,把中国社会推向一个更加和平、稳定、繁荣和文明的发展道路。本文的研究仅是一个开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不断开拓,取得更加可喜的成就。

收稿日期:2002-03-06

【参考文献】

经济社会安全稳定第7篇

一、建立维护社会稳定长效工作机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等多个领域。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同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离不开维护社会稳定长效工作机制的建立,离不开“平安社区”的创建。

(一)维护社会稳定长效工作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可见,进一步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维护社会稳定的每一项工作,都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密切相关。

(二)维护社会稳定长效工作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国际和国内形势要求的。第一,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给我国社会稳定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单极与多极之争成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世界主要力量重新分化和利益调整进程加快,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不可低估。以高科技为支撑的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同时,又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对社会稳定带来直接冲击。第二,从国内看,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暴露出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至4000美元之间,往往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关口”。一方面,如果在战略和政策上把握得当,经济可以迅速起飞;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一阶段,通常是结构变动最剧烈、各种矛盾最突出的时期,如果处理不好,也容易造成社会动荡、经济停滞。按现行汇率计算,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实现人均GDP4000美元,也就是说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整个社会逐步从封闭、半封闭向全面开放转变。同时,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不够平衡。这些都大大拓宽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内涵和外延,给维护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

具体来说,影响我国当前社会稳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境内外敌对势力、组织仍在对我进行渗透、颠覆、捣乱、破坏活动。第二,在国际国内复杂因素的影响下,民族、宗教领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第三,受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趋活跃影响,我国面临的反恐怖斗争形势不容乐观。第四,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带来很大压力。第五,刑事犯罪总量仍在高位运行;爆炸、投毒、杀人、绑架、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时有发生;盗窃、抢夺等侵财犯罪和经济犯罪大幅度增长;计算机网络犯罪、证券犯罪、信用卡犯罪等新型犯罪不断出现。随着人、财、物的大流动,跨地区流动犯罪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一些国际犯罪集团、国际诈骗集团已经越来越多地把犯罪目标对准我国;在少数地方,黑恶势力犯罪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基层政权建设;青少年犯罪、流动人口犯罪占相当大的比重。第六,一些和突发事件的发生,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影响和冲击。

(三)维护社会稳定长效工作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我们现在很多地区所提的“平安建设”中的“平安”,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的重要内容,涵盖了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平安”,其目标是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四)维护社会稳定长效工作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解决区域发展中各种问题的重要举措。当前,既是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又是由于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而带来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时期。长期以来,各地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巩固和发展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但也存在人民内部矛盾有所增加、刑事犯罪时有发生、市场经济秩序不够规范、公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生态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通过平安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努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安全、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全方位、系统性、更好地解决好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为加快发展创造平安环境。

(五)维护社会稳定长效工作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拥有一个稳定和谐、安居乐业、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平安社会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推进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创造一个文明法治、稳定和谐的和谐社会,保障人们在政治、法律、体制、机会、权利和分配上的公平,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这不仅是事关全局的大事,而且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一些地方“平安社区”开展过程中,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平安创建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以党委(支部)为核心的社区凝聚力、战斗力还不够强,有的社区由于换届选举等遗留问题,还存在着一些矛盾,没有按照要求定期召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协调会和研究部署开展各项工作。

(二)治保、调解、帮教、普法、巡逻、消防等组织建设没有建立,居民对社区安全防范关注及参与程度不够高,有关安全防范的重大事项不能通过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机制进行解决。

(三)治安保卫、民事调解、安置帮教、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缺乏。有的社区没有建立社区治安状况告知制度,缺乏定期向居民公示社区治安情况的制度。

(四)楼房以小区为单位有的没有实行封闭式管理,并缺乏必要的技术防范设施。

(五)对闲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和有问题青少年教育、管理尚未到位。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下进一步需要做的工作

(一)抓基础。做好基础性工作是建立维护社会稳定长效工作机制的关键所在。因此,一要坚持立足基层、深入群众,通过依靠群众、组织群众、群防群治,着眼于化解消极因素,解决社会矛盾。采取专群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形成覆盖城乡的严密防控体系。要做到“社区居委会重视社区治安工作,有完善的组织网络和工作制度,领导坚强有力”。二要加强基层安全创建工作,拉开治安防范这张网,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安防控网络。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三是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基层维护稳定工作人员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和身心健康,真正做到政治上爱护、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千方百计落实各项政策。

(二)抓。是体察民情民心、观察社情民意的窗口,是广纳贤言、为民遂愿,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渠道,是实现人民民利、推动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重要途径。认真贯彻落实《条例》。要妥善解决带有政策性、群众性特点的问题,有效遏制群众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特别是越级到省进京访。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切实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提高重要案件的按时办结率、当事人息诉率和群众满意率。建立和完善社会联动调解机制,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结合起来,积极探索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的新途径新办法,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防止因处置失当而激化矛盾。建立处理突出问题及联席会议制度,认真研究逐步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涉法涉诉、历史遗留问题等工作中影响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观念,针对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化纠纷、解难题、办实事”活动,抓住热点、难点问题,立足于早发现、抓苗头,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化解引发上访的矛盾纠纷。

(三)抓防控。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要求,动员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把加强经常性社会管理与建立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各种预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应急预案等快速反应系统,使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努力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全面管理、便于控制的体系。

(四)抓安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政府、企业和社会,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要求,把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和措施落实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五)抓保障。社会保障是社会的重要“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等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措施,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减少和解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从而实现社会安全运行,维护社会稳定。

(六)抓普法。广大市民(居民)的法律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平安建设进程,而普法又是提高市民整体法律素质的重要手段。各级党政部门应按照“六五”普法活动要求,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和载体,广泛开展普法活动;应结合各个时期的普法内容,大力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普法氛围;应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带头普法、带头学法、带头守法,实现领导方式从主要依靠政策到主要依靠法律的转变。真正使普法工作进园区、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努力提高广大市民整体法律素质,为平安建设创造基础条件。

(七)抓“严打”。“严打”是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首要任务,整治社会治安,必须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从这几年平安建设的实践和实际来看,对于“严打”斗争,如何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始终不渝地坚持“严打”斗争不动摇?笔者认为必须把握好以下四点:一是正确估计形势,保持清醒头脑。要充分认识维护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社会稳定工作的长期性、曲折性、艰巨性、多样性和复杂性。辩证看待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特别是要看到大局稳定的前提下,存在的各种不安定因素,真正做到高度警惕,冷静思考,沉着应付,不辱使命,努力为区域稳定工作做出贡献。二是树立正确理念,坚持标本兼治。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靠经济发展,又要靠党的建设,靠精神文明,靠思想政治教育,靠民主法制,勇于实践,敢于开拓创新。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走长治久安之路。三是严厉打击犯罪,确保社会稳定。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加大侦查破案力度,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和,从重从快依法打击破坏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犯罪分子,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主动进攻和高压态势,不断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注重社会效果,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严打”的效果如何,要看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是否得到坚决打击,要看一些地方突出的治安问题是否得到有力的整治、防范,要看控制犯罪的能力是否得到明显的提高,要看群众安全感是否得到明显增强。

(八)抓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寻找制度化防范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新方式,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长期的、战略性的重要意义。加强制度建设,既要注重创建新的制度规范,又要注意对现行制度进行改进、完善,及时堵塞制度上的漏洞。制度建设要适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重点,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的特点。当前,要特别重视有关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制度建设,把加强危机管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公民权益,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制度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