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开展心理健康疏导(合集7篇)

时间:2023-09-18 17:27:38
开展心理健康疏导

开展心理健康疏导第1篇

关键词: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价值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393-02

把心理疏导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心理疏导是我党在进一步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后提出的,标志我党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思路,也为高校进一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心理疏导的科学含义

疏导一词在我国早已有之。疏导原指古代治水上的疏通和引导。大约起源于大禹时期。《孟子・滕文公上》载禹“凿龙门,疏九河,导洪水,入东海”,就是指大禹按照水流通的规律进行疏通和引导,从而取得了治水的成功。思想政治工作和治水一样要想取得成功,必须遵循人的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必须采取疏导的方法。

疏通引导的思想是无产阶级理论家、革命家一贯倡导的重要思想的总结和升华,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提倡的重要工作方法。恩格斯早在1876-1878年所写的《反杜林论》中就曾指出:“我不知道有任何一种权利能够强制那处于健康而清醒的状态中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说服的方法上升为疏导方针,是改革开放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成果,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的内容和对象的矛盾进一步深化到了对象的思想、心理中的堵塞和疏导的矛盾层面。

心理疏导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它的提出借鉴了西方国家提出的“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模式。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师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指导下帮助来访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帮助其自强自立。”从心理角度出发,更能把握今天人们的内心思想的变化,深挖思想发生变化的根源。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就是指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技巧,通过解释、说明、共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使疏导者和来访者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来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人们的认知、情感、信念、态度和行为等,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3]。疏和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疏通不等于引导,引导也不等同于疏通,二者是相互区别的。但疏通是引导的前提,开展疏通是为了进行引导,而引导又是疏通的目的,又为下一阶段的疏通提供了依据。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于心理疏导中。

二、心理疏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

价值就是指客体满足或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主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关系。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否满足作为价值主体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一种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中的客体是指主体的需要对象,并且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发生联系。按需要的对象的内容可以划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物质的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条件,精神的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要[4]。

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心理疏导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心理疏导已经实现或正在实现的价值,它能使人们感受到心理疏导的有用性。

1.促进身心和谐,协调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大学生在学业困惑、情感、前途和失眠问题,表面上看是这些因素造成的,追根溯源,却都与不善处理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卡耐基和丹尼尔・葛儿蔓都曾说过成功15%取决于专业素质,85%取决于情商,而一个人情商的高低主要表现在与人相处过程中的融洽与否。而在现实生活中,当大学生与人交往遇到困难、失败时,往往出现心理失调现象,如多疑、敏感、顾虑多、以自我为中心等,因此这时很难再与别人形成良好的互动交往。久而久之,脱离群体生活,出现心理错乱严重时可导致人格交往障碍。

心理疏导是实现心理和谐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重宣讲,灌输,着重从思想领域塑造人,改造人,而心理疏导则通过耐心倾听,合理宣泄,让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释放,恢复心理平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导是从大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全过程入手,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和需求,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适时地点拨、疏通,消除其心中的疑惑、不安和恐惧,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通过心理疏导可以促进大学生人与人精神的交流,心灵的沟通,以宽容的心态接纳不同的观点,学会换位思考,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2.激发精神动力,营造接受氛围

良好的心理认知是做好心理疏导的前提和基础,心理疏导是改变心理认知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原有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使各种各样的矛盾摆在了大学生的面前。在这个不同观念相互交织激荡的年代里,面对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大学生无法客观的、正确地认识自己,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如自我封闭、悲观厌世、情绪波动、抑郁等,严重还会发展成心理障碍,如人格障碍、精神病等。通过心理疏导,可以帮助大学生分析对社会生活形成的错误认知,改变其对事物歪曲的认识,形成对事物合理的、科学的认知,从而重新认识和发现自己、重新认识和评价他人,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找到生活的目标和动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地面对生活,朝着自己心中的理想而奋斗。

3.塑造健全人格,促进成长成才

大学生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健全的人格品质是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三方得到全面、健康、协调的发展,服务于社会,但实际上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人格缺陷,如自卑、偏激、孤僻、多疑等,不但不能成为栋梁之材,还可能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健全的人格品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心理疏导是一种专业的服务,以平等交流、相互商讨的方式和大学生一起探讨对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获得客观、科学的认识,逐渐纠正问题学生人格上的缺陷,调整其心理状态,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心理疏导,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积极持续的心理状态。它表现为个体情绪稳定,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能够与人和谐相处,能够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高校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要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有关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施加影响,以提高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5]。要在全校范围内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开展专题研究,利用校刊、校园广播等传播媒介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举办心理讲座、心理健康训练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适应社会和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2.抓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提升心理疏导的实效性

心理咨询主要针对有心理困扰和强烈心理冲突与矛盾的学生,通过鉴别、诊断和干预等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帮助来访者消除心理问题和障碍,恢复健康心理。咨询是一种具备较高专业心理知识,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也是一门科学。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咨询,能够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健康心理的标准或内涵,帮助学生了解人的全部心理过程,进而了解自己的心理现状,学会用一些简单的心理学方法解决其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心理健康,充分发挥自身潜能,适应社会。高校应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如面谈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网络咨询,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指导与服务,帮助他们疏导思想,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3.心理疏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合格人才

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不断给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引发思想动荡的诸多因素,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更多地从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理问题开始。在高校进行心理疏导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协作完成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配合。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关乎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融入心理疏导更加重要。高校要着力于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首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更好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需要掌握心理咨询的有关理论与技术,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同时将爱融入到工作中去。其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应吸纳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典型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心理疏导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引导其向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5.

[2]杨芷英.浅谈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104-106.

开展心理健康疏导第2篇

摘 要: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日趋增大,心理上和思想上容易出现障碍,既往的以理论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不易解决学生的实际心理和思想问题,由此,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疏导 教学应用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教育又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有关心理疏导方面工作的开展,对于解除大学生的思想疑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疏导关系的探讨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疏导的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式是通过课程中的理论学习,引导大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实际是强调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心理疏导最初是医学心理学方面的一个概念,建立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专家,运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相关技术和理论,以缓解或消除求治者的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促使其人格向健康、协调方向发展的过程。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疏导相互作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在工作目标、原则、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有效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心理背景,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使之相互借鉴、加强协作,发挥它们的联动效应,塑造大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合格人才。

二、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现状

1.受教育者对心理疏导的认识具有片面性。

受教育者对高校思政教育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缺乏科学理性的认识,通常将心理疏导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甚至心理治疗相混淆。某些学生认为心理疏导对象是有心理疾病或者精神疾病的群体,这说明这些大学生对心理疏导对象存在误解,对心理疏导的认识停留在治疗心理疾病层面,忽视心理疏导是从心理层面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思想意识等实际问题的深层次的重要内容。

2.教育工作者心理疏导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某些从事辅导员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是非科班出身,没有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背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停留在初级阶段。一方面没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日常工作中忙于日常繁忙的事务性工作,没有时间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缺乏专业的心理疏导技能。

3.高校心理疏导机制不完善。

心理疏导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高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需要学校多方面的心理疏导资源,拓展心理疏导的新空间,形成目标统一、相互配合、全方位的心理疏导网络。另外,心理疏导机制还需要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及整个疏导环节的和谐。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证明:一个机构或者团体若有着健全的心理疏导机制,即使在各种条件极端差的情况下,学生也能保持好的心态,进而克服种种困难,甚至创造出奇迹;相反,心理疏导机制不健全,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不能解决遇到的心理问题,即使在优越的条件下进行学习或开展活动,也不能取得成效。因此,心理疏导机制的健全与否,事关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整个高校工作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高校的心理疏导机制建立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这种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疏导

1.教育工作者要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论水平。

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进入大学后,身边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课程、远离家乡,生活自理能力较弱,感到无所适从,再加上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势必会造成巨大的心灵冲击。近年来,有些大学生心理上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自觉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校应定期对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并鼓励相关教师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2.高校应完善心理疏导机制。

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和疾病的出现,与多个诱因有关联。近年来,某些高校学生因为心理障碍或是精神疾病导致各类事故时有发生,所以高校要不断完善心理疏导机制。要以人为本,从关心、爱护的前提出发,切实帮助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实实在在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耐心细致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中心,构建各级心理危机识别干预工作体系,加强个体心理排查工作。

3.需要创新心理疏导方式。

传统的心理疏导方式为:教育工作者一味地与学生谈心,通过交谈的方式解决学生的问题。但在现实中,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常与躯体疾病有关,躯体疾病常伴有心理问题的出现,心理问题常呈现躯体化表现,二者在生理解剖上存在一定的关联。建议学校适当增加健身设备、营造体育锻炼氛围,注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从而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灵协调、健康发展。高校还应开展形式多种多样的群体活动,在活动中与学生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为以后的交流打好基础,可以通过活动使学生之间加强思想交流,树立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通过相关的专题讲座,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懂得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慢慢地敞开心扉,融入集体。

4.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使之乐于疏导。

教育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工程师更注重的是实践,既要会说,更要会做。要做好大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就要深入探索学生的心灵,切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到心与心的触碰,这样学生才会和教师面对面地交流、倾诉、提问,自觉地接受传递给他们的信息,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系无声”的影响,比单纯的说教更容易滋润大学生的心田。心理疏导的目的是防止学生出现过激的行为,所以要消除学生对于“心理咨询很丢人”的误解,让学生明白:心理咨询是一种勇敢的表现,并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建立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给学生提出建议,加快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韩小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索――实现心理疏导与思想引导的有机结合[J].商,2015(3):66-67.

[2]姚念龙,刘颖.简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7-110.

[3]杨芷英.浅谈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104-108.

开展心理健康疏导第3篇

1自改革开放以来,学生升学与就业压力越来越重,由于心理问题所带来的大学生自杀、自残、暴力事件不断攀升,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改善现行的教育体制,全社会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就业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学校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 体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大学体育在调节学习节奏、改善紧张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所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保证他们能身心健康地走向社会。 2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心理健康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人格完整,能适应社会,并与社会保持同步的良好状态。大学生是学校为国家培养的建设型人才,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未定型,从升学竞争到就业竞争的残酷现实,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家庭、学校、社会的一切外部环境,都会影响着他们心理发展的走向。 大学生在处理学习、生活、友情、爱情以及个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等复杂问题时,常常出现内心冲突,有着较多的不适感、焦虑感、压抑感等消极心理体验[1]。仅1989年,原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大学生抽样调查,大学生心理疾病率高达20.23%,在本科生中因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休学总人数的37.9%,因精神不稳定退学的人数占因退学人数的64.4%,均居首位[2]。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其心理在压力下扭曲,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走向偏离,导致悲剧的发生,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学校、家庭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3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3.1体育的心理疏导作用 体育是一种开放式的活动,大学生从文化课狭小的空间、紧张的思维、劳累的记忆中解放出来,交互式的体育活动,使大学生脑紧张、劳累得到缓解,精神压力得到释放,体育活动起到了心理疏导的积极作用。 3.2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体育活动能对紧张的学习起到调节作用;体育活动是发泄情绪、释放压力的渠道,对心理健康起到安全阀的作用;体育锻炼需要发扬吃苦精神,累其身,健其体,磨练意志,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可以提高拚搏精神及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可见,体育活动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心理教育作用。 4当前形势下大学体育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4.1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构建学生心理健康监控体系 学校要建立一支既懂得教育心理学知识,又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构建学生心理健康监控体系:针对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的学生,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开设心理课程、举办心理讲座、开展心理行为训练、热线电话与网络咨询等形式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提供及时、方便、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对有心理危机倾向或有家庭病史的学生,要加强心理疏导。 4.2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创造良好学习条件与文体环境 学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组织全校各年级之间、各班组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体育竞赛,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与文体生活环境。 4.3学校体育要研究开发心理疏导与心理治疗的运动处方 体育既能健身又能健心,学校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障碍突出问题,研究开发心理疏导与心理治疗的运动处方(见表1)。田径、球类等运动强调个人或集体竞争与对抗,可提高人们的竞争意识与拚搏精神;游戏、跳绳、踢毽、韵律操、栁秧歌、交谊舞、定向运动、爬山、郊游等娱乐性较强的休闲体育,给人以轻松、愉快、和谐的心理感受;心理忧郁、消极占优势的同学多参加集体的竞赛活动,能提高自信心,促进交流与协作,增强乐观、自信心;过于自信、难以理解他人或社会、情绪变化莫测、心理强势占优势的人,应多参与户外娱乐休闲体育活动,可以培养轻松、欢快、和谐、平稳的心态。 根据大学生不同性格和心理特征以及体育爱好,每堂体育课应有三种以上的项目供学生自由选择,在充分保证活动安全的情况下,使学生参与自己所喜爱的体育活动,这对发展学生的心理和体育特长有益。 同时,应当看到,不是所有的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均有帮助,对不同的心理特征人群来讲,有些体育活动对其心理的发展适得其反。因此,学校体育要研究开发心理疏导与心理治疗的运动处方,加强体育对心理健康的指导作用,有利于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的建设人才,促进社会平稳的发展。 综上所述,学校要重视大学生心理疏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构建心理健康长效监控体系;建立一支既懂得心理专业知识,又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研究开发心理疏导与心理治疗的运动处方,发挥体育对心理疏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它们是新形势下学校体育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开展心理健康疏导第4篇

关键词: 公务员 心理健康 四维一体心理疏导模式

在我国,公务员是指在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政协、检察机关、派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和各级政府中执行国家公务的所有工作人员。他们代表党和人民执掌政权,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实施者。近些年来,我国公务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病态心理已是影响机关行政效能和导致当今公务员职务犯罪的重要诱因。公务员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正常运转,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兴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当前社会急遽变革,各种社会思想激荡,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又伴随各种各样的诱惑,与此同时,公务员的内部生态也从原有的官本位和单纯对上负责转变为外部媒体监督和对上负责的双重负责,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媒体,公务员变成了被所有人监督的对象,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带来种种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公务员群体承受着特殊的压力,手握公权力,抵抗着各种诱惑,因而重视公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推进公务员心理辅导体系探悉的建设于国于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心理辅导的角度,探索如何帮助公务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公务员四维一体心理疏导模式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对公务员广泛开展了员工心理帮助计划(EAP),为工作场所的个体提供个体咨询及其他咨询服务。国内只有少部分地方对公务员心理援助工作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但很少从制度层面系统地对公务员开展心理援助工作。我们结合本课题组心理疏导的实践提出四维一体的公务员心理疏导模式:

2.公务员心理疏导的组织建设

目前我国公务员心理疏导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地区意识到心理疏导工作对于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公务员个人健康的重要性,并开始探索着进行一些干预工作,而绝大多数地区还处于对公务员心理疏导工作重要性论述和原因分析的阶段。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公务员心理疏导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在传统的政工部门没有这方面专业部门和人员,即使有公务员出现了心理问题,也往往当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来处理。这就导致当心理问题成为公务员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时,心理疏导工作成为政工干部重要工作职责的时候,很多政工干部表现得不知所措,束手无策。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就需要为公务员心理疏导工作建立一支专业的心理援助机构队伍。从机构的方面来说,公务员心理援助工作可以建立一个虚拟机构和一个实体机构。

虚拟机构是建立一个由单位一把手牵头,心理疏导实体机构具体执行,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心理援助的委员会。因为心理援助工作不是心理工作者单方面可以完成的,很多时候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比如因为提拔人选引起的心理问题,可能就需要人事和组织部门的参与,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机构设置不合理,可能需要组织部门重新设置机构才能消除问题,等等。

实体机构是建立一个党委直接领导,与原来政工部门并列的心理疏导专业机构,只有这样公务员的心理疏导工作才能在专业的轨道上运行,而不会像现在有些地方出现的那样,那心理疏导人员放到政工部门下面,结果导致心理疏导工作只能按习惯与政工工作的领导的意思运作,导致心理疏导的专业性无法得到保证。

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实体机构的心理工作人员应该包括以下两类。

2.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心理疏导工作应该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心理疏导工作应该为绝大多数还没有出现心理问题的公务员服务,把他们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能等到问题出现后再咨询和治疗。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定期为公务员进行心理普查,及时发现公务员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讲座和科普,给予遭遇到现实困难的公务员以知识和技能上的指导,避免心理问题的形成。

2.2专业咨询师

尽管公务员心理疏导工作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但对那些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志进行积极和专业的咨询和治疗也十分重要。因此公务员心理疏导工作队伍中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心理咨询师,对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志进行必要的诊断、咨询或者转诊,以保证出现问题的这部分同志的身心健康和政府工作的顺利开展。

3.公务员心理疏导的经费保证

当前大家都认识到了公务员心理疏导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一些地方的政工部门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但很少有系统且深入地进行下去,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其中的原因除了专业人才不具备外,我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缺乏专门的经费保证。因为心理疏导工作是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个新任务,开展这项工作需要相应的工作经费。可是政府部门的经费都是按任务需要提前进行预算,心理疏导工作根本没有进入各地工作预算内,这样一来开展这项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根本无法持续下去。很多政工部门开展的一些尝试性工作,费用都是从政工工作的经费中挤出来的,当然也就无法持续了。对于公务员的心理疏导工作经费,只有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1心理健康教育经费进入预算

公务员心理疏导中的专业人员工资福利和办公经费相对比较固定可以进行预算,对于这一部分费用,政府在编定预算的时候,直接编入预算以维持日常工作的开展。缓解公务员心理疏导无源之水的现状。

3.2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费用进医保

对于那些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进行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因为我们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出现心理问题,更不知道会花多少费用。所以对这部分费用,建议纳入医疗保险的范畴,根据实际产生的费用进行报销,以解决目前很多单位出现的把有问题的同志送到相应部门后不知道该谁出钱的问题。

4.公务员心理疏导的主要内容

公务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除了具有一般人常见的问题外,他们可能还具有自身所特有的心理问题,根据本课题组实践经验,公务员心理疏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4.1心理压力的减轻

处于对上负责和被舆论处监督夹缝中的公务员群体,既要让上级满意,又不能给舆论留下任何把柄,所以他们必须处处谨言慎行、小心行事,内心承受着巨大压力。因此心理疏导工作需要根据这一特点来设计一些户外素质拓展各种文体活动,让他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让自己的身心迅速放松下来。

4.2人际关系困扰

当前,很多公务员受困于工作环境中复杂微妙的人际关系,相互矛盾、猜忌、冲突常常会感到心理不安、情绪紧张。尤其在部门利益分配、分工合作、职位升迁阶段,为了让利益天平倾向自己,公务员之间容易形成恶性人际关系。有些公务员习惯于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相互之间表现出较强的戒备心,出现人人自危、如履薄冰的感觉,干起工作缩手缩脚。公务员如果长期处在这种信任度低、猜疑不安的工作环境中,容易感到精神压抑、心情苦闷,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4.3个人成长

在公务员所生活的这样一个从上到下的行政体制中,需要遵从从上到下逐层服从的原则才能保证国家权力的有效运行。因此,在这样的一个体系中,个人所处位置的高低对一个人的地位和作用就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得到相应的升迁,是身处这个体系中的公务员所必须思考的,但是作为国家机关的行政系统,可以得到升迁的毕竟是少数,而绝大多数成员得到升迁的概率是比较小的。让这些无法得到升迁的个体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就是公务员心理疏导必须完成的任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5.公务员心理疏导的形式与方法

公务员心理疏导有了人员、经费和内容安排后,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把心理疏导工作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才能达到对公务员进行心理疏导的最终目的。课题组通过一年多的摸索和实践,认为以下几种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公务员心理疏导的目的。

5.1定期进行心理普查

要对公务员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维持公务员良好的心理状况,我们必须了解现有公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了解掌握公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公务员进行定期的心理普查,建立公务员心理健康档案就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通过心理普查和建立心理档案,可以准确把握公务员的心理动态,可以提前发现公务员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可以把公务员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分门别类,分别处理。

5.2心理健康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是心理预防的重要形式,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可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增强公务员心理保健意识,让广大公务员积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积极寻求专业帮助,消除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的误解,形成良好的心理疏导氛围,形成遇到心理困扰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大环境。与此同时,心理健康讲座还可以针对心理普查中发现的明显问题进行专题讲座,以帮助相关人员消除困惑。2011年6到8月本课题组邀请全国专家开展了十次专题心理讲座,取得了良好反响。

5.3开展个体心理辅导

对那些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个体对其开展一对一的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帮助其尽快回归正常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个体心理咨询既可有效维护这部分同志的身心健康,维护其合法利益,又可减少因为其心理问题带来的职务损失,提高其工作效率,有效维护集体与个人的利益。

5.4组织团体心理辅导或者心理沙龙

把面临相同或者相似心理问题的人组织在一起,运用团体动力学的原理,让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启发、相互支持,逐步认识和分析自己,最终让自己强大起来,战胜困难。也可以组织一些的心理沙龙,定期举办活动,让活动参与者在沙龙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宣泄自己的情绪,通过表达互相的观点来开阔视野,同时通过心理沙龙,让参与者获得归属感并得到一定的社会支持。

6.结语

总之,解决好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要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在各级党校、行政学校增设心理健康类课程,在干部培训中为领导干部增设心理健康讲座,让国家公务员了解心理健康问题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正确应对各种心理问题,积极地参加继续教育是公务员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只有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如人意之处,使身心更加健康。而要想让公务员的心理疏导工作顺利开展,必要的组织与经费保障和灵活多样的心理疏导形式是公务员心理辅导体系的必要前提。建立健全四维一体的公务员心理辅导体系,可以保持公务员心理疏导工作持续、高效和科学地运行,为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秀娟.公务员心理状况及其调适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5):2008,6.

[2]郑洪利,于霞.青岛市中青年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5):397.

[3]梁海萍.对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领导科学,2009,(12):23.

[4]崔会玲,杨俊峰.公务员心理困境:一个急待关注和决的现实问题[J].甘肃行政学院报,2005,(2).

[5]朱晋峰.浅析公务员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J].辽行政学院学报,2006,(8).

[6]黄训美.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发展研究,2005,(1).

[7]徐明政,徐金南.关于公务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思考[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5).

开展心理健康疏导第5篇

关键词: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疏导;机制研究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1]。”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青年职工普遍面临的问题。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青年职工面临工作压力、恋爱、结婚、工作与生活冲突、心理困扰等多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职工个人的成长。

1青年职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现状分析

1.1青年职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程度加剧常常会使人感到身心疲惫;工作内容的调整、贫富差距的加大,职位的升迁都使得人们心理负担随之加重;人际关系的冷漠和相对独立,加深了人们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大大增加,加剧了人们内心多重动机的冲突,使人产生无所适从的心理焦虑感;自身价值观念的转换,社会价值标准的重新确立等等,极易导致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碍。

1.2青年职工心理问题产生的现状。调查显示,家庭生活负担是青年职工压力的最大来源,工资不高、入不敷出的现状,导致青年职工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另外,没有明确的个人职业规划、交友圈过于狭小以及婚恋问题是青年职工容易引发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当前相当一部分青年职工的心理健康存在着极大隐患。强迫倾向、抑郁、敌意、人际敏感、偏执、焦虑等种种问题情绪不同程度地困扰着他们。这些情绪如果长期积累,得不到舒缓,将导致青年职工处于人格崩溃、混乱状态,对自己的人生方向选择出现迷失,从而成为自杀的易感人群。

2 关于企业心理疏导机制的调研

2.1由于青年职工心理问题成为无法忽视的问题,许多企业都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加强对青年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其中一些企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只是一个摆设,很少有青年职工能真正走进这些地方倾诉自己的内心困惑,得到有效的心理疏导和修复。究其原因是一方面青年职工的传统思维问题,怕被人误解为心里不正常或者是“神经病”,另一方面在于企业心理咨询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以及专业化程度不高。有相当一部分专兼职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又没有经过切实有效的培训,进行心理咨询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使原本有心理问题的青年职工内心更加封闭。

2.2在企业中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青年职工中设置若干心理小组,每组选出一名心理委员。以一个月为周期,组织心理委员们进行培训,主要是以游戏和讲座的形式对他们进行心理知识及心理辅导技巧的基础培训。培训结束后,各心理委员将在培训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对本心理小组中的青年职工进行培训。以缓解青年职工的心理健康问题。

2.3结合对企业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工作的情况,可以发现:企业设立的心理辅导中心作用有待进一步的发挥。建议每个季度举行一次“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并设置有针对性的心理拓展训练。同时,可以多开设一些心理讲座,创造一个注重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良好氛围;二是执行力度不够,要让心理咨询中心开展的工作有措施、有方法、有检查、有监督、有效果;三是心理咨询中心要定期与各心理委员交流,全面掌握企业青年职工是否有反常情况,并与心理咨询中心商讨解决方案。

3 加强企业心理疏导机制的现实意义及实践

3.1认清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心理疏导机制的重要性

从企业青年职工现实的思想政治工作来看,心理问题往往与思想问题交织在一起,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把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解决有机统一起来,注重心理疏导的方式方法,在帮助人形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影响和作用。在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选择。注重对心理问题的疏导,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2]。

3.2心理疏导,通常是指工作人员通过与求助者之间良好的互动,运用一定的心理技术或手段,帮助心理疾病患者进行心理调适,对患者阻塞的病理心理进行疏通引导,激励患者自我领悟、自我认识和自我矫正,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3]。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加强企业心理疏导机制的实践

4.1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一个以咨询、普查、跟踪、干预一体化的心理咨询中心。其工作包括:普及心理基本知识;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开设心理求助热线;定期开展企业青年职工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企业青年职工心理健康档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年职工,在征得本人同意后,邀请心理医生进行会诊,对症下药。

4.2借助各种媒介,打造浓厚的健康心理环境。通过电话、网络、心理咨询中心等多种方式为青年职工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咨询服务,在企业网站和企业内部报刊上开设心理咨询专栏,邀请专家针对心理普查中反映出的青年职工中较为普遍、具有代表性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干预。在企业网站上设立网上心理健康咨询室、网上心理健康论坛、专家论坛、心理健康教育等版块内容。建立和构筑好企业青年职工心理健康的网络防线。

4.3企业对青年职工的心理疏导和教育要提前开展,渗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当发现有青年职工处于心理波动期时,要应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把他们埋藏在灵魂深处的问题疏理出来,给予正确的引导,对症下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5 结语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活动,有心理活动的地方必然就会有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注重心理疏导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心理疏导是从关心人、理解人出发,充分考虑人的内在需求,努力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同时,注重心理疏导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模式。

6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开展心理健康疏导第6篇

关键词:教育;心理障碍;心理健康;心理问题;教育疏导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是心理教育的经验,学生所产生的众多心理问题不是几堂简单的心理学教学便能够解决的。在疏导、解决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时,班主任应树立全新的理念,认真细致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教育工作,营造健康积极的心理教育环境,教授知识、培育具有强大内心的人,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疏导教育工作进行深入地分析与探讨。

一、发展生心理健康问题与疏导教育方法

(一)发展生心理问题

发展生是成绩优异、学习突出的学生,这些学生通常天资较为聪慧、学习成绩较为优异,光环效应的影响往往使教师和家长主观地认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是很优秀的,致使他们只关注学生学业的发展与提高而忽视了疏导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这一心理状态的持续,会使得发展生在社会、家庭、学校上保持居高临下的态势。他们所得到的过多的荣誉、赞扬、爱护和关怀,容易导致他们产生众多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在发展生上的主要表现为:嫉妒心理、虚荣心理、自居心理、自傲心理。对于发展生,班主任应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育疏导。

(二)发展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1.合理自知法

一般而言,发展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比较突出,他们能够给予别人正确中肯的评价,看待问题也能够深入本质,但是对自己而言则往往会只保留优点、忽略了缺点,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及时、正确地进行疏导,帮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对他们的错误心态与危害有一个正确地认识,继而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疏导、纠正,比如让他们参加自己并不具优势的项目,同其那些平日里他看不上的同学在一起进行竞赛,让他们在经历失败后能够辩证地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别人的长处。教育他们在今后应对所有问题、所有人有一个辩证地认识,人无完人,不应忙不自大。

2.心态异化法

人在犯错时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三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忽略自己所犯的错误、能够意识到所犯错误对他能所造成的危害与影响、清晰地认识到所犯错误的危害以及自身的缺点。当他们在犯错后处在第三种心理状态时,是教师最佳的教育批评时机,这是因为只有在发展生对自己所犯错误的危害与不利影响有一个强烈、深刻地认识时,才能够正确判定缺点的所属性质,进而产生错误纠正的欲望,在这一时机所开展的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将取得更好地效果。

3.自我内化法

发展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并有着一种似本能的对他人的排斥性,教师在进行心理疏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时,对这一类学生过多的批评,容易导致他们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而正确方法是引导他们进行主动的自我反省,协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从易到难、从小到大,进行自我内化、自我约束,持之以恒,逐步完善自身的不足,最终实现自身的升华,成为一个名副其实、德才兼备的发展生。

二、可发展生心理健康问题与疏导教育方法

可发展生是一个班级中分布最为广泛的一个群体,这一群体的心理状态非常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性格怯懦、欲进畏难、满足现状、渴求进步。对于可发展生,班主任应在以下方面加强教育。

(一)提高认识,正确引导

可发展生有着易于分化的特征,他们是待发展生到发展生过渡的中间环节。班主任应对这一群里有一个辩证的认识,继而用正确的方法对这一群体进行引导、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努力的正确方向。

(二)创造良好的进步契机

在切实详细的了解可发展生的信息资料后,可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与政策,例如可选择适当的学生让其担任班级干部;将班级活动任务交给他们去干,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应更多同发展生进行教学互动,使他们能够更为主动地学习、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建立相应的竞争奖励机制。

(三)分类指导,助力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质

可发展生普遍有着渴求进步的需求,教师应善于发掘并利用积极因素。对于那些不思进取、满足现状的可发展生而言,可开展学、赶、帮、比、超的竞争性活动,给他们注入进取奋发的活力。对于有进取心而有畏难情绪的同学而言,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去强化他们求上进的积极因素,引导他们如何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多辅导、多家访,鼓励他们勇往直前、不怕吃苦的精神,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促进他们不断进步。对于胆小怯懦的可发展生,教师应多体贴、亲近他们,帮他们树立强大的自信心,在课堂或平时尽可能多创造机会,给予他们表扬与肯定。

三、待发展生心理健康问题与疏导教育方法

待发展生的教育转化是班主任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这一学生群体转化发展的前提是心理障碍的矫正与疏导,他们一般有着以下几方面的心理障碍问题:戒备性心理、厌学性心理、自备性心理与逆反性心理。这些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待发展生遇到了挫折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教育疏导,排除心理障碍,弱化排除不益情绪,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品质,大发展生的转化工作则往往会得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待发展生心理问题教育与疏导的方法主要包括代偿迁移法、心理置换法与宣泄疏导法。

我们不应一昧强调待发展生身上的缺点,还应认识到他们身上的优点,而现实往往是我们只看到了他们学习的失败和品德的欠缺而忽略他们的长处与优点。教师应善于发现待发展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而更好地鼓励他们,促进他们转化、成长进步。创造合适的条件让他们能够同其他人分享失败的经验与成功的快乐,重新树立对学习与学校的兴趣,克服畏学、怨学的情绪,提升待发展生群体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内心树立正确的动力。

结语: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社会所需要的不再仅仅是知识渊博、智商超群的人,我们更需要社会整体大众拥有健康的心理与优秀的心理品质,尤其是在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更需要班主任走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工作的前沿,进而培养出更多符合素质教育与时代要求的人。

参考文献:

[1]于亚杰.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228.

开展心理健康疏导第7篇

一、心理疏导概述

心理疏导是利用心理学知识对所疏导对象进行心理上的疏通与辅导,以解决疏导对象的内心压力和紧张感,以保证其心理的健康性。心理疏导发生在心理咨询师和被疏导对象之间,主要针对被疏导对象的心理问题进行疏通与指导。

二、企业员工出现心理压力的原因

(一)工作压力

在企业中,员工由于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压力,内心始终处于紧张、焦虑、压抑的状态,严重的会引发抑郁症[1]。引发强企业员工出现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程度上是由于工作压力所致,整天被繁重的工作量所压抑,为了完成销售额内心背负巨大的包袱,且企业绩效考核的开展,员工每天为完成业绩精神压力大,促使心理负担不断加大。另外,由于绩效考核制度的约束,员工间的竞争力大,场次以往,在心理和思想上会产生诸多问题,是导致员工出现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家庭压力

一般情况下,员工在面临工作压力的基础上,另一个致命性的压力也会对员工的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家庭压力是每一个企业员工都会面临的问题,家庭不和睦、纠纷、夫妻矛盾、婆媳矛盾等都会对员工的心理形成打击,都是家庭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员工无心工作,业绩不高,工作兴趣大减,经过不断的积累,员工极易出现消极心理。

(三)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在社会中立足的基本和重要条件,对员工工作的心情、积极性等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2]。企业员工人际关系不和谐、员工之间勾心斗角、互相拆台等,导致企业的运营氛围不够和谐和融洽,既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会对员工的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系数构成威胁,是导致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三、心理疏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一)构建乐观、积极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

为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应将构建乐观、积极的企业文化作为重要基础,来营造健康、和谐的企业运营环境,能有效保证员工间和睦共处,增进员工间的友谊,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健康的企业文化,将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理念和意识灌输其中,通过企业文化的不断熏陶和感染,员工会以愉快、轻松的状态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会因为员工间的竞争而出现勾心斗角的现象。为此,企业应将员工分为不同的小组,且每个小组方负责项目的不用部分,只有各个小组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整个项目,有利于锻炼员工的团结协作能力,并在同甘苦共患难过程中培养革命友谊,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心理疏导应用的一项重要表现。

(二)注重心理疏导模式的多元化,实现心理疏导的创新

心理疏导是心理咨询师借助心理学知识中有用的观点对员工进行心理上的疏通与指导[3],在注重心理学知识灌输的同时,也应加强对思想政治内容的融入,以达到企业思想政治建设的目的,不仅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也要增强员工的思想道德素养。在开展心理疏导的同时,应提倡心理疏导方法选择的多元化,感情共鸣法、倾听法和激励法等都是典型的心理辅导方法。另外心理疏导工作可以借助信息媒介来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平台与员工进行沟通,以实现心理疏导的创新性。

(三)增设心理健康疏导部门,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咨询平台

心理咨询师通过采用一定的谈话技巧、行为举止等来对目标群体进行心理上的疏通与教育,将人为关怀融入到心理疏导中,运用感情、倾听和激励等不同方法来展现对被疏导对象的关心和理解,能让其心理得到安慰和鼓励,有利于缓解紧张压抑的情绪。为了更好的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应增设心理健康疏导部门,任何员工一旦遇到不顺心、精神紧张、抑郁等状况时,都可以与心理咨询师沟通,咨询师在沟通的过程中融入一定的心理教育技巧,将心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以缓解员工内心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