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商业模式的差异性(合集7篇)

时间:2023-09-11 17:25:53
商业模式的差异性

商业模式的差异性第1篇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差异化战略 必要性 存在问题 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6-126-02

一、引言

(一)城市商业银行及其特点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设立的城市信用社,经过1996年至1997年的城市信用社股份制改造,由城市信用社、合作银行、城市合作银行逐步发展演变而形成,是由地方政府、当地企业和居民投资入股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最初的设立是为了防范化解当时地方金融机构的风险,业务定位是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搭桥铺路,采用的是单一城市制经营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第三梯队,城市商业银行近几年实现了较快速度的增长。根据银监会2013年11月13日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情况表,城市商业银行2013年三季度总资产为139557亿元,同比增长21.96%,比大型商业银行的18.89%高大约3个百分点,而且,近几年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增长率一直处于首位;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9.49%,且近几年呈缓慢上升趋势;2013年前三个季度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83%,0.86%,0.87%,而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却在0.95%以上。

尽管存在规模小、营业网点少、地域性明显等特征,城市商业银行仍然有效地弥补了我国五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部分业务领域和经营地域的不足,已成为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使其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无法挑战的优势。规模小、营业网点少使得城市商业银行在管理方面具有高效性,经营方面具有灵活性;地域性明显使得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企业和经济之间相互促进,获得双赢的效果,一方面,能更好地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资金需求情况,支持地方企业的发展,以地方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另一方面,地方经济在发展的同时又需要银行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使银行存贷款业务及中间业务增加,提高其盈利水平。

(二)差异化战略的核心思想

差异化战略是指将产品或企业提供的服务差别化,树立起一些具有独特性的东西以参与竞争的战略。其核心是通过提供给消费者一些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而言独一无二的东西,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实施差异化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创造出品质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一旦这样独特的属性成立,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将会降低,这样差异化就能够帮助企业,持续地赚取相当比例的利润。

作为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与成熟的、规模较大的企业相比,其本身的竞争优势应该着眼于独特性和创新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差异化战略作为中小企业的战略是比较合适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能否在竞争中有效地保持自身不被模仿,如果可以保持独特性,企业将有效降低竞争强度。

(三)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必要性

城市商业银行具有中小银行和区域性银行的显著特点。从这两个特点出发,城市商业银行在目前我国金融格局下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必要性有如下几个方面:

1.城商行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是我国构建多层次银行体系的现实需要。从国外情况来看,一个由不同规模、不同定位和服务对象,以及不同特色的各类银行组成的多层次银行体系,既是一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国经济中不同主体对金融服务差异化需求的结果。

2.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是经济转型和银行业发展模式转变的最终结果。党的十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依靠投资拉动的模式将逐步得到转变。在此基础上的信贷大投放格局也将发生实质性改变。商业银行大放贷、大发展的模式将难以维系,商业银行必须转向中小企业、高科技、新能源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寻求发展空间。规模实力较小的城商行更需要先行一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此外,经济转型带来的将是银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变,特别是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逐步缩小,传统吃利差的发展模式受到挑战,这也要求商业银行尤其是定价能力相对较弱的城商行尽快调整业务结构,转变发展模式,形成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

二、当前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差异化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差异化发展战略没有明确的实施路径

城市商业银行差异化经营虽然已成为各行董事会的共识,并放在战略角度去审视,但执行中各行董事会和高管层对如何实现差异化经营并未形成清晰的思路和制定细化的措施。多数银行缺乏一套总体性精细化的方针指导和对目标市场的长远战略分析,同业竞争、营销策略以及目标客户群的选择表现出较强的盲目性和趋同性,仍然延续单纯做大规模、向外扩张的老路。部分城市商业银行仍以盲目追求规模、速度、排名作为战略目标,忽视实现差异化发展,做特色化银行的重要性,造成了差异化发展只是“纸上谈兵”,甚至是“口头谈谈”,而实际经营中始终按原有战略思路发展的尴尬境地。

(二)战略定位尚不够清晰

城商行未能实现与其它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战略定位的不明确。城商行在其成立伊始就确立了“服务地方、服务市民、服务中小”的定位。但长期以来,城商行并未能坚持并深化这一定位,而是呈现出摇摆不定。定位的摇摆不定使得城商行原有比较优势和特色逐渐丧失,并最终走上大型银行的老路。某种意义上说,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战略定位,实现定位的差异化。只有差异化的定位才能实现差异化发展的格局。

(三)银行体系尚不完善

从资产规模、经营地域和所有制性质角度来看,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涵盖各种类型、多样化的银行体系。但从定位和服务对象角度来看,则显得相对单一,差异性、层次性并不明显。除农村金融机构和少数城商行外,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经营地域和规模差异显著,但在定位和服务对象上并无实质性区别,这种定位单一、高度同质化的银行体系不可避免影响到城商行的定位和发展道路。出于生存和做大规模的考虑,城商行只能努力做到“小而全”,与大型银行展开直接和正面竞争,并最终导致其在定位、产品和服务上的差异化逐渐丧失,整个银行体系中的商业银行大多以“相同面孔”示人。

三、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差异化战略的着力点

(一)区域差异化

区域差异化发展强调不光基于目标客户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基于地区差异。城市商业银行由于经营地域经济发展程度、地域文化特点、自身规模、核心优势等各不相同,使各行经营状况有较大不同。应适应地方经济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经营策略,如位于国企色彩浓重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大中型企业的比例可适当放宽,民营经营、小企业活跃的地区小企业贷款占比相对要高等。

(二)客户差异化

客户差异化并不是指银行只为某类客户提供服务,而是指银行集中有限的资源重点为这些目标客户提供更多符合其特定需求的服务,从而达到差异化竞争的目的。客户分类是实行客户差异化的基础。城市商业银行可将客户划分为高价值客户、中价值客户、低价值无效客户三类,目标就是稳定、发展更多的高价值客户、中价值客户,逐步淘汰无效客户。城市商业银行应坚持服务中小特别是小企业的市场定位,把小企业作为高价值客户。同时,也要考虑“二八定律”原则,把少数中高端客户作为竞争的中高价值目标。

(三)产品差异化

在产品设计上要防止盲目求全,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巩固优势业务,突出重点品种、重点地区,打造特色业务和产品体系。对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在本市、本省等一定范围大小的市场内,集中优势与资源,开发一些针对性强的、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并提供一些特别的优质服务将是发展之路,尤其是针对小企业、个人消费和涉农领域实现产品差异化尤为重要。由于产品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可以为城市商业银行产生较高的边际收益,从而提高城市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四)市场差异化

城市商业银行首先应细分市场,根据客户需求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把客户划分为若干个客户群,并依此将城市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市场细分为若干个子市场。市场细分的变量应根据行业、企业、市场、消费者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定。城市商业银行可以依据自然属性细分市场,如地理细分变量、人口统计变量、社会经济变量等;也可依据行为属性细分市场,如心理分析变量、产品使用变量、效用细分变量及其他一些认知偏好变量,根据细分好的各类市场实现差异化经营。

(五)管控差异化

城市商业银行应改进运营和管理流程,探索建立按条线管理的组织架构,实现垂直管理。强化总行的后台支持、内部控制,强化支持的市场营销,减少风险点。目前国内部分银行实现了事业部制管理体制,对规范业务流程、缩短业务处理时间、提高对客户服务效率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城市商业银行可借鉴学习其中部分适合自身的做法,力求流程适合风险管控和客户风险特征,最终建立适合目标客户的短式流程银行。

四、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明确战略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形成发展特色

从目前来看,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明确定位并寻找潜在特色领域:一是从当地经济金融发展特色或区位优势入手,开发特色产品或服务;二是依托大股东资源,形成与其他银行的差异化竞争和特色发展,如平安银行利用平安集团的综合化经营平台向客户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昆仑银行依托中石油资源开展相关业务等;三是从目前相对比较薄弱的金融服务领域寻找商机,如小企业金融服务、农村信贷等;四是开发新产品,形成先发优势,如包商银行开展的小微贷款业务等。

(二)做强传统优势领域,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

围绕中小企业服务、市民服务等传统优势领域,进一步加大投入,建立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专门的业务流程;探索建立专业化的运作模式,开发针对性的特色产品,着力解决现有产品种类少、还款方式不够灵活、差异性不够等问题,突出方便性、灵活性和及时性,建立起多样化、覆盖客户各方面需求的产品体系,培育业务品牌;在服务功能完备的同时形成与大型银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三)做深做透区域市场,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开发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形成比较优势和自身特色;对区域市场实施细分,推出差别化的服务方案,建立起全方位、与区域内各细分市场完全对接的营销和服务体系;实施组织架构改革,建立扁平化、高效率、立足区域市场的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提高在区域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服务效率,做深做透区域市场,并在该区域内形成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付彦霞.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问题的思考[J].河北金融,2012(4)

[2] 张娟.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思考[J].企业经济,2010(4)

商业模式的差异性第2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临商银行采用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三种企业竞争模式的可行性,发现临商银行应采取聚焦竞争战略模式,以临沂市中小企业作为细分市场,针对其商贸物流等方面的特色需求,通过有效聚焦目标战略资源,在特定细分市场中实现成本领先或品牌差异,充分发挥自身的局部竞争优势,加大在相关产品、服务的创新,以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特定目标客户的需求。

关键词:临商银行;竞争战略;战略模式选择

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三种是企业绩效高于行业平均值的战略,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聚焦竞争战略。以下以临商银行为例,分析三种竞争战略模式的利弊和适用条件,选择最适合临商银行的聚焦竞争战略模式。

一、总成本领先战略模式分析

总成本领先战略指通过有效途径,使企业成本低于竞争对手,据此获得高额利润的战略。成本战略需要高效的设备、丰富的经验、严格控制的费用及较低的研发、营销成本。

(一)优缺点

商业银行采用总成本领先战略的优点在于,具有“价格战”优势,能够在其他竞争对手损失的情况下获利;面对增加利息、降低利率等压力,商业银行的自主能动性较大;对潜在竞争者构筑更大的进入壁垒;削减价格等使得商业银行不易被替代品及服务取代。其缺点在于,商业银行须具备先进的设备和老练的员工;技术变革会导致成本优势丧失;过分强调降低成本可能导致忽视客户需求变化;提高退出障碍,对技术创新反应迟钝。

(二)适用条件

商业银行要采用总成本领先战略模式,必须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扩大自身生产或服务规模,降低生产或服务成本;关注上游市场态势变化,与资源供应者保持密切联系,减少采购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加强成本管理,实行成本控制;减少销售环节,利用稳定客户群降低销售成本。

(三)选择结论分析

目前,临商银行难以采用总成本领先战略模式。临商银行的资本、资产规模较小,市场份额较小,达不到规模经济要求;存款来源主要是企业和储蓄存款,揽存成本较高;业务系统自行研发资金消耗大,科技成本高;员工素质不够高,人力成本较高。因此,目前临商银行无法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

二、差异化战略模式分析

差异化战略指商业银行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建立自身特色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差异化战略需要设计形象、独特技术、个等要素。

(一)优缺点

商业银行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优点在于,降低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敏感性,占据特定领域的市场;客户忠诚性构成更高的进入壁垒;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削弱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替代品更难以替代。其缺点是,保持差异化成本较高;部分客户对产品差异形成的价格歧视不满;商业银行可能因差异化导致已有市场份额流失。

(二)适用条件

商业银行要采用差异化战略模式,必须保证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客户能够认可,或部分认可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并愿意为此提供不同价格;由于不同市场之间彼此分割,客户对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各异;市场中采用差异化战略的商业银行不是太多。

(三)选择结论分析

目前,临商银行难以采用差异化战略模式。临商银行品牌价值不足,难以保证客户的认可度;自身产品研发能力有限,难以创造出与目前诸多商业银行差异的产品或服务;资金、人才和管理水平有限,难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超越;缺乏差异化的核心技术,容易被模仿、超越;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成本较高,容易丢失已有市场。

三、聚焦竞争战略模式分析

聚焦竞争战略是指对于特定的企业或单位,通过选择其所属产业内的一种或一组详细划分的市场,针对性的制定其具体的细化市场服务体系,能够很好的区别于其他细化市场的不同需求;进一步制定细化目标市场的针对性战略,并聚焦相关企业综合推进竞争战略的优化,寻求相关企业在目标市场的竞争优势,从而促进企业的战略推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快速的发展。聚焦竞争战略通过业务的聚焦,实现较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针对特定的服务对象进行运营。

(一)优缺点

经营目标集中,集中所有资源,有效提高分配效率;熟悉产品和服务特定,有效把握市场形式,获得竞争优势;通过高度专业化实现生产和科研的规模效益;适用于中小银行新进入银行,以小补大,以专补缺,以精取胜。其缺点在于,采取广泛市场战略的竞争者会争夺其市场份额;通过产品和服务差异性维持细化市场竞争优势成本较大;容易受到政治、文化、法律等因素影响而使得细分市场发生变化;技术突破和创新引致替代品出现,聚焦竞争优势可能减弱或消失。

(二)适用条件

能够对产品和服务下游市场进行市场细分;需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分析各细分市场的需求变化和竞争环境变化,发现并利用需求“盲点”;结合自身实际和细分市场需求,合理选择科学的目标市场;“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能力切合自身比较优势发展目标细分市场。

(三)选择结论分析

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临商银行能够采取聚焦竞争战略模。第一,临商银行的目标市场较为集中,临沂市国有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目标市场集中在大企业、大项目,而临商银行集中于中小企业市场,与临沂市当地诸多批发市场建立了良好的稳定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的细化市场客户基础;第二,临商银行自身规模较小,管理层级较少,决策链条较短,因此其市场洞察力较为敏锐,能够较为快速的发现临沂市银行市场的“盲点”――中小企业市场,并能较好的反映中小企业细分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创新能力,针对其需求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临商银行充分考虑了临沂市中小企业注重商贸领域的特点,借助临沂市“商贸物流城”的发展需求,结合自身研发优势推出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中小企业细化市场中形成了显著影响力,有效提升了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研究结论

通过上文分析,本文发现临商银行不适合采取总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而应采取聚焦竞争战略模式,以临沂市中小企业作为细分市场,科学细化目标客户,针对其商贸物流等方面的特色需求,通过有效聚焦目标战略资源,在特定细分市场中实现成本领先或品牌差异,充分发挥自身的局部竞争优势,加大在相关产品、服务的创新,以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特定目标客户的需求,实施差异化的聚焦竞争战略。(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李克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实施基于技术创新的差别化服务竞争战略[J].生产力研究,2004(3):11-16.

商业模式的差异性第3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差异化营销;品牌;传播;消费需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和新媒体的传播革命,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电商产业的兴起对消费市场的品牌传播、供应模式、消费结构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电子商务以其高覆盖率、高传播效率、低交易成本和扁平化的供应链模式迅速占领市场空间,对传统实体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电商平台在发展初期为了尽快扩大市场份额,在品牌传播、服务营销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同质化的情况,导致很多电商企业大规模地实施低价策略,严重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不利于电商企业的长远发展。随着电商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后,以往的低价同质的营销策略已经不能适应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和追求高质体验式服务的消费趋势,依托于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以客户为中心构建差异化品牌形象和服务体系是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

电商行业的差异化发展趋势

电商行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与传统实体经济相比较更大的发展优势,行业的发展必然带来激烈的竞争,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生存的唯一途径就是差异化发展路径。从2012年后电商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异质化时代,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催生了品类的细分,整个行业在大体量类目上的关注度有所下降(田凤喜等,2008)。这种个性化需求也促使整条供应链发生集聚性转变,差异化数据搜索技术是未来工厂发展的重要支持。从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集中化、个性化、品牌化是行业发展的方向。

(一)由同质化竞争向异质化竞争转化

个性化需求推动市场细分。电商平台依托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开始逐步崛起,相较于传统实体零售业电子商务拥有较大的优势。一方面,电子商务的高覆盖率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占领市场份额,拥有庞大受众基数的电商平台可以打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为消费群体提供所需服务的巨大市场容量,为电商平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将供应链环节尽可能地进行压缩,扁平化的供应链模式取代了实体行业中的多层级分销模式,扁平化的供应链模式不仅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提高了交易效率,省去中间环节,垂直化地插入消费群体,与消费者形成及时的互动反馈。现阶段经过了迅速膨胀期的电商行业出现了增速放缓的态势,一些大型电商企业逐步形成垄断趋势,中小电商企业遭遇瓶颈期,开始明显感受到市场空间的压缩。消费者在不同的电商平台几乎可以找到相同的产品体验、相同的服务。很多电商企业不得不通过价格竞争来吸引消费者,这使得更多中小电商企业失去了竞争的优势,陷入了同质竞争的困境。当更加年轻化的消费群内容摘要: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电商平台在日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遭遇瓶颈。电商企业如果要在互联网生态体系中寻求发展,就要把握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建立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强化品牌意识。本文立足于电子商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尝试在不断细分的市场中探索差异化营销体系的构建策略。关键词:电子商务差异化营销品牌传播消费需求体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时,消费诉求将更加个性化、表达化,他们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而是更加关注自我意识,渴望通过个性化消费来展现自我的精神世界。在个性化消费需求的推动下,电商市场开始细分,以往全品类的营销模式逐步瓦解转化为小众化、个性化、差异化的营销方向,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开始注重品牌个性的打造、异质化服务的提供试图摆脱大规模同质化竞争所带来的困境。产品与消费者行为路径匹配度提高。消费者的行为路径最直接地体现在流量上,流量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自由选择,只有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体系,提高产品与客户行为路径的匹配度,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商行业中存活下来。提高流量转化率的关键在于把握消费者个性化的行为路径,并提供与之匹配的产品服务,借此增加消费群体的粘度(徐会,2008)。在电商行业发展初期,电商平台往往采取低价促销、秒杀等手段进行流量的获取,在这一时期消费者对于产品价格的敏感度很高。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逐步进入成熟期的消费者对于产品价格的敏感度降低,对于产品的个性化服务敏感度增加,因此商家对于流量获取的成本也随之提高,依靠价格竞争获取的流量转化率也很低。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最大程度上获取流量就要关注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也就是根据差异化数据分析寻找这部分消费者的个性化行为路径,以匹配的产品吸引他们。例如,目前移动终端所获取的流量要高于PC客户端,根本因素是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人们不再依靠电脑进行消费,而是利用更加便捷的手机移动客户端口进行产品搜索和消费,人们所体现出的行为路径是更加碎片化,因此结合这一行为路径特点所提供相应的产品,将产品与消费行为紧密结合加入消费者的行为路径进行精准推送,才能真正吸引消费者参与到购买行为中来。个性化供应链体系的改造。电商产业客户对工厂的个性化定制模式是供应链个性化的一种体现,也是未来电商产业的发展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未来工厂生产模式中个性化供应链所涉及的生产成本不能忽视,满足绝对的个性化需求势必会推动生产成本的上涨,有可能为了产品的一个部分会导致整条生产线的更新。未来个性化供应链体系的构建原则是个性化的集聚将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聚拢进行规模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既满足差异化的消费需求,也降低了生产成本。这种差异化的需求需要依托于精准的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这也是支持未来工厂发展的关键环节。未来电商产业的差异化发展不是以区分作为产品生产的基础,而是以建立品牌的自我个性为根本依据的。这种差异化的生产营销模式要通过强大的数据挖掘分析作为支撑,即建立差异化的数据分析平台,对消费者的具体消费行为、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倾向进行数据搜索集聚加以分析,对于消费者进行更加精准的产品推送,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需求聚拢进行定制分类,一则可以降低定制成本,二则可以提高定制效率。可以说未来细分市场和定制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转型升级的空间,中小企业只要找到细分市场的方向就找到了生存的路径。细分市场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大品类里细分出高端小众市场;另一类是从大市场下开辟新兴市场,例如海淘。以食品行业为例,根据数据分析聚拢需求进行分类生产,完善体验式服务树立中小电商企业的个性化品牌(见图1)。

(二)由单一的价格竞争向综合性竞争转化

电子商务经过十多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成熟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就是由发展期的单一价格竞争向综合性差异化竞争转变。第一代电子商务专注于内容运营,第二代电子商务专注于品类运营,而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则是差异化的增值服务,而竞争的重点将集中在大数据信息上。从电子商务发展初期的特点来看,消费群体选择网购的原因集中在价格优势上,这一时期客户群体对于产品价格保持高敏感度。随着电商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依靠价格优势而不断发展的电商平台开始逐渐认识到价格竞争所带来的劣势,低价竞争不断压缩平台利润,不利于平台综合服务体系的建立。与此同时,消费市场的消费层次发生了改变,消费者更加关注个性化消费渴望完整的消费体验。因此,未来电商市场综合性差异化竞争是大势所趋。综合性差异化竞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类别品质的差异化,这是市场细分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以京东为例,京东商城的前身是专业的光磁网站,经过长期的发展,京东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贸易商城。但近两年来京东开始进行品类的细分,从全品类里划分出高端品类和特殊品类,以适应市场的进一步细分。除了产品类别的细分,行业的专而深,形式的小而美都是市场细分的具体表现。专是行业的分化,从大的领域里分化出更加专业化的高端领域,电子商务金融业就是近几年发展的比较好的专业领域,电商平台只有更加具备专业特色才有可能构建新的盈利模式(娄佳奇,2008)。二是服务体系的差异化。差异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供应链到最终的移动客户端口都是差异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部分。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要以客户为中心、以个性化为基础,才能实现差异化服务体系的整体构建。虽然电商在平台战略操作上方向基本一致,但差异化的战略侧重点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从不同侧重点切入建立核心产业链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生态产业链的不同决定了所提供的服务不同,尤其是综合类电商全产业链的发展是有力的,但也具有高风险性,从产业链差异化作出区分建立差异化的服务体系,对不同客户进行有针对性的推送和展示,建立差异化的售后服务和差异化的体验式服务,才能真正地满足客户群体。以京东和阿里巴巴为例,京东产业链布局更加侧重于移动互联网和服务体系的构建,京东很早就开始构建物流一体化平台,以求在物流服务上寻求突破。阿里巴巴布局基础更加倾向于金融和流量,在金融领域阿里的支付宝,以其便捷性正在不断地积累和吸引用户,并依托于强大的支付宝平台构建网络金融体系,旗下的淘宝天猫等综合性平台也是流量变现的重要支持,以强大的流量变现金融服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三是企业的品牌化。电商企业在初期发展的最大弊端就是去品牌化,店铺推广的产品难以形成独立个性,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电商市场,缺乏独立的品牌个性很容易陷入生存困境。强化企业品牌和产品的一致性和个性化是适应分众需求的第一步,通过建立品牌个性明确品牌形象,在多平台进行联合推广建立品牌形象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才能与消费群体形成深度连接。阿里旗下的淘宝平台最初以中小店铺为主,产品零散分散从平台到商家都未能形成品牌印象,2014年阿里集团从淘宝中分化出天猫平台强化了平台的品牌形象,以高端、规范的品牌形象摆脱淘宝零散、杂乱、低质的受众印象,平台卖家也均以品牌企业与受众建立联系,企业形象更加的专业化。视频媒体乐视企业则是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消费需求的聚拢,通过自媒体途径建立品牌推广的个性化,增加受众群体的粘合度,构建具有特色的微型产业链。

电子商务背景下差异化营销策略分析

(一)引导互动深化差异化品牌形象

电子商务发展初期,众多品牌在定位和品牌形象的塑造上采用相同的模式,相似的宣传语甚至是相同的推广方式。一是由于传播信息的泛滥,品牌的内涵立足于文化之上,新媒体的传播途径打破了精英文化,大量的文化知识的普及让品牌在内涵设计上很难推陈出新。其次是碎片化语境下信息传播的高速性和开放性。一个品牌在定位和形象上的成功会很快被同类品牌所模仿和推广。跟风抄袭情况严重,直接导致了传播内容的同质化。在网络媒体时代,无边无际的相同的宣传内容,相似的推广渠道,相近的品牌包装让消费者心理上产生了审美疲劳,进而对该品牌也失去了深入了解的兴趣。品牌的“思想”在于其内容和主题,内容主题的一致性是品牌价值主张和品牌形象的核心。传播中主题的一致性决定了品牌的识别度,除了基于消费者的需求外,同时也是品牌的灵魂和发展源泉。品牌主题的一致性是品牌获得关注和深刻印象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品牌的塑造就是打造品牌的个性,品牌传播的风格直接决定着品牌的形象定位和受众印象。保持品牌传播风格的一致化才能维护品牌个性的稳定性。要保持品牌个性的稳定鲜明和完整就是要保持品牌传播风格的一致性。例如品牌在微博传播的风格如果是幽默、平民化的风格,在微信或其他自媒体平台就要保持相同的传播风格,否则会瓦解品牌形象在受众者心中的稳定性,使消费者感到迷茫和混乱,影响对品图1电商差异化营销模型牌的接受程度。差异化品牌形象的构建要以碎片化信息作为驱动,引导受众群体进行互动,在互动中加深对品牌个性的确立。具体途径为以关键词作为引导发起话题讨论,以不同圈子的受众群体作为传播对象,在话题互动中建立品牌的差异化形象。以微博为例,同样是综合性电商购物平台,唯品会在品牌化的运作下官微拥有极高的辨识度,所构建的品牌形象也以贴近女性形象为主。在微博互动中所发起的话题也多围绕时尚、女性等话题开展,在信息流中植入话题使受众形成深度完整的诉求,从而提升品牌传播的价值。这种个性化的品牌特质就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并在互动中强化品牌个性增加受众的粘合度。同时这种互动性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聚拢受众的需求,品牌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倾听消费者群体的声音,进一步满足个性化的表达,从而建立品牌的差异化形象。

(二)精准推广建立差异化数据平台

差异化产品服务体系的建立是未来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方向,但个性化、差异化在供应链和平台运营以及服务提供方面的渗透都要基于大数据搜索技术之上,也就是说未来的电子商务产业大数据技术领域的竞争是重中之重。以个性化供应链为例,未来C2M等电商模式的发展都是供应链中差异化渗透的表现形式,未来工厂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服务,但不可否认的是定制服务的成本远远高于批量生产,在这个角度上而言,电子商务可能会失去价格上的优势。针对客户需求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则会将消费群体的需求按照圈子进行聚拢划分,基于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定制生产,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未来电商行业数据发展有三大趋势:一是数据总量的变化。整个互联网的接入数据是十分庞大的,这一趋势也在不断增长,未来庞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将是电商行业发展的技术关键所在。二是数据链的非标准化。数据的形式也是不断变化的,由最初单一的文字到声音图片甚至是视频都是数据非标准化的表现,因此对于非标准化数据的处理也是一大挑战。三是数据服务的变革。不同消费者将会产生不同的消费诉求,根据这些差异化的消费需求进行划分和需求聚拢形成不同的圈子,在形同属性下进行个性化的服务。构建差异化的大数据平台建立个性化数据库,不断地将数据聚拢在巨大的信息流中挖掘个性化的信息数据。一方面适应企业品牌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差异化的数据为依据进行精确推送。这种数据体系的建立不仅仅涉及搜索引擎一个部分,同时涉及到移动客户端和自媒体平台,在多个环节的组合中挖掘信息流量中的个性化信息,将数据进行聚拢分析并集中推送。在未来电商行业的发展中,用户信息的甄别能力都是与日俱减的,这也说明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是不断增加的,个性化信息所构建的个性化推荐引擎就是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信息推荐,掌握客户的消费心理、消费路径、消费特点,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推送服务。个性化推荐不单单是一个模块,从实际来讲,个性化推荐就是以客户的消费路径为基础进行的一种预测和探索,这种预测应该是符合客户的心理期待的。一则可以增加客户的粘合度;二则深化客户的个性化消费体验。从个性化的推荐模块中,进一步引导客户进行交叉消费构成消费联想,也是个性化营销的一个重点。例如在众多电商平台中,天猫以其流量的优势率先发展精准推送服务,当客户在平台搜索一种商品类别时,后台数据库就会准确地将客户的搜素信息记录,并根据该客户的搜索路径进行分析加工,定期推送与之相关的产品。在未来的电商平台的发展中,会建立专门的推送引擎,对于推送服务会加想记忆,并根据各个平台数据搜索的综合结果进行分析,进行消费行为预测。例如建立统一的搜索引擎,综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数据,在个性化数据库中进行分析,全面把握客户的互联网活动轨迹,预测客户需求,进行智能化推送。但未来的这种大数据平台构建和路径预测服务也容易涉及消费群体隐私保护问题,需要一定的市场规范。

(三)综合推进构建差异化服务体系

差异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有多个模块组成。首先是产品的差异化。电商平台的产品同质化问题十分严重,同样一种产品在多个平台均可以购买并且缺乏品牌标识。品牌个性的建立是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为基础的,产品功能、产品包装、品牌设计都要具有一定的个性才能深化受众的感受。其次是价格的差异化。定制更加具有优势的价格策略是电商平台竞争的又一个重点。在传统的定价策略中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即销售的价格根据产品的成本来制定,但在电商平台中价格是根据消费群体的接受程度来制定的,消费群体总体接受程度高,商品的价格自然升高,即需求决定价格。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的地位有所升高,自主选择权利增大。在网络销售过程中,采取公开价格的方式,所有的价格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消费者自然会进行统一产品的多渠道比价,合理的差异化价格策略十分重要。一般而言,拍卖定价、免费价、使用定价都是未来定价策略的发展方向,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竞争的根本。最后,渠道选择的差异化。电商销售渠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二是宽渠道和窄渠道;三是长渠道和短渠道。不同的渠道选择会根据不同目标群体的需求,例如一些电脑品牌推出工厂对客户的高级定制服务,厂家根据客户需求直接定制客户需要的电脑系统,这种直销模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也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最佳途径。渠道的差异化也是供应链发展的基础,根据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渠道的选择,将差异化渗透到供应链中与消费者之间实现全面对接。结论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是未来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方向,在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后的电子商务产业逐步感受到了单纯的价格竞争、同质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消费者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推动了市场的进一步细分,过去的全品类营销和大规模推广已经不适于逐渐细分的市场,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聚拢渗透到供应链建立个性化的数据库,针对不同的消费者进行精准推广。因此电商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差异化数据平台的建立以及企业的品牌服务个性化,只有把握差异化营销重心,电商企业才能在不断细分的市场中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会芬.电商营销过程中的商品评价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戴开勋.差异化营销策略及应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0)

3.冀睿.浅谈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网络营销渠道[J].中国商贸,2010(29)

4.孔令辉.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应用与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7)

商业模式的差异性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品牌战略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016-02

引言

差异化战略源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所提出的竞争战略理论。波特认为:“在与同行业竞争者、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进入者威胁、替代品威胁这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涵着三类让企业成功的战略思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使企业的产品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的产品产生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树立起行业范围内的独特性。成功的差异化战略使企业在行业内建立起对付五种竞争力量的防御阵地,成为企业在该行业中赢得高水平收益的积极战略。一般而言,差异化战略的实现主要有三种途径,即产品差异化、形象差异化和市场差异化。

一、我国商业银行业竞争背景

伴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改革和加入“WTO”对外开放,我国银行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历程,逐步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央行,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的银行体系,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

截止2011年底,中国共有2家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4家城市商业银行,212家农村商业银行,190家农村合作银行,2,265家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银行,635家村镇银行以及4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39家外资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共计20万个,从业人员319万人。

随着中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业基本上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产品同质化日益加剧,具体体现在:

(一)市场定位趋于同质化

从表面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层次分明,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但,占大部分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追随模仿大型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都在实施跨区域经营战略,并且把重点都放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中心城市,都想成为全国性的大银行。绝大部分商业银行不仅在跨区域经营战略、目标客户、金融产品服务等市场定位方面都表现互相模仿其他大型商业银行的特点。这些现象致使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定位趋向同质化,在中心城市以及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拥有大部分金融服务,甚至出现恶性竞争,相比西部地区和农村的金融服务却是相对匮乏,不能很好地享有丰富的金融服务。

(二)产品服务及营销策略趋于同质化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稳定的高利差,所以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不够。客观的说,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在本质上是提供一种金融服务,几乎所有创新性的产品都能无成本的模仿。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服务产品几乎相同,大多数银行仍然“以产品为中心”,简单的模仿他行,一方面自身的业务种类增多,却导致自身质量下降,在专业性和服务方面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无法取得客户认同,当然品牌优势建立就更困难了。由于模仿的低成本,诸多商业银行在精准化营销和产品服务的营销策略方面不加大投入,而是进入了比拼费用、规模和人际关系的低质量竞争之中。商业银行产品服务及营销策略同质化,导致了不理性的市场竞争,大大削弱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三)客户定位趋同

由于市场定位和产品服务等的趋同,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定位也趋同。为了在“平均市场”中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各商业银行都将目光集中到各大型国有企业和高端个人客户上,忽略了中小企业、农民等小客户。各商业银行都致力于追求大公司和高端客户,使得商业银行间恶性竞争,从整体上降低了银行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的风险,使中小企业贷款难和“三农”贷款难问题更为凸显。

二、差异化经营的必要性

(一)差异化经营是经济学市场理论的必然过程

产品同质化是在经济学理论中市场有效配置资源重要的基本假设之一,市场竞争的最终结果是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过程。“差异化是与同质化相对的概念,是产品摆脱同质化的一个动态创新的过程“。在经济学理论中,一个行业的产品会发生如下同质化与差异化的动态转化过程:

产品1(同质化过程)产品群1(差异化过程)产品2(同质化过程)产品群2

当市场上出现了具有差异性的产品时,这种具有差异性的产品操作成功会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占领市场,该企业将获得超额的利润,其他企业为追求超额利润,便会对此类产品进行模仿,同质化产品增多,差异性则逐渐缩小,企业的超额利润已被平均利润取代,想要继续占有超额利润的企业就会对产品进行创新和升级,由此新的具有差异性的产品又形成了。

同样,我国的商业银行只有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改造,才能保证自身在市场中保持相对垄断,获取利润,提升绩效。

(二)差异化经营战略是抓住市场机遇的必然选择

目前,中国家庭财富总值超过16.5万亿美元,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日趋旺盛;2010年末小企业贷款余额已达7.55万亿元,同比增长29.3%,比大型企业贷款增速高16个百分点,由此可知小企业金融的需求规模也十分庞大;另外,人民币国际化加快推进,尤其是2009年4月试点开始至今,跨境人民币业务需求迅增。此外,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及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银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机,由此产生了许多新业务与盈利增长点,为银行差异化经营提供了各种市场机遇。客户金融需求日趋多元,为商业银行差异化经营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三)差异化经营战略是政策导向的必行之路

2013年10月,巴塞尔委员会了“中国资本监管规则与国际资本监管规则一致性的评估报告”,对中国银行业监管制度进行了积极正面的评价。中国版的巴塞尔III顺利通过国际评估,在监管方案中,银监会明确规定四大监管工具,即资本充足率、拨备率、杠杆率、流动性。在新的资本监管标准下,预计我国银行业未来5年内将会出现高达约1.7万亿元的资本缺口。在此背景下,“以量补价、外延扩张”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经营模式,由于过度依赖资本占用而难以持续,这要求银行必须改变高度同质化的经营模式,加大拓展低资本占用型业务的力度。

2013年11月,中共十三中全会的《决定》写道:“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再次明确中国进行“利率市场化”的决心,过度依赖存贷利差的同质化盈利模式的商业银行面临挑战。市场化定价逐步实现,这将导致银行业利差收窄,从而引起竞争加剧和风险加剧;同时,利率市场化也为商业银行开展产品创新和提升差异化经营能力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三、商业银行差异化经营的策略思考

(一)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的经验

诚然,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方面有着比我们更为丰富的经验:一是在市场定位方面,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差异化”的经营战略,确立了市场定位,形成了自身的经营特色,如:渣打银行注重公司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汇丰银行注重拓展公司业务、零售业务银行卡业务等;东亚银行注重零售银行;还有一些银行比较注重业务等;二是在产品及专利战略方面,其能加大科技的投入,发展高科技含量的网上银行、贸易融资等产品;三是战略联盟方面,外资银行因为无法经营人民币业务,必须注重合作,如业务方式共享和产品整合等。因此,外资银行广泛的应用战略联盟开拓在异国的金融业务。

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的经验,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在竞争中“找准目标”和“跨越式发展”,才能赶上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不落下风。

(二)根据自身情况,明确市场定位

商业银行制定经营战略最重要的是根据自身的情况,找准市场定位,明确市场定位。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增长潜力越来越大。我国各类商业银行有着发展国内市场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要重点发展国内市场,促进整个银行业发展;同时,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商业银行在进行市场定位时应有所差别,如:区域性银行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结合区域需求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在区域内站稳脚跟,提高竞争力,而不是盲目实行跨地区经营战略。另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推进,走向国际化也是我国各类商业银行应该直面的问题和共同战略的目标,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所有的商业银行都跨国经营。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商业银行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市场定位,采用不同的发展战略,促进自身发展壮大。

(三)提供个性的产品和服务

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银行产品和服务,而基本出发点则是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需要。

产品可以被模仿,而服务文化和特色则是很难被模仿和照搬的。我国商业银行应当从产品导向型的经营理念转变为客户导向型的经营理念,由此在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时,就要对服务的客户进行区分,进而总结分析相对应提供不同的服务和产品,可以按行业、规模和年龄及职业等来划分,其中要着重按照客户与银行的往来关系和客户自身的经营、收入情况来划分。由此,可以创造自己的经营特色、产品特色和服务特色,不但有利于银行对客户的管理,还可以集中银行资源,为客户提供最周到、最完善的服务,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形成差异化经营模式。

(四)实行品牌战略

诚然,产品、服务、技术以及流程可以不被竞争对手模仿,而一个卓越的品牌却无法被复制,所以,品牌差异化是我国商业银行解决同质化竞争的重要途径。从微观层面来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主要停留在产品和市场以及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商业银行据此只能获得短暂的优势,只有执行品牌差异化战略,才能真正提高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从根本上解决银行经营同质化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客户认可、信赖的品牌。这要求,商业银行在品牌差异化战略中,一方面不但要注重品牌的整体打造,而且要重视产品的宣传和研发,另一面要努力维护品牌形象。,具体就是:认真分析市场环境,结合自身优势,进行产品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服务和产品,形成品牌效应。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实行差异化经营是趋势所向,却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逐步改革和推进。从当前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差异化经营还有很长的路走。只有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明确市场定位、提供个性的产品和服务,实行品牌战略,才能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监管管理委员会2011年年报,2012年4月,99-103

[2]尚文程,中小银行的差异化战略,经济导刊,2010年第9期,24-25

[3]朱海莎.商业银行差异化经营战略初探[J].管理现代化,2005(4)

商业模式的差异性第5篇

从同质化竞争中发现差异化机会

价格战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让企业很喜欢,又让企业很受伤。

装载机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加入WTO之后极少数没有被外资品牌大规模侵入的领域,国产装载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5%以上,而国产挖掘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仅有5%左右,二者之间形成鲜明对比。究其原因,尽管国产装载机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但行业发展比较成熟,整机制造企业和配套企业数量比较多,使得产品价格优势非常明显,并成为拥有先进技术的外资品牌也难以逾越的市场屏障。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国内装载机生产企业大多是“总装模式”,即依靠外采零部件及总成组装产品,缺乏核心技术。2000年,被称为国产装载机两大巨头之一的厦工发动价格战,行业内主要品牌迅速跟进,包括业内另一大巨头——柳工,使价格战迅速波及整个装载机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山工面临两难选择:参与价格战可以提升产品销量,但能否抵消因降价而损失的利润却难以预料;不参与价格战,产品销量肯定会受损失,一样会损失利润。当时,笔者陪同山工决策者一道深入到市场一线进行了为期半个多月的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参与价格战的企业并没有从价格战中获得预想的市场效果,反而损失相当部分利润,且整体市场竞争格局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没有参与价格战的山工,由于产品质量过硬和服务及时,销量还略微增长。这时,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显现出来:既然不降价也可以维持相同的销量,那么山工能不能不参与价格战也可以提升销量呢?我们注意到,客观方面,当时的生产企业已经超过100家,而市场年需求总量仅3万来台,平摊到每个企业只有区区300台,不仅谈不上什么规模效益,而且产品同质化现象相当严重,很多品牌甚至就是“孪生兄弟”,图纸一样、工艺一样、配置也一样。主观方面,山工即使销量增加一倍,所获得的规模效益也并明显,不能形成竞争优势。与其降价销售,不如让利给商,提高商的销售积极性。另外,山工装载机属于国产装载机产品中的异类,其定轴式传动系统属于“少数派”,本质上有别于采用行星式传动系统的绝大多数竞争对手。经过深入探讨,我们从山工产品与主要竞争对手的比较中挖掘出产品、服务、销售等三大方面的差异。浮出水面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就像一把熊熊燃烧的大火,指明了山工未来市场竞争方向的同时,还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信心。

差异化竞争“铁三角”

2001年下半年,山工开始全面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即通过差异化产品打开市场、差异化销售推进市场、差异化服务占领市场,实现三者之间的互动,最终将山工塑造成为一个个性化品牌(即差异化品牌),如下图:

作为一种工业产品,装载机的购买是一个理性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吸引用户的往往是产品的某一个特性,而促使用户下决心购买的则是产品各方面特性在用户心目中的综合得分。对于山工装载机而言,产品差异化是用户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最具吸引力的产品特性。用户通过差异化产品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山工产品与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恰好是用户非常需要而普通装载机产品所不能提供的。因此,在山工差异化竞争策略中,产品差异化是三个差异化之中最突出的“一极”,也是必须突出的“一极”!

山工的“铁三角”差异化竞争策略完全是针对国内装载机市场产品同质化竞争的状况而设计出来的。在这个“铁三角”中,差异化产品被认为是差异化竞争策略的龙头,是带动整个差异化竞争策略的先决条件,而差异化销售和差异化服务则被视为差异化竞争策略的两翼,发挥辅助与支持作用。但是,单一的差异化产品并不能决定差异化品牌的成功建立,原因在于国产装载机技术水平与小松、卡特彼勒等世界知名品牌的产品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现阶段山工差异化产品所采用的技术只是浅层次的,产品本质(如核心技术、配置等)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从根本上并不足以支撑一个差异化品牌的建立。如果,我们把产品称之为“硬件”,那么,一个缺乏“独门绝技”的硬件被模仿的可能性大大超过销售、服务等“软件”。所以,山工差异化竞争策略没有选择单极化的差异化产品,而是“突出硬件,软硬结合”,选择了“铁三角”这样一个稳定的策略模式。

从山工差异化竞争策略可以看出,工业产品的差异化与消费类产品的差异化有着很大的区别。消费类产品的差异化往往是突出某一个点,而不会强调一个面、一个体系,因为消费类产品对售后服务的依赖性较弱。工业产品作为生产工具,无论是使用强度,还是连续使用的时间,都是消费类产品难以相比的,售后服务不可或缺。

用差异化产品获得相对竞争优势

由于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差距,国内很多企业在产品研制方面几乎是全面采用“拿来主义”,用仿制替代研制,什么产品畅销就仿什么。于是,大厂跟着国外跑,小厂跟着大厂跑,个体户跟着小厂跑,这就是工业产品同质化竞争产生的根源。

山工是国内最早生产装载机产品的专业制造商,也是最早将斯太尔发动机引入工程机械领域的厂家。“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山工曾经因为大胆采用斯太尔发动机,而在装载机市场大出风头,斯太尔发动机成为山工产品的最大卖点,也是与竞争对手之间最大的差异点。随着斯太尔发动机被越来越多的装载机品牌采用,山工产品的相对优势已经不再明显,发掘新的差异点就成为山工开发差异化产品的前奏。最初,山工差异化产品的开发是受到煤场用户的启发。有用户反映,山工装载机的力量要比同等配置的其他品牌装载机产品大不少,如果换上一个容量更大的铲斗,就能大大提高作业效率。顺着这条线索,山工研发部门迅速组织人员进行论证、开发、试制,很快就拿出了第一个差异化产品——山工“装煤王”,实地使用之后,效果非常好。“装煤王”的成功,使山工认识到差异化产品的开发必须是将自身产品的特点与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不顾自身产品特点开发出来的产品往往“中看不中用”。为了加快差异化产品的开发速度,山工不仅将研发部门一分为二,在销售公司专门设立市场开发处,负责差异化产品的研制;还出台激励政策,鼓励销售人员和商深入市场调研,寻找差异化产品线索。在很短的时间里,山工先后成功推出“岩石王”、“掘土王”、“装砂王”、“高原王”、“高卸王”等差异化产品,特别是ZL50F“岩石王”,因其力大耐磨而成为石料场、采矿场等用户的首选产品。2002年,在山工全年销售量中,差异化产品所占比例已经接近40%,被销售人员亲切地称之为“攻城拔寨的急先锋”。不止如此,山工差异化产品的推出,还带动整个装载机行业开发差异化产品的风潮。

与研制全新产品相比,差异化产品研发的速度要快得多,而且市场接纳速度也快得多,能够给企业迅速带来经济效益,是一种“短平快”式的市场竞争策略。需要指出的是,现阶段差异化产品实际上是常规产品的变形产物,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化产品。企业在实施差异化产品开发的时候,不能“因噎废食、逐本求末”,必须将新产品的研发与差异化产品的研发同等重视。当然,如果企业实力雄厚,完全可以考虑研发真正的差异化产品,从产品实质上寻求差异性,避免同行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进行仿制。

用差异化销售落实相对竞争优势

所谓“差异化销售”,指的是产品销售模式的差异化。山工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中最早实施制销售模式的企业之一,当很多同行还停留在产品直销阶段的时候,山工已经在全国各地设立了数十家商,通过商销售山工产品。2000年前后,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程度的深化,工程机械用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以国有企业用户为主体转变为以个体用户为主体,企业直销模式显然难以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特别是装载机这样需要量比较大的工程机械产品,必须通过商进行销售。

当时,以柳工、厦工为代表的装载机生产厂家都采用多家模式,即在一个区域市场同时设立多个商。多家模式对厂家提高销量有一定好处,也便于厂家控制商,但弊病是商之间很容易形成恶性竞争,拼杀价格。由于装载机产品属于高度同质化产品,价格战已经让商进入微利状态,同一品牌的商之间再拼价格,商基本上就无利可图了,甚至连年终返利都会提前预支用来拼价格。山工在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商的利益保障问题。山工认为,商是整个产品价值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商没有销售企业产品的意愿和积极性,企业即使有再好的产品也难以获得满意的销量,只有商获得满意的利润,企业产品才会占领市场。因此,山工果断地对全国的商进行了重新调整,将销售模式进一步界定为区域独家销售模式,每一个区域市场只设立一家商,严格划分市场范围,禁止跨区销售,从体制上避免了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区域独家销售模式解除了商的后顾之忧,明确了责任与义务,商的利益得到保障。这样一来,商对销售拥有绝佳卖点的山工差异化产品就不仅有热情,更有动力!事实证明,山工商的单台利润水平远远超过竞争品牌,差异化销售不仅给商带来了实惠,也直接提升了山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山工的差异化销售并没有因此而止步。2002年,山工本着“突出重点,精耕细作”的市场原则,将全国市场划分为重点区域市场与一般区域市场,并细分重点区域市场,杜绝空白市场。2003年,山工向商推出“大额买断制”销售方式,进一步让利于商的同时,加快了企业资金周转速度。为了继续强化精耕细作,山工还积极鼓励和引导商开展网络建设,在用户集中的地方设立二级销售与服务网络,让用户能够“就近购买、就近维修”。

市场营销的核心思想就是“满足顾客的需求”,差异化销售正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人们对厂商关系的认识存在极端化倾向,有的人认为厂商之间是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有的人认为厂商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差异化销售则是以一种十分务实的态度看待厂商关系,将商视为厂家的利益共同体,用市场共识和利益保障来打动和激励商,使商的销售工作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在山工的差异化销售中,我们不难看到,销售模式的每一个变化都是紧紧围绕市场和产品来进行的。因此,差异化销售并不是指形式上的差异,而是“立足自我、服务自我”所带来的差异。

用差异化服务保证相对竞争优势

从事工业产品销售的人可能都知道,第一个产品是销售人员卖出去的,从第二个产品开始都是服务人员卖出去的。由此可见,售后服务对于工业产品销售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在山工,无论是服务理念“满足用户的需求是我们的最低工作标准”,还是服务口号“山工服务、全力以赴”,都表明山工始终将用户服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山工认为,售后服务尽管是属于滞后环节,但在下一次销售过程中又会变成前置环节,服务是保证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手段。因此,山工在设计差异化服务的时候,只考虑一个问题:如何让用户得到更快更专业的服务?山工服务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模式,二是服务承诺。

前面也曾提及,装载机行业由于发展比较成熟,无论是维修服务人员,还是配件供应,都比较充足。大多数装载机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工作基本上都是委托商负责,甚至委托社会专业维修机构负责。山工的售后服务则显得有些“另类”,不仅全部服务都是由厂家自己来承担,而且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维修中心,使服务开始超更加专业化、企业化的方向发展。对此,山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商只负责销售,发挥的是专长,还能更加专注,把销售这一件事情做到最好也是很不容易的;厂家负责售后服务,不仅服务更快捷、专业,还能在最短时间将产品质量、性能问题反馈回来,提高厂家的市场反应速度;另外,用户对厂家服务人员的信任度更高,这也从侧面促进了商的销售。目前,山工已经在全国各地设立数十家维修中心,其中大多数是与当地商合资建立的,这种全新的服务合作模式将厂商利益关系紧紧绑在了一起。

除了服务模式的创新之外,山工在服务承诺方面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以质保期为例,国内装载机生产厂家普遍承诺“3个月”或“半年”,而山工却率先承诺“质保一年”,被许多同行认为是冒险之举。其实,山工在推出“质保一年”之前,内部意见也不统一,很多人认为山工“质保半年”的服务承诺已经居于行业领先水平,再提高承诺标准,只会给自己找麻烦,增加服务费用。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大家逐渐形成共识:山工产品质量完全可以支持“质保一年”,而不至于导致服务费用大量增加;好的产品质量也是一种营销资源,可以通过服务承诺标准的提高来转化成为一种竞争力;而且,这样的服务承诺对于山工来讲是新的竞争力、新的卖点,对于大部分竞争对手来讲是一种难以超越的竞争壁垒(质量难以保证半年以上);利用新行业标准打击竞争对手,同时还能有效避免竞争对手模仿。

服务在很多工业产品制造商眼中,仍然停留在“服务是销售的补充”的认识水平上。山工的差异化服务非常明白地告诉我们,服务也可以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竞争手段,更关键是告诉我们要学会用系统整合营销资源,制造差异,就是制造竞争优势。

商业模式的差异性第6篇

【关键词】古诺模型 差异化 成本优势

1838年法国经济学家古诺(Augustin Cournot)最早提出了一个双头垄断市场的数学模型,用以研究一个产业中两个厂商在相同条件下的均衡产量问题。该模型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即两个生产厂商所生产的商品是同质的、无差异的。将该模型推广到N个厂商时,该假设将保证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形成。事实证明,当存在无数家厂家进行同质产品的古诺竞争时,市场最终将趋于完全竞争。但是,完全竞争的条件过于苛刻,现实中,即便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家电产业,由于存在着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差异,厂商也往往具备一定的定价能力,而不是价格的完全接受者。产品差异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强调两点:第一,产品的差异在市场过程的运行和价格决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第二,产品差异已被厂商视做一种主要的战略变量,借此尽量弱化由激烈的价格竞争所导致的不稳定和破坏作用。基于产品差异化理论,本文用替代因子这一变量刻画同一行业中两种产品之间的需求替代性,并同时考虑不同产品之间的成本差异,通过建立差异化古诺竞争模型,讨论影响两个厂商市场均衡结果的因素并将之推广到N个厂商。

一、模型建立

考虑两家厂商1和2,分别生产两种差异化产品,边际成本分别为c1、c2。根据前面的分析,产品1的价格p1不仅取决于自身的需求量q1,也取决于产品2的需求量q2。根据需求定律,p1

随着q1的增加而降低,而由于产品间的替代性,q2的增加将对产品1造成影响,间接地使p1有所下降。厂商1的逆需求曲线可以写成:p1=?琢1-?茁1q1-?琢2q2。其中:?琢1为产品1的最大保留价格;?茁1为产品1的需求量对价格的影响;?琢2为厂商2的产量变化对厂商1生产产品价格的影响,这里可以理解为产品2对产品1的替代程度,称为替代因子。同样可以写出厂商2的逆需求曲线(符号意义与上类似):p2=?琢2-?茁2q2-?琢1q1。为简化分析,这里取?琢1=?琢2=?茁1=?茁2=1,得到:p1=1-q1-?琢2q2;p2=1-q2-?琢1q1,厂商1的利润:?仔1=p1q1-c1q1=(1-q1-?琢2q2-c1)q1,为保证理论最大化,对q1求偏导,并令其为零: =1-2q1-?琢2q2-c1=0,得到厂商1的反应函数:q1= ,同样得到厂商2的反应函数:q2= ,两家厂商获得均衡解(q1,q2)。

上述推导说明,即使考虑了差异化变量,厂商1和厂商2在静态博弈时仍然存在纳什均衡解。根据纳什均衡的定义,(q1,q2)应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所有厂商已经达到效益最大化,没有改变价格和产量的动机;二是所有厂商都已经考虑了对手的反应。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纳什均衡的条件很苛刻。厂商不可能获取完全的市场信息,同样厂商对于对手的反应往往有时滞或者不符合理性的反应。更为重要的是在网络经济时代,建立标准是获得正反馈的重要手段,往往导致赢家通吃,而拓展市场占有率是建立标准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厂商往往致力于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产量。以厂商1为例,为扩大产量,应该降低c1和?琢2。c1代表成本,意味着厂商为了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应该精简成本;?琢2代表厂商2的产品对于厂商1产品的替代性,降低?琢2意味着执行差异化战略,降低产品间的可替代性。

二、模型推广

下面考虑N个厂商时的古诺差异化模型。假设产业中存在N个企业,符合上述模型设定条件,将企业i的竞争对手的产出向量记为:q1={q1,q2,…,qi-1,…,qN}。企业i的利润函数为:?仔1=p(q1,q-i)q-i-Ci(qi),其边际收益函数为:MRi=P(qi,q-i)+ qi,当q-i给定时,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MC,由此推导出: = qi,用Si= 代表企业i的市场份额,ε=-代表需求的价格弹性,则上式可表达为: = 。

设{q,q,…,q}代表古诺均衡时各个厂商的产量,Pc代表古诺均衡价格。上式可写为 = 。考察此表达式可知:第一,厂商市场力量受到需求价格弹性的限制,需求弹性越小,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部分越多。即差异化因子?琢-i越小,厂商获得收益越大。第二,边际成本和市场份额间存在内生关系,边际成本较低的企业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因此效率越高的企业规模越大。第三,竞争者越多,每个厂商的市场份额越小,市场力量也越小。显示了进入壁垒对于企业市场力量的重要性:如果进入壁垒越高,竞争者数量越少,企业市场力量就越强。

【参考文献】

[1] 罗仁会、黄茂萍:需求相关产业影响下双头垄断Cournot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5(2).

商业模式的差异性第7篇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8-0062-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8.14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在银行监管尤其是资本监管日趋严格、经济周期性波动加剧、经济转型加快推进,以及多层次银行体系逐步建立的大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只有找准定位,明确方向,与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实施差异化竞争,并形成自身特色,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但从目前来看,在监管政策、银行业体系等外部宏观环境因素,以及股权结构、绩效考核制度、战略定位等内部微观环境因素的制约下,城商行大多缺乏特色,定位和发展方向同质化现象严重。本文在对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差异化发展是城商行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定位和服务高度同质化的大环境下,小而全、无差异的发展道路虽然可以令城商行在短期内实现快速发展、迅速做大规模,并获得不错的收益,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多层次银行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金字塔式客户结构和市场分层的逐步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将是城商行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1]。

(一)城商行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是我国构建多层次银行体系的现实需要

从国外情况来看,一个由不同规模、不同定位和服务对象,以及不同特色的各类银行组成的多层次银行体系,既是一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国经济中不同主体对金融服务差异化需求的结果。目前,我国银行业在规模角度已形成由大型、中型和小型银行组成的多样化银行体系,但从市场定位和服务对象角度来看,多层次、多样化的银行体系尚未成形。尤其是除农村金融机构外,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服务对象和发展模式高度趋同,从而造成大中型客户金融服务竞争过度,小微型客户金融服务供应不足;金融资源向大中城市集聚,农村金融服务薄弱等现实问题。因此,完善多层次、多样化的银行体系,尤其是进一步强化和大力发展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三农”的银行机构,将是我国银行业下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在此过程中,对于城商行而言,针对自身特点和比较优势,确定一条不同于大型银行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既是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多层次银行体系的现实选择。

(二)差异化发展是城商行适应日趋严格的监管约束和资本约束的必然选择

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明显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强化资本监管是其中的重点。以我国为例,银监会先是将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从8%分别提高至11%和10%[2];此后,又提高了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的门槛,并进一步强调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情况的动态监管和反周期监管,资本监管要求大幅提高。加之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的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的信贷大投放,包括城商行在内的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约束和瓶颈日益凸现,原有的做大规模、依赖存贷利差的发展模式受到冲击。特别是对城商行而言,资本补充难题更为突出,必须尽快改变现实中追求大客户、大项目的高资本消耗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单位资本的使用效率和产能。唯有此,才能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存在的业绩波动、资本约束和发展的不稳定问题,这就要求城商行从大型银行的老路转向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三)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是经济转型和银行业发展模式转变的最终结果

表面上看,2008年金融危机是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更深层次上却是对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冲击,加剧了我国经济转型的紧迫性。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将从投资和出口拉动型转向消费推动型,经济发展速度也将由超常规转向稳定适度;短期来看,危机时期超常规的经济刺激政策将逐步转向正常化,超常规的货币投放、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也将趋于稳定,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信贷大投放格局将发生实质性改变。商业银行大放贷、大发展的模式将难以维系,商业银行必须转向中小企业、高科技、新能源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寻求发展空间。规模实力较小的城商行更需要先行一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此外,经济转型带来的将是银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变,特别是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逐步缩小,传统吃利差的发展模式受到挑战,这也要求商业银行尤其是定价能力相对较弱的城商行尽快调整业务结构,转变发展模式,形成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

二、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理论上讲,城商行是最有条件,也最容易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商业银行,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除少数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坚持并深化“服务中小”的市场定位,在中小企业服务方面形成特色,走出一条不同于其它银行的道路;大多数城商行偏离了服务中小的市场定位,片面追求“小而全”,走上与大型银行高度同质化的发展道路,传统优势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缺乏。究其原因,就在于内外部六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外部环境因素

1.银行业“大而不倒”规律。由于银行的业务活动涉及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银行的破产倒闭往往会对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巨大冲击。正因为此,各国政府在对待银行倒闭问题上通常持谨慎态度,特别是对大型银行一般不会轻易让其破产,这就是银行业有名的“大而不倒”规律。此次金融危机中,美联储“对陷入困境的大型银行施以援手,对同样苦苦挣扎的中小银行却袖手旁观”的做法,无疑将进一步强化人们对“大而不倒”的认同。出于相同的考虑,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同样具有做大规模寻求政府隐性支持的冲动,体现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就是热衷于做大项目、抢大客户,快速做大规模。

2.“歧视性”监管政策。不完善、带有“歧视性”的差异化监管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小银行的定位和发展道路。通常情况下,监管机构会对商业银行业务资格的获得和市场准入设置一系列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资产规模。要想取得某些业务资格和市场准入,商业银行必须达到一定规模,这必然会加剧商业银行做大规模的冲动。以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为例,城商行必须达到银监会规定的规模才有可能获得跨区域发展的资格,定位和业务是否有特色等问题则不属于准入指标的内容。此外,对中小企业业务缺乏针对性和差别化的监管措施也使得城商行开展中小企业业务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比如银监会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核销、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等方面的相关规定与大企业的要求基本完全一致。出于资产质量考核以及投入产出的考虑,城商行自然倾向于做大企业,从而加剧国内商业银行定位的趋同。

3.不完善的银行体系。从资产规模、经营地域和所有制性质角度来看,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涵盖各种类型、多样化的银行体系。但从定位和服务对象角度来看,则显得相对单一,差异性、层次性并不明显。除农村金融机构和少数城商行外,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经营地域和规模差异显著,但在定位和服务对象上并无实质性区别,这种定位单一、高度同质化的银行体系不可避免影响到城商行的定位和发展道路。出于生存和做大规模的考虑,城商行只能努力做到“小而全”,与大型银行展开直接和正面竞争,并最终导致其在定位、产品和服务上的差异化逐渐丧失,整个银行体系中的商业银行大多以“相同面孔”示人。

(二)银行内部因素

1.地方政府的干预。随着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直接干预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规范和解决。但地方政府对城商行高管人员任免的干预和控制仍较为突出,造成城商行高管人员在短期内的频繁变动,高管人员的任期变得不确定。在任期短期化的情况下,这些高管人员显然没有动力花费大量精力和资源用于城商行长期特色和竞争力的培育,而更愿意将资源和精力用在短期见效快的经营管理活动上。体现在现实中,就是短期内对做大规模贡献大的那些业务和产品受到重视,与大型银行争抢大客户、大项目。由此来看,地方政府的干预对城商行定位和发展的影响程度要远远超过其他各种因素[3]。

2.不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好比交通指挥棒,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引导和激励商业银行沿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前行,而不科学、不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则恰好相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制度主要包括规模指标、质量指标和盈利指标等三方面的指标,又以规模指标为主,基本不涉及特色培育、竞争优势等方面的内容。城商行也不例外,在这样的绩效考核制度下,各分支行必然将精力放在那些能迅速增加规模和盈利的业务和客户身上。大客户、大项目成为各类商业银行争抢的对象,各商业银行在定位和服务对象上的差异也就不明显了。

3.战略定位摇摆不定。城商行未能实现与其它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战略定位的不明确。城商行在其成立伊始就确立了“服务地方、服务市民、服务中小”的定位。但长期以来,城商行并未能坚持并深化这一定位,而是呈现出摇摆不定。定位的摇摆不定使得城商行原有比较优势和特色逐渐丧失,并最终走上大型银行的老路。某种意义上说,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战略定位,实现定位的差异化。只有差异化的定位才能实现差异化发展的格局。

三、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中央银行、监管机构、地方政府以及城商行等各有关方面应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解决影响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引导和促使城商行实施差别定位,打造与自身情况相适应的业务特色和竞争优势,最终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一)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银行业运行环境

针对我国银行业存在的“大而不倒”规律以及城商行千方百计做大规模以寻求政府隐性保护的现实,中央银行应尽快建立覆盖国内各类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并根据不同银行的风险状况实施差别化的存款保险费率,以消除大型国有银行享有的政府隐性支持的政策红利。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将通常情况下只有大型银行才可能享有的政府隐性支持转化为所有银行都享有的存款保险支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商行做大规模的冲动,使其更加专注于培育业务特色和提升竞争力[4]。

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现有的差异化监管政策,对专注于中小企业、三农金融等业务的城商行给予监管倾斜,对此类业务领域实施差异化的监管要求和监管措施。在城商行的市场准入问题上,改变目前过于强调资产规模的准入指标体系,转向以风险为核心、对整体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的做法,并对具有业务特色的城商行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以鼓励城商行寻求差异化发展。从培育多元化、多层次银行体系视角入手,从政策和监管层面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尤其是以城商行为主体的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给予适当规划和引导。通过性质界定、经营区域划分、差别税收政策等制度安排,促使各类商业银行逐步摆脱同质化的发展道路。

(二)优化股权结构,减少地方政府干预

针对因地方政府的干预而造成城商行高管人员任期不确定,进而导致城商行发展的短期化问题,应从三方面加以改进:一是进一步优化城商行的股权结构,降低地方财政的持股比例,适当引入民营资本,通过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实现对财政大股东的制衡。二是地方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从行政管理者角色转变为股东出资人角色,更多地从出资人的角度行使股东应有的权利,减少对城商行经营管理活动尤其是高管人员任免的直接干预;同时,城商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将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管理和诉求通过公司治理平台加以体现。三是适时引入战略投资者,促使公司治理的优化,在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中形成战略投资者对财政股东的有效制衡;通过战略投资者的引入进一步培育城商行的公司治理文化,促使公司治理各方进一步转变观念,找准定位,既充分行使权力,不越位,又切实承担职责,不缺位。

(三)明确战略定位,建立健全战略管理体系

城商行发展的同质化从根本上而言源自其战略定位的缺失和战略管理体系的缺乏。因此,明确战略定位,并建立健全战略管理体系,是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前提,具体主要有以下两点。

1.明确战略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形成发展特色。从目前来看,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明确定位并寻找潜在特色领域:一是从当地经济金融发展特色或区位优势入手,开发特色产品或服务;二是依托大股东资源,形成与其他银行的差异化竞争和特色发展,如平安银行利用平安集团的综合化经营平台向客户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昆仑银行依托中石油资源开展相关业务等;三是从目前相对比较薄弱的金融服务领域寻找商机,如小企业金融服务、农村信贷等;四是开发新产品,形成先发优势,如包商银行开展的小微贷款业务等。

2.建立健全战略管理体系。针对长期以来战略管理薄弱的现实,城商行应考虑设立相应的部门专门行使战略管理职能,该部门应直接向董事会负责,可以是独立的部门,也可以与董事会办公室或发展研究部门合二为一。按照城商行确定的战略定位和方向,战略管理部门负责拟定未来发展战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很关键的一点是要赋予战略管理部门战略评价和考核职能,通过战略管理部门职能的发挥,将银行的总战略和战略目标以发展规划的形式得以体现,并分解落实到各业务条线的分规划中,逐步建立起总战略与分战略、五年规划与年度计划相结合,涵盖战略研究、战略规划、战略控制和评价反馈的完善的战略管理体系。此外,通过加强战略研究和战略控制与评价,进一步提升董事会的战略决策水平,强化董事会的战略管理职能。

(四)打造业务专长,培育核心竞争力

从业务发展角度来看,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关键和核心举措是根据自身比较优势打造业务专长、培育业务特色,进而形成核心竞争力,具体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做强传统优势领域,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围绕中小企业服务、市民服务等传统优势领域,进一步加大投入,建立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专门的业务流程;探索建立专业化的运作模式,开发针对性的特色产品,着力解决现有产品种类少、还款方式不够灵活、差异性不够等问题,突出方便性、灵活性和及时性,建立起多样化、覆盖客户各方面需求的产品体系,培育业务品牌;在服务功能完备的同时形成与大型银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2.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提高运行效率。城商行在对特色业务实施专业化经营的同时,还需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再造。按照以客户为中心、提高运行效率的总体原则,将原有的总行与支行之间、总行不同部门之间相对分割的块状业务流程,转变为垂直化、集约化的、条状业务流程。与之同时,通过在条线内配置专业化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整个业务条线的专业化运作水平和效率,并有效降低来自于行政管理条线的干扰。

3.做深做透区域市场,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开发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形成比较优势和自身特色;对区域市场实施细分,推出差别化的服务方案,建立起全方位、与区域内各细分市场完全对接的营销和服务体系;实施组织架构改革,建立扁平化、高效率、立足区域市场的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提高在区域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服务效率,做深做透区域市场,并在该区域内形成竞争优势。

(五)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实现做大规模与做出特色的统一

城商行战略定位的落实、业务特色的培育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进而实现差异化发展,既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不完善,尤其是绩效考核制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城商行差异化发展的进程,甚至于使其走上相反的道路。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制度是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针对目前大多数城商行对分支机构的绩效考核制度侧重于规模、速度和盈利指标的现状,应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特色业务培育、特色业务的增长以及特色业务对利润的贡献等指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激励分支机构在做大规模的同时形成业务特色。同时,为了解决分支机构过于追求短期发展而忽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适时引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指标,降低分支机构不顾风险的盲目扩张冲动,并通过将风险因素引入考核,平滑银行的发展波动和大起大落的业绩周期,实现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的统一。

对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人员的不完善的考核奖励制度是造成城商行追求规模胜过追求特色、追求短期业绩胜过追求长期发展的重要原因。对此,在传统的针对短期业绩的考核奖励制度基础上,引入与长期业绩挂钩的股权激励、延期支付等长期激励机制。通过将薪酬奖励与银行的长期业绩表现挂钩,促使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人员克服经营管理行为的短期化,促使其关注并将资源和精力投向“培育业务特色”、“塑造竞争优势”等对银行短期业绩贡献不大但却是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领域,实现银行长期发展与短期发展、做大规模与做出特色的协调统一。

(六)实施有区别的资源投入政策,强化科技和人才对差异化发展的支撑

资源不足,尤其是人才缺乏和科技落后是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城商行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制肘。为此,城商行需要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并实施有区别的资源投入政策。一是围绕战略定位,加大对特色业务的资源倾斜力度,比如为确保分支机构开发和培育特色业务的积极性,在发展初期给予一定的考核保护期或者补贴;为尽快开辟市场,将营销费用向特色业务领域倾斜等;通过资源倾斜政策,将有限资源集中于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关键领域――特色业务,促使该类业务的快速发展。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尤其是特色业务领域的专业人才,并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通过业务能手带教、与国外先进同业或国内外研究机构共同培养、外派同业锻炼等方式,在银行内部建立起一支与未来业务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相适应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三是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对现有核心业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对经营管理的支撑能力,尤其是对创新的支撑;根据已有和潜在业务特色,开发相适应的业务系统,提高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朝晖.城商行应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N].中国证券报,2010-04-02.

[2]高晨.银监会明确资本红线大行资本充足率底线为11%[N].京华时报,2009-12-07.

[3]张吉光.城商行公司治理:从“形似”走向“神至”[J].当代金融家,2010(6):61-63.

[4]张吉光.存款保险推出恰逢其时[N].中国经济导报,2004-06-19.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City commercial bank’s achieving differentiation development

ZHANG Ji-guang

(Strategic Management Department, Bank of Shanghai, Shanghai 200072,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