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未来的医学技术(合集7篇)

时间:2023-09-11 17:25:53
未来的医学技术

未来的医学技术第1篇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主要是应用工程学的概念及方法,并基于工程学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其实医学影像技术还是医学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物理学的概念和方法及物理原理发展起来的先进技术手段。医学影像信息包括传统X线、CT、MRI、超声、同位素、电子内窥镜和手术摄影等影像信息。它们是窥测人体内部各组织,脏器的形态,功能及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胶片为主要方式的显示、存储、传递X-ray摄像技术已不能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发展的需求,医疗设备的数字化要求日益强烈,全数字化放射学、图像导引和远程放射医学将是放射医学影像发展的必然趋势。

1 传统摄影技术在摸索中进行

1.1 计算机X线摄影

X射线是发展最早的图像装置。它在医学上的应用使医生能观察到人体内部结构,这为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在1895年后的几十年中,X射线摄影技术有不少的发展,包括使用影像增强管、增感屏、旋转阳极X射线管及断层摄影等。但是,由于这种常规X射线成像技术是将三维人体结构显示在二维平面上,加之其对软组织的诊断能力差,使整个成像系统的性能受到限制。从50年代开始,医学成像技术进入一个革命性的发展时期,新的成像系统相继出现。70年代早期,由于计算机断层技术的出现使飞速发展的医学成像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到整个80年代,除了X射线以外,超声、磁共振、单光子、正电子等的断层成像技术和系统大量出现。这些方法各有所长,互相补充,能为医生做出确切诊断,提供愈来愈详细和精确的信息。在医院全部图像中X射线图像占80%,是目前医院图像的主要来源。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X射线机的结构简单,图像分辨率也较低。在50年代以后, 分辨率与清晰度得到了改善,而病人受照射剂量却减小了。时至今日,各种专用X射线机不断出现,X光电视设备正在逐步代替常规的X射线透视设备,它既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病人的X线剂量;又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字成像技术越来越广泛地代替传统的屏片摄影现阶段,用于数字摄影的探测系统有以下几种: (1)存储荧光体增感屏[计算机X射线摄影系统(computer Radiography.CR)]。

(2)硒鼓探测器。(3)以电荷耦合技术(charge Coupled Derices.CCD)为基础的探测器 。(4)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a:直接转换(非晶体硒)b:非直接转换(闪烁晶体)。这些系统实现了自动化、遥控化和明室化,减少了操作者的辐射损伤。

1.2 X-CT

CT的问世被公认为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的重大突破,因为他标志了医学影像设备与计算机相结合的里程碑。这种技术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所谓“先到断层成像”(FAT),另一种模式是“光子迁移成像”(PMI)。

1.3 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现称为磁共振成像。它无放射线损害,无骨性伪影,能多方面、多参数成像,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不需使用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结构等独特的优点。

1.4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它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将造影部位注射造影剂的透视影像转换成数字形式贮存于记忆盘中,称作蒙片。然后将注入造影剂后的造影区的透视影像也转换成数字,并减去蒙片的数字,将剩余数字再转换成图像,即成为除去了注射造影剂前透视图像上所见的骨骼和软组织影像,剩下的只是清晰的纯血管造影像。

2 数字化摄影技术

数字X射线摄影的成像技术包括成像板技术、平行板检测技术和采用电荷耦合器或CMOS器件以及线扫描等技术。成像板技术是代替传统的胶片增感屏来照相,然后记录于胶片的一种方法。平行板检测技术又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结构类型。直接FPT结构主要是由非品硒和薄膜半导体阵列构成的平板检测器。间接FPT结构主要是由闪烁体或荧光体层加具有光电二极管作用的非品硅层在加TFT阵列构成的平板检测器。电荷耦合器或CMOS器件以及线扫描等技术结构上包括可见光转换屏,光学系统和CCD或CMOS。

3 成像的快捷阅读

由于成像方法的改进,除了在成像质量方面有明显提高外,图像数量也急剧增加。例如随着多层CT的问世,每次CT检查的图像可多达千幅以上,因此,无法想象用传统方法能读取这些图像中蕴含的动态信息。这时在显示器上进行的“软阅读”正在逐渐显示出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软拷贝阅读是指在工作站图像显示屏上观察影像,就X线摄影而言这种阅读方式能充分利用数字影像大得多的动态范围,获取丰富的诊断信息。

4 PACS的广阔发展空间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有医学影像设备延续了几十年的数据采集和成像方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医生的需求。PACS系统应运而生。PACS系统是图像的存储、传输和通讯系统,主要应用于医学影像图像和病人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并且可以与医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放射信息管理系统等系统相连,实现整个医院的无胶片化、无纸化和资源共享,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远程会诊,或国际间的信息交流。PACS系统的产生标志着网络影像学和无胶片时代的到来。完整的PACS系统应包含影像采集系统,数据的存储、管理,数据传输系统,影像的分析和处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是整个PACS系统的核心,是决定系统质量的关键部分,可将各种不同成像系统生成的图象采入计算机网络。由于医学图像的数据量非常大,数据存储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光盘塔、磁带库、磁盘陈列等都是目前较好的存储方法。数据传输主要用于院内的急救、会诊,还有可以通过互联网、微波等技术,以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实现远程诊断。影像的分析和处理系统是临床医生、放射科医生直接使用的工具,它的功能和质量对于医生利用临床影像资源的效率起了决定作用。综上所述,PACS技术可分为三个阶段,(1)用户查找数据库;(2)数据查找设备;(3)图像信息与文本信息主动寻找用户。

5 技术----分子影像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今天已具有显微分辨能力,其可视范围已扩展至细胞、分子水平,从而改变了传统医学影像学只能显示解剖学及病理学改变的形态显像能力。由于与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奠定了分子影像学的物质基础。Weissleder氏于1999年提出了分子影像学的概念:活体状态下在细胞及分子水平应用影像学对生物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

分子成像的出现,为新的医学影像时代到来带来曙光。基因表达、治疗则为彻底治愈某些疾病提供可能,因此目前全世界都在致力于研究、开创分子影像与基因治疗,这就是21世纪的影像学。 新的医学影像的观察要超出目前的解剖学、病理学概念,要深入到组织的分子、原子中去。其关键是借助神奇的探针--即分子探针。到目前为止,分子影像学的成像技术主要包括MRI、核医学及光学成像技术。一些有识之士认为;由于诊治兼备的介入放射学已深入至分子生物学的层面,因此,分子影像学应包括分子水平的介入放射学研究。

6 学科的交叉结合

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是当今科学发展的趋势。影像技术学最邻近的学科应为影像诊断学。前者致力于解决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管理及研发新的技术方法;后者则将信息与知识、经验结合,着重于信息的内容,根据影像做出正常解剖结构的辨认及病变的诊断。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所以,影像技术学的发展离不开影像诊断学更密切地沟通与结合将为提高、拓展原有成像方式及开辟新的成像方式做出有益的贡献。医用影像诊断装置用于详细地观察人体内部各器官的结构,找出病灶的位置毫克大小,有的还可以进行器

官功能的判断 。还有医用影像诊断装备情况,已成了衡量医院现代化水平的标志。

7 浅谈医学影像技术的下一个热点

医疗保健事业在经济上的窘迫使得90年代以来,成为一个没有大规模推广一种新的影像技术的、相对沉寂的时期,延续了一些现有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得他们中至今还没有一种影像技术能对影像学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最近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批有希望的影像技术。如:磁共振谱(MRS),正电子发射成像(PET)单光子发射成像(SPECT),阻抗成像(EIT)和光学成像(OCT或NRI)。他们有可能很快成为大规模应用的影像技术,将为脑、肺、及其他部位的成像提供新的信息。

7.1 磁源成像

人体体内细胞膜内外的离子运动可形成生物电流。这种生物电流可产生磁现象,检测心脏或脑的生物电流产生的磁场可以得到心磁图或脑磁图。这类磁现象可反映出电子活动发生的深度,携带有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大量信息。

7.2 PET和SPECT

单光子发射成像(SPECT)和正电子成像(PET)是核医学的两种CT技术。由于它们都是接受病人体内发射的射线成像,故统称为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ECT)。ECT依据核医学的放射性示踪原理进行体内诊断,要在人体中使用放射性核素。ECT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空间分辨率低。最近的技术发展可能促进推广ECT的应用。

7.3 阻抗成像(EIT)

EIT是通过对人体加电压,测量在电极间流动的电流,得到组织电导率变化的图像。 目的在于形成对体内某点阻抗的估计。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所采用的电流对人体是无害的,因而对成像对象无任何限制。这种技术的时间分辨率很好,因而可连续监测实际的应用,已实现以视频帧速的医用EIT的实验样机。

7.4 光学成像(OTC或NIR)

近期的一些实质性的进展表明,光学成像有可能在最近几年内发展成为一种能真正用于临床的影像设备。它的优点是:光波长的辐射是非离子化的,因而对人体是无伤害的,可重复曝光;它们可区分那些在光波长下具有不同吸收与散射,但不能由其它技术识别的软组织;天然色团所特有的吸收使得能够获得功能信息。它正在开辟它的临床领域。

7.5 MRS

未来的医学技术第2篇

“治未病”思想贯穿了老年人群健康需求的始终,然而,如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与老年健康实际需求的有效结合,解决老年健康需求的实际问题尚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目前,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服务在时间、空间、类型数量、范围上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信息服务的质量、水平及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信息服务的应用研究更是不断的深入和成熟。这些成果的取得让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与“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这两者之间互通的“桥梁”逐渐清晰起来。首先,“治未病”理论内容充分体现了老年人对健康需求的“主动性”特点,即主动了解、主动治疗、主动预防等。而近年来信息服务模式也从原来的“用户找信息”的被动服务,逐渐向“信息找用户”的主动模式转变,可见两者在这些方面的特征是相似甚或相通的。其次,信息服务模式在不断网络化、集成化、全球化和社会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向家庭化的方向发展,信息资源的共享可以及时、准确、主动的向老年人群或其家属提供相关信息,做到“了解自己”,才能“保护自己”,即“未病先防”。再次,信息服务平台的双向性特点可以有效检测并及时反馈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状态。老年人群往往由于生理功能和机体反应速度的下降而“贻误病机”,若能将比较便捷的信息采集器装备于老年人身上,实施全面监测,一旦处于非正常状态,设备将会向医疗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及老人的身体异常数据,医疗服务器再发送相应的初步诊断报告和基础信息到医院救护中心及病人监护人等,及时干预、及时治疗,这也正是“治未病”理论中“有病早治”“已病防变”思想的具体体现[1-2]。

信息工程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信息工程技术最大特殊优势在于与其它学科的亲和性,比较容易形成交叉性边缘科学,产生新的学科门类或学科方向。近年来,信息工程技术已开始被应用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医疗领域中,比如医院、居家诊所、事故以及紧急救助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诊治并实施监控。欧盟委员会在其医疗服务数字信息技术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将《在线医疗》(e-Health)作为欧盟2020战略七大旗舰计划之一数字议程的重点优先行动,于2011年在欧盟范围内正式启动《在线医疗》网络服务系统。将信息工程技术运用于医疗,可以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其最大优点是资源共享的高效性、对紧急情况能紧急处理的时效性、节省医院和患者开支的经济性。首先,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实时、准确的了解病人的多种生理参数信息,使病人能够及时而准确的获知自己的生理情况,减少边远地区病人求医的费用和求医诊断花费的时间,节省医院医生往返各地的费用和时间。其次,由于采用了无线传输模式,减少了监护设备与医学传感器之间的连线,使得被监护人能够拥有较多的自由活动空间,可以在不影响自身活动的基础上,并获得较准确的测量指标的同时,免除病人在家庭与医院之间奔波的劳苦。再次,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可实现海量生理参数数据的自动检测分析,从而有效地节约医疗人力资源,使人们享受随时随地的、低廉的医疗服务。另外,电器技术的高度发达使越来越多的患者拥有了与自己病情相应的小型诊疗设备,如老人监护仪、血压仪、血糖仪等。中国的老龄化趋势对信息工程式医疗提出全新要求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各种非传染性慢性疾病、老年性疾病的诊疗、护理问题、医疗资源的短缺、医护费用的恶性膨胀问题已经引发了严重社会问题和医疗危机。香山科学会议第427次学术会议围绕“老年健康信息化服务的科学问题与前沿技术”议题,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到“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老龄事业信息化协同推进机制,建立老龄信息采集、分析数据平台,健全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跟踪监测系统”。国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年-2015年)》强调指出:“运用现代科技成果、采取便民信息网、热线电话、爱心门铃、健康档案、服务手册、社区呼叫系统、有线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在养老机构中,推广建立老年人基本信息电子档案,通过网上办公实现对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建成以网络为支撑的机构信息平台,实现居家、社区与机构养老服务的有效衔接,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信息工程技术对宏观表征的识别和监控成为实现老年健康“治未病”的有效途径“表征”是对人体疾病状态下表现出的征象的梳理和概括,是显示出来的现象和表现出来的特征的总和,也是通过某种手段或者某种信息来反映事物的实质或者本质。表征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WrightJ等[3]提出了基于稀疏表征的人脸识别模式。刘树民等[4]应用代谢组学的方法从体内微观角度表征了代谢网络的异同,同时实现了对中药“寒热”药性的表征。应用信息工程技术所采集到的患者心电图、血压、血氧含量、体温、肥胖指数、血糖等指标都可视为患者的“表征”。应用远程医疗监控系统检测患者的各项生物表征,将测量数据通过网管无线传输,医生在远程端对数据进行监控,从而实现对慢性疾病的长期跟踪监控,以便提出准确的治疗方案[5-6]。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型、便携式家用医疗仪器设备的研制使患者生物表征信息的全面采集成为现实。

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中强调“有病早治”,“善治者治皮毛”,通过四诊信息的准确获得,从细微的身体变化(即表征信息)判断出疾病可能的转归发展,在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中,如“中风”“胸痹”“消渴”等,在发病的早期,其相应的表征已经提示。防微杜渐,有病早治是老年健康中的重要环节。有些疾病,在发病后,不仅不断发展,而且还会出现转变或传变。中医认为,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是很重要的,然而更应该重视可能出现的转变,即“已病防变”。老年人正气多已虚弱,某脏腑患病多容易波及全身,及时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注重疾病的发展变化,整体治疗,能很大程度上帮助疾病的诊治。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依据主要来源于四诊信息。四诊信息的获得实际上是对患者宏观表征信息的汇总,再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类与再整合,从而形成对疾病、证型等的判断。中医证型是“四诊信息表达”的机体病理生理变化的“整体反应状态”,比如舌象是人类证候体征中最重要的指标,也是机体整体反应的外象[7]。笔者前期的研究提示:以复杂网络、决策树等数据挖掘方法作为媒介方法,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冠心病患者四诊信息的整合,进而实现对证型的识别[8-10]。以往对中医宏观表征信息的判断和解读多停留在主观层面,形成了难以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尴尬局面。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使得中医表征信息的采集逐渐趋于客观,比如舌象信息的客观化和数字化研究已经实现了舌体区域性分割、舌苔舌质分离、舌下络脉提取以及舌象信息智能处理等技术。信息工程技术用于老年健康“治未病”的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科研机构非常重视“数字医学”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并拟定了医学诊断数字化的研究方向。结合当今信息工程技术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WIFI技术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个人医疗设备上,并整合互联网与社会医疗资源,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将HIS、LIS.CIS、CMS.PACS等系统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数字化信息的共享、网上服务活动与院内信息的互通以及基于网络的全数字化医疗服务活动等。“治未病”的“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的预防思想凝聚了数千年来中医学的智慧结晶,信息工程技术的“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等方面的特点诠释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性。现代医疗的发展方向是融合更多的人工智慧,使医疗服务逐步向个性化、移动化方向发展,到2017年超过50%的手机用户使用移动医疗应用,如智能胶囊、智能护腕、智能健康检测,借助智能手持终端和传感器,将可以有效地测量和传输数据。

未来的医学技术第3篇

【关键词】意义;现状;措施

预防保健指为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防治疾病,医疗机构所采取的综合性措施。即养生,指合理选用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适寒温等保健方法,通过长期的锻炼和修习,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技术和方法。简而言之,预防保健就是指所有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活动都是养身活动。而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把中医学用在预防保健服务上是对增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的。

1 我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意义

目前,在我国只有15%属于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超过10亿人。要建立全民健康社会,需要纠正重治轻防的问题,需要引导国民承担起维护自身健康状态的社会责任,大力发展以创造健康和预防疫病为中心的产业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包括中医、中药、健身、保健、足疗、健康饮食、体育、旅游和文化活动在内的健康产业和健康服务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利用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健康维护方面,中医不仅在几千年人类繁衍和医疗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医疗保健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医的辨证施治、系统调理、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医疗的最高境界。中药作为生物制药的几千年积累,也成为世界研究生物制药的宝库。目前人们对健康和预防保健的认识不断提高,人们呼唤质量更高、价格低廉、服务多样、方便快捷的预防保健服务,所以中医保健服务对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科技策略

中医学科的自身发展规律决定了中医在预防保健、“治未病”方面的特色优势。它和现代医学研究的切入点不一样,现代医学切入点主要从人体物质的分析来切入的,而中医药主要是从人体的信息规律入手研究的。研究这个“人”,就离不开他所生活的环境,所以在健康保障方面是用整体调节的方法来调整人体状态的,使其保持在一种平衡的稳态。正因为中医是以人为中心的健康保障的体系,所以在“治未病”方面就有其先天的优势。从“治未病”来说,我们觉得中医药系统有非常多的特色和优势。所以党中央、国务院在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当中提出了重大的举措,要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制定了《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同时提出了两个发展目标:到2011年要初步建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体系框架,到2015年初步建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我们的关键的科学问题就是对健康状态的把握,对健康状态进行测量和评估。中医理论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如何在这个基础上吸纳现代科技,构建一个系统完整的中医预防保健的理论体系是我们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健康状态信息的采集、存储、整合与动态检测的技术方法与产品研发等都是我们要做的工作。这些在“十一五”的计划当中都进行了全面部署,“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围绕“治未病”部署了六方面的内容,国家中医药局2009年也启动了一批“治未病”科研项目,这些研究现在都有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个体人健康状态的分类框架,20多种疾病《KY3H个体人健康状态辨识规范》研究现在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果。

总体来看已经形成了四方面的初步研究结果:辨识方面,中医体质辨识已经列入了卫生部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信息存储整合方面,研制了健康状态智能信息系统;分析评估方面,研究了体质与易发疾病的风险干预方面,验证了多项适宜技术。这些方法现在已经在很多的医疗单位和亚健康中心应用。为了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建立了医、学、研、产相结合的研发机制,构建了“治未病”的科研联盟。目前的“治未病”研究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把研究和推广紧密结合,边研究、边推广,推广的模式也是多样化。我们现在的研究还处于一种非常初步的阶段,研究任务非常重,目前已经研发的技术和产品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熟化,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一些基本科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研究需要努力的地方。

对“十二五”在“治未病”的科学研究方面主要有几点建议:加强“治未病”理论体系的系统继承与研究;积极运用系统科学原理结合中医整体观及先进科技手段;进行认知健康状态及其测量与评估;开展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模式及其对经济的贡献度评估;发展“医产学研用”联盟,积极培育科技转化机构。

3 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思路

3.1 建设服务提供体系

中医医院要利用中医药人才与技术优势,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相关探索,制定服务和技术规范,加强人员培训,力争成为本区域内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和指导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等其他卫生机构,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积极运用中医药知识与技术,提供相应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

3.2 完善服务技术(产品)体系

根据“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按照服务技术(产品)体系建设的要求,以传统中医学和养生学为主体,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丰富和发展各环节的服务技术方法及产品,并使各环节的服务技术方法及产品有机联系,构成体系。建立“治未病”科技创新机制,促进有关医疗卫生机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之间的合作,整合资源,建立“治未病”虚拟研究院、信息监测网络和系统等协作平台,形成“治未病”科研的新型组织模式,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3.3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中医保健服务队伍素质

提供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人员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或相应的中医预防保健职业任职资格。鼓励具有养生保健康复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执业医师提供中医保健服务,培养一批中医药基本功扎实、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医师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养生保健康复基本知识、掌握中医特色技术方法等中医“治未病”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在中医保健机构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保健服务知识普及教育,培养能规范运用中医特色技术和方法的中医保健服务人员。

未来的医学技术第4篇

技术预见是可能的。技术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源于社会并作用于社会,而非独立于社会系统之外的自主发展;技术的存在方式是实践,受人的价值意识支配,服从于人类的目标制约;任何技术活动都有明确的社会目的,并与其他社会活动相联系;技术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性和累积性;技术产生、生长、发育、成熟和消亡的过程具有生命周期性等特征。技术预见不仅具有历史阶段性和时效性,而且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其不确定性是由于技术发展虽然可能预见但并非完全必然,并且受研究者的科学素养和预见能力的制约。

技术预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技术预见有一些基本共识的原则。日本科技厅在技术预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归纳了4条基本原则:①需求性原则。即技术预见不仅要考虑技术自身的发展,同时还要考虑未来经济和社会对技术的需求。②全面性原则。即技术预见应该覆盖所有技术领域,而非个别领域。③可评价性原则。即对不同技术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并优先排序。④可预见性原则。即对拟研究与开发的具体技术进行预见,包括专家对技术的期望目标、确定目标以及实现时限。BenMartin在此基础上又研究提出了技术预见的“6C”原则,即沟通(communication)、聚焦未来(concentrationonthelongerterm)、协商一致(consensus)、协作(co-ordination)、承诺(commit-ment)和理解(comprehension)。

技术预见的内在要素一般包括目标的设定、主要任务的设定、技术清单的制定、专家网络的建构、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方法工具的选用等;外在要素主要是技术预见的外部环境及影响。技术预见的常用方法包括德尔菲调查、情景分析、关键技术选择、专家讨论、情报研究、文献计量、专利分析、技术路线图、环境扫描、SWOT分析、头脑风暴、相关树法、矩阵分析、技术经济研究等。日本对247家研究机构所用的技术预见研究方法调查发现,德尔菲调查、情景分析、相关树法非常适合于长期技术预见(5~30年),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时间和经费;专利统计分析非常适用于短期技术预见(5年内),既有效又易操作。在技术预见方法运用上,欧洲多采用德尔菲调查和情景分析;美国和澳大利亚则更倾向于关键技术选择。国家层面的技术预见主要采用德尔菲调查、情景分析和专家讨论,辅以文献计量、专利分析和情报研究。虽然各国也都认识到目前采取的技术预见方法组合仍然存在一定缺陷,但技术预见在集思广益、塑造未来方面的作用仍然无法取代,因为基于沟通、协商、合作的技术预见活动过程本身就已经非常有价值。通常,技术预见包括4个部分:①情景分析;②重要、新兴科学技术领域研究;③热点专题研究;④大规模德尔菲调查。

技术预警

技术预警(technologywarning)是指对潜在对手可能形成的“技术突袭”(technologysurprise)事先发出警报。技术预警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展望,它是从国家安全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保持己方军事优势、防止对手技术突袭为宗旨的技术发展预测。所谓技术突袭,就是指以独有的技术成果或压倒性技术优势突袭对手。

技术突袭和技术预警的概念都是由美国防情报局首先提出并付诸实践的。美国防情报局技术预警的基本原则是:①与国防战略方向保持一致,确保所选技术与未来作战能力密切相关;②充分关注“焦点”技术,保证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③反映科技的前沿发展,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技术预警的实施步骤是:①确定未来应具有的军事能力;②确定潜在对手有哪些正在发展的技术可能会对其重要军事能力构成威胁,以及有什么线索或迹象表明对手可能采用或开发了这些技术;③对这些技术的可实现度、成熟度以及可能对己方军事能力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④根据评估结果对相关技术进行优先排序,并协助“技术预警”结果的执行部门优化资源配置;⑤确定并分配情报信息搜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情报研究,并就如何保持优势向决策层提出详细建议。

例如,美国防情报局2005年5月的《在全球技术进步时代避免技术突袭》研究报告指出,“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在军事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能影响未来军事行动的实施及国家安全,如脑成像技术、DNA隐蔽通讯、非致命性传染病”;“脑成像技术有助于了解军队战备的行为动机、能力意愿和精神压力因素,可能被用于进行心理战、情报战”。

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实践基础

军事医学的技术预见实践,遵循一般技术预见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同时,军事医学的技术发展规律、技术需求和技术来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军事医学的技术发展规律

认识军事医学的技术发展规律,是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科学哲学基础。军事医学技术作为技术的一个特定范畴,遵从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技术呈现大致划分为3种途径6种形式,即缓变、突变,分化、渗透,组合、融合。缓变是指技术呈现指数或对数线性增长,往往有较长的发展过程和技术积累,通常呈现为技术的非质改革和性能提升。

突变是指技术呈现重大突破或原始创新的非线性增长。突变有突破和原创两种基本形态。突破型往往有漫长的技术发展前史,呈现为不同于常规改进的重大质变。原创型则是与以前技术全然不同的、开辟全新领域的技术突现,通常是难以想象的,也是最高级的技术突破。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重大原创型的技术突破绝大多数是基于科学原理的技术突破,而几乎不可能依赖经验积累或实验试验获得。分化是指技术呈现多向演变。分化通常是在某项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后,向不同的应用目的演化为新的应用技术。如20世纪下半叶生物技术取得突破后,迅速分化出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军事生物技术等若干新兴生物技术群。

渗透是指技术呈现多学科或技术领域的交叉影响和吸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学科和技术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技术渗透的科学和技术环境基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技术渗透的思想基础和发展动力。组合是指技术呈现的单项相加或多来源综合。

技术组合通常表现为包含多项技术单元的新兴技术群集,在各单项技术之间少有非线性作用,一般也不产生新的技术涌现。融合是指技术呈现的多项集成或多来源汇聚。技术融合通常也表现为新兴技术集群,但其区别于技术组合之处在于它包含的不是各单项技术单元,而是各单项技术单元的某种元素;在各单项技术之间发生了非线性相互作用,并产生新的技术涌现。

军事医学的技术缓变通常发生在军事医学技术体系范畴内;技术突变通常是基于新的军事医学知识发现或生命科学原理揭示;技术分化主要有军事勤务相关技术和生命科学相关技术的分化两大类;技术渗透主要有生命科学、一般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军事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向军事医学领域的应用转化;技术组合有军事医学领域内的技术组合,也有军事医学与源于其他领域的渗透技术的组合;军事医学的技术融合则主要是其他若干领域的技术与军事医学领域相关技术的汇聚,进而在军事医学领域的应用,如纳米技术(N)、生物技术(B)、信息技术(I)和神经认知科学(cognition,C)相融合产生的NBIC融合技术。

2军事医学的技术需求

分析军事医学的技术需求,是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实践基础,是明确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技术选择、评价、预测、排序的准则和指标体系的基本前提。军事医学的技术需求可以分为以下若干类。第一类是军事医学作用体现或功能发挥的技术需求,如发挥卫勤保障功能的技术需求、提升“人-武器系统”效能的技术需求、服务武器装备研制的技术需求、服务战斗力生成的技术需求、服务国防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需求。这一类技术可概括为“功效技术”。

第二类是军事医学研究的技术需求,如军事医学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装备研制、药物研发、工程建设等技术需求。这一类技术可概括为“工具技术”。第三类是军事医学建设和发展的技术需求,其中绝大部分是一般医学、生物学、药学、工程学、管理学等通用技术或支撑技术,也有部分是具有显著军事医学自身特征的技术。这一类技术可概括为“支撑技术”。军事医学的技术需求是广泛的。军事医学涉及范围很广,从科学、技术、工程到管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装备研制到卫勤保障现场实践,从医学、药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到军事学,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从军事医学的作用和功能发挥、科学研究需求到自身建设和发展需要,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到海洋技术等。

军事医学的技术需求是长期的。作为国防的长期性和战略性需求,军事医学的使命、任务是长期的,因而军事医学的技术需求也必然是长期的、持续的。只要军事仍然存在,军事医学的技术需求就不会终结。军事医学的技术需求是动态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在不断革新,武器装备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军队的使命任务在不断拓展,卫勤保障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军事医学的技术需求也必然不断更新。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医学技术需求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3军事医学的技术来源

探讨军事医学的技术来源,是为了指导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技术扫描范围。

军事医学的技术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来自军事医学长期实践经验的技术。如战创伤救治中的清创术、延期缝合术、骨折固定术、分级救治术,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军事训练伤病防治的关节手法复位、推拿按摩等传统医学技术等。这类技术中,有些是偶然的发现,有些是经验的积累,有些是不断试错的结果。这类技术源于军事医学需求,具有长期实践历史,带有显著经验特征,通常是军事医学所特有的技术。

来自军事医学科学的技术。如基于伤口结痂原理的烧伤救治技术,基于血液分型、免疫排异、组织相容性发现的野战输血技术,基于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损伤与修复生物医学原理的医学防护、诊断、急救、治疗技术等。这类技术是必须有了科学理论或原理才能产生的技术,也是无论如何进行经验积累也不会产生的技术。这类技术基于军事医学科学原理,因而具有鲜明的军事医学特色;与实践经验型、试错探索型军事医学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其科学理性;源于军事医学,但也可能适用于一般医学。

来自其他领域的技术。在军事医学技术体系中,有许多技术是从一般医学技术领域、生命科学技术领域、军事科学技术领域、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等“拿来”或“转借”的技术。如微生物检验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装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生化分离分析技术、装备和药物制剂的柔性制造技术、流行病学遥感监测技术、生物计算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等。尤其是支撑军事医学科学研究的各类工具技术、平台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固化于科研仪器设备的操作技术等,几乎都是“拿来”技术或“转借”技术。

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实践策略

虽然军事医学是一个兼具科学、技术和工程特征的复杂系统,但是以技术为主体特征。因此,军事医学的技术预见比一般基础科学领域更显重要。

1任务和目标

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目的是,将军事医学与军事、医学、科学技术、国防、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进行系统化的整体研究,为军事医学共同体与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在共同探索和选择未来技术需求、寻求利益平衡方面,构建一个沟通、协商与交流平台,促进军事医学与其他领域的交融,形成军事医学科技战略分析、预警、决策机制,不断调整和校正对军事医学未来技术需求的认识,提高军事医学适应军队和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把握军事医学的技术发展趋势,提升军事医学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军事医学的科学发展。

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任务是,通过系统地研究军事医学及其相关的军事、国防、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探索军队和国家对军事医学未来的技术需求;识别和筛选出那些可能给军事、国防、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最优化军事效能,或最大化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军事医学技术领域;识别和筛选出其他科学技术领域中可用来促进军事医学发展的通用、基础、关键和前沿新技术;对军事医学技术的军事功能和创新政策等进行预测和评估;为加强军事医学战略预测与科技管理、提高科技战略分析与规划的水平、优化科技资源的组合与配置提供支撑。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目标是,监测世界军事医学技术发展及其趋势,把握军事医学技术发展机遇,制定军事医学技术发展战略,选择军事医学技术创新重点,调整军事医学创新政策,提升军事医学的保障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实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军事医学技术预警的重点是,关注武器损伤与医学防护相关的“焦点”技术,以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和制造技术等“前沿”技术,防范对军事医学的“技术突袭”。

2指导思想和原则

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指导思想是,面向未来、聚集技术、着眼发展、引导决策。面向未来,即科学预测、理性选择、主动塑造军事医学技术的未来。军事医学技术的未来富有挑战、竞争激烈。军事医学未来技术中的大部分是可预测的,也是可选择、可改变和可塑造的。聚集技术,即以军事医学相关技术为焦点,广泛扫描新技术领域并预测其潜在军事医学作用,评价和预测军事医学技术的军事、科学、经济和社会功能,重视技术创新的活跃性,关注技术竞争的全球性,防范技术功用的负效应。着眼发展,即打破常规、超越阶段、跨越发展。选择的军事医学关键技术或战略核心技术领域,必须有利于军事医学的战略跨越、重点突破、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引导决策,即正确引导军事医学科技决策。通过持续、广角、前瞻、规范的技术预见,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

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基本原则是指导思想的具体表达,是对技术预见活动的指导、规范和约束。世界范围内的技术预见活动,经过了仅考虑技术内在推动力的单纯技术预测的第一阶段、复合考虑技术推动与市场需求双重特征的第二阶段,已经发展成熟为关注“选择-决策-行动”三位一体的现代技术预见阶段。随着技术预见的发展,技术选择的准则也相应发展。其中,温伯格准则被作为技术选择的重要准则,包括内部准则和外部准则两方面。内部准则即效率准则,指技术达成目标的可能性与预期实现时间;外部准则即用途准则,指技术的科学、技术、军事、经济和社会价值。继而,布鲁姆利又发展了温伯格准则,增加了结构准则,即促进科学和技术结构合理、资源配置优化、效率效益最佳。

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①军事需求原则,即所选技术是军事医学、卫生勤务、军事需要的技术;②选择评价原则,即广泛扫描所有领域可能应用于军事医学的相关技术,对其军事医学价值、经济价值等进行评价并按优先排序;③技术期望原则,即所选技术自身具有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能,在预期时间内达成军事医学应用的期望目标。军事医学技术预见是技术预见在军事医学领域应用的一个特例。军事需求导向和相关利益主体参与,是遵循系统思想方法的要求,也是科学性的保证。

3程序和方法

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程序包括技术预见工作的组织程序和技术预见研究的逻辑程序。工作的组织程序是指选择研究专家、成立研究小组、明确工作目的、明确任务分工、明确时间要求等。研究的逻辑程序是指针对目标对象“技术”的描述、分析、评估、预测、策略等研究路线或流程。

军事医学的技术预见,需要学习和运用被世界科学技术共同体共识并通用的技术预见方法,而不是建立自己独特的方法论体系。科学、有效的技术预见方法,对保证技术预见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技术预见方法大致可归纳为直观方法、哲学方法、计量-统计方法、规范方法等四大类。

直观方法的典型代表是德尔菲法,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专家判断带有经验、直觉、常识、任意等特征,显得不够“科学”和“规范”,但不可否认,一些优秀科学家的“天才直觉”、超群智慧和战略眼光,是其他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德尔菲法一直是世界各国技术预见中常用并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主要目的是能够较广泛地获得专家对备选技术或未来技术的意见,特别是技术的重要性、可能性、可行性、合作与竞争对手、优先领域等5个方面的判断。其有效性取决于应用者对专家咨询思想、方法、程序、规范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对专业领域的深刻认识,对咨询问卷的科学合理设计,专家的合理选择,以及对结果的正确分析等。哲学方法也是技术预见不可或缺的基本方法,与直观方法相比,更系统、全面并富有理性。这类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比较与类比、普遍化与特殊化、抽象化与具体化、简单化与复杂化、还原与整合等。

计量-统计方法是技术预见的常用方法,包括文献计量、知识计量、经济计量等,衍化出趋势外推法、时间序列法、关联矩阵法和若干统计学方法,并进一步衍化出增长曲线法、知识图谱法等若干新兴的信息可视化和知识可视化方法。这类方法对于建立相关模型具有重要作用。

规范方法是根据明确目标来进行预测的方法。常用方法有相关树法、形态模型法、任务流图法等3种。其中,相关树法的每一结点表示目标,各分支表示问题或解法。

4重点和关键

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重点是,广泛扫描、科学选择、客观评价、重点推介需探索的前沿技术,需转化的成熟技术,需拿来或转借的相关技术,需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需综合集成的实用技术等。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关键是,明确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技术选择、评价、预测、排序的准则和指标体系,拟订备选技术项目的扫描范围、清单和分类规则,建立技术预见专家网络和评价程序,规范技术预见的方法和研究过程。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质量判识主要包括4个要素:定性、定量、定时、概率估计。“定性”是指技术预见的正确性与否;“定量”和“定时”分别指技术预见的内涵和时间的准确性;“概率估计”是指技术预见的程度、比例、或然性大小等预测的准确度。其中,定性预测最重要,如果定性预测不正确,其他要素的准确性都不成立。

不同需求的军事医学技术预见,其重点和关键也不同。按军事医学技术的覆盖范围,可分为世界军事医学的技术预见、国家军事医学的技术预见等;按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动力模式,可分为卫勤需求导向的技术预见、军事医学技术供给导向的技术预见、军事医学勤务需求和技术供给双重导向的技术预见等;按涉及的军事医学领域范畴,可分为军事医学综合性技术预见(如军事医学技术规划)、军事医学某专业领域技术预见、军事医学某专项工程或装备的专题技术预见等;按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时间期望,可分为近期(通常3~5年)、中期(通常5~15年)、长期(通常15~30年)技术预见。例如,卫勤需求导向的技术预见,研究的逻辑起点是明确的勤务功能需求(聚焦“点”)、充分的需求论证和功能目标的技术解析;研究的关键之一是勤务目标的功能预测和经济测算;研究的必要方法是“市场德尔菲法”。与之相比,技术供给为导向的技术预见,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广泛的技术供给(开放“面”)和全面的技术扫描(技术搜索);研究的关键之一是技术的成长能力、发展潜力、应用方向和效果影响;研究的必要方法是“技术德尔菲法”。而军事医学勤务需求和技术供给双重导向的技术预见,则是基于上述两类技术预见“耦合”设计的复合研究,综合评估是其核心环节,“目标-技术-技术”矩阵是其必要的研究方法。

5难点和对策

军事医学技术预见的理论困惑,也是所有技术预见的共性问题。其一,在哲学层次,技术预见的主要思想障碍在于技术的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之争。其二,在实践层面,技术预见的主要现实问题在于,如何解决技术发展的自主性与社会市场的需求性,技术精英的远见卓识与民主决策“多数原则”之间的矛盾。

未来的医学技术第5篇

【关键词】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规范化

1 前言

自50年代以来,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方面逐渐规范和统一。1985年时,我国卫生部组织具有经验丰富的中医护理专家,对临床治疗中常见的25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进行规范整理。在用物准备、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作出要求,并以此作为我国中医护理的规范性操作。1993年至1994年期间,我国的中医药管理局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一同组织加强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及标准化研究,列出中医护理技术的评判标准及操作流程图,使其越加规范、科学及实用,并作为我国的中医治疗单位的规范化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现状分析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缺陷在于其治疗时间过长以及治疗的效果不显著。这使多数患者不愿接受中医治疗,而采用西医的护理方法。为使更多的病人愿意接受中医治疗,采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应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原因。

2.1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局限性 护士在进行中医护理操作过程中,应遵照医嘱进行。相关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医生极少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嘱,这使护士在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受到限制,难以体现出中医护理的特色。此外,基于历史原因,中医护理的人才多来源于西医护校的毕业生,并且多数是未学过或者未进行中医护理知识的培训,这使我国的中医治疗单位缺乏较多的中医护理知识人才,中医的护理操作技术难以发展,影响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全面推广。

2.2 中医护理教育工作不到位 学校护理教师在向学生讲授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相关知识时,侧重于理论知识,未安排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造成学生缺乏对护理技术操作的认识,缺少动手操作的机会,未能很好的掌握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此外,由于实践课的课时较少,教师能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讲授几项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内容。另外在分组操作时,多是20个的学生为一组,造成多数学生未能很好的掌握教师示范的护理技术操作过程,甚至有较多学生未能进行实际操作。

3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规范化管理

3.1 加强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规范化管理 应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丰富中医护理知识。通过临床护理制定护理技术的评价标准及操作流程,这既丰富了护理的评价内容,又使护理技术管理更加标准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使护士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有章可循,保障了中医护理工作的安全,避免因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护理质量缺陷及差错事故。此外,护士在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前应通知病人其操作的目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便于病人了解,从而减小护理风险,提高护理的质量。

3.2 重视科学研究以促进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越加重视及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各地区的中医院也随之加强重视中医医护理操作技术的考核及培训。但这些考核及培训只侧重于技术的操作过程,而对于技术的规范性操作却未严格管理。对此,中医护理研究者应抓住机遇,系统化的整理中医古籍及现代中医药的研究成果,寻找并挖掘出与现代医疗环境相适应的中医护理技术,便于指导临床实践。此外,积极展开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科学研究。现阶段的中医护理科研项目较少、层次低,缺少大样本与深层次的对照研究。因此,中医护理研究者在加强护理实践的同时,进行基础及临床研究,总结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效果评价体系以及作用机制,使其达到能重复量化、验证的护理效果,大大提高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科学性。

3.3 加强培训中医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 首先,系统性的培训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操作,使其掌握各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其次,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性的考核及培训,如每年培训4至6项的中医护理操作,采取示教、培训及考核的方式,有计划的进行考核,使我国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更加程序化与标准化。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护理工作中占重要位置,是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其是中医护理质量的保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护理技术的操作要求也随之提高。要求研究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实用性、科学性以及规范性,使其更具有参照性、指导性以及普遍性,并成为护理人员规范操作的重要标准。只有对我国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及分析,并对此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使其操作更加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张志芳.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规范化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

未来的医学技术第6篇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介入超声学;微创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生物学、自然科学与工程学、医学等多专业结合的典型的交叉性学科,研究内容涉及:探索人类生命的奥秘、研究组织器官病变机理,并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对疾病提供诊断、治疗、预防的有效方法。不久的将来,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现有技术的不断演变、改进,新技术的发明、医疗整合及精准医疗的出现会更好的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未来医学对于操作的微创性、精准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生物医学工程在医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越来越精,生物医学的发展无疑会对医学的发展展现其巨大的创造力和推动力。

1生物医学工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发展

1.1微创技术

“微创技术”始终贯穿于整个医学发展,是医学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1985年由英国Payne和Wickham等最早提出了“微创操作”的概念[1]。而“微创外科”的概念是在微创概念的基础上出现的,其本质是腔镜技术。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实则就是对患者采用最小创伤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方法都归“微创技术”,如介入超声、介入放射、内镜、腔镜及微创化手术等。而这些微创技术创造、发明,都是在生物学、工程学及医学等多学科的融合下完成的。

1.2内镜技术

我国内镜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国内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是纤维内镜。伴随科学技术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和腔镜技术都不同程度的得到进一步发展及完善,诊疗过程也越来简便、微创化,是微创技术发展中最为全面和成熟的,如目前有更轻便的胶囊内镜等,无处不体现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性。

1.3腔镜技术

腔镜技术的发展在过去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有了质的飞跃,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自1992年我国荀祖武首次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之后,腔镜技术在国内发展迅猛,直到今天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外科领域[2],目前国际及国内更流行的有3D腹腔镜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2生物医学工程在影像及介入医学的应用

2.1影像介入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影像学科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透视引导下的微创技术更是发展迅猛。根据透视设备的不同,透视微创技术主要包括在X光/CT引导、超声引导和MRI引导下开展的透视微创治疗技术。而介入超声因其设备轻便、操作简便、无辐射等优点深受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青睐。

2.2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技术是在1895年由Haschek和Lindenthal两位教授在行血管造影后首次提出并应用的,此技术出现后就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从此,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研究和应用的热潮。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介入放射学因其创伤小、效果好等特点,世界范围内绝大部分医疗机构都成立有不同规模的、单独的介入科,介入治疗在国内外已成为部分疾病的常规诊治措施,甚至取代了外科手术。

2.3CT引导下的微创-数字技术与医学的融合

生物医学不仅在诊疗设备、三围图像重建及数字医学等方面取得跨越式的进步,而且在诊疗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些成果的取得恰恰是在计算机辅助下完成的[3]。主要体现为CT辅助的立体定位技术,例如CT定位引导下组织穿刺活检、脑血肿清除及腰间盘突出的定位。

2.4超声引导微创技术

我国在半个多世纪前超声学已应用于医学临床诊断,相对于其他医学影像学,超声有其诸多优势(如无放射性、无创伤、费用低廉、设备简单、报告迅速、便于多次随访等),而且还可以动态观察机体或脏器情况,对体内病理改变比较直观,故在超声引导下对甲状腺、乳腺、肝脏及肾脏等疾病进行微创治疗也得到良好效果。目前介入超声治疗在临床越来越被受到重视,尤其在小肿瘤的治疗优势更明显,其不仅代表了21世纪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而且还展现了其定位精准、疗效显著、微创安全的医学发展模式。介入超声学在临床的应用使其成为最具发展潜力和学术活力的医学科学体系。近10余年,由超声科、医学工程学科专家创立和发展起来的这门新型学科技术,正在被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及骨科等更多的临床医师所应用,这不仅使得介入超声学得到更迅速的传播和承认、在肿瘤及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同时也体现了生物医学工程在临床中的重要地位。超声引导下肿瘤的射频消融术对探针的要求比较高,而目前对金纳米材料的研究成了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金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热学、化学等性质,在疾病的诊断、食品检测、肿瘤的显像与放射治疗、靶向载药、药物控释、以及对有机物的选择性催化反应等领域有着巨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4~7]。面对学科发展之迅速。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发展新技术、开展新业务,同时也要求我们技术操作更科学、合理、规范、个体化[8],而这些恰恰需要有生物医学工程的参与,才能创造出更多、更精、更无创的医疗设备。

3生物医学工程展望

3.1生物医学工程学与其他学科的多学科合作

微创技术需要永无止境的追求。个人觉得相比于“能治病”,“会治病”更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要要培养一种临床思维模式,这正如我们需要通过“微创”在客观上建立另一种临床思维模式,即微创技术的创新-微创医学的长远发展[9];在微观上,借国家医改大好政策,展望未来5~10年微创技术将会进一步发展及普及,如现有各种微创技术的全面、系统提升,以及不同技术间的融合及新技术的创新发展。但是,微创医学发展到今天仍挑战巨大,特别是学科之间竞争激烈,这些可以在医疗资源及专业主导地位的分配反映出来,故使我们不仅要更进一步加快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而且要促使基础、临床及预防医学和其他多个学科之间的合作,更进一步加快生物医学工程在医学中创造新方法、制造新设备的步伐,最终使各个学科受益,各个患者、医生受益。

3.2医疗整合

近些年临床各亚专科、亚专业的进一步细化,国内医学的发展模式也是以“能分则分、能细则细”为主,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疗水平,同时伴随的是医学知识及诊疗实践出现碎片化、机械化的问题。那么如何可以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况以及未来医学到底该如何发展?樊代明、郎景和等多名院士及著名医学专家在2016年中国整合医学大会的发言称:实现医学模式转变不仅要进行医学整合,而且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更需要我们为保障人类健康而具备新的临床思维模式和新的医学观念,而不是像目前仅具备的单纯“能看病”。所谓整合医学,前提必须是以人的整体为基础,根据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现实将各医学专业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知识和各专科最有效的治疗加以有机整合,使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诊疗更符合、更适合的新的医学体系,医疗服务不仅使得心身并举、防治结合,而且要达到医养共进、人病同治的目的。国民全面健康,医学发展必须要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及预防医学等多学科整合,医学又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所以凡是涉及和人或人类健康有关的学科或科学都应该用来更好的为医学服务,为人类健康服务。而生物医学工程正是这样一门学科。同时把各种先进知识、有效实践经验进行合理、不同程度的整合,使其更好的为人类健康服务,形成生命医学高度融合的乘法效应。

3.3精准医疗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5年1月30日在国情咨文演讲,宣布美国正式启动“精准医学”研究计划[10]。早在2011年,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国立卫生研究院及美国科学委员会就共同发出了“精准医学”的倡议[11~13]。其最高规模4大研究机构的联手倡议,为未来的医学指明方向,代表精准医学就是未来的医学发展方向。医学发展史上发展的3个里程碑分别是经验医学、实验医学和循证医学。而过去的研究模式以试验为主导的[14,15],这不仅和临床距离大,而且根本无法达到临床需求。而以临床为主导的新研究模式恰恰是目前所提出的精准医学,精准医疗的发展必然要应用更精准的医疗仪器及设备,而精准设备及仪器的研发恰恰需要生物医学工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16]。展望未来,所有疾病的治疗最终都将走向精准医学,医学的发展一定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同呼吸、共命运”。

参考文献:

[3]罗长坤.当前生物医学发展特征及其对科技创新方式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4,35(1A):1-4.

[4]张磊,刘晓燕,沈晶晶,等.纳米颗粒在抗癌药物可控靶向释放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3,25:1375-1382.

[5]曹丰晶,胡玉才,王卓,等.金纳米颗粒在疾病诊断和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2,31:31-35.

[6]凌萍,张旭光,涂或.纳米金在肿瘤显像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1,35:59-62.

[7]王亮,孟祥举,肖丰收.负载型纳米Au催化剂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10,39:827-833.

[8]马和平.微创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实践与展望[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6):489-491.

[9]王永光.微创、微创外科与微创医学[J].中国医刊,2004,39(1):57-59.

未来的医学技术第7篇

P键词:医学;影像技术;现状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062-02

一、医学影像技术学科的现状

1.医学影像学科教育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影像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也根据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教材内容、课程设计等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创新。虽然这个新学科在一出现就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但是由于发展的时间比较短,所以仍然存在这很多问题。首先,不同层次教育之间的衔接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专科与本科教育,或者是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存在脱节现象;其次,不同学校影像技术专业使用的教材不统一,而且很多学校的培养方向并不明确,这就导致很多影像技术专业的人才不能够很快适应医院的工作。

2.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在医院的工作现状。目前,影像技术人员在医疗机构中的职称为技师,如果是在大学附属医院中还可能成为讲师以及教授。在普通医院中影像技术人员主要在放射科工作,现阶段大型综合医院或者专科医院中的影像技术人员几乎都是本科学历,很少有硕士毕业生,极少医院的放射科有博士学历的影像技术人员,而在地方医院中放射科的影像技术人员则大多都是专科学历。

在医院放射科,医生和技术人员在数量上几乎没有差别,在大型综合医院或者是具有完整PACS网络的专科医院中,放射科的医生往往是进行后台工作,而影像技术人员则担当前台工作的重任。这些技术人员不仅需要需要接诊病人,进行患者疾病图像的采集,还需要在进行检查后的患者的问题进行回应。所以,这就要求影像技术人员不仅要掌握有关图像采集以及处理的相关技术,还需要熟知医学知识,这样才能够在为病人检查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医学判断和操作,从而采取正确的检查方法帮助患者得出最准确的检查结果。另外,影像即使大呼人员还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昂贵的影像设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完美的融合。目前,大多数地方医院的影像设备都达到了先进水平,但是影像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这些设备不能够在临床检测工作中发挥作用。所以各级医院还需要不断加强对影像技术人员的培训。

3.医学影像技术的组织现状。我国有关医学影像技术的组织就是中华影像技术学会,这个学会隶属于中华医学会下,与中华放射学会、中华超声学会以及中华核医学学会一并组成了医学与核影像学科下的四大学会。在这个学会中共分为包括CT技术学组、MR技术学组以及PACS技术学组在内的7个专业学组以及3个筹备专业学组和3个学部。这些组织还经常举办各种有关影像技术的交流会。首先,全国每年都会举办“中华影像技术学术大会”这样的国际影像技术交流会,参会人员都是来自于世界各国的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其次,相关机构还会定期举办有关影像技术的学组会议,让全国的医学影像技术人员进行充分的技术以及临床经验交流。最后,每个省市中都有相关的影像技术学会,而且很多地级市中也成立了相关的学会,而且在全国范围内还开设了有关影像技术的网络职后继续教育平台,帮助已经参加工作的影像技术人员进行深入学习。

二、医学影像技术学科的发展趋势

1.医学影像学科发展的整体趋势。(1)医学影像学发展的整体走向。首先,在现阶段的医学影像技术发展过程中,诊断过程与介入治疗过程是呈分离状态的,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建立两者相结合的现代影像学科;其次,现阶段的影像技术主要研究的是大体形态学的内容,主要用于图像的收集以及判断,在未来影像技术会向着分子、功能代谢以及基因成像等方向进行过渡;最后,现在影像技术用的都是胶片采集技术,随着数字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影像技术必然会使用数字或者电子技术进行图像的收集以及传输。(2)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具体走向。医学影像技术在我国医疗系统中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所以在技术方面还不够成熟,但是随着医疗技术以及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首先,医学影像技术呈现出来的信息必然会更加具有敏感性、直观性以及特异性;其次,现在对影像的分析都是定性分析,在未来必然会向着定量的方向发展,不再仅仅给出疾病的诊断结果,而是向着提供手术路径的方向发展;再次,影像信息的采集与显示都还是二维图像,随着数字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向着三维全数字化发展;最后,目前,放射科在使用影像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过程中使用的都还是单一技术,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会逐渐引进新的影像技术,向着综合方向发展。

2.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趋势。首先,对物质波和人体组织之间的互动规律进行研究,并根据这些规律建立相关的模型,通过找到模型变化的最佳参数,改善能够从影像中提取有效信息的速度、质量以及数量,从而不断减少在医学检测中的误差以及失误现象;其次,不断将用设备探测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建立相关的模型并将其数字化,用编码的形式对信号进行记录,以防出现信息失真的现象,在进行实验研究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效率和真实度,通过这两个渠道的并行发展,最终实现影像技术的便捷化发展;再次,设计新的成像以及放疗系统,并对这些系统中的性能指标进行测量,并从测量结果中归纳出更好的质量控制以及测量的方法;最后,在临床应用中,一是在疾病诊断应用过程中,要在保证解剖精确度的基础上,不断利用影像技术对人体的生理以及心理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不断开发新的检测以及诊断技术。二是在治疗方面,在进行外科手术计划制定的过程中要利用影像技术,不断增加介入治疗以及放疗中的影像技术监督水平。

3.我国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发展趋势。首先,我国在未来对医学影像技术人员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际影像技术人员的成长过程,在国外这个学科的人员最低经验的为操作员,然后是技术人员,再到技师级别,最后是专家。而我国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也可以对这种模式进行借鉴,重点培养高级技师,这样就能够在整体上提升我国影像技术的专业水平。其次,由于影像技术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并不突出,所以随着影像技术学的不断发展,我国在通过高校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还需要为已在职的技师人员创造再教育的机会,使得他们能够成为我国影像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另外,还应该鼓励相关学术组织的建立和活动的开展,这样才能够人才之间才能够通过互相交流而不断进步。最后,针对影像技术人才在未来的培养不仅仅要重视在知识以及能力上的积累和提升,还需要重视技术人员在医学影像管理上的作用。应该将管理内容放入教育以及培训课程中,让影像技术人才在具有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这样在不久的将来,在我国的医学管理体系中就会出现一批由影像高级技术人员所组成的管理团队,不仅可以完美地处理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还能够对医疗体系中的管理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

⒖嘉南祝

[1]王星岩.浅谈医学影像技术的现在与未来[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4).

[2]徐F宇,常启后,曾屹.医学影像技术起源与发展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3,(09).

[3]雷元义,冯霞.医学影像技术与设备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医疗设备信息,2014,(08).

[4]赵宇.医学影像青年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的实践与探索教育[J].教学论坛,2015,(08).

[5]赵宇.医学影像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前景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