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未来教育的思考(合集7篇)

时间:2023-06-11 09:08:45
未来教育的思考

未来教育的思考第1篇

一、“做有未来的教育”的时代选择

2016年年底,郑州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这对本市教育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它的城市性质以多职能综合性为主,除包括生产、服务、金融和流通等作用外,大多是政治和行政中心、交通中心、信息与科技中心和人才密集中心之地。其五大功能中第三条明确指出,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就是要实现“国家科教、文化、创新中心”的目标,就是要居于国家战略要津、体现国家意志、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跻身国际竞争领域、代表国家形象的特大型都市的一种发展,而处于要津的教育也必然要担当起其应有的责任与使命。

郑州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进行“做有未来的教育”的实践探索。全市中小学校全面实施以道德课堂为核心、以创客教育为重点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切实推进创客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发展创客教育要围绕三大目标,推动六大创新行动,建设五项保障措施和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为了把“做有未来的教育”的发展理念落实到位,市教育局还制订了“建学校、抓改革、立机制、定规则、强队伍、提质量”的工作思路,确定了涉及学校建设、学校美育、校园足球、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17项重点工程,确立了发展目标,推动全市教育的全面发展,在河南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做有未来的教育”的实践研究

“做有未来的教育”是基于郑州市的特殊位置和时代要求,也是准确把控郑州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预见性地对国家“中心城市”教育提出的思考和呼唤。在2016年12月召开的郑州市“做有未来的教育”研讨会上,部分县区教育局长展示了一年来县区教育在“做有未来的教育”思想统领下,从教育规划到教育实践、从区域发展到学校探索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部分学校校长也展示了自己学校一年来在“做有未来的教育”实践中的所思所想所做,成果展示多是立足于学校现状、文化背景等方面。这些阶段性成果,不管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证研究方面,都坚持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的成长规律。

在推进“做有未来的教育”过程中,郑州市教科所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一,搭建了一个教育科研的平台。通过参与市政府“郑州市申建国家中心城市可行性研究”课题的研究,全面推进项目带动、高端引领、拓展领域、强化队伍的研究,一年来共举行科普讲座四十余次、各类研讨会五十余场、课题指导一百八十余次、观议课四百余节。其二,发挥了智库的驱动作用,有效提升了郑州市教育的科研水平和队伍建设水平。

三、“做有未来的教育”的实践探索

以郑州市回民中学为例,在“做有未来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大胆提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三年发展目标,并通过修订三年发展规划和学校章程,全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重新审视“绿色教育理念”的内涵与价值,确立了“规范管理、规范办学”的保障机制。

在教育理论层面,学校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崔允t教授等十多位专家来校做专题报告,从不同方面阐述国内外教育理论,介绍名校教育改革案例,使全体教师从理论上澄清“做有未来的教育”的概念和价值,从思想上确保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贯彻“做有未来的教育”的价值追求,厚植了教师发展优势,提高了教师教科研能力。通过“中学生核心素养”理论的学习研讨,丰富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益,明确了学校教育“培养什么人、怎优嘌人”的价值取向。

在教育实践层面,通过开展学科月活动,进行“未来教育”的探索和研究,把“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要素融入课堂教学知识和评价机制中,全面构建郑州市回民中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方案,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础,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实现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的同步推进。通过学校“五星社团”的平台和机制,全面开展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实践,促进学校课堂生态有序生成,激发师生在“教”与“学”方面智慧的升华。

在课堂教学层面,学校引进了河南大学博士团队和教研室专家,通过切片机制和研修机制,围绕崔允t教授提出的课程发展目标,认真研究郑州市教育局一贯坚持的“道德课堂”的理论体系,深刻理解课堂文化“合乎道、至于德”的内涵,开展不同学科、不同形式的课堂展示和研讨,积极探索让学生的学科知识增长过程转变为人格健全发展过程的新课堂理念,使课堂文化遵循立德树人的精神价值。

四、“做有未来的教育”带来的思考

郑州市经过对“做有未来的教育”一年的实践,形成了以下思考。

一是郑州市教育如何适应时展的要求。“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发展原则,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六大领域,这将会为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郑州市教育如何准确解读“十三五”规划内涵,关系到一个国家中心城市教育的发展方向,关系到如何培育能够担当起中国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的人才团队。

二是学校如何准确解读“做有未来的教育”的内涵。“做有未来的教育”是郑州市教育未来的发展理念,是指导和引领郑州市教育适应郑州市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唯一选择。因此,学校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做有未来的教育”内涵,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方向,关系到学校评价标准的构建。

未来教育的思考第2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思想品德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逐渐转变,对大学生的思想以及意识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导致部分大学生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发生违法犯罪事件。高校教育是大学生在迈入社会前的重要阶段,其通过学科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及技能,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因此,高校教育要重视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现代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现状

(一)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了高校思想品德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转变,有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例如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个人主义观念盛行、价值观不正、道德观念下降等,对社会造成严重威胁;大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特征,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对其三观造成重大冲击。近些年来,还出现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利用所学知识开展违法犯罪活动,这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威胁。学校若不及时对大学生开展积极的思想道德教育,可能导致大学生成为危害社会的人。

(二)西方消极文化的渗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不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也造成了外国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输入,部分资产阶级消极思想的传入对我国社会造成一定影响,例如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此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其具备较好的道德品质,能够遵守职业操守。因此,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成为现阶段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进而培养优秀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人才。

二、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学相结合的优势

(一)体育教学的特点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

体育与其他学科有着较大的差异,体育教学除了在课堂进行外,还能够在户外开展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许多的变化,例如合作对象的变化、教学项目的变化,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能够熟练掌握教师传授的体育技能外,同时还需要掌握团结合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这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所区别,有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

(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中涵盖了思想品德教育相关知识

根据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分析,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渗入思想品德教育相关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于运动锻炼的主动性,通过良性竞争的方式,自主开展体育锻炼活动,进而树立终身运动的意识;教师在讲解体育运动相关知识的同时,可以利用观看体育赛事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运动项目的认知和印象;教师在小组竞赛过程中,可以通过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动作,做一个遵循相关制度的合格运动员。从上述例子可以得出,体育教学内容中涵盖了思想品德教育相关知识。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相关建议

(一)建立课堂规范并加强管理力度

建立健全体育课堂规范,并加强管理力度,其实质是加强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道德思想的建设。因此,教师要通过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规范课堂制度,转变体育考核方法,加强组织规范,保障体育教学的有序开展。对于遵守课堂规范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反之,则批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树立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思想观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是一个涵盖多项运动项目的学科,不同的运动项目各有其特点,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将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例如在接力赛中,教师可以鼓励每个人做到实事求是,不能抢跑,不要担心失败,注重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实事求是的品质。在耐力跑中,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运动耐力,也可与培养其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相联系,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提升其对耐力跑的积极性和动力,通过不懈的坚持,才能够到达终点,才可能获得成功,进而实现锻炼学生意志力和提升其体能的目的。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对其的积极性下降,进而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积极性。高校体育教学中要想渗入思想道德教育,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等。从现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分析,体育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征及培养目标、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以及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结合该年龄段学生兴趣爱好及心理特点,适当调整体育教学内容。例如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游戏设计过程中加入思想品德相关内容,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

结束语

文章首先分析了现代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现状,然后阐述了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学相结合的优势,最后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相关建议,旨在提高未来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

作者简介:欧海飚(1964,12-),男,籍贯:广西崇左,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王鸣捷,孙葆洁.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23(11):176-178.

[2]李静波,曹策礼,石宏等.体育教学对我国大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0(10):1404-1406.

未来教育的思考第3篇

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面临的挑战

1.来自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显示出它的威力。教育历来被看作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但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世纪,整个世界,特别是西方社会,明显受到了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影响,人类文明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人类社会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总量的快速增长,促使社会范型发生变化。21世纪被预言是信息时代,人类正从工业社会迈向知识社会。

1996年至1998年,德国曾作过一项名为“科学社会的潜力和规模——对教育进程及结构的影响”的研究,研究者就今后25—30年社会对科技和教育的期望作了问卷调查。研究者在据此写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在来来,知识将越来越系统地作为用途广泛的工具而被用于解决问题,知识的产生将越来越有赖于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逻辑知识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等等。调查报告进一步指出,在一个信息激增的社会,让人们去吸收社会所需的全部知识已经不可能,与吸收某个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相比,人们更重要的是学习在复杂的社会中明辨方向并学会随机应变,提高实现知识复合性的能力。

在这个以知识为中心的社会中,教育机构的角色也要有相应的变化。教育机构应使受教育者获得能胜任未来生活和工作任务的知识,应有益于知识的更新,应激发受教育者获取学习能力的动机,使受教育者善于观察,学习有用的知识,善于质疑,能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进行批评性验证。

2.来自社会关系变化的挑战

近些年来,社会的各种关系,尤其是家庭和儿童的关系发生了迅速变化。全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失业问题、对妇女和儿童权利的认同问题以及儿童受虐待问题等都对教育产生了影响。

自上世纪60年代起,西方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增加,儿童出生率的下降,旁系亲属少而垂直多辈人家庭的增多,等等,使家庭的发展出现了非连续性特点,家长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家庭和社会由此产生了新的生活模式,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社会关系的变化,要求教育对此作出反应;要求教育更早地将不连续性引入儿童的生活,使他们尽早获得克服因社会关系变化而带来的适应困难的能力。

3.来自人口流动的挑战

由于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的流动性和文化、语言的多样性不断提高,这也导致社会网络的重构和家庭生活的变化。人口的流动性已不只是局限于一个国家的范围,而是发生在更广泛的国际范围之内。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儿童必然会受到难以与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取得一致性的压力,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儿童则会面临如何宽容外来的儿童,以及如何应付随之而来的文化挑战等问题。

对于成长在这样一个复合、多质社会中的儿童而言,社会传统的规范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也随着价值观的转变而发生了变化。由于社会对儿童自主权的承认和强调,家长与儿童的关系也逐渐变成为伙伴关系,这种从教养关系到伙伴关系的变化,不仅弱化了传统的教养关系,促进了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而且必然会带来教育目标的调整和变化,因为新的社会规范更强调个体的竞争意识以及具有批判精神的自主权。

后现代主义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观点

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的思想受到了现代主义的极大影响,结构化、系统化、中心化、标准化、一致性、连续性以及通过科学的方法论去发现可证实的真理,这已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然而,所有这些都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后现代主义倡导的是复杂性、矛盾性、差异性、多视角以及历史和现实情景的特异性,引导人们抓住由于认识的多元、另类和不可预期而带来的巨大机会。

后现代主义对整个世界的看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知识观、儿童观和教育观,在世界范围内促使人们对早期儿童教育作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

在当代西方的早期儿童教育课程中,知识常常被看成是客观存在的真理,它们或可被儿童复制,或可由成人诱导而来,或可由儿童自己建构。后现代主义则认为,在快速变化的未来社会,儿童要能够高度适应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过去所学得的东西并不能保证未来有用。生活越来越趋向于每个人自己的建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知识不再是客观、可以积累的,并在实际中可以被普遍运用的东西;相反,知识是多视角的和具有多种含义的,是与背景密切相连的和局部化的,是没有完成的和似是而非的,并可以由多种方式产生。

概览当代西方的早期儿童教育课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似乎占了上风,尽管在学前教育机构中还能看到以教师为中心而展开的、重学业成就的教学活动。但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是被普遍接受的,这可能与当代社会将儿童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可以与其所处的背景相分离的观点有关。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出发,儿童要在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中生存,意味着必须适应高度的个体化和差异性,并且具有应变能力。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未来对于人的要求是难以预料的,如果“过去”不能为“未来”提供保证,那么人就不得不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去建构和适应。后现代主义是不讲以儿童为中心的。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意味着把儿童看成是一个能动的、与背景无关的个体。后现代主义也不再把儿童看作是一个可以测量的并且可以与各个领域(如社会发展、认知发展和动作发展等)相分离的个体;不再把儿童看成是孤立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把儿童看成是有潜力的、强大的、有能力的,最为关键的是与成人和其他儿童相关联的入。也就是说,将儿童看成是存在于特定的背景之中的,通过与他人或事物建立起关系而存在的个体;将儿童看成是知识、人格和文化的共同建构者,而不是它们的产物。

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出发,学习不再是孤零零的认知过程,而是一种合作、交往的活动。儿童在活动中与同伴和成人共同建构知识,理解世界。学习不再是儿童获得预先知道的结果,儿童也不是空的容器或知识的复制者。儿童是积极的,儿童拥有的理论和观念不仅应该被认真倾听,而且应该被仔细研究,在合适的时候还应该给予质疑和挑战。儿童是通过与物体、事件、成人和同伴的互动而学习的。当“人处于关系之中”成为教育的基础时,交往则被看作是儿童学习的关键了。因此,教育者必须激发儿童活动的积极性,并为儿童提供与他人交流自己经验的机会,让儿童找到与他人交流的方式,让儿童使用自己的百种语言,让儿童通过交往获得从属感和参与感,并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经验,等等。

我们知道,建构主义理论对当代西方学前教育课程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是主动的,教育起始于儿童每天对其所处环境的理解和建构。但是,建构主义理论似乎将知识看得过分绝对化和不可变化了,知识成了与儿童分离的、存在于文化和历史真空中的一些事实。建构主义理论忽略了知识的让会建构性质,它基于自身的理论,强调让儿童通过解决问题去内化知识。

社会建构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在将儿童看成是主动体等方面是一致的。但是,让会建构理论并不将知识看成是具有普遍性和标准化的,它要求儿童形成自己对世界、对知识、对人格和生活风格的认识,这种个性化的过程意味着儿童需要对自己的行动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既要个别化,又要群体化。社会建构理论认为,概念的同一性是在特殊的背景中建构或重新建构的,而背景总是在变化的。儿童会在动态的过程中共同建构或重新建构同一性。在儿童共间建构知识、人格和文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对话、交谈、商量、冲突、对抗等。社会建构理论批评“儿童中心论”将儿童看作是自主的、孤立的和与背景无关的人,它认为,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儿童、家长、教育机构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所作所为的凭借,没有一个人和一样东西能够存在于背景相关系之外。

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尚存诸多争议甚至疑义,因此,将其理论运用于当今早期儿童教育中,尚需采取谨慎态度。但是,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也确实为我们思考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新思考

未来人类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人类驾驭自己命运的希望在于当今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面向未来,学前教育应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真正为人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未来教育的思考第4篇

On the future of language education thinking

Liu Yan

【Abstract】Language education only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an be recognized by the community. The future of society is a highly globalized society. Is an ecological and civilized society, is an international market. Culture, a wide range of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s rapid. Withered in the growing global resources, human to break the limits of growth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potential of its own, the future of the strong community is the most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 is a powerful national force. How to foster social development to meet the needs of talented people, which is facing the education mission,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s as the basis of language is an arduous task, how to deal with? How to develop? This i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language education; the future; thinking从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它不仅有延续性的一面,同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具有时代的烙印。在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语文学科分类。在最基层的私塾,一位先生带领几个学生学习中国的古典著作,高一级的书院则又由有学识的官吏,或因不能为官的知识分子带领一批学生探讨学问。直到近代,中国引进西方教育制度,才有了学科分类,班级授课。而语文也就被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分类出来。(《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主编 周南照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6页)就是因为它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被分离出来,就使得语文教育的涵盖面变得复杂,内容也变得繁杂,有诗词歌赋有历史地理无所不包。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始终是文学熏陶和道德教育。所以说: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偏重知识教学,忽视学生实际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学进度也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谢象贤主编《语文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第131~133页)。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必然会对语文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只有适应这一要求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先生在1995年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做总结发言时强调指出:未来教育要按照现代社会对青少年的知识需求,能力需求,道德需求来育人育才。这一思想明显的告诉我们,教育要顺应社会的需求,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完成社会所赋予的使命,也才能赢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要认识这一点,就要了解未来社会的时代特征:

21世纪的未来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趋向极限、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的双重挑战的形势下,人们越发深刻地认识到,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只会造成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失调的严重后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崇高目标迫切要求改变“增长即发展”及与此相关的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观,而代之以新的科学发展观。我国政府提出的“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和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在此基础上政府勾画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蓝图,制定了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大了对如何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工作。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目标和方向,倡导以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为特征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这就充分说明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评价的标准和最终实现的目的。看一个国家是否文明就是要看其对生态环境的态度,教育的作用要集中表现在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服务上。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建制,使生态道德家喻户晓,形成生态道德优越的社会舆论氛围。明确教育的这一发展方向,构建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教育,使受教育者都能掌握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所需要的科学思想、科学知识、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随着经济转型速度的不断加快市场经济不断深化,金融产业持续蓬勃发展,必然导致财富的大规模重新分配,也导致经济政策宏观,微观调控不断出现。我们必须认识到市场化经济的这一特点,必须认识到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分配问题上有公平也有不公平,这种观念的转变对于我们的生活将产生极为重大、深远的影响。各阶层的即得利益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在过去的改革过程中,我们的生活所受影响还是比较小的,我们基本上是从改革中获益而很少付代价,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要有更新的价值观,投资理念和财富观。这就迫使我们必须接受新的知识体系,学习新的技能技巧。要学会从改革中获利,更要从付出的代价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可见教育的任务不只是传授知识这么简单。

全球化进程是21世纪不可逆转的趋势,全球化进程是一个客观事实,我们必须适应这个环境,谋求独立于全球经济体系、开辟出一个新世界的宏伟计划,唯我独尊的做法终究过于偏激,只要融入其中。用我们厚道的民族文化精神感召世界,才能把握时机。科技的高度化,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经济整体结构,而且还将深刻影响到人类社会文化形态的变化,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交流。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相一致,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影响也日益全球化。这种传播、影响和交流的作用同经济的交流一样也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以加快先进文化的传播,更广泛地造福于人类,也可以让落后甚至腐朽的文化给人们带来更大、更广泛的危害,或由于毁灭各地各民族文化的个性而给人类带来长远的危害。如何趋利避害,既吸取别人的有益于自己的文化,又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信息的高度化,使得人类的信息传递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使人类的交流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一时期教育将处于一个较先前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那么中国未来的语文教育该何去何从?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根据学界前辈的研究表明未来人才的人格和能力倾向模型是这样的:

(1)独立,理性地选择价值目标的能力(形成生命,信仰,尊严,文明,创造,社会接受等有关的积极价值观兵建立和谐价值关系)

(2)广泛的社会经验和完整的生活概念(高度社会适应型的基础)

(3)高度敏感型(对变化的敏感和对可能性的敏感)

(4)自我定向能力(独立性,自我引导与自我负责)

(5)主动适应能力(迎接挑战与逃避挑战)

(6)对不明确情景的耐受力(冒险型和自我拓展倾向)

(7)抗拒压力与耐受挫折的能力(压力激发针对目标的反作用力而不是我向或他向破坏力)社会角色意识与沟通能力(社会定位概念

(8)高度创造力(创造独特和新颖失望的能力)

(9)持续发展倾向(自我超越和自我提高的要求)

(10)人际关系调整能力(情感目标定向的人际关系)

(11)高文化(道德)修养(文化修养正成为人们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一部分)

(12)善于竞争和合作(工作目标定向的人际关系)

(13)专业知识和技能。

(邰启扬 徐志勤著《语文教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5~6页)

这些能力和特征,显然是未来社会高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而这些只有经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形成。正如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所说:要考虑现代文化科学教育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各项工作,对于每个受教育的人在语文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这些要求可能是过去就有而现代格外突出的;有的可能是现代社会提出的新要求。选编教材和进行教学,都必须从这些要求出发设计方案,简单内容,采取措施。(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第214页)。关注未来世纪的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世界各国也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21世纪的教育。美国1991年提出“二十一世纪的美国教育策略”;日本1989年“临时教育审议会”通过的报告书中,就提出了“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日本新国民”的观点。那么,正在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作为中国普通教育基础的语文教育未来的发 展,该怎样呢?

1从全球化的观点出发,具有世界性的眼光,结合未来社会对教育和人才的要求构建新的语文教育知识体系,培养能够在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的中国人。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联成一体,各国文化也不可能孤立发展,因此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也会大大地发展起来,必须珍视自身文化,尊重和理解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保持自身民族文化传统,承认和接受其他国家民族文化,建立一种文化多元化的格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把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通过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相沟通,充分吸收西方文化基础,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界限被打破,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更加紧密。课本的研制者注重引进并强化言语知识、强化和完善常用文体的结构知识、结合世界各民族文化,丰富和拓深文学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深度。扩大同各学科的联系。教师在这过程中的使命主要是帮助学生建构人际间真诚协商、平等对话、和谐相处,解决问题,阅读、鉴赏、重构文本以及课程学习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而学生是以涉取课外读物、积累人生经验和阅历的方式,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以个体独特的认知结构建构课程知识和人生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以及自我的元认知知识。(《课本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方武,《课程o教材o教法》2004年第4期)即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不仅包含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还包括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在未来文章学,文艺学,文化学,信息科学都是语文教育的范畴。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以及这些学科的许多分支学科的研究,都和语文教育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因此构建新的语文知识体系,扩大涵盖面,使未来的语文教育应当面对整个生活,未来的语文教育不仅要把日后大多数人能够适应生活作为出发点,而且也应为培养少数文学精英做出努力。

2未来的语文教育要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随着电脑和多媒体的普遍使用,随着人机对话成为现实,读写听说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将会出现新的变化。导致语言符号的产生、传输、存贮、加工等媒介系统的巨大变化,人类的语言生活自然也要随之发生改变。作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语文教育,也必须适应语言生活发展的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当前信息技术和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变化如同本世纪之初的白话文、国语标准音、简化字和新式标点符号的出现一样,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产物。整个社会则正潜在地不知不觉地经历着、并将在新世纪初继续经历一场巨大的文化变异和转型。我们的语文教育改革应该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顺应时代的发展,认识和把握这些新变化、新特点,研究人们对声像语言、网络语言的兴趣与解读方式,重新建构合乎声像语言、网络语言规律的语文教育教学新体系,中国的传统审美文化也出现了许多过去从未有过的新现象,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电视节目、电脑、网络等,正在改变大众的阅读习惯,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出现和普及,电子文本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书写方式和习惯,其中,经典文本的难产和对“经典”观念的消解,便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我想这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并且,由于课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如电脑多媒体、网络等高级电教手段介入语文教学,已为语文教学建构声像语言教学新体系做好了充分的物质准备。使我们认识到获得知识的能力比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的本身更关键。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力求于交给学生一个方法库、工具库和程序库,所以,我们无论从未来社会的知识结构来看,还是从人才需求来看,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育的前瞻性和可预见性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更是要及早地改革和调整其原有的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和适应于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

3未来的语文教育要担负起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的责任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追求“开放”的教育格局。******总书记在讲到创新时说:“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在教育。”用良好的教育手段,培养有知识有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把知识和素质合理的融合使之成为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打破社会传统、习俗和他人意志对人的奴役,鼓励个体的创造性。冶炼和挖掘我们自我超越的精神和品质。当前,业内一些学者正在致力于幼儿教育中的大脑潜能开发,积极地为未来的人才培养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因此培养儿童潜能,对超常生进行重视教育,为学生树立创新观念,为他们开辟创新环境和空间,注重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高级思维的培养。改变传统的语文教育格局,追求一种开放,和谐的教育模式。只有在民主的氛围当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主,开放的精神氛围不仅是语文创新教育所必备的。而且其本身就是最好的创新教育。

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即解放眼睛;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语文教育也应从这个角度来做些改变,建立新型的语文教育体系,它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育,是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适合未来语文教育发展需要的新的知识结构,新的理念和创新精神。参考文献

[1]谢象贤主编.语文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第131~133页

[2]周南照主编.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6页

[3]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第214页

[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

[5]邰启扬、徐志勤著.语文教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5~6页

[6]王国平.现代教育与未来人才.北京教育,2000年第11期

[7]方武.课本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4期

[8]创新带来生机-浅谈创新教育在语文进行中的实施.

[9]方武.论析师生的知识建构.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5期

[10]申士昌.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向性.

[11]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1999年****** 第三次全教会

未来教育的思考第5篇

On the future of language education thinking

Liu Yan

【Abstract】Language education only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an be recognized by the community. The future of society is a highly globalized society. Is an ecological and civilized society, is an international market. Culture, a wide range of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s rapid. Withered in the growing global resources, human to break the limits of growth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potential of its own, the future of the strong community is the most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 is a powerful national force. How to foster social development to meet the needs of talented people, which is facing the education mission,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s as the basis of language is an arduous task, how to deal with? How to develop? This i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language education; the future; thinking从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它不仅有延续性的一面,同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具有时代的烙印。在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语文学科分类。在最基层的私塾,一位先生带领几个学生学习中国的古典著作,高一级的书院则又由有学识的官吏,或因不能为官的知识分子带领一批学生探讨学问。直到近代,中国引进西方教育制度,才有了学科分类,班级授课。而语文也就被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分类出来。(《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主编 周南照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6页)就是因为它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被分离出来,就使得语文教育的涵盖面变得复杂,内容也变得繁杂,有诗词歌赋有历史地理无所不包。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始终是文学熏陶和道德教育。所以说: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偏重知识教学,忽视学生实际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学进度也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谢象贤主编《语文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第131~133页)。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必然会对语文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只有适应这一要求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先生在1995年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做总结发言时强调指出:未来教育要按照现代社会对青少年的知识需求,能力需求,道德需求来育人育才。这一思想明显的告诉我们,教育要顺应社会的需求,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完成社会所赋予的使命,也才能赢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要认识这一点,就要了解未来社会的时代特征:

21世纪的未来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趋向极限、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的双重挑战的形势下,人们越发深刻地认识到,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只会造成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失调的严重后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崇高目标迫切要求改变“增长即发展”及与此相关的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观,而代之以新的科学发展观。我国政府提出的“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和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在此基础上政府勾画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蓝图,制定了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大了对如何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工作。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目标和方向,倡导以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为特征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这就充分说明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评价的标准和最终实现的目的。看一个国家是否文明就是要看其对生态环境的态度,教育的作用要集中表现在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服务上。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建制,使生态道德家喻户晓,形成生态道德优越的社会舆论氛围。明确教育的这一发展方向,构建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教育,使受教育者都能掌握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所需要的科学思想、科学知识、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随着经济转型速度的不断加快市场经济不断深化,金融产业持续蓬勃发展,必然导致财富的大规模重新分配,也导致经济政策宏观,微观调控不断出现。我们必须认识到市场化经济的这一特点,必须认识到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分配问题上有公平也有不公平,这种观念的转变对于我们的生活将产生极为重大、深远的影响。各阶层的即得利益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在过去的改革过程中,我们的生活所受影响还是比较小的,我们基本上是从改革中获益而很少付代价,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要有更新的价值观,投资理念和财富观。这就迫使我们必须接受新的知识体系,学习新的技能技巧。要学会从改革中获利,更要从付出的代价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可见教育的任务不只是传授知识这么简单。

全球化进程是21世纪不可逆转的趋势,全球化进程是一个客观事实,我们必须适应这个环境,谋求独立于全球经济体系、开辟出一个新世界的宏伟计划,唯我独尊的做法终究过于偏激,只要融入其中。用我们厚道的民族文化精神感召世界,才能把握时机。科技的高度化,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经济整体结构,而且还将深刻影响到人类社会文化形态的变化,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交流。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相一致,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影响也日益全球化。这种传播、影响和交流的作用同经济的交流一样也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以加快先进文化的传播,更广泛地造福于人类,也可以让落后甚至腐朽的文化给人们带来更大、更广泛的危害,或由于毁灭各地各民族文化的个性而给人类带来长远的危害。如何趋利避害,既吸取别人的有益于自己的文化,又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信息的高度化,使得人类的信息传递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使人类的交流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一时期教育将处于一个较先前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那么中国未来的语文教育该何去何从?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根据学界前辈的研究表明未来人才的人格和能力倾向模型是这样的: 

(1)独立,理性地选择价值目标的能力(形成生命,信仰,尊严,文明,创造,社会接受等有关的积极价值观兵建立和谐价值关系)

(2)广泛的社会经验和完整的生活概念(高度社会适应型的基础)

(3)高度敏感型(对变化的敏感和对可能性的敏感)

(4)自我定向能力(独立性,自我引导与自我负责)

(5)主动适应能力(迎接挑战与逃避挑战)

(6)对不明确情景的耐受力(冒险型和自我拓展倾向)

(7)抗拒压力与耐受挫折的能力(压力激发针对目标的反作用力而不是我向或他向破坏力)社会角色意识与沟通能力(社会定位概念

(8)高度创造力(创造独特和新颖失望的能力)

(9)持续发展倾向(自我超越和自我提高的要求)

(10)人际关系调整能力(情感目标定向的人际关系)

(11)高文化(道德)修养(文化修养正成为人们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一部分)

(12)善于竞争和合作(工作目标定向的人际关系)

(13)专业知识和技能。

(邰启扬 徐志勤著《语文教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5~6页)

这些能力和特征,显然是未来社会高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而这些只有经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形成。正如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所说:要考虑现代文化科学教育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各项工作,对于每个受教育的人在语文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这些要求可能是过去就有而现代格外突出的;有的可能是现代社会提出的新要求。选编教材和进行教学,都必须从这些要求出发设计方案,简单内容,采取措施。(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第214页)。关注未来世纪的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世界各国也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21世纪的教育。美国1991年提出“二十一世纪的美国教育策略”;日本1989年“临时教育审议会”通过的报告书中,就提出了“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日本新国民”的观点。那么,正在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作为中国普通教育基础的语文教育未来的发 展,该怎样呢? 

1从全球化的观点出发,具有世界性的眼光,结合未来社会对教育和人才的要求构建新的语文教育知识体系,培养能够在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的中国人。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联成一体,各国文化也不可能孤立发展,因此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也会大大地发展起来,必须珍视自身文化,尊重和理解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保持自身民族文化传统,承认和接受其他国家民族文化,建立一种文化多元化的格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把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通过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相沟通,充分吸收西方文化基础,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界限被打破,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更加紧密。课本的研制者注重引进并强化言语知识、强化和完善常用文体的结构知识、结合世界各民族文化,丰富和拓深文学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深度。扩大同各学科的联系。教师在这过程中的使命主要是帮助学生建构人际间真诚协商、平等对话、和谐相处,解决问题,阅读、鉴赏、重构文本以及课程学习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而学生是以涉取课外读物、积累人生经验和阅历的方式,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以个体独特的认知结构建构课程知识和人生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以及自我的元认知知识。(《课本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方武,《课程o教材o教法》2004年第4期)即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不仅包含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还包括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在未来文章学,文艺学,文化学,信息科学都是语文教育的范畴。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以及这些学科的许多分支学科的研究,都和语文教育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因此构建新的语文知识体系,扩大涵盖面,使未来的语文教育应当面对整个生活,未来的语文教育不仅要把日后大多数人能够适应生活作为出发点,而且也应为培养少数文学精英做出努力。

2未来的语文教育要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随着电脑和多媒体的普遍使用,随着人机对话成为现实,读写听说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将会出现新的变化。导致语言符号的产生、传输、存贮、加工等媒介系统的巨大变化,人类的语言生活自然也要随之发生改变。作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语文教育,也必须适应语言生活发展的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当前信息技术和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变化如同本世纪之初的白话文、国语标准音、简化字和新式标点符号的出现一样,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产物。整个社会则正潜在地不知不觉地经历着、并将在新世纪初继续经历一场巨大的文化变异和转型。我们的语文教育改革应该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顺应时代的发展,认识和把握这些新变化、新特点,研究人们对声像语言、网络语言的兴趣与解读方式,重新建构合乎声像语言、网络语言规律的语文教育教学新体系,中国的传统审美文化也出现了许多过去从未有过的新现象,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电视节目、电脑、网络等,正在改变大众的阅读习惯,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出现和普及,电子文本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书写方式和习惯,其中,经典文本的难产和对“经典”观念的消解,便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我想这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并且,由于课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如电脑多媒体、网络等高级电教手段介入语文教学,已为语文教学建构声像语言教学新体系做好了充分的物质准备。使我们认识到获得知识的能力比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的本身更关键。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力求于交给学生一个方法库、工具库和程序库,所以,我们无论从未来社会的知识结构来看,还是从人才需求来看,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育的前瞻性和可预见性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更是要及早地改革和调整其原有的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和适应于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

3未来的语文教育要担负起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的责任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追求“开放”的教育格局。******总书记在讲到创新时说:“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在教育。”用良好的教育手段,培养有知识有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把知识和素质合理的融合使之成为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打破社会传统、习俗和他人意志对人的奴役,鼓励个体的创造性。冶炼和挖掘我们自我超越的精神和品质。当前,业内一些学者正在致力于幼儿教育中的大脑潜能开发,积极地为未来的人才培养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因此培养儿童潜能,对超常生进行重视教育,为学生树立创新观念,为他们开辟创新环境和空间,注重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高级思维的培养。改变传统的语文教育格局,追求一种开放,和谐的教育模式。只有在民主的氛围当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主,开放的精神氛围不仅是语文创新教育所必备的。而且其本身就是最好的创新教育。

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即解放眼睛;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语文教育也应从这个角度来做些改变,建立新型的语文教育体系,它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育,是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适合未来语文教育发展需要的新的知识结构,新的理念和创新精神。参考文献  

[1]谢象贤主编.语文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第131~133页

[2]周南照主编.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6页

[3]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第214页

[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

[5]邰启扬、徐志勤著.语文教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5~6页

[6]王国平.现代教育与未来人才.北京教育,2000年第11期

[7]方武.课本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4期

[8]创新带来生机-浅谈创新教育在语文进行中的实施.

[9]方武.论析师生的知识建构.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5期

[10]申士昌.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向性.

[11]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1999年****** 第三次全教会

未来教育的思考第6篇

    我们正处在世纪更替的年代,现代社会的变化正以远远超过了儿童对于变化的适应速度;教育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更着眼于人的本体性发展、注重为未来社会生活培养人。人不再作为生产手段而是作为人本身在个性、潜力等方面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的观点,正在超越任何极为实用的教育观念而成为当今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世界各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普遍提出:要大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要以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作为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要以国际化、信息化为背景重新制定改革方略;要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要充分认识教师素质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开始关注人的本体价值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问题,并在教育的价值观、儿童观、教育发展的模式以及德育目标选择上面临严峻的挑战与变革。 人们的观念或许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是,人们口头承认的观念与实际行动中所体现的观念存在一定差距。合理的教育实践不仅需要关于教育“应该如何”的思考,更需要关于如何将其转化为现实教育实践的思考。然而,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存在一种虚无主义的倾向,往往有意无意之中彻底否定自己的过去,一味的拿来主义。因此,在实践中应首先反思我们自己过去教育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然后对比借鉴其他国家在教育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 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方面,有着较高的水平,知识传授的效率较高。中国历来重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统一,注重集中教学,通过统一的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办学质量。这种统一性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体现。教材与课程标准的统一,能够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基本相同体系与范围的知识传授,由于较为划一的评价标准增加了结果的可比性;目前,不仅毕业会考、初高中升学考试实行全国或省市统考,而且平时学科单元测验也经常组织区域统一命题。集中授课可以提高效率、部分解决众多人口的教育需求与有限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统一标准的考试成绩则可以提供学生用以比较自己学习成绩的依据(包括 与不同群体中的他人比较、与自己比较),可以提供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判学校办学质量的一种尺度;目 前许多学校就是以任课班级学生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教学质量与水平。然而,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集中授课将很难顾及处于一个教室中的不同质对象的不同特点。社会的发展对人材的呈现多样化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爱好各有不同,教材、课程标准的过分统一将损害发展的多样性、影响个性的发展,将影响教师工作独创性的发挥。但是,我们以同质编班、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关心学生的发展,所谓的“差生”也能达到统一的课程标准要求。另一方面,如果统一的考试成为唯一的社会评价、选拔依据,并且当学生接受高一级正规教育只有一次选拔机会的时候,狭隘的功利主义会使教育丧失其内涵而仅仅留下“应试教育”的外壳,不仅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样损害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削弱了学生的社会学习;压抑了教师的独创性与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人文精神的传递。学校在统考前夕为了复习迎考往往停止非统考科目的教学、占用了活动课程教学时间和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一切为了考试。 美国的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有独到的表现;教育上提倡多元教育与个别教育、个人发展和多方面发展、个人奋斗与个人成就。因此,在教材、课程标准等方面社区、学校和一些社会团体都有一定选择权,课程的种类显得多而分散;教育评价的方式多样化,没有统一标准的考试;班级规模较小,教学方法多样化,重视个别指导,实行适应多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进度的指导、课堂听讲与独立钻研相结合,学生自主活动多。这种多元与分散的优劣之处在一定程度上与前者相反,在课程的选择上它能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多样性可能;教学上能够因材施教;能够根据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测量与评价。但是课程标准的不一致、教材的过于多样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达到新时代对人素质的某种基本要求。在课程设置中过于强调满足青少年需求,开设越来越多的课程,必然导致毕业要求降低。由于没有统一的大纲与教材,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往往因教师不同而不同,考试的分数不象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的统一考试的分数那样是确定的、可以比较的。过于流动的编班方式,削弱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部分可调控的人际互动,特别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往往流于失控,或许日益增多的校园暴力与此有一定程度联系。 从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来看,东西方趋向综合互补。美国90年代之前的课程改革侧重于课程的内容、结构和组织形式等方面,90年代以后则强调制订全国性的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从上海市的基础教育改革 发展来看,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强调全国性的课程标准,而近年来更强调课程内容、结构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改革。所以,我们未来“实然”的课程将是这两者的统一。可能的一种构想是:以知识传递、逻辑培养为主线的必修课板块课程提供作为未来社会一员所必备基本知识框架与内容;它必须强调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统一、必须至少给出一个下限课业标准以保证基本质量;教学中强调教会学生学习、强调学习策略的传授,建设以能力序列来建构的综合课程,以面对知识爆炸、信息革命的社会发展现实;上海有关部门正在编写此类以能力序列为线索的综合课程教材。以特长培养为主线的选修课板块将从学术的深度、知识的广度以及发展多样性三个维度来建构课程,以此提供人们个性发展与发展多样性的可能;它强调发展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尖端能力,它需要有一系列的课程标准供学校、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选择。以经验感受为主线的活动课将提供学生有明确目标有组织有支持的自主活动的空间与时间,它要求提供一定数量的以一定的经验类型建构而成的课程群组供学生选择,以保证学生的经验感受不致受到个人的兴趣影响而导致经验感受范围狭窄或偏态,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该类课程的时空界限将拓展到课后与校外。 与此同时,考试的方式也需作出相应的变化。作者推测远期可能的合理对策是开放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入学考试。一个人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可以在他的认为合适的任何一个时间,参加统一的或不统一的全日制高校入学考试。这种方法从根本上消除了从“应试教育”向面向求学网转轨在考试制度上的障碍。近期可能的对策是建立两类并列的考试评价、选拔方式。其中一类方式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计算每门考试科目成绩的总分来作为评价、选拔的依据,此类考试方法可用于通用型、高级应用性人材的评价选拔;一类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划定必修课板块科目考试成绩的合格线,在此基础之上以专门化科目(学生的特长科目)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选拔的依据;通过这类考试方法可为高等教育选拔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其专项考试题目可依据问题解决导向、学习能力导向进行命题;这一类考试方法又可以运用于职业轨学生的评价与选拔,直接面向社会就业需要。上海市已经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在高考中已经实施“3+1”考试科目选择---类似后 一对策中的第一种方法,在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以及艺术类全日制高等教育考试中已试行类似第二种方法的入学考试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两种考试方法运用的比例等有关问题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作出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前一对策着眼于问题的根本解决、着眼于继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第二次教育机会均等的变革;后一对策,则考虑了工作的延续性、近期内的可操作性。 在班级的编制上,可能的合理选择是以小规模的固定编制为主、辅以一定的流动编制。固定的小规模编班,班主任教师配备与相对固定的任课教师、相对固定的学生群体,有助于建立相对持久稳固而可部分调控的人际互动。而在选修课、活动课板块的课程中必然导致流动性班级编制,加上开放性课程,可以使学生在互动对象变化中,获得另一类经验、完善经验体系。面向21世纪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将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情感是学习的基础,情感在真实的人际互动中得以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根本关系法则需要通过大量的共同生活来感受、领悟与理解;而小规模的固定编班有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实质性的互动关系,较为容易调控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互动,学生将得到较多的监督与管理,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人文精神的传递、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喜的是在上海建设一流城市一流教育建构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时已经明确提出要缩小班级规模。 作为某种课程的实施,师资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教育理论试图以一门教育学涵盖所有教育科学分支学科,师范生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不足。过于专门化的学科分类,师范生的知识能力体系不够全面。在这样条件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尽管有了长足的进步、基础教育的质量有目共睹;然而在走向21世纪时,这样的师资质量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水平。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外部环境是迅猛发展的社会生活,教育的过程中时时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意识以及相应的能力。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师资质量对教育发展的滞后影响。在教师职后培训方面,本市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教师学科式在职培训、提高学力的继续教育、新教师第一年的在职培训。作为上海特有的市、区、校三级教育科研网络针对教师工作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教育科研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拘泥于所谓的正确性,而是强调过程的体验、方法的训练。但是,上海中小学教师在年龄结构、业务水平等方面存在断层,专职从事教师职后培训的师资不足500人。除了上述已经采取的对策之外,对各区县而言,相对集中时间的 各层次教学技能研讨式培训是当务之急;选拔有潜力的年轻教师、利用本地区现有的资源,以教学技能与研究方法为目标、问题解决为线索,集中时间高密度强化培训,通过科研培养研究教学技能、培养主体意识;惟其如此,才能以点带面逐步真实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未来教育的思考第7篇

我们正处在世纪更替的年代,现代社会的变化正以远远超过了儿童对于变化的适应速度;教育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更着眼于人的本体性发展、注重为未来社会生活培养人。人不再作为生产手段而是作为人本身在个性、潜力等方面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的观点,正在超越任何极为实用的教育观念而成为当今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世界各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普遍提出:要大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要以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作为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要以国际化、信息化为背景重新制定改革方略;要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要充分认识教师素质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开始关注人的本体价值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问题,并在教育的价值观、儿童观、教育发展的模式以及德育目标选择上面临严峻的挑战与变革。 人们的观念或许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是,人们口头承认的观念与实际行动中所体现的观念存在一定差距。合理的教育实践不仅需要关于教育“应该如何”的思考,更需要关于如何将其转化为现实教育实践的思考。然而,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存在一种虚无主义的倾向,往往有意无意之中彻底否定自己的过去,一味的拿来主义。因此,在实践中应首先反思我们自己过去教育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然后对比借鉴其他国家在教育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 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方面,有着较高的水平,知识传授的效率较高。中国历来重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统一,注重集中教学,通过统一的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办学质量。这种统一性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体现。教材与课程标准的统一,能够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基本相同体系与范围的知识传授,由于较为划一的评价标准增加了结果的可比性;目前,不仅毕业会考、初高中升学考试实行全国或省市统考,而且平时学科单元测验也经常组织区域统一命题。集中授课可以提高效率、部分解决众多人口的教育需求与有限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统一标准的考试成绩则可以提供学生用以比较自己学习成绩的依据(包括 与不同群体中的他人比较、与自己比较),可以提供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判学校办学质量的一种尺度;目 前许多学校就是以任课班级学生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教学质量与水平。然而,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集中授课将很难顾及处于一个教室中的不同质对象的不同特点。社会的发展对人材的呈现多样化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好各有不同,教材、课程标准的过分统一将损害发展的多样性、影响个性的发展,将影响教师工作独创性的发挥。但是,我们以同质编班、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关心学生的发展,所谓的“差生”也能达到统一的课程标准要求。另一方面,如果统一的考试成为唯一的社会评价、选拔依据,并且当学生接受高一级正规教育只有一次选拔机会的时候,狭隘的功利主义会使教育丧失其内涵而仅仅留下“应试教育”的外壳,不仅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样损害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削弱了学生的社会学习;压抑了教师的独创性与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人文精神的传递。学校在统考前夕为了复习迎考往往停止非统考科目的教学、占用了活动课程教学时间和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一切为了考试。 美国的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有独到的表现;教育上提倡多元教育与个别教育、个人发展和多方面发展、个人奋斗与个人成就。因此,在教材、课程标准等方面社区、学校和一些社会团体都有一定选择权,课程的种类显得多而分散;教育评价的方式多样化,没有统一标准的考试;班级规模较小,教学方法多样化,重视个别指导,实行适应多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进度的指导、课堂听讲与独立钻研相结合,学生自主活动多。这种多元与分散的优劣之处在一定程度上与前者相反,在课程的选择上它能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多样性可能;教学上能够因材施教;能够根据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测量与评价。但是课程标准的不一致、教材的过于多样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达到新时代对人素质的某种基本要求。在课程设置中过于强调满足青少年需求,开设越来越多的课程,必然导致毕业要求降低。由于没有统一的大纲与教材,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往往因教师不同而不同,考试的分数不象材、统一大纲的统一考试的分数那样是确定的、可以比较的。过于流动的编班方式,削弱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部分可调控的人际互动,特别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往往流于失控,或许日益增多的校园暴力与此有一定程度联系。 从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来看,东西方趋向综合互补。美国90年代之前的课程改革侧重于课程的内容、结构和组织形式等方面,90年代以后则强调制订全国性的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从上海市的基础教育改革 发展来看,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强调全国性的课程标准,而近年来更强调课程内容、结构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改革。所以,我们未来“实然”的课程将是这两者的统一。可能的一种构想是:以知识传递、逻辑培养为主线的必修课板块课程提供作为未来社会一员所必备基本知识框架与内容;它必须强调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统一、必须至少给出一个下限课业标准以保证基本质量;教学中强调教会学生学习、强调学习策略的传授,建设以能力序列来建构的综合课程,以面对知识爆炸、信息革命的社会发展现实;上海有关部门正在编写此类以能力序列为线索的综合课程教材。以特长培养为主线的选修课板块将从学术的深度、知识的广度以及发展多样性三个维度来建构课程,以此提供人们个性发展与发展多样性的可能;它强调发展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尖端能力,它需要有一系列的课程标准供学校、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选择。以经验感受为主线的活动课将提供学生有明确目标有组织有支持的自主活动的空间与时间,它要求提供一定数量的以一定的经验类型建构而成

的课程群组供学生选择,以保证学生的经验感受不致受到个人的兴趣影响而导致经验感受范围狭窄或偏态,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该类课程的时空界限将拓展到课后与校外。 与此同时,考试的方式也需作出相应的变化。作者推测远期可能的合理对策是开放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入学考试。一个人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可以在他的认为合适的任何一个时间,参加统一的或不统一的全日制高校入学考试。这种方法从根本上消除了从“应试教育”向面向21世纪教育转轨在考试制度上的障碍。近期可能的对策是建立两类并列的考试评价、选拔方式。其中一类方式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计算每门考试科目成绩的总分来作为评价、选拔的依据,此类考试方法可用于通用型、高级应用性人材的评价选拔;一类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划定必修课板块科目考试成绩的合格线,在此基础之上以专门化科目(学生的特长科目)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选拔的依据;通过这类考试方法可为高等教育选拔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其专项考试题目可依据问题解决导向、学习能力导向进行命题;这一类考试方法又可以运用于职业轨学生的评价与选拔,直接面向社会就业需要。上海市已经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在高考中已经实施“3+1”考试科目选择---类似后 一对策中的第一种方法,在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以及艺术类全日制高等教育考试中已试行类似第二种方法的入学考试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两种考试方法运用的比例等有关问题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作出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前一对策着眼于问题的根本解决、着眼于继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第二次教育机会均等的变革;后一对策,则考虑了工作的延续性、近期内的可操作性。 在班级的编制上,可能的合理选择是以小规模的固定编制为主、辅以一定的流动编制。固定的小规模编班,班主任教师配备与相对固定的任课教师、相对固定的学生群体,有助于建立相对持久稳固而可部分调控的人际互动。而在选修课、活动课板块的课程中必然导致流动性班级编制,加上开放性课程,可以使学生在互动对象变化中,获得另一类经验、完善经验体系。面向21世纪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将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情感是学习的基础,情感在真实的人际互动中得以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根本关系法则需要通过大量的共同生活来感受、领悟与理解;而小规模的固定编班有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实质性的互动关系,较为容易调控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互动,学生将得到较多的监督与管理,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人文精神的传递、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喜的是在上海建设一流城市一流教育建构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时已经明确提出要缩小班级规模。 作为某种课程的实施,师资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教育理论试图以一门教育学涵盖所有教育科学分支学科,师范生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不足。过于专门化的学科分类,师范生的知识能力体系不够全面。在这样条件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尽管有了长足的进步、基础教育的质量有目共睹;然而在走向21世纪时,这样的师资质量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水平。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外部环境是迅猛发展的社会生活,教育的过程中时时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意识以及相应的能力。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师资质量对教育发展的滞后影响。在教师职后培训方面,本市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教师学科式在职培训、提高学力的继续教育、新教师第一年的在职培训。作为上海特有的市、区、校三级教育科研网络针对教师工作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教育科研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拘泥于所谓的正确性,而是强调过程的体验、方法的训练。但是,上海中小学教师在年龄结构、业务水平等方面存在断层,专职从事教师职后培训的师资不足500人。除了上述已经采取的对策之外,对各区县而言,相对集中时间的 各层次教学技能研讨式培训是当务之急;选拔有潜力的年轻教师、利用本地区现有的资源,以教学技能与研究方法为目标、问题解决为线索,集中时间高密度强化培训,通过科研培养研究教学技能、培养主体意识;惟其如此,才能以点带面逐步真实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