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商业价值(合集7篇)

时间:2023-05-29 16:10:53
商业价值

商业价值第1篇

如何让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商务实践行为。

在商业领域,价值观这个名词并不鲜见。很多企业热衷于宣扬价值愿景,一些美好的名词也因此高频率的出现在广告、公司传播和营销活动之中。但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消费者,或者说作为旁观者的大众,都很清楚,公司价值观的提出目的,很多时候就是为了给公司品牌增值,让消费者为那些美好名词买单。在利益、利润、财务报表面前,公司价值观往往显得非常虚弱。

当然,我们真心期待商业领域能够形成、践行更具约束力的道德伦理,让价值观发挥作用,来降低信任成本和交易成本。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是互联网、传统商业和工业等领域的企业家,还是各国政府的领导人,近年来在各类公众活动场合反复强调价值观的作用和力量。

问题在于怎么做。商业领域践行价值观,展现较高的道德伦理,最主要的还是让商业活动的主体即企业家和公司职员懂得,如何让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商务实践行为。

弗雷德・考夫曼曾在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担任管理控制系统学教授,并获麻省理工学院年度最佳教师奖,之后创办Axialent为美洲、欧洲和亚洲的顶级企业高管提供领导学、管理学指导服务。弗雷德・考夫曼推崇“清醒商业”观念,强调商业领域应恰当地用价值观而非不择手段创造价值,他所著的《清醒:如何用价值观创造价值》出版后广获好评,受到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等人的赞誉。

弗雷德・考夫曼说,清醒就是感受现实、了解内在与外在世界的能力,不仅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也能认识到“他人意识”,借此超越直接的、具体的体验,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真、什么是善。清醒的企业、企业家不仅仅关注利润,还会率先垂范反思自身,“探寻秉行美德、有所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有何意义”,员工将被视为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抽象化的“人力资源”数据,客户、社区的价值也将成为企业的重要考量。简单说,践行价值观而不是仅仅把价值观当幌子的企业,就是清醒的企业。

前面说了,商业领域践行价值观,最重要的是让企业家和公司职员参与其中。书中为此提出了清醒的领导者、公司职员需要具备的七种素养。首先是三个性格特质,包括无条件的责任感、本性的正直和本体的谦逊,然后是三种人际相处的技能,包括真诚的沟通、建设性的协商和完美的协调,第七个则是让前六个生效的条件:情绪控制。

相对立的七种问题(即分别与这里谈到的七种素养相对立的行为方式)分别是:无条件的指责(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他人原因或不可控因素,摆出受害者姿态)、本性的自私(只关心自我满足,不考虑他人的需要和利益)、本体的傲慢(坚信自己所见的就是、才是事实,与这相悖的都是错的、坏的)、操纵性的沟通(隐瞒相关信息以满足自己的愿望)、自恋式的协调(试图通过击败对手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粗心的协调(做出承诺却没有恪守诺言)和情感无能。实际上,管理学、领导学读本中谈到的多数负面案例,大多都可挖掘出相关企业家、公司职员在以上七种问题中的一种或多种,如果不能解决隐藏很深的价值观问题,其他举措所可能发挥的成效也必定大打折扣。

弗雷德・考夫曼所说的“无条件的责任感”,即是要求商业、职场中感觉吃亏、受害、无辜的人,为了推动问题解决,要敢于承认自己对于现状的形成起到过的(不良)作用。扮演受害者有利于维持心理平衡,比如当公司业务被媒体曝光、遭到客户的投诉的时候,一些业务部门会马上把矛头指向后台支持部门,但这只会引发两者之间的推诿扯皮;相反,如果积极参与责任的承担,就能够有助于感觉吃亏、受害、无辜的一方重新获得对问题解决的主导权。书中还指出,要建设清醒的、责任型的企业,领导者就要成为员工的示范榜样,要通过主动承担应尽责任,来发出“以受害者的心态留在组织内难于登天”的强烈信号。

要体现本性的正直,就是要对商业行为进行道德判断。书中指出,“企业的海洋到处都是塞壬女妖。她们有的唱着:‘如果你想做成这笔买卖,别告诉客户你无法如期交货’;‘如果你想获得贷款,别告诉银行你有一家海外的分公司,你的债务都记在了这家分公司的账上,而没有计入资产负债表’……有的还唱着:‘如果有人不支持你的观点,把他看作敌人,不择手段地除掉他’;‘如果你想挽回面子,绝不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将责任推脱给别人’……”抵御美妙的塞壬歌声当然困难,但若不如此,企业家也好,各层级的公司职员也罢,都将无法避免沉沦,会为了短期利益作出产生巨大危害的行为,会为了本人、本部门利益损害公司整体利益,会为了奖金利益而侵害消费者权益甚至危及后者安全。事实上,当企业、企业人能够做到以价值观为基础,商业实践行为就会具备远见,从整体、系统优化的方式提升公司的运营水平,将从根本上避免各种重大危机和风险。

要做到本体的谦逊,就是要以开放的心态,鼓励他人充分表达意见。书作者从生理、语言、文化、个人情况四种过滤程序入手,深入剖析了人的心智模型,强调人们应加强对自我心智模型的了解,并因此承认并认可自己与他人的心智模型,承认不同的人在同一问题上视角与观点不同纯属正常现象,摆脱个人绝对正确的控制心理。

商业价值第2篇

【关键词】经济,翻译,商业价值

商标,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产品的代言,商标翻译,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有效媒介,既要体现不同文化的独特性, 又要迎合不同消费者的文化审美取向,其译名应恰当地将文化美予以再现或拓展以感染消费者,无疑也成为了激烈竞争市场上商业价值体现的重要载体之一。

一、品牌商标翻译的特殊性

品牌商标名称翻译不同于一般语言翻译,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一般的翻译理论都没有涵盖这一特殊的翻译区域。语言翻译通常以语言之间的“全真”转换为最高目标,翻译学家在这一目标下提出了种种翻译理论。归纳起来,各种翻译理论大致可区分为词句(语义)等值理论、语用等值理论和文化转写理论三类。然而,我们针对品牌商标的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让译作与商品本质接轨,并诱发消费者浓厚的探索性,使之其口号响亮,销售红火,可以说是以商业价值为向导的翻译,这也就注定了品牌商标是一项特殊翻译,跳出了我们所熟知的翻译理论。

一是品牌兼有专名和通名的特点。品牌名称是商品的语言文字符号,是区别于其他商品的标记,从这一点讲,它是专名,但它指称的又不是个体事物,而是许多个具有共同属性和特征的商品事物,这又使它成为代表同类个体的普通名词。

二是品牌名称作为商品的记号,一种语言的名称记号转写为另一语言的名称记号,“名无固宜,约定俗成谓之宜”,可以按照不同民族的命名方式和命名习惯转写,不一定追求语言的“全真”转换。 Benz和Yves Saint Laurent作为人名翻译为“宾士”和“伊夫·圣·洛朗”,而他们创造的品牌名称翻译为“奔驰”和“伊夫·圣罗兰”,体现了专名与品牌名称在翻译上的差别。然而其创造的品牌却因为结合了我们民族的特性使其产品大卖,广为人知并接受,那么译作的商业价值也就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了。

二、商业价值在翻译中的体现

商标品牌名称翻译是商品记号的转写, 因此许多品牌翻译只是翻译名义下的重新命名,译者有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巨大空间。同名标牌可以有截然不同的翻译,因此,在翻译中应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识的差异,让译名达到和原名同样的审美效果,以便在国际市场中树立良好形象,博取更多消费者的青睐,进而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以体现其商业价值。如美国婴儿用品品牌Johnson's(强生),最初译名对等直译为“庄臣”,让人无法和婴儿用品联系起来,而译名“强生”响亮、上口,表达了对孩子的祝福,让人联想起孩子们健康、强壮、快乐地成长,体现了商标的意境美和文化美,最终使品牌家喻户晓,销量大增。法国连锁超市Carrefour(家乐福),法文本意为“十字路口”,译名独具匠心译为“家乐福”,其译作完全脱离了翻译理论的约束,但简单的字眼却让消费者第一时间了解到这是一家普通消费规格的超市,也表达了超市为千家万户造福的意愿,符合中国大众消费者幸福美满的家庭意识。服饰品牌Goldlion(金利来),其原名和译名就是珠联璧合的典范。Goldlion没直译为“金狮”(和“金失”谐音,丢失黄金的意思),而译为“金利来”(直译gold为金,音译lion为利来),其文化内涵近似于原名,又符合中国文化“财源滚滚来”的寓意。德国豪华汽车品牌BMW(Bavarian Motor Works)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很受欢迎,表面上看起来原名与译名完全没有联系,可是译者运用暗喻修辞手法,结合中国文化中“一马当先”“马到成功”“骏马奔腾”的意象,富裕了汽车“马”的形象和精神,众所周知,在古代,宝马拥有者非富即贵,结合这样的民族背景,此译文大大加大了高端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力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第一时间就震撼了中国消费者从而愿意购买。

商标品牌的翻译是翻译商业价值的重要体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熟悉商品的属性及其附加值,并迅速锁定目标市场和消费人群,全面考虑消费者的文化习惯、审美情趣和心理需求,灵活运用翻译美学理论,让译名充分体现其产品属性特征以获得新颖、与众不同的效果, 博取消费者的青睐, 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欲望,不断地拓展产品的销售市场,让产品走向世界,开拓国际市场。

三、结束语

以上我们从商标品牌翻译的角度深入探讨了翻译中蕴含的商业价值,揭示了在全球经济化的大环境下,翻译与经济效益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简而言之,站在商业的角度,为满足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求, 译作除承载并传递商品详尽信息外, 还要充分考虑不同文化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识的差异,尽可能地展示其美学特征以刺激消费者感官,引导其购买欲望并促使其采取购买行动。因此好的译作不仅是两种文化的媒介,更是经济市场上强大的竞争力,在传递某种文化属性的同时更能引起与消费者之间的心灵共鸣, 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翻译的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隋荣谊,李锋平.翻译美学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

[2]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 北京:中国近代翻译出版社,1996

商业价值第3篇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全面引进了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管理会计在工业企业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银行业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却还相对落后,对管理会计的研究略显不足,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识。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国内金融业务逐步向外资放开,银行竞争进一步加剧,外部监管更加严格,商业银行必须从资金、装备、人才、技术、营业网点布局、业务品种等方面提高竞争能力,银行业也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传统的粗放型的银行财务管理模式不再适应。银行所面临的一个非常实际且具有战略性的选择就是应用管理会计,通过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银行的成本核算、盈利分析、业绩评价、资产负债管理、预算管理等,提高银行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建立业绩一流的银行。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银行都在探索性地实施管理会计,已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管理会计的复杂性,加上国内市场环境以及银行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与国外先进银行都有很大不同,所以,银行业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还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和部门设置不合理

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和部门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了计划经济下的设置方式,基本上属于直线职能制的组织体系。纵向上组织结构层次多,按省、市、县、区等设置分支机构,实行分块管理,基本不考虑环境、资源及客户情况,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主要仍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经济利益制约的特征不明显;横向上,同一级别的内部职能部门多,部门职能的内涵和外延一直缺乏明确的界定,责任往往难以分清,产品和客户数据难以获得,内部转移价格计算的盈利也只能作分析之用,结果不容易被各级管理层所接受,更难以作为考核所用,这些都给管理会计实施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二)没有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成本主体缺位

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基础较为薄弱,成本项目普遍在200个左右,且绝大多数为间接费用。在成本核算过程中,长期以来都是以机构作为核算对象,分产品、分部门、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的成本核算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建立在成本核算体系之上的预算管理体系难以搭建。成本主体缺位,从而无法计量各成本主体完整的投入产出状况和创利能力,成本预算和控制乏力,成本的粗放核算决定了成本意识淡薄,成本主体的缺位造成事前缺少准确的预算,事中缺乏有效的监控,事后则无法对机构、部门、产品和客户的成本开支情况进行正确的量化评价。

(三)商业银行的产品缺乏准确的定价机制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如何进行定价管理,成为目前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在我国现行金融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调整主要金融产品价格,如存贷款利率、金融服务收费标准等,各商业银行作为产品既定价格的接受者,缺乏产品定价自。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金融市场的成熟,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各商业银行将面临自行确定存贷款利率的问题——即产品定价。然而,银行内部各个单位和部门之间发生的转移行为,并不象真正的市场行为一样有一个客观的交易市场存在,这就导致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相当主观,有时甚至不合理。对银行来说,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主要涉及内部资金转移调拨定价和间接费用的分配两大问题。虽然银行经营管理理论提供了完备的产品定价模型,但在实践操作中,定价模型中的资金成本、费用成本、风险成本等关键要素难以确定。

(四)分部门、分产品的业绩评价机制难以推行

兼顾公平与效率的业绩评价机制以及相应的薪酬激励机制,是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由于作为资源配置、业绩评价的重要杠杆和工具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多年来一直存在着多极定价的问题,在期限结构和价格传递上不能有效地将存贷款市场、货币市场和内部资金市场对接,无法将利差收入在资产负债产品之间进行有效的分割,分部门、分产品的业绩评价机制难以推行,所以我国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尽管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然保留了许多平均主义因素。

(五)数据质量差,建立管理会计需要的信息系统基础工作薄弱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信息收集分散化,管理信息利用和反馈滞后。由于数据处理手段的欠缺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会计业务信息自上而下产生的机制仍未形成,银行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充分性和完整性,银行各类信息数据分别存在于不同的系统或不同的部门中,造成业务信息分散,数出多门,统计口径不一致,不能满足信息共享和集中管理的要求。

二、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管理经验,建立价值创造型的银行管理会计体系

国外银行在经营管理上比较成熟,有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和专司其职的管理会计部门,组织架构实行扁平化的事业部制;业务按公司业务、私人业务、资金业务等进行管理;事业部内部按产品线和营销线进行运作。银行设有专门的管理会计职能部门,负责银行客户、产品的收入、成本、效益核算和分析工作,使管理层能及时掌握哪些产品、哪些条线以及哪些客户能够为银行带来收益,收益多少;哪些产品、条线是亏损的,亏损的程度有多高,在此基础上,管理层可以科学地作出有关核心产品或业务扩张、维持、收缩或退出的决策。国外银行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成本核算体系和严格的成本预算和控制制度。以矩阵式管理架构为基础的成本核算体系保证了银行各级机构、条线、产品、客户成本核算的相对真实性,在这个体系下,上层管理部门可以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可以合理评价交叉销售行为,可以对每个经营机构、每个产品种类、每个管理条线、以至每个客户进行成本核算、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西方商业银行会计业务处理的集约化程度也比较高,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超大型计算机和商业智能技术来处理跨空间、跨部门、跨产品的数据集成问题,在业务电子化集中处理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技术开展成本核算、控制和管理,使上级管理者对机构、部门、产品的成本和收益情况能够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提高了银行运作的效率,降低了风险。

我国银行为了创建有价值的管理会计体系,提高银行的效益,可以借鉴上述经验,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银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引导内部资源向价值大的机构、产品和部门倾斜,建立业绩导向型的绩效评价机制。

(一)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在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目标和内容对银行未来的资产负债规模、营业收入、经营成本等有关方面以计划的形式具体地、系统地反映出来,通过量化形式将经营目标落实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根据管理控制服务的需要形成总预算下的分级、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预算等,以便有效地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银行的全部经营活动,实现银行的既定经营目标。

为了保证预算的顺利进行,提高编制工作效率,预算的具体执行部门要参与预算的编制,一般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编制方法,最后经过汇总、平衡,将批准后的经营目标层层分解,作为正式执行计划下达给执行部门。

(二)实行业绩挂钩的利益分配内部控制体系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差异分析与控制。对预算执行情况在年度内进行监控,对差异进行分析,引导内部资源向价值创造能力强的区域和产品倾斜,同时还要引导内部费用资源向创造价值资源大的机构、部门和个人倾斜,以期银行的经营运转按照预算量化的目标推进。

(三)建立价值创造型的业绩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在竞争全球化、顾客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会竞争中,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对优质顾客的竞争。银行管理会计必须以“什么是顾客认为有价值的”作为起点,银行管理的目标也应更多地表现在为顾客创造价值与价值的差异化上。综合业绩评价制度就是将银行的财务目标和顾客、员工的满意度联系在一起,从财务维度、顾客维度、企业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等四个方面全面评价经营业绩的战略实施系统。在考核中要突破传统的单一财务业绩考核,将业绩的评价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将业绩评价的结果和人员奖金的分配、福利待遇挂钩,兑现奖惩措施,促进银行长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最终实现银行的战略管理目标。

三、商业银行实施价值型管理会计的基础性工作

构建价值创造型的银行管理会计体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过程除了受资金、技术的限制外,更受到银行管理基础性工作的影响,因此,价值创造型的银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一些基础工作。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现状,参考管理会计在国外银行的运用,我们应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一)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实现由一维到多维的会计核算

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是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也是对部门、产品、客户、货币的效益进行分析的基础,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要与管理体制相适应。商业银行可以根据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自身的管理要求,借鉴工商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建立起自己的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的成本核算体系。

在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由于电子计算机在银行业的普遍应用,会计核算的分类标准可以多元化,可以按照部门分类,按照产品分类,按照客户分类,按照货币分类等等。实现从一维到多维的会计核算,实现同源数据下的按多种分类标准进行的银行会计核算。

(二)建立分级、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的管理机制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普遍采用按机构的会计核算以及业绩评价和考核模式,难以实现按部门、产品、客户的盈利分析和考核评价。我们必须在成本和风险分摊的基础上建立起银行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的业绩评价体系。分级、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的管理机制,是这一业绩评价体系应用的基础。

(三)加强银行数据信息质量管理,建立统一的银行信息管理部门

要建立完善的银行管理会计系统,不仅需要数据仓库作技术上的支持,而且还需要改进银行数据信息质量,才能使管理会计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更好地为银行服务。目前各商业银行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按部门、分专业“自下而上”层层上报汇总、编制各种会计信息报表的模式,代之以自上而下的会计信息集中形成机制。为了实施成本管理会计,一方面需要抽取现有核心业务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等系统的交易数据,有的数据要进行整合,没有的数据要进行补充,无法获得的数据要争取今后予以改善;另一方面需要将现有各系统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转换加工,将每一笔交易、每一个产品从发生到结束的现金流全部模拟出来,以获得高质量的运用成本管理会计所必需的数据。

(四)改革组织机构,调整管理模式,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商业价值第4篇

分析框架

如前所述,在有关商业模式本质的三种基本观点中,价值创造视角的观点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本文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且这一价值特指顾客价值。企业顾客价值的创造过程分为三个维度:价值命题、价值创造和传递、价值实现。从价值命题到价值创造和传递再到价值实现,能够完整表达企业的经营逻辑[18]。其中,价值命题是指企业为顾客提供什么价值,包括细分顾客和市场范围;价值创造和传递是指当企业决定为哪个范围的何种顾客提品和服务时,应整合内外资源为顾客创造价值,并选择合适的渠道传递顾客价值,它包括企业的经营方式和顾客接触方式;价值实现是指企业应设计适当的盈利方式与顾客完成交易,在实现顾客价值的同时,回收一部分价值作为企业盈利,并为下一轮价值创造做准备,其核心是企业的盈利方式。关于顾客价值创造的三个维度,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见解[19-24]。笔者将其归纳为“细分顾客和市场范围”﹙对应价值命题﹚、“经营方式和顾客接触方式”﹙对应价值创造和传递﹚、“盈利方式”﹙对应价值实现﹚,作为体现三个维度的分类指标。这也符合Megretta所指出的“好的商业模式始于对人类动机的洞察,止于丰富的利润流”[25]。这些指标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更具体的形态﹙下文将作详解﹚。根据本研究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列表1如下。表1和图1均以直观的形式反映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研究选取在沪、深两地上市的零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原因是:其一,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有关零售业商业模式的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较少;其二,零售业属于流通行业,面对的是终端消费者,商业模式对其经营绩效影响很大;其三,零售业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较易获取且可信度较高。为了保证数据的可信性和分类的权威性,本文以Wind数据库中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中的零售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且公司应具备近3年﹙2008年~2010年﹚完整的年度财务数据。根据这个标准,最终有64家公司符合要求。相关的企业绩效指标全部根据企业财务报表数据计算得出。﹙二﹚变量说明1.商业模式变量商业模式变量是本研究的自变量,属于类型变量。根据表1,结合零售业的实际特点,对64家样本公司的商业模式进行划分,将其商业模式变量具体化。﹙1﹚细分顾客。细分顾客可以根据企业服务的顾客群体来进行,具体到零售业,则是根据企业出售商品所针对的顾客群体来划分。一类是企业出售的商品针对所有的消费者,即为大众型顾客﹙Pub-lic,简称P﹚,如百货商场;另一类是企业只为某一特定类型的顾客提供服务,即聚焦型顾客﹙Focus,简称F﹚,如苏宁电器只为那些购买电器类产品的顾客提供服务。﹙2﹚市场范围。根据我国零售企业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市场范围设定为四种具体形态,即本地主导﹙Dominant,简称D﹚、地区渗透﹙Penetrative,简称P﹚、区域扩张﹙Expansive,简称E﹚和全国布点﹙Na-tional,简称N﹚。划分依据主要是企业开展业务的地理范围和不同地理范围业务所占企业总业务的比重,其中,本地主导是指企业在一个地级市﹙或直辖市﹚的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80%及以上;地区渗透是指企业在一个省份﹙或自治区﹚的至少3个地市开展业务,且在每个地市的营业收入不超过企业总营业收入的40%;区域扩张是指企业在2至4个省份﹙或直辖市、自治区﹚开展业务,且在单个省份﹙或直辖市、自治区﹚的营业收入不超过企业总营业收入的40%;全国布点是指企业在5个及以上省份﹙或直辖市、自治区﹚开展业务。﹙3﹚经营模式。零售企业的经营模式包括专业市场﹙Specialized,简称S﹚、连锁经营﹙Chain,简称C﹚和业态整合﹙Integrated,简称I﹚3种。其中,专业市场是指零售企业同时拥有若干个出售单一品类商品的商店,而这些商店独立运营,出售的商品之间关联度较低;连锁经营是很多零售企业普遍采用的运营模式,是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最常用的方法[26],包括直营、加盟、自由连锁等方式;业态整合是指零售企业为了寻找扩张和抓住新的增长点,将便利店、超市、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等零售业态整合经营。﹙4﹚顾客接触方式。顾客接触方式分为传统﹙Traditional,简称T﹚和现代﹙Modern,简称M﹚两种。前者是指零售企业只通过实体店销售商品;后者是指零售企业还开展了网上销售业务。﹙5﹚盈利方式。零售企业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薄利多销型盈利模式和顾客体验型盈利模式两类。薄利多销型盈利模式﹙Puerile,简称P﹚是通过标准化经营、建立高效的业务流程、优化价值链等手段,降低自身的成本,为顾客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27-28],通过尽可能扩大商品出售的“量”来保证企业的盈利,如便利店、连锁超市、大卖场等都采用这种盈利方式。顾客体验型盈利模式﹙Experience,简称E﹚是通过提供高质量和高知名度的商品、实行优质服务、坚持高价格策略、推广零售企业的品牌形象而获得丰厚的利润。这种盈利模式强调零售企业注重“质”的服务,使商品产生“溢价”而盈利,如大型的百货商店、精品店、“一站式”购物中心等主要采用这种盈利方式。根据以上分析框架,首先决定样本公司在每个分类指标上的具体表现形态,然后将3个维度5个指标的分类结果﹙表现形态﹚进行组合,最后得出各样本公司所属的商业模式类型。64家样本零售企业的商业模式分类结果见表2。2.绩效变量企业绩效变量是本文研究的因变量,属于数值变量。考察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必须建立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完整考察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不同方面的差异化影响。本文选取盈利性指标、成长性指标、运营性指标以及每股指标综合考察企业的绩效表现﹙见表3﹚。

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一﹚通过对F值与临界值的比较,验证造成均值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One-WayANOVA是检验单因素在不同组别的均值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的一种典型方法[29],其模型可以表示为:Yij=μ+αi+εij,其中,i=1,2,…,k,表示因素的组数,j=1,2,…,n,表示样本编号。为保证方差分析的可靠性,并使更多的样本企业能够被包含在分析范围内,本文只选择被两家以上企业采用的商业模式作为方差分析对象。从表3来看,这样的对象共有14个组,分别是编号为1、2、3、6、8、13、15、18、21、23、24、26、31、35的商业模式,这14个组所包含的零售企业共41家,约占所有样本企业的63%,即占到了样本企业的大多数。﹙二﹚方差分析为了保证研究的可靠性,缩小仅分析单一年份绩效指标带来的误差,进行方差分析时,每个企业的某个绩效指标值是在分别计算出2008年~2010年该企业在该指标上的值后求其算术平均数所得。通过对采用14种商业模式的企业选取不同的绩效指标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得到组间、组内方差及最终Sig.值,进而可判断商业模式对各种绩效差异的影响水平。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根据表4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商业模式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在盈利指标上,实施不同商业模式的公司间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投入资本回报率的sig.值分别为0.001、0.010、0.016,均小于临界值0.05,即均有显著性差异。2.商业模式对成长能力的影响较为显著。采用不同商业模式的公司间在3个成长性绩效变量上的sig.值分别为0.212、0.010、0.015,其中在每股收益同比增长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的sig.值都小于0.05,具有统计显著性,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的sig.值大于0.05,显著性较差。3.商业模式对运营效率的影响较弱。反映运营效率的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的sig.值分别为0.260、0.215,远大于0.05,只有固定资产周转率的sig.值远小于0.05,具有统计显著性。4.商业模式对每股指标有显著影响。不同商业模式间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的sig.值分别为0.018和0.013,都小于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商业模式对每股指标有显著性影响。

对不同类型商业模式的比较和综合评价

下面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11个绩效变量为评价指标,对14种主导型商业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具体的做法是:先从11个绩效变量中选定若干个主成分来综合反映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再赋予这些主成分权重,最后将这些主成分加权汇总,计算出各类商业模式的综合得分。由于各绩效变量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企业绩效,且数据的单位不同,因此,在主成分分析之前,先要对绩效数据做归一化处理。方法如下:x٭ik=xik−xminkxmaxk−xmink其中,xik、xmaxk、xmink分别表示第k个指标在第i个商业模式类型的值、第k个指标在14种商业模式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4种商业模式2008年~2010年的综合得分如表5所示。由表5可以看出三个特点:﹙1﹚2008年~2010年平均综合得分最高的商业模式为PECME,即编号为8的“大众—区域扩张—连锁经营—现代—顾客体验型”商业模式;平均综合得分最低的商业模式简称为PDCTE,即编号为11的“大众—本地主导—连锁经营—传统—顾客体验型”商业模式,两者综合得分差距较大。﹙2﹚从综合得分排名情况来看,各类商业模式在2008年~2010年间的排名差距不大,基本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但这一期间各类商业模式的综合得分普遍呈下降趋势,个别商业模式2008年的得分和2010年差距较大。﹙3﹚无论是单一年份还是取年平均值后的综合得分,排名前6位的商业模式间差距很小,而前6位商业模式和后8位商业模式间则差距较大。这说明在当前零售业上市公司中,并不存在某一种占据绝对优势的商业模式,而是几种商业模式的表现难分伯仲,但确实有几种商业模式的表现优于另外几种。

商业价值第5篇

2000年之后,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程度的加大繁荣了经济,企业但凡有点规模就会选择明星做广告。明星与商业之间的关联度空前密切,知名度越大、影响力越大,广告费就越高。近年来,明星们的代言费更是水涨船高,8位数的代言费早已不稀奇。

是何因素让企业家们甘心情愿让利?广告营销的魅力所在!经济学家早已预言,“21世纪是娱乐与商业的联姻世纪。”明星们的商业价值在这个时代被充分利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明星们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也对商业推动做出巨大贡献,“一夜之间,(商品)尽人皆知。”如此效应,明星与企业之间皆大欢喜,堪称双赢。

然而,如果企业错误地起用明星代言,轻则损失市场份额,重则代言产品退出市场。在挖掘明星、推动商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更应注意,代言人与代言产品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密切的契合度。

“杀手”与“救世主”

企业在营销产品时往往会选择明星代言的方式,效果也一直比较好,是传统营销策略中比较常用的一招。但是明星的经济价值不在其粉丝(唱片除外),而是在于明星正面形象本身!

“杀手”李宇春

随着超女的一炮走红,胜出的李宇春成了众多商家眼中的绝好代言人。虽然没有出众的形象,但其数量众多的“粉丝”就是商家心目中的潜在购买群。短短几年内,凭借一单又一单广告,李宇春的身价也陡然飙升至一线明星的地位。

然而,选择李宇春代言并未给商家带来多少实惠,相反却失误颇多。在代言人的定位上,商家只顾其人气,却忽略了李宇春同时也被太多人所不喜。

“每一个李宇春迷的周围都会围绕着成百个强烈抵触李宇春的人。种种争议导致了李宇春的走红。然而,此类‘造星运动’造出的明星对商家毫无裨益。”业内分析人士在李接第一个广告时便曾毫不客气地指出。

作为佐证,印有其头像商标的可乐严重滞销,甚至被迫撤出一些超市。大量零售商指明不要印有李宇春头像包装的可乐,转而购买百事;而印有李宇春头像的佳洁士牙膏更是严重滞销,大量消费者大都表示反感此货。具有讽刺意味的结果是,起用李宇春代言后,可口可乐成就了百事可乐,百事可乐得以首次在品牌形象上超越可口可乐;而高露洁则赶上了佳洁士,双方在市场上平分秋色。

据悉,可口可乐李宇春版已陆续撤出销售网点。有人甚至认为,“起用李宇春代言,这是可口可乐PR史上最大的失误!”“李宇春是广告‘杀手’!”

实际上,商家选择李宇春大致是认为她有着众多的追随,忽略的是这种造星运动所造出明星的潜质所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传统的明星成长周期长,大都经受过市场的淘汰和洗礼,在全国范围内有着稳定的喜好者,且社会地位较高。此类一线明星适合代言一极大厂商,如IBM、联想等大品牌。比如,选用刘翔、成龙、刘德华代言,对于商家而言胜算更足。

商业价值与代言人的名誉度、社会地位等息息相关,假如充分考虑到这点,也就不会出现如李宇春、厉娜等广告杀手。

利郎背后的“救世主”

5年前,利郎西服只是福建众多服装品牌中的小角色,一度濒临破产的边缘。但最近5年来,“利郎”商务休闲男装品牌的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迅速提升,已经在北京、杭州等国内大中城市设有6家分公司、1000多家连锁专卖店,并先后获得了“中国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休闲装品牌”、“中国服装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等多项殊荣,号称“中国商务休闲男装第一品牌”。

挽救利郎的是其独特的定位及营销理念,“起用陈道明代言”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利郎,甚至有人把陈道明称为利郎的“救世主”。

一贯低调、不哗众取宠的陈道明在中国有着众多的影迷,《围城》、《康熙王朝》、《长征》、《黑洞》、《冬至》等一大批由其参演的优秀作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道明对事业的兢兢业业和执著追求正好是利郎商务休闲男装的定位。据利郎总裁胡诚初透露,利郎选择陈道明,一方面是机缘巧合,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其个人魅力及穿着方面的时尚。这一切正好与利郎的产品定位不谋而合。

2002年年初,陈道明与利郎正式签约,出任利郎品牌形象代言人。广告播出后,伴随着陈道明“西服也休闲,简约而不简单”的广告语,消费者评价说“这是利郎和陈道明的完美结合”,利郎经销商也对这一广告钟爱有加。

可以说,正确的选择成就了利郎,3年多时间,利郎的销售额涨了10多倍。

牵手法则

商业社会里,讲求的是双赢。推销商品就需要广告投入,而商家与明星之间的正确“牵手”往往是广告营销成功与否的前提。否则,广告只是明星们的独角戏。

对于商家与明星们的广告合作,有人形象地将其比喻成“娶媳妇”。要想成功牵手达到双赢,商家要衡量的因素很多,除了要考虑其“形象健康程度”,脾气是否相投;还应量力而为,最好门当户对“多少嫁妆娶什么媳妇”……

如此,都是商家牵手明星必须三思而行的铁律。

毫无疑问,明星的公众形象要健康、正面。假设明星丑闻频繁,由其代表的品牌形象难免为人诟病,产品的销售自不必多言,产品形象甚至贻笑大方。加之负面效果一般影响深远,为之埋单的苦果只有独自品尝。

著名影星赵薇曾为某手机代言,当其穿着日本军旗服而为人四处“申讨”时,该款手机的销售额直线下滑,甚至发生了该款手机广告牌被砸的事件。作为一种惩罚,赵薇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少在广告时段出现。

据此,有专家建议,在与明星合作广告代言时,商家不妨签订附加条件:一旦因为明星自身发生形象丑闻,在合作期间应按一定比率负责赔偿商家的经济损失。“品行不端的明星,不用;绯闻不断的明星,慎用;品行不稳定的明星,忌用。”牵手之前,要看双方的影响力与品牌是否匹配。

许多明星喜欢过度曝光,接受过多商家的代言合作,如此一来,所产生“稀释效应”则令产品品牌的可信度下降;再者,此类明星大多是一线大牌,脾气也较大,合作起来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商业价值第6篇

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在长达4个月的准备后,终于于美国当地时间8月19日中午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正式挂牌交易。在随后的一个交易日,google的股价上涨了18%,达到100.34美元,成为当天美国股票市场20家股票价格在100美元以上的公司之一。据悉:GOOLE此次的发行规模为1960万股,融资16.7亿美元,这个数字是1996年yahoo首次公开上市融资的50倍;公司上市第一天市值就已经达到272亿美元,而世界上最大的网络销售商亚马逊的市值只有160亿美元。

“上市”突显google商业价值

作为截止到目前为止2004年度互联网业界最引人注目的大动作,“google上市”对于整个业界的影响力逾发突显:

对于华尔街来说,Google上市是今年最炙手可热的IPO项目;

对于纳斯达克来说,google上市将有望结束其自2000年网络股泡沫破灭以来长达4年的低迷景象。

对于投资者来说,google上市使他们嗅到了财富的气息,就google4月份宣告上市之际,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美国托马斯(Thomson)风险投资基金和美国风险投资协会共同出具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指出,美国的风险投资今年第一季度达到了46亿美元,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的42亿美元高出十个百分点。

对于“硅谷们”的高科技公司来说,google上市后的表现将直接关系到他们是否有可能从投资者身上获得更多的风险投资。硅谷的企业破产专家表示,目前硅谷约有7000家科技企业等待东山再起。

对于搜索引擎行业来说,越来越多的资本向此行业集中。google作为搜索引擎的典范,一经上市就受到资本的极力追捧,这一现象使得国际互联网巨头更加清晰的意识到搜索引擎巨大的商业利益。在此利益驱动下,亚玛逊、雅虎、微软纷纷进军搜索引擎行业或通过并购等行为来扩充其在该行业的势力范围。

对于福布斯来说,google上市改写了富人榜榜单,google上市后,又诞生了两位亿万富翁,其两位创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按照他们目前拥有的google的股权做价,将各自拥有超过30亿美元的身家。

中国搜索引擎行业烽烟四起

作为国际搜索引擎领域列强纷纷涉足的映射与延续,中国的搜索引擎行业也出现烽烟四起的局面。雅虎合谋3721推出“一搜”、搜狐力推独立的搜索引擎“sogou”、中国搜索总裁陈沛就google上市以及google百度握手近来在媒体上频频露脸,利用专访大做事件营销。中国的各个搜索引擎在近期的一系列动作表明,google的商业价值已在中国互联网业界得到深度认可。

在这个问题上,值得一提的是百度。在中文搜索引擎的市场上,百度与google的市场占有率在伯仲之间(google略高于百度1个百分点)。

2004年6月16日下午,也就是在google宣布准备上市的两个月后,百度方面传出消息:百度正式接受了google 1000万美元的注资。中文搜索引擎两大巨头握手,引起国内舆论一片哗然。百度的如意算盘是可以凭借同google的这次合作,为其纳斯达克上市圈钱的进一步铺平道路。

企业界善用google商业价值

在这场全球瞩目的资本运作中,企业界已脱离看客的角色,主动投身其中,借助google开展网络营销,充分享受google带给他们的商业价值。

企业借助google开展网络营销,主要依靠两种方式:Adwords(点击付费广告)和google排名优化。

商业价值第7篇

今天的企业应该把时间成本当作商品总成本的一部分,并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进行整体思考。通过降低消费者的时间成本以提高商品总体价值,还可以通过优化时间达到增强管理质量、提高生产等目的,而减少时间成本的最好方法就是提高速度。

在减少消费者时间成本方面,我们可以画一张描述消费者消费过程的消费行为流程图:将消费者从产生购买思想到购买结束的每个步骤按照顺序和花费的时间成本排列,就会发现整个流程图中很多步骤是浪费时间的,甚至是多余的,消费者有意识或无意识排斥的。这些环节消耗了顾客不必要的时间成本,如果可以优化这些环节,提高速度,就可以为顾客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如某超市为了不让顾客结帐时等待太久,便建立了同等规模超市两倍数量的结算台,虽然这样增加了经营成本,但所获得的营收却高出成本的几百倍,并且为消费者留下了最便利的超市的口碑。如果顾客购买了家具后,所购买的家具能比顾客更早的送到府上,也会大大提高顾客的满意度。麦当劳以秒为计算单位的快餐提供速度使消费者感受到了高质量的服务,速度成为麦当劳成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超市提高补货的速度,可增加4.7%的销售可能。互连网的快速与便捷也催生了电子商务及相关网络产业的爆炸式发展,如易贝的网络交易额一年可以过百亿。

速度提升的应用领域

1服务领域

服务型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减少或变相减少消费者的时间成本,首先是如上面所说的,优化顾客的购买流程,削减不必要甚至修改必要的流程。其次,在无法进一步优化流程时,可以巧妙地改变消费者对消费过程中时间的观念,如在消费等待过程中为其提供可消磨时间或吸引眼球的副产品、服务等,比如等车时候车室所播放的电视节目、点餐等待时提供的音乐或杂志等。

例如,北京一家美容院做整体策划时就导入了“消灭让消费者心烦的等待时间”这一理念,主要内容包括为等待的消费者设置更舒适的等候环境,编辑了一本固定出版,以介绍本院为主,传达健康信息,休闲信息的DM杂志,让消费者在舒适环境中轻松阅读,获得感兴趣资讯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度过等待时间。另外,导入播放舒缓轻松的音乐及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化解了消费者等待时的焦虑与不安,得到了超乎想象的好评。

2生产领域

很多人认为商业中优化时间,提高速度的概念只适合服务型企业及产品,但事实并非如此,生产型企业也可以通过提升速度来增强竞争力。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为了提高生产速度,开发出能搭配不同模具的生产机器,达到了可快速更换生产线的目的,因此可以迅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其零库存计划也是建立在时间的最优化配置的基础之上的。试想,如果顾客订购一辆汽车,却几个月都拿不到车,丰田还能维持其最骄傲的零库存计划吗?企业提高生产速度可以快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及提供更新、更好的产品或服务。

3企业管理领域

即使是企业内部管理,重视速度也是很必要的。

如一家美容院的美容师敏锐地发觉了由于突发天气状况所能产生的商机,迅速向总公司反映,可公司中反应迟缓,周四提出的建议,待到隔周的会议上才被讨论研究。在反复论证探讨的会议中,早已错过了市场先机。

速度对一个企业而言非常重要,包括企业的战略发展都要把速度作为重要考虑因素。

再如软体与互连网行业,如果不把速度作为重要的战略参考因素将很快被市场淘汰。一家网络游戏开发商,其战略思想是准备推出一款超越以往所有网络游戏的完美网络游戏产品,于是潜心开发。但另一家网络游戏开发公司的战略则是抢占先机,而后再不断完善产品。于是在产品还不很成熟时即推出了产品,即使不十分成熟但在当时来讲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也拥有了大批玩家,等那家追求完美的网络游戏开发公司对产品达到了满意后准备上市时才发现,市场已经被别人占领,自己的游戏上市需要玩家付出高昂的转换成本,获得成功的机会十分渺茫,于是在消耗了大量投入后计划破产。

沃尔玛通过提高商品周转速度,使资金一年可以周转48次,是同行的几倍,也因此获得了经济学很难解释的赢利速度。

站在战略的高度看速度

现在提倡速度制胜的观点很多,快鱼吃慢鱼、速度为王等管理、营销论点层出不穷,但在市场实际应用中,往往差强人意,不是创造不出领先的速度就是有了速度却并没有转化为价值。原因何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