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绿色农业发展分析(合集7篇)

时间:2023-09-08 17:00:43
绿色农业发展分析

绿色农业发展分析第1篇

21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无污染、无公害、安全、卫生、营养的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日趋增长。原国家农业部农垦司司长、原绿色食品协会会长刘连馥先生于2003年10月,在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主持召开的“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绿色农业”理念。同时,国家回良玉副总理进行了批复,并且拨款3500万进行示范基地建设。对于绿色农业这一概念,国内学者早期观点在于着重强调绿色农业应是一个“大农业”概念,即“绿色农业”应涵盖“农、林、牧、渔、工(加工)”五大方面,是实现这几个方面“综合发展的施行标准化生产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也有学者指出绿色农业的目标是通过“实现生物资源的整体利用”,亦即通过“实现微生物--植物--动物的良性生态循环”,保护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综合利用的水平

和经济效益”,同时指出,鉴于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对粮食产量产生越来越大的要求,绿色农业的发展必然会“审视并面对”能否利用“有益基因”,“使之有益于人类”这一问题。也有学者从消费者需求、社会福利、农业技术改进与制度变迁的角度,解析绿色农业的发展问题,探讨绿色农业的成因和对策。国内从事实践管理部门的专家指出,绿色农业不是传统农业的回归,也不是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各种类型农业的否定,而是抛弃各类农业的种种弊端,取长补短,内涵丰富的一种新型农业。近年来,理论界和实践界达成了共识,认为绿色农业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绿色农业及与其伴随的绿色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2.绿色农业是受到保护的农业绿色农业既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环保产业,同时也是需要支援,加以保护的弱质产业。3.绿色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的有机结合。4.绿色农业是多元结合的综合性农业。5.绿色农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绿色消费在世界许多国家正蓬勃兴起,保护环境、崇尚自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心和爱护,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在我国、在全球已经呈现出无限的商机.因此,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我国的西部恰恰又具备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西部地区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优势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环境资源、生物资源和充裕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是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潜在优势。

(一)环境资源

西部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环境资源,那里幅员辽阔,土地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有着以山脉和丘陵为主体的地形地貌,并有着按照经度与纬度划分的不同地理气候带,以及由每个山谷形成类型繁多的地理--气候--生物群落组成的生物谷,生产力布局的空间很大。耕地面积虽然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1.6%,但非耕地资源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西部有林地面积约7亿亩,约占全国总量的37%,森林蓄积量6400万立方米,约占全国总量的60%。此外,我国草地放牧业几乎全部集中分布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拥有全国98%的可利用天然草场和50%的草山草坡。西部的宜林荒山荒地和可利用天然草山草地等土地资源都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经济。例如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广西大部分地区,有着天然、纯净的水源,宜人的气候,多样化的土壤,形成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生物资源

西部地区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物物种繁多、分布广泛,经济利用价值高,是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最宝贵的基础条件和最丰厚的资本。以西南地区为例,其拥有大面积高山区和草场,常年生长着林木和牧草,无霜期长,是我国发展橡胶、甘蔗、茶叶等南亚热带和热带特有经济作物不可多得的宝贵地区。比如云南省,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度差6000多米,形成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囊括了我国海南岛到黑龙江省的各种气候带,复杂多样的地形、气候造就了种类繁多的生物物种,成为举世瞩目的生物资源宝库,也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为复杂和丰富的地区之一。西北的汉中盆地、关中平原、宁夏平原、陕甘黄土高原、青海湟水谷地、河西走廊及柴达木、塔里木、准噶尔三大盆地边缘绿洲等地,是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地区。

(三)劳动力资源

发展绿色农业经济,需要各层次的劳动力,尤其是大量的普通劳动者,西部地区则天然地具备这一优势。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从人口结构来看,西部大多数省份出生率都接近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未来西部地区劳动力供应将较为充足;从年龄结构来看,中国西部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西部地区不但拥有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并且拥有相对于其他地区更加廉价的劳动力优势。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价格在绝对值上显然低于东部地区价格。与此同时,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外部环境对于学者的诱惑较少,学术氛围较浓,这有利于培养尖端的绿农业色经济研发人才,加之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逐步深化和发展,更有利于东部地区以及外资企业投资于西部地区,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三、西部地区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对策建议

绿色农业经济是一个市场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形式,它要求人们要有持续的发展观、市场观、竞争观和创新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政府重视、政策扶持,全力提高绿色农业生产实力;以西部丰富的绿色农业资源为依托,把比较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为途径,坚持科技兴农,进一步提高绿色农业的科技含量;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绿色农产品的信息化水平。

(一)政府重视、政策扶持,全力提高绿色农业生产实力

绿色农业经济属于政府推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政策的扶持和关键环节的统筹。政府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绿色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建立绿色农业推进组织。各个相关部门要通力配合,不断加大绿色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为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同时加强绿色农业环境管理,为绿色农业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制定政府产业政策时,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不同的生物资源、环境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情况,认真研究并制定详细可行的绿色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对绿色农业经济产业的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设计,明确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区域特色,做到绿色农业产业合理布局。通过政府补贴、财政转移支付以及设立绿色农业发展基金的方式,在发展初期给予从事绿色农业开发的企业和个人以绿色溢价补偿;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农业科研院所也要充分发挥的作用,在技术推广、绿色认证和开拓绿色市场方面给予帮助和辅导,使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较强的操作性。将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规划,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发挥各级政府宣传引导作用,加强绿色宣传教育,普及绿色经济知识。切实转变农户的传统生产观念和思维方式,充分调动广大农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逐步推行绿色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将政府官员特别是县区政府的绩效考核与绿色农业经济效果挂钩。

(二)坚持科技兴农,进一步提高绿色农业的科技含量

绿色农业是以绿色科技创新为依托,并结合传统农业精华技术,生产无公害、无污染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农产品产业,其发展是成熟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模式向农业的全面推广和示范的一种精英平民化的发展模式。科技创新是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其重点是引进和培养优良品种,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以保证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的不断提高。因此,要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引进知识产权,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的技术合作研究、开发,鼓励知识产权的西部转移和合作研究、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应形成以大学科技园等为重点的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通过农技推广人员组织实施农业科学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传播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信息,开展试验示范工作。成立绿色农业高新技术服务中心或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发、集成和示范一批绿色农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克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农产品加工、保鲜中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并围绕产业链进行技术开发与推广,使绿色农业发展始终同最先进的科技,如现代信息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系统工程等紧密结合,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绿色农产品的信息化水平

绿色农业发展分析第2篇

关键词:河南省;绿色农业;政府行为;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106-03

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绿色食品,保障食品安全,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应对“绿色壁垒”,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在发展绿色农业中,考虑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监管、处罚等职能。因此,本文结合河南省绿色农业的发展实际,探讨政府所起的作用及行为失效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对策。

一、政府在发展绿色农业中的作用

1.政府管理的必要性。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一些市场失灵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绿色农业作为准公共品及其外部性问题,造成绿色农业经济收益流失和成本的提高,因此压抑了绿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绿色农业的生产经营动机。二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导致生产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消费者的逆向选择问题。还有,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户和农业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产业链条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原料来源供给不足或是农民享受不到应得利益等。三是市场供给效率低问题。表现在绿色农产品市场开发起步较晚,营销网络和市场体系不够健全等特点,导致产供销脱节。加上国内外各种绿色壁垒的障碍,都给绿色农产品市场的扩展带来困难。而政府可以通过强有力的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等宏观调控手段,及时克服市场失灵问题。因此,绿色农业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调控。

2.政府管理的内容。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农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积极进行计划指导。计划指导体现在政府管理目标、任务、各项宏观平衡和各种基本比例关系,需要运用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政策措施引导微观单位去执行和完成。政府下达后,各部门、地方和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条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修改。河南省于2002年就已经开始启动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按照“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个体系(标准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紧紧围绕优质专用小麦、优质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两个基地”建设,组织制定了各类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2006年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2006―2020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纲要》,并把“发展标准化农业,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推进品牌农业建设,支持农产品申报部级、省级名牌”等工作提到了工作日程上。各地政府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技术水平,详细制定了区域规划,统一部署,着力推进了绿色农业的发展。第二,大力实施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手段多样,作用范围较广,主要表现在构建绿色农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比如在科技研发推广系统、市场运销系统、信息系统、监控系统、评估系统的构建等方面实施一系列支持政策,以利于绿色农业发展目标的实现。首先,河南省各级政府积极通过拓展信息系统进行科教宣传,对农民进行相关绿色农产品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教育等,以提高农民绿色生产意识和能力;其次,在延伸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基础上,河南省积极组织参加农业部举办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提高了河南省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再次,河南省政府大力支持示范基地建设,2010年试行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管理办法,同年颁布了《关于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并指导各项资金向示范区建设倾斜;此外严格监管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法》的基础上,积极实施省农产品生产记录管理办法,进行动态跟踪监测,并加大了对绿色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力度,同时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和市场准入制度,以此推进“三品一标”工作。一些地方政府还把绿色农业绩效内容纳入到政府考核体系,大大促进了当地绿色农业发展的积极性。

二、政府行为的失效及原因分析

由于政府组织内部缺乏竞争、外部缺乏监督使得政府缺乏发展绿色农业的动机以及政府干预缺乏完全准确的信息等原因,河南省绿色农业发展中政府的管理行为也存在着一些失效问题,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或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成本远大于收益,或是产生了一些负效应等。其行为失效及原因分析如下:

1.宣传教育不到位。河南省的绿色农业生产还没有完全建立在现代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首先,表现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官员没有达到足够重视,忽视了绿色农业发展所能带来的真正综合效益,因此对绿色农业发展支持不力。其次,大多数农民及一些农业企业对政策信息接受滞缓,对绿色农业的含义不清楚,意识不到绿色农业所能带来的作用,不了解绿色农业生产规程和技术等。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传统单一生产经营观念没及时得到改变,在营销中不注意资源的有价性,将生态需要置于市场需求体系之外,往往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利益来获得企业的最大利润。并且,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了解不够,导致对绿色农产品不易辨别,容易受骗,造成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因此不敢承担高价格风险来购买绿色农产品,大大影响了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率。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在于政府宣传教育还不到位,河南省绿色农业宣传教育范围目前主要局限于生产农户,而很少涉及到政府有关组织部门、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消费者。加上宣传教育手段落后,没有真正地强化相关主体的绿色意识和动力,绿色农业发展没有形成浓厚的绿色文化氛围。

2.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绿色农业从生产资料购买到生产、加工再到销售和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哪个环节稍有监管不力,就有机会主义行为者钻这个漏洞,引发绿色农业市场的无序和混乱,阻碍绿色农业快速健康的发展。河南省的绿色农业发展还在初级阶段,相应法律法规建设还有些滞缓,虽然河南省已在逐步加大监管力度和范围,但是法律法规依据依旧不充分,比如,关于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资料使用、绿色农产品认证、绿色农产品市场准入、产业化利益分享等各方面缺少严格标准的详细具体的全面系统的法律法规作依据,导致绿色农产品市场上仍旧充塞着各种机会主义行为。另外,监管和惩罚力度不够,欠缺对政府行为监督和制约的配套法律法规,导致绿色农业在认证、检测等工作上存在着很多的寻租行为,助长了违法违规现象,所以导致河南省绿色农业发展相对缓慢。

3.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大。绿色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产品市场的动态监测、区域性的生态整治工程、资源的循环再生配套工程、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服务、绿色农业科技研发和项目推广、相关主体的教育与培训、合作社服务与培训、农业企业扶持、信息化系统构建、市场销售渠道开发等都需要财力支撑,特别是发展初期,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启动。因此,保证资金支持来源和投资的效率和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但河南省政府存在着专项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财政资金投入盲目不合理而缺乏效率;财政资金主要向示范区倾斜,支持覆盖范围小;缺乏有效推动绿色农业投资的财税政策工具,财政手段落后等。这都会导致宣传活动、试验示范、检测监督、市场推广等工作无法长期开展,从而影响绿色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4.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绿色农业也应重视反馈和监督,绩效评价体系是以实际的业绩效果为考核评价依据的价值衡量体系,是政府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种激励方式。但是河南省总体上缺乏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各地市政府发展绿色农业的动力不太强。因为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相对其他产业经济效益不太明显,正外部性太强,绿色农业如果没有政府的合理引导,各地区发展绿色农业的动力会更弱。而河南省大部分地方政府还没有足以重视绩效评价体系这个重要的动力机制。河南省内的一些绿色农业评价体系虽然也侧重于对环境的评价,但仍缺乏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并且无法将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综合效益定量化,因此,难以准确地进行纵横方向的评比。其次,由于注入较多的主观性分析和评价,必会丧失掉部分公平客观性,一些部门或地区为获取奖赏谎报数据信息或产生寻租行为,导致绿色农业绩效评估失准、不公平等。此外,由于河南省绿色农业绩效评价体系缺乏清晰明确的政府绩效评价内容,政府部门预算的支出结构和支出总额界定缺少基本依据,各地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及成本得不到考核,导致政府职能的失效。

三、对策建议

针对河南省绿色农业市场失灵问题及政府失效问题,政府要进一步改革机制,加强宏观调控手段的灵活运用,努力发展好绿色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策建议总结如下: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第一,扩大宣传教育范围,必须把教育宣传范围扩展到绿色农业的各个环节和相关主体,营造良好的绿色环保大氛围,才能有利于加大全社会对绿色农业生产的支持和监督。第二,改进宣传教育方式,积极利用农技热线、畜牧热线、行风热线、科技下乡、组织宣讲团、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开办讲座、开展农博会、绿博园、展销会等多种新形式,加强各种媒体对绿色食品的宣传,深入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全民的绿色意识和行动觉悟性。第三,考核宣传教育结果,比如定期做好绿色技术人员培训的同时,做好绿色证书发放工作;建立健全监督与激励机制,开展规划实施的年度和阶段性考核、屏蔽,表彰和奖励绿色环保和绿色农业生产宣传教育的工作先进组织和个人。

2.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体系。首先要加强立法,在绿色农业全程监管上,加紧对河南省绿色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进行清理、评估,抓紧做好制订、修订工作。借鉴国内外绿色农业各种立法,结合具体情况,全面考虑绿色农业有关主体的正常利益,认真制定与农业有关的比如生产资源和生产环境等涉及到绿色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程序、办法等,还应继续制定新的相关的实施细则,以补充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在贯彻实施上,要搞好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登记管理和动态跟踪监测。按照省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规范、标准化流程、绿色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管理办法等,指导农民严格按照规程组织农业生产。同时,仍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按照一定法律法规依据,对违反者实施相应的惩罚。此外,要进一步明确公民环境权,使公众充分享有决策参与、监督参与、投资参与等方面的权利,完善民众参与环境污染防治制度。

3.增大资金支持力度。第一,明确财政支持方向。财政支持方向应该明确为:保证绿色农业示范基地的良性发展;鼓励绿色农业的科技研发的财政给予;加大财政对绿色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与建设支持力度;畅通绿色农产品运销及市场开拓的财政支持政策;增强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所需的资金支持;免征绿色农产品消费税,使之与常规农产品相比具有竞争力;支持创办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第二,拓展财政支持途径。通过多渠道融资来增加资金来源规模,从而增大资金对绿色农业发展的支撑力,确保预算内支持绿色农业的支出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向所有因生产和消费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纳税人课征生态税,发行“绿色”国债,发行“绿色农业”等,吸引国有、民营工商企业投资绿色农业项目,加大绿色农业利用外资、股份集资和行业内部资金融通的工作力度。还要积极探索增加绿色农业投入的新形式,比如通过有效的贴息方式增加绿色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投入,通过配套、奖励等办法引导绿色农业发展主体对绿色农业的投入。

4.完善绩效评估体系。首先,构建绩效评估体系要强调系统性,应当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个方面并将它们联系起来,要既能够全面反映可持续发展的各个子系统,又要反映出它们的协调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但定量化的指标更有利于评比。具体分析还要整体考虑,选出合理的可比的指标权重,全面、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还要进行政府绩效考核,把政府行政总目标、部门总目标、部门目标结构、部门行政合规性、部门项目执行情况等均纳入到考核体系范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明确责任,切实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通过绩效评估实行合理奖惩,实行绩效评估透明制,加强内外部监督,及时准确地把评估内容结果公布于众,避免寻租问题。把由政府兴办、民间兴办或民办官助等形式组建的各类具有规模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的农业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建成规模较大、标准较高、档次较高的农产品基地,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与辐射作用,调动政府带动性及调整农业结构的自觉性,形成绿色农业发展的加速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唐安来,蔡雪芳,郑斌.大力发展绿色农业[J].当代江西,2008,(5):32-34.

[2]任运河.山东省绿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4):119-122.

[3]徐柏园.发展绿色农业的宏观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5):21-25.

[4]周旗,张宏伟.河南省绿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3):95-98.

[5]张太海.发展绿色农业的动力机制和对策[J].唯实,2008,(5):87-89.

[6]潘月红.绿色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保险[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11):61-64.

[7]周应桓,霍丽,彭晓佳.食品安全:消费者态度、支付意愿及信息的影响的作用――对南京市超市消费者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1):53-59.

[8]严立冬.绿色农业发展与财政支持[J].农业经济问题,2003,(10):36-39.

[9]郑冬梅.绿色农业的外部性分析与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5):71-74.

[10]许筱蕾.论中国绿色农业体系的构建[J].兰州学刊,2005,(4):76-78.

Analysis of Government Behavior in Henan Gree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DIAO Pan-p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450002,China)

绿色农业发展分析第3篇

关键词: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支撑条件;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2-0041-02

1 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首先,绿色经济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以知识经济为导向,从社会生态条件出发,所建立的一种“可承受的经济”。绿色农业经济作为绿色经济形态之一,其本质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与社会、生态资源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对防止单纯追求生产增长或强调生态保护,使农业生产从经济数量增长向社会效益增长转型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次,绿色农业经济生产过程是先按照农业生态规律,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然后在此基础上达到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活动过程。所以,绿色农业经济生产与一般农业物质生产有着本质的区别,它通过采用具有节约、清洁、无污染等优点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将经济发展同农业生态环境附加值的增长联系起来,实现了二者协调统一的发展。

最后,由于绿色农产品减少了生产、消费过程中及消费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因而降低了未来社会治理污染所需投入的资金、技术与人力的强度,也就是降低了未来清洁环境的成本,使得绿色农产品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 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

2.1 地域环境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生产区所在地的地域环境体系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生产区的区位条件,生产区空间分布的特性,生产区的地域、地势、地带特点,生产区的区域差异规律,生产区所在地的生态结构、生态环境状况、人文环境状态及地区环境容量。

绿色农业地域环境体系有助于我们掌握绿色农业生产区的区位特点,使绿色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能扬长避短,根据各种生物所适应的特定繁殖生态位来发展相应的种植与养殖业,以逐步达到绿色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目标;有助于我们看清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条件与不利环境条件,使绿色农业生产者及时掌握区域环境容量,确定绿色农业生产区所必须遵循的环境约束条件的临界点与阀值,进而将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控制在可承载的环境容量之内。

通过提高一个绿色农业生产发展的环境预警屏障,促使绿色农业生产者保持这个生态环境体系的良性循环,以使其足以支撑绿色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下去。所以,地域环境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是最为基础的支撑条件。

2.2 农业资源承载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条件

农业资源是农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固有资本”。农业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范围内,人均占有的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当代及后代人口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支撑能力。从农业生存的角度来看,某一地区所拥有的农业自然资源数量越多、种类越丰富、质量越高,那么该地区的农业资源承载力就越强,其支撑作用也随之增强,农业的生命力也就越旺盛;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当某一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能够承载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满足当代人口及其后代人口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那么,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就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绿色农业作为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虽然依靠绿色技术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欲望,但并没有改变农业自然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原始承载力,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农业自然资源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的弹性。

2.3 绿色农业生产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生产力是指:绿色农业生产在农业劳动力、绿色技术与农业资本(含物化资本)的总体水平运动下,可能转化为绿色农产品的能力。

显然,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会受到绿色农业生产力的制约,制约的程度取决于绿色农业生产力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强弱,而其支撑能力的强弱又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在人力上表现为绿色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水平;在技术上表现为绿色农业科技含量水平及技术普及状况;在资本上表现为资金投入水平及融资渠道的数量和种类。所以,绿色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将决定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它是推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

此外,绿色农业生产力是一种集合生产能力,其中某单一要素生产能力的大小虽对整体生产能力有影响,但不能决定整体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同时,不同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并不能简单的叠加,而要巧妙结合、有机组装,以达到效益最佳的目标。所以,绿色农业生产力作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条件,对其支撑能力的改善应给以相当的重视。

2.4 智力支持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决策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条件也可称为绿色农业生产者的管理调解能力,它需要绿色农业生产者的认识能力、决策能力及调节应变能力能驾驭“农业―自然―社会”这个复合系统,以适应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以实现“最小”、“最安全”、“最经济”、“最合理”、“最协调”等目标的行为,可统统包含于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决策范畴。

绿色农业的经济发展决策可分为2类:一类主要解决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最优化”的一般性决策,另一类是主要解决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最可能的“安全临界”的风险决策。其中,风险决策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处于某种最优化前提下,综合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某些不确定因素,经过分析后得出到的以最小风险为代价,获得的某种最佳效益的具体结论。也就是说,风险决策是对一般决策的调整与修正,其目的在于使决策更利于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

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不仅要求绿色农业生产者能控制某种或某些变量,还要求绿色农业生产者能评价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系统在这些变量被控制后其反应的合理程度,以便由此回溯,再调整或重新制定相应的若干控制措施,直至系统反应表现出最佳效应或最优特性为止。因此,绿色农业生产者智力素质的高低也成为支撑绿色农业经济顺利发展重要因素之一。

3 加强以上条件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的政策性建议

3.1 法律法规

国家根据现有的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出台国家和省级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规定,并以此为准绳,严格贯彻落实,做好配套细则工作;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建立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的观念,通过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意识,以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并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各地区尤其是绿色农业试点区要积极拓展有关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的覆盖面,并将绿色农业生产、绿色技术推广、绿色农产品销售统一起来,共同纳入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系统中来。

3.2 财政政策

国家结合现有的财政扶持政策,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同时,出台一系列支持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财政政策,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绿色农业领域的转移;探索建立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基金,对致力于研发绿色技术、从事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绿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组织给予财政上的重点扶持。

国家在完善现有税收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专门针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各地区再依照国家规定的优惠标准,根据自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及实际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制定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信贷扶持政策,对积极从事绿色农业生产,推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绿色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农业银行和信合以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等方式予以资金上的支持,并拓宽他们的融资渠道,以逐步完善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融资模式。

通过探索绿色农产品的资源价格体系构造,理顺不同地区的价格体系间的关系,出台绿色农产品的价格调节政策,以确保绿色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效益。

3.3 技术研发

减量技术:大力普及高效喷灌设施,推广高效栽培技术和集约化养殖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用绿色农产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动农业资源高效产出技术和无害化生产。

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应用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在某些相对产出效率较低的农业生产部门,积极推广投入产出转化系统的优化技术,以促使绿色农业生产者更新现有生产设备、再造生产工艺流程、调整绿色农产品结构和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替代技术:重点研发再生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积极推进绿色农业能源的应用技术,大力鼓励低物耗、低能耗和高转化率的生物质能转换技术。

系统化技术:加快建设以绿色农业生产试验区为载体的绿色农业产业化经济发展平台,在整个绿色农业产业系统中建立起“生产资料供应商―绿农―绿色产品分销商―绿色产品最终消费者”的持续性物质流和资金流途径,以实现绿色农业经济链上各节点的共生耦合。

3.4 教育培训

加大对绿色农业生产者道德文化、市场意识和管理技能的培养力度,以提高他们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能力,树立经营管理理念和市场竞争意识;在已有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的基础上增加绿色技术的培训,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来充分发挥资源生产力;采用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训模式,不仅要有国家、省级的农业科教机构,地、县、乡也要积极推动绿色技术推广中心、农广校、农业中专的建设与发展;各地区对于开展绿色农业教育培训的组织机构要给予政策上的鼓励和财政上的支持,并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媒体广播及网络,大力发展农村远程教育;政府要做好普法教育工作,让农民了解与绿色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自己应有的权利和应经的义务,以提高他们依法办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思华,刘泉.绿色经济导论[M].同心出版社,2004,(1).

[2]高洪深.经济系统分析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

绿色农业发展分析第4篇

1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农业政策及金融体系

1.1美国美国是世界绿色农产品出口大国[1],其绿色农业政策及金融体系较为完善。美国政府对绿色农业的支持政策都以立法形式规定。美国相关法律规定了采取轮作和有机肥料的农业生产方式,以保护自然生态。并先后以法律形式制定了一系列的生态资源保护政策,如《有机农业法》、《土壤保护法》等。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了相关法律,对绿色农业的认证工作进行了详尽而细致的规定。2002年颁布了《农业安全及农村投资法》,尤其强调了对绿色农业的支持,增加了对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保护的内容,并鼓励社会各界加大对绿色农业进行投资[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美国政府设立了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基金,用于绿色农业经营中对资源保护的补贴,并在技术、资金等方面鼓励农业从业者在生产环节保护生态环境,以促进绿色农业产业的发展。2002—2011年,美国各级政府对农业补贴的金额就达1900亿美元[3]。美国政府在绿色农业产业链中的销售等下游环节提供了大量的免费支持服务,如通过实行“地区支持农业”政策,使市场终端的消费团体直接与从事绿色农业的农户团体接触,二者直接进行商贸业务,省去很多中间环节,提高了绿色农产品附加值;另外大量采用直销模式,加快了绿色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同时,美国十分重视对绿色农业人力资本的投入,主要体现在农业科研教育体系的完善上。美国农业部下设植物生产局、土壤局、动物生产局等部门,它们分工明确。除此之外,还有各州的农学院、试验站和推广站,负责教育、科研和推广工作。

1.2日本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其中《农业基本法》规定了政府必须对农业予以财政补助和政策性金融等支持。日本政府依据该法,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对地方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同时监管落实法律对农业支出的规定。在政策性融资方面,日本政府筹建了政策性金融机构,对绿色农业产业中的企业提供长达20~30年的长期信贷资金,并按照法律规定收取较低的利息,政府财政还予以补贴。日本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来贯彻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如《持续农业法》、《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等。1998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有机食品基本标准》,对绿色农业发展制定了标准,确立了绿色农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认证制度。不仅如此,日本的农林水产省还积极为从事绿色农业的农户提供灾害防治、资源改良等技术信息,在提供财政补贴之余,还提供无息贷款来支持绿色农业的发展[4]。

1.3欧盟欧盟以立法形式出台了对绿色农业严格的认证标准,并对绿色农业采用项目管理模式,管理政策也非常详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欧盟农业委员会、欧盟环境政策委员会共同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方面的评价指标,采用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保护环境的绿色农业经营行为,并对绿色农业产业的产品出口进行补贴。欧盟各成员国也大力支持绿色农业产业中的产销结合,欧盟各国多采取了绿色农产品直销的方式。德国各级政府不仅通过财政补贴支持绿色农业企业的一体化,支持生态环境保护,还对从事绿色农业的农民直接提供财政补贴,如行业补贴、绿色农产品补贴。绿色农业产业中的经营者还会得到社会团体和工商企业的支持与赞助。德国政府制定了详细的绿色农业相关法律,如《种子法》、《农作物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等,对该国绿色农业产业的经营发展进行规范[5]。法国也是个绿色农业大国,其政府从2007年就推出了“生态植物计划”,对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者实施强制认证,且每年都要接受检查,对符合绿色农业产业政策和条件的生产加工者进行书面认证。法国政府从2008年开始就设立了高达1500万欧元的支持绿色农业发展的基金。不仅如此,法国政府还出台针对绿色农业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绿色农业从业者可享受5年内的地税减免优惠。

2对完善中国绿色农业政策及金融体系的启示

2.1采取立法方式支持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对外部自然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绿色农业的首要要求,也是基本前提。美国、日本、欧盟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无一不通过立法来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并采取各种措施,如保护水资源、禁止过度放牧等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农业产业发展。发达国家普遍以立法形式对绿色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相关认证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且以这些标准认证作为该国市场的贸易措施。以欧盟为例,其他国家要使绿色农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必须使自身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认证标准符合欧盟法律规定的要求,并且得到欧盟第三国的有机绿色产品认证,才能获得进入欧盟市场销售的许可。发达国家还采用立法方式规定了对绿色农业产业的财政补贴制度和金融支持体系。将这些补贴制度和政策性金融措施上升到法律高度,意味着这些措施是带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的,如果政策落实不力,执行不规范,则要承担法律责任。故发达国家的农业财政补贴是常态化、法制化的,农民对财政补贴与政策金融的预期较稳定,按照法律要求从事绿色农业经营行为的积极性也较高。社会各金融机构和社会团体对绿色农业发展也持较积极的态度。发达国家通过立法手段,既规定了绿色农业产业的认证制度和相关标准,也规定了财政补贴制度和金融支持体系,这二者共同作为政府对绿色农业产业的管理手段,实现了政府对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引导与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绿色农业产业的经营符合法律规定的认证要求和相关标准,即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财政补贴和金融支持;反之,如果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认证要求和相关标准,则不能享受财政补贴和金融支持,若出现负面外部效应的甚至还会受到法律制裁。

2.2高度重视对绿色农业人才的培养绿色农业属于高新产业,其中人力资源是必不可少的发展因素,人才不仅是绿色农业产业研发环节的关键因素,也是保证绿色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绿色农业人才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发达国家政府对绿色农业人才培养非常重视。如美国建设了遍布全国的绿色农业推广技术服务站,负责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对绿色农业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增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所以在发达国家,绿色农业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2.3完善绿色农业销售渠道绿色农业本身属于高增值的新兴产业,投入成本较高,如果销售渠道中的中间环节过多,则会提高绿色农产品的价格,拖延物流的速度,使绿色农产品的性价比明显降低。同时中间环节过多,也不利于对绿色农产品的质量监管,所以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绿色农业产业普遍采用了“扁平化”的销售渠道,直销模式是其绿色农业产业的主流,同时美国、欧盟的绿色农产品物流体系非常通畅,也比较科学规范。

3完善中国绿色农业政策及金融体系的建议

3.1应当立法制定绿色农业的质量标准、认证体系及相关财税金融政策中国政府应当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绿色农业产业的立法经验,制定有助于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定中国绿色农业产品的质量标准、绿色农业经营的认证体系;制定专门针对绿色农业的补贴制度,借助法律的权威来促进财政补贴的常态化、规范化,以法律手段来打击农业资金使用中的贪腐问题;同时在有关法律中应当制定针对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针对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的绿色农业信贷行为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政策性银行开展绿色农业信贷所需的资金,中国各级政府应予以财政补贴。中国政府应当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基金、支持绿色农业发展专项基金,有效解决政策性银行的信贷资金短缺等问题。在法律中应当明确政策性银行的业务定位,在绿色农业信贷上,其运作目标是配合国家对绿色农业产业进行支持,以促进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2加强对绿色农业信贷资金的监管和引导在制定绿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以及绿色农业经营认证体系后,中国政府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对绿色农业产业的经营状况进行监管,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认证标准的企业或农户,不允许其享受税收优惠、信贷优惠,也要取消对其的财政补贴;对于骗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的行为要依据法律规定予以惩罚。另外要制定进一步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对绿色农业相关的教学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有助于绿色农业产业科学发展的营利性机构予以支持,法律上也要规定其相应的利率优惠。要以市场自发调节机制为基础,财税政策作引导,来引导中国绿色农业科研与科普水平的提高。同时要引导直销模式在绿色农业产业链中的广泛应用。

4结语

绿色农业发展分析第5篇

在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在另一方面面临着比较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由于农药以及化肥和食品添加剂等不合理的使用,对食品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这不仅是我国所关注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问题,所以发展“绿色农业”就成了当前我国在农业改革方面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的“绿色农业”制约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实际对其有效的解决措施加以探究,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的研究对实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绿色农业”;制约因素;对策

引言

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在经济上呈现出快速进步的态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食品的安全问题上也愈加的重视,绿色消费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是提高我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对这一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有着实际意义。

1.“绿色农业”的基本概述

1.1“绿色农业”的基本涵义分析

中国的“绿色农业”的涵义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标准,有的学者认为是从事无污染的水、气、土、热等自然环境,投入无公害原材料,然后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作用下,所生产出的对人体的健康无害的农产品。还有的学者认为是通过生态农业作为基础,在高技术为先导,以生产绿色产品为主要特征,并树立全民绿色意识以及生产绿色食品的绿色市场。

1.2“绿色农业”的特征分析

在我国的“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有着比较鲜明的特征,首先它是涉及了多种学科群的新兴农业生产的体系,这其中就涵盖了农学以及工程学和管理学等诸多领域,从而实现了多学科相交叉的主要优势。再者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关注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统一,在环境条件以及生产的过程有着显著的中国化标准,同时还运用了系统工程方法进行建立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有着区域性差异,对安全以及可持续性比较重视。

2.“绿色农业”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措施探究

2.1“绿色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我国的“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有着诸多的制约因素,其中“绿色农业”意识不强以及主体发展的定位不明确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在生产者方面主要是体现在观念的落后,并且缺乏从事“绿色农业”应当具备的素质,所以就出现了对农药以及化肥等使用不当的情况,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度还不是很完善,这也就对绿色食品应当具有的价值实现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另外就是我国的“绿色农业”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在产品的结构上还不够合理,技术含量较低,“绿色农业”的生产主要是分布在一些边远的地区,所以在专业化以及规模化等方面的程度相对较低,在品种上也比较的单一,不能够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这样就使得绿色食品的加工和生产得不到协调发展。还有就是配套技术标准体系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政府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在资金的投入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绿色农业”资源还没能够转化为产业优势,由于我国的绿的市场开发起步比较晚,在营销网络以及市场的体系方面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完善,很多的绿色农产品,特别是天然绿色农产品都是以初级的产品形式进入的市场,这样就不能够满足多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在产品的附加值方面也较低。

2.2针对“绿色农业”制约因素的解决措施探究

针对以上的相关制约因素,要想得到有效的解决就要能够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实施应对策略,首先在政府的扶持力度方面要进行强化,从而保障“绿色农业”的健康长久的发展。在具体的做法上就是要进行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期分批的建设“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发挥好政府的职能,将“绿色农业”建设的引导工作得以有效落实,政府应当对发展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等企业和生产者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进而来鼓励农民和企业从事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促进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和生态的协同发展。

另外,要充分的利用大众传媒以及多样化的舆论工具,在宣传的力度上进行加强,要能够鼓励企业树立绿色龙头产品,来营造良好的绿色消费环境。对农业生产者的宣传要进行加强教育,对农村干部群众的绿色环保教育进行强化,从而提高干部群众的“绿色农业”生产意识。

还要能够在监管体制方面进行创新,将“绿色农业”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在具体的措施实施上主要就是健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全民环境法制意识,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以及法律法规加以完善加强。同时,要能够对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控制监管体系进行有效的完善,逐步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在产品的申报以及审批等环节进行完善,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以及信息服务的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的物流管理,建立农产品的质量监督以及检验测试体系,以及和国际质量标准相接轨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

最后就是在管理机制方面进行有效的创新,从而来促进“绿色农业”各要素之间的整体协调性以及密切协作,要能够借助管理职能加快中国特色“绿色农业”的模式形成,以行政管理体系来创新带动“绿色农业”的整体协调发展,以农业的生产组织创新最大化的提高“绿色农业”的生产效益。在科学技术方面进行创新,以此来支撑“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绿色农业”技术标准以及技术体系,做好“绿色农业”示范区以及建设工作,并能够推广“绿色农业”的实践经验。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化背景下,发展绿色农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在这一阶段的制约绿色农业发展的因素,要能够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只有全面的考虑问题才能够将我国的农业发展在国际上占据优势。

参考文献:

[1]朱绪荣,邓宛竹,施政.产业链视角下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现况及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09)

[2]陈露,江禹奉,覃兰秋,程伟东,周锦国,谭贤杰.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10)

[3]刘彬,徐胜,王丰俊.对发展“绿色农业”的几点认识[J].河北农业科学,2011,(04)

[4]王有捐,林卫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绿色增长[J].经济研究参考,2011,(01)

绿色农业发展分析第6篇

改革开放30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与珠江三角洲区域一样,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在经济、社会、生活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外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意义和示范指导作用。但是,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环境质量大不如以前,一些区域的水、空气和土壤等资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进入21世纪,在以工业化、城市化为特征的价值观中,长三角区域社会物质财富大量积累的同时,也过度消耗着日趋短缺的自然资源。工业废气与生活污水大量向空气、水体和土壤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质量问题,对公民的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人们开始反思长三角地区30年来的“先污染、后整理”发展道路的弊端,逐步意识到“就污染治理污染”思维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从工农业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解决环境污染的办法,预防环境问题的再出现。现在人们认识到农林业生产,除了粮食与林业用材之外,农业与林业还应发挥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作用。如何发挥利用农林业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这对长三角地区的农林业与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正确规划,也需要实践者与理论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1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在江苏沿江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和南通8个城市,在浙江北部包括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和台州7个城市,共16个城市构成。

1.1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区域之一,已具备构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基本条件。2007年,长三角区域以占全国1.1%的土地面积,占全国6.3%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8.7%的生产总值。其中,第一产业中的农牧渔业占全国的5.7%;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9%,人均占有粮食236kg,已成为我国商品粮的主销区;第二产业占全国的20.9%;第三产业占全国的19.7%。长三角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着拉动国内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作用。在长三角地区经济活动中,江苏沿江8市占长三角地区经济比例大部分指标都在45%左右,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江苏沿江8市GDP占长三角的44.0%,第一产业占45.7%,第二产业占47.2%,粮食总量占64.5%。

1.2经济总量再上新高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民经济发展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逐步趋稳,财政收入不断上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年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①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长三角区域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生产总值达到70675亿元,平均增长12.6%,高于2009年1.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例达到17.8%,与2009年基本持平。其中,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2407亿元,平均增长12.6%,总量占GDP比例达到45.9%。②分板块看,江苏、浙江板块经济总量占比分别为46.5%和29.3%,均比2009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上海板块总量占比24.2%,比2009年下降1个百分点。③分城市看,长三角16城市中有13个城市GDP总量超过2000亿元,10个城市增速超过平均增速,其中江苏板块增速均超过平均增速。生产总值在前5位的城市为上海市16872亿元、苏州市9229亿元、杭州市5949亿元、无锡市5793亿元和宁波市5163亿元。增速前5名的城市为泰州市2049亿元,增速49.2%;扬州市2229亿元,增速24.6%;镇江市1988亿元,增速24.4%;南京市5131亿元,增速23.1%和常州市3045亿元,增速21.6%。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长三角财政收入创新高,财政收入总量前5名的城市为上海市2874亿元、苏州市901亿元、杭州市671亿元、宁波市531亿元和南京市518亿元。长三角区域财政收入主要是工业生产形势快速向好,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47392.41亿元,同比增长26.0%,增速比2009年提高21个百分点。分板块看,上海、浙江板块占比提升,分别为20.4%和28.2%,比2009年提升0.1个和0.4个百分点;江苏板块占51.4%,下降0.5个百分点。分城市看,长三角16城市中有13个城市第二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有10个城市增速超过平均增速。总量前5名的城市为上海市7218亿元、苏州市5254亿元、无锡市3209亿元、杭州市2844亿元和南京市2328亿元;增速前5名的城市为嘉兴市增速39.8%、宁波市增速35.4%、台州市增速35.1%、扬州市增速34.7%和泰州市增速31.7%。与此同时,第一产业产值比2009年下降0.5%;第三产业产值比2009年上升3.1%,对财政收入影响在增加。

长三角区域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群的发展。城市化体系已形成了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属镇和乡镇组成的6级城镇体系,城镇等级齐全,类型多样,各类城市的数量也呈现出“宝塔型”的特点,大、中、小城市的数目之比分别为4∶18∶29。但是,县属镇和乡镇组成的城镇体系发展不够,这样一种城市体系结构,会使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人口盲目膨胀。近年来,由于长三角省辖市城市人口追求地方最大化,区域协调缺乏约束力,产业与人口增多,往往忽视了城市工业与生活污水的处理,直排现象时有发生,使减排工作发展不到位,出现了污染加重的现象。

1.3环境资源的标准

长三角区域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由于人口高度集中,资源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对此,美国有一个标准统计,即100万城市人口新陈代谢需要62.5万t水,同时排出废水50万t;每天需要的食品2000t,各种固体废弃物要2000t;需要煤3000t,排出尘埃160t;需要油2800t,排放二氧化硫160t;需要天然气或者煤气2700t,排放二氧化氮100t。根据这个计算,各级政府应考虑城市发展需要有多大规模,有多少需要进入的物资,有多少东西是排出来的废物。以此为基础,才能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2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进入新世纪,长三角区域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具有区域性、服务性的现代农林业往往被忽视。由于长三角土地资源开发过度,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急剧增加。使长三角地区的水系、土壤、城市空气等环境污染严重,这使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加之长三角地区因外地劳动力转移来的比较多,人口密度大幅提高,土地承载压力本来就很大,使得长三角地区的农林业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由此造成了长三角地区农林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困扰和严峻挑战。#p#分页标题#e#

2.1水污染严重

长三角区域出现酸雨、水体污染严重。由于在中国第一条大河长江两岸,建立了许多化工企业,对长江流域水环境带来了威胁,长江出现了水质轻度污染加重的现象;太湖、洪泽湖和宝应湖等湖泊,生活污染物及农业上过量的化肥使用,又遇到大雨,污染物及化肥进入水体,使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2.2空气污染

近几年检测,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南京等城市PM2.5浓度,数据均不达标,特别是2011年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空气细颗粒物污染严重,灰霾“元凶”PM2.5天气有所增加,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燃烧排放,汽车尾气排放,同时受春节烟花爆竹燃放和夏收秸秆焚烧影响。2月和6月的PM2.5浓度超标相对较多,PM2.5占PM10的比例基本在80%以上。这些数据也和苏南城市的灰霾天气分布一致。由于长三角城市化发展很快,其上空阴霾现象时有发生,天气预报这个地区是晴天,飞机在3500m上空拍到是蓝天,天地线很明显,2500m看到一些浮云,1500m大地看不清楚,500m的下方大家看到城市笼罩在烟雾当中。但是,这个城市没有雾水蒸气天气预报,主要是大气里面的微小颗粒,分别带来大气氧化剂这些微小型离子在空中,最后形成复合型的大气污染。

2.3农业与农村的污染

发展现代农业经济不能靠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在做农林业招商引资工作时,既要看重经济效益,也不能忽略社会效益,最大程度减轻环境的负担。农林业生产上过量使用肥料、不合理使用农药,农村生活垃圾堆放,随地大小便,露天厕所,都对农村水体与土壤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造成农村水体与土壤的污染。农业与农村环境的污染,一般是通过水体污染转化而产生,它们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相互重叠和交叉进行,属于点源污染的一类。随着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业化学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化学肥料及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土壤遭受非点源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其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如果不重视生态农业与无公害农业,在水土流失和大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下,污染面积会不断地扩大[2]。

2.4长三角城市与三亚市、伊春市生态环境对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设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目前,我国的海南三亚市、黑龙江伊春市是中国最美丽的城市。城市非常透明,到处是绿化,这里没有阴霾;森林覆盖比例很高,远处被森林覆盖绿色的山很清楚。

在此强烈反差对比情况下,长三角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而造成这一严峻形势的因素复杂而深刻,有历史上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煤为主的能源供给和重化工工业结构,巨大的人口转移及消费转型(汽车尾气)、全面快速的城市化、外向型经济以及人与自然的价值观等诸多历史、文化和经济原因,形成了罗马俱乐部所称的“世界问题复合体”。而且,这些因素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以下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1:南京市PM2.5浓度占PM10(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50%~60%。2008—2010年,南京市城区PM2.5年均值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浓度为63μg?m3,超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0.8倍。2010年南京城区PM2.5年平均值70μg?m3,超标1倍;而2011年截止到目前,南京的PM2.5年均浓度为52μg?m3,仍超标0.5倍。PM2.5最高值出现在大年除夕至初一,当时超标2.21倍。据陆晓波分析,南京PM2.5污染也是有规律可循的。7—9月受夏季降雨及有利扩散条件的影响,PM2.5超标的几率相对较小;而在秋冬季节,受区域雾霾天气影响,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难以扩散和清除,则易造成PM2.5浓度超标,占PM10的比例一般在60%以上。

案例2: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全村居民7000多人,曾被评为“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文明村”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在江苏省常州市老百姓的眼中,曾经是常州集体经济辉煌的代名词。城里人知道它,是因为它曾经创造了集体经济发展的奇迹,由一个以农业加工业为主的村子发展成为产业多元化的现代化农村;农村人知道它,是因为它曾惠及新华村村民的各种福利让他们羡慕不已;出租车司机知道它,是因为全国各地前去取经的人们。接着,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春江镇新华村的村办企业正式成立江苏常恒集团,为新华村全体村民所拥有。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常州金瑞会计事务所评估,“常恒”商标无形资产价值达到1.8亿元。其后,常恒商标不断增值,2001年前后,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视察常州时,专门给常恒集团题词:“中国常恒,配套巨人”。至2002年,据国家相关部门评估,“常恒”商标无形资产价值已升值至5亿多元。也是在2002年,常恒集团总资产已达5.6亿元,年产值超10亿元。随后,春江镇新华村在物质财富积累的思想指导下,化工企业也大量发展,造成空气和水系污染、土壤退化、臭氧层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区域环境问题。原本美丽的春江镇新华村现在变成了癌症村,2003—2007年已有100多人死于癌症。

3发挥农林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用

就农林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而言,我们回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工业与农林业的关系经历了开发、漠视与反思的过程。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传统工业、农林业经济发展仅注重生产能力,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现代农林业的发展,农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方面的作用与功能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第二产业的过度开发,无须讳言,对自然环境破坏是显而易见的,要想对破坏的自然环境予以修复与保育,只有农林业能担此重任。

让农林业既能生产食品、棉花及经济木材,又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将逐渐成为社会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农林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和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将会得到进一步延伸和扩展,对现代化建设将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下,导致了农林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使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活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长三角地区从整体上看环境污染的死亡率和患病率在上升,城市中患呼吸道系统疾病的人群比例在增加,农村中患消化道系统疾病的人群比例在提升。过去30年,长三角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持续上升,由8.5人?万人上升到15.4人?万人,肺癌死亡率上升幅度最大,由0.8人?万人上升至3.2人?万人[2]。这也唤醒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和对工业文明的反思。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向人类敲响了警钟,被认为是新的生态学时代的开始。因此,在城市化、工业化文明的今天,也是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林业,发挥农林业生态环境修复功能的开始。农林业生产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经人类多年来有计划、有目的,将自然生态系统逐步改造而成的。因此,农林业生产系统是仍带有自然生态系统某些特征的半人工生态系统。农林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具有自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特性。从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来分析,二者存在很多共同之处,但差异也很明显。正是因为农林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差异,才决定了农林业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具体来讲,农林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表现在它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多样性,即农林业能为人类生产食与用的产品、人类精神生活中的观光休闲、历史文化教育、维护大自然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环境。#p#分页标题#e#

3.1提供衣食住行所需的产品和原材料

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由于资源的刚性不足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林业种植的比例逐年呈下降趋势。长三角2省1市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渐减少,产需缺口加大,成了我国商品粮的主销区。根据全国的粮食安全分析,食品安全是农林业生产首要功能。农林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人类只有先满足温饱,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农林业生产主要目的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直接为人类提供衣食住行所需的产品和原材料。

3.2增加生物多样性

农林业能够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增加生物多样性。很多野生动、植物直接或间接以农作物、林果为食物来源。富于变化的农林作物品种资源,为不同的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栖息地、采食条件。对于微生物,土壤是它们的家园,作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能改变土壤结构,为微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原料。

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是农林业生态系统持续存在和发挥功能的基础,反过来生物多样性是满足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基本需求的来源。如粮食、畜牧产品以及水产品、蔬菜、水果、花卉和茶叶等都可作为长三角地区自然的生态系统,同时也是生物群落和物种多样性的结果。另外,富于变化的农林植物品种资源,也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同样也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3.3改善生态环境

农林业生态系统在其生长的时间内,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可以不断地改善生态环境,进行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固定二氧化碳、生产有机质、维持生态环境,营造小气候,净化空气质量,防止水土流失。这也证明,就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来说,利用农林业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改善生态环境已上升成了不可忽视的主要问题。

农林产业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①农林植物生长活动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是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所以,农林植物生长过程也是净化空气的过程。②植物庞大的根系具有涵养水源和保护水土的作用,地上部分繁茂的枝叶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减缓风、沙和太阳能辐射对地表土壤的破坏。在农林业生态循环体系中,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分解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维持生物链循环。因此,人类生活中产生的许多废物,经过动、植物分解和吸收,不仅净化了环境,还能转变为许多供人类所用的生活物质。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多数废弃物就是通过这种生物分解和利用过程而达到无害化的。农林业生产活动形成了很多人工湿地,如沟渠、水库、水塘和稻田等,这些人工湿地在蓄水、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方面同样具有独特的作用。

(1)种植水稻具有平衡环境温度、湿度、蓄水和调节气候的作用,创造适宜人类生存的气候环境。因为水稻的生长需要水分,蒸腾作用使农作物有效地调节了空气的湿度,夏季蒸腾作用对热量的吸收也降低了空气温度。面积大的稻田像天然湿地一样,稻田作为湿地系统,能够在蓄滞洪水、补充地下水、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巨大作用。韩国研究结果表明,仅稻田的防洪价值就为100亿美元,已经远远超过其年稻米产值(66亿美元)。水稻田的蒸发量3.35mm?d,在炎热夏季的总蒸发量为450mm,水稻田的蒸发总量为4500t?hm2。韩国种植水稻的面积,总蒸发水量为52.3亿t。如果用这些蒸发水量来计算其降温价值,估计达到11.54亿美元[3]。

水稻还有净化水质、降解废物的作用。试验表明,水田环境既有生物的吸收分解污染物的食物链系统,又有沉淀、吸咐、渗滤污染物的物理自净过程,还有氧化、还原分解、固定污染物质的化学净化作用。故稻田可单独作为净化污水系统,并可和芦苇湿地、水葫芦等组成净化污水的复合湿地系统。污水进入稻田5~7d,悬浮物降低75%~94%,生物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降低72%~97%,氨态氮降低85%以上,磷降低98%以上,钾降低78%以上,蛔虫卵和细菌数目降低95%~98%,氰降低约98%。污水中含有的铜、锌、锰、钼和铬等污染物是植物的微量营养元素,经过水稻植物吸收、土壤吸咐和氧化还原等过程,其含量也有显著降低。研究表明,水田每季可净化7500~12000m3?hm2生活污水。可见,农业生产中水稻作物对生活污水利用既是再生性的,又是无害化的。因此,要发挥水稻作物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2)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很多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有毒气体,对人类免于室内空气污染危害有特殊作用。如龟背竹、芦荟、吊兰及橛类植物可以吸收室内80%以上多种有害气体,包括空气中的甲醛和苯。米兰、山茶、月季等在抵抗汞蒸汽、铅蒸汽、一氧化碳、过氧化氮、二氧化硫、氟、氯、乙醚和乙烯等有害气体上,各有用武之地。紫薇、茉莉、柠檬等花卉植物的芳香可以杀死白喉菌等原生菌;桂花香味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结核杆菌的生长繁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在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中和刚装修的房子里放置这些植物可以净化室内空气。

另外,氮和硫的氧化物是酸雨形成的原因,植物生长则可以通过特殊方式利用氮和硫。空气中的氮气不能直接被植物利用,但通过雷电、生物固氮和近百年来的工业固氮,就可以被植物所利用。二氧化硫是一种工业污染气体,浓度高时可以毒害植物,但浓度低时植物通过叶片吸收可以补充植物的硫。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农林业应该被赋予新的意义、新的内涵。对此,应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力度,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林业,发挥农林业的生态环境修复功能,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4建立高效生态农林业的思路长三角地区发展高效生态农林业,必须把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统筹发展。强化经济高效、产品安全、技术密集、资源节约、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突出人力资源优势,推进农林业生态结构创新。进一步健全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体制,充分发挥现代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对高效生态农林业的带动作用和对“三农”的促进作用[4-5]。要特别注重科学发展观,广泛应用现代产业理念、现代设施装备、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发展长三角地区的高效生态农林业;以产业一体化经营为手段,以提高安全农产品和生态服务为主要目标。发展融生产、生活和生态为一体的“三生”农林业,使长三角地区成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主要源头。在建立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机制上,要做到以下几点。#p#分页标题#e#

4.1增加生态农林业补偿投入

4.1.1增加农林业生态补偿资金的投入

为了解决长三角地区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长三角地区要切实提高1市2省各级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支持发展生态农林业,加大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首先是突破水体“控源减排”的关键技术,通过技术研发与综合示范,体现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初步建立长三角区域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和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体系。国家政府部门要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促林的长效机制。在此机制的基础上,增加农林业生态补偿资金的投入。

4.1.2构建科技支撑专项技术与投资体系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环境重大科技专项技术,不但要在工业污染源和农业生产面源的污染控制与治理,还要在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水体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饮用水安全保障以及水环境监控预警与管理等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关键、共性技术方面获得重点突破。为长三角区域“控源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科技支撑,而且根据长三角区域在无锡市宜兴市(县)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要求,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产、学、研联盟,注重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注重培育环保产业。

长三角地区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稳定现有农林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向生态农林业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生态农林业投入增长机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全方位扩大高效生态农林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大力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开发长三角都市型现代生态农林业,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元化生态农林业水体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投资体系。

4.1.3完善生态农林业信贷政策

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林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与合作基金。推动建立农村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创建符合农村生态建设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和担保机制。

4.1.4建立农林业保险体系

积极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完善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加快建立由各级财政支持的农林业保险体系。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户参加农林业保险。

4.2加强农林业科技创新

4.2.1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支撑点,长三角地区经济基础雄厚,有条件在农林业生产环境监控预警,管理污染控制与治理等关键、共性方面获得重点技术突破。如大力发展精准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喷灌、滴灌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等,普及生态环保农业的关键、共性方面的技术。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按照资源节约、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及多功能农业的要求,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努力为国家“控源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科技支撑和示范作用。加强农林科学院所、农林业大学、技术研究中心、专项工程中心、农林业生态系统、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农林业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和中试熟化快速。进一步加大生态农林业科研投入,加快农林业科技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转化和引进更多的国内外先进农林业技术。

4.2.2产、学、研联盟

根据国家大力发展环保与可持续农林产业的要求,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产、学、研联盟,注重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注重培育环保产业。建设一批现代化农林业产学研平台;组织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发挥省市政府对农林业科技项目引导作用,实施生态农林业科技产学研示范工程。建立高效生态农林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长效机制,培养一批生态农林业科技大户,有效提升生态农林业科技化水平。

4.3深化农村林权、保护生态用地

4.3.1保护农地、滩涂的使用权与经营权

依法保护长三角地区农民开发丘陵山区土地、高速公路、铁路两边绿化种植的合理使用权,保护水域、滩涂种殖、养殖等的经营权和使用权。保护长三角地区林地、草地,防止非法占用开发。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重要水源涵养区、山体沿海湿地禁止开展导致生态退化的一切生产活动。

4.3.2加快植树造林活动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转让、入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加入农林业股份公司和集约化规模经营实体。推进农村林地权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有限流转,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提升高效生态农林业的发展速度。加快高速公路、铁路两旁及工业园区的植树造林活动,建设树木隔离带;还有农田、滩涂及河堤的防护林建设。

4.3.3创新农林业生产经营方式

积极探索适应市场化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推广农林业产业生态规模经营模式。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和健全现代生态农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生态农林业组织化程度,促进生态农林业经营形式的升级。

4.4城市近郊恢复水稻生产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近郊,由于水稻生产同其他产业相比经济效益相对不高。因此,在水稻生产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缩,特别是水稻田面积大幅减少,往日城市近郊的水稻已不见踪影。这使城市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增加,这种颗粒物严重危害着人的身体健康。水稻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水分的蒸腾作用使农作物有效地减少了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稻田湿度的蒸腾作用对夏季热量的吸收也降低了空气温度。

总之,城市近郊种植水稻,利大于弊。因此,在城市的近郊应恢复一些水稻的种植,这样既可改变城市空气质量、小气候和净化水资源,又可解决地面下沉的问题,同时对粮食安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5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

绿色农业发展分析第7篇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56)

【摘 要】休闲农业是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而如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资源优化配置,体现产业集群效应,是当前休闲农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在休闲农业发展的应用分析,来思索南京市江宁区休闲农业未来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管理;休闲农业;应用

基金项目:2014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分析——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201413100002Y)。

作者筒介:翟威震,男,金肯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经济管理与人文社科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

王玲,女,金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与人文社科系,物流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讲师。

0 引言

休闲农业在当地农业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将乡村景观、农家生活、农耕体验、农业科技与休闲旅游相结合,实现农业经济生态发展的新型产业模式。由于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横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能够体现产业集群效应,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赢”,因此它是当前农业、农村、农民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当前,我国各地的休闲农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如火如荼的阶段,从休闲农业对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来看,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任何一种业态的发展,既要适应人与社会的发展,也要适应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本质上是然而从目前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其粗放式、大跃进的增长中出现了一些与自然不和谐甚至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负面表现,这与休闲农业的“生态、生产、生活”的本质相驳,值得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休闲农业未来的发展模式。

1 南京市江宁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作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南京市江宁区“十二五”期间在全区休闲农业建设工作上大力投资,借助宽阔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农林资源、历史古迹、农业科技示范园、乡村景观等),积极打造以“五朵金花”(世凹桃源、石塘人家、秦淮农家、朱门人家、汤山七坊)为重点项目的休闲农业园区。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也是。就当前江宁区已形成的休闲农业构成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1)乡村民俗文化型。作为南京历史古城的一部分,江宁区同样具有厚实的历史积淀,例如丹阳古街、杨柳湖明清民居建筑群等在保留旧时民居特色上被改造翻新成民俗风情乡村,吸引游客前往体验历史民俗,而南唐二陵、郑和墓、湖熟文化遗址等历史遗迹,又让休闲农业与历史文化相结合;(2)农业节庆带动型。这是以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为宣传主题,通过定期举办综合性节庆活动,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农特产品销售、农家乐餐饮等经营项目,例如江宁区横溪街道的“西瓜节”,每年吸引过万游客参加,带动了当地西瓜和其余农产品的销售量;(3)生态种植体验型。为了迎合都市人群对乡村农耕生活的向往、一些村(社区)在改造村落基础设施,整治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农家菜地、果园、竹林、苗圃、鱼塘、花园等自然山水资源,建成农耕生活体验基地,开设生态种植、果蔬采摘、自种自做自吃等服务项目,让游客尽情享受与都市生活不同的农家乐趣;(4)科技园区辐射型。例如在江宁区现有的汤山翠谷、台湾农民创业园等省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基础上,利用周边农林场圃优越的生态环境,发展周边村(社区)的特色农家乐服务,提供前来学习、观摩、交流及休闲旅游的人们相关的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

江宁区休闲农业园区在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休闲农业园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方面,没有明确规划方案,园区设施建设盲目,产业项目随意发展;加上个别休闲农业园区的投资单薄,基础设施、交通配套建成粗糙,园区的产品和服务科技创新含量低、缺乏产业链整合、社会辐射带动效应低等。

2 绿色供应链管理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绿色供应链管理”这一管理理念的提出,本是基于现代企业追求资源优化,平衡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对最上游原料供给、生产加工、包装存储、运输配送、消费使用直至最下游报废处理整个供应链过程采取的现代综合管理模式。由于其本质上倡导的是“绿色、环保、节约”的理念,这正是我国当前过快过热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一剂良药。

以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来指导休闲农业未来的发展之路,可以实现哪些益处呢?

2.1 经济效益

休闲农业是源于人们对乡村休闲娱乐的市场需要刺激了第一产业创新发展的结果,在“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的经济发展背景下,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有机衔接,使得休闲农业发展迅速,各种类型的休闲农业在全国遍地开花,规模数量激增,当然农民和地方政府收入也得到增加,然而,我们也看到,以江苏为例,目前大大小小规模条件的休闲农业景点(企业)3030个,其中休闲观光采摘园560个,休闲生态农庄74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420个,农业主题公园l10个,农家乐l110个,民俗村90个等等。然而,这么庞大数量的背后,却是很多休闲农业的项目雷同,特色模糊;经营服务水平较低;地方生态、文化内涵不强;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各地客源冷热不均;缺乏产业链整合规划等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为地方政府业绩和亮点疲于奔命,用数量取代质量,用粗放型的经营去赢得所谓经济效益,是当了“市场的奴隶”。绿色供应链管理本质上是要增强供应链上下游环节紧密合作,协调资源优势互补,提高整条供应链运作效率,优化供应链的系统效益,因此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对休闲农业进行产业链的上下游统筹规划,可以促进休闲农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2.2 生态效益

当前,休闲农业正在走入发展的“怪圈”,一方面,本是以生态为特色发展起来的新农业;另一方面,却在破环生态环境,浪费资源,例如为了人工建造观光长廊、假山庭院将大量耕地闲置,园区游客随意乱丢垃圾、农作物追求销量喷洒农药、牲畜粪便处理不当等现象,这与休闲农业的本质是不符的。实质上,绿色供应链管理也是一种极具环境保护意识的新颖监管手段,一方面要求产品生产应尽可能地选择“绿色”材料,合理利用再回收材料,减少环境影响。同时产品外包装也要倡导“绿色”,尽可能采用科学、环保的包装方式,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产品消费过程中及废弃物处理环节注意环境保护,不破环周边的生态环境。因此,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强化休闲农业经营者的生态观念,树立相关成员的环保意识,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资源优化利用和环境质量提高。

3 南京市江宁区休闲农业未来的绿色发展路径思考

3.1 合理统筹休闲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是要做到系统优化,通过对供应链所有参与者进行合理规划,可以促使供应链参与者共同增值。对于江宁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来说,地方政府部门需要从全局角度将该产业链上游农业资料供应商、休闲农业园区、(种植和经营)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销售商、消费者(游客和农产品购买者)等统筹化管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链中的核心参与者为主导,打造市场特色品牌,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审慎分析自身资源因素,将资源优势互补,着力于将产业链的上下游培育成一个良好的共生体系,例如目前上海知名的“多利”品牌,便是以多利农庄为产业链的核心参与者,首先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超市直销等营销方式宣传自身的品牌特色,以此吸引潜在客户,其次在自身农庄园区基地的基础上发展一系列的特色休闲项目,如绿色果蔬采摘、农家乐餐饮等,再次在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自组车队,与优质冷链服务商结成合作同盟,从农业生产源头开始到最终客户的整个过程加强控制,构建绿色农产品的高效供应链运作体系。又或者产业链上同类参与者在某些环节上分工合作,降低该环节资源投入,发挥最大整合效益,例如在绿色农产品供应上,可以在农户间采用一定的分工协作、实现土地资源和农业成果的合作经营和合作联盟,这样既能调动群众参与热情,又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对南京市江宁区的休闲农业园区建设来说,应该积极引进产品研发、市场运作、物流系统等运作能力较强或者拥有较完整产业链的农业科技企业落地植根,以企业市场化运作思路带动地方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

3.2 着力构建休闲农业农产品的绿色供应体系

过去,市场对农产品的供应和销售更多的是考虑运输环节效率和效益的问题,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甚少关注,因此,社会上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闻事件屡屡出现,伴随人们对自身食用果蔬“绿色、生态、有机”等要求的关注,在对休闲农业的主要产品—农产品的品质也要加强绿色生态管理。绿色农产品供应不是一个生产环节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从资源获得到最终消费全过程的系统问题,因此对休闲农业园区的农产品进行绿色供应体系的构建,是以“绿色”理念指导整个农产品的供应运作,从最上游生产资料的供应、农产品的种植、采摘、收获、加工和销售、市场消费者的消费食用直至最下游废弃物处理,都能实现绿色生态无污染管理,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并使整个农产品供应体系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最小,促进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在休闲农业对农产品进行绿色管理的同时,伴随而来的可能是农产品产量减少、市场价格上升、销量降低等过程,为了增强休闲农业园区经营者和农户的绿色化经营热情,政府需要大力宣传鼓励市场消费者购买绿色企业产品,适时建立一套绿色保障制度体系,例如绿色税收制度,在税收上对绿色企业实行优惠政策。

3.3 循环设计农业资料生产使用流程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将物质使用消耗后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加工处理再利用,是一种循环再利用资源的绿色生态管理方式,在对休闲农业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可以在生产资料使用流程中将上一环节的“废物”作为下一环节的原料,既可以减少“废物”处理成本,又可以减少原料投入成本。例如将生产加工粮食剩余的麸皮、麦糠、秸杆等农作物废料运送给牲畜养殖场或鱼塘作为饲料,一方面能够解决农业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变废为宝、节约原料,保护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又能为牲畜养殖业提供充足的饲料来源,为休闲农业园区生产有机食品提供充足养分。

3.4 强化政府在绿色供应链体系的主导作用

在对休闲农业这种新型产业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其实施主体和收益主体不一致,上下游参与者若不协调统一,会拖累整条供应链的系统效率。因此,政府一方面需要制定相应的环保标准和制度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从而达到保护环境、提高效率的社会目标;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宣传途径普及社会大众对休闲农业“绿色、生态、环保”的认识,这将有助于绿色供应链管理整体功能的提升与发展。

另外,政府还要加强休闲农业信息平台建设,做好项目策划与指导,将休闲农业与乡村特色、民俗文化等形式结合起来,打造休闲农业特色品牌,避免同质化竞争,并完善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加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联动与部门融合。

参考文献

[1]张礼浩,等.南京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3(12):6-9.

[2]魏芬.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休闲农业研究[J].低温与超导,2013,42(3):86-89.

[3]卜梅兰.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31(5):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