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智慧教育市场前景(合集7篇)

时间:2023-09-04 16:25:03
智慧教育市场前景

智慧教育市场前景第1篇

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聂风华副主任做了关于在线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演讲,提到15年6月全通教育同清华大学签订了“在线教育研究基金”协议,捐助1亿元推动在线教育项目的研究与奖励。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局长王浩分享了闵行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现场还进行了全通教育和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山云)战略合作的签字仪式,双方将共同打造智慧云,为教育用户提供教育公有云和校园私有云服务。

全通教育聚焦并专注于中国 K12 基础教育领域的互联网应用和信息服务运营,借助十余年 O2O 模式的持续耕耘,锻炼并形成了“平台应用+服务拓展+内容增值”的市场运营能力。公司自14年1月成功上市以后,逐渐向在线教育转型,并立志成为中国最值信赖的互联网教育平台。14年8月28日全通教育的智慧教育产品“全课网”,在短短一年时间已覆盖5,794所学校,服务约9万名教师、456万名学生和470万名家长。与2014年末相比,“全课网”覆盖学校数增长约750%,服务学生数增长约350%。本次会推出的“全课云”1.0则是全通教育倾力打造的“互联网+教育”产品的又一力作。

“全课云”1.0产品的核心理念是CIO,意为首席信息官,即“全课云”是智慧校园的首席信息官。同时,CIO也是Confidence、Inspire和Operation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意味着“全课云”让教师有信心通过10分钟的面对面交流快速学会;产品自身有驱动力,能够节省教师工作时间;并有人员持续对“全课云”提供运营服务。

“全课云”1.0智慧教育平台包括智慧教室、智慧学习、智慧社群、智慧校务、智慧安全、智慧云、智慧大数据和智慧家庭等八个模块,每个模块都针对智慧教育领域的相关痛点精心设计,最大程度节省教师工作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助力下一代健康成长!

“全课云”1.0后,全通教育将通过四层路径,即与多个地市教育主管部门开展业务交流、与基础运营商深度合作、通过O2O渠道锁定实名校园流量入口和为教师提供互联网应用工具及服务等措施强化教师、学生和家长入口能力,迅速提高“全课云”产品的市场份额。此外,全通还拥有1000多名智慧教育的信息化助手,直接深入校园,解决智慧教育产品“最后一公里”落地运营时的具体问题。

附:“全课云”1.0产品具体特色简介

(1)智慧教室打造教室生态系统。全通智慧教室强调整合教学法、技术和空间三大要素,形成真正服务于教学场景的教室生态系统。比如一个互动教学的教室,既会有教师在讲台前进行班级授课的场景,也会有学生分组讨论的场景,还会有类似于主题班会的分享场景。全通智慧教室的项目顾问会首先深入了解教室空间的教学场景需求,然后再规划匹配相应的软硬件。

(2)智慧学习更加便捷。在智慧学习板块推出Tronclass系统,这是翻转课堂学习的引擎,驱动翻转课堂在学校的落地实践。翻转课堂第一个任务是录制教师课前预习微课视频,“全课云”平台不需安装任何软硬件,直接登录就可以录制微课,且支持断点续录,录完直接储存到云端。

(3)智慧教务节省教师工作每一秒。智慧教务的众多功能将大大减轻教师工作量,如智能排课支持教师之间的调课,课表自动生成;智慧迎新注重个性化迎新导航服务,在线办理注册、缴费、校车、住宿、校园卡等各类业务手续。新生可以一次性完成所有报道流程,实现“拎包入住”。

(4)智慧安全不只关注校内安全。除校车、门禁、视频监控等,“全课云”1.0还提供了一款特别的产品――校付通,可满足所有教育垂直场景的支付需求,支持银联、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方便开学缴费以及学校内部现金流的管理。学校可在后台看到缴费的详细情况,点击按钮一键催缴。

智慧教育市场前景第2篇

当前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智慧旅游成为当前旅游市场的一个新命题,高校旅游应用管理人才的培养只有充分挖掘智慧旅游的时代内涵,遵循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行业的发展要求,才能真正培养出市场满意、质量合格的高素质的“非同质化”旅游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智慧旅游;“非同质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自2011年我国正式提出“智慧旅游”的构想之后,智慧旅游便成为了旅游市场的发展热点,本论文提出的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非同质化是指在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的过程中月各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培养体制、培养过程、培养方法和手段等进行调整使不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更加适应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增强其专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其行业内就业率,降低其流失率,使高等旅游教育更紧密地与旅游行业相结合,提高高等旅游教育对旅游行业的贡献率。

1智慧旅游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人才的新要求

1.1对于信息技术素养的要求

在智慧旅游中,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旅游信息收集是有区别的,但是,智慧旅游和当下的电子商务也有很大的区别,他除了通过电子及计算机技术展现旅游概念和风景信息之外,还在旅游服务上进行智慧的定义,也就是在旅游产业中引入智能化服务概念。所以智慧旅游更加注重旅游人才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这是旅游信息化的最高阶段。按照美国相关的管理规定,针对学生培养条件来看,在智慧旅游概念的基础上,新型的旅游人才培养内容涵盖了:在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的条件下能够通过计算机获取相应的信息,并懂得使用相应技术,在互联网条件下实现新的沟通交流模式,在办理旅游业务过程中,能更有效地收集到相关信息,并根据智慧旅游的信息需求,对旅游信息的种类进行归纳,在互联网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技术解决在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能带动旅游产品的消费,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1.2对于新设备运用能力的要求

现在,在智慧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撑,更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对于智慧旅游来说,其所包含的内容是与当下的科学技术相一致的,并且在管理以及服务领域营销等各个方面都与当下的科技发展相一致。比如在智慧旅游景点中,其景区以及酒店等相关建筑都通过电子设备相关联,并可以通过社交平台了解到相应的信息,还可以进行有效的营销活动,这些都需要科学技术人才的支撑才能实现。因此了解及运用新兴技术设备进行管理、服务、营销,是智慧旅游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战略应该包含的内容。

1.3对创新能力的要求

在旅游发展中,创新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在智慧旅游的背景下,旅游企业在经营模式中所做的改变,是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以及旅游体验,进一步推动消费者的消费实力,并优化旅游资源的结构,保证旅游形态与当下的社会变化相一致,并在传统服务的概念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融入创新的理念,体现人性化的服务模式,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智慧旅游的优势以及高质量。此外,针对智慧旅游的营销模式来说,除了创新的理念,还应该利用相关的技术,挖掘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并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利用智慧旅游的平台,提升消费模式,并将旅游产品通过智慧旅游平台的推广,提升其品质,开展实时有效的营销活动。

2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非同质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培养高素质智慧旅游人才

教育人员在进行课堂实践和过程中,要树立创新实践思维,以市场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最大限度的集中优质资源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当然,我们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者还要认识到智慧旅游并不是我们旅游行业发展的最终目标,随着我们旅游行业的日新月异,旅游业教育理论与市场发展规律也一定会出现新的变化,因此,我们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前瞻性。另外在教师人员的选拔方面,为了提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理论的时代创新性,我们最好邀请国内知名企业的老总和旅游管理者来为学生授课,从而使当前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先进理论能够流入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使其在智慧旅游工程发展过程中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实现其职业价值。从而提高旅游人才资源的利用效率。

2.2通过多元化平台,加强校企合作

高校旅游管理教育千万不能脱离市场发展的大潮,要学会从市场中求发展,求创新,求突破,只有这样,才能使智慧旅游之光真正照入学生教师的心中,才能使学校的教育风气为之一变,从而走向创新之路,因此,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对旅游管理人才进行专业定向培养,通过企业建立旅游管理实践基地,从而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既能够接触到当前旅游市场发展的先进理论,也能够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企业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相应的平台,让学生更了解实际工作,并全面感受旅游工作的实质性内容,从而获得真实的职业经验,方便今后工作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另外还要邀请企业内的优秀旅游管理者定期到学校进行旅游经验指导,通过演讲,座谈会等方式将企业优秀管理者的经验传播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技巧,尤其在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行业的发展非常注重从业人员对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掌握,因此我们的旅游管理者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者要准确定位,把握智慧旅游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来增强学生对旅游行业及智慧旅游创新的理解与把握,从而尽早适应未来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另外,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旅游管理者和高校专业教师要多以实例为佐证,通过对实例的探究阐述来增强学生对智慧旅游概念和规律的把握,这对于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2.3丰富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自身水平

在智慧旅游观念深入高校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对教师队伍进行补充丰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是我们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旅游专业教育思路的重要前提。纵观当前我国各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之所以教学质量上不去,创新观念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导致的,我国很多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时间较短,办学经验非常少,很多旅游专业教师都是由其他岗位临时抽调过去的,因此对旅游管理课程的核心与本质了解甚少,因此也就无法使学生接触到旅游市场发展的最新理论,很多教师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根本没有细致研究,只会照本宣科,不仅使学生味同嚼蜡,而且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极大限制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对现有的旅游专业教师队伍进行完善改革,引进大批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人才,聘请一大批真正懂业务,懂市场,懂理论的高素质人才加入,例如企业优秀旅游管理者和国内知名的旅游管理研究专家等等,都是非常合适的人选,另外还可以定期在校内开展教师培训课,邀请知名专家和企业管理者来现场授课,或者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远程授课的方式加强学校专业人才的内部培养,只有从内外两个方面多管齐下,才能彻底扫除当前我国旅游专业教师队伍中业务不精,教学不良的风气,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真正彻底的将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改革进行到底。

2.4优化课程结构,科学设置课程

能够优化课程结构,科学设置课程是我们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不仅关系着学生学习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关系着我国智慧旅游发展的速度与进程,旅游业要求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必须接触到当前市场发展的先进理论,例如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等,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熟练的运用基础网络工具来实现智慧旅游信息化处理,所以我们的高校一定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多下功夫,不仅要有针对性而且要争取做到全面培养,对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创新,例如多开设网络技术,计算机等选修课程,这些都是我们智慧旅游发展创新中对从业人员提出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另外,我们的高校还要对课程设置进行充分的细化,当前旅游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对于旅游行业的专业要求更高,很多旅游领域被纷纷细化,形成了不同的学科分支,因此,我们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要顺应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规律,通过人才的精准化投放,精准化培养来提高人才的利用效率,从而推动我国智慧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旅游行业是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提高国民精神文化水平,还是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我们对旅游服务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必须加以重视,及时解决旅游管理人才“智慧化”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非同质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直以来是学界的一个争论焦点所在,主要是由于当前智慧旅游在我国旅游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我国传统旅游业发展转型的一次契机,是高新科技与旅游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次创新进步。因此我们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及时传统理念,根据市场发展需求与时俱进,从而提高高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能力,为我国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储备更多高素质,高品质,高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

作者:魏凤云 刘海洋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智慧教育市场前景第3篇

回想两年前,在互联网金融的演化过程中,类似“颠覆”、“替代”这样的关键词曾一度出现在业内评论之中。确实在当时,互联网行业是主动去“+”传统金融行业,并且在此过程中表现得激进、亢奋,从而引发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行业短期内的不适应。

上述那段历史似乎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最明显的效果就是此后互联网再与其他行业结合时,过程不再像从前那样“痛苦”,也没有明显地发生过传统行业排斥互联网的情况。

而“互联网+教育”是最值得一提的,因为与其他行业结合过程不同的是,在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的过程中,互联网“连接一切”的特征与教育市场对“知识获取渠道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渴求恰能不谋而合,由此让结合过程得以加速。如今,一批从事教育信息化服务的企业也成为“互联网+教育”的样板,网龙华渔教育就是其中之一。

怎么“+”?

“互联网+”已让人们耳熟能详,而对于教育行业来讲,也可以从“互联网+教育”的角度去思考怎样将互联网的思路、办法、做法、技术跟教育相结合,使得教育水平可以升级。

而至于怎么完成“+”的过程,业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互联网+教育”等同于“智慧教育”,也就是发挥互联网高效、快捷、方便传播的特色助力学习。也有人认为“互联网+教育”最终实现的是教育的大众化,与仍强调教师为重的传统教育相比,更注重消除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在理论纷争上演的同时,一批关注“互联网+教育”的企业也开始发力。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网龙从前在互联网行业的经验积累构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第一,网龙对互联网理解颇深,这体现在,从做网络游戏到后来涉及移动互联网业务,网龙都算是个的‘弄潮儿’。此前的经验可以作为网龙做‘互联网+教育’的一个基础,网龙有互联网基因,也具有与互联网相关的能力。第二,网龙对教育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让教育变得更加高效,让学习者的学习更加高效,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非常难。比如要提升国内处于K12教育阶段里面的学生的学习效率,理论上学生学习的整个环节都应该支持好,不管是自学还是课堂教育部分,甚至不能只针对学生,还要考虑家长、教师的因素,这时提升学习效率的过程就变得比较复杂。”网龙联席CTO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总工程师毛新生如是说。

在毛新生看来,将基于互联网的能力、经验、技术和思维去跟教育做结合,还是要从教育的本质特征出发。教育本身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要先制定需要完成的一个教育目标,再通过各种各样的,比如教、学、测、评的教学过程帮助学习者掌握知识、观念、技能等。

此外,毛新生认为还需要为这个过程增加一些乐趣,恰好网龙从前做游戏时积累了一些经验,所以比较擅长。同时,也要把最新的ICT利用起来,比如从移动智能终端的角度切入到教育场景,再通过终端进行教学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挖掘。

架构怎样构建?

网龙华渔教育采用的是云加端的架构。云加端即云平台+智能终端,在“端”的一侧是可以支持多种终端,比如可以是网龙华渔教育自己的101 Pad,也可以是其他厂商的各种终端设备。应用云平台的好处是让系统更富有弹性,以适应教学场景中教室数量、教学设备数量、学生用户数量的增长。在应用云平台的基础上,再构建各种各样的能力。比如,构建管理用户的能力、数据和内容管理的能力、安全防护的能力等。这些能力,有一些是网龙原来积累的,有一些是专门为教育场景新开发的。而对于移动终端,网龙华渔教育更希望能将其变成一个“接触点”。比如学生们用Pad聊天、学生与老师用Pad沟通、学生用Pad写作业等场景中,Pad就成了一个点,但这个点可以接触到学生、教师、家长等几乎所有教育场景中的主要对象。借助Pad这个接触点,网龙华渔教育拥有的很多能力都可以转化为App植入到其中,满足各种角色的使用需求。

而毛新生更认为,重要的并不是那些纯粹基于ICT而构建的技术能力,而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ICT构建的教学应用场景。

另外,从整体架构来看,还有一部分能力是跟数据有关系的,因为在不同的教学场景当中,会产生一些数据,这些数据需要被搜集和分析,再以分析结果为基础来理解学生和老师,甚至借助分析结果掌握更多与教育本身有关的一些规律。但同时毛新生提醒,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以数据分析完全取代教师经验,而是让二者形成互补的关系。

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标准化是个极为热门的话题。而原因在于,如果教育信息化服务商能够将系统、内容、产品、服务体系、能力、表述方式等实现标准化,则更有利于向市场、用户或客户进行推广。

毛新生认为,要实现标准化,要看领域,也要看时机:“从教育信息化领域来讲,我认为它在两个层面上可以考虑标准化。第一个层面是基于ICT而形成的各种基础能力,不管是云、Pad,还是大数据。第二个层面是教育层面。比如,在教育领域里,一个知识点应该怎么表达,需要包含哪些属性,或者一个考点应该怎么描述,一道习题怎么去描述,语法和语义怎么说明,目前仍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毛新生透露,网龙华渔教育和北京师范大学宣布联合成立“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以下简称智慧学习研究院),初衷之一就是希望参与到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标准制定工作中。

《白皮书》只是开始

智慧学习研究院于9月正式了《2015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牵头立项,由网龙华渔教育公司资助并参与组织,联合来自相关领域的高校、科研机构近30位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白皮书》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视角全面解读了智慧学习和智慧学习环境,在国内各行政区域采集基础数据信息,监控智慧学习环境领域发展状态、广泛开展产业调查,并通过真实的数据反映了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的发展水平,9月的《白皮书》只是第一期,今后还会增加期数。

智慧教育市场前景第4篇

关键词:一卡通;教育模式;智慧校园;真实场景;实践教学

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建设于2008年,整合了多校区身份卡和消费卡.在08年建成时,也成为北京市首个与北京市政公交一卡通结合的高校校园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卡在设计时坚持单一钱包,便于消费结算,避免了与用户结算时的很多工作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经过近10a时间的发展,目前年收支流水达9000万,年均增长约9%,基本消除了校内消费的现金使用.校园卡充值采用了支付宝,银校转账等多种方式,在校内实现了补助、奖励发放等非现金业务.校内餐饮、图书、上网、洗衣、洗浴、成绩打印等各类业务借助校园卡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和非现金收费.校园一卡通已经成为高校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

2校园一卡通发展的瓶颈

校园一卡通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持续不断的完善,逐渐覆盖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校园生活涉及的业务毕竟有限,在这个过程中校园卡业务的发展逐渐出现问题,究竟下一步该做什么?这是众多高校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校园一卡通的“初心”是解决身份认证和现金消费的问题,在相关领域该如何应用校园卡就是业务发展推广的原生动力.电子化产品最大的优势是取代重复操作,如果为了取代传统身份认证和现金消费的投入大于收益时,这种推广的实际意义究竟有多大?这是在业务推广时首先应该关注的问题.其次,如果采用的技术过于超前,技术上的成熟度与用户需求存在差异,这种技术能否顺利推广就需要慎重考虑.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发展过程中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为了实现刷卡洗衣的应用,在取代洗衣机投币器时,由于市场上没有类似的产品,从架构设计到定型投入使用经历了两年多时间.在此期间产生了很多问题,也解决了很多问题.初期测试阶段大幅度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改造一台投币洗衣机的投入成本甚至于超过了洗衣机本身的价格.项目实施过程中业务投诉大幅增加,并且由于改造费用过高,增加和维修洗衣机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更进一步加剧了用户的投诉.为了实现手机刷卡的应用,在与联通合作开发NFC卡作为校园卡使用时,虽然技术上完成了设备改造,软件测试等工作,但因多种政策原因无法在真实环境中应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尝试与各种业务的结合,改善师生校园生活的便捷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也实现了一些非常有特色的业务应用,例如成为与北京市政公交一卡通兼容的首个高校校园一卡通,北京地区最早实现刷卡自助售卖机的高校等.

3N+U教育模式

2012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与校企(北信网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无线模式下校园一卡通自助售卖机.2015年正式上线运行,该项目从商业模型、技术架构到最终实际运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部门全程参与.该项目产生于高校,主要目的也是对高校教育的回馈.通过对校园一卡通自助售卖机在高校教育环境中作用的持续探索和定义,产生了N+U教育模式,继而注册了爱家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N+U(互联网+校园)教育模式教育模式,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内容和结构深度融合,将校园作为社区展开真实场景服务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校园环境下,运用真实场景开展基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活动,并把老师和学生放在一个跨学科的真实场景下,体验和验证本学科(专业)的课程和其它学科(专业)之间的协同和配合,并在实际参与中实现从“功能满足”到“性能满足”的跨越,大幅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大大缩短学生适应社会的时间和速度,全面改善教学质量[1].真实场景的实践教学模式,关键在真,真实的平台,真实的数据,真实的结果,这样的教学环境不再仅仅是对真实环境的模拟.真实场景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学,为了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需要与校园紧密结合,这中结合不是简单的增加和购买相应实践环境,而是对校园原有环境的深刻改造和教育模式的重构.

4真实场景的实践教学与智慧校园

我国高等学校经过多年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继而又提出建设智慧校园.智慧校园实际上是高校信息化发展到融合创新阶段的产物,是对数字校园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与提升,是高校应对“互联网+教育”挑战的必然选择[2].多数高校给出的智慧校园定义都是基于信息“智慧”感知的理念,浙江大学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这种智慧校园支持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3].从更多高校类似的宏伟计划中可以看出,很多智慧校园现有定义是让校园有信息捕捉的智慧功能,或者可以说校园信息处理智慧化,由于这种限制的存在,并不能称之为智慧校园.智慧校园平凡的理解是智慧和校园的结合.智慧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因此具有智慧属性的一般都是有机体.如果将人、设施和运作模式的集合体-校园称之为有机体,那么校园的智慧属性表现在整体上,而非仅仅是它们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处理.现有的智慧校园定义仅体现了运作模式中信息处理的所谓智慧特性,或者可以说仅仅是信息化、数字化的进一步完善,还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化.要想说明具备智慧属性的充分条件很难,但分析它的必要条件则相对容易.智慧的属性有很多,要想成为具有“智慧“的有机体,至少应具有智慧属性之一.真实场景的实践教学模式创造性的提出利用校园内现有的行政、教学、后勤和网络环境为教育提供真实场景,用于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实践环境.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真实场景会随之改变,这中应激反应能力将使学校成为一个“活的有机体“.校园的重要作用是为学生、教师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的环境,促进学生获得知识.作为学生,学到了知识能够促进自己的成长,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校园如果能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改善教育环境,更好的促进学生获取知识,这样就具备了智慧属性之一自我积累和“进化”.学生和资金投入就是它的营养,而高质量的人才和学校的“进化”就是它的产出.在这个过程中,校园得到不断“进化”和成长,将不再是一个“铁打的营盘”.

5N+U教育模式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实践

N+U教育模式中真实场景的实践教学模式使校园成为一个具有智慧的有机体,也使得智慧校园成为与教育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不只是智慧城市概念在校园的投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与自助售卖系统的结合是N+U教育模式第一个实例,也是N+U教育模式产生的原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刷卡自助售卖系统平台是工程技术支撑下的现代商业系统,与校园一卡通的结合使之进入了学校.如何使该系统与高等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是系统落地高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项目最初设立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学校在信息产业的领先优势,利用基于自动售货机的运营支撑系统平台,全方位培养各个专业的学生,使学校、企业、学生和老师、社会多方面从项目的运营中受益,包括人才培养、新兴产业链条的打造等各个方面都提供崭新的视角和机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与自助售卖机结合的实例在教学、运维和技术保障方面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逐步被固化为一个实例平台[4].由于我国高校普遍已经部署了校园一卡通系统,这个实例平台可以很容易在其它高校得以复制,同时发现随着售货机在高校部署规模的增加将逐步形成能够服务于实践教学、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环境,继而诞生的N+U教育模式,比平台商业上的成功具有更广更深刻的意义.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自助售卖机平台由售货机终端、支付系统、通信网络、支撑运行系统、物流系统及运营策略等部分组成.售货机终端是复杂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仓道、制冷/制热、照明等功能模块;支付系统包括RFID识别、支付端口、加密与验证、账单等功能模块;通信网络支撑远程监控,包括接入控制、组网协议、异常处理等模块;支撑运行系统为网络化的运营系统,包括实时查询、访问控制、运营优化等模块;物流系统支撑商品的快速部署,包括仓储管理、路径优化等模块;运营策略决定平台的发展方向与规模,包括策略制定、策略下发、策略执行等模块.通过开放上述模块的使用权限,各组成模块可以支撑不同的课程开展相应知识点的教学和实践.一台售货机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相对算是非常简单的自助运营实体,但它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具备网络、机电一体化、RFID技术等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技术[5]的特征.其次从商业角度,具有物流管理、商业经营和社会管理等特征.这两个特征既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专业素质的目标[6],也是创新创业的起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自助售卖机平台可以规划的是,如果一个或几个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共同掌管一台刷卡自助售卖机,他们需要不断学习、运用相关知识对自助售卖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使之成为商业运行的基础.同时在自助售卖机运维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收支、物流、维修、管理的等各类成本,如何平衡成本和收益,是创业的核心问题.虽然是一个非常小的自助运营实体,但也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例如暴力损坏售卖机、欺诈消费等诸多问题.只有真实的场景才会让他们去面对这样的问题.通过一台刷卡自助售卖机,学生学习知识的原动力、目的性更强,效果检验更准确、更直接,也初步尝试了创业实践过程,为他们进入社会,为实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创造良好的开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自助售卖机平台在为教学服务的同时,也通过教学实践的成果,可以对自身不断进行改进,成为一个持续“进化”、成长的平台,这使其具备了智慧平台的特征.

6N+U教育模式与传统实践场景的区别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真实场景教育模式的实例能覆盖从计算机相关专业到经管相关专业,覆盖专业众多,成为一个跨专业的综合实践教学支撑平台,并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过程中.主要原因是自助售卖机的技术体系和使用场景使然.那么,同样的道理,针对其他专业,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思路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场景.校园中具有行政、教学、后勤和网络等环境,利用它们设计出相应的教学环境,就是N+U教育模式中的真实教育场景从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区别可以看出N+U教育模式是对传统实践场景教育能力的提升.传统实践场景[7]都是在校园环境之外的附加,特别是“N+”时代,很多这样的附加场景[8]非学校自我能够管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最终效果也不明显.例如很多高校都建有创新实验室,重复购买了大量的机器人和其它自动化设备,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环境中进行学习,但这种与实际脱节的教学模式,总是在追赶技术,最终实践的效果并非创新,而是一种变相的“山寨”.基于校园环境还是在此之上的附加是“N+U“真实场景与传统实践场景的第一个区别.“N+U”教育模式是对现有校园的“有机”改造,将对校园教育环境中各种组成部分进行模块化改造,成为教学实践的场景.由于多年网络化、数字化的基础,特别是当前的校园“智慧化“建设,校园环境已经基本具备了满足真实场景教学实践的改造条件.这种改造在资金投入的作用下,可以持续不断的对学校的教学产生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这种改造随着教学实践还会不断的动态变化,自适应教育教学的变化.实践环境能否自适应的变化这是与传统实践场景的第二个区别.N+U教育模式是传统实践场景与校园环境的结合,它脱离学校无法独立存在,这种改造产生出的效果将会对校园环境产生可持续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效果不仅可以由学校来评估,而且可以由学校完全掌握改造的方向和深度,这是与传统实践场景的第三个区别.

7未来的发展

当前的时代,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获取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而导致知识传授的模式也不得不发生变化.无论是主动改变还是被动改造,教育模式先后出现了网络公开课、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随着各种授课平台的衍化变迁,传统的集中式授课环境-校园也将不得不变化,如果不能发挥校园所具备的真实教育场景的优势,将在这场知识革命的时代被淘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一卡通与N+U教育模式的结合,给出了智慧校园更高层次的定义,并通过自助售卖台开发出了真实场景实践教学的第一个实例,为这种校园变革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式.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对原有校园改造以便能够为教学服务,这需要学校的管理者转变管理理念,教学人员充分理解教育的目标,后勤人员提供丰富的真实场景,信息化部门提供充足的信息处理工具,使校园成为一个“智慧“有机体,产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凌涛,张卫国.教育的重构:真实场景下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2]蒋东兴,付小龙,袁芳,等.高校智慧校园技术参考模型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6(9):108-114.

[3]吴颖骏.浙江大学:基于"云"的智慧校园[J].中国教育网络,2010(11):25-26.

[4]凌涛,王玉琳.真实场景下的实践教学支撑平台[P].中国专利号:201611033649.92017-1-20.

[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R/OL].000014349/2015-0007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

[6]陈谟开.高等教育评价概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2010-07-29.

智慧教育市场前景第5篇

一、工作推进情况

1.开源节流,完善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充分利用政府云计算资源资金,于XX年X月建成了县教育城域网中心机房,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网接入提供了核心的基础条件。二是组织技术团队制定统一的校园网升级改造技术规范,节省中央、市级财政资金近XX万元,开展校园网升级改造工程,杜绝了贪大求洋和盲目建设,目前已有初中等XX所学校完成升级改造并接入教育城域网,统一互联网出口,实现师生实名认证、上网行为审计。三是借助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为部分城区学校、区域中心小学和初中学校更换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设备XX套,极大改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四是积极申报项目,云阳县中小学电教教仪站上报的“5G+高清远程互动教学应用项目”被列入市大数据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项目库(第二批)名单(全市教育仅3个),正在制定建设实施方案。

2.多方努力,启动智慧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一是制定《XX县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平台建设总方案中对构建教育系统主题数据进行详细规划,并对平台的功能和需求提出具体方案。平台建成后,即可作为“教育云”无缝对接市级“渝教云”平台,下联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横向与智慧云阳相互融通,为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开展协同应用提供数据支撑。目前,建设方案由县大数据局组织第三方公司完成了评审评估等工作,我委按照“架构完整、目标明确、急用先上、突出实效”的原则,充分听取市级部门行业专家建议,多方征求意见,根据平台实施的整体关联性和实效性,已经拟定首期建设清单上报县大数据局。二是与重庆幼专联合启动学前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开启我县云计算资源向周边区县延伸的步伐。

3.稳中求进,推进智慧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一是率先启动实验中学、紫金小学等学校“智慧校园”试点建设。目前,实验中学、实验学校、附属幼儿园等5所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到位,实验中学智慧阅卷、智慧考务管理、一卡通,XX小学创客教育、智慧阅卷,XX幼儿园机器人晨检、4D互动游戏、自然智趣课程,XX实验学校“同上一堂课”等初显成效。二是按照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情境化、多样化的模式试点智慧场景建设,“智慧环境、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课堂、智慧学习”等5个智慧场景建设试点工作已经在XX小学、初中、XX中学、实验学校初步展开。

4.共建共享,聚合县(校)本资源。按照全县智慧教育建设总规划,积极充实本地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目前,已聚合XX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制作的小学数学人大版1-6年级云课堂资源(微视频个,试题160道);2018年威海市小学名师送教活动系列资源(2个课件);2017年威海市初中名师送教活动系列资源(2个课件);课改实验区典型课改案例4个;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等教育资源。待智慧教育云平台建成后将集中上线推送。

5.化危为机,探索 “在线教育”线上服务新模式。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年度重点任务,探索“在线教育”线上服务新模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成立全县线上教育技术服务团队,多次对县级骨干信息技术员进行线上培训,并集中优势技术力量分片分层对全县学校线上教育进行指导,保障全县线上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1.持续加快推进校园网升级改造工作,按照教育城域网建设技术规范要求,突出针对性,下狠心、出实招打通校园网络与教育城域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网络带宽千兆到桌面,突破教育信息化网络瓶颈。10月底前全部完成改造和接入工作,全面启动教育城域网运行。

2. 大力推动智慧教育云平台落地部署,加快推进云阳县云教育管理指挥中心建设。智慧教育云平台建成后,一是通过对接上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实现云阳智慧教育体系加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与重庆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并基于此构建云阳县教育大数据平台。二是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实现项目建设集约化、资源利用社会化,将智慧教育打造成云阳重点示范工程,实现智慧教育与“智慧云阳”深度融合,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竞争力和群众幸福感,促进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云阳智慧教育产业。三是通过全县智慧教育的建设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整体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落实全县优质校与薄弱校的发展政策措施,解决“学校差距大、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四是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将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技巧、科学的教学方法,辐射到全县教师的教学中,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是全面准确的掌握教育基础数据,实现教育大数据的准确分析,监测云阳教育发展情况和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成长发展和教师发展提升水平。六是通过指挥中心的展示大屏,展示智慧教育、校园监控、标准化考场、城域网应用及网络安全管理场景,同时实现决策指挥、应急指挥与实时调度,大幅度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智慧教育市场前景第6篇

一、工作推进情况

1.开源节流,完善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充分利用政府云计算资源资金,于XX年X月建成了县教育城域网中心机房,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网接入提供了核心的基础条件。二是组织技术团队制定统一的校园网升级改造技术规范,节省中央、市级财政资金近XX万元,开展校园网升级改造工程,杜绝了贪大求洋和盲目建设,目前已有初中等XX所学校完成升级改造并接入教育城域网,统一互联网出口,实现师生实名认证、上网行为审计。三是借助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为部分城区学校、区域中心小学和初中学校更换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设备XX套,极大改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四是积极申报项目,云阳县中小学电教教仪站上报的“5G+高清远程互动教学应用项目”被列入市大数据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项目库(第二批)名单(全市教育仅3个),正在制定建设实施方案。

2.多方努力,启动智慧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一是制定《XX县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平台建设总方案中对构建教育系统主题数据进行详细规划,并对平台的功能和需求提出具体方案。平台建成后,即可作为“教育云”无缝对接市级“渝教云”平台,下联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横向与智慧云阳相互融通,为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开展协同应用提供数据支撑。目前,建设方案由县大数据局组织第三方公司完成了评审评估等工作,我委按照“架构完整、目标明确、急用先上、突出实效”的原则,充分听取市级部门行业专家建议,多方征求意见,根据平台实施的整体关联性和实效性,已经拟定首期建设清单上报县大数据局。二是与重庆幼专联合启动学前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开启我县云计算资源向周边区县延伸的步伐。

3.稳中求进,推进智慧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一是率先启动实验中学、紫金小学等学校“智慧校园”试点建设。目前,实验中学、实验学校、附属幼儿园等5所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到位,实验中学智慧阅卷、智慧考务管理、一卡通,XX小学创客教育、智慧阅卷,XX幼儿园机器人晨检、4D互动游戏、自然智趣课程,XX实验学校“同上一堂课”等初显成效。二是按照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情境化、多样化的模式试点智慧场景建设,“智慧环境、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课堂、智慧学习”等5个智慧场景建设试点工作已经在XX小学、初中、XX中学、实验学校初步展开。

4.共建共享,聚合县(校)本资源。按照全县智慧教育建设总规划,积极充实本地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目前,已聚合XX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制作的小学数学人大版1-6年级云课堂资源(微视频个,试题160道);2018年威海市小学名师送教活动系列资源(2个课件);2017年威海市初中名师送教活动系列资源(2个课件);课改实验区典型课改案例4个;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等教育资源。待智慧教育云平台建成后将集中上线推送。

5.化危为机,探索 “在线教育”线上服务新模式。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加快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发展年度重点任务,探索“在线教育”线上服务新模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成立全县线上教育技术服务团队,多次对县级骨干信息技术员进行线上培训,并集中优势技术力量分片分层对全县学校线上教育进行指导,保障全县线上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1.持续加快推进校园网升级改造工作,按照教育城域网建设技术规范要求,突出针对性,下狠心、出实招打通校园网络与教育城域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网络带宽千兆到桌面,突破教育信息化网络瓶颈。10月底前全部完成改造和接入工作,全面启动教育城域网运行。

2. 大力推动智慧教育云平台落地部署,加快推进云阳县云教育管理指挥中心建设。智慧教育云平台建成后,一是通过对接上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实现云阳智慧教育体系加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与重庆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并基于此构建云阳县教育大数据平台。二是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实现项目建设集约化、资源利用社会化,将智慧教育打造成云阳重点示范工程,实现智慧教育与“智慧云阳”深度融合,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竞争力和群众幸福感,促进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云阳智慧教育产业。三是通过全县智慧教育的建设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整体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落实全县优质校与薄弱校的发展政策措施,解决“学校差距大、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四是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将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技巧、科学的教学方法,辐射到全县教师的教学中,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是全面准确的掌握教育基础数据,实现教育大数据的准确分析,监测云阳教育发展情况和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成长发展和教师发展提升水平。六是通过指挥中心的展示大屏,展示智慧教育、校园监控、标准化考场、城域网应用及网络安全管理场景,同时实现决策指挥、应急指挥与实时调度,大幅度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智慧教育市场前景第7篇

为了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政府和企业相继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政府方面,为了更好地引导智慧旅游的发展,迄今为止,国家旅游局先后确定了两批共33个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并且要求各试点城市建立相应的统筹方案和配套服务。政府牵头的推进行动为我国智慧旅游的蓬勃发展构筑了新平台,也为旅游智能化的普及铺开了道路。虽然,我国智慧旅游的发展还正处于探索阶段,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未来,我国还将继续推行智慧旅游城市的试点,继而推动全国智慧旅游的改造计划。目前,许多城市都已经加入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队伍当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各地政府、旅游行业积极响应,不断提升旅游业的智能化水平。其次,各大科技企业和旅游企业也争相跟进。以新的旅游产品抢夺市场份额,例如开发出二维码引路牌、移动搜索系统或景区实景3D等等具有智能化水平的应用产品。除此之外,智慧旅游还能应对最近热议的旅游景区安全问题。近年来,游客探险被困、索道断电停运的情况时有发生,然而,伴随着智慧旅游的运行,这些安全隐患将得到有效预防。景区通过无线视频监控景点资源和游客集中地带的数据信息,对游客活动进行实时掌握。一旦游客遇险,可通过手机GPS定位将自己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景区的数字化指挥中心,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开展救援。可以说,智慧旅游为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管理者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见,旅游传统行业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将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

二、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可以说,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是我国旅游业基层和中层管理骨干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因此,完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已成为我国旅游教育改革事业的重要内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基本上是参照普通高校、普通专业课程的模式,按照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课程类别和结构比例设置的。大量课程,如“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法规”、“饭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管理概论”、“旅游地理”等,与普通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几乎没有差别。以讲授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当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在于:

(一)培养目标笼统宽泛

目前,大多院校是按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来确定培养目标的。培养目标被宽泛地描述为培养面向各类旅行社、各级旅游景区从事旅游服务、导游与管理工作的、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职业技能的人才,却往往忽视了如何使课程精细化、分层化。例如,有些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涉及到会展、旅游、酒店、甚至康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这样的课程设计,使学生门门科目都只能粗浅涉略而不能精通掌握。这样大而空的课程设置,说明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并没有考虑到市场对旅游人才信息技术含量的需求,也导致了学生走向市场的时候会感到不适应,看似岗位要求都已基本符合,可是一旦真正接触到工作,又无法胜任。培养目标的宽泛以及无明确定位,使毕业生就业的时候就很容易走入瓶颈,人才的培养目标与社会的需求相距甚远。

(二)课程设置实用性不强

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他们既没有本科文凭的优势,也没有真正掌握实用的技能,导致就业市场上出现了用人单位人才短缺与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而职教生又感慨工作难找。从专业教育的角度看,这反映出当前高等职业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不够契合市场的需求。虽然高职院校一直强调的是技能强化教育,但事实上,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还只是停留在纯理论的传授阶段。以我国各大旅游职业专业课为例,旅游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的设置除了应该具备的基础实践以外,不外乎是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景区服务与管理、客源国概论等这些传统的系统性理论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模式都只是基于对学生旅游基础理论的传授,而没有完成高职院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积淀,会导致学生欠缺实际操作能力,在就业的时候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长此以往,一方面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又影响学生对于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使毕业生的质量大打折扣。

(三)旅游人才的素质培养与新兴旅游管理行业所需能力脱节

智慧旅游的推广凸显了我国旅游业对知识型人才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无论是帮助客户解决疑难问题的旅游咨询者还是识别企业战略问题的旅游管理者,都将是炙手可热的高端人才。然而,一直以来,服务业作为提供劳务、服务的行业,常常受到人们的误解,在一些学生的眼中,服务工作甚至是低人一等的工作。不少学生毕业之后对于从事服务行业本身就有一种抗拒,再加上参与了学校安排的参观实习、校企实习等活动,对这个行业更是容易产生片面的理解。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大部分的实践内容是到企业的第一线进行实习,由此,学生便认为这就是服务业的固定模式,因而产生一些消极悲观的想法。因此,在各大招聘活动中,服务业往往面临着招聘遇冷的尴尬局面。其实,知识型服务业中的服务创新理念对于任何旅游企业来说都是创造竞争优势的不二法门,所以企业更愿意吸纳具有高知识含量的人才。然而,在旅游职业教育中,这一点却长期被忽略。归根究底,这是由于学校一味地重实训形式而没有很好地起到引导作用;同时,也是因为人们没有足够重视知识与服务业相结合的发展。各院校较多偏重于对学生生存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长远性的发展因素,这使得旅游人才的素质难以适应时下新兴行业的发展模式。我国的知识型服务业目前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但是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要又是极其迫切的。学校本身对知识型服务人才的定位就模糊不清,更难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人才素质。要想平衡市场需求与人才的供给,作为承载重大使命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该重视知识型服务技术在就业中的重要性。

三、智慧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建议

智慧旅游迫切需要教育为之提供大量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因此,作为输送旅游服务人才的高地,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抓住机遇,深入研究现代服务业追求的发展模式,以及其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虽然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都对旅游理论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并为学生安排了大量的理论课,但课程内容陈旧,科技含量不高,培养人才与市场发展相脱离等问题依然存在。下面,笔者就如何解决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有所启示。

(一)明确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的方向

智慧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在信息时展的一个新的战略方向,也是国家旅游局未来十年间发展旅游业的重点。为此,高职院校的旅游教育必须重视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制定新的培养计划。例如,引进国外的双轨制,根据专业的培养框架不同而分为学术轨和职业轨。按照学术轨培养的学生,应该侧重于对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信息化、旅游行业或旅游企业等领域的研究探讨。在专业课的设置中,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研究能力,让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掌握调研手段与学术研究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并且针对智慧旅游的趋势和议题进行深入学习,比如智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或传统旅游企业如何向智慧旅游企业转型等。让学生在未来无论是进入本科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企业中担任管理者的角色,都具备研究型人才的基本素质。而按照职业轨培养的学生,则需以市场为导向来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的实用技能达到一定的水平。譬如,针对旅行社销售系统的实训教学,教授学生如何操作包括包团询价、财务结算在内的旅行社销售系统。针对在线旅游的业务流程,教师要教授学生如何通过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实时订房、数据上报业务等。

(二)注重前沿性和创新性,不断丰富专业课程的内容

旅游业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行业,尤其需要关注学生技能多元化的发展。除了旅行社的业务操作,导游带团技巧这些传统的实践课程之外,学校还应开设与智慧旅游支撑技术相关的《3S技术基础》、《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开发》课程,并且主动更新校内实训的相关设备,使学生对旅游智能信息化体系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同时,参考学生平时的课堂学习情况,结合期末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随着智慧旅游这一新兴市场在我国旅游业态中的蓬勃发展,旅游企业对于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近两年来,为了给游客提供便捷人性化的服务,各大智慧景区都争相推出了景区体验触摸屏、景区GIS、二维码电子门票等体验服务;作为一名未来的旅游管理者,学生学会通过智慧系统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和促进企业的管理效率将会明显提升就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智能化的技术也不断影响着传统的旅游行业。作为职业旅游教育的平台,更应该紧跟智慧旅游发展的步伐,对接市场的招聘需求,保证人才的充足供给。

(三)关注智能知识型教育,提高学生从事新型服务业的业务技能

鉴于知识型服务业在未来服务业中的发展潜力,以及对该行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力,高职院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型旅游服务的理论知识的传授。例如,针对旅游咨询服务公司、旅游规划策划等就业机构,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依靠专业知识帮助客户制定并实施方案;针对旅游景区等就业方向,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开展攻击性网络营销等技能;针对旅行社或其他直接旅游企业,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信息中获取客户的潜在需求和预测企业的生命周期等。毫无疑问,只有充分认识到知识型服务对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才能真正重视对于服务技能的培养。对于企业来说,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只有不断推出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产品,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而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专业服务知识的人才,正好契合了市场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