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分类(合集7篇)

时间:2023-08-31 16:23:14
水利水电工程分类

水利水电工程分类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防治措施

1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围堰拆除、河道疏浚、管理用房场平和道路场平等往往都会产生弃渣,根据弃渣堆放位置的地形条件,与河(沟)相对位置等,将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划分为沟道型、临河型、坡地型、平地型和库区型等5种类型。弃渣的堆置不可避免地对原地表和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基于此,本文针对不同的弃渣场类型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使弃渣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

2弃渣场分类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分为沟道型、临河型、坡地型、平地型和库区型5种类型,具体如下。

2.1沟道型弃渣场

根据洪水处理方式及堆渣方式,沟道型弃渣场可分为截洪式、滞洪式和填沟式3种。沟道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沟道内,堆渣体将沟道全部或部分填埋。适用于沟底平缓、肚大口小的沟谷,其拦挡工程为拦渣坝(堤)或挡渣墙,视情况配套拦洪及排水措施。

2.2临河型弃渣场

临河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河流或沟道两岸较低台地、阶地和河滩地上,堆渣体临河(沟)侧底部低于河(沟)道设防洪水位,渣脚全部或部分受洪水影响。适用于河(沟)道流量大,河流或沟道两岸有较宽台地、阶地或河滩地,其拦渣工程为拦渣堤。

2.3坡地型弃渣场

坡地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缓坡地、河流或沟道两侧较高台地上,堆渣体底部高程高于河(沟)中弃渣场防洪水位。沿山坡堆放,坡度不大于25°且坡面稳定的山坡,其拦渣工程为挡渣墙。

2.4平地型弃渣场

平地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宽缓平地、河(沟)道两岸阶(平)地上,堆渣体底部高程低于或高于弃渣场设防洪水位,渣脚全部受洪水影响或不受洪水影响。适用于地形平缓,场地较宽地区;坡脚受洪水影响时其拦渣工程为围渣堰,不受影响时可设挡渣墙,或不设挡墙,采取边坡防护措施。2.5库区型弃渣场库区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库区内河(沟)道两岸台地、阶地和河滩地上,水库建成后堆渣体全部或部分被库水位淹没。对于山区、丘陵区无合适堆渣场地,同时未建成水库内有适合弃渣的沟道、台地、阶地和滩地,其拦渣工程主要为拦渣堤、边坡防护工程或挡渣墙。

3防治措施布局

弃渣场防治措施分为拦挡工程、边坡防护工程、防洪排导工程、植被恢复工程和临时防护工程,不同的弃渣场防护的重点、部位以及措施类型均有所不同.

3.1土地整治工程

弃渣结束后,采用人工和机器相结合的方式对堆积平台进行土地整治,回填表土30~50cm。如立地条件较好,交通条件较方便,可进行复耕。

3.2拦挡工程

弃渣采用“先拦后弃”的原则,在弃渣堆积边坡坡脚修建拦挡工程,根据弃渣量、堆放位置、地形特点以及渣场类型,设置挡渣墙、拦渣堤、拦渣坝等,拦挡工程可采用重力和半重力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采用浆砌石、干砌石或钢筋混凝土砌筑。

3.3边坡防护工程

弃渣堆积边坡坡比一般控制在1∶2.0以内,当弃渣堆积边坡坡高H>6m时,由坡脚处开始,由下往上每增加6m增设一个内斜式堆积平台,斜率不小于4%。根据边坡高度的情况,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和增大堆积平台的宽度。边坡防护可根据坡高、坡比,以及渣体组成采用喷播草灌、撒播草籽、条播草籽进行防护,待渣体稳定,草籽长势较好后,可适当补植灌木和乔木。

3.4防洪排导工程

弃渣结束后,及时修筑弃渣场排水系统。首先,在弃渣堆积之前,根据弃渣的占地面积和最终的堆积台面高程,在其周边修筑截(排)水沟、急流槽和沉沙池;其次,在弃渣堆积过程中,对形成的堆积平台应及时进行整治,在平台内侧修筑浆砌石平台沟,直接与急流槽相连;最后,对弃渣完毕后形成的堆积台面应及时进行土地整治,在堆积边坡坡顶处修筑挡水埂。排水工程防治标准应取3~5年一遇5~10mim短历时设计暴雨,当渣场级别3级以上时,排水标准提高至10年一遇。

3.5植被恢复工程

弃渣结束后,对堆积平台进行植被恢复,遵循“适地适树、乡土优先、避免物种入侵”原则,注重树种的多样性、功能性和景观功能,选择耐干旱贫瘠、抗逆性强、易成活、适合粗放管理的树草种,尽量做到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乔、灌、草相结合。弃渣组成为弃土为主时,可采用乔草和乔灌草等配置方式;弃渣组成为弃石为主时,可采用草和灌草等配置方式。

3.6临时防护工程

弃渣堆置前,先将表土剥离并集中堆放。临时性弃土堆堆置高度<3m,边坡坡比控制在1∶1.5以内;边坡坡脚采用装土草袋临时拦挡,挡土墙修筑排水沟,面采用苫布敷盖。

4结语

弃渣场是水土流失产生的重要区域,若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降雨侵蚀所产生的泥沙会直接流往工程区域外的农田,对农田生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重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边坡失稳、滑坡、崩塌等水土流失潜在危险,对工程运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治应建立合理适宜的措施体系,尽量选择在平地或缓坡弃渣,弃渣边坡不宜过高,尽量减小边坡坡度,控制地表径流,注意临时性、过渡性和永久性措施的结合,保证渣体稳定性,并尽快恢复植被,使弃渣场景观和生态尽快得以恢复。

作者:龚长春 熊峰 单位: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张华明,彭冬水,奚同行.高速公路弃土弃渣防治技术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4):235~236。

水利水电工程分类第2篇

1壅水建筑主要分类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壅水建筑物是首部枢纽中挡水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一般将仅用以抬高水位的、高度不大的闸、坝等挡水建筑成为壅水建筑物。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利壅水建筑主要分为壅水闸、壅水坝,以及临时的壅水围堰三种建筑。在此处研究中我们主要以前两种壅水建筑为研究内容。在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我们在设计中可选用的壅水建筑包括了溢流坝、翻板闸和橡胶坝三类建筑类型进行选择。在实际的水利设施应用中,这三类建筑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溢流坝在实际的使用中堰顶高程较高,但是在壅水过程中,遇到大型洪涝灾害时因溢流坝缺乏闸门调节,容易造成首部枢纽上游水位过高,引发事故的出现。其次,是在水利河道中修建翻板闸,进行水利工程的水位控制以及泄流工作。其在泄洪过程中较为方便,但是由于其控制闸门较多其控制过程较为复杂。最后,在当前的壅水建筑设计过程中,橡胶坝建筑的使用是我们经常采用的一种建筑类型。使用过程较为灵活,操作方便,同时建筑较美观,是较为先进的壅水建筑类型。

2壅水建筑设计特点研究

在实际的壅水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提高建设设计质量是我们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研究中,其建筑设计要点包括了以下四点。

2.1结合自然环境与应力计算结果做好建筑体型设计

在水利壅水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建筑的体型设计是我们设计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两个主要问题是工程所在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以及建筑设计中应力计算的结果两个主要的因素。首先是工程所属的自然环境因素。在壅水建筑的实际设计过程中,自然环境对于建筑体型设计的影响有着重要影响。这里所属的自然环境包括了气候条件、建筑的地基特点等多种因素。这些自然因素的影响,对于壅水建设的体型有着重要影响。如在水流冲击较大的壅水建筑设计中,就需要选择流线型的建筑体型避免水流冲击对于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其次是建筑物应力的影响。在壅水建筑物设计过程中,利用应力计算的结果做好建筑体型设计的参考是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必须注意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在设计过程中,应力的计算我们可以通过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数据计算。如在翻板闸的设计计算过程中,我们以《水闸设计规范》(NB/T35023-2014)中的计算公式开展设计计算工作,为壅水工程设计的开展提供设计支持,是较为重要的设计工作方法。在建筑设计中,影响建筑应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了建筑地基地质特点、壅水建筑与其他建筑布局等部分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

2.2以建筑物作用与实践使用情况做好挡水结构设计

在壅水建筑的设计中,其挡水作用的实现是设计中较为重要的设计因素,所以做好建筑挡水结构的设计,是我们壅水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建筑的作用以及实践的使用情况两项内容。在水利水电工作的壅水建筑应用中,其作用包括了升高水位、控制水位等不同的作用,所以在结构设计中需要采用不同的设计结构。而在使用情况的要求下,我们应根据壅水建筑遇到的使用清理,如自然情况、电力发电要求等,进行实践分析选用挡水结构设计。如在某水电站首部枢纽设计中,因其位于南方地区雨季洪涝灾害较为严重。因而在壅水建筑的设计中,我们既要抬高水位进行发电工作,又要避免因夏季汛期洪涝灾害造成的影响。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避免采用溢流坝结构建设壅水建筑,而采用了橡胶坝结构进行设计,降低洪涝灾害对水利工程安全的影响。同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较为特殊的设计因素。如在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水利设施的环保问题,避免因为壅水建筑的进行,对水利设施下游自然环境与生态问题造成严重的影响。这种环保因素的考虑,是我们水利设施建设中可发展战略提出的新型影响因素。

2.3为确保挡水建筑整体质量,做好建筑控温设计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建筑温度控制的影响对于建筑制度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因为全年气候温差较大,所以其温缩现象对于对壅水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如在水利工程应用中冬季温度较低就容易造成建筑温度载荷应力的增加,进而影响水利工程质量。所以在壅水建筑的设计中,做好建筑温度控制的设计降低温度对于建筑质量影响,是我们设计工作中注意的主要问题。在设计中,为了降低温度变化对壅水建筑质量影响,我们需要做好以下设计工作。一是在设计中做好保温设计。在壅水建筑设计中,为了降低温度因素对于建设质量影响,我们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对于重点部位(缩涨应力点、结构支撑点等)进行保温设计,避免因温度影响造成的应力问题出现。二是利用补充机制降低温度应力影响。在壅水建筑设计中,为了避免应力问题影响建筑质量,我们在设计中需要进行补偿设计工作,降低温度应力的影响。如在建筑设计中,对于温度应力较为集中的结构点,我们采用振动结构模式消除应力,就是很好的设计方法。

2.4按照标准要求,做好建筑物防渗设计

在水利水电工程首部枢纽的建设过程中,降低壅水建筑的渗漏性,是我们建筑设计中重要的技术因素。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我们为了提高水利的质量需要按照建筑设计标准做好建筑物的防渗设计工作。这里所指的设计标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规范标准。在壅水建筑设计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国家有着不同要求的建筑规范,如《橡胶坝建设规范》、《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等规范要求。这些规范要求中对于建筑的防渗设计都有着较为明晰的规范内容。在建筑设计中按照规范要求做好设计工作,是我们做好防渗设计的重要保证方式。二是按照设计方案标准开展防渗设计。在壅水建筑设计过程中我们为确实按照施工实际情况执行建筑设计规范,就需要在地质勘测、实验等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制定设计方案,指导具体设计工作。其中对于建筑防渗数据,设计方案通过数据计算的方式,会得出详细的设计数据,对设计工作进行标准化的指导。在壅水建筑的设计中,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设计,保证防渗要求的实现。

3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分类第3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模板工程;技术分类

模板安装与拆卸是模板施工工程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模板工程施工的时候应该重点对其进行控制,另外,还应当对施工原料的性能、品质进行全面的掌握,明确模板施工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以上要求和技术要点的掌握通常是不够全面的,本文提出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模板工程施工进行全面的控制,保障模板施工每一个环节的质量。

一、模板工程简述

模板工程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性工程,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直接挂钩,因此,在施工时必须对模板工程施工引起重视,并进行全面的控制。模板工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则是它在混凝土施工工程中的运用,模板的选择、安装以及拆卸是模板工程施工中的最主要的三个环节,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也最为深刻,曾有调查显示,模板工程施工费用在整个混凝土工程施工费用中所占比例为三成左右。模板工程施工要求技术工人能够熟练掌握板材结构和特性,了解各类板材的施工优势,严格并科学的控制拆模时间。材料用量、工期的掌握、质量的控制都是模板工程施工中必须要引起重视的施工要求。模板工程的模板系统一般由模板以及模板支撑系统这两个部分组成,模板是混凝土的容器,控制混凝土浇筑与成型,模板支撑系统则主要起到稳定模板的作用,避免模板变形影响混凝土质量,并将模板中的混凝土固定在需要的位置上。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模板选择、安装与拆卸是施工中难度较高的控制部分。

二、模板工程施工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模板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板材选择不符合标准,板材质量不合格,影响了混凝土的凝结和成型;模板安装未按照相关的图纸标准进行,结构安装有问题,位置安装不到位以及模板稳定性弱;模板拆卸时间选择不恰当,拆卸过程中影响到了混凝土的质量,模板拆卸之前准备与检查工作不全面。模板工程施工出现的上述问题一直困扰和影响着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工期管理,并给后期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和维护保养留下了后患,影响到了水利水电工程功能使用。

三、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技术分类解析

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分类可从板材、安装、拆卸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只要能够对主要的几个工艺技术进行掌握和控制,就能够以较高的品质完成模板工程施工。

(一)模板要求与设计

模板工程施工对模板特性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应当保障模板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能够应对复杂的施工环境,不会被气象条件以及施工中的磕碰所影响,最重要的是,模板必须保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自身的外貌、尺寸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形,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和成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恶劣的天气、多变的空气条件以及混凝土本身的变化都会对模板有多影响,因此,要求模板板材必须是低活性的,不会与外界的空气、水、混凝土材料发生锈蚀、腐蚀等反应。由于模板是重复使用的,所以还要求模板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应用于各类混凝土施工。模板板材的形状特点、外观尺寸对混凝土浇筑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模板的选择是模板工程施工的第一要素。模板的设计则按照施工要求和混凝土浇筑状况进行,模板设计与现场地形勘察是分不开的,模板设置要求符合地形勘测,模板结构稳定,便于模板安装与拆模工作、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开展。

(二)板材分类

模板按照外观形状和板材材料、使用原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一般按照板材外观形状分类,模板分为曲面模板和平面模板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模板用于不同类型的混凝土施工,例如曲面模板,一般用于隧道、廊道等曲面性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当中。而按照板材材料进行分类,模板则可以被分为很多种类型,如若由木料制成则称之为木模板,板材由钢材制成则称之为钢模板,总是,使用什么材料,就叫做什么样的模板。

如果按照使用原理进行分类,模板则可分为承重模板和侧面模板两种类型。 侧面模板按照支撑方式和使用特点有可以被划分为更多类型的模板,不同的模板使用原理和使用对象也是各有差异。一般来讲,模板都是重复使用的,但是某些用于特殊部位施工的模板却是一次性使用,例如使用于特殊施工部位的固定式侧面模板。诸如拆移式、滑动式和移动式的侧面模板一般都是可以重复利用的。每一种类型的模板使用方式是不同的,例如:滑动式侧面模板可以进行整体移动,能够用于连续性和大跨度的混凝土浇筑,而拆移式侧面模板则不能够进行整体移动。

(三)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的关键在于技术工人对于模板设计图纸的掌握以及技艺的熟练程度,考的就是技术工人的细心程度和施工经验。模板安装必须要保障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协调性和配合性,避免各类施工发生矛盾和冲突。在模板安装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模板投入使用后必须对其进行校正,校正次数在两次及以上,多次校正能够保障模板的方位以及大小的准确度,保障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2、保障模板接洽点之间的稳固性,避免出现较为明显的接洽点缺陷,尤其要重视混凝土振捣位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充分保障混凝土振捣的准确性和振捣顺利进行,有效避免应振捣不善引起的混凝土裂缝问题。

3、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结构的安装,保障其具备强大的抗冲击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工序复杂、施工类目繁多,不可避免的给模板造成了冲击力,因此,需要模板具备较强的抗冲击力。可以在模板支撑柱下方设置垫板以增加受力面积,减少支撑柱的摇晃。

(四)模板拆卸

1、 模板的拆卸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拆卸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首先对混凝土的成型进行严格的检查,查看其凝固程度是否符合拆卸要求,对模板结构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考量使用何种拆卸方式。一般来讲,模板的拆卸都会使用块状拆卸法进行,块状拆卸的优势在于:它符合混凝土成型的特点,不容易对混凝土表面和结构造成损害,块状拆卸的难度比较低,拆卸速度也更快。拆卸前必须准备好拆卸所使用的工具和机械,保障拆卸器具所有功能能够正常使用。拆卸中,首先对螺栓等连接件进行拆卸,而后对模板进行松弛处理,方便整体拆卸工作的进行

2、对于拱形模板的拆卸,则应当先拆除支撑柱下方位置的木楔,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拱架快速下滑,造成施工事故。

结束语:

对于模板工程施工来说,考究的就是管理人员的胆大心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细心面对施工中的细节管理,大胆开拓和创新的新的管理模式和施工技艺,模板工程进行深度的解读,严格、科学的控制工艺使用。

参考文献:

[1]柴琦.水利水电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分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2):124.

[2]于国军.水利水电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分类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23):285.

水利水电工程分类第4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技术;分类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水利工程的作用日益明显,所以近几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而且在运行过程中也越来越讲究功能性,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不断进步也要求在施工技术上要不断创新,从而更好地提升施工的质量。

1、模板工程概述

模板建设工程是水利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模板是混凝土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施工工具,在混凝土建设施工中,模板的选择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中需要花费的资金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相关数据统计显示,通常模板施工所需要的费用在混凝土施工费用中所占的百分比达到了25%-35%,所以在进行模板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模板的整体结构,材料质地、拆装所使用的技术以及合理的拆模时间进行有效地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节约原材料,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建设进度,从而更好地对建设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模板和模板的支撑设施一同构成了模板系统,模板系统不具有长久性,模板时新浇筑的混凝土在成型时必须要使用到的工具,它能够满足施工中要求的尺寸、大小以及表面质量等等要素。

2、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技术分类

2.1模板要求及模板设计

模板要求:第一,要确保在混凝土浇筑浇筑施工完成以后要确保混凝土结构和浇筑后的各个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以及位置都能够符合施工的要求,模板应该更好地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且在强度和耐久性上也应该符合施工的标准和要求,在拆装的过程中要保证其便捷性,能够多次重复使用、结构要尽量达到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同时在模板的外观上要保证其表面光滑,接缝也应该非常严密,材料的耐潮性要好,在阴雨天气时不会受天气的影响而发生变形的现象。在模板设计上相关的技术人员应该对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的调查,依据施工的要求和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模板设计方案。在模板设计中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配板进行设计,并且还要绘制出配图设计和支撑系统的分布图,要依据施工的具体状况对相关数据进行准确的计算,然后再确定模板的装拆方法。

2.2模板材料的分类

按模板形状分有平面模板和曲面模板。平面模板又称为侧面模板,主要用于结构物垂直面。曲面模板用于廊道、隧洞、溢流面和某些形状特殊的部位,如进水口扭曲面、蜗壳、尾水管等。按模板材料分有木模板、竹模板、钢模板、混凝土预制模板、塑料模板、橡胶模板等。按模板受力条件分有承重模板和侧面模板。承重模板主要承受混凝土重量和施工中的垂直荷载;侧面模板主要承受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侧面模板按其支承受力方式,又分为简支模板、悬臂模板和半悬臂模板。按模板使用特点分有固定式、拆移式、移动式和滑动式。固定式用于形状特殊的部位,不能重复使用。后三种模板都能重复使用,或连续使用在形状一致的部位。但其使用方式有所不同:拆移式模板需要拆散移动;移动式模板的车架装有行走轮,可沿专用轨道使模板整体移动;滑动式模板是以千斤顶或卷扬机为动力,可在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过程中,使模板面紧贴混凝土面滑动。

2.3模板安装

安装模板之前,要熟练掌握设计图纸的关键点,着重关注建筑的结构形式和具体的大小尺寸,同时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施工程序,更好地保证其与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的协调和配合,防止不同工种之间发生干扰现象在模板安装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关注以下几方面:1)模板在施工现场应用以后,要对其防伪和大小进行及时的校正,为了更好地保证其准确性,在进行校正时要校正两次,这样才能使模板的大小符合施工的要求。2)模板的各个结合点之间应该抱着个结合和支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特别是使用振捣器捣固的位置更要严格控制,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振捣的质量,尽量减少裂缝的出现。另一方面,为了能够更好地模板拆模过程中的负面影响,模板安装应该更加简便快捷,在加固连接时尽量减少圆钉的使用量。3)凡属承重的梁板结构,跨度大于4m以上时,由于地基的沉陷和支撑结构的压缩变形,跨中应预留起拱高度.每米增高3mm,两边逐渐减少,至两端同原设计高程等高。4)为了能够更好地防止拆模施工时建筑物受到外力强大的冲击,在安装模板时撑柱的下面应该设置好垫块,支撑物不能直接放在地面上而是应该将其安装在垫板上面,增大其受力面积,这样可以很好地防止模板出现沉降的现象。

2.4模板拆卸

模板拆卸工作应注意以下事项:1)在拆除模板时一定要注意施工的原则和规范,在拆模时要根据模板结构的具体情况成块将其卸掉,首先应该松掉螺栓等连接件,然后用专业的工具将模板松掉,或者是将木楔放到混凝土施工中预留的缝隙当中,然后再用工具进行相应的处理,使模板和混凝土能够逐渐分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锤子直接敲击,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强烈的震动损坏模板。2)拆卸拱形模板时,应先将支柱下的木楔缓慢放松,使拱架徐徐下降,避免新拱因模板突然大幅度下沉而担负全部自重,并应从跨中点向两端同时对称拆卸。拆卸跨度较大的拱模时,则需从拱顶中部分段分期向两端对称拆卸。3)高空拆卸模板时,不得将模板自高处摔下,而应用绳索吊卸,以防砸坏模板或发生事故。4)对于大体积混凝土,为了防止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骤然下降而产生表面裂缝,应考虑外界温度的变化而确定拆模时间,并应避免早、晚或夜间拆模。

3、总结

模板施工技术的采用对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模板施工也能更好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所以为了能够达到更好地施工效果,一定要对施工的技术不断地提高,从而更好地促进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水利水电工程分类第5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16802

1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围堰拆除、河道疏浚、管理用房场平和道路场平等往往都会产生弃渣,根据弃渣堆放位置的地形条件,与河(沟)相对位置等,将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划分为沟道型、临河型、坡地型、平地型和库区型等5种类型。弃渣的堆置不可避免地对原地表和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基于此,本文针对不同的弃渣场类型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使弃渣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

2弃渣场分类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分为沟道型、临河型、坡地型、平地型和库区型5种类型,具体如下。

2.1沟道型弃渣场

根据洪水处理方式及堆渣方式,沟道型弃渣场可分为截洪式、滞洪式和填沟式3种。沟道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沟道内,堆渣体将沟道全部或部分填埋。适用于沟底平缓、肚大口小的沟谷,其拦挡工程为拦渣坝(堤)或挡渣墙,视情况配套拦洪及排水措施。

2.2临河型弃渣场

临河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河流或沟道两岸较低台地、阶地和河滩地上,堆渣体临河(沟)侧底部低于河(沟)道设防洪水位,渣脚全部或部分受洪水影响。适用于河(沟)道流量大,河流或沟道两岸有较宽台地、阶地或河滩地,其拦渣工程为拦渣堤。

2.3坡地型弃渣场

坡地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缓坡地、河流或沟道两侧较高台地上,堆渣体底部高程高于河(沟)中弃渣场防洪水位。沿山坡堆放,坡度不大于25°且坡面稳定的山坡,其拦渣工程为挡渣墙。

2.4平地型弃渣场

平地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宽缓平地、河(沟)道两岸阶(平)地上,堆渣体底部高程低于或高于弃渣场设防洪水位,渣脚全部受洪水影响或不受洪水影响。适用于地形平缓,场地较宽地区;坡脚受洪水影响时其拦渣工程为围渣堰,不受影响时可设挡渣墙,或不设挡墙,采取边坡防护措施。

2.5库区型弃渣场

库区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库区内河(沟)道两岸台地、阶地和河滩地上,水库建成后堆渣体全部或部分被库水位淹没。对于山区、丘陵区无合适堆渣场地,同时未建成水库内有适合弃渣的沟道、台地、阶地和滩地,其拦渣工程主要为拦渣堤、边坡防护工程或挡渣墙。

3防治措施布局

弃渣场防治措施分为拦挡工程、边坡防护工程、防洪排导工程、植被恢复工程和临时防护工程,不同的弃渣场防护的重点、部位以及措施类型均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1)。

3.1土地整治工程

弃渣结束后,采用人工和机器相结合的方式对堆积平台进行土地整治,回填表土30~50 cm。如立地条件较好,交通条件较方便,可进行复耕。

3.2拦挡工程

弃渣采用“先拦后弃”的原则,在弃渣堆积边坡坡脚修建拦挡工程,根据弃渣量、堆放位置、地形特点以及渣场类型,设置挡渣墙、拦渣堤、拦渣坝等,拦挡工程可采用重力和半重力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采用浆砌石、干砌石或钢筋混凝土砌筑。

3.3边坡防护工程

弃渣堆积边坡坡比一般控制在1∶2.0以内,当弃渣堆积边坡坡高H>6 m时,由坡脚处开始,由下往上每增加6 m增设一个内斜式堆积平台,斜率不小于4 %。根据边坡高度的情况,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和增大堆积平台的宽度。边坡防护可根据坡高、坡比,以及渣体组成采用喷播草灌、撒播草籽、条播草籽进行防护,待渣体稳定,草籽长势较好后,可适当补植灌木和乔木。

3.4防洪排导工程

弃渣结束后,及时修筑弃渣场排水系统。首先,在弃渣堆积之前,根据弃渣的占地面积和最终的堆积台面高程,在其周边修筑截(排)水沟、急流槽和沉沙池;其次,在弃渣堆积过程中,对形成的堆积平台应及时进行整治,在平台内侧修筑浆砌石平台沟,直接与急流槽相连;最后,对弃渣完毕后形成的堆积台面应及时进行土地整治,在堆积边坡坡顶处修筑挡水埂。排水工程防治标准应取3~5年一遇5~10 mim短历时设计暴雨,当渣场级别3级以上时,排水标准提高至10年一遇。

3.5植被恢复工程

弃渣结束后,对堆积平台进行植被恢复,遵循“适地适树、乡土优先、避免物种入侵”原则,注重树种的多样性、功能性和景观功能,选择耐干旱贫瘠、抗逆性强、易成活、适合粗放管理的树草种,尽量做到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乔、灌、草相结合。弃渣组成为弃土为主时,可采用乔草和乔灌草等配置方式;弃渣组成为弃石为主时,可采用草和灌草等配置方式。

3.6临时防护工程

弃渣堆置前,先将表土剥离并集中堆放。临时性弃土堆堆置高度

4结语

弃渣场是水土流失产生的重要区域,若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降雨侵蚀所产生的泥沙会直接流往工程区域外的农田,对农田生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重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边坡失稳、滑坡、崩塌等水土流失潜在危险,对工程运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治应建立合理适宜的措施体系,尽量选择在平地或缓坡弃渣,弃渣边坡不宜过高,尽量减小边坡坡度,控制地表径流,注意临时性、过渡性和永久性措施的结合,保证渣体稳定性,并尽快恢复植被,使弃渣场景观和生态尽快得以恢复。

参考文献:

[1]

张华明,彭冬水,奚同行.高速公路弃土弃渣防治技术探讨 [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4):235~236。

水利水电工程分类第6篇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16802

1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围堰拆除、河道疏浚、管理用房场平和道路场平等往往都会产生弃渣,根据弃渣堆放位置的地形条件,与河(沟)相对位置等,将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划分为沟道型、临河型、坡地型、平地型和库区型等5种类型。弃渣的堆置不可避免地对原地表和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基于此,本文针对不同的弃渣场类型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使弃渣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

2弃渣场分类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分为沟道型、临河型、坡地型、平地型和库区型5种类型,具体如下。

2.1沟道型弃渣场

根据洪水处理方式及堆渣方式,沟道型弃渣场可分为截洪式、滞洪式和填沟式3种。沟道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沟道内,堆渣体将沟道全部或部分填埋。适用于沟底平缓、肚大口小的沟谷,其拦挡工程为拦渣坝(堤)或挡渣墙,视情况配套拦洪及排水措施。

2.2临河型弃渣场

临河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河流或沟道两岸较低台地、阶地和河滩地上,堆渣体临河(沟)侧底部低于河(沟)道设防洪水位,渣脚全部或部分受洪水影响。适用于河(沟)道流量大,河流或沟道两岸有较宽台地、阶地或河滩地,其拦渣工程为拦渣堤。

2.3坡地型弃渣场

坡地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缓坡地、河流或沟道两侧较高台地上,堆渣体底部高程高于河(沟)中弃渣场防洪水位。沿山坡堆放,坡度不大于25°且坡面稳定的山坡,其拦渣工程为挡渣墙。

2.4平地型弃渣场

平地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宽缓平地、河(沟)道两岸阶(平)地上,堆渣体底部高程低于或高于弃渣场设防洪水位,渣脚全部受洪水影响或不受洪水影响。适用于地形平缓,场地较宽地区;坡脚受洪水影响时其拦渣工程为围渣堰,不受影响时可设挡渣墙,或不设挡墙,采取边坡防护措施。

2.5库区型弃渣场

库区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库区内河(沟)道两岸台地、阶地和河滩地上,水库建成后堆渣体全部或部分被库水位淹没。对于山区、丘陵区无合适堆渣场地,同时未建成水库内有适合弃渣的沟道、台地、阶地和滩地,其拦渣工程主要为拦渣堤、边坡防护工程或挡渣墙。

3防治措施布局

弃渣场防治措施分为拦挡工程、边坡防护工程、防洪排导工程、植被恢复工程和临时防护工程,不同的弃渣场防护的重点、部位以及措施类型均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1)。

3.1土地整治工程

弃渣结束后,采用人工和机器相结合的方式对堆积平台进行土地整治,回填表土30~50 cm。如立地条件较好,交通条件较方便,可进行复耕。

3.2拦挡工程

弃渣采用“先拦后弃”的原则,在弃渣堆积边坡坡脚修建拦挡工程,根据弃渣量、堆放位置、地形特点以及渣场类型,设置挡渣墙、拦渣堤、拦渣坝等,拦挡工程可采用重力和半重力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采用浆砌石、干砌石或钢筋混凝土砌筑。

3.3边坡防护工程

弃渣堆积边坡坡比一般控制在1∶2.0以内,当弃渣堆积边坡坡高H>6 m时,由坡脚处开始,由下往上每增加6 m增设一个内斜式堆积平台,斜率不小于4 %。根据边坡高度的情况,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和增大堆积平台的宽度。边坡防护可根据坡高、坡比,以及渣体组成采用喷播草灌、撒播草籽、条播草籽进行防护,待渣体稳定,草籽长势较好后,可适当补植灌木和乔木。

3.4防洪排导工程

弃渣结束后,及时修筑弃渣场排水系统。首先,在弃渣堆积之前,根据弃渣的占地面积和最终的堆积台面高程,在其周边修筑截(排)水沟、急流槽和沉沙池;其次,在弃渣堆积过程中,对形成的堆积平台应及时进行整治,在平台内侧修筑浆砌石平台沟,直接与急流槽相连;最后,对弃渣完毕后形成的堆积台面应及时进行土地整治,在堆积边坡坡顶处修筑挡水埂。排水工程防治标准应取3~5年一遇5~10 mim短历时设计暴雨,当渣场级别3级以上时,排水标准提高至10年一遇。

3.5植被恢复工程

弃渣结束后,对堆积平台进行植被恢复,遵循“适地适树、乡土优先、避免物种入侵”原则,注重树种的多样性、功能性和景观功能,选择耐干旱贫瘠、抗逆性强、易成活、适合粗放管理的树草种,尽量做到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乔、灌、草相结合。弃渣组成为弃土为主时,可采用乔草和乔灌草等配置方式;弃渣组成为弃石为主时,可采用草和灌草等配置方式。

3.6临时防护工程

弃渣堆置前,先将表土剥离并集中堆放。临时性弃土堆堆置高度

水利水电工程分类第7篇

关键词:危险源 水利水电工程 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A)-0062-01

1 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分类有两种分类理论为:两类危险源和三类危险源。

两类危险源分类理论的研究者认为,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可将危险源分为两大类:把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意外能量释放的物质(能源或能量载体)、有毒的物质等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限制能量的释放或者控制危险物质的方法来防止第一类危险源的产生。但是有些情况下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防治措施会失效,而导致这些措施失效的因素称为第二类危险源。普遍认为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三方面。第二类危险源往往是一些围绕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发生的现象,其在生产、生活中为利用能量,而让能量按照人们的意愿在系统中有序流动,转换和释放能量。它们出现的情况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第二类危险源出现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1]。

三类危险源分类理论认为,除了上述两种危险源之外,把由于安全管理决策、组织失策等人类活动的不安全行为、失误造成的系统失稳、失衡的情况称之为第三类危险源[2]。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的来源

重大事故的发生往往皆是有因可查的,绝非偶然、独立的。事故的发生包括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那些能直接引起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造成周围环境的破坏的能量(如电能、化学能等等),能量的载体和有毒物质,即第一类危险源;事故的间接原因是是指围绕第一类危险源发生的事故,即第二类危险源,同时还包括上述的第三类危险源的作用,一起事故的发生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固有危险源、诱发因素、组织因素。

对大量水利水电施工事故的统计研究发现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危险源主要为以下7类:高处作业、工程地质条件、生产环境因素、生产设备因素、生产材料因素、人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其它因素等[2]。这些因素分别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储存和运输能量的装置、设施、设备和易燃、易爆有毒物质主要分布在以下的施工场所:汽油储量在10以上,柴油储量在20以上的油库;一次性装药量在1以上或者施工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爆破工程;储存炸药在10以上的炸药库;额定蒸发量在1的锅炉设备;制冷、制冰设备;大量液态氨储存地质;易燃、易爆、有毒物质运输过程;大型运输设备的运输过程。

(2)在施工过程中使施工人员或者工具等具有较高势能的设备、装置以及场所等。这些危险源主要分布与:载人装置高度超过10,载人人数超过3人的情况;作为承重用的排架,平台所在的高度超过10,面积超过20的情况;高空作业的高度超过10,人数超过20人的情况;大型的吊机等起重设备以及起重设备的附属设备。

(3)某些失控的设备、仪器、场所如果失控就有可能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导致重大事故的情况,这包括:高度大于20,坡度大于60°的边坡(容易引发滑坡、塌方、石块掉落)的作业人员超过10人的情况;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深度、宽度均大于1,作业人员超过10人的情况;在滑坡体附近施工,施工工期超过3个月、作业人员超过10人的情况;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出施工的竖井、斜井和隧洞等施工项目;易发泥石流区域的施工期雨季工期大于1个月的,作业人员超过10人的情况。

(4)危险场所、大型的群众集会以及突发事件分布于:重大的集会等人活动较为集中的场所;员工、居民的生活区、娱乐场所、办公楼等;大型聚会还有可能导致集体的食物中毒,流行病的感染与传播;突发的不可避免的天气、地质等自然灾害。

(5)自然灾害及危害,包括:高原地区使人产生的高原反应、野外无人区的火灾、雷区的雷电伤害、地震多发区的地震,泥石流多发区的泥石流灾害、沿海地区的台风灾害等。

3 水电施工伤亡事故的特点

(1)高概率、高危害、高损失事故较集中。容易形成群体伤亡的事故,主要集中在:坍塌、放炮、提升车辆伤害、冒顶片帮等四类。四类事故的平均事故死亡严重度为1.54人/次,比统计平均事故死亡严重度高30.5%。其中放炮和冒顶片帮事故居低概率事故。

易形成物毁人亡、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事故类别有;坍塌、火灾、起重伤害、提升及车辆伤害。这四类事故的平均经济损失严重度为5.4万元/次,比统计平均经济损失严重度高1.47倍。其中火灾事故属于低概率事故。

(2)违章事故多。统计资料表明,大多数事故都涉及到人和物两个方面的原因、从人的方面来看.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如安全意识差、忽视安全操作规程、技术水平低、临危应变能力差等。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因的伤亡事故占事故统计总数的86.9%,其中违章作业导致的伤亡事故占事故统计数的63.1%、而习惯性违章则占41.8%。

(3)特种作业人员事故率高。特种作业是指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在水电施工生产过程中的特种作业主要有:电工作业、起重机械作业、爆破作业、金属焊接(气割)作业、机动车辆驾驶。建筑登高架设作业、压力容器操作等。

(4)重大伤亡事故发生于年轻工人中的居多,文化程度低者中居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