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校教育心理学(合集7篇)

时间:2023-08-24 16:50:26
高校教育心理学

高校教育心理学第1篇

1.有效建立自我个体评价机制,创建心理学评估新标准

自我个体评价机制的构建是高校教育心理学逐步走向快速发展道路的标志,以自我评价为根本,对心理学评估标准不断提高,自我评价机制的建立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师评价存在的“片面性”,提高了教育心理学对高校受教育者的自我评价作用。自我个体评价机制的科学建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监督机制的构建作为主体部分,发挥对自我主观能动性的监督作用;二是将参评互评过程作为自我评价机制构建的重要元素,通过实施参评互评,使高校受教育者从根本上认识到自我心理发展所面临的根本状况,以此提升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价值。这是高校心理学评估新标准有效建立的基础,对自我个体思想意识的形成能够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高校教育心理学后现代时期的发展特点。

2.以“合理化”为基础,推动心理学评价主体创新发展

评估标准“合理化”发展,主要体现在评估过程及对评估对象的选择科学合理。高校教育心理学评估,主要是对受教育者的内心意识及能力性格进行有效评估,通过教育心理学对高校受教育者的内心发展进行有效引导,从而使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在发生转变。评估对象“合理化”主要体现在以自我评价为主体,突出评价过程中自我监督机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而发挥评价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得高校教育心理学自身的教育价值不断提高。评估过程及评估对象的科学转变,是高校心理学评价主体创新发展的根本体现,使心理学评估标准从传统意义逐步提升到现代标准,为高校教育心理学走科学发展道路提供有力保障,促使高校教育心理学形成创新发展的局面。以评估标准“合理化”为基础,提高了教育心理学评价的自身发展价值,以此为后现代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满足高校受教育者的自身发展需求。

二、以心理学构建为契机,加快教育时代背景下“中国梦”复兴步伐

1.优化目标,实现心理学教学推动“中国梦”发展脚步

教学结构优化是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潜在动力,为高校受教育者自身心理优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外部保证。教学结构优化首先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设定,设立三维度教学目标,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别进行确定,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及“针对性”;其次在于对教学内容的引导过程有条不紊地科学整理,从高校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依据性格特点进行有效分类,从而为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人格及意识提供坚实的基础;最后针对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力特点,对其思想意识进行科学引导,逐步使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正确树立,达到新时期高校教育心理学优化发展的最终目的[5]。这是高校心理学教学间接推动“中国梦”发展脚步的重要体现,为高校教育心理学形成创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持,促使高校心理学教学从成功走向又一个成功阶段,提升了心理学教学对高校受教育者的引导作用。

2.遵循规律,体现“中国梦”对心理学构建的指导作用

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构建应与时展规律相统一,突出时代教育特色,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教育体系。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应以监督机制为根本,加强教育管理的针对性,提高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适应性”,以此对高校教育心理学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督及评价。将教育心理学学科设置为重点,对受教育者自身的性格培养、意识形成、能力发展、知识掌握、技能强化等分别进行合理设置,突出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时展特点。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带动了教育心理学逐步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发展格局,推动着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构建不断创新。这是后现代时期对高校教育心理学构建所提出的新要求,充分体现出“中国梦”对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指导作用,满足了时代社会对受教育者自身心理发展的内在需求,使得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教育意义不断增强,体现了其教育意义及发展价值。3.以构建主义思想展现心理学“中国梦”发展内在潜力构建主义教学思想的核心在于运用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进行教学研究,通过对受教育者自身的心理发展阶段进行充分了解,从而将外部环境因素科学融入,使得两者之间形成相互作用,以此对高校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产生正面积极影响。外部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科学实践过程中,内部心理因素则是根据高校受教育者的性格、意识等特点进行有效观察,通过外部环境因素对受教育者心理产生的刺激,使得受教育者心理活动能够得到外部体现。这是构建主义教学思想对当代高校教育心理学产生的积极作用,对受教育者自身的心理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突破后现代时期高校心理学发展规律,体现心理学构建价值

1.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创造后现代心理学发展新方向

高校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世界泛指学科相关领域中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是教育心理学的主体,对高校受教育者的人格构成特点、性格培养方向、知识技能获取及运用、情感与价值观等进行科学构建,以此完善高校教育心理学知识世界的构成。生活世界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中,以生活实践为基础对高校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检验,从中对高校受教育者的人格、性格及社会意识进行全方位培养,转变传统实践过程中单纯依靠学科实践的现象,使生活实践活动脱离学科的束缚,以此对高校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进行正确引导。这是新时期后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出的创新教育思想,将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进行有效融合,提升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教育目的,从而达到教育心理学对受教育者内心正面启发的积极作用,将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以此满足后现代时期高校教育的发展需求,提高教育心理学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2.突破传统模式,体现后现代主义高校心理学教学价值

传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实践活动的目的及要求并不能顺应当今社会高校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需要,实践活动自身存在的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随着当代教育背景的逐步转变,后现代教育风格已经被广大高校受教育者所认可,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道路应以后现代教育风格为基础,对社会实践活动模式不断创新,以融合社会为手段及目的,不断探索崭新的发展方向[7]。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模式应以融入社会为前提,对社会生活现状及形式不断地了解及探究,探索生活实践对高校受教育者心理所产生的启发,从而发挥高校教育心理学对受教育者心理的引导作用。以生活实践活动模式为基础,对当代高校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方向展开深入研究,突出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构建与时展的“同步性”,逐步形成创新发展思想,促使高校教育心理学形成以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基础,实践活动为检验过程的科学发展模式,充分展现后现代主义高校心理学的教学价值。

3.以风格为目标,强调教学评价在心理学构建中的位置

时代飞速发展使高校教育风格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后现代教育时期以教学风格贴近社会发展为根本,以自由教育风格为主体,将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作为重要的教育参考依据,从而对高校受教育者的心理变化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这是后现代教育发展时期高校教育心理学构建过程的重要特点,教学评价以受教育者的自主评价为基础,不断加强受教育者之间的参评与互评过程,从而突出“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心理学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位置,以此更好应对时代教育发展的挑战。实践活动是教学评价实施过程的主体部分,通过实践过程对受教育者心理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自我评价,以此对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功能不断完善,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及知识技能达到科学发展的目的。

4.探索后现代主义风格,体现教育心理学研究“前瞻性”

高校教育心理学第2篇

不同学生对待就业的态度,由于接受学校教育的程度,以及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就目前高校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眼高收低,挑剔心理严重

高校学生受到所谓“毕业即失业”和“没房没车搞不定丈母娘”等不健康言论的误导,在刚踏入社会之际,幻想以最快的速度,争取高待遇和高薪酬。在选择工作时,以薪酬和待遇作为选择职业的权衡标准,而忽视了职业发展的前景。企业的招聘,除了对岗位学历标准有一定的要求,还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工作经验,而高校学生刚刚步入社会,工作经验欠缺,加之挑剔心理严重,眼高手低的就业态度必然与企业的标准要求冲突。

2、心态不稳定,跳槽现象频繁

出于学生工作经验不够的缘由,学生刚开始参加工作时,企业提供给学生的职位、工资、待遇水平可能不是很高。某些心态不稳定的学生,认为跳槽至其他企业,同样能够在同等职位工作,并且工资和待遇水平相仿。对于企业而言,学生的频繁跳槽行为,无益于学生工作经验的增长,假若学生在工作一两年后,工作经验依然停留在毕业时的水平,必然成为社会淘汰的对象。

3、好吃懒做,毕业后啃老

“啃老”是针对青少年的一种社会现象,指的是青少年在具备参与工作能力后,不愿意参加工作,直接从父母手中索取生活的费用。毕业后的高校学生群体,也存在部分“啃老”的现象,尽管不是非常普遍,但依然有必要加以重视。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基于高校学生就业层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可归纳为工作技能不合格、个人素质品行低下、就业观念不正确几点,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围绕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立足自身”的心理教育

高校学生就业,是学生与就业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行为,学生对就业单位环境、工资、福利、劳动强度等提出要求的同时,就业单位要求学生的学历、成绩、技能、素质、道德等,与学生所提出的就业要求互相匹配。眼高手低。挑剔心理严重的学生,其就业心理最为关键的症结点,在于没有意识到就业双向选择的重要性,“一厢情愿”地认为就业单位有必要满足自己所提出的就业要求,而没有客观端正对自身学历、成绩、技能、素质、道德等条件的认识。笔者认为,高校围绕就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引导学生端正对就业“双向选择”的认识,让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剖析自身的学历、成绩、技能、素质、道德等条件,检验是否与用人单位提出就业标准相匹配,如果低于用人单位的标准,则需要适当降低对就业单位环境、工资、福利、劳动强度等的要求,重点扭转学生一味追求“工作环境优越”、“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工作时间不长”等不健康的就业心理。

2、“脚踏实地”的心理教育

高校学生就业经验不足,在刚开始参加工作时,一般不能够马上“位居高位”,并获得可观的薪酬和福利,而需要学生从适合本身知识、经验、技能的工作开始入手,按部就班地做好本职工作,腾出供以就业单位考察本身能力和素质的时间,再争取晋升。针对高校学生就业时“心态不稳定,跳槽现象频繁”的问题,“按部就班”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重点强调“脚踏实地”的重要性。那么,学校应该如何稳住学生的就业心态?笔者建议: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可邀请已经毕业,并在工作单位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将就业稳定和就业成功捆绑在一起,为在校学生剖析“就业稳定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学校还需要搜索当今社会中由于心态不稳定,频繁跳槽后最终一事无成的就业案例,作为反面教材,向学生敲醒警钟,让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尽可能避免走“盲目奔波”的冤枉路。

3、“勤劳奋斗”的心理教育

很多学生从读书到毕业,家庭基本为其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支持,尤其是单身家庭,一般情况下父母仅要求儿女以读书为己任,没有提出任何额外要求。在相对安逸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学生往往缺乏“勤劳奋斗”的心理,没有提前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诸多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通常会将“勤奋工作”作为筛选条件之一,因此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端正品行”、“吃苦耐劳”、“奋斗拼搏”等优秀品质,让这些优秀品质在学生心理扎根。笔者建议:在学生尚未踏入社会之前,学校应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为企业在提供招聘实习生的在校平台,企业在为学生支付一定标准的薪酬后,根据学生在岗实习的实际情况,及时向学校汇报学生的实习成绩,譬如在职的工作态度、工作经验等,学生则根据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作为衡量学生综合成绩的标准之一。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潜意识中,逐渐适应真正的就业环境,而不至于在毕业之后,由于不适应工作环境,而选择逃避现实。总之,勤劳奋斗的健康心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促成,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让学生具备独立的人格,方可避免“好吃懒做,毕业后啃老”的尴尬就业局面。

三、结束语

高校教育心理学第3篇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心理教育

进入大学的大学生在经过好奇感、新鲜感后,逐渐发现大学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美好,依然有很多的学习压力、精神压力、就业压力。这些压力如果不能得倒及时的疏通和解决就会产生很多的心理问题,因此,对与刚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本文作者就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且就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1.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1.1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从目前大学生的年龄结构来看,大部分年龄在十七八岁,处于青年发展初期,存在心理不成熟、心灵脆弱、承受能力弱、情绪不稳定等特点,因此,他们在面临一些生理、心理、情感、社会问题以及交际等方面的矛盾时,心理冲突和矛盾时有发生,这些矛盾和问题若得不到及时疏导和解决,就会引发学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久而久之就产生心理障碍。

1.2独立性与依赖性相矛盾。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到家长和老师的管制,迫切的需要独立自主,因此,内心强烈的想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进入大学独立生活无疑是大学生们向往的理想生活。然而,大学生虽然有独立生活的强烈愿望,但是他们却又过多地依赖父母,特别是经济和独立生活方面,由于长期在父母细心照顾下,他们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因此经济上较难独立,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性也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因素。

1.3交际矛盾心理。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感情丰富,迫切需要得倒他人关注,有强烈的交际欲望,但同时,大学生自尊心强,好面子,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往,害怕被别人拒绝,自己有困难也羞于向他人吐露,害怕遭到别人的嘲笑。

1.4社会环境。大学生面临的诸如考研、就业、经济、学业、人际关系、情感压力等诸多压力,全都离不开社会环境这一环节,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强烈、更复杂。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促使大学生产生无所适从的压力,面对未来不断增加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生都产生了焦虑、自卑感,久而久之就有许多心理问题随之产生。

1.5家庭矛盾。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与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观念密切相关。家庭的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发育影响很大。研究表明,家庭和谐美满造就的子女性格都很温顺,适应力强,外向,社交能力强,抗挫折能力强;而出生在充满矛盾、斗争的家庭的孩子,往往性格内向、孤僻、冷漠、自尊心强、好胜心强,抗打击能力弱,冲动,心理异常。父母的教育观念也尤为重要,对于那些对子女教育采用简单处理、棍棒政策的父母,他们的子女往往性格孤僻、冷漠、有暴力倾向,自卑、敏感、多疑。而那些对子女教育方面重视,善于与子女沟通,人性化管理的父母,他们的子女则有这健康的心理,遇事冷静,善于思考,性格平和,善于与人沟通,社会适应能力较强。

1.6情感纠纷。当前我国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子女们都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自我意识性强,很少注重他人的感受,因此在感情中难免受到挫折;此外大学生都处于青春期,思想很单纯,不理性,对于情感都过于要求完美,考虑问题比较简单,容易冲动,在如何处理恋爱纠纷的问题上常常感到困惑,在没有正确的引导下,容易犯下错误;另外,在性心理方面上许多大学生对性知识缺乏健康、科学的认识,出现性认识偏差,以至于产生诸如单恋、性早熟等一系列问题。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2.1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这一教育作为重点来抓,充分发挥教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导作用,培养一批热爱心理教育的师资队伍,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定期进行长短期培训,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能量,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认识。

2.2普及心理学知识、设置心理咨询室。一方面,学校要设立大学生心理选修课,鼓励学生选修心理学教育课程,同时也要大力宣传心理咨询的意义,多通过书籍、广告、宣传画、板报等方式普及心理学知识,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同时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为需要心理咨询的学生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疾病,疏导他们面临的诸多困难,帮助他们度过困难期,正确对待挫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3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社会阅历浅、社会经验少、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学校应该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走出去看看,学校可通过组织假期“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系列活动,丰富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增加他们的社会阅历,提高大学生抗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力。实践证明,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才能真正地培养出自主、自强和创新精神,才能真正锻炼和提高自身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高校教育心理学第4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创新路径; 大学生;

一、构建综合治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我国高校中比较严峻的问题, 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并形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合理有效的综合性管理机制。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 我们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检查机制。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 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机构, 以随时检查并测试我国高校大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将测试的结果告知于学生, 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并且自觉地进行调整。同时, 作为教育者, 在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基础上, 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并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帮助和建议, 对那些心理和精神状态不良的学生, 给予适当的引导, 将学生的心理问题扼杀于萌芽状态, 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其次, 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全程跟踪制度, 具体而言, 可以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档案, 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为了使高校能够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 一定要及时整理心理健康咨询档案, 完善全程跟踪制度。这样既能对个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咨询档案, 又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心理异常的大学生, 并且根据不同的心理状况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从而有效解决其心理问题,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再次, 成立相应的应对机制和预警机制,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管理。对于某些具有特殊情况的大学生群体, 像偏远地区的贫困生、单亲家庭、残疾生、经历家庭变故等学生群体, 可以运用预警机制。规定班干部、辅导员或者其他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者对于这类特殊的学生群体, 进行专门性的引导和教育, 在其发生一定心理健康问题时能有效地预警。同时, 还需要建立与预警机制相匹配的应对机制, 从而能有效地应对大学生因为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当问题出现时, 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应对, 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可能出现的损失。

最后, 建立一定的心理健康善后机制。高校应该对于那些曾经有过心理健康问题但是经过相应的教育而有所改善的学生, 建立相应的善后机制。对于高校辅导员及其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主体而言, 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随时进行跟踪和了解, 及时解决其产生的心理问题, 从而帮助其与其他同学已经家人之间建立友善的人际关系。科学合理的善后机制, 能够有效避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反复出现, 以防止前期所有的努力都白费。

二、合理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首先, 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大众媒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所以, 我们要充分利用媒体, 加强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 传播和普及提高健康心理素质的措施与方法。在我国, 高校师生能够使用的大众媒体主要包括校园报刊、校园广播站, 同时还包括电视台、大电台、报纸等。积极通过大众媒体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显着提高。

其次, 发展和提倡多样化的心理教育活动, 拓展相应的心理咨询平台。目前, 高校广泛采用的渠道包括心理辅导班、心理咨询室以及高校心理辅导教育部门。同时, 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 来缓解大学生所承受的精神负担。另外, 定期组织和举办心理健康辅导课, 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除此之外, 还能开展心理健康与法律知识讲座, 以及关于心理健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竞赛, 充分结合法律机制和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从而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最后, 对于个别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 如知心电台线、心理、心理咨询信箱等。利用私密的教育方式, 热情、真诚地为那些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良好的矫治与诊断。再次, 充分利用网络的保密性、隐蔽性、便捷性, 更容易使得人们放下心中的顾虑, 吐露心声。对于那些心理上有一定问题的大学生, 他们对自己的隐私通常都具有一定的保护欲望, 且还能通过互联网寻求帮助或者咨询, 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还可以使他们接受良好的心理教育。因此, 在网络上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平台, 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建立不同的解决板块, 如恋爱、人际、求学、就业等心理测试、在线教育和专家问答等, 为高校大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提供更加方便的平台, 以此提高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事业。

三、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首先, 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心是“五学”教育。“五学”主要是指“学会关心、学会发展、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领域中, 健康是教育、心理、社会的有机结合。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将大学生培养成社会适应能力强且心理健全的人才。“学会关心”主要指教育学生热爱、关心自己的国家, 关心家人与朋友, 以积极阳光、善良热情的态度生活于社会中。“学会发展”主要是指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 有一定的规划和设计, 从而为了自己的人生目的, 不懈努力。“学会生存”主要是指大学生走出校园能够很快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学会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不仅要学会课本理论知识, 还能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并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社会实践中的能力。“学会生活”主要是指学生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自身的事务, 同时还能够从容地应对生活上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其次, 创新教育理念, 构建以家庭、学生以及学校共同协作的联动机制。目前, 我国高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部分大学还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生的教学课本以及课堂中, 使得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得更加科学和规范。然而, 在此过程中, 人们往往忽略了家庭教育以及学生本人对于自身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单方面地交给了学校, 使得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所以, 有必要创新教育理念, 构建以家庭、学生以及学校共同协作的联动机制。

最后, 树立以发展咨询为核心的大咨询理念, 转变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在传统的观念中, 心理咨询只是停留在心理疾病的治疗方面。然而事实上, 心理疾病非常严重的学生往往是少数的, 而大部分学生, 主要存在着关于成才与成长、事业与情感、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这些普通的心理问题通常情况下不至于产生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 但是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及其心理健康。所以, 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 还得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职责, 重点关注大学生的这些普通心理问题, 始终将发展咨询贯穿于学生的成才教育中, 这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万瓅媛.个体不健康影响因素研究[J].价值工程, 2014, (30) .

[2]袁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才智, 2014, (31) .

高校教育心理学第5篇

二十世纪末,心理学研究领域逐渐出现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在研究人们心理问题的同时,相关人员更加注重对人们的美德、力量等积极方面的研究。高校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也要更加注重对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品质,这对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念;策略

随着人们对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逐渐有了新的视角,也就是积极心理学,这主要是注重开发和应用人们身体中固有的、潜在的、积极的力量,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某种方式积极宣传和培养学生构建自身积极健康的心理,维护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随着心理问题出现逐渐的低龄化、极端化,我国的各个高校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也提高了与之配套的软硬件设施。目前,在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向学生介绍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和心理品质。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解析各种心理疾病或者是心理问题的现象,向学生传授进行心理调适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心理问题的预防,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不定期地开展心理健康的讲座和主体活动宣传。通过这些方法,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效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但是这种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对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的预防,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实质上属于一种“消极心理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理念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教育以及时代的发展要求,需要及时进行改进,加强学生对积极情绪的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和积极人格,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改变传统的心理学教育的理念

教育理念约束着整个教学活动,是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理论基础,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观要求和理性认识。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逐渐增加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心理学教育理念下,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注重缓解和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学的重点是“预防”。在这种教育理念下,人们会对心理教育产生误解和偏见,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是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心理疾病或者是心理健康的问题直接等同于心理健康,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就是为了处理和鉴别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这种理念是典型的问题取向,没有正确、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出学生固有的、潜在的积极力量。通过让学生不断地体验积极地情绪,培养出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品质,达到预防心理问题的目的。转变传统的心理学教育理念,需要做到的是在知识观方面的转变,通过在高校中全面的普及积极心理学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和意识到积极心理学对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积极心理学的内容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生命教育、人际交往、挫折和压力的应对、自我认识、常见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防治、心理健康的标准等。从教学内容可以看出来,目前更加注重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在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下,学校应该增加相关的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积极的情绪,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和获取幸福的能力。积极的情绪包括爱、感激、自豪、兴趣、满意、快乐等,主要是人体感受到愉悦,可以是受到身体内或者是外部的刺激以及个体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积极的情绪有利于预防疾病,有助于身体健康,同时能够让人们充满幸福感,有助于心理健康。因此,高校的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该注重使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增加学生在积极情绪方面的体验,培养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

3.对心理学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拓展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品质,教师需要注重拓展心理学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多渠道对向学生灌输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首先,教师是要注重课堂教学,这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目标,注重加强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完善,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其次,在其余的时间,教师可以积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掘朋辈资源,在日常的沟通中促进互相之间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学的指导和培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转变为积极心理学,是时代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和人格,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在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下,首先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其次,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积极心理学的作用。最后,教师需要对心理学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拓展,在日常的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屠鸣,李晓彧,魏春燕,邱建国,王媛.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2]米豆豆.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途径探究——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

高校教育心理学第6篇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 教育 积极心理学

一、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随着时间的发展与推移,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明显增加,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来规范和促进其发展。教育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力图寻找最佳的措施对高校学生进行适当积极的引导,使其身心健康发展。但是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学生还是不能摆脱传统的心理问题的影响,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很多教育内容局限在学生存在的普遍心理问题中,对于学生素质的提升以及性格的完善效果不佳,同时在教育与被教育的模式中,学生易产生紧张压迫感,没有办法与教师进行很好的交流,那么教师就没有办法及时地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他的个性特点,从而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其健康发展。综合来看,现代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研究者进一步进行改善,为学生的健康教育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1]

二、基于积极心理学引导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1.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人或者群体的积极面,对高校学生的过去的经历或者是现在这个在经历的事情进行剖析,了解其面对这些事情的发生时的心态以及应对的措施,通过这些行为判断高校学生是否积极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心理学更关注于高校学生的潜能的发觉与培养,对于高校学生的评估包括学生有价值的情绪行为以及面对突发状况的心理变化等方面的因素,评价的目标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发觉自己积极的个性与态度,创造适合的环境对其进行培养,使学生的优势得以发挥与发展。因此,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2]

2.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扩展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健康发展,这样的心理动机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于积极心理学的融合,首先要对其教学进行改革,增加一些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增强对学生性格、气质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注重其放松性与创新性,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享受只是的洗礼,感受自己身心的变化,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逐步走向成熟。

3.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变革

积极心理学在老师的教学课状态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学校的健康教育有一定的干预作用。老师要想发展积极心理学教学模式,首先就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引导,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状态进行不同的授课教育,吸引学生的心理,使其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吸收知识。通过学校课堂的轻松氛围有目的挺有层次的开展积极心理学,对学生进行一定干预与引导,促进其不断的对自身进行认识与发展,提升对自己的自信心,培养高校学生积极的心态。

4.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改善

通过积极心理学对教学模式的改革,进一步加强老师与高校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双方的关系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和谐,学生被重视,老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与研究问题,使高校学生感受到被尊重的重要性,加强其对老师以及相关的教育的喜爱程度,有利于帮助学生发展社会关系,突出强调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满意度,为学校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升心理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三、由积极心理学教学模式引发的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1.理性的对待传统和积极心理学教育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积极心理学教育对于高校心理学教育有很大影响,消极的教育却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相关教育部门和研究人员应理性地对待这种现象的出现。无论是哪种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若是不能够理性正确地对待不同的心理学教育模式,就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转变其理念,鼓励通过积极的心理学教育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与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兼顾到传统的心理学教育方法,综合两者的优点,真正意义上的去解决心理教育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共同发展。

2.鼓励和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的特长

积极的心理学教育模式最重要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地对其进行鼓励与适当的引导,把学生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断的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与能力。采取相关的措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自己有新的认识与进步。只有深刻的自我体验,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的不足,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并加以改正,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

3.对于教学模式的相互融合与促进

要想进行良好的心理教学,就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更要注重人性化的设计,让学生体会到自我的发展空间与适当的发展条件。只有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才能适当的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互恰当融合,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才能更加深入的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与积极心理学的融合,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效。模式的改变,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意味着教学氛围的变化,更可促进学生与老师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改善一些高校学生内向或者不善言辞的个性,对于引导其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很好的作用。利用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矫正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同时发展其积极心理因素,促进学生素质的培养与竞争力的发展,有助于高校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季丹丹,郝乐祥.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J]. 继续教育研究,2009,02:90-91.

高校教育心理学第7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自身的积极力量、优秀品质和潜能的作用,认为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它强调心理学的发展既依赖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的心理疾病,同时更依赖于培养、建构人类的优秀品质,二者相辅相成,平衡发展[1]。

积极心理学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观层面上是关于有价值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满足感和满意(过去);希望和乐观(将来);酣畅感和幸福(现在)。个人层面上有关积极的个人特质,如:爱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能、美感、毅力、独创力、未来意识、灵性及洞察力、高才能和智慧。在群体层面,涉及公民道德和促进积极社会体系建立的公众品质,如:责任、教养、利他、文明德行、节制、容忍和职业道德[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大陆的高校现代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自起步以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特别是本世纪的前十年,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预防校园不良事件、治疗和缓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级各类高校一般设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和团体咨询中心,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活动为主要开展渠道,同时也会组织相关的讲座论坛等。但是,不能忽视的现状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很多是借鉴西方已形成的理念和方法,本土化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善;就高校而言,大学生整体健康水平并没有显著提高,除了少部分学生中发生的令人惋惜的事件外,整个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

现如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似乎更注重角色过度、社会转型等所导致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但是,没有心理问题不等于心理健康。在校大学生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有的压力会导致个体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有的则能被控制在可调控的范围内。但是,即使能被控制,现在的大学生群体仍缺乏幸福体验,“郁闷”、“纠结”是校园里的高频词。

三、积极心理学理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重新明确高等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建立更加积极的生活理念和更加积极健康的心理行为模式。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问题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注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各种身心问题和精神障碍等方面。在越来越多的校园不幸事件发生后,其关注点也更多地倾向于自杀心理的预防和治疗,学生心理问题的危机干预等方面。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在积极的目标指引下,改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以心理问题取向的目标,重新明确其全面积极的目标。

有学者认为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具体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目标,帮助学生不断正确地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二是面向部分或个别学生的调试性目标,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三是在教育过程中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学生,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3]。

(二)确立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积极心理学把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作为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的最主要途径[4],这种理念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明确和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重点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积极人格特征,在目前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课程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理念。

积极心理学归纳了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和卓越等个人优势特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利用课堂、活动等渠道培养学生这些积极品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和培养自身的主观幸福感、乐观、自我决定等,努力发掘和建构自身潜在优势,形成积极人格特质。另外,学校可以利用其他课程,比如就业指导、生涯规划等为学生提供积极的环境,使学生建立积极合理的未来意向,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地发展[5]。

(三)明确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定位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成长与其生活环境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强调积极的组织环境体系对培养积极人格特质和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高校是大学生的生活场所,应将其本身定位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者,使自身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等媒介及时掌握现代社会的新风向和当代大学生新的发展特性,灵活调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开设讲座、就某个社会热点开展讨论或开展团体辅导活动等,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贯穿到讲座和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集体演讲、心理拓展训练法等增加学生心理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6]。此外,还可以通过高校内的社团,为学生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使学生在积极的交往互动中发展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另外,高校应重视校风学风和校园文化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营造多层次的校园文化,形成健康向上的学生群体健康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

(四)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完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的部分,虽然现在很多心理咨询强调对个体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治疗和修复,忽视了积极心理品质及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是,我们应看到它在增进个体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上的重要作用。通过个别面谈,排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通过心理测验,了解学生成长中的烦恼;通过团体咨询,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心理治疗,缓解或消除心理疾病的症状[7]。不过,在积极心理学看来,心理咨询和治疗虽然能够起到治疗的作用,但不能产生彻底有效的预防效果,应该利用患者自身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和潜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情绪和自信,在现有的心理咨询技术中渗透积极心理学原则,使患者能够利用外部他助和自身能力的自助彻底预防、治疗心理疾病。

积极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强调学生自助的教育方式,高校可以积极开展自助式心理暗示,自助式心理激励,自助式心理社团等自助式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8](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 石国兴. 积极心理学介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 (2): 129-132.

[2] Seligman, M. , 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 (1): 5-14.

[3] 庄海军, 王佳利, 徐传顺.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1): 72-74

[4] 任俊, 叶浩生. 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44 (4): 120-126.

[5] [8] 宋玉冰, 张海燕. 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11): 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