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合集7篇)

时间:2023-08-24 16:50:18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第1篇

关键词: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工作者;师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178-02

自1990年前后,我国融合了全球师资培训潮流,把教师专业化培训定位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从此便开始了接连不断的相关行动并采取了相应措施。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模式以及课堂设置,以达到充分了解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目的。

一、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分析

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是:第一,差异性。其具体定位取决于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所以其培养标准也不尽相同。其中最大的差异一般出现在本科教育水平和大专教育水平之间。比如在重点本科院校中,很多大学的主要目标是进行具有创新能力的特殊教育人才培养,这与其院校的类型息息相关。与之相比大专级别的院校所进行的一般是实用性较强的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仅要拥有特殊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可以担任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任务。第二,统一性。具体目标视各高校实际情况而定,不过素质目标以及职业目标基本相同。各个高校培养的素质目标一般是:了解特殊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巧,拥有进行特殊教育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科研、管理的基本技能。各个高校培养的职业目标一般是:在各个形式特殊教育的机构可以顺利地进行实际工作[1]。第三,特殊性与师范性并存。

二、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本科培养模式

如今国内的特殊教育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式有四年一贯制以及2+2两种。四年一贯制,指的是特殊教育专业的四年本科教育。眼下,大多数高校使用的教学模式依旧是四年一贯制,就是在学生入学之前就已经进行了专业的划分,而后进行为期四年的特殊专业人才培养。在前一般的时间重点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后一半时间则着重于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实践应用进行有机结合。

2+2培养方式,是指将学习时间平均分开。先以教育学的名义进行统一的招生,不划分专业,前两年进行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属于基础教育的阶段;后两年根据学生意愿以及排名等因素进行专业划分,进行相关专业的课程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大专培养模式

我国目前的大专级别院校分为高等专科院校以及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两大类,两者各有所长,从本质上讲几近相同。目前大专级别的特殊教育专业拥有两种学习模式,一是连续进行五年的大专学习,主要招收初中文化的毕业生;另一种是进行三年的大专学习,招生对象是高中文化的毕业生。

连续进行五年的大专学习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的模式,目的是为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师资培训。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会有侧重点。可是伴随着特殊教育的逐步发展,这种培养方式的弊端也逐步显露,由于生源的平均质量不过硬,导致培养出来的教师水平较低,从而导致学生被用人单位拒收,其就业难度相当大。所以现在很多大学的五年制大专的招生人数正在逐年缩减。

进行三年的大专学习招生对象是高中文化毕业生的模式,通常依据特殊教育对象的不尽相同来进行培养方向的划分,着重培养有针对性的师资力量。这种模式解决了五年制大专所产生的生源质量不足问题,所培养出来的师资水平相对较高,而且由于进行的是针对性的学习,所以在就业的时候拥有很强的竞争力[2]。可是因为这种模式的培养时间比较短,学生在三年的时间里不仅仅要进行基本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特殊教育基础技巧,还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从而积累就业所必备的经验,所以在培养的过程中,不论是对高校还是学生,都有着不轻的压力,能否进行大面积推广还有待考察。此外,有研究表明现如今的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于受聘者的最低要求是本科学历,所以专科毕业生又有了新的就业压力。

三、高等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分析

(一)通识课程

自从两百年前通识教育的概念被发现之后,其发展历程已经两个世纪了。通识教育的诞生给学生们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使其成为一个良好公民以及全面发展的高端人才。国内很多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都开设了通识教育这类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来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国内高校特殊教育开展的通识教育特点一般是:第一,相似性。因为我国教育部门对于高校的课程安排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求拥有通识类科目至少两门,而在一部分高校之中,这些课程的重要程度等同于必修课的重要程度。而且各个高校对这些科目的学分定位基本相同。第二,通识课不“通识”。各个高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中都提到了要进行全面人才的培养,可是在通识类课程的设定中,有的课程所占的比重非常之少[3]。第三,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严重失衡。各个本科院校中通识类课程的学分比重一般在三成左右,可是其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分值差距很大,这就意味着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就业选择的成功率很小。

(二)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存在的意义是给学生们教授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基本规律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是学生们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课的奠基石。这在大多数的高等教育院校中包含相关学科基础课程、教育基础课程和师资教育课程。不仅如此,很多高等教育机构还把实践作为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笔者将其归入师资教育类课程之内。

各个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进行基础课程开设的主要依据如下:一是差异性。虽然专业基础课基本以心理学、教育学类别的课程为主导,可是在各个高校的学时、学分及占总学分的比例却是大相径庭。本科级别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的数量、学分比例远远高于专科级别院校,甚至很多本科院校专业基础课所占学分达到了培养计划总学分的五成[4]。本科级别院校有着足够充裕的教育资源来进行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开设,给学生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不仅仅可以胜任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任务,还可以轻松承担普通学校的教学任务。而专科院校毕业生所具备的只是面对特殊教育的能力,将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紧紧固定在一线特殊教育学校上。二是存在分歧。主要体现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划定界限上。比如有的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把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与心理测量划分为基础课程;可是这些课程在其他院校却是以专业课的身份存在。由此可见一定要有一套进行学科划分的标准。

(三)专业课程

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是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主要目的,其对本专业的实质和水准有着直接的影响。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特殊教育的基础技能、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以及世界上该领域的发展情况,为学生在该领域的更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国各个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一般具备以下特点:第一,广泛的差异性。各个高校在特殊教育专业课的所占学分、修习学时等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各个本科级别院校、各个专科级别院校之间都有着明显差异。除此之外,哪怕是同一所高校在不尽相同专业上面对于课程的划分也不尽相同。因为不尽相同学校或是同一学校不尽相同专业其学习侧重点都不尽相同,同时各个高校也都有着适合自己学校特征的专业课程。第二,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传统的培养方法要求学生要有基本过硬的基础知识,侧重点在于学生的理论素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侧重的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了解以及掌握。绝大多数的专业必修课程都专门设有实践的环节,一般包括课堂练习以及实验操作,还有的包括去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实习等[5]。可是和专科级别的学校比起来,所进行的实践仍旧远远不足。第三,不完整性。表现为:一是一部分的专科级别院校并不能够完整地开设所有的专业必修课程,这使得学生们很难真正达到培养计划的要求;二是学科类课程的开设远远不足;三是以特殊教育方向的课程为主导;四是开设了很明显的职业认同教育类课程。

四、总结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类专业能力过硬教师的培养对于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能否为特殊人群更好地服务有着深远的影响,决定着是否可以促进特殊教育工作者培养专业的进步,是否可以解决由于社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相关人才短缺问题。需求更多的坚守岗位、与世界相结合的研究者,来解决目前特殊教育工作者短缺的问题,从而培养出可以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过硬的特殊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赵斌,王琳琳.论特殊教育从人文关怀到行动支持走向[J].中国特殊教育,2013(1):7-10.

[2]王雁,王志强,朱楠,等.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队伍结构及需求情况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12(11):3-8.

[3]邱淞,潘黎,侯剑华,等.国际特殊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演进――基于SSCI中最有影响力的十种特殊教育期刊文献的计量和可视化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3(7):8-16.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第2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放;条件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8-0049-02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活动的总和。近年来,校本课程开发逐渐被引用到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研究中来,地方高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特殊意义,它既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和品牌学校的重要标志,又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1.高校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地方品牌高校的打造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湖南吉首大学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过程中,由一系列的具有湘西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凝炼而成的办学特色赢得了朱总理和著名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先生的高度赞扬,称赞“吉首大学是湘西人的骄傲”;陕西师范大学因地处西安,注重对唐史的研究和有关课程的开发;西北农林大学因地处西北,注重对西北干旱地区农作物生长规律的研究和有关课程的开发;陕西理工学院因地处汉中,注重对秦岭南坡生物资源和汉水流域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以及有关课程的开发等;广西大学在专业设置方面很好地适应了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中,研究开发了具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为广西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如铝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广西右江医学院在原有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了一系列的特色课程,如民族医学与方剂学、民族医学与内科、儿科、妇科等,为右江革命老区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有作为”的基层医疗卫生专门人才……这些有益的尝试都开拓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路,为各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长期的实践中凝炼自己的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服务社会的职能作用奠定了基础,也充分体现了高校地方校本课程的价值地位。

2.高校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为背景,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需要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它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建设和改进的过程。它能够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教师的特长出发,并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的学习意向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建设的过程,它可以照顾到本校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而教师和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共同体,教师作教学主体,在充分理解和掌握了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学生发展需要及个性特长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发展的需要和自己的特长,重点建设了一系列的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的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加快学生的能力发展的助动力。

3.高校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独特风格的养成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研制中的核心主体,其个性品质必然影响其对课程的选择、设计与实施。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因为要转变课程观念、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师生关系等等,势必会引起教师与课程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全方位的、深层次的价值观、知识、能力、心理、个性等要素的互动交流,在这个“以个性养成个性”的过程中,教师逐步养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而且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教学思想的变化与教学内容的变化,其直接结果就是引发和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如果抛开学校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和依托。因此,教师的发展只能在学校中、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实现。高校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有利于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形成,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4.高校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学过程的科研化,真正实现高校的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目标。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学校教学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同时高校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有不少是教师科研的成果,它凝结着教师最新的科研智慧,在教学过程中其新颖性和现实性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究和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与科研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从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来看,高校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特别是地方高校往往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开发校本课程,十分强调地方适应性和实用性,也就更有利于产学研目标的实现。

5.高校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是多样的,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要求高校培养多样化的人才。校本课程有机动灵活、服务面宽的优势,在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方面有较大运作空间,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可以通过开发与建设一系列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培养更多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要。

二、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

1.先进而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定位引领着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

从总体上讲,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都有统一的规定,但是,这种规定很难照顾到各级各类高校的特殊性。强调统一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也很难满足当今时代丰富多样的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求。高校要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定位,并根据具体的办学定位、教育资源和学校环境以及师生特色确立自己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如重庆大学的“扎根重庆,立足西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北京工业大学的“立足北京,依托北京,服务北京”;河北农业大学的“坚定不移地走太行山之路”;广西右江医学院在原有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了一系列的特色课程,有民族医学与方剂学、民族医学与内科、民族医学与儿科、民族医学与妇科等,为右江红土地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有作为”的基层医疗卫生专门人才。很显然,这些学校都是在达到国家对学校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又充分考虑到自己学校独特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等,从而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凝炼了各自的办学特色的。

2.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确保了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学校有一个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具备广泛而通畅的交流渠道,能够分散权力,有利于小组工作和小组内部以及小组之间乃至各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在这个组织结构中,人们乐意接受领导是基于专业能力的认同,而不是权力使然。因此,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者的职责和素养非常重要。研究表明,一所学校的管理者要引领学校进行变革和革新,就必须积极地建立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具备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管理风格和人格特征。这一点对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这样深刻的变革而言,尤其重要。此外,校本课程的实施会使学校成为评价的焦点,受到来自校内外的各种压力,要求学校工作有别于国家统一课程计划下的运作方式,这无疑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一所高校要顺利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应的领导素质,包括与上级行政部门和中介机构协调合作的能力,与教职工进行不断的对话并鼓励其合作的能力,以及科学灵活使用权力的艺术以及具有管理策略、科学精神和开放意识。这是推动和引导学校内部积极的力量而进行的预期的变革,争取实现预期目标的必备条件。

3.教师知能素养的全面提高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英国著名课程研究专家斯腾豪斯(Stenhouse)认为,“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也就是说,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导力量和最终实施者,教师的经验、态度、知识、能力等都会对课程起决定性作用。要使教师从自发到自觉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适当的在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自己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负责课程实施、课程评估,而不仅仅是实施课程,因此,需要教师具备制定课程目标的能力、确定课程内容的能力、实施课程的能力和评估课程的能力。同时学校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课程本身也是为学生的学习而设置的。学生参与课程开发可以使学生主体自身得到发展。因此,如何适应学生的兴趣、个性、能力和需要,使课程开发符合学生利益,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是高校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课题。离开了教师与学生这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双主体,校本课程开发是无法进行的。

4.客观公平的评价机制与满足师生成就欲的激励机制是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助推力

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由学校自主进行的,而且是各不相同的,国家很难采用类似于外部统一考试等评价手段来及时准确地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成效。因此,校本课程开发除了通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介机构的认可评估外,还需要依靠学校师生的自我评价,特别是要依靠教师个体的自律和自我反思,不断地反思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通过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和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张永宜.校本课程开发的困惑与思考[J].教育与管理,2000(6).

[4]张灵芝.试析当代中国课程理论的失语现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

[5]杨明权,袁书卷.关于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3(3).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第3篇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有统一性又有特殊性。从我国现实情况看,教材基本统一,相应的文本资源也大同小异;物质资源虽然受到地域限制,但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教师基本上能通过电子图书馆查阅各类资料,在网上阅览博物馆、历史遗迹遗址;目前学校教学的评价方式和体系也基本统一,因此课程资源开发具有统一性,就是要适应历史课程的基本要求和目标。课程资源开发又具有个别性,要根据本校教师和学生特点、学校特点、地方特点,合理选择,有效开发,逐渐形成适合本校学生需要的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在积累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推动教师成长,利于学校发展。

课程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高中阶段学习任务繁重,课程改革又处于探索过程,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适合学校、学生、教师实际,从学校实际出发,有效利用。因此笔者认为,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开发十分必要。

一 学生差异是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的基本依据

学生个体存在差异,表现为性别、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背景等不同形式。与教育教学联系比较密切的认知方面的差异有:思维特征、认知风格和智力水平;非认知方面的差异包括兴趣、情感、意志、态度等。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多元化的智能倾向,不同类型学校学生也存在差异,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以中考分数为主要依据招生,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教学的生态资源来看待充分发掘这种生态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将学生差异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依据,突出了学生是教学主体。在校本化开发过程中,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成果――校本教材或校本课程的生成就是为了适应不同学生需要,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我们学校既是省艺术特色高中,又是省一级重点中学,在现行招生体制下,学生类型十分复杂,招生有重点批、普通批之分;学生有普高类、艺术类之别。考虑不同类型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教育才有真正价值,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更离不开这样的观念。例如,针对普高文科班学生,教师开发出以文本史料阅读为主的课程资源;艺术类中的美术生与普高生相比,他们的文化课水平相对偏低,在美术作品欣赏、美术发展史等课程中却占据优势,教师就适时引导学生从他们的角度和眼光鉴赏历史长卷中的艺术作品,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样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美术创作水平,也能在历史课程学习中,提高对文化史内容的学习兴趣。

二 教师专长是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的基本保证

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导者,教师的素质决定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和程度。国内外大学有按教师专长安排教学的惯例,我们学校也有依据教师专长安排体育和美术专业教学的例子。教师专长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教师能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转化成学生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特色学习、个性化发展。教师的专长决定课程资源校本开发的基本方向和内容。就我们的历史组来说,文言文功底好的教师,将历史文献选读确定为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内容;具有一定书画基础的教师负责开发中外书画欣赏和艺术史方面的资源;年长的教师在开发地方史和校史方面具有年轻教师缺乏的优势,而年轻教师在则在工作的激情和闯劲方面超过年长教师。

教师专长还有利于提高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性。因为专长,教师将更多地关注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注意深入钻研,时常更新。教研组内,历史教师通过分工合作,交流互补,达到资源共享,既保证了校本化资源的稳定性,又节约资源开发所需时间。

总之,在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中,历史教师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日积月累,发挥专长,逐渐形成以教师专长和学生兴趣相互对应为核心内容的校本资源和课程。

三 学校特色是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的内在基石

学校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学校发展历史、校园环境设施、校园文化精神、除历史教师以外的其他教职工都是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学校优势是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的内在基石。每个学校都有一段发展史,我们学校虽然建校只有50年,但学校从它山堰上搬迁到竹节岭下,又从一幢教学大楼到整体校园建设完成,历时十年,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艰苦历程本身也是十分珍贵而独特的历史课程资源,是开发校史的重要内容。学校以艺术特色见长,高中美术教育已经有20年历史,校园里布置了艺术家雕像、雕塑名作石膏像,有画廊和展厅,这些资源构成了校园艺术文化史的重要内容。学校里有一批从事美术教学的年轻教师,他们是历史教师进行艺术史教学的最好帮手。校训、校风、校歌创立及其历史渊源,校园文化的精神核心与历史发展的关系等,都是校本化的历史课程资源。

四 社区优势是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的补给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第4篇

校本教材的构建应本着“多元求变,以人为本”的原则。多元求变指的是通过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整编关联章节,删除或弱化某些学生难以把握的知识点,降低对某些章节的教学要求,控制难度,强化对学生易把握、能吃透的知识点的训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多元发展,使自己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艺术类学生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尤为重要,为此对校本课程的构建做了几点思考。

一、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依据,立足本学科的教学,认真进行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与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学习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每所高中针对自身的办学特色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势在必行,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基于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学生群体的发展需求,由本校教师规划、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尝试

依据学校办学思想,本校学生发展需求,现行高考考试大纲,考点与知识点双向结合对新课改后的教材进行整编,首先我对每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进行知识分类整编,把对于我校学生来说易把握、能吃透的知识点的真题训练进行归类,分章节编写适合我校学生使用的专题集训练习。

三、校本教材编写的前提与准备

新课改已经开始但高考改革方案尚未出台,我们开发校本课程还遵循着五条潜规则:一是开阔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思维;二是拓宽学生知识,提升学生能力;三是丰富学生生活,调节学生心身;四是端正学生思想,培养学生特长;五是优化学生素质,提高学生成绩。基于这样的考虑,在原有的专题集训练习的基础上我着手对近5年高考真题再度整理分析,编制了高考考点与知识点双向细目表。根据表格的数据统计完成了对试题的考点分布、频度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对教材中各章节各知识点在高考纲要中的权重进行了有效判断、归类,为下一步的校本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强大的数据依据。

四、校本教材整编的推进

有了前期的充分准备,对于各个考点的分布与知识点考查的难易度我有了大致了解,初步形成了适合我校高三学生复习数学科的重点知识框架。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将整理的知识框架投入高三复习的备考中。所以根据整理归纳的高考考点与知识点双向细目表自编高三二轮复习专题。针对我校学生的得分点重点加强学生在考试中的易得分题的训练,以确保教过、学过的知识能真正应用于高考。在这些专题中包含了考情分析、考点、题型分值分布、历年高考真题赏析、各地真题演练、专题集训巩固等。其中大部分板块的内容都依赖于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主动地、有意识地反思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改革的创新实验,我也在不断破解一系列困惑中逐渐变得冷静、理性。

五、校本教材整编的展望

第三阶段即就是以新课程改革后的教材为出发点,形成符合五中学生特色的数学校本教材及课堂教学设计。具体的操作过程是根据前期汇总的各项资料数据以及学科知识重点框架,在充分研究新教材的基础上确定需要增、删、替补、弱化的知识板块,同时做好与初中教学的衔接,设计每个知识板块的课堂教学顺序、教学进度、课时安排以及把控课程内容的难易度等,当然每一个课堂教学的设计必须经过反复的实践补充和不断完善。而编制的校本教材必须从校本实际出发,从生源状况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并使之体现最大化的价值才是有效教学。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把基础性“了解、掌握、理解”的内容进行重组,在双基教学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基础性能力,并在复习阶段通过有选择性的专题强化练习和训练,使学生成绩得到扎实有效提高。对于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公式从其有效应用掌握抓起,关注其实际应用,删减纯理论的数学探究,弱化特殊技巧在解题中的应用等。

六、校本教材整编的困惑与思考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第5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放;条件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活动的总和。近年来,校本课程开发逐渐被引用到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研究中来,地方高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特殊意义,它既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和品牌学校的重要标志,又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1.高校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地方品牌高校的打造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湖南吉首大学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过程中,由一系列的具有湘西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凝炼而成的办学特色赢得了朱总理和著名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先生的高度赞扬,称赞“吉首大学是湘西人的骄傲”;陕西师范大学因地处西安,注重对唐史的研究和有关课程的开发;西北农林大学因地处西北,注重对西北干旱地区农作物生长规律的研究和有关课程的开发;陕西理工学院因地处汉中,注重对秦岭南坡生物资源和汉水流域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以及有关课程的开发等;广西大学在专业设置方面很好地适应了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中,研究开发了具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为广西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如铝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广西右江医学院在原有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了一系列的特色课程,如民族医学与方剂学、民族医学与内科、儿科、妇科等,为右江革命老区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有作为”的基层医疗卫生专门人才……这些有益的尝试都开拓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路,为各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长期的实践中凝炼自己的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服务社会的职能作用奠定了基础,也充分体现了高校地方校本课程的价值地位。

2.高校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为背景,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需要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它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建设和改进的过程。它能够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教师的特长出发,并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的学习意向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建设的过程,它可以照顾到本校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而教师和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共同体,教师作教学主体,在充分理解和掌握了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学生发展需要及个性特长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发展的需要和自己的特长,重点建设了一系列的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的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加快学生的能力发展的助动力。

3.高校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独特风格的养成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研制中的核心主体,其个性品质必然影响其对课程的选择、设计与实施。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因为要转变课程观念、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师生关系等等,势必会引起教师与课程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全方位的、深层次的价值观、知识、能力、心理、个性等要素的互动交流,在这个“以个性养成个性”的过程中,教师逐步养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而且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教学思想的变化与教学内容的变化,其直接结果就是引发和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如果抛开学校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和依托。因此,教师的发展只能在学校中、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实现。高校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有利于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形成,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4.高校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学过程的科研化,真正实现高校的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目标。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学校教学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同时高校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有不少是教师科研的成果,它凝结着教师最新的科研智慧,在教学过程中其新颖性和现实性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究和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与科研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从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来看,高校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特别是地方高校往往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开发校本课程,十分强调地方适应性和实用性,也就更有利于产学研目标的实现。

5.高校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是多样的,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要求高校培养多样化的人才。校本课程有机动灵活、服务面宽的优势,在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方面有较大运作空间,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可以通过开发与建设一系列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培养更多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要。

二、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

1.先进而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定位引领着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

从总体上讲,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都有统一的规定,但是,这种规定很难照顾到各级各类高校的特殊性。强调统一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也很难满足当今时代丰富多样的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求。高校要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定位,并根据具体的办学定位、教育资源和学校环境以及师生特色确立自己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如重庆大学的“扎根重庆,立足西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北京工业大学的“立足北京,依托北京,服务北京”;河北农业大学的“坚定不移地走太行山之路”;广西右江医学院在原有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了一系列的特色课程,有民族医学与方剂学、民族医学与内科、民族医学与儿科、民族医学与妇科等,为右江红土地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有作为”的基层医疗卫生专门人才。很显然,这些学校都是在达到国家对学校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又充分考虑到自己学校独特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等,从而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凝炼了各自的办学特色的。

2.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确保了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学校有一个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具备广泛而通畅的交流渠道,能够分散权力,有利于小组工作和小组内部以及小组之间乃至各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在这个组织结构中,人们乐意接受领导是基于专业能力的认同,而不是权力使然。因此,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者的职责和素养非常重要。研究表明,一所学校的管理者要引领学校进行变革和革新,就必须积极地建立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具备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管理风格和人格特征。这一点对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这样深刻的变革而言,尤其重要。此外,校本课程的实施会使学校成为评价的焦点,受到来自校内外的各种压力,要求学校工作有别于国家统一课程计划下的运作方式,这无疑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一所高校要顺利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应的领导素质,包括与上级行政部门和中介机构协调合作的能力,与教职工进行不断的对话并鼓励其合作的能力,以及科学灵活使用权力的艺术以及具有管理策略、科学精神和开放意识。这是推动和引导学校内部积极的力量而进行的预期的变革,争取实现预期目标的必备条件。

3.教师知能素养的全面提高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英国著名课程研究专家斯腾豪斯(Stenhouse)认为,“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也就是说,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导力量和最终实施者,教师的经验、态度、知识、能力等都会对课程起决定性作用。要使教师从自发到自觉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适当的在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自己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负责课程实施、课程评估,而不仅仅是实施课程,因此,需要教师具备制定课程目标的能力、确定课程内容的能力、实施课程的能力和评估课程的能力。同时学校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课程本身也是为学生的学习而设置的。学生参与课程开发可以使学生主体自身得到发展。因此,如何适应学生的兴趣、个性、能力和需要,使课程开发符合学生利益,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是高校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课题。离开了教师与学生这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双主体,校本课程开发是无法进行的。

4.客观公平的评价机制与满足师生成就欲的激励机制是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助推力

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由学校自主进行的,而且是各不相同的,国家很难采用类似于外部统一考试等评价手段来及时准确地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成效。因此,校本课程开发除了通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介机构的认可评估外,还需要依靠学校师生的自我评价,特别是要依靠教师个体的自律和自我反思,不断地反思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通过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和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张永宜.校本课程开发的困惑与思考[J].教育与管理,2000(6).

[4]张灵芝.试析当代中国课程理论的失语现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

[5]杨明权,袁书卷.关于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3(3).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第6篇

一、福建省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改革特色

福建省有高中学校575所[1 ]。2011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把开展普通高中办学多样化改革列入福建省十大教育改革试点之一,由18所普通高中承担试点任务。一年来,18所试点高中校积极探索高中办学模式改革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两大类七个方面特色。

1.在创新办学模式中形成多样化特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按照《纲要》要求,福建省普通高中试点校积极开展办学模式改革创新,初步形成三个办学特色。

(1)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改革试点单位是福州三中、泉州五中、泉州七中。福州三中利用学校已经开设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爱迪生中加友好实验班”,积极引进国际高中课程和优秀教学资源,逐步形成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2 ]泉州五中开设中美合作课程实验班,引进国际教育理念及优质课程资源,采取具有国际特色的开放式教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还计划与澳大利亚教育基金会、泉州市台商投资区联合承办国际教育园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泉州七中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2010年与德国奥博豪森市达成合作协议,互派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和访问。2011年与美国德克萨斯州坎贝乐中学达成“中美合作高中课程实验班”合作协议,双方在教师的交流与学习、学生的培养、课程的开设等方面达成一些共识。学校还与CPH机构合作在学校推广“中美高中交换生”项目,2011年选拔5名学生到美国高中进行交换。

(2)普职融通办学特色。福州华侨中学、漳州五中在普职融通上勇于先行先试。福州华侨中学开展普高分流模式试验,采用“1.5+1.5”分流式(即学生在高中阶段系统学习一年半的文化基础课,并参加福建省高中会考;高中会考后的一年半,根据学生和家长自愿的原则,分别开设普高班、体艺班或职业班),通过开发特色课程,努力探索能融和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办学模式,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满足社会、高校对高中毕业生多规格、多层面的需要。漳州五中实行“普通高中+艺术特长+职业教育”三合一的办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努力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创新性人才,取得实效。

(3)六年一贯制办学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改革试点单位是厦大附中、三明一中。厦大附中承担“六年一贯制”试点项目,创办中学“六年一贯制”教学实验班,在课程、课堂、评价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积极探索基础教育优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为中学阶段“资优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三明一中实施“初高中教育一体化”实验,联合三元区五所初中校创建一套具有特色的初高中教育教学互通互助的体系,构建一个新型的特色教育平台,争取在一个教学周期内建立“初高中教育一体化”教育教学范式。

2.在创新课程体系中形成学科特色。在积极开展办学模式创新的同时,我省18所普通高中试点校紧紧抓住课程建设这一着力点,努力形成自身的学科特色。

(1)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创特色。福州格致中学、厦大附中、晋江养正中学、南安国光中学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福州格致中学在原有课程建设特色的基础上,积极构建有格致特色的多样化可选择课程体系,努力实现校本课程精品化、特色化,国家课程选修I(B)校本化、生本化,校本课程多元化、普及化,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厦大附中着眼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整体设计初高中课程,设有省颁课程、特许课程和拓展课程,多层次满足“资优生”汲取创新素养的需要。晋江养正中学积极构建“一本两翼”的办学模式,挖掘国家课程中本土化和国际化的资源,通过课程设置的优化、开发和实施,推进本土化和国际化课程建设,增强了学校核心竞争力,推进了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南安国光中学从学校地处农村的实际出发,以扎实必修课程、优化选修课程、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为主要内容,探索开发具有农村特色、多样化、可选择的高中课程体系,已有良好开端。

(2)在优势学科中创特色。福州外国语学校的外语学科是多年形成的优势学科,在开展办学模式多样化改革试点中,学校以外语教学“一标多本”为改革重点,以特色办学为方向,立足课程开发,在原先第一外语英语、日语两个语种的基础上,又增设了德语,努力形成更加明显的外语教学特色优势。

(3)在校本课程中创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改革试点单位是福州铜盘中学、福州屏东中学、永定一中、石狮一中。福州铜盘中学积极开展国防教育校本课程建设,扎实开展国防特色教育,初步形成了有利于学校发展,能促进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国防特色教育模式。福州屏东中学积极开展普通高中审美(美育)特色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开发出高中美育教育系列教材,逐步形成美育教育系列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形成美育办学特色。永定一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客家文化这一教育资源,把客家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到学科教学活动中,开发建设了一批以客家文化为主线的学校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客家文化校本课程特色。石狮一中立足市情、校情,开发了《创业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对高中学生进行创业基础教育,培养开创性的个体和开创性的群体,培养和提高在校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目前该校本课程已实施8年多。

(4)优势课外教育特色。福州格致中学、南安一中、莆田六中的优势课外教育特色十分明显。福州格致中学将学校四大传统优势项目——“体、艺、科、英”提升为特色课程,实现乒乓球、英语口语、学生社团活动“三个100%普及”,让在格致中学毕业的学生,人人会打一手乒乓球、能英语会话、有一个兴趣特长。南安一中以体育特色课程、文体社团活动、科技兴趣活动为主题,优化多样育人模式,坚持关注全体与培养拔尖生并重、兴趣培养与特长发展并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莆田六中围绕“文化·科技·体艺”三大领域,在校本课程基础上认真进行社团活动课程的整体规划和开发,先后开发了中华灯谜、集邮、对联、发明创造等14个社团活动课程,学校还把社团活动课程纳入学校学活动计划,确保社团活动课程规范实施。

二、高色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8所高中校在开展办学模式多样化改革试点中,形成了初步特色,也面临一些困难与问题。如何解决好试点校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对助推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至关重要。

1.课程改革与特色课程建设。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改革的关键在于课程建设。18个试点校在推进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建设上,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和特色课程。但总体上存在校本课程开发特色不够明显、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不够高、学生选修校本课程的兴趣不够浓、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这是影响高色发展的问题之一。

2.师资配置及职称评定。在推进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改革中,一些试点校积极探索特色课程、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等多样化的育人模式,但在开展多样化、特色化试验中,也使师资配置问题日益突出。一些试点校反映,校本课程、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的专业指导教师缺乏,师资引进和师资培训任务紧迫。多样化改革还带来教师职称评定问题,如石狮一中开发《创业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引进一名金融专业的本科生作为教师,但由于普通中学学科教学中没有金融专业设置,造成该教师职称问题无法解决。福州华侨中学反映,原本分流办一个建筑职业班,因班生数才16人,福州建筑职专老师派不过来,本校老师中又无此职教经验,造成分流班办不下去。

3.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普通高中实行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随着财力增强,逐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财政投入水平。”这指明了政府在高中办学的主体地位。虽然我省高中财政性经费投入每年呈递增趋势,但仍难满足高中办学模式改革的需求。改革试点普遍反映经费不足、活动场所偏紧偏少、设施设备无法添置齐全等问题。

4.普职融通学校学生学籍、学制等的管理制约。《纲要》指出,要“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上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一些试点校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积极探索普职融通教育特色,把职业教育纳入高中办学多样化渠道。但试点校也反映,普职融通教育还存在高中校的职业教育学籍管理问题、学生分流学职业教育学制两年(一年学专业课程,一年学技能)不愿意,同时希望学校能设职业技能鉴定站。

5.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尽管政府一直强调要推进高中办学多样化,但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人们习惯于用升学率评价学校办学水平,这直接影响学校的改革力度和改革热情。在校本课程建设上,目前还未建立评价体系,究竟什么样的校本课程才是规范的课程、优质的课程,试点校反映较迷茫。

6.优势学科特色生的招生工作。为培养创新人才,一些试点校积极探索培育优势学科特色。但在试验过程中,受政策限制,试点校面临优势学科招生难的问题。如福州三中计划开展“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试验,原计划通过学校自主招生考核,吸收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拔尖苗子,但由于2011年没能申请到配套招生政策的支持,无法按计划实施,只能从高一新生中挑选学生,这样造成学生素质未达预期的高起点,也难以达到培养目标。

三、内因外力助推高色发展

高色发展是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升办学内涵、推进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千校一面”的有效办法。针对我省普通高中试点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充分发挥内因外力的作用,助推高色发展。

1.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应如何理解多样化发展与特色发展的关系?这是深入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的一个关键点。对“多样化”的理解,目前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多样化就是在一所高中里办学模式要多样化;另一种认为多样化是指区域内高中校办学模式多样化,而具体到某一所高中校应是特色化发展,具体的、许许多多的特色校就会形成区域内高中校的多样化发展。省基础教育咨询指导专家组认为,作为具体的一所高中校,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为区域内高中多样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而不是追求本校内“多样化”。一所具体的学校搞“多样化”,只能抹杀自己的特色,而且会出现各个学校通过同样的路径搞“多样化”,最终又将形成单一的办学模式。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中,应廓清思想认识,理清工作思路,这有利于普通高中试点校沿着正确的路径开展试验。

2.高中校要认真分析校情学情,进一步凝练形成本校办学特色。高中校是高色发展的实施者,内因的作用非常重要。高中校要认真分析本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进一步培养、发展办学特色。一要发展学科特色。学科特色是高色形成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要大力加强课程建设,牢固确立课程改革和特色课程建设在普通高色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学校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基于学校课程体系的学科特色,基于优势学科的学科特色,基于优势课外教育形成的学科特色,努力使学科特色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二要发展校园文化特色。要注意凝练具有学校特色的校训、校风、校标、校歌等,形成学校的文化名片、文化基因、文化模式,成为高色发展的形象品牌。三要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对在某一领域具有超长素质或特殊兴趣的学生,采取特殊的招生、办学、管理模式,举办专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验班,对确有天赋和特殊才能的学生进行特别培养。

3.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促进高中校特色发展。一要加大普通高中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从办学场所、设施设备上支持普通高色发展,培养各类创新人才。二要从师资配备上予以支持。对普通高中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所需要的师资,可由教育行政部门在区域内学校中进行重组,让特色校的优势学科配备更强的师资力量,助推特色发展。对试行普职融通试验的高中校,应在引进双师型教师、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倾斜。三要配套改革招生、学籍、学制等管理办法。对高中校创办特色班要研究出台相应的招生办法,对普职融通试点校在学籍管理、学制管理改革上要相应跟上,让试点校“试”得起来、“试”出成效。四要建立健全普通高中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教研、督导部门要研制具体评价办法,规范校本课程的开发,提高高中校校本课程质量。五要尝试在普职融通试点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鼓励试点校大胆开展普职融通试验。六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普通高中选修课“空中课堂”,不受时空限制,让学生选择自己兴趣的选修课程,同时解决各高中校因师资、场所问题难以开出丰富的、学生喜欢的选修课的问题。七要加强引导,要引导建设若干类特色高中,如综合改革普通高中、普职融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高中、优势学科高中、人文素养高中等等,让我省的普通高中园地真正出现百花争妍的生动气象。

参考文献: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第7篇

【关键词】校本教材;五特;方法;成果

党的十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摆在了新的历史高度,为其改革与发展赋予了新的目标和内涵。随着“中国梦、强国梦”的提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趋明显,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以“五特”(体现职教特性、强化专业特点、练就教师特长、培养学生特技、形成学校特色)策略思路改革创新促发展,基于“五特”策略进行校本教材开发,实现职业能力系统化,知识技能领域化,成果多样化,资源信息化。

一、构建基于“五特”策略的课程体系

体现职教特性即职业性、实践性、技能性;强化专业特点即深化学校茶叶生产与加工、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会计、电子技术应用4个重点专业内涵建设以凸显各专业特点;练就教师特长即以不同专业属性分领域分方向,通过示范校建设、技能大赛、教学设计大赛、资格证书考取等打造多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学生特技即因材施教、教学多形式、“做、学、教”一体化,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专一化;形成学校特色即以四个重点专业改革创新的深化和发展形成专业特点、教师特长、学生特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体现职教特性。

学校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以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工学一体化原则,将传统的茶叶加工技术、茶叶审评与检验课程整合,引入茶业行业的操作规程、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与茶业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从而形成“工学一体,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本位为指向”的方针,构建了以“走岗见习阶段、入岗实训阶段、顶岗实习阶段”3个阶段贯穿“基本素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的“三阶段四能力”课程体系。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校企深度合作,构建了由职业素养模块、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组成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二、开发基于“五特”策略的校本教材

“五特”策略的最终体现就是学生得技能、学校得发展、企业得实惠。所以,校本教材开发首要解决的就是价值定位问题,以学校为本位,符合社会发展之需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突出教材重难点内容和特色,增强教材适用性。一是以实践技能培养为抓手,以指导学生实际操作为基本出发点,其内容必须以具体的操作项目作为基本内容,在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根据学生的基本特点和社会需求为侧重点来组织编写教材;二是当代社会知识经济方兴未艾,新科学、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知识的更迭速度也不断加快,为此,中职教材也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其职业特性变学科体系为学习领域体系,更新知识,系统规划技能项目,凸显自身专业方向特点;三是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在教育实践中努力挖掘、继承发扬并积极创造某一方面的优势,形成个性鲜明,独树一帜,成效显著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因此,做好校本特色教材建设是基础,且必须符合学校建设发展和学生职业发展之需求。

(一)加强组织保障,完善制度建设。校本教材开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涉及的人员、内容较广,需要上下统一协调,实施过程中又需要思路统一、凸显特色。所以,专门成立教材建设工作小组,由主管教学的校长任组长,负责全校的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实施和监督由各系部主任负责,教材开发成员由各专业组核心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组成,并聘请行业和高校专家做指导;在制度保障方面,加强各专业系部对教材的建设工作的统筹规划,制定《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并建立激励机制,拨出专项激励资金,充分调动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并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和推行“校本教材质量跟踪与反馈制度”,使教材建设质量有切实保障。

(二)贯通“五特”策略,开发特色教材。如何形成学校特色,最终又能够体现职教特性呢?以学校四个重点专业的《茶树栽培技术实操手册》、《农机电器故障诊断与维修》、《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实务》和《SMT工艺》课程为例,就是基于区域经济、行业发展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的介绍。《茶树栽培技术实操手册》是以当地名茶、茶园为对象开发的特色教材,《农机电器故障诊断与维修》是以符合重庆地区地貌特征的农业机械设备为对象开发的特色教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实务》是以重庆城乡统筹发展人才需求为切入点专门开发的特色教材,《SMT工艺》是以校企深度融合、“校中厂”PCBA产线为素材编写的特色教材。内容组编过程既体现职业能力与课程标准对接,又体现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师综合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参与度更高,以彰显现代职教的职业性、实践性、技能性,形成学校特色。

(三)紧扣信息化建设,成果多样呈现。校本教材以提升教师综合能力、适应教学需求、培养学生特技为出发点,基于现代职教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即使校本教材也需要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通过学校网络、多媒体形式,成果多样化,使其成为学生、居民、员工与教师、专家之间的桥梁。开发多媒体电子教材时,应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注意在多媒体教学中设计真实的工作背景;设计学生的合作过程;反思过程和表述过程;设计中有对学生的评价;有灵活方便的“导航”及使用流程提示。无论是电子式,或是纸质式,其主要呈现形式有:项目式课本、手册式实训指导教材、案例式讲义、工作页式任务书等。

参考文献

[1] 陈华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建设问题[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7(5).

[2] 熊健民,郭兴红.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