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水利工程专业导论(合集7篇)

时间:2023-08-14 16:42:02
水利工程专业导论

水利工程专业导论第1篇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证培养目标

 

按照石河子大学要求,每四年一次进行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评价,同时对培养目标进行全面修订,在四年的实施过程中可进行微调,评价与修订过程由学院、大学两级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同时着重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经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水利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及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农业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技能。二、结合认证标准,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设置,能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由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资深教师完成,有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等课程计60余门课。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16.7%,学生在从事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法律、伦理、经济、环境等各种制约因素;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占总学分的29.8%,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2.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与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其他实践环节等,其中毕业设计(论文)不少于12周,课程实验8〜16学时,课程设计一般安排1~2周。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包含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毕业实践教学三部分。课程实验包括物理实验、水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测量学实验、电工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灌溉排水工程学实验、水工模型实验、节水灌溉实验、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验等;课程实习包括测量实习、水文实习、水文地质实习;课程设计包括水文学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水土保持学课程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课程设计、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等;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

 

还包括其他实践环节,如:工程技能训练、科技方法训练、科技创新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结构模型制作大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等。

 

3.毕业设计(论文)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占总学分的16.7%,毕业设计(论文)选题90%以上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选题。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题目以所学农业水利工程知识为基础,同时结合生产科研项目开展,进行综合训练;也进行涉及本专业的有关研究热点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分为5个方向:农业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设计、灌区水利工程设计、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专业相关热点问题研究(论文)。

 

(2)内容。由水利工程系负责组织毕业设计的选题论证、文献调查、技术调查、设计或实验、结果分析、写作、绘图、结题答辩等,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3)指导与评价。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材料,包括设计选题指南、设计任务书、设计开题报告,反映指导教师指导与管理过程的材料: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记录等齐全。结合生产项目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由教师与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等企业专家共同指导,答辩时有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参加。

 

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平台建设

 

为了满足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学院在校内及校外相关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专业教学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先后与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三峡培训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新疆兵团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目前形成了灌溉工程实习基地、水文实习教学基地、蓄水引水工程实习基地、科研试验实习基地、水管单位实习基地、设计单位实习基地等10多个实习基地,每年可容纳200人左右学生进行课程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四、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按照“以人为本、全程保障、以评促建、提升内涵”的原则,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学院主管教学领导负责,由水利工程系进行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材、教案、讲稿审定,同时对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实验、实践等环节进行质量考核。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每4年进行一次调整,每年进行微调;教学质量评价由大学教务处和学院组织实施,分为学生评教、大学督导评教和教师同行评教,每学期评教1次。统筹协调教学管理,抓标准、抓评估、抓建设,构建了教学评价与管理并行的质量保障运行机制。

 

1.教学质量体系

 

科学构建了目标与过程并重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由目标、组织、管理、评价反馈、保障五个子系统组成闭环,通过校院两级管理、两级督导、校院系三级保障模式有效运行,形成良性循环,对各教学环节提供了全面质量监控和质量保障。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形成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学校实行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以来,坚持对各院系本科教学工作实施年度考评,形成了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2.教学评估体系

水利工程专业导论第2篇

一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方案

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专业以实际应用和职业需求为导向,将专业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先进方法和能力培养进行有机结合,同时基于水利工程领域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现状,建立针对性强、知识结构完整、课时配置合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时充分考虑与水利工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相联系,提高所培养研究生在本行业相关职业资格认证中的优势;同时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中期考核与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术年会有机结合,不仅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情况和论文研究进展情况,同时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同时,根据学校与行业联系紧密的特点,发挥校友纽带作用,依托校友关系在青海、新疆、甘肃、宁夏、陕西、黑龙江等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建立实践基地有19个,其中西北水电勘测设计院、中国水电第三工程局、中国水电第十五工程局、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等西北大型企业更是与水利水电学院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并设立了研究生实践基地。同时学校投入大笔资金建设实验室及完善实践基地,各大型企业均有配套资金用于实践基地建设与完善。

为了更好地推行本培养模式,水利水电学院不仅在硬件上进行改革,在软件配套上同样极为重视。学院秉承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原则,为培养研究生建立了一支校企联合,以名师、专家为主体的实力雄厚的培养团队。同时学院还投入大笔资金用于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专家讲座、学术论坛,进而为研究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鼓励学生多与企业联系,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并向参加企业实践的学生每个月发放一定额度生活补助。

同时为确保校外导师培养质量,水利水电学院还制订了严格的校外导师遴选制度,要求校外导师需由经单位推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本人认可的人员担任,同时要求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极为了解本工程领域前沿发展状况且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年龄不超过55岁;掌握本专业学位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学或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解决所属专业学位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独立指导硕士生进行实践活动和论文写作的能力。校外导师负责制定论文研究计划,检查论文进展情况,作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工作,督促论文工作进度计划的按期完成,保证3次进度报告的考核与检查。双导师应加强联系与沟通,为专业学位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负责。

在整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程技术实践与工程管理实践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能力的培养与指导,以及论文选题与学位论文实践部分的指导等。校外导师应经常交流指导情况,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不断提高。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每名校外导师须与我校一名导师合作共同指导,不可独立指导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成果

1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在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几年时间内,已毕业研究生在各自单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批大中型企业的董事长、经理、企业的总工等,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企业的技术进步、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我校毕业的工程硕士夏忠,是全国首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端木礼明作为河南黄河河务局总工,主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多个专题和项目。

2产生学校其他学科探索校企联合培养的联动效应

继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专业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之后,学校其他专业亦纷纷推出适宜自己专业的校企联合模式,电气工程、工商管理硕士还被选作为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科,电气工程学科与西安宝德自动化有限公司签署了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协议,并设立了研究生实践基地,同时设立每年10万元研究生创新基金,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新型模式的推出,在学校内产生了较好影响。

3推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改革

由于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同,就业方向不同,因此,在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同时,必须改革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提升学术型研究生理论与方法创新能力。由于本专业用于创新,结合严格、缜密的培养方案,我校水利工程(本、硕、博)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一步促进提升了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4促进同行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

2011年11月,召开了由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承办的全国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会议就“全面推进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切实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进行了探讨,我校做了大会主题发言“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探讨”,与兄弟院校交流综合改革经验,反响较好。

三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主要体会

1以实际应用和行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了培养方案

根据行业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优化培养方案,制定面向企业的课程体系;根据工程技术难题,确定论文选题;采取校企联合指导小组模式,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工作;论文采取企业和高校双盲审制度,保证培养质量。

2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构建了校企联合的订单式培养模式

以人才需求和科技合作为基础,以订单式培养为着力点,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现校企双赢。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企业人才引进提供了便利。

3以能力素质提高为核心,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订单式培养为主线,在招生中,实行双向选择,校企联合考核能力,订单式招生;在理论实践与教学过程中,实行模块式培养,半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半年在企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论文研究阶段,一年时间在企业完成论文工作;毕业后订单企业审核并就业。

西安理工大学在水利工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严谨的治学作风,严肃的教学态度,严格的培养管理”的优良传统;我们将不断加强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与实践,依托学校学科和企业优势,构筑高水平的办学平台,实施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模式,注重基础,强化实践,致力于培养扎根西北、敢为人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四关于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思考和建议

我校水利水电学院的这次创新性研究培养模式改革,根据行业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并进而优化培养方案,制定面向企业的课程体系;同时根据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难题,确定论文选题,采取校企联合指导小组模式,指导学生开展论文研究工作,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现了校企双赢。

研究生经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培训具有了就业竞争能力,但由于国家近年来本科生、研究生的招生数量逐年增大,因此就业时本校学生之间竞争也非常激烈。为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可以考虑订单式培养模式。在招生中,实行双向选择,校企联合考核能力,订单式招生;在理论实践与教学过程中,实行模块式培养,半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半年在企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论文研究阶段,一年时间在企业完成论文工作;毕业后订单企业审核并就业。一方面解决了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问题,另一方面缓解了学生就业压力,再次有效实现企业双赢。

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全日制联合培养学位研究生实践单位的政策或资金支持力度,并尽快出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标准及考核方法,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钰,康妮,刘惠琴.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7.

[2]虞翔,汪信,张建宇,夏欢.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和探索[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24):4-77.

[3]崔杰.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几点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6(88):15-20.

[4]张春华,孙鹏江.研究生、大学生就业指导[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9-20,45.

水利工程专业导论第3篇

1.1毕业设计团队的组建

1.1.1教师团队的构建团队培养模式下指导教师团队的构建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不同于传统单一毕业设计指导方式,基于团队培养的水利类毕业设计指导模式转变为团队指导,即由多名水利类专业教师组成教师团队对学生进行指导,有利于实现师资的整合与共享.指导教师团队的组建,应根据选题的类型采取不同的组建方式,一般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科研团队建设比较成熟的院校可选择以科研课题组为毕业设计指导团队;(2)校企合作比较密切的院校可采用由校内水利类各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业导师组成的毕业设计指导团队;(3)科研团队尚未形成青年教师居多的新兴本科院校可由科研兴趣或科研方向相近、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毕业设计指导团队.指导教师团队一般由2-3名不同的学科专长教师构成,以达到优势互补;同时确定1名负责人,负责人由责任心强、专业业务素质高的教师担任,并由其负责组织协调团队内指导教师及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在构建教师团队的同时,也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以老带新”激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生产实践,增加工程实践经验,进而完善教师梯队建设.鉴于我校为新升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占的比重较大,且尚未形成科研团队,故采用后一种方式组团.

1.1.2学生团队的构建学生团队是水利类专业毕业设计团队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团队的组建,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以教师科研团队为背景的毕设团队,该种模式下先由学生自愿报名,然后由指导教师团队再从中选择符合条件的学生进入设计团队;(2)以赛制项目团队及科研训练等课外科技活动团队为背景组建毕设团队,如学校立项的科研训练计划、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学生挑战杯等,以这些课外科技活动项目构建的团队组建毕业设计团队;(3)以学生研究兴趣为基础的自组团队,学生选择团队成员,自己联系指导教师,自己构思项目整体研究思路,该模式下学生参与程度最广的.水利类毕业设计团队一般由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等多学科多专业组成,学生设计团队具体构成需根据项目内容及项目工作量来确定,可以同专业,也可以跨专业、跨学科组建团队,同时安排沟通能力好、责任心强的学生为作为团队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由于学校水平及学生能力限制,我校水利类专业毕业设计团队组建一般是采用前面两种方式进行.

1.2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是毕业设计教学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团队毕业设计的最终效果.好的选题应具有综合性、应用性与创新性,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也能较全面的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在进行团队毕业设计选题时要做好总课题与子课题的设计工作,每个子课题既要符合学校关于毕业设计选题所做的要求,同时各子课题之间要有密切联系,使得以团队毕业设计选题工作较传统方式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一般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以教师在研或刚结题的科研课题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的来源,设计出团队毕业设计选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团队毕业设计课题的新颖度,同时又能较好地反映各学科的前沿技术;(2)以赛制项目及科研训练等课外科技活动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的来源,设计出团队毕业设计选题,课外科技活动的可持续性、综合性强的特点,能调动学生兴趣、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3)以与地方施工单位或设计院所合作的实际工程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的来源,这种选题面向实践项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4)由教师根据生产实际自拟毕业设计课题,该类课题一般多为校企合作的水利工程设计,如水库工程初步设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等.在具体选题时,应根据学生的毕业去向有针对性定制相应课题,同时优化毕业设计课题内容.

1.3团队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与传统毕业设计一样,团队毕业设计其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毕设前期阶段、毕设中期阶段和毕设后期阶段.团队毕业设计需对每一阶段提出具体的任务和要求:(1)毕设前期阶段,以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熟悉课题研究背景为主,总课题负责人组织团队成员进行研讨学习,明确总课题与子课题的关系;分课题的指导教师按要求布置并详细讲解毕设任务,同时要求学生通过集中讨论的形式深入研读学习(.2)毕设中期阶段,团队安排专门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并督促各个子课题的研究进度,学生要定期汇报工作进展;学生每天做好工作日志,同时,指导教师对工作日志给出评语;团队成员要定期进行讨论,尤其是对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共同讨论,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仍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相应的指导教师以毕业设计讲堂的形式进行专题讲解毕设后期阶段,指导教师要督促学生按照学校要求认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可安排一场科技论文写作讲座,以更好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撰写完论文后,先交具体指导教师进行审阅,再由评阅教师评阅,只有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都认可后,才能参加答辩.

1.4团队毕业设计的成绩考核团队毕业设计模式中,学生成绩的评定既要考虑学生个人的贡献和工作水平,又要兼顾学生在团队中的协调配合能力和团队整体工作质量[3].因此,在团队毕业设计中,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团队协作成绩、评阅成绩及答辩成绩4部分组成.团队毕业设计平时成绩根据该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学习态度、纪律、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并由具体指导教师给予评分;团队协作成绩主要由指导教师团队根据学生日常汇报、平时讨论情况、中期评估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论文评阅成绩包括由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评价给予评分,以及由不同评阅老师给出评阅成绩;答辩成绩由答辩教师根据团队成员在答辩过程中的表现给予成绩.上述四方面成绩按一定比例加权得出该学生的综合成绩.

2水利类专业团队毕业设计的实践

南昌工程学院是一所水利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既要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又要体现应用型的特色.其下属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拥有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及荒漠化治理等四个水利相关专业.我校配置完善的专业群为开展水利类专业团队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笔者在多年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一直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毕业设计,不论是本专业的课题,还是跨专业的课题.在此过程中每人负责课题中的一部分,由于课题之间的联系,在做毕设过程中,学生为完成毕设,就需要主动交流、互相讨论,相互协作.以笔者所带的水利类跨专业团队为例,为了能使毕业设计课题更科学,指导教师团队在第7学期初就开始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经过多次讨论,最终确定毕业设计团队的题目为“留金坝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该课题来自工程实践.然后,将大题目拆分为两个子课题,分别为“留金坝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水工设计”、“留金坝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水文水利计算”.同时为方便学生选择,在各子课题下标明难易程度和具体指导教师.通过双向选择,最终组建了学生团队.该团队共有9名学生,3名学生来自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简称水文组),6名学生来自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简称水工组);团队指导教师有2人,由一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师和一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师组成,其中,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师是该项目的负责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老师具体指导3个学生,其课题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留金坝坝址处历史流量资料进行设计洪水及调洪演算,得到留金坝水库设计洪水位及校核洪水位,为水工组坝体设计计算提供数据支撑,除此之外,水文组还需自行编程,实现水文计算程序化.一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师指导6个学生,其课题主要是通过水文组计算出的设计洪水位数据进行坝体设计,包括坝线、坝型的选择、枢纽布置方案比较、溢流坝的剖面设计、非溢流坝的剖面设计、细部构造设计等.由于本次团队毕业设计项目工程大、涉及的专业多,在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团队都安排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如查阅文献、熟悉课题研究背景、专题讲解、撰写毕业论文及毕设答辩等;同时,为督促学生毕设进度,要求学生每周做好工作日志,指导教师每周一对周工作日志给出评语,并现场就毕设做的情况进行提问,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平时通过见面、发邮件或QQ进行指导,解决毕设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通过团队各专业师生团结合作及相互配合,最终该团队较好地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其中,4人毕业设计成绩获优秀,5人获良好.通过这种基于团队培养模式的水利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法,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通过这种团队培养模式,也锻炼了团队中的年青教师,使青年教师指导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总得来说,本次毕业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3结语

水利工程专业导论第4篇

为加强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规范水利专业理论培训工作,根据《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特制定《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培训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为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培训工作提供指导。各地可结合实际,依据《大纲》,灵活安排培训课程,开展培训。

1.1培训目标

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水利行业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改善水利领导干部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增强领导干部专业能力,使水利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同时根据时展要求,不断更新专业能力建设内容,拓宽专业能力建设渠道。

本大纲适用于全国地(市)、县政府分管水利工作的领导干部和省、地(市)、县三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的专业理论培训工作。

1.2水利专业理论知识体系

构建水利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是开展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培训工作的重要基础。根据水利行业的主要职责和任务,结合相关水利学科(专业)内容,水利领导干部水利专业理论的知识体系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水资源管理理论为核心,以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为重点,以领导干部应知、应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本内容,同时注重水利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适当涵盖水利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

水利领导干部专业理论的知识体系分为:水利综合知识、水利专业知识和水利法律法规知识三个部分。

(1).水利综合知识:为水利领导干部需要了解、掌握的综合性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央的治水方针、水利部党组的治水思路及其实践、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水权与水市场理论、国内外水利发展概况及先进发达国家水资源管理经验、我国水资源基本状况、水利建设主要成就、水利面临的主要问题、水利系统组织结构与基本职责、所在地区及流域水资源分布情况等内容。

(2).水利专业知识:为水利领导干部开展业务管理工作所需具备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水行政管理、水利规划计划、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农村水利、水旱灾害及其防治、水污染防治与水环境保护、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水利征地与移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农村水电、水利科技管理、水利经济等领域的基本知识。

(3).水利法律法规:为水利领导干部在水事活动中应掌握的水利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包括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条例、水利产业政策等法律、政策规定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应根据工作需要全面学习掌握相应的水利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分管水利工作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则以学习掌握水利综合知识和水利法律法规为主。

1.3培训课程

水利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建设培训课程体系一览表

类别

课程名称

建议学时

课程类别

水利

综合

知识

1.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治水思路

8

必修

2.水利发展与现代水利

8

必修

3.中国水资源条件及特点

8~12

必修

4.水能资源基础知识

4~8

选修

5.水利水电工程基本知识

4~8

选修

水利

专业

知识

6.水行政管理

4~8

必修

7.节约用水与节水型社会建设

4~8

必修

8.水旱灾害及其防治

4~8

必修

9.水污染防治与水环境保护

4~8

必修

10.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4~8

必修

11.水利工程管理

4~8

选修

12.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4~8

选修

13.农村水利

8~12

选修

14.水利征地与移民

4~8

选修

15.农村水电

4~8

选修

16.水利科技

4~8

选修

17.水利规划

4~8

选修

18.水资源综合管理

4~8

选修

19.水利经济

4~8

选修

水利

法律

法规

20.法律基本知识

4

选修

21.水法律知识

4~8

必修

22.相关政策法规知识

4~8

选修

说明:

(1).根据调研结果,地(市)、县党委和政府分管水利工作的党政

领导干部水利专业理论培训时间可安排为5~7天;省、地(市)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干部的水利专业理论培训时间可安排为10~15天;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干部的水利专业理论培训时间可安排为15~25天。各地可结合实际,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2).教学安排中,课堂讲授可大体占三分之二,研讨交流及结合培训内容进行的参观、考察所占时间以不少于三分之一为宜。

(3).各地区、各单位应根据当地水资源特点和学员需求,适当进行取舍,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1.4培训方式

(1).集中脱产培训。一般采取聘请专家、学者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授课的形式进行。在集中培训期间,可围绕当前水利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讨交流,可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组织与水利工作相关的参观考察活动。

(2).业余自学,统一考试。制定管理和考核办法,鼓励和支持水利领导干部业余自学,并安排有针对性的辅导,然后组织考试(考核)。

(3).远程网络培训。积极组织开发、制作远程培训课件,通过网络等远程培训手段进行培训。

(4).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将以上三种培训方式灵活组合、合理安排培训。

二、课程培训纲要

2.1《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治水思路》

课程名称: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治水思路

课程类别:必修

学时:8学时

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水利领导干部深刻理解中央的水利工作方针和水利部党组的新时期治水思路,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科学内涵,掌握资源水利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认识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水利转变的意义,提高领导和驾驭水利工作的能力。

课程重点: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资源水利的内涵与本质特征;

3.资源水利的保障体系;

4.水权与水市场理论。

讲授内容:

1.资源水利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

2.资源水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资源水利的体制保障;

4.如何认识和理解资源水利的理论和实践给水利发展带来的变化;

5.水权管理基础理论;

6.各地实践资源水利的成功案例;

7.水权交易与建立水市场案例分析。

2.2《水利发展与现代水利》

课程名称:水利发展与现代水利

课程类别:必修

学时:8学时

目的要求:

1.使学员全面了解与熟悉中国水利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客观分析形势,总结治水经验,把握水利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领会中央的水利工作方针,准确把握新时期治水思路,统筹规划好水利发展,做好当前水利工作。

2.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加快实现水利现代化是客观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学习培训使学员系统了解与熟悉水利现代化的内涵,评价方法和标准,了解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的进程,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有效倡导和推进各地水利现代化建设。

重点内容:

1.中国古代、近代主要水工程及其治水思路;

2.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水利建设成就;

3.水利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4.水利发展战略;

5.水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6.实现水利现代化的思想、理论和物质基础。

讲授内容:

1.中国古代、近代主要水工程及其治水思路

1.1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典型水工程;

1.2中国水利史;

1.3中国水利志;

1.4中国古代治水思路。

2.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水利建设成就和基本经验

2.1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水利改革与发展成就;

2.2防洪抗旱减灾情况;

2.3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4农田水利建设情况;

2.5水土保持情况;

2.6水利法制建设情况。

3.水利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

3.1水利发展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

3.2水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4.水利发展战略

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水资源保障作用;

42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探索和基本经验;

4.3形成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发展战略和基本思路;

4.4水资源综合规划。

5.水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5.1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5.2到2010年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具体任务;

5.3大力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作用;

5.4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的重点内容;

5.5加大水利改革力度的主要工作;

5.6强化依法治水、科学治水的重点工作。

6.实现水利现代化

6.1国家现代化与水利现代化关系;

6.2国外水利现代化的经验与进程;

6.3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

水利工程专业导论第5篇

[关键词]《中国水利》 行业媒体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总书记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作为行业媒体如何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研究行业媒体的优势,研究舆论引导的新特点,才能正确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提高行业媒体的引导力、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行业媒体的特征在于对特定行业信息的独有性和专业性,优势在于对专业信息处理的领先性和思想的启悟性。《中国水利》杂志作为指导(综合)类科技期刊,是水利行业宣传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主载体、主平台、主窗口,要在传达方针政策、引领思想意识、交流工作经验、反映社情民意、引导社会舆论、弘扬行业精神、凝聚各方力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关注与行业有关的突发事件、热点焦点问题,提高预判能力,加强前瞻性策划,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主动做好社会舆论引导工作,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一、抓好与水利行业有关的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舆论引导

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出台、重大战略部署的调整,与公众的利益紧密相关,因此在重大方针政策出台前后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水利工作中的防汛抗旱、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等与民生紧密相关,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党和国家领导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频繁发生的严重洪涝干旱灾害,更为党中央、国务院所高度重视。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出台,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高度,提升到有关治国理政、现代化建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统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水利行业媒体必须全面、深入、客观地把中央政策要求原原本本地传达给各级干部群众,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把全社会特别是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更大范围赢得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为推进水利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舆论支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因此,《中国水利》杂志积极调整报道思路,加强策划,全年报道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主线,以政策解读、政策执行和保障、改革措施的实施及社会反响等为主要报道内容,围绕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的一些难点和重点问题,策划举办了《中国水利》杂志专家委员会会议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高层研讨会,并出版了专辑;随后策划了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专题,组织刊登了各地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实施意见、举措及实践;年底又策划了回眸专辑,全面总结一年来各部门各地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围绕中央1号文件这条主线,全年的报道做到有重点、有节奏,形成了宣传的强势,使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发挥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二、抓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突发事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定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从水利行业来说,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一是洪涝灾害,二是干旱灾害,三是地震灾害,四是水污染事故等。这些灾害的发生往往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且与公众利益相关,与民生紧密相连,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的难度也很大。

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行业媒体要发挥好独特的专业优势,用科学的观点、妥善的办法正确引导舆论。近几年对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西南大旱等重大灾害事件的报道,使人们更加认识到行业媒体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独特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民众渴望在第一时间了解真实情况。如何满足广大受众的急切心情?此时此刻,行业媒体要充分发挥掌握相关行业信息和专业技术的优势,用科学的观点和态度,迅速、准确、及时地在第一时间权威信息,让群众正确地理解事件的原因,掌握防治灾害的方法,如此才能避免谣言、流言和谎言的传播,才能稳定人心、稳定社会。如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水利》杂志编辑部及时派出记者跟随水利部抗震救灾工作组深入灾区一线,用记者的亲身感受,在第一时间报道了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当获知灾区急需了解掌握相关的救灾知识、救灾技术后,杂志编辑部依靠行业众多专家的支持和技术支撑,加班加点组织策划了“抗震救灾特别策划”专辑,一方面全方位报道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亲临救灾一线指挥的情况,水利部门参与抗震救灾的行动,鼓舞了士气,坚定了信心;另一方面针对地震造成的水利基础设施的破坏,以及将引发严重的次生水灾害等问题,推出了十多万字的“地震次生水灾害与水问题应对措施”专辑。该专辑在地震后十多天就出版了,并随水利部抗震救灾工作组送往灾区,对指导抗震救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对灾后重建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指导。

堰塞湖这个过去很少出现在新闻媒体上的专业名词,也由于汶川大地震唐家山堰塞湖的出现而备受人们关注,且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作为行业媒体,要用专业的声音,专业的报道,科学正确地引导舆论。对地震造成的堰塞湖如何处置,有什么危害,重点应如何防范等问题,杂志编辑部及时组织策划了“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技术”专题,刊登了《巨型滑坡堵江堰塞湖处置的技术认知》《唐家山堰塞湖应急疏通工程关键技术》《唐家山堰塞湖形成机制及应急处置工程措施研究》《堰塞湖溃坝风险及其影响分析评估》《唐家山堰塞湖水文监测及灾后重建的思考》《MiWAVE系统在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实时监控中的应用》《堰塞体的加固与开发利用技术》等文章,请专家进行解答,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意见和建议,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地震灾害及其次生灾害,以及灾后处理的关键技术。随后杂志编辑部又组织策划了灾后重建专题,请专家特别是深入一线的专家对灾后重建提出许多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三、做好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

对于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要主动把握好引导的时机、节奏和力度,要抓住关键点。如三峡工程建设直至投入运用以来,一直备受公众关注,特别是近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自然灾害,引起社会公众对三峡工程的热议和质疑。对三峡工程质疑的焦点、关键点是什么?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认为长江中下游的干旱是修建三峡工程造成的,二是怀疑三峡工程的论证是否科学,三是三峡工程修建是否会引发地震,四是三峡工程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和效益。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究竟如何?应该怎样认识和看待三峡工程?对于这些问题,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十分重要。《中国水利》杂志发挥对行业情况熟悉,有众多水利专家支撑的优势,在2011年第12期策划推出了“如何认识和看待三峡工程”专题,请曾经参与三峡工程论证的水利部长江委员会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从战略高度回顾了三峡工程的科学论证及民主决策过程,如对库区滑坡、水库淤积、泥沙、濒危水生物种保护和洪水下泄等问题在论证过程中是如何考虑的,有哪些对策措施等。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用三峡水库加大下泄水量,对缓解长江中下游旱情起到很好作用的事例解答了人们的疑惑。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厚群是抗震结构研究的专家,从水库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说明汶川地震与三峡工程没有关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祖煜、陈楚汉,中国工程院院士朱伯芳、陈志恺、韩其为等从各自研究的领域充分说明三峡工程修建后所发挥的作用和效益。院士、专家有理有据的论述及观点,从正面回答了公众的质疑,起到了较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近几年来,大坝与生态的问题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也提出了许多质疑。水电开发、大坝建设在给社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某些负面影响。如何正视这个问题,如何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促进环境友好、对社会负责和经济可行的水电发展,促进人水和谐相处?《中国水利》杂志策划了“水电与可持续发展”专题,采访了联合国和世行官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专家、学者,客观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舆论引导方面也发挥了独到的作用。

实践证明,行业媒体要发挥好独特性和专业性优势,以理性的、建设性的、负责任的态度把握和处理各类事件,才能始终站在引领行业宣传报道的时代潮头,始终站在行业宣传报道的制高点上,用正确的舆论引导服务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跃捷. 把握舆论引导特点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新闻战线,2008(10).

[2] 舒斌,杨国炜. 把握重点热点 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中国编辑,2009(1).

水利工程专业导论第6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利于构建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结合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实践平台、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结合专业认证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体系。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育质量;农业水利工程;教学体系

【基金项目】

本文系石河子大学校级教学项目“农业水利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成果。

目前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得到了整合和提高,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以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成人教育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一支专业水平较高、师资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理念先进、目标明确、规范合理、操作性强;办学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绩显著。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培养高素质专业性新型人才提供了平台。结合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也进一步完善。

一、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证培养目标

按照石河子大学要求,每四年一次进行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评价,同时对培养目标进行全面修订,在四年的实施过程中可进行微调,评价与修订过程由学院、大学两级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同时着重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经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水利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及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农业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技能。

二、结合认证标准,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设置,能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由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资深教师完成,有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等课程计60余门课。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16.7%,学生在从事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法律、伦理、经济、环境等各种制约因素;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占总学分的29.8%,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2.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与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其他实践环节等,其中毕业设计(论文)不少于12周,课程实验8~16学时,课程设计一般安排1~2周。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包含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毕业实践教学三部分。课程实验包括物理实验、水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测量学实验、电工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灌溉排水工程学实验、水工模型实验、节水灌溉实验、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验等;课程实习包括测量实习、水文实习、水文地质实习;课程设计包括水文学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水土保持学课程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课程设计、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等;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还包括其他实践环节,如:工程技能训练、科技方法训练、科技创新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结构模型制作大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等。

3.毕业设计(论文)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占总学分的16.7%,毕业设计(论文)选题90%以上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选题。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题目以所学农业水利工程知识为基础,同时结合生产科研项目开展,进行综合训练;也进行涉及本专业的有关研究热点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分为5个方向:农业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设计、灌区水利工程设计、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专业相关热点问题研究(论文)。

(2)内容。

由水利工程系负责组织毕业设计的选题论证、文献调查、技术调查、设计或实验、结果分析、写作、绘图、结题答辩等,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3)指导与评价。

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材料,包括设计选题指南、设计任务书、设计开题报告,反映指导教师指导与管理过程的材料: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记录等齐全。结合生产项目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由教师与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等企业专家共同指导,答辩时有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参加。

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平台建设

为了满足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学院在校内及校外相关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专业教学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先后与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三峡培训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新疆兵团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目前形成了灌溉工程实习基地、水文实习教学基地、蓄水引水工程实习基地、科研试验实习基地、水管单位实习基地、设计单位实习基地等10多个实习基地,每年可容纳200人左右学生进行课程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四、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按照“以人为本、全程保障、以评促建、提升内涵”的原则,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学院主管教学领导负责,由水利工程系进行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材、教案、讲稿审定,同时对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实验、实践等环节进行质量考核。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每4年进行一次调整,每年进行微调;教学质量评价由大学教务处和学院组织实施,分为学生评教、大学督导评教和教师同行评教,每学期评教1次。统筹协调教学管理,抓标准、抓评估、抓建设,构建了教学评价与管理并行的质量保障运行机制。

1.教学质量体系

科学构建了目标与过程并重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由目标、组织、管理、评价反馈、保障五个子系统组成闭环,通过校院两级管理、两级督导、校院系三级保障模式有效运行,形成良性循环,对各教学环节提供了全面质量监控和质量保障。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形成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学校实行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以来,坚持对各院系本科教学工作实施年度考评,形成了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2.教学评估体系

学校和学院构建了学生、教师、领导、督导“四位一体”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质量评估。采用督导专家、领导听课检查、教师互评、学生评教、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手段和途径,及时广泛地收集教学质量信息,实施公开、公平、公正的教学评估,全面监控教学质量状况。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在对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关键点上给予了重点监控。例如,在严把教师教学关方面,严格执行教师开新课和新开课的试讲制度,始终坚持对青年教师实行助课、听课和试讲制度,有效促进了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课堂授课方面,建立了学院领导、专业带头人、督导组成员听课制度,严格规范教师的课堂授课行为,并利用课堂教学检查、专家听课、学生评教等手段及时监控教师的授课情况。

作者:吕廷波 李明思 何新林 单位: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倪福全,李昌文,马荣朝,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64-166.

[2]陈元芳,李贵宝,姜弘道.我国水利类本科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3,(2):25-27.

水利工程专业导论第7篇

1.1完善教学体系

在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增加第二课堂模块.通过第二课堂的培训与竞赛,培养专业兴趣、提升专业理论、提高动手能力.第二课堂包括两部分,即专业技能培训与竞赛和综合技能培训与竞赛.专业技能的培训与竞赛:测量、制图技能是当前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要求,而力学是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纵深发展的基本功底.因此,加强工程测量、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社会需求有积极帮助.综合技能培训与竞赛,企业往往需要引进“上手快”、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所以,通过本科教育阶段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大势所趋.为此,通过水工建筑物设计与模型制作竞赛、水利工程模拟招投标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专业理论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1.2充实教学内容

1.2.1专业实践模块

①认识实习基地建设:根据教学目的,以已建典型水利工程为平台,针对性建设认识实习基地.比如:为使学生认识水利枢纽及其建筑物组成、功能及布置,认识水电站枢纽建筑的组成及布置,以刘家峡水电站为认识实习基地;为使学生认识典型输水建筑及其功能及布置,以甘肃引大入秦工程为认识实习基地;为使学生认识河岸式取水枢纽的布置及建筑物组成,认识高扬程灌溉工程,以甘肃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为认识实习基地.

②课程设计题库建设: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工钢结构、水能规划、水工建筑物、水电站等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几门主要专业课,为规范这些课程设计,提高教学效果,设立课程设计题库.题库的建设力求与理论教学知识点紧密结合,各课程设计题目的数量,按照与学生比例1:10确定.

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设设计水力学等六门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试验项目9个,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渡槽排架施工、引水枢纽水工模型综合性实验、不同进水条件下泵站进水流态的观测、土的物理性质的综合测定、土的物理性质的综合测定、土的三轴实验、土的击实实验、水工建筑物消能实验、水库调度模型实验.

1.2.2综合实践模块

①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建立管理、施工、监理、设计四模块相结合的生产实习基地.各模块以三个以上的单位或工程为平台,与生产单位签订培养协议,制定教学大纲,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实践教学.管理模块:主要用于认识实习,解决学生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利工程枢纽组成、各种枢纽建筑物形态及功能的感性认识.安排在第四学期末和暑假进行,为期2周,该模块教学以认识实习列入教学计划.学生以30~40人为一组,参观3~4个已建成典型水利工程,认识水利枢纽的整体布置,初步了解流域水资源规划及各种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功能.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听讲座的方式,了解实习工程(包括所在流域)的基本情况(1天);第二阶段工程实地参观学习,由带队指导教师和基地指导教师共同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讲解(7天);第三阶段学生汇编实习报告(2天).施工模块和监理模块:主要用于生产实习和大学生科研训练,施工模块也可用于毕业设计.学生直接参与施工或监理工作,亲历施工过程.安排在第六学期末和暑假进行,以生产实习列入教学计划,为期4周,学生以5~10人为一组,在1个在建典型水利工程参加施工生产或施工监理工作.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听讲座、阅读设计图纸和有关文献,认识工程并明确生产任务和工作要点(3天);第二阶段工程实地从事施工或监理工作,在基地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加某一分部工程的施工或监理,培养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21天);第三阶段学生汇编实习报告(4天).设计模块:主要用于毕业设计,学生在企业项目负责人的指导下,参与工程项目设计,学会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制定技术方案.安排在第七学期16周后及第八学期进行,为期15周,本模块有两种运行方式.方式一学生以20~30人为一组,派到实践基地(设计院)参加工程设计,设计院根据生产需要,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担任指导老师,指导设计工作,完成毕业设计;方式二设计院将设计项目的部分工作委托到学校,由老师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工程设计,同时按照学校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毕业设计.建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为一体的实习教学基地,对学生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系统培养,改变传统的专业技术的单一培养方式,以适应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的需求.

②毕业设计教学毕业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毕业设计应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格、认真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涉及面宽毕业设计题目变化众多,分水能规划、坝工、水闸、水电站建筑物等四大类分别建立毕业设计题库,编制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按照一人一题的原则开展教学.在毕业设计的指导上,提倡校内外联合指导模式.即教师和学生走出校门,结合生产搞毕业设计,参加一些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实现“真题真做”.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在生产第一线上经受了实战的锻炼,对树立正确的设计观点和培养严格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有所帮助,理论进一步联系了实际,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同时,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思想和政策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自学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结合生产进行毕业设计是有积极意义的.此外,传统的毕业设计指导方式是将学生分配到各个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单独指导本组学生.这种方式最大的弊病是有些指导老师专业面较窄,而毕业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学活动,需要贯穿本科学习期间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多门课程的知识,专业面较窄的老师,要指导需要系统的知识才能够完成的毕业设计,显得捉襟见肘.为此,模拟设计院的各个专业,成立由测量、地质、水文、水工、施工、造价、制图老师组成的指导小组,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可以扬长避短,使本环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