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水利信息化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9-11 21:59:06
水利信息化论文

水利信息化论文第1篇

1.1在设备管理上思想比较陈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主要面临的问题就是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跟不上新技术和新设备发展的速度,设备和技术更新换代后逐步的应用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观念的陈旧难以真正的接受先进的管理经验。设备管理人员承担着生产与安全的责任,如果不深入现场及时掌握工程设备的运行信息并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就很难把工程设备的竞争能力提高起来,也就使得设备管理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

1.2工程施工与设备管理严重脱节设备管理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在大量的调查论证之后发现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生产组织经营和设备信息管理上不能有效结合。首先是在施工组织上缺乏设备管理人员的参与,第二点作为生产管理者也很少去考虑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情况,在只考虑生产的情况下做出的施工计划与设备管理的要求存在偏差。在设备管理中不能只注意购置、出厂及检验等表面性的资料,也要根据实际生产中设备的运行状况作出具体的分析,达到全面的设备管理要求。

1.3不能很好的落实管理职责作为室外作业大部分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都存在工程量大、工期紧张的困难。施工企业面对这样的恶劣条件还必须遵照国家相关的法规去制定和完善施工设备管理的相关措施并加强技术上的提高,这些虽然苛刻缺失必要的。但是现实情况却是缺乏管理责任的落实,设备的管理人员在设备管理中没有明确的责任,因为没有相应的责任心难以让他们去把设备保养的问题重视起来,难以使设备的寿命得到延长。

2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要科学合理

2.1前期管理模块设备信息前期管理主要包括采购、验收、供应商和采购合同等几项内容。设备管理的工作人员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并从中快速读取审理与审批、采购与合同签订等方面的信息,使设备信息方面查询并实现共享。

2.2台帐管理模块设备的台帐管理包含设备标识卡、设备租赁与报废、变动预防措施等几个主要模块。

2.3运行和维修管理模块运行和维修管理模块的基础是日常维护与保养,主要就是对单体设备的审核与信息统计,详细记录下设备保养周期和运行时间,并可以根据保修时间设置报警系统定期警示使用者对设备去进行维修与保养,同时也可以详细的了解到常见故障的分析结果和解决措施,根据以往的经验及时的把故障排除,保障设备正常运转。此外,为了实现对工作人员对日常设备管理工作的知道和即时向上级反馈精确数据的需要,不仅要分析系统数据库中的档案数据更要分析其中的运行数据,大致上有以下几个方面:对比设备管理技术和费用指标以及设备机型、设备的使用周期和使用费用、设备的维修费用预测和事故情况,通过对上述几方面内容的分析,可以使管理人员清晰的明白不同类型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投资的效益,从而更好服务于为企业的发展战略。

2.4配件的管理方块对配件的入库与退货、盘点与查询以及报废等缓解进行全面安排配置是配件管理模块的内容。由于配件的库存涉及到大量资金,管理人员不得不面临着合理降低资金的难题。所以,库存管理预警设施和储存评价方面的机制应该加以设立,从而能够动态分析库存和计算机设备配件情况,根据库存制定合理的使用计划得以实现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的目的。

2.5特殊设备管理模块工程设备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基础数据的报表与统计、数据的查询、管理和运转等构成了特殊设备管理模块。经过对上述内容的协同,不同设备信息入库、维护的及时性得以保障,同时还可以达到使设备的即时运行情况和相关信息被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了解的效果。

2.6文档资料管理方块文书档案、设施档案和技术档案三者共同组成了文档管理,而针对设备实行该管理意义重大。实行对三者的统一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实现数据管理的及时性,同时还能使设备各种报表如消耗报表、明细报表自动生成。这样的话,由于报表可以依据一定的规则自动生成,月尾或年末需要统计设备的台班、配件、耗料时可以大大减轻管理人员的负担。

3设备信息系统的优越性

设备信息系统能把公司的资金、物资和信息通过工作程序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公司各方面如维修、工作管理、管理统计等的需要均得以实现,还满足了不断改进和优化设备管理工作的需要。

4结束语

水利信息化论文第2篇

信息化是水利工程管理系统运行的最主要特点,从水利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规划设计与建设运营是影响管理的核心要素。由于上述两者在不同阶段涉及到不同的利益主体,因此所涉及的信息化水平也不尽相同。对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而言,系统必须包括工程资金使用、工程预期效益等内容,实现跨组织、跨地域的运转与协作的基础性内容。水利工程中各个要素是相互独立但又相互影响的,信息化系统必须满足管理重点的发展趋势,涵盖组织管理、资源调配、效益分析等多方面内容。

2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设计讨论

水利工程管理围绕建设组织、社会群体(居民及企业)、政府部门三方面开展,本文以此为基点,提出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业务应用层、服务层为主题的计算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

2.1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是信息化系统的基础,本文中基础设施层主要分为网络设备管理与公共设备管理。对其中具体功能要素进行统计。信息、远程登录管理、自动化办公、工程数据统计是基础服务层的主要功能类别,同时,为保证虚拟网络与可以将园区(施工地)网络与外部网络进行整合,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通信设备(外部网络)为中心建立通信设备与服务器、计算机设备的单向联系,在保证能接收信息的同时保证系统安全。

2.2数据资源层

数据资源层主要用于存储、管理系统中的各项数据资源,并通过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数据之间的交换、流通。数据资源层是提供数据支持、协调各项数据关系的关键,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享。在建立数据资源层中,首先要对基础设施层提供的数据(网络资源、数据库硬件资源)进行物理集中,并在数据资源层将上述两者进行逻辑集中,通过结合两者建立独立的数据层;其次,当数据层建立之后,建立数据资源储备(备份)系统与在灾难恢复机制;最后,完善建立管理系统与数据交换系统的数据接口,为数据连接奠定基础。

2.3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属于集合应用系统,通过向用户提供需求数据,并提供可实现水利工程信息交换流通的工作平台实现业务的功能。在建立业务应用层过程中,应根据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业务要求,动态管理、升级应用系统。本次研究中业务系统主要由多个异构平台组成,其数据流通、共享主要由数据资源层实现。从业务应用层的具体功能来看,主要应用于设计勘察、施工进度监控、基础资源调控等与水利工程建设内容相关的内容。同时,质量监督、信息管理、跟踪管理等内容也可由业务应用层实现。

2.4服务层

服务层主要包括客户登陆窗口、流动信息服务管理、信息交流等内容。服务层主要功能为对应用系统身份识别信息、流通管理信息进行剥离、重构,为客户实现单点登录、多种应用提供可能。同时,对信息集成,向组织与合作伙伴信息,提供系统远程应用。办公自动化和工程案例知识管理等功能都可以基于此平台实现。

3结语

水利信息化论文第3篇

论文摘要:中国水利在过去二十多年信息化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当今计算机、通信、网络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实现中国的“数字水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一、水利信息化发展分析

水利行业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同时也是信息十分密集的行业,其信息化工作开始于“七五”期间,至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相对滞后

水利工作的三大任务是防治洪涝灾害,解决干旱缺水和治理改善保护水环境。主要表现在未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及信息化的质量还不能适应水利现代化的需要。

(二)对信息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水利系统的干部和职工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有一部分员工对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机制,水利信息化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甚至部分单位还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

(三)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

当前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表现为:(1)从事水利信息化规划的相关人员对IT技术发展把握不够深,大量信息化应用建设刚刚完成就成了落后产品。此外,整体性规划的不完善或实施不利而导致各个系统的兼容性差,信息流不畅,致使信息化的大量投入所建设的仅是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孤岛”。(2)从事水利信息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相关机构对行业应用理解不够深,造成了水利信息化产品的易用性、实用性差,甚至无法推广或交付使用。(3)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条件不足。水利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本身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在水利系统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

二、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数字水利”是一个以空间信息为基础,融合各种水文模型和水利业务的专业化系统平台,是对真实水文水利过程的数字化重现,它把水活动的自然演变搬进了实验室和计算机,成为真实水利的虚拟对照体。它是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三、水利信息化的实施

(一)数字水利应用系统组成

数字水利应用系统主要由采集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表示层、接口层、支撑层七个部分组成。1、采集层。水利信息化系统是建立在信息基础之上的,而这些信息的获得需要通过不同手段和措施;这些获得信息的手段和措施以及相应的采集点就组成了采集层。2、网络层。网络层为信息共享和数据传输提供基础,网络的建设一般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公网和专网相结合的方式。3、数据层。数据层通过建立所有与水利相关的数据的模型或结构,使应用层能够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得各种水利信息,产生各种水利应用。4、应用层。应用层建立在数据层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各种应用模型如洪水演进模型、排水模型等,提供水利行业的各种应用功能。如水利信息服务、统计分析、虚拟仿真、预报决策等。5、表示层。表示层以浏览器为载体,直接向从事水利的各级人员提供其所需要的相关功能或信息服务。6、接口层。接口层通过向各级水利系统提供网络接口、数据接口和系统接口使各类信息得到充分共享,各级水利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形成“数字水利”。7、支撑层。支撑层通过相关的标准体系以及最新的技术,保证整个系统安全、稳定、有效的运行。

(二)决策支持系统

根据水利工作的实际情况,水利决策支持系统包括:

1、防汛决策支持系统。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是保障防汛抗洪工作有效和科学的前提条件,可以利用遥测数据、遥感图片等进行相应的暴雨预报、洪水预报、洪水调度等工作,提前为防汛抗洪工作做出指导性的预报、预警措施。洪水不仅是灾害,其调度使用已成为水资源研究的新课题,是“资源水利”的重要组成。2、抗旱决策支持系统。抗旱决策支持系统有两类数据源,一是遥感数据源、另一类是旱情监测站采集的旱情信息数据。抗旱决策支持系统在遥感图片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可以快速、准确的获得同一时期内大范围的土壤含水量信息以提供第一手的辅助决策资料,同时,也可以根据地面旱情固定、流动监测站采集的地下水埋深、土壤含水量、土壤温湿度等数据,作为区域遥感数据校正的参考。

3、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是在水资源数据库及地理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评价水资源量、预测水资源量、对水资源进行优化管理和科学调度。

4、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是在水环境数据库及地理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评价水质、预测模拟水质变化、计算水环境容量、控制规划污染物总量。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将成为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重要依据。

5、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是建立在水土流失数据库和地理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水土流失评价及治理数学模型技术,采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思想建立水土流失模型库,为水土流失的评价及预测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该系统与实时水保监测系统的集成将为保障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科学性,并指导水保工程的规划和实施。

水利信息化论文第4篇

水利行业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同时也是信息十分密集的行业,其信息化工作开始于“七五”期间,至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相对滞后

水利工作的三大任务是防治洪涝灾害,解决干旱缺水和治理改善保护水环境。主要表现在未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及信息化的质量还不能适应水利现代化的需要。

(二)对信息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水利系统的干部和职工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有一部分员工对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机制,水利信息化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甚至部分单位还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

(三)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

当前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表现为:(1)从事水利信息化规划的相关人员对IT技术发展把握不够深,大量信息化应用建设刚刚完成就成了落后产品。此外,整体性规划的不完善或实施不利而导致各个系统的兼容性差,信息流不畅,致使信息化的大量投入所建设的仅是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孤岛”。(2)从事水利信息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相关机构对行业应用理解不够深,造成了水利信息化产品的易用性、实用性差,甚至无法推广或交付使用。(3)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条件不足。水利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本身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在水利系统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

二、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数字水利”是一个以空间信息为基础,融合各种水文模型和水利业务的专业化系统平台,是对真实水文水利过程的数字化重现,它把水活动的自然演变搬进了实验室和计算机,成为真实水利的虚拟对照体。它是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三、水利信息化的实施

(一)数字水利应用系统组成

数字水利应用系统主要由采集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表示层、接口层、支撑层七个部分组成。1、采集层。水利信息化系统是建立在信息基础之上的,而这些信息的获得需要通过不同手段和措施;这些获得信息的手段和措施以及相应的采集点就组成了采集层。2、网络层。网络层为信息共享和数据传输提供基础,网络的建设一般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公网和专网相结合的方式。3、数据层。数据层通过建立所有与水利相关的数据的模型或结构,使应用层能够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得各种水利信息,产生各种水利应用。4、应用层。应用层建立在数据层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各种应用模型如洪水演进模型、排水模型等,提供水利行业的各种应用功能。如水利信息服务、统计分析、虚拟仿真、预报决策等。5、表示层。表示层以浏览器为载体,直接向从事水利的各级人员提供其所需要的相关功能或信息服务。6、接口层。接口层通过向各级水利系统提供网络接口、数据接口和系统接口使各类信息得到充分共享,各级水利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形成“数字水利”。7、支撑层。支撑层通过相关的标准体系以及最新的技术,保证整个系统安全、稳定、有效的运行。

(二)决策支持系统

根据水利工作的实际情况,水利决策支持系统包括:

1、防汛决策支持系统。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是保障防汛抗洪工作有效和科学的前提条件,可以利用遥测数据、遥感图片等进行相应的暴雨预报、洪水预报、洪水调度等工作,提前为防汛抗洪工作做出指导性的预报、预警措施。洪水不仅是灾害,其调度使用已成为水资源研究的新课题,是“资源水利”的重要组成。2、抗旱决策支持系统。抗旱决策支持系统有两类数据源,一是遥感数据源、另一类是旱情监测站采集的旱情信息数据。抗旱决策支持系统在遥感图片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可以快速、准确的获得同一时期内大范围的土壤含水量信息以提供第一手的辅助决策资料,同时,也可以根据地面旱情固定、流动监测站采集的地下水埋深、土壤含水量、土壤温湿度等数据,作为区域遥感数据校正的参考。

3、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是在水资源数据库及地理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评价水资源量、预测水资源量、对水资源进行优化管理和科学调度。

4、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是在水环境数据库及地理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评价水质、预测模拟水质变化、计算水环境容量、控制规划污染物总量。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将成为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重要依据。

5、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是建立在水土流失数据库和地理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水土流失评价及治理数学模型技术,采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思想建立水土流失模型库,为水土流失的评价及预测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该系统与实时水保监测系统的集成将为保障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科学性,并指导水保工程的规划和实施。

6、水利综合会商系统。水利综合会商系统集中展示上述各种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的关于防汛、抗旱、水资源、水环境、水土保持等数据,为水利部门主管领导提供集成的会商环境,便于会商人员迅速地作出科学决策,下达会商命令,以预防或尽量减少未来可能造成的各种损失。

总之,“数字水利”是未来中国水利事业发展的方向。只有在各种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水利行业特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水利”工程,才能更好更快地使水利事业服务于社会;“数字水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行业进行紧密配合,才有可能达到目的;“数字水利”是一个开发动态的概念,也就是说“数字水利”必然要运用随时出现的相关新技术,这样才能确保“数字水利”工程的技术先进性。

水利信息化论文第5篇

1水利信息化建设呼唤新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

水利信息化中的各类建设项目,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其中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本身就是研究课题,因此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又具有“科研项目”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很容易被当成“科研项目”按照传统的项目攻关、鉴定、报奖的老套路去运作,项目完成评奖之后,其运行维护和升级换代过程中的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则无人问津,从而导致建设单位陷入困难境地。另一方面,按照传统方式运作的“科研项目”在攻关和实施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科研成果,常常被束之高搁,不能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有效地服务于市场的需要,这种尴尬局面我们大家都并不陌生。

众所周知,在IT业界、信息化建设、计算机应用这些高科技领域中,硬件、系统、软件等方面都有许多共性,具有较大范围的技术复用性。而类似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如果各地区各部门仍然各自为政各行其事,必然造成大量的重复科研和重复开发,规范化和网络信息的兼容性将更为突出,这对于水利信息化大系统来说,很难达到系统整体最优。也有专家认为,信息化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个“过程”。从行业系统来说,的确应该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由许多单个“项目”或子系统构成的,因此本文所讨论的仍然局限在“项目”的层次上,“过程”的概念太大,暂且回避。

实际上,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既是“科研项目”,又是“建设项目”。我们如果按照后者去思考,就有可能走出“科研项目”的管理“误区”,实现“建设项目”的预期目标,完成汪恕诚部长“以水利信息化带动和促进水利现代化”的既定任务。为了不至于使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陷入传统“科研项目”的老套路,我们需要的是“科研项目”管理思想的再创造,管理模式的新探索。

2开发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软件产品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水利信息化不论是“项目”还是“过程”,都必然涉及到许多具有行业和专业特色的软件系统或软件产品的开发,实践告诉我们,开发这些系统或产品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2.1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应用软件产品需要探索新路

水利行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涉及面宽,专业众多。水利信息化的内容十分广泛,建设项目的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就连一些用于常规勘测设计的专业性应用软件,也让许多实力雄厚的软件公司颇感头疼。我们知道,专业性应用软件,一方面是开发难度大,投入大,风险大,失败率高,不懂专业技术的程序高手是写不出象样的专业应用程序的,而专业水平很高但却玩不转计算机的工程技术专家仍然无能为力;另一方面是专业应用软件的用户群有限,并不象操作系统、字典软件、办公软件、字处理软件等通用软件,有庞大的用户群可以很快收回开发投资。因此,聪明的软件企业很少有胆量投入此类软件的开发,许多目前用于生产的专业应用软件,基本上是专业技术人员自行开发,自编自用,很少能形成规模化的商品软件。这些软件的系统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和用户界面等等方面都很难达到商品软件的水平。

不理解专业技术的计算机高手或软件公司开发专业应用软件这条路很难走通,这一点不会有更多的异议。另一条路是专业技术人员与计算机程序员相结合来开发专业应用软件,这是一个很容易被许多人接受的但却并不一定是很成功的结合。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实例经验,效果并不理想。这样的结合用一个并不恰当的比喻:语言文化习惯思维都各不相同的跨国婚姻,在某些情况下是成功的,但失败的也决不在少数。

工程技术人员知道(但计算机程序员并不知道),工程技术语言具有一定的“揉性”,例如在结构稳定性计算中,边界条件、计算参数、物理模型、数学概化、设计原则、计算理论、规则标准、工程经验、分析方法等等,都具有一定的可变性或柔韧性,甚至对某些重大技术问题的把握还很可能因人而异,这就让程序员很难理解。而计算机语言则是“刚性”的,在程序编写中错一个字符,计算机就会拒不执行!当然,优秀的程序员有办法解决此类问题,但关键仍然是对所要解决问题的对象能够透彻理解。

的确如此,虽然开发此类专业应用软件具有很高的工程科研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但却没有专业化的软件队伍系统地推出公认的拳头软件产品,这就是专业应用软件的尴尬。弥补这一奇怪现象的根本途径是探索新路,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2.2实践证实并不理想的开发专业软件产品的解决方案

国内一家颇具名气的勘察软件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与笔者交流时,提出了一个“三结合”的解决方案:一个专业技术人员,一个计算机程序高手,一个专业与计算机之间的协调人员(专业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之间的“翻译”),以这样的三人结合形式的开发小组或开发团队来完成专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可以弥补专业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之间的结合缺陷。想法很好,也有新意,但效果如何?笔者却不敢恭维。

笔者曾经参加过几次日本专家咨询中国大型水电工程的专题技术研讨会,会上的日文翻译员对于常规应酬性内容的翻译没有任何困难,但一涉及到专业技术性问题就很难翻译出双方都较为满意的效果,中日技术人员之间只好改用互相都较为憋足的英语对话,或者干脆互相在黑板上写繁体汉字来表达专业概念。这里我们不可能要求一般翻译人员在专业技术上达到专家级水平,然而达不到专家级水平又无法理解专家们的技术和学术思想,当然就不可能用不同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翻译的尴尬。如果翻译在专业技术上达到了专家级水平,这时翻译本身就是专家或专家本身就是翻译。

因此,这里的“三结合”的关键是“翻译”,一旦“翻译”的素质可以达到专业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都很高的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和计算机程序员就有可能被“翻译”所替代,这样的“翻译”就是我们梦寂以求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实际上在各行各业都有,用于生产中的各类专业应用软件,很多就是此类人才开发的,只是这些人才较为分散,难以形成团队气候,更难以达到专业化商品化系统化规模化的水准。

2.3以项目带动产品的思想为开发专业软件产品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以项目带动产品”的思想,听起来有些别扭,因为许多企业都是以产品为主,国内外成功的高科技企业也多以自己响亮的拳头产品为立足之本。微软有Windows和Office系列产品,金山有wps、“词霸”和“毒霸”等产品系列;联想则有占足够市场份额的硬件产品系列。这就固定了人们对企业以“产品为主”的习惯概念。

其实,也有完全依赖于“项目”的企业,例如建设施工企业,没有建设项目,施工企业就不能生存。勘测设计企业也是以“项目”为生存空间的企业。

以项目带动产品的思想并不是我们今天的发明,早已有许多成功实例。熟悉GIS领域的IT业界人士都知道美国的MapInfo公司,她的MapInfo产品系列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遍及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水利水电行业也有MapInfo的用户,北大方正的MapInfo事业部即为与该公司共同组建的MapInfoChina。而MapInfo最初就是几个大学生的毕业课题(也可以说是项目)。类似的学生级别的课题(项目),后来成为“产品”的成功实例,在国内外的高校和科研单位中还有许多。

“项目”还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带动高科技市场。著名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995年在丹江口召开的工程地质勘察大纲讨论会上,作出了勘察资料全部进入计算机的明确规定,随后的中间技术讨论会、工作检查等环节,均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执行。几年之后,沿线参加该项目的五省市区的勘察队伍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大大地上了一个台阶,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专业应用软件“产品”。

将整个水利信息化建设看成是由许多“项目”所组成,这一“项目”思想,可以使我们逃离专业软件产品的尴尬境地。因为在实施众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先前项目的许多科研成果可以用于后续项目,建设中的许多软件产品也具有较大的复用性,同时再将专业软件的投入与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需求相结合,就可以归纳、提练、概括和总结出优秀软件产品,再经过深加工,进一步开发出通用性强、功能齐全、符合行业标准、满足专业需求的专业软件精品,造就出水利行业真正的专业软件产品供应商,这就是走出科研项目的误区,解决专业应用软件的开发难题,既完成了项目建设又获得了软件精品的全面解决方案。

3水利信息化建设呼唤专业化的建设队伍

按照“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同样也应该遵照规划设计、批准立项和实施建设等建设程序,有别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是更为强调升级维护、技术培训、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显然,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要求的建设队伍,完全有别于承担“科研项目”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也有别于大众化的计算机公司,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具有科研实力和熟悉水利行业特点的综合性IT企业。

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由通常的IT商家提供全面服务,但存在的问题是,企业本身对信息化不很懂行,又没有一家中立的评测或咨询机构来为企业信息化诊断把脉,而众多对情况各异的企业并不是很了解的IT商家,声称要为企业信息化作贡献,企业仍然疑虑重重,担心被那些不太正经的IT商家蒙骗。只有对企业特色有充分理解,能为企业提供持续性的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企业信息化的速度和质量才可能有保证。

行业信息化的要求远远高于企业信息化,更需要深刻理解行业特色的专业化IT企业担此重任。这样的IT企业,将信息化建设项目甚至科研项目,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为建设单位解除了项目建成后的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的后顾之忧,满足建设单位的需求,适应了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特色,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著名IT评论家方兴东年初在《计算机世界》报撰文《信息化规划害死人?》指出,信息化的最核心价值是规划,信息化的重要内涵是市场化。在传统体制和机制下产生的信息化规划,被方先生辛辣地批为“八股文”。显然,闭门造车是肯定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走市场化的道路,呼唤最优秀、最熟悉行业应用的专业IT企业共同竞争,降低风险。

4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专业化IT企业应运而生

笔者近年来与一些从事水利信息化建设的IT企业界朋友交流思想,互相有所启发,,也有共识。98大洪水后,水利建设投入巨大,本身就构成了巨大的市场。水利信息化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这又是一块巨大的高科技市场。一些对市场较为敏感的先知先觉者,早已抢先一步,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专业化IT企业便应运而生,这正是市场的力量。

协作网的合作伙伴东方世纪金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水科技”)就是一家先知先觉的IT企业。金水科技的前身是2000年3月由贵州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出资1000万组建的贵州东方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这家企业的发展和优势,本刊已经作了连续报导,目前公司总部已进驻北京,贵州东方世纪作为公司本部继续在贵州发展。

根据笔者的系统性思考和与公司高层领导的广泛交流,金水科技的优势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技术和人才优势

贵州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贵州省院)是国家建设部发证认可的水利行业的综合甲级院,当然具备承接大型水利勘测设计项目的资质,其工程技术实力是可信的,这是金水科技公司的专业技术支撑。贵州省院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长期重视计算机技术在行业专业中的应用,制定了一整套鼓励和奖励专业软件开发应用的政策办法,极大地促进了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激励和造就了一批玩计算机的工程技术人才,这正是本文前述的工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除此之外,由于金水科技企业体制上的优势,完全可以通过招聘而聚集更多的各类优秀人才。金水科技与科研、高校结为合作伙伴,整合了资源优势,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科研能力。因此,金水科技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是许多IT企业在做水利行业专业的应用系统时所难以具备的。

4.2体制和服务行业的优势

现代股份制企业是人类社会经历了数千年残酷争斗之后,进化出来的目前看来是最为科学也是最为有效的企业制度。金水科技按全员持股体制来建设、运行和管理企业,国有股占30%,员工持股占70%,这是一种体制创新的新型企业。金水科技一开始就在产权问题上如此明晰,归避了许多高科技企业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之后越来越令人烦恼的产权纠纷问题,完全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国有企业或改制重组后的某些仍然存在问题的企业,这是金水科技在体制方面的一大优势。

金水科技服务于水利行业,其行业优势较其它IT企业介入水利行业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这是因为她熟悉水利行业的特点,知道水利信息化应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怎样去做;理解专业技术人员需要什么样的专业应用软件和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水利行业的用户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本行业的高科技企业,这一点不必多说。

4.3以项目带动产品的优势

本文前面章节已经将“项目带动产品”提升到了“解决方案”的高度,其依据就是金水科技的前身(东方世纪)完成了众多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成功实践。由于水利行业的软件产品更多地是在各自为政的重复开发中“死循环”,有些系统可能刚刚开发出来就该升级换代了,甚至于某些系统没法升级换代,可能要推倒重来。商业软件企业是非常精明的,明白此类专业性很强的应用软件产品难度大和效益差的特点,知难不进是明智之举。

金水科技精明之处在于一改高科技企业做“产品”的常规,实现了以“项目为主,带动产品”的策略,并且积极迎合业界炒作正火热的“服务”理念,为各类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显然,如此思路与以“产品”为主的IT企业是有很大区别的,这正是金水科技的又一优势。

4.4金水科技战略发展的优势

金水科技以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为切入点,根据市场需求来运作传统概念中的“科研项目”,提供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建设、运行管理、维护升级、技术支持等一条龙持续性技术服务,将先期项目实施中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于规划和建设中的其它项目,无缝地实现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和市场需求商品化的转换,避免了传统“科研项目”留下的遗憾,找到了科研项目走市场化的新途径。

金水科技“立足水利,面向全国”的发展战略,其宏伟的规划蓝图已经正在实施中初显轮廓。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本部以贵州省院为依托,现已出资在成都注册了“成都金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重庆设立了“北京东方世纪金水公司重庆办事处”,在南京、武汉、西安、长沙、郑州、乌鲁木齐等地组建的子公司正在紧张筹建中,在全国其它省区的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联络处等分支机构也正在规划筹建中。金水科技目前已经具备了参与各类大中型信息化建设项目投标的技术和人才实力,正在成长为一支综合实力雄厚、前景看好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

5结束语

水利信息化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水利部高层领导的重视,今后数年内将有较大资金的投入,管好用好国家对信息化投入的资金,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我们需要的是在管理思想、建设思路、行业理念等方面去适应市场规律,在体制、企业制度方面创新进取。信息化要走向市场化,为熟悉行业和专业应用的IT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工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优秀人才聚集的IT企业,必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水利信息化论文第6篇

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具有科研项目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很容易被当成科研项目按照传统的项目攻关、鉴定、报奖的老套路去运作,从而导致项目完成评奖之后,其运行维护和升级换代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则无人问津,使建设单位陷入困难境地;另一方面,传统方式运作的科研项目在攻关和实施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科研成果,常常被束之高阁,不能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有效地服务于市场,这种尴尬局面必须有所改观。

北京东方世纪金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水科技)于2002年4月正式挂牌运营。这是水利行业在北京注册的第一家以水利信息化建设为主业的高科技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将为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提供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行管理、维护升级等持续性一条龙技术服务与技术支持,为各类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金水科技的前身是2000年3月成立的贵州东方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方世纪),虽然才短暂两年,但却进展神速,业绩娇人。在近两年IT业界多数企业倍受纳斯达克股指狂跌之苦效益锐减的境况下实属不易。是什么神奇力量在助东方世纪一臂之力?贵州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周建国老院长的经典名言:思路决定出路,信息决定思路;现任院长赵爱平的改革思路和实际行动,也许正是东方世纪的成功秘诀。然而,更为重要和关键的则是体制的创新。

1决策者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众所周知,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全国各勘测设计院“事改企”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成功的改制单位迅速步入现代化企业的行列,而某些在思路上转不过弯来的单位却步履维艰。贵州省院高层领导大胆进行体制改革,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这在几年前我们就早有所闻。而在IT业界不景气的2000年初,敢于投资1000万组建一家高科技企业,为了一个简单目的:留住一个优秀人才(现公司总经理李胜,成都科大水利工程专业89年毕业,贵州大学计算机硕士,在贵州省院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时就是有名的电脑高手)。条件是李胜技术入股占总股本的30%。初听此传闻,着实令我等目瞪口呆!2001年9月笔者实地考察了该公司之后,自以为观念还可以跟上时代步伐的我仍然惊叹不以。实为笔者见识短浅,在国内特别是水利水电行业,还没有发现有如此胆略的第二家设计院。贵州省院高层领导的胆略实在超前,实为难得,实属罕见。

大家都知道,高科技企业在市场中的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成长性。而本文所言出巨资办一家企业的简单目的是为了留住一个优秀人才,显然笔者的理解也太为肤浅。从东方世纪成功运作两年来的实践看,贵州省院高层领导其实早已成竹在胸,高瞻远瞩,他们看准了高科技企业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发展前景,也看准了体制改革的前进方向,表现出勇于探索奋力进取的精神,体现了在风险决策中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中国的改革需要这种精神、勇气和魄力,更需要一大批才华横溢敢于创新的先行者。

2经营者不负众望的实绩

东方世纪成立之初,院内职工的确议论纷纷,千万巨资交一个30多岁的毛头小子去瞎折腾,总经理人财大权集于一身,众人拭目以待。两年后的今天,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省院国有资产股份退至30%,员工持股占70%),院内职工满怀希望地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取出来,踊跃购买公司股权。巨大的反差已经完全用不着耗费半点口舌和笔墨去再作任何解释了。笔者只恨自己不是贵州省院的一员,否则将倾其家产购其股权,等东方世纪(现在的金水科技)发展壮大成了中国的微软,我们这些工薪阶层也当一次发财富翁,让人羡慕去!

在总经理的创造性经营下,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两年来东方世纪承接了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数十个,开发的通用软件和专业软件在国内也有相当的用户群,完成项目投资数千万元(具体项目内容请详见本刊赵爱平和李胜的文章)。公司目前提出“立足水利,面向全国”的发展战略,其宏伟的规划蓝图已经正在实施中初显轮廓。公司出资已经在成都组建注册了“成都金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东方世纪金水公司重庆办事处”,公司出资在南京、武汉、西安、长沙、乌鲁木齐等地组建的子公司正在紧张筹建之中,公司在全国其它省区的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联络处等分支机构也正在规划筹建之中。金水科技(东方世纪)目前已经具备了参与各类大中型信息化建设项目投标的技术和人才实力,正在成长为一支综合实力雄厚、前景看好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

经营者之所以在短短的两年中便业绩娇人,其个人素质是一个方面,但一定还有更为深层次的因素。从贵州省院来说,现任领导正在积极推进的体制改革,当然要为本院寻找更好的发展前途,制度要创新,管理要上档次,技术有实力等等,内容多多,而最根本的一条是增加效益。贵州省院出资1000万,从资本运作的角度是希望增值为2000万、3000万,自然要为公司提供全方位支持和帮助。对于总经理李胜来说,无论从个人价值的体现还是从经济收益的丰厚角度,都必须兢兢业业地创造性地把企业经营好。对于企业中的其它员工来说,企业的凝聚力是靠企业效益、企业文化、管理和激励机制、企业领军者的人格魅力等等许多综合因素来确定的;而企业员工全员持股,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真正做到了荣辱与共,必将团结一致,共图伟业。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许多值得研究、探讨、学习和借鉴的精华之处,愿这些精华收编入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知识宝库中,与大家共享。

3公司以项目为主的特色

金水科技(东方世纪)以服务水利信息化建设为行动指南,以“项目带动产品”为企业运作的大政方针,可以说闯出了一条新路。凡是了解软件产品的业界人士都十分清楚这样一个事实:水利水电建设与管理较其它工程建设与管理更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计算机技术在这个行业中的应用也是如此。多年来许多实力雄厚的专业化软件公司都希望在水利水电行业中有所建树,但都没有能够开发出这个行业完全认可的拳头产品,目前行业内广泛应用于生产的一些专业软件,却正是我们许多工程技术人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自行开发出来的优秀产品。实践足以证明,我们水利水电行业中专业化很强的软件产品,必须是专业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专家来完成开发重任。遗憾的是多年来我们系统内的确没有出现可以形成市场的专业软件开发队伍,各自为政重复开发的局面没有什么明显改观。行业的发展,专业学科的进步,新技术的融入,需要我们更新观念,进取创新。金水科技(东方世纪)以“项目为主,带动产品”的策略,正是适应了行业和专业的特点,也是发展的需要。

我们知道,专业性很强的软件,一方面是开发难度大,投入大,失败率高,不懂专业的程序高手是写不出象样的专业程序的;而专业水平很高但却玩不转计算机的专家也无能为力。另一方面是专业软件的用户群有限,并不象操作系统、字典软件、办公软件、字处理软件等等通用软件一样,庞大的用户群可以很快收回开发投资。而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开发的专业软件,基本上是自编自用,很少能形成规模化的商品软件。如果将专业软件的投入与专业项目的需求相结合,那么开发出来的产品在类似的项目中就有一定的复用性,这就为以“项目带动产品”的思路提供了想象空间。金水科技(东方世纪)在从事众多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维护的全过程中,通过归纳、提练、概括和总结出优秀产品,进一步开发出通用性强、功能全、符合行业标准、满足专业需求的软件精品,成为行业内真正的专业软件供应商,绝不是异想天开。事实必将证明笔者现在的预言。

以项目来推动技术进步,我们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范例。著名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995年在丹江口召开的工程地质勘察大纲讨论会上,作出了勘察资料全部进入计算机的明确规定,随后的中间技术讨论会、工作检查等环节,均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执行。几年之后,沿线参加该项目的五省市区的勘察队伍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大大地上了一个台阶。因此,项目能够带动产品、带动技术进步、带动高科技市场、带动……。

4科研项目管理体制的创新

金水科技(东方世纪)是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的产物。以企业市场规律来运作科研项目,为传统科研项目的管理提供一条新的思路,也许这正是科研项目走出“攻关、完成、鉴定、评奖、束之高搁”怪圈的根本出路。

现代股份制企业是人类社会经历了残酷争斗数千年之后,进化出来的目前看来是最为科学也是最为有效的企业制度。金水科技(东方世纪)成功地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符合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潮流的必然。

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涉及的专业宽,科技含量高,具备科研项目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这就往往容易将我们导入一个误区,当作一个科研项目来实施或攻关,势必落入“攻关鉴定、报奖争功、无人问津”的传统俗套,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一面,那就是项目的运行、维护、升级等全过程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同时也忽略了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另一方面,参与科研攻关的主体一般是科研机构或高校等单位,可能因人员变动,单位转型改制或领导变更等原因,不能或并不去考虑持续性的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更为普遍的是,许多极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被束之高搁,不能转换为生产力,没有形成商品进入市场。更为极端的是当前舆论界深恶痛绝的学术腐败和鉴定腐败,正如北大方正王选院士所言:谁要是相信那些科研成果的签定意见,中国就是世界第一科技大国。

众所周知,在IT业界、信息化建设、计算机应用这些高科技领域中,硬件、系统、软件等方面都有许多共性,具有较大范围的技术的复用性。而类似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如果各地区各部门仍然各自为政各行其事,必然造成大量的重复科研和重复开发,规范化和网络信息的兼容性更为突出,这对于水利水电行业大系统来说,绝对不可能达到系统整体最优。而由金水科技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来专司其职,即是达不到系统整体最优,至少也可以达到系统整体次优,这就是决策学中的“当寻找不到最优方案时,退而寻求满意方案”的理论。

金水科技(东方世纪)以水利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组建高科技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来运作传统概念中的“科研项目”,提供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建设、运行管理、维护升级、技术支持等一条龙持续性技术服务,将先期项目实施中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于规划和建设中的其它项目,无缝地实现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和市场需求商品化的转换,避免了传统“科研项目”留下的遗憾,找到了科研项目走市场化的新路。

5创新进取铸造金水品牌

水利信息化建设得到国家领导人和水利部高层领导的重视,今后数年内将有较大资金的投入,管好用好国家对信息化投入的资金,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必须在管理体制、企业制度等等方面有所创新。

由金水科技(东方世纪)这样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来专司其职,以市场化方式来承接和运作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这是一条可取的创新之路。熟悉水利行业特点的金水科技(东方世纪),回避了其它不熟悉水利特点的计算机公司在水利专业技术方面的风险,也回避了科研高校不能提供项目建成后持续的技术支持与技术服用的风险,这是不必质疑的。

金水科技(东方世纪)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高科技企业,与科研和高校进行广泛合作,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科研实力,整合了科技资源,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相得益彰。

金水科技(东方世纪)还将组建自己的研究院,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水利信息化研究和解决有关技术、管理、市场、标准、体制、人才等等课题,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为水利信息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水利信息化论文第7篇

信息化建设缺乏必要的规划主要体现在信息化管理虽然已广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在水利水电企业的具体管理建设活动中,相关的负责人尚未明确自身的信息化需求。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缺乏必要的专业性复合人才,无法针对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与经济形势来明确信息化建设管理的目标与方针。此外,水利水电企业在一些与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的方面也缺乏必要的规划与重视。

二、水利水电企业强化信息化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有效树立起信息化管理新理念,培养新思维

针对当前水利水电企业在管理上出现的思维僵化问题,相关负责人应当有效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的新理念,培养新思维。这就要求企业负责人首先应当破除传统观念的限制和束缚,充分认识到在新形势下现代化企业建立经营管理新模式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企业负责人可进行一系列的市场调研活动,以分析研究信息化管理对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性。着力培养新思维,关键是要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来进行思想观念上的更新换代。首先,以企业管理层为重心的管理者应当积极主动地去了解与掌握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理念与主要管理模式,从观念上转变自身对传统管理模式的一味推崇与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若干偏见,从而在领导层中形成崭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其次,企业领导者应当向下逐渐推行信息化管理方针,要求全企业学习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理念,帮助企业职工着力转变自身的认识与看法,从而在全企业范围内形成一种革新自我思维,谋求管理发展新方式的良好氛围,进而确保信息化管理新理念深入人心[2]。

(二)调整企业内部结构职能特点,确保信息化管理实际效用

针对当前水利水电企业在管理上出现的信息化推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应当着力从调整企业内部结构职能特点方面着手。由于水利水电企业内部繁杂的部门系统与各异的职能要求使得信息化管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面临重重阻碍,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对企业内部系统的结构职能进行合理地调整与改造,以确保各部门能够顺利推行信息化管理方针。具体来说,针对数据信息技术应用性较差的部门与业务系统,管理者可适当增设相应的技术团队,加大该部门或业务系统在信息技术上的使用频率,从而将其纳入统一的信息化数据管理体系之中。

(三)合理规划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方针政策

针对当前水利水电企业在管理上出现的信息化建设缺乏合理规划问题,企业管理为确保能够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状况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方针,首要应当引起大批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人才聚合的优势特点,对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全方面地研究分析,进而帮助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自身在新时期的信息化需求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进而能够制定出较为准确、客观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发展方案。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