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合集7篇)

时间:2023-08-08 16:46:05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第1篇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发展,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强,人们对国家科技发展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1]。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把握机遇,制定和调整发展科技的新战略, 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争在科技的竞争中取得先机,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政府对科技的投入越来越大,科技经费的使用也就越来越受到关注。怎样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成为各国政府和公众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不仅科学界关注科技投入的力度和方向,同时,公众科学素养和参与意识的不断提高,也使得他们希望了解科技经费的使用状况。因此,政府必须向科学界和公众说明科技经费投入的效率以及未来科技经费资助的优先领域等相关问题[2]。 作为政府管理科技经费的科研资助机构近年来力图通过分析与评价其资助状况,以显示其资源分配和管理工作是有效的。科研资助机构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为单元进行资助活动,以学科为单元开展评估工作。通过关注所资助学科的研究产出和综合影响力,可以把握各学科的整体状况,确定学科未来的发展战略,这也是开展学科评估工作的内部需求;而随着现代网络、通讯、数据库和资料管理等技术的日趋完善,开展学科评估工作的外部条件也逐渐成熟。

    在1990年至1997年期间,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简称arc)对其在数学科学、物理科学、化学科学、生物科学、地球科学、 工程与应用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等8大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24个学科的5年资助工作开展了绩效评估,评价其“分配资源的管理工作”是否有效[3]。与此类似, 在1999年至2002年,英国研究理事会(research councils uk,简称rcuk)下属的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iotechnology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简称bbsrc)也对其资助的一些学科开展评估工作,如生物化学工程,结构生物学,可持续农业等,评估侧重在如何保持英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确定该学科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并且为bbsrc在学科的发展作用中定位,确定政府将来的重点投资方向。以科技实力著称于全球的美国一直非常重视科研的评估工作,美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资助机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也开展了类似的学科评估工作。他们对其支持的一些重大研究计划,如海洋研究计划,地震减灾计划等多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回溯性的评估。通过评估帮助国家科学基金会下属的一些机构,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工具和信息,以使得这些机构最大限度地减少资助决定对科学界产生的负面影响,使之能继续保持像过去那样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能力,并且分析nsf在支持该计划中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支持重点。

    本研究在上述三个国家科研资助机构开展的学科评估工作基础上,对学科评估的目的与范围,组织与结果以及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学科评估对我国科研管理工作的启示。

   

2 学科评估的目的与范围

   

2.1 目的

    学科评估的目的从总体上来说,主要是指科研资助机构通过对学科的评估活动最终希望获得学科状况的整体结果,属于宏观层面。从目前已开展的学科评估活动来看,可以区分两种类型的学科评估:一类是诊断性的学科评估,主要通过学科评估来了解学科目前的现状和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如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开展的学科评估,其目的就是对arc大额类型项目支持下的项目开展研究结果独立评估,考察在这一特定的学科领域进行研究的个人和研究小组的成果及其影响力,既评估arc大额资助项目的产出状况,同时还对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具体的科研管理过程包括同行评议、项目申请等细节问题进行评估,以便进一步加以改进[4];另一类是战略性的学科评估,即以学科评估为手段,了解学科目前的国际发展趋势和本国所处的地位,为学科在未来若干年内的发展确定战略计划。如英国研究理事会开展的学科评估,在对英国“结构生物学”的需求评估中,委员会要求评估工作侧重在如何保持英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5];而在对“生物化学工程”的学科评估中,其评估目的是建议bbsrc 理事会必须适合生物化学工程新的使命,并且建议理事会制定该学科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6]。应当注意,学科评估的这两个目的并不是绝对分开的,通常这两个目的在每个学科评估中都有体现,只是在具体的评估过程中有一个目的占主导地位而已。相对于学科评估的目的,其评估目标则比较具体,主要是指在评估单个学科时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属于微观层面。由于学科之间的差异,同一科研资助机构在开展评估活动时可以有一个统一的目的,但对每个具体学科的评估目标则不尽相同。总体来说,学科评估的目标应注重其引导性与概括性,既要包含学科的当前研究和培训概况;也要重视与其它学科的合作关系以及学科的资助模式变化等。

   

2.2 范围

    学科评估的内容直接指向学科本身,即学科的整体产出和综合影响力,以科学分类中的学科作为一个评估单元,通常指的是一类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它并不关注具体的机构和人员,但在学科评估中又离不开机构和人员,它是在相关机构和项目负责人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只是最后将这些结果综合起来分析和考虑。学科评估的范围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评估的时间范围,二是指评估的学科研究领域范围。如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对“天文和天体物理学”评估的时间范围是选择在1988—1992年之间,涉及到arc资助的21个科研项目。学科研究领域范围包括地球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7]。而美国科学基金会对“地震减灾计划”的评估范围确定为以下研究领域:结构工程、地理技术工程、建筑和机械系统和与地震有关的社会科学;其评估时间跨越很长,从第一个资助计划(1958年)一直到最近的研究计划,评估小组将其分为四个阶段逐一考察[8]。学科评估的范围界定是开展学科评估的前提条件,一般由评估小组和科学共同体一起协商确定。只有将评估的范围界定清楚了,其后的评估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展开。

   

3 学科评估的组织与结果

3.1 组织

    学科评估是科研资助机构为达到了解所资助学科的发展状况和科研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确定学科今后的发展战略等目的而提出来的,因此学科评估的组织一般由科研资助机构主导。科研资助机构邀请一批该学科领域内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利用已有的数据积累,采用一定的方式、对若干年来在其资助下的某个学科所取得的研究产出和综合影响力进行评估,并进而对科研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该学科今后的发展战略提出政策性建议。学科评估的组织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总体上包括三个阶段:1、基础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学科评估的目标确定评估方案和评估指标;2、数据(资料)收集阶段:根据已确定的评估方案和评估指标, 收集准确的相关资料,开展预定的评估活动;3、数据(资料)分析整理阶段:将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通过整理分析,形成整体的学科评估报告。

   

3.2 结果

    学科评估工作结束后,评估小组要将结果整理成一份报告递交给科研资助机构,有关部门选取合适的内容向科学界和公众公开学科评估的内容。并及时收集评估对象、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反馈意见,根据评估小组所提的建议及时调整科研资助机构的政策和具体的管理工作,提高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的效率。如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的学科评估报告分为公开文件和保密文件两个部分,公开文件中省略涉及个人或具体项目的陈述;保密文件则有相关的详细信息,只提供给arc的少数相关人员。公开的评估报告也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评估专家组提供的可公开的评估报告,第二部分是arc对评估报告的回应, 尤其是针对评估小组提出的政策建议予以逐项答复。因此,评估的过程既是arc了解其资助绩效的过程, 也是改进其政策和管理工作的过程。英国bbsrc对学科的评估工作完成后整理成文向公众展示学科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学科发展的重点方向和资助的优先领域。如bbsrc 在对可持续农业的评估完成后立即确定了该学科三个重点资助的优先领域:创新农业实践、新型玉米体系和环境管理生态学[9]。

  

4 学科评估方法     科技评估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定性方法(同行评议)、半定量方法(回溯法或案例研究)和定量方法(文献计量方法和经济计量方法)[10]。其中同行评议使用最多,然后是非定量的案例研究,而纯定量方法相对使用较少。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还可以是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通常对基础研究的评估经常用到同行评议,对一些大型的、有多种评估对象和目标的计划则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估工具和手段。本文所论述的学科评估就需要运用多种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方法中较常用的一种就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其特点是简单明了。通过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的经费投入分析,可以了解该学科获得的资助力度。当然,对某个学科的投入是多元的,学科评估主要关心的是政府经费的投入状况。同时,学科的产出比较复杂,它既包括显性的结果如出版物,也有隐性的结果如对科学文化、社会经济进步的贡献等。一般来说,对学科评估简单的产出分析就是用正式发表的论文作为一个指标,在学科评估小组指定的数据库或刊物中,检索出一定时期内在科研资助机构的资助下发表的论文数量有多少。再进行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比较,可以得出该学科在若干年来的发展概况,在全球的总产出中占多大的比例,其国际影响力是增加还是减弱。如bbsrc在对“结构生物学”的评估中, 首先分析了英国对“结构生物学”的投入情况,然后对“结构生物学”的产出作了文献计量分析,由城市大学的信息行为和评估研究中心利用研究产出数据库rod和isi,再加上评估小组协商后增加的三种刊物,对英国在1990至1999年发表的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结果发现:过去的10年中,英国的结构生物学产出有明显增长,该领域英国对全球的贡献比例从8%上升到12%;其中剑桥、牛津和伦敦大学是该时期内结构生物学研究产出的主力,它们三者的论文在1990年至1999年占了英国总论文产出的40%[5]。

   

4.2 会议研讨

    由于学科评估涉及的科学研究领域一般都比较广泛,对于学科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科学家最有发言权,因此召开科学家之间的会议就成为必要。让科学家畅所欲言,发表他们对学科发展的看法,对改进管理机制提出建议,明确学科今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如果是与技术联系紧密的学科,还可以邀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专家一起共同研讨,讨论学科的研究成果如何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也可以明确市场的需求,为下一步的研究确定方向。bbsrc在对“生物化学工程”的评估过程中,1998年9月8日由化学工业协会组织,在英国伦敦召开生物化学工程科学家会议,大约有50人参加,都是英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生物化学科学家。讨论诸如:生物化学工程研究的目前状态如何?未来发展方向怎样?未来生物化学工程的培训需求怎样?新出现的技术是什么等问题[6]。

   

4.3 实地走访

    通常每个学科都会有自己的重点实验室或者重大仪器设施基地,这些部门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资助机构支持的重点,它们的运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科的发展。因此在学科评估过程中评估小组都会到重点实验室或重大设施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对它们的支持力度是否合适,研究产出是否达到要求,接下来应该如何对它们进行资助。除了走访本国的重点实验室或相关部门,学科评估中往往还需要走访其他国家的类似实验室或相关部门,以此做一个比较,了解自身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等问题,同时拓宽本国科学家的研究视野,为今后的国际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在对“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评估活动中,评估小组走访了帕斯、阿德雷德、霍巴特、墨尔本和悉尼等地的相关实验室,对涉及21个不同项目的17位受资助者进行了访谈[7]。bbsrc在评估“生物化学工程”过程中,bath大学的john howell教授组织了一批年轻的英国化学/生物化学科学家走访了美国相关的部门,以此比较两国的研究状况和拓宽年轻科学家的视野[6]。

   

4.4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是学科评估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方法,几乎每个学科评估都曾采用过。调查问卷一般是面向大型项目的主持人或相关人员及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发放,通过他们了解本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如何,科学研究资助机构的资助程序是否合理,经费是否充足,能否及时地开展研究工作,学科发展对于社会的贡献如何,今后的学科发展战略目标是什么等问题。arc在对“大气和海洋地理学”进行评估时,向arc大型项目负责人发放了一份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普通信息)包括个人和职业信息,如姓名、所在单位、最高学术资格、获得最高学历的时间、开始科研的时间、目前的职位等,也要求列出研究职业中的出版物数目、同时要向他们了解申请不成功的项目并且说明是否从其他什么地方得到资助,以及他们未来的研究方向,今后是否继续申请arc的项目等问题。 第二部分主要包括申请到的项目的一些具体信息等内容[4]。

   

4.5 信息收集

    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工作的有力工具。在学科评估中,通过网络可以收集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可以汇集除了本学科领域内的专家以外的一些社会人士对该学科的看法以及发展意见,进一步全面了解学科的状况。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在对“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评估活动中,为了从更广泛的渠道得到的信息,在《校园评论》上广告,类似的信息还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澳大利亚天文学会会员,希望通过这两种方式有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和评估[7]。nsf在对“重大海洋研究计划”的评估中,也在互联网上发放问卷,了解诸如以下的一些问题:海洋学重大研究计划已经带来对海洋认识的显著增加吗?海洋学重大研究计划已经为你提供了研究中使用的其他研究设备和设施吗?并且还通过问卷收集各界人士对海洋学重大研究计划的建议措施。

 

4.6 国际比较

    对学科的评估不能只是在纵向进行比较,横向的国际比较往往更加重要。学科评估中不仅要了解本学科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同时也要清楚该学科在世界上的整体概况,从中了解学科今后发展的趋势,明确本国在该学科今后的发展占据什么样的地位,进而确定一些优先发展领域,保持本学科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如bbsrc 在对“结构生物学”的评估中评估小组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在当前的世界上“结构生物学”有三种不同的发展路线,分别是:基于整体基因的方法(结构基因)、基于系统和加工的方法、个体目标(individual targets)。目前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的研究集中在“结构基因”方面,其它的研究方向散见于其他的一些国家[5]。

   

5 启示

    我国目前对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经费的使用效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12]。如何有效的利用科技经费,使之达到最大的效益产出,更加合理有效地对基础科学进行绩效评估,是科研管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以上介绍的国外科研资助机构的学科评估,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5.1 学科评估是提高我国科学基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科研资助机构通过开展学科评估工作,可以了解学科发展和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有利于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得资助方法和模式更加科学有效,也使得有限的科学基金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我国的科研管理部门开展过许多类似项目评估和人员评估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学科评估针对的是学科整体的发展及基金管理机制等问题,是在整体上把握科学基金资助工作的绩效和管理工作概况,具有项目和人员评估等方式无法触及的角度和深度,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式。通过学科评估工作可以了解我国科学基金对学科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明确目前的基金项目评审和管理过程是否科学有效等问题,从而提高我国科学基金的使用效率。

   

5.2 学科评估是制定我国学科规划和发展战略的基础

    科学研究必须体现国家的目标和需求[13]。在学科评估中可以了解该学科目前的国际趋势和本国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需求,为制定学科规划的发展战略打下基础,从而引导学科的发展为国家目标服务。目前我国开展的科学研究绩效评估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过于强调微观的、针对研究人员个人的评价,而宏观的评价不足[14]。学科评估本质上是一种宏观评价,并不过多考虑细节,而是分析学科的综合影响力,注重学科的发展战略等问题。因此,在我国开展学科评估可以拓宽我国科研人员的视野,明确国家的需求和目标,同时也为国家制定学科规划的发展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5.3 学科评估可以增加公众对科学和科学基金工作的了解

    当今社会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人们对科学的兴趣也逐渐浓厚。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科学,了解科学基金工作,开展学科评估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学科评估的工作,向公众展示科学基金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有利于提升公众对科研资助机构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这也是我国政府管理机制民主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目前不尽如人意,除了其他的因素,与我国的科学宣传和科普工作不力有很大关系。公众对于科学及科学研究一知半解,这也使得目前各种伪科学大行其道,损害了科学的正面形象。通过向公众展示学科评估的结果,一方面让公众掌握当今科学发展的最近进展,另一方面,让公众明确我国科研经费的投入方向及取得的成果,提升公众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基金工作的支持力度。

   

5.4 学科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是相关数据资料信息的积累

    学科评估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有学科内部的纵向比较,也有横向的国际学科发展比较。而这些比较需要相关的数据和资料等信息,大部分基金项目相关结果的数据和资料是开展学科评估的必要基础。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等之所以能够开展大型的学科评估活动,正是由于长期积累的、可开展横向与纵向比较的大量基础数据,而且这些数据能够通过电子系统快速获取。目前我国在科研成果基础数据的积累、获取和共享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从客观条件上制约了包括学科评估在内的一些绩效评估工作的有效进行[2]。因此,科研资助机构应该加强基金项目申请、评审、结题等相关信息的数据库建设与维护工作,促进数据共享,推动网络化建设,为将来开展包括学科评估在内的各种科技评估工作奠定基础。换言之,开展学科评估也是推动基础数据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第2篇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发展,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强,人们对国家科技发展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1]。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把握机遇,制定和调整发展科技的新战略, 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争在科技的竞争中取得先机,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政府对科技的投入越来越大,科技经费的使用也就越来越受到关注。怎样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成为各国政府和公众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不仅科学界关注科技投入的力度和方向,同时,公众科学素养和参与意识的不断提高,也使得他们希望了解科技经费的使用状况。因此,政府必须向科学界和公众说明科技经费投入的效率以及未来科技经费资助的优先领域等相关问题[2]。 作为政府管理科技经费的科研资助机构近年来力图通过分析与评价其资助状况,以显示其资源分配和管理工作是有效的。科研资助机构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为单元进行资助活动,以学科为单元开展评估工作。通过关注所资助学科的研究产出和综合影响力,可以把握各学科的整体状况,确定学科未来的发展战略,这也是开展学科评估工作的内部需求;而随着现代网络、通讯、数据库和资料管理等技术的日趋完善,开展学科评估工作的外部条件也逐渐成熟。

在1990年至1997年期间,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简称arc)对其在数学科学、物理科学、化学科学、生物科学、地球科学、 工程与应用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等8大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24个学科的5年资助工作开展了绩效评估,评价其“分配资源的管理工作”是否有效[3]。与此类似, 在1999年至2002年,英国研究理事会(research councils uk,简称rcuk)下属的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iotechnology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简称bbsrc)也对其资助的一些学科开展评估工作,如生物化学工程,结构生物学,可持续农业等,评估侧重在如何保持英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确定该学科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并且为bbsrc在学科的发展作用中定位,确定政府将来的重点投资方向。以科技实力著称于全球的美国一直非常重视科研的评估工作,美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资助机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也开展了类似的学科评估工作。他们对其支持的一些重大研究计划,如海洋研究计划,地震减灾计划等多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回溯性的评估。通过评估帮助国家科学基金会下属的一些机构,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工具和信息,以使得这些机构最大限度地减少资助决定对科学界产生的负面影响,使之能继续保持像过去那样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能力,并且分析nsf在支持该计划中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支持重点。

本研究在上述三个国家科研资助机构开展的学科评估工作基础上,对学科评估的目的与范围,组织与结果以及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学科评估对我国科研管理工作的启示。

2 学科评估的目的与范围

2.1 目的

学科评估的目的从总体上来说,主要是指科研资助机构通过对学科的评估活动最终希望获得学科状况的整体结果,属于宏观层面。从目前已开展的学科评估活动来看,可以区分两种类型的学科评估:一类是诊断性的学科评估,主要通过学科评估来了解学科目前的现状和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如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开展的学科评估,其目的就是对arc大额类型项目支持下的项目开展研究结果独立评估,考察在这一特定的学科领域进行研究的个人和研究小组的成果及其影响力,既评估arc大额资助项目的产出状况,同时还对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具体的科研管理过程包括同行评议、项目申请等细节问题进行评估,以便进一步加以改进[4];另一类是战略性的学科评估,即以学科评估为手段,了解学科目前的国际发展趋势和本国所处的地位,为学科在未来若干年内的发展确定战略计划。如英国研究理事会开展的学科评估,在对英国“结构生物学”的需求评估中,委员会要求评估工作侧重在如何保持英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5];而在对“生物化学工程”的学科评估中,其评估目的是建议bbsrc 理事会必须适合生物化学工程新的使命,并且建议理事会制定该学科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6]。应当注意,学科评估的这两个目的并不是绝对分开的,通常这两个目的在每个学科评估中都有体现,只是在具体的评估过程中有一个目的占主导地位而已。相对于学科评估的目的,其评估目标则比较具体,主要是指在评估单个学科时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属于微观层面。由于学科之间的差异,同一科研资助机构在开展评估活动时可以有一个统一的目的,但对每个具体学科的评估目标则不尽相同。总体来说,学科评估的目标应注重其引导性与概括性,既要包含学科的当前研究和培训概况;也要重视与其它学科的合作关系以及学科的资助模式变化等。

2.2 范围

学科评估的内容直接指向学科本身,即学科的整体产出和综合影响力,以科学分类中的学科作为一个评估单元,通常指的是一类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它并不关注具体的机构和人员,但在学科评估中又离不开机构和人员,它是在相关机构和项目负责人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只是最后将这些结果综合起来分析和考虑。学科评估的范围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评估的时间范围,二是指评估的学科研究领域范围。如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对“天文和天体物理学”评估的时间范围是选择在1988—1992年之间,涉及到arc资助的21个科研项目。学科研究领域范围包括地球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7]。而美国科学基金会对“地震减灾计划”的评估范围确定为以下研究领域:结构工程、地理技术工程、建筑和机械系统和与地震有关的社会科学;其评估时间跨越很长,从第一个资助计划(1958年)一直到最近的研究计划,评估小组将其分为四个阶段逐一考察[8]。学科评估的范围界定是开展学科评估的前提条件,一般由评估小组和科学共同体一起协商确定。只有将评估的范围界定清楚了,其后的评估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展开。

3 学科评估的组织与结果

3.1 组织

学科评估是科研资助机构为达到了解所资助学科的发展状况和科研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确定学科今后的发展战略等目的而提出来的,因此学科评估的组织一般由科研资助机构主导。科研资助机构邀请一批该学科领域内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利用已有的数据积累,采用一定的方式、对若干年来在其资助下的某个学科所取得的研究产出和综合影响力进行评估,并进而对科研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该学科今后的发展战略提出政策性建议。学科评估的组织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总体上包括三个阶段:1、基础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学科评估的目标确定评估方案和评估指标;2、数据(资料)收集阶段:根据已确定的评估方案和评估指标, 收集准确的相关资料,开展预定的评估活动;3、数据(资料)分析整理阶段:将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通过整理分析,形成整体的学科评估报告。

3.2 结果

学科评估工作结束后,评估小组要将结果整理成一份报告递交给科研资助机构,有关部门选取合适的内容向科学界和公众公开学科评估的内容。并及时收集评估对象、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反馈意见,根据评估小组所提的建议及时调整科研资助机构的政策和具体的管理工作,提高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的效率。如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的学科评估报告分为公开文件和保密文件两个部分,公开文件中省略涉及个人或具体项目的陈述;保密文件则有相关的详细信息,只提供给arc的少数相关人员。公开的评估报告也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评估专家组提供的可公开的评估报告,第二部分是arc对评估报告的回应, 尤其是针对评估小组提出的政策建议予以逐项答复。因此,评估的过程既是arc了解其资助绩效的过程, 也是改进其政策和管理工作的过程。英国bbsrc对学科的评估工作完成后整理成文向公众展示学科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学科发展的重点方向和资助的优先领域。如bbsrc 在对可持续农业的评估完成后立即确定了该学科三个重点资助的优先领域:创新农业实践、新型玉米体系和环境管理生态学[9]。

4 学科评估方法 科技评估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定性方法(同行评议)、半定量方法(回溯法或案例研究)和定量方法(文献计量方法和经济计量方法)[10]。其中同行评议使用最多,然后是非定量的案例研究,而纯定量方法相对使用较少。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还可以是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通常对基础研究的评估经常用到同行评议,对一些大型的、有多种评估对象和目标的计划则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估工具和手段。本文所论述的学科评估就需要运用多种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方法中较常用的一种就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其特点是简单明了。通过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的经费投入分析,可以了解该学科获得的资助力度。当然,对某个学科的投入是多元的,学科评估主要关心的是政府经费的投入状况。同时,学科的产出比较复杂,它既包括显性的结果如出版物,也有隐性的结果如对科学文化、社会经济进步的贡献等。一般来说,对学科评估简单的产出分析就是用正式发表的论文作为一个指标,在学科评估小组指定的数据库或刊物中,检索出一定时期内在科研资助机构的资助下发表的论文数量有多少。再进行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比较,可以得出该学科在若干年来的发展概况,在全球的总产出中占多大的比例,其国际影响力是增加还是减弱。如bbsrc在对“结构生物学”的评估中, 首先分析了英国对“结构生物学”的投入情况,然后对“结构生物学”的产出作了文献计量分析,由城市大学的信息行为和评估研究中心利用研究产出数据库rod和isi,再加上评估小组协商后增加的三种刊物,对英国在1990至1999年发表的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结果发现:过去的10年中,英国的结构生物学产出有明显增长,该领域英国对全球的贡献比例从8%上升到12%;其中剑桥、牛津和伦敦大学是该时期内结构生物学研究产出的主力,它们三者的论文在1990年至1999年占了英国总论文产出的40%[5]。

4.2 会议研讨

由于学科评估涉及的科学研究领域一般都比较广泛,对于学科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科学家最有发言权,因此召开科学家之间的会议就成为必要。让科学家畅所欲言,发表他们对学科发展的看法,对改进管理机制提出建议,明确学科今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如果是与技术联系紧密的学科,还可以邀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专家一起共同研讨,讨论学科的研究成果如何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也可以明确市场的需求,为下一步的研究确定方向。bbsrc在对“生物化学工程”的评估过程中,1998年9月8日由化学工业协会组织,在英国伦敦召开生物化学工程科学家会议,大约有50人参加,都是英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生物化学科学家。讨论诸如:生物化学工程研究的目前状态如何?未来发展方向怎样?未来生物化学工程的培训需求怎样?新出现的技术是什么等问题[6]。

4.3 实地走访

通常每个学科都会有自己的重点实验室或者重大仪器设施基地,这些部门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资助机构支持的重点,它们的运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科的发展。因此在学科评估过程中评估小组都会到重点实验室或重大设施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对它们的支持力度是否合适,研究产出是否达到要求,接下来应该如何对它们进行资助。除了走访本国的重点实验室或相关部门,学科评估中往往还需要走访其他国家的类似实验室或相关部门,以此做一个比较,了解自身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等问题,同时拓宽本国科学家的研究视野,为今后的国际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在对“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评估活动中,评估小组走访了帕斯、阿德雷德、霍巴特、墨尔本和悉尼等地的相关实验室,对涉及21个不同项目的17位受资助者进行了访谈[7]。bbsrc在评估“生物化学工程”过程中,bath大学的john howell教授组织了一批年轻的英国化学/生物化学科学家走访了美国相关的部门,以此比较两国的研究状况和拓宽年轻科学家的视野[6]。

4.4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是学科评估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方法,几乎每个学科评估都曾采用过。调查问卷一般是面向大型项目的主持人或相关人员及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发放,通过他们了解本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如何,科学研究资助机构的资助程序是否合理,经费是否充足,能否及时地开展研究工作,学科发展对于社会的贡献如何,今后的学科发展战略目标是什么等问题。arc在对“大气和海洋地理学”进行评估时,向arc大型项目负责人发放了一份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普通信息)包括个人和职业信息,如姓名、所在单位、最高学术资格、获得最高学历的时间、开始科研的时间、目前的职位等,也要求列出研究职业中的出版物数目、同时要向他们了解申请不成功的项目并且说明是否从其他什么地方得到资助,以及他们未来的研究方向,今后是否继续申请arc的项目等问题。 第二部分主要包括申请到的项目的一些具体信息等内容[4]。

4.5 信息收集

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工作的有力工具。在学科评估中,通过网络可以收集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可以汇集除了本学科领域内的专家以外的一些社会人士对该学科的看法以及发展意见,进一步全面了解学科的状况。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在对“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评估活动中,为了从更广泛的渠道得到的信息,在《校园评论》上广告,类似的信息还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澳大利亚天文学会会员,希望通过这两种方式有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和评估[7]。nsf在对“重大海洋研究计划”的评估中,也在互联网上发放问卷,了解诸如以下的一些问题:海洋学重大研究计划已经带来对海洋认识的显著增加吗?海洋学重大研究计划已经为你提供了研究中使用的其他研究设备和设施吗?并且还通过问卷收集各界人士对海洋学重大研究计划的建议措施。

4.6 国际比较

对学科的评估不能只是在纵向进行比较,横向的国际比较往往更加重要。学科评估中不仅要了解本学科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同时也要清楚该学科在世界上的整体概况,从中了解学科今后发展的趋势,明确本国在该学科今后的发展占据什么样的地位,进而确定一些优先发展领域,保持本学科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如bbsrc 在对“结构生物学”的评估中评估小组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在当前的世界上“结构生物学”有三种不同的发展路线,分别是:基于整体基因的方法(结构基因)、基于系统和加工的方法、个体目标(individual targets)。目前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的研究集中在“结构基因”方面,其它的研究方向散见于其他的一些国家[5]。

5 启示

我国目前对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经费的使用效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12]。如何有效的利用科技经费,使之达到最大的效益产出,更加合理有效地对基础科学进行绩效评估,是科研管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以上介绍的国外科研资助机构的学科评估,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5.1 学科评估是提高我国科学基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科研资助机构通过开展学科评估工作,可以了解学科发展和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有利于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得资助方法和模式更加科学有效,也使得有限的科学基金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我国的科研管理部门开展过许多类似项目评估和人员评估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学科评估针对的是学科整体的发展及基金管理机制等问题,是在整体上把握科学基金资助工作的绩效和管理工作概况,具有项目和人员评估等方式无法触及的角度和深度,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式。通过学科评估工作可以了解我国科学基金对学科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明确目前的基金项目评审和管理过程是否科学有效等问题,从而提高我国科学基金的使用效率。

5.2 学科评估是制定我国学科规划和发展战略的基础

科学研究必须体现国家的目标和需求[13]。在学科评估中可以了解该学科目前的国际趋势和本国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需求,为制定学科规划的发展战略打下基础,从而引导学科的发展为国家目标服务。目前我国开展的科学研究绩效评估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过于强调微观的、针对研究人员个人的评价,而宏观的评价不足[14]。学科评估本质上是一种宏观评价,并不过多考虑细节,而是分析学科的综合影响力,注重学科的发展战略等问题。因此,在我国开展学科评估可以拓宽我国科研人员的视野,明确国家的需求和目标,同时也为国家制定学科规划的发展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5.3 学科评估可以增加公众对科学和科学基金工作的了解

当今社会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人们对科学的兴趣也逐渐浓厚。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科学,了解科学基金工作,开展学科评估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学科评估的工作,向公众展示科学基金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有利于提升公众对科研资助机构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这也是我国政府管理机制民主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目前不尽如人意,除了其他的因素,与我国的科学宣传和科普工作不力有很大关系。公众对于科学及科学研究一知半解,这也使得目前各种伪科学大行其道,损害了科学的正面形象。通过向公众展示学科评估的结果,一方面让公众掌握当今科学发展的最近进展,另一方面,让公众明确我国科研经费的投入方向及取得的成果,提升公众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基金工作的支持力度。

5.4 学科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是相关数据资料信息的积累

学科评估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有学科内部的纵向比较,也有横向的国际学科发展比较。而这些比较需要相关的数据和资料等信息,大部分基金项目相关结果的数据和资料是开展学科评估的必要基础。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等之所以能够开展大型的学科评估活动,正是由于长期积累的、可开展横向与纵向比较的大量基础数据,而且这些数据能够通过电子系统快速获取。目前我国在科研成果基础数据的积累、获取和共享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从客观条件上制约了包括学科评估在内的一些绩效评估工作的有效进行[2]。因此,科研资助机构应该加强基金项目申请、评审、结题等相关信息的数据库建设与维护工作,促进数据共享,推动网络化建设,为将来开展包括学科评估在内的各种科技评估工作奠定基础。换言之,开展学科评估也是推动基础数据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第3篇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发展,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强,人们对国家科技发展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1]。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把握机遇,制定和调整发展科技的新战略, 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争在科技的竞争中取得先机,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政府对科技的投入越来越大,科技经费的使用也就越来越受到关注。怎样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成为各国政府和公众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不仅科学界关注科技投入的力度和方向,同时,公众科学素养和参与意识的不断提高,也使得他们希望了解科技经费的使用状况。因此,政府必须向科学界和公众说明科技经费投入的效率以及未来科技经费资助的优先领域等相关问题[2]。 作为政府管理科技经费的科研资助机构近年来力图通过分析与评价其资助状况,以显示其资源分配和管理工作是有效的。科研资助机构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为单元进行资助活动,以学科为单元开展评估工作。通过关注所资助学科的研究产出和综合影响力,可以把握各学科的整体状况,确定学科未来的发展战略,这也是开展学科评估工作的内部需求;而随着现代网络、通讯、数据库和资料管理等技术的日趋完善,开展学科评估工作的外部条件也逐渐成熟。

在1990年至1997年期间,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简称ARC)对其在数学科学、物理科学、化学科学、生物科学、地球科学、 工程与应用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等8大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24个学科的5年资助工作开展了绩效评估,评价其“分配资源的管理工作”是否有效[3]。与此类似, 在1999年至2002年,英国研究理事会(Research Councils UK,简称RCUK)下属的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iotechnology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简称BBSRC)也对其资助的一些学科开展评估工作,如生物化学工程,结构生物学,可持续农业等,评估侧重在如何保持英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确定该学科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并且为BBSRC在学科的发展作用中定位,确定政府将来的重点投资方向。以科技实力著称于全球的美国一直非常重视科研的评估工作,美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资助机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也开展了类似的学科评估工作。他们对其支持的一些重大研究计划,如海洋研究计划,地震减灾计划等多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回溯性的评估。通过评估帮助国家科学基金会下属的一些机构,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工具和信息,以使得这些机构最大限度地减少资助决定对科学界产生的负面影响,使之能继续保持像过去那样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能力,并且分析NSF在支持该计划中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支持重点。

本研究在上述三个国家科研资助机构开展的学科评估工作基础上,对学科评估的目的与范围,组织与结果以及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学科评估对我国科研管理工作的启示。

2 学科评估的目的与范围

2.1 目的

学科评估的目的从总体上来说,主要是指科研资助机构通过对学科的评估活动最终希望获得学科状况的整体结果,属于宏观层面。从目前已开展的学科评估活动来看,可以区分两种类型的学科评估:一类是诊断性的学科评估,主要通过学科评估来了解学科目前的现状和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如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开展的学科评估,其目的就是对ARC大额类型项目支持下的项目开展研究结果独立评估,考察在这一特定的学科领域进行研究的个人和研究小组的成果及其影响力,既评估ARC大额资助项目的产出状况,同时还对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具体的科研管理过程包括同行评议、项目申请等细节问题进行评估,以便进一步加以改进[4];另一类是战略性的学科评估,即以学科评估为手段,了解学科目前的国际发展趋势和本国所处的地位,为学科在未来若干年内的发展确定战略计划。如英国研究理事会开展的学科评估,在对英国“结构生物学”的需求评估中,委员会要求评估工作侧重在如何保持英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5];而在对“生物化学工程”的学科评估中,其评估目的是建议BBSRC 理事会必须适合生物化学工程新的使命,并且建议理事会制定该学科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6]。应当注意,学科评估的这两个目的并不是绝对分开的,通常这两个目的在每个学科评估中都有体现,只是在具体的评估过程中有一个目的占主导地位而已。相对于学科评估的目的,其评估目标则比较具体,主要是指在评估单个学科时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属于微观层面。由于学科之间的差异,同一科研资助机构在开展评估活动时可以有一个统一的目的,但对每个具体学科的评估目标则不尽相同。总体来说,学科评估的目标应注重其引导性与概括性,既要包含学科的当前研究和培训概况;也要重视与其它学科的合作关系以及学科的资助模式变化等。

2.2 范围

学科评估的内容直接指向学科本身,即学科的整体产出和综合影响力,以科学分类中的学科作为一个评估单元,通常指的是一类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它并不关注具体的机构和人员,但在学科评估中又离不开机构和人员,它是在相关机构和项目负责人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只是最后将这些结果综合起来分析和考虑。学科评估的范围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评估的时间范围,二是指评估的学科研究领域范围。如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对“天文和天体物理学”评估的时间范围是选择在1988—1992年之间,涉及到ARC资助的21个科研项目。学科研究领域范围包括地球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7]。而美国科学基金会对“地震减灾计划”的评估范围确定为以下研究领域:结构工程、地理技术工程、建筑和机械系统和与地震有关的社会科学;其评估时间跨越很长,从第一个资助计划(1958年)一直到最近的研究计划,评估小组将其分为四个阶段逐一考察[8]。学科评估的范围界定是开展学科评估的前提条件,一般由评估小组和科学共同体一起协商确定。只有将评估的范围界定清楚了,其后的评估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展开。

3 学科评估的组织与结果

3.1 组织

学科评估是科研资助机构为达到了解所资助学科的发展状况和科研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确定学科今后的发展战略等目的而提出来的,因此学科评估的组织一般由科研资助机构主导。科研资助机构邀请一批该学科领域内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利用已有的数据积累,采用一定的方式、对若干年来在其资助下的某个学科所取得的研究产出和综合影响力进行评估,并进而对科研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该学科今后的发展战略提出政策性建议。学科评估的组织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总体上包括三个阶段:1、基础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学科评估的目标确定评估方案和评估指标;2、数据(资料)收集阶段:根据已确定的评估方案和评估指标, 收集准确的相关资料,开展预定的评估活动;3、数据(资料)分析整理阶段:将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通过整理分析,形成整体的学科评估报告。

3.2 结果

学科评估工作结束后,评估小组要将结果整理成一份报告递交给科研资助机构,有关部门选取合适的内容向科学界和公众公开学科评估的内容。并及时收集评估对象、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反馈意见,根据评估小组所提的建议及时调整科研资助机构的政策和具体的管理工作,提高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的效率。如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的学科评估报告分为公开文件和保密文件两个部分,公开文件中省略涉及个人或具体项目的陈述;保密文件则有相关的详细信息,只提供给ARC的少数相关人员。公开的评估报告也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评估专家组提供的可公开的评估报告,第二部分是ARC对评估报告的回应, 尤其是针对评估小组提出的政策建议予以逐项答复。因此,评估的过程既是ARC了解其资助绩效的过程, 也是改进其政策和管理工作的过程。英国BBSRC对学科的评估工作完成后整理成文向公众展示学科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学科发展的重点方向和资助的优先领域。如BBSRC 在对可持续农业的评估完成后立即确定了该学科三个重点资助的优先领域:创新农业实践、新型玉米体系和环境管理生态学[9]。

4 学科评估方法

科技评估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定性方法(同行评议)、半定量方法(回溯法或案例研究)和定量方法(文献计量方法和经济计量方法)[10]。其中同行评议使用最多,然后是非定量的案例研究,而纯定量方法相对使用较少。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还可以是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通常对基础研究的评估经常用到同行评议,对一些大型的、有多种评估对象和目标的计划则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估工具和手段。本文所论述的学科评估就需要运用多种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第4篇

关键词:资产评估课程体系;资产评估课堂教学;资产评估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资产评估业发展迅猛,评估业务激增,对评估人员的需求也大量增加,迫切需要加强评估专业的学历教育。在评估学历教育中,资产评估专业的课程是评估基础教育的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应用性本科院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依据。鉴于课程设置的重要性,本文将从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原则出发,对应用型本科资产评估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初步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一)宏观形势的理解能力。作为一名公正独立的资产评估人员,要具有宏观形势的理解能力,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动向及趋势,正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理顺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关系,把握重大资产评估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原则和理念,以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要陷于具体事务中。

(二)较高的外语能力。目前,全球化经济加剧,因此资产评估人员在掌握英语的基础上,还应掌握一门小语种,听说读写应达到应用自如的程度。只有这样,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资产评估人员才能读懂所交易国的文件内容,并能看懂与运用所交易国的资产评估准则,便于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

(三)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资产评估是一个横跨多个学科的行业。随着全球化经济圈的建立,新的评估业务的出现,评估服务领域从中国扩展到全球,对评估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评估师应具有不断钻研、创新的精神,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还应不断扩展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职业判断、综合协调和风险控制等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评估服务提出的更高要求,要重视研究问题,针对新的评估业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办法。

(四)熟练掌握和运用与资产评估相关的法规及周边国家资产评估标准的能力。作为资产评估人员,要熟悉和精通与资产评估相关的各类法规,依法办事,要理解相关法规的精髓,自觉抵御和坚决杜绝违法乃至犯罪行为,正确处理和维护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利益。同时,随着国际贸易往来、国际投融资等经济交往日益增多,要求资产评估人员不但要熟练运用国内资产评估标准,而且要熟悉和了解国际及周边国家的资产评估标准,运用这些标准正确处理在国内、国际经济交易中的资产评估事项,正确维护企业及国家的经济利益。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原则。由于人类认识和发现真理的过程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没有实践就无法真正实现知识创新,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保证足够的实践课程和教学时间,并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综合实践能使学生综合两门以上理论课程中所学的知识,极大地锻炼学生综合掌握知识的能力。课外实践环节能够达到既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又不增加学时,同时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原则。资产评估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其专业化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资产评估学历教育的专业化是课程设置的方向。资产评估专业不是会计专业,也不是财务管理专业,其横跨管理学、工学两大门类。在会计学院(会计系)举办资产评估专业,必须加强工科教育,开设机械制图、机电设备基础、建筑工程基础等课程,突出专业特色,使学生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在突出专业课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加强通识课教育。所谓通识教育,是指“所有学生都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在课程设置时,只注重专业课而忽视了通识课,这将必然导致狭窄的课程专业化带来的人才在知识、能力、思维、情感等方面的“专业化”,进而造成学生人生发展的片面性。因此,资产评估课程体系设置,要在突出专业课程的同时,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专业课与通识课兼顾的教育,培养的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基础和较深厚的专业知识,他们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三)整体性原则。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确定的课程,应该以资产的价值评估为核心,进行合理的、科学的组织和整合,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资产评估课程体系,而不是一个杂乱无章的、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简单的课程堆积体。在课程的具体设计上,既要形成课程间“先行课”和“后继课”的正常衔接,又要体现通识课程的专业相关性,专业课程与有关学科的渗透性和交叉性,从课程设置上保证资产评估专业的整体性。

(四)国际化原则。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的全球化趋势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要求未来的大学生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因此,资产评估课程体系设置要立足于国际化的方向,通过增加具有国际学科特点的课程、双语课程、专业外语课程来同国际接轨。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课程设置设想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课程体系设置原则,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本科学历教育课程可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课堂教学课程体系进一步细分为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四大板块。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社会实习、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四个环节。

(一)课堂教学体系

1、通识教育课。通识教育课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共同内容的教育课程群。通识教育课的宗旨不是重在传授某种专门的知识,而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基本知识,以有效解决人的全面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通识教育课程群除了包括教育部规定的政治、外语、体育、计算机等必修课之外,还应包括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科学、世界文明领域精选出来的,具有基础性和普及性的素质教育选修课程。

2、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是指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群。设置这一课程群的目的,是根据资产评估专业教育知识结构的需要,对相关学科知识技能进行先行学习,为进一步学习资产评估专业课程做不可或缺的铺垫和准备。该课程群除了包括教育部规定的8门核心课(即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之外,考虑到资产评估专业涉及相关学科较多,专业基础知识跨度大的特点,还应开设中级财务会计、机械制图、机电设备基础、建筑工程基础、财务管理、机电设备、证券期货理论、土地经济学课程。夯实基础是进一步专业课学习的关键,因此专业基础课应该是必修课。

3、专业主干课。专业主干课是指资产评估专业特有的在本专业领域系统化纵深发展的专门化课程群。设置这一课程群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资产评估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深度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分析能力和业务操作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宽厚理论和业务能力的专业人才。这一必修课包括:资产评估概论、机器及设备评估、房地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无形资产评估课程、投资项目评估等。

4、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是提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资产评估专业发展方向的课程群。设置这一课程群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完成专业主干课学业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爱好进行专业拓展和深化教育。该课程群包括:资本运营学、项目评估、工程定额与预算、金融资产评估、专卖权评估、资源性资产评估、国际评估准则、文物珠宝评估等课程。

(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让学生参与具体业务过程的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它也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实际检验。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体验专业理论的实用价值,从而为学生将来独立从事资产评估业务奠定基础。由于种种原因,资产评估实践教学容易流于形式,为了促使实践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一方面在资产评估课程设置上要对实践教学做出专门的课程安排;另一方面要建立稳定和有效的实践教学基地。

1、开设资产评估综合模拟实验课程。资产评估综合模拟实验是一门将资产评估理论与资产评估实务融于一体,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宗旨的资产评估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实践课程。学生通过资产评估综合模拟实验,既可以检验与进一步学习在课堂上所学的资产评估基本原理与方法,又可以补充学习书本上没有的,而实际工作中必须了解的资产评估业务知识,还有助于进一步学习其他资产评估专业理论与方法,缩短资产评估学专业在校学生从事资产评估实践的距离,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实践资料数据和所学资产评估理论知识,完成整体资产评估工作,需要学生编制如下资产评估成果文件:①明确资产评估业务的基本事项,编制相应评估业务基本事项记录的工作底稿;②编写出相应的业务约定书;③编写资产评估工作计划;④收集资产评估资料,编制管理类工作底稿和操作类工作底稿;⑤确定所使用的资产评估基本方法,进行评定估算,编制相应的操作类工作底稿;⑥编制资产评估报告;⑦对所编制的工作底稿进行分类归档。

2、建立资产评估实践教学基地。建立资产评估实践教学基地的途径主要有校企结合办学,它是加强行业与高校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加快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推动教学、科研与实践的结合。通过高校的科学研究与行业业务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推动北部湾经济区资产评估行业科学、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也可以为地方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而使双方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比如在2009年5月11日,广西资产评估协会与广西财经学院举行合作共建“广西资产评估学科建设基地”暨“广西资产评估研究中心”挂牌仪式,这是建立资产评估专业人才高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素质高、业务精”资产评估人才的有益尝试。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姜楠,于金龙.资产评估本科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4.

[2]李珍,王淑珍.中国资产评估师专业胜任能力探讨[J].财会通讯,2008.7.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第5篇

关键词:本科教学;教学质量;教学评估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46-02

随着大学教育不断从“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一批新办本科院校如雨后春笋,逐渐成立。为贯彻落实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出台教高[2011]9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意见”,对普通高等本科学校教学评估工作提出了相关规定。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2013年4月接受了“升本”以来第一次本科教学水平教学评估,就评估过程相关问题进行了剖析。

一、教学质量

教学任务的完成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合作的结果。其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基本因子主要是教师、学生和教学中介,或扩展为教师水平、学生素质、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在高校内部提倡这种观点非常客观、正确,从高校长远发展的角度,就有局限和不足。[1]最大缺陷是只注重研究教学活动本身的一部分内在因素,而忽视对另一部分内在因素和与教学活动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如没有将与教学质量有直接关系的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以及与教学质量有间接关系的教学环境因素等考虑在内。而教学作为培养人的一种活动,受制因子相当多、可变性大。[2]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试行)》中,共有7个一级指标,第一个指标就是“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的要求。

我院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海拔高,在以藏族人口占多数的聚集区办学,前身是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8年实现了“升本”。在国家的“十二五”发展时期,也制定了我院的“十二五”规划,以做大、做实、做强为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以民族师范教育、安多藏文化和高原经济为主的办学特色。在“十二五”时期,以藏区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为目标,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紧缺人才作为办学思路和理念。把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紧紧围绕当地实际,着力打造“大爱无华、昂扬向上、追求和合、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正因为如此,我院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得到评估专家的一致认可。

二、教学环境的长效机制

教学环境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主要包括学校的地理环境与心理环境、校园文化、校风、班风等。[3]我院校园规划1000亩左右,校舍总面积30万,教学用房面积15万,学生公寓面积8万左右。在校园绿化方面,已完成10万,绿化面积达到40%,建成了科普生态园基地,以藏药材驯化基地为依托,建成300生态植物园,修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亭、阁,供学生学习和休闲。

在学生管理上,建立了校系两级管理体系,建立了系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辅导员班主任一线抓、教职员工一起抓的管理模式。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以教育平台、帮扶平台、素质平台、社会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学生工作信息化平台,形成了成熟的学生管理运行机制。以“绿色、清雅、理性、开放、和谐”为主题的教学环境,督促学生勤学、好学、乐学。

在教学管理机制上,实现“三学期制”,这在国内的教学模式中并不多见。强化教师教学环节管理,严格实行教学规范,已形成规范有效和科学有序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三、本科教学评估后得到的启示

1.紧密围绕政策和文件精神,师生要正确认识评估工作

积极开展正面的评估教育,加强对包括高校教学评估在内的各种评估政策和文件的正面宣传,客观评价高校教学评估的成败得失,营造良好的本科教学评估人文环境,都是促进高等教育评估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校、学术人员、评估专家、评估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乃至媒体,都应该自觉提高自身评估素质,积极引导、影响公众对高校评估活动的认识,促进全民评估素质的提高。[4]

教学评估工作是学校领导、相关人员和全校师生共同的工作,不是形式和走过场,是与学校、家庭、学生、社会切实相关的事。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估工作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保障,是关系学校的未来发展、学生就业、社会选聘人才的重要指标。我院目前的教学虽然经历首次评估,但广大师生、社会人士和当地政府对教学评估都高等重视,积极支持,这对于今后教学评估的开展和作用的发挥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政府和高校积极宣传教学评估的意义和作用,向公众澄清教学评估工作是改进工作、规范管理、加强建设、创新发展的大好机遇,不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形式主义。避免了淡化公众对教学评估的负面印象,减少了评估带来的消极影响。在高校的内外部评估工作中,将广大师生和社会人士积极融入到评估中去,在教学评估中发挥作用,可以充分、有效地发挥教学评估积极作用。

2.重视内部质量保障

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中,一般都由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学校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共同组成,即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并且内部评估在整个教育评估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内部评估是学校自主建立和运作的质量保证组织、制度和程序,用来进行质量保证,以确保和提高本校的教育质量,并培育质量文化。外部评估主要是指校外独立评估机构的质量保证,在专家组成员评估期间,争取做得更好,更有特色,打造出独具特色来,落实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式。

3.后期改进工作势在必行

先进国家的大学对教育评估结束后的后期改进工作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教育评估结束并不等于评估过程的结束,高校对评估结果的反馈和改进也是评估工作的重要步骤。发达国家在评估的程序中都设立了后续跟踪的阶段,主要目的就是检查被评高校在后期评估改进中是否改进了教学及优化成果,是否确保了其在期限内达到标准等措施,并对不能继续达到标准的高校采取一定的措施。[5]我院在评估结束后,及时对专家提出的不足之处制定了整改方案,在内部建立有效的内部评估机制,促使学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同时,学校还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诊断。

发现评估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识别和诊断,以得到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对教学评估结果的科学分析和鉴定,是深入开展教学评估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最终,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江珩.21世纪初高校教学质量控制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1997,78(6).

[2]肖莉.安徽省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现状及对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1.

[3]孙崇文,伍伟民.中国教育评估史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第6篇

关键词:大数据;学科评估;多维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7-0013-04

一、现状及问题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核心工作,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如何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科状态,从而更好地规划资源配置促进各学科均衡发展是多年来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重点研究课题。学科评估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评估指标体系和基础数据,到目前为止,学科评估重点研究了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并已取得了显著成果,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比较成熟、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但是,目前不论使用哪一套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学科评估工作时都会遇到许多问题,使看起来完美的评估指标体系并不能顺利实施。以下是三个典型的问题:

(1)无法准确、全面、及时地获取各类业务数据,导致评估结果不够全面、不够客观、不够准确。

(2)评估指标是对高校业务的抽象描述,无法与具体业务数据直接对应,导致无法直接得到与评估指标对应的评估结果,需要将评估指标转换为业务标准才能与业务数据准确对应。

(3)目前学科评估主要靠人工收集数据、计算评估结果,基于一套比较复杂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人工方法去生成评估结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要同时生成多套不同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报告更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

本文介绍使用大数据技术充分收集高校业务中与学科相关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并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更容易分析使用的结构化数据,同时确定数据实体及其间的关系,最终将经过清洗的数据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存储。基于标准化的业务数据,充分发挥OLAP技术优势对学科进行多维分析并生成学科评估报表。

二、大数据解决方案

1.系统架构

基于大数据的学科评估系统框架(见图1)主要包括:数据源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存储层和数据分析层。

(1)数据源层

数据源层是学科评估基础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分布于各业务系统的结构化数据,系统外的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如TXT、XML等格式的文本文件。

(2)数据处理层

学科评估基础数据分布于不同的业务系统,而且数据量大,同时还有系统外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传统的ETL技术已经无法完成处理任务。Hadoop技术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处理,尤其是处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具有先天优势。数据处理层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抽取、清洗、转换,完成数据集成,按照存储层数据模型重新组织数据,形成能够支持学科评估的标准化数据。

(3)数据存储层

数据存储层是学科评估数据的核心,主要包括业务数据库、业务指标库和评估指标库。业务数据是与学科相关的基础业务数据,业务指标是指描述基础数据的维度,评估指标是指不同评估体系中的各类指标。数据存储层采用数据仓库维度模型存储业务数据,这样更有利于应用层的统计分析。数据存储层会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建立统一的编码规则,去除冗余和不一致。

(4)数据分析层

数据分析层是学科评估应用的核心。通过联机分析平台(OLAP)可以快速生成评估报表并进行多维分析,节省人工计算工作量,并以打印输出、文件输出、Email输出、Web等多种方式展现。

2.业务数据模型

业务数据采用星型模型进行数据建模,建模的重点是识别业务实体与学科评估相关的最细粒度属性,作为业务指标维度,它们将构成业务指标库,这些指标可以综合反映业务实体属于哪一个学科评估指标,其他对学科评估不产生影响的实体属性可选择性地保留在模型中,方便进行多维分析。

图2是以科研论文和科研项目为示例的科研业务数据模型。学科维度来标识论文和项目属于哪一个学科,论文类型、刊物类型、刊物分区、第一作者类型维度是评估科研论文的业务指标,项目经费、负责人类型、项目类别、项目级别、项目子级别是评估科研项目的业务指标。

3.评估指标模型

由于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化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各高校内部以及各权威机构的评估指标体系都不完全相同,而且经常会有变动,如果每次开展学科评估都将基础数据与评估指标重新对应,然后计算评估结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鉴于高校内部描述业务实体的属性相对固定,提取这些属性作为基础业务指标,将业务指标与学科评估指标作匹配,这样业务实体就能对应到具体的评估指标。图3是以科研论文和科研项目为例设计的评估指标模型,设计说明如下:

(1)同一类业务数据用于学科评估的属性可能不完全相同,如纵向项目用项目级别和项目子级别属性来表示评估得分,横向项目是用项目经费来表示评估得分,所以业务指标库要最细粒度,保证能唯一标识所有类别的业务数据。

(2)最细粒度的业务指标可以使评估指标粒度更小、更加科学,从而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可以满足不同评估指标与业务数据的对应关系,保证了评估指标体系的兼容性和扩展性。如科研论文评估指标和科研项目评估指标都是基于科研论文和科研项目最细粒度业务指标生成。

(3)评估指标类型标识该评估指标是评估哪一业务,如科研论文、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评估指标体系标识该评估指标对应的是哪一种评估标准,如校内评估指标体系、国内某权威机构评估指标体系、国外某权威机构评估指标体系等。

(4)评估指标中的开始年份和结束年份用来标识该指标的适用范围,支持生成历史年份的评估报表,可以比较不同年份的评估结果。

(5)评估得分是对评估指标的量化表示,并不是每一个评估指标都有评估得分,有些统计实体数量的就没有评估得分,如统计教师数量、学生数量等。

4.学科评估

学科评估的核心工作是按评估指标去汇总各类业务数据、计算评估得分,然后通过不同的维度去分析评估结果。业务系统通过数据共享方式将各类业务指标提供给学科评估系统,学科评估系统管理员根据业务指标灵活设置评估指标、得分、指标对应时间段,业务数据根据业务指标就可以关联查询到对应的评估指标,进而可以得到评估得分,最终可以自动汇总数据得到评估报表。以科研项目学科评估为例,计算过程伪代码如下:

SELECT EXTRACT (YEAR FROM Tl.立项日期)AS评估年份

,T4.评估指标体系名称AS评估指标体系名称

,T5.评估指标类型名称AS评估指标类型名称

,T3.评估指标名称

AS评估指标名称

.T2.二级学科名称

AS二级学科名称

,T2.一级学科名称

AS一级学科名称

,T2.学科门类名称

AS学科门类名称

,COUNT(T1.项目编号)AS项目数量

,SUM (T3.评估指标得分)AS评估得分

FROM 科研项目Tl

LEFT JOIN学科T2

ON

Tl.学科=T2.学科编号

LEFT JOIN科研项目评估指标T3

ON

Tl.负责人类型=T3.作者类型编号

AND Tl.项目类别=T3.项目类别编号

AND Tl.项目级别=T3.项目级别编号

AND Tl.项目子级别=T3.项目子级别编号

AND EXTRACT(YEAR FROM Tl.立项日期)BE-TWEEN T3.开始年份AND T3.结束年份

LEFT JOIN评估指标体系T4

ON T3.评估指标体系=T4.评估指标体系编号

LEFT JOIN评估指标类型T5

ON T3.评估指标类型=T5.评估指标类型编号

GROUP BY EXTRACT(YEAR FROM Tl.立项日期)

T4.评估指标体系名称

T5.评估指标类型名称

T3.评估指标名称

T2.二级学科名称

T2.一级学科名称

T2.学科门类名称

该学科评估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快速部署、灵活维护评估指标。只要建立评估指标与业务指标的对应关系,就可以完成业务数据与和评估指标的关联,从而可以快速生成学科评估报表。

(2)支持多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同时生成基于不同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报表,比较不同评估指标体系下的评估结果。

(3)评估指标中的时间属性满足在不同时间段使用不同的评估指标,达到保留历史评估结果的目的。

(4)通过联机分析(OLAP)功能可以快速计算评估得分并进行多维分析。如可以快速生成基于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和学科门类的评估报表。

三、应用实例和应用效果

1.应用实例

本文选取上海财经大学校内评估指标体系中纵向科研项目评估为例,介绍具体应用情况。表1是根据纵向项目业务指标设置的评估指标,每一个纵向项目能找到对应的评估指标。

图4是使用数据可视化工具Tableau开发的纵向项目学科评估报表,通过筛选器可以查看不同年份、不同评估指标对应的评估结果,通过钻取功能可以得到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的评估结果,达到多维分析的目的。如果有多种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同时展现在评估报表内,方便横向比较评估结果。

2.应用效果

传统方法做学科评估需要从各个业务部门采集数据,然后分类、设置评估指标、赋值、计算,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生成的评估报表会有数据不准确、滞后性、一次性使用等问题。借助大数据技术保证了采集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分布式处理数据的优势,减少人工采集、整理数据需要的巨大工作量。O―LAP技术可以快速生成学科评估报表,完成多维分析,大大提高了学科评估的工作效率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该系统校领导、院系领导、业务部门管理人员可以了解每一学科的评估结果,比较不同学科间的评估差异,观察同一学科评估结果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用该系统我校已经完成了校内2013年学科评估报表,同时支持教育部学科评估上报材料。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第7篇

关键词:本科评估 平台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c)-0101-03

自从1999年我国大学实施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为了保障我国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按照国际惯例,国家及时出台政策,对我国高等学校进行本科评估。学界正在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估模式,如何通过评估来保障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如何进一步实现评估的简洁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1 我国高校进行本科评估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从恢复高考时算起,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在恢复高考的前三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速比较缓慢,1978年为1.55%,1988年3.7%,1998年也不过才升至9.76%。从1999年开始,我国大学开始实施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得到快速提升,2002年为15%,2007年为23%,2010年为26.5%,到2012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的三个阶段的发展划分理论,即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内为精英教育,15%~50%为大众教育,大于50%以上为普及教育,我国现今的高等教育属于大众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是我国经济腾飞的基石。我国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时期,正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绝佳时机。经济扩张和科技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而为社会培养需要的各类人才是目前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在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对社会工作的参与度,使高校成为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这是成就高校发展的一个绝佳时机,同时,能否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也是高校发展面临严峻考验。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需人才,高校普遍实行扩招政策,高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本科教育的急剧扩张,许多配套设施和教师队伍的扩充无法跟上教育扩招的步伐,致使我国本科教育质量出现严重问题,为了保证本科教学在高校的中心地位,保证本科院校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而优质的专业人才,教育部决定在我国普通高校中分批开展本科教学评估工作。

2 我国两次重要的本科评估

2.1 首次本科评估――水平评估

首次评估重点是考察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基本教学管理和基本教学质量;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学校教学改革建设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情况。评估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通过”的学校五年后进入审核评估。

我国首轮评估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展开的,评估工作是从2003开始,2008上半年结束,首次评估全方位地对我国的592所本科院校进行了评估。虽然首轮水平评估由于缺乏自身应有的自由与自觉和独立性不强而饱受诟病,但首轮评估过程、方式和方法及评估本身都为后面我们将要进行的第二次审核评估积累了经验,提供了范本,它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里程碑事件。首次评估是对我国的本科教学一个总体检阅,通过评估,我们大体摸清了我国本科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目前急切需要改进的问题。首先,它促进了各大高校对教学的投入和重视,加大了高校对教学质量的关注,稳固了教学在学校事务中的中心地位;其次,首次评估促进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教学工作秩序的形成,使大多高校的教W管理和教学水平通过这次评估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教学管理规范化,教学过程系统化;最后,首次评估制定了比较严谨和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它成为高校规范管理的参照系和指导高校发展的指挥棒,也为第二轮本科评估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工作范本。

2.2 第二次本科评估――审核评估

第二轮本科审核评估重点是考察学校办学条件、审查本科教学质量与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考查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运行状况及学校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措施及成效。审核评估形成写实性报告,不分等级。

第二次本科评估强调高校在确定自身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保证质量达到标准,引导高校创建特色、多元化的特色发展。第二次本科评估首先设计了“五位一体”的评估制度,构建了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共同参与评估的新评估组织体系;其次,第二轮审核评估不同于第一次的水平评估的指导方针,它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分类指导的思想,倡导了学校主体,国家把关,学生为主的新评估理念;最后,在第二次评估中采用了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法,评估中有行业和企业人员参与评估,建立了过程管理和专家工作规范的严格过程监管机制。作为一个已经评估过的院校工作人员,我认为此次评估从声势上不像第一次评估那样搞得“轰轰烈烈”,评估在“静悄悄”的进行,非学校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学校正在评估。经过第一次评估,人们对评估不再像第一次那样抱有太多的好奇心。在此次评估中,学校一切活动正常进行,评估对教学工作的影响微乎其微。其次,通过第一次评估,学校的管理已经规范化和程序化,学校教务对基础教学数据在平时的工作中收集整理到位,再加上高校经过首次评估,对评估过程都有一些粗略的了解,准备材料充分,几乎不需要做额外的工作。最后,在第二次评估中,大多高校为了迎评都引用了一些评估平台,教学数据都在平台上可以检索到,这也是该次评估悄无声息的一个原因。

3 评估结束后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3.1 关注教学过程数据收集, 建立学管理平台

平台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原来简单处理数据的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网络技术的兴起,加速了信息处理平台化发展的进程,在本科评估中建立一个所有高校通用的数据管理平台,是未来本科评估顺利进行的一个必然结果。在我们所经历的两次本科评估中,评估数据收集是被评估高校面临的一个最为头疼的问题。

在首次评估中,各大高校为了收集评估所需的教学数据可谓是用尽手段,有些学校为了获得评优结果,甚至冒险假造教学数据。每个迎评高校都在尽力收集评估所需的教学数据,因为评估数据直接影响评估结果,而评估结果对学校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它会影响学校未来招生名额,影响学校以后的每一届招生,影响上级对学校未来的资金投入,以上每项都关系到学校生死存亡,所以教学数据收集中每个高校都高度重视。但现实情况是,评估中所需的与教学相关的数据大多分散保存在各个部门或院系,并且这些数据多数处于原始状态。这是因为本科评估前学校对教学数据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和条目要求,每个部门和学院所拥有的教学数据内容和条目都不一样,尤其对新合并高校,合并前各校各自为政,不可能有符合统一格式和相同条目的数据,收集评估所需数据的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即使非合并高校,也是因为教学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不同工作人员的偏好不同,教学数据以不同的方式保存下来或存储,要收集到评估所需要的一定年限和时间段、条目统一,内容一致的所有教学数据,就需要各个学院组织人力对原始的教学数据进行整理,评估是在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中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要组织人力来完成这项复杂的工作的,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也仅仅就这一项工作,就会使迎评学校焦头烂额,这也是有些高校冒险编造虚假教学数据一个不得不说的原因。

目前,高校大多工作已实现无纸化办公,但教学过程数据大多使用Excel表格和Word文字处理等简单数据处理方式,采用这种简单自动化数据处理方式,针对少量数据还能应付,如果教学数据常年积累,就会有很大弊病,首先,如果用户需要某一方面的信息,检索起来非常缓慢,Excel对数据的处理只适合小型数据库,实现大型数据存储几乎慢到无法忍受;其次,使用单机保存的数据容易出错或丢失,难于对数据进行后期维护也是它的一个弊病。因此,在首次评估结束后,建立一套教学管理平台系统就被提上日程,但我们调研发现,目前针对教学管理的平台比较少,已经在使用大多数是本科教学评估系统,且单机版居多,这就造成系统运行硬件要求高,而且操作复杂,限制了数据库的发展。而基于微软的B/S(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框架的本科教学评估系统又面临一个网络解析速度慢,灵活性差的现状。

如果能够利用现有网络技术,以国家教育部对本科办学质量评估各项指标为核心,开发一个高校通用的教学数据平台系统,这将最有效的实现评估过程和结果的简洁化。这个平台能提供开放性和可移植功能,同时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比较高,可以实现评估人员在远程调用自己将要评估的学校本科教学数据,不需要进驻到该高校或进驻时间很短就能对这个学校进行系统和全方位的评估,这不但可以减少评估人员的长途奔波,又可以不影响评估高校的正常工作开展,也可以实现高校之间的教学管理数据共享。通用的教学管理平台系统中教学数据具有统一标准和条目,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科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成为迎评工作的亮点。在平时工作中高校对海量教学过程数据可以统一采集、整理、归类,然后定期备份存放在专门的数据存放地,为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可以同时备份在不同的地方。这些数据是我们研究高校发展历程,总结教育发展规律,为政府决策提供决策的重要依据。

3.2 分析中外评估模式利弊,确定我国评估方式

不同的评估模式包含不同的价值追求和政策伦理,每一种模式都包含着主体的教育理念和评估理想,同时也蕴含着它的价值取向,确立我国的高等采取那种评估模式,有助于我们把握评估价值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认识评估教育价值的本质及其含义,深刻理解评估本身存在的意义,理解评估存在的政策伦理追求。

西方主要的教育评估模式有以下四种:

第一,泰勒模式――科学取向模式。即就是运用各种可以将事实量化的手段,收集对象的稻莼信息,以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

第二,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模式――决策取向模式。即就是对评价方案实施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第三,斯里克文的目标游离模式――人文取向的模式。即就是提倡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第四,斯塔克的应答式评估模式――参与取向模式。这一模式以心理构建思想为基础,强调评价过程是所有与评价方案有厉害关系的各方共同参与,共同协商的过程。

我国现在采用的高等教育评估方式,刘理认为属于“政治取向模式”,这是因为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办学、管理和投资中居于中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这种宏观管理体制决定了高校评估中政府行为的集权模式。但政府主导的评估模式缺点是评估信息不全,专业性不强,导致评估失真;评估主体单一,评估效率低;独家控制评估权,缺乏监督,影响评估的公证性。

根据约翰・布伦等人研究证明,评估给高校的影响有两面性,评估在促进学校对教学质量的重视和高校文化改变的同时也导致权力越来越集中和学校内部官僚化趋势的增长。评估导致国家行政力量和社会力量过多介入学校正常运行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压高校学术权力的存在空间,打破了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律,不利于教育健康发展,这与评估引导高校摆脱外部压力的基本价值观相左。评估是确保高校遵循基本教育规范,保证高校按照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则办学,但在评估中为了使评估结果具有说服力,评估邀请不同行业人员介入,这就会使学校为了达到评估的目的,而做一些部符合教育自身规律的事情,使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不能保持自然秩序,高校整体运行不能保持稳定状态,阻断高校办学行为的连续性,这样,高校就不能根据学校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调整,形成自身的办学传统和特色,而获得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与评估的目的相违背。现有的几种评估方式中只有外部评估(中介性评估)可以使高校的独立性得到最大实现。

中介机构评估在评估中兼顾社会多种需求,接受各方面监督,对教育活动即办学效益做出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具体好处体现在:首先,中介评估可以保障学校学术活动的相对自由。通过各行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既保证了评估的可信性,又确保了高校自由的进行学术活动,如果评估由政府主导,就有侵害学术自由之嫌。其次,政府进行评估时,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都是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制定,这种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评估,会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而评估中介是独立于政府的非营利性组织,具有独立性、客观性和公证性等特点,能更好的保证评估结果的公证性、合法性和权威性。但中介评估容易引发大学的“文件制造”运动和“自我欺瞒”的造假行为。这也是我们在评估后要加强研究的问题。

4 结语

评估作为一种能有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评估中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内在规律,评估是为了充分发挥教育自身的内在规律,实现教育“在适应中超越,在服务中引领”的作用,在评估中评估者应尽量做到“立身世俗”又“不唯世俗”。评估是为了在世俗化的活动中尽量追求超越性的“天职”,注重评估的当下存在价值,在评估中不断完善这种教育体制,发挥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正向功能,减少它对教育的不利影响,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早日腾飞。而不能迷失在各种对教育和教学评估“指责”和“称颂”的喧嚣之中。

参考文献

[1] 刘理,董垌希.高校评估政策理论分析-以我国首轮本科教学评估为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42-47.

[2] 梁绿琦,袁光亮,张瑞芬.教学评估D一种教学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34-138.

[3] 李志宏.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对高职教育评估制度建设的启示[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5-6.

[4] 张蕾,明仪皓.本科评估背景下地方高校陈本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5):25-28.

[5] 王卫平.刍议本科教学评估方式需要避开的误区[J].职业教育,2016(5):163-164.

[6] 周锡堂,董超俊,赫向英.从教学评估实践看地方高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改革与发展,2016(1):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