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知识管理的分类(合集7篇)

时间:2023-08-07 17:06:48
知识管理的分类

知识管理的分类第1篇

关键词:分类知识;本体;管理方法;检索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知识信息都已经实现电子化,如何通过计算机有效管理这些海量的知识信息,实现知识的快速检索利用,成为当前知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通过知识分类的方式来组织知识,是当前最主要的知识管理方式。

知识分类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将知识进行分类,最终将知识组织成为树形结构,这样的知识管理方式具有很好的组织结构,可以实现知识的快速检索和利用。但是对于分类知识如何管理却没有很好的方法来解决。传统的分类知识管理主要是通过数据库或者文本文档来实现,采用这些方法只能简单表示分类知识的层次关系,因为它不能够有效的表示知识的属性以及知识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基于本体的方法来管理分类知识,采用OWL文档来存放本体表示的分类知识。

1.基于本体的分类知识表示模型

知识管理的分类第2篇

归纳起来,推动知识管理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方面:经济全球化要求企业对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快的反应速度、较强的创新能力;知识作为独特生产要素,它的价值为企业所认识,企业需要把专门知识融入组织程序和日常工作中;计算机和通讯产品的价格的下降,使得信息技术产品变得易于获得,而计算机网络则为企业员工提供协同工作和相互学习的廉价工具。

当前,知识管理变得歧义百出,就像“再造”这个词一样,成为管理领域的时髦角色,也是数据库、数据库公司、信息系统软件商的市场利器。如比尔·盖茨认为,知识管理不过是管理信息流,把正确的信息传送给需要它的人,让他们迅速地利用这些信息采取行动,其目的是提高公司的智商。

笔者认为,从国内外知识管理的实践来看,知识管理项目可分为如下四类。

首先是内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这是知识管理最普遍的应用。这方面的知识管理包括如下一些方面:建立内部信息网以便于员工进行知识交流,利用各种知识数据库、专利数据库存放和积累信息,从而在企业内部营造有利于员工生成、交流和验证知识的宽松环境,并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员工进行知识交流,通过放松对员工在知识应用方面的控制、鼓励员工在企业内部进行个人创业来促进知识的生成。在这方面有大量的应用案例。1994年,Intel公司微处理器事业部在开发高能奔腾处理器的过程中发现,有6成以上的技术问题在别的小组的开发经验中已碰过并解决了。由此,他们发起了一个D2000计划,目标是分享“最佳设计方案(BestKnownMethod,BKM)”,提高群体学习的能力。当时,他们采用的是MOSAIC浏览器,让所有人能够由网络工作站读取资料库的内容。“要整个组织一起选择合适的题目、制作文件并储存到BKM资料库中,我们由技术经理团队和技术小组共同合作,在组织的各个角落推动BKM计划和整体学习。”这大幅度减低了问题重复出现的概率,新产品产出的速度大约为过去的两倍。在施乐公司,其内部知识库建立在企业的内部网络上,由安装在服务器上的一组软件构成。员工可利用该系统阅读公报,查找历史事件,并在虚拟的公告板上相会。它的知识库里的内容包括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各职位所需的技能和评价方法、各部门和各地分公司的内部资料、公司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公司客户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的详细资料、公司内部研究人员的研究文献和研究报告等。施乐的知识库里的这些资料可以为它们的竞争情报活动提供很好的素材。

其次是企业的外部知识管理,这主要包括:供应商、用户和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的动向报告;专家、顾客意见的采集;员工情报报告系统;行业领先者的最佳实践调查(Benchmarking)等。在现代企业中,为了追求高效率,企业进行了精细的分工,各部门尽可能少地相互重叠,使得交流被降至最低限度。而组织结构中的个体无论横向还是纵向上离得越远,信息的交流就变得越困难。实际上,我们对这样一种现象已经熟视无睹:信息进入企业就消失了。举一个例子。一个银行普通职员的女友在A企业工作,而他所在的银行正联合B企业收购A企业,负责收购工作的副行长很关心A企业的财务状况(如它的应收款),实际上其手下的女友这几天一直在加班列出A企业的应收款清单,并告诉这位职员这两天不能陪他了。这样,公司职员手中有一条重要信息,但企业没有向全体职工收集信息的机制,将为此付出代价。这时看来,信息的传递、利用比收集更加重要,公司信息资产的价值不仅在于存储、提取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在于将信息与特定过程、未知单元进行动态匹配。这也许就是近两年知识管理倍受企业关注的原因之一。

第三类知识管理项目是个人与企业的知识生产。员工的创新能力是企业的一种特殊资源,企业应该针对其在知识开发中的独特性,实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有人根据员工在知识链中的作用把企业内部的人才资源分成了五类,他们是知识生产者、知识商品化的倡导者、知识商品化的领导者、知识分析者和幕后保护人(Sponsors)。个人购股权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有利工具。

知识管理的分类第3篇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整合;知识创新;企业演进路径

0引言

知识管理一词最早出现在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于1988年发表的《新型组织的出现》一文中ll_,它是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延伸与拓展,强调以知识为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全新管理,既包括将组织中现有的显性知识编码化,也包括发掘员t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使其转化为可编码的显性知识,或者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知识管理的出现对解决当今企业面临的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通过知识管理,企业不仅可以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接起来,在彼此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信息与知识的共享,更可以把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利用知识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企业运营创造良好的环境。目前,许多企业正努力提升自身的知识管理水平,希望通过高绩效的知识管理.为企业赢得全面的竞争优势。要提升企业知识管理的水平关键取决于两点:一是提升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二是提升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是评价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以此可以对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进行分类。

本文以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为评价指标,构建了用于评价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二维四分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企业进行了分类,将它们依次划分为领导型、跟随型、活力型和平庸型4类。此外,通过深入分析上述各类企业的特点,进而提出了这4类企业的不同演进路径。

1企业知识管理的维度分析

企业的知识管理,就是企业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识别企业内外的各种知识资源,并加以创造、存储、利用、共享,以提高企业的整合、创新和适应能力,最终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企业知识管理的水平具体可以从如下两方面来衡量。

一是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所谓知识整合,是指通过分析整合企业内外的所有信息资源使之转换为企业的知识.同时充分利用企业知识库快速而准确地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将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支持他们的决策。知识整合可为企业业务处理节约大量时间,保证了企业处理各类事务的质量和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实现企业内部知识资源的共享,使得企业的知识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二是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所谓知识创新.是指通过企业的bbs交流、员丁的日常培训以及相互之间的学习、头脑风暴、数据挖掘等多种方式方法,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并使之充分共享,从而在企业中进发出智慧的火花,形成一些新理念,发明一些新技术.研发一些新产品,以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创新能力嘲。知识创新能促进企业管理理念的更新,提高对先进技术的把握.从而为企业带来持久的活力,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知识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知识管理的绩效,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是评价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评价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两个维度,来建立评价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二维四分模型

2基于知识管理水平的企业分类

企业由于各自背景和拥有资源的不同.知识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本文以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作为纵坐标,以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作为横坐标.建立了基于知识管理水平的企业分类二维四分模型,该模型基于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对企业进行了分类.具体的二维四分模型见图1。

在上述二维四分模型中,依据企业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强弱,将企业划分为领导型、跟随型、活力型和平庸型4种,分别代表了当前企业知识管理的4种水平。

(1)领导型企业,是指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均很强的企业。这类企业是行业的领导者,它整合处理信息的标准制度很容易成为行业的标准,它的知识创新也能引导整个行业的发展潮流。领导型企业知识管理水平很高,它们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领导型企业是整个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例如信息技术领域中的intel公司。

(2)跟随型企业,是指知识整合能力很强,但知识创新能力较弱的企业。这类企业对促进行业的发展作用不大,但它们是整个行业中的主体。跟随型企业知识管理的水平一般.知识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做得好,但知识创新能力不足。跟随型企业一般紧随领导型企业开展其知识管理工作,其模仿能力很强,能将先进的理念在企业中顺利稳妥地进行实施,但由于自身缺乏知识创新能力,因而显得活力不足,企业的发展因此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例如中国的dvd行业。

(3)活力型企业,是指知识整合能力较弱,但知识创新能力很强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为新兴企业,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活力型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一般,但不乏亮点,其原因就在于企业中的员工思维活跃.有很好的创新理念,且勇于突破进取.甚至能在行业中的某些领域与领导型企业一较高下。但是这类企业也存在着致命弱点,由于对企业自身基础性的信息整合工作没有经验.往往需花费较多的成本而收效甚微,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例如一些新兴的it企业。

(4)平庸型企业,是指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均较弱的企业这类企业是行业中最弱的群体,往往处于被淘汰的边缘。平庸型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较低,日常的知识管理没有明确的指导和标准,其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更成为空谈。该类企业的运营主要依靠模仿行业领导者,但由于自身实力的缺乏,其模仿水平较低,不为市场认可。例如一些小型民营企业及老的国有企业。

3基于知识管理水平的企业演进路径分析

在二维四分模型中,4类企业所具有的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有较大差异,它们不仅知识管理水平相差很大.所体现出的竞争实力也相距甚远。基于各自定位的不同.各类企业相应的演进路径也有所区别。领导型企业要以确立行业标准、引导技术发展潮流为己任,一如既往地稳步实施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以维护自身的优势地位:跟随型企业要以管理理念革新、技术应用创新为使命,重在寻求改善自身创新不足的途径:活力型企业要有效进行企业知识信息整合、扎实开展企业基础信息建设,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整合能力:平庸型企业必须先从知识整合做起,稳步推进各项标准化措施以打下扎实的基础,再努力培育知识创新的条件以寻求新的突破。以上各类企业的演进路径见图2。

3.1领导型企业的特点及其演进路径

(1)领导型企业的特点。领导型企业不仅知识整合能力很强,而且知识创新能力也十分出众,这要得益于企业自身强大的综合实力。许多最新的知识整合理念。以及不可胜数的知识创新都源于此类企业。领导型企业基本实现了创新的集群化,凭借企业强大的经济实力,它可以在行业的各个领域开展自主研发,实现群体创新,所形成的竞争优势相当巨大。一般企业很难撼动

(2)领导型企业的演进路径。领导型企业虽然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都有不错的表现.但绝对不能高枕无忧。虽然知识创新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所以应努力做好对知识创新风险的规避.否则一旦失败,其经济损失很难挽回,甚至可能使领导型企业就此一蹶不振,最终被其它竞争对手所赶超。因此冷静的头脑,机敏的思维是此类企业领导者的必备素质。领导型企业作为被行业中诸多企业争相模仿的对象.其面临的挑战无疑是相当巨大的。为了在市场“遭遇战”中获胜,领导型企业必须一如既往地稳步实施知识整合。积极拓展知识创新,以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对此intel公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3.2跟随型企业的特点及其演进路径

(1)跟随型企业的特点。跟随型企业在知识整合方面无疑具有很大优势,无论是内部知识的集成整合,还是外部知识的融人整合.还是内外部知识的协调整合,都表现得十分出色。跟随型企业对自身知识的管理和维护并不逊色于领导型企业,其完备的知识整合能力能实现全企业的信息资源共享,充分满足企业各个层面日常经营决策的需求.用最短的时问和最低的成本解决各类问题,从而确保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但是,跟随型企业最大的不足在于只注重模仿他人的技术,而缺乏应有的研发创新.因此容易形成不思进取的状况,这已成为此类企业的最大弊病.也是其缺乏强大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跟随型企业的演进路径。跟随型企业知识整合能力强,这有助于开展日常事务,完善经营活动,有效确保企业的平稳运营。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获得足够的竞争优势,必须要创新,在此方面跟随型企业做得很不够。跟随型企业的技术往往是“二手”的,由于领导型企业会对其最先进的知识创新进行严格地保密.从而在产品的等级和质量上.跟随型企业会被领导型企业甩在后面。长此以往,跟随型企业将面临被动挨打的局面,如不加以改进,终将无法逃脱被领导型企业兼并或挤市场的命运。

依据图2中的企业知识管理水平演进路径,跟随型企业应努力向领导型企业发展。跟随型企业要着眼于知识创新,不能因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要真正做到知识创新,对跟随型企业而言并非一件易事,需从企业内外部同时人手,双管齐下.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企业内部,必须加强对知识创新的重视与投入,建立企业内对知识创新的奖励机制:在企业外部,应积极向领导型企业学习,注重吸收外来先进经验,并聘请专家学者予以指导。在内外两方面的双重作用下,跟随型企业就能逐步向领导型企业过渡,真正实现企业的“强者梦”。

3.3活力型企业的特点及其演进路径

(1)活力型企业的特点。活力型企业在知识创新方面可谓是独树一帜,其创新理念极具独到性,能与领导型企业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一较高下。活力型企业一般为新兴的公司,南于处于高成长时期,它的经营理念很新,对各类新知识也乐于接受,此其知识创新能力很强。活力型企业经营方向面向市场热点,其知识创新也着眼于潮流走向,很具有时代性。活力型企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由于建立时问比较短,对基础性的知识整合工作没有经验。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难以对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整合能力.活力型企业上至企业经营决策,下到日常事务安排,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制约了活力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在与领导型企业较量的过程中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2)活力型企业的演进路径。活力型企业虽然极具创新性,但受企业规模限制,其知识创新能力仅表现在某一些领域,尚未形成集群化的特点.因此很容易被领导型企业的多种新产品所围攻。特别是当企业内部由于知识整合不力所引发的问题一次性爆发时,活力型企业就会面临极大的危机,进而很难逃脱被领导型企业收购。例如,微软收购了许多很具有创新性的小型it企业。

如图2所示.活力型企业应注重发展自身的知识整合能力,从而实现向领导型企业的转换。为实现这一目标,活力型企业的首要工作就是提高对企业内外知识的整合能力,使之能充分满足企业各个层面的不同需求。这样不仅经营成本会下降,企业的正常运营也会得到保障,其所面临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具体措施可以包括学习当前行业通行的知识整合标准,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制定和完善本企业的知识整合管理体系,以及推进本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等。

3.4平庸型企业的特点及其演进路径

(1)平庸型企业的特点。平庸型企业不仅知识整合能力较弱,知识创新能力也不强,因而几乎不具备任何优势。此类企业一方面缺乏对企业现有知识的有效管理,另一方面又缺乏对知识创新的敏感性,面对大好机会却无法把握。因此,其目前的生存境地最为困难,而陈旧的管理理念是导致其平庸的最大原因。平庸型企业常像跟随型企业一样采取模仿战略,但受限于自身能力,仿制品远远达不到同类产品的水平,这使其经营环境更为恶劣。此外,由于观念落伍,创意陈旧,其产品往往处于滞销状态,加上知识整合能力差,企业经营决策经常出现不应有的失误,这使得原本惨淡的经营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平庸型企业最有可能被市场淘汰,这正是目前一些老国企的真实写照。

(2)平庸型企业的演进路径。平庸型企业由于缺乏特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的风险最大,往往会成为牺牲品。但平庸型企业想寻求发展,摆脱如此尴尬的境地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平庸型企业可以首先向跟随型企业过渡,在成功的基础上,再向领导型企业演进。对平庸型企业而言,想要进一步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知识整合。因为知识整合是基础,是企业生存的关键,相比知识创新,它对平庸型企业而言更为实际,也更容易实现。这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知识整合已有很多标准和规范.且发展得很成熟,易为行业所广泛接受。通过采取上述标准,平庸型企业不仅能节约知识整合成本,而且能获取良好的管理绩效。其次,先行实施知识整合的风险性较小。知识创新一般遵循着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定律,对平庸型企业来说,其所具有的知识储备远未达到进行知识创新的条件,其失败的风险无疑是相当大的平庸型企业的演进路径就是先进行知识整合,而后在成功的基础上再开展知识创新。在我们身边不乏成功的事例。例如,不少老的国有企业经过所有制改革,努力实施知识整合战略,使企业逐步走上正常运营的轨道。而后又通过自主研发,进行知识创新,驶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海尔公司的成功就是一个实例。

4结语

知识管理的分类第4篇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整合;知识创新;企业演进路径

0引言

知识管理一词最早出现在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于1988年发表的《新型组织的出现》一文中ll_,它是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延伸与拓展,强调以知识为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全新管理,既包括将组织中现有的显性知识编码化,也包括发掘员t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使其转化为可编码的显性知识,或者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知识管理的出现对解决当今企业面临的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通过知识管理,企业不仅可以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接起来,在彼此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信息与知识的共享,更可以把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利用知识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企业运营创造良好的环境。目前,许多企业正努力提升自身的知识管理水平,希望通过高绩效的知识管理.为企业赢得全面的竞争优势。要提升企业知识管理的水平关键取决于两点:一是提升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二是提升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是评价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以此可以对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进行分类。

本文以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为评价指标,构建了用于评价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二维四分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企业进行了分类,将它们依次划分为领导型、跟随型、活力型和平庸型4类。此外,通过深入分析上述各类企业的特点,进而提出了这4类企业的不同演进路径。

1企业知识管理的维度分析

企业的知识管理,就是企业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识别企业内外的各种知识资源,并加以创造、存储、利用、共享,以提高企业的整合、创新和适应能力,最终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企业知识管理的水平具体可以从如下两方面来衡量。

一是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所谓知识整合,是指通过分析整合企业内外的所有信息资源使之转换为企业的知识.同时充分利用企业知识库快速而准确地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将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支持他们的决策。知识整合可为企业业务处理节约大量时间,保证了企业处理各类事务的质量和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实现企业内部知识资源的共享,使得企业的知识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二是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所谓知识创新.是指通过企业的bbs交流、员丁的日常培训以及相互之间的学习、头脑风暴、数据挖掘等多种方式方法,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并使之充分共享,从而在企业中进发出智慧的火花,形成一些新理念,发明一些新技术.研发一些新产品,以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创新能力嘲。知识创新能促进企业管理理念的更新,提高对先进技术的把握.从而为企业带来持久的活力,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知识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知识管理的绩效,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是评价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评价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两个维度,来建立评价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二维四分模型

2基于知识管理水平的企业分类

企业由于各自背景和拥有资源的不同.知识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本文以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作为纵坐标,以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作为横坐标.建立了基于知识管理水平的企业分类二维四分模型,该模型基于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对企业进行了分类.具体的二维四分模型见图1。

在上述二维四分模型中,依据企业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强弱,将企业划分为领导型、跟随型、活力型和平庸型4种,分别代表了当前企业知识管理的4种水平。

(1)领导型企业,是指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均很强的企业。这类企业是行业的领导者,它整合处理信息的标准制度很容易成为行业的标准,它的知识创新也能引导整个行业的发展潮流。领导型企业知识管理水平很高,它们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领导型企业是整个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例如信息技术领域中的intel公司。

(2)跟随型企业,是指知识整合能力很强,但知识创新能力较弱的企业。这类企业对促进行业的发展作用不大,但它们是整个行业中的主体。跟随型企业知识管理的水平一般.知识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做得好,但知识创新能力不足。跟随型企业一般紧随领导型企业开展其知识管理工作,其模仿能力很强,能将先进的理念在企业中顺利稳妥地进行实施,但由于自身缺乏知识创新能力,因而显得活力不足,企业的发展因此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例如中国的dvd行业。

(3)活力型企业,是指知识整合能力较弱,但知识创新能力很强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为新兴企业,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活力型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一般,但不乏亮点,其原因就在于企业中的员工思维活跃.有很好的创新理念,且勇于突破进取.甚至能在行业中的某些领域与领导型企业一较高下。但是这类企业也存在着致命弱点,由于对企业自身基础性的信息整合工作没有经验.往往需花费较多的成本而收效甚微,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例如一些新兴的it企业。

(4)平庸型企业,是指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均较弱的企业这类企业是行业中最弱的群体,往往处于被淘汰的边缘。平庸型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较低,日常的知识管理没有明确的指导和标准,其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更成为空谈。该类企业的运营主要依靠模仿行业领导者,但由于自身实力的缺乏,其模仿水平较低,不为市场认可。例如一些小型民营企业及老的国有企业。

3基于知识管理水平的企业演进路径分析

在二维四分模型中,4类企业所具有的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有较大差异,它们不仅知识管理水平相差很大.所体现出的竞争实力也相距甚远。基于各自定位的不同.各类企业相应的演进路径也有所区别。领导型企业要以确立行业标准、引导技术发展潮流为己任,一如既往地稳步实施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以维护自身的优势地位:跟随型企业要以管理理念革新、技术应用创新为使命,重在寻求改善自身创新不足的途径:活力型企业要有效进行企业知识信息整合、扎实开展企业基础信息建设,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整合能力:平庸型企业必须先从知识整合做起,稳步推进各项标准化措施以打下扎实的基础,再努力培育知识创新的条件以寻求新的突破。以上各类企业的演进路径见图2。

3.1领导型企业的特点及其演进路径

(1)领导型企业的特点。领导型企业不仅知识整合能力很强,而且知识创新能力也十分出众,这要得益于企业自身强大的综合实力。许多最新的知识整合理念。以及不可胜数的知识创新都源于此类企业。领导型企业基本实现了创新的集群化,凭借企业强大的经济实力,它可以在行业的各个领域开展自主研发,实现群体创新,所形成的竞争优势相当巨大。一般企业很难撼动

(2)领导型企业的演进路径。领导型企业虽然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都有不错的表现.但绝对不能高枕无忧。虽然知识创新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所以应努力做好对知识创新风险的规避.否则一旦失败,其经济损失很难挽回,甚至可能使领导型企业就此一蹶不振,最终被其它竞争对手所赶超。因此冷静的头脑,机敏的思维是此类企业领导者的必备素质。领导型企业作为被行业中诸多企业争相模仿的对象.其面临的挑战无疑是相当巨大的。为了在市场“遭遇战”中获胜,领导型企业必须一如既往地稳步实施知识整合。积极拓展知识创新,以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对此intel公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3.2跟随型企业的特点及其演进路径

(1)跟随型企业的特点。跟随型企业在知识整合方面无疑具有很大优势,无论是内部知识的集成整合,还是外部知识的融人整合.还是内外部知识的协调整合,都表现得十分出色。跟随型企业对自身知识的管理和维护并不逊色于领导型企业,其完备的知识整合能力能实现全企业的信息资源共享,充分满足企业各个层面日常经营决策的需求.用最短的时问和最低的成本解决各类问题,从而确保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但是,跟随型企业最大的不足在于只注重模仿他人的技术,而缺乏应有的研发创新.因此容易形成不思进取的状况,这已成为此类企业的最大弊病.也是其缺乏强大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跟随型企业的演进路径。跟随型企业知识整合能力强,这有助于开展日常事务,完善经营活动,有效确保企业的平稳运营。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获得足够的竞争优势,必须要创新,在此方面跟随型企业做得很不够。跟随型企业的技术往往是“二手”的,由于领导型企业会对其最先进的知识创新进行严格地保密.从而在产品的等级和质量上.跟随型企业会被领导型企业甩在后面。长此以往,跟随型企业将面临被动挨打的局面,如不加以改进,终将无法逃脱被领导型企业兼并或挤市场的命运。

依据图2中的企业知识管理水平演进路径,跟随型企业应努力向领导型企业发展。跟随型企业要着眼于知识创新,不能因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要真正做到知识创新,对跟随型企业而言并非一件易事,需从企业内外部同时人手,双管齐下.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企业内部,必须加强对知识创新的重视与投入,建立企业内对知识创新的奖励机制:在企业外部,应积极向领导型企业学习,注重吸收外来先进经验,并聘请专家学者予以指导。在内外两方面的双重作用下,跟随型企业就能逐步向领导型企业过渡,真正实现企业的“强者梦”。

3.3活力型企业的特点及其演进路径

(1)活力型企业的特点。活力型企业在知识创新方面可谓是独树一帜,其创新理念极具独到性,能与领导型企业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一较高下。活力型企业一般为新兴的公司,南于处于高成长时期,它的经营理念很新,对各类新知识也乐于接受,此其知识创新能力很强。活力型企业经营方向面向市场热点,其知识创新也着眼于潮流走向,很具有时代性。活力型企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由于建立时问比较短,对基础性的知识整合工作没有经验。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难以对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整合能力.活力型企业上至企业经营决策,下到日常事务安排,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制约了活力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在与领导型企业较量的过程中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2)活力型企业的演进路径。活力型企业虽然极具创新性,但受企业规模限制,其知识创新能力仅表现在某一些领域,尚未形成集群化的特点.因此很容易被领导型企业的多种新产品所围攻。特别是当企业内部由于知识整合不力所引发的问题一次性爆发时,活力型企业就会面临极大的危机,进而很难逃脱被领导型企业收购。例如,微软收购了许多很具有创新性的小型it企业。

如图2所示.活力型企业应注重发展自身的知识整合能力,从而实现向领导型企业的转换。为实现这一目标,活力型企业的首要工作就是提高对企业内外知识的整合能力,使之能充分满足企业各个层面的不同需求。这样不仅经营成本会下降,企业的正常运营也会得到保障,其所面临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具体措施可以包括学习当前行业通行的知识整合标准,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制定和完善本企业的知识整合管理体系,以及推进本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等。

3.4平庸型企业的特点及其演进路径

(1)平庸型企业的特点。平庸型企业不仅知识整合能力较弱,知识创新能力也不强,因而几乎不具备任何优势。此类企业一方面缺乏对企业现有知识的有效管理,另一方面又缺乏对知识创新的敏感性,面对大好机会却无法把握。因此,其目前的生存境地最为困难,而陈旧的管理理念是导致其平庸的最大原因。平庸型企业常像跟随型企业一样采取模仿战略,但受限于自身能力,仿制品远远达不到同类产品的水平,这使其经营环境更为恶劣。此外,由于观念落伍,创意陈旧,其产品往往处于滞销状态,加上知识整合能力差,企业经营决策经常出现不应有的失误,这使得原本惨淡的经营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平庸型企业最有可能被市场淘汰,这正是目前一些老国企的真实写照。

(2)平庸型企业的演进路径。平庸型企业由于缺乏特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的风险最大,往往会成为牺牲品。但平庸型企业想寻求发展,摆脱如此尴尬的境地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平庸型企业可以首先向跟随型企业过渡,在成功的基础上,再向领导型企业演进。对平庸型企业而言,想要进一步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知识整合。因为知识整合是基础,是企业生存的关键,相比知识创新,它对平庸型企业而言更为实际,也更容易实现。这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知识整合已有很多标准和规范.且发展得很成熟,易为行业所广泛接受。通过采取上述标准,平庸型企业不仅能节约知识整合成本,而且能获取良好的管理绩效。其次,先行实施知识整合的风险性较小。知识创新一般遵循着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定律,对平庸型企业来说,其所具有的知识储备远未达到进行知识创新的条件,其失败的风险无疑是相当大的平庸型企业的演进路径就是先进行知识整合,而后在成功的基础上再开展知识创新。在我们身边不乏成功的事例。例如,不少老的国有企业经过所有制改革,努力实施知识整合战略,使企业逐步走上正常运营的轨道。而后又通过自主研发,进行知识创新,驶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海尔公司的成功就是一个实例。

4结语

知识管理的分类第5篇

关键词:工程设计;知识管理;技术分析

以设计知识管理为研究对象,将设计方案的推出作为研究目标,积极利用创新的管理技术,确立建设准则,弥补不足之处,创建良性的管理系统,并且根据实际的工程设计标准,才能真正将工程设计类的知识管理技术进行完善提升。

一、设计知识管理的对象研究

对于工程设计来说,知识管理的对象有许多方面,基于对全面知识性的环节的认识,我们将分为:设计对象知识、设计过程知识、掌握知识的专家等。在进行知识归纳过程中,我们知道知识的首个方面为工程设计规范、产品开发制约、产品质量性能等;其次,反应设计知识的内容包括设计手册、设计习惯、修改经验、问题研究等事项;另外还有设计知识的技术实验人员与部分相关专家,其中包含大量的知识关键词,真正将专业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贯穿,使知识的基本概念与分析路径的寻找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设计类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

(一)关键技术研究

其系统进行实施的关键技术就是对知识进行相应的描述,在进行长期的管理过程中,找到各个知识单元想联系的正常途径,遇到相应的问题之后,能够找到确切的解决办法,并且真正将各类知识管理的先进管理工具进行了有效研究。

对产品设计知识的全面事项进行分类、编码、描述,并且对显性与隐性的知识进行系统管理,真正将产品设计知识的系统提升与完善渗透贯穿,找到产品设计的科学途径,使其真正的特征性的知识概念能够不断完善,以促进未来知识使用、建设的完美进行。

(二)知识管理操作方法研究

对知识管理操作方法进行有效研究,就要站在数据库技术的角度来看,增加、查询、删除、修改、分层等事项的管理模式是比较能够反映其管理方法的。

为了使设计知识得到更好的判断、演绎,我们还可以将有效检查、突破检查、快速检索等操作方法进行使用。

但是对于显性知识的管理过程中,我们还要加入对特殊知识的管理需求、创新技术、各类操作标准等事项进行全面的建设,使其能够将全面性的建设基础发挥出来,使整体的设计方案能够进行完善呈现。

(三)管理工具的认识

对于管理工具来说,它的作用很大,具体表现在对信息系统与企业实施知识的应用管理上。基于对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管理能力的研究,将其分为知识获取工具、知识锁定工具、知识评价工具、知识共享工具与知识开发工具。

利用这些工具对全面的知识系统进行妥善管理,真正将内部与外部的建设标准进行有效提升,将功能性的知识体系呈现出来,并且根据实现设计知识分享、公用、知识突破等事项的研究力度,将知识的综合演绎功能积极地呈现出来。

三、工程设计知识管理体系

要想将工程设计知识的管理体系认识清楚,就要站在客观的角度,真正对全面性的概况呈现出来,使创新知识的渗透延伸工作能够取得更加出色的进步。

(一)知识积累事项

首先,我们将现有的知识进行相应的分析、整理,将同类别、同性质的知识进行单一系统的建立,并且将知识表现出来的公式性、约束性、规则性、模糊规则性、贯穿性、实验性的设计理念进行系统建设,将多层知识的表现面呈现出来,在进行深层次的总结贯彻过程中,注意对相应的管理手段的应用,真正将内部的查阅、浏览、修改、对比等工具的作用发挥出来,使其正常的管理方式能够变得更加科学规范化,使工作的性质变得简单、易操作。

(二)知识加工事项

进行知识的深层次加工,就要借助真正的系统分析手段,建立良好的知识地图,把握对重点知识的应用及分析标准,利用搜索引擎、知识门户进行大规模的数据统计。在系统库内部建立有效的知识网络,使其所隐含的特殊功能能够被激发出来,并且将凌乱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清晰明了的答案,捕捉决策性的设计知识、前瞻性的建设理念,使元知识能够进行自我突变,在进行长期的总结实施过程中,能够得到企业想要的答案;按照对相应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对比使用规则,真正将知识编码中可用面进行使用,根据对企业知识使用的实际准则,对全面的知识经验做出较为科学的评论、推导,使其推论结果能够真正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较好的辅助、统摄的作用,为今后知识的完善、更新、补充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三)知识集成事项

进行先进知识的集成,就要将先进的设计知识、经验教训进行有效推导,真正将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由量的突破提升到质的突破,并且将先进的思路进行贯穿应用,真正将内部与外部的设计知识进行结合运用,把握对建设设计事项的完美演绎准则,才能使全面性的建设力度进行提升。

对知识转换过程中,找到设计知识的统摄与管理的相应表现,进行不断融合,将其中的建设特征与知识本质进行有效研究,并且进行不断拓展,建立创新的知识地图,在进行长期的总结过程中,能够使正确的答案被发现,真正推导出企业发展前景中的应用因素有哪些;并且按照创新思路的演绎特征,将知识地图中的知识单元、知识构面与知识节点进行有效连接,捕捉较为有效的管理手段,总结其中的发展规律,使各种知识的现实语境能够呈现出来,帮助企业内部的设计、建设规范提供较好的经验准则,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四、设计类知识的工程使用

在相应的函数管理工具及模糊规则管理工具中,运用相应公式,将属性、方法、事件等事项进行有效演绎并计算,真正为评价、模糊决策等系统提供较为优良的服务准则。将相应的公式输入程序内部,并且对其输入的各个参数、运算符号进行有效输入,将参数表中的各个注意事项进行研究,使动态运算表格得到有效调整,真正将输入参数与输出参数进行总结,把握对相应数值计算中的标准,并将完善的输出参数的赋值进行推导,将约束性的赋值进行运算区分,对全面的建设标准进行总结,使普遍的建设理念能够呈现出来,建立两端值的对照标准,使其能够呈现出“通过”或者“不通过”的计算结果。

五、公式类知识管理工具使用

针对公式类知识计算事项复杂特征,我们将公式类的知识建设标准进行了有效的分析与探究,建立起建设性的搜索工具。

首先,将基础的参数进行渗透,在计算机的控制工具里进行编辑、添加、删除、浏览的基本操作步骤。这样的做的目的就是将计算前提建立起来,对今后的计算过程提供建设性的基础经验。

其次,要将知识与各个参数特殊性进行分析,把握对一致性与完善性的准则的应用,并且将这些先进的知识与计算结果进行有效对比,运用ID与公式名的稳定性,真正将修改完毕的公式保持一致性,不能出现再次改变,以保证计算标准的稳固建立,并依据相应的建设规定,使计算的快速生成事项成为可能。

总结:

建立良好的计算数据库,将设计事项中的各个环节都进行连接,按照系统建设的标准,使主观的基础知识能够通过深层次的运转与统计、分析与整合,能够将设计事项的具体规则进行突出,并且使全面的建设标准呈现出来,利用现有的程序设计方案,对简单的知识进行分析,对复杂的知识进行演绎,才能帮助我们得到想要的答案。

参考文献:

[1]张俊华,韩华伟.基于知识的CAD研究现状及进展[J].机械设计,2010(6)

知识管理的分类第6篇

【摘要】目的 本研究从保障医疗手术与操作安全出发,为了明确实际工作中手术分级和手术与操作分类的关系。

方法把维基(Wiki)技术和运行模式引入病案信息领域,就《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建设对应的手术与操作分类编码库,并建立科学、系统、协作、自增长的知识管理运维制度。结果 基于维基模式的手术操作分级管理及分类编码库,可以实现医生、病案信息人员、分类编码专家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传递,解决相关人员需要共同面对的新版病案首页“手术栏目”没有标准的现实问题。结论 预期可以发挥统计编码的信息效益,支持卫生主管部门规范医疗行为,为了确保医疗手术与操作的安全有效,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推动在新医改形势下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维基 手术分级管理 手术与操作 分类编码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0.061

1维基和维基应用模式

维基,即Wiki,或被译为“维客”。维基支持多人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就共同的主题进行探讨或扩展,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维基也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1]。维基可以调动最广大的网民的群体智慧参与网络创造和互动,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对共同维护的主题进行扩展。维基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维基页面的文本进行创建、更改和,比做网页和更新网页简单方便得多。维基的协作式写作是针对同一主题进行的外延式或内涵式的扩展,注重内容之间与主题的相关性。因此,wiki建立的是一个知识共享的社区,共性是维基的显著特点,开放、平等、共享、大规模协作是维基的基本特征。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维基的研究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据Emerald、TAO、CNKI、维普、万方、Google学术检索等数据库进行检索,结果显示,国外对Wiki及相关研究主要有:在企业管理领域,Don Tap Scott等提出了维基经济学,探讨了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公司的一切;在政府管理领域,贝丝.西蒙.诺维克研究运用wiki思维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提出了“维基政府”的概念[2];在知识管理领域,David Osimo等探讨了web2.0在政府知识管理中的应用[3]。

国内对维基的研究始于2004年,研究内容源于维基和Blog比较分析以及维基和Blog学习技术对学习型组织的作用[4];文献研究发现,已有的成果较少关注维基在组织知识管理(含企业、事业知识管理和政府知识管理)中的应用,而维基在卫生系统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但近几年随着百度百科、互动百科、等Wiki中文网站日益兴旺,医疗卫生专业领域的词条也丰富起来。

2手术与操作分级管理

手术是最具有创伤性、风险性与收益性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但近年来,国内因手术操作性治疗所致的医疗缺陷与医疗纠纷已呈现出持续增加的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目前的医疗质量管理,特别是手术管理水平的相对滞后状况。如何使手术在具备高质量和高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实施,是摆在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医疗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科学地制定、不断地完善手术分级标准,严格规范各级手术医生的资格和权限,是提高整体医疗服务质量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在新医改启动的2009年,卫生部就颁布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在管理办法中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要求医院对手术分级实施动态管理:根据风险高低、过程难易、技术难易程度,将手术由低到高分为四级,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并规定医疗机构应由具有不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展不同级别的手术。医疗机构应在审核医师专业能力后授予相应手术权限[5]。2011年卫生部又根据江苏省、海南省等地的手术分级管理经验推出了试行的《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

手术分级目录是按科室、手术类型、手术风险与难易程度划分分级,并具有以下特点:

①同样一个手术可以有不同的手术级别,如:阑尾切除术,可分为三个级别,在普外科可分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三级);阑尾切除术(一级);小儿科可分为: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三级);小儿阑尾切除术(二级)。

②多部位项目分级手术,如:直肠、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为一个分级手术项目。

③利用仪器与设备开展的手术,如:腹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

④加入手术部位的手术,如:胸骨下甲状腺切除术。

⑤复合手术分级项目,如:腹主动脉瘤切除术+人工血管移植术、下肢血管损伤切除伴人造血管移植。

尽管相关的手术分级管理的标准和行政管理规范的制定,已得到各级医疗管理部门的广泛重视,但总体上而言,仍处于探讨与尝试阶段。比如《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11年征求意见稿)》其实就是2010年江苏省的原版,而江苏版引起的临床医学专家和医院管理人员的争议并不比深圳版、江西版、海南版少,而且不管哪个版本,手术分级目录数千条,临床医师要把每条目录都记住有一定困难,同样对于终末审核者要掌握所有手术分级标准更是难上难[6]。

尽管为了配合新医改的临床路径和DRGs等措施卫生部终于在2012年推出了全国统一的新版病案首页和ICD-10疾病分类编码库,但手术分级目录仅仅定位于外科领域,大量技术难度较高的内科操作没有包括进去,无法满足新医改的需要和新版病案首页“手术与操作”方面数据的准确采集,没有实现与我国医疗行业贯彻最好的国际标准:ICD-10,以及手术与操作编码,即ICD-9-CM-3的对应。而新的手术与操作层出不穷的今天,各省的手术与操作编码库里面的条目“七国八制”重叠杂乱,要统一的难度和成本远远大于疾病分类编码库。为此近两年来的实际工作中,相当多的医生反映不知如何填写病案首页中的“手术级别”,而病案编码人员也因为没有相对正式统一的规范而对手术与操作分级管理及分类编码力不从心。

因此病案信息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发挥专业优势,向医院领导及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手术医生和患者,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管理研究专家学者,提供手术分级信息统计资料,建立手术操作分级管理及分类编码知识管理资源库。

3基于维基模式的手术操作分级管理及分类编码知识库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技术产生的基础[7],本研究秉承知识管理理念,把维基模式引入病案信息领域,利用维基的开放、平等、共享、大规模协作技术特质,走群众路线来优化手术操作分级管理及分类编码,就《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11年征求意见稿)》建设对应的手术与操作分类编码库,并建立科学、系统、协作、自增长的知识管理运维制度,通过维基平台整合手术资源、分类编码资源、医务人力资源、学术研究资源和管理政策资源,以顺应新医改的形势,对接新病案首页修订,ICD-10国标数据库,临床路径和DRGs等等一系列措施。

在本研究中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①如何将《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11年征求意见稿)》加以修订,在深圳市、韶关市手术分级目录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体现广东省各级医院共性的手术分级观点,为医院管理和手术医生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②如何有效地保证《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11年征求意见稿)》中所有的手术名称条目,都能相对准确地对应ICD-9-CM-3编码,为各医院的病案信息人员提供相对权威的编码帮助。

③如何在用维基技术建设手术操作分级管理及分类编码知识管理资源库的过程中,体现简易性、快捷性和低成本性。

④如何在用维基运行模式建立手术操作分级管理及分类编码知识管理资源库的运维制度时,体现开放性、协作性和自我成长性。

⑤如何衔接医院已有的信息系统和病案首页建立手术分级与病例分型组合索引库,减少重复性手工录入、编辑工作量。

⑥如何在开放的信息化网络平台上,建立手术操作分级管理及分类编码知识管理资源库的保障、还原机制,防止某些人的蓄意篡改或者计算机病毒的恶意破坏。

⑦如何有效地设置“对内维基”和“对外维基”。“对内维基”可在手术操作分级管理及分类编码知识管理资源库中链接手术医生的资质。“对外维基”体现手术操作分级管理及分类编码知识管理资源库的远程、移动效能。

⑧如何将手术操作分级管理及分类编码知识管理资源库,通过维基的信息组织结构,由目录、链接、网络,升级扩展到“云端”的病案信息技术的知识管理资源库。

本研究选择开源软件EasyHDWiki来开发手术操作分级管理及分类编码知识管理维基平台。以《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11年征求意见稿)》中所有的手术与操作名称为条目,EasyHDWiki允许任一用户使用Wiki“自由标签”的功能。将重要的条目内容加标签后,用户可以通过自由标签聚合来提取相同标签下的全部内容,可以实现手术操作分级管理及分类编码资源的非线性组织。

具体技术路线分以下步骤:

①工作人员(管理和维护手术操作分级管理及分类编码库的病案信息人员)建立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中所有的初始条目,每一条目按照手术科室、专业、手术级别等等设置多个标签。

②用户(包括编码员、医生、分级管理领导、患者、编码专家等等)都可以在维基平台上创建新的手术条目,编撰细目,修改定义,讨论评价,不断循环,形成主题条目与知识链接。

③工作人员在编码专家集体确定后,将没有异议的主题条目,归入分类体系,形成某一版本的手术操作分级管理及分类编码知识管理资源库。

④知识库在被用户查询浏览的过程中,改变用户的知识结构,并支持现有的信息系统,管理手术医生的资质和手术权限。

本研究最终将构建基于维基模式的手术操作分级管理及分类编码知识管理资源库,并建设科扩展的病案信息技术专业的维基平台及运维制度来保障医院的手术与操作分级管理,以及解决自从2012年卫生部推出新的病案首页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让临床医生和病案编码人员已相对统一合理的标准填写“手术栏目”。预期可以提高病案信息服务水平,发挥统计编码的信息效益,支持卫生主管部门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手术与操作的安全有效,降低医院质量管理成本,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推动在新医改形势下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Wiki一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37.htm.

[2]贝丝.西蒙.诺维克,著.李忠军,等译.维基政府: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政府管理能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3]DAVID OSIMO.Web2.0 in Government:Why and How[C].JRC Scientific an d Technical Reports,2008:28-30.

[4]王千君.知识管理中社会性软件的比较分析——以Blog和Wiki为例[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1,43(1):46-51.

[5]江捍平,赵卉生,等.手术与操作分级指南[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知识管理的分类第7篇

【关键词】工程设计;知识管理技术;创新发展

知识工程的运用使得工程设计类知识管理备受关注。知识管理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它不仅仅指某个工具或软件。在实现知识管理过程中运用到的一切技术,都可以被称作是知识管理技术。具体分析工程设计可知,工程设计类管理技术的研究重点是知识的维护、共享创新以及使用。

一、工程设计类知识管理技术的内涵

知识管理技术是解决知识管理问题的所有手段。它包含处理知识的信息技术、管理知识的软件与工具。从知识的工程角度来看,知识管理实现了对知识库的管理和维护。在不同的应用领域,知识的自身特征不同,表达管理方式各异,不同部门之间难以有效沟通,使得知识共享程度低。为解决这一问题,知识管理专家提出了运用信息管理技术与数据处理技术,实现知识库的增删改查。但是,这一知识管理方法缺乏对知识特点的充分认识,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知识的创新与发展需求。

本文探讨了层次化工程设计类知识管理体系,采用了更科学的知识管理技术,区分显性知识的类型进行管理,使得知识描述更加规范,知识获取、维护、共享与使用更便捷。

二、分析工程设计类知识管理技术的特征

(一)工程设计类知识管理技术的功能。知识管理技术能够有机结合现有技术和重要知识管理方案,实现显性知识的管理,并且还能促进隐性知识的传播。知识管理技术将取代人们的复杂重复性劳动,为人们节约时间进行对人类洞察力与理解力要求较高的知识密集型活动。知识管理技术能够收集、归纳、传播、分享显性知识,为多层次知识管理体系提供技术支持;知识管理技术能扩展人们的交流平台,进而推进隐性知识的传播;知识管理技术能重塑知识管理机构,承担日常管理工作,为人与人直接互动提供可能。

(二)工程设计类知识管理技术的管理对象。以工程设计目的为划分依据,可以将知识管理对象分为3类:设计对象的知识;设计过程的知识;掌握知识的专家。

第一类管理对象是产品知识,它包括工程设计的行业规范,产品开发的设计条约,产品自身性能和使用维护性能要求,产品实例表等;第二类管理对象是设计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知识,它包含工程设计手册,设计习惯,工程设计的经验数据与计算模型,记录解决设计难题方案的经验表等;第三类管理对象是专家与工程师,知识管理不仅是实现对知识操作的管理,也是实现对操作知识人员的管理。为专家和工程师制定具体属性表,包含专家与工程师的专长、个人信息以及科研成果。全面分析研究这三类知识,是实现工程设计类知识管理的必要保障。

三、工程设计类知识管理技术

工程设计类知识管理体系,主要是为了实现知识的管理与维护,因此它的关键技术也是集中在知识描述、知识关联、知识管理以及知识管理工具开发上。

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的基础是指,统一管理工程设计类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实现知识的分类、编码和描述,建立应用于工程产品开发的知识库。其中应用到的方法分为三种:第一,设计企业知识目录与知识库的方法;第二,描述工程产品开发流程知识的方法;第三,描述隐性知识的可视化技术。

知识管理技术能够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以及相互作用,完成知识评估。知识管理技术根据知识间的关系,将知识间关联关系分为分类、因果、时序、条件等多种类型。以面向对象的角度分析知识模型,可以将知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四类:参考;扩展;出发;获得。要提高知识的利用率,就必须根据关联关系组织知识,实现知识和拥有者有效关联。

知识管理技术的发展,不能只局限与对知识数据库的操作,还用尊重知识特性,引入与知识相关的管理技术。研究工程设计类中的显性知识单元,必须充分考虑工程设计类知识的管理要求、管理规范以及实现技术。例如冲突检查技术、快速检索定位技术等。

知识管理技术有利于企业知识的收集与积累。创造研发多种知识管理技术,实现对设计知识的个性化管理。能提高工程师贡献知识的共享性,促进工程师之间的交流。

四、工程设计类知识管理体系

工程设计类知识管理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化特征,它的基本操作层、管理工具层、知识集成层以及深度加工层,能够实现对非结构化、半结构化以及结构化知识的集成管理。

基本操作层,实现了对知识库的增删改查操作,还增加了知识的特有功能;管理工具层,利用知识管理工具收集与积累知识;知识集成层,对知识进行关联操作,总结专家与工程师的诀窍与经验,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运用编码知识描述手段,将显性知识转化成隐性知识。广泛传播隐性知识,向工程设计人员提供设计案例,能够促进同行业知识的集聚。设计者充分理解知识内涵与外延,了解知识间的关系,能促进设计者对产品特征的表达,实现显性知识的隐形化。

五、工程设计类知识管理工具

(一)函数类工程设计知识管理工具。该工具能够实现变量属性的设置,编辑函数曲线的任意折线。使用函数类知识管理工具,还可以实现对编辑环境的控制,根据个人习惯和设计需求改变管理工具界面。

(二)公式类工程设计知识管理工具。该工具能实现对公式类知识与参数的增删改查操作;能对结构进行有效性分析和完备性一与致性检查。

(三)模糊规则类工程设计知识管理工具。模糊规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可视化修改、添加和删除。

(四)设计约束类工程设计知识管理工具。设计约束能为复杂产品设计与工程并行设计提供保障。约束管理工具可以实现的功能有:结构约束、设计性能约束、装配约束等。该工具除了能对约束知识进行基本的增删改操作意外,还能对约束词法进行分析、检查和校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