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固定资产的状态(合集7篇)

时间:2023-08-06 10:45:53
固定资产的状态

固定资产的状态第1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民营部门(本文定义为除国有和外资部门以外的其它经济成分。在不能获得相关统计数据时,借用非国有经济的概念。)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带动部门。据国民经济研究所的报告,① 在“八五”后三年,非国有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已达82%,但在“九五”期间出现了明显回落 (参见表1)。民营部门的投资增速也出现了下降 (见表2)。本文以民营部门的上述变化轨迹为背景,从微观的角度探讨影响民营部门投资的内在因素。

一、当前民营部门的投资增速下降主要是其投资意愿不强的结果

1998年,我国国有部门投资增长17.4%,但民营部门中集体经济投资仅增长了8.9%,个体经济仅增长9.2 %,虽然都高于1997年,但还远远低于90年代中期以来的增长速度。

怎样看待这一态势,这是否是国有部门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挤出”的结果呢 ?由国有部门与民营部门投资增长的较大差距,人们往往想到所谓“挤出效应”,即建设资金大规模流向公共部门对非公共部门投资产生的负面影响。

判断公共部门投资是否导致“挤出效应”的关键指标是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动状况。如果资金市场对政府支出增加的反应平淡,市场利率水平稳定,则不会产生“挤出效应”。反之,如果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了市场利率水平的上升,民营部门的投资就会因成本上升随之相应紧缩,即所谓的被“挤出”。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分析当前情况,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中央银行从1996年以来已经七次降低名义利率。

第二,实际利率仍处于进入90年代以来的高位。但这种情况不是货币当局对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反应的结果,而是由于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结果。

第三,在商业银行利率仍然因指令性的管理体制而不能充分反映资金市场供求关系的情况下,已经市场化的银行间拆借利率水平的变动可在相当程度上反映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自1997年以来,银行间拆借利率水平一直稳中有降,1999年3月全国银行间拆借市场平均利率为4.43,只相当于上年同期8.25的54%,比上月下降了0.007个百分点。这表明经济运行对银行贷款的需求没有产生导致市场利率水平上升的明显压力。

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到,扩张性财政政策开始于1998年夏,但表2的数据说明,民营部门 (集体经济、个体经济 )的投资增速早在90年代中期即与国有部门一道开始大幅下降,而且其下降速率快于国有部门 (这是因为它们对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较国有部门更敏感 )。这一事实在相当程度上可说明当前民营部门的投资增长疲软只是其内在运动规律的表现。

实际上,在即定的市场条件下,如果把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定义为其投资能力的函数,则当前民营部门投资意愿不强 (国有企业也是如此 )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经济运行和体制改革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产物。从一些典型调查的情况看,当前民营部门投资(特别是中小企业投资 )增长趋缓的态势与所谓“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是密切相连的。为什么当前会产生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的问题呢 ?

9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经济一直处于短缺之中。在这种由体制原因造成的短缺经济中,既有的生产力被各种清规戒律所束缚,因此造成了在各行各业都有大量的绝对的供给空白,即具有生产能力和能满足市场有效需求,但在实际上却因种种原因没有进行生产而形成的供给空白。体制改革使既有生产力以爆发的形式解放。民营部门的投资者们跑马占荒,将资金投入各种项目,占领绝对的供给空白,形成大规模的投资潮,但仍然可以获得相当的投资利润,因此在那一时期民营部门很少有人讨论和关注投资方向问题。以上判断从下述三项实证研究中得到证实。

其一,在80年代中期,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10省200家大型乡镇工业企业进行了调查,其中关于产品市场的结论是 :样板企业创办时主要产品销售的地域结构是,本地农民购买占19%,附近城镇居民购买占14 %,供销社和其它商业部门 (包括外贸 )收购占17%,本地国营企业订货占15 %,外地企事业单位订货占25 %.这说明,在乡办工业创办时,我国的需求结构确有一部分是适宜技术水平较低的乡镇企业来供给的,这保证了乡镇企业在创办时面对着一个确定性程度较高的市场。因此,在回答“什么是企业创办时最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产品没有可靠的销路”的得分率在12种可选择的答案中仅列第8位。②其二,1991~1992年,原国家体改委和国家工商局共同就个体私营经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抽样调查,其中关于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问题的分析与上一项研究颇有相通之处。在回答近来哪年生意好做时,个体工商户的总的答案是从1979年到1989年生意越来越好做,而生意好做的第一位的原因是同行业竞争少,占44 %;第二位的原因是经营环境好,占24 %;占第三位的原因是社会购买力强,占18.4%,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所占比例之和高达86.4%.私营企业的情况大致相当,对生意好做的第一位原因,35.3 %的企业选择经营环境好,23.5%的企业选择同行业竞争少,12.3 %的企业选择社会购买力强,三者之和达71.1 %. ③ 当时的市场之宽松,绝对的供给空白之广阔,由个体私营经济从业者们的上述回答中可见一斑。

其三,1994年,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在福建和甘肃两省进行了一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调查,对当时两省的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进行了排序,结果发现福建和甘肃的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第一位的目的是降低成本和开拓新市场,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而开发全新产品分别只占到第4和第3位。福建、甘肃两省远隔数千公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但当时进行技术创新的目的却高度一致,因而其调查结果是有相当说服力的。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统计局课题组研究报告的判断,当时“大部分企业是通过购置与新产品和新技术有关的机器设备而实现技术创新的,这一点可从技术创新经费的结构中看出”,企业的“独创型的技术创新很少,很难实现‘首次’技术突破和突破性创新,绝大多数企业的技术创新是模仿、跟踪型的技术创新”。④ 由此可见当时宽松的市场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

短缺时期的改革所引致的投资高速增长带来了两个合乎逻辑的后果。

其一是创新空白。在投资狂欢时期,投资可以有两种选择 :投资于现实的生产能力获得“现金”回报 ;投资于研究与开发以获得远期“支票”回报。当资金规模一定时,由于与“支票”相连的总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者们能拿到现金时总是要先拿现金,于是合乎逻辑的投资目标顺序首先自然是“现金”。

这导致了相当一部分企业 (包括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 )在这一时期对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较少关心,没有形成足够的新技术、新产品储备,即出现了创新空白。1993、1996和1997年大中型工业企业获专利授权的情况可在相当程度上表明这一点 (见表3)。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1993~1997年间,无论是国有部门还是非国有部门,平均每个大中型工业企业每年所获授权的专利数量都少得可怜,竟然还不到0.2个。而世界上著名的大公司、如IBM、杜邦、飞利浦等,每年发明专利申请高达数千件,目前都拥有有效专利数万件,这是他们雄踞国际市场的最重要的资本。虽然专利获取情况并不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全部,但它毕竟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状况。

其二是高强度的重复投资。面对市场上绝对供给空白的诱惑和前期投资者们所获巨大投资收益的影响,投资者们争先恐后地通过模仿式的“创新”以加速形式投入资金,这必然导致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进而出现市场的相对饱和。当绝对的供给空白消失时,投资狂欢即走到了它的终点 :由于创新空白的影响,所谓找不到好投资项目的问题出现,投资效益下降,风险增大,投资者的投资意愿趋弱,投资增长速度下降。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虽然民营部门现在所面临的外部意识形态和经济政策环境优于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但在市场竞争环境“恶化”的条件下,由于该部门创新空白的影响,企业提供有效供给的能力,即提供能在质量、品种、规格、价格、服务诸方面满足社会现实需求的物品和服务方面的能力相对下降,其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低速运行阶段,即所谓的“二次创业”阶段。在这一阶段,民营部门的投资增速下降主要是其投资意愿不强的结果,是一种内在自然趋势,它体现着企业进行调整和技术积累的要求,因而不应过分强调不利的外部条件 (包括社会偏见、融资渠道不畅等 )的影响,也很难用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的“挤出效应”来解释。按照熊彼特的看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经济的周期运动是可以用企业的创新状态来解释的,当创新在某一个时期较集中地出现时,大规模投资就会随之而来,于是带动经济走向高涨。而当创新扩散后大规模生产导致利润率减少,同时大规模的新的创新活动还没有开始时,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的速度就会趋于下降。⑤ 熊彼特的这一观点可以用来解释整个宏观经济运行,也可以用来分析特定部门的运行轨迹,熊彼特当然也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周期 (包括投资周期 )。

二、对民营部门出现创新空白的原因分析之??“熊彼特约束”

这一时期在民营部门出现创新空白还有其深层次的内在经济原因和体制原因。

所谓经济原因,就是“熊彼特约束”,即强调足够大的企业规模所具有的资源禀赋及其市场地位是创新的基本条件。按熊彼特的看法,创新是一项带有较强不确定性的活动,需要相当的技术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支持,由此即形成了对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⑥ 在熊彼特之后,有关企业规模与创新之间关系的争论一直存在。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相对于大企业,小企业也有自己的优势,如研究者的报酬同他们的表现直接挂钩,因而有较强的创新动力 ;小企业内部便于沟通,因此实施创新的速度较快等。当着熊彼特的观点为许多早期统计数据所证实的时候,对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的肯定也获得不少案例的支持。如英国的一份关于中小企业的研究报告指出 :“中小企业在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创新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美国中小企业厅的中小企业白皮书也强调了中小企业在技术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它指出,在70年代,美国40 %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

尽管对“熊彼特约束”有着不同的评价,但我们认为,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发展的情况看,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的这一特定阶段,熊彼特约束确实发挥着作用,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本状况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完全不同。按照熊彼特的分析,发明、创新和创新的扩散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同质的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所强调的共同因素之一就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一些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冲破“熊彼特约束”进行技术创新,是因为它们具备两个最重要的必要条件 :一是有较强的人力资本,即这些企业的创业者们往往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很强的专业技术素质和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 ;二是有一个较完善的资本市场,使中小企业的创业者们能筹集到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我国不发达的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各方面的论述已相当深入,但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本的状况及其影响则讨论较少,因此本文将给予重点分析。

据前述90年代初期关于个体私营经济的调查结果,在抽样的47382个个体工商户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仅占0.6 %(其中在工业部门仅占0.3 %),还低于全国总人口中1.9 %的具有大学学历的比例 (见表4)。在接受调查的3161位私营企业经营者中,具有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9.3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仅占4.5 %(见表5)。

上述两表的数据反映出当时个体私营经济的人力资本素质是相当低的。在这样的人力资本基础上确实是很难进行发明和技术创新的。

对个体私营经济的人力资本素质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该调查报告虽然没有直接涉及,但却分析了文化程度高低与经营效果的关系。该报告指出,在个体工商户中,其文化程度高低与其年纯收入高低成正比,小学以下的平均纯收入低于平均水平,大专以上学历的收入水平比平均收入水平高60 %.在私营企业部门也是一样,经营者文化程度越高,企业的纯收入也就越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均纯收入比平均水平高2.1倍,比小学文化程度的高2.8倍。上述调查结果从另一角度证实了民营企业人力资本状况对其发展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90年代中期,尽管市场竞争的强度大大提高,但由于“惯性”和投资狂欢期外部环境的作用,民营部门的人力资本素质没有出现本质性的变化,即使在大中型工业企业中也是如此,(见表6)。从表6可以看出,在1993~1997年期间,民营部门独立核算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人员总数虽然有了较大的增长,但平均到每一个企业 (还是大中型企业 !)也只有24名,五年间没有什么增长。

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技术开发投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外的一份研究报告曾指出,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技术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低于3 %的企业几乎不可能存活10年以上。那末我国民营工业部门技术开发投入状况如何呢 ?据我们的调查,成都市1998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 (绝大部分是民营中小企业 )的技术开发费用只占销售收入的1.1 %,只相当于成都同期大中型工业企业的47.8 %.由于技术开发投入少, 致使新产品开发数量和投产数量很少,同期平均每户企业当年投产的新产品0.53个,正在开发的新产品0.25个。⑦ 如果把上述数据中大中型企业所占的份额扣除,则小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还将进一步大大降低。成都市新津县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是比较好的,1992末,该县共有私营企业56户。但至1998年末,仅仅6年光阴,这些较早创业的私营企业中已有2/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因没有新技术、新产品的储备而退出了历史舞台,幸存者中也还有相当比例因同样原因陷入困境。全国民营部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投入状况也不令人乐观。在近几年中,其技术开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仅远远低于3 %这一国际标准,而且也低于国有企业,1996年的比重竟然还低于1993年。直到市场制约变为十分明显的1997年,独立核算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支出占销售额比重才有较大增长,但还是远远低于3 %(参见表7)。从近几年平均每户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投入的绝对额看,从1993年到1996年,民营企业技术开发支出一直低于国有企业,名义增长率为35 %,(参见表8)。但如果考虑价格因素,则1996年的技术开发支出比1993年实际上下降了8.7 %!与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指标的变化一样,到1997年,由于市场制约日益显现,按可比价计算的平均每户独立核算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实际支出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参见表9),但仍低于1994年的水平。

以上分析表明,直至1996年,民营部门的技术创新状况从总体上看仍然没有出现质的飞跃,直到1997年才有所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经济界在关于熊彼特约束的讨论中,对于小厂商在创新中的良好表现的解释之一就是一些原先在大企业或政府研究机构工作,对某些领域的技术积累有相当了解的技术人员向小企业的转移从而将创新引入小企业,⑧ 这一过程在我国也已开始。其主要特征就是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劳动制度的改革,国有经济中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离开国有企业“下海”创业,大大加速了技术资源由国有经济向民营经济的转移 (虽然转移方式往往不很规范 ),使得一些因体制原因在国有经济部门无法转化的创新技术实现了商业化。在成都调查中我们发现,与那些较早创业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相比,成都民营企业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一批90年展起来的民营科技型企业 (主要在电子、制药、机械、材料等行业 ),而这些企业所赖以生存的新技术、新产品最初大都是源于国有经济的,由本企业自主研究开发的不多。我们认为,随着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间技术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和技术成果资源 )转移和交流的扩大,“熊彼特约束”的影响将趋于弱化,民营部门的技术创新进程将有可能加速。

三、对民营部门出现技术创新空白的原因分析之二??体制约束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所谓体制约束,是指民营部门的投资者们由于自身的内在弱点的限制,其投资和经营行为往往带有短期化的特征,不愿意在研究和开发上作长期投资。在这方面的有关文献中,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家族化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的影响讨论较多,而本报告的讨论则主要集中于集体经济。

在对非国有经济的研究中,对集体经济应给予特殊的注意 (由于数据和资料的限制,以下我们主要讨论城镇集体经济 )。我们之所以这样提出问题,除了考虑到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体经济在整个非国有经济的就业、产出和投资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外,更重要的是由于集体经济的发展本身已经到了一个特殊的转折阶段。

纵向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其他所有制形式的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民营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却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令人瞩目的颓势。从全国角度看,城镇集体经济就业人数自1991年起已连续7年下降,下降幅度达46 %,其中1998年比1997年下降32 %!从我们最近赴成都调查的情况看,城镇集体经济就业人数自1992年至1997年 (暂时没有1998年统计数字 )已连续5年下降,下降幅度为17 %;1998年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9.9 %的情况下,集体经济投资反而下降了12.2 %;在成都郊区新津县,1998年全部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40.8 %,但其中集体经济下降22.1 %!同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4 %,但农村集体经济投资下降88 %!

从1997年的横向截断面看,情况更是触目惊心。根据刚刚完成的全国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的结果,截至1997年底,我国工商注册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实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独立核算并能够编制完整资产负债表的城镇集体企业达72.1万户。其中产权明确并已完成清产核资的企业为36.3万户。权属性质暂时不清的各类“挂靠”集体企业33.6万户。在已完成清产核资的36.3万户城镇集体企业中,工商企业为31.3万户,城镇集体金融企业为4.7万户。1997年末,城镇工商集体企业的全部资金损失和资金挂账为所有者权益的63.4 %,比国有企业高44个百分点,当年合计亏损17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为78.2 %,负债率在100 %以上的 (即资不抵债 )和空壳企业 (即挂账损失大于所有者权益 )占总户数的50.8 %,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城镇工商集体企业已经破产。集体金融企业问题更严重。据统计,1997年4.7万户集体金融企业的净亏损达91亿元,资本利润率为 -10.7 %,而同期国有金融机构的资本利润率为9.7 %;累计资产损失和经营挂账达519.1亿元,为所有者权益的94.3 %.这样,至1997年末,全部集体金融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只有31.4亿元,不足当年亏损额的35 %.换句话说,如果1998年集体金融企业的减亏幅度低于65 %,则从整体上看,集体金融企业实际上也破产了。 ⑨我们认为,对集体经济的这种绝对萎缩状态,已不能简单地用市场变化和管理不善来解释,应当从体制的角度寻求更深层次的原因。

在实践中,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集体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其复杂的背景、财产来源和管理形式。形成了城镇集体、乡村集体、老集体、新集体、大集体、小集体以及真集体、假集体等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企业组织形式。按照我国的统计制度,所谓集体经济单位是指“生产资料归公民集体所有的各种企业、事业单位”。1991年9月9日,由国务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对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性质作了明确的规定,即“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是财产属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实行共同劳动、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这是迄今为止对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性质的最权威的阐述。对这样的一种所有制形式,本报告将其定义为所谓传统意义上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以下简称集体所有制经济 ),以与其它形形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相区别,并将其作为研究的重点。为了能获得一种更具有概括性的结论,我们的分析将以《条例》提供的体制框架为目标,对集体所有制经济运行中的其它实际问题暂不涉及。

虽然传统意义上的集体所有制经济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有过自己辉煌的业绩,但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今天,其内在的缺陷和矛盾已使这种企业组织形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从促进民营经济投资的角度分析,这些缺陷和矛盾集中体现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上。

劳动与资本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根据按什么原则来分配劳动成果。在一般市场经济中,企业中的劳动和资本同作为稀缺资源,它们各自所获得的报酬的比例是通过市场机制的配置,即劳动者和投资者之间的讨价还价形成的,因此没有哪一个为主的问题。而根据《条例》的规定,作为集体经济,其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第4条 )”,同时允许“入股分红”(第5条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者组成一个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自由人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个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它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财产”。 ⑩ 在这里,生产资料作为生产要素不参加分配,因而根本没有入股分红的余地。

我国集体经济由于要“自筹资金”,而且可以“吸收职工和其它企业、事业单位、个人集资入股”(《条例》第5条、第21条 ),显然是完全不同的所有制基础,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得那种按劳分配,于是出现了两种分配原则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按劳分配与前述严格意义上的按劳分配是不同质的,以下讨论中所称的按劳分配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按劳分配。

现在的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究竟怎样来贯彻《条例》所规定的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呢 ?对此,《条例》没有给出具体答案,各方面也没有一致的说法。一种相当流行的说法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但这却是似是而非的。因为即使在私有制企业中,如果不考虑资本收益,劳动者们也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我们认为,就集体经济而言,有可能被接受的设想之一是在分配中使资本的收益低于市场上资本的平均收益。因为如果允许资本的收益达到市场平均水平,那末其分配方式就同在分配方式上没有强调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其它非国有经济一样了。然而,在这样一种分配方式之下,从投资的角度看,必然产生两个问题。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总是以收益最大化为原则考虑资本投向的。

因此资本总是不断地从收益较低的企业和行业流向收益较高的企业和行业。这样,当市场中存在其它能够按照市场机制获取投资收益的投资机会时,外来投资者就没有足够的动机将其资金投入以按劳分配为主的集体经济。在集体企业的设立阶段,这种障碍有可能使企业难以获得额外 (在企业职工按平均原则入股以外 )的稀缺资金,形成先天不足 ;在企业的发展阶段,这种障碍又使企业难以吸收外来的直接投资,特别是难以吸收风险资本和技术资本的进入,这对企业的发展无疑是十分不利的。第二,对已存在于集体经济内部的资本来说,由于存在着一个较高的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的外部诱惑,因而足以形成资本外流的动机,这对于企业来说又是一个不利因素。

在传统的集体经济中,劳动对资本的“排斥”还明显地体现在企业的决策机制上。如果说在收益分配上投资者的收益权还能通过分红得到某种体现的话,那末在参与管理的权益方面,投资者们可以说是颗粒无收。《条例》第28条规定,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由企业的职工 (代表 )大会决定。也就是说,企业的决策管理权也是“按劳 (劳动力 )分配”的,投资者们无权参加企业的决策过程。由于入股而成为企业投资者的企业职工虽然有决策权,但那只是来自他们作为企业职工的身份,与他们的投资全然无关。在这样的条件下,显然很难设想投资者们 (特别是外来投资者 )会有多高的投资热情。

对集体所有制经济体制中的这种内在缺陷,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其根源仍在于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即根据什么来分配劳动成果。如果偏重于劳动者的劳动贡献,则资本的收益必然受影响。反之,如果偏重于投入资本的份额,则劳动者的积极性就可能受到影响。那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基础的传统意义上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中,是否可能寻求到一个劳动与资本的最佳结合点,在这一点上,劳动和资本对企业收益的要求互不矛盾而且均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呢 ?从理论上说,这种结合点是存在的,但它要求的条件很苛刻,即企业职工劳动贡献的均质化 (每个职工所投入的劳动是一样的 )和投入资本的平均化 (每个职工投入的资本数量相等 )。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劳动与资本的利益才能归于统一和协调。很明显,在社会实践中,这样的苛刻条件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传统意义上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中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及其对企业运行负面的影响就是不可避免的。

显然,在劳动和生产资料共同参加劳动成果分配的条件下,分配方式越是倾向于按劳分配,资本收益的水平越是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对资本的排斥性(对外部资金流入的抑制和对内部资金流出的激励 )就越强。由于“投资决定了经济使其物质资本存量增长的速度,从而决定了经济的长期增长和生产率”,对投资的排斥所导致的负面影响必然使企业的发展无法持续。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集体经济企业实际上是“准国营企业”,产出的价格和资本配置都由计划决定,收益分配实际上是由政府而不是企业决定,因此资本的稀缺性和集体企业运行中内在的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的矛盾往往被政府的行政干预所抑制和掩盖。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体制改革发展到现阶段的今天,集体经济企业中的这种内部矛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于是以产权明晰化为核心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改革逐渐被提到议事日程上。

据我们调查,在传统的集体所有制的改革方面,许多地区都已经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改革和探索。如四川成都市新津县,通过推进集体经济的改革,使绝大部分的集体企业 (包括原来一直经营较好的集体企业 )都完成了体制创新,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基本上完成了产权量化到个人的明晰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完成了这种产权明晰化,并按市场原则处理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则传统意义上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企业就不复存在了。

显然,为了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集体经济与国有经济一样,也必须探寻适合其发展的多种表现形式。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传统意义上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将在大生产领域由于其内在缺陷而必然趋于弱化以至消亡。我们预计,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中,非国有经济内部的所有制结构都将出现重大变化。这就是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传统意义上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将逐步弱化以致消亡,与之相关的就业、产出和投资都将出现绝对的下降,其比例在整个非国有经济中将逐步萎缩。虽然从某种角度看,这是一种代价,但如果那些原被束缚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能够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中形成更高的效率,提供更多的产出,那末这种代价是值得付出的,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对此应有所预见和准备。

如果上述分析是正确的话,我们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克服传统意识形态的障碍,本着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则,尽早对集体经济的改革进行全面深入的专门研究,加速对传统意义上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改革,争取在“十五”期间基本完成改革进程。从投资的角度看,在传统的集体企业完成改革之前,我们对其投资持续增长的预期不报乐观态度。

①参见《中国宏观经济分析》,1999.6.

②参见《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的资本运营与投资问题》,陈剑波,1999.3.

③参见《中国个体私营经济调查——经营、利润、收入》,1993.3,军事译文出版社。

④参见赵玉川 :《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统计方法和统计结果》,载《1996年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

⑤参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有关熊彼特的词条。

⑥参见熊彼特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79.

⑦参见《成都市1998年技术创新工作情况及1999年工作安排意见》。

⑧参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有关熊彼特的词条。

⑨参见同志在全国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会议上的内部讲话,1999.6.22.

固定资产的状态第2篇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经济发展 状态空间模型

固定资产投资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的前提保证,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对加快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数据的选取与说明

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年度数据。文章选取1974―2008年江苏省的GDP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对数据取对数,以消除异方差。LN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LNTZ代表固定资产投资。

二、研究方法说明

首先检验两者之间的协整关系,这样建立二者长期均衡关系才有实际意义,并且通过实证研究得到的政策建议才具有未来的推测性。并且由于经济的发展,江苏省的经济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经济变量影响关系也可能发生变化。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以消除经济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干扰。

三、数据平稳性检验

由表1可以看出,LNGDP、LNTZ的检验统计值大于临界值,说明原序列是非平稳的;两序列的差分序列的检验统计值小于临界值,说明二者的差分序列是平稳的,两个原序列都是一阶单整的。

四、协整关系检验

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首先建立无约束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确定模型中变量的最佳滞后阶数,根据AIC准则,确定VAR模型最优滞后阶数为1。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对LNGDP、LNTZ两个序列进行检验。

表2结果表明:在显著水平5%的水平下,GDP与固定资产投资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这说明江苏省GDP与固定资产投资存在长期变动关系。

五、格兰杰因果关系

前面的检验结果说明,能源消费与产出水平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为了理解江苏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必要测算两者之间的因果方向。在回归方程中,一个解释变量影响因变量,意味着解释变量的变化引起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江苏省经济产出数据与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进行关系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

检验结果显示,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不是固定资产投资Granger原因,但是两者都不存在反向的关系。这说明尽管江苏省的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并不是严格的双向因果关系。江苏省的经济增长受投资拉动的迹象明显。

六、建立状态空间模型

状态空间模型是由一组观察方程和状态方程构成。在这里,以状态空间模型考察GDP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建立如下形式模型:

得到的估计模型如下:

量测方程LNGDP=4.21+SC1?鄢LNTZ+εt

状态方程SC1=0.025+0.959sc1(-1)+ηt

图1是状态方程的估计值的线图。

在考虑经济结构变化的基础上以及估计的SC1可以看出,投资的产出弹性是出于震动的上涨,但是总体的趋势向上的,这意味固定资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七、结论

第一,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双重作用,它既能增加生产能力,又对生产构成需求,即兼有供给效应和需求效应。短期内,投资主要是作为一种需求影响经济发展,而从长远来,投资供给效应的作用更为时显。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固定资产投资是江苏省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拉动因素。第二,通过Ganger因果检验表明,江苏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或减少必然会引起GDP的增加或减少,而GDP的变化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从协整检验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长期增长影响显著。这表明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始终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而固定资产的投资由于其存在的内在刚性,对经济波动的反映程度较弱。第三,通过状态空间模型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来愈大,已经基本上达到了0.62,江苏省应该提高投资效率,发挥其重要作用。统筹兼顾,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拓宽投融资渠道;注重规划,确保投资均衡发展;坚持市场规范和结构改善并举,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的状态第3篇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会计教学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以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为持有目的,而非直接用于出售,并且预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由于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目的不同,其确认也可能不同,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机器设备属于固定资产,但是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房屋、建筑物不属于固定资产,应确认为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房地产企业持有的以备出售的房屋属于该企业的存货,也不应确认为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应同时满足该固定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并且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但应注意个别情况,环保设备和安全设备虽然不能直接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入,但有助于企业在相关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净化环境,保证员工安全,或减少未来经济利益流出,因此应确认为固定资产。对于与固定资产组合才能发挥功效的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也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而不是确认为存货,如运输企业的高价周转部件。对于固定资产各个组成部分的使用寿命或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方式不同的情况,折旧方式或折旧率有所差别,应分别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取得时计税基础的50%以上,并且修理后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的可确认为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要求按照固定资产修理后尚可使用年限进行摊销处理。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标准,以及个别特殊情况,可以提出多种类型的问题,如安全设备、抗灾设备是否确认为固定资产?维修设备、备品备件是属于存货还是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如何确认?如何判断固定资产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展开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固定资产相关职业判断能力,掌握固定资产确认的理论知识。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计量,是企业购建的固定资产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支付的一切合理、必要的费用,包括固定资产购入价款、相关税费、安装成本、包装费、运杂费及其他间接费用。固定资产取得方式不同,包括购买、自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融资租入、债务重组等,因此其成本初始计量的方法也不同。对于外购的固定资产,是否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职业分析判断,不需要安装的,购入后就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需要安装的则是在安装调试后达到合同标准或设计要求,方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对于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在购入时按照单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进行成本分配,从而分开确认固定资产成本,即使款项中还有除固定资产外的其他资产,也是按此种方法计量。对于延期支付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的固定资产,实质上该项固定资产具有融资性质,应以延期支付购买价款的现值作为固定资产的计量成本。自建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但未办理竣工结算,应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等办理竣工决算后再调整暂估价值。

在会计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通过固定资产基本原则和知识理论做出专业的职业判断,如何判断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如何对购入的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进行初始计量?延期支付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期限的固定资产应该如何处理?自建的固定资产成本计量的时间?自建期间的利息支出、停工损失等费用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但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何确定计量成本?等等有关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问题都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的职业判断能力,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二、固定资产后续计量会计教学

(一)固定资产折旧

基于职业判断能力的固定资产折旧会计教学的关键应该放在折旧的含义、性质、折旧范围、计算依据和要求上,固定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其价值不断减少,因此应该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之内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进行分摊,按照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状况判断其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对于己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应扣除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已全部计提但仍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不需要进行折旧处理,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需要补提折旧。对于自建、暂估入账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成本调整后不需要调整已计提的折旧额。对于更新改造、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转入在建工程,也不需要计提折旧,等再次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再重新计提折旧。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判断固定资产在各种情景、状况中如何进行折旧处理,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有哪些?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如何选择?固定资产单独计价的土地是否计提折旧?等等。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预期经济利益低于账面价值时,应计提减值损失,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企业预计的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是其公允价值扣除预计处置费用的净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二者之间的较高者。新会计准则并未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准备做出明确规定,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际会计处理是能够发挥职业素质,分析市场经济发展情况,结合企业经营状况准确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应该进行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需要具备专业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在会计教学中,学生应掌握固定资产进行减值准备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固定资产减值测试的方法是什么?如何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可收回金额和公允价值?

(三)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包括资本化后续支出和费用化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时产生的更新改造、维修的费用支出。对于能够提升性能、预期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应进行资本化处理,对于将固定资产某项未单独确认的部件替换时,应将其作为固定资产成本进行核算,并将被替换部分扣除,避免重复计算固定资产成本。对于维持固定资产原有功能、正常运转而支出的费用应予费用化,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要分析该项固定资产属于哪些部门,从而进行准确划分。对于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当发生设备改造时,应做长期待摊费用处理。

在会计教学中,学生应判断何时进行、如何进行固定资产资本化和费用化支出。房屋装修支出如何处理?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时替换部件如何核算?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时又该如何?

三、固定资产处理会计教学

固定资产出售、转让、损毁、报废时应做终止处理,涉及账面价值、折旧、减值、相关税费等项目计量,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清理净损益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调整预计净残值,使其能够反映公允价值扣除处置费用的金额,并且不能超过其原账面价值。在会计教学中,学生应掌握固定资产的处置损益计入哪个科目?如何处理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状态第4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动态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1

一、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概述

1.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概念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指的是在整个生产、销售、管理、服务线上贯穿的,外形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投资金额的比例较大,具有较强的专用性,并且使用时间比上一年度久的有形的资产,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实施动态化管理的必要性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中小企业发展需要对其实施信息化管理。因为中小企业有较多固定资产的种类,使用和占用的情形也比较复杂,加上其资产增减和分散中较多的方式,使其价值较高的单位在运营中,设备、材料和维修等费用的比例较大。所以中小企业需要对固定资产实施信息化动态管理,使其管理维护资产的水平得到提升。

对固定资产加强信息化管理:(1)可以使其得到跟踪管理,并正在此过程中实现合理的配置,使资产的利用率得到提升,使其最大效益得到无限的发挥;(2)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出现管理漏洞,防止企业流失固定资产,使企业财产的完整性得到保障;(3)可以对固定资产进行信息化动态管理,既节约了时间又使管理效率得到提升,使固定资产的管理更加科学;(4)可以使固定资产数据实现信息共享,方便管理人员对企业资产情况及时的掌握和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使企业的固定资产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

二、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实施信息化动态管理的现状

1.粗放管理,缺乏信息化动态管理的意识

相关人员不重视固定资产的信息化动态管理,管理中缺乏系统科学的保养和维修制度,对相关使用和损坏责任缺乏明确的规定,使固定资产使用多,维修轻、保养少,对其完好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在管理中还存在对购建过程和资金管理比较重视,轻视实物资产和后续日常使用管理的情况,因此运用信息化动态管理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就更无从谈起。

2.传统守旧,缺乏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

当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等方面都实现了信息化,但是对固定资产进行信息化动态管理上还做的不够,卡、账、物管理相互分离进行管理,缺乏有机联系完整的系统。只是从账、卡上的购置时间、存放地点、资产折旧等方面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另外许多企业仍旧采用手工登记、纸质资产标签粘贴、年终临时组织人员盘点等方式,既降低了工作效率还浪费了人力和物力,并且由于录入数据采用手工的方式,在录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账实不符的错误。

三、中小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的信息化动态管理的策略

中小企业想要使当前管理固定资产落后的现状得到合理的改善,就应该把信息化管理引进传统的管理中,构建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具体的做法为:

1.运用信息化流程的管理

应该从目立项开始对实物进行跟踪,一直到竣工验收资产为止,把其中包括批复、付款、发票等全部纳入信息化动态管理系统,对整个生命周期的资产实现动态跟踪和管理,使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如维修、借出超期、资产报废等预警提醒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其对固定资产定期完成处置或维护,使资产更加完整和安全。

2.运用图片管理的方法

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引入表示实物形态的电子图片,以及一些对固定资产起辅助作用的图片,使管理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对实物的状态和资产状况得到及时的了解,使其管理资产的效率得到提升。

3.运用条形码进行技术管理

在单位使用固定资产的时候就把其作为核心,赋予其唯一的的条形码,并从资产产生的源头开始控制,使资产从源头上实现管理;条形码技术是当前一种较经济和实用的自动识别技术,输入的速度比较快,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具有信息量采集大且灵活实用的特点,利用资产管理系统中的条形码对资产的功能模块进行管理,可以自动生成唯一的身份信息条形码,便于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

4.运用实物资产条码采集器进行管理

引进条形码采集器使盘点人员盘点的时候不再运用记录资产编码、核对卡片等的方式,只需使用专门的实物资产条码采集器识读固定资产的条形码,并自动把卡内的信息在条码采集器中储存,结束清查之后,系统会自动汇总清查的结果,并核对财务数据,给管理资产的人员按照清查结果搜寻缺失物品提供了方便。

5.构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

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和预算管理软件、财务核算、OA等系统接口之后,该系统为有申请资产需求的部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该系统采用的是工作流程的管理,当接受到提出的申请之后,会把信息向相关部门领导或负责人流转,部门领导再发挥分析资产管理信息的能力,快速的进行决策,使其管理的效率得到提升。

6.完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制度

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使管理固定资产的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使其相应的程序更加规范,保障固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具体的做法有:(1)添置固定资产的时候应该按照其内部控制、预算管理、业务流程等严格的进行控制,那些大型的基建项目,还应该跟踪并参与全过程的审计;(2)规范固定资产的内部调拨程序,在“户籍”上做好每项固定资产的记录之后,才能进行实物转移;(3)及时科学的处置固定资产,对于利用率不太高的固定资产应该通过权威部门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估,并进行合理的处置,严格控制进行暗向操作,尽可能防止发生不廉现象;(4)统一管理闲置的产权证书和固定资产等,对其进行重点监控,同时根据固定资产闲置的原因和状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处置。

四、结语

中小企业在实施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其各方面的发展加强管理,使其生产经营中固定资产的作用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发挥,避免造成资产的闲置和浪费,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坤.中小企业运用科技信息手段实现固定资产动态化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4(3):58-61.

固定资产的状态第5篇

【关键词】 固定资产 ERP 全寿命管理

随着电网资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传统的管理方法缺乏对资产全过程管理的总体考虑,很难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电力企业根据需要,在资产管理中不断引入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手段。借助ERP强大的系统工具,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灵活、全面地查询并及时更新维护固定资产信息,实现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现了电网企业资管理水平全方位的提升。

1 电网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数额巨大,在其总资产中占有绝对大的比重。正如此,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之一就是固定资产管理,但是目前我国部分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1.1 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一是固定资产变化频繁,因电力企业扩建、技改、大修和日常调换,固定资产实物形态和资产价值频繁变动,如果不能及时更改资产卡片、设备台账,将造成账实不相符。二是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分布广、结构分类复杂、数量多、金额大、更新快,企业内部相关部门间沟通不能及时、准确、快速的传递资产状况及其变化的情况,造成固定资产帐、实不符。

1.2 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

电力企业在固定资产的使用上,存在着管理不到位、出了事情责任不明确的问题。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分布十分广泛,由于历史原因,部分供电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主体多元,产权结构复杂,如一条1千伏线路即有供电企业自行投资建造,也有用户投资建造而实际上已属于供电共用资产的,有地方政府投资的,有地方政府采用集资方式建造的,有城农网改造的,有用户投资后又有供电企业出资改造的,以上各种投资渠道的形成资产,又因各种原因产权关系没有及时处理,造成产权不清晰。

1.3 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尚待理顺

按照电网企业传统的管理体制,电网资产的工程管理、运维管理、技术经济管理与价值管理分属不同的部门,由于缺乏统一协调,各部门之间难以理清分工合作的责任、权利,不利于管好用好固定资产。负责基建的同志很难站在负责运营的角度去思考,而基建材料的保管或传递不完整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完工资产无法完成竣工转资工作;负责运营的同志很难站在负责基建的角度考虑,如何加大设备的技改大修投入,确保设备使用安全,难以考虑设备的经济运行成本和退役、报废设备的管理;管生产技术部门的为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强调网架坚强和电网设备先进,却忽视了由此带的投资成本和后续支出。管理目标的多样性导致各自为政现象。

2 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内涵及实施必要性

固定资产是电网企业资产的核心部分,是电网企业正常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在电网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施的ERP与资产全寿命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资产全寿命管理作为ERP建设的核心和方向,ERP作为实现资产全寿命管理的具体手段。

2.1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的内涵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从前期电网规划、设备选型、设计、采购、安装、调试管理开始,到交付运行后的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维护保养、移动、退役直至报废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是一套涉及财务、管理、工程、运转的集成管理系统。

2.2 实施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必要性

(1)开展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国家电网公司深入落实“四化”要求,全面深化“两个转变”、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战略举措。对提高基础管理水平、资产运营效率、企业综合绩效和员工综合素质,实现公司“一强三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战略意义。(2)针对电力企业固定资产数量多、金额大、资产结构分类复杂、覆盖面广的特点,要克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在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引入生命周期理念,实施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解决传统管理摸式下固定资产存续各阶段人为弊端,实现对资产系统化、动态化统筹管理,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使资产全寿命整体费用最低,整体效益最优。

3 ERP系统推进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3.1 ERP系统依据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思路建设

ERP系统是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企业精益化管理提升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ERP系统为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安徽省电力公司于2008年3月启动ERP项目,在管理模式设计阶段,特别考虑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方面,强调财务与业务的全过程融合,实现资产实物与价值管理的统一。ERP上线前,电力公司组织开展设备资产全面清理,严格按照建卡原则和设备资产目录完成固定资产账、卡、物的清理核对以及电网核心资产的价值拆分工作。此次的设备资产清理,保证基础数据的账、卡与实物信息一致。在设备资产清理的基础上,利用ERP系统设备模块和财务模块的集成性实现设备信息与资产信息的同步更新。所有固定资产,设备管理部门先创建设备主数据(生产管理系统设备源的设备资产,由接口自动在ERP系统中的生成设备台帐并同步生成资产卡片,非生产管理系统数据源的设备,由生产部门在ERP系统中创建设备台帐自动生成资产卡片),同时自动生成固定资产主数据,财务部门对该固定资产主数据信息进行补充。系统中设备和资产的联动以保证两者在管理上不脱节。

3.2 ERP系统实现了资产全过程动态管理

ERP信息系统对固定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全程管理,固定资产形成、运行到退出的全过程都完整的记录在案,实现了资产动态、全过程、全生命的管理。

资产形成:ERP系统中手工创建项目,对项目进行定义和描述,并在该项目下创建WBS结构,然后将项目下达并维护年度预算。从项目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消耗的人、财、物等资源都通过WBS归集费用,根据预先定义的结算规则自动结算,保证了转资准确性,实现资产设备账务相符。工程竣工投运时生产部门按照资产目录的规定级次提供转资清单,作为转资的重要依据,提交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在当月按照工程实际成本支出预转资,保证了工程转资的及时性,消除了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

资产运行:ERP系统中,在用这种资产状态表明设备资产投运后处于可使用的状态,此状态下可描述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运行时,其维护、检修、技改往往带来资产价值变化。生产等实物管理部门将设备运行、维护、检修、技改等业务通过生产设备管理系统与ERP系统的集成和联动,同步反映了电网企业主要资产的运行状态、健康状况、检修记录、支出消耗等动态信息,实现固定资产实时动态管理。ERP系统设备和资产的一一对应,不但能实时正确反映设备运行状态,而且对设备维护过程中造成的资产价值变化,也能及时准备反映到资产台账上,避免造成资产价值的虚增或虚减。

资产退出:为了准确反映设备状态,ERP系统中设立了停用、待报废、报废状态。电网设备资产当不需要使用或不满足使用要求时,会退出在用状态,设置为停用状态等待处置。设备到了寿命后期,需要报废时,使用部门设备报废申请人根据实际情况在工作流外更改设备状态为“待报废”,随后在工作流中填写设备报废申报单,并提交经逐层审批同意后,使用部门设备报废处理人根据实际情况在工作流外更改设备状态为“报废”,财务部门对资产进行报废的账务处理,完成了资产整个生命周期动态管理。

4 需完善的ERP资产管理

目前ERP系统对于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已基本实现,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其中集成固定资产主数据与设备主数据,并利用实施条码技术就是一项重要工作。由于目前ERP系统里的资产、设备主数据都是手工采集信息而成,易出现维护更新不及时或人为因素导致不能真实全面反映实物资产信息。而实施条码技术后,以条码作为资产的身份证,可以对资产进行全寿命周期跟踪管理。

借助具备条码扫描功能的手持终端,进行现场数据的采集、录入、对比和进行设备属性信息变化的更改,如设备状态等,资产管理人员将在第一时间和现场发现错误,避免设备漏检、错检,将错误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并能实时维护ERP系统内的资产主数据,真正做到账实一致。

参考文献:

[1]闫媛媛.ERP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与实施困境[J].中国电力教育.2010(10).

[2]李涛,马薇,黄晓蓓.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变电设备管理[J].电网技术.2008(11).

固定资产的状态第6篇

企业购建固定资产虽未办理竣工结算但已投入使用,已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该资产确定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定义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已作出了解释,具体是指固定资产已达到购买方或建造方预定的可使用状态。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认为所购建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一)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全部完成;(二)已经过试生产或试运行,并且其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运行或者能够稳定地生产出合格产品时,或者试运行结果表明能够正常运转或营业时;(三)该项建造的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四)所购建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设计或合同要求,或与设计或合同要求相符或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地方与设计或合同要求不相符,也不足以影响其正常使用。

企业购建固定资产对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并未及时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一般告知的答案是对方未开具发票、因设备质量出问题产生了合同纠纷等方面的原因,而合同纠纷往往源起买方,因为有的合同明确规定买方未经卖方签字确认验收就投入生产使用,视同已验收。固定资产已达到预计使用状态,企业迟迟未暂估入账,究其主要原因是企业为完成下达目标考核的利润指标,通过不增加固定资产少计提折旧达到自己的目的。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第三十三条:“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本制度关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作调整”和第三十四条“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在年度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并调整已计提的折旧额,作为调整当月的成本、费用处理。如果在年度内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同时调整年初留存收益各项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第4号准则指南第一条第二款也明确规定:“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会计人员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和准则要求,按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作调整固定资产原值, 再按调整后的资产原值计算应计提折旧,扣除已提数,得出在后期折旧年限中应分摊折旧额,无需调整已计提折旧额。

然而,国家税务总局以国税函[2010]79号发文《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明确,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进行调整。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此规定可理解为,固定资产在实际投入使用时,没有全额发票的,可以先按照合同规定金额入账计提折旧,12个月内取得发票后要进行纳税调整,超过12个月就不能追溯调整。

以上就形成了会计成本和计税成本的初始计量差异,应进行纳税和追溯调整。例如:某企业购建一项固定资产,预算总造价为600万元,2010年6月投入使用,但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只取得部分发票合计480万元。企业预计该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保留残值为零。

分析:固定资产由于已投入使用,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600万元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2010年,可税前计提折旧30万元(600÷10÷12×6),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如果2011年度仍未取得剩余发票,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只能确认为取得发票部分480万元。在2011年汇算清缴的时候,首先需要对2010年计提的折旧进行调整,调增6万元(30-480÷10÷12×6)。如果至2011年6月份的12个月内又取得60万发票,未取得剩余60万发票,则计税基础调整为540万元,调增2010年折旧3万元(30-540÷10÷12×6),之后按计税基础540万继续计提折旧。

由于企业购建固定资产(除厂房外)的预估成本主要是设备款,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其进项税额应当记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也就是说,企业与供货方签订的设备合同款是含进项税的,会计人员在财务处理过程中,有的直接按合同价,有的按合同价扣除进项税后的价格进行暂估入账。由于税法没有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价值确认作出理论性的规定,文件规定比较含糊,只靠会计人员自己的理解,估价入账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如何在税前扣除,税法上却无具体的规定。

固定资产的状态第7篇

由于生产活动不断进行,固定资产时刻经受着磨损和褪化,只有对其进行连续不断地补偿才能维持和保障固定资产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即维持和保障周定资产的绩效水平。补偿形式有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两种形式。固定资产补偿数量是否适合,对固定资产绩效水平的发挥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如果固定资产补偿在量上小于固定资产老化,固定资产将因得不到适时和足量的维修而带病运转,或者得不到适时的接替更新而低效率运行,两者都会严重影响到固定资产绩效水平的正常发挥。如果固定资产补偿在量上大干资产老化,表面上维护了该项固定资产绩效水平的发挥,但实际上造成了对其他固定资产补偿不足的损害。同时,过度的维护、修理与超额的价值补偿不可能使绩效能力等比例增加,进而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增加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根据价值工程理论(价值=功能/成本),当功能与成本匹配时。产生的价值最大。即经济效益最大。消耗一定量的成本必然会产生当量的功能,而生产一定的功能也必定需要消耗一定量的必要成本,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匹配的关系。当功能的成本耗费量高于其必要成本量时,价值较低;而一定量成本产生的功能低于其当量功能时,价值也较低。固定资产的绩效相当于价值工程理论中“功能”的概念,补偿则相当于“成本”的概念,因此,绩效与补偿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匹配关系,只有为固定资产绩效所支付的成本“正好”的时候,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绩效折旧思想的提出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提出绩效折旧思想要达到的总体目的是:使会计中的价值补偿能够反映出固定资产的日常绩效水平,从而发挥补偿的最大效用。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现折旧费用的合理分配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披露。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是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磨损、老化、技术性能下降等给予的价值补偿,而绩效指标最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因此。理应按照绩效状态来弥补固定资产的损耗。实际上,按照绩效状态来披露折旧费用的会计信息,不仅能够提高成本核算的合理性和准确度,还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连续性,只要固定资产仍在使用,就不会停止折旧的提取,不会出现一些资产折旧额已经提取完,机器设备仍在运转的情况。二是促使企业减少零效资产在企业的滞留。不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资产视为零绩效资产,管理者不应再增加对其价值补偿。由于技术更新加快,许多机器设备购买回来还没有使用到期就面临淘汰,这些资产虽未达到使用年限但却达到了经济年限,如果再继续使用将不再经济,因此,企业应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尽快加以处理,以减少零效资产在企业的滞留,增加企业不必要的日常管理费用。

三、绩效折旧法与会计折旧法的比较

目前会计折旧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加速折旧法和工作量法。这三种折旧方法都属于静态折旧法,忽视了固定资产的绩效这一动态指标,即折旧金额中未反映出固定资产产生经济效益的能力。年限平均法可以说是对此没有加以任何考虑;加速折旧法也是在一个预计不变的寿命期间内安排的“先快后慢”的折旧速度,而且折旧速度更是由人为的数学方法确定,而不是按照固定资产实际发挥的经济效用,即绩效来调整;工作量法中的工作量虽然是绩效的一种体现,但是该方法却预计了一个静态的工作总量,没有考虑到固定资产日后工作总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绩效折旧法则避免了这些常用折旧法的缺陷,它是一种动态的折旧方法。该方法按照固定资产在每年实际发挥的经济效益来安排折旧费用的计提,让补偿与耗费相配比,体现出折旧的最大价值。

四、绩效折旧方法的运用

绩效折旧方法的一个总体思路是修正目前的静态折旧方法,使折旧反映固定资产真实的使用过程。具体方法为:

首先,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基数。固定资产的折旧基数按照固定资产原价(历史成本)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来确定。

其次,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年限是计提折旧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只有弄清计划折旧额究竟应当在多长的时间内提取,才能知道每年应当提取多少折旧,分摊多少固定资产转移价值。现以固定资产的长期使用状况为基础,逐年修正固定资产的剩余折旧年限,当剩余折旧年限达到零时,折旧过程结束,由此确定的折旧年限为绩效折旧年限。

绩效折旧年限考虑到固定资产因投入资本性支出后导致的资产物理机能增加,延长了使用寿命,因此可按“绩效调整系数”来修正折旧年限,使之更接近真实的状况。固定资产绩效折旧年限的修正模型如下:

T=N×μ (1)

式中,T为修正后折旧年限,N为修正前折旧年限,μ为绩效调整系数。

第三,具体运用绩效折旧的方法。本文采用的绩效折旧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已提折旧-原值×净残值率)/剩余折旧年限 (2)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 (3)

[例]某企业购置了一台价值10000元的设备,预计到期无残值,使用寿命为5年。笔者选取传统的年限折旧法与绩效折旧法进行比较分析。

从表1可以看到,该设备的使用年限在修正前为固定的5年,但是通过修正后,设备的使用年限各年都不同,这可能是因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进行了良好的维护和大修,甚至改良、更换了局部零件使得设备比预期的寿命要长。同时,设备到第7年,剩余折旧年限为负值,此时不能再往下计提折旧了,于是设备的绩效折旧年限应为6年,这比管理规定的5年延长了1年。显然,运用绩效折旧法测算出来的设备寿命更接近真实的使用年限。

然后,对比分析设备修正前后的折旧率和每年的折旧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