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语文教学的特点(合集7篇)

时间:2023-07-27 15:58:57
语文教学的特点

语文教学的特点第1篇

首先、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不应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该通过大量学生自主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实践,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语文能力。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再次、把握母语学习的特点。

1、充分利用语文资源,拓宽学习空间。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从零起点的,特别是口语能力。学生对语文的接触并不限于语文课堂内,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能把学生束缚在“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交往,以及各种传播媒体等,都能够学习语文。学习语文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实践机会可能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吕叔湘先生在拨乱反正之初就第一个站出来说:“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更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2、学习方法上,强调实践、积累、感悟、熏陶。吸取母语教育研究的新成果———“母语习得论”。学习母语,有两条渠道:一条是在母语环境中,通过模仿和练习,无师自通地掌握母语,学术界称为“母语习得”;另一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课本,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母语,称为“母语学得”。学龄前儿童掌握了口语,就是通过习得这个途径。入学后学习母语书面语,走的是学得之路。不能只重学得,忽略习得。

另外、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体现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上。

语文教学的特点第2篇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特点主要表现在语言的明确和规范性上。语言的明确和规范主要是指符合思维逻辑、词汇语法的准确、读音语调的标准等。小学语文是小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师的词汇使用准确性、普通话的规范性都会对小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对语言的准确含义和感彩进行充分的掌握,在向学生进行内容讲解时要清晰准确,方便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由于小学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对象,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口语要确保学生能够有效的理解和接受,要尽量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使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二、可接受性特点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发展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选择小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并且在教学中,应将教学的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生活中可以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充分的调动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语言时可以按照小学生的喜好进行选择,例如风趣生动的语言表达形式、和动画片有关的例子等。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抽象思维训练,当学生升入到高年级后再进行严谨的语言教学。

三、规范性特点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的语言应具有规范性。由于教师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是神圣的职业,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言谈举止都会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产生影响。教师是小学生接受教育和知识的主体,所以教师的语言对小学生具有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必须要保证语言的规范性,使教师的榜样力度和示范效果得到体现,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小学生不管是在心理还是智力的发展方面都不够成熟,教师在这个阶段应对语言的规范性进行重视,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具有较强的模仿力,超过了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而小学生在学习语言和知识的过程中,对教师进行模仿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不管从哪方面出发都会对学生的语言发展、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词汇、语音、语言等内容的传授时,要进行慎重的考虑,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艺术性特点

艺术性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各种表达技巧,对美的语言进行巧妙的应用,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使学生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得到培养。从审美角度出发,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仪态美。使用丰富自然的姿态和表情结合到演讲中;②流程美。沟通融洽,衔接紧密,节奏抑扬;③语境美。完美的逻辑推导,出神入化的进行讲解;④内容美。语言含有哲理,耐人寻味。

五、趣味性特点

语文教学的特点第3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语言特点

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门重点学科,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特点既具有语文教学的语言共性,又具有小学阶段语言教学的特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发展能力,基于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水平,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教学。笔者从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共性与特性两个方面出发,探寻语言的规范性、科学性、生动性与情感性等方面特点,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案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鲜明特色与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规范性语言特点

“为人师表”,教师的语言与行为都是学生效仿的对象,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会将教师当做自己学习的榜样,小学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重视自身语言的规范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掌握规范性的语文教学语言,严格控制语言、词汇及语法方面的规范性,避免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出现误读、读错、乱读现象。如某些区域受到地方性语言特色的影响,将“杭州”读成“黄州”,将“故意”说成“得为”,还有一些地方不能区分“zhi、chi、shi”与“z、c、s”,这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不符合普通话的基本规范,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准确、规范的教学语言,造成学生无法区分词语的正确读音,也无法使用规范性语言进行交流沟通,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有效运用语言文字,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性语言特点

科学性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的关键特征,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保持语言的科学性特征,保证字、词、句等方面语义的正确传达,情感的合理理解,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准确理解词语、句子等的含义、情感色彩及语体色彩等,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递科学性内容。如在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时,很多教师都存在理解误区,认为“落花生”中“落”字是动词,引导学生将“落”换成“种”,并讨论两个动词互换的效果,这其实就是教师对题目的望文生义,缺乏语言应用的科学性,也表现出教师查阅资料、理解能力的缺乏[1]。在小学语文语法教学中,通常会出现有歧义、多余或缺失等问题的句子,教师必须通过句子基本结构的讲授,让学生掌握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形式,避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性错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实现小学生语言表述的简洁与准确。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动性语言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应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接受能力,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以形象思维为主导,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描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运用语言的艺术将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如在学习《月光曲》这篇课文时,学生无法深切理解“幽静”一词的含义,教师可以利用一组语言:“冬日的夜晚、朦胧的月光、波光粼粼的水面、远处的茅屋”的描述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幽静”的内涵,用动静结合的语言表述衬托幽静的氛围,以此引发学生联想,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2]。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性语言特点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性语言是“活化”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充满情感的语言进行教学,让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感性色彩,当教授比较欢快的内容时,教师要能够通过情感语言的表述,为学生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当教学比较严肃的内容时,教师应通过语气的变换,使学生表现出肃然起敬或正襟危坐的行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调整自己的语言特点,通过自身情感的渗透与参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与理解,触动学生内心情感,激发学生心灵震撼。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济南冬天的场景,或者展示济南冬天的各类图片,以此表达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情感,从而引出本课的学习,通过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与现在济南的冬天对比,深刻理解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同时丰富学生对四季变化的感受与体验,促进语文教学情感性目标的实现[3]。

五、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特点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及认知规律,运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语文教学,通过语言的变换与转化,形象生动地表现语文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感知与体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淄博师专学报,2013(2):11-14.

语文教学的特点第4篇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教学特点小学教育是人生中的基础教育阶段,因此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教育更是承担着给学生灌输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对学生心灵和人格进行塑造的重任。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发展陷入困顿之中。小学语文老师只有充分了解教学特点和缺陷并积极改进,才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健康发展。

一、个性在释放,行为缺规范

培养孩子的个性,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做事能力,同时也能释放孩子的天性。在课堂上,老师开始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的活跃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然而,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于中学生来说较差,让学生不受约束地自由发言就容易出现课堂失控的糟糕情况,导致教学效率下降,因此,老师在给孩子空间的同时,一定要作出规定,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培养其自控能力。

二、重视局部知识,轻视整体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对字词的认识和掌握,却没有教会学生从整体感悟字词句的具体含义。有的老师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目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只从文章的局部选取片段,直接脱离文中所给的环境或语境进行教学,轻视了对文章整体感悟的教学。小学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有所知的前提下,让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老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有主次之分,这样才能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提升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理解和感悟的能力。

三、必要的诵读,必需的理解

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知,儿童的记忆力较强,理解力相对较差。因此,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应该循序渐进,老师应该让学生多记多写,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乐理的丰富,再让学生慢慢消化理解。而诵读也符合这一教学规律,老师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引导学生在多诵读的前提下对诵读的内容进行揣摩理解,以达到教学目的。

四、照本宣科的应试教育

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误区在于:有些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使用应付考试的教学方法,规矩老套的教学模式从开始教育工作后就一成不变,对所有的文章都采用让学生认识字词、理清文章段落层次、找出优美段落句子分析、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陈旧套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看到文章不是想着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文章的意义是什么、从文章中学到了什么,而是一套枯燥无聊的重复学习模式,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根本得不到提高,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致力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以快乐端正的学习态度掌握学习和人生中的知识。

五、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资源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教学形态的转变,不仅改变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它给现代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万事开头难,在对多媒体介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教师对多媒体课件以及传统课件的主次关系没有分清,多媒体课件的确方便,有显著的优势,但是它在教学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并非主要的教学手段。其次,很多老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一切都按事先准备的课件来讲解,这就使课堂缺乏了灵活变动性,并且整堂课都用来展示课件所呈现的完美、新奇的效果却没有老师自己的引导,难以跟学生进行互动,课堂的主角俨然成了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提倡和推广,但老师要注意合理科学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使其与传统教学相得益彰。

六、板书的缺失

随着多媒体的广泛推广和使用,板书逐渐被忽视。由于多媒体直观、方便、具体形象,有些老师完全用它取代了板书,尽管多媒体拥有生动形象、直观性强的特点,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教学,板书不应该被忽视,它是文字语言的再现,在教学过程中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老师所教的内容。如果老师要教学生一个生字,那么老师在黑板上反复板书,比直接在多媒体幻灯上展示的教学成果要显著很多,因为前者是在传授书写的过程,而后者则直接呈现了结果,前者显然更适应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因此,板书不能被遗忘在教学流程中,它能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并牢牢掌握,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字书写能力以及语言掌握能力。

七、不可或缺的课外读物

学生在语文上学习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步之劳,滴水穿石,铁杵成针,我们做任何事要想成功,都必须坚持并往正确的方向坚持。很多语文老师只通过课本来拔高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却没有想到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只有大量的阅读书籍,学生才能更好更快地吸收知识。大量阅读不仅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及表达能力,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正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阅读分为无声阅读和出声朗读两种,笔者提倡让学生阅览和诵读并重,眼、耳、手、脑等感官互相协作,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老师要多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当然对书籍的种类也要有规定,必须是健康、向上的刊种,有的老师规定不能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是没有必要的,阅读课外刊物也是在学习。

八、实践才能出真知

语文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要想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光靠课本上的语言描述和老师的口头传授是难以达到目标的。定期进行实践活动,不仅能满足小孩子好动、好奇的天性,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刻感知课本里可能难以理解或想象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让学生有丰富的生活体验,这样才能掌握语言文字背后所潜藏的思想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到有关亲情的文章,就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做家务;学到描写烈士的文章,可以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这样的实践活动,对于塑造学生人格等方面都具有非凡意义。

九、总结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强调将“学”与“习”相结合,让学生养成学到新知识都要进行温习的学习习惯,同时要尊重每个学生遇到不同问题的差异性以及学生的个人感受。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小学生在成人的第一步健康发展,它应当富有活力且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不断调节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边霞.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2\]康正心.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2013,(02).

语文教学的特点第5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学生

职业中学教育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级、中级技术人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所以,学生主要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而语文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也不再是主要课程,它只作为文化基础课程。因此学生对文语文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再有,就是职业中学的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厚,而如果教师只满足于沿袭传统的教学内容、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教普通中学生的方式教中专生。这样做的后果是使学生认为语文学习缺乏价值,缺乏内涵,从而彻底轻视语文课,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转而也会导致教师自身对语文课程的忽视。

笔者结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实践,阐述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特点及教学要求。 一、根据职业高中语文基础性特点注重突出基础训练

职业高中语文课本在编排时,有意识地增加了一些基础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还有语文基础知识。通过这些方面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在高中阶段应该具备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他们毕业后的就业打下一定的语文基础。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注意突出基础训练。如阅读训练,可以用“课内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行阅读,尝试让学生自己分析阅读课文,并在课堂上试讲,教师再加以点拨,并指出所以然,教给方法。训练的次数多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明显的提高。再如写作训练和说话训练,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尽量发挥自己的水平去写、去说。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感到这种训练有趣、活泼、生动,而乐意参加说话训练。这样多训练几次,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也会有所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也应该加强,应要求学生准确地遣词用字,正确地组合句子,务必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最大限度地消灭错别字和病句,能够写出文句通畅的文章。

二、根据培养目标实用性特点注意突出教学内容实用化

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内容的实用化,指中职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的首要需求是“能用”。许多语文教师也认为语文就是一门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课程,通过语文课程学到的东西也许不会直接作用于学生的生活与工作。根据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中、初级技术人才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也应当注意突出这个特点,加强实用文体的教学。特别是应用文和说明文,对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来说,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教说明文,可让学生练习写“产品的说明文”,某个生产程序的说明,某种常见的生活用品的说明。教实用文,可加强学生的书信、通知、请示、报告、计划、总结等方面的写作训练,这些文体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掌握好它们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对学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其实,语文课所涵盖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语文中的某些内容如A、开设实用文体写作专门课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实用文体要比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要常见得多,如总结、报告、会议记录、合同等都在职场中运用广泛。B、开展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职场上,常常要用口头语言和上司、同事、客户等他人交流,有些就是通过说话展开工作的,如保险员、营销员、咨询员、导游、律师等。而我们职中生的说话水平堪忧。虽然学生上课爱讲话,下课后也会“吹牛”,可一旦要他们上台发言,或在正式场合交谈,就会胆怯,不是支支吾吾,就是词不达意。所以,在学校学习阶段就开展口语训练很有必要。这些内容就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工作,而这样的学生也更受企业的欢迎。

三、根据专业化特点不同专业与学习需要多角度挖掘专业因子

专业化指语文学习必须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不学纯语文,而要学与专业有关的语文。因此在语文学习的内容上,各专业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有所变化,让学生了解到语文是可以与自己专业相结合的、可以变形的、有生命力的学科。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应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寻求语文与专业全方位的接触,应根据不同专业与学习需要,多角度挖掘隐藏于教学内容之中的职业元素、专业因子,找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以及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突破口,才能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实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为今后立足社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四、根据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灵活性特点教材内容要有一定的弹性

职业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弹性,根据专业设置的不同情况,哪一些可以多教一些,多训练一些,哪些内容可以少教一些,少训练一些,可以比较灵活地处理,有较大的机动余地。这一特点有利于教师根据所教专业,增加与本专业关系最密切的内容,使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长,更好地发挥专业知识的优势。笔者认为职高语文教学应以启迪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为主。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个指路人、引导者,把学生引入到学习状态中。所以要摈除满堂灌、一言堂,要抛弃一两种课型贯穿学期始终的做法,总而言之要有一定的弹性。

五、根据教材单元整体性特点教师要抓好三个“点”

职业高中语文教材中单元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实现整体性,就要求教师要抓好三个“点”,即出发点、联系点、落脚点。“抓好出发点”,就是在设计单元教学之前,必须有单元的整体观念。单元的组合因素很多,从范文来说每个单元包括六篇课文;从每篇文章来说,包括字、词、句、段、篇和修辞逻辑等。这就要求教师从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出发加以取舍。“抓好联系点”,就是在设计单元教学之前,要明确单元中各因素的性质,分析它们的作用,找出相互间的联系。“抓好落脚点”,就是教师的单元教学可有多种多样,可有不同的侧重点或角度,但在具体实施时只能选择最佳方案,在单位时间内,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达到最优最多。

总之,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特点别于普通高中,只有突出职业高中教学特点,采取科学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学到更有实用价值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语文教学的特点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良好语言的运用对促进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还存在着一些认识的误区,因此,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是极其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要具有科学性与规范性

小学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这一学科的有效实施一定要建立在规范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上,这是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所应该具备的特点。只有小学语文教学具备了科学性与规范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的实效性才能够真正地得以发挥。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要符合语言的基本规律,语言的科学性还体现在教师语句和词语运用的科学、正确上,只有语言是科学的,教师在教学中所传达的思想才能够保证准确无误。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应该具有艺术性

教师语言是否具有艺术性,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语言丰富,语言技巧娴熟,语言的情感丰富,让学生在教师语言的熏陶下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教师教学的魅力,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充满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在艺术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语境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空前的高涨,学习的效率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语言应该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三、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要具有生动性

语文教学的特点第7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

一、前言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从而提高国民的素质水平。如果想让语文教学发挥出色的成效,实现其真正意义,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语言艺术技巧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小学生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年龄较小而且可塑性强,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示范性和引导性,这对小学生的语文发展和语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一门语言艺术,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风格、个人修养都会在实际运用中表现出来。因而,了解小学语文的教学特点,对于提高教学语言的质量,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

1.语言具有生动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形象生动,才能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学作品一般都比较生动且耐人寻味,语文老师要利用这些教材的特点,使用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作品创设的意境当中去,让学生可以切身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理解教材,使自己的形象思维获得发展。

2.语言具有趣味性

《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心理与思维共同作用,相互协调的。语文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某些特定的场合和时机,运用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让整个教学活动摆脱枯燥氛围的束缚。这样做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他们加深对事物的感受,还能让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语言的表达技巧。

3.语言具有艺术性

语言的艺术性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创造性地使用一些别具一格的语言,带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让学生能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并在日后学习生活中主动运用。语文教师对于其他科目教师来讲具有很大的语言优势,他们的语言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比较高。语言生动灵活、流畅明快、在修辞和词语运用上显示出成熟且比较高超的技巧;在思想上,它富含哲理、内容丰富,思想上的深刻内涵用比较含蓄的方式展现出来;而且语言的逻辑性很强,推导有理有据,在语言表达的时候,可以融合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生动的表情。

4.语言具有情感性

语文教学面对的是表现着作者深刻思想内涵与丰富情感的文学作品,他们的语言文字无一不在宣泄着深刻的情感,所以,教学的语言也应该具备情感特征。教师如果想要引人入胜,首先就要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把教材中的语言转化成教学语言,把文中的喜怒哀乐以情感化的语言和神态来传递给学生,获取学生的情感共鸣,带给他们心灵上的震撼,极具效率地完成语文教学所设定的目标。

5.语言具有规范性

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思想都很单纯,老师是智慧的化身,一言一行都是他们相仿的内容。他们效仿的不仅有教师的行为,也有教师的日常口语,所以,教师要为人师表,日常教学语言所使用的口语要规范,以正确示范给学生。越是年龄小的学生群体,教师就越是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语言。小学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他们模仿和学习能力都很强,语文教师的语言教学质量不仅直接影响着语文的教学效果,还会对学生今后的语言水平产生直接作用。所以,教师教学要注意遣词造句的规范,给小学生学习语言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尤其是语文教师的口语必须过关,语言发音要正确,表达流畅。

6.语言具有科学性

教育本身就是一门科学。语文教学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所以表情达意必须要具备科学性。对于词语,教师一定要掌握其准确含义还有正确用法,以便能够正确地传授给学生,保证知识传授的质量。

三、结束语

总之,语言是教师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要想让语文教学工作取得成功,就要联系学生的具体特征调整语言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好语言的以上特色,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毛惠敏.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积累[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