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语文主题阅读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1-21 12:11:11
语文主题阅读论文

语文主题阅读论文第1篇

汉语言文学的阅读不仅仅要做到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要做到深刻的感悟与认知,从中体会里面的情感所在,并且进行有效的鉴赏,发掘出里面的思想情感,刻画出我们内心的感悟,表达我们深厚的情谊。根据问题要对症下药,明白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同时找出相应的对策,进行有效的解决。

二、主题模块化的通览

这里所说的就是基础的模块化阅读,将风格相同和相似的课文拿到一起,进行背景知识的参照阅读,这有利于整体分辨记忆,我们接触的是比较多的,为了形成一个模块化阅读,将分散的知识点集中起来,进行专门的组织,以列表的形式整合起来,一目了然,知道有哪些代表作,各是什么题材,侧重于哪一方面,形成一个小的篇章,这样阅读起来快捷迅速和顺利,记忆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阅读了一系列的老舍和鲁迅的相关作品之后,我们就可以展开阅读思考,总结老舍和鲁迅作品的特色,比较其异同点,口头性的总结演讲,参加交流活动。

三、课内的阅读和有效的拓展

语文主题阅读论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是发扬和传承中国汉语言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满足新课标的要求,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提高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学习课本教材外,还应该适当地结合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实现课堂知识在课外阅读中的灵活应用。

一、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的价值

在语文教材的每一个单元中都有一个清晰的主题,因此,在对每一个主题进行学习的时候应当配置一个相同的阅读主题。比如,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教材中,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了八个主题,包括祖国在我心中、感受自然、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人与动物等。这样一来,就有助于教师开展以语文教材为中心的课题学习,以教材的编排为基础提炼出教材阅读的主题,然后将阅读的主题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并适当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引导,最终实现将课堂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中的目标。

二、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的教学策略

1.把握课文主题以及中心思想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无法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那么就会造成学生对课文的无法理解和吸收。因此,在主题式阅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经典文章进行分析和总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主题的课文进行归纳和总结。比如,在教材中,以亲情为主题的课文有《地震中的父与子》《我与地坛》等,以爱国为主题的课文有《我们爱祖国》《狼牙山五壮士》等。通过对不同主题的文章的分类,学生可以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进一步的学习和分析中,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把握住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通过融合情景挖掘文章的主要情感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无法理解文章的主要感情和思想,主要是因为学生无法彻底掌握文章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的修辞手法经常会赋予某些词抽象的意义,使其脱离了原本的意思。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营造特殊的情景帮助学生挖掘文章所表达的主要感情。例如,在《草原》这篇文章中,出现了许多描写草原的比喻句。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草原的图片或者教学视频,通过这些教学辅助工具来描述草原的生机勃勃。再比如,当学习《扁鹊治病》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模拟蔡桓公与扁鹊见面的所有场景,把两千年前的故事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文章含义的理解。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模式的运用,一方面提升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种高效的阅读方法,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语文主题阅读论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自主讨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本身就是语言、语言应用和艺术手法的集合体。小学生语文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使得他们的语文知识水平难以应对综合性很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更难以有效提升他们的小学语言阅读综合素养。受年龄阶段影响,小学生比较倾向于自主讨论教学模式,同时自主讨论教学模式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将自主讨论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相结合,以便借助于这一教学模式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强化自主讨论的必要性

一方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是其他语文教学活动的集中表现和高层阶段,它囊括着语言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这就决定了其内容涉猎广泛性和复杂性,其形式多样化和生动化,单一靠常规性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方法。另一个方面,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兴趣倾向来看,小学生对自由发挥余地大的自主讨论教学模式比较感兴趣,这也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成长天性,只有充分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想法去畅所欲言,小学生才能够感受到自主学习地位得到了尊重和认可,也才会积极地参与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在语文教师的正确性引导下有效增强语文阅读学习技能。因此,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认识到自主讨论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有机引导其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相结合,那么,不仅小学生的语言应用实践技能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小学生的综合语言潜在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挖掘和培养。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强化自主讨论的途径

(一)延伸阅读教材主题以拓展自主讨论

深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主题进行综合性剖析,会发现小学阅读教材的编者重在通过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材内容的研读而深化字里行间隐藏着的人文价值和情感导向,从而给予小学生以一种生动又直观性的人生追求引导,这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应有之义。那么,如何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并富有成效地实现阅读教学情感目标,这就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采用相应性的自主讨论教学模式,特别是通过延伸阅读教材主题以拓展自主讨论教学模式而展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那么,不仅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得以培养,而且小学生内在强大的语言学习天赋会有力挖掘,最终小学生的综合语文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明显提升。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乌鸦喝水》这一阅读教学活动时,小学语文教师并不引领学生对《乌鸦喝水》这篇阅读教材进行系统而深刻地阅读,而是在黑板上把“乌鸦为什么能够喝水,是否还有其他喝水办法”这一阅读主题标示出来并让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和回答问题,这样的新奇问题就带动了学生想尽快理解阅读内容和寻求答案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进行了一定熟练阅读之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和领悟对这一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和回答,学生一改以往疲沓的学习状态,积极进入热烈讨论中,而后教师让学生举手回答阅读问题,小学生争先恐后进行作答,一下子把阅读教材内容背后的作者写作意图挖掘了出来,他们认为“乌鸦之所以能够喝水就在于开动了脑筋根据问题去解决问题”。显然,通过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不仅有效地深化了阅读教材内容,最为重要的是开拓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二)拓展阅读教学第二课堂活动以提升语言应用技能

单一依靠短暂的阅读课堂时间来进行自主讨论教学模式,难以全方位地覆盖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性阅读学习能力提升。因此,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拓展阅读教学第二课堂活动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从而也便潜在地提升他们的阅读综合素养,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采取自主讨论教学策略,以便于学生在自主讨论中语文学习热情得以提升,进而在浓厚和激烈的学习氛围中使他们的综合阅读能力得到增强。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开展针对某一阅读文章主题的“某一问题辩论赛、主题研讨会、阅读知识交流会等”活动,以引导学生针对阅读教材内容的某一有争议的问题和内容进行自由讨论和探索交流,从而以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身心学习诉求而拉动他们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最终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把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潜能挖掘出来。

三、结语

毋庸置疑,语文教师利用小学生倾向于自主讨论这一学习特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渗透自主讨论教学模式,是顺应小学生学习兴趣特点的个体性诉求,也是有利开发小学生内在语言学习潜力的高标准教育需求,更是符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的内在客观规律必要性要求,只有小学语文教师采用自主讨论的教学模式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小学生的综合语言学习能力和技能才能够有效地被挖掘出来,进而小学生的综合性语文学习能力才会不断得以培育。

作者:赵建霞 单位:甘肃省临洮县龙门镇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1]王小锋.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106.

[2]吴淑燕.新课标下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学周刊(c版),2014(4):71.

语文主题阅读论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试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 命题趋势 解题技巧

一、引言

我国普通学校招生的主要方式是考试,这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考试制度。在中学教学中,中考、高考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它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影响着中学的教学方向。语文作为高考的一部分,指导着语文教学的方向。现代文阅读是语文试题的重要部分,对现代文阅读的研究能促进语文内容与形式的科学化,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成绩,从而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阅读教学。

笔者主要以2010年的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为例,从内容和形式、解题方法、意义等方面,对论述类文本阅读进行了分析。

二、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内容的分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包括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社会科学类文章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文章,此类文章一般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带有个人感情色彩,语言简洁,表达准确,涉及领域广泛。自然科学类文章是涉及自然科学及技术研究的论文,这类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但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背景,给考生阅读带来一定难度。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材最大的特点是新,即紧跟时代,关注各个领域的最新成就。

三、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形式的分析

研究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不仅要研究它的内容还要研究它的形式。从题型上来看,纵观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论述类文本主要以选择题为考查题型,如2010年全国卷、山东卷、辽宁卷、安徽卷等;还有一些地区的试题包括主观题,如2010年湖北卷第7题,广东卷第14、15题填空题。从题量上来看,从近十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来看,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题量相对稳定,变化不大。

四、语文论述类文本的命题依据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不仅要测出考生已具备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也要测出学生是否具备大学需要的阅读能力,这就决定了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必须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语文教材为依据。 转贴于

1.课程标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现代文阅读做了以下具体要求: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默读注重实效,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现代文阅读每分钟不少于600字)。2.能整体把握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4.了解语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简况。

2.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决定了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试的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下面以2010年的山东考试说明和山东的语文高考试卷为例,分析考试说明与高考语文阅读的关系。2010年的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第一卷中现代文阅读9分,第二卷中现代文阅读为选做题,18分,给出文学类和实用类两个文本,并分别在文后设置18分的试题,考生任选其中一个文本阅读,并完成后面的题目。其中第一卷中的现代文阅读为论述类文本阅读。

3.语文教材。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教材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从近十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来看,2001年至2004年论述类文本阅读总分为12分,从2005年到2010年全国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总分为9分。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在全卷中的比重与同期现代文在教科书中的比重大体一致,相对稳定,变化不大。

五、结束语

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会对高考语文做出分析和研究,尤其是新课程标准颁布后,人们对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当然,对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研究还在摸索中前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高考语文现代文命题会越来越科学,从而能更好地指导中学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兆鹏 大学直通车高效复习方略[J].济南:济南出版社,2008(03)。

[2]王兆鹏 专项突破大讲堂——现代文小阅读[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6。

[3]徐殿东 用理性的逻辑分析。

[4]张树强 高考社科类现代文阅读技法指津[J].新校园:学习版,2011年第三期。

[5]冯建波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文阅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四期。

[6]刘国志 巧借题干信息,提高答题效率[J].语文教学之友,2011年3期。

语文主题阅读论文第5篇

关键词:任务分析理论;语文阅读;作用;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促进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任务分析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任务分析理论促使教师教学目标的明确性,能够确保教师切实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给学生的阅读教学提供理论依据,解决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一、任务分析理论在阅读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任务分析理论在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确保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的合理性,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理论基础,确保学生阅读教学的科学化。其次,为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行为提供指导,该项理论改变了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其中蕴含了优秀语文阅读教师的经验,促进了教学方法的优化。最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特点,合理选择阅读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确保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防止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二、任务分析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分析学生特点,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任务分析理论的第一步,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处于小学阶段高年级的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日益增强,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将阅读教学融入语文学习中来,需要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课文预习时间,让学生对阅读内容有直观性的了解。教师为了防止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课堂讨论时间,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对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轻声地读出文章内容,要求学生大胆地阐述自己阅读的感受。

(二)分析教材内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任务分析理论的第二步,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提出问题之前,需要对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及时提出对文章的质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要及时进行纠正。在阅读教学初期,要求学生先阅读一段或者两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需要深入分析阅读材料内容,提前做好问题的预设,将问题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使学生在阅读时更加有针对性,有助于提高学生问}回答的准确率。教师对于问题回答正确的学生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例如,在苏教版《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采用什么方法进行除草,结果怎样?(2)去年杂草丛生,今年却长满庄稼的原因是什么?在讲课前提前针对阅读内容,给学生设置问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三)分析阅读情况,强化学生朗诵感悟

任务分析理论的第三步,主要强调将小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将培养学生的预感和文字驾驭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朗诵,通过学生的朗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展现自我搭建平台。学生可以运用范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和领读等形式开展语文阅读活动,将范读和领读作为阅读活动的主体,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更多的生字,提高语文阅读素养,促使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语文阅读中的较长句子,强化学生的朗诵感悟能力,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四)分析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作品

任务分析理论的第四步,要求学生具备理解作品的能力。每个阅读材料中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为了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学生阅读时,会给学生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使学生在大脑中对作品形成一定的印象,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作品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任务分析理论,对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任务分析理论的四个步骤进行阐述,帮助学生切实把握阅读教学内容,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因此,需要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力推广任务分析理论教学法,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语文主题阅读论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应用探讨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教育逐渐的倾向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提升学生自身素质能力为基础,开展一些特色的教学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自主阅读教学,在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文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该种语文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内容。为此,下文就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教师的主导性过大

小学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基础课程。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难免会出现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以自主阅读学习的方式并不是教师不理会学生学习在文本阅读中所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处理。而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对学生阅读思考的引导,提升学生的阅读经验。但是目前,在众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当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片段,教师只是帮助学生理解,不能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教师以自己的文意理解代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性思考。

2.自主阅读内容不合理

自主阅读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是制约着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很多教师认为,将教学内容无限延伸,增加课堂教学的内容才能够,提升学生能力。教师在文本阅读教学之余向学生布置很多课后阅读文本,这种形式固然很好,但是在实际的课程布置中,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课程布置,盲目的阅读延伸性教学,只能使得学生陷入思考中的困境。课堂延伸并没有错,但是课堂延伸需要以学生文意掌握为基础,逐层深入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不是将学生带入到思维的混乱中,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二、提升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策略

1.自主讨论教学形式

【教学准备】:在进行文本自主讨论之前,首先教师需要在班级中营造轻松的讨论环境,实现自主讨论的主要方式有三个环节,分别为:前期准备、讨论实施、讨论检查以及评估等。讨论环境的营造,关系到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以及学习成果,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实现文本情境讨论。

【教学实施】:进行文本自主阅读之前,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所要自主学习的文章题目,并向学生抛出以下问题:1)看到文章标题,你想到了什么?说说看。2)你认为这篇文章会写一些什么?3)你认为文章接下来会发生什么?4)接下来给同学们 10分钟时间,将这个小故事阅读完,然后进行问题讨论。在教师设置出以下问题,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进行文本阅读,在实际的阅读环节中,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实现文本信息的即时性讨论。教师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了学生阅读体验的优化,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行为的优势。在实际的讨论环节中,可以以同桌为一组进行问题讨论,然后在班级中进行组与组之间的问题讨论。在学生进行问题讨论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大声朗读文章细节,并大胆提出文章质疑。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环节中检验学生是否在自主阅读以及阅读讨论中领悟了文章内涵。教师通过教学评价的形式,鼓励学生对文本阅读前对问题的回答,并实现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在学生的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口语叙述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适当的教学评价能够有效增加学生参与自主阅读的活动中,是新时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之笔。

2.以主题阅读形式实现自主阅读

增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在阅读课堂上实现主题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下文通过开展“感恩父母主题教学”以及“热爱自然”为例,进行文本教学创新。

(1)“感恩父母主题教学”自主阅读教学实例

【课堂导入】:“同学们,感恩是生活中永恒的话题,感恩自然为我们提供生活环境,感恩父母给我们生命。我们都知道最爱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父母,那么问问你自己你学会感恩父母了吗?父母对我们的关爱是世界上最伟大与无私的爱,今天我们以感恩父母主题阅读活动,看看作者笔下的父母之爱”

【课堂实施】:教师通过对主题教学的引入,引入文本《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的阅读教学。在主题活动中,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班级中学生与家长的合影,并引导学生讲述与父母之间的故事。然后给学生时间进行文本阅读,鼓励学生将文本中的内容提炼出来。

(2)“热爱自然”自主阅读教实例

【教学目标】:以热爱自然的主题活动开展,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场景的讨论,拉近学生与自然景观的距离,在作者的思想带动下实现文本自主阅读。

【课堂导入】: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自然中生长着很多种的植物,我们要学会热爱自然,在自然中发现美好的事物。同学们,请问自然界中这么多种类的植物中有没有你喜欢的植物呢?下面我们跟着作者的思路,来看看他喜欢《荷花》是怎么样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文字理解能力的基础环节,但是在很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不能重视到学生在文本中的自我思考,一味的拓展讲解,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此,本文针对实际教学现状,以文本自主讨论的形式以及文本主题教学形式,提出提升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潇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何晓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自主讨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语文主题阅读论文第7篇

一、高考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文本的类型分析

1.实用类文本阅读题

新课改后,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中新增了实用类文本阅读题,2012-2015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全部是人物传记,试题包括1道客观题、3道主观论述题,其中客观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全文的整体感知能力,主观论述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全文的探究能力。对于实用类文本阅读题,《考试大纲》中的要求包括:分析文本反映的时代精神与人生价值;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公用;分析文本的语言特色、构成要素以及思想内容;准确、全面的解读文本,并筛选与整合信息;了解科普文章、报告、新闻以及传记的表现手法与基本特征。同时,《考试大纲》还将阅读能力划分为探究、鉴赏评价以及分析综合三个层级。

2.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2012年新课标颁布以前,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是必考题型,新课标颁布以后,散文题的设置主要针对学生对文本主题及文章内容的把握等方面进行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通常设置4-6道主观题,主要对学生对文章结构、文中句子以及词语的理解能力进行考查。2012年新课改之后,文学类文本题材转变成小说,采用主管论述题和客观题相结合的方式,并且增加了开放性论述题,分数由原来的22分提升至25分。同样,《考试大纲》将阅读能力划分为探究、鉴赏评价以及分析综合三个层次。

3.论述类文本阅读题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和新高考大纲的颁布,论述类文本阅读逐渐从自然科学论述类向人文科学领域发展,并且论述类文本在高考试卷中通常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分值相对较低,只有9分。《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范围,包括分析综合能力与理解能力。

二、基于高考试卷分析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

1.转变观念,创新模式

新课标规定“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将流行理念与传统思维相融合”。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改之后高考试卷中现代文阅读的类型和变化趋势,不断地对教学流程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对于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类型,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教材文本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内容进行扩展,重点采用启发式教学,为学生的思考预留充足的时间。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重点培养学生的整体性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精读,这样能够准确的把握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防止出现过分强调整体阅读而出现大而化之的弊端。语文教师应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自己归纳和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作答,同时让学生进行相互讨论,相互交流阅读心得,这样能够准确的把握教学方向。重视对学生阅读意识以及阅读心理的培育,同时还应该充分的考虑学生基础、阅读能力以及自我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和策略进行教学,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以便于实现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阅读与鉴赏”环节,并引导学生细致、认真对教材中的各种中外现代文进行阅读和赏析。由于高中所有科目的作业任务都非常繁重,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外现代文的时间相对有限,因此阅读教学通常是在语文课堂上完成的。但是,学生从课堂、教材上获得的阅读知识与经验非常少,和新课标对学生语文阅读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教师应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课堂外进行阅读。例如,开设读书报告会、创意写作交流会等,真正地把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地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应该根据课业状况以及新课标要求,为学生推荐各类名家名作。例如文化论著精读、中外名家经典选读等。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设计“新闻和传记”“小说和戏剧”“诗歌和散文”等选修课程,为学生推送更多优秀的文章,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审美、评价以及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