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声乐教学内容及过程(合集7篇)

时间:2023-07-12 16:27:32
声乐教学内容及过程

声乐教学内容及过程第1篇

目前我国的音乐类院校中,进行音乐类专业课的方式往往分为了三个部分,即器乐教学、声乐教学以及理论教学。其中尤其以理论教学最为重要,由于理论教学相比其他两项教学较为枯燥,同时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其抽象性高的特点,在实际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无法较好的进行。而在理论教学中,尤其以视唱练耳课较为复杂。由于视唱练耳课是一门应用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强的基础课,同时视唱练耳课中的内容以及其他教学活动也都是为了将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以及音乐听觉进行相关的发展,以帮助学生能够将听觉知识应用到其他的专业可以及相关的音乐实践课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专业课。由此可见,视唱练耳课对于音乐类院校的学生是极为重要的,是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的重要课程。因此将视唱练耳课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且得到视唱练耳课和其他音乐专业课的关系,对于音乐类院校的学生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一、视唱练耳课和声课的关系

和声在音乐院校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和声课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为学生讲解了各种和弦的特性以及相关的连接方法、音响效果以及进行的规律,同时也需要为学生讲解和声在作曲实践中的相关应用方法。但是在和声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理论知识较为繁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将相关的和声规则进行背诵,但是这种方法不仅效果不佳,效率不高,同是学生也是无法真正的学习到和声知识的。因此,可以在和声课中适当的引入视唱练耳的相关内容。例如可以在和声课进行的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和声听觉的训练,通过在和声听觉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体现出在和声教学过程中的听辨的连接、位置或是性质等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而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错误就可以为学生及时的进行纠正。同是学生也需要掌握各种和弦以及音程的音响特点以及相关的音响效果,而如果学生通过视唱练耳的方式掌握了和声的相关理论后,就能够更好的在此方面得到效果。由此可见,视唱练耳课和和声课之间有着相当重要的联系,视唱练耳课也对和声课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视唱练耳课与乐理课之间的关系

在音乐类院校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乐理课是一门基础课程,同时乐理课的概念性较强。但是在乐理课学习的过程中,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能只对学生进行抽象的概念以及相关定义的考察,这是因为音乐学习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来进行训练,否则如果只会相关的定义以及概念,也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在乐理课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引入视唱练耳的相关内容来进行教学,通过大量的实际例子,来为学生直观的表现出“乐理现象”的相关定义以及概念,并且能够通过这些实例来说明乐理的实际意义。同时对于学生而言,如果学生只能够通过语言来对调式进行相关的描述,而无法从听觉上对调式的相关特征进行较好的分析,那么学生也是无法了解到调式之间的真正区别。但是如果在乐理课中,引入视唱练耳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没有理论分析以及相关的归纳总结的前提下进行调式的训练,学生也是无法学习到调式的各种特征。由此可见,为了让学生能够对乐理课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更好的学习,不仅是要在乐理课中让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需要引入视唱练耳的相关内容,结合调式的实例来对学生进行乐理的相关训练,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到调式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视唱练耳和乐理课之间也有着较大的关系,视唱练耳和乐理课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乐理课中引入视唱练耳的相关内容,学生才能够更好的、更有效率的学习到乐理的相关知识。

三、视唱练耳和声乐课之间的关系

声乐课也是一门在音乐院校中相当重要的课程,声乐课开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拥有相关的唱歌发生的主要技巧以及相关基础知识。在经过声乐课的学习后,学生往往能够使用最少的力量来得到最好的声音,而且学生也能够使用自己的感情来讲声音进行渲染,进而让歌曲有着较好的美感。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在声乐课进行的过程中,使用一些相关的技巧,利用歌曲所要表现的思想和内容来感染学生。而在实际的声乐教学进行的过程中,节奏和音准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问题,如果教师着重训练学生的发声方法,那么也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声乐水平。在声乐课进行的过程中,如果引入一些视唱练耳的内容,就能够让声乐课进行的效果更好。例如在声乐课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实际的音乐作品,通过这些音乐作品来加强对学生的声乐内容的训练,同时这样的训练也对视唱练耳十分有帮助。在声乐课中的节奏和音准进行的过程中,由于其难度较大的特点,也需要将这些内容和视唱练耳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由于和视唱练耳结合起来进行联系,就能够互相作用,教学效果也更好。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实际的声乐课进行的过程中,各专业教师互相协调,并且配合进行教学。而在声乐课的目的方面,声乐课主要是为了将音乐作品形象的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主要是按照学生在心中的音乐想象作为依据的,是需要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以及学生自身的理解水平来作为基础,因此在实际的视唱练耳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乐感进行相应的训练,而通过将学生的乐感进行训练,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到节奏以及音准等相关的内容,让学生的乐感更好,更有利于学生的声乐课学习。由此可见,声乐课和视唱练耳之间也是有着较大的关系,视唱练耳可以和生学科进行互补,互相作用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以及理解音乐的相关水平。

四、视唱练耳和配器作曲课之间的关系

在音乐院校的作曲课进行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掌握到节奏、调式、音调、曲式等相关的内容,也需要让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对于教师而言,则需要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各种方法来对乐曲进行创作,同时这些内容也是在视唱练耳中的学习目标。而且在曲调创作方面,则需要结合曲调创作中的视唱内容,通过视唱的相关内容来让学生有着对乐曲的感性认识,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到作曲课的相关内容,帮助作曲课较好的进行。额入地狱配器课而言,学生往往是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向实用性方面转变。因此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也是要掌握到乐器的使用方法,并且对乐器的特点进行掌握的,在这一方面,通过引入视唱练耳的内容,也能够帮助学生尽快的掌握,对于学生的配器课也有着较大的帮助。

声乐教学内容及过程第2篇

一、高校声乐教学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声乐课程所持的教学内容大都集中在从十七十八世纪的古典艺术歌曲、浪漫时期的歌剧以及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民族歌曲等,且主要选择独唱作品。例如:乔尔达尼的《Caro mio ben》、亨德尔的《Ombra mai fu》,以及威尔第、普契尼的歌剧选段和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等。这些作品确为声乐艺术宝库中不朽的经典之作,其年代亦基本涵盖了西方音乐历史中的巴洛克晚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以及中国声乐史的近现代时期,但就声乐艺术史学丰富的研究成果以及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初)来看,仅仅着重于古典、浪漫,以及中国近现代这一音乐史段便有了某种程度的局限性。

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声乐专业的学生,声乐课程对他们而言是必修课而不是“主修”课,由于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大纲的差异,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自习时间于声乐练习。在这些学生之中,更有一部分人进校之前就已经学习了很短时间或者是从未学过声乐,从而使针对这部分“弱势群体”所展开的声乐教学工作只能从基础起步,而且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声乐必修课程的开设年限一般仅为两年半至三年(各院校的开课年限及开课方式不尽相同),所有这些学习程度与时限方面的不利因素,加之教师之间在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热情以及教学侧重点等方面所必然存在的个体差异,均会直接影响到普通高校声乐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

因此,如何积极调整和充实普通高校声乐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热情和效率,对知识的掌握更为主动和全面,是一项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教改课题。

二、声乐教学内容的拓展

1.音乐历史时期的两端扩展

一方面,可引入古典声乐时、浪漫时期以及中国近现代时期的优秀声乐作品,以进一步丰富和充实这一时期声乐作品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应该使二十二十一世纪各种风格、民族特点(包括国外)的声乐作品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程之中均得到较为全面的展示――其中包括中国现代作曲家的声乐作品,亦可包括诸如各少数民族的淳朴民歌、国内外音乐剧选段的流行声乐作品。二十一世纪的声乐艺术也记录下了一百年来音乐探索的所有方向,因此,任何忽视对二十一世纪声乐作品学习的声乐课程,其教学内容都是不完整的。

2.增设“声乐教学法”课程

在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入学时就应开始“声乐教学法”课程。“声乐教学法”主要研究和阐述声乐教学的基本内容、过程、规律、原则和方法。就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程而言,“声乐教学法”内容的引入将在多个层面上起到积极作用。

对于那些没有声乐基础的学生来说,“声乐教学法”将引导他们准确地把握声乐学习中最基本、最具共性的知识内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声乐初级阶段的学习。这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习更有成效,也更有乐趣。还有些学生进校时已具备了较强的声乐演唱能力,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声乐教学法”一方面将帮助他们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掌握声乐学习的相关要素,使他们的演奏水平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另一方面,“声乐教学法”也会在部分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声乐教学工作中起到长期的理论指导作用。

3.增加合作性曲目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声乐是一件特殊的乐器,它因人的性别、生理的不同,而能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因而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合作演唱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学生今后的工作职位而言,良好的合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这一不足,我们应当在声乐教学内容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合作性曲目,如男声(女声)小合唱、男女二重唱、声乐与其它乐器的配合作品,等等。

4.增加“声乐艺术史与声乐作品赏析”课程

声乐学习不仅是一个技术训练过程,声乐学生还应该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相关知识。所幸的是,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载体获得所需的多种相关资料,例如:声乐艺术史及声乐文献及其研究资料;与声乐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密切关联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资料;作曲家及其风格、作品的介绍与分析资料;其它相关艺术如文学作品、美术作品资料;歌唱家的演唱录音、录像介绍与赏析资料;各种乐谱版本资料;各种相关的美学研究资料,等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有机组织和介绍,学生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突破声乐课程学时以及自身演唱水平所带来的限制,在更高的层面上对声乐艺术有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从而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艺术底蕴,提高其整体的艺术素养。这应该是开设普通高校声乐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

声乐教学内容及过程第3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声乐;教学;传统音乐元素;方法

一、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意义

首先,引入传统文化元素以及各类音乐元素,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一步完善声乐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规范声乐课程教学的主要流程,且这样一来,也能够真正促使人们去弘扬我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以及相关音乐文化。同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相关音乐文化在继承的过程中,也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得到进一步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元素与传统文化元素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声乐专业日常教学活动之中,进一步融入相关传统文化元素,便可以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的重要价值以及教育意义。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之中存在着诸多教育灵感以及教育元素,教师便可以汲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具体音乐元素,之后,则需要将音乐元素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进行结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将声乐教学的内容与教学中的音乐元素所提炼出来,让学生对这些音乐元素有更多的理解,并于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材料以及教学资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相关音乐文化是伴随着我国历史不断推进、发展而来的重要历史文化元素,且在历史的推进过程中,我国音乐文化在结合了各地区、各个朝代的历史元素与文化元素后不断得到创新发展,且在当下更是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特征,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各类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多年演变之后,已经得到了文化方面的改进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相关音乐文化,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一,更是高等院校声乐专业学生的具体教学材料之一。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分析,在高等院校声乐教学活动之中逐步融入相关传统音乐文化元素,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可以将传统文化之中的各类由于资源及时提取出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的改进与创新。

二、高等院校声乐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

当前情况下,在一部分高等院校开展声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具体的教学流程比较繁琐。一部分学生无法在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充分理解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甚至于无法真正理解到教学中的关键点,即便教师围绕某一具体的声乐教学内容作出了多次的阐述与透析,开展了较多的形式的教学活动,然而有关声乐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学科知识仍旧无法得到巩固。而从部分教师的实际教学形式上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部教师的教学内容极为单一,仅仅是围绕着声乐教学的课程内容来讲解,即便部分教师是开展了一定的教学活动的,但实际上的教学活动内容也较为单一,或者说是极为枯燥的。而部分学生对于声乐方面的知识点理解能力较差,加之单一的教学内容更是无法让学生理解声乐教学的相关知识点,无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教学内容单一问题不仅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也有可能会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以及终身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学生无法通过较为单一的教学内容充分理解相关学科知识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教师也无法逐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二)教学方法落后

在高等院校声乐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一部分教师依然固守较为落后的教学思维以及教学理念,教师无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为学生展开综合性的教学工作,教学方法的滞后性若是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目前,部分教师所沿用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这部分教师无法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为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也无法结合学生当前的具体学习问题,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问题解决策略。除此之外,面对学生日益变化的学习情况以及实际的学习需要,这一部分教师若是无法灵猴的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那么必然也将会直接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率,这对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将造成不利影响。

(三)无法合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

现如今,在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内部,均已经利用了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展各类现代化教学活动。但是,依然有一部分教师没有正确意识到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价值。依然采取较为落后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且在教学措施的落实过程中,未能进行调整,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一定的调整,按部就班地为学生讲解并灌输各类学科相关的知识点,此种方式虽然可以进一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以及教学压力,但是实际上对于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化人才而言,并没有太多积极作用。除此之外,现代化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相关教学设备更新换代速度逐渐加快,许多教师无法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操作能力以及相关职业素养,无法正确使用各类互联网信息技术,从而导致在高等院校声乐专业日常教学活动之中,经常会出现各类技术操作问题以及设备故障问题,从而严重耽误课堂教学进度,逐步影响高等院校声乐专业课堂教学实际效率。

三、高等院校声乐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具体方法

(一)合理安排教学工作

针对高等院校声乐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教学方法应用而言,需要教师真正重视结合课程的实际教学需要,结合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相关内容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来进行调整,对性地落实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因而,声乐教师在落实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时,就需要重视合理安排教学工作,要能够在基于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作出分析,如可以针对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划分层次,之后则是再来实施具体的教学分层教学工作,将声乐课程教学的安排,依照其本身的课程内容来划分为基础理论知识、重点知识以及难点知识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展中,还必须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要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声乐素养。

(二)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为了进一步提升高等院校声乐专业日常教学活动实际效率,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围绕学科知识做探究,教师需要将班级中的学生合理做分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以发出提问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围绕一个问题做探究,而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做引导,让学生朝向问题的正确答案做思考。具体而言将全体学生集中起来,依照学生的不同能力发展阶段以及相关学习情况,不同的性格特征等来进行分组,在一个小组中既要有活泼开朗的学生,又要有性格缅甸、文静,善于思考的学生,如此才可在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积极性的这一基础上,真正获取到声乐知识。在此之后,教师则需要积极引导小组组长带领全体组员,深入研究高等院校声乐专业教学的具体教学要求,研究传统音乐文化元素与日常教学活动相互融合的全新途径,或者是共同探索某一教学题目或者是相关课题。教师也需要认真分析小组合作教学的具体效率及相关教学过程,随后引导学生不断调整主要的教学策略。除此之外,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小组内部成员展开平等交流与互动,也需要引导小组之间通过合作与竞争等形式进一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通过活跃的课堂气氛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保障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2.问题探究教学方法利用问题探究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关教学要求,融合教材以及课本之中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对声乐知识的理解程度来展开问题的设置,既要让设置的问题符合学生合一年龄阶段的特征,不能太难,让学生无法思考到正确答案,同时也不能过于简单,否则将会使得学生很难学习到声乐知识。学生在认真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便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学生需要通过自身努力,探索全新的学科知识,随后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未知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便可以探索出问题的全新解决对策,也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亲密沟通与交流,或者是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讨论,这样一来,也能够真正帮助到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好相关的问题,认知道声乐知识的重要性。而在具体的问题探究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鼓励性质的方式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更加复杂的学习问题,通过不断解决相关的知识,理解问题以及能力发展问题,便可以促进学生多方位学习能力的快速成长,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意识以及学习习惯,逐步活跃课堂小学气氛,拓展学生学习视野,完善学生学科知识体系。3.综合实践教学方法在高等院校声乐专业日常教学活动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重视将理论知识真正的传授于学生,还需要重视实践教学工作,教师在开展实际的声乐教学工作时,需要重视理论结合实际,要重视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实践,明确实践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对此,教师在开展实际的声乐教学管理工作时,务必要重视围绕声乐课程的内容来开展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并为学生说明实践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学生未来发展所将会产生的积极作用。随后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以及实践操作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中重视合理应用声乐相关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围绕现实生活中的教学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来做出实践探究,切实解决生活实践中所存在着的各类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温故知新以及活学活用。教师必须要结合高等院校声乐专业日常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的具体原则来完善教学具体的教学操作流程,结合声乐教学中的实际要求与面临着的主要困难作分析,合理控制整体的声乐教学进度。

(三)高效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

现如今,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经过多年技术研究以及技术改进之后,已经诞生出了独具特色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体系。一部分更加全面化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现代化教学设备不断涌现,针对高等院校声乐专业传统文化元素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搜集各类教学资源以及教学信息。随后,将各类教学信息进行初步整合,提取教学资源之中的各类有益内容,随后与教材以及课本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紧密对接,将高等院校声乐专业的教材内容与传统音乐文化教学内容进行充分融合,以便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互联网教学平台之上查找相关教学视频以及教学课件,并且集中利用一部分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集中展示教学视频以及教学课件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高等学校声乐专业传统文化以及音乐文化教学的主要内涵,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教学视频以及教学课件之中的相关重点知识以及难点知识。

四、结束语

如果教师想要进一步探索高等院校声乐专业教学与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相互融合的全新途径,则需要逐步分析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以及具体学习需要,进一步整合各类教学内容以及相关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实践教学活动,同时,教师也需要巧妙灵活运用动作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逐步完善课堂教学的主要流程,高效运用各类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的能力发展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姝姝.试析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大众文艺,2021,(17):145-146.

[2]金彤.高校声乐教学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策略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5):43-45.

[3]万明霞.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35):116-119.

声乐教学内容及过程第4篇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现状问题;改革措施

高校声乐教学在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技巧和教学内容,更要充分掌握相关的人文知识,从而加强艺术审美教育。同时,在我国音乐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下,高校声乐教学逐渐趋向于迅速发展期,并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不仅促进了我国音乐艺术教育的稳定发展,也为我国音乐艺术事业注入了许多的专业性人才,使得我国文化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此外,虽然高校声乐教学已经取得了较高成就,但作为高校声乐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目前高校声乐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高校声乐教学的持续发展,为此就必须要根据时展转变教学理念,并针对声乐教学展开深入研究,及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根据现状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教育体系和人文精神的不断改革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子女的多元文化教育,既重视子女的文化知识教育,也希望子女能够掌握一项艺术技能,从而提升子女的气质涵养,使子女更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根据现状来看,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既存在着有利方向,也存在着不利方向,就有利方向来说,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师队伍日益扩大,并逐渐丰富了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不仅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也能够充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从而促进了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就不利方向来说,我国高校每年的招生量越来越多,以致音乐艺术生的入校门槛不断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生具备较高的音乐天赋;有些学生是热爱音乐却知之甚少;有些学生严重缺乏声乐敏感度,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音乐基础都各不相同,最终就导致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各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不统一,极大降低了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学效果。因此,相关教育部门、高校领导层以及高校声乐教师应秉持着谦虚心态,不断寻找问题、不断摸索改进措施,从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采取有力措施促进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发展。

二、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问题

从现状来看,我国高校声乐教学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问题的存在将会影响声乐教学的质量,因此有必要了解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一)高校声乐教学的定位偏失

根据目前来看,大多数高校在进行声乐教学过程中,常常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表演能力,却未能充分认识到情感培养和审美培养在声乐教学的重要性。声乐教师应认识到音乐是一项文化知识、声乐曲调和思想情感的综合艺术,如果在声乐演唱中缺乏情感,那么观众就无法感受到生命力以及文化思想,极大降低了声乐演唱的表演价值[1]。同时,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中过度强调学生的未来发展,以致声乐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功利性目的,在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过程中不能保证其合理性及科学性,最终对学生造成错误引导,使得学生在学习方向上存在偏差,继而在学习过程中完全迎合着声乐教师的指导展开学习,极大影响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

(二)高校声乐教学内容的不合理

高校声乐教学是一项具有较格性的教育工作,声乐教师不仅要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也要保证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为音乐艺术事业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但是就目前来看,许多高校声乐教师在展开教学工作中,依然还局限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不仅阻碍了声乐教学的改革发展,也会对学生教育过程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许多声乐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的时候,也常常未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综合考虑,只按照教学课程制定教学内容,导致教学内容不具备针对性,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得到良好的教学收益[2]。因此,在进行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不仅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内容,不能仅仅按照教学章程盲目展开教学,而是要注重对学生的实际教育效果。

(三)高校声乐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在信息化网络技术的发展下,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也相应得到了更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声乐教师依然采用精英化教师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通常都是相关专业音乐学院的传统方法,其主要是先通过大合班形成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再通过一对一小班形式进行音乐技巧的教学[3]。虽然这种教学模式看似极具合理性,但其实际得到的效果仅仅是降低教学成本,无法有效提高声乐教学的教学效益,并不适用于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同时,在我国高校每年的招生量日益增长情况下,一对一教学模式不具备覆盖性,大合班形式不具备针对性,最终的教学效果势必会越来越低下。

三、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对策

在上述分析过程中,不难看出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因此,针对相关问题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改革对策。具体对策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一个良好的教学目标是促进高校声乐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此就需要及时转变高校声乐教学的定位,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4]。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教学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表演能力,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审美培养以及文化知识的扩展,从而确保学生在实践演唱中,能够以专业的演唱能力和表演能力作为支撑,以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文化知识作为灵魂,使观众能够感受到音乐中的灵魂生命力,能够与音乐中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这也是一个音乐艺术人必备的基础素质。总之,需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使高校声乐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

(二)合理制定声乐教学内容

随着我国音乐艺术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声乐教学也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更加体现其多元化。在制定教学内容过程中,声乐教师不能盲目按照教学课程制定教学内容,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发展方向进行综合考虑,从而保证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及合理性[5]。同时,声乐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过程中不应局限于课程内容,也可以积极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声乐作品融入到教学课程中,进一步扩展学生的音乐素质,使其能够了解到音乐艺术的不同变化,从而使其在自行编曲中能够结合更多的理论知识做出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三)优化声乐教学模式

高校声乐教学是一项具有较高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综合课程,在进行声乐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需要考虑的事项相对较多。例如学生的学习进度、知识水平、个体嗓音等,为此声乐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情况和个体情况进行分级教学,尤其是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声乐对于学生嗓音条件的苛刻要求,以便能够根据学生的嗓音特性选择不同的声乐作品和教学方式。同时,在分级教学中也要合理采用大班教学和小班教学,并针对大班教学和一对一小班教学做出调整,从而在保证教学效果的条件下,提高教学效率。此外,声乐教师也要积极采用现代化技术展开教学,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根据时展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实效。

(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

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高校声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为保证高校声乐教学的有效性,促进高校声乐教学的稳定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应积极引入高水准的声乐人才,在此之前应制定有效的考核制度,具体的考核内容可以区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从而确保声乐教师的综合水平。同时,高校声乐教师也要通过相关的交流活动和培训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也要做好工作总结,针对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展开深入研究,并结合不同的案例寻求优化方法,从而促进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校声乐学生才能得到更高的教学效果,为音乐艺术事业培养出优秀的综合性人才。所以,有必要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进行强化,从而为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声乐教学作为一项综合性学科,其教学过程需要考虑的事项相对较多,为保证高校声乐教学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制定有效的教学内容、优化声乐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声乐教学的收益效果。同时,在我国音乐艺术事业的迅速发展下,也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此外,笔者认为,还有必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课程,进一步保证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夏静.关于高校声乐教学现状与改革的研究[J].音乐时空,2014,(03):184-185.

[2]郑健.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大舞台,2014,(06):237-238.

[3]郑健.当前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艺术研究,2014,(03):124-125.

[4]黄学军.关于高校声乐教学现状与改革的研究[J].音乐时空,2015,(16):144.

声乐教学内容及过程第5篇

关键词 课程体系 特色 模块 创新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培养目标应主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实践能力强的技能人才,突出教学形式的灵活性、参与性,扩大教学实训力度,使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有机结合,选择声乐演唱技法作为实践课程的改革突破口,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从教学实践环节中探索新的构想和思路。

一、《声乐演唱技法》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设

《声乐演唱技法》课程体系优化建设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9年。开课时间为两学年,原课程名称为《声乐教学法》,只讲授声乐发展史及各种汉语语音、意大利语音教学等内容。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在原有声乐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长中外声乐发展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外声乐音乐文化发展规律的思考和认识,较系统地了解各时期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声乐类型、作家、作品和成就。

第二阶段:2009年。开课时间为三学年,讲授声乐表演技法及声乐教学过程等,以原有教材及部分声乐作品赏析和分析为主,根据声乐教学与声乐作品赏析的内在联系,按内容选取并有机地融为一体。

第三阶段:2009―2010年。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和实践,根据岗位职业需要,对高职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学内容应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同时,在设置课程模块时可根据“厚基础”教学原则,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实践能力强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加强教学形式的灵活性、参与性,扩大教学实训力度,使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有机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从教学实践环节中探索新的构想和思路。

整合课程内容后,把原有课程名称《声乐教学法》改为《声乐演唱技法》,开课时间为一学年,根据项目化的教学内容将课程划分为《声乐演唱技法――语音、语言教学》及《声乐演唱技法――作品赏析与教学表演》两个部分,第三学期主要学习声乐汉语言语音训练和意大利语音训练,第四学期主要学习声乐作品赏析、声乐基础教学及舞台表演等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的问题和需要,每学期进行1-2个实践类教学项目,组织课题研究,为学生夯实技能型专业人才所需要的人文基础。使该课程的教学更具现实的指导意义,为地方旅游、群众艺术文化发展等工作开展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二、《声乐演唱技法》课程体系的特色

1.地方音乐文化产业特色:借助东北地区文化地缘优势,在教学中注重优秀传统艺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传承发展研究。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大型综合类音乐学校,各市县文化局或企事业单位都成为后备岗位群体,今后文化产业范畴的音乐表演专业也与商务会展、节庆活动等各种综合型项目资源的结合将越来越广泛,特别是近年来各种节庆和会展及旅游文化的蓬勃兴起,多层面地展示了独特的文化资源,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在课程中增加实训课程内容、加大舞台表演机会,经过学习后能迅速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职业素质能力与职业技术能力。

2.课程音像丰富的特色:本门课程以声乐作品的欣赏和演唱为主。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围绕中外各类声乐作品鉴赏、声乐授课及表演进行教学,因此为学生积累了大量的音乐作品知识。

3.课程实用性的特色:在教学安排上,先教学生声乐技术素养知识,再训练声乐技术能力与教学能力,符合教学认知逻辑规律。每次课有理论知识,又有音乐表演,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三、《声乐演唱技法》课程体系的创新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实践课时占总课时比例不少于40%,即开展多种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和专业技能操作的重要手段。根据本课程内容特点,结合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学制、学时、学期的实际情况,在理论和实训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法:

1.兴趣分组教学

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图片、音像资料,以直观的视频、形象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主要解决职业能力需求。声乐演唱技法课程教学技能训练不断线,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内容进行项目化分组教学模式安排实训的的方式,针对性、实效性强。

2.理论―实训―再理论―再实践的模块式教学。

学生在本门课程中做到声乐基础教学与演唱语音语调的衔接、声乐作品的赏析与实践教学的衔接、声乐作品的情感把握与演唱者舞台表演衔接。达到技术模块与实践模块相统一,整个课程体系一环扣一环,紧密相连,前一部分为后续部分的基础,后续部分是前一部分的应用;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联系且相互促进,充分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解决职业素质需求。坚持声乐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坚持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原则,既强调了专业的基础性,也兼顾学生的专业发展;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原则,既加强审美能力的培养,又拓展实践应用中的理论知识;坚持开放性评价方式,既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把学科前沿动态,包括自己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思维方法,介绍给学生,设计一些教学案例由学生自己演练,使学生既更新了知识又掌握了教学的方法。

3.考核标准

指标考核体系以舞台统一考试占30%、项目分组化教学50%、上课出勤20%这种考核办法注重实践效果,贯穿教学全程。

为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要建立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研究模式团队,就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本领过硬的高技能型人才,以更好地满足和服务社会需要。突出项目化教学模式,将“动态的教学”与“开放的实践”二者的优势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用好“课堂”这块阵地的同时,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探索更加主动,找到自身的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契合点,将来的工作才能充满信心,动手操作能力、职业能力更强,学习更加努力、更有成效。从而真正形成音乐专业入口旺、出口畅的良好态势。

参考文献:

[1]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6年6月

[2]杨立刚.声乐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M].2007年8月

[3]邹本初.歌唱学:沈相歌唱学体系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M].2004年1月

[4]颜五湘.声乐教学艺术与演唱实践.花城出版社[M].2009年7月

[5]刘志明.职业资格与应用性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中心课题.重庆工学院学报[J].2004.(4)

声乐教学内容及过程第6篇

《标准》的提出不仅对我国音乐教育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而且对从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合格教学能力的音乐师资人才。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备完成课堂唱歌、欣赏、弹唱等内容的教学能力,还应具备讲授科学声乐理论知识的能力,掌握科学声乐教学方法。因此,声乐教学改革力图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实施多样化教学,采用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艺术实践课、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相配套,以弥补一对一授课形式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主要问题

1.大量扩招,生源质量下降。

随着国民教育的发展,对音乐师资的需求不断增多。新形势下,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扩招生素质偏低给声乐教学带来难度,旧有的教学及管理模式与新形势不适应。

2.专业能力不强,忽视师范素质培养。

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教师的重任。

“合格”已不再是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新世纪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仅仅上好专业课已达不到新的教学目标。

3.过多注重技术训练,学生综合素质不强。

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在关注技术训练的前提下,应加强相关学科的综合素质。声乐教学不仅要弘扬我国民族声乐文化艺术,还要关注世界多元文化;不仅要提高专业综合素质,还要加强相关学科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艺术类学科);要与文学、历史、民族、宗教、民俗等紧密联系,使学生的人文内涵更加丰富和鲜明。

4.声乐教学内容单一,参与教学研究活动能较低。

一直以来,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课程基本延用传统的声乐表演专业设置,尽管增设一些特色课,但也存在随意性设置的现象。课程设置显然是不全面的、不适应时展要求的。经过改革后,确定了新的教学内容,更加突出了师范性。

三、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了发展与进步。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音乐教育对社会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人们需要多元文化的真、善、美来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因而对声乐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2.全民素质教育的需要。

目前,我国教育模式更多倾向于理性素质的培养,但感性素质的培养更应得到重视。感性素质的培养只有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其中音乐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3.高校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新课标为大连大学声乐教学改革的发展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学校及学生真正认清自己专业的职能所在,并正确地规划设计,这是教好学好声乐,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手段。

四、大连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策略与实施

1.声乐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施。大连大学在教学改革中,改变原有课程体系,强化各种演唱技巧及声乐基础理论学习。

新课程体系要求学生不但要加强声乐演唱的技能训练,还要学好声乐理论基础知识和声乐教学方法。学生不但要唱得好,还要懂得多、教得好。大连大学在教学改革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加强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内容改革,加入声乐教学法的课程内容;加入声乐理论的课程内容;加强声乐教材的选编工作;加强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实践活动;加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舞台演出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教师声乐技能大赛;在确立声乐学习目标前提下,抓住发声训练与作品演唱,抓住声乐理论、声乐教学法,以及舞台表演、教学实习等环节,立案备课,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

2.改变教师的声乐教学观念。

专业声乐教学正处在高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也日益深刻地影响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种状况下,培养专业音乐人才,切实提高教师声乐教学观也成为必要的趋势。

大连大学在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中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宰的教学观,提倡教师转变角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以人文主义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与学习积极性,培养具备新理念、新方式、新技术的新型音乐教师。提倡教师从促进声乐教学出发,打破以往单纯的教师与学生是传授与接受知识关系的旧格局,采用整合式的综合性教学方式,在声乐教研教学上精心规划设计,挖掘这一特殊职业的价值潜力。

3.改变学生学习方法。

声乐教学是漫长的过程,学生要熟练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以其支持各种风格的声乐作品演唱,是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有效学习方法的。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的方法,多采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大连大学提倡教师在声乐课堂上多为学生设计研究性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在研究性学习方法基础上,培养学生研究并掌握现代音乐教育的理念,做好选择声乐学习所需耐性、勤奋刻苦的心理准备,辩证地认知掌握发声方法的点滴进步;了解教师要求的声乐学习的阶段目标、方法及教学内容,自觉提高创新思维素质,从而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达到培养学生具备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

4.完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条件。

大学在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中,重视加强声乐教育的科学研究,并不断完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硬件条件,不断探索专业声乐教学教育的规律,建立了高校音乐教育的专门研究机构,隶属于音乐学院。

同时,不断加大高校声乐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建设,聘请国内外教学专家学者到校讲学及座谈,引进来走出去,内引外联,不断提高声乐学科的教学水平。

总之,高师声乐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整体的音乐素质。结合大连大学几年来声乐教学改革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及改革历程,笔者认为应切实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原则及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期更加适应社会对音乐教师的需求,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声乐教学内容及过程第7篇

关键字:声乐教学改革 课程定位 课程内容特色 教学形式特色

【中图分类号】J616-4

一、有效的课程定位

面对新时期的到来,大到国家体系运行的改革小到校园内部的课程改革,紧张的节奏敦促着每位忙碌在一线的执教者在顺应新时展的同时,不断反思创新提出并推动时代前进的改革方案。而笔者认为学前教育的课程改革应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儿童发展”为核心。要求幼儿教师不仅具备歌唱能力,而且要具备较强的艺术综合素养。[ ]

由此可见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综合能力很强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不仅掌握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应具备一定演唱、演奏、舞蹈、绘画等实践技能操作。声乐教学作为其中的子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演唱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幼教音乐活动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在音乐生活中启发幼儿、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和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声乐教学不同于音乐学专业或音乐表演专业中的声乐教学,由于其专业的自身特点,高职执教者更需要明确有效的课程定位:培养艺术综合素养较高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所谓艺术综合素养不仅只是会唱歌跳舞,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接受完三年高职教育后能够具有较好的音乐感知能力、节奏感知能力、音乐解读能力、音乐作品处理能力、音乐分析能力、音乐演奏表演能力;并且能将这种艺术素养灵活运用于幼儿教学,激发幼儿的音乐感知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特色课程内容的挖掘

立足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声乐课的课程定位,必须科学合理的调整课程内容的安排,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提供具有一定实用性和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下面笔者从演唱教学内容的改革和音乐实践教学内容的实施两方面讨论学前声乐教学课程内容的把握。

演唱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课程定位:培养具有综合艺术能力的实用性人才这一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打破以往的强调歌唱专业技巧的传统观念,可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歌唱技巧上的有关要求,从音乐欣赏、声乐、视唱以及钢琴弹奏等相关课程中提炼相关内容,使学生在掌握简单的发声技巧基础上提高视唱和范唱能力,并且能够对简单的儿童歌曲作品进行准确的音乐理解与处理。

与此同时,学前声乐教学中教材质量的参差不齐成为影响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面对此现状任课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动向以及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以及音乐教材内容,为学生选择经典声乐作品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挖掘当下优秀的音乐作品。例如在儿童歌曲的选择上,我们不能仅仅依赖于教材上有限的声乐作品,而需要对教材进行纵向的解读和横向的挖掘,丰富课堂内容。例如在教材中有一首汉乐府时期的儿童声乐作品《江南》,在讲授到此首作品时我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横向的延伸,引申出了谷建芬老师于2004年所创立的古诗儿歌系列《新学堂歌》。古诗与儿歌相结合的音乐创作形式很好的将国学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还使得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因此我通过演唱、表演、欣赏等内容的设置使学生开阔视野,提升综合艺术能力。

音乐实践教学内容的实施

声乐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的改革要与幼儿园同步,因此声乐教学的课程内容不能仅停留在“唱”上,更需要关注在如何“教”上。科学的音乐教学设计对于学前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基本音乐教学设计环节的掌握、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如何在歌唱课上通过情景设计等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等音乐实践教学内容都是需要执教者在日常的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内容。

三、特色教学形式的运用

丰富教学内容的挖掘注定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打破传统老师教学生唱的单一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体定位于学生本身,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学前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根据学科特点,笔者认为就目前的现状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歌曲表演唱的展示以及学生弹唱能力的强化两方面丰富教学形式。

歌曲表演唱的展示

所谓歌曲表演唱是在声乐作品的演唱过程中以简单、形象的基本动作、姿态和在对歌曲理解基础上的自然表情对歌曲内容和音乐形象为表达,以唱为主,动作表演为辅的表演唱运用在幼儿歌曲上尤为合适。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将“表演唱”的展示安排在布置作业和回课环节上,学生在学会一首声乐作品后对音乐进行二度创作,随着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把握加入简单的音乐伴奏、舞蹈等形式再次充实表现音乐作品。在此期间,学生们在查阅视频资料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编排创作,采用不同的形式完成作品,不仅活跃了课堂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当然“回课”环节的表演唱环节并不能仅仅流于形式,在每节课5-8人的表演唱回课后,教师和学生会对这几位同学的表演进行点评,在实际教学中,我会设置“小小评论家”环节,让学生们评出他们心目中表演的前三名同学并说明评论的依据;与此同时,我还会将同学们推举出来的第一名以“小小幼儿教师”的身份请上讲台让她教同学们自己编排的表演唱,在课堂上短暂的体验教师的角色,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弹唱形式的融入

如果说表演唱是与舞蹈课程的结合,那么弹唱形式便是声乐课与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融合。

幼儿园的真实教学多以幼儿歌曲为主,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弹唱能力,因此弹唱形式的融入也是声乐教学特有的教学形式。但考虑到学生自身素质与课程安排的设置,弹唱形式的教学模式通常应该放在第三、第四学期。当学生们经过第一、二学期的钢琴即兴伴奏学习、声乐学习以及乐理视唱等其它相关课程的学习后,在教学形式中加入学生“弹唱”环节的设置,学生通过对旋律进行不同伴奏音型的编配进行演奏演唱,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能够学生的音乐实践中打通他们对课程的深入认识。

参考文献:

1.谢嘉幸.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