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固定资产价值(合集7篇)

时间:2023-06-30 15:46:55
固定资产价值

固定资产价值第1篇

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这些支出包括直接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的服务费等,也包括间接发生的,如应承担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等。所以小汽车的增值税,不单独核算,而是合计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而东北地区的固定资产增值税就可以抵扣。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固定资产价值第2篇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于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账价值。笔者认为,这一处理方法会影响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可比性,特提出如下意见。

首先,各个企业之间的管理水平、劳动生产率是不一样的,那么在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时,其发生的成本费用肯定就会有所不同,进而使得相同性能、相同效用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不一致。其次,若固定资产的建造资金来源于借款,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该固定资产建造期间,借款费用必须资本化,无疑又加大了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的差别。另外,若企业有意操纵利润和随意扩大资产规模,则它又成了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相同的固定资产,由于是不同的企业自行建造,资金来源不一样,就使得有不同的入账价值,显然有悖于会计原则。

如何确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不妨按如下顺序:①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有市场价格的,以此为基础进行适当的修正,确定为入账价值。②如果没有市价,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的各项支出有定额标准的,按定额标准确认入账价值。与定额标准不符的部分列入当期损益。③既没有市价参考,又没有可行的定额标准的,可按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的预见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确定入账价值。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对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可以按现行市价或预见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确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因此,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同样也可以采用类似的办法确定入账价值。

二、外商投资企业购入国产设备的入账价值

为了鼓励外商投资企业使用国产设备,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总额以内,采购国家规定的免税范围内的国产设备,可以全额退还所购国产设备已经缴纳的增值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外商投资企业收到税务机关退还的增值税款,冲减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这种会计处理方式值得商榷,理由如下:

1.不符合可比性原则。与国内其他企业相比,在同等购置条件下,外商投资企业的国产设备的入账价值要少17%左右(设备的增值税税率一般都是17%)。如果与进口设备相比,在性能、效用、出厂价相同的情况下,外商投资企业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差别也较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必将统一。而外商投资企业若上市,其与内资企业的身份差距逐步缩小。由于资产计量的不可比,在分析有关的经济指标时,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能会做出不恰当的判断和选择。

2.扭曲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随着我国已加入WTO,外国企业和外国资本将会以更快的步伐进入我国市场,并将普遍享有国民待遇。然而由于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不同,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也会不同,进而影响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和利润,使原本经济实力雄厚、管理水平较高、研发技术先进、享有优惠政策较多的外商投资企业相对国内其他企业更具有了竞争优势。

固定资产价值第3篇

[例]公司购入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60000万元,使用年限5年,无残值。市场利润率为10%。

采用平均年限法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第一年年初折旧额:60000/5=12000(万元);第二年年初折旧额:60000/5×(1+10%)=13200(万元);第三年年初折旧额:60000/5×(1+10%)2=15972(万元);第四年年初折旧额:60000/5×(1+10%)3=17569(万元);第五年年初折旧额:60000/5×(1+10%)4=19326(万元);每月折旧额为每年年初折旧额除以12个月,在这里其资金时间价值忽略不计。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考虑时间价值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第一年年初折旧额:60000×2/5=24000(万元);第二年年初折旧额:(60000

-24000)×2/5×(1+10%)=14500×(1+10%)=15950(万元);第三年年初折旧额:(36000-14500)×2/5×(1+10%)2=8600×(1+10%)2=10406(万元);第四年年初折旧额:(21500-8600)/2×(1+10%)3=6450×(1+10%)3=8585(万元);第五年年初折旧额:(21500-8600)/2×(1+10%)4=6450×(1+10%)4=9443(万元),每月折旧额为每年年初折旧额除以12个月,在这里其资金时间价值忽略不计。

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双倍余额递减法对考虑或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固定资产折旧比较,如表1所示:

通过表1的计算结果分析可知,如果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两种折旧方法所计提的折旧额合计数没有差别,但是每年计提的折旧额差别很大。双倍余额递减法会大大降低资金时间价值的损失,通过对比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得知,两种折旧方法的资金时间价值相差9 683万元由此可见平均年限法折旧方法损失的资金时间价值很大。

二、平均年限法下资金时间价值的固定资产折旧比较

[例2]公司购入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60000万元,假设使用年限分别为5年或者3年,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无残值。市场利润率10%。

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折旧年限为5年时,每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第一年年初折旧额:60000/5=12000(万元);第二年年初折旧额:60000/5×(1+10%)=13200(万元);第三年年初折旧额:60000/5×(1+10%)2=15972(万元);第四年年初折旧额:60000/5×(1+10%)3=17569(万元);第五年年初折旧额:60000/5×(1+10%)4=19326(万元)。每月折旧额为每年年初折旧额除以12个月,其资金时间价值忽略不计。

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折旧年限为3年时,每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第一年年初折旧额:60000/3=20000(万元);第二年年初折旧额:20000×(1+10%)=22000(万元);第三年年初折旧额:20000×(1+10%)2=24200(万元)。每月折旧额为每年年初折旧额除以12个月,其资金时间价值忽略不计。

采用平均年限法,在计算考虑或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固定资产折旧时,分别对折旧年限为五年或三年计提折旧比较,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当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时,折旧年限越少,所损失的资金时间价值越少,而且通过对表1和表2的比较,不难发现,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时与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3年时的资金时间价值几乎是相等的。所以由此体现出计提折旧时因对折旧方法的使用和折旧年限的选择而造成的不公正性,同时造成了同行业采用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不可比性。不同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是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方面应该弥补的漏洞。

笔者认为,既然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计提折旧,就会产生高于固定资产原值的累计折旧,这就与企业会计准则相矛盾。计提的累计折旧额不能高于固定资产原值,当提足折旧就要停止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时应该考虑资金时间价值问题。会计处理业务上,可以把折旧额的资金时间价值看做是资本溢价,直接计入资本公积。这样,每月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就要有所变动,属于原值部分的折旧额计入“累计折旧”,属于资金时间价值部分的折旧额计入“资本公积”。由此可知: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资金时间价值;考虑到资金时间价值的固定资产折旧可以尽可能缩小因为采用方法不同或者因为折旧年限的长短由此而造成的应纳税额差异和资金时间价值的损失;折旧额的资金时间价值看做是资本溢价,直接计入资本公积;采用折旧方法不同造成了资金时间价值损失的不同;折旧年限长短的不同造成了资金时间价值损失的不同。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价值第4篇

本文所指的高校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失真,是指高校固定资产从形成到处置的过程中,由于核算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原因,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虚列或少计。核算方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校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高校基建项目等的核算方式,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特殊规定,造成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其取得成本和存续期间的动态价值。管理手段的影响,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入账和处置不及时、不同步,或者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监管不到位,甚至为了某种需要而人为粉饰报表等,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失真。核算方式和管理手段对高校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失真的影响,可能是单独的影响,也可能是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具体分析。

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失真问题分析

核算方式和管理手段两个因素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失真的影响,贯穿于资产整个存续期间。以下通过典型事件,进行具体分析。(1)高校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包括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影响账面价值的准确、完整。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以来,多家高校因资金不足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按现行的收付实现制,高校利息支出不进行费用化和资本化区分,而是在实际发生时,由学校财务会计直接列作当期事业支出,未按照具体固定资产项目进行成本分摊。(2)高校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法反映因自然损耗、技术进步等引起的价值减损,保持不变的账面价值,势必背离其实际价值,导致账实不符,资产价值虚增。固定资产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会产生有形和无形损耗,高校固定资产也不例外。经过十几年的扩招,高校在校生人数增加,实践教学任务增多,房屋、家具、仪器、设备等资产的使用更加频繁,有形损耗加速。另一方面,高校固定资产中,仪器设备、电子产品众多,其技术含量高、更新换代快,无形损耗愈加突出。这些都导致固定资产实物价值减少迅速,而其账面价值仍然保持为取得时的价值,造成资产价值虚增。(3)现行高校基建会计核算的特殊性,造成资产账面价值少计。高校利用国家拨款和自筹资金进行固定资产基本建设时,首先通过“结转自筹基建”科目将全部建设资金一次性转入基建会计,视为支出发生;建设资金在实际支出时,由基建会计进行独立核算。待工程完工决算并交付使用后,才能将工程支出反映到高校会计核算主体的“固定资产”科目,增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从建设资金转入基建账户到工程投入使用,建设周期较长,实际支出无法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在高校财务会计主体反映,导致高校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记录不完整。(4)固定资产入账、销账不及时。高校购置的设备等固定资产,一般是在投入使用并验收合格之后,才通过财务部门支付款项,增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自行建造的房屋等固定资产,即使已经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和移交手续的,也不能作为高校固定资产核算。在实际工作中,款项支付可能会滞后,竣工决算、移交手续也可能会经过较长时间,这就造成账面价值与实物价值变动不同步,出现价值偏差。同样,在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环节,资产管理部门对各类固定资产的报废年限有明确要求,且许多都超出了实际可用的年限;实际处置时,审批手续也比较复杂。于是,在高校拿到准许报废某固定资产的文件之前,该固定资产可能早已进入报废状态,甚至在仓库堆积很久。这也造成账面价值失真。(5)管理缺失。高校固定资产核算范围大,数量多,高校内部各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分工不够明确,人员有限,无法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清查盘点。尤其像图书、桌凳等价值较低的大批同类物资,数量多,保存、使用相对分散,容易破损和遗失。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定期盘点不能落实,很容易出现账实不符现象。(6)为了粉饰财务报表,人为造成账面价值失真。高校办学过程中,要接受本科教学评估等各类评估、考核,生均占有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数量也常常被列为重要考核指标;同时,高校为了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提高其偿债能力,也要求有较高的固定资产价值总量。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在固定资产价值管理方面,力争多增加、少报废,甚至有些固定资产实际已经无法使用,但仍然不予报废,使账面价值保持在较高水平。

二、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失真问题解决思路

解决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失真问题,需要高校和上级管理部门共同面对实际,完善制度、认真实施。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引入权责发生制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核算。高校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固定资产,将借款费用等初始费用计入取得成本,可以使资产的入账价值更合理、完整;在后续计量中,通过计提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既可以动态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信息,又有利于高校进行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2)改变现行的基建会计独立核算制度,将基建项目纳入事业会计主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统一核算;在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即以暂估价计入固定资产,保证资产入账及时。(3)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高校内部资产管理部门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确保资产安全;同时,定期开展资产清查、盘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高校内部和上级资产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资产入账和报废处置的管理制度,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操作效率,保证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随着实物的变化及时调整。(4)高校自身要明确办学方向和办学措施,合理规划,理性融资;各级主管部门也应该修正高校考评标准,合理评价高校的办学水平。通过内外环境的变化,改变高校对固定资产价值总量的依赖状况,消除人为因素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影响。

固定资产价值第5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历史成本;假设检验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025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02

企业对自身资产价值估值不准确可能引起财务危机,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而固定资产往往占据企业资产总额的大部分,尤其是一些大型生产加工企业,因此,企业实时准确地判断自身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企业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都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计量的,历史成本的可靠性会随着市场变动而降低,具有很强的不相关性,因此仅从账面价值不能准确估量企业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由此可见,寻找能够实时判断企业固定资产真实价值的方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大幅提高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加快反应速度。

1 使用历史成本为基础对固定资产进行计量的优缺点分析

1.1 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固定资产计量的优点

使用历史成本为基础对固定资产进行计量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在历史成本的计量下,固定资产是按照购置它们时所付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是按照购置它们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来记录的,这种计量方式以交易时可靠的原始凭证作为依据,且企业在该资产后续计量期内一般不作调整,可防止随意改变会计记录。

1.2 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固定资产计量的缺点

使用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固定资产也有其局限性,尤其是在物价变动剧烈,通货膨胀严重的时期,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的可靠性会大幅下降,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时价值,造成企业财务状况失实。此外,历史成本自身所具有的强不相关性与使用者决策所需的相关性是矛盾的。

2 使用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固定资产进行计量的优缺点分析

2.1 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固定资产计量的优点

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固定资产进行计量更加符合资产的本质定义。公允价值是公开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在此计量法下,固定资产的价值按照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易形成,是站在交易双方的市场角度来衡量市场价值的,侧重于衡量固定资产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所以,公允价值的概念从理论上解决了资产定义中“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的本质定义。

2.2 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固定资产计量的缺点

公允价值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可靠性问题,公允价值的可靠程度在会计实践中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对于固定资产的计量而言,尤其是在该固定资产缺乏活跃市场的情况下,主观判断是使用公允价值对固定资产进行计量的主要手段,主观程度强有可能高估或者低估该项资产的实际价值,人为操纵空间较大。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不容置疑的前提是具有活跃市场。同时信息成本较高也是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阻力之一,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过程要求财务人员在每个会计期末分析各种影响公允价值的因素,这个过程往往要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幅增加企业的信息成本。

3 通过统计假设检验法比较分析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

由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的,与其公允价值具有一定差异,财务人员需要对这种差异进行分析以确定该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但当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种类和数量繁多时,逐一确认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程序繁杂,用时过久。所以财务人员可选择合适的统计抽样方法,通过合理抽取样本,应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推断方法,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整体数据,本文采取的统计推断方法为假设检验法,即先大致认识总体情况,然后对总体提出假设,总体假设的正确性是利用样本资料进行检验的,具体过程分为三步:第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作为两个研究总体,通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在两个研究总体中抽取样本,利用样本推断总体;第二,使用假设检验方法推断总体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如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样本推断整体说明企业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不大,二者基本保持一致;第三,如果由样本推断总体的结果表明存在显著差异,则说明企业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差异较大,需要引起管理者注意并进一步探究其原因。

4 实证研究

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假设检验在固定资产价值判断工作中的应用。某厂固定资产明细表中记录357个固定资产明细账,从这357个固定资产明细账中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15个固定资产明细账户作为初始样本。这15个固定资产明细账的情况如表1所示。

虽是对同一固定资产的两种数据,在此可将账面价值及公允价值分别作为两个总体(样本)来观察,而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分别为 =104 453.275 3,=104 048.975 3。

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均来自于同一客观对象,因此两者总体方差必然相等,但因为总体方差未知,故采用t统计量进行检验,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选取置信区间为0.05,先根据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sig=0.998>0.05;说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的方差是齐性的,再根据均值方程的t检验sig(双侧)=0.996>0.05,可以得出该企业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在置信区间为0.05的前提下存在显著性差异,需要引起该企业财务人员的注意,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主要参考文献

[1]本书课题组.审计统计抽样的技术与方法[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2]管于华.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杨俊龙.贝叶斯方法在实质性测试中的应用研究[J].审计研究,2004(1).

固定资产价值第6篇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 管理 核算 价值保全

高校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是保证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高等学校所拥有的固定资产的数量及价值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并代表学校规模及其办学水平。目前,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意识淡漠,管理权限分散,会计核算不规范,固定资产价值难以保全等。因此,在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确保固定资产价值保全,是高校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必须重视及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及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 认识不足、观念落后、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高校大部分是公办性质,属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高校的固定资产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投资建设而成,长期以来高校无偿地使用固定资产,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也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导致了部分高校负责人对财务管理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和教育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不少高校领导忙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忽视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从而造成高校普遍存在着重钱轻物、重购建轻管理、资源浪费的现象。使固定资产难以发挥其在高校教学科研中应有的作用,影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 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的是以账物分管为原则的分类归口管理模式。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一个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权力集中的综合监督协调部门。造成固定资产实物流动与财务核算相脱节,职能管理部门与各教学、科研等占有使用部门相分离的状态。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最终导致高校固定资产普遍存在账实不符、家底不清、资源浪费,资产流失等问题。

3、 会计核算不规范,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应按取得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入帐,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应视不同情况按有关规定进行确定。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固定资产核算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不能将借款利息全部计入资产投资,接受捐赠资产不能及时入帐,融资租赁资产不能按规定入帐,已经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固定资产,不能按暂估价值入帐等成本核算不真实,帐帐不符,帐物不符等现象。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确保资产保全的对策和措施

1、 切实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要把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好必须树立正确思想。首先要提高认识,强化管理,这不仅能消除混乱、保证效益,更能创造效益,这无论于国于己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必须增强管理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从领导到使用者、管理者都必须意识到管理好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要实行校领导全面负责制,分管领导主要负责制,管理者和使用者直接负责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有关个人,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强化管理意识,只有管理意识提高了,才能管好用好固定资产,使其保值、增值,发挥其最大的使用效益。

2、 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制,防止高校固定资产流失

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制度保障。第一,各高校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建立有权威、独立的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学校监管各级各类资产。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设置数量、金额总账,进行总量控制,掌握固定资产总值,实行财务监督,进行一级管理;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教学仪器设备、房产及建筑物、行政设备、图书等实物和价值,进行二级管理;实物的具体使用部门则进行三级管理,建立资产管理台账,依账放置,准确反映资产去向,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各级管理部门明确责任,相互制约。同时,利用计算机按照管理要求建立资产数据库,全面、完整地记录学校各类固定资产的管理信息,利用校园网实现网络化管理,准确、及时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调配等变动情况,使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有利于财务核算部门、归口管理部门、使用者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提高管理质量,并为学校高层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第二、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规划和经费预算,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研究编制年度购建计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审批权限和程序,杜绝重复、盲目购建。购建固定资产由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资产管理处会同财务、监察 、审计及使用单位共同参与论证、招标等环节的工作。对大、中型购建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零星采购实行双人采购制。购置精密贵重仪器 、大型成套设备、珍版图书以及基本建设项目,要成立论证招标工作小组进行可行性论证,“货比三家”,并严格按规定程序公开招标。论证招标工作小组中的技术人员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固定资产购建活动中,要建立必要的合同管理制度、法律咨询制度,严格签定并依法履行合同。固定资产购建完成后,资产管理部门应会同购建单位按照有关专业标准、合同条款进行现场勘验、测试和清点。验收不合格,不得办理结算手续,不得交付使用,并按合同条款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提出退货或索赔。第三,建立定期的清理盘点和资产核销制度。固定资产盘点是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可操作的实物盘点制度,及时掌握资产损盈情况,并按规定程序进行账外处理;对报废、调出、依法转让的固定资产要严格履行审核程序,如实地进行固定资产核销的账务处理,准确反映固定资产实际情况,真正做到固定资产的家底清、账实相符。同时,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有关责任人根据损失情况进行责任追究。

3、 规范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确保固定资产价值保全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帐。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基建借款在工程建设期间借款利息要资本化。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意见”的通知中指出:高校基建借款必须确保专款专用的精神,高校借款是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它的利息支出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利息资本化部分是固定资产购建支出的有机组成部分,应作为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因此,应将基建借款按照工程项目实际建设工期(即从开工期到交付使用期间)所发生的借款利息全部计入基建投资,使工程造价真实、完整,资产保全。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根据捐赠者所提供的有关凭据记帐。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发生的相关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为完整反映高等学校的收支情况,当高等学校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捐赠的固定资产时,应视为学校先接受捐款,然后用捐款购置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要及时入帐,确保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等记帐。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是指高等学校在经费不足,但又急需购置并使用某项固定资产的情况下,由社会上某些金融机构根据学校的要求,购买学校选定的设备,并将它出租给学校在一定期限内使用。这实际上是存在于高等学校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一种资金融通方式。学校利用他人投资建设房屋,在规定使用期限内,按年支付房租或偿还投资,当规定使用期满后,房屋所有权归学校所有。这种固定资产的形成,属于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核算范畴,固定资产价值为租赁或投资协议确定价格。《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比照自有固定资产核算,高等学校在融资租赁合同生效后就应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记入固定资产,但与此同时,由于在分期支付租金或前,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并未占用学校的任何资金,因此,高等学校不能立即相应增加固定资金,而只能将应付的租金金额作为负债反映。同时,随着租金的分期支付,学校应分期增加其固定基金。

固定资产价值第7篇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原价与计提的减值准备和计提的累计折旧(即:固定资产净额)的差额。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算公式: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