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固定资产特征(合集7篇)

时间:2023-06-30 15:46:41
固定资产特征

固定资产特征第1篇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实际增长19.5%,比2009年低14.8个百分点,但与全球危机发生前的2007年增长率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另外,与不同时期的年均增速相比,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低于危机前经济快速增长期(2002―2007年)的年均实际增速,但高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1998―2010年)的年均增速(见图1)。

二、制造业投资增速趋势回归,房地产业投资增速创历史新高

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实际增速为22.5%,较2009年增速下降了7.2个百分点,比经济高速增长期(2002―2007年)年均增速低3.6个百分点,比亚洲金融危机以来(1998―2010年)年均增速高5.3个百分点,从增速变动特征看,以2005年为分界,制造业投资增长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2001―2005年增速持续上升期,另一个是2005―2010年增速震荡下行期(见图2)。2010年的制造业投资增长正在回归2005年以来形成的变动趋势。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份额仅次于制造业,位居第二的是房地产业。2010年,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实际增长28.8%和28.6%,均创历史新高,分别比2009年增速高5.8和9.6个百分点。 与制造业投资增长状况不同,1998年以来,房地产业投资增速变动特征:一是总体表现为震荡上行,房地产业投资增速的最高记录已经数次被刷新。二是紧随每一次增速下降的都是连续两年的增速上升,或者说紧随连续两年增速上升之后的都有一次增速的向下调整。三是增速变动的震荡幅度加大。1998―1999年,增速下降2.32个百分点;2001―2002年,增速下降2.62个百分点;2004―2005年,增速下降8.36个百分点;2007―2008年,增速下降12.37个百分点(见图3、4)。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变动状况与房地产业投资增速之间既有明显差异,也有相似之处。相似之处在于,经历连续两年的增速上升,或是在增速创出新高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都会出现明显的向下调整,且调整的幅度也出现了不断加大的情况;两者间的差异在于增速变动趋势上,1998―200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基本处于上升通道,2003―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则是处于震荡下行的过程中。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突破了2003―2009年形成的增速变动趋势(见图4)。

在上述制造业、房地产业投资增长状况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变动特征表现为1999―2003年的不断上升、2003―2008年的逐步下行、以及经历了2009年快速大幅提高后的下行趋势回归(见图5)。

三、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下降幅度大于东部地区

固定资产特征第2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 费用分配 “含溢”资产有用会计信息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投资客观分为有形事业和金融投资两大类,并把资产划分成事业有形资产和金融资产两部分。因此,企业取得并持有土地、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时,在会计制度范畴内,采用确定成本核算固定资产取得原价,并选择折旧方法进行折旧会计处理。

在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过程中,折旧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当期累计折旧额,从而影响计入当期的成本费用及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目前,由于投资者充分依赖企业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信息进行投资决策,而固定资产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双重的性质,还是为企业带来长期经济利益的资源,是企业获得营业利润及其营业外收入的经济源泉。因此,从提供有用会计信息出发,必须详细客观分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信息。

二、固定资产取得的资本性支出特征

企业取得并持有固定资产属于有形事业投资行为,目的是为了获得事业投资收益,取得固定资产支出具有资本性支出特征。因此,企业取得固定资产按确定原价核算,并设定资本性质的资产科目“累计折旧”,对持有固定资产实行折旧会计核算,收回投资成本。

1、固定资产账面原价特征。根据固定资产取得支出的资本性特征,企业取得固定资产的全部支出从购入价额到交付使用为止发生的利息,构成固定资产原价,确认及计量于资产负债表。会计报表记录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作为有形长期资产投资的初始原价,反映了企业该资产的未来经济收益能力。因此,在进行折旧计提时采用间接法,即固定资产账面原价不变,而用“累计折旧”科目的增加间接反映固定资产账面原价减少。

2、固定资产折旧的理论特征。根据固定资产折旧理论依据,固定资产对企业经营利润有贡献,并且这一贡献额度是通过固定资产的机能减耗换取而来的,因此假设企业持续经营前提,固定资产取得原价就等于资产的潜在经济使用能力。由此,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固定资产一经取得,不管使用带来的真实收益如何,都必须在经济使用年限内实行折旧会计处理,收回固定资产取得原价。

3、固定资产的“含溢”资产性特征。固定资产折旧会计核算客观是收回取得原价目的,而企业取得并使用固定资产目的获得超过投资成本以上的期望价值。因此,固定资产使用可能获得的收益超过投资原价以上部分,无法在账面价值上反映,只能以“含溢”资产形式存在;企业持有使用目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客观具有金融资产特性,这些资产的市场价值高出账面价值部分,也是以“含溢”资产形式存在于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部分。

三、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特征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过程中,可以选择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等折旧方法中的一种,进行累计折旧会计核算。

1、固定资产折旧会计核算特征。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会计核算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法。直接法折旧会计核算是通过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或营业费用),贷: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把折旧额直接冲减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而间接折旧法则采用贷方为贷:累计折旧的会计分录,核算固定资产的投资回收金额,固定资产账面原价不变,通过固定资产账面原价与累计折旧额的差,间接反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减少。根据会计制度规定采用间接进行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

2、选择折旧方法的信息特征。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允许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进行折旧核算。而事实上选择不同的方法,直接影响当期累计折旧额及当期会计利益。

(1)企业选择平均年限法折旧。表现为在经济使用年限内每年计提的累计折旧额相同,分摊的成本费用相同,冲减每期利润额相同,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减少额度每年相等。同时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按年同等速度增加,每年收回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本额相同。

从上图分析看来,企业选择平均年限折旧法反映了累计折旧额在等额增加,账面价值等额减少;反映了企业计划每年等额分配摊销费用平均收回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的信息特征。

(2)企业选择加速折旧。无论是双倍余额递减法还是年数总和法,目的都是加大经济使用年限前期费用分配额。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不用考虑固定资产处理残值收入,并以直线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加速折旧率。而年数总和法折旧,则先将固定资产折旧原价减去预计残值收入后,再乘以一个由经济使用年数形成的逐年递减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所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第一年累计折旧额、分摊的费用额、收回固定资产投资成本数额比采用年数总和法多。

企业还可以选择固定资产承担工作量为费用分配依据计提折旧额。可见,每种折旧方法计提的年度累计折旧额都不同,企业选择哪一种折旧方法应该取决于费用分配计划。

3、固定资产折旧会计信息特征。根据一贯性原则,无论选择哪一种折旧方法都会产生如下会计信息特征:第一,不同折旧方法带来年度的累计折旧额不同,但在整个经济使用年限所计提的折旧总额相等;第二,不同折旧方法,计提的年度累计折旧额不同,表明年度分配的成本费用额不同,但费用分配总额相同,都以该固定资产取得原价为费用分配总额;第三,折旧方法不同,年度分配的成本费用额不同,对年度利润影响不一样,但合计计入的利润表的费用总额相同;第四,无论哪种折旧方法,都表现为固定资产账面原价在减少、折旧累计额在增加,投资成本的收回额在增加。由此可见,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客观上表现为折旧方法选择,实质是固定资产投资原价的回收过程,反映了主观分配费用的会计信息特征。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有用会计信息特征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体现了主观分配费用特征,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客观经济收益。由此可见,折旧方法的选择反映了固定资产的账面确定成本回收的会计信息特征。

客观上,企业取得并持有固定资产过程中,随着生产经营技术发展,营业利润将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其次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年限一般长于折旧年限,累计折旧全部计提完毕即投资成本收回之后,仍在使用并创造经济收益;第三企业持有土地、建筑物等有形固定资产,具有客观金融性,这类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远远高于账面价值,如果处理这些资产直接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收益。可见这些固定资产本身具备的、超过其成本以上的经济收益能力即资产性,无法在会计报表上得以确认及计量,只能以“含溢”资产形式存在,不易被投资者发现。

综上所述,投资者应该从固定资产折旧会计信息特征的综合分析,结合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种类、目的、使用状况,有效预测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以外存在的经济价值收益,客观估算企业投资价值,做好最佳投资决策,实现最大投资利益合理规避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Statement of FinancialAccounting Concepts No.1(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一号);Objectives of Financial。 Reportingby Business Enterprises(营利企业财务报告的基本目的),November 1978。

固定资产特征第3篇

近年来,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同时,影响投资增长的因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变化特点

经过3年治理通货膨胀的努力,1996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名义值,以下无特别说明均同)从1993年的61.8%降至14.8%,1997年在惯性作用下进一步滑至8.8%。1998年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新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加大了国债投资力度,投资有所回升;1999年由于国债发行时机没有把握好等原因,造成了投资一度滑坡,增速降到5.1%的低谷;这个问题后来得到了重视,从2000年开始,投资增长率逐年提高,2002年达到了16.1%(见图1)。

近年来投资增长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全社会投资中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国有投资增长对全社会投资“影响力”较大,投资增长机制仍不完善。第二,投资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十分紧密。

投资很大程度上成为宏观政策的调节手段,主要表现为在经济增长率过高、通货膨胀严重时,减少投资抑制经济过热;在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增长率持续放缓时,增加投资防止经济过冷(见下表1)。第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生特点突出,可持续性和自主增长能力不足。

(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

投资分类变动呈现以下特点:

1.从所有制性质上看,个体和其他经济等非国有投资已取代国有投资升至首要地位

1997~1998年,启动内需主要是依靠国有投资的增长,其中1998年国有投资增长率分别高于集体、个体和其他投资增长8.5、8.2和5.8个百分点,国有投资增量部分占全部投资增量比重比1997年上升12个百分点,达到66%。1999年以来,国有和集体投资效益下降,积极性也随之降低。1999年,二者各增长3.8%和3.5%,分别低于个体和其他投资约4个和1.5个百分点;2000年,集体投资有所回升,国有经济投资受上年基数较大的影响仅增长3.5%,低于个体和其他经济投资8.7和25个百分点;2001年国有经济投资增长回升到6.7%,与此同时,个体投资和其他投资则逐步适应经济环境,保持了稳固的上升势头,增长率从1997年的6.8%和13%提升至15.3%和28.9%。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投资增量占全部投资增量的比重由1997年的约37%提升到约63%,占据了首要地位;2002年,国有和其他投资增长17%,集体经济投资增速提高到11.8%,个体投资继续保持高达15.7%的增长率。可以判断,我国非国有投资已经具有启动迹象(见图2)。

2.从管理渠道上看,投资重点从基本建设逐步转向更新改造和房地产投资

政府国债投资主要反映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因此政策性投资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是影响基本建设投资的变化。根据不同投资的增长情况,可以分析政策性投资和非政策性投资因素作用程度的变化。表2显示,1998年,基本建设投资是推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增长率是最高的,达到20.16%,另一方面其在总投资增量中的比重是最大的,为57.7%,这主要是由于扩大内需政策在初始阶段重点放在基本建设投资上,因此政策性因素对投资影响度很大。1999年,基本建设投资受上年基数较大因素的制约增长率只有4.52%,在投资增量中的比重降低到37.2%,但政策性投资力度仍然很大,而更新改造投资受控制加工工业项目政策的影响,同比下降了0.7%。2000年,投资重点发生了较大变化,开始由维持短期经济扩张的基本建设投资转向具有中长期性质的更新改造投资上来。当年基本建设投资增速为7.8%,在投资增量中的比重维持在31.7%。更新改造投资增速升到13.88%,比重达到20.3%,为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其他投资增幅明显提高,2001年二者在投资增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1.66%和16.92%,房地产投资已成为投资增长的主体贡献部分。2002年投资态势有所反复,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率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比重提高了8.17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前期国债投资项目需注入大量后续资金,更新改造投资增长11.1%,比重下降了将近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长21.9%,比上年下降5.4个百分点,比重降低了8个百分点,但这一情况在2003年1、2月份得到扭转,国有及其他类型投资中更新改造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再次提高,分别达到41.8%和37%。这种情况表明,政策性因素对投资增长的影响力度开始下降,非政策因素影响力度正在逐步提高。

3.从投资资金来源看,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稳定了投资预期,自筹和其他资金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从增长率和比重看。自1997年起国家预算内资金保持了较快增长,1998年和1999年分别达到71%和54%的高速度,到2001年逐步降至20.71%的水平。国家预算内投资在全部投资中比重由1997年的2.8%稳步升到2001年的6.7%;国内贷款增速波动较大,波幅处在3%到17%之间,但其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始终维持于20%左右;利用外资从1997年到2000年一直是负增长,2001年才开始扭转这一态势,比上年微增了2.03%。利用外资比重呈逐年下降之势,由1997年的10.6%下降到2001年4.6%;自筹和其他资金除1999年增长较低(4.18%)外,其他年份均比较稳定,处于10%以上,比重始终保持在67%以上,2001年为69.6%(见图3、图4)。

从贡献率看。根据各项资金来源名义增长率以及其构成,我们得出其名义贡献值。1996年,受政策收缩影响,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对全部投资资金来源增长的贡献率仅为0.02个百分点,1997年略微回升到0.32个百分点。1998年实施扩大内需政策以

来,国家预算内资金对投资资金来源的贡献率大幅上升,1999年达到3.39个百分点,2001年为1.39个百分点;1997年至2001年,国内贷款贡献率由0.86个百分点上升到1.46个百分点,变动情况与预算内资金相类;利用外资贡献率一度从1997年的-0.24个百分点滑到1999年-1.56个百分点的低谷,2001年外资形势好转,贡献率转升为0.09个百分点;自筹和其他资金贡献率2001年为12个百分点,比1997年大幅提升了4.6个百分点(见表3)。

投资资金来源体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国家预算内资金近年来保持较高增长,有效平衡了因外部环境恶化造成的外资减少的负面冲击,改善了对投资资金的预期,稳定了企业自筹和其他资金的信心。第二,国内贷款的执行受两方面制约。一方面,商业银行为适应金融改革要求,必须降低呆坏账比率,而优质的贷款对象较为缺乏,客观上造成银行贷款谨慎,超额准备金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为配合政府宏观政策必须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因此,商业银行有保证国家有关投资项目配套贷款的任务。这是银行贷款增幅波动很大的原因。并且,由于前一项约束要“软”于后一项,因此出现了贷款资金在总投资中比重又很稳定的现象。这一方面体现了稳健货币政策的特点和任务之一是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的执行,另一方面也说明货币政策对扩大内需直接拉动力较弱。第三,利用外资在经历了几年的低迷之后已经显现出回升势头,所占比重的降低幅度也已经减弱。利用外资是我国投资资金来源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其自身有很强的风险意识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但仅从增量角度看,目前外资对全社会投资的作用是非常微弱的,是一项不稳定的资金来源。第四,自筹和其他资金始终比较“理性”,其积极与否主要取决于整体经济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既不会轻易错过好收益的投资项目,也不会空泛地对政府政策“捧场”。自筹和其他资金在环境恶化时期增长率大幅下降,随着外部环境改善,其恢复很快,并且增长十分稳定,在总投资中比重占到将近七成,对扩大内需起着重要贡献作用。

二、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变动的主要因素

近几年的投资需求变动,主要受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即市场因素、资金来源因素、投资预期因素和投资环境因素。

(一)市场因素

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和有关刺激消费措施的出台,我国消费结构得到了提升,进而使投资领域得到扩展。其一是房地产业。90年代中期以后,住房开始成为城镇居民新的消费热点,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消费信贷措施等为这一消费热点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其二是城市化发展。近几年政府投入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城市化形成了积极的推动。同时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也正在逐步对民间投资和外资放开,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其三是受国际“新经济”的拉动,电子信息及相关产业出现了比较宽阔的投资领域。其四是教育、医疗、文化娱乐、旅游等方面的投资领域不断扩大。其五是西部开发战略为投资开拓了新的市场。总体看,经过几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市场逐步表现活跃,新的投资领域日益扩大。

(二)资金来源因素

政策性因素对资金来源的影响决定着投资效率和自主增长动力。根据上文对投资结构的分析,1998~1999年,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量持续提高,在总投资增量中占据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4%和45%),基本建设投资增量占全部投资增量的比重也很大,这一时期政策性因素对投资资金来源的影响度较高。从2000年开始,情况发生明显变化,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率已降低到接近1997年的水平(11.32%),在各项资金的增量中,国家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大幅度降低(2000年为8.4%)。与此同时,自筹和其他投资资金比重迅速上升(由1998年的65%升至2001年的90%),基本建设投资增量占全部投资增量比重下降。

总体来看,影响投资增长的政策性因素作用减弱,非政策性因素作用提高,投资自主增长的能力已开始显现。但另一方面,2002年投资(不包括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与前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口径不同)增长情况反映出非政策性因素的作用基础仍不稳固,国内贷款、自筹资金的增长速度(分别为24.6%和20.5%)仍低于预算内资金的增幅(26.8%)。可以说,投资演变进程是政策与非政策性因素此消彼长的反映,投资增长已开始转入政策和市场共同推动的状态,但政策推动特点仍很显著。

(三)投资预期因素

投资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预期制约,近年来我国投资趋于活跃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预期变化所致。主要表现在:第一,一部分企业经过调整以后具备了新的发展目标,投资愿望增强;第二,就业压力,生存和发展的压力(或者说是“动力”)增大,不断增强着各方面的投资愿望;第三,1999年以后,受政策刺激,宏观经济形势出现转机,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改善了投资预期,增强了投资愿望。

当前国际经济虽总体好转,但仍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自发增长动力仍显不足,社会消费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受这些因素影响,投资预期仍不可过于乐观。据调查(调查数据来源:“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2年185号),2002年企业经营者认为政府投资“合适”的比例为25.4%,比2001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认为民间投资“合适”的下降了3.9个百分点,而认为民间投资不足的则上升了1个百分点。虽然调查中所列各选项对于被调查者有不同理解,但我们从中也能看出企业家预期的大致变动情况。

(四)政策环境因素

第一,五年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发行总计6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对投资增长产生了巨大影响。从目前情况看,积极财政政策仍是拉动投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信心保证。国家在经济、社会、生态保护、结构调整等方面仍需要较强的财政支持。第二,税收政策方面的若干措施为投资创造了更加宽松的条件。包括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等。第三,稳健货币政策采取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发放再贷款、加强出口信贷、加大技改贴息等多种手段,提高货币供应量,满足市场资金需求。第四,有关土地管理制度的政策调整(如对建设用地项目管理、国土资源审批会审、土地出让招标拍卖等有关方面政策的调整等)鼓励了投资的积极性。第五,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工作效率等多方面配套措施,改善了出口型企业的生产和投资积极性。第六,在加入WTO后的市场规则调整过程中,取消部分行业准入限制,改革审批制度,投资主体的产权保护得到加强。

利用我们建立的中国宏观经济月度计量模型,可以给出1998年以来扩大内需有关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模型中投资数据均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影响效果的定量分析。

从各个时段看,扩大内需政策每年拉动投资增长提高0.5~6个百分点左右。1998年上半年,我国仍然在采取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模型分析显示,1~6月投资相关政策影响实际投资增长速度下降5.86个百分点,而下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后实际投资增长速度提高了5.46个百分点,有力地扭转了投资需求的疲弱态势,支持了经济增长;1999年上半年投资增长仍然较高,主要是由于上年发行国债效力仍然发挥着作用,拉动实际投资增长提高了0.83个百分点;2000年,由于国际形势不乐观,中央继续加大宏观政策力度,拉动实际投资增长提高4.04个百分点,为扩大内需、抑制通缩做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政策拉动实际投资增长提高了2.79个百分点;2002年1~8月提高了6.26个百分点。

从各项政策效果来看,财政政策的拉动效果明显高于利率和其它经济政策。1998年~2002年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变价)受利率下调影响平均提高大约3.59个百分点,约占投资增长率的16%;而财政支出平均拉动投资增长提高约5.12个百分点,约占投资增长率的28%;这两大政策因素以外的其它政策影响力度约为0.83个百分点,约占投资增长率的4%;综合考虑扩大内需各项主要政策措施对投资的影响力为7.2个百分点,约占投资增长率的39%。定量分析给我们以更直观的概念,它一定程度上表明,在扩大内需政策执行的5年间,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配合实施,对国有投资增长起到了有效的而且是主要的作用(见表4)。

以上四方面因素虽然也存在一定交叉部分,比如市场变动和投资政策环境变化会反映到企业预期上,但总体看,投资领域不断扩大、投资愿望增强,成为影响投资变动的重要因素,投资资金增长中的非政策性因素增强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支持了投资自主增长能力的提高。

综合考虑四方面因素影响,200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情况将比较平稳,投资结构和投资效率将得到有效提升。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在基准假设条件下(现有汇率政策不变、财政政策和其它政策均保持上年连续性),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约为15.5%。

三、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面临的形势

“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处在一个全面开放、加速改革进程的关键时刻,经济增长模式由追求数量扩张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提高。在已初步形成的买方市场条件下需要进一步调整市场供求结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居民消费结构。因此,我国未来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很大,投资发展面临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因素。有利因素包括:

(一)我国经济水平仍处较低阶段,客观上使得投资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第一,生产能力方面。根据经济学理论,投资产生的条件之一是经济发展达到潜在产出水平。在此条件下,新增投资可以增加未来经济增长能力。我国经济目前还未达到潜在增长水平(刘国光,2002),前期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表面上看来似乎未来投资发展势头不会十分有力,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目前多数过剩的生产能力主要分布于传统领域中,这些投资领域已经趋于狭窄,投资风险较高,综合效益较低,这部分过剩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的确有待淘汰和转型。但另一方面,在高技术信息产品、大型成套设备制造、房地产开发方面,生产能力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相互影响、相互推动,这些领域投资积极性正在得到进一步增强。

第二,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基础设施密度(按人口或按面积平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很远(王梦奎,陆百甫,卢中原:“中国经济的阶段性变化、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前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2年4月),在“十五”期间甚至未来更长的一段时期内需要大力发展,如电力、能源、公路、铁路等。1997年,中国人均消耗石油当量907千克,人均消耗电力714千瓦时,而同年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1692千克和2053千瓦时。2000年,中国每百万人仅拥有铁路54.3公里,公路1108公里,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214公里和4750公里。截至2002年11月,我国高速公路只有2万公里,每百万人只拥有15.7公里。因此,未来比较长的时期内基础设施建设潜在的投资需求仍然巨大。

第三,城市化发展方面。我国城市化率只有33%左右,而1997年世界平均水平为46%,中等收入国家为49%,高收入国家为76%。城市化发展一方面提供大量投资机会,另一方面伴随的劳动力结构的改善将进一步鼓励消费和投资增长以及结构的提升,进而为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制造业规模的扩大创造机遇。这些方面也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投资热点。

第四,科技进步方面。我国确立的以科技为推动力的方针政策为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拓宽了空间。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提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技术进步潜力巨大,尤其对属于技术、资本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来说,投资需求更强烈。同时,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使得以往适应供不应求市场格局的企业经营方式难以为继,市场导向型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成为当前改革的重中之重。从总体效果看,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内涵型增长模式的建立,将更有助于培育微观主体健康的投资行为,从而提高投资效益。

(二)持续的高储蓄率是投资发展的基本保证

我国投资资金供给并非是严重的问题,也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资金供给由以国营集体企业为主逐步转向以居民储蓄为主,我国储蓄率从“六五”时期33.5%上升到“八五”期间的41%,“九五”时期也保持在大约38%的高水平,表现出充裕的态势。高储蓄率一方面说明市场投资的渠道仍不顺畅,另一方面也说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正处于质变的关键时刻,预示下一步市场活跃的可能性逐渐增大,投资回报将有较大改善。总之,高储蓄率为投资稳定增长提供了量的保证,这是投资增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为投融资市场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8年以来,扩大内需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与政策调控能力和调控特点相配合,贯穿投资政策始终,尤其是在初期时候则是以基本建设投资为主要手段,中央政府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大多数投向基本建设。我国政府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一直没有办到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经验表明,基础设施环境的改善与未来投资的增长之间是高度正相关的。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引导激励了民间投资愿望,打破了原

有的投资增长空间束缚。

同时,入世效应将促进投资领域更加开放。一是外经贸活动的活跃将带动我国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近两年国际制造业基地正在逐渐向我国转移,这是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改善、投资吸引力增强的表现;二是通过对我国法律规章的修订,逐步适应国际规范,将进一步迫使给予国内企业以同等待遇,这比直接对国内企业进行政策保护更加有效;三是对外开放有了一大步跨越,这对很多固有的陈腐观念形成冲击,新的服务和新的管理思想将逐步改造原先的政府和企业行为,从而使投资具有市场理性,投资效率得到提高。

投资领域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1.消费存在体制障碍

拉动经济的根本在于社会消费,扩大内需重点不但要放在投资增长上,也要考虑对消费的支持。这两年在消费上没有太好举措,甚至一方面鼓励居民消费,另一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体制障碍,制约着消费结构升级。主要问题,一是国内市场存在严重壁垒,自由贸易环境有待改善。二是商品质量没有保障,消费者对部分商品质量信心不足,消费行为和愿望仍然比较谨慎。三是缺乏规范的消费环境,价格欺诈、虚假广告、强制交易和不平等合同条款等现象依然大量存在,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四是消费信贷多数限于政策行为,不是银行从切身利益角度出发提供的金融服务项目等。消除这些障碍难度很大,处理不好可能使矛盾扩大。

2.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不顺畅,形成资金和项目供求之间的双向错位

在我国现阶段的投融资体制中,银行仍然起着最重要的中介作用,但是由于银行改革进展比较缓慢,导致大量的储蓄资金或沉淀下来,或利用效率低下。虽然稳健货币政策要求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加大贷款投放,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惜贷现象,减少放贷或只提供给政府要求支持的国有项目,货币政策效力不大理想。同时,银行大量的超额准备金只满足于吃中央银行的利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以此来应付中央对银行降低不良贷款比例的行政命令。这样一来,造成了银行资金闲置和企业发展筹资困难的并存。

3.投资体制改革相关的其他问题

第一,投资产权主体仍然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投融资改革要求实现“谁投资,谁决策,谁承担风险”,但是目前政府不但对基础设施项目亲自抓,甚至对企业投资决策也过多干预。一些地方政府“全力”帮助地方企业搞活经营,一来可以增加地方财力,二来还树立了所谓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好范例。企业投资行为通常是主管机构和企业领导人讨价还价的结果,有的甚至是上级主管机构的意志起决定性作用,上级领导成为投资行为的实际决策者。企业投资不按市场规则行事,致力于研究如何寻找到政策优先权支持,造成信息传导机制失效。这样做的结果扭曲了政府和企业的行为,破坏了正常的政企关系。

第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影响投资效率的提高。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缺乏必要的可行性分析,缺乏硬的预算约束,包括长期效果评估,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企业经理人行为应当是主观上追求个人收入和声誉的最大化,客观上实现企业经营的利润最大化。目前多数企业中这条纽带是断裂的,因此企业实现的仅是经营稳定化,主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如实现所谓的扭亏增盈,积极配合实施下岗再就业工作等。企业家则在隐蔽信息的手段下,利用对企业的直接领导权为个人谋取最大利益,以弥补企业家的机会成本,同时伺机换取政治收益。

第三,信用秩序不良造成资金运动受阻。我国经济中有许多领域都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造成社会信用缺失,经济秩序混乱,非常明显地制约了经济发展。目前,企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信用缺乏,资金运动过程中,供求各方面都存在着道德风险。有的企业领导人甚至说:“从借钱的那天起,我就根本没有想到过以后要还。”在这种条件下,企业难以通过正常的信用关系获得需要的资金,造成投融资体制的恶化。

四、政策建议

投资体制改革目标应当是促进投资体制在长期向规范化、制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同时防止短期内投资过快增长引发的低效率问题。

(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落实已经确立的改革目标

1998年,国家计委曾提出了明确的投资体制总体改革目标(投资体制改革目标是:(1)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框架,即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核、发展资本市场、健全服务体系、强化监督反馈。(2)将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承担风险”的原则。除重大项目外,政府一般不再对项目进行审核,而改为登记备案制。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进程将加快。商业银行按有关法律,根据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原则,自主决策,独立承担贷款风险。(3)政府财政性投资改革思路是,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根据事权划分确定各级政府的投资范围。政府的财政性投资将分为政府公共事业投资和政府产业开发投资。两类投资的比例关系将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确定。(4)今后国家对投资主要实行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宏观调控。通过法制手段进行投融资管理,将是新投资体制的一个显著特点),从中可以看出,有关部门对我国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是有共识的。然而到今天,有些方面与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当前我们应当抓住外部局势好转的有利条件,将这项改革措施尽快贯彻实施。确立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主体地位,形成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银行独立审贷,政府宏观调控的新的投资体制。

(二)大力促进投资资金来源多元化发展

第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理顺企业依据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收益比较的筹资原则,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奠定投融资市场化的微观基础,使企业能够在现代市场环境中筹措到发展所需资金。

第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形成高效的资金融通渠道。鼓励发展非国有银行机构,实现金融业对内开放。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在融资体制方面逐步建立适应民间投资需要的多层次金融体系,以保证民间投资资金的供应。加快发展直接融资,将资金的风险责任引入到投资行为中来,解脱资本市场为国企改革服务的错误目标,还其市场化本色。

(三)改善投资环境,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

第一,加强投资立法,为投资主体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重点加强投资产权的独立性、投资收益权、投资所有权、投资契约的履行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制建设,强化政策规定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坚决从严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和人员。

第二,促进政府转变职能,为投资活动提供有效服务。政府职能应尽快调整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在市场准入方面,继续清理现行投资准入政策,体现国民待遇和公平竞争原则,打破所有制界限、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进一步建立公开、透明、讲求实效的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对企业和社会投资的行政审批,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投资活动的成本,尤其是某些“交易成本”。

固定资产特征第4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效益 产业结构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对口援助条件下的新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项目编号:201242162)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规划办重大攻关项目“依托内地省市援疆与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项目编号:10AA005)

“十一五”时期以来,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逐年提高,增速不断加快,2006年~2010年分别增长15.9%、18.1%、22.1%、25.1%和25.2%。“十一五”时期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44.79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1倍,年均增长21.2%,比“十五”时期加快4.0个百分点。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了3000亿元,达到3539.69亿元。投资是新疆“十一五”时期,也是“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取决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其使用效益,在投资规模一定的条件下,投资效益起决定性作用。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投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相互关联,产业结构决定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益;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是产业结构的函数;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及劳动对象按一定技术比例结合,它们配置的社会方式、数量比例及层次关系等不同,致使社会经济效益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另外,产业结构本身已包含有效益的一定要素,效益寓于结构之中。因此,研究新疆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特征对提高投资效益及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新疆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产业结构特征

(一)投资重点突出,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时期,全区第一产业投资累计完成815.38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56.1%,年均增长10.3%;第二产业投资累计完成5739.31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6倍,年均增长25.1%;第三产业投资累计完成5490.11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87.2%,年均增长19.7%。

2005~2010年,新疆第一产业投资比重逐年有所下降,从2005年9.6%下降为2010年的6.0%,增长速度波动较大,2006年投资增长速度为1.8%,2010年投资增长速度为23%;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投资比重较大,投资增长速度较快,2010年第二产业投资占46.6%,比上年增长27.3%,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为47.4%,比上年增长23.5%。固定资产投资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十五”期末的9.3:38.8:51.9调整为“十一五”期末的6.8:47.6:45.6。

(二)三次产业投资增速均有提升,第二产业投资增长最快

“十一五”时期,第一产业投资年均增长为10.3%;第二产业投资年均增长25.1%;第三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9.7%。

全区工业投资力度加大,步伐逐步加快。“十一五”时期,全区工业投资累计完成5739.3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2.0倍,年均增长25.3%。其中,石油工业投资累计完成2285.96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2倍,年均增长9.9%。2010年,全区工业投资完成1648.25亿元。

“十一五”时期,累计投入1020.76亿元,建成投产了西气东输二线、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乌石化年产100万吨芳烃、独山子-乌鲁木齐-鄯善成品油管道等项目。集中建设了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南疆和吐哈等四大石油基地。2010年,石油工业完成投资481.15亿元,比2005年增长60.5%。

“十一五”时期,新疆加快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全区煤炭工业投资累计完成399.69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8.2倍,年均增长55.3%,其中,准东、伊犁、吐哈、库拜等四大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同时,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如中煤、华能、神华、国电、华电、潞安、新汶等企业进驻参与煤炭开发。2010年,全区完成煤炭工业投资144.84亿元,是2005年投资的8.0倍,占2010年工业投资的9.0%,比2005年提高5.9个百分点。

二 新疆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分析

投资的国民经济效益,是指投资总量或每一个投资项目对国民经济有效增长、结构优化的贡献。在投资总量既定的情况下,为有效利用资源,就要运用投资的国民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来衡量和选择投资方向。

(一)固定资产投资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2000~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由1363.6亿元增加到3289.2亿元,增加2.23倍, GDP年均增长10.1%,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10.3%低0.2个百分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按不变价格计算由2000年的610.38 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131.4 亿元,年均增长15%。

根据GDP(支出法)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2001-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74.8%,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55.7%;投资对新疆经济增长的拉动平均为7.4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5.7个百分点。同期新疆的资本形成率平均为55.38%,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为41%。2009年新疆的资本形成率为59.6%,消费形成率为53%,全国资本形成率为47.7%,消费形成率为48%。新疆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投资对新疆经济的拉动大于消费对经济拉动的作用,新疆经济增长仍是投资拉动型,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拉动的作用有待改善和提高,尤其应加大内需拉动经济的效益。

(二)新疆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分析

1、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缓慢下降趋势

投资效益系数通称投资效果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国民收入增加额于同期社会投资额之间的比例关系,表示单位投资增加的国民收入。用公式表示为:投资效益系数=国民收入增加额/同期投资额

投资效益系数表明了投资的直接目的是增加国民收入,它是国际通用的投资经济效益指标,因此,投资效益系数是评价宏观投资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根据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全国及新疆投资效益系数如下图所示。

2001~2009年,新疆的投资效益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有2008年新疆的投资效益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2007年开始新疆及全国的投资效益均有所下滑。

2、投资弹性较小,敏感性偏低

投资弹性系数是国民收入对投资变动敏感程度的衡量指标,是当年投资增长速度与当年GDP增长速度之比,它反映了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作用,表明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带动经济增长多少个百分点。

如上图所示,根据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2001年~2009年,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平均大于1,并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于经济增长,投资效率偏低。2008年、2009年全国及新疆的投资弹性系数均有大幅上涨,说明投资效益下滑较大。

3、原因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新疆投资效益比全国平均水平低,除却新疆经济基础薄弱,投资决策水平较低,还有如下主要原因:

(1)投资增快和效益滞后效应,致使效益系数偏低

“十一五”以来,我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断加快,新建项目占比较高,新建项目比改扩建项目短期效益偏低,其投资效益滞后性比较显著,致使我区的投资效益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整体偏低。

(2)投资结构致使投资效益偏低

新疆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以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建设为主。民生工程建设需要资金额较大,周期长、难回收,该类投资的社会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突出。基础设施投资外部性较大,如项目所带来的非经济效益没有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则会致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偏低。

(3)配套建设不足影响投资效益水平

投资项目产生高效益,配套设施建设必须满足要求,如水、电、暖等设施,它涉及政府相关部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分工与合作,同时,配套建设不仅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任一环节出现问题,投资效益水平就会受到影响。例如,游牧民定居工程,只有配套设施齐备,方便牧民生产、生活和未来发展,才会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4)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较难,民间资本活力受限

长期以来,我区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投资和融资环境都不理想,特别是在民营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市场准入、政策优惠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限制,民间投资的活力还没有充分发挥。

(5)投资环境致使投资效益偏低

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及新疆的宏观经济形势受到冲击,区内宏观环境的滞后变化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对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致使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发生了较大震荡。

(三)三次产业投资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2005~2009年,第一产业投资年均增长3.7%,第二产业投资年均增长20.3%,第三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5.6%。

2000~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新疆GDP增长的效果系数平均为18.0%,弹性系数为1.3,投资效果系数总体呈平稳趋势。根据下图所示,三次产业投资效益均呈增长趋势,第二产业投资弹性系数高于其他产业,第三产业弹性系数较低, 2009年有显著提高。

根据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新疆2006~2009年分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结果如图所示,新疆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最小,甚至个别年份出现负值,说明经济增长对农业投资最不敏感;第二产业投资弹性系数较大,第三产业投资弹性系数波动最大,说明经济增长对工业投资较为敏感,第三产业对宏观经济的依赖较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疆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变化趋势稳定,拉动新疆地区GDP增长的动力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投资拉动,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较好,但投资效益系数,对经济拉动百分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必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是重要的经济增长动力,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尤为重要。大力发展第二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区经济可持续增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提高新疆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若干建议

(一)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合理确定投资规模

正确的投资决策是提高投资效益的首要前提。投资效益大小,首先取决于经济发展战略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投资规模、结构和布局等的宏观决策,还取决于具体投资项目的微观决策。投资决策失误常常是投资效益低的主要原因。要实现科学决策,必须做到: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基础性、公益性和国民经济先导性产业的需要,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制定正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合理安排投资地区布局,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选好投资目标,重视项目配套建设。

合理确定投资规模是提高投资效益的基础。投资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提高投资效益。要通过对投资总量的宏观调控,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动态平衡,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还要正确处理投资规模与投资结构的关系,使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达到最佳的投资效益。

(二)优化投资主体结构,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积极性

为了带动新增民间投资,一方面政府需要创新项目投资方式,比如在污水处理、农村饮水系统改造等项目上,可以采取向民间资本外包和合作或者采取BOT的方式,制定具有一定长效性的收费标准和相应制度,让民间资本在若干年内收回成本并有所收益之后,再把项目交回政府管理;另一方面,还是要深化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形成竞争性市场格局。开放一些具有行政垄断因素的投资领域,比如金融、电信、能源、公用事业等领域,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建议消除投资障碍、简化投资手续,促进融资渠道多元化;逐步放宽民营资本参股或设立金融机构的限制,加强金融领域的竞争,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税收优惠的激励作用,加快民营资本进入民生工程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步伐。

(三)加强投资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经济技术水平

加强各类投资主体对每个具体投资项目的管理,包括从项目的工程设计、建筑施工和竣工投产等全过程的管理。同时,还要加大对公共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坚决控制盲目重复建设,减少投资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

努力提高投资项目的经济技术水平。科技进步对于提高投资效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投资项目中,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就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从而大幅度提高投资效益。

(四)调整投资方向,增加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服务行业的扶持力度

应创新政府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方式,如增加贴息贷款资金、给中介担保机构注入资金、建立政府担保基金并扩大其规模、推动中小企业发行债券、减免企业的政策性收费等。做好向民营企业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投资咨询、政策解释等方面的工作,建立适应民营企业发展的多层次金融体系,建立高效率的银行信用体系和证券融资体系等,从根本上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调动社会民间投资。

此外,服务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口,把一定比例的投资流向服务部门,有利于通过供给创造需求,增加居民收入和地方税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信息、产业准入和信贷政策等综合手段,对社会投资方向进行引导,做到在扩大投资的同时,提高投资效益和促进经济发展。

(五)调整税收政策,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

融资租赁具有金融和实物贸易的双重属性,在促进大型设备的销售、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盘活闲置存量资产、提升投资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议对现行的税收政策作适当调整,使得融资租赁行业能够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并允许在损失发生之前有一定比例的坏账准备金计提,同时对一定比例的租金提供政策性的担保。

参考文献:

[1]何德旭,王朝阳.注重提高投资效益,努力促进结构调整[J].上海金融.2009(8):5-8

[2]陈赞.论提高政府投资效益[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0-45

[3]新疆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00年~2010年[R].新疆:新疆统计出版社

固定资产特征第5篇

目前,我国仍然维持着投资主导的增长模式。近年来,高投资一方面直接导致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进而导致投资收益的下降和投资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投资主要靠地方财政和银行信贷支持,因此高投资不仅会加重地方财政融资难和地方债风险问题,也会使得银行贷款规模急剧扩张,进而成为债务激增和通货膨胀的重要推动因素。另外,我国传统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还面临着劳动力和能源、原材料等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投资是否能够保持较高增速的关键。构建分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周期波动特征及判断未来走势,对相关政府部门投资调控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的景气指标组

本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经济景气指数方法分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周期运行态势和景气波动状况,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增速为基准指标,采用K-L信息量方法、时差相关分析方法、峰谷对应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12个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周期波动的指标,分别构成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景气指标组,建立了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波动的景气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基于合成指数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波动的景气分析

采用表1中筛选出的景气指标,利用“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分别建立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的一致、先行和滞后合成指数(以下简称投资合成指数),各指数均以2000年平均值为100,固定资产投资的一致合成指数与先行合成指数如图1所示。图1显示,1997年至今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一致合成指数呈现出明显的波动特征,按“峰-峰”的周期计算,我国月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已经历了5次长度和幅度不同的完整循环,目前正处于第6次循环的下降期。

我国投资一致合成指数自1998以来首先经历了一次长达6年的完整循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进入了平稳快速发展的轨道,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步增长,固定资产增长周期进入强劲的上升期。图1显示,投资一致合成指数于1999年10月触底,随后开始了一段扩张期长达4年的投资景气上升过程,投资一致合成指数于2004年2月达到峰顶,峰值为125.49,与1999年10月谷底值84.62相差40点左右。投资一致合成指数达到此轮周期的峰后于2004年3月进入下一次增长周期的收缩阶段。这次循环属于典型的长扩张周期,并且具有典型的非对称特征,扩张期为52个月,而收缩期为12个月。

1999-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由5.1%大幅升高至27.7%,固定资产投资长期的高增长使得2004年后我国经济出现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长过快、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压力,中央政府采取了“双稳健”的政策以控制投资盲目增长和调整投资结构。自2004年3月开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回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相应地呈现下滑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景气指数进入了震荡收缩期。此后,投资一致合成指数于2005年4月形成此轮循环的高位谷底(100.4)后再次呈现回升势头,并于2006年4月达到此轮循环的峰顶(106.78)。

自2006年5月开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进入新一轮的景气下降期,至2007年2月形成此轮循环的谷底。从2007年3月开始,投资增长周期重新转入回升局面,87个月后于2007年10月到达峰。2004年3月-2006年4月与2006年5月~2007年10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经历了两次完整的景气循环。并且这两次景气循环的长度分别为26个月和17个月。就收缩幅度和扩张幅度而言,这两次景气循环相对1998年以来的第一个景气循环明显缩小,这表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平缓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周期的大幅波动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

固定资产特征第6篇

论文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论文摘要: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工具,是生产力要素之一。无论是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其固定资产结构、状况及管理水平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固定资产作为企业长期投资,特别是企业的房地产、设备等固定资产,必须不断优化其结构,减少因管理不当而导致其收益率的减少。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概念、特点

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对固定资产管理做一个具体明确的定义。有些只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范围进行了定义,也有从固定资产的对象出发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定义,例如郝净、高卉在《固定资产管理资产标识码系统及其开发》中认为固定资产管理就是以固定资产为对象,面向资产增加、变动、减少全寿命周期,以保证既有资产安全、完整。笔者认为,固定资产管理更主要的是一种过程,因此在本文中,固定资产管理指的是通过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活动以提高资产利用率,减少资产的无谓损失,最终使固定资产的效用达到最大化的一种活动。

其具有以下特点:长期性。固定资产管理活动贯穿于在企业生产活动的始终,从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到报废等环节;广泛性。固定资产管理的对象包括企业房产、地产、设备等多种内容,牵涉到的管理部门也较为广泛,包括生产、经营、会计等部门;多样性。固定资产管理活动的方法较多,如日常监督、定期维护、评估等。

本文重点对企业房地产、设备等的管理进行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此类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减少资产的无谓损失,使其在企业的各项生产过程中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二、对企业房地产的管理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这就要求企业房地产管理能及时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保证使企业的经营活动能正常进行,同时使企业掌握的房地产能保值并能尽可能地不断增值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一)建立起企业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房地产信息包括内部信息(如各宗房地产的市场价格、面积用途、利用率、购入价或租赁费、更新改造投资、租约更新日期、运营开支记录、房产税等)和外部信息(如各宗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和出租价格等)、这些信息在各宗房地产一购入或一租到就应立即建立档案,并随时予以更新。根据企业房地产管理工作的需要及企业决策层决策的需要还应按时提供相应的房地产业务月报和房地产财产报告(半年或一年)。

企业房地产管理并不终止于通过租约或购买得到房地产,接踵而至的还有如何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对现有的房地产进行合理分配、使用,控制房地产税收及其运营开支、修理、维护控制,辨明没有充分利用的房地产,以及如何再开发没有充分利用或多余的房地产等多项管理工作。

(二)建立企业的房地产管理部门

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将企业的房地产管理部门视为一个利润中心,即将企业所有的房地产都置于房地产中心的管理领导之下企业中其他各业务部门根据其生产经营的需要,以市场价格或以略低于市场价格向中心租用房地产,这样就能使各业务部门精打细算,充分利用空间,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有利于企业加强成本核算。中心可以将多余的房地产出售或出租出去以使企业能从中获利。这样,企业房地产及其管理工作的经济效益就能以量化的形式加以核算、评估。

当企业的规模较小时,则可以将企业房地产管理部门视为一个成本中心,由它对企业的与房地产有关的业务提供咨询,按企业生产、运营的需要提供房地产,并对其进行维护、控制。它的工作与企业的财务业务运营、法律、市场营销、人事管理等工作都密切相关,所以该部门可置于企业分管业务运营或分管财务的副总裁领导。

(三)对企业房地产的再开发

如果由于企业停止某项业务或是其他原因,致使企业的某部分房地产被认定是多余的,则企业房地产管理部门就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处置即再开发,以防止企业的利润由于无效率的资源利用而减少。

企业房地产再开发可以有多种形式:

在企业内部再利用

将该宗房地产照原样出售或出租

将该宗房地产更新、改造后再出售或出租

一般而言,经过更新,改造后的房地产可以增值,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如果在出售某宗(特别是大面积的)房地产有困难时,则可以先将其租赁出去也可以将其先分割成多宗较小的房地产,这样都将有助于它的出售。在这些方案的分析比较过程中还要考虑时间因素,要保证所选方案的财务净现值NPV值是最大的。

三、提高企业设备综合效益的设备管理方法

(一)强化设备前期管理是降低设备管理成本的基础

设备的前期管理是对设备投产前的管理。设计、选用什么样的设备,对投产后运行的经济效益、设备维修投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方面,合理设计、科学选型是设备前期管理的关键。设计选型时既要考虑到设备的可靠性、适用性、维修性、安全性等因素,又要考虑到厂情。尽量同原有的设备系列化,只有这样才能为设备后续生产、运行、维护的经济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设备前期的合理投入有利于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传统的设备一生管理中,由于各环节都是以行政单位为界,前期管理与运行管理常有脱节的现象,有时候设备刚投运。就出现改善、改造情况,既影响生产又增加了投资,因此推行运行维护与前期设计、投资控制相精合的办法就可解决这一矛盾,不能单纯追求在设备前期管理中降低投资,从设备寿命周期最经济这个角度看,前期的合理投入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二)建立设备管理状态评审制度,维护设备资产的使用价值

设备是物化了的资本金,同时存在着价值和使用价值。设备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就设备工作本身而言反映在设备价值形态的管理上。

设备价值形态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备价值管理,就是对设备投入方式、投入的回收和投入后创出最大限度的效益等方面进行管理:二是设备使用价值管理,设备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载体,通过管理手段和措施,减少设备的功能损失,保持和恢复设备的功能性。设备使用价值的保值在生产活动中主要靠正常的维护和保养等手段来实现。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宏观调控、监舒和增强约束机制,就是对设备使用价值情况进行评审考核,为此,建立了设备评审制度和有效的监督监察制度,以状态监测等现代化手段对主要生产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动态分析。定性定量评价各单位设备的管理成效,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控制设备运行风险,增加经济效益

设备风险控制的方法从企业角度来看有以下几方面:

1.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为了免除风险的威胁,采取企图使损失发生概率等于零的措施。

2.冗余储备。冗余储备是指备用设备或备用计划的准备。当原有设各等失效时,这些备用措施就可立即起作用。

3.风险分散。风险分散的目的是降低设备对特定事物或人的依赖程度。分离是将某事物或作业程序区分成好几个部分。

固定资产特征第7篇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1年的有形资产,如房屋、机器、建筑物、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的最基本的特点在于,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不是直接用于出售,从而明显区别于流动资产。除此以外,固定资产还具有以下特点:实物形态的不变性、使用期限的有限性、价值存在的双重性。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