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有机化学入门知识(合集7篇)

时间:2023-06-28 16:52:14
有机化学入门知识

有机化学入门知识第1篇

关键词 组织学习 R&D国际化 策略

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在过去10年里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识、技术能力以扩大企业对知识的占有、使用和垄断以保持跨国经营企业的特定优势,具体表现在对R&D活动的重视和R&D活动的全球化扩展。跨国经营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R&D网络有两个基本动机:将企业的核心技术适应各国各地区不同的环境,促进企业知识的开发;获取国外技术知识,促进企业知识创新。

1 企业R&D国际化进程中的知识流动

1.1 知识创新的关键———知识流动

基于资源的观点,每一个企业都是独特资源的集合体,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深层来源,研究表明隐藏在企业背后并确定企业能力的是企业所掌握的知识。所以在企业的整个资源体系中,知识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战略性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深层根源,而且跨国企业通过分散于全球的生产、R&D、销售部门之间的企业内部合作可以有效率并有效果地进行知识转移和知识开发,这是跨国企业(MNES)竞争优势的源泉,也是MNES存在的主要原因。虽然外部市场机制日益复杂,但是相对于仅依靠外部市场机制获取有限知识的当地企业在知识转移和知识开发方面仍处于相对劣势有两个基本原因:其一,知识往往具有隐含性,不可交易的成分,这部分知识难于通过市场机制复制和转移。但是,企业的团队生产形式需要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隐含性知识资源。其二,很多竞争者同时也可以从外部市场获取相关知识,无疑通过市场机制获取的知识不会相对竞争对手形成优势。

1.2 影响部门之间知识流动的因素分析

为了促进企业内部知识流动,必须考察影响知识流动的因素。由于知识在企业网络内的流动可以从个别单位的行为、单位之间的联合行为,以及整个网络的行为三个角度去研究。

(1)部门当前知识存量的价值。部门当前知识存量的价值与以下三个方面有关:①进入方式。跨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和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兼并三种方式进入国外。由于不同进入方式建立起来的部门知识存量的价值不同;②部门规模。规模大的部门比小规模部门具有更丰富创造新知识所需要的知识存量,也更能创造出对其他部门有价值的隐性知识;③相对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往往是技术、市场、管理理论的潮流引导者,地理上处于越发达国家的部门,其知识存量对位于不发达国家的其他部门越有价值。

(2)部门知识共享动力。即使在同一跨国企业内部,仍然存在部门之间的竞争,拥有独特知识资源的部门希望在企业中获取或保持“相对优势”,获得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及获得长久的资源支持,希望保持对独特知识资源的垄断者地位,不与其他部门共享,势必造成知识分享动力不足,影响这一部门的知识流出。Levitt与March发现在“许多情况下,经验知识的扩散往往对拥有这些知识的组织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提高影响部门共享动力的因素,平衡囤积知识的倾向,将促进部门知识的流出。例如,部门管理者的薪资不仅与本部门的绩效有关,也与关联部门的绩效有关。

(3)知识交流渠道的丰富和开放程度。知识的交流渠道的广度和开放程度依赖于部门之间的联系,部门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有效,知识就能得到越多、越好地交流。知识的交流渠道可包括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前者如常设的与部门外联系、交流的职能机构;从全球各部门调集的为某项任务而形成的任务团队;参加定期举行的专项会议等等。而后者则是在工作中形成的员工个体之间自身知识、技能、经验的交流。总之,企业内知识交流渠道越丰富多样,越开放,知识的流动性越强。

(4)部门获取知识的动力。部门获取知识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①部门管理者。并非所有的管理者都有获取知识的强烈愿望,如一些具有较高自我防范意识的管理者,拒绝任何表明自己落后于人的信息。海外R&D部门的管理者不仅是企业技术转移的人,也是学习的人,提高部门管理者对获取知识的激励,可以有效提高部门获取知识的动力;相对经济发展水平。如果部门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越容易感到其他部门知识的价值,将知识的流入作为在当地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

(5)吸收能力。即使置于相同的环境下,不同的个人和组织对获取新知识有不同的要求和吸收能力,即认识新知识价值的能力、消化能力、最终应用并改变部门行为的能力。有两方面因素决定部门对知识的吸收能力:①自身知识存量的范围和结构。如果部门知识存量中有丰富的与流入知识相关的内容,则表现出对这部分知识较强的吸收、消化和应用能力;②管理层中人员本地化的程度。如果管理层中人员本地化程度较低,大部分来自总部或其他部门,其与总部或其他部门在价值观、知识的交流方式、理解力上有共识,将促进知识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

2 R&D国际化进程中的全球学习战略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跨国企业的海外R&D部门的职能已不限于仅将母公司的技术转移到东道国,也由于各国的技术能力普遍发展,跨国R&D部门更致力于从东道国获取独特的知识资源为全球市场开展创新活动。MNES通过海外R&D部门获取东道国独特知识资源的能力依赖于融入东道国环境的能力和在技术创新社会系统的根植程度。MNES现已成为主要的知识创造型组织,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发展跨国学习能力:

2.1 国际分散R&D部门的组织方式

海外分散的R&D部门拥有较高的自,充分利用广泛的外部知识创新网络吸收、创造新知识,日益承担着影响整个企业的战略性角色。跨国企业协调全球分散的R&D部门往往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面临的主要管理问题是如何保持对R&D部门的控制和其享有的自之间的平衡;采用不同的协调机制保证有效的知识交流。

2.2 与学术机构的跨国合作

学术机构是各国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主要的基础性科研任务,特别是风险性大的由国家资助的公共基金项目。同时,科学和技术专业之间的传统屏障被打破,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差异缩小,也为MNES与各国学术机构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可能,这已成为MNES全球学习战略的一个主要方面。

2.3 与当地科技人才市场联系的人力资源战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仍然是拥有知识的主体,掌握更多、更新知识的人才也仍然是企业的稀缺资源。面临的管理问题是把个体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化,使其符合“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则。首先是能否激励员工把个体知识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其次是能否创造一个使员工有机会实现共享;其三是能否对拥有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区别并且集成。

3 促进企业R&D国际化进程中组织学习能力的相应策略

3.1 系统思考

21世纪,知识经济逐步占据国际经济的主导地位,企业的生产经营进入国际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知识和技术的传播、扩散速度加快,企业的生存面临着严峻考验。正是针对这一现状,彼得·圣洁的《第五项修炼》提出系统思考这一当代管理新理念。系统思考要求跨国经营企业按区域分工的各R&D部门不能仅从本部门利益出发,追求利益最大化,从前面的分析可知,这是影响企业内部知识流动的一个基本原因。而因把跨国企业看作一个组织实体,看到企业各部门,各项工作要素之间及与系统的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关系。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开发更新的适合市场变化的产品,而其创新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循环过程,从创新设想的产生到创新方案的形成到创新成果的扩散,再到市场效益的产生的各个阶段,需要分散于各国的R&D部门相互交流和协调,发挥各自的知识优势,并经过各种知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整合,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有效进行,形成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3.2 建立知识共享机制

企业的动态能力是企业内部最难被竞争对手模仿的隐性知识。在海外R&D部门建立和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往往包含相当大的隐性成份,这些知识难以在部门之间流动并复制,需要特别设计的方法和有意识的管理,将这部分知识编码并转移为隐性知识或者转化为可操作的规则和程序,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和制度化是建立知识共享机制的前提。随着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深入,产品和地域上越来越多样化,企业应当考虑在全球运作的网络之中合理地分布资源。企业作为一个整合的实体,只有分散于全球的各个部门有效配合,采用系统性思考,才能建立知识共享机制,并形成具备高效知识流的学习网络。在这一网络中,每一个包括海外R&D部门和总部的节点都在知识的获取、转移和创新中发挥作用,每一个节点的知识都被整合进整个网络中去,以便被转移到需要的任何地方。

3.3 积累并转化组织学习的经验

John Wiley和Sons指出,兼并形成的海外R&D部门比新设组建的R&D部门拥有较强的R&D能力,因为前者已经拥有相当的组织学习的经验,而后者的知识和经验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从总部输入,随着后者学习经验的丰富,其R&D能力和学习能力不断增强。这说明如果企业在跨国组织学习方面没有足够的管理经验,企业的全球R&D能力将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即通过对组织过去经验的总结获得企业的常规知识与作业知识,从而指导相似项目的运作,这也是知识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由于这部分绝大多数是隐性知识,从已设立海外R&D部门的学习经验中积累、总结、激活一般性的经验,将有利于企业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Rene belderbos, Entry mod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R&D in foreign affiliates:Evidence from Japanese firm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24)

有机化学入门知识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 无机化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86

化学这门课程与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化学。无机化学是化学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结构,同时还注重探讨无机化学反应过程。近年来,无机化学的领域在不断地扩展,许多新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概念正丰富着化学学科。在初高中阶段学生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在大学阶段如何高效的为学生们讲解无机化学的知识就成了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般来说,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由于生活和社会中的诱惑比较多,一部分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常常无法集中注意力,整堂课下来多半是在开小差、玩手机,甚至还有些学生一直趴在课堂上睡觉。学生们到校园里是来学习知识的,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学生自己的自控力不足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促进学生们的健康发展,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还需要让学生们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在此基础上,化学教师还应当努力转变教学理念与方式,培养学生们对无机化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兴起来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们较为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们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一、转变教学方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无机化学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学习这门课程能够让学生们基本了解当前无机化学的研究特点,使学生们的知识储备更加完善。无机化学中的一些重难点知识,单凭教师的板书进行教学是比较困难的,像化学热力学基础、分子结构、原子结构等部分内容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们学起来也比较吃力。如果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只以口头讲述和板书教学的方式来讲解知识的话,学生们往往不能够快速地理解和消化这些知识,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来开展教学工作。

众所周知,在大学阶段的学生们可能一天之中需要上多门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们的课业时间安排是很不一样的,有的时候一整天学生们都需要上课,有的时候一天只有几节课,这样的课程安排也给化学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授课之前,化学教师需要了解学生们每天的上课规律,提前备好课,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无机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如果某天学生的课排的比较满,那么化学教师就需要注重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们的学习注意力尽快的转移到新课中来。此外,为了顺应新形势的发展,化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而采用多媒体来讲解无机化学这门课程,化学教师还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淘汰陈旧的教学观念,围绕着学生们的需求来展开教学活动。

第一,化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来导入教学内容。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在讲解新课程时,往往以口述的方式来带领学生回忆旧知识,以期让学生们对新知识产生兴趣。这种纯粹依靠口头讲述的方式串联新旧知识的方式虽然也有着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也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们在上课时如果开了小差,那么就很难再跟上化学教师的讲课进度,这无疑会让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为此,化学教师需要寻找新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

多媒体导入贴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够结合多媒体来进行课堂导入,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无机化学这门课程本来就包含有许多的重难点知识,学生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可能会忘记一些旧知识,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记载化学知识概念的图片,让学生们借此去脑海中搜寻相关的知识。而通过对旧知识的回忆,学生们可以由此对新知识产生学习的兴趣,化学教师也可以借此来提高学生们的化学学习效率,让学生们在消化旧知识的同时对新知识产生期待。

第二,转变教学方式,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讲解一些重难点知识。无机化学这门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学生们需要了解与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等一系列内容,在课堂上,许多知识学生们理解不透彻,因此在考试中成绩也会不尽如人意。实际上,利用多媒体来开展无机化学的教学是很有意义的,化学教师可以将一些重难点知识以不同方式呈现在荧幕上,这种方式能够将一些经典的化学概念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们的脑海中对这些内容有着深刻的认识。

例如化学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一些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知识时,就可以用多媒体将一些需要学生理解的内容呈现出来,让学生们思考问题的答案。许多学生反映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内容学起来比较困难,因而化学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这些知识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利用多媒体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牢固的掌握这些化学知识。化学教师需要让学生们牢记氧化还原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氧化剂和还原剂、半反应和氧化还原电对等基本内容,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们了解如何采用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来提炼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化学式,让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二、加强师生互动

化学教师在采用多媒体来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和学生们进行课堂互动。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牢固的掌握广泛的化学知识,加强师生互动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们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们的长远发展来说是很有利的。化学教师与学生们进行互动的方式是多样的,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提问,让学生们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此外,化学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有趣的实验视频,让学生们对化学这门课程更有兴致。这种形式的化学互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学生们也会慢慢变得更加乐于学习无机化学。

总之,在无机化学的课堂中采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们对无机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有机化学入门知识第3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教学特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无机化学是我校化工类专业的本科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总授课时为72学时。本课程既是衔接大学与中学化学知识的桥梁,又是贯穿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后续专业课的纽带。因此,无机化学课程学习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学生化学能力的培养。本文将从无机化学教学特点及方法上分析,得出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浅见。

一、无机化学教学特点

1.内容庞杂,学习难度大。无机化学的知识覆盖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和有机化学等方面,既有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又有抽象的物质结构知识,还有知识点分散、内容繁杂的元素化学。对于不熟悉大学高信息量教学方式的大一新生,如何保证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能理清无机化学的知识脉络,掌握重点知识内容,这无疑是无机化学教学的一个难题。

2.知识更新较慢。无机化学课程的教材种类较多,内容编排也具多样性。虽然几乎每年都有新出或修订版的教材出版,但总体来说知识点更新不多,内容较为陈旧,其中还包括高中化学的知识。所以学习初期有的学生容易产生轻视的情绪,听课和练习的投入较少。而中后期课程知识量显著增大,学生心理准备不足,对于新的学习模式适应不佳,导致不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3.与后续相关课程知识存在交叉。物理化学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知识是无机化学相关内容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展,无机化学的平衡原理和氧化还原反应是分析化学的理论基础,而物质结构的基础知识对后续学习有机化学及结构化学也进行了扎实的准备。此外,很多化工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涉及无机化学知识。所以,无机化学知识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课程以及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无机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1.优化课程内容,突出重点。无机化学课程的授课学时较为紧张,在课堂上通常无法详细讲解教材的全部内容,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有计划的删减知识点,优化课程内容。比如,氧族元素和卤素的相关知识在高中接触较多,知识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其中和高中知识衔接比较紧密的部分就可以通过自学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另外,无机化学教材中一般也穿插该章节相关背景知识及实际应用的内容。如大连理工大学版无机化学分别在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氧化还原章节补充介绍了化学动力学在考古中的应用、化学电源实例等知识,通常此类知识也应归为自学内容。这样既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节约出更多时间用于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教学。

2.采取互动式教学,引发兴趣。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无机化学课程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良性互动。其中,在课堂上向学生设置问题就是很好的一种方式。比如,讲到电化学电池这一节时,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电池为什么能发电?电池发出的电能是由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这时,学生便会思考电池发电的原理是什么?就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便可自然的引出原电池的概念。再如,涉及到高中知识,教师可以先请学生回答高中时所学内容是什么?再详细讲解大学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互动式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能力。无机化学是进入大学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紧密结合实验实践来讲述相关知识点。比如,讲述某一具体化学反应时,应讲解其反应现象及反应机理等,便于深入理解反应事实;反过来说,对于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就可以以视频的方式给学生直接演示,以加深印象。当然,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要自己动手正确进行实验操作。这既更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也能掌握化学基本实验技术,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学中也可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比如,讲到“缓冲溶液”,可以探讨人体自身血液中缓冲溶液的作用机理以及土壤中缓冲物质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4.引入科学前沿,增加深度。无机化学既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很多化学课程的基础。同时,化学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与材料、医药、以及环保等专业都有很多紧密的衔接。因此,在现代科学前沿领域,化学知识无疑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而授课教师就要把这些相关的科学前沿知识渗透到无机化学的教学中。比如,材料科学是当前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而现今几种新型无机材料都与P区元素中的硼族、碳族元素有关。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将氮化硅陶瓷材料、砷化镓半导体材料以及氧化锡气敏材料等的性质、特点和重要应用阐述一下。这样既能扩大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广度,同时,也增加深度,加深对无机化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总而言之,无机化学是大学最重要的一门化学基础课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抛弃陈腐的教学思想,充分利用课程特点,加强无机化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这不仅对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重大意义,也有利于教师建立先进教学理念、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宋天佑,徐家宁,程功臻,史苏华.无机化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尹学琼,朱莉,王小红,潘勤鹤.无机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及教学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3.

[5]王会生,游文章.浅谈工科无机化学教学方法的思考与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13.

[6]王宏.o机化学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太原大学学报,2004.

[7]唐定国,杨汉民,黄涛,李襄红,刘浩文.浅论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方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

有机化学入门知识第4篇

关键词: 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 化学基础课 课程整合 药用化学基础

我院药学类各专业化学基础课主要包括无机、有机、分化、仪分、生化五门课程,是动物药品生产与营销、中药制药、药品生产与质量检测、动物医药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课程整合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我院也将分化和仪分两门课程合并入药物分析,同时考虑到另外三门化学基础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本着“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将无机、有机、生化三门化学基础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药用化学基础》。近年来,我们对新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整合的原则和指导思想[1]

课程整合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是:满足专业课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实用原则,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学习专业课打基础;突出实验课的地位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药学类专业化学基础课程内容的整合,应以后续专业课和生产过程的需要为目标,把化学基础课程的相关理论与生产过程相结合,而将与生产过程、专业课无关的内容简化,使整合后的新课程教学有针对性地为生产过程服务。

二、课程整合的过程

首先我们对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相互重复的部分和衔接点,并联系专业教师对后续专业课程进行调研,了解相关专业、岗位及后续课程对三门化学知识的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的课程标准,建立了《药用化学基础》学科新体系,编制了校本教材,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三、整合后的课程内容(见表1)

由于无机和后两门课程有机、生化之间联系较少,故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有机和生化之间联系较多,故三门课程的融合主要是后两门的融合。由于对药学专业学生而言,有机部分较生化部分更为重要,且物质代谢过程中涉及的生化反应都是有机反应,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也都是有机物,因此,整个章节的编排上仍以有机物为主线。

首先让学生在初步了解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表示方法后,分别介绍各类有机物的结构,使学生熟练识别各种类型的有机物,并举例说明生化部分常见的有机物,以及和专业相关的药物结构,使学生知道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机物往往具有较复杂的结构,含有多个相同或不同官能团,学习时要注重识别其中包含的官能团。紧接着列举各种类型的构造异构和构型异构,进一步说明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使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然后介绍有机物的命名方法,使学生对有机物的命名有初步认识。在学生认识了有机物的结构和命名规律后,介绍重要的有机反应、常见官能团的检验方法,以及重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由于官能团对化学性质的影响,教学中,要强调反应发生的部位及特点,并指出含多个官能团的复杂化合物,除具有各单个官能团的性质外,由于官能团间的相互影响,往往还表现出某些特有的性质。最后进一步介绍三大营养物质及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四、课程整合后的优势及效果

1.课程整合后,更好地融入了专业知识,也大大节省了课时。

整合后的内容合并了原三门课程中相互重复的部分,不求知识的系统性,淡化了无机化学的内容,化学平衡部分仅讨论溶液中的平衡,对有机化合物也只简单介绍各类烃的结构,淡化烃的性质,重点介绍与生化和专业相关的有机物的性质,增加了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将专业知识提前渗透,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

如在介绍重要有机反应时,融入了常见的生化反应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反应。如介绍取代反应时,融入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的制法;介绍加成反应时,融入油脂的硬化、生物合成中的加氢还原、Vc含量测定中加丙酮的原理、葡萄糖链状和环状结构的互变等;介绍氧化反应时,融入生物氧化的知识、血糖的测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等;介绍脱羧反应时,融入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介绍分子内脱水消除反应时,列举生物氧化过程中的脱水消除;介绍分子间脱水缩合反应时,融入葡萄糖膦酸酯的生成、治疗心脏病的药物硝酸甘油、糖的成苷反应、氨基酸的成肽反应等;介绍有机物酸碱性时,融入氨基酸的两性和等电点、普鲁卡因常用其酸化的盐酸盐;介绍水解反应时,融入油脂的水解、多糖、蛋白质的水解,以及一些药物的水解性质;介绍重氮化反应时,融入芳香族伯胺的检验方法和定量测定原理等。在介绍常见重要有机物的检验方法时,融入了药典上水杨酸盐、醋酸盐、芳香族伯胺、乳酸盐、酒石酸盐、枸橼酸盐等的鉴别方法。

不仅如此,整合后的实验内容也同样紧贴专业,如药用氯化钠的提纯与检验参考《中国药典》中氯化钠杂质检验方法;溶液酸碱性的测定除安排酸度计的使用和相关试纸的使用外,还增加了常用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及其变化过程,为学生学习滴定分析打下基础;氧化还原和配位化合物性质实验中选用了与药物分析密切相关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其氧化还原反应、与专业相关配合物的生成实验;有机物的性质实验中增加了水杨酸、芳伯胺等的鉴别。同时在学生学习了溶液配制的理论知识、掌握了一般溶液的配制技术后,要求学习自主设计缓冲溶液的配制;学习了重要有机物(含糖、蛋白质)的性质后,自主设计实验鉴别几组常见化合物。

2.整合后的课程内容更好地与高中课程衔接,避免了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

整合后的生物有机部分内容以有机物为主线,打破了常规的体系编排方式,避免了各类有机物以“分类命名理化性质重要代表物”为主线的多次重复循环的内容体系,与高中内容更好地衔接,避免了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院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也表明,课程整合后较整合前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且专业教师反馈良好,可见课程整合极大地增强了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五、课程整合的思考

整合后的部分课程内容,如重要的有机反应一节,虽更好地融入了专业知识和生化知识,但该部分内容难点也相对集中了,因此可考虑将部分与物质代谢过程紧密联系的有机反应转并入物质代谢部分,将难点分散。

课程整合是个长期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药用化学基础课程今后要在现有基础上使课程内容更进一步融合、简化,使内容更贴近专业需要,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实验内容,开设吸引力强、能让学生动手、动脑的探索性实验,并在不断探索中总结经验,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

有机化学入门知识第5篇

【关键词】本源性;入门教学;思维结构; 分化性 ;后继教学

任何学科的入门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尤其数学学科作为一种多分科的课程,每个分科的入门教学也具有这种重要性,而平面几何入门教学改革的实验,为概括数学学科入门教学的一般规律提供了依据.本文通过对入门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所占地位与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搞好入门教学的原则.会对搞好中学教特别是初中教学的入门教学提供一些依据.

1. 数学学科的入门教学

一般的说数学学科的入门教学是指某一数学学科起始阶段的教学,起始教学阶段由第一节课开始,到能体现出学科基本结构的部分结束.例如,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阶段,一般到三角形全等部分结束,立体几何的入门教学,则是指《直线与平面》一章;代数是指《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等部分的教学.由于数学学科的划分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而作为教学科目的中学数学课程是由不同的数学学科所组成的的综合体;因此数学学科的入门教学,也包括某些章节起始阶段的教学如何排列组合的起始课.

在中学数学中,有不少的性质相同的问题分散在不同的教学科目和教学阶段中,形成了一条又一条知识链.例如,代数中的列方程解应用题,列不等式解应用题,建立函数关系式及利用函数解决的实际问题,三角几何中的某些应用题,解析几何中建立轨迹方程的问题,就是这样的知识链.由于这类问题的起始部分的教学与入门教学有相似的特点,我们也可以把某一知识链起始部分的教学称为入门教学.例如,把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看成是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入门教学.

2. 入门教学的特点

如果我们把入门教学的知识结构,思维结构,教学结构中所占地位做一概括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入门教学有如下特点:

2.1 教学内容的本源性。

从总的知识结构来看,入门阶段的教学内容是一个阶段或一个分科教学知识的基础和本原,因而对后继教学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2 思维教学的突变性。

从思维结构来看,不同的教学分科具有不同的学科结构.在新的教学阶段中,不仅要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而且还要学习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解题技巧.作为两个学习阶段结合部分的入门教学阶段,就能更强烈的体现出学科结构的变化,因而在入门教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结构必须做适应于这种变化的调整.所以说,入门部分的教学,是学生思维结构发生质变的时期.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逻辑抽象思维的质变时期,是中学阶段运算思维能力发展的转折点,或关键年龄,起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仅是学生的年龄特征,而且还受到教学内容的重大影响.众所周知,初二年级正是重要的理科教学的入门阶段.所以,上述现象的存在证明了入门教学具有思维结构的突变性的鲜明特点.

2.3 教学过程的相对独立性和起始性。

入门教学标志着一个新的教学阶段的开始.因此入门教学与前一阶段的教学往往没有直接的联系,因而对后继教学又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说入门教学在数学教学结构中处于转折点的重要位置.

由于以上三个特点,是入门教学产生了最惹人注目的第四个特点.即

2.4 教学效果的易分化性。

平面几何入门教学中的分化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实,这在入门教学中并不是特例,统计资料说明,入门阶段的教学大都是数学教学的分化点或潜在的分化点.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由于入门教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知识的本源性,因此预备知识的缺陷对入门教学的影响实际上远远的小于对一般教学的影响.所以说,造成入门教学困难的主要因素比哦怒视预备知识的缺陷,而是学习能力的不足 和教学中的失误.例如,大家已经公认思维能力的差异是造成平面几何入门教学分化的根本原因,其实这同样是造成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分化的根本原因.由于入门教学阶段学生思维结构的发展处于质变时期,因此如果学生思维结构不能及时调整,而教师又没有给于必要的注意和采取有效的措施,那么就会产生难以克服的困难,最终使学生丧失信心造成学习上的失败.从这里可以看出思维结构的调整确实是入门教学中头等重要的任务.

应该指出的是入门教学的易分化性不止具有消极的意义,分化既说明有一部分学生的成绩会降下来,但也表明有部分的学生成绩会升上去,因此,分化既提出了挑战,又提供了机会.其实入门教学中思维结构与知识结构的矛盾,固然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但更重要的是为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我们知道,所谓思维能力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作为它的表现形式的思维基本结构的变化和调整.因此,思维结构的突变期正好是思维能力产生跃进的时机,加之入门阶段的教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学习内容的本源性,因此就容易使成绩不好的学生重新树立新的学习信心.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哈们在学习上产生好的转折.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一个阶段的入门教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跃上去的现象比比皆是.了解了这一点,就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入门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把握住这难得的时机,和学生一起去接受新的挑战夺取新的胜利.

3. 入门教学的原则

从入门教学的特点出发,入门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3.1 使思维结构与知识结构相适应的原则。

在入门教学中,思维结构与知识结构总是不适应的,积极的对思维结构做出调整,是入门教学的根本任务.

例如,在初中代数的入门教学中,应当把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结构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经验型的理论思维过渡当作主要任务,并围绕着这一任务组织教学.如再初一代数不等式一章中,针对“若a

表1

a b -3a -3b-3a-3b的大小

正数如3 正数如4 -9 -12 -9 >-12

零 正数如4 0-120 >-12

负数如-3正数如4 9 -12 9 >-12

负数如-3零 9 0 9 >0

负数如-3负数如-1 9 3 9 >3

进而归纳出a-3b的结论.然后再运用不等式的性质,由a-3b的结果.通过这两种方法的对比,不仅使学生确认性质的正确性,而且还看到提高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是代数学习的迫切需要.

对于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来说.它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迅速的完成从具体思维到借助于几何直观的抽象思维的过渡,以尽快的形成与平面几何接替结构相适应的思维结构.为此在入门教学中就应当把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作为重点.同时注意探索能力的渗透,为过渡到平面几何后继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做好准备.

实现思维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是很艰巨的任务,但是这是提高数学质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做必需的途径.有的教师想回避这种必要的调整,他们不惜降低对思维难度与水平的要求,用讲解来代替学生的发现,用模仿代替创造,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由于在入门教学中学习的知识的广度和难度都较低,因而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教学课程的进展,思维结构与知识结构间的矛盾日趋加剧,终究会阻碍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发展.因此,我们经常发现学习上大的分化点经常出现在入门教学的后期或后继教学的前期.这些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

3.2 使入门教学成为有意义教学的原则。

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nbel)根据学习材料的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过程分为有意义学习过程和机械学习过程,概括的说有意义的学习就是要能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既要求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具备建立联系的可能,又要求学生本身又建立新知识与原有能知识结构联系的心向,由于在入门教学阶段的相对独立性与教学内容的本源性,这种联系往往是不明显的潜在的,因此入门阶段的学习最容易成为机械学习.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教学中除了要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以外,还要采取入下的措施:

(1)补缺.在入门教学中,要有计划的补上学生在预备知识上的缺陷,这是搞好入门教学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入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要对入门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旧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夯实入门教学的基础.

(2)渗透.在前一个教学阶段及早的位下一阶段的入门教学创造条件提供背景做好铺垫,从而使入门教学由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在代数式的教学中,注意用代数是表示数量关系的训练,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提供条件.

为了搞好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可以在初一代数教学中加强推理论证的训练.《中学数学试验教材》在实验几何和论证几何之间安排了“几何和简易逻辑”,从而为推理论证的教学创造了条件,对于学生思维结构的调整起了促进作用,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所有的这些,都是“渗透”这种教学方式的成功应用.

(3)类比和对比.类比的出发点使事物间的相似性,对比的出发点则是事物间的相异性.类比和对比都是解释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的有效方法.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与算术中的运算进行类比,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注意与平面几何知识向类比等等,都是加强新旧知识联系的有效措施.应该着重指出的是,在入门教学中,为了提高新旧知识的可辨性,在比较时要特别注意知识间的差异,如要突出有理数运算中的符号法则,要比较代数方法与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在推理列式时思考方法上的区别等等.

(4)系统化.任何一门科学总是要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把已经获得的各种理论知识――概念和原理构成一个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数学入门教学中可以通过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来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如在有理数的教学中,列出数系发展表;在立体几何入门教学中,弄清线面关系的分类系统都是典型的例子.

3.3 使入门教学程序化的原则。

这是实现上述两项教学原则的保证,也是设计入门教学具体方案的依据.

(1)在教学内容上要选取最基本最一般最本原的材料,即贯彻不断分化的原则.正如澳苏伯尔所指出的:当学科内容按不断分化的原则加以程序化时,该学科的最一般和最概括的观念应该首先呈现;然后循序渐进的呈现细节和特点.奥苏伯尔的这一观点和布鲁纳课程结构理论,赞克夫“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原则”是相吻合的.《中学数学试验教材》重视通性通法的研究,在这一方面也做出了成功的尝试.

根据上述观点可以把学科的基本结构分解成最基本的单元,让学生尽快掌握这些单元进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笔者在宁阳一中实习的时候发现,现在流行按题型分类组织教学活动,这应该是不妥当的,这样的做法是形式主义,繁琐哲学的表现,他用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来混淆对问题实质的概括,是形成题海战术的根源之一,在发展学生能力的角度来看是不可取的.

(2)在教学程序上,首先要建立起适应新的学科结构的思维框架,要多次的反复不是重复,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规律.如果再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中,对每一道应用题,都要让学生找数量关系,并习惯通过设未知数进而把未知当作已知的分析方法.

(3)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要尽早的让学生进入入门教学的核心部分,尽早的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必要时可以暂时放弃非关键部分的知识,要考虑到反复的应用是巩固和深化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因此不能老师停留在一个教学层次上,因为学生对新知识还不熟练而停滞不前.另一方面,对于核心部分的教学,却要放慢教学进度,让学生自己能体会理解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思想.例如笔者在实习期间在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公式入门教学中,采用了提早进行推理论证训练放慢教学进度,让学生自己体会公式推导的技巧和思想,并多次让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许多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都能熟练的掌握该公式的推导与运用,还有的学生自己用同样的方法巩固了自己以前并不熟练的正余弦公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见,正确的入门教学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激情.

4. 入门教学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显而易见,入门教学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从旧的学习层面走向新的学习层面,其中当然步伐对新知识的掌握,然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是搞好数学学科入门教学的关键.入门教学实施学生进入另一种知识层面和思维方式的关键,对后继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入门教学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对后继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上,更表现在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大好时机上.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针对目前教学中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这样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就更具有其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编著《智力发展与数学学习》 科学出版社

[2] 江苏省邗江县教研室 《初中数学分化点的初步调查和分析》

[3] 邵瑞珍等 《略论课堂学习的性质与基本过程――澳苏伯尔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评介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6期

[4] 孙瑞清《平面几何教学中关于几何逻辑和论证的实验》 数学通报 84年第4.5期

[5] 张乃达,王左芬《突出学科的基本结构,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平面几何入门教学的尝试》

有机化学入门知识第6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难点;方法;内容选取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普及以及社会的发展,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课程已逐渐进入中小学课堂,从而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关于进一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白皮书)中的精神,我校从2004年起,对本科生进校后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在全国率先将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提升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设计、建立和完善了大学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完整解释了教指委白皮书的要求,即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硬件结构与组成原理;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一些重要概念;了解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的应用领域、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

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对高校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有一些体会。以下就该门课程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谈一点我们的认识和处理方法。

1、课程的教学的难点及处理方法

1、教学的难点

课程开设初期,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觉一个“难”字。总结起来,在教学上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范围广,知识点多。为了适应大学中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应再从“零起点”开始的发展需求,并符合教指委“白皮书”的精神,“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原“计算机文化基础”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包括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概述、硬件技术基础、操作系统基础、网络技术基础、信息安全、程序设计与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及信息检索等。涉及的知识范围广,知识点多。要将各领域知识融会贯通,并以浅显的语言教授学生,需要教师做出相当的努力。

(2)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虽然目前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课程已进入中小学课堂,但从连续三年对进入我校的一年级新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水平的测试和调查发现,入校新生在这一方面的基础相差较大,原因主要应有两方面:

其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不是高考科目,也非中考和初考科目,各中、小学对该课程不是很重视,所安排的课时较少。越是到毕业班,要求越是不到位。

其二,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之间,城市中重点中、小学和一般中、小学之间的计算机教学差距悬殊。特别是在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除部分学生在网吧上过网之外,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更谈不上接受系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从2005年对入校新生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表明,只有31.17%的学生在中学课堂上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有30.42%的学生通过在网吧上网,学了一些基本操作。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仍占有一定比例,而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也基本停留在能够进行简单操作上。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大多数掌握的都不系统。

以上两大难点从我们2004年对学完该门课程的学生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也可以看出。表1是对部分调查问题的统计结果。

3、对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法

能否解决好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对“难讲”问题的解决。首先,该门课程的开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俗话讲: “深入浅出”。如果对所讲授内容没有一定程度的较为深入的研究,就不可能用浅显的语言向学生阐述相应的知识。但每位教师的研究领域是有限的,难以对课程中涉及的所有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除了教师本人努力、自行编写教材之外,我们还采用了相互讲授、集中备课的方法。由在某一领域做过较深入研究、并编写了教材中相应章节内容的老师向全体授课教师讲授该章节主要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包括内容的选取、深入的程度、讲授的方法以及可能碰到的问题等。

通过以上的努力,基本解决了教师“难讲”的问题。这点从表2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

(2)对“难学”问题的解决。考虑到入校新生的现状,我校在将传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提升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对课程内容进行较大幅度调整的同时,并没有立即取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而是采用了以下的处理方法:

在开学的第一周,对所有入校新生进行传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摸底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可免修该课程,未通过考试的则必须修读20学时的“计算机文化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从第4周开始上,与“文化基础”并行开设。由于“大基”课程起始两章的内容没有实验,而“文化基础”课时较少,这样使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能够先了解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3)建立立体化的教学环境。①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除正常的课堂讲授外,对部分内容采用了现场实际操作(如程序设计、信息检索等部分)、课堂演示(如操作系统、多媒体等内容)、视频录像(如硬件系统结构等)等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建立一定的感性认识。②构建内容丰富的教学网站。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加强课堂讲授和实验教学的同时,还开发了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环境。网站主要栏目有:“在线课堂”,“知识百问”,“走进计算机”(含计算机学科体系介绍、发展历程、技术动向、主要应用方向及技术指标等),“课堂习题”,“网上答疑”,“模拟考试”,BBS等。另外,还开设了“学生优秀作业”展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连续两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对该门课程能够认可,59.39%的学生认为既学到了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又掌握了一定的实际操作方法,近半数学生对课程的内容较为满意,认为无收获、不满意的仅为6.72%。

二、是否需先修计算机文化基础

如前所述,我校在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同时,为了兼顾入校时计算机基础较弱的学生,仍然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否必须要这样呢?可否能够使学生直接进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呢?

目前对这一问题有持肯定意见的,也有持否定意见的。为了对学生负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我们针对“文化基础”和“大学计算机基础”两门课程的开设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赞成取消“文化基

础”课、直接上“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学生仅占8.41%,这部分学生是在中学期间接受了较为系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并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条件。

据此,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目前条件下,断然取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取消如Office、基本文件操作等基础性内容,而直接面向刚刚高中毕业、对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的学生开设知识范围较广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为时尚早。这一点从2004年和2005年我们对入校新生进行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摸底考试通过率平均仅为30%也可证明。

三、教学内容的选取

教学内容的选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分类分层次教学。另一个是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是否必须或是能够掌握现有教材中9~10个方面的内容?

1、关于分类分层次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计算机公共课程,在我校是全体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由于不同的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要求不同,学生入校前在相关方面的理论基础也有差异。如果使用材、学大纲,很难适应不同专业的需求。为此,我们编写了三类相应的教材,分别面向理工类、经济管理类及文医类专业。这三类教材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面向理工类专业:按照教指委“白皮书”中较高要求编写教学大纲,有相对较为深入、系统的理论描述。

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按照“白皮书”中一般要求编写教学大纲。在教学的知识点上与理工类专业相近,但更关注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内容相对浅显。如操作系统部分,就直接以Windows 2000为蓝本来讲解,较少涉及更深入的理论描述;

面向文医类专业:采用以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主,仅讲授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根据专业特点,更侧重了如多媒体技术等与专业发展结合较紧密的内容。

2、教学内容的选取

无论是面向以上哪个层次,目前所使用的教材中都涉及了从系统与平台到计算机应用技术四大领域基础层次的内容,知识点较多。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认为教学内容太多和满堂灌的学生共占了34.69%。是否每一类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将所有相关知识全部掌握?是否可以有选择的加强和弱化部分内容?

从两年的教学实践上看,过多的知识点及相对较少的授课和实验学时,使得大多数的内容都如蜻蜓点水般涉及一点但却无法深入,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对每样知识都似乎了解了一些,但却没有很好的理解,也就是说没有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或是增加授课和实验学时,或是在内容的选取上进行一定的精简。表2是我校针对理工科学生的一项问卷调查的部分数据,由表中可以看出,学生认为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较多的集中在程序设计部分。分析原因,应该是我们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中讲授程序设计,目的并不能也并不想达到让学生学会程序设计,只是讲授一些基本概念。在无法讲授程序设计语言的情况下讲程序设计,内容难免显得空洞。

在难以增加授课和实验学时的情况下,将部分在今后的进一步学习中还会必修的内容(如程序设计基础)做一定的删减,并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调整各个知识点的比例,应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有机化学入门知识第7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课程体系

自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制造业进入一个发展停滞、缺乏活力的萧条期,几乎被人们视作夕阳产业。90年代以后,计算机等电子技术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制造业注入了生机。如今,机电一体化产业以其特有的技术带动性、融合性和广泛适用性,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此背景下,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据笔者初步调查,浙江省办有工科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几乎都开设了机电一体化专业。与此同时,“高薪急聘数控操作人才”之类的招聘广告屡见不鲜,从人才市场和企业反馈的信息也表明,社会对高质量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从近些年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数量上看,应基本能缓解当地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急需,不至于供需严重失衡,问题出在供非所求。高职院校内部在该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内容及条件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的再构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界定

(一)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主要指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这两方面的一体化,并且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当前科技发展的态势特别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就是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机械技术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但不易实现微小和复杂运动的控制,而电子技术则相反,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却容易实现微小运动和复杂运动的控制, 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的目标是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实现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补。与其相关的学科应包括机械工程学科、检测与控制学科、电子信息学科三大块内容。

(二)本质

机电一体技术的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开发计算机软件的任务,就是通过输入计算机的检测信息,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另外,若是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则其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产品中要有运动机械;二是采用了电子技术,使运动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

(三)作用与系统

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大作用是扩展新功

能,增强柔性。首先,它是众多自动化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种,如实现过程自动化(PA,即连续体自动化)、机械自动化(FA,即固体自动化)、办公自动化(OA,即信息自动化)等。其次,机电一体化技术又是按照用户个人的特殊需求来制造、提供产品这一当今最高级供贷方式的关键技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系统主要是由机械装置、执行装置、动力源、传感器、计算机这五个要素构成,如机器人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一)专业定位模糊,需准确定位

由教学计划可看出,目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基本上按“既懂机又会电”来定位,但实际上机械与电子本身各自为两大学科,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非常广,让一名高职高专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系统地掌握两大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是不现实的,也没有这个必要。前述的理想化定位,往往造成“机不太懂、电也不太通”的尴尬局面,失去了该专业应有的特色,达不到培养目标。从理论上来说,其定位应以机为主、电为辅,或者电为主、机为辅均可。由于许多机械类专业如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一般也强化了电子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应用,使它们没多大差异,体现不出自己的特色,实际上行不通。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应定位在“以电为主、机为辅,机、电、计算机三足鼎立”为宜。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薄弱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仍很低,专业理论教师不能指导实训教学,实训教师基础理论薄弱,不能讲授专业理论课的现象还较普遍,必须采取加强培训或从企业聘任兼职教师等途径加以解决。

(三)教学实验、实训条件落后,实践训练水平有待提高

总体看来,各高职院校虽具备一些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实验条件,但基本上都是以验证性、演示性为主,很少具有本专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缺乏融合机与电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实验或综合性课程,影响了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实训设施也大大落后于当今企业,实践训练水平不高,应采用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尽快提升层次。

(四)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课程体系有待构建

现行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这与当前该专业所处于的“机、电、计算机”三大块内容三足鼎立的实际格局很不适应。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时应突出电气控制、计算机应用的地位。

(五)体现当代工业发展水平的专业教材有待突破

目前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材大多没有充分体现出现代机电行业的发展水平,内容陈旧、落后,且各门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相关知识未能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在一起,也未能充分考虑与中职教材的很好衔接。

三、专业改革与课程体系构建

(一)设立若干个专门化方向

高职教育要保持其自身的特色,必须强化专业方向,充分考虑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与此同时,为妥善解决学生择业范围广与针对性强这对矛盾,可设以下几个专门化方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门化;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专门化;数控加工技术专门化:工业机器人专门化。通过设立专门化方向,可完成有针对性的就业前培训。当然,也可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并结合企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另行设置其他专门化方向。

(二)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设置应从职业教育的特点着手,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要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和“三段式”课程设置体系,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充分考虑与中职的衔接,坚决避免重复。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则根据职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建立一个宽广、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知识平台。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主体框架思路如下:

第一,将培养目标分解到每一教学模块单元,确定每一教学模块单元所承担的功能,应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相应的配套实践教学环节,每一教学模块单元主干课程的内容组成,每一课程要传授的知识、能力以及考核学生的方法。

第二,对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相互重复与交叉的知识,应进行优化组合,加以综合化改造,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坚决取消重复的教学内容。综合化课程要突出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第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互结合,可采用“讲练式”现场教学和“启发式”等主动型教学方法。

第四,整个课程设置不讲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强调针对性和应用性。

根据上述框架思路,专业课程体系由综合化系列课程和专门化模块课程两部分构成:

1.综合化系列课程

机械制图:包含原机械制图内容,增加计算机辅助绘图(AutoCAD)内容,融入公差与配合部分,使学生将制图、尺寸标注和公差标注融为一体。

机械设计基础:包含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内容。本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机械工程方面的初步知识和能力。

控制工程基础:包含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器控制PLC、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等内容,使机械中常用的电、液、气控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本课程完成机械控制方面初步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机械制造基础:包含金属切削机床、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和机床夹具等内容,将加工工艺和工艺装备知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本课程完成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初步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

传感器技术:主要包含检测各种物理量的传感器的种类、原理和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包含计算机原理、信息处理、编程三大部分内容,以完成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初步知识和能力培养。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主要包含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的基本方法、控制方法和策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例等。本课程要做到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强,完成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2,专门化模块课程

该模块主要根据设立的几个专门化方向,同时结合本专业的发展状况、趋势以及当地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一般在毕业实习时完成。该模块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完成就业上岗前的培训,为就业上岗做好充分准备,必须突出实践性与综合性。

条件具备的院校在校内完成该模块。具体操作时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专门化合作组,由学生自愿选择参与哪个合作组。每个合作组完成一个子课题,各子课题可以是同一大课题下的子课题,也可以是独立设置的子课题,合作组之间可以是互相协作的关系,也可以相对独立。子课题按性质不同分以下三类:开发设计型、制造加工型和设计制造综合型。如开发设计型可结合学生的能力安排某个总成的设计,或者某个控制系统的电路制作,或者某个控制系统的程序编制等;制造加工型主要是根据已有的设计,完成零件的机加工、装配和调整工作;设计制造综合型则完成一个简单机电一体化产品或其中一部分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为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应以设计制造综合型为主。

新生入学进行专业教育时即可介绍专门化模块课程的大致情况,以便增强学生日后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和针对性。该模块要求指导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课程开发充分结合合作组的内容,以实例、设计制作指导书的方式进行。如浙江师范大学高等技术学院设立的精雕技术专门化方向,要求学生独立编程并在数控精雕机上自行操作,最终完成一件精美的雕刻产品。由于强化了专门化方向,学生拥有社会急需的其他学校毕业生所没有的一技之长,深受企业欢迎。

师资、设备等条件尚不具备的院校可与企业合作,把专门化模块放到企业中实施,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根据企业情况一起完成模块课程开发与教学工作,这样可同时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实践教学课时设置原则

实践教学课时安排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保量”原则。在课时数量上应占整个教学计划总课时的40%及以上,以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二是“适时”原则。根据各个教学模块单元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及时跟上教学实践环节,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增强实践教学的时效性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