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股票投资宏观分析(合集7篇)

时间:2023-06-27 15:56:26
股票投资宏观分析

股票投资宏观分析第1篇

关键词:股票流动性 宏观经济 流动性螺旋 安全投资转移

近来的金融危机导致的信用紧缩过程中,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显示了其在维持一个运转良好的有效市场中的作用,其匮乏表明宏观经济与流动性相互影响。现有的相当数量研究发现金融资产流动性与经济危机之间存在明显因果关系。但是对于股票流动性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国内研究并不充分,本文探讨股票流动性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影响机制,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进行归纳。

1 股票流动性与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

股票市场流动性与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包括:流动性螺旋、投资机制和安全投资转移机制。下面对这些机制分别论述。

1.1 流动性螺旋

流动性螺旋,■和等(2010)定义其为股票流动性与融资流动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机制。融资流动性的降低导致安全投资转移,在此种意义上,流动性供应者改变其流动性供应,宁愿供应具备低边际成本的股票。在危机时期,共同基金将首先意识到小股票投资组合的价值,进而面临融资约束,从而会抽出投资,导致所投资对象认识到投资组合价值,最终融资流动性问题扩展到整个实体经济。

1.2 投资机制

流动性通过影响投资,进而影响实体经济。流动性更高的二级市场使得投资者更容易为产品市场,例如流动性较差、长期的项目进行投资。实证研究发现了这一点,Levine & Zervos (1998)对跨国模型的回归,发现了股票市场流动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一些研究也发现了股票流动性与外部融资成本之间正相关。

1.3 安全投资转移

这种安全投资转移模式,意味着投资者从股票市场的转移,即从流动性资产较低的股票转移到较高的政府债券或者现金。Vayanos (2004)提出这种安全投资转移效应。他认为与市场下跌一致,当流动性降低时,投资者进行资产转移。Chordia,Sarkar和Subrahmanyam (2005)指出,这种效应导致投资者在股票和债券之间重新配置财富,由此降低了股票市场流动性。Goyenko和Ukhov(2007)发现债券市场波动性和收益的增加能够显著预测增加的股票市场流动性。

2 股票流动性与宏观经济研究综述

流动性通常被定义为“以较低成本迅速卖出或买入大量资产的能力”,主要是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应用。目前为止,现有的研究更关注于股票市场的微观条件如何影响流动性,但市场微观理论中对于宏观条件如何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研究很少。

现有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研究宏观经济变量对于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及其预测。第二类是研究股票流动性对于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能力。

第一,研究宏观经济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这种研究包括宏观经济变量的选取,股票流动性的测度,以及相互影响。研究者一般将宏观经济,如货币政策、商业周期、金融中介、货币、债券市场等角度研究股票市场流动性。如前所述,Chordia,Sarkar and Subrahmanyam (2005)从货币政策和债券市场角度进行了思考,认为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交易成本降低,从而增加了交易,并使得交易者提升其为头寸融资的能力。Goyenko和Ukhov(2007)也指出货币政策也可能通过股票波动性和利率来影响流动性。Eisfeldt (2004)和Taddei (2007)研究了商业周期对于股票流动性的影响。Amador等(2010)同样分析了货币政策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他们指出很少有理论模型探讨央行政策和股票流动性之间的关系,但存货模型认为存货流动和存货风险影响股票流动性,简言之,存货模型认为当市场参与者能够以较低代价融资并持有资产的风险较低,股票则应该流动性更好;而央行政策能够影响这两者,从而影响股票流动性。Brunnermeier和Pedersen(2009),Sauer(2007)和Adrian和Shin(2007,2008)研究了货币政策和融资流动性,他们则用融资流动性来解释市场流动性的突然下降。其他一些学者则对宏观经济变量是否和如何预测股票流动性进行研究,如Goyenko和Ukhov (2009),Hameed,Kang和Viswanathan(2007)以及Soderberg(2008)。Soderberg(2008)使用VAR模型研究了宏观经济变量变化对于订单驱动的股票市场月度流动性的影响。Goyenko&Ukhov (2009)使用VAR模型研究货币政策对流动性的预测性。Sauer(2007)则对股票流动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进行了研究,认为这种货币政策提供了市场急需的流动性;并分析了中央银行的干预如何刺激股票流动性。第二类是研究股票流动性对于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能力。■等(2010)指出,至少自从二战以来,美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变化就与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向一致性。因此,股票市场流动性是实体经济很好的一个先行指标。他们使用1947至2008年的美国数据,证明了即便控制了资产价格预测,股票市场流动性也包含了实体经济的信息。Beber和Kavajecz (2010)则对订单流中的信息含量进行研究,发现其可以提前三个月预测经济状态。Kaul和Kayacetin (2009)对股票订单流的研究表明,这可以预测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和真实GDP。第三,国内研究相对较少。董合平(2006)则对国内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流动性的研究进行了相对全面研究,他们发现实体经济运行状况的变动对股市变动影响并不显著,而货币政策变量指标M1等对我国股票市场长期收益有显著影响;并且沪深两市对宏观经济因素变动的反应情况比较,沪市更为剧烈;更进一步的研究则基于改进的AR(1)一GARCH(1,1)模型,从收益和收益率波动性两个角度,考察了我国众多宏观经济变量对股市价格行为的影响情况:但结果发现只有固定投资完成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企业景气指数、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四个宏观经济变量,对我国股票市场收益或波动性有显著短期影响。丁焕强和陶永诚(2011)对货币政策和股票流动性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影响市场流动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因素、货币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他们通过VAR分析,发现市场本身的影响是决定流动性的最主要原因,而宏观经济因素和货币政策因素只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宏观经济因素和货币政策因素可以直接和间接影响市场流动性,间接影响通过市场收益率和波动性来实现;货币政策紧缩,市场非流动性增大,流动性减小,货币政策冲击对流动性的影响具有持续性。

3 结论

以上叙述表明对于宏观经济与股票流动性的研究,研究者对不同的宏观经济变量和股票流动性测度基础上,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其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包含有估计经济状态的信息含量。并且股票市场流动性和宏观经济之间通过安全投资转移效应、流动性螺旋效应和投资效应等进行相互影响。今后,应借鉴国内外的相关方法,实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并与国外研究结论相比较,探讨其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市场机理、运行体制等深层次因素。

参考文献:

[1]丁焕强,陶永诚.《货币政策与市场流动性》,《现代管理科学》,2011.1.

[2]董合平.《宏观经济变量对我国股市价格行为影响研究》,硕士论文,

2006.

[3]Soderberg,J.,Do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forecast changes in liquidity?-An out-of-sample study on the order-driven stock markets in Scandinavia,Unpublished Working,Paper,2008.

股票投资宏观分析第2篇

吴彦艳(1978―),女,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150028)。研究方向 :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关键词]宏观经济;股票市场;传导机制;格兰杰检验

宏观经济是通过哪些传导机制来影响股票市场走势?这些传导机制在我国实践检验中表 现得是否有效?倘若政府不通过政策干预股票市场,而是完全依靠宏观经济自身的发展 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二者之间是否又有很好的联动效应?这些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未 来管理层干预股票市场政策的制定。本文基于非政策性传导机制的研究视角 ,通过实证分析来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对于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关系的认识存在不少分歧。综合而言,国内 外学者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存在正相关关系。Thorsten Beck an d Ross Levine (2002)采用动态平行数据的广义矩估计法检验了1976―1998年间40个国家的 股票市场与银行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股票市场和银行都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影 响。[1](189-204)二是认为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存在弱相关或不相关。Binswang er(2000 )认为上世纪80年代美国进入高增长阶段后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紧密关联性已经瓦解。[2](379-387)Mao, Y•J• and Wu, R•F•(2006)的研究表明,澳大利亚在股市低 迷期时 股 指走势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含糊,采用不同宏观经济指标作为经济增长的变量 得到的结论相互抵触。[3](157-163)马进、关伟(2006)运用计量分析方法证明我 国当前股 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存在一定的长期稳定关系,但互相影响的程度较小。[4](71-75)李冻菊(2006) 得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但反过来股票市 场的规模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所起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5](75-80)三是认为股票 市场与宏 观经济存在负相关。Levine(1997)认为股票市场流动性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负作用。 [6](431-439)梁琪、藤建州(2005)实证分析显示我国股市波动与宏观经济相关 关系为负 ,股市中可能存在的“过度”波动对宏观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7](9-19)温军 、赵旭峰 (2007)则认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并没有促进股票市场的繁荣,相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 ,产出的增长对股票市场具有“负的贡献”。[8](90-92)

就国内现有的研究而言,基本上是针对某个阶段我国股市走势与宏观经济二者之间关系的实 证分析,尚无从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将尝试从这一 全新的研究视角,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深入剖析我国宏观经济通过非政策性传导机制对股票市 场产生影响的有效性。

一、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现机制

根据西方理论,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机制实现:

(一)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宏观经济增长时期(Y),上市公司的产品销量会随社会需求持续增长(Q),公司业 绩不断提升(A),从而使得公司更具有投资价值,股票也因此受到投资者的追捧(P) 。相反,倘若经济处于不断下滑的过程中(Y),上市公司的产品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变 坏而出现滞销(Q),业绩会出现下降(A),股价因此下跌(P)。相应的传导机制 :

其中,Y:社会总产出,Q:公司产品销售量,A:公司业绩,P:股票价格。

(二)社会货币量

宏观经济不断繁荣的过程中(Y),国内货币供应量会随社会产品的增多而不断扩大(M );同时,在宏观经济上升的大部分时期,政府都会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居民手中货币量 会不断提高(PM),进入股票市场的资金量增加(MM),会增加对股票的需求(N) ,资金会推动股票价格不断上升(P)。反之,经济出现衰退(Y),国内产品数量下降 ,对应货币供给在一定程度上缩减(M),居民手中货币减少(PM),进入股票市场的 资金量减少(MM),对于股票的需求减弱(N),股价相应下跌(P)。传导机制如下 :

(三)投资者信心

宏观经济处于上升阶段(Y),经济环境的向好能够提升投资者对股票市场上涨的信心(F ),使得潜在投资者转化为实际投资者(R),市场人气旺盛,从而增加股票需求(N ),股价会上升(P)。相反,当宏观经济处于下降阶段(Y),会影响投资者对股票市 场上涨的信心(F),投资者逐渐退出股票市场(R),减少对股票的实际需求(N) ,股价会因此下跌(P)。传导机制可表示为:

二、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一) 变量选择、数据分析及研究步骤

1.变量选择与数据分析。 借鉴国内外相关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见解,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把反映宏观经济对股 票市场传导机制的量化指标确定为以下三个变量,并用实际GDP来反映宏观经济。

(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反映宏观经济;

(2)股票市场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EPS)――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3)股票市场成交金额(GSM)――反映社会货币量;

(4)股票市场开户人数(KHS)――反映投资者信心。

由于官方数据只给了年度GDP的现价累计值和按可比价格计算的累计值的同比增长率,所以 要根据这两个数据来推算每年的实际GDP。我们以1992年作为基期,1992年的实际GDP就是其 名义GDP,根据公布的GDP同比实际增长率依次计算出以后年度的实际累计GDP。样本空间确 定为1992―2007年,采用年度数据。

图1描绘了实际GDP和传导机制变量的走势,对GDP、EPS、GSM和KHS变量取对数值,分别用Ln GDP、LnEPS、LnGSM和LnKHS表示。对数变换的好处是其一阶差分能近似表示变量的变动率, 同时消除数据的异方差,将指数趋势转换为线性趋势。

2.研究步骤。 本文拟采用如下两个步骤实证检验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第一,利用单位 根检验确定时间序列LnGDP、LnEPS、LnGSM和LnKHS的平稳性;第二,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 考察宏观经济(LnGDP)与其对股市的传导机制变量(LnEPS、LnGSM和LnKHS)之间是否存在因 果关系。本文所有检验结果均使用计量分析软件Eviews5.0进行了多次回归分析而得。

(二)实证结果分析

1.平稳性检验。利用单位根检验来确定LnGDP、LnEPS、LnGSM和LnKHS的平稳性,具体 采用ADF(Augment ed Dickey Fuller Test)方法,最优滞后期由AIC准则确定,即选定的滞后期长度应使AIC 的值最小,以保证消除自相关和保持更大的自由度。ADF检验结果如下:

由ADF检验结果表明LnGDP、LnEPS、LnGSM和LnKHS的一阶差分具有平稳性,均 是I(1)型,因此,可以考察它们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

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为了阐明宏观经济(LnGDP)对股票市场传导机制(LnEPS、LnGSM和LnKHS)是否有效,有必 要对LnGDP、LnEPS、LnGSM和LnKHS四个变量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首先,检验LnGDP是否 为引起LnEPS变动的Granger原因的过程。原假设:“LnGDP不是引起LnEPS变化的Granger原 因”,对下列两个回归模型进行估计:

有限制回归:LnEPSt=∑[DD(]m[]i=1[DD)]αiLnEPSt-i+εi[JY](2)

计算F统计值:F=(N-k)[SX(](ESSR-ESSUR)[]q(ESSUR)[SX)][JY](3)

其中,ESSR和ESSUR分别为有限制条件回归和无限制条件回归的残差平方和;N是观 测个数;k是无限制条件回归的估计参数个数;q是参数限制条件个数。这个统计量服从F(q , N-k)分布。根据各自的F统计值,检验系数β1,β2,…,βm是否同时显著地不为0 。若显著不为0,则拒绝“LnEPS不是引起LnGDP变化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

然后,检验LnGDP是否为引起LnGSM和LnKHS变化的原因的过程。即用LnGSM 和LnKHS分别交换 LnEPS做上述同样的回归。通过检验,得到下面关于宏观经济(LnGDP)对股票市场传导机制 (LnEPS、LnGSM和LnKHS)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滞后期是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来 确定。

表2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零假设滞后期F统计量概率 结论 LnGDP不是引起LnEPS变化的Granger原因22.757020.11642接受H0LnEPS不是引起LnGDP变化的Granger原因20.715470.51480接受H0LnGDP不是引起LnGSM变化的Granger原因23.490040.07551接受H0 LnGSM不是引起LnGDP变化的Granger原因21.090350.37669接受H0 LnGDP不是引起LnKHS变化的Granger原因23.106860.13295接受H0 LnKHS不是引起LnGDP变化的Granger原因22.323030.15366接受H0

由表2可以看出,检验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了“LnGDP不是引起LnEPS、LnGSM和LnKH S变化的Granger原因”的零假设,即宏观经济(LnGDP)对股票市场的传导机制(LnEPS、Ln GSM和LnKHS)均不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这说明宏观经济没能通过传导机制有效的影 响股票市场,即在我国宏观经济对于股票市场的传导效应是失效的。

以上实证检验表明,理论上存在的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的非政策性传导机制在我国 的实际表现却是失效的。下面揭示我国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影响的传导 机制失效的内在原因。

三、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的传导效应失效原因剖析

(一)上市公司缺乏宏观经济代表性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成立初期的初衷是为了帮扶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因而最初上市的一些 公司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而各行业龙头企业的上市却被一推再推或干脆到国外上市 ,这也直接导致了一段时期以来上市公司业绩对于宏观经济的代表性差,不能真实的反映我 国宏观经济增长。通过图2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市场中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数量 较多,且亏损比例从1992―2005年成逐年增加的态势;另一方面,亏损企业长期驻留在市场 内部直接拖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在1992―2001年期间在逐年 下滑;其中,2001年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只有1992年的32.46%和22.55%。虽然 从 2002年开始有所好转,但是直到2006年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仍大幅落后于1992 年水平,而这与我国宏观经济十几年来8%以上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的背离。因此,上市公司 盈利能力不能准确反映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

(二)股票市场与银行体系的隔离阻碍股市货币量的有效增长

我国货币和准货币(M2)自1992―2007年以来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但是股票市场的成交金 额在2006年之前一直没有明显增长,甚至在2001―2005期间成交金额还出现了明显萎缩(参 看图3)。虽然从1992年以来我国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数量在逐年增加,且社会资金量也在 逐渐放大,但是股票市场的成交金额只在1996―1997、1999―2000和2006―2007三个时期 出现了阶段性增长。总体而言,我国股票市场成交金额与社会货币量背离明显,股票市场没 有分享到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货币量增加。剖析原因,我们认为社会货币量主要滞留在银行 体系内部,而流入到股票市场的货币量相对较少(参看图4)。从1992―2007年,金融机 构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与社会货币量的同期增长速度基本保持一致。出于对改革所带来的诸 多不确定性的担心,预期子女教育、医疗、养老和住房消费等支出的增加,以及证券 投资观念的匮乏,使得人们更愿意将货币存入银行。同时,我国现有分业经 营的金融体制隔离了银行体系与股票市场,因此导致银行储蓄存款的大幅度增长,但同期进 入股票市场的货币量却没有增加。

(三) 信息不对称影响投资者信心

虽然投资者对我们国家宏观经济增长信心十足,但是由于股票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中小投资者在与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博弈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影响其参与股票 市场的积极性。同时出于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准确性、市场监管有效性、惩处及时性以及证 券中介机构责任心的担忧,投资者对于进入股票市场仍然显得缺乏信心。这也体现在一直以 来进入我国股票市场的长期资金明显不足,而股市是长期投资市场,入市资金应该以长期资 金为主。在成熟股票市场中,长期资金所占比例一般高达90%,但在我国股票市场中,长期 资金占入市资金的比例不足40%(王国刚,2005)。[9](31-37)长期资金的不足一 方面会影 响股票市场走势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短期的频繁操作会加剧股市的波动,从而进一步影响 投资者的信心。[10](95-98)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是:1992―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没有通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 绩、社会货币量和投资者信心三种传导机制对股票市场产生有效的影响。在我国,股票市场 与宏观经济之间还存在着阻碍传导机制发挥效应的不利因素:第一,股票市场中具有可持续 发展能力的上市公司比例较少,市场整体业绩不能代表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由于我 国现有的金融体制隔离了银行体系与股票市场,使得社会货币量一直以来滞留在银行体系内 部;并且,预期改革所带来的未来支出增加,以及缺乏一定的投资知识使得人们投资股票意 愿不强。第三,由于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准确性、市场监管有效性、惩处及时性以及证券中 介机构责任心的担忧,投资者对于进入股票市场仍然显得缺乏信心。

为了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发挥其宏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未来管理层应该努 力消除上述不利因素,恢复传导机制的作用。首先,应该积极鼓励优质公司在A股市场上市 ,在推动优质海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的同时,积极引进外国优质公司来境内上市,并大力推 进亏损公司退出机制,清除市场中已无发展能力的公司,从而提高我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 整体质量。其次,加快我国金融机构的改革,提倡金融混业经营以促进社会资金在银行和股 市间的合理流动,拓宽股票市场货币量的进入渠道。同时,加强对公众投资理财的引导和 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理财意识,提升股票市场的参与度。最后,调整政府角色,减少政府 对股票市场的直接干预,建立和健全股票市场的规章、制度,增强股票市场的透明化、公开 化,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股票市场的监管,创建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稳定投资者的信 心;并且,改善股市结构,培育机构投资者,把理性投资者培养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减少 股市的投机行为。

主要参考文献:

[1]Thorsten Beck and Ross Levine. “Development and Efficiency of the F inancialSector and Links with Trust: Cross-Country Evidence” [J],Economic Developmen t and Cultural Change,2002(51).

[2]Binswanger,M. “Stock returns and real activity:is there still a c onnection?” [J],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2000(10) .

[3]Mao,Y•J• and Wu,R•F•. “Does Stock Market Still Act as Signalto Changes in Real Activity?: Evidence from Australia (forthcoming) ”[J],Eco nomic Papers,2006(7).

[4]马 进,关 伟.我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 06(8).

[5] 李冻菊.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6(9).

[6]Levine Ross.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J],Jou 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 (71).

[7]梁 琪,藤建州.股票市场、银行与经济增长:中国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 05(10).

[8] 温 军,赵旭峰.我国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统计与决策 ,2007(20).

[9] 王国刚.中国股票市场:2004年回顾与2005年展望[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 5(4).

[10]况 欢.反身性理论与股市价格运动趋势[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9).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Macro-economy on the Stock Market in China

――An Perspective on the Non-polic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Ding Zhiqing1Wu Yanyan2Abstract: Theoretically, macro-economy has impact on the stoc k market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reby creating linkage effects. I s the macro-economical impact on the stock market actu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d escription of the theory since Chinese stock market was established in the 1990s ?Th is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non-polic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w e make the empirical study on macro-economic influence on the stock market (1992 -2007) in china from a new angle, and then reveal the causes.

Key words: Macro-economy; Stock Market; Transmission Mechanism;Granger Causality Test

股票投资宏观分析第3篇

股票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产生的目的是为企业获得融资,使企业获得充足的资金,以促进宏观经济更好的发展。自从1976年罗斯提出APT理论以来,宏观经济变量与风险一起成为了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使得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有了理论依据。从此,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影响关系就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股票市场的发展壮大不仅增强了资本市场的活动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将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对各个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再由宏观经济变量反作用于股票市场而起到循环作用。而政府采取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也是基于这样的作用机制来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进行调节。因而,在目前情况下对我国的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变量是否存在关联性进行深入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世界上所有的新兴证券市场都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宏观调控的干预,中国股票市场作为一个发展仅有二十余年的新市场,更是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但是,国家对股票市场的宏观调控不能盲目的进行,要实行有效的调控措施,对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的关系必须有明确的了解。由于宏观经济变量众多,且与股票市场的关系也各不相同,因此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本文以实证的方式,通过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建立模型来研究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以及存在怎样的关联性。

二、文献回顾

Chen等(1986)在APT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他们研究发现宏观经济变量通过影响贴现率成为股市风险因素之一,还发现宏观经济变量和股票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Grange(r1981)提出了协整分析理论,为检验宏观经济变量与股市的关联性提供了的另一种方法。Fama(1990)用多因素模型证实了美国经济中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率对股市收益率有显著的影响,并指出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是通过影响实体经济增长来对股市产生作用的。Benranke和Kuttne(2004)利用VAR方法,考察了未预期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有影响,但货币政策的变动只能解释部分股票价格的变动。钟小强(2008)利用VAR模型和协整理论对于货币政策对股市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股指和货币供应量、利率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同时货币供应量是股指的格兰杰原因,利率不是股指的格兰杰原因;相对于利率,货币供应量对股市的影响更大。

孙云玉(2009)采用2000—2007年的数据分析中国股市价格波动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股市价格对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影响程度不同,M1对股市价格影响最大,但反过来股市价格则对M0影响最大,对M1仅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关联性的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本文将以股票定价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和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的影响这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理论分析,为实证分析提出相关的理论假设奠定基础。

(一)股票定价理论

作为资本市场理论的核心内容,股票定价理论经历了从传统理论向现论转变的过程。传统股票定价理论主要指稳固基础理论,其基本思想是,股票具有内在价值,它是股票价格稳固的基点,股票价格决定于内在价值。股票价格总是围绕其内在价值而上下波动的,当股票市价高于其内在价值时,就出现卖出机会,反之亦然。传统的定价理论着重于价值发现功能,即从企业角度入手考察股票价格决定因素。

现代定价理论则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更多地考虑到投资者的现实情况,即投资者往往不是投资于一种股票,而是投资于由多种股票形成的组合。现代股票定价理论的代表人物Markowitz在1952年发表了《证券组合的选择》一文,他根据统计学上的均值、方差和协方差等指标,将单个股票和股票组合的收益和风险进行量化,将复杂的投资决策问题简化为收益-风险(期望值-方差)的二维问题,给出了投资者如何通过建立有效边界,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最优投资组合,以实现投资效用最大化的一整套理论,即现代证券组合理论。

(二)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

股价的波动取决于预期的未来现金流的波动性、未来贴现因子的波动性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而未来现金流、贴现因子直接受企业层面实体因素的影响,如企业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营运杠杆、管理水平等;企业的实体因素又受行业因素、宏观经济基础变量(如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实际利率、汇率与进出口等)及宏观调控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影响。因此,股价的变动因素取决于上述经济实体变量及相关政策变量,股指的变化也应由这些变量的变化所决定。如图1所示所有因素都是通过作用于供求关系而影响股票价格。图1

(三)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的影响

股票市场作为一种日益重要的投资方式,其在筹集资金、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优化资源配置这三方面对宏观经济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消费、投资、货币政策和汇率等渠道来产生作用的:(1)股票价格一般被认为是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具有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股票市场对GDP的作用主要通过股票市场的消费和投资两个渠道来推动。(2)股市市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股市价格波动改变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从而对货币供应带来冲击,并推动货币供应的存量和结构发生相应变化。(3)股票市场对汇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股价上升还将增加国内投资者的财富,增加货币需求,推动国内利率的上升,而国内利率的上升还将进一步刺激资本流入,使本币升值,汇率上升。

(四)研究假设

综合已有的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关系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并且是复杂的、不确定的。具体到我国的经济来说,这种影响也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是由于影响机制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与我国股票市场的自身发展特点密切相关。本文关于宏观经济变量和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关联性实证分析的理论假设如下:

假设1: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正相关消费、投资和进出口都是总产出的组成部分,它们增加表明国内总需求增加,并决定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公司利润也随之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任何增加,都会影响国内公司现金流同方向变化。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股票价格也会同方向变化。因此,股市表现和国内市场总值,甚至和消费、投资、进出口之间应存在正向关系。

假设2: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成负相关通常认为实际通货膨胀率和非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之间就会存在一种反向关系。如果通货膨胀使产品售价上升,导致公司利润增加,从而使公司现金流增加且这种增加是同步的,上述关系可能不再成立。因此,通货膨胀和股票价格存在一种不十分确定的负相关关系。

假设3: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和利率正相关一般假设名义利率和价值模型的无风险利率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因此名义利率的变化将会使资产价格向相反方向运动。因为利率降低一般使投资者要求贴现率下降,在预期股利不变的条件下,股票的内在价值将会上升。

假设4: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和货币供应量关系不确定从长期来看,股市上涨根本动力应该是经济增长和企业营利能力的增强。但在短期内,资金是股市的物质基础,资金的流入流出是造成股市涨跌的直接因素。当货币供应增加超过民众因经济增长及支付习惯和制度等变动引起的需求增加时,市场利率会下降,就会存在部分资金流入股票市场,从而提高股市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当股市扩容有限时,股价将上涨。可见,货币变动领先于股价变动,且两者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但同时货币供给增长会刺激经济增长,会使企业现金流增加,从而提高股票价格。可是货币供给增加有可能导致流通中的货币过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通货膨胀,从而使资产价格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样,股价指数和货币供给应该反向变化。综上所述,货币供给和股票价格变动方向更应该由经验证据来决定。

四、宏观经济变量与中国股票市场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的关联性进行考察,主要遵循如下步骤:首先进行数据来源和变量的选择,之后进行单位根检验,并以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构造VAR模型进行结构分析,最后从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角度来进一步验证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1998年1月至2009年9月的月度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实证分析,数据均来源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大智慧系统软件、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官方网站。由于月度数据会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因此,为了消除季节因素的影响,本文用X-n的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调整,得到剔除季节因素的数据。

(二)变量定义

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SZ)作为股市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由于是年度数据,很难得到月度数据,故在实证分析中我们将采用工业增加值(GYZJZ)来代替GDP;货币供应量本文采用M2来反映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用某一具有代表性的物价指数比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反映通胀情况;利率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中间目标之一,本文选用的是实际贷款利率并选6个月贷款利率作为短期利率的代表,以5年期贷款利率作为长期利率的代表;汇率本文选用外汇储备(WHCB)作为汇率指标。

(三)实证检验

大部分有关宏观经济的模型,都是利用经济理论来建立变量之间关系的联立方程模型。但是,经济理论通常并不足以对变量之间的动态联系提供一个严密的说明,而且内生变量既可以出现在等式的左端又可以出现在等式的右端,这使得估计和推断更加复杂。为解决这些问题,产生了一种用非结构性方法来建立各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模型,就是本章所采用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通常用于相关时间序列系统的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对宏观经济变量这一时间序列的相关分析具有较好的预测和解释能力。由于宏观经济中包含有许多的变量,无法明确的知道每一个变量是如何影响股票市场的,故本文将他们拆分开来进行研究。1.GDP、投资、储蓄、消费、对外贸易与股票市场关联性的研究。本节选取的宏观经济变量有工业增加值(GYZJZ)、储蓄额(CXE)、社会消费总额(SHXFE)、固定资产投资(GDZCWCE)、进出口额(JCKE)。

(1)单位根检验。由于Johansen协整检验,以及VAR模型的构建是要求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故本文要对所选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选取的检验方法是ADF检验。由表1可知,我们所选取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

(2)VAR模型的建立。建立VAR模型前也要先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本文参考了LR(极大似然比值)、SC值、AIC值,结合实际情况,选取滞后一阶的VAR模型。由运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上证综指拟合的方程拟合优度为0.90,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89,说明模型拟合的还算是比较成功的。得到上证综指与宏观经济变量的数学公式:SZ=0.85*SZ(-1)-0.005*CXE(-1)+0.02*GDZCWCE(-1)-0.23*GYZJZ(-1)+0.44*JCKE(-1)+0.15*SHIXFZE(-1)+25.53由上述公式我们可以看到,上证综指与自身前一期的指数成正向变化,与固定资产完成额、进出口额、社会消费总额的前一期值成正向变化。固定资产完成额的增加,表明实业投资的增加,实业投资与股票市场投资是相互促进的,实业投资的增加必然会带动股票市场的发展。进出口的增加,则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的利润增加,同时使得企业的股票价格上扬。而消费的增加,一方面使得企业的销售增加,另一方面消费还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两方面的作用都将有利于股票市场的发展,体现在股票价格的上扬上。上证综指与工业增加值的前一期变化成反向变化,在本期的关系中也是负向相关,这与我们前期理论分析结论有些出入,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本文用工业增加值来替代GDP,替代性可能不够。第二,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轨道与国外的股票市场很不一致。我国股票市场起步较晚,起步原因较特殊,而且还有中国股市自身特有的特点,这使得我国的股票市场的有效性不是很强,导致股票价格会经常出现异常性的波动。

(3)Johansen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是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我们依然选用特征根检验法对上述模型进行了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这几个变量之间存在三个协整关系见表2:这说明上证综指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是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的。同时也说明了宏观经济变量之间也是存在着长期的相互关系的。这从另一方面为我们前面的理论假设中提到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相互传导影响股市提供了实证支持。协整方程式如下:SZ=1.49CXE+2.90GDZCWCE-5.38GYZJZ+12.97JCKE-2.005SHXFZE从上述公式中得出,长期储蓄额的增加,使得货币供给增加,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让股市资金充足,促使股价上升,因此股价与储蓄额是正向波动的,这和我们前面的理论假设是一致的。固定资产投资长期的增加,意味着社会大环境的良好发展,增强股票投资者的信心,从而给股票市场良好的信号,使得股票价格上涨,这也和我们前面的理论假设是一致的。进出口额的增加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同时也表明国家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这至少对外贸企业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外贸企业的发展,也会带动其他的提供原料和销售的上下游的企业的发展。企业基本面发展良好,反映在企业股票上,促使股票价格上升。但我们也可以看到社会消费的增加会使股票价格下降。其可能原因为,消费的过快增加会使物价上涨过快,产生一定的通货膨胀和投资心理恐慌,从而对股市产生不利影响。

(4)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上述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见表3。由表3可知:工业增加值可以单向格兰杰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化,社会消费总额的变化也可以单向格兰杰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化。同时,上证综指可以单向格兰杰引起进出口额的变化。固定资产完成额和进出口额与上证综指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说明上证综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是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不仅宏观经济变量会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化,而且上证综指也会反作用于宏观经济变量。最终我们可以发现,这五个变量可以同时格兰杰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化,这与我们前面的理论假定相吻合,即宏观经济变量可以通过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来共同对股票市场产生作用。

2.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与股票市场关联性的研究。

货币政策指标、财政政策指标和汇率是代表宏观经济政策的传统指标,建立它们与股票市场的计量模型并进行分析,可以更详细的了解宏观经济政策与股票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本小节选取的宏观经济变量有货币供给(M2)、财政收入(CZSR)、财政支出(CZZC)、外汇储备(WHCB)等。

(1)单位根检验。由表4可知,上述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说明这些数据是符合我们进行协整检验的要求的。

(2)VAR模型的建立。建立VAR模型前,要先确定滞后阶数。这里还是采用LR似然比和SC值、AIC值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选取一个较合理的滞后阶数。这里我们选取滞后一阶的方式来构建VAR模型。其方程式为:SZ=0.8352SZ(-1)+0.006CZSR(-1)+0.048CZZC(-1)-0.317WHCB(-1)+0.0169M2(-1)-2310.5由上面的公式我们也可以发现,上证综指仍旧受自身前一期的影响。同时,短期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变化均会引起上证综指正向的变化。但从长期来看,财政收入的过多增加可能会不利于股市的发展,这和财政收入的来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和国债,税收的增加,加重了企业和投资者的负担,减少了资金供给,长此以往,对资本市场将产生不利影响。M2将引起上证综指的同向变化,这和我们前面关于货币供给量的理论假设是一致的。货币政策的预期效应、资产组合效应和内在价值增长效应都体现了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将引起上证综指的正向变化。短期外汇储备将引起股票市场反方向的变化。外汇储备虽然有利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但是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量已经过量,故而它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这也和我们的理论是基本一致的。

(3)Johansen协整检验。对上述VAR模型进行协整检验,发现上述的模型中存在着协整关系。这说明了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我们将上证综指的协整方程式列出,详细地分析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SZ=-1.24CZSR+4.03CZZC+2.17M2-26.74WHCB由上面的协整方程式,我们可以得到变量间的长期关系,和我们分析VAR模型时提到的一样,财政收入的系数在长期协整关系式中变为负数,即财政收入的增加,长期而言是不利于股市的。其余的变量的系数都没有改变正负。这说明,在长期中,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符合我们的理论假设的。

(4)格兰杰因果检验。我们需要分析这几个宏观经济变量与股价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我们要对它们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我们从表5中可以看出,外汇储备的格兰杰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动。而且,这些变量还能同时格兰杰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动,说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不但可以单方面影响股票市场,而且可以综合起来对股票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表5格兰杰因果检验同时我们也看到,上证综指不能格兰杰引起财政政策变量的变化,不能格兰杰引起货币供给量和汇率的变化。反过来看这也说明了就中国股市而言,汇率与股市是汇率导向模型的传导机制。股票导向的传导机制,在中国还没有成熟的条件形成,股票市场对汇率的影响作用还没有发挥作用。股票市场不能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这也和我国的实际国情有关,一般认为货币供给量是受中央控制来调节宏观经济的。

股票投资宏观分析第4篇

[关键词]中国;股票价格;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4-0037-03

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有的时期股票价格高,有的时期股票价格低;不同的股票在同一个时期,其价格也是不一样的,有的股票价格高,有的股票价格低。股票的价格与一般的物质商品不同,它有着特殊的决定和影响因素。总的来看,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包括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个方面。

投资股票是有风险的,其风险表现为股票价格的波动。股票的风险可分为两部分:一是非系统性的因素,即由企业自身的原因、个别价值波动引起的,与整个股票市场的价格不存在系统的全面联系,而只对个别或少数股票的收益产生影响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公司基本面等微观因素方面;二是系统性因素,是上市公司自身特点之外的引起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这种因素以共同的方式对所有股票的收益产生影响,不能通过多样化投资而分散,主要表现在宏观因素。

一、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宏观因素分析

宏观因素是对整个国家方方面面产生影响的因素,从证券市场的角度看,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政策因素、宏观市场因素以及其他的宏观因素。

(一)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宏观经济因素从不同的方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公司的经营状况及股票的获利能力,从不同的侧面影响居民收入和心理预期,从而对股票的价格产生很大的影响。宏观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周期、通货变动、国际贸易、国际收支等四个方面。

1.经济周期。经济周期表现为经济扩张和经济收缩的交替出现,在经济运行的不同阶段,股市也会随之发生不同的波动,成为决定股价长期走势的最重要因素。当未来经济前景良好时,股市大致领先经济活动,股价提前上升,而当经济前景不佳时,股价则提前下降。一些国外的研究证实了股票价格的确与其所处国家的经济运行周期有强烈的正相关关系。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的时间虽然还非常短,但已经有一些研究证实了股票价格变化与经济周期变化的正相关关系。

2.通货膨胀变动。通货膨胀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总的来看,通货膨胀会影响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会改变人们对物价上涨的预期,会影响到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的长期发展带来不良影响。通货膨胀过高,尽管从短期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繁荣,使就业增加,证券市场会出现繁荣的景象,但是,从长期来看,过高的股票价格会下跌,证券市场仍会陷入低迷。

3.国际贸易。贸易出口大于进口会对国内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股价随之上升。相反,股价则下跌。从我国的股市发展来看,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增长大幅下降,直接对我国股票市场相关行业和上市公司产生负面影响,股市严重受挫,陷入萧条。而欧美国家产品借机抢滩国际市场,经济出现繁荣,从而带动其证券市场大幅上扬。

4.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差额会通过影响一国国内资金供应量,从而对股价产生间接影响。如果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保持顺差,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国内资金供应量相应增加,则会导致可用于购买股票的资金增加,促使股价上升。但长期较大规模的顺差,则会造成外汇储备过多,政府为收购外汇而抛售本币,致使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加,也会影响股价。

(二)宏观经济政策因素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因素是指国家针对经济领域出台的政策法规条例等因素,它影响着宏观经济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因素、财政政策因素、监管政策因素等三方面。

1.货币政策因素。货币政策的松紧直接关系到证券市场资金量的多少。在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对股价形成向下压力,而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货币供给增加和利率下调,使股价水平趋于上升。货币政策的作用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体现和落实的,我国中央银行具体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中央银行外汇操作、公开市场业务、汇率、中央银行贷款等。现将主要六种货币政策影响因素分析如下:(1)货币供应量。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一方面可以缓解各投资主体的资金紧张,使得那些参与证券市场投资的企业和个人增加投资规模,使证券市场资金量扩大和交易量上升,这就能够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增加企业未来的收益,将推动证券价格的上扬。另一方面,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意味着国家将实行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股市收益增加,从而使股价攀升。另外,通货膨胀也使人们为了保值而购买证券,从而推动证券价格上扬;反之,当减少货币供给量时,证券市场的资金减少,股价回落,这又使人们对购买证券保值的欲望降低,从而使证券市场价格呈回落的趋势。(2)利率。利率对股市的影响是十分直接的,利率的变动会改变证券投资的机会成本和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本,进而影响公司的财务费用等,从而导致证券市场的波动。利率下调,可以降低货币的持有成本、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从而增加流通中的现金流和企业的贴现率,导致股价上升。(3)再贴现政策因素。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用持有的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融资所作的政策规定,一般包括再贴现率的确定和再贴现的资格条件。再贴现率是短期性地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进而影响后者对社会的信用量,调节货币的总供给。(4)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因素。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在货币乘数作用下,调整货币供应量,影响社会需求,进而影响股市的资金供给和股价。(5)公开市场业务因素。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公开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其不仅会影响市场资金的供求,而且会影响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从而影响证券市场。从我国来看,由于现阶段可供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工具有限,只以短期国债为交易工具,限制了其对股市的影响,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其影响会逐渐增强。(6)汇率因素。一般来讲,国家的经济越开放、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高,证券市场受汇率的影响越大;反之则越小。当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时,本国的产品竞争力提高,出口型企业将收益,这类企业的证券价格将上升;相反,进口型的企业成本将增加,竞争力下降,证券价格下跌。汇率的变动还将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动,进而影响本国证券市场的资金供应。另外,当政府为维持汇率的稳定而干预汇市,可能动用外汇储备,买卖外汇及国债,从而增减本币的供应量,使得证券市场价格产生波动。

2.财政政策因素。一国的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制度等手段,来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平衡、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收入的公平分配的。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会对社会经济运行产生巨大影响,还将对证券市场交易产生重大影响。现将主要三种财政政策因素分析如下:(1)国家预算。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可扩大社会总需求,刺激投资,扩大就业,改善上市公司业绩,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投资者信心,促使证券价格上升;反之,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会使过热的经济受到抑制,促使证券价格下跌。从我国的实践来看,为克服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我国实行积极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投资,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基础设施建设类上市公司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受益,其股价大幅上升。(2)税收。税收能够调节企业利润水平和居民收入,如公司税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盈利,并进一步影响公司未来的成长潜力,个人所得税直接影响居民个人的实际收入,进而影响证券市场的供求状况,证券交易税直接关系到证券交易的成本。(3)国债。国债同时可以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量。一般来说,国债的发行会导致债券价格的下跌并导致社会货币流通量的减少,致使股市下跌。在国债总量不变情况下,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有某种程度的关联性,两个市场会呈反方向变化,即债券市场上升,股票市场就会下降;反之,债券市场下跌,股票市场就会上扬。

3.监管政策因素。管理层对股市的监管政策对我国股市的中短期走势具有极大的影响。一方面,证券市场管理层直接出台的政策能直接影响股市的走势。例如,1994年7月底,由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经济收缩,股市持续低迷,证监会推出包括限制新股上市及讨论扩大资金入市范围的三大政策,刺激沪市从333点经过两个多月,达到当年最高点1052点。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管理层还通过另外两种途径来传达政策导向的信息:一是通过控制股票的上市节奏;二是政府通过官方媒体直接发表对证券市场的看法。股票发行和上市节奏本身并不带有政策性质,但是由于管理层长期以来一直将股票发行节奏当作平抑股市波动过大的重要调控手段,导致投资者往往把股票的发行节奏当作管理层对市场政策导向的一种信号来看待。管理层在媒体上发表对证券市场的评论往往也能鲜明地体现政府下一步的政策导向,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往往比一般政策的出台更明显。

(三)宏观市场因素分析

市场是反映股票供求的环境,其使股票供求相等,最终形成股票价格,因此市场的供求、市场操纵等都会影响到股价,以下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市场供求影响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股价的中短期走势。从经济学角度看,股价主要由股市本身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即由股票的总量和股市资金总量决定。扩容是迅速扩大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扩容意味着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发行市场筹集更多资金,因而都需要吸收相对应的资金量。可以说,每一次扩容都会使股价下跌,股市低迷。

2.市场操纵主要是投资者通过买卖操作来影响证券市场价格。我国某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资格线、或为了逃避上述惩罚,纷纷进行业绩造假,操纵股市,左右股市价格。某些所谓的股市“庄家”,也经常采取非理性操作,使股价严重偏离投资价值,加剧市场投机气氛。

(四)其他宏观因素分析

其他因素是指非经济、非市场的因素,包括政治因素、战争因素等两个方面,下面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1.政治因素。国际国内的政局稳定与否,会直接影响证券市场价格波动和资金数量的变化,政治事件的发生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对股市的影响是巨大的,常常会导致证券市场发生恐慌性抛盘导致股价的暴跌,如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引发了美国股市的大跌甚至波及到其他国家股市。

2.战争因素。战争会引起物资商品的短缺,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上市公司业绩受挫,发生战争时,投资者会相应抛售股票,换取货币和实物,从而导致股市下跌,当战争结束时,投资者又会恢复信心,购买跌幅较深并有希望率先恢复的股票,整个证券市场将逐渐恢复生机。

二、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微观因素分析

微观因素,也就是公司的自身因素,也是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重要因素。我们从盈利能力、资产规模、现金流量能力、可持续成长能力、公司的治理状况等五个方面来分析微观因素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1.盈利能力。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总资产回报率、净资产回报率和销售利润率等。盈利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经营的主要目的。所以盈利能力的变化会直接反映在股价的波动上面,是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资产规模。一般来讲,公司规模关系到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也关系到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相比较而言,大公司经营较稳定,更具有竞争力。但是不断扩大的规模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管理难度增加等。另外,公司规模不同,数量相同的进入股市的资金量对其股价的影响也不同。总之,公司的规模是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3.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反映公司经营状况是否良好、债务偿还能力是否足够、支付股东现金股利是否充足的一类重要指标,主要有销售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每股现金流量、主营业务现金比率等。一般来说,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越好,债务偿还能力和支付股东现金股利能力越强,公司股价越可能上升。

4.可持续成长能力。只有不断地成长,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要求。停滞不前的企业最终会陷入破产的命运。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也就意味着将来有较高的预期回报,因此会使股票价格升高。公司的成长性越好,未来盈利能力就会越强,相应地,股票的内在价值就会越大,股价上升的可能性就越大。公司成长能力主要指标有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每股权益变化率。

5.公司的治理状况。公司的治理状况对公司股票的价格有较大影响。相对于发达股票市场,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设计较为复杂,根据股票持有人的属性,股票分为国家股、法人股、流通A股、H股等等,其中国家股的持有者是中央、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国有企业,法人股则是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以企业法人身份持有的股;A股是在沪深A股市场流通的股票,H股是在香港市场上流通的股票。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反映了政府对于公司的干预程度和公司的治理机制,因此会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也就会影响股票的价格。例如,有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与国家股比例显著负相关,与法人股比例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公司股票中国家股所占比例越大,公司股票的价格越低;公司股票中法人股所占比例越大,公司股票价格越高。

总的来说,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可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宏观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政策因素、宏观市场因素和其他宏观因素;微观因素方面主要包括盈利能力、资产规模、现金流量、可持续成长能力和公司治理状况等几个方面的因素。通过研究看出: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因素繁多,影响也错综复杂,并且其影响是根本性的,覆盖面广且持续时间长;微观因素是影响单个公司股票价格表现的重要因素,而且其影响也最为直接和明显。

参考文献:

[1]许冰,倪乐央.中国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关系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5).

[2]刚猛,陈金贤.中国股票收益与实际经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2003,(9).

[3]陈信元,张田余,陈冬华.预期股票收益的横截面多因素分析――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01(6).

[4]陆静,孟卫东,廖刚.上市公司会计盈利、现金流量与股票价格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2,(5).

股票投资宏观分析第5篇

股票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产生的目的是为企业获得融资,使企业获得充足的资金,以促进宏观经济更好的发展。自从1976年罗斯提出APT理论以来,宏观经济变量与风险一起成为了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使得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有了理论依据。从此,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影响关系就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股票市场的发展壮大不仅增强了资本市场的活动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将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对各个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再由宏观经济变量反作用于股票市场而起到循环作用。而政府采取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也是基于这样的作用机制来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进行调节。因而,在目前情况下对我国的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变量是否存在关联性进行深入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世界上所有的新兴证券市场都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宏观调控的干预,中国股票市场作为一个发展仅有二十余年的新市场,更是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但是,国家对股票市场的宏观调控不能盲目的进行,要实行有效的调控措施,对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的关系必须有明确的了解。由于宏观经济变量众多,且与股票市场的关系也各不相同,因此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本文以实证的方式,通过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建立模型来研究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以及存在怎样的关联性。

二、文献回顾

Chen等(1986)在APT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他们研究发现宏观经济变量通过影响贴现率成为股市风险因素之一,还发现宏观经济变量和股票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Grange(r1981)提出了协整分析理论,为检验宏观经济变量与股市的关联性提供了的另一种方法。Fama(1990)用多因素模型证实了美国经济中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率对股市收益率有显著的影响,并指出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是通过影响实体经济增长来对股市产生作用的。Benranke和Kuttne(2004)利用VAR方法,考察了未预期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有影响,但货币政策的变动只能解释部分股票价格的变动。钟小强(2008)利用VAR模型和协整理论对于货币政策对股市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股指和货币供应量、利率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同时货币供应量是股指的格兰杰原因,利率不是股指的格兰杰原因;相对于利率,货币供应量对股市的影响更大。孙云玉(2009)采用2000—2007年的数据分析中国股市价格波动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股市价格对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影响程度不同,M1对股市价格影响最大,但反过来股市价格则对M0影响最大,对M1仅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三、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关联性的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本文将以股票定价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和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的影响这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理论分析,为实证分析提出相关的理论假设奠定基础。

(一)股票定价理论

作为资本市场理论的核心内容,股票定价理论经历了从传统理论向现论转变的过程。传统股票定价理论主要指稳固基础理论,其基本思想是,股票具有内在价值,它是股票价格稳固的基点,股票价格决定于内在价值。股票价格总是围绕其内在价值而上下波动的,当股票市价高于其内在价值时,就出现卖出机会,反之亦然。传统的定价理论着重于价值发现功能,即从企业角度入手考察股票价格决定因素。现代定价理论则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更多地考虑到投资者的现实情况,即投资者往往不是投资于一种股票,而是投资于由多种股票形成的组合。现代股票定价理论的代表人物Markowitz在1952年发表了《证券组合的选择》一文,他根据统计学上的均值、方差和协方差等指标,将单个股票和股票组合的收益和风险进行量化,将复杂的投资决策问题简化为收益-风险(期望值-方差)的二维问题,给出了投资者如何通过建立有效边界,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最优投资组合,以实现投资效用最大化的一整套理论,即现代证券组合理论。

(二)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

股价的波动取决于预期的未来现金流的波动性、未来贴现因子的波动性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而未来现金流、贴现因子直接受企业层面实体因素的影响,如企业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营运杠杆、管理水平等;企业的实体因素又受行业因素、宏观经济基础变量(如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实际利率、汇率与进出口等)及宏观调控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影响。因此,股价的变动因素取决于上述经济实体变量及相关政策变量,股指的变化也应由这些变量的变化所决定。如图1所示所有因素都是通过作用于供求关系而影响股票价格。

(三)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的影响

股票市场作为一种日益重要的投资方式,其在筹集资金、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优化资源配置这三方面对宏观经济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消费、投资、货币政策和汇率等渠道来产生作用的:(1)股票价格一般被认为是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具有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股票市场对GDP的作用主要通过股票市场的消费和投资两个渠道来推动。(2)股市市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股市价格波动改变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从而对货币供应带来冲击,并推动货币供应的存量和结构发生相应变化。(3)股票市场对汇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股价上升还将增加国内投资者的财富,增加货币需求,推动国内利率的上升,而国内利率的上升还将进一步刺激资本流入,使本币升值,汇率上升。

(四)研究假设

综合已有的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关系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并且是复杂的、不确定的。具体到我国的经济来说,这种影响也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是由于影响机制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与我国股票市场的自身发展特点密切相关。本文关于宏观经济变量和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关联性实证分析的理论假设如下:

假设1: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正相关消费、投资和进出口都是总产出的组成部分,它们增加表明国内总需求增加,并决定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公司利润也随之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任何增加,都会影响国内公司现金流同方向变化。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股票价格也会同方向变化。因此,股市表现和国内市场总值,甚至和消费、投资、进出口之间应存在正向关系。

假设2: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成负相关通常认为实际通货膨胀率和非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之间就会存在一种反向关系。如果通货膨胀使产品售价上升,导致公司利润增加,从而使公司现金流增加且这种增加是同步的,上述关系可能不再成立。因此,通货膨胀和股票价格存在一种不十分确定的负相关关系。

假设3: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和利率正相关一般假设名义利率和价值模型的无风险利率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因此名义利率的变化将会使资产价格向相反方向运动。因为利率降低一般使投资者要求贴现率下降,在预期股利不变的条件下,股票的内在价值将会上升。

假设4: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和货币供应量关系不确定从长期来看,股市上涨根本动力应该是经济增长和企业营利能力的增强。但在短期内,资金是股市的物质基础,资金的流入流出是造成股市涨跌的直接因素。当货币供应增加超过民众因经济增长及支付习惯和制度等变动引起的需求增加时,市场利率会下降,就会存在部分资金流入股票市场,从而提高股市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当股市扩容有限时,股价将上涨。可见,货币变动领先于股价变动,且两者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但同时货币供给增长会刺激经济增长,会使企业现金流增加,从而提高股票价格。可是货币供给增加有可能导致流通中的货币过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通货膨胀,从而使资产价格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样,股价指数和货币供给应该反向变化。综上所述,货币供给和股票价格变动方向更应该由经验证据来决定。

四、宏观经济变量与中国股票市场关联性的实证分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的关联性进行考察,主要遵循如下步骤:首先进行数据来源和变量的选择,之后进行单位根检验,并以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构造VAR模型进行结构分析,最后从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角度来进一步验证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1998年1月至2009年9月的月度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实证分析,数据均来源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大智慧系统软件、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官方网站。由于月度数据会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因此,为了消除季节因素的影响,本文用X-n的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调整,得到剔除季节因素的数据。

(二)变量定义

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SZ)作为股市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由于是年度数据,很难得到月度数据,故在实证分析中我们将采用工业增加值(GYZJZ)来代替GDP;货币供应量本文采用M2来反映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用某一具有代表性的物价指数比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反映通胀情况;利率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中间目标之一,本文选用的是实际贷款利率并选6个月贷款利率作为短期利率的代表,以5年期贷款利率作为长期利率的代表;汇率本文选用外汇储备(WHCB)作为汇率指标。

(三)实证检验

大部分有关宏观经济的模型,都是利用经济理论来建立变量之间关系的联立方程模型。但是,经济理论通常并不足以对变量之间的动态联系提供一个严密的说明,而且内生变量既可以出现在等式的左端又可以出现在等式的右端,这使得估计和推断更加复杂。为解决这些问题,产生了一种用非结构性方法来建立各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模型,就是本章所采用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通常用于相关时间序列系统的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对宏观经济变量这一时间序列的相关分析具有较好的预测和解释能力。由于宏观经济中包含有许多的变量,无法明确的知道每一个变量是如何影响股票市场的,故本文将他们拆分开来进行研究。

1.GDP、投资、储蓄、消费、对外贸易与股票市场关联性的研究。本节选取的宏观经济变量有工业增加值(GYZJZ)、储蓄额(CXE)、社会消费总额(SHXFE)、固定资产投资(GDZCWCE)、进出口额(JCKE)。(1)单位根检验。由于Johansen协整检验,以及VAR模型的构建是要求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故本文要对所选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选取的检验方法是ADF检验。由表1可知,我们所选取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

(2)VAR模型的建立。建立VAR模型前也要先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本文参考了LR(极大似然比值)、SC值、AIC值,结合实际情况,选取滞后一阶的VAR模型。由运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上证综指拟合的方程拟合优度为0.90,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89,说明模型拟合的还算是比较成功的。得到上证综指与宏观经济变量的数学公式:SZ=0.85*SZ(-1)-0.005*CXE(-1)+0.02*GDZCWCE(-1)-0.23*GYZJZ(-1)+0.44*JCKE(-1)+0.15*SHIXFZE(-1)+25.53由上述公式我们可以看到,上证综指与自身前一期的指数成正向变化,与固定资产完成额、进出口额、社会消费总额的前一期值成正向变化。固定资产完成额的增加,表明实业投资的增加,实业投资与股票市场投资是相互促进的,实业投资的增加必然会带动股票市场的发展。进出口的增加,则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的利润增加,同时使得企业的股票价格上扬。而消费的增加,一方面使得企业的销售增加,另一方面消费还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两方面的作用都将有利于股票市场的发展,体现在股票价格的上扬上。上证综指与工业增加值的前一期变化成反向变化,在本期的关系中也是负向相关,这与我们前期理论分析结论有些出入,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本文用工业增加值来替代GDP,替代性可能不够。第二,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轨道与国外的股票市场很不一致。我国股票市场起步较晚,起步原因较特殊,而且还有中国股市自身特有的特点,这使得我国的股票市场的有效性不是很强,导致股票价格会经常出现异常性的波动。

(3)Johansen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是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我们依然选用特征根检验法对上述模型进行了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这几个变量之间存在三个协整关系见表2:

这说明上证综指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是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的。同时也说明了宏观经济变量之间也是存在着长期的相互关系的。这从另一方面为我们前面的理论假设中提到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相互传导影响股市提供了实证支持。协整方程式如下:SZ=1.49CXE+2.90GDZCWCE-5.38GYZJZ+12.97JCKE-2.005SHXFZE从上述公式中得出,长期储蓄额的增加,使得货币供给增加,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让股市资金充足,促使股价上升,因此股价与储蓄额是正向波动的,这和我们前面的理论假设是一致的。固定资产投资长期的增加,意味着社会大环境的良好发展,增强股票投资者的信心,从而给股票市场良好的信号,使得股票价格上涨,这也和我们前面的理论假设是一致的。进出口额的增加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同时也表明国家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这至少对外贸企业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外贸企业的发展,也会带动其他的提供原料和销售的上下游的企业的发展。企业基本面发展良好,反映在企业股票上,促使股票价格上升。但我们也可以看到社会消费的增加会使股票价格下降。其可能原因为,消费的过快增加会使物价上涨过快,产生一定的通货膨胀和投资心理恐慌,从而对股市产生不利影响。

(4)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上述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见表3。由表3可知:工业增加值可以单向格兰杰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化,社会消费总额的变化也可以单向格兰杰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化。同时,上证综指可以单向格兰杰引起进出口额的变化。固定资产完成额和进出口额与上证综指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说明上证综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是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不仅宏观经济变量会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化,而且上证综指也会反作用于宏观经济变量。最终我们可以发现,这五个变量可以同时格兰杰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化,这与我们前面的理论假定相吻合,即宏观经济变量可以通过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来共同对股票市场产生作用。

2.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与股票市场关联性的研究。货币政策指标、财政政策指标和汇率是代表宏观经济政策的传统指标,建立它们与股票市场的计量模型并进行分析,可以更详细的了解宏观经济政策与股票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本小节选取的宏观经济变量有货币供给(M2)、财政收入(CZSR)、财政支出(CZZC)、外汇储备(WHCB)等。

(1)单位根检验。由表4可知,上述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说明这些数据是符合我们进行协整检验的要求的。

(2)VAR模型的建立。建立VAR模型前,要先确定滞后阶数。这里还是采用LR似然比和SC值、AIC值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选取一个较合理的滞后阶数。这里我们选取滞后一阶的方式来构建VAR模型。其方程式为:SZ=0.8352SZ(-1)+0.006CZSR(-1)+0.048CZZC(-1)-0.317WHCB(-1)+0.0169M2(-1)-2310.5由上面的公式我们也可以发现,上证综指仍旧受自身前一期的影响。同时,短期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变化均会引起上证综指正向的变化。但从长期来看,财政收入的过多增加可能会不利于股市的发展,这和财政收入的来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和国债,税收的增加,加重了企业和投资者的负担,减少了资金供给,长此以往,对资本市场将产生不利影响。

M2将引起上证综指的同向变化,这和我们前面关于货币供给量的理论假设是一致的。货币政策的预期效应、资产组合效应和内在价值增长效应都体现了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将引起上证综指的正向变化。短期外汇储备将引起股票市场反方向的变化。外汇储备虽然有利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但是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量已经过量,故而它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这也和我们的理论是基本一致的。

(3)Johansen协整检验。对上述VAR模型进行协整检验,发现上述的模型中存在着协整关系。这说明了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我们将上证综指的协整方程式列出,详细地分析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SZ=-1.24CZSR+4.03CZZC+2.17M2-26.74WHCB由上面的协整方程式,我们可以得到变量间的长期关系,和我们分析VAR模型时提到的一样,财政收入的系数在长期协整关系式中变为负数,即财政收入的增加,长期而言是不利于股市的。其余的变量的系数都没有改变正负。这说明,在长期中,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符合我们的理论假设的。

(4)格兰杰因果检验。我们需要分析这几个宏观经济变量与股价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我们要对它们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我们从表5中可以看出,外汇储备的格兰杰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动。而且,这些变量还能同时格兰杰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动,说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不但可以单方面影响股票市场,而且可以综合起来对股票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表5格兰杰因果检验同时我们也看到,上证综指不能格兰杰引起财政政策变量的变化,不能格兰杰引起货币供给量和汇率的变化。反过来看这也说明了就中国股市而言,汇率与股市是汇率导向模型的传导机制。股票导向的传导机制,在中国还没有成熟的条件形成,股票市场对汇率的影响作用还没有发挥作用。股票市场不能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这也和我国的实际国情有关,一般认为货币供给量是受中央控制来调节宏观经济的。

股票投资宏观分析第6篇

股票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产生的目的是为企业获得融资,使企业获得充足的资金,以促进宏观经济更好的发展。自从1976年罗斯提出APT理论以来,宏观经济变量与风险一起成为了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使得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有了理论依据。从此,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影响关系就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股票市场的发展壮大不仅增强了资本市场的活动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将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对各个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再由宏观经济变量反作用于股票市场而起到循环作用。而政府采取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也是基于这样的作用机制来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进行调节。因而,在目前情况下对我国的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变量是否存在关联性进行深入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世界上所有的新兴证券市场都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宏观调控的干预,中国股票市场作为一个发展仅有二十余年的新市场,更是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但是,国家对股票市场的宏观调控不能盲目的进行,要实行有效的调控措施,对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的关系必须有明确的了解。由于宏观经济变量众多,且与股票市场的关系也各不相同,因此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本文以实证的方式,通过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建立模型来研究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以及存在怎样的关联性。

二、文献回顾

Chen等(1986)在APT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他们研究发现宏观经济变量通过影响贴现率成为股市风险因素之一,还发现宏观经济变量和股票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Grange(r1981)提出了协整分析理论,为检验宏观经济变量与股市的关联性提供了的另一种方法。Fama(1990)用多因素模型证实了美国经济中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率对股市收益率有显著的影响,并指出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是通过影响实体经济增长来对股市产生作用的。Benranke和Kuttne(2004)利用VAR方法,考察了未预期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有影响,但货币政策的变动只能解释部分股票价格的变动。钟小强(2008)利用VAR模型和协整理论对于货币政策对股市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股指和货币供应量、利率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同时货币供应量是股指的格兰杰原因,利率不是股指的格兰杰原因;相对于利率,货币供应量对股市的影响更大。孙云玉(2009)采用2000—2007年的数据分析中国股市价格波动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股市价格对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影响程度不同,M1对股市价格影响最大,但反过来股市价格则对M0影响最大,对M1仅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三、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关联性的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本文将以股票定价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和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的影响这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理论分析,为实证分析提出相关的理论假设奠定基础。

(一)股票定价理论

作为资本市场理论的核心内容,股票定价理论经历了从传统理论向现论转变的过程。传统股票定价理论主要指稳固基础理论,其基本思想是,股票具有内在价值,它是股票价格稳固的基点,股票价格决定于内在价值。股票价格总是围绕其内在价值而上下波动的,当股票市价高于其内在价值时,就出现卖出机会,反之亦然。传统的定价理论着重于价值发现功能,即从企业角度入手考察股票价格决定因素。现代定价理论则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更多地考虑到投资者的现实情况,即投资者往往不是投资于一种股票,而是投资于由多种股票形成的组合。现代股票定价理论的代表人物Markowitz在1952年发表了《证券组合的选择》一文,他根据统计学上的均值、方差和协方差等指标,将单个股票和股票组合的收益和风险进行量化,将复杂的投资决策问题简化为收益-风险(期望值-方差)的二维问题,给出了投资者如何通过建立有效边界,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最优投资组合,以实现投资效用最大化的一整套理论,即现代证券组合理论。

(二)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

股价的波动取决于预期的未来现金流的波动性、未来贴现因子的波动性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而未来现金流、贴现因子直接受企业层面实体因素的影响,如企业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营运杠杆、管理水平等;企业的实体因素又受行业因素、宏观经济基础变量(如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实际利率、汇率与进出口等)及宏观调控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影响。因此,股价的变动因素取决于上述经济实体变量及相关政策变量,股指的变化也应由这些变量的变化所决定。如图1所示所有因素都是通过作用于供求关系而影响股票价格。

(三)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的影响

股票市场作为一种日益重要的投资方式,其在筹集资金、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优化资源配置这三方面对宏观经济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消费、投资、货币政策和汇率等渠道来产生作用的:(1)股票价格一般被认为是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具有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股票市场对GDP的作用主要通过股票市场的消费和投资两个渠道来推动。(2)股市市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股市价格波动改变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从而对货币供应带来冲击,并推动货币供应的存量和结构发生相应变化。(3)股票市场对汇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股价上升还将增加国内投资者的财富,增加货币需求,推动国内利率的上升,而国内利率的上升还将进一步刺激资本流入,使本币升值,汇率上升。

(四)研究假设

综合已有的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关系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并且是复杂的、不确定的。具体到我国的经济来说,这种影响也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是由于影响机制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与我国股票市场的自身发展特点密切相关。本文关于宏观经济变量和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关联性实证分析的理论假设如下:

假设1: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正相关消费、投资和进出口都是总产出的组成部分,它们增加表明国内总需求增加,并决定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公司利润也随之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任何增加,都会影响国内公司现金流同方向变化。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股票价格也会同方向变化。因此,股市表现和国内市场总值,甚至和消费、投资、进出口之间应存在正向关系。

假设2: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成负相关通常认为实际通货膨胀率和非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之间就会存在一种反向关系。如果通货膨胀使产品售价上升,导致公司利润增加,从而使公司现金流增加且这种增加是同步的,上述关系可能不再成立。因此,通货膨胀和股票价格存在一种不十分确定的负相关关系。

假设3: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和利率正相关一般假设名义利率和价值模型的无风险利率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因此名义利率的变化将会使资产价格向相反方向运动。因为利率降低一般使投资者要求贴现率下降,在预期股利不变的条件下,股票的内在价值将会上升。

假设4: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和货币供应量关系不确定从长期来看,股市上涨根本动力应该是经济增长和企业营利能力的增强。但在短期内,资金是股市的物质基础,资金的流入流出是造成股市涨跌的直接因素。当货币供应增加超过民众因经济增长及支付习惯和制度等变动引起的需求增加时,市场利率会下降,就会存在部分资金流入股票市场,从而提高股市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当股市扩容有限时,股价将上涨。可见,货币变动领先于股价变动,且两者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但同时货币供给增长会刺激经济增长,会使企业现金流增加,从而提高股票价格。可是货币供给增加有可能导致流通中的货币过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通货膨胀,从而使资产价格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样,股价指数和货币供给应该反向变化。综上所述,货币供给和股票价格变动方向更应该由经验证据来决定。

四、宏观经济变量与中国股票市场关联性的实证分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的关联性进行考察,主要遵循如下步骤:首先进行数据来源和变量的选择,之后进行单位根检验,并以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构造VAR模型进行结构分析,最后从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角度来进一步验证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1998年1月至2009年9月的月度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实证分析,数据均来源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大智慧系统软件、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官方网站。由于月度数据会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因此,为了消除季节因素的影响,本文用X-n的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调整,得到剔除季节因素的数据。

(二)变量定义

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SZ)作为股市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由于是年度数据,很难得到月度数据,故在实证分析中我们将采用工业增加值(GYZJZ)来代替GDP;货币供应量本文采用M2来反映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用某一具有代表性的物价指数比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反映通胀情况;利率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中间目标之一,本文选用的是实际贷款利率并选6个月贷款利率作为短期利率的代表,以5年期贷款利率作为长期利率的代表;汇率本文选用外汇储备(WHCB)作为汇率指标。

(三)实证检验

大部分有关宏观经济的模型,都是利用经济理论来建立变量之间关系的联立方程模型。但是,经济理论通常并不足以对变量之间的动态联系提供一个严密的说明,而且内生变量既可以出现在等式的左端又可以出现在等式的右端,这使得估计和推断更加复杂。为解决这些问题,产生了一种用非结构性方法来建立各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模型,就是本章所采用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通常用于相关时间序列系统的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对宏观经济变量这一时间序列的相关分析具有较好的预测和解释能力。由于宏观经济中包含有许多的变量,无法明确的知道每一个变量是如何影响股票市场的,故本文将他们拆分开来进行研究。

1.GDP、投资、储蓄、消费、对外贸易与股票市场关联性的研究。本节选取的宏观经济变量有工业增加值(GYZJZ)、储蓄额(CXE)、社会消费总额(SHXFE)、固定资产投资(GDZCWCE)、进出口额(JCKE)。(1)单位根检验。由于Johansen协整检验,以及VAR模型的构建是要求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故本文要对所选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选取的检验方法是ADF检验。由表1可知,我们所选取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

(2)VAR模型的建立。建立VAR模型前也要先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本文参考了LR(极大似然比值)、SC值、AIC值,结合实际情况,选取滞后一阶的VAR模型。由运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上证综指拟合的方程拟合优度为0.90,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89,说明模型拟合的还算是比较成功的。得到上证综指与宏观经济变量的数学公式:SZ=0.85*SZ(-1)-0.005*CXE(-1)+0.02*GDZCWCE(-1)-0.23*GYZJZ(-1)+0.44*JCKE(-1)+0.15*SHIXFZE(-1)+25.53由上述公式我们可以看到,上证综指与自身前一期的指数成正向变化,与固定资产完成额、进出口额、社会消费总额的前一期值成正向变化。固定资产完成额的增加,表明实业投资的增加,实业投资与股票市场投资是相互促进的,实业投资的增加必然会带动股票市场的发展。进出口的增加,则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的利润增加,同时使得企业的股票价格上扬。而消费的增加,一方面使得企业的销售增加,另一方面消费还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两方面的作用都将有利于股票市场的发展,体现在股票价格的上扬上。上证综指与工业增加值的前一期变化成反向变化,在本期的关系中也是负向相关,这与我们前期理论分析结论有些出入,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本文用工业增加值来替代GDP,替代性可能不够。第二,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轨道与国外的股票市场很不一致。我国股票市场起步较晚,起步原因较特殊,而且还有中国股市自身特有的特点,这使得我国的股票市场的有效性不是很强,导致股票价格会经常出现异常性的波动。

(3)Johansen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是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我们依然选用特征根检验法对上述模型进行了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这几个变量之间存在三个协整关系见表2:

这说明上证综指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是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的。同时也说明了宏观经济变量之间也是存在着长期的相互关系的。这从另一方面为我们前面的理论假设中提到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相互传导影响股市提供了实证支持。协整方程式如下:SZ=1.49CXE+2.90GDZCWCE-5.38GYZJZ+12.97JCKE-2.005SHXFZE从上述公式中得出,长期储蓄额的增加,使得货币供给增加,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让股市资金充足,促使股价上升,因此股价与储蓄额是正向波动的,这和我们前面的理论假设是一致的。固定资产投资长期的增加,意味着社会大环境的良好发展,增强股票投资者的信心,从而给股票市场良好的信号,使得股票价格上涨,这也和我们前面的理论假设是一致的。进出口额的增加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同时也表明国家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这至少对外贸企业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外贸企业的发展,也会带动其他的提供原料和销售的上下游的企业的发展。企业基本面发展良好,反映在企业股票上,促使股票价格上升。但我们也可以看到社会消费的增加会使股票价格下降。其可能原因为,消费的过快增加会使物价上涨过快,产生一定的通货膨胀和投资心理恐慌,从而对股市产生不利影响。

(4)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上述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见表3。由表3可知:工业增加值可以单向格兰杰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化,社会消费总额的变化也可以单向格兰杰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化。同时,上证综指可以单向格兰杰引起进出口额的变化。固定资产完成额和进出口额与上证综指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说明上证综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是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不仅宏观经济变量会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化,而且上证综指也会反作用于宏观经济变量。最终我们可以发现,这五个变量可以同时格兰杰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化,这与我们前面的理论假定相吻合,即宏观经济变量可以通过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来共同对股票市场产生作用。

2.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与股票市场关联性的研究。货币政策指标、财政政策指标和汇率是代表宏观经济政策的传统指标,建立它们与股票市场的计量模型并进行分析,可以更详细的了解宏观经济政策与股票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本小节选取的宏观经济变量有货币供给(M2)、财政收入(CZSR)、财政支出(CZZC)、外汇储备(WHCB)等。

(1)单位根检验。由表4可知,上述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说明这些数据是符合我们进行协整检验的要求的。

(2)VAR模型的建立。建立VAR模型前,要先确定滞后阶数。这里还是采用LR似然比和SC值、AIC值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选取一个较合理的滞后阶数。这里我们选取滞后一阶的方式来构建VAR模型。其方程式为:SZ=0.8352SZ(-1)+0.006CZSR(-1)+0.048CZZC(-1)-0.317WHCB(-1)+0.0169M2(-1)-2310.5由上面的公式我们也可以发现,上证综指仍旧受自身前一期的影响。同时,短期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变化均会引起上证综指正向的变化。但从长期来看,财政收入的过多增加可能会不利于股市的发展,这和财政收入的来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和国债,税收的增加,加重了企业和投资者的负担,减少了资金供给,长此以往,对资本市场将产生不利影响。

M2将引起上证综指的同向变化,这和我们前面关于货币供给量的理论假设是一致的。货币政策的预期效应、资产组合效应和内在价值增长效应都体现了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将引起上证综指的正向变化。短期外汇储备将引起股票市场反方向的变化。外汇储备虽然有利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但是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量已经过量,故而它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这也和我们的理论是基本一致的。

(3)Johansen协整检验。对上述VAR模型进行协整检验,发现上述的模型中存在着协整关系。这说明了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我们将上证综指的协整方程式列出,详细地分析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SZ=-1.24CZSR+4.03CZZC+2.17M2-26.74WHCB由上面的协整方程式,我们可以得到变量间的长期关系,和我们分析VAR模型时提到的一样,财政收入的系数在长期协整关系式中变为负数,即财政收入的增加,长期而言是不利于股市的。其余的变量的系数都没有改变正负。这说明,在长期中,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符合我们的理论假设的。

(4)格兰杰因果检验。我们需要分析这几个宏观经济变量与股价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我们要对它们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我们从表5中可以看出,外汇储备的格兰杰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动。而且,这些变量还能同时格兰杰引起上证综指的变动,说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不但可以单方面影响股票市场,而且可以综合起来对股票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表5格兰杰因果检验同时我们也看到,上证综指不能格兰杰引起财政政策变量的变化,不能格兰杰引起货币供给量和汇率的变化。反过来看这也说明了就中国股市而言,汇率与股市是汇率导向模型的传导机制。股票导向的传导机制,在中国还没有成熟的条件形成,股票市场对汇率的影响作用还没有发挥作用。股票市场不能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这也和我国的实际国情有关,一般认为货币供给量是受中央控制来调节宏观经济的。

股票投资宏观分析第7篇

关键词:中国股市收益;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 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4;F83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4-0001-03

引言

股票市场的波动与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变化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的相互关系表现为,股票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同时宏观经济的走向也决定了股票市场的长期趋势。大量研究表明,发达的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相关性显著。股票市场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股市表现出的巨大波动性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受到了各个国家及经济体的重视。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市场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很多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外方面,Flad(2006)将动态宏观经济因子引入新的基于APT的波动模型,其研究结果显示,反映商业周期、消费周期、信贷利差以及通货膨胀的风险因子可以预测美国股票额外收益的波动。国内方面,张培源(2013)运用MGARCH-BEKK模型考察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变量间波动溢出效应,其研究认为,中国股票市场不能内嵌到国民经济总体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股票市场的运行仍然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董合平(2006)运用V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技术,研究宏观经济变量对我国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的长期影响,并基于改进的AR(1)-GARCH(1,1)模型,同时从收益和收益率波动性两个角度考察了我国众多宏观经济变量对股市价格行为的影响情况。总体来说,宏观经济信息对股票市场短期收益回报影响较为微弱,我国股市收益率与实体经济相互脱节。

本文首先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宏观经济景气状况与股市收益的相互影响,接着选取1999―2015年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和上证综指的月度数据建立VAR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完成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国股市的成熟度较低、市场有效性较弱,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的关联性并不高,股票市场脱离国民经济总体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以及较强的投机性,导致我国股票市场不能内嵌到国民经济总体中实现其应有的功能。

一、宏观经济景气状况与中国股市收益相互影响的理论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建立于改革开放初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建立了规范的交易制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股票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宏观经济的重要推动器,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相比较于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中国股市涨跌剧烈,股票价格波动异常,流通性过强,价格长期偏离基础价值,因此,中国股市并不完全满足有效市场假设,参照此前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中国股市处于弱有效形式。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是监测经济周期波动、度量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的重要工具。通常景气指数在0―200之间,100为中间值,越接近200反映行业经济运行越景气,越接近0越低迷。

本文研究的是宏观经济景气状况与股票市场收益的相互影响。具体来说,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对股市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渠道:一方面,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影响行业基本面,使得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最终反映在股票收益上;另一方面,当期宏观景气指数的高低影响居民信心,进而改变投资者对于股市的预期,最终影响投资者在股市中的投资决策。由此推测,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对股市收益的影响如下:当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上升时,预示着未来经济形势趋好,市场上参与主体预期乐观、信心增强。经济繁荣带来GDP的增长、失业率的下降、公司盈利的增长,最终这些信息反映在股市上就是股票收益的增加。另外,由于社会对于未来经济有积极的预期,会使投资者增加投资额和投资期,从而进一步促进股市的繁荣增长。当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下降时,则经济表现相反。

二、宏观经济景气状况与中国股市收益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描述

宏观经济景气先行指数主要发挥经济发展态势的预测作用,在预测宏观经济短期波动方面比较有效。本文选取1999―2015年的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以及对应的上证综指收益率月度数据。为了尽可能消除异方差现象,并便于解释经济现象,分别对两组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进一步对两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发现均存在单位根,因此进行一次差分,得到平稳的一阶差分序列。在分析宏观经济景气先行指数与上证综指收益率之间相关关系之前,我们先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判断一个变量是否能引起另一变量的问题。

根据表1的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上证综指收益率对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的F统计量的P值为 0.602(>0.05),不能拒绝原假设,上证综指收益率不是先行指数Granger原因;但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对上证综指收益率的F统计量的P值为0.020(

(二)模型建立

建立VAR模型前需确定最大滞后期阶数。本文根据多种信息准则选择滞后阶数,最终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8。使用Eviews对VAR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到估计结果(不显著变量已剔除):

r=2.903dhg(-1)-4.226dhg(-8)+0.163r(-2)+0.217r(-4)+-0.177r(-6)+0.134r(-7)

dhg=0.665dhg(-1)-0.569dhg(-3)+0.508dhg(-4)-0.272dhg(-6)+0.278dhg(-7)-0.211dhg(-8)+0.007r(-4)+0.004r(-5)+0.008r(-8)

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上证综指收益率与其滞后项成正向关系,即前期收益率高后期收益率也会增加;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变动对上证综指收益率整体产生正向影响。从模型参数估计上看只有1阶系数显著,这说明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变动对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影响时长较短,影响也较小。

(三)实证结果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主要是刻画内生变量对误差变化的反应。本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所建立的VAR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上证综指收益率误差变化对自身和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的冲击反应,以及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误差变化产生的冲击反应。

由图1可知,来自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的随机冲击对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冲击是正向的,引起上证综指收益率的波动将持续一到二期,在第三期趋于长期均衡状态;对自身的冲击是正向的,从第三期开始趋于长期均衡状态。从经济意义分析,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变动时上证综指收益率正向变化,这种影响持续一个月左右,随后这种影响性几乎为零。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变动对自身的滞后影响一般持续3个月,即一个季度。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当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正向变动时,会使人们对未来有个良好的预期,导致短期内流入股市的资金增加,使股市收益率上升,一段时间后冲击的作用会逐渐消失,趋于平稳;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变动的正向冲击对其自身的影响比对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冲击更大,持续时间也更久。初始时期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变动对自身的正向冲击较大,在第二期降为零并且趋于平稳;对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从经济意义分析,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变动具有较强的滞后性,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往往会受到上一期收益率的影响。正如已有研究得出的结论,历经20多年发展的中国股票市场仍然不能内嵌到国民经济总体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股票市场的运行仍然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尽管中国股票市场市值一度跃居世界第二,但对宏观经济波动几乎没有影响,看似规模庞大的中国股票市场实际只是在相当程度上脱离国民经济总体的独立市场。脉冲响应分析的结论与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一致,即上证综指收益率不引起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波动,但是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会影响上证综指收益率。

本文接下来利用方差分解技术进一步分析每个冲击对各变量波动的贡献程度。由分析结果可知,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的波动方差几乎全部由自身的扰动引起,上证综指收益率的贡献度基本为0;而分析上证综指收益率的波动方差,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有一定的贡献度,但以自身贡献度为主,约为95%。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于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对上证综指收益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上证综指收益率对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影响角度分析,无论脉冲响应分析还是方差分解均表明,宏观景气指数对上证综指收益率反应不敏感,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变动很难影响到我国宏观景气指数变动。从宏观景气指数对上证综指收益率影响角度分析,在短期内有较小的影响,并很快趋于平稳。这与之前的宏观经济景气状况与中国股市收益相互影响的理论研究结论一致:尽管宏观景气状况对于股市收益的影响并不直接,但经过理论分析,其对于股票市场走势具有一定的影响。

(四)稳健性检验

稳健性检验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更换宏观经济景气状况,指前文采用了先行指数,我们进一步采用一致指数,该指数显示了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特征,伴随经济的涨落而变化,表示了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情况。二是本文之前选取的上证综合指数并不能反映股票市场总体的收益性,为了避免变量选取所导致的偏误,选取股票综合市场收益率重新建立VAR模型。上述稳健性检验均未改变本文的基本结论,因此认为本文研究结果是比较稳健的。

三、研究结论及启示

本文采用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与上证综指收益率构建VAR模型,对宏观经济景气状况与股市收益率的相互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果:宏观经济景气状况会对股市收益产生影响。

首先,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变动时上证综指收益率会发生正向变化,这种影响持续期较短。从经济角度分析,当宏观经济景气先行合成指数正向变动时,人们对未来有较好的预期,导致流入股市的资金增加,使股市收益率在短期内上升,一段时间后这个冲击的作用会趋于平稳。其次,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变动的正向冲击对其自身的影响比对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冲击更大,持续时间更久,因此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具有滞后性。再次,股市收益率的变动对自身有较大的正向冲击,具体分析这是由于股票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通常会受到上期收益率的影响。在我国弱势有效的股票市场上这种影响尤为显著。由于我国股市不够规范、制度不够完善,同时个人投资者作为我国股市的主要参与者,其缺少金融理论,自身分析能力有限,盲目跟庄,对专家一味跟随,导致中国股市投资者的非理普遍存在,表现出盲目的“追涨杀跌”。此外,股市收益对宏观经济景气状况在短期内并无显著影响。因此,实证研究结果说明,我国股票市场仍不能内嵌到国民经济总体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股票市场的运行仍然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针对上面的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首先,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变动导致上证综指收益率正向变化,并在短期内持续。因此,投资者在股票市场投资时关注当前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可以完善对于股市收益的预期。其次,中国股票市场脱离国民经济成为具有相当独立性的市场,表现出较强的投机性和波动性,总体风险很大。管理当局应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的建设,放宽相关的管制,让市场发挥自动调节的功能,使股票市场逐步成熟,最终实现其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Flad and M.Do Macrofactors Help Forecasting Stock Market Volatility?Version: December31,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