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合集7篇)

时间:2023-06-27 15:56:26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第1篇

朱熹童蒙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对儿童进行“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的教育。朱熹把人的一生,粗略地划分为l5岁以前受小学教育和15岁以后受大学教育两个阶段。他认为小学是大学的根基,因此在童蒙时期要及时地施以道德教育。他说:“古之为教育,有小子之学,有大人之学。”f-】(《经筵讲义》)他认为,“圣人”、“醇儒”的培养应从人的童稚时代开始,他指出:“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扦格不胜之患也。”[-】(《小学题书》)他把儿童看成是“圣贤坯璞”,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和德育训练就类似于“打坯模”的工作,就是培养“圣贤坯璞”,为国家培养人才打基础。他说:“古者小学已自养得4,JL子,这里已自是圣贤坯璞了。”[31(卷七)“古者小学已自然养成了,到长来已自在圣贤坯模,只就上面加光饰。”[2】(卷七)他强调儿童时期要打好基础,否则长大就会违背伦理纲常,再要弥补就极为困难了。“而今自小失了,要填补实是难”[2J(卷七)。朱熹把“打坯模”的小学阶段的德育实施规定为“教以事”,“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3(《大学章句•序》)这里提到的“小学”教育内容,无论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还是“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都是为了教育儿童“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的初步知识,遗传他们的良好道德习惯。朱熹认为,由于儿童的认识、辨别能力差,接受能力有限,所以,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只是说个义理大概或洒扫应对之类的内容就可以了。朱熹的这类“洒扫应对”的德育内容,实际上意在把封建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规则贯穿在儿童时代的It常生活中,通过日常教养,以培育对封建德育要求的感性认识。在此“洒扫应对”的基础上,在大学阶段再使他们进行德育观念的理性认识,再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使其成为合格的人才。

2.教育原则:“禁于未发”

朱熹主张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坚持“禁于未发”的原则,把不良的道德习惯消灭于萌芽状态。“蒙”字本意一是指尚不懂事的孩子,二是指事情的未发状态,对不良的道德行为,要防微杜渐,禁于未发。朱熹提出,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针对幼童及早实施正面教育,把不良的道德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这样,往往可使之长而性美,习与德成,否则,一旦恶习染成,再实施道德教育,往往积习难改,收效甚微。他认为,道德教育不外乎做两个方面的工作,用他的话说,就是“存天理”和“灭人欲”。“存天理”,是指从积极的方面培养优良的品德;“灭人欲”是指从消极的方面纠正不良的品德。就这两方面而言,朱熹继承了前人尤其是二程“禁于未发”的德育思想,认为学生的不良品德一旦形成,就会“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也就是说,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品德远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要费力得多和困难得多。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朱熹特别重视“禁于未发”的德育原则,他曾在《中庸章句》中明确地提出:“存天理之本然”,“遏人欲于将萌。”[3】(《中庸章句•第一章注》)朱熹认为有两种情况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是“将发之际”,二是“念虑之始萌”。指出“念虑之萌,固不可以不谨;言行之著,亦安得而不察。”【1](《性理精义》)作为教育者,必须时时提防,时时警惕,将学生一切不合“理”的念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当然,这里所说的强调“禁于未发”的德育原则,并不等于说朱熹不重视正面教育,而是强调将德育的着眼点放在防患于未然而已。

3.教育方法:“各因其材”

“各因其材”即依据受教育者资质、年龄、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分别施以不同的道德教育,这是朱熹提出的一种重要的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朱熹对于前人的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极为赞赏,他曾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孟子集注》卷十三)他主张在对儿童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针对儿童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等进行个性化的道德教育,他提出:“德性者,潜心体道,默契于中,笃志力行,不言而信者也;言语者,善为辞令者也;政事者,达于为国治民之事者也;文学者,学于《诗》、《书》、L》、《乐》之文,而能言其意者也。盖夫子教人,使各因其所长以入于道。”因此,朱熹认为,根据道德教育对象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深切地体会到:“教人之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近思录•教学》)对于如何做到“各因其材”,朱熹提出一项重要措施:根据儿童资质的高低来实施道德教育。朱熹从他的人性理论出发,认为:“人物并生于天地之间,本同一理,而禀气有异焉。”(《孟子或问》卷一)并指出:“气禀之殊,其类不•今天有聪明,事事晓者,其气清矣。”(《中庸或问》卷三)正是因为每个人“气禀有异”,因而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各因其材”:对于那些具备“圣人”资质的儿童,不必花大力气去教,只要稍微加以指点即可成材;而对于那些具备“贤人”资质的儿童,则应该加以适当的引导,对他们进行分别教育,加强他们的自觉性;对于那些具备中人资质的儿童,则需要加强督促,使他们时时注意用功,令其有所克制。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德育渗透 原则 特点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明确规定教师应尽的义务。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数学教师都认为德育是思品教师和班主任的事情。是的,思品课的确是向学生进行系统德育的一门课程,且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一方面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另一方面,数学教学是从目标的全面、整体来看的,受教育者在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接收、领悟许多观念、思想和情感,接受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德育,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德育效果。再经过受教育者不断积累、不断扬弃之后,从而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也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认真钻研数学教学大纲,结合数学教学特点,在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中本身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教育因素,以灌输、熏陶、感染的方式将这些因素贯切到全部数学教学活动中去,既要自觉地改善和健全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又要积极地建立本学科德育工作体系。下面,笔者就谈一点小学数学课中渗透德育的一些认识。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原则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不是盲目的,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依据可行的原则来进行。

1.遵循全面发展原则

这是指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将德育素材通过有机渗透,促进学生的智慧、才能、思想品德、体质、审美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由于数学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努力有目的地渗透德育,从而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进而使学生产生全面发展的动力。

2.遵循正面诱导的原则

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他们积极上进,对未来热切向往,富有冒险精神,但知识和经验非常缺乏,是非明辩能力弱,对各种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先入为主地接受和效仿。而在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正反对立的德育素材。这时,教师就必须坚持多利用正面的典型与内容,适时为学生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即使是反面事例,也应以启发诱导分清是非重点,这样能使学生掌握批判地吸收思想方法,从而免除对不健康内容、不良行为的学习和模仿。当然,诱导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应该是耐心说服教育,而不是强迫压制。必须尽量利用正面典型德育素材循循善诱,着重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认识观。

3.遵循渐进性原则

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不但要求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数学教学大纲和德育大纲,对教材的编排知识体系了如指掌,把握各章节知识内容和德育内容的内在联系,即找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与德育的有效结合点。对哪一节知识渗透什么样的德育、渗透到什么程度、怎样渗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还要求教师要把握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有序性和品德发展的有序性的统一,把能力培养的序列和品德培养的序列同步起来。在安排和实施数学教学进度时要适度渐进,不急不躁,如春风化雨,使学生潜移默化。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特点

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不是数学知识教学和德育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把数学知识上成德育课,而是两者密切结合,有机地融于一体。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有如下一些特点:

1.隐喻性

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如同其智力发展一样,是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的。由于德育内容素材零散融于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之中,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时,要将德育内容隐喻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这样的渗透比直接灌输具有更深刻、更长远的潜移默化的效果。

如,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介绍:约1500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对数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通过这样适时的介绍爱国主义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听了很有感触,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对学生形成爱国情感起了重要的作用。

2.层次性

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施教内容的层次性,即德育内容有一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逻缉顺序,并由此表现出不同的层次。低层次的德育一般指具有历史传统,是为各级各类社会成员所共同认可的德育;而高层次的德育则可以同共产主义思想达到完全一致的程序,实现德育与共产主义思想一体化。因此,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应该从最容易引起受教育者产生共鸣的具有广泛基础的低层次为起点。二是受教育对象的层次性。由于小学生年龄不同、学校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等种种差异,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时,即使同一内容,实施教育的方法、途径、手段,均要有所区别对待。

3.针对性

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时,要区分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思想基础和心理特点及德育内容的理论进行针对性教育。

如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对低年级学生应重在提供生动的、有思想意义的素材,偏重于事实教育,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原始胚胎。对高年级学生则在通过有效结合点的反复孕育之后,注意“画龙点睛”,使学生思想升华并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雏形。另外,针对不同教材或同一教材中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4.无意性

这主要是指施教者为获得渗透德育的最佳效果,淡化教育痕迹,让受教育者对所要进行的渗透德育内容在毫无意识的、不知不觉的状态中受到影响,受到熏陶。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选择适当时机,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使目的性、意识性有艺术地寓于无意识之中。少年儿童的自我意识很强,他们不大喜欢别人对自己的言语、行为直接加以指导,他们主要想从施教者那里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因而,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效果如何,要取决于学生的接受程序怎样,取决于无意性特点体现的程序怎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第3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德育 关联 切入点 正确原则

现在英语教学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轻思想品德的教育,往往把眼光盯在成绩上。殊不知,英语教学与德育关系极为密切。当然,在英语课堂上体现德育,绝不是简简单单板着面孔说教,而要讲究方式方法。德育的渗透不是用一些套话或是单纯的灌输就能够进行的,我们应将隐藏在课文里面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针对不同的教材选择恰当的方法。通过备课将德育融于语言教学这一常规活动中,在实施时应注意引导启发学生向预定的目标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目的。学科渗透应注意的问题很多,总之必须保持本学科的完整性、独立性。

一、要理清英语与德育之间的关联

英语教学大纲这样写道:“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习的兴趣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我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政治、文化礼仪和习俗风貌。要学习包括表达思维活动(同意、帮助、邀请)、情感态度(喜欢、感激、同情、愿望)、道德态度(抱歉、宽恕、感谢、赞成、关心)、社会文化(介绍、问候、告别、就餐、看病、庆贺)等三十多个语言功能项目,内容十分丰富。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极强的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及真实性,为课堂的德育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要我们在使用该教材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过程中花点心思,就能较好地将德育融于常规的教学中,使之成为极好的德育素材,达到有效的德育渗透的目的。

二、要找准英语德育工作的切入点

一是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学会自尊、自信、欣赏与理解。学生正处在道德的模仿阶段,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声问候、一个抚摸、一句赞赏都将在孩子的心灵中撒下道德的种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下师长的架子,以朋友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热爱、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是通过英语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大讲空洞的道理或说教。在我们现行的教材中,就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所以,教师要做有心人,认真分析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因势利导,巧妙地渗透爱国情结。

三是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是塑造人的工作,任何不切学生实际的想法只能是纸上谈兵,一纸空文。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外活动,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四是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及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教师可采用各种比赛活动来调动课堂气氛,如: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同桌比赛等,学生对此积极性很高,而且乐此不疲。但现代家庭中独身子女多,大多数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通过各种比赛活动,可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三、要把握英语德育工作的正确原则

一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贯彻这一原则,教师应努力做到:按照初中生的特点,深入浅出地正确讲解知识;充分发挥教材的内在思想教育因素,结合知识讲授,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是紧密性原则。教师依据教材在施教过程中,找准教材中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至关重要。既要能够传授英语知识,完成听、说、读、写能力的锻炼培养,又要适时渗透德育内容。

三是实效性原则。在渗透过程中,发掘的信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乐于接受,进而转化为他们的信念。

四是适时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机会及时渗入德育因素,自然地促进学生感情的升华和自我认识的完善;巧妙地启发、理解教材内容实质,从而领悟其中深邃的思想内涵。

四、要把握英语德育教育正确的工作方法

一是榜样带动法。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自身的形象和教师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先为范,后为师。通过教师高尚的人格、无私奉献的精神、扎实的基本功、严谨的态度、真挚的爱甚至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仪容仪表等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人格魅力,以自身的高尚道德树立榜样,带动影响学生,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是提炼萃取法。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英语作为一种世界上流行最广的语言,它同样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英语学科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很多。具体教学时,时时处处都有德育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做个有心人,课前认真备课,通过深钻教材,将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提炼萃取出来,并以此为切入点,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实施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这使知识的讲授、学生的交际练习,成为德育渗透的载体。既使文道合一,文理交融,又达到了教育、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效果。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第4篇

不少班主任觉得“活动中育人”很简单,我们学校就有不少年轻的老师讲过,德育活动课是最好上的,你只要把活动内容布置给学生,就万事大吉了:孩子们活动,老师玩呗。实则不然。在我看来,“活动中育人”要围绕学生的培养目标,着眼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从真人、真事、真话入手,通过采用情感体悟、场景体验等感性的活动教育模式,让品德培养回归学生生活,回归真实世界,让德育散发出生活的馨香。

我曾在2006年山东省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执教过德育活动示范课“爸爸妈妈的爱”。这个选题,我是费了一番功夫的。德育活动课活动主题的确立应以导行为原则。选什么好呢?对了,“活动中育人”不是要求教师着眼于学生的生活情境,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重视发挥情感的感染性、弥散性、激励性和动力性等功能,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恩”和“施爱”的健康情感吗?那就选亲情吧,毕竟亲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希望孩子们能在活动中学会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和回报父母。

定好主题后,便是选材。选材要根据“近”“小”“实”“亲”四原则,结合学情来进行。我的施教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形象思维占优势,善模仿,乐交流。于是,我从大量纷繁复杂的材料中遴选出了以下材料:一组幸福家庭的照片,一个平凡妈妈的故事《血奶》,韩红的歌曲《天亮了》,两个孩子不理解父母的实例,一个车祸中丧父的同龄孩子的日记,以及海外留学生彭斯割肝救母的感人事迹。

确定好了主题,选择好了材料,接下来便是要解决德育活动课的核心问题――设计活动实施过程。活动实施过程到底该如何设计呢?思虑再三,我觉得德育活动课活动实施过程应以引导学生自主体验、积极感悟为目的。于是,我确定了三个大的活动环节,即体验爱、感悟爱和落实爱。

这堂课的设计实施过程,见图1。

要实现活动中育人,德育活动课就要着力凸显以下几条原则:

其一,活动主题的确立以导行为原则;

其二,活动材料的选择以学情为标准;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第5篇

关键词: 儒家德育教育原则方法幼儿教育价值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道德教育,形成了优良的道德传统,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正如季羡林先生说:“像中国这样几千年如一日重视伦理道德的还没有第二个国家。”[1]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有些经验至今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下面笔者就谈谈儒家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其对现代幼儿教育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一、以情感人

注重发挥情感因素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是儒家道德教育的一个鲜明特色。孔子特别注重诗和乐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中的作用。孔子认为,道德教育要从《诗》入手,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论语》中多处提到孔子用《诗》进行道德教育的案例。孔子认为音乐的感染力对人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最有助于人格的最终完成,所以他特别重视乐教,身边总是弦歌之声不绝于耳。对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有深刻的认识,如王阳明就特别重视情感教育,他说:“今教童子者,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培植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可见,道德教育不只是空洞的说教,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儿童进行渗透,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规程》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对中国古代情感教育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二、以身作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表率作用可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重身教是儒家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传统。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意思是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同上)意思是,假若端正了自己,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呢?连本身都不能端正,怎么端正别人呢?孔子这里虽然谈的是执政者的身教对治理国家的影响,但是,很显然,也适用于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明代大儒曹端说:“人能无私,方能率人以无私,所谓有善于己而后可以责人之善,无恶于己而后可以正人之恶也。”“未有私于己而能率人以无私者焉,所谓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也。”(《通书述解》)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如果回到八岁以下儿童的社会,我们就会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早期社会似乎最有利于年长者意见的流传,乃至最利于他们对儿童的约束;没有一种小孩姿态不受他们的影响或暗示,在这里,没有一个自主的个人,没有一个自觉的心灵,他们都不能根据他们内心服从的法则使他们自己产生某种行为。”[2]皮亚杰说儿童没有自主意识,没有自觉的心灵,我们不敢苟同,但是他认为儿童会受到成人的影响或暗示是非常正确的。这为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身教理论提供了心理学上的依据。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们要注意用自己的正确的言行影响幼儿,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道德意识。

三、因材施教

道德教育中的因材施教,主要指依据不同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培养、教育人的目的。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他善于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并针对不同学生的特性进行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的教育。《论语》中有一段记载被视为因材施教的经典案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冉有懦弱,做事犹豫不决,故孔子要培养他的果断品质;子路性格急躁,做事独断,故孔子要培养他的谦和品质。因材施教原则对幼儿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因材施教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性格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帮助幼儿克服自身的弱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四、知行统一

儒家道德教育十分重视知行统一或言行一致。儒家认为,道德修养是成于内而形于外的,道德修养的水平主要通过行为来体现和检验。他认为,对人的德行的考察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即不仅要看他的道德认识水平,还要看他的道德实践情况。在知行关系上,朱熹主张知先行后,认为应先教育儿童有正确的道德认识,然后再根据这些认识去行动。因此,他专门为儿童编了《童蒙须知》,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礼仪规矩、行为细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教导儿童按照这些规定去做,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认为真正的知必见之于行,如果道德观念不能落实到道德行动中,就不能算是有了真正的道德观念。他说:“夫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传习录中》,《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在王阳明看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只灌输一些道德观念是不够的,比如说“孝”,判断一个人对“孝”是否有正确的认识,要看他在日常行为中是否表现出孝行,如果表现出孝行,就说明他对孝是真知,如果没有表现出孝行,就说明他对什么是“孝”并没有真正的认识。

儒家知行统一的道德教育原则对现代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幼儿园教育存在着重道德观念教育,轻道德行为培养的不良倾向。教师只满足于幼儿对道德观念作出符合成人预期的选择,而不重视这些道德观念在幼儿实际生活中的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根据幼儿年龄及心理特点,要求各种教育内容“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就道德教育来说,道德内容也应渗透于各项活动中。《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品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这是对道德行为的重视,与儒家重道德践履的精神是一致的。幼儿教育应从中国道德教育传统中挖掘资源,加强幼儿道德教育,提高幼儿道德素质,为幼儿的一生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第6篇

关键词: 先秦思想 德育方法 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道德教育的优秀民族,古往今来的先贤们在德育思想方面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先秦诸子的德育思想作为这笔遗产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到中华民族道德观念、政治生活、文化心态、甚至包括价值观的形成,另外它对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培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重新理解审视先秦诸子的德育思想,尤其是其中的德育方法,可以为我们进一步优化高校德育方法,提高高校德育的时效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先秦诸子关于教育者施教的德育方法

1.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者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性格、志趣、才能和特长等个体差异,并根据这些个体特征,有针对性地设定教育内容,灵活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先秦诸子主张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个性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先秦诸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体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因为其看到了受教育者的多样性,不应该采用统一的教育方法,而是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采取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该思想对后来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2.身教示范的德育方法。身教示范是指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身教体现教育要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受教育者以榜样示范。先秦诸子非常重视身教示范的教育方法,认为它既是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虽然先秦诸子的道德主张各不相同,但都主张身教示范,通过教育者的以身作则体现道德要求,使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教育。

3.情感交流的德育方法。情感交流是指教育者要高度重视道德情感在思想道德转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加强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以达到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的教育效果。道德情感在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受教育者在情感上对教育内容产生共鸣,才能使之形成道德行为。

4.循序渐进的德育方法。循序渐进是指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地逐步进行。循序渐进思想看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是符合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的。孔子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只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二、先秦诸子关于教育者施教的德育方法的现实意义

1.因材施教法的现实意义。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同学们如何做人及做什么样的人,这是一项“人心工程”,是在解决人的问题。而生活中的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因此,思想道德教育业只有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和特点采取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模式限制了因材施教的实施。大部分高校都是按照统一的教育目标,以智力教育为中心任务,使得高校中的优生得不到优教,而差生也得不到相应的教育。另外,大部分高校的科任教师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我们今天需要借鉴先秦诸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法,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因材施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各班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合理的德育目标。思想道德教育是为了促进个体根据自身的特点,在观念、性格、品行、习惯等方面自由而充分地发展,而不是把所有人教育成统一类型的人。因此,德育目标也应该根据班级情况而确定。二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方面,高校从事德育工作的主要是辅导员,因此必须充实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增加在一线工作的辅导员。另一方面,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最多,更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更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三是加强对高校教师队伍职业培训,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高校可以定期委派老师尤其是辅导员老师外出交流学习,学习更多因材施教的本领。四是教师必须多关心、了解学生。教师只有关心学生,学生才愿意与老师交流并且接受老师的教育,老师只有关心学生,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

2.身教示范法的现实意义。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依赖于受教育者被教育者所感染,对教育者产生信任和敬佩之情,进而模仿受教育者的言行举止。要求教育者做到身教示范。俗话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本来就应该是德高身正的示范。教育者做到身教示范是最具有感召力和说服力的思想道德教育。李瑞环同志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六次年会上强调指出:“我们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言教与身教想结合,坚持以身作则,这是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措施。因为密切联系群众,领导者首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切实克服脱离群众的种种弊端。抓住了这一条,就抓住了党的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也抓住了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问题。”①可见,先秦诸子所倡导的身教师范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要抓好身教示范教育,一方面要抓好教师对学生的身教示范教育,另一方面要抓好学生干部和党员学生对普通学生的身教示范教育。学生的健康成长同老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老师,但是令他们最难忘和影响最深的往往是那些德高和身正的老师。同志曾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②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为大学生成为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加班人做引路人。另外,大学生还很容易受到其他大学生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干部和党员的教育和培养,使其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学校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3.情感交流法的现实意义。情感交流是指教育者要高度重视道德情感在思想道德转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加强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以达到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的教育效果。情感和思想道德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借鉴先秦诸子的情感交流法,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长期注重教育者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情感、情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如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没有吃过苦没有受过累,受挫能力普遍较差,进入大学很容易产生一些情感、情绪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以便有效实施思想道德教育。

对大学生实施情感交流教育,一方面需要老师保持积极的情感,另一方面需要老师经常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便了解学生的情感问题。情感交流主要是以情感人和以情动人,教师的情感状况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最终影响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老师要尽量保持积极的情感开展德育,避免消极情感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另外,老师经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情感状况,敏锐地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疏导学生的情感冲突,适当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4.循序渐进法的现实意义。循序渐进是指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地逐步进行。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遵循循序渐进法,是由思想道德认识的形成、发展、转化规律决定的。说过: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有物质到精神,有精神到物质,及由实践到认识,有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③。我国现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没有很好地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至于出现了“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集体主义”这种内容颠倒的现象。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是大道理、远大理想、抽象理论、统一标准讲得多,而真正贴近学生生活的小道理、行为规范、现实内容、层次性要求讲得少,使思想道德教育空心化,不能真正深入人心,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规划和长期细致耐心的工作,使受教育者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

先秦诸子关于教育者施教的德育方法,为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希望高校教师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能自觉运用这些德育方法,使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注释:

①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第一版:250.

②.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6-15.

③沙健孙.思想基本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1版:501.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第一版:250.

[2].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6-15.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第7篇

因材施教 量力性原则 扬长避短原则 寓教于乐原则

随着现代教育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其中,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知识的大爆炸,成为这些理念的直接动力和催化剂。然而在忙忙碌碌的学习和工作中,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强大的竞争力,又往往让人无从下手。书店的书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学校开出的书目连续不断;课后班林林总总,似乎都有参加学习的必要;甚至是课堂的教师在面对茫茫题海和接踵而至的各门考试时也焦头烂额,那么苦难的家长和学生的境况就更是可想而知了。该从何处下手,怎样才能让自己在未来成为一个充满竞争力的全才,什么样的学习和书籍才能使自己的成长更有质量更有效率……这一切的问题都在困扰着当代的年轻人、家长和教育者。笔者在本文中站在一名教育者的角度,从现代教育的理念出发,联系上述的总总矛盾和困惑,认真思考和重新审视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并由此提出了现代教育中“因材施教”的三原则。也许,这三条原则达不到拨云见日的功效,但有可能为当前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因材施教”的溯源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认为“夫子之门何其杂也”,所以要“各因其材”。孔子把学生的智力分为四等,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并且认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他又把人的性格分为三类:“狂者”、“中行”、“狷者”。具体而言“由也果”(果敢)、“赐也达”(通达)、“求也艺”(多才艺)、“柴也愚”(憨直)、“参也鲁”(迟钝)、“师也辟”(偏激)。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他总结出学生在能力、特长、态度和志向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要因材施教。

《论语》中就记载了一个生动、鲜明的关于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一次,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华等人座谈。子路和冉有同问孔子:“闻斯行诸?”孔子给子路的答复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给冉有的回答是:“闻斯行之。”公西华一直侍候在旁,便问孔子:“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路、冉有两个人问的问题,先生答复的问题为什么迥然不同呢?”孔子自有他的理由:“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意思是说冉求遇事胆小,就鼓励他大胆些;子由好勇过人,就压压他。这个故事说明孔子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询问的同一问题,能根据不同对象的智能和性格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出方向一致但有所侧重的回答。

其实,“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和原则早已被古今中外的学者和教育家一致认同,并在教学过程和心理分析上广泛应用和深入探讨。比如,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情绪智商》一书中认为,分析一个人的成功因素,其中智力仅占20%,而其余的80%则归结为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差异表现是多方面的。从教学角度看,有成就度差异、学习速度差异、学习能力差异、学习方式差异等。这些差异就告诉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实施环节要注意处理好这些差异。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认知与教育学教授加纳德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结构》一书中提出:“真实的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标准下,个体以解决自己遇到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的能力”。这种能力内涵是多元的,它包含7种相对独立存在的智力:(1)言语――语言能力;(2)音乐――节奏智力;(3)逻辑――数理智力;(4)视觉――空间智力;(5)身体――动觉智力;(6)自如――自省智力;(7)交往――交流智力。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身上的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在现实生活中是以不同方式表现的。因此,对一个人的聪明与否很难用简单的方式作出评判。这些智力上的差异,并不说明一种智力比另一种智力更优秀。加纳德的多元智力理论应用到学校教育上,就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上应以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并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智力特点和业余爱好为宗旨。

无论是丹尼尔・戈尔曼还是霍华德・加德纳,都承认不同的人具备不同的能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尽量让他们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他们最擅长的一面,其实这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只不过西方人对此的论述更为详备和严谨。

二、现代教育中“因材施教的三原则”

由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法的由来,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人的能力、性格和爱好的巨大差异。因此,在教育中能否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课程体制也成为了决定人才质量高低的关键。在现代教育中,我们一边要具有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又要注意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因材施教的三个原则。

1.量力性原则

教育中的“量力性”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量力性原则具有三方面含义。

其一,量学生精力。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学生精力而言,不能同时进行几方面的学习。比如,当时墨子有几个学生在学习正业之外还请求学射,墨翟对他们的回答是:“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墨子・公孟》)意思是,智慧的人必定量其精力所及而从事啊。

其二,量学生固有能力。人先天和后天形成的能力都是各异的,有的人适合赋予更大的压力,因为对他们而言压力就是动力;有的人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过大的压力不仅不会对其有所帮助,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其三,量学生的学习能力。人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墨子说:“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孟子・大取》)意思是说,深者深求,浅者浅求,该增者增,该减者减。

当今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种知识技能五花八门。先不说小学、中学,就是到了大学各门课程的开设也弄得从小就在题海中摸爬滚打的大学生身心俱疲,以至于没有时间来看自己想看的书,来探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说他们是成年人,但无论是社会还是教师,都没有把生活和探索的主动权交给他们,依然拿着拐棍领着他们走,所以到后来就会出现两个结果:

第一,什么都明白一点,但没有一样是精的,头脑像一个大杂烩,理不出个头绪,因此也很难做到“术业有专攻”;

第二,就是很难培养出创造性的思维,因为从小被“喂”惯了,老师一撒手,弄不好会栽个大跟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按照墨子的量力原则进行教育。

所以,要想因材施教,就要把握好量力性原则,给学生足够自我发挥和创造的空间、时间,让他们在自己的心灵世界中撑起一片广博的蓝天;量力性原则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指导思想。

2.扬长避短原则

朱熹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又说:“德行者,潜心体道,默契于中,笃志力行,不言而信者也;言语者,善为辞令者也;政事者,达于为国治民之事者也;文学者,学于《诗》、《书》、《礼》、《乐》之文,而能言其意者也。盖夫子教人,使各因其所长以入于道(《论语或问》)。”意思是说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而使之入于不同的发展之道。

其实,朱熹说的这一番深刻的话,就是指因材施教中的“扬长避短”原则:即根据不同学习者的能力、兴趣爱好而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充分挖掘和发挥学习者的潜力,竭力规避他们的缺陷,并加以即时点播。

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使受教育者扬弃和弥补自己的不足,而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充分挖掘、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使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使他们充分的、顺利的、快速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现在社会流行一句话即“全才往往是庸才”。这句话不乏一定的道理,因为“人非圣人孰能无过”。这里的“全”更多地说明了“大而杂,粗而不精”。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发、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专业化人才,我们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就要充分探讨和运行因材施教的“扬长避短原则”,使每个学习者都能充分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完美的展现自己优越的一面,实现自己的人生之梦――这也是教育的最高宗旨之所在。

3.寓教于乐原则

“寓教于乐”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总结出的一条经典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乐”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解释,指教育的方法手段要灵活多样,不能拘泥一格;教育的内容要丰富多彩,涉猎广泛;二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解释,指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进行教育。从后者的解释来看,“寓教于乐”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原则。

如果我们细心地观察,就会发现: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老师会通过不同的游戏和活动来传授相关的知识;在初中和高中阶段,老师会通过更为民主开放的课堂来带领大家学习知识;在高中和大学阶段,老师会通过更多研究式的讨论和更多的质疑鼓励大家去主动、自发地钻研知识。

这是我们在建国以来教育工作中取得的巨大成果,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寓教于乐”的原则还需要继续深入地探讨和贯彻,真正地做到让知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真正地改变“梅花香自苦寒来”和“寒窗十载”的“苦”学境界,让学习变得更加的有意义、有趣味和有动力;让每个学习者都能生龙活虎、欲罢不能的去自主的学习,而不是怨天尤人、苦不堪言地面对学习。

综上所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虽然古已有之,但在今天的现代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材施教中的量力性原则、扬长避短原则和寓教于乐原则仍然会带给今天的广大教育者无尽的启示,成为他们施教过程中智慧的宝典、育人的根本法则。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