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人际沟通的功能(合集7篇)

时间:2023-05-25 17:36:12
人际沟通的功能

人际沟通的功能第1篇

1、连接功能:在一个人和他所处的环境之间起一种连接作用;

2、精神功能:通过人际沟通,人们能参照他人的想法而更好地作决策,更有效地思考;

3、调节功能:人际沟通可以协调人们之间的行为。

人际沟通的功能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同学关系;人际沟通

业缘关系是人们由职业或行业的活动需要而结成的人际关系,其中的同学关系的人际关系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居主导地位。在建立良好同学关系的过程中,人际沟通的作用不可忽视。

一、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的理论基础及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马克思曾指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建立或保持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同学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际关系与人沟通关系密切,严格来说,合乎实际的人际沟通是用来达到人际目的的符号交换活动,具体包含五层含义:1.人际沟通表明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换;2.人际沟通发生于沟通行为存在的时候;3.人际沟通包括社会符号的使用;4.人际沟通是策略;5.“能够达到形象、关系和工具目的的沟通者即为有能力的沟通者”。

进一步说,人是社会动物,人们进行人际沟通,产生人际关系,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需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标志,人不仅有“食色”等基本需要,还有高级的需要,比如人际需要,即与人交往、沟通的需要(融入他人之中)。反过来讲,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可以帮助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增强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在同学互动中健全人格的发展、丰富对自我的认知,逐步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增强人际沟通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层面上,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他们素质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其中相当重要的是一个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大学生同学之间人际沟通的常见问题

在实际沟通中能否满足沟通目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还与沟通者的沟通能力、沟通场合和沟通事件密切相关。当代大学生在同学之间的人际沟通中常出现以下问题。

首先,沟通中自我心理定位不恰当。主要表现为沟通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自卑心理等不恰当心理定位。以自我为中心主要指的是大学生在人际沟通中更多关注自我的需求,只在乎自身利益,站着自己立场考虑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平等友爱,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这类人必然会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挫折。自卑心理是一种在认知上的偏差,认为自己无能软弱。自卑的人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会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行,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事实证明,这种自我评价是错误的,卑的人跟自信的人相比,能力并没有区别,区别的只是一种心态。

其次,对人际沟通的价值定位不恰当,突出体现在功利主义色彩的增强。人际沟通的功能是综合性性的,包括主观上可以帮助人们满足形象、关系、工具三种人际目的,达到自我认同,满足人际需要,客观上为人际关系提供原则和规范等功能。而功利成分在人际沟通中的增加,容易导致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极端价值取向的出现,“以利交者,利尽则散”,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有危害的。

第三,欠缺人际沟通能力。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沟通能力,不懂得人际沟通技巧,因而,在同学的交往中,经常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经常与人产生误会或隔膜,事倍功半,影响同学交往。对沟通技巧的把握需要大学生自己在实际交往中用心塚磨,如,学会倾听、善于换位思考、使用合理策略增加人际魅力等等,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并付诸于实践是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重要途径。

三、建立大学生良好同学关系的人际沟通策略

首先,学会倾听。很多情况下,倾听是比侃侃而谈更有利的一种沟通方法。如果我们进行人际沟通的目的是为了理解、照顾沟通对象,可以使用“同感倾听”的策略,即在倾听时我们要在理解基础上意识到别人的感情,并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补充说明、寻找共同经历和看法、给予积极肯定的回答等。如果我们的目的是确定关系地位和保证关系安全,可以使用“协商式倾听”的策略,积极把握沟通语言对象的中心意思,注意这些话的内在含义并且按照自己的意见提供支持意见。

其次,把握同学关系的进程并采取不同人际沟通策略。如果你想增进同学关系,那么提升人际魅力则是有效的催化剂。“人际魅力,简单地说,是把人们结合到一起的各種力量,也可以称之为‘对人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包括对对象体态、行为、性格、信仰等各个方面的评价以及情感反应。”在外在形象上,提升形体美;在人际行为上,显示相同的态度和价值观、支持别人的观点和兴趣、使用直率和肯定的回应方式或者称赞同学。

如果你想保持关系,可以使用积极性策略:快乐的行动、礼貌和避免批评。由此带来的亲和力和友好度可以帮我们对抗保持同学关系阶段的无聊和平淡,它使我们在与同学的相处过程中,始终保持乐观。也可以使用开放策略,通过互相信任、讨论对双方而言至关重要的话题来保持关系。

如果这段关系不得不疏远,则可以采用合适的分手策略。比如传达积极的信息,沟通者不让遭到拒绝的一方感到拒绝和伤害,同时暗示疏远的愿望。再比如使用疏远信息并进行合理解释。在选择分手策略时同样需要根据双方不同情形选择适合方式。

同学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能,85%取决于沟通。良好的同学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也会成为终身受益的财富。

参考文献 

[1]何宝梅 杨剑宇主编.秘书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伍茂国 徐丽君主编.人际沟通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 

人际沟通的功能第3篇

[关键词] 师生关系; 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规律; 成功的师生沟通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认知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师的认同度及信任度。“亲其师,信其道”, 这句出自《学记》的古训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

一、师生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美国教育家季洛特说:“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与学生的沟通联系,方能夺得每个学生的心。”

成功的教育,是通过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有效程度来决定的。教师首先要有能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教师还要养成这样的一种意识:学校开展的所有工作,都是在这种师生关系中进行的,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师生沟通实践中应遵循的人际交往规律

师生沟通的实质是一种人际交往,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师生沟通必须遵循一般人际交往的普遍规律。

1、事半功倍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称为“第一印象”,是社会心理学中有关人际知觉的经典内容。社会心理学家通过许多实验证明:在人际交往中,对某人的最初印象,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对该人以后一系列心理及行为特征的解释。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也表明: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2、不可忽视的“动机效应”

心理学认为,人从事任何活动都是由需要产生动机,再由动机激发行为的过程。而动机作为人各种行为的内在因素,教师需要经常思考自己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和认知自己的“良苦用心”,只有当学生认定教师一方的沟通动机是善意的,师生沟通才能有良好的开端。

3、营造温馨的“自己人效应”

当学生了解了教师的良苦用心后,教师还需与学生进一步拉近心理距离。这时,要更多地寻找与学生共同的话题点,各抒己见,让他们视你为“自己人”,使双方的沟通不断融洽,沟通才能深入下去。这就是人际沟通中的“自己人效应”。

4、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此消彼长”效应

沟通一般都有明确的目的,因而就产生了“究竟是谁影响谁”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在师生沟通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希望对学生产生影响,并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导向作用,但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发挥自己的影响力,那么沟通的目的就无法实现。反之,还很有可能被学生所左右,陷入尴尬、甚至“悲惨”的境地。

三、可能影响师生有效沟通的负面因素

1、对师生关系的错误定位

相对于年轻的学生,教师在丰富的社会经历、权威的知识见解等方面有着显著优势,而正是这种优势,使得部分教师往往有种“高大上”的感觉,一旦处理不好,则容易拉大师生间相处的距离,造成沟通上的落差和师生间的不平等地位。如果教师习惯于维持自己的权威地位而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习惯于单向沟通而不注意倾听,那么,这种缺乏平行沟通与双向沟通的方式会使得学生因畏惧而不敢接近,害怕相处,沟通意愿减弱,或者厌烦老师,一有机会就想从教师身边消失,使得教师即使有再好的沟通愿望也无法实现。如一些学生嫌老师“唠唠叨叨”,根源可能就在于教师对师生关系的错误定位。

2、以“我”为主的本位主义思想

本位主义,其原意是指习惯固守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以己度人,甚至还有些自恋和自大。教师如果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始终从本位主义出发,就会容易使自己陷入一个过于自我或以自我为中心的误区。这种师生间的本位主义交流,使得教师喜欢将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学生,认为自己的意见就是最好的意见,容易缺乏对学生情感和需要的理解与尊重,把学生视为灌输自己一切价值观的最好对象。学生会因此产生抵触、抗拒和排斥心理,拉大师生情感上的距离,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故而严重影响沟通的顺利进行。如一些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以后你一定会懂得我是真正的为你好”等一系列强迫癖的表现。

3、不懂变通的角色固着思维

一个人在社会中身份是不断变化的,如一位女教师可能要扮演教师、妻子、女儿、媳妇、领导、职工、乘客等多种不同的角色。每种角色都有一定的行为模式,教师的行为特点也得有相应的变化,如果不能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场合调节、变换自己的角色行为,始终固守一种角色,就是角色固着。角色固着会给人际沟通造成较为严重的障碍,对于师生沟通来说,当教师扮演的角色十分适宜时,师生沟通就会比较顺利;如果教师固着于某种角色不善转换,师生沟通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调节角色行为在一般情况下是不难做到的,因为人的大脑里都有一套警戒调节系统,它会根据情况随时调节人的行为,但如果是在非常熟悉的人面前,这套警戒调节系统有时就会“渎职”,甚至连对方在对你有所暗示时还不能察觉。教师在他们的学生面前就经常会犯这类错误。

人际沟通的功能第4篇

随着愈来愈多所谓的沟通辅导班、《说话的艺术》等培训课程及书籍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人际沟通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热点与研究课题, 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其的调查研究为我们了解与掌握人际沟通帮助不小。其中, 近十年国内的文献总量为2966篇, 自20062009四年间平均每年167篇, 20102016六年间平均每年385篇, 2014年文献量最高达402篇。同时, 文献量中各学科分配比率不同, 以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和中高等教育为主, 社会学及统计学、心理学次之。

一、人际沟通与人际沟通障碍

人际沟通是指在社会活动中, 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人际沟通除了传递信息这一基本功能外, 还有其心理功能。一是协调功能, 人们通过沟通传播人为制定、大众认同的社会准则及健康的思想, 协调共同活动, 净化不良社会风气, 消除不健康的社会意识形态;二是心理保健功能, 通过沟通, 人们可以同外界保持联系, 满足归属感及安全感的需要;三是自我表露功能, 人在沟通中自愿地把自己的个人信息传递给对方, 可以加强情感之间的联系, 增加亲密感幸福感, 获得社会支持;四是心理发展动力功能, 不论是婴儿还是老年人, 都是通过沟通来获得生理和心理的满足, 以此成为生存生活下去的动力之一。

人际沟通常常发生障碍,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客观因素引起的人际沟通障碍, 另一类则是由主观因素引起的人际沟通障碍。

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较多环节, 每一环节的状态都可以导致心理距离的拉远。其客观影响因素除了信息自然的增强与衰退外, 作为沟通障碍的始端性原因, 信息源的信息不充分不明确或信息编码不正确, 在沟通的过程中表现为信息传递者个人的文化程度、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态度将会影响到传递信息的内容。此外, 还有人际沟通的渠道这一影响因素。在科技能力迅速提高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沟通渠道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复杂化。不再只是面对面通过视听交流, 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话等媒介进行沟通, 每种沟通通道对沟通的作用不同。同一信息在经过不同的沟通渠道传递时, 由于各种渠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信息的表达方式不同, 传播效果也有差异, 引起信息误差。

主观原因侧重于说明信息接受者在信息接受过程中, 其个人喜好及个人经验对沟通过程的影响。沟通的质量取决于信息源发送的信息内容与信息接受者转译理解后的信息内容之间的差异。此外还需说明的是, 沟通过程中, 信息接受者当时的心理状态对当时信息的接收理解情况有一定影响。

由成因出发, 克服人际沟通障碍的建议有:信息传递者方面态度积极诚恳, 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选择合适的时机, 注重双向沟通。沟通通道上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发展各种沟通渠道, 保证信息的双向沟通。信息接受者方面以诚相待, 克服嫉妒、轻视、怀疑、否定心理, 控制自己的情绪, 换位思考以改变自己偏执的看法和立场, 再加之包容开放、公平公正的心态。

二、计算机网络与大众媒体

狭义上, 沟通一词更多的情况下是指人与人面对面交换信息、交流感情的过程。但随着社会及科技的高速发展, 科技化生活对沟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兴起及大众媒体的盛行。

网络与大众媒体为人们的对外交往、信息沟通提供了崭新而又广阔的平台与渠道。而且, 网络与媒体的自发性、便捷性、无时间限制性、匿名性等特点降低了个人进行人际沟通的限制, 扩大了人际沟通的空间, 沟通者的心理距离成为人际交往的主要依赖。当下, QQ、微信和微博逐渐成为人们沟通的重要方式, 各种线上交友App的涌现, 使得网络交友一度盛行。人们不仅通过大众媒体获得了数倍的信息量, 还能通过网络认识到数不胜数的朋友, 或天南、或海北, 甚至还有可能与遥远的异国友人相谈甚欢。同时, 大众媒体带来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了沟通的信息内容。

但同时, 在网络交友过程中, 不同于面对面的沟通, 双方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 使用文本化的信息及副语言进行沟通。沟通者虽然可以将彼此的情绪情感与意识进行编码与符号化, 但却不能意识到彼此实际的面部表情、声音、姿势。然而, 众所周知, 不论是从其在人际沟通中所占的比重还是数量来说, 非语言符号系统都在扮演着重要角色。网络交友过程中非语言符号系统的缺失使得其与语言符号系统的配合度不高, 沟通未必能取 (下转105页) (上接第106页) 得想象的效果。而且, 不同于面对面的沟通交往, 网络沟通明显具有去个体化、自我感加剧的特征表现。再加之少数人将网络上的沟通交友视为拓展人际关系的主要方式, 沉迷其中, 反而影响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随之产生了网络心理障碍、社会交往能力的弱化等问题。

三、大学生的人际沟通状况

研究表明, 人际沟通能力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21世纪的复合型、综合性人才的要求之一就是拥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作为社会的后备军, 大学生需要提高其人际沟通能力, 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当下, 大学生的人际沟通障碍主要有社交回避、社交焦虑、自卑、嫉妒心理与自我中心等。通过问卷调查法及心理测试, 研究发现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形成原因主要与家庭环境背景、成长经历以及个人的认知偏差、归因不当、性格缺陷等有关。

家庭氛围民主自由的子女一般而言沟通能力较好, 家庭氛围封建独裁的子女一般而言沟通能力较差。同样, 有研究表明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 心理承受能力也在面临巨大的挑战, 自我心理疏导能力有限, 更需要社会支持与关心。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到大学后, 由于生活环境和接受信息的差异, 沟通的心理压力要大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 易出现社交回避和社交焦虑的人际沟通障碍。主观方面, 当沟通受挫后, 自我效能感受损, 进而失去了再次进行沟通的信心, 从而出现沟通障碍;此外, 嫉妒心理与自我中心会使人在短暂时间内丧失正确的评估机制, 变得过于偏执, 转化成认知失调, 引起沟通障碍。

因此, 大学生在人际沟通中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肯定并关注自己的优势, 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完善人格, 形成多元化的价值体系。所有人的人际沟通能力不是天生的, 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掌握提升的。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提升人际沟通的能力, 将大大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的质量, 促进其未来的职业发展。

四、展望

人际沟通的研究一直在随社会热点变化着, 或是网络的兴起, 或是各种人际交往沟通障碍等。就未来而言, 人际沟通可能依旧保持将理论和实际联系的原则, 研究社会上相关的热点事件, 例如网络新词等, 但同样, 人际沟通不仅只局限于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中, 国际之间国与国的沟通交往是否可以类比为人际沟通交往, 并从人际沟通交往中获取些许启示?扩大视野, 将人际沟通的研究放大到社会、民族与国家, 相信我们会得到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王丽红.克服人际沟通障碍在社会心理学中引导下的进展[J].前沿, 2013, 35 (14) .

[2]彭贵川.论人际沟通中的隐性冲突与控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3, 25 (11) .

[3]尹小华, 张军涛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J].现代交际, 2016, 30 (20) .

人际沟通的功能第5篇

关键词:人际沟通;大学生;建议

导论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科学的不断进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高新技术层出不穷,正所谓高竞争的时代,人本管理思想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关键是人才,靠的是协作分工,靠的是不同专业技能的人,有机的、系统的组合。神九的升天、“蛟龙”的探海、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等等。现代企业的发展无一不聚集了全人类的智慧和力量,工厂生产需要沟通,家庭生活需要沟通,朋友之间需要沟通,实施营销需要沟通,绩效管理需要沟通,文化教育需要沟通,思想教育更需要沟通……而人际关系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微妙关系的一种形象描述,也是一种思想,一种态度,更一种技巧的表现。大学生如何做好人际沟通关系,将决定着其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赢得成功。

一、什么是沟通

沟通的概念: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思想和交流情报、信息的过程。人们采用的传递信息的工具不仅有语言、文字、符号,也包括姿态和行为。沟通最基本的要素是:信息发出者、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信息发出者是信息沟通的源头,是有目的的信息传播者。信息是沟通的内容,即表达沟通的主体思想、观点、需要、意见和消息等。通道即传递信息的途径,信息必须载于通道才可能沟通。声、光、电、动、物、人、报刊、广播、电视等都是信息传递的媒介。信息接受者接到信息后,经过译码才能了解和认识信息,沟通的目的才能达到。沟通对于任何群体或组织的工作效果都十分重要,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也有赖于信息的沟通。

二、我校大学生人际沟通的现状

身处当代社会之中,人际交往与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社会中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大学生同样离不开与人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在2013年3月期间,在本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随机采访了100名大学生(男、女各50名),其中大一至大三年级的受访者分布大致平均。如图表所示:

则反映了我校各年级学生的人际关系情况:大一新生普遍人际关系一般;二年级学生三种情况分布大体均匀;三年级学生人际关系在良好和一般的情况占大多数。上述情况笔者分析大体原因如下:大一学生刚刚入学,对新事物、新同学、新老师、新环境还处在认知不全面的程度,所以人际沟通的主动性和开放性不强,导致人际关系一般的情况占了大多数,而良好和很差的情况则极少;二年学生对大学环境基本具备了自己大体的认识和一套比较成熟的对事物评价的标准,以为对校园基本熟悉,所以对人际沟通的主动性和实践性较大一新生来说要强一些的,处理得当就会人际关系良好,处理的不尽如人意则会人际关系较差,在大二年级的体现就表现出3种情况大体均等;大三年级经过在学校的长期生活,对这个校园里的事物已相当熟悉,在校深造期间思想境界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心理素质与心态经过了一定的锻炼,沟通能力在此期间也得到了一定的增强,可以观察到其人际关系的稳定与成熟,但大三的学生面临着考研升学、实习工作、考证评优、感情波动的问题也随之增多,所以分析大三年级的学生人际关系的情况分布要考虑到背后的因素,实际上大三年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

三、我校大学生人际沟通现状分析

学生们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而且自己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这使得大学生较少或者不愿关注人际交往,交往的范围比较狭窄。长期的学习考试压力使得大学生早已习惯了这种比较被动的交往模式,这是心理长期受到压抑的体现,让这样一个大学生突然面对积极交往这个问题,往往使其有些不知所措,无法一下子克服一系列的问题,诸如:

(一)自卑心理。长期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尤其使大学新生在面对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时难以适应,觉得总有种莫名的不安;当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面对面时,往往觉得浑身不自然;当看到一个比自己成绩好的同学时会有意无意地避开;当老师叫到自己名字时,第一反应总是自己做错事等等。这些都是自卑心的体现。

(二)冲动心理。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平时总是受到家长的精心呵护,因此难免会遇到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大学生的许多人际冲突,都是发生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往往是一次无意的碰撞、不经意的言语伤害、或区区小利等等,本来只须打个招呼、说声道歉,也就没事了,但双方都“赌气”,不打招呼,也不道歉,而是出言不逊,结果引发热战,使人际关系处于不好的状态。

(三)封闭心理。大学生人际和谐的表现之一是乐于与人交往,然而有的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则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闭心理,阻碍其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有的是因为性格内向,被人误认为封闭;有的是因为紧张的学习所累,始终处于疲倦状态,自然也就很少有高涨的热情;有的则是因为心灵上的创伤所致。心理封闭往往使自己在有困难时一个人去想办法解决,在有苦楚时一个人默默承受,久而久之,心理问题在心里积压,造成了愈加自闭,与人交往也就更少,这样一来也就越不合群,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四、人际沟通的重要性

(一)为什么要进行人际沟通

1、人际沟通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方式,是人们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重要途径。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沟通和交往的领域不断拓宽,其作用日益突出。

2、在职场中最常见的沟通是人际沟通,这类沟通发生在与上司、与同事、与下属、与客户等人之间。事实上,只要在社会中生活,人就离不开沟通。

3、从我们身边讲:人际沟通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通过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你才能了解周围人的性格品德,它的产物就是你与其他人的融洽程度。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使你与其他人和平相处,互利共赢。同事之间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才能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知道对方好恶,才使自己在日常工作中不至于碰壁。

(二)人际沟通的重要性

1、当今社会,职场如战场,大家拼命相互攻击,推卸责任;职场如舞台,人人翩翩起舞,尽情挥洒才华。搞好与别人的关系不可或缺,人际关系沟通至关重要。

2、一个人能够与他人准确、及时地沟通,才能够建立起人际关系,而且是牢固的、长久的。这样才能够使得自己在事业上左右逢源、如虎添翼,最终取得成功。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沟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如果不顺畅,就不能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给对方,会引起误解或者笑话。人与人的交往,就是一个反复沟通的过程,如果沟通好了,就会很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沟通不好,闹点笑话倒没什么,但因此得罪人、失去朋友,就后悔莫及了。沟通作为一个重要的人际交往技巧,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其影响也很大。此因,人际矛盾大多数都可归因于沟通不畅。

在人际关系中,特别强调“增加共识”,实际上就是多进行有效的沟通。如果一个团队能够沟通顺畅,上下合力,所爆发出来的力量是上害怕的。所以沃尔玛公司总裁沃尔顿说:“如果你必须将沃尔玛管理体制浓缩成一种思想,那就能就是沟通。因为它是我们成功的真正关键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不善于沟通将失去许多机会,同时也将导致自己无法与别人协作。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只有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协作,才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才能获得成功。现实中的成功者都是擅长人际沟通、珍视人际沟通的人。

五、大学生如何进行人际沟通

(一)悦纳自己克服自卑心理

要想协调人际关系,让别人接纳和喜欢自己,首先要悦纳自己。一个人自卑、缺乏自信的人往往与对自己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我们与他人进行比较时,一是要注意比较的标准,不能以已之短去比别人之长,这样势必导致误差。二是比较时必须注意客观性,千万不能认为自己某一方面不如他人就什么都不如人。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客观合理时,才会增强自己的信心,自信心强才有可能克服不必要的自卑心理。在沟通中,要有交往成功的信心,不要总是被人际交往会失败的心理所困扰。人际交往是交往双方积极主动的过程,一方主动而另一方被动势必造成交往难以正常进行。主动大胆地与人沟通有利于消除胆小、害羞所带来的交往障碍,因为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往,能够锻炼自己的胆量。只有大胆地尝试,主动地参与社交活动,慢慢地才不会害怕见陌生人,那种自卑的心理也会随之而慢慢被消除。

(二)真诚待人、尊重他人是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

真诚是指一个人待人的态度,是一个人发自内心而不是虚情假意的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有些学生把直率和直言当成了正直和真诚,认为真诚和正直起码直就是要实话实说,就是表在思想一定要直来直去;“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与人交流时,应该讲究方式方法,尤其在表达不满时更是要考虑到交往对象的接受程度,以便于工作能够优化人际关系,减少人际之间不必要的隔阂和磨擦。

要做到对他人的尊重就应做到:首先,要学会面带微笑。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对别人的友好、接纳、赞同、理解、宽容和尊重。其次,要认真倾听。尊重的另一个重要的表现方式是认真会倾听。要诚心、耐心、细心地听,即使对方讲的话并不十分令人感兴趣,也应让人家把话讲完。在人际交往中尤其要注意尊重别人的原则,不损害他人的名誉和人格尊严,肯定他人的能力与成绩。否则,就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坚持尊重的原则,必须注意在态度上尊重同学,平等待人,讲究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不开恶作剧式的玩笑,尊重同学的生活习惯。

(三)宽诚待人体现大学生的良好品格

大学生们的自尊心是非常强的,不允许别人轻易地冒犯自己。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严以律己,宽限以待人,应该在与人交往中学会忍让,学会妥协,学会宽恕别人,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更高水平的人格风范。大学生个性的多样化,感觉的“过敏”,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沟通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只要胸怀宽广,发火的人一定也会自觉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涵养、有“肚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实现双赢。

六、结 语

沟通是为了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和群体进行交流的过程。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和别人进行着口头或是字、肢体语言的交流,进行着信息的交换,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沟通;因为沟通,我们把彼此的信息和想法进行了交流,之后才会产生见解或者共鸣;因为沟通,我们才能了解我们周围的人的性格品德;因为沟通,我们才能达成共识,才会有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人际沟通的功能第6篇

交通政研会团结和谐、友爱互助、风正气顺、成就理想的工作氛围是每一个职工的内心向往,雷厉风行、协作高效、官兵一致、充满活力的团队是每一位领导者的不懈追求。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离不开有效沟通与良好协调的。青年朋友们肩负着我们救捞事业的未来,今后的路还很长,大家工作在一起,共同为我们的事业奋斗,需和谐相处。这里,和同志们谈一谈沟通和协调的知识和技巧,希望对同志们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一.对沟通与协调的理解

如今地球变的越来越小,已经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地球村”。无论是信息化的波涌还是全球化的浪潮,使得地球村里几乎每一位村民(孤独者除外)都无法离开别人而单独存在。各种各样的组织(政府、军队、企事业单位乃至党小组)对内都要整合资源、使组织内部各部门和成员间相互合作、协调一致实现共同目标;对外又面临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必须协调统合各方,为事业发展创造不可或缺的条件与机遇。这些都和沟通与协调密切相关。

所谓沟通,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使一条水沟通畅”或“通一条沟”。前者是为了使沟里的水流的更顺利,后者是为了让沟里的水流到一个新的区域或使不相干的两股水流相互融合。引申到人与人之间,就是在人们相互不熟悉、不了解的情况下,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双方便会有更多的了解和交流。从管理学角度,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转移信息的过程,是相互了解的行为过程,也是一个人获得他人思想、感情、见解、态度、价值观等等的一种途径,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渡船或桥梁。通过这条渡船或这座桥梁人们可以分享彼此的感情、知识与智慧,消除误会,增进了解。而领导沟通则更多的是指组织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的过程。

沟通的过程就是信息发出者把信息传递给接收者并获得反馈的过程,从工作角度,沟通是协调或协作的前提与基础,主要有三方面的基本功能:

1.搜集信息资料的功能。一个组织要想顺利地开展各项活动,成功地实现组织目标,首先必须获得各种相关的信息。对外的沟通可以获得有关外部环境的各种信息和情报资料,在分析消化的基础上确定正确的目标和科学的战略决策,使组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对内的沟通可以了解组织成员的价值观、思想倾向和需求、工作进度与结果,各部门间的工作协调状况,组织成员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工作效率等等情况,及时全面地掌握组织内部的各种信息资料,发现实际问题和各种变化情况,从而及时准确地指挥组织运转,实行科学有效的领导与管理。

2.满足组织成员心理需要的功能。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沟通思想和感情是一种重要的心理需求。沟通可以消除人们内心的紧张和怨恨,排解压力与负担,使人们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愉悦,而且在相互沟通中可以使双方产生共鸣和同情,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信任,改善相互间的关系。在一个组织或者团队当中,如果信息沟通渠道不畅或堵塞,成员间意见难以沟通和交流,就会使人们产生心理压抑和郁闷,出现消极情绪甚至抵触行为。这不仅会影响组织成员的心理健康,还会严重影响领导者的工作,导致组织运转失灵。因此,一个组织若要顺利发展实现既定目标,必须保证组织内各种沟通渠道畅通,使得组织成员间理解多于误会,合作多于对抗,及时化解和消除矛盾,人际关系和谐,组织内部实现团结统一,成员士气高、执行力强,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绩效。

3.调动组织成员积极参与组织活动的功能。在组织中领导者或管理者的知识、经验、观念与行动往往影响着组织成员的知觉、思维和态度,进而改变他们的行为。尤其是各级各层的领导者为了适应组织整体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某种改革和变革时,其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信息沟通和感情沟通取得组织中大多数成员的认同与支持,转变个别成员的惯性思维甚至抵触态度,改变其行为,才能进行组织内部的良好合作,推动组织的前进与发展。因此,充分的沟通既可以促进领导者改进管理,又可以激励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组织成员提高认识,增强信心,树立主人翁意识,充满责任感,积极主动地为本单位本部门的发展献计献策,从而增强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使领导和管理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所谓协调,从领导者角度而言,是指领导者运用自己的权力、人脉、威信、个人魅力以及各种方法、途径与技巧,使领导活动中的各种资源、各种关系、各个环节、各个因素、各个层次有效整合,行动一致,形成组织活力、社会合力,取得组织绩效,从而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协调是领导和管理工作的基础,是维系组织正常运转的纽带,是领导者自身能力与经验的体现,也是一个组织执行力、战斗力的反映。在管理工作中由于协调能力的不同,同样的工作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同样的权力会产生不同的权力效应。作为领导者或管理者应该比下属更善于协调。

协调的根本功能在于实现和提高组织系统的整体效能。一个组织是由许多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因素所构成的庞大系统,是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系统个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必然产生某种整体效应。这种效应表现为:组织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该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相加之和:二是整体功能小于个部分功能相加之和。(也就是常说的1+1>=2;1+1<2)。前者源于组织系统内部各部门各成员间的有效协调与协作,而后者则是由于组织系统内部各部门间力量的相互抵消、内耗造成的。协调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减少系统内部各种要素间的功能损耗,使系统协调有序地运转,通过和谐共存、相互依赖和协作配合建立团结高效的组织系统。

任何组织的活动都需要协调这个管理和指挥手段,协调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过程。领导协调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凝聚功能。使组织各部门和成员统一认识、统一意志,团结一致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二是增效功能。使组织个部门和成员在工作上既分工又合作,化解矛盾、消除误会、减少内耗,从而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三是调节功能。使组织内部各部门和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忠于职守,追求卓越,从而保证整个组织活动秩序井然,稳步推进。四是服务功能。使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组织成员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和睦相处、配合默契,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五是枢纽功能。使组织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能够胸怀大局、眼光长远,信息灵通、指挥有方,成为组织运转和事业前进的中心枢纽。六是环境改善功能。使组织能够运行在良好的外部环境当中,不断创造有利于组织生存和事业的发展的外部条件与氛围。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

说到“沟通”,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另外一个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让很多人感到头疼可又无法摆脱。有人会把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种种不愉快、不成功、不如意甚至是邪恶归罪于人际关系。我认为,这是极其片面的。其实,直白一点讲,沟通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改善人际关系。对组织中人际关系沟通的研究、对人际关系规律的把握、对沟通的范围和种类的了解以及对沟通方法的运用已经成为领导者为组织成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提高全员绩效的有效途径与手段。可以这样说,作为领导者,最重要的沟通莫过于人际关系的沟通。

人是大千世界中变幻莫测的最为复杂的社会动物。关于什么是人,迄今为止,各种学说界定不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我们认为,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微观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的具体体现。人既有思维活动也有心理活动。人际关系把心理活动过程表现为一个 人对其他人的吸引或排斥的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行为反映。因此,人际关系以人的情感为纽带。

在人际关系方面往往存在两种对立的形态,即心理相容关系和心理排斥关系,前者我们称其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后者则为不好的人际关系。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存在大量的过度性人际关系。除了心理相容关系即良好的人际关系外,其它的形态都可统称为“人际关系障碍”,当然其障碍的程度是不同的。造成人际关系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差异,是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摩擦或者矛盾的一个重要根源。人类生活之所以丰富生动、多姿多彩,正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其个性,都有其不同于别人的地方,而这种差异和差别本身就是不一致,不一致就会带来矛盾和冲突。因此我们说社会处处充满着矛盾。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与各种不同性格特点的人交往、相处,达到完全适应(相容)的理想状态是非常困难,或者说是不可能的。这样就必然造成人际关系的天然障碍。

2.人的知觉与客观事实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是造成人际关系障碍的重要因素,在理论上称之为“知觉与事实的错位现象”。所谓知觉,是每个人将自己感官所接收到的客观事物的印象进行重新组织并加以解释的过程,以便对其产生的环境与条件赋予某些含义或意义。或者说,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与表面联系的心理过程。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可能会有截然相反的感受。正是因为人的知觉与客观事实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知觉与事实错位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相互间的不理解、埋怨甚至怨恨与仇恨。

影响知觉的因素很多,既有来自于知觉者本身的,如价值观、个性、习惯、经验、兴趣等等,又有来自于知觉对象的,如接近性、相似性和背景等等。

在一个组织中存在的这种错位现象会直接导致认知障碍、语义障碍、地位障碍、地域障碍等等影响组织运转的不良因素。而做到充分地沟通则是防止知觉与事实错位的有效方法。

要想进行有效沟通,就必须对人际关系的规律有所把握。人与人之间在工作上的分工与合作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由此便形成了一个组织特有的人际关系。那么,人际关系有些什么样的规律呢?

第一,需要或者说需求是人际交往的动因。人际关系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人自身的需要。

第二,情感是人际关系的纽带。情感是人们思想和心理特征的综合反映,它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人们情绪的变化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人际关系的建立正是基于情感基础之上的。

第三,组织文化对人际关系有着很大的影响。只有在优秀的文化氛围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得以健康发展。

掌握了以上的基本规律,作为领导者或者管理者在组织中的任务与应扮演的角色就清楚了。他要为组织成员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创造有利条件,以满足组织成员不同的需求,同时,在人们的情感世界里捕捉相互协调的因素,并通过持之以恒的组织文化建设,在组织内部形成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形成与发展的浓厚文化氛围。

了解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形成发展规律,我们就不难对如何有效沟通进行理性的思考。

下面简单介绍以下几种不同的沟通类型:

1.机械式沟通与满足需要的沟通。这是根据沟通的功能和目的划分的。前者主要是为了传达信息,同时也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意见与要求等告诉对方(下属),以此影响对方的思想及态度,进而改变其行为,达到目标。后者主要是为了表达感情、消除内心紧张,以求得对方的同情、支持、友谊和谅解,确立双方和谐的人际关系,满足个人精神上的需要。

2.浅层沟通与深层沟通。这是根据沟通的性质划分的。前者是指在工作中必要的行为信息的传递与交换,如传达工作安排、报告工作建议等。浅层沟通是组织内部信息传递工作的重要内容,缺乏浅层沟通,领导工作势必遇到很大的障碍。浅层沟通一般仅限于工作表层上的必要和基本部分,比较容易进行。后者一般是指领导者和下属为了有更深的相互了解,在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兴趣爱好等方面教深入的相互交流。深层次沟通不属于组织管理工作必须的内容,但它有助于领导者更加有效地管理好本部门或本组织的成员,虽不是必须但却很重要,其沟通的效果严重地影响着沟通过程本身。

3.双向沟通和单向沟通。这是根据沟通时是否有信息反馈来划分的。前者是指有反馈的信息沟通,如座谈、讨论、谈心等等。后者是指没有反馈的信息沟通,如电话通知、书面指示等。双向沟通可以使沟通者(主导)知道对方是如何理解信息的,也可以使接受者明白自己对信息的理解是否正确,同时可以向沟通者反馈自己的意见并要求沟通者进一步传递信息。在管理中,双向和单向沟通的作用不同。一般在要求接受的信息准确无误、处理重大问题或做出重要决策时宜用双向沟通。而在强调工作速度、秩序或例行公事时宜用单向沟通。在促进人际关系和加强双方紧密合作方面,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双向沟通更能激发员工参与管理的热情,有利于组织的发展。

4.口语沟通与非口语沟通。这是根据信息传递载体不同来划分的。后者是指运用口语以外的信息传递载体。口语沟通有开会讨论、做报告、打电话、谈心等形式,具有亲切、双向、高效、简便、很少受时间、地点、场合制约等优点,但也存在信息容易损失、权威性、正确性较差等缺点。非口语沟通有文件、报表、传真、电邮、会议通知等书面以及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形式,书面沟通有权威性、正确性高,可长时间保存,内容详尽等优点,同时也存在缺乏亲近感、缺乏弹性、看法单一等缺点。肢体语言形式特殊,具有简洁、及时、活泼、随便等特点,有时会达到其他形式的沟通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5.上行沟通与下行沟通。这是根据信息流动方向划分的,指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在管理活动中,上行和下行沟通都是十分重要的,缺一不可。

以上对沟通进行了比较理性的分析。其实,作为行为科学的内容,沟通与协调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同一个理论在实践中会产生无数种行为方式,只要我们掌握了基本原理,就会在实践中创造出形式多样、色彩斑斓的应用方法。下面就进行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从管理和领导工作的角度谈一点想法。

既然沟通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改善人际关系,因此,进行有效的沟通就要围绕改善人际关系从组织和个人两个方面展开。

1.加强领导集体的建设。各级领导集体的思想觉悟与水平、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群众观念、群众关系等等都关系到整个组织的人际关系。领导集体的业务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的高低都会影响到组织中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协调。领导成员间的以诚相待、团结协作、相互包容、相互补台更是促进本组织人际关系良性化必不可少的条件。领导者以身作则、克己奉公、密切联系群众才会取得威信,才能得到组织成员的认可,才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组织成员的的积极性,才能团结和带领组织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奋斗。

2.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合理的组织结构不仅直接影响组织的工作效率,也直接影响组织的人际关系。组织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权责分明,就能够避免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相互扯皮、内耗不断,自然会使工作井然有序,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工作绩效。

3.培育良好的组织文化。使组织的价值观、组织精神、使命、愿景深入人心,使每一位组织成员都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组织目标和愿景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参与组织的管理活动,在活动实践中完成从参与感到满意感再到责任感的发展与转变,而这一发展与 转变的过程本身就是改善人际关系的过程。

4.加强自我修养与重视个性锻炼。每一个身心正常的人都会希望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是和谐融洽的,虽然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交往双方,但是,一个人能否为他人所接受,关键不在他人而在于自己的形象如何。个人首先要正确地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正确分析和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分歧、矛盾,搞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真正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很难想象一个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凡事都想自己得利而麻烦、困难和损失都让别人去承担,缺乏良知和正义感,凡于己有利的人和事就支持于己无利的人和事就坚决反对,投机取巧、揽功推过的人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个心胸开阔、热情开朗、真诚豁达的人首先为搞好人际关系提供了有利的心理条件。培养良好的个性,一定要做到自尊、自重、自信、自立。自尊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然而,人们经常会有意无意的地忘记一条非常简单的古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想别人理解你,你首先要理解别人,要想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

正确地评价自己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关键。“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这个道理。“以人为镜”,要从他人的态度中,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不断地体察自己的内在本质,并做出客观理智的评价,从而不断改造、完善、优化自己的形象,特别是要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意识与行为,控制自己不利于搞好人际关系的动机与行为,从而获得别人的认可与接纳,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更应该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和个性锻炼,以担当起团结和带领全体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重任。

5.善于与人相处。人际关系是双方交往的过程,人际关系越好,朋友就越多,相处时间越长也越感觉到友好、温馨、快乐。但是,交往也好,沟通也好,都是双向的,不可能是一相情愿。因此必须解决好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这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交往与沟通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模式。但是,我认为,万变不离其宗,最简单也是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就是严格要求自己。这涉及到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时刻注意。如此宽泛的要求,做好了当然很难。有一点是很关键的,那就是真正看到自己的弱点、不足与缺点,有真诚和严格的自我批评精神。宽以待人则是对别人不要提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强人所难;对别人的缺点或不足在真心帮助的同时要有耐心等待、宽厚和谅解的态度;在对荣誉、地位、利益等问题上要有不挣不抢的风尚和胸怀。在与人相处当中真正做到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其人际关系一定会搞好,至少不会差。

以上更多谈了关于人际关系的话题,其实,人际关系处理得当了,有效沟通自然不在话下。(沟通:以尊重为前提,以真诚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以和谐为目的。)

三.如何进行良好的协调

协调既是每一个单位、部门、岗位日常经常性的工作,又是领导或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协调的理论、原理是否科学,更取决于协调的方法是否科学、得当和有效。协调有许许多多的方法和途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会议协调法。这是一种最常见、最常用的协调方法。在领导和管理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涉及面广,单靠一个部门、单位或组织难以或无法完成的工作任务,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实现预期目标。这就需要相关各方的配合与协作。配合与协作的前提就是协商一致,而会议协商是沟通情况、上传下达、商讨问题、布置任务、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与协调有关的会议形式很多,但目的只有一个:明确各方责任及相关工作、明确需要相互协作事项、拟订工作程序与推进时间表、解决出现的问题与矛盾、凝聚力量、鼓舞士气确保工作任务按时圆满完成。

2.权力协调法。就是用权力解决权力冲突。一般是因为部署在碰到相互矛盾或扯皮向领导请示时,或是领导发现部属工作不协调时所采用的方法。要做好权力冲突的协调工作,必须从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和把握造成冲突的原因,尤其是主要原因,对症下药。权力协调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其最终目的是处理好上下级和同级之间的权力冲突问题,充分调动和发挥下级的积极性和作用,取得同级的配合,得到上级的支持与帮助。

3.利益协调法。利益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为普遍也最为敏感的关系。人们由于价值观念、思想觉悟、所处位置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等等原因,在利益关系中发生分歧和矛盾,产生利益冲突。这些冲突又会牵扯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等等冲突。这些形形的利益冲突,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上下级之间、群体之间的矛盾,轻者会出现隔阂,严重了则会产生分裂和剧烈的对抗。因此,协调好这些利益冲突是极为重要的。作为领导者或管理者,在协调利益冲突时一定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避免急功近利、只顾私利、只顾少数人利益不顾大多数群众和基层利益等各种偏差与错误。协调利益关系要把握几个方面的原则:一是缓解矛盾。在领导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与发展必然导致原有平衡关系的解体,使相关各方的关系出现紧张状态。协调就是一种复杂的以疏导为主的工作,根据不同的利益关系实际,采取不同的措施,梳理疏导各种矛盾冲突,解决好各方利益关系把矛盾和冲突缓和下来,以便创造一种谅解合作的气氛与环境,使工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使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因此,协调要求各种过程的衔接、各种力量的统一、各种利益的调整都要有利于矛盾与冲突的缓解,一切言论行动、方法手段都应有利于缓和与解决矛盾,促进有关各方的团结合作,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至少是形成一种各方可以接受、不致于导致关系紧张或破裂的气氛。二是激励下属。领导者在制定工作规划与计划时要充分体现群众利益,反映实际情况,要把群众长远的根本利益与现实的切身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要以实际行动去感动和感化下属,平时就要多与下属接触,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关心下属的实际问题并帮助其解决困难。把领导管理中的权威性建立在日常的沟通交流情感基础之上,使日常的关心与关怀产生出强大的激励作用。三是公正客观。领导者面对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要统筹兼顾,更要公正客观。要使组织各成员、部门、群体之间保持利益的协调、平衡与和谐。

4.心理协调法。任何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组织中的矛盾和冲突归根到底人与人的矛盾和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源于人与人之间因多种目标的存在而产生多种动机,当这些动机无法同时满足或相互排斥时就会发生心理冲突,从而引发矛盾。心理冲突破坏人的心理平衡,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久而久之会使正常的人际关系发生畸变。在上下级之间、组织成员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出现心理冲突时,领导者应及时做出反应,采取措施,消除冲突,建立新的心理平衡。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心理冲突的反应因人而异,总起来可分为积极反应和消极反应两大类。积极的反应方式是建立在面对现实、正视冲突、解决冲突的基础之上的反应方式,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力。这种承受力也叫自我张力,它能使人们在心理冲突面前保持正常的行为能力。但是,保持较高的心理承受力并非易事,它受生理、过去经验与学习、对冲突的知觉判断、人的意志和毅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采取积极反应态度、克服各种制约因素、消除冲突是恢复心理平衡的有效方式。

对做好心理冲突协调提几点具体建议:

一是善于主动沟通。前面已讲过主动沟通能够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凡是能够和善于主动沟通的领导者,大都容易被对方理解和信任,彼此之间的心理防线也容易较快地消除。因此,要善于主动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场合以 及最容易引起对方兴趣的话题进行沟通。交流时无论对方态度如何,都要谦虚、诚恳,并给予对方最大限度的理解。切忌高高在上、不屑一顾、教训指责、简单粗暴的态度与情绪。要善于体察对方的心理变化,因势利导使对方产生共鸣。要讲究语言艺术,尽量使用商量、互动、调剂、安慰的交谈方式,并注意语气、语调和分寸。常常同事间的有些矛盾或不愉快,会在几句幽默的调侃中灰飞湮灭。

二是善于笑脸相迎。笑是人类表达和增进感情的重要方式,它具有感染力,能够为调节人际关系创造一种良好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化解某些分歧和矛盾。常言道“相逢一笑泯恩仇”,足以说明笑的重要。我们有些同志不知道什么原因,平时总是面部肌肉紧张,一副庄严肃穆的神情,十分吝啬给周围一点阳光灿烂的笑容。别说是有点误解或矛盾,就是啥事儿都没有,谁愿意整天面对那么一张让人堵心的脸!现实生活中,同志之间的某些分歧或纠葛常常在一笑之中了之。这说明笑是一种奇妙的语言,也是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它既能表达善意、敬意,也能表达歉意,还能表达谅解、宽恕之意。同事们之间若善于笑颜相逢、笑口常开,就容易缩小彼此心理距离,消除各种疑虑,增强团结合作,保持愉快和谐的工作、学习、生活氛围。

三是善于制怒。愤怒是人们一种迅速而猛烈的情绪过程,是激情的一种表现形式,通常是由某种强烈的刺激引起。人的思想和行为会因愤怒情绪的支配而发生错误,甚至会造成某些不应有的后果(三国周瑜的例子)。愤怒因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私怒与公愤。凡因个人的问题而与别人发生激烈的冲突时产生的私愤即是私怒,凡因公而产生的愤怒则为公愤。作为领导者,要善于抑制私怒,保持理智,而对于那些违法乱纪、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损害组织形象的行为不仅当怒则怒,更要坚决制止。

人际沟通的功能第7篇

关键词: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092-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不断进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高新技术、高竞争的时代,人本管理思想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关键是人才,人才资源是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传统的靠单个人的力量解决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弱,取而代之的更是团队的力量,靠的是协作分工,靠的是不同专业技能的人有机的、系统的组合。现代社会各个企业的发展无一不聚集了全人类的智慧和力量。生产需要沟通,家庭需要沟通,朋友需要沟通,营销需要沟通,绩效需要沟通,教育需要沟通……而这些人际关系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微妙关系的一种形象描述,更是一种思想、一种态度、一种技巧的体现。公共关系学,是社会组织为了生存发展,通过传播沟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影响公众的科学和艺术。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来看,人际关系能力的高低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未来事业发展的成功与否。

一、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方式,是人们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沟通和交往的领域不断拓宽,其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职场中最常见的人际交往常常发生在与上司、与同事、与下属、与客户、与家人、与朋友等人之间。其实,凡是人,只要在社会上生活,就离不开人际交往。

首先,当今社会,形形的什么人都有,在职场中尤为如此,人际关系的冷箭令人防不胜防,职场如战场,大家拼命相互攻击,推卸责任。但职场亦如舞台,人人翩翩起舞,尽情挥洒才华,搞好与别人的关系势必不可缺少,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其次,一个人能够与他人准确、及时地沟通,才能建立起人际关系,而且是牢固的、长久的,进而才能够使得自己在事业上左右逢源、如虎添翼,最终取得成功。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由此可见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人与人的交往,其实就是一个反复沟通的过程,沟通好了,就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不好,闹点笑话倒没什么,但因此得罪人、失去朋友,就后悔莫及了。

再次,在人际交往中,特别强调“增加共识”,实际上就是多进行有效的沟通。还有,人最怕的就是被冤枉。而冤枉是怎么产生的?就是因为沟通不畅或者沟通错误。如果一个团队能够沟通顺畅,上下合力,所爆发出来的力量是上害怕的。所以,沃尔玛公司总裁沃尔顿说:“如果你必须将沃尔玛管理体制浓缩成一种思想,那就是沟通。因为它是我们成功的真正关键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如果不善于人际交往,我们将失去许多机会,同时也将导致自己无法很好地与别人的协作。你我都不是生活在孤岛上,只有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协作,才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才能获得成功。要知道,现实中所有的成功者都是擅长人际交往、珍视人际关系的人。 一个人能够与他人建立起牢固而长久的人际关系,才能够使得自己在事业上最终取得成功。

二、公共关系学中的人际交往策略

人际交往是人们为了实现特的目标,借助人际沟通渠道与公众相互交流信息、态度、情感、价值观和思想的过程。

(一)人际交往的理念和规律

1.人际交往的基本理念就是“和”

2.人际交往要遵循客观规律

(1)吸引接近规律:发现了别人的优点,彼此吸引而相互接近。

(2)趋同离异规律:彼此存在共同的兴趣、爱好而深化为友谊,否则就会背离。

(3)互需互酬规律:对彼此寄予某种希望和企图,渴望获得某种利益。

(4)交往深化规律:有礼仪交往发展至功利交往,再发展至感情交往,最后发展为思想交往。

(5)交付中和规律:既强调双方主动参与,又强调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二)人际交往的原则

1.竭尽忠诚:以诚恳的言行赢得公众的信任和友谊。

2.相互理解:尊重公众的个性,而不是强求公众与社会组织高度一致。

3.相互信任:及时把公众的合理性意见、建议体现在社会组织的决策之中,及时让公众知晓社会组织的决策方针,提高经营透明度,实行民主经营和管理,尊重公众的选择权。

4.主动热情:自信地表现自己,做人际交往活动的活跃分子;大方得体,既不能遇事自谦三分,也不要狂妄自大,应有理有节。

5.平等互利:互惠互利,找出双方的利益共同点;互补互助,积极引导公众认同社会组织的发展目标,同舟共济;互尊互爱,在社会生活中采取与公众相一致的态度行为。

三、如何进行人际交往

(一)人际交往技巧

1.成功亮相:仪容仪表得体大方,彼此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是进一步交往的基本前提。

2.细心聆听

(1)先倾听而不要指导;

(2)先顺应而不要阻止;

(3)先理解而不要去纠正。

3.相互交流

(1)收集交谈的信息,确定中心,推敲交谈的用语及顺序。

(2)选择合适面谈的时间和地点。

(3)善于察言观色、领略对方的信息,并及时做出反应。

4.积极反馈

(1)及时把握好反馈的时机。

(2)富有逻辑性。

(3)描述为主、评价为辅。

(4)避免不利于交谈的指责性话语。

(5)适度,把握好尺寸。

5.有效说服

(1)运用动机激励法。

(2)运用居家优势法:邀请公众到社会组织所在地进行劝服,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支配能力。

(3)运用情景参与法: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有关活动,在实践情景中改变公众的态度。

(4)运用个性吸引法:以公共关系人员个体的人格力量、智慧力量以及个性形象为主导前提。

(5)运用求同合作法:需求与公众一致的共同语言和共同经验,建立相互认同和互相尊重的气氛,促使公众接受自己的主张。

6.善待冲突

(1)明确共同面临的问题,并达成协议共同寻找共赢的解决办法,营造合作氛围。

(2)客观公正地分析双方需求,把需求转化为具体的期望目标。

(3)寻求解决冲突的多种方案,根据指标评价并确定一个能为双方共同接受的方案。

7.善于妥协:但妥协要有原则、有条件,以考虑双方进一步合作为大前提。

8.容忍拒绝

(1)合理思考,调整心态。

(2)保持自信,不可气馁。

(3)冷静分析公众的要求和动机,必要时放弃自己的主张。

9.保持自信:自我意识;自我肯定;自我负责;自我理解;自我管理;自我期望;自我支持。

10.给予帮助

(1)提供能帮助公众探讨问题的范例。

(2)陈述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供对方考虑。

(3)扮演公众角色,积极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法。

(4)提供建议要避免说教、评价和批评。

(5)要给公众明确的帮助方式和需要的时间。

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人际关系是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之一,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人际交往对于事业取得成功至关重要。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与他人的相处关系的融洽程度。人类是一种群居动物,每个成功人士事业上的发展,都是得益于他所处的人群和所在的社会环境,即人际关系。只有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八面玲珑,才有为事业的成功开拓道路的机会。这也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人际交往的能力。在现代社会,很多商界成功人士深深意识到了人际交往对自己事业成功的重要性。美国钢铁大王及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专业知识在一个人的成功中的作用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交往能力。”所以说,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你就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已经走了85%的路程了。

其次,人际关系是事业发展的情报站。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拥有无限发达的信息资源,就拥有无限职业发展的可能性。而这些信息全部来自你的人际关系的积累,人际关系有多广、人际交往能力有多强,决定了你事业发展的平台有多大。

再次,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事业发展的助推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可以在事业上帮助自己、给自己支持的“贵人”,而这些“贵人”完全来源于自身平日人际关系的积累,也许在不经意间,你的贵人就出现了。在关键时刻他能够给你支持和指导,能够在危难时刻助你一臂之力。贵人相助确实是每个人成功道路上的宝贵资源,贵人可以一下子打开我们机遇的天窗,让我们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直接奔向通往成功道路的快速通道;贵人可以大大缩短我们在成功之路上奋力奔跑的时间,提升我们成功的速度,缩短我们成功的时间,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离成功更近一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周安华,苗晋平.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