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合集7篇)

时间:2023-05-16 15:31:50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第1篇

关键词:中职思想政治课;哲学与人生;教学感悟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0-0117-02

随着国家对中职学校的教材改革,《哲学与人生》课也在教材的整合与提升过程中被中职学校作为德育教学必修课程供学生使用。它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既是对哲学课程的重大创新,也是发挥哲学指导作用和解决人生问题的体现,是中职学校一门全新的德育必修课程。通过本门课程,教会学生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积极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哲学与人生》更新教育理念,更突出了职教特点。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该课程教学进行初步探索,已在教学中取得一定成效。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知识亮点

在《哲学与人生》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地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创设自主学习氛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使每个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来学习理论知识,并通过自身的理解牢牢掌握,增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哲学是照亮人生道路的灯塔,学生有许多困惑,需要得到哲学思想的引领。哲学是点燃人生智慧的火炬,学生有必要掌握初步的哲学思维方法。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学习《哲学与人生》。作为教师,应从学生成才发展的终极意义来看待这门课程,而非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完成学校指派的工作。这样,教师就会有上好该课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会投入足够的热情和充分的精力去研究。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师也不要气馁,更不能轻易放弃。在教学中,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内容,找出知识亮点,将其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所谓知识亮点,就是教学内容中内涵最丰富、意义最深刻、实用价值最大、表述最精彩东西。例如,教学“事物发展的永恒性及本质”时,运动、变化、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的实质、量变的含义、质变的含义、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及方法论要求等知识点就是亮点。通过对知识亮点的突出,知识条理就更加明晰,学生就更容易接受,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也得以改变。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

要提高《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就必须让学生求之于知,激之于情,强之于志,悟之于理,践之于行,养之于能。在课堂上解放学生的脑,让其自由思考;解放学生的口,让其自由讲,让德育课真正“活”起来。

1.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青少年听课存在“以兴趣为主导”的倾向,对枯燥、单调的教学内容比较排斥。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使用图片、音像资料等教学工具,将枯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渗透在具体、有趣的实际案例中进行讲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应时代潮流,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单一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适时开展一些专题讨论,让学生通过对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事感悟对错,在潜移默化中校正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

2.采用问题引导法。传统的德育课教学往往是教师根据教材提出问题,然后向学生灌输一个又一个的结论或规律。即使有学生发言,也是重复教材上的知识。这样,学生只能机械地储存知识,而无法能动地运用知识。因此,笔者采用“问题引导法”,即教师在讲课前先提出与本次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再回答。多数问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有的则是唯一的,学生可通过语言、形体、图示等任何一种方式作答。例如,讲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时,首先问学生:“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通过学生的讨论,逐渐引导他们理解。学习有方,学无定法,没有最好的学习方法,只有符合自己年龄、学科特点及个性心理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在于,不仅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可鼓励学生反思学习,最终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3.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就是要用哲学去引导学生的人生观,把哲学的思想与人生结合在一起。这是中职德育课程的创新,也是用哲学思想指导人生问题的体现。一方面,让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和以后人生的发展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例如,在《现象和本质与明辨是非》的教学中,共安排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10例,其中两个问题很好地体现了“哲学”与“人生”的有机结合。设计这些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学会分清是非、区分善恶、辨别真假,做遵守纪律、知法守法的善良人。指导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教材内容呈现多元化。《哲学与人生》教材从版面的设计到插图的安排都有很大变化,图文并茂、形式生动活泼,面貌焕然一新,教材的可读性、可教性得到大大增强。其中的案例教学有学生身边发生的故事和最具典型的哲理故事等,栏目设置丰富,有名人名言、精美插图、体验与探究,以及相关链接等,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运用教材中的体验与探究、拓展性栏目、方法性栏目、教材图片等教学资源,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进行多种探究活动。如果运用得好,还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实行德育课改革后,学生的主体作用被摆上了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可在该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注重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例如,讲授《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时,采用案例、讨论、合作、视频、故事等方式引入教学,引导学生谈感兴趣的人生话题,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危害性;谈社会热点问题,等等。加深对知识要点的理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总之,《哲学与人生》是一门对学生有重要意义的课程,自身也具有提高学习趣味性和吸引力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创新地运用教材,智慧地开展教学,使课堂时时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会学生学哲学、用哲学、有人生哲学的准备,让每个中职生都有阳光人生、快乐人生、幸福人生、成功人生!

参考文献:

[1]杨化.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6,(2).

[2]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第2篇

1 突显德育育人功能。《哲学与人生》能够结合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重视青少年人格成型的关键时期,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例如在第一单元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中,教材设计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人生的路有千万条。我们每个人应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呢?我们又怎样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教师可以根据案例提问让学生畅所欲言讨论:“侯斌面对身体残疾做出的选择,给我们选择人生道路有哪些启示?”引导学生明白“他是在客观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选择自主性的基础上成功的”,接着提问:“作为中职生,你认为自己存在哪些发展的可能?”引导学生意识到总有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精神升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人生不仅需要理想激情更需要面对客观实际,脚踏实地,把积极的行动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只有将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和根据实际选择的人生,只有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按照客观规律积极行动,自强不息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理论升华为实际行动,充分体现出《哲学与人生》德育育人的功能。

2 “哲学”与“人生”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哲学与人生”课程用哲学引导人生,用人生来体验哲学,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这是对哲学课程的创新,也是发挥哲学指导和解决人生问题作用的体现。既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又能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例如在第八课《现象和本质与明辨是非》中,教材设计了10个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其中第六和第八个问题体现了“哲学”与“人生”的有机结合。设计这两个问题就是把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原理运用到人生中去解决人生问题,要求学生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形形色色的各种人,学会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辨别真假,做一个真正善良遵纪守法的人。指导学生的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3 教材内容,呈现多元化。《哲学与人生》以全新的面貌示众,从版面到插图都有很大的改观。采用图文并茂和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可教性。通过案例教学(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典型的哲理故事等)和丰富的栏目设置(名言、相关链接、插图、体验与探究)等。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思路,引导学生自觉思考人生问题,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人生问题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人生发展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教材中相关链接和体验与探究。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体

转贴于

验与探究、拓展性栏目、方法性栏目、教材图片等教学资源,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多种探究活动。运用得好,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4 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德育课改革后,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多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注重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例如在讲授十三课从的本质与利己利他时,可采用多种手段引入教学:比如案例、讨论、合作、视频、故事等教学方法。我在讲授本课时,面向三个专业四个班级,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实际,我选择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会计专业我采用主题讨论法,会计专业有97%是女生,要想引起她们的共鸣就要谈她们感兴趣的人生生活话题。园林专业有些男生自律性较差,平时讲究吃喝乱花钱,我想通过教学教育他们,因此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中职生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而走上犯罪的事例,在课上进行交流,让他们谈谈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危害性认识,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处理好创造与享受的关系;电子商务专业男生较多,他们关注社会、喜欢讨论社会热点问题,逻辑思维较强,我采用列举反面案例论证,列举学生生活中的错误认识,分析其危害,摆正义与利的关系,让他们明确义、利标准,“决不能见利忘义”,为了自己私利做些不仁不义违法乱纪的事情,腐化堕落走上邪路。从反面案例中认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危害性,接受教训,引以为戒,从中加深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实践证明,结合专业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第3篇

1 突显德育育人功能。《哲学与人生》能够结合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重视青少年人格成型的关键时期论文联盟,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例如在第一单元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中,教材设计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人生的路有千万条。我们每个人应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呢?我们又怎样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教师可以根据案例提问让学生畅所欲言讨论:“侯斌面对身体残疾做出的选择,给我们选择人生道路有哪些启示?”引导学生明白“他是在客观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选择自主性的基础上成功的”,接着提问:“作为中职生,你认为自己存在哪些发展的可能?”引导学生意识到总有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精神升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人生不仅需要理想激情更需要面对客观实际,脚踏实地,把积极的行动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只有将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和根据实际选择的人生,只有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按照客观规律积极行动,自强不息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理论升华为实际行动,充分体现出《哲学与人生》德育育人的功能。

2 “哲学”与“人生”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哲学与人生”课程用哲学引导人生,用人生来体验哲学,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这是对哲学课程的创新,也是发挥哲学指导和解决人生问题作用的体现。既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又能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例如在第八课《现象和本质与明辨是非》中,教材设计了10个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其中第六和第八个问题体现了“哲学”与“人生”的有机结合。设计这两个问题就是把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原理运用到人生中去解决人生问题,要求学生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形形的各种人,学会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辨别真假,做一个真正善良遵纪守法的人。指导学生的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3 教材内容,呈现多元化。《哲学与人生》以全新的面貌示众,从版面到插图都有很大的改观。采用图文并茂和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可教性。通过案例教学(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典型的哲理故事等)和丰富的栏目设置(名言、相关链接、插图、体验与探究)等。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思路,引导学生自觉思考人生问题,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人生问题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人生发展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教材中相关链接和体验与探究。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体

转贴于论文联盟

验与探究、拓展性栏目、方法性栏目、教材图片等教学资源,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多种探究活动。运用论文联盟得好,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4 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德育课改革后,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多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注重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例如在讲授十三课从的本质与利己利他时,可采用多种手段引入教学:比如案例、讨论、合作、视频、故事等教学方法。我在讲授本课时,面向三个专业四个班级,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实际,我选择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会计专业我采用主题讨论法,会计专业有97%是女生,要想引起她们的共鸣就要谈她们感兴趣的人生生活话题。园林专业有些男生自律性较差,平时讲究吃喝乱花钱,我想通过教学教育他们,因此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中职生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而走上犯罪的事例,在课上进行交流,让他们谈谈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危害性认识,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处理好创造与享受的关系;电子商务专业男生较多,他们关注社会、喜欢讨论社会热点问题,逻辑思维较强,我采用列举反面案例论证,列举学生生活中的错误认识,分析其危害,摆正义与利的关系,让他们明确义、利标准,“决不能见利忘义”,为了自己私利做些不仁不义违法乱纪的事情,腐化堕落走上邪路。从反面案例中认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危害性,接受教训,引以为戒,从中加深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实践证明,结合专业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第4篇

关键词:哲学 生活 人生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王霁主编的《哲学与人生》这门教材是国家教育部列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程。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是发挥哲学指导和解决人生问题作用的全新德育课程。怎样才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呢?我在教学中进行尝试,想与教师们共同探讨通过“玩、学、用”的教学主线,把哲学与生活中的“玩”、教材中的“学”、实习就业中的“用”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升华学生的哲理意识,内化学生的哲理品质,帮助学生运用哲学指导和解决实习就业中遇到的问题。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作为思维阶段的开始。”“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造恰当的情景。”所以,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关注中职生的兴趣爱好,关注中职生的心理需求,探索生活中蕴涵的哲理,挖掘教材中的哲理与生活中哲理的联系,选好学生“玩”的项目,创设教学情景,为学生搭建由生活中的“感”到教材中哲理的“悟”的平台,以这个思路作为出发点设计教学,不仅能广泛调动学生的参与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哲理提供探讨、体会的平台。例如:我在教学“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这课时,我从学生玩游戏比赛“三局两胜”的活动中,挖掘出游戏比赛蕴涵着教材中的哲理:(1)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成功与失败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成功与失败是相互转化的。(2)正视、承认、分析、排除失败是把失败变为成功之母的必要过程。为此,我选取:“节奏1、2拍手节奏3、4拍膝盖节奏3、4拍膝盖时要求词语接龙”(如阳光―光辉―辉煌―黄色―色彩―彩带等)的“词语接龙”比赛作为学生“玩”的项目,将司空见惯的“成功与失败现象”植入课堂,并设计比赛结束后,要求学生依据教材接受老师的采访。这样不仅可以达成学生广泛参与,使教学极具新鲜感,还可以升华学生的哲理意识,使后面的教学可以更加顺畅。

哲学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哲学智慧印证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全过程。《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升华哲理意识,内化哲理品质。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生活中“玩”所蕴涵的哲理、搭建教材中“学”的哲理,活化教材内容,才能让学生把在“玩”中体验到的哲理感受,上升到对教材哲理的领悟上,实现学生情感生成和意义建构。达成“领悟”课堂的目标。例如,把“词语接龙”比赛作为学生“玩”的项目,势必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感受到胜者和败者的行为过程和情感变化过程,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过程精心设计并让学生感悟“玩”中所蕴涵的哲理问题。比如:

(1)请问败者某某同学:你赢了第一回合的比赛,为什么在第二、三回合的比赛中转败呢?

(2)请问胜者某某同学:你在第一回合的比赛中输了,为什么能在第二、三回合的比赛中取胜呢?你是怎样取胜的?教师通过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究性回答,可以让学生的“感悟”上升到对教材哲理的领悟上。即:(1)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成功与失败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成功与失败是相互转化的。(2)正视、承认、分析、排除失败是把失败变为成功之母的必要过程;还可以填充学生已有知识和未有知识间的空白,即哲学可以指导游戏比赛,增强比赛斗志,能教会我们把失败转变为成功。从而达成“领悟”课堂的创生,内化学生的哲理品质。

王霁主编的《哲学与人生》是针对中等职业学校高二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这些中职生按学制要求都要经过面试求职,进入企业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的考评决定就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挫折、不同层面的打击、不同人物的指责批评。如:面试求职屡次失败,顶岗实习工作任务重但待遇低等。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第5篇

关键词:《悟净出世》;生命哲学;荒诞;怀疑主义

中图分类号:I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4)04-0076-05

《悟净出世》是中岛敦生命最后阶段的创作,也是其一生哲学思索的结晶。从个体生命价值来看,这部小说展现的是作者对自我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表现了相当的“深度”。从哲学史层面看,这部小说是对中西方几千年各种人生哲学的归纳与批判,显示出作者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思想光芒。然而遗憾的是,这部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的作品在中国并不受人关注,关于它的研究并不多见,即使个别研究者在论著有所涉及,也仅仅是将它视为中岛敦“怀疑主义”精神的体现,既没透过作品关注作者深层的生存焦虑,也没有关注作者对中西方各派人生哲学的理解与批判,因而有必要重新审视该小说的内蕴与价值,这对于深入认识中岛敦的思想与文学成就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荒诞”―自我的觉醒

荒诞既是一个心灵感受,也是一种生存处境,它是人类特有的,确切的说,他是一部分人特有的。自我意识是产生荒诞的前提,一只鸡作为人类的食物而活着,然而它并不觉得荒诞,因为鸡缺乏的是它自己明白它只是一只鸡的“自我意识”和超越能力。一只鸡拥有了自我意识和超越能力,鸡就会明白它只是一只鸡,作为人类食物而活着,不可能超越“鸡”的存在。“荒诞”于是便产生了。

《悟净出世》中悟净的荒诞感的产生也开始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我到底是什么”“我从哪里来”。这些问题不断困恼着悟净,这些问题之所以困扰着悟净而非其他妖怪,首先是由于悟净对于自身独特性的深刻体认,他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只有我和大家不一样呢?”。对自我特性的认识让他从他者中超越了出来,这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条件。自我意识一旦觉醒,“意义”的需要便开始呈现,于是“为什么”的问题便出现了。接着,深刻的怀疑精神又让悟净拒绝接受那种未经审视的“约定俗成”的答案。比如大家都想相信“悟净曾经是凌霄殿的卷帘大将这个事实”,然而悟净自己“偷偷地对这种转世说抱有怀疑”。在其他妖怪那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都有约定俗成的答案,他们将这些答案视为最终的答案因而他们不会感到荒诞。悟净偏偏对这些长期以来被视为“不证自明”的东西发起穷根究底的追问――迄今为止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所有的东西都变得可疑而且不可理解。由于悟净所追问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无法解答的悖论,因而陷入意义的虚妄当中。正如老鱼怪对沙悟净所说的那样:

一旦得上了这种病,一百个人中有九十九个人将会度过悲惨的一生。……得上了这种病的人啊,不管看见什么,都不能够真诚地接受。不管看见什么,便马上会想到“为什么?”,一心想要思考这个只有真正的神灵才能明白的“为什么”。要是整天思考这些问题,有生命的东西将无法再继续生存下去。……最难办的事,得上这种病的人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为什么我要认为我是我呢?[1]116

“荒诞”从一定程度上说源自于对于世界和自我的深刻怀疑和追问――对世界(以及观念世界)产生了无法解释的疑问。故加缪在《西西弗斯神话》中认为,“荒诞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未能满足我们对于意义的要求”[2]19。然而意义的丧失或者不确定,并非是世界发生了什么根本的变化,而是自我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冲突。人类有一种特殊的超越能力,这种能力让人们从日常的琐碎中超越出来,“一旦如此,他们发现,支配他们行动与信念的整个辩护与批评系统所依赖的是我们从未置疑的反应与习惯。对于这些反应和习惯,除了循环论证以外,我们不知道如何去为它们辩护”[2]20。自我意识和超越意识的觉醒后,人们开始追问生命与世界的意义。而一旦去寻求意义,人们发现,以前被视为不证自明的东西现在都变得不可信。于是生命便陷入了一种处境――一方面试图寻找确定的价值体系以及确定自我与世界的意义,另一方面又发现那些价值体系都不可信。荒诞就是明知意义的虚妄,却要继续坚持。由于任何一个观念体系都可能产生这种无法解决的疑问,因此荒诞的产生的原因不在于外,而在于内心深处的矛盾。

荒诞意识一旦产生,便难以长久的生存在其中,悟净认为自己的周围“已经笼罩上了一层厚厚的讨厌的空气” [1]117不管碰到什么事,他都会觉得自己很讨厌。走出这种“荒诞”的生存境遇是悟净的必选之途,于是他便开启了漫长的求救之旅。

二、寻问――中西人生哲学的批判

主体一旦意识到荒诞就会陷入焦虑之中,因此没有人愿意长久的处于荒诞之中,他们总得想方设法为自己的生命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处。悟净就是在这种焦虑之中踏上了生命的精神苦旅,试图在流沙河底的各派妖怪的生命哲学中寻找那个安身立命的基石。

沙悟净最先拜访的老师是黑卵道人。这人是实利主义者的典型。在他眼中,生命的目的就是占据更多的财富,他们不会去思考悟净那种虚无缥缈的精神问题。因而悟净最终被这些妖怪当成“笑柄”赶出了“三星洞”。黑卵道人代表了一种世俗的存在哲学,本着这类哲学的人将人生归结为一系列主体的行动与选择,并将这些行动与选择的结果视为生命的结果。这种人的精神生命是混沌,自然理解不了悟净的内心困惑。

悟净拜访的第二个老师是沙虹隐士,沙虹隐士是一个经年的蛇精,它是虚无主义者,它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空的。”“我们只是在现在这个瞬间生存”“因此没有必要去思考那些复杂的理由”[1]122。这种人生观确实能缓解内心的荒诞感。因为“荒诞”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意义的不可确定性,二是对确定意义的执着。两个条件缺一便不可能有“荒诞”。沙虹隐士正是通过对永恒(确定)意义的彻底放弃来将自己从荒诞的焦感中解脱出来――对一切永恒都不抱希望时,主体才不会为意义的不确定性而忧虑[3]177。然而沙悟净不甘心彻底放弃自我与意义,相反,他试图重建起坚定不移的价值体系,于是他又开始了新的精神之旅。

接着,悟净来到了“坐忘先生”那里求道。坐忘先生常常在禅时睡去,一睡就五十天,醒来不久又会睡去。在坐忘先生看来,现实的世界是虚幻的,忘我的无意识世界才是真实的。在坐忘先生的世界里是不存在荒诞的,因为“自我意识”是产生“荒诞”的先决条件,如果连“自我意识”都没有了,何来荒诞。因此消除“自我意识”是缓解荒诞感的重要方法,“要么从来没有它(自我意识),要么遗忘它”。坐忘先生代表东方文化中的人生哲学,即“放弃人们尘世的,个体的,人类的生活。以便尽可能完全的认同那种使人类生活显得随心所欲,无足轻重的宗教观点。如果人们做到了,他们就不必拖着那种高傲的意识,过着一种紧张而庸俗的生活,而荒诞就将会消失”[2]24。为了阐明这个观念,中岛敦还仿照《庄子》塑造了一个丑陋的乞丐形象。这个乞丐“以无为胸,以生为背,以死为臀”,超脱了普通的形体进入了不生不死之境。相较于前面的各派哲学而言,悟净对这种人生哲学报以了极大的赞赏,认为这个乞丐或许才是真人,然而悟净发现自己做不到这一步,因为“坐忘”与“逍遥”并不是由我们意志能控制的。

除了上述人生哲学外,《悟净出世》还描述了一种“愤青”式的人生哲学。这种哲学认为日常生活中的琐碎、渺小事情是无关紧要的,没有意义的。因为人都是被戴上了枷锁的死囚,在每一个瞬间,我们当中便会有几个在我们的面前被杀死,我们没有任何希望。他们认为只有将自己投向某个比他们自身更大的事业或价值体系中,才能获得安全与永恒。当人们以自己在这个伟大事业中的作用与职责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时就会以为从那里就不能后退了――找到安身立命的基石。古往今来,这派哲学常常鼓励人们投入为国家服务、为革命服务、为历史进步服务以及为上帝服务的事业来实现人生的意义。人们常常以为“当自己成为一个更大的存在的一部分时,他们最终会感到它也是他们的一部分。他们不太为自身的特有的东西操心,而是把自己认同于那个更大的事业,在它的实现中发现自己的作用”[2]18。于是人们便停止刨根究底的怀疑,心安理得的将自己交付于这个更大的事业。然而这对于悟净来说,却是无效的,因为他缺乏的正是那种能够让他安身立命的更大的事业。他对身边一切“伟大”事业的伟大之处都持怀疑态度,“对每一件事进行概念性的解释”[1]117,这种怀疑态度一旦产生便永远无法消除。

时代并不缺各种理论与人生观,而是缺少那种真正能够经受得住怀疑论的挑战,让悟净真正信服的观念。正如他所说,“哲言就如同治病的药一样,患了疟疾的人即便服下了治疗肿痛的药,也是没有用的”[1]126。当任何一派哲学都没有最终解决沙悟净的疑问时,这场寻求终极意义的精神之旅的实质就演化为作者对世界各种人生哲学的总结与批判。

三、行动――存在先于意义

流沙河底下的妖怪们要么将生命价值定义为物质财富的占有或生理欲望的享受,以此来抗拒对于生命意义的追问,要么汲汲于“忘我”或者沉迷于自然,通过自我意识的消退来缓解生存的荒诞感。然而这些做法都不是悟净想要的。故《悟净出世》中写道:

就这样,接近五年,在反复愚蠢的徘徊在对于同一个人,开了不同处方的很多医生之间之后,悟净发现自己一点也没有变聪明。根本谈不上聪明,反而觉得自己连是不是自己都不知道了。以前,虽然自己很愚蠢,但是,比起现在,至少能感觉到自己的肉体,至少觉得自己是有重量的。但是现在觉得自己完全没有重量,被风一吹就能飘起来的感觉。从外表看有模有样,但是内部却是空的。悟净想这样下去,绝对不行。除了依据思索去探索意义之外,难道就没有直接的解答吗,悟净这样预感到[1]136。五年来的追问和求教,丝毫没有减轻悟净心中的荒诞感,反而加重了他对自我的怀疑。然而,五年来的徒劳让悟净意识到“依据思索去探索意义”是绝对不行的。这种认识让他踏上新的建构生命意义的途径,于是他来到了女氏家里。女氏将人分为聪明和愚蠢的两类,聪明的人“通过他人获取知识”,“愚蠢的人是通过自己获得知识”[1]137。不过女氏并不褒扬聪明的人,反而认为“自己的病必须自己治”。她认为悟净最大的弱点就是耽于思辨,而怯于直面问题,采取行动,总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在思索一个完全凭思索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陷入了思索的泥沼”无法自拔。这个观点引起了悟净的极大共鸣,五年来悟净所求教的老师“无论是谁,看上去都很傲慢,其实什么都不懂”。只有女氏给悟净指出了一条突围之途,于是悟净放弃了四处求教,折向了自己。

这时候悟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种直面荒诞的勇气油然而生。荒诞是一个意义“不确定”的泥沼,安于这种境遇,生命的价值将永远是模棱两可的。然而如果拒斥这种模棱两可的境遇,直面虚无或实有,尽管有可能得到彻底的“无”从而陷入绝望的境遇,但是也可能获得终极的“有”而可能被救。以前悟净总是被“无”威胁,畏惧直面现实,徘徊在有无之间,现在悟净获得了一种“赌” 的勇气――“在犹豫痛苦之前先尝试。不管结果如何,为了尝试而全力以赴,即使注定失败也没关系” [1]140。终于,悟净实现了“转世新生”,过去因为害怕失败而犹豫的他终于上升到“不再讨厌受苦的损失的境界”。

这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哲学,尽管带有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子,然而中岛敦并没有将它演绎为西方现代派文学,而是借助观音菩萨的点化,将这种人生哲学融合到了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以及传统中国佛教哲思当中。观音菩萨认为,悟净犯的错误是“增上慢”,即“非要去求证不可求之事”[1]144。这是让悟净遭遇三途无量苦恼的真正根源。要摆脱这种困境,悟净应该向悟空学习,在观音看来悟空虽然“无知无识”,却“对任何事情都是深信不疑的”,因此悟空是不会遭遇“荒诞”感的。悟净因“心相羸劣,陷入邪观”,“已经不能通过观念来获救的了,所以不如抛弃一切观念,只是要通过身体的行动来实现自我救赎了” [1]144。接着,她阐释了之中的理由:首先,在她看来,时间是人的作用,然而“只有当直接作用于世界细部的时间开始后才具有了无限的意义”,以行动作用于世界的细部才是意义的启端。其次,要作用于世界,应找一个适合的栖身场所,“用切合自身的行动把自己融入进去”[1]144-145。存在先于意义,如果只是纠结于“为什么”的问题将永远陷入泥沼。对于悟净来说,适合他的栖身场所正是唐僧取经队伍,只有在那个取经的事业中,他才能将自己融入有意义的时间当中去。

“出家”本来是一种“出世、循世”的行为,在这里却是开启自我与世界意义的积极的因素。悟净通过“取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栖身之所,并以之为契机将自己与世界联系了起来,以自己的行动融入到无限的意义当中,因而出世的佛教哲学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人生哲理。中岛敦以其深厚的西方哲学功底点化了中国古典小说题材,并以存在主义思想重新阐释了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使得古典故事获得了现代主义品格。

[参考文献]

[1] 中岛敦. 中岛敦全集2[M]. 东京: 筑摩书房, 1994.

[2] 托马斯・内格尔. 人的问题[M]. 万以,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3] 朱良志. 真水无香[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Life Philosophy in The Rise of Wujing: Living Anxiety and Spiritual Breakthrough

BAI Yu-lan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chang, 330000)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第6篇

一、哲理与文本间的内在“默契”

小学语文教材及课外读物中存在着大量哲理性文本如《刻舟求剑》等,也存在大量非哲理性文本如《我们的民族小学》等。无论是哲理性文本还是非哲理性文本,都能引发“哲理与文本的对话”,成为启发学生思维,培养人生价值观的优质资源。

1.哲理性文本的非理性解读

哲理性文本富含理性思想,以一人、一事或一物来揭示深刻的道理,探讨人与生活、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启发智慧、启迪人生。但是,哲理性文本立意的起点较高,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弱,给理解哲理性知识的理解带来一些困难,也影响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所以,在哲理性文本解读中,要善于用非理性的方式解读理性的文本。非理性的解读就是从生活实际的角度演绎哲理,让抽象的理性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生活化、形象化、情感化,以适合学生对心理与思维特点。把立意较高的哲理通俗化、生活化,帮助学生理解。

如:在教学《刻舟求剑》时,如果“往上提”,可以演绎出“运动与静止、辩证法与形而上的区别”等更高的哲理;如果“向下沉”,可以演绎到很多生活中的现象与故事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等。针对哲理文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重点是向下看,把哲理样本还原为生活样本,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思维与情感。

2.非哲理性文本的理性透视

对于小学教材中更多的非哲理性文本,它们或感性、或质朴、或深情、或优美,立足实际、联系生活。这些文本的教学,是从生活的角度直观地描述世界,符合学生的情感与思维特点。但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是描述生活,更要启发思维,启迪人生。所以,这样的非理性文本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基于文本而高于文本,从文本中的人、事、物透视出人生的哲理,引导学生用更加理性的、智慧的目光审视这些非理性的文章,实现知识、情感的理性升华。

例如:《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抓住“谜”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山谷中的“谜”是什么?“谜底”又是什么?是谁发现了这个“谜”?他们是怎样发现的呢?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这些问题表述通俗,难易适度,立足学生实际,激发学生思维,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体味文章的哲理。最终,逐步体味到“现象与本质是什么关系”这样一个哲理性的问题。

总之,对于哲理性的文本需要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下沉”,让哲理回归生活;对于非哲理性的文本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提升”,从生活中感悟哲理,指导人生。哲理与文本的互补与互动,互相默契,形成崭新的小学语文教学思维模式,充分发掘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

二、哲理与文本的“对话”路径

无论从文本走向哲理,还是从哲理回归文本,都需要教师进行方向上的引导,打通哲理文本之间的通道,实现二者的对话与共鸣,形成和谐而又智慧的教学生态。

1.从文本中引出哲理

“引出哲理”的过程就是从“现象走向本质”的过程,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这句话说明两点:一是指过程,哲理的形成要从现象入手,从文本与插图中的意象、形象、情感、生活入手,通过对感性认识的提炼与升华而形成理性认识;二是指手段,哲理的形成过程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感悟哲理,构建起自己的理性认识。

所以,教师要在文本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分析概括。让学生把文本中描述的现象与自己的生活高度结合,把文本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与生活对照、与心灵共振,才能够促使学生从中感悟出哲理性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情感是重要媒介,只有让文本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体验、让感情“触电”,才能为哲理感悟做好铺垫。同时,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实现对文本的深度思考,对情感的高度体验,不能以教师的讲解取代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让学生在个性的张扬中感悟并表达属于自己的哲理。

例如:在《青海高原一株柳》中,把切入点放在“为什么说这株柳是‘神奇’的”这个问题上,引导学生从“柳树”这个意象出发,从“柳树的样子神奇”和“柳树的生长经历神奇”等方面着手,不断地品味、感悟、内化,透过文字想象画面,体会青海高原这株柳的伟大生命力,感悟不抱怨命运,以顽强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

2.在哲理中演绎哲理

一方面,在哲理性文本的教学中,我们不仅需要把哲理“下沉”,也要适度把哲理延伸,进一步启发思考、启迪人生;另一方面,学生自己总结的哲理大部分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需要对这些哲理进行总结归纳,并上升到系统化的高度,进而指导学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以理启理”,把文本中的哲理与学生零散的灵感通过启发引导、归纳总结、推理演绎,形成系统化或者更科学的道理。

如何能够实现这样的转化呢?一个手段是通过生活材料激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材料,让学生在材料的比较中进行触类旁通,在知识的迁移中拓展自己的哲学灵感,纠正自己理解上的片面性与偏差;另一个手段是通过问题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不断设计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在分析与综合中产生新的哲理,在哲理的推理过程中发现产生新的感悟;另外,还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通过争论、辨析,形成冲突与共识,把这些零散的智慧火花汇聚成火炬。

例如:《我不是最弱小的》中,“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是文本所要传达的核心价值。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

师:什么样的人是“强者”呢?

生:我认为能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的人就是“强者”。

师:一定要是保护“弱小的人”吗?

生:应该是能保护比自己弱小的生命的人就是“强者”。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但是,能保护比自己弱小的生命的人,就一定是强者吗?

生:不一定。有的时候去保护别人时,还应该看当时的情况而定,不能鲁莽。

生:对!在自身都难保的情况下去保护别人的话,那不是“强者”,而是“傻瓜”了。

教学中,从“怎样才不是最弱小的”,引发对“什么样的人是强者”这个更深层次探究,在自由的讨论和观点的碰撞中,使学生在思维的深刻性方面得到了锻炼。通过一个巧妙的反诘:“保护弱者的人就一定是强者吗”,引导学生的思考从通常的思维方法转向反思性思维,使学生对哲理的思考更为周密。

3.用哲理去解读文本

我们带领学生从文本中提升出哲理,并进一步演绎哲理,这不是不教学的终点呢?不是的。我们总结出来的哲理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成果,这个成果是教学成功的标志之一。但是哲理的最大意义在于指导人生,在课堂上就表现为对文本的进一步解读,一种在更高思想与价值层次上的解读。这样不仅能够引发学生对哲理的更深入的思考,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提高文本的解读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已经总结出来的哲理,用来重新解读文本内容,延伸文本内涵,提升文本境界。如:在教完《最大的麦穗》后,出示达尔文和巴尔扎克关于“机会”的名言,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写几句话,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名言,最后让学生在集体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碰撞,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中蕴含的哲理的理解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再如:《螳螂捕蝉》是一则极富理趣的历史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着社会责任感等各种人生道理。在课文学习以后,我们用学生已经感悟到的哲理,重新去审视课文文字背后的东西,发现文本中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空白,可以实现课文的延伸,让文本进一步走进学生的生活与思维。

4.让文本与哲理共鸣

文本、哲理、学生的共鸣是课堂的一种境界。在文本与哲理的互动中,思维、情感、生活等相继出场,构成文本与哲理对话的媒介。从文本中启发哲理,在哲理中推演哲理,在哲理中解读文本。文本与哲理相互交融,相互共鸣,形成了课堂教学的“磁场”。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第7篇

一、中国山水画的哲学思想

1.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而道家思想在中国的山水画中也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中国山水画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此时正是玄学思想兴盛的时期,反映于艺术层面,促成了中国山水画的诞生。中国的山水画,一山一水中渗透着一种哲学的沉思。道家思想追求自然与虚静,以一种直接的形式反映在画面上。道家思想重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皆由道产生,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道家要求人们在审视自然万物的时候,将自己置身其中,不断感受与体悟。从山水画中,我们看到了画中的哲学思考,这种哲学思考始终贯穿于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当中。

2.禅宗思想禅宗是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产物,对于推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禅宗体现的是对宇宙的直观体验,心灵是一切思维活动发生与承载的场所。禅宗大师慧能曾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能含万物色象,日月星宿,山河大地。”这样一种大彻大悟的人生体悟,将禅宗的思想体现出来。我们在中国的山水画中常常能发现这种禅宗思想。在王维的山水画中,就隐含了这样一种禅宗的思想,意在塑造一种清晰脱俗、指向心灵的风格。中国禅宗思想体现的是一种“悟”,这是中国美学与艺术中的重要思想,妙悟与顿悟不仅是批评术语,更反映在山水画中,需要人们体验与感悟。

二、中国山水画哲学意境之美

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中国的山水画中有着中国哲学最纯粹、最深远的影响,体现的是一种深层次的哲理与神韵,在中国的山水画中表现出一种哲学意境之美。这里有庄子的逍遥自在,有禅宗的超凡脱俗,有儒家的仁者寿与智者乐,正是这样一种哲学传统让中国的山水画散发出了艺术之美。中国山水画的哲学意境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诗意之美诗歌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婉转动听,吟诵千古。中国的山水画天生就是诗歌的孪生姐妹,一幅好画离不开一首好诗的映衬,一首好诗需要一幅好画来传神。一个好的诗人也是一个好的画家,如王维,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其画作《江山雪霁图》描绘了这样的意境:画中的人、房舍、船等物象融为一体,屋舍旁有榕树数棵,营造了一种恬静、空灵的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仅是苏轼对王维山水画的评价,也是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追求。诗意之美不仅在画中,更在画外,画中所展现的仅仅是一山一水,但在画外展现的是画家的人生哲学。这种诗意之美深深融于山水画的血脉之中,仿佛每一幅画都是一首吟诵在口的诗篇,在江上、在山间都能感受到这种诗意之美。

2.自然之美山水画贵在自然。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一直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之心。儒家、道家以及禅宗,都追寻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万物的自然之美需要艺术家去挖掘、表现。在中国的山水画中,同样展现的就是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自然的包容与豁达让人们在山水画中自由徜徉。中国的哲学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南唐巨然的《万壑松风图》中,飞石瀑布,楼阁丛林,小桥流水,白衣隐者,以一种人与万物的和谐之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崇敬与喜爱。画家从山水中感受的是一种怡然自得,从哲学角度来说,是对自然之美的无限追求。

3.空灵之美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这是中国的山水画所表现与追求的意境。南宋梁楷的《雪景山水图》,描绘的就是雪山映照下的画面,画中若隐若现的两个人处于雪景之中,显出空灵之感。这样的一种人与自然相互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空灵之美。南宋的山水画,常常表现出一种空灵之美,整幅画面的山水中,表现的是空灵之感。荆浩的《匡庐图》,云峰险峻,树木葱郁,瀑布飞流直下,水雾弥漫其中,正如清代邓石曾说:“字画疏可走马,密不通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在纷繁的世界中,山水画表现了出世的空灵之美。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