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数学文化赏析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4-08 11:43:46
数学文化赏析论文

数学文化赏析论文第1篇

1问题的提出 许多学者越来越关注个人价值观(Personal Values)的测量、动力属性以及对消费者态度、动机与行为的影响的研究。个人价值观是指控制目标导向行为的期望的终结状态和动机的一种信念(Feather,1995) 指出价值在满意度之前影响顾客的购买意向。 国内学者对个人价值与观赏运动行为研究处于空白状态。但有些学者从另一个视角,对观赏体育消费市场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我国观赏型体育消费市场特征, 分析观赏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关系,即体育赛事观赏价值最终决定市场价值(刘卫等,2002)[37]。提高赛事产品质量,是增强观赏市场价值关键所在(邵晓军,2008)[38]。需要考虑制约观赏体育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居民收入水平、支付能力、社会文化环境、消费价值观、文化程度及欣赏水平等(康建敏,张丰燕,2006; 王雪峰,高力翔,沈鹤军, 2012; 陈华,吕树庭,2007)[39-41]。另外,观赏体育消费是人们实现自我需求的一种具体的精神领域消费,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如个人观赏趋向、消费动机、个人忠诚效应等 (张杰,2007)[42]。以上这些文献都没有涉及个人价值与观赏运动行为的研究。 本文研究目的是检测个人价值与观赏运动行为的关系,个人价值是否能够预测运动观赏行为(包括观赏运动消费与观赏运动经历)。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人的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人们的价值取向,建立独特的观赏运动价值体系,发展新型观赏运动市场,对竞赛市场进行细化,设计观赏运动产品与促销策略,发展公共政策,引导消费市场,必将对未来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研究方法 3.1样本选择 价值研究比较复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文化程度和社会环境等。因此,为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其样本选择主要集中在高学历的人群中,参与对象学历需本科以上。为保持样本选择的多元性,提高研究的准确性,样本选择确定为开展运动项目比较好的山东青岛(300人)、潍坊(300人)、济南(400人),研究对象主要选择高校(大学教师)、证券与银行(金融人员)、医院(医务人员)、政府管理人员(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企业人员),参与调查人员为1000人,男421人(54.3%),女355人(45.7%),18~24岁 122人(15.7)%,超过60岁是2人(0.2%)。 3.2问卷设计 基于Maslow’s 层次需求理论(1970a), Rokeach(1973), Kahle(1996)和Schwartz (1992, 2004, 2005) 的价值体系,构建了10类型价值框架:快乐(Enjoyment)(2个问题)、社交性(Sociability)(2个问题)、身份(Identity)(3个问题)、地位(Status)(3个问题)、道德(Moral)(5个问题)、精神(Spirituality)(7个问题)、认知价值(Epistemic Value)(4个问题)、审美(Aesthetics)(3个问题)、仪式(Ritual)(3个问题)、没有或否定价值(3个问题)。确立问卷进行了预先调查阶段,随机选取180人,根据调查数据,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去掉4个问题,最终确定个人价值部分(31个问题)。运动观赏行为,确定常见的运动观赏消费行为(6个问题):观看比赛、TV、网上浏览、报纸杂志、谈论赛事、收音机)。根据10个类型价值框架,建立了运动观赏经验(10个问题):体验快乐、朋友关系、运动精神、生活部分、力与美、自信心、不消费赛事、运动知识、社会认可、浑然忘我。采用9维度 Likert scale调查运动观赏价值,-1负值为没有价值,0为一点也不重要,7为非常重要;7维度 Likert scale调查运动观赏消费和运动观赏经验,1为强烈不同意,7为强烈同意。3.3信度与效度检验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是 Cronbach α =0.942, 运用Split–half 显示,信度分别是:Cronbach α=0.906和Cronbach α =0.92,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根据问卷的理论结构,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y Analysis,EFA)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显示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P<0.05), Determinant = 1.60E-009; KMO= 0.954 (P<0.05), KMO值已超过0.9,其样本数量已达到很好的程度,Bartlett 球形检验x2= 1.547 ,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 ),代表总体的相关矩阵间存在共同因素,满足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条件。因素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3.387%、8.205%、4.543%、4.233 和3.288%,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3.656%,Communalities 的平均分值是0.623,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整体结构效度。3.4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数据收集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运用传统邮件方式,希望他们在两周内完成问卷并寄回。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采用电话追踪方法,督促他们完成问卷。另一种是采用电子邮件、QQ和微信方式,填完后寄回。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776份,回收率77.6%,数据分析运用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ANCOVA、回归分析。描述性统计主要分析人口统计学各种变量与问卷的回收率。相关性分析是确立不同价值与观赏运动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度,ANCOVA是分析年龄、职业、性别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回归分析个人价值是否能够预测观赏运动行为。4结果

本文研究目的是确立个人价值与观赏运动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度,验证个人价值是否预测观赏运动行为。分析结果表明,个人价值与观赏运动消费及观赏运动经历密切相关。研究结果支持了先前的观点,价值能指导人的行动方向(Schwartz, 1994)[3], 价值认知元素激发动机与行为反应 (Vinson, Scott & Lamont, 1977;Gutman, 1982)[7][4]。实际上,价值本身并不一定与运动观赏行为相关联,例如社会交往是重要的,可以会见许多朋友,观赏运动比赛可以达到社会交往的目标。但是,无论如何社交价值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实现。因此,运动观赏行为可能与动机紧密相关。有些学者研究指出动机能驱使人们观赏运动行为,其动机包括刺激性、运动员技术、团队合作、力与美、逃避、社会交往、家庭聚会、成就感等(James & Ross, 2004; Trail & James, 2001)[18-19]。但是,动机、价值与需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动机和价值源自于需要,需要唤起动机,动机更多是在不同境况下发生变化。价值不仅代表需要,而且是与社会要求相匹配的需要的传承。因此,价值能够更准确地预测行为。 根据协方差分析(ANCOVA)年龄、职业、性别与个人价值、运动观赏消费、运动观赏经历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及职业与个人价值、运动观赏消费、运动观赏经历差异不显著,这与我国个人价值观相对统一的状况相吻合,同时反映了我国职业体育存在较大问题,导致绝大部分人缺乏运动观赏消费与运动观赏经历。另外,进一步分析表明个人价值在性别之间没有显著不同,但不同性别之间在运动观赏消费与运动观赏经历方面差异 较大,说明了男性比女性参与了更多运动观赏消费与运动观赏经历。以上这些分析与我国现实情况基本一致。 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人价值可以显著性地预测观赏运动消费。这些研究结果与Shao(2002), 这些运动相关价值反映了社会一般准则,但更多关注运动参与而不是观赏运动(Lee, Whitehead & Balchin, 2000; Simmons & Dickinson, 19 86; Wankel & Berger, 1990;Downwarda & Rasciuteb, 2012 )。以上这些文献都没有涉及个人价值与观赏运动行为的研究。 本文研究目的是检测个人价值与观赏运动行为的关系,个人价值是否能够预测运动观赏行为(包括观赏运动消费与观赏运动经历)。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人的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人们的价值取向,建立独特的观赏运动价值体系,发展新型观赏运动市场,对竞赛市场进行细化,设计观赏运动产品与促销策略,发展公共政策,引导消费市场,必将对未来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研究方法 3.1样本选择 价值研究比较复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文化程度和社会环境等。因此,为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其样本选择主要集中在高学历的人群中,参与对象学历需本科以上。为保持样本选择的多元性,提高研究的准确性,样本选择确定为开展运动项目比较好的山东青岛(300人)、潍坊(300人)、济南(400人),研究对象主要选择高校(大学教师)、证券与银行(金融人员)、医院(医务人员)、政府管理人员(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企业人员),参与调查人员为1000人,男421人(54.3%),女355人(45.7%),18~24岁 122人(15.7)%,超过60岁是2人(0.2%)。 3.2问卷设计 基于Maslow’s 层次需求理论(1970a), Rokeach(1973), Kahle(1996)和Schwartz (1992, 2004, 2005) 的价值体系,构建了10类型价值框架:快乐(Enjoyment)(2个问题)、社交性(Sociability)(2个问题)、身份(Identity)(3个问题)、地位(Status)(3个问题)、道德(Moral)(5个问题)、精神(Spirituality)(7个问题)、认知价值(Epistemic Value)(4个问题)、审美(Aesthetics)(3个问题)、仪式(Ritual)(3个问题)、没有或否定价值(3个问题)。确立问卷进行了预先调查阶段,随机选取180人,根据调查数据,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去掉4个问题,最终 确定个人价值部分(31个问题)。运动观赏行为,确定常见的运动观赏消费行为(6个问题):观看比赛、TV、网上浏览、报纸杂志、谈论赛事、收音机)。根据10个类型价值框架,建立了运动观赏经验(10个问题):体验快乐、朋友关系、运动精神、生活部分、力与美、自信心、不消费赛事、运动知识、社会认可、浑然忘我。采用9维度 Likert scale调查运动观赏价值,-1负值为没有价值,0为一点也不重要,7为非常重要;7维度 Likert scale调查运动观赏消费和运动观赏经验,1为强烈不同意,7为强烈同意。3.3信度与效度检验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是 Cronbach α =0.942, 运用Split–half 显示,信度分别是:Cronbach α=0.906和Cronbach α =0.92,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根据问卷的理论结构,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y Analysis,EFA)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显示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P<0.05), Determinant = 1.60E-009; KMO= 0.954 (P<0.05), KMO值已超过0.9,其样本数量已达到很好的程度,Bartlett 球形检验x2= 1.547 ,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 ),代表总体的相关矩阵间存在共同因素,满足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条件。因素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3.387%、8.205%、4.543%、4.233 和3.288%,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3.656%,Communalities 的平均分值是0.623,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整体结构效度。3.4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数据收集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运用传统邮件方式,希望他们在两周内完成问卷并寄回。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采用电话追踪方法,督促他们完成问卷。另一种是采用电子邮件、QQ和微信方式,填完后寄回。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776份,回收率77.6%,数据分析运用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ANCOVA、回归分析。描述性统计主要分析人口统计学各种变量与问卷的回收率。相关性分析是确立不同价值与观赏运动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度,ANCOVA是分析年龄、职业、性别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回归分析个人价值是否能够预测观赏运动行为。4结果

本文研究目的是确立个人价值与观赏运动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度,验证个人价值是否预测观赏运动行为。分析结果表明,个人价值与观赏运动消费及观赏运动经历密切相关。研究结果支持了先前的观点,价值能指导人的行动方向(Schwartz, 1994)发现,观赏运动经历已成为人们地位身份的象征,主要有三个原因:(1)运动变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运动具有交流的力量,(3)运动是微观型社会。人们观看运动赛事被认为是时尚与高雅的行为,可以更好地交流,是财富与身份的体现,可提高社 会认可与公众形象((Schwartz, 1992),这也解释了有些消费者痴迷于观赏运动经历,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 无论如何,有些人没有观赏运动经历,被认为没有价值或具有否定价值。在调查中发现这些人基本对运动不感兴趣,认为运动是浪费时间,原因可能是运动中的竞争、冲突、输/赢、社会身份等因素。还有可能是运动赛事留下负面影响,如暴力与侵略性行为、假球等,认为观赏运动消费是污染人们的灵魂。有些人认为超极限运动损害了人体健康,我们的社会不应强调运动赛事的重要性。5结论 价值取向是指人的价值观念的指向,与人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如社会地位、需要、利益、兴趣、知识等。有些学者研究指出,价值是解释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变量。在市场营销中,价值能帮助竞赛管理者提高营销计划与策略,更好地与目标顾客进行沟通与交流。广告设计者也能够针对目标顾客进行促销活动。赞助商也能够检测他们产品是否满足与观赏性运动相关的价值。目前,虽然心理学和其它学科对价值与行为做了广泛的探讨,但在体育市场领域却涉及甚少。本文研究目的是探讨个人价值与观赏运动行为的关系,验证个人价值是否能够预测观赏运动消费与观赏运动经历。通过文献综述,本研究构建了10个类型价值框架:快乐、社交性、身份、地位、道德、精神、认知价值、审美、仪式、没有或否定价值。调查结果显示,个人价值与观赏运动行为密切相关,能够预测观赏运动消费与观赏运动经历。研究表明,虽然个人价值难以进行观察,但是运动赛事所展现的激动振奋的场面和优雅人体姿态,显示出力与美的韵味,满足了观众的情感需求,体现了人们归属、交往、创造、愉悦、道德、放松、刺激、认知、成就感等价值观,从而激发和引导人们自觉进行观赏运动消费与经历的意识。因此,观赏运动消费与经历是体育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价值对观赏运动行为的影响,确立观赏运动行为价值体系,细化观赏运动消费市场,将对我国观赏运动市场的健康、稳步、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参考文献: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如社会地位、需要、利益、兴趣、知识等。有些学者研究指出,价值是解释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变量。在市场营销中,价值能帮助竞赛管理者提高营销计划与策略,更好地与目标顾客进行沟通与交流。广告设计者也能够针对目标顾客进行促销活动。赞助商也能够检测他们产品是否满足与观赏性运动相关的价值。目前,虽然心理学和其它学科对价值与行为做了广泛的探讨,但在体育市场领域却涉及甚少。本文研究目的是探讨个人价值与观赏运动行为的关系,验证个人价值是否能够预测观赏运动消费与观赏运动经历。通过文献综述,本研究构建了10个类型价值框架:快乐、社交性、身份、地位、道德、精神、认知价值、审美、仪式、没有或否定价值。调查结果显示,个人价值与观赏运动行为密切相关,能够预测观赏运动消费与观赏运动经历。研究表明,虽然个人价值难以进行观察,但是运动赛事所展现的激动振奋的场面和优雅人体姿态,显示出力与美的韵味,满足了观众的情感需求,体现了人们归属、交往、创造、愉悦、道德、放松、刺激、认知、成就感等价值观,从而激发和引导人们自觉进行观赏运动消费与经历的意识。因此,观赏运动消费与经历是体育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价值对观赏运动行为的影响,确立观赏运动行为价值体系,细化观赏运动消费市场,将对我国观赏运动市场的健康、稳步、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参考文献:

数学文化赏析论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欣赏能力影响因素致动因素体育教学改革

Abstracttheusagequestionnairesurvey,mathematicsstatisticsestoreasonlogicallythemethodwithanalyticalmethod,logic,movingthefactortocarryonanalysisandinquiryintotowardsaffectinguniversitystudent’sathleticstoenjoytheabilityofwiththeresultthat.Thinkwiththeresultthatmovethefactortoinclude:1cognizethesecondstructure;2acceptthementalstructure.Putforwardtofostertherationalizationsuggestionthatuniversitystudent’sathleticsenjoystheability,providethetheoriesreferencefortheathleticsreformineducationofthehighschool.

KeywordUniversitystudent’sathleticsenjoystheabilityinfluencefactorwiththeresultthatmovethefactorathleticsreformineducation

一、前言

现代大学生对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当他们的生活与体育的关系更加密切时,对体育教学的学有所用要求更高,更具体。他们对如何欣赏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而现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与之脱节。而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体育欣赏是连接高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生活需求的纽带。本文拟把影响体育欣赏能力的致动因素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与讨论,为开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领域、拓展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华中师范大学2004级学生60名,武汉大学2004级学生60名,河南师大2004级学生60名,华南师大2004级学生60名,共计240名(随机抽样)。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图书馆查阅、搜集体育美学、体育欣赏、学校体育等方面与本研究有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对影响体育欣赏能力的三大因素进行论证。

2、问卷调查法

(1)专家问卷:设计与发放问卷15张,回收15张,回收率100%,通过内容结构效度检验,它们的系数分别为96%和100%。

(2)学生问卷:华中师范大学2000级学生60名,武汉大学2000级学生60名,华南师大2000级学生60名,河南师大2000级学生60名,两次发放,两次回收,问卷回收率为75%,问卷有效率为90%,即发放240份,有效200份。在Windows系统运用Excel制作调查统计表,并进行数据统计,得出相关系数(R)检验和P值。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欣赏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与判断的一种心理过程。体育欣赏是一种心理过程。是指欣赏主体对客体活动或比赛的技术、技能、战术的理解与内模仿和对与之相关的体育文化内涵和外延的内化地评价与判断。体育欣赏能力是指人们对体育活动及内涵的内模仿和外延的内化并直接影响自我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体育欣赏能力的致动因素分析

表1致动因素数据表

问卷问题答案相同人数答案不同人数R值是否不一定分辨

系数P值

1.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将会对体育欣赏产生影响。19640.88567.5284.51.81.8P<0.01

2.大学生的观察力会对体育欣赏产生影响。20001.000781932.8P<0.01

3.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会影响他们对体育的欣赏。20001.00082.5152.52.62.6P<0.01

4.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将会对体育欣赏产生影响。20001.0008611.52.53.23.2P<0.01

5.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会影响他们对体育的欣赏。20001.00082.513.543.43.4P<0.01

6.大学生休闲、娱乐的需要促使他们去欣赏体育运动竞赛。188120.8574844.57.51.61.6P<0.01

1、认知亚结构。观察是体育欣赏活动的门户。影响体育欣赏能力的首要因素应为观察力,如果没有观察能力,欣赏便无从谈起。观察主体与客体的一致是观察的客观要求,观察客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观察主体对它的认识的反复性和曲折性。离开了观察的客体,观察主体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观察主体对于观察中主体与客体的一致发生着巨大的能动作用。思维是对观察的深入加工,是体育欣赏活动的核心。思维是人脑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过程。思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间接性与概括性特点。思维在体育欣赏活动中的表现:思维是理解知识、技能的必要心理因素,理解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是创造性学习的核心心理因素;思维与感知内在统一的规律为体育欣赏的内模仿提供了理论依据;思维与问题相互推进的规律为体育欣赏的内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体育欣赏能力即是培养学生在欣赏体育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乃是思维与问题相互推进这一规律的具体运用。创造力也是一种思维能力,问题解决常常是创造思维与再造思维的有机结合,创造思维是在创造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而体育欣赏可以为它提供更好的平台,体育欣赏活动将是人的个性潜能资源发展的沃土。创造性思维与知识经验相关的规律为体育欣赏的原理提供了依据。

2、接受心理结构。体育欣赏活动的发生总是由主体和客体双方作用的结果。马克思指出“从主体的方面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同样,对于没有体育欣赏能力的人来说,再精彩的比赛也没有意义。体育欣赏的接受心理结构包括以下几种心理要素:

(1)潜意识:是人能够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基础,分为行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即主体在体育欣赏活动中那种朦胧、混沌,难以言说的感受(美的享受和乐趣甚至)正是欣赏主体心灵深处被触动的反应即潜意识的作用。主体在欣赏时不止于客体的表层,而追求深度,这影响甚至决定欣赏活动的质量。

(2)兴趣:它包括动机和兴趣。动机是推动人们的内在原动力,动机是客体对象信息刺激的结果,内驱力和外在诱因相互作用而产生动机。获得性动机在主体表现为发现、理解,寻找新奇、新颖的信息、创造、追求愉悦的心理欲望,丰富自身、充实自身,发展自己,提高自身,扩大和加深人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是主体进入欣赏活动的根本所在;缺乏性动机由维持生理平衡的需要引起外,更主要的是由精神的渴求引起的;获得性动机和缺乏性动机是兴趣产生的心理基础。体育欣赏活动就是去寻求满足缺乏的精神需求的手段。在体育欣赏活动中,只有主体对欣赏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潜能才得到充分的调动,能力才得到逐渐的提高。

(3)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态度的体验,它标志着生存的质量和意义,是人对世界进行评价的内化反应态度。在体育欣赏中,主体情感在各种心理要素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情感就是欣赏效应的反应。

(4)理解。理解就是意会。理解分为前提性理解,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前提性理解是主体的先在条件,有别于欣赏主体的理解深入,即对某项运动、比赛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理解。表层理解是对客体的表面现象的理解。深层理解是对客体的象征、文化、内涵的把握,这是欣赏的最高境界。在体育欣赏活动中,主体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期待,即“懂得——理解体育比赛或活动,直观地感受到客体的内涵。”

四、结论与对策

(一)致动因是影响体育欣赏能力因素的根本原因或本质原因,它是大学生有意识地针对行为目标而发出的内驱力。认知亚结构(观察力、思维方式、创造力)和接受心理结构(潜意识、兴趣、情感、理解)对体育欣赏能力的影响是起决定作用。

(二)对策

1、高校体育教学必需增加体育欣赏基本知识传授,才能满足大学生对它的渴求;

2、加快对体育欣赏的实践和理论研究;

3、重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4、加强体育教师的体育欣赏知识地培训;

5、充分发挥体育欣赏的潜在功能,发展学生个性,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数学文化赏析论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欣赏能力影响因素致动因素体育教学改革

一、前言

现代大学生对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当他们的生活与体育的关系更加密切时,对体育教学的学有所用要求更高,更具体。他们对如何欣赏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而现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与之脱节。而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体育欣赏是连接高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生活需求的纽带。本文拟把影响体育欣赏能力的致动因素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与讨论,为开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领域、拓展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华中师范大学2004级学生60名,武汉大学2004级学生60名,河南师大2004级学生60名,华南师大2004级学生60名,共计240名(随机抽样)。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图书馆查阅、搜集体育美学、体育欣赏、学校体育等方面与本研究有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对影响体育欣赏能力的三大因素进行论证。

2、问卷调查法

(1)专家问卷:设计与发放问卷15张,回收15张,回收率100%,通过内容结构效度检验,它们的系数分别为96%和100%。

(2)学生问卷:华中师范大学2000级学生60名,武汉大学2000级学生60名,华南师大2000级学生60名,河南师大2000级学生60名,两次发放,两次回收,问卷回收率为75%,问卷有效率为90%,即发放240份,有效200份。在Windows系统运用Excel制作调查统计表,并进行数据统计,得出相关系数(R)检验和P值。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欣赏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与判断的一种心理过程。体育欣赏是一种心理过程。是指欣赏主体对客体活动或比赛的技术、技能、战术的理解与内模仿和对与之相关的体育文化内涵和外延的内化地评价与判断。体育欣赏能力是指人们对体育活动及内涵的内模仿和外延的内化并直接影响自我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体育欣赏能力的致动因素分析

表1致动因素数据表

问卷问题答案相同人数答案不同人数R值是否不一定分辨

系数P值

1.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将会对体育欣赏产生影响。19640.88567.5284.51.81.8P<0.01

2.大学生的观察力会对体育欣赏产生影响。20001.000781932.8P<0.01

3.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会影响他们对体育的欣赏。20001.00082.5152.52.62.6P<0.01

4.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将会对体育欣赏产生影响。20001.0008611.52.53.23.2P<0.01

5.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会影响他们对体育的欣赏。20001.00082.513.543.43.4P<0.01

6.大学生休闲、娱乐的需要促使他们去欣赏体育运动竞赛。188120.8574844.57.51.61.6P<0.01

1、认知亚结构。观察是体育欣赏活动的门户。影响体育欣赏能力的首要因素应为观察力,如果没有观察能力,欣赏便无从谈起。观察主体与客体的一致是观察的客观要求,观察客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观察主体对它的认识的反复性和曲折性。离开了观察的客体,观察主体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观察主体对于观察中主体与客体的一致发生着巨大的能动作用。思维是对观察的深入加工,是体育欣赏活动的核心。思维是人脑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过程。思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间接性与概括性特点。思维在体育欣赏活动中的表现:思维是理解知识、技能的必要心理因素,理解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是创造性学习的核心心理因素;思维与感知内在统一的规律为体育欣赏的内模仿提供了理论依据;思维与问题相互推进的规律为体育欣赏的内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体育欣赏能力即是培养学生在欣赏体育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乃是思维与问题相互推进这一规律的具体运用。创造力也是一种思维能力,问题解决常常是创造思维与再造思维的有机结合,创造思维是在创造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而体育欣赏可以为它提供更好的平台,体育欣赏活动将是人的个性潜能资源发展的沃土。创造性思维与知识经验相关的规律为体育欣赏的原理提供了依据。

2、接受心理结构。体育欣赏活动的发生总是由主体和客体双方作用的结果。马克思指出“从主体的方面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同样,对于没有体育欣赏能力的人来说,再精彩的比赛也没有意义。体育欣赏的接受心理结构包括以下几种心理要素:

(1)潜意识:是人能够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基础,分为行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即主体在体育欣赏活动中那种朦胧、混沌,难以言说的感受(美的享受和乐趣甚至)正是欣赏主体心灵深处被触动的反应即潜意识的作用。主体在欣赏时不止于客体的表层,而追求深度,这影响甚至决定欣赏活动的质量。

&nbsp;(2)兴趣:它包括动机和兴趣。动机是推动人们的内在原动力,动机是客体对象信息刺激的结果,内驱力和外在诱因相互作用而产生动机。获得性动机在主体表现为发现、理解,寻找新奇、新颖的信息、创造、追求愉悦的心理欲望,丰富自身、充实自身,发展自己,提高自身,扩大和加深人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是主体进入欣赏活动的根本所在;缺乏性动机由维持生理平衡的需要引起外,更主要的是由精神的渴求引起的;获得性动机和缺乏性动机是兴趣产生的心理基础。体育欣赏活动就是去寻求满足缺乏的精神需求的手段。在体育欣赏活动中,只有主体对欣赏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潜能才得到充分的调动,能力才得到逐渐的提高。

(3)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态度的体验,它标志着生存的质量和意义,是人对世界进行评价的内化反应态度。在体育欣赏中,主体情感在各种心理要素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情感就是欣赏效应的反应。

(4)理解。理解就是意会。理解分为前提性理解,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前提性理解是主体的先在条件,有别于欣赏主体的理解深入,即对某项运动、比赛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理解。表层理解是对客体的表面现象的理解。深层理解是对客体的象征、文化、内涵的把握,这是欣赏的最高境界。在体育欣赏活动中,主体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期待,即“懂得——理解体育比赛或活动,直观地感受到客体的内涵。”

四、结论与对策

(一)致动因是影响体育欣赏能力因素的根本原因或本质原因,它是大学生有意识地针对行为目标而发出的内驱力。认知亚结构(观察力、思维方式、创造力)和接受心理结构(潜意识、兴趣、情感、理解)对体育欣赏能力的影响是起决定作用。

(二)对策

1、高校体育教学必需增加体育欣赏基本知识传授,才能满足大学生对它的渴求;2、加快对体育欣赏的实践和理论研究;

3、重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4、加强体育教师的体育欣赏知识地培训;

5、充分发挥体育欣赏的潜在功能,发展学生个性,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数学文化赏析论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艺术赏析;当代美术

艺术欣赏课是为高等院校非艺术专业类学生的综合素质选修课之一。目的是提高选修者对具体的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形成相对专业的欣赏视角,提高艺术赏析能力,从而提高个人人文素质。艺术赏析课程按照赏析的对象分为中国、外国以及特定种类艺术的赏析,本文所提及的主要是视觉艺术赏析课程。这种课最为常见的上课形式就是讲授和多媒体相结合,并集中授课。其较之传统上课方式固然丰富和生动。然而根据作者教学与研究,即便有严谨系统的理论支撑,通俗易懂的讲解和丰富的多媒体展示,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始终差强人意。问题主要体现为:对于艺术的认知有模糊感,受制于课程上提供的视角和理论;有距离感,对作品的把握仅限于多媒体能够展示的精度和方式;有冷漠感,对艺术及作品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所具的各种价值没有兴趣。其本质上来看是上课的形式将学生束缚于课堂上和教学框架中,缺乏和艺术本体的直接接触,无法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论尊重个体判断和提供自由学习艺术的场所,当数美术机构。本文所指的美术机构主要是指与美术接受相关的机构。。这些美术机构与艺术赏析课相结合的可能程度和方法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重点。

首先,美术机构中,博物馆是庋藏包括重要艺术品在内的历史文物的主要机构。

我国现阶段博物馆的发展状况,决定课程与之结合的程度和方法。博物馆含有很多种,其中艺术博物馆又被指称为美术馆,是以展览和收藏视觉艺术作品最为集中的一类。根据国家文物局印发《2011年全国博物馆名录》,全国核准备案,能服务社会公众,专业化程度较高且功能较完善,社会作用比较明显,而最终编入博物馆名录的有3089家,较前一年增加129家。就实际而言,一方面具有人均拥有量低,分布不均匀的特点。艺术品庋藏丰富的博物馆都分布在发达的中心城市。总体数量上来看较为巨大,但是其重建设轻收藏的现象较为多见。另一方面艺术博物馆的数量并不多,大多数都是综合性的。以2011年黑龙江省为例,共有博物馆161家,职能上兼具科研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其中艺术作品庋藏具有一定数量的博物馆只有7家。在这其中,提供的展品以地方性的当代艺术和民间艺术为主,经典历史艺术遗存很少,更鲜有外国作品。而从决策层面来看,我国的美术馆正致力于将大学生群体作为特定教育对象而进一步的调整。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教授曾经在一次访谈中明确提出“对社会公众的基层和群体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普遍对象之外的特定对象来组织项目,比如大学生群体……这些年,全国各地的美术馆都将大学生教育作为教育项目的重点。”

鉴于上述情况,对本论产生的影响是:一方面,能够接触到本土艺术本体较多,有利于学生自由了解此类对象,建立本土艺术认知。这对于艺术赏析的素质培养是有价值的。但是艺术赏析的对象不仅局限于此,艺术本体的丰富性和艺术规律的呈现也不是这样的条件下能够很好揭示和把握的。也并不是所有的艺术赏析课都能利用博物馆来进行完成,因此仍然需要讲授者结合赏析艺术领域给予全面的指导和补充。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博物馆的认识和利用存在不足,博物馆在现有发展情况下艺术教育只能有待发挥。同时学校虽然对博物馆资源的利用持肯定态度,但是并没有在实际行动上给予学生更多参观的机会。而基础教育阶段也没有培养起利用博物馆的习惯,且没有显示有专门的艺术方面指导和目的。造成高校阶段的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次数很少。因此鼓励和指导学生在博物馆中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是此类课程和博物馆结合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还要坚持对艺术理论和历史在课堂上的讲授,以及在具体实践中的指导。

其次,艺术专业院校是美术机构中培养艺术人才,产生艺术作品,研究艺术课题的机构。

它对于艺术赏析课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2013年拥有艺术类普通高校95所,而在600所综合院校中,艺术专业院系作为必要组成部分亦具有相当数量。艺术作为实践性质较强的学科,其创作过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具有很好的作用。而艺术院校的专业教师也能够给学生更多的专业性指导。艺术学院提供的艺术作品展览也是学习艺术赏析课程的学生接触艺术作品的可贵机会。而在一些知名艺术院校中,其美术馆的收藏与展览水平甚至高于一般博物馆。这些资源并没有统计在前文所提到的博物馆数据中,却是对社会公众开放的艺术资源。实际情况是,艺术院校以及综合类艺术院校中的艺术院系与非专业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样很少,也没有相应的关注和研究。因此,艺术赏析课与艺术院校的艺术活动相结合,也是尚待探索的道路。

最后,艺术出版机构和媒体、商业画廊,也是艺术赏析课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

我国出版业发展迅速,每年面世的大量出版物中,通俗性的艺术出版物包括书籍、期刊、音像制品等也越来越多见。其讲述生动、形式多样、感受直观。这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是很好的艺术赏析课内容的补充。其缺点在于出版质量良莠不齐,其中一些理论导向和价值观点有待商榷,需要在课上给予相关的指导。

而网络作为现代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对于大学生而言是非常熟悉和依赖的。而在艺术赏析方面,能够提供最多帮助的当属对于艺术展览信息平台以及网上博物馆的开设。当下我国很多美术机构都会在网络上展讯,以及进行艺术批评活动。这一方面为艺术赏析可与博物馆的结合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其观点和价值评判也可以作为课程中讨论的话题。很多国内外知名博物馆有自己的网络版本,且功能完善。而商业性画廊在我国分布亦不均匀,只有在少数发达大城市才有比较繁荣的发展,比如北京的798,上海的莫干山等。这也商业性画廊提供了鲜活的艺术生态面貌,是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理解时下艺术流行与变化最好场所。但是在实地的参观过程中,需要任课者具有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快速的应变能力以解答学生随机提出的问题。

综上所述,高校艺术赏析课与当代美术机构的结合有很多选择,每一种美术机构能够提供的帮助都是不一样。应该根据赏析课的不同赏析范围和特点因地制宜的选取合适的美术机构来加以利用和结合。熟悉每种美术机构的特点和现状,合理的安排课程的构成是本文论题的前提。其实质上是要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教育资源来为艺术赏析课服务的过程。让艺术赏析不仅是课上老师带着学生被动接受艺术,而是在实践过程中将艺术史论知识、欣赏经验与艺术接受的实践结合起来。 与美术机构结合,艺术赏析课将变成一种根据体验性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国家文物局.2011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EB/OL]. http:/,2012-09-18.

[2] 国家文物局.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EB/OL]http:/http:/,2011-10-27.

[3]周小园.论小型美术馆(博物馆)的现实意义.[D/OL].http:/.

[4]米雅公共文化教育将继续成为美术馆工作的重点――范迪安专访 [J].美术观察,2011:1-15.

数学文化赏析论文第5篇

关键词:新高考;视阈;古典诗词;赏析;指导;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204-03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1.在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中,古典诗词不仅篇目多而且数量大,在语文高考中,古典诗词鉴赏为必考内容,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古诗词赏析方法的指导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3.《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认为,阅读与鉴赏的根本目的是“立人”,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角度,以“立人”为本提出阅读鉴赏目标,从教育的本质上来理解阅读鉴赏活动,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文学作品的教学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文学鉴赏的更高要求就是对作品做出探究性的鉴赏和理性思考。重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放在目标的核心位置,强调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要求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鉴赏重点在于探索作品的意蕴和艺术魅力。

4.《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古代诗文阅读为必考内容,能力层级涉及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D鉴赏评价,每年高考试题所选古诗词不在教材里,而且作者也不一定是名家,在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时,知人论世,整体把握十分重要。结合学生实际、古词文本内容及作者经历,在古诗词专题复习及日常教学中,有序进行古诗词方法技巧的指导并扎实训练,这一定会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1)古典诗词赏析方法:结合高考考纲、考点及高中语文课标要求,结合古典诗歌文本,从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归纳总结诗歌赏析方法。

(2)指导学生:结合新高考及考纲修订情况、高考真题及训练题,引导学生利用归纳出的赏析方法,准确有效地读古典诗歌文本,品味名句,提高学生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和阅读水平。

(3)进行研究:在解读古典诗歌文本、品味名句的基础上,利用已经归纳出的赏析方法,适当研究并总结古典诗歌鉴赏的技巧和规律,有效提升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水平,滋养心灵,升华人格。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理论依据,包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诗歌鉴赏及美学理论,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高中语文课标及上述理论都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而高中语文注重学生的选择性和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审美和探究能力,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最近,教育部也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中学阶段,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这样能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实践意义。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陕西省高考语文考纲对古代诗歌的能力层级要求以及对应的考点为依据,利用陕西省、宝鸡市及各地高考模拟题、近五年高考语文真题,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并掌握鉴赏古代诗词的规律、路径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古代诗词鉴赏水平和答题技巧。以学习小组为载体,以古代诗词佳作为媒介,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评价、质疑,以批判思维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认识古代作品的现代价值及意义,真正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本课题研究力求从我校高三学生古诗词学习状况出发,结合我校“四步12法”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推进及高中语文课标和高考考纲对古典诗词鉴赏的能力要求,有序对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方法的指导与研究,通过扎实训练,切实有效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课题组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调研、论证、确定课题,申报课题,成立课题组,制订课题实施方案,撰写、提交课题开题报告,开始课题研究。根据课题组成员情况,确定我校高三理科班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文科班。在研究时,结合高三复习,引导学生以陕西高中课改前后的新课程高考语文试卷(陕西卷)为主,从古代诗歌阅读试题中找出古诗词的考点及具体考查内容。要求学生完成2009―2013年陕西高考试卷中古代诗歌阅读题,师生总结考点及考查方式、内容,并对陕西课改后高考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方向及考点分布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分解子课题,适当分工,明确任务,确定研究样本,调查分析,阶段推进,有计划、有目标,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为结题做准备。对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全面解析,结合考点具体指导训练学生。结合考纲、教材和课标对古诗词鉴赏的能力层级要求,结合训练材料,在复习时,我们引导学生从思想感情、形象(意境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鉴赏古诗词,力争深刻理解诗句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情趣和理趣,着力引导理科生形象化思维、生动化审美,准确诠释古诗词的意象意境,规范清楚表达诗词的意蕴,经过悉心指导和训练,利用有关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古诗词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

结合高考考纲要求,全面归纳、梳理古诗词的考点、知识系统,从思想感情、形象(意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入手,结合模拟题强化训练,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掌握鉴赏古诗词鉴赏方法和答题技巧,结合训练实际,制订指导方案,形成专题性古代诗歌鉴赏指导训练(一)―(二十二),有效设计课堂,使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能力明显提高。在考试时,对古诗词阅读的采分点认识更清楚,答题更规范,得分率有了显著提高。

结合试卷讲评,要求学生不仅要弄清古诗词的考点,而且对试题所涉及的古诗词进行鉴赏、评价,并有效积累方法,教师予以针对性指导、训练、拓展,使学生每次训练、模拟考试后,有积累、有收获,鉴赏水平明显提升,逐步做到阅读古诗词不是盲目乱解、随意发挥,而是有备而来,依照规律、方法,找准路径,提高赏析水平和答题能力。

经过师生努力,总结的方法、技巧在古诗词阅读实践中的有效运用,理科生对古代诗歌阅读更有信心了,文科生则稳定发挥。课题研究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经过强化训练,主动梳理、归纳出古诗词的知识和阅读、鉴赏的方法及技巧,学生阅读古诗词的信心大大提高了。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数据,提交统计分析或调查报告,得出结论,形成最终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提出结题申请,验收、评估、结题。

结合课堂及复习实际及时总结、反馈。对陕西省宝鸡市一模、二模、三模和西安高新三中模拟试卷中的古代诗歌阅读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真正把握考点,根据古诗词文本及作者,有效鉴赏诗词,仔细解读,用心答题、品味。这些方法、技巧能帮助学生提高古诗词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提高阅读品位,提升审美情趣和评价能力。这也确实为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了基础,使学生古典文学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从内心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依托古诗词名作、经典作品,丰富人生、健全人格、放飞梦想,让古诗词陪伴自己的生命历程,与大师对话,慰藉心灵,完善自我,快乐成长。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梳理古诗词知识系统,归纳整理考点及能力层级要求,结合强化训练,师生合作,学生古诗词鉴赏水平和答题技巧有了很大进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先后积累完成了《2014年古诗词鉴赏高考试题例析》(一)―(三)、《指导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古代诗歌鉴赏指导训练》(一)―(二十二)、《2015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宝鸡市高三语文质量检测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金太阳陕西专用高三语文试卷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西安高新三中语文高考标准化考试练习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和《2015年西安高新三中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考试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等共37件成果,成效显著。这使我们深信,古诗词鉴赏不仅有规律、路径,而且合理利用高考试题、模拟题和诗词鉴赏资料,强化训练,恰当指导学生掌握方法、技巧,从而迅速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阅读水平和评价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阅读古诗词的良好习惯。同时,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的心灵,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以小课题研究为平台,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促进我们专业化成长,促使课题研究成果多样化,并能尽快转化为教学效益,在总结的基础上,及时反馈,得出一些结论,使课题研究顺利进入第三阶段,按时结题。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语文课标非常重视古诗词教学,高考考纲规定古诗文为必考内容,但课改以后,语文选修、必修及模块化受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考科目的影响,学生在高二就文理分科,理科生往往重理、轻文,导致古诗词积累不多,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不高,对诗词理解不到位。同时,高考古诗词阅读文本选自课外,范围很大,所选诗词为名家的二三流作品或二三流作家的代表作品,要么作品内容不熟悉,要么作品的作者及所处时代不清楚,导致学生尤其是理科生,对古诗词阅读信心不足,这给课题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我们必须传承并予以发扬光大,因此结合高考实际,我们还是努力引导学生细心品读古诗词,掌握b赏的方法、路径和技巧,经过强化训练,学生信心大增,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面对理科生古诗文基础不扎实这一实际,我们不能回避,也不想回避,而是通过深入摸底,引导学生利用抽象思维方面的优势,主动阅读、鉴赏古诗词,而不是死记鉴赏术语,不投机取巧,而是扎扎实实读懂古诗词的字面意思,尽可能理解言外之意,形象化理解诗句中的景、情、事、物和理,在诗句中体味生活的滋味和生命的灵动,从而避免枯燥和乏味,有效提高古诗词的鉴赏水平和能力。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对古诗词的鉴赏渐入佳境。除了文字资料外,我们还积累了很多绘画、音频、视频素材及资源,置身于中国古诗词的艺术王国,聆听妙音美曲,欣赏优美恬静的画面,体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顿感诗意的人生真美。可惜,对于博客操作的不熟练,无论我们怎样插入、粘贴、链接,那些美图、美曲、视频、音频也进入不了博客,就只能在博客里保存文字,留下些许遗憾,因此以后应努力学习博客如何操作。

总之,课题研究与语文课堂教学同步,既促进小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效果,又能帮助师生进步、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基础教育教育司、师范司.语文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Z].2008.

[4]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2014.

数学文化赏析论文第6篇

[关键词]电影赏析 民族预科语文教学 结合

电影,这一综合艺术,集色彩、声音、画面、光线等特色于一体,因其形象、生动、直观、感人等特点,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在少数民族预科语文教学过程中,若把电影引入语文课堂,在课程中适时安排“电影赏析”环节,更能使语文课程增色不少。究其原因,“电影赏析”能满足语文教学的基本训练要求,全面提升基础相对薄弱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训练方式。

一、电影赏析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一)利于语文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电影是宝贵的资源,电影题材常常来源于生活,它可以记录一批人物,一段往事,一个时代甚至一种精神,而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的内容也与生活息息相关。仔细比较,电影与语文教学需求有不少契合处,它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信息化时代,老电影的不停翻拍,新电影的不断上映,让我们有许多电影资源可以为教学所用,只要能为语文课程服务的电影,都可以纳入选择的范围。

(二)易于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常常受单一的教学手段限制,学生阅读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索然无味,对作品的理解更难深入。而由于电影真实生动,可以化无声为有声,化复杂为简约,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形象,一曲电影音乐可以让人如痴如醉,一段电影对白可以让人破涕为笑,一个电影人物可以让人铭记终生,因此语文课堂上进行电影赏析就能创设出最佳的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似的具体环境或氛围,其用意是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其情感体验,达到对作品内容具体而深刻的理解),①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触动学生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三)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影是一种带给人艺术享受的精神产品,无疑能触发学生无限的联想和想象,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笔者作过调查,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选择“看相关教学电影”和“读文本”,被调查学生中有80%以上的都期望能“看电影”。看电影的过程能全面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系统,让人感觉舒服、愉悦与震撼,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电影赏析,让学生边读文本边赏电影,边看边想,边观边思,学习效果会得到极大提升。笔者教学民族预科教材里的作品篇目《萧萧》,让学生先看同名电影《湘女萧萧》再阅读作品《萧萧》,学生表现出极其浓烈的学习兴趣,一下拉近了与作者的心理距离,他们十分向往湘西的纯朴、宁静生活,被电影中牧歌式的诗意所打动,阅读文本时理解力得到增强,思维得到提升,对课文印象更加深刻。

(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电影是高级阶段的视听说课程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电影赏析的最佳功能。学生进行电影赏析时,电影里的声音、音乐能训练学生的听力,电影语言能训练学生对文字的感知力、理解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电影画面与色彩能训练学生的触觉,电影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能训练学生对教材的反思阅读能力,赏析电影的过程又是学生进行审美体验的过程,其身心得到陶冶,情趣得到激发。欣赏完电影,组织学生对电影展开分析与讨论,能训练学生的思维与表达,在思维碰撞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对电影主题的深刻探寻,甚至对生活的感悟。最后,利用赏析所得及时训练学生写作,让他们写下自己对电影的独特理解与感受,并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作品,也是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体现。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设计电影赏析,可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各种潜力,让学生感情随剧情起伏,身临其境,回味无穷,达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审美能力的目的。有时一部优秀的影片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正是这个道理。

二、电影赏析在语文教学中的原则

尽管电影赏析是增强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但是也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一)以能力提升为中心。

学生每次观看电影,可以是从观赏到评论再到创作全面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也可以放一部电影,欣赏其最经典的台词,着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电影《不见不散》里面的经典喜剧台词“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看见你望着我,像玻璃杯里的冰块一样透明”就改编自著名诗人顾城的诗歌《一代人》里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精彩的台词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学会引用经典进行幽默的表达。总之,横看成岭侧成峰,一部电影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就可以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发现电影的美,但是每次赏析都必须围绕能力训练设计教学目标,避免电影赏析的随意性。

(二)内容为教学服务。

电影资源浩如烟海,电影的筛选是重要一环。首先应该选择中外经典电影,选择内涵深厚、艺术形式讲究的作品,既能满足学生的欣赏要求,又能确保学生观影后有感可发,有话可说;其次,不能选择无关教学内容的电影。应注重或者是改编自课文原作的电影,比如教学入选民族预科教材的阿城小说《棋王》就可以播放同名电影《棋王》,让学生感受棋王身上所体现的平凡而实在的人生态度。或者是选择与课文主题思想一致的电影等,比如教学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热爱生命》就可以播放反映独自挑战生存极限的美国电影《荒岛余生》,让学生体会人的强大生命力,学会敬畏生命。总之电影赏析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只顾学生兴趣而忽略了回归教学内容本身。

(三)不放弃语言学习基础。

电影语言丰富多彩,但是适合语文教学的电影一定要坚持“语言适应性”原则,尤其是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普通话基础比较差,对于电影里通篇方言,如《秋菊打官司》《寻枪》等电影就只能舍弃不用,应选择以标准普通话为主的电影,可以借此纠正他们的发音,这对学生有很强的语言引导作用。[1]

三、电影赏析在语文教学中的思路

如何将“电影赏析”的一般思路运用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呢?教师在设计中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现以电影《小二黑结婚》(改编自赵树理的著名现代小说《小二黑结婚》,小说入选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材)为例,将“电影赏析”的基本六环节概括如下,旨在发挥各个环节的功能,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一)阅读:先读文本再看电影是比较好的教学安排。观赏电影前,让学生阅读教材文本本身,阅读《小二黑结婚》,展开想象和联想,让学生自己跟随作家的语言进入故事情节中去,与作家先进行心灵的交流。提出“读语言、读人物、读情节、读环境、读主题”,这样学生会带着好奇心阅读小说,并怀着期待去想象电影会是怎样的,看电影的时候才会有所比较。

(二)设问:结合作者创作背景、影片拍摄背景、改编情况等向学生提出观影前的思考题,便于指导学生观影有重点。比如电影《小二黑结婚》:第一,剧中会出现众多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你可以把他们分为几类?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哪位?为什么?第二,剧中哪些地方体现山西地方特色?第三,全剧结局怎样?有何深义?

(三)欣赏:欣赏是培养审美的重要环节,赏析可以重在“赏人物、赏场面、赏台词、赏音乐、赏艺术特色”等。

(四)评议:“赏析”就是先赏后析,即分析、思考、讨论。评议环节是检验学生欣赏电影的认真程度、考察学生的接受能力、展示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体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关键所在。可以分组“议电影版《小二黑结婚》的表现手法和文本创作的区别,议小二黑和小芹、二诸葛和三仙姑、金旺和兴旺等核心人物形象,议山西农村的风貌”等,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言。当然对于电影和文本所反映的共同主旨,即歌颂农民进步的新思想,歌颂农民反封建的胜利,赞颂解放区新建民主政权等,也可结合时代,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如“你对小二黑和小芹自由恋爱怎样看待?你能否以作品反映的山西农民农村新貌为切入点,谈谈我国农村改革和建设的意义……”

(五)写作:优秀的作品常常是有感而发的,当学生有所感的时候,教师就应及时抓住学生的热情,让他们进行创作,把感情抒发出来。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写作能力欠佳的状况,可以设计让学生进行“观后感”、“影评”等写作练习。

(六)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贯穿整个电影赏析教学始终的,教师除了在观影过程中注重观察学生的反应外,还应关注学生在“评议”环节的表现,最后还要把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批阅、评比、分享和展示。总之,对学生做出的最终评价应以学生参与电影赏析教学始终的态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精神和实践能力,写作成绩等进行综合考虑,注意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然,民族预科语文教学中引入电影赏析环节,需要注意:第一,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电影赏析过程中必须给学生留够时间思考、领会电影的深义,教师不能为完成教学任务匆忙结尾;第二,语文教学向来提倡个性化解读,应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与感悟,不能以教师的感受代替学生的理解;第三,电影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电影赏析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训练方式,不能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电影放映课,只看不议,只赏不思,看完就完。

[注释]

①刘永康主编.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279-280页

[参考文献]

数学文化赏析论文第7篇

一般说来,设置分论点要注意以下问题:分论点的设置要科学,概念之间不能有包含或交叉关系,既分而又有理;分论点的数量以三到四个为宜,既分而又有度;文章的结构如同人的骨架,对文章的内容起支撑作用,其本身应具有审美作用,分论点的字数应大致相同,控制在15字以内,文章结构匀称,以显示出匀称美,既分而又有美。

因此,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设置分论点的技巧。以《学会欣赏别人》作文为例,谈谈提炼分论点的常用方法。

一、阐释涵义――想想“是什么”

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就是判断由话题转化而来的中心论点的内涵或外延,对中心论点进行价值性判断,揭示这个中心命题的基本属性。

中心论点: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

分论点:

1.欣赏别人,是一种豁达风度。

2.欣赏别人,是一种情怀。

3.欣赏别人,是一种冶炼。

确立中心论点后,从“是什么”角度对中心话题进行阐释,从而得出“欣赏别人”“是一种豁达风度”“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冶炼”的分论点。

二、追寻原因――想想“为什么”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原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中心论点: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

分论点:

1.要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就要学会欣赏别人。

2.要升华自己的气质就要学会欣赏别人。

3.要使自己走向完美就要学会欣赏别人。

确定中心论点“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后,然后追问“为什么要学会欣赏别人呢?”,自然得出三个分论点,是因为“要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升华自己的气质”“要使自己走向完美”。

三、追问措施――想想“怎么办”

就是把中心论点当作一个问题或一种任务,然后追问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方法,从“怎么办”的角度,以中心论点作为结果,提炼满足这一结果的“条件”“措施”“途径”来设立分论点。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措施”“途径”。

中心论点: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

分论点:

1.以心为船,学会欣赏别人要宽容大度。

2.以心为梯,学会欣赏别人要虚怀若谷。

3.以心为镜,学会欣赏别人要对比自警。

确定中心论点“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后,追问“怎么才能学会欣赏别人?”后,得到 “要宽容大度”“要虚怀若谷”“要对比自警” 三个分论点。

四、探索结果――想想“会怎样”

以标题或中心论点为前提,去推想在这个前提之下会产生怎样的意义、作用、价值或影响。也就是说有了这个标题或中心论点,会怎么样?

中心论点: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

分论点:

1.学会欣赏别人,可以提高自身价值。

2.学会欣赏别人,可以取长补短。

3.学会欣赏别人,可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确定中心论点“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后,追问“学会欣赏别人”后“会怎样?”,自然得出“可以提高自身价值”“可以取长补短”“可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三个分论点。

总之,对于议论文分论点的设置,应从标题或中心论点出发认真审题,充分调动平时积累的生活素材,按照议论文的“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做到论点明确,章法井然,语句优美,书写规范。这样,自然就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学生佳作】

学会欣赏别人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初三(4)班 尹 旭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品尝,它才变得醇厚;生活如画,或明丽,或暗淡,因为欣赏,它才变得美丽。生活因欣赏而变得绚烂多姿。因此,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用排比句式引出文章中心论点。)

“慢慢走,欣赏啊!”学会欣赏别人,首先要有一种淡泊的情怀。(分论点一,是从“怎么样角度”得出的。)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途中,他们俩人相遇了,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精疲力尽地奔跑过来,结果什么都没有看到,真令人伤心。”而苏格拉底掸了掸长袍上的灰尘,说道:“一路上的风景真的是太美妙了,难道你没有注意到吗?”(此处是事实论据。)

一个人,如果像苏格拉底一样,做到阿尔卑斯山的山谷中的那句标语:“慢慢走,欣赏啊。”那么他的人生将是美好轻松的,因为很多事情,在于过程,而不是在于结果;一个人,如果像拉克苏一样,永远都在匆匆的路上,那么他将是烦躁的,无法去理解美,更无法学会欣赏美了。欣赏别人和欣赏美是一样的,急不得也忽略不得。(用假设分析法对论据进行分析。)

“野花香艳无人识,孤芳自赏枉多情”,学会欣赏别人,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分论点二,是从“怎么样的角度”得出的。)有句话说得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有着一双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够发现不同孩子的美。(过渡句,既是对分论点的阐释,又引出下文的事例。)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初中的时候,他的功课总是班上的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不可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化学老师却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素质,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燃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同类学生中,他的成绩遥遥领先。(事实论据)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老师和他的父母没有发现他做事时一丝不苟的品质,没有欣赏他做化学实验的素质,历史上又怎么会有这么一位伟大的化学家呢?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需等待别人去发现、去欣赏。只有学会欣赏他人,才能理解他那独特的美。(用假设分析法对论据进行分析。)

“美,这是用心灵才能感受到的东西”,学会欣赏别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于理解美的心灵。(分论点三,是从“怎么样的角度”得出的。)角色不同的人,对于美的定义也就不同,甚至有些人没有办法去理解真正的美。(过渡句,既是对分论点的阐释,又引出下文的事例。)一次,在某建筑工地上挖出了一个绝代佳人的大理石雕像,一个收藏家竟用高价买下了这尊雕像。这时,收藏家心想:“多么美丽!多么栩栩如生!恶俗的钱怎么可与它相比。”而那位卖的人却心想:“这笔钱多么美好,石雕是死的,怎么有人要石雕而不要钱呢!”(事实论据)角度不同,收获不同,正是因为卖家被物质所迷惑,才无法理解那尊雕像的美,但收藏家有理解美的心,才会欣赏这尊石雕。(用因果分析法分析论据。)

正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美,罗曼・罗兰有一颗理解美的心灵,学会了欣赏他,才有了《名人传》中不朽的篇章;诸葛亮的盖世才华是美,刘备有一颗理解美的心灵,学会了欣赏他,才有了历史上“三顾茅庐”的传奇佳话。(用两个简例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

在现代化的今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变得越来越不懂得欣赏,赞美被自私、污蔑取而代之。任何人都可以是社会的主考官,我们要学会欣赏,才会在别人的身上发现自身的不足;学会欣赏别人,才会使自己变得高尚、文雅。因为欣赏别人,就是充实自己的过程。(联系社会生活,使中心论点更有现实意义。)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我们所有的遭遇、经历、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是人生之路上的风景,一味追求人生的某个结果,会沉沦,会错过意想不到的精彩。所以,我们需要在自己匆匆的人生路上停下来去发现、去理解、去欣赏人生,欣赏那些出现在自己生命中的人和事。(总结全文,深化文章中心论点。)

学会欣赏别人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初三(4)班 周文一

培根曾说过:“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每个人都是尘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之所以如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善于欣赏别人的心。(用名人名言引出文章中心论点,既充当道理论据,又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欣赏别人,可以带给他人勇气与动力。(分论点一,从“会怎样的”角度得出三个分论点。)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智者尊重每个人,因为他知道人各有所长,也明白成事不易。学会欣赏每个人会让你受益无穷。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且对人的理智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引用名人名言来论证分论点。)台湾作家林清玄在青年时代当过一家报社的记者,在报导一位得手上千次的神偷时,他不经意间说了这样一句话:“他的动作是这样的灵敏,思维是这样的活跃,我相信,如果他可以改邪归正,一定能做出一件令人震惊的大事业。”(事实论证)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也许林清玄自己都不知道,自从他说了这句话后,那位神偷就走上了正道,真的做出了一番大事业,获得成功。如果当初没有林清玄这句欣赏的话语,那位小偷会不会就在冰冷的牢狱中度过自己堕落的一生呢?那还会干出一番大事业出来吗?(对论据进行分析,用反问句加强了论证的气势。)

欣赏别人,可以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分论点二,从“会怎样的”角度得出三个分论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引用论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也有自己的缺点与短处。而只要欣赏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做到“见贤思齐焉”,才能使自己一步步趋于完美。只有学会欣赏别人,才能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恃才傲物,一生都谦和有礼,虚心向别人学习,一生学习,一生进步。(道理论证)

欣赏别人,可以获得双赢。(分论点三,从“会怎样的”角度得出三个分论点。)一个永远也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不被别人欣赏的人。著名歌星韩红,我们没有因为她不出众的外表而排斥她,我们欣赏她那美妙的歌声,这样她获得别人的赞誉,我们也获得了一个天籁之音,反之,如果人们因她的外貌、身材而没有去欣赏她,没有去挖掘她,她就不会受到观众的喜爱,我们也听不到如此美妙的声音。(事实论证)

欣赏别人,你我都有收获,这样就可以双赢。如果你不欣赏他人,一人孤傲处世,既得不到什么,也处理不好自己的人际关系,这样会一无所获。(正反对比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