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民生新闻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4-01 10:29:46
民生新闻论文

民生新闻论文第1篇

【论文摘要】民生新闻是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新闻,目前,各地风生云起的电视民生新闻立足本土,体现人本,就是地方电视新闻本土化趋势的表现。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具有显著的区别。民生新闻的形式要突出地域特色化,电视本土化的实质,是要十分重视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特色,并且要把这一基本观点作为办好各类节目的出发点。

随着新闻的发展,在全国各媒体涌现出了越来越多以平民视角出发,关注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的电视新闻,这就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是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新闻,它以地方受众为本位,在区域内具有强大的告知、传递、沟通、控制功能。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它的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民生新闻与其他新闻类型不同的是,它可以最直接和广泛的实现媒体下情上传的功能,以及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电视民生新闻是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注,并与之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信息的电视新闻报道。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讯息;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以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的最大意义在于,开始了中国电视节目本土化的成功实践。民生新闻立足国情,顺应主流,与现行的新闻政策实行成功对接;其本地化追求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为构建城市认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准确把握民间的文化精神状态,回归民间,锐意创新,使它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同。

1民生新闻的选材要贴近百姓生活。

民生新闻的内容涉及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停水、缺水、漏水,失火、被盗、被骗,走失、纠纷、投诉、求助等诸多方面。它可以最直接和广泛的实现媒体下情上传的功能,以及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做具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不能走进误区,比如在选题把握上,不能走极端,即把视角全部放在百姓日常生活上,新闻停留于琐碎和表面,民生新闻也应考虑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时效性,在从本地需求出发,做本地的内容的同时,学会找到时政、经济等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与百姓生活的切入点,把时政和经济新闻转变成民生新闻,形成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本土民生新闻。内容为王似乎永不过时,电视新闻也不例外。从地方电视新闻的采访内容看,节目都充分表现出发掘和弘扬本土文化习俗、文化习惯,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关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同时采用平民化的表述方式,突出了地域接近性的特点。地方电视新闻作为各地的大众主流媒体,采访对象基本上是本地区的,收看观众也是本地区的,因此,为了满足观众了解身边事的欲望,更大程度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地方电视新闻大篇幅地播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闻,讲他们喜闻乐见的新闻,还有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新闻。这也最真实地回归了新闻的本质。

2电视民生新闻的形式要突出地域特色化

湖北卫视的《现在直播》曾有个固定栏目,请武汉的一位曲艺名人以杂谈的形式用方言来说新闻,当时一经推出,反响很强烈。民生新闻的表现形式就是要本土化、地域化。地方名人本身就有良好的品牌效应,再加上其幽默风趣的说新闻方式,观众会很感兴趣。电视本土化就是以本土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为出发点,发掘自身的地域特色,发挥地方电视的区域传播优势。电视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一个地区的电视文化,一定具有自己的特色。地区文化特色是每个地区存在的必然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客观现象。换句话说,不同地级市的电视新闻具有各自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地级市电视台的新闻应着力去表现这个地区的人文景观,力求与当地群众产生水融的关系。而越是有地区文化特色的电视新闻,就越为这个地区的观众喜闻乐见,以至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本土化的实质,是要十分重视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特色,并且要把这一基本观点作为办好各类节目的出发点,做到入乡随俗,生根开花,融为一体。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了地域鲜明的民俗民情,也培养了当地人们独特的审美情趣,电视是视觉文化,对如此丰富的传统的视觉文化,更加应当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不仅是节目内容本土化,更重要的是文化和审美上的本土化,因此,在利用本土化这张牌来推动民生新闻发展时,应注意做传承与发扬地方文化的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民生新闻是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新闻,目前,各地风生云起的电视民生新闻立足本土,体现人本,就是地方电视新闻本土化趋势的表现。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具有显著的区别。民生新闻的形式要突出地域特色化,电视本土化的实质,是要十分重视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特色,并且要把这一基本观点作为办好各类节目的出发点。

随着新闻的发展,在全国各媒体涌现出了越来越多以平民视角出发,关注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的电视新闻,这就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是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新闻,它以地方受众为本位,在区域内具有强大的告知、传递、沟通、控制功能。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它的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民生新闻与其他新闻类型不同的是,它可以最直接和广泛的实现媒体下情上传的功能,以及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电视民生新闻是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注,并与之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信息的电视新闻报道。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讯息;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以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的最大意义在于,开始了中国电视节目本土化的成功实践。民生新闻立足国情,顺应主流,与现行的新闻政策实行成功对接;其本地化追求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为构建城市认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准确把握民间的文化精神状态,回归民间,锐意创新,使它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同。

1民生新闻的选材要贴近百姓生活。

民生新闻的内容涉及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停水、缺水、漏水,失火、被盗、被骗,走失、纠纷、投诉、求助等诸多方面。它可以最直接和广泛的实现媒体下情上传的功能,以及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做具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不能走进误区,比如在选题把握上,不能走极端,即把视角全部放在百姓日常生活上,新闻停留于琐碎和表面,民生新闻也应考虑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时效性,在从本地需求出发,做本地的内容的同时,学会找到时政、经济等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与百姓生活的切入点,把时政和经济新闻转变成民生新闻,形成有主流新闻意识的本土民生新闻。内容为王似乎永不过时,电视新闻也不例外。从地方电视新闻的采访内容看,节目都充分表现出发掘和弘扬本土文化习俗、文化习惯,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关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同时采用平民化的表述方式,突出了地域接近性的特点。地方电视新闻作为各地的大众主流媒体,采访对象基本上是本地区的,收看观众也是本地区的,因此,为了满足观众了解身边事的欲望,更大程度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地方电视新闻大篇幅地播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闻,讲他们喜闻乐见的新闻,还有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新闻。这也最真实地回归了新闻的本质。

2电视民生新闻的形式要突出地域特色化

湖北卫视的《现在直播》曾有个固定栏目,请武汉的一位曲艺名人以杂谈的形式用方言来说新闻,当时一经推出,反响很强烈。民生新闻的表现形式就是要本土化、地域化。地方名人本身就有良好的品牌效应,再加上其幽默风趣的说新闻方式,观众会很感兴趣。电视本土化就是以本土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为出发点,发掘自身的地域特色,发挥地方电视的区域传播优势。电视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一个地区的电视文化,一定具有自己的特色。地区文化特色是每个地区存在的必然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客观现象。换句话说,不同地级市的电视新闻具有各自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地级市电视台的新闻应着力去表现这个地区的人文景观,力求与当地群众产生水融的关系。而越是有地区文化特色的电视新闻,就越为这个地区的观众喜闻乐见,以至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本土化的实质,是要十分重视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特色,并且要把这一基本观点作为办好各类节目的出发点,做到入乡随俗,生根开花,融为一体。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了地域鲜明的民俗民情,也培养了当地人们独特的审美情趣,电视是视觉文化,对如此丰富的传统的视觉文化,更加应当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不仅是节目内容本土化,更重要的是文化和审美上的本土化,因此,在利用本土化这张牌来推动民生新闻发展时,应注意做传承与发扬地方文化的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论文第3篇

[论文内容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任务。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无论是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许多代表参加的“讨论发言”,都十分重视并且热议着“民生”的话题。可见,民生的改善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作用。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应以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内容为指针,确定好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

2007年10月15日,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提出要“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2008年3月5日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无论是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许多代表参加的“讨论发言”,都十分重视并且热议着“民生”的话题。

无疑,民生的改善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的舆论宣传导向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新闻传播运作中,要以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内容为指针,确定好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

一、民生新闻报道符合“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

关于民生新闻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和业内人士有不同的看法。在当前有关民生新闻的讨论中,主要存在着“合一说”“平民说”和“群众说”三种说法。这些说法,均从某一个特定的角度对其本质特征的某一方面进行了阐释,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并没有全面准确地概括好民生新闻的本质内涵。朱寿桐等人从民生新闻关注的对象、反映的内容、采取的视角和表现的价值理念出发,将其定义为:“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生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从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资源的新概念新闻。”

民生新闻是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新闻样态。作为新闻,它必须遵循党和政府对于一般新闻的原则要求,体现新闻的党性原则;同时,它又要突出民生,反映民声,表达民心,体现出它不同于一般新闻的显著特色。民生新闻的这种“民生内容、民众视角、民本取向”的基本定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在指导思想上一直强调人民大众的利益和民生价值,无论是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同志提出的“三为”方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无论是新闻业界里贯彻执行的“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原则,还是今天社会里强调落实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都明显地透现出了对于“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我们的新闻业,尤其是公家的新闻媒体,更应该注重民生新闻报道,体现出重视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种深蕴时代内涵的民生新闻报道,符合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今日各家新闻媒体所报道的民生新闻来看,从新闻传播这一特定的行业角度,正是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政府的这一根本宗旨。

二、民生新闻报道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尤其是晚报、都市报这类适宜民生新闻报道的媒体,要自觉担负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责任。要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理顺群众的不满情绪,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比较常见的如干群之间的矛盾、消费者与商家的矛盾、个体企业主与打工者的矛盾等等。尽管大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是如果不及时化解,把这些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就有可能使矛盾激化,出现严重的后果,影响安定团结、影响社会和谐。所以,新闻媒体要利用民生新闻报道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种矛盾,理顺群众的不满情绪,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发挥民生新闻报道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宣传鼓动和舆论导向的重大作用。

1.利用民生新闻报道,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由于一些人法律意识薄弱,受利益驱动,见利忘义,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受到伤害的群众心中不平,强烈不满。如果不及时使矛盾解决,极少数人就有可能一时想不通而走向极端,造成严重后果。如果新闻媒体得知此类新闻线索或得到他们的“投诉”后,及时利用民生新闻舆论监督的力量,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有关部门配合,使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那就可避免矛盾激化,不至于出现不和谐因素。如《燕赵都市报》接到群众“一打工妹被个体老板剃了阴阳头遭到人身侮辱”的投诉后,将个体老板的不法恶行予以曝光,执法部门对恶老板予以惩处,为打工妹伸张了正义,并对打工妹进行了妥善安置,避免了不良后果。又如他们接到群众投诉,利用舆论监督的力量,成功解救了被困在外地的受传销所骗的群众,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也就理顺了情绪。这样把不安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对社会的稳定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像一些群众受骗受欺,把一些心中的不映到新闻媒体,该媒体组织派人调查核实,将事实真相予以公布,批评了不良行为,也让这些群众出了口怨气,得到了宣泄,心理上得到了安慰,便可以化解许多矛盾。

2.利用民生新闻报道,消除群众的各种疑惑。喻国明教授把新闻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是“解气”的时期,90年代是“解闷”的时期,进入2l世纪是“解惑”的时期。改革开放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业,也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实行改革开放,会涉及到一些人的切身利益,甚至在一些很是特殊的时候,相当一部分群众对社会转轨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譬如政策的调整或新规定的制定),由于一时不理解,或从局部利益出发,产生了不满甚至对立情绪。如果不及时理顺这些群众的情绪,就会影响社会和谐。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要发挥民生新闻报道联系群众的优势,针对群众的不满情绪,多做宣传解释工作,让群众了解新的政策调整、采用新规定的意义,解除群众的疑虑,消除群众的困惑,使群众心平气和。

如国家“房改政策”“医保政策”的颁行,新闻媒体就宜用大量篇幅进行宣传,解答群众的各种疑问,群众心里清楚了,疑虑消除了,就会转向支持和配合。又如城市整容,必然使马路边上的摊贩产生怨言,新闻媒体要多做宣传解释工作,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另外,新闻媒体也要为群众开辟“来电来信”“百姓心里话”等栏目,让群众有反映意见、抒发心声的地方,这也是理顺群众情绪的一种有效途径。

由此可见,新闻媒体所做出的民生新闻报道,应从民生角度悉心解读我们党和政府的政策,尽可能地满足民众思考、行动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从民生的角度诠释“国计”,关注政策影响下的社会生活状态,更好地服务大众。

3.利用民生新闻报道,揭露消极腐败现象。广大群众对腐败现象,社会不良风气、坏人坏事极为不满。新闻媒体要与纪检、监察、执法部门密切配合,不断揭露消极腐败现象,揭露坏人坏事,使腐败分子、坏人恶人受到惩处,让群众拍手称快。群众消了气,去掉了堵心的事,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化解社会矛盾时,新闻媒体既应重视主要矛盾,又不可忽视次要矛盾。看似是生活中的平常小事、细小纠纷,但总有人有“不平”、有痛楚,因而应让群众有苦有处诉,问题有人揭,困难有人帮,要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如一家小店与周围住户因“采光”产生了矛盾,投诉到报社,如果不管,最后可能闹到打架斗殴或到法院打官司。报纸干预了,批评小店不应影响住户采光,结果小店进行改建,把矛盾解决了,小店主和周围住户双方也就相安无事了。现在许多为难事、不平事、不顺心的事,就是因为没人问、没人管,所以群众才产生一些误解,甚至还会产生比之以前还要激烈的矛盾心理,从而引发一些难以预料的重大事件。如今,许多新闻媒体都设立了“新闻热线”“全天候”地接受群众的来信来电来访,群众把新闻媒体当成他们倾吐心声、抱怨不平、寻求公平、讨回公道的地方。这就说明了新闻媒体采写的民生新闻报道确实有一定化解矛盾的威力,也说明了新闻媒体在具体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为化解社会矛盾、理顺群众情绪方面所做的工作受到了群众的肯定,获得了群众的信赖。

当然,任何新闻媒体在利用民生新闻报道为大众服务时,都要注意策略、把握时机。一是要加强社会性合作。记者不是法官,也不是裁判员,在采访报道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须由执法部门配合,最终才能解决。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一些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现象,新闻媒体要慎重行事,不能盲目干预,轻易表态,以防事态扩大,干扰大局。因为有的矛盾需要内部解决,有的矛盾解决需要时间,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不可操之过急、匆忙行事。三是正确对待群众。如群众上访、请愿等,记者不要盲目参与,否则会火上浇油,帮倒忙,给各级领导部门的工作造成被动。四是解决矛盾要有始有终。对一些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耐心向群众做解释报道,或请有关部门对群众有所答复,不要有头无尾,不要让切盼很快解决问题的群众大失所望。

三、对于民生新闻报道之重点的确定

民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动态性表征,其内涵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现在人们热议的民生话题,已不是单纯的百姓衣食住行的问题,而是与社会和谐、国家发展、人民幸福关系更加密切的现象,涉及到接受教育、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相当突出的社会生活层面。这些关乎社会民生的话题给新闻媒体开展民生新闻报道提供了新闻线索和丰富资源。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根据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来确定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

1.重视教育报道。“教育是民生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大计。教育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提高人民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加大教育新闻的报道力度。如报道教育结构优化的问题、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考试招生制度及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改革的问题、公平教育、教育收费、助困体系建设等问题。

2.重视就业报道。“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只有“耕者有其田”,才能饥者有其食、寒者有其衣。就业是人民群众生存生活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在。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加大就业问题的新闻报道力度,大力宣传国家实施的积极就业及自主创业政策等。如大力报道高校毕业生、退役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择业、就业、自主创业实际情况以及国家对农民工的善待政策、国家对困难群众的援助措施等实际情况。

3.视收入分配报道。“收入分配是民生的源泉”。收入分配是人民群众休养生息最为直接的物质来源。只有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体现社会正义、公平合理,人民才算真正当家作主,改革发展成果才算让人民共享,人民群众才会以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奔小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那些处于低收入水平的弱势群体难免会有消极情绪和挫败感,他们会怀疑我们的政策、制度和措施,质疑我们行进的路向、目标和前景。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离不开各地新闻媒体的民生新闻报道。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大力报道我国的社会制度及收入分配制度,宣传各地所做出的缩小收入差距的种种努力,以消除人民群众内心的积怨。

4.重视社会保障报道。“社会保障是民生的依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我们所做的关于民生新闻报道,应注意宣传已在逐步形成并且日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实际情况,使大家对生产生活有安全感,体会到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他们办的好事、实事,让他们由此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大力报道全国各地的社会保障制度,让人民群众感到一种“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安全感。如大力报道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残疾人事业、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等内容。

5.重视医疗卫生报道。健康是人生存的基本前提,事关千家万户。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大力报道城市和农村现行的医疗卫生制度。如大力报道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食品药品安全检测、突发性或流行性病害预防等以及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检测、咨询服务等情况。

6.重视社会管理报道。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团结的必要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大力报道我国的社会管理状况。如报道制度、特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以及整治城乡社会治安秩序、限制特殊时段的粮油食品价格等活动。

总之,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新闻媒体应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舆论导向作用,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依据,确定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做好、做快民生新闻报道的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载《中国改革报》2007年10月25日。

2.朱寿桐:《民生新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民生新闻论文第4篇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闻传播手段和渠道的多样化、电视新闻的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的扩大,人们关注的视野和范围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例如,农民群体成为地方电视台以及卫视逐年重视的新群体,因此,吸引他们目光的民生新闻必然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这种新闻的来源地和人群的文化层次,显然要求我们要调整不同内容的比例。另一方面,电视民生新闻当以地方性为特色,例如广州电视台的《01出动》通过具有特色的采访和拍摄手法,重点关注广州市民生活趣事趣闻和生活传统,做出具有浓郁“广州风味”的民生新闻节目,深受广州市民和其他向往广州生活的群众的喜爱。相反追求“大而全”的民生新闻让人味同嚼蜡,有千人一面的感觉。所以,只有扩充内容使之不断丰富,才能让人不断有新鲜感,过目难忘!

2.增加节目纵向深度:对特定事件进行更加深入地报道和分析,对类似相关事件展开联系

流于表面现象的报道是民生新闻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初觉新鲜,然印象不深、转瞬即逝。所以,应在民生新闻这档与大众群体联系紧密的节目中,加强对事件背后事实的及时真实的深度报道,起到审慎看待社会现象的作用。如报道冬季不要从封冻的江面上穿行时,从一辆车的坠入江心,回顾到早前的一系列危险,分析原因,并做现场采访,较好地起到了警示教育的作用。

3.提高新闻的社会责任度:新闻工作者当以从业者的良好素质来提升大众观赏水平

民生新闻是以贴近百姓生活为特色的新闻节目,新闻工作者理当肩负起传播把关的任务,切实负起责任,以从业者的良好素质来提高大众的欣赏水平。例如《新闻夜航》中的夜航气象版块,制作者将气象的表面数字与人文知识、传统习俗、民俗文化相结合,使人们在观赏的同时也得到了知识的补给和视野的开拓,提高了受众的文化素质,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民生新闻论文第5篇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

2002年元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节目正式开播。这档新闻节目仅仅播出1周就显出其不同凡响;第2周进入AC尼尔森南京地区电视榜;从第36周开始,名列AC尼尔森南京地区电视节目排行榜第一名至今。2004年7月,“南京零距离”平均收视率为8.3%,最高点收视率达到惊人的17.7%,创造国内地方电视新闻收视奇迹。因此研究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一、电视民生新闻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盲目克隆,同质化竞争严重。传播的同质化主要表现为在同一传媒市场上大量信息产品风格接近、形式相仿、内容雷同。大量媒体拥挤在一个相对狭小的时段和区域内争相开发民生新闻资源,必然会使竞争恶化、导致传媒市场的混乱。具体表现为:一是地方台各频道之间同题材竞争激烈,一方面造成新闻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导致电视新闻传播市场的结构性失调(大量定位、风格、内容雷同的民生新闻节目在同一时段内争夺受众、分摊广告);二是同一民生新闻节目报道题材狭窄且重复较多,容易使受众产生模式化影响,弱化了观众的收视期待。但目前,这些栏目间的竞争已经从质量竞争沦落到为了金钱的竞争,大量的抽奖环节占据了原本应该给观众传播信息的时段,这种新闻抽奖已经成了一种潮流,正在被其他地方的新闻节目效仿。这份声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全国省会城市各档民生新闻节目问的激烈竞争。

古人云:“学我者死,似我者俗,叛我者生。”“零距离”的成功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创办民生新闻栏目的浪潮,但地方台的盲目克隆,使栏目同质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在定位上略有不同,但如果同质化竞争得不到根本改观的话,节目运行成本的上升和经营利润的下降将是必然结果。脱胎于新闻节目同质化竞争的泥淖,民生新闻迅速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但民生新闻的诞生并不是新闻节目同质化竞争的终结,相反,同质化竞争在民生新闻领域更为激烈。民生新闻如何跳出同质化竞争的窠臼,如何在更高层次上健康发展,获得新的生机,是学术界应该深入探讨的命题,也是“零距离”们应该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课题。

2报道止于浅层表现,新闻琐碎化,新闻价值含量降低。电视民生新闻聚焦百姓身边事,白描市井百态,反映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媒介非批评即表扬的困境中找到了一个出口,在市民和政府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受到了政府的认可,也获得了百姓的普遍赞誉和喜爱。民生新闻在接近性方面做足了文章,但在报道现象之后如何帮助观众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导受众如何应对公共危机方面显得不足,在有意识培养、提高公众应对个人和社会危机的能力方面更显不够。地方电视台的“民生大战”中,各档民生新闻节目采取拉长节目时间、安排系列报道、多信道、多手段、非线性、互动式的传播形式来增加信息含量。但某一地区一天中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民生事件是有限的,如果生硬地拉长时间、扩大信道,只能是将零碎、琐屑、浅薄的几无新闻价值的内容一股脑地推到观众面前,日复一日的污水、垃圾、火灾、车祸等报道将形成荧屏新的视觉污染,危及民生新闻的生存和发展。

3节目流于世俗,娱乐化倾向抬头。当电视文化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即电视进入以受众为中心的消费时代后,资讯、娱乐与媒介的互动和整合,使资讯娱乐化(或者信息娱乐化)成为一股时尚的传媒潮流。目前,部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从新闻采集到制作、播报,都暗含着一种竞相“戏说”新闻、滥用娱乐元素的倾向。内容的肤浅和包装的矫饰使得民生新闻日益偏离新闻采制的正常轨道在形式化和庸俗化的路子上越走越远。这种娱乐化报道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带来以下影响:第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传播中理性的缺失,进而削弱了电视新闻的文化批判意味:同时,在这些经过娱乐化修饰的新闻节目中,由于公众舆论被不确定的情绪化倾向所取代,电视观众囿于对私人化事件的“零距离”接触,其审视媒介所必需的距离消失了,就是说,受众批判的力量也缺席了。第二,助长了信息的情绪化传播,消解了新闻记录社会真实的诚意性和客观性。长此以往,将导致新闻传播中“重美学传效、轻历史事实”的不良倾向。这从事实上颠倒了信息传播中真实与效果之间的主次关系,使电视媒介的资讯可能成为社会现实的“梦工厂”。第三,夸大了信息资讯本身的娱乐功能,实质上造成了电视受众对信息获取的路径依赖,这种依赖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无形中将转化为对受众快乐获取资讯的一种软性强制。

二、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趋势

1公共新闻——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向。在信息社会,受众已不仅仅满足于民生信息接收和反馈渠道的畅通,更希望通过媒体的介入使一些公共事件得到较好解决。而公共新闻进一步扩大了民生新闻的内涵和外延,新闻媒介由一个观察者、报道者转变为问题的参与者和解决者,这将是目前民生新闻的一次质的飞跃。现阶段地方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自身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民生新闻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完成从普及新闻信息到传播新的新闻理念的过渡,从平面的信息传递到为公民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信息和议题,创建讨论、解决公共事务的平台。项国雄认为,与现在的民生新闻相比,“公共新闻”有四大优点:一是它构建真正的“公共领域”;二是提升公民对于公共事务的思考和批判能力,推动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三是推动公共事件的解决:四是有利于促进各媒体之间的合作。首先,理论上,媒体职责在于忠于客观事实的报道,但在实践中却通过组织构建公共活动的平台而参与到事件当中,既有“越位”之嫌,又失去了媒体审视、批判所必需的距离。二是现阶段观众受经济条件所限,缺乏对电话、手机乃至网络等即时接受和反馈设备的投入,客观上降低了受众参与公共事务的几率;同时,在主观上,广大农民和城市弱势群体也缺乏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三是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的大多数所谓“公共领域”远未达到让公众参与决策的程度。

2强化地方民生新闻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民生新闻节目报道街头巷尾被市民关心的日常事件,报道市民的喜怒哀乐、街市风光和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地域文化最鲜活的体现。“兰州零距离”的以下报道:“建兰市场应有一个公平称”(2004年12月27日),“蛤蟆滩的沧桑”(2005年1月6日),“牛肉面好吃难”“消化”“(2005年4月1日),”“移民小学”的明天(2005年5月6日),这些都因为打上了兰州这座城市强烈的地域烙印而唤起市民对地域文化的记忆和归属感。

二是民生新闻在其构建的“媒体社区”中创建了一个突破传统观念的虚拟社区,使不同观众和群体因为对节目展示的地域文化认同而结成一个有着强烈内聚力的社会人际网络,节日甚至能够促成观众在现实中的合作。2004年12月初,“兰州零距离”报道了永登一对父母双亡的“火氏姐妹”的生活境遇,节目播出后引起的社会反响直接促成了12月26日40辆出租车组成“火氏姐妹”救助车队前往探视,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100多辆出租车志愿组成的“爱心出租车队”以接近性原则为出发点,以帮助本地民众重建“地域认同”为归宿,“兰州零距离”在上述事件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本土化媒介所具有的天然接近性,使其在帮助本区域受众构建“地域认同”中发挥积极作用:民生新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地域文化作为联结人们的纽带,并力图在其构建的“媒体社区”中建筑城市中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而达到构建和强化“地域认同”的目的,以特色塑造差异,以差异拓展空间,以当地传统文化为基础扩展,为节目发展赢得深厚的地域优势,形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3金牌主持人打造品牌民生新闻节目。节目主持人实际上充当了舆论领袖的角色,主持人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节目甚至媒体的品位、可信度和权威性。主持人分为两种:娱乐节目主持人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节目主持人强调间离效果,也就是说,主持人要在观众与节目所报道的事件和人物之间起离解作用,让观众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节目里事件和人物的感情所迷惑。但长期以来,国内的新闻主持人把这种间离效果做到了极致,甚至已经达到了隔离的程度,英国新闻学界把这类主持人称为“上摄像机的朗读人”。没有个性的主持人只能做出没有个性的节目,而没有个性的节目在现今残酷的收视率大战中是没有竞争力的。

成名新闻节目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新闻主播(主持人)对于节目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新闻主播(主持人)是节目的“脸面”,他们不仅帮助节目树立和巩固观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为节目增加人际传播的个性化和软性特征,而且还因其独特的个性魅力成为新闻权威性、可信度和风格化的象征。一个好的新闻主播,就是一个优秀的新闻内容的“说书人”,成为观众与新闻事件乃至社会环境之间的中介;观众对新闻节目的品牌忠诚度,也常常和对新闻主播个人形象的忠诚度紧密关联。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主持人有着更大的发挥余地:民生新闻内容本身所含的新奇、喜悦、遗憾、伤痛、激愤、同情、现状的白描、理性的思考、观点的交锋,都可以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他们既是节目过程的串联者,又是节目内容的体现者,更是节目理念的表达者。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来说,挖掘培养优秀主持人,打造“金字招牌”,是保持节目长久生命力的重要一步。

三、我国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发展对策

1发挥电视优势,做好民生新闻。一是立足本土,坚持接近性,深挖独家新闻。与纸质传媒和音响传媒相比,电视传媒最具有消除与受众之间心理距离的优势,因为电视新闻的图像很容易拉近这种距离,特别是主持人风格和形象的平民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赢得观众的认同,对这样的新闻节目自然就愿意付出心理投入。同时,地方电视台新闻立足本地、立足百姓的选题思路将地域色彩浓厚、生活意味十足的平民新闻呈现给观众,能让观众在惊喜荧屏变化之余爱看新闻、主动参与到新闻节目中。就城市台目前的境遇而言,能够自身获得独家新闻的可能性很小,毕竟记者不能完全包揽城市中时时、处处发生的新鲜事、突发事,但随着市民家庭摄像机的普及,其拍摄的素材则有可能成为城市台的独家新闻。

二是加强电视媒体间的资源共享。目前,设在广州电视台的“全国城市电视台新闻交换中心”已经日益完善。随着各城市台回传技术的普及,城市台之间新闻交换的速度将大大加快,一个城市的突发性事件当天或隔天就能送达各城市台,本地观众在最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来自外埠最鲜活的消息,时效性甚至超过中央台。“新闻交换中心”今后更大的优势在于和境外媒体联手互换新闻素材,这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电视新闻交换网。

民生新闻论文第6篇

关键词:新意识形态/电视民生新闻

Abstract:Asanewscategorydistinctfromtraditionalones,newsofpeople‘plexhistoricalcontextsinwhichithasbeenprospering,itssocialdrivingforcesanditsintertwinedconnectionswithtimemakeitacademicallyvaluabletoexamine.Bystudyingthecoexistingandoverlappingnewideologiesofstate/nationality,amarketdominatedbytherulingparty’sideology/consumerism,elite/elitism,themass/populism,anhistoricalsketchofthisparticulartypeofnewsbecomesclear—transformingitselfintomainstreamnewsisitssolechoice.

KeyWords:NewideologiesTelevisionNewsofpeople''''slivelihoods

引言

如果说媒体的功能在于发时代声音,传时代风气,电视之责任似乎就可归结为留存历史记忆,记录可供观照的“影像时空”。在这个意义上说,以媒体为学术的审视平台,从纷繁复杂的电视屏幕上寻找时代和社会变迁的踪迹是当下学界时髦的也不啻是聪明的学术研究的路径选择。

一方面,兼具执政党舆论宣传工具功能和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商业传媒特性的中国电视(也有学者称之为从党的宣传工具向党营商业性的信息娱乐业转变,或从党和政府的宣传部门向国营的准信息产业过渡的中国电视[1])正受到“全球化”“现代化”为代表的新浪潮的冲击,电视屏幕上展现的内容因此越来越具有与之匹配的文化品质——但凡社会中所有的思潮、观念都很容易在屏幕上找到“影子”;另一方面,电视媒介以其巨大的跨时空的影响力也在时刻涵化、引导甚至颠覆着当下社会和人们身边的观念、文化、思想,在反作用于社会的同时也剧烈改变着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文化生态环境。

对中国电视发展的考量,我们不应该规避对当下复杂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的体察,更不能够割裂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电视与其身后弥漫的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必然关系。从这一目的出发,与政治结缘深厚、到现在仍然担负着执政党和国家主要政治宣传任务的电视新闻被我们纳入了学术视野,而一定程度代表了电视新闻发展新趋势的民生新闻因为身上纠结了太多典型的新意识形态的特征而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本文中,笔者期望通过对电视民生新闻勃兴的社会动因的解析和对民生新闻发展轨迹的梳理,在展示有别于“权力控制、单一话语、政治宣传”的传统意识形态的“新意识形态”的一角的同时,揭开民生新闻多重复合意识形态迷雾,探求民生新闻/电视新闻的突破方式,把握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重要动向。

电视民生新闻的勃兴及其社会动因分析

当电视成为我们时代各种声音的代言,普通观众只需要端坐于电视机前享受影像带来的“视听”(某种程度上观众的眼睛也成为了鱼龙混杂的各种思想观念的跑马地),学人需要警觉的却是“谁是话语的主体”[2],电视是在替谁发出这种声音,声音的内容构成、指向又是什么?

毫无疑问的是,在当下中国的政治传播谱系中,电视新闻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建构处于轴心位置,而这种轴心位置一定程度上是由以《新闻联播》为主的传统类型的电视新闻[3]来确立的。自1982年起,《新闻联播》就被授权比其它媒体早一天独家重大新闻,从而一举改写电视在传统媒介阵营中的从属地位[4].转变毋庸讳言正是缘自于背后政府当局强有力的支持,而这种权力支持只能进一步证明中国电视尤其是中国电视新闻已然成为当下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传播核心。但是电视新闻这种核心地位因为时代的变迁,一方面因为电视的威力日渐增大而被无限的放大、强化,另一方面却面临被侵蚀、瓦解之虞。

中国尽管在“”之后,就尝试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但事实上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才真正开始步入被人们普遍公认为“转型期”的“大时代”(鲁迅语)[5]: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思想转型、文化转型,四重转型同时展开;就业矛盾,城乡矛盾,东西矛盾等诸多矛盾纠缠错综。“在利益分化和政治放权这两种互为因果的力量作用下,多元化成为社会各领域、各层面发展变化的普遍特征和价值观图腾,中国社会随之带上了碎片化特征。”[6]由此,多元文化的浸淫、统一声音的缺失和生存压力的存在下的人们开始“碎片化”的游离于原本笃信不二的官方意识形态之外,现实情境逼仄下的人们开始怀疑曾经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开始从想象的世界与生活的真实落差中积蓄不满和郁闷,开始为曾经清晰而美妙今天模糊而遥远的将来心生迷茫与忧虑。在阵痛和动荡中的人们,不会去理解什么个体与大局、眼下与未来之类的抽象观念,即使潜在的感觉世界正在日新月异,“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依然成为时代的共有图景。依旧日日赞歌的《新闻联播》们人们自然难以认同,虚无缥缈的电视剧也被人们疏远(《渴望》等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热播恰成最好的反证),人们需要的倒不是对现实的深入了解,需要的正是基于生活的有效的安抚、交流和宣泄,一种有现实可能的想象空间,或者说是“一种表象,在这个表象中,个体与其实际生存状况的关系是一种想象关系”[7].但特殊时期这种本应由传媒特别是直观的可视的传媒——电视执行的“按摩”作用因为传统联播式新闻“高高在上,俯瞰苍生,冰冷生硬,千人一面”而付之阙如了,公众与官方沟通的良好渠道(或者说是公众单向度接受的政意下达通道)被阻断,原本严密有效的官方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和输出系统因为陡然失效而在电视上处境尴尬。所以说,经济力量引起的社会生态的变化是民生新闻出现的根本原因。而事实上这种公众对于媒体的“信任危机”,或者说观众作为民间立场和媒体完全代表的官方意识形态的截然对立与不可调和恰成为之后中国电视所谓“三次革命”[8]的肇始,和今日民生新闻的走红有着内在逻辑的延续。

另外,中国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也在潜在的影响中国电视新闻改革。新中央亲民之风日盛,体察民情,近民为民,“新三民主义”的政治理念体现和加强了这一一以贯之的改革思路,也给与受传统意识形态严密管制的电视新闻以更多自由的运作空间,而成熟平衡透明的现代政治环境也有赖于电视媒体监督的有效介入,民生新闻正是在当下社会多种合力的共同作用下应运而生。

民生新闻与多重复合的“新意识形态”

我们界定的电视民生新闻区别于传统联播式新闻,是指那些面向都市,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希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电视新闻。

现在看来,电视民生新闻的集大成者当属《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绝对现场》、《法治现场》、《标点》、《服务到家》、《1860新闻眼》等民生新闻同城竞技的南京。但回溯历史,民生新闻并不发端于此。都市报、晚报的都市社会新闻、市井新闻作为民生新闻的雏形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小有影响。而电视屏幕上1995年北京电视台的《点点工作室》(98年改名为《元元说话》,99年至今叫《第七日》),基本带有了民生新闻的品质。尔后1997年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与1999年成都台推出的《今晚800》等,也呈现出典型的民生新闻特质。但当时的民生新闻形态或者说新闻中的民生化倾向,只是一部分敏锐于时代变化的电视工作者自发而非自觉的行为,从宏观看这样的节目也只是凤毛麟角。而《南京零距离》2002年的一炮走红,并且带动了南京各台推出《直播南京》、《绝对现场》等一批以民生新闻为载体的新闻性栏目,却使得民生新闻及其运作理念名声在外并且开始得到业界的追捧。和国内许多成功的电视节目一样,《南京零距离》成功以后,许多电视台纷纷跟上根据各自地方特点“克隆”各地方版的“零距离”。比如临近江苏的安徽省台推出了《第一时间》,节目开播后在极短时间内冲刺到省级台晚间时段收视第一(非电视剧类),最高收视曾经惊人的到达29.8%,市场占有率甚至超过20%.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民生新闻概念由学界提出并且受到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民生新闻的概念有别于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又兼具两者的一些特征。中国的时政新闻一般被自觉等同于报道领导活动、会议内容、官方消息的政治性新闻,这种新闻形态由官方意识形态主导。所谓“向民而不唯官”的民生新闻并没有摒弃这种官方意识形态的引导,而是转用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宣扬官方意识形态。社会性题材作为民生新闻内容的重要组成,实质上以一种变体的形式参加了民生新闻的建构,担负起体现民生新闻部分娱乐价值与情感价值的任务。

曾有学者认为十年中国电视的“三次革命”第一次以1993年《东方时空》创办为始作俑者,第二次以湖南的《幸运3721》以及《快乐大本营》为标志,第三次发轫于江苏南京的《南京零距离》。第一次革命的根本意义在于“让百姓说话,让百姓上电视”,后两次的意义在于“探求地方电视的生存之路”和“新闻价值观的改变和大众性、平民性的浮出水面”[9].笔者认为这种分段式总结的合理性值得怀疑,其不足显见于割裂了十年中国电视变革的连续性和内在逻辑关系,三次事件并不能成为前后变革阻断的充分理由。而实际上被忽视的新意识形态恰是使中国近十年电视变革浑然一体的内在逻辑。

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对人的控制并不是公开的,而是隐蔽的,我们内化了意识形态,因此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和效果。”[10]正是由于前文提到的民间和官方意识形态的不可调和,官方开始假借那些容易被内化的同时也更不容易被察觉的新意识形态实施政治宣传。原先时代铁板一块的国家/民族/执政党三位一体一统天下的意识形态体系宣告瓦解,转而代之由“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主导下,“市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精英/白领意识形态”、“百姓/平民意识形态”并存的多重复合的新意识形态。[11]民生新闻的勃兴在受到“百姓/平民意识形态”主要辐射的同时,也受到其他其他意识形态的间接影响,而从根本上说“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仍然是决定新闻走向的核心力量。其他意识形态并不具备于之同台竞力的实力,在日常新闻的制作播出中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与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形成“合谋”关系。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从国家统治的角度对意识形态的讨论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分析到现代国家的统治形式时,把国家看成暴力统治的机器是过于简单的表现,他指出社会集团的领导作用表现在两种形式中,分别在“统治”的形式中和“精神和道德领域”的形式中。“一个被称作‘市民社会’,即通常被称作‘私人的’组织的总和;另一个则是‘政治社会’或‘国家’。”“政治社会”的执行机构是军队、法庭、监狱等等,它作为的工具,代表的是暴力:“市民社会”是由政党、工会、教会、学校文化团体和各种新闻媒介构成,它作为宣传和劝说性的机构,代表的是舆论。“[12]现代国家强烈而有效的统治,应该是国家强制性机器与意识形态统治的完美统一,即所谓国家硬力量与文化软力量的充分结合。除了用强制性机器维持政府与社会秩序外,还须利用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来对被统治阶级进行领导,使之在心理上取得认同与服从。

而当下电视屏幕上红红火火的民生新闻就应该算是国家统治中文化软力量新的集中体现。民生新闻通过逗引消费的,达到虚拟的满足(市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通过“生活投诉、家长里短、实用讯息”[13]的提供营造了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的时空——存在落差、相对处于弱势的百姓被夸张成世界的全部,现实生活的落差与缺憾被新闻里“冷暖有人管、疾苦人共知”的虚妄的媒体景象缝合,被关注被承认的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与满足(百姓/平民意识形态)。有趣的是,精英/白领意识形态和应该强大的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似乎宣告空缺,但事实上两者只是得到了巧妙的掩藏。白领/精英大致永远也不会遭遇屋漏进水的痛苦,也大概不会以因为贪图小便宜受路边摊贩的欺骗,民生新闻以白领/精英缺席却坚定了人们对于他们的“信仰”,白领生活与成功故事成为人们对于生活的想象与憧憬、渴望与抚慰。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则因为民生新闻营造的温情、世俗、人性的氛围而和蔼可亲,人们因为专注于家庭琐事、身边小事、百姓难事而恰恰忽略了自己在整个社会博弈中所处的位置和被忽视的利益。精英/白领意识形态和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竟然颇为吊诡的以“缺席的在场”的姿态完成了对民生新闻的根本掌控。

[page_break]《南京零距离》的新意识形态解析

《南京零距离》是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制作的一档新闻资讯类直播栏目,从2002年元旦开播,每晚18:50至19:50播出。节目从开播以来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民生新闻热潮,成就了独有的“零距离”现象:开播两周进入当地收视前50,36周后长期占有第一位置,[14]甚至曾拍得年度广告1亿零88万[15],成为一时风行的民生新闻的样板,甚至登上了《新周刊》2003年年度电视节目的候选榜单。

《南京零距离》由“时政要闻”、“社会新闻”、“生活资讯”、“孟非读报”、“现场访谈”、“小璐说天气”、“今日头条”、“现场电话联线”、“现场电话投诉”、“数字南京”、“曝光台”、“滚屏新闻”等10余种节目形式有机组成[16],几乎涵盖了所有新闻报道的方法和样式。

《零距离》从策划伊始,就着眼于提供“实用资讯、生活投诉、社会新闻”[17],这种眼向百姓、注重服务的定位使得《零距离》呈现出相较于传统联播式新闻三大明显的转变:

(一)传播内容由新闻到信息的转变。传统意识形态下新闻是新闻节目传播的内容,观念是新闻的核心价值。《零距离》由新闻到信息的转变不仅意味着官方对于传播内容监管的主动权正日渐松懈,更体现出在新意识形态作用下尤其是百姓/平民意识形态的崛起,媒介的姿态已经由原本“魔弹论”单向度施射的发出者变成了今天“互动论”的地位平等的服务者。典型性不再成为内容筛选的首要标准,有用性成为民生新闻的第一关注。

(二)报道领域由官方向民间的转变。传统意识形态下的电视新闻以官方消息为主,多报道官方欲与人知的消息、信息,今天则演变成了“你想知道什么我尽量满足你”[18]的亲民立场。

(三)媒体姿态由传播到互动的转变。与上两种转变存在着逻辑上的相关性,开放的传播空间变单向传播为观众的上相参与,使受者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19].传播到互动同时意味着由我关心或者你关心(以前“我关心”的更多)转变成你我共同关心,即必须寻找和构造利于形成交互效果的新闻内容和报道方式。

基于这三种新闻要件的根本性转变,《南京零距离》的新闻实践展示了新意识形态下民生新闻的运作空间。而实质上,从内容到方式、从口号(《南京零距离》,就在你身边)到操作都标榜面向平民的《零距离》并没有能够摆脱前文已经分析的民生新闻的窠臼,“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主导下,“市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精英/白领意识形态”、“”并存的多重复合的新意识形态仍然成为其不可逾越的高山。

笔者在有限样本中抽样了非节假日和特别节目的《南京零距离》的常态节目进行分析[20].节目开始以“全国检察系统举报宣传周活动今日启动”作为头条新闻,第一段之后的新闻依次是“省政法委副书记到戒毒所视察工作”、“第2轮行政审批制度取消一批行政审批项目”、“药品将进行新一轮降价”和庆回归特别报道“美丽的东方明珠”。从相关性和贴近性而言,药品降价较强,行政审批和举报宣传周次弱,其他则并没有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二条领导视察更是略显唐突。相比较言之后的几条社会题材新闻诸如“该管一管这个黄金黑市、这家医院卫生状况让人忧”和“持续暴雨,南京防汛经受考验”更为精彩和贴近。尽管《零距离》推崇所谓“乱排”式组合,但这种有意无意的组接还是让人感受到传统的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无处不在。“这家医院卫生状况让人忧”曝光了一医院将陪护家属借用的被子与躺椅藏于女厕所,甚至病人用床褥也污浊不堪的情况“事实清楚,取证扎实,却疏于对院方的采访,批评口吻欲言又止。至于竭力标榜的百姓/平民意识形态几乎在每条新闻中都可感受。

“小璐说天气”用一个青春女孩随兴道来的方式把原本科学严肃的气象预报“消费”一把。而孟非在节目中尽管表现出彩,但是在各种意识形态频繁游走于转化,有时略显的定位不清,姿态犹疑。节目的结尾同样很值得玩味,接听观众所谓的直播热线(其实为事先约定人选,同时使用了延时装置),但热线反映的一般都是下水道堵塞、热水器损坏之类的“鸡毛蒜皮”,《零距离》在不经意间将种种社会问题置换为单纯的家长里短,使得封闭稳定的时空建构能够实现,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掌控依然自如[21].

民生新闻的未来走向与新意识形态策略

正如前文分析,民生新闻出现的契机在于特定历史时机下官方意识形态与民间意识形态之间的缝隙,民生新闻起到了一定程度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下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新闻样式,充其量不过是在市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精英/白领意识形态、百姓/平民意识形态等多重复合的意识形态掩护之下,推行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的电视策略。本质上只是被官方意识形态驾驭、担负舆论引导控制任务的媒体“奇兵”,其作用更类似于党的公关公司的功能,传媒由党喉舌的角色转变,旨在提升党的形象及合法性,而不是依托于传统的意识形态舆论工具对民众进行洗脑运动。[22]

但是同样应该看到随着中国法制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自主新闻报道空间还将延展,社会公共领域的空前扩大公民言论自由程度仍将放大,公众对于信息渴望与诉求也将日益强烈,民主自由精神的觉醒,以及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分级制度在内的广电制度改革的内在动力的勃兴,民生新闻面临着极其难得的外部发展机遇。

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主流声音”、“独立声音”应该是民生新闻所应不懈追求的目标。据“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表明:主流媒体/议程设定媒体[23]应该具有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具有一般新闻媒体难以相比的权威地位和特殊影响,被国际社会、国内社会各界视为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声音、主张的权威代表;同时体现并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在我国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坚持并引导社会发展主流和前进方向,具有较强影响力;具有较强公信力,报道和评论被社会大多数人群广泛关注并引以为思想和行动的依据,较多地被国内外媒体转载、引用、分析和评判;另外还着力于报道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动向,是历史发展主要脉络的纪录者。基本受众是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群;具有较大发行量或较高收听、收视率,影响较广泛受众群。[24]根据这一标准当下中国并不存在真正意义的主流媒体。

尽管脱离开现行的多重复合的新意识形态真空存在并不可能,但是在新闻操作中民生新闻可以通过积极灵活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权威性/公信力、美誉度、引导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致力于成为“政情下达,民意上传”的主流新闻,民生新闻应该着重处理好民众关心与政府满意天平之间的位置。为民尽力要关注公共利益避免“自说自话”,避免百姓/平民意识形态过量渗入;给政府帮忙同时要监督政府职能履行,抵御强大的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控制。在协调两者关系时同时要避免遭遇“伪主流化”、“空壳化”的危险境遇,唯有这样才能打造出有中国特色、有时代气魄的当代中国的主流媒体。

结语

行文至此,也许我们可以一起尝试的回答文首的那个问题:“谁是话语的主体”,中国电视是在替谁发出这种声音,声音的内容构成、指向又是什么?厘清当下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主导,市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精英/白领意识形态、百姓/平民意识形态并存的多重复合的新意识形态,对于拨开缠绕中国电视和新生的民生新闻的重重迷雾有着显见的好处,但这种好处的获得却使我们所有致力于中国电视研究的学人并不轻松。让关注民生新闻、渴望电视发展的我们在建设主流媒体的起点共勉!

注释:

[1]转引自凌燕,变革中的中国电视体制矛盾与话语冲突,香港:《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3,2月号,

[2]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3]概指中央台以《新闻联播》为代表,地方以XX省市新闻为代表的联播式新闻节目,这类节目通常以舆论宣传、引导和官方信息为主要目的,内容以领导活动和会议以及典型经验、人物报道为主。显著特点是播报体、政论腔,报道上注重新闻“典型性、重要性、政治性和史料价值”,较轻视新闻“时效性、反常性、趣味性”等特点,表现上较少出现同期声,以解说词和片段的采访为主。有学者称之为“记录常态不反映变革,面向未来不面向今天”的官方电视文献资料。(近几年也出现了记者出镜等多种形式,但并不影响对其价值的根本判断)

[4]收看《新闻联播》早已内化为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至今仍保持着27.6%的年平均收视率(2002年数据),以每晚近3亿的收视人数,创造着世界上任何一个电视托拉斯的大牌节目也难以企及的神话。

[5]转引自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1927年冬天,鲁迅概括中国的状况时说:“中国现在是一个进向大时代的时代。但这所谓大,并不一定指可以由此得生,而也可以由此得死。”借用他后来的话说,这“大时代”“也如医学上的所谓‘极期’一般,是生死的分歧,能一直得到死亡,也能由此至于恢复”。

[6]同2

[7]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李迅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李恒基,杨远婴主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8]李幸,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9]同上

[10]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1]参见隋岩,多重复合的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意识形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第5期

[12]参见李金铨,论社会理论对中国新闻业的解放潜力,香港:《二十一世纪》,

[13]参见景志刚,存在与确认:如何概括我们的新闻,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第11期

[14]参见数字——《南京零距离》,北京:现代传播,2003,第2期

[15]同9

[16]同9

[17]同14

[18]章剑华,“零距离”的电视新闻理念,北京:现代传播,2003,第2期

[19]叶子,反思传统回归本质——《南京零距离》成功的启示,北京:现代传播,2003,第2期

[20]抽取的为2002年6月24日晚的节目播出带

[21]笔者认为中国电视节目可以分为两类:以小人物视角看小人物的、以小人物视角看大人物的,前者以《南京零距离》等民生新闻和《东方时空》的《百姓故事》为代表,后类以《对话》为典型

[22]同13

民生新闻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从消费视角来看,这与受众消费权力的掌握和媒介追逐利润最大化之目的分不开"在商业逻辑的影响下,电视民生新闻呈现出新的态势:传受界限模糊!受众渐逐主体化;叙事方式主观化!故事化;文本的模式化!复制化;语言的能指化等

这两年,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从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到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等,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因此,本文的写作,试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出发,来解读这热闹的“电视民生新闻现象”。

在现代化社会里,新闻信息也正像食物一样日益成为人们必需的特殊消费品,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资料”。但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新闻具有不同的意义,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在消费社会中,“随着文化的高雅目标与价值屈从于生产过程与市场逻辑,交换价值开始主宰人们对文化的接受精英文化所奋力追求的境界,让位于受人操纵的大众,而正是这样的大众,参与着具有最低共同点的可替代性的大众商品文化消费。”这就意味着在消费文化结构里,受众掌握了一定的权力。为新闻信息的消费在于受众(消费者)透过消费行为去裁定,而受众为何会产生消费的欲望,从现象上来看,或许是受到信息刺激(如传媒广告宣传和看过该节目受众的口头传播)、因特定类型叙事或是信息满足了受众的、梦想、欲望,然而从本质看,或许是受到了当代文化与社会的渗透或影响,而产生了某种消费意识,引起了消费行为"受众的消费行为主要通过节目观看来完成。费斯克指出,电视节目首先在演播室被生产出来,然后作为商品被卖给经销商;此后,在电视节目被播出时,它又由商品转变为生产者,生产出受众,并把受众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商。这二者共同构成了电视的金融经济。但我们不要认为这种消费过程当中的权力完全操纵在新闻制作者或发行商手里,受众其实也负担着莫大的权力,那就是受众的“消费欲望”或“消费趋向”,往往决定了电视新闻在消费结构中的地位与未来。因为在电视的文化经济中,受众则从商品转变为生产者,透过节目制作商的广告宣传及信息本身,形成他们某种符号性的消费意识(如品味、阶层偏好等),再加上受众在生活过程所培养的文化意识,使得受众对新闻产生是否消费的判断,或为自己生产出属于自己社会经验的意义和。而受众个人的消费意识又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产生所谓的群体消费意识,这种消费意识会形成群体消费行为,而正是这种群体消费行为,在消费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之间达成一个共识,也就是“新闻制作者与受众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双方均可接受的“社会契约”,去鼓励新闻制作者再次复制或大量生产同类型的作品,去影响新的受众群落。”因而受众的消费欲望主宰新闻采集、制作与表达成为常规。

但是新闻制作者为何甘心围绕着消费者的要求来运作新闻呢?这是与其在市场逻辑的影响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之目的分不开的。对于商业化电视而言,广告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广告收入的多少又由收视率所决定,收视率“百分比的一位小数点就可能意味着一年内的利润额相差三千万美元”。因此,收视率就成为了衡量栏目价值的唯一尺度。受“大数原则”的支配,媒介也就会宿命般地会走上追求受众数量最大化的道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制作者,必须考虑文本在任何特定环境中遭遇到什么样的话语以及这种遭遇如何重组文本的意义及其遭遇的话语。也就是要将新闻选择与制作中新闻价值的评判权交给受众,文本的意义根据受众赋予文本不同话语(知识、偏见、抵制等)而分别建构出来。这正如费斯克所言,“我们应当要求我们的电视新闻符合大众口味,并努力使它们融入大众化的社会意识。若想鼓励各种各样的人收看电视新闻,并让他们记住和思考它所提供的事件,电视新闻必须符合大众趣味!相关性和令人满意的生产力的关键标准。”[1]。

什么样的媒介制品才能吸引最大数量的受众呢。那就是能满足受众消费欲望和兴趣的媒介产品。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对“工具”和“喉舌”性质的片面理解,媒体将自以为重要的严肃新闻灌输给受众,固守在僵硬的政治关怀模式之中。这种“我播你看”的媒介本位思想使媒体较少关注受众不断变化的消费心理,忽略了对寻常百姓生活的全方位关照。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伴随文化需求的增长也不断增长,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受众不再仅仅满足于新闻信息的告知,而是更希望新闻能够体现社会对受众个人主体意识的重视,以人性化的报道实现与自己心灵的契合。心理学中的“自己人”效应认为,如果受众感到传播者在许多方面与自己有相似或相同之处,就会在心理上将其定位为“自己人”,从而消费其话语。如果新闻报道能够从普通民众的立场着眼,或者在新闻报道中以普通民众为基点进行报道,就会激起受众的心理感应进而产生消费行为。因而电视民生新闻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上,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完全褪去说教色彩,从报道内容、角度、方式上都以受众利益、喜好为出发点,分析满足其需求。”通过逗引消费的,达到虚拟的满足;通过提供“生活投诉、家长里短、实用讯息”,营造了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的时空――存在落差、相对处于弱势的百姓被夸张成世界的全部,现实生活的落差与缺憾被新闻里“冷暖有人管、疾苦人共知”的虚妄的媒体景象缝合,消费者被关注被承认的心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补偿与满足。因而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及蓬勃发展也就成为必然。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以需求为主导的生产模式。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的电视民生新闻为获得最大消费群体,走上了“受众本位之路。从而使其新闻报道呈现出新态势来。

1、传受界限模糊,受众渐趋主体化

为适应需求提高收视率,电视民生新闻制作者积极为受众拓展更为开放的传播空间,变单向传播为受众的双向参与,使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受众的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空前高涨,传统的“传者――受者“模式被打破。受众站在自己立场维护其所代表的群体利益,通过现场热线、手机短信、网站以及市民的记录等多种方式,主动参与到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讨论和传播过程中。在民生新闻中,记者和解说词退居到次要位置,市民成为主角,其出镜率超过了50%,有的甚至高达80%以上。同期声被大量地运用,生动的画面!鲜活的市井语言使媒体与市民实现了心理的契合。并催生了一批为媒体提供素材、稿件、照片、录像或的业余记者群。如《南京零距离》约七成的新闻线索来自于受众,部分新闻的摄制甚至由受众自己完成,在其开播之初就聘请了百多名市民摄影师,组建一支市民大军,让市民成为特约记者;并且每期节目中都有一个社会热门话题,观众可以短信或热线电话表达看法,并以选择结果决定下一次故事的“续篇”主题。再如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曾推出“到你家”活动,首创双向互动讲述都市人们的家庭故事等。这些节目通过对不可预知的日常生活事件的日常化直播,把受众的日常生活变成电视内容,电视就成了生活本身,尽管电视里面的生活经过了选择,这实际也是新闻的真人秀,人人都可以参加,人人都在被观看,人人都在体验别人的生活。同一时间中,人们出入于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新闻与生活的界限开始模糊,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也不再清晰,人们从角色的不断转变中体会到消费的,并逐步主体化。

2、叙事方式主观化、故事化

小说家詹姆斯曾略带夸张地说:“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五百万种方式。”每一种讲述方式都会在受众身上唤起独特的阅读反应和情感效果,因此讲述直接决定着这种效果能否得到表现。在电视民生新闻中,采取了不同于传统新闻报道的叙述方式。

首先是叙事视角主观化。传统的新闻报道多以客观化的第三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而电视民生新闻却大多采用参与主观型视角。它以记者作为电视自身的代表,由记者带领电视机前的受众来经历事件的发生过程。在这里,记者不再代表全景式的客观世界本身,而是身处其中直接以所体验角色的个人化角度参与!了解和体验现场,去捕捉更细腻!更真实!更深刻的信息;而受众在其带领下,像目击者一样一步步地观察和体验,凭借对现场声音!图象的完整捕捉和传递,去感受强烈的感官冲击。在这样视角中,叙事由宏观转为微观,使自己摆脱传统的叙述角度带来的宏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矛盾与尴尬,通过平等式的与受众的对话形式完成了自身向符号真实而非客观真实立场的回归。

其次民生新闻多采用故事化、骟情化和悬念化的新闻叙述。它的导语常常并非清楚地交待五个的问题,而是如讲故事一样地设置出一种悬念。如杭州电视台的《阿六说新闻》,主持人阿六常以抖包袱、卖关子等手法设置种种悬念,令观众感到新奇。再如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2004年10月23日播的一则《骑马能不能进闹市》的新闻,开头叙述到:一位男子正午时分骑着枣红大马,在闹市区的人行道上信步闲逛。在他身体一侧的铁栏杆外,是滚滚车流。警察拦住他……新颖别致的开篇挑起了观众的好奇心,这是在叙述一位中世纪唐吉诃德式滑稽、悲剧人物,还是……?在离奇的故事情节叙述完后,主持人还设置了一道选择题作为悬念:马究竟能不能上马路让观众参与选择,结果要到一小时的节目结束时才公布。观众就在心怀新奇、期待和激动的悬念中自始至终守候节目。[2]尽管新闻的具体报道形式多样,但大都采用戏剧性结构,有情节、有铺垫、有高潮,来展现新闻的故事性!戏剧性和新奇性从而赢得受众的青睐。3、文本的模式化、复制化

正如法兰克福批判学派所指责的那样,电视作为一种“文化工业”,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这种可复制性对民生新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栏目风格的雷同和栏目设置的跟风上。

一是民生新闻栏目风格的模式化。电视频道以栏目为支柱,而栏目节目的生产总是在叙事上不断地复制整块栏目策划时设计的叙事蓝本。越是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其个体电视文本对叙事蓝本的总体复制就越强。当然,这样的复制能鲜明地显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标识――即报道均瞄准市民关注的热点、焦点及衣食住行等切身问题,将老百姓作为新闻的主角,让老百姓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叙事蓝本的识别性特征。使其成为一种“约会式节目”(国际总编辑语),便于对其感兴趣的受众能够“如期赴约”。而在其具体的叙事流程上,叙事模式化也更显突出,每一个节目的开头!中间!结局,都是在准确无误地复制栏目的叙事蓝本,从而生产出质量水平相当的标准件来。

二是栏目叙事蓝本的相互复制。中国媒体发展区域化分割明显,每一个台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资源,在内部发展欲念涌动,外部领跑媒体不断刺激的情况下,模仿成为媒体跟进改革的主要形式。电视民生新闻在国内发韧于《南京零距离》,该节目的很快走红和成为国内身价最高的电视新闻栏目使得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南京电视台的《直播南京》、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四川电视台的《新闻现场》等都红红火火办了起来;这般繁荣景象又导致制作者们“扩大再生产”,实行台内各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复制以期进一步提高利润点和扩大影响,如成都电视台就有公共频道的《成都全接触》,经济服务频道的《第一现场》,都市生活频道的《直播60分》,新闻综合频道的《绝对贴近》等。从积极方面看,将别人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的叙事模式直接复制过来,既节省脑力又减少节目的商业风险;但从消极方面来看,每一种文化产品的模型不可避免地潜蕴着它的文化无意识和政治无意识"而且国内栏目之间相互克隆导致节目的高度同质化,这不仅对电视节目的丰富性!多样性造成损害,同时也是一种内耗,造成人!财!物和频道资源的浪费,还会带来相互间的恶性竞争,导致新闻内容报道走猎奇、媚俗的路线。

4、新闻语言的能指化[3]

符号学将符号分为能指与所指。电视符号的能指即为图像、声音,所指为音像传达的“义”。在后现代主义文化全球渗透的时代,人们消费的是电视符号的能指而非所指,因此精心制造能指的视听幻觉王国是当下受众的普遍心理需求。随着民生新闻的发展,克隆现象的增多,原创新闻逐步减少,大量没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充斥其中,内容(义)的匮乏导致制作者追求形式的表现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因而在人们对影像文化贪图能指化的胁迫下,电视民生新闻渐趋呈现出语言能指化倾向,即大量制作以奇观、为目的的能指化作品,注重制造视听,消解意义深度。具体表现为:强调节目包装,注重片头的视听冲击,精心制造出后期的特技效果,如在节目的后期制作中加进的音响效果,以及每隔几秒出现的特技、字幕等视频效果;通过颠覆传统新闻主持人观念的手法唤起消费者的心理认同,如主持人形象的变化,《南京零距离》的主持人孟非的光头、歪嘴形象;“另类”语言;怪异动作如主持人的边打快板边评论等;都是在疯狂制造一种能指的诱惑。总之,电视民生新闻语言的能指化倾向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在电视文化领域中的具体表现,通过能指的精心制造,达到一种制幻效果,让受众在欺骗性的幻觉中得到本能满足。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味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的电视民生新闻在构筑新的新闻样式的同时,也消解着传统新闻的一些基本立场。以受众为上帝的作法弱化了传播者对社会的话语引导功能;追求新闻节目的短平快效果,使节目内容琐碎,节目形式流俗;而内容的肤浅和包装的矫饰使得民生新闻走上形式化和庸俗化的道路。这不仅破坏了民生新闻的形象,更亵渎了民本思想,必将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同时也断了民生新闻自己的前途"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应把握好“俗度”,强化信息服务意识,注重新闻的深度开掘;同时坚持差异化策略,不断创新,以创新去适应受众需求的变化,用创新去战胜对手的“跟进”,努力提高自己的“公信力、美誉度、引导力”。才能在“不进则退”的竞争中不断开拓未来,更新自我,独领。

注释:

目前对民生新闻的讨论很多,有的将其叫公共新闻,有的将其归属于社会新闻,但它们都具有共性,即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因而笔者仍采用较普通的称呼――民生新闻。

参考文献:

[1][美国]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