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闻社会学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7 16:46:03
新闻社会学论文

新闻社会学论文第1篇

一、媒介社会化研究的两条路径和问题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检索关键词“媒介化社会”,可以搜集到的相关论文达两百多篇。其中,发表于2006年的《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一文已经被引用两百多次,在学界的影响力可见一斑。这也间接地说明了“媒介化社会”在学界的研究热度。但是这篇论文重点介绍的是互联网所带来的媒介融合浪潮,媒介社会化只是作为媒介融合的一个结果被简单提及,并未对其特征进行详细描述。不过其中关于“媒介人”和“拟态环境”的理论阐释,开拓了媒介化社会研究的理论视野,成为许多后续研究的起点。不过,学界早在2004年举行的“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上已经把“媒介化社会:现状与趋势”作为论坛主题,积聚了一批颇具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在李双龙、王婷婷对论坛所做的综述中可以看到,在“媒介社会化”这一主题之下,大会研讨的内容涉及到了包括传者、内容、媒介、受众、效果等传播学研究的各个领域。12]这也显示了“媒介化社会”这一概念对新闻传播学研究问题的包容性和概括力。国内对于媒介化社会的研究文章从2006年开始大量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和互联网的发展程度、媒介融合的推进切实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体验。有学者提出社会的媒介化是与大众传媒的发展同步的,只不过“其突破性进展却是在电视普及之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使这一过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过一些研究者仍然习惯将媒介视为媒介化社会研究的中心,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当前我国社会的媒介化程度,即受众的媒介依赖程度、受众对媒体的角色认知等。有的则将研究的中心转移到社会中的特定群体(如少数民族、“农民工”等)身上,从媒体的“赋权”功能分析社会媒介化所带来的权力格局变化。[51有学者从舆论学的角度关注媒介化社会中的舆论表达特点,实际上是阐述网络自媒体的出现所带来舆论生成过程的变化。这些研究大多以媒介建构社会的功能为出发点,遵循行政研究的路径,旨在通过研究媒介建构社会的特点,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但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以媒介为中心和出发点研究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已经不足以理解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正如有学者提出的,传统想象空间已经不能解释媒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想更好地理解媒介、理解社会并进而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个必要的前提就是重新思考媒介的定位。[71应该看到,在社会媒介化的过程当中,媒介自身也在经历着社会化的过程。从传统媒体的中心辐射式大众传播到社会化媒体的病毒裂变式传播,媒体已经不是天然地站在社会信息流通的中心。位置结构的改变也必然要求学术研究范式的转换。同时,也有一些不多的研究在关注社会的媒介化有可能带来诸多弊端。这种研究批判的路径其实也是“媒介化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技术的过度发展和对人类的技术控制一直是潜伏于现代社会的深层忧虑。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就描绘了一个统治者依靠大众媒介重写历史、改造语言、清理思想、重构社会的恐怖场景。因此有学者认为,“媒介化社会”的概念“越过了和比较中性的信息化与国家发展的关联,而进入到与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李普曼的‘伪环境’(即拟态环境)、甚至所谓媒介‘妖魔化’的关联之中”。正是在这样的警醒和反思基础上,有研究者指出在媒介化社会中语境进行媒介素养的研究有了更加显著的意义,即使人们对现代传媒拥有一种批判的能力(即素养),帮助人们解构媒介的“编码”,避免沦为媒介的奴隶。对媒介化社会的批判、对“媒介经验”的不信任,在逻辑上也必然走向对人类“直接经验”的强调。有学者就认为,“人类只能靠自己与生俱来的沟通本能,去诉说,去倾听,去建立并实施新的关系或交往规则,帮助自己和自己关心的人找回人生在世的立足之地”。[101总的来看,媒介化社会的行政研究路径较为细致地分析了媒介化社会的一些规律和特点,从社会建构、话语抗争、舆论生成等方面揭示了社会媒介化所带来的具体变化,其缺点则在于对媒介社会化的意识形态色彩缺乏必要的警觉,对媒介技术带给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过于乐观,容易陷入媒介控制社会的倾向之中。媒介化社会的批评研究路径对上述问题有着高度的警觉,但如何从此路径进一步增加人们对于媒介化社会的认识和洞见,当前的研究似乎还缺乏有力的回应。实际上,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全新的媒介化社会研究路径,它既应该是有经验的支撑、实证的力度,也应该拥有批判的视野、思辨的深度。

二、诸多新闻传播学理论的逻辑起点

不过,让我们暂时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媒介化社会”本身来,因为它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条理解诸多新闻传播学命题和理论的路径。19世纪30年代,大众媒体的出现标志着社会媒介化进程的开始。随着电视这种更加直观化、娱乐化、大众化的媒介的普及,人们对于大众媒介的依赖程度大大地提高了,大众媒介对于社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而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繁荣发展,在提供方便快捷的资讯服务的同时,也大大地加重了人们的媒介依赖症。社会的媒介化过程实质上是媒介不断获得建构现实的能力和权力的过程,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始终是与社会的媒介化过程同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的媒介化是开展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客观对象,而媒介化社会可以看作是众多新闻传播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厦门大学陈贼如教授在其专著《心传——传播学理论的新探索》中曾对许多传播学理论作过类似的总结。她认为,如学术前沿“框架”、“议程设置”、“把关人”等美国传播学经验学派的很多红火的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预设,即“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有选择地反映。”而“那么多的框架分析、把关研究、议程设置,其目的都是为了推断这些隐藏在传媒内容背后的(选择的)‘标准’。”而在陈教授所未论及的许多新闻学理论的背后,也同样是以社会的媒介化为逻辑起点的。陆定一对新闻所作的定义“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已经将新闻的事实属性和建构属藏其中。社会媒介化所带来的现实与镜像之间的紧张关系是一切新闻学研究的学术起点,所有的新闻理论无不指向于如何让媒体更好地反映现实。现代媒体以向读者提供信息,帮助读者观察外部世界为基本职能,这也是公众对于大众媒体的最低期待。这种功能和期待也是随着现代新闻业职业伦理的发展而形成的。包括新闻专业主义、精确新闻学、新新闻主义等在内的西方众多关注新闻实践活动的新闻学理论,从根本上都是希望从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角度出发,探索如何拉近“拟态环境”与真实环境之间的距离。网络媒体的巨大繁荣对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表现在新的媒体环境极大地改变了作为逻辑起点的媒介化社会的内涵:大众媒体的传播中心地位被极大地削弱。一方面,媒介化社会作为新闻传播学理论的逻辑起点,仍然有着顽强的学术生命力。例如,以大众媒体为中心的传统研究需要应对网络媒体对媒体建构新闻事实的挑战,研究如何利用网络媒体采写、传播新闻。另一方面,更多的研究不得不放弃原来的中心,跟随着媒介化社会的新内涵,转向更加广阔的传播领域。而这种转向将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丰富的社会实践、大量的研究课题、广阔的学术空间,还有来自理论刨新和研究方法的挑战。现在,我们可以把上一节结束时所希望探寻的全新的研究路径拿来一起思考了。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曾经说过,“学术上的事往往起点决定终点”。因此,我们探寻新的研究路径,也必须要对研究的逻辑起点(即媒介化社会)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改造。而凯瑞所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上面引用的这个判断。他提出的仪式传播理论,对我们完成研究起点的重建有很多启发。

三、凯瑞的传播仪式观

詹姆斯•w•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传播观,即传播的传递观(atransmissionviewofcommunication)和传播的仪式观(aritualviewofcommu—nication),开拓了传播学研究的新视野,推动了美国传播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凯瑞提出的传播的仪式观,或仪式传播理论,来源于杜威对传播的洞见。他提出传播“是人类共处的基础所在”,“由于分享信息的凝聚力在一个有机的系统内循环,社会便成为可能”。他以充满宗教色彩的“仪式”一词来指称人们分享意义、传播共识的行为,并将它所涵盖的范围扩大到了大众媒体的传播活动。人们被邀约进入新闻的阅读仪式或收看仪式,目的就在于通过某种戏剧性的行为改变读者作为旁观者的身份,进而卷入到权力纷争的媒介世界之中,而非仅仅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传播的起源及最高境界,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司詹姆斯•W.凯瑞的仪式传播理论是对人类所有传播活动的整体性反思,远远超越了新闻传播学的传统范畴。但是他对于社会的媒介化过程所引发的深刻变化,却有着非常卓越的洞见和描述。他曾以电报为例阐释了技术的出现对日常观念的影响,包括新闻客观性观念的产生和简约文风的形成、全球时区的划分和标准时间的确定、空间套利模式的衰落和期货交易的出现等。;或许,类似这样的对媒介化社会的研究才符合我们的学术期待,而这就要求我们把整个媒介化社会纳入到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视野之中,而不再仅仅盯着新闻报道做文章。这种研究范式的转换,或许也可以借用文化转向来称呼。

四、对文化转向的思考

文化研究学派是西方新闻传播学界中的重要组成。但因为西方经验主义传播学的巨大影响,国内文化研究学派理论的引介不多,在国内的影响力也比较有限。实证的定量研究把论得非常精致,但也使我们的学术“匠气”十足,缺少思想的灵动;研究的问题具体而微,得出的结论也经得起科学的证实和证伪,但是许多问题的解决既不能拓展我们的认识,也缺乏理论的纵深。倡导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文化转向,正是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焕发学科发展的新活力。这种倡导,还源自于网络媒体的发展所带来的传播革命。一方面,网络媒体的出现导致了媒体环境的重新洗牌,大众媒介的中心地位正在日渐丧失,以大众媒体的新闻生产为主要对象的传统研究尽管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但它的中心位置也正在逐渐削弱。另一方面,社会在媒介化的同时,媒介也在朝着社会化方向大步迈进。社会化媒体的出现重新结构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信息途径、思维习惯,重新定义了什么是交往、什么是传播,而新闻传播学目前却一直没能从理论上系统地解答这些问题,只是在某些细节上有所突破。

事实上,一种更加宽广的研究视野正在学界形成。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提出了‘’小新闻”走向“‘大传播”的学科建设和科研的新取向,既要突破以采写编评、媒介经营管理为主的传统教学与研究,也突破以“受众为重点、效果为目的”的大众传播学领域,走向以互动、沟通为重点,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索信息传播与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之间关系的宏观研究。这种设想和提倡,与凯瑞的文化转向也有相似之处,他们都在着力避免“‘传播’把我们引向某个孤立的生存片段”的倾向,试图“把我们引向生活总体方式的研究”。这也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文化转向的主要内涵。深圳大学丁未教授即将出版的新著(流动的家园:“饮县的哥村”社区传播与身份共同体研究》即是以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湖南依县籍在深圳开出租车司机群体的传播行为所进行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丁未正是《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的译者。

新闻社会学论文第2篇

陆定一的新闻思想集中体现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该文是“解放前党报理论中最有学术色彩的文章”,是“中国新闻学高耸的一座灯塔”。按照上述划分思路,我们可以这样认定:陆定一是站在党的理论化路径和学术化路径中间的人,陆定一的该篇文献也自然成为被反复解读的经典,其对新闻实践的指导意义和对新闻理论的建构之功都是巨大的:实践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在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内部,形成了围绕事实工作的良好传统;理论建构之功主要表现为辩证唯物论基础上的新闻本源论(事实论)和新闻真实观的建立。近些年来,关于陆定一新闻思想的研究有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就是超越以往对陆定一新闻思想简单的观点罗列式分析方式,进一步把陆定一的新闻思想放到特定的知识生产语境和知识生产逻辑中去考察。比如陈力丹教授把陆文放到“新启蒙”的历史语境中去考察,认为新启蒙运动将马列主义哲学观和阶级分析方法提上日程,从而对陆文的论证方式产生了影响,即简单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思维模式和大批判传统。黄旦教授则把陆定一的定义与徐宝璜的定义进行比较,指出徐宝璜的定义是建立在经验事实论的知识基础上的,在中国新闻思想史上第一次确立了以“事实”为本位的新闻观,建构出“公共机关”式的办报模式。而陆定一的定义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础上,其事实报道已然不只是对事实存在与否的判断,更不是徐宝璜所谓的事实和意见分开,而是包含了意见和倾向,从而建构出“用事实说话”的报刊样式。在知识社会学看来,知识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生成并得到辩护,因此对任何一种知识的考察都必须将其放置于特定的知识语境下进行理解。理论知识的生产语境一般包含着两个维度:科学(信度)维度与社会(功用)维度。科学(信度)维度是某个理论知识对自身科学化追求的努力;社会(功用)维度则是社会和文化因素对理论知识生产的牵引作用。科学(信度)维度和社会(功用)维度之间常常存在着高度的紧张关系,但又时常纠结在一起,经过意识形态化的作用机制,最终形成标准化的社会知识。很显然,正是借助上述这样一种知识社会学视角的考察,我国新闻理论界初步达成了对陆定一新闻思想学理价值的深度思考:陈力丹教授的研究是从社会(功用)维度进行的开掘,黄旦教授的努力则偏于科学(信用)维度。但总的来看,近些年来,我们的很多研究成果更多地是从社会(功用)维度(、救亡与启蒙的变奏、党的意识形态建构)来完成对陆定一新闻思想的再解读的。现在,我们需要把它科学(信度)语境的一面凸现出来,并沿此路径作进一步“接着说”的努力。

二、“科学”:陆定一新闻思想的语境分析

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开篇便强调了一个核心词“科学”:“辩证唯物主义,主张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解释它,而不做任何曲解或增减。通俗一点说,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老老实实主义,这就是实事求是的主义,就是科学的主义。”陆定一接着指出:“这套思想意识,这套新闻理论(指旧的资产阶级的新闻理论———作者加),是很糊涂的,是不大老老实实的,甚至是很不老老实实的,也就是不大科学的,甚至很不科学的。”很显然,在这里,“科学”是作为一种元叙事存在的。在三个简单自信的“主义”排比句叙述话语背后,存在的是“科学=辩证唯物主义+老老实实主义+实事求是主义”这个不证自明的常识逻辑判断,这一常识判断无疑又承担着对新的新闻理论建构的学科合法性与合理性颇为自信的宣称。这构成了该叙述话语的“显性因素”。但现在我们需要追问的是这个叙述话语背后的“隐性因素”是什么。这个“隐性因素”就是当时的“科学”语境。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科学”一词在五四时期作为元话语的崇高地位。“科学”一词是康有为从日语中引入,1915年以后开始流行的。据杨国荣先生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对近代科学的追求有其较为独特的背景。一方面,明清之际,西学东渐之时,中国传统儒学内部出现了经学实证化的倾向,即清代学者的经学考据方法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体现了归纳与演绎、逻辑分析与实事验证、无征不信与大胆推求的统一。这种方法论系统扬弃了理学的思辨性,在相当程度上将经学引上了实证性研究。另一方面,随着经学独尊时代的过去,各门学科的分化与独立逐渐成为可能,知识系统与价值系统得以分离。同时,在学术思想的领域,向经学告别又意味着传统的知识统一模式的解体,如何重建学术、知识与思想的统一变得突出起来。于是,二十世纪初的一些中国思想家以科学的普遍渗入和扩展来沟通各个知识领域,呈现出一种以科学来重建学术与知识统一的趋向。

五四时期主要有两类思想家承担着“科学”的传播工作。一类是聚集在中国科学社及其同人杂志《科学》周围的一批职业科学家,他们将科学严格限定为自然科学的知识谱系和蕴含于其中的方法、理念,倾向于从纯知识学的角度普及科学原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以此变革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品质;一类是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的一批启蒙思想家,他们将科学的实质和精髓理解为一种具有客观性、实践性双重品格和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人生双重功能的新型宇宙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侧重于从社会人生理念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宣传科学普及科学,以此更新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这样,在“五四”前后,在各种“主义”的引入和论争中,科学的观念经过由“技”(科学方法)而“道”(科学精神)的形上化过程,并最终被提升为一种主义(科学主义),成为当时的理论支点,并且渗透到学术、政治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重建学术、知识的统一,到入主人生领域;从生活世界的存在,到社会政治领域的运行,科学的影响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随着向各个社会领域的这种扩展,科学的内涵也不断被提升和泛化:它在相当程度上已超越了实证研究之域而被规定为一种普遍的价值———信仰体系。”其次,我们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的“科学”身份和“科学”内涵。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中国,还没有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科学的观念却早已确立(至三十年代,从事实出发、讲逻辑、重经验、偏实证的科学精神已经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为了让其思想易于接受,便注意展示这种科学性。但这个时期的许多先进知识分子都用“实证科学”的眼光看待、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比如陈独秀早在1915年写道:“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不矛盾之谓也。”瑏瑡这时陈独秀的“科学”还主要指自然科学。1920年,陈独秀将科学界定为狭义的自然科学和广义的社会科学,并指出“凡用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说明的都算是科学”,而“欧洲近代以自然科学证实归纳法,马克思就以科学的归纳法应用于社会科学,马克思搜集了很多社会上的事实,一一证明其原理和学说,所以现代的人都称马克思的学说为科学的社会学,都是以这种科学归纳法做依据,所以都可相信,都有根据的。”瑏瑢这样,马克思主义者就将科学扩展到了人生观领域。他们认为,科学应该成为人生观的基础(这一点与科学派的认知相同),但作为人生观基础的科学覆盖面要广,包括唯物史观(这一点与科学派不同)。

在1923—1924年科学与玄学论战中,陈独秀作为唯物史观派的领袖更是明确指出:唯物史观是一种属于社会科学、当然也是属于科学的哲学,而“不是指本体论宇宙论的玄学,即所谓形而上的哲学”瑏瑣。这样,在陈独秀那里,“科学与唯物史观具有同一涵义”瑏瑤。而在1930—1936年的辩证法论争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重点,由前一阶段的唯物史观转向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成为理论主流。此种转向的意义在于,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在五四前后的中西文化论战、科学与玄学的论战中初步显示了其科学性。但它“在当时主要仍是以一种政治学说(即‘主义’)的面貌出现的,人们普遍尚未将之作为一种探讨‘问题’的学理来看待,所以它对思想学术领域的影响还比较有限”瑏瑥。这次论争中,唯物辩证法能否作为真理、方法适用于实践主体的行为是论战的焦点,而对焦点问题的讨论又是围绕着“纯粹哲学”与“实践哲学”“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展开的。经过论争,“唯物辩证法风靡了全国,其力量之大,为二十二年来的哲学思潮史中所未有。学者都公认这是一切任何学问的基础,不论研究社会学,经济学,考古学,或从事文艺理论者,都在这哲学基础中看见了新的曙光”瑏瑦。

三、“事实”:陆定一新闻思想的知识逻辑分析

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是紧紧围绕“物质”“事实”“新闻”“报道”四个关键词来建构其新闻本源观和新闻定义的:“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因此,新闻的定义,就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这是唯物论者的观点”瑏瑧。在上述论述中,物质等于事实,新闻等于报道。在对其论证逻辑进行分析中可以看到,一方面,“事实”和“报道”是在哲学认识论的层面上运行的:“事实”必须被理解为一种客观实在(此时等于“物质”),“新闻”必须被理解为是对这种客观实在的意识的反映。另一方面,“事实”与“报道”实际上还承担着第二个层面的含义,即新闻操作的微观层面。“事实”是单个事件(事情)的真实情况,“报道”是新闻的采编与写作(此时新闻等于报道)。在这两个逻辑层面中,“事实”是一个交集点,是逻辑起点。现在,我们必须再回到五四时期的知识语境中,看一下“事实”与“科学”的关系。五四时期,关于“科学”与“事实”的观念存在着两条路径。科学派们更多传播的是一种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和事实观,事实、实验、逻辑成为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们则更多地信奉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和事实观,事实、思想(理论)(规律)、实践是关键词。在这两种观念中,“事实”是共同的概念,但一个指经验事实,一个指客观事实。这里需要先区分一下两个事实概念:经验事实和客观事实。经验事实从内涵上讲,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在头脑中获得的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和过程的印象后,又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所形成的经验陈述。经验事实构成科学的经验基础。客观事实则是指客观事物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过程,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客观事实是一个本体论意义上的范畴,无对错之分。而本体论范围内的“客观事实”/“客观存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是用物质范畴加以概括的。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瑏瑨我们看到,中国科学社的成员们在宣传科学时,特别强调“事实”作为科学的内涵和特质的重要性。比如王星拱指出:“科学方法是什么呢?换一个名字,就可以叫做实质的逻辑。这实质的逻辑,就是制造知识的正当方法”,科学的方法有五个特征,即“张本之确切”“事实之分析”“事实之选择”“推论之合法”和“试验之证实”瑏瑩。丁文江认为:“所谓科学的方法,不外将世界上的事实分起类来,求出它们的秩序,等到分类秩序弄明白了,再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概括这许多事实,这叫做科学的公例。”瑐瑠任鸿隽则强调科学精神有二要素,一是崇实:“吾所谓实者,凡立一说,当根据事实,归纳群象,而不以称诵前言,凭虚构造为能。”“故真具有科学精神者,未有不崇尚事实者也。”二是贵确:“吾所谓确,谓于事物之观察,当容其真象,尽其底细,而不以模棱无畔岸之言为足是也。”瑐瑡在上述论述中,“事实”成为“科学”的同义词。这里的“事实”是经验事实,是可证实的经验事实,是逻辑实证主义视野下的经验事实。科学是事实之学、实验之学、逻辑之学。它所涉及的主体问题主要是秉持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尽量将对经验事实的认识提升到科学的水平。据此,我们发现,徐宝璜的新闻阐述正是在上述认知框架内进行的。徐宝璜认为“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同时,他又指出:“新闻须为事实,此理极明,无须解释,……苟非事实,即非新闻。若登载之,是为假冒。”瑐瑢为什么徐宝璜认为“无需证明”呢?很显然,“科学”等于“事实”,“事实”依托“证实”手段而呈现出“客观”效果———这已成为那个时代的“常识”,而“常识”自然是无须证明的东西。尽管徐宝璜认为“事实”是一个无须证明的概念,但是在他的使用脉络里,我们还是能够大体看出“事实”的含义。首先,“事实”是与“真”联系在一起的,是与对事实的“正确”和“完全”的表现联系在一起的;其次,“事实”是与“意见”分开的,是客观性的操作手法。最后,“事实”是与“诚”与“公”联系在一起的,是与记者的“公人”身份联系在一起的。徐宝璜“事实观”走向的是被称为“新闻本位”的新闻观。而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更多地强调的“事实”是客观事实。在1930年—1936年间的唯物辩证法的论争中,他们就用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思想对论战方作出了批判。比如陈伯达指出:“腐败哲学家以为逻辑是独立于事实之外的,与事实无干,而我们则以为逻辑只是事实的反映,逻辑的发展与事实的发展相一致,没有事实就没有逻辑。”瑐瑣这里的“事实”表面看来是经验事实,但实质上已经多少含有“客观事实”的意思在里面了。

1941年5月19日,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借用中国一句古语“实事求是”,并加以改造,赋予科学的新意:“‘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瑐瑤在整个运动中,反复地阐述、发挥这一思想。唯物辩证法终于获得了中国式科学化、通俗化的解释。这样,我们看到,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眼中的“科学”成为“事实之学”“实践之学”和“唯物辩证之学”。1943年陆定一写作《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时,正是运用当时被公认为“常识”的“最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架构新闻理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等于客观实在,客观实在等于客观事实,在这样的逻辑下,自然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陈述方式和知识逻辑。黄旦教授认为陆定一定义的中心是“报道”。本文认为,实际上,陆定一新闻定义有两个并置的中心词,即“事实”与“报道”,这两个中心词共同支撑起一种建构论的新闻观。而这种建构论的新闻观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重要科学性之所在。

四、结语:陆定一新闻思想的知识困境及其思考

陆定一新闻思想的论证逻辑中存在一个很大的知识困境:陆定一既然以科学的方法论建构了事实第一、政治第二的规范,为什么在我党后来的新闻实践中,依然出现了“新闻,旧闻,不闻”这样的操作规范(这种操作规范明显是一种把对事实的报道和不报道作为一种政治表态,将事实的政治性看得高于事实本身的做法),甚至在中彻底走向虚假新闻呢?为什么陆定一在去世前都在强调新闻真实性为何如此经不住政治性的冲击呢?前面我们谈到,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论述: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层面展开的对什么是新闻的知识论证,二是从新闻操作的层面展开的什么是新闻的论证。这两者交叉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就是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其中,按照哲学逻辑,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应该是认识主体在认识事实的过程中要运用辨证的、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并在报刊的有机运动中为受众提供真实、全面和理性的报道,它不应该落实到对每一则单个新闻报道的操作要求。然而,新闻定义中的“事实”在新闻操作的层面上又承担着单个“事件”的含义,而“报道”被理解为就是“新闻采写”“新闻选择”这样的一种微观层面的活动,而不是一种人类传播行为或活动,这样就可能导致对人类整体传播活动的宏观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报道中。断裂就这样出现了,从而为政治性压倒事实性打开了方便之门。

新闻社会学论文第3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面对新闻学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以及加速变换的世界格局、社会格局和新闻传播格局,我国新闻学界必须以大力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新闻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研究进入了一个稳步建设和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建设和发展与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呈现出同步发展的态势。

首先表现为党的领导人从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社会现实、新闻传播现实出发,对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做了相应阐述。邓小平强调新闻宣传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思想中心”①;强调坚持党性原则;强调思想文化战线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思想文化战线的战士要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江泽民、胡锦涛分别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新闻宣传思想。江泽民指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与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②;胡锦涛要求,新闻宣传要“引导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③。江泽民就舆论导向问题所提出的“祸福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所提出的“三贴近”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不断发展的重要表现。

其次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学界面对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新闻传播实践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现实展开了积极探索,促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建设和发展。1979年到1984年,新闻学研究也经历了一个拨乱反正过程。新闻学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对新闻观念、报道内容、新闻真实性、新闻价值等开展了正本清源的理论清理:重新肯定了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为主的大众传播机构;树立了新闻真实性的权威;重新确认了新闻价值应当作为新闻选择的重要标准;强调了新闻报道内容应当主要面向国家的经济建设。1985年到1989年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以西方学科视野为参照,反思中国新闻传播现象的研究成果。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以后,我国新闻事业快速发展,与此相适应,我国新闻学研究自90年代以来也呈现出多元发展的繁荣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我国新闻学研究者们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渐趋完整和成熟。

这首先表现在我国新闻学理论体系较好地理解、吸收、阐发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经典作家和党的领导人的观点和论述,坚持和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宗旨和原则。党的新闻工作文件,党的领导人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以及党的新闻工作的历史经验等,都得到了新闻学界的普遍重视,成为新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其次是新闻学界对我国新闻学的主要概念、范畴和命题进行了较为充分而深入的探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研究奠定了学理基础。诸如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和作用、党报的党性和功能、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工作的指导性、新闻舆论监督、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新闻自由、新闻道德、新闻事业改革、新闻定义、新闻价值等重要理论问题都得到了持久的关注和讨论。单就新闻价值这一概念而论,我国当代新闻学界就先后有“素质说”、“标准说”、“效果说”、“功能说”等不同看法。④这些观点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价值论原理作为引导,对新闻价值这一基础性概念进行阐发。

第三是坚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总结生动鲜活的新闻工作实践和新闻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新闻学研究不断向广度延伸和深度开拓。由于广播电视等电子传媒的异军突起,传统的报学理论已难以阐释当代新闻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趋势,广播电视新闻学、网络传播学、新媒体研究等应运而生,不断丰富了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和拓展了新闻学学科体系。

第四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宗旨的基础上,当代中国新闻学界勇于借鉴其他人文社会学科成果,极大地开阔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研究视野。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化学、美学、文艺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和理论被大量引入到新闻学的研究中来。不仅如此,其他相邻学科的引入还使新闻学科派生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新闻传播心理研究、媒介经济研究、媒介批评研究、新闻叙事研究等。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憾。

一是“新闻无学论”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新闻无学论”的流传,既有某些人对新闻学总抱着刻板成见的原因,但也不能不承认与在新闻学界内部,个别研究者习惯于轻出断言而轻视学理、论文流于总结经验式的东西而忽视理论反思有很大关系。

二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某些理论不能阐释现实,更不用说指导现实。突出表现是墨守成规、食洋不化的现象在新闻学研究中还表现得特别明显。

三是对新闻学研究方法重视不够。我国的新闻学研究缺乏重视研究方法的意识,有相当数量的新闻学论文充斥着经验性描述和主观性判断,缺少合乎逻辑的推理和科学的实证分析。

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是社会主义新闻学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对中国社会和新闻传播领域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升学科建设新境界是社会主义新闻学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宗旨、原则和方法。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思想,这一前提决定了学术研究的根本性质。经过历史沉淀留下来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传统和工作方法,应该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和党的领导人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建设的重要参照。

二是必须立足中国社会和新闻传播的现实,响应和回答中国的实际问题。立足中国的社会和新闻传播现实的最终结果是应当形成以中国实践为基础、以中国话语为主导的新闻学理论体系,形成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新闻学学科流派。

新闻工作与社会生活的变革息息相关。例如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逐渐增强,新闻工作面临如何进一步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问题;再如“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⑤,这就给新闻传播的体制、思路、内容和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西文化的冲突和交汇、世界交往的日益紧密也为新闻传播工作带来了挑战。

三是要继续提升新闻学研究的科学性。要突出重视新闻学的学理研究,以理论本身的逻辑力量去吸引人、说服人。必须重视新闻学方法研究,以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带动整个新闻学研究的规范化;必须加强新闻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基本概念、范畴和命题的透彻探析为突破口,促进整个学科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必须加强新闻学研究的系统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的各个环节、问题的联系逻辑一贯,观点相互支撑,成为富有生气的有机整体。

四是应注意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人文学科气息。这可以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要加强对新闻宣传工作的人文本质的认识。宣传工作既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动人。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只有真情热爱人民、真正了解人民、真诚理解人民,他们的事业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其次是要提高对新闻宣传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突出地位,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再次是要强调新闻宣传的民本内容。在新闻宣传内容上,必须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话,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代表群众利益;必须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反映群众的切身感受。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⑥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55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②《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563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③《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人民日报,2003年12月8日。

④参见《雷跃捷自选集》,第49-51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⑤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新闻社会学论文第4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研究进入了一个稳步建设和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建设和发展与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呈现出同步发展的态势。

首先表现为党的领导人从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社会现实、新闻传播现实出发,对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做了相应阐述。邓小平强调新闻宣传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思想中心”①;强调坚持党性原则;强调思想文化战线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思想文化战线的战士要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分别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新闻宣传思想。指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与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②;要求,新闻宣传要“引导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③。就舆论导向问题所提出的“祸福论”,以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所提出的“三贴近”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不断发展的重要表现。

其次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学界面对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新闻传播实践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现实展开了积极探索,促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建设和发展。1979年到1984年,新闻学研究也经历了一个拨乱反正过程。新闻学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对新闻观念、报道内容、新闻真实性、新闻价值等开展了正本清源的理论清理:重新肯定了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为主的大众传播机构;树立了新闻真实性的权威;重新确认了新闻价值应当作为新闻选择的重要标准;强调了新闻报道内容应当主要面向国家的经济建设。1985年到1989年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以西方学科视野为参照,反思中国新闻传播现象的研究成果。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以后,我国新闻事业快速发展,与此相适应,我国新闻学研究自90年代以来也呈现出多元发展的繁荣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我国新闻学研究者们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渐趋完整和成熟。

这首先表现在我国新闻学理论体系较好地理解、吸收、阐发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经典作家和党的领导人的观点和论述,坚持和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宗旨和原则。党的新闻工作文件,党的领导人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以及党的新闻工作的历史经验等,都得到了新闻学界的普遍重视,成为新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其次是新闻学界对我国新闻学的主要概念、范畴和命题进行了较为充分而深入的探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研究奠定了学理基础。诸如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和作用、党报的党性和功能、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工作的指导性、新闻舆论监督、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新闻自由、新闻道德、新闻事业改革、新闻定义、新闻价值等重要理论问题都得到了持久的关注和讨论。单就新闻价值这一概念而论,我国当代新闻学界就先后有“素质说”、“标准说”、“效果说”、“功能说”等不同看法。④这些观点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价值论原理作为引导,对新闻价值这一基础性概念进行阐发。

第三是坚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总结生动鲜活的新闻工作实践和新闻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新闻学研究不断向广度延伸和深度开拓。由于广播电视等电子传媒的异军突起,传统的报学理论已难以阐释当代新闻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趋势,广播电视新闻学、网络传播学、新媒体研究等应运而生,不断丰富了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和拓展了新闻学学科体系。

第四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宗旨的基础上,当代中国新闻学界勇于借鉴其他人文社会学科成果,极大地开阔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研究视野。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化学、美学、文艺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和理论被大量引入到新闻学的研究中来。不仅如此,其他相邻学科的引入还使新闻学科派生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新闻传播心理研究、媒介经济研究、媒介批评研究、新闻叙事研究等。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憾。

一是“新闻无学论”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新闻无学论”的流传,既有某些人对新闻学总抱着刻板成见的原因,但也不能不承认与在新闻学界内部,个别研究者习惯于轻出断言而轻视学理、论文流于总结经验式的东西而忽视理论反思有很大关系。

二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某些理论不能阐释现实,更不用说指导现实。突出表现是墨守成规、食洋不化的现象在新闻学研究中还表现得特别明显。

三是对新闻学研究方法重视不够。我国的新闻学研究缺乏重视研究方法的意识,有相当数量的新闻学论文充斥着经验性描述和主观性判断,缺少合乎逻辑的推理和科学的实证分析。

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是社会主义新闻学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对中国社会和新闻传播领域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升学科建设新境界是社会主义新闻学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宗旨、原则和方法。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思想,这一前提决定了学术研究的根本性质。经过历史沉淀留下来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传统和工作方法,应该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和党的领导人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建设的重要参照。

二是必须立足中国社会和新闻传播的现实,响应和回答中国的实际问题。立足中国的社会和新闻传播现实的最终结果是应当形成以中国实践为基础、以中国话语为主导的新闻学理论体系,形成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新闻学学科流派。

新闻工作与社会生活的变革息息相关。例如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逐渐增强,新闻工作面临如何进一步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问题;再如“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⑤,这就给新闻传播的体制、思路、内容和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西文化的冲突和交汇、世界交往的日益紧密也为新闻传播工作带来了挑战。

三是要继续提升新闻学研究的科学性。要突出重视新闻学的学理研究,以理论本身的逻辑力量去吸引人、说服人。必须重视新闻学方法研究,以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带动整个新闻学研究的规范化;必须加强新闻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基本概念、范畴和命题的透彻探析为突破口,促进整个学科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必须加强新闻学研究的系统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的各个环节、问题的联系逻辑一贯,观点相互支撑,成为富有生气的有机整体。

四是应注意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人文学科气息。这可以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要加强对新闻宣传工作的人文本质的认识。宣传工作既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动人。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只有真情热爱人民、真正了解人民、真诚理解人民,他们的事业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其次是要提高对新闻宣传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突出地位,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再次是要强调新闻宣传的民本内容。在新闻宣传内容上,必须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话,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代表群众利益;必须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反映群众的切身感受。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⑥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55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②《文选》,第一卷,第563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③《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人民日报,2003年12月8日。

④参见《雷跃捷自选集》,第49-51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⑤:《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新闻社会学论文第5篇

关键词 新闻学 学科属性 社会科学

刘锐,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讲师,博士后。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研究精品培育项目《“新闻经典”研究》最终成果的一部分(skj201004)。

时至今日,中国新闻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新闻无学”的争论也已告一段落,但与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法学等较为成熟的学科相比,诞生于20世纪的新闻学还尚显稚嫩,理论基础薄弱、研究层次不高等依然是不争的事实,许多新闻学的基础问题还未彻底厘清,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关于新闻学的学科归属问题,至今仍未达成一致的意见。新闻学到底属于“人文学科”还是“社会科学”?这一新闻学的基本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学科归属是关系到学科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新闻学到底是向文史哲等人文学科靠拢,还是向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社会科学逼近?这不但关系到新闻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实现,且会影响到新闻学能否在学科之林中与其他学科平等地展开交流对话。下面笔者将在论述新闻学的学科归属之争的基础上,通过辨析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区别,重点阐释新闻学的学科属性问题。

一、新闻学的学科归属之争

客观地讲,20世纪的中国学术研究中,既有人文学科的研究,亦有社会学科的研究,但向来只有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的提法,而没有人文科学或人文学科(尽管《辞海》上已单独作为一个条目而与社会科学区别开来)的提法。只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有学者提出区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要求。[1]因此,新闻学早期关于新闻学科归属的讨论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之内,而主要讨论当今新闻学众学者在新闻学科归属问题上的争议。综观新闻学科属于人文学科还是社会学科这一问题,学界仍无一致的看法:

一类以李彬、李希光、屠忠俊、吴廷俊、徐培汀等为代表,认为新闻学科是人文学科。他们在分析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差异时指出,首先是二者的学科属性不同,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中的应用学科,而传播学是社会科学的行为学科。再次,二者研究的方法不同,新闻学属人文学科,人文学科讲究人文性,体现人对人的终极关怀,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定质的方法、思辨的方法;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定量方法、实证的方法。[2-5]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唐远清则根据李承贵提出的划分人文学科的4个主要依据,即人文学科本身具有人文气质;直接与人的意义特别是精神价值相关;对人、社会、民族具有价值导向、精神塑造等功能;研究具有主体性、求异性、偶然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等特征,认为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6]

再一类以郑保卫、张昆、赵凯、丁法章、黄芝晓等为代表,认为新闻学是以新闻现象和新闻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7-9]除概念界定外,对新闻学为什么属于社会科学,其与人文学科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并无过多探讨。

还有一类以杨保军为代表,认为新闻学是一门以社会科学性质为主,同时兼有一定人文科学性质的学科。新闻学是对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活动特征及其规律的探讨和揭示。按照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般理解与基本区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属于社会科学。但是,严肃一点讲,社会科学从严格意义上说要求研究者以价值中立或者价值无涉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结论,而新闻学还包含着人文的思想和论述、价值性的评价与判断。因而,就学科性质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新闻学是一门以社会科学性质为主,但同时兼有一定人文科学性质的学科。[10]

上述论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一个明显缺陷即大多并未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科学区分角度进行新闻学学科性质的界定,唐远清和杨保军虽然区分了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不同特征,但失之系统、全面。

唐远清依据李承贵提出的划分人文学科的4个主要依据来定义新闻学科的学术归属,相应标准虽容易区分,具体到实践中则很难操作,究竟何谓突出的“人文”气质?

么学科的研究才算与人的意义特别是精神价值直接相关等等,并无明确的具体的规定。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作者单列一节论述新闻学的学科归属问题,坚持认为新闻学是人文学科,但在前文中却把新闻学界定为“新闻学是一门研究大众传媒业的独立的社会科学” (博士论文阅评人雷跃捷也指出了这一点),这就出现了前后矛盾、顾此失彼的现象。

而杨保军在谈到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别时,仅谈到了研究对象和研究判断类型的不同,判断标准有失片面。另外,在认定新闻学兼有人文学科属性时,仅仅从目前新闻学研究现状出发,认为相关的理论著述在事实判断之后,总要加上一个价值判断的尾巴,认为新闻学科兼具人文学科属性的理解也存在偏差。因为现有著述存在的问题与该学科属性并不等同。

二、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区别

这里,笔者从区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不同特性出发,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判别标准归结为4点,以明确新闻学科的学科归属问题。

1. 研究对象和价值

人文学科研究的是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是人的精神世界及其积淀下来的文化。人文学科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物质财富或实用的技术,而在于为人类提供一个精神的家园,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有所依归。而社会科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它侧重于对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和变革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的认识,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即人文科学研究的是人的主观世界和人类的精神文化,社会科学关注的则是客观的人类社会,它是外在于具体个人的。

2. 研究方法

人文学科具有体验性、阐释性、评价性的特点,强调研究者的个体性和独创性,它的知识并不像科学知识那样呈前后递进式发展,而是散点、跳跃式的、或不断阐释性的。一些古典著作中提出的命题可以被后人不断地理解和阐发。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分析、归纳、证实等特点,强调研究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社会科学知识的发展是前后递进式的,前人提出的某些命题可以被证伪或替代。

当然,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虽越来越多地借鉴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法,但社会科学并不排斥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既应该采用自然科学的逻辑实证方法来研究认识人类的社会生活中的制度、关系、结构和功能,又需要采用人文科学的精神与情感体验方法来把握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问题,因为社会具有物质客观属性与精神观念属性两重性质。

3. 成果形式

人文学者在人文科学领域中的探索与创造,主要表现为精神的收获和思想的创造;而这些收获与创造,主要以人文著述的形式保存下来。社会科学探索与创造的成果,除以社会科学著述的形式保存下来外,还集中表现为决策的制订、规划的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甚至表现为规模宏大、长期持续的社会运动。而人文科学探索与创造的成果,则很少以文本之外的形式加以保存。

4. 研究效用

人文学科是基础性学科,而社会科学是应用性学科,所以人文科学的研究成果往往不具有实际运用的价值,而社会科学的成果则往往具有实际运用的价值。当然,这并不是说人文学科没有用,只有社会科学才有用,而是说人文科学是一种无形之用,而社会科学则是一种有形之用。社会科学更能直接指向人的现实生活,对人的现实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新闻学的学科属性辨析

依据以上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划分标准,笔者认为,新闻学总体属于社会科学。理由如下:

1. 从研究对象来看,虽然目前新闻学术界并没有取得共识,但根据不同学者对新闻学研究对象的论述,较为常用的关键词是:新闻事业、新闻工作、新闻活动、新闻、新闻传播活动、新闻现象、新闻与社会关系等。有学者依据56位新闻学者对新闻学研究对象的论述,筛选出中心词的出现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新闻事业(27次)、新闻(传播)活动(24次)、新闻现象(18次)、新闻工作(14次)、新闻(12次)、报纸(10次)、新闻事业与社会关系(6次)。[11]可见这些关键词都与社会活动、现象、组织、运作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更有不少学者如徐宝璜、黄天鹏、李公凡等认为,新闻学的间接对象就是全社会。[12]且自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甘惜分的《新闻理论基础》开始,对新闻学研究对象界定的中心词都由比较具象的“报纸”转换为比较抽象的“规律”——学者们几乎

都使用了“规律”一词,尽管在与其他中心词的搭配上,有“新闻事业规律”“新闻活动规律”“新闻工作规律”“新闻传播规律”等的不同。[13]这符合社会科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对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和变革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的认识的观点,而非人文科学研究对象范畴。

2. 从研究方法来看,新闻学强调研究“新闻事业规律”“新闻活动规律”“新闻工作规律”“新闻传播规律”等,既然研究对象的中心词是“规律”,那么,强调研究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虽然新闻学的研究方法目前仍以定性研究为主,但定性研究并不代表就是主观性研究,定量研究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客观研究,定性与定量只是研究方法的区别,而主观和客观则是研究对象与客观事物的符合、相去程度。“科学是理性的产物,使用事实、规律、原因等概念,并通过客观语言沟通信息。”[14]与此不同,“人文学科是想象的产物,使用现象与实在、命运与自由意志等概念,并用感情性和目的性的语言表达。”[15]从这一点看,新闻学无疑也归属于社会学科,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反映新闻现实,符合新闻实践的要求和发展规律,有效地指导新闻实践,而非自由想象,闭门造车。

3. 从成果形式来看,新闻学探索与创造的成果,除了以著述的形式保存下来外,还集中表现为新闻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新闻管理决策的制定,甚至还表现为规模宏大、长期持续的社会运动(譬如公共新闻学)。从新闻学界尤为强调新闻学研究成果要对新闻实践有指导意义即可见一斑。

4. 从研究效用来看,新闻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新闻业务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实际运用价值,能够对新闻实践产生直接作用和影响,即使是新闻理论和新闻史研究,也强调要对新闻实践有所启迪和教益。尽管目前学界的研究和业界现实尚有一定隔膜,但已有一批研究成果得到业界和政界认可。从长远来看,新闻学将更好地服务于新闻传播实践,对新闻传播实践产生更大的影响。

从以上4点可以看出,新闻学理当归属社会科学。然而,事实上,我们很难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画出泾渭分明的界线,正如著名学者让·皮亚杰所说:“在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不可能做出任何本质的区别,因为显而易见,社会现象取决于人的—切特征,其中包括心理生理过程。反过来说,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也都是社会性的,只有当人们能够在人的身上分辨出哪些是属于他生活的特定社会的东西,哪些是构成普遍人性的东西时,这种区分才有意义。”[16]新闻学虽然属于社会科学,但新闻学也具有较为浓郁的人文色彩,从学科性质而言,新闻学是具有人文底蕴的社会科学。表现在:

第一,从研究对象和价值来说,新闻学既是事学,是对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和变革的普遍规律的研究,又是人学,除研究新闻媒体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对于社会所起的作用及其运作之外,还需关注在媒体运行过程中传者和受众各自的精神状态、价值情感等。新闻传播事关每一位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新闻学研究决不能因事废人,放弃新闻传播学的人文属性。因为“新闻传播活动根本上是人的交流活动,尽管这种活动在现代以来越来越需要利用机器和制度等途径进行,但它毕竟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从没有离开‘人’的新闻传播”。[17]“新闻学的终极关怀或指向是为人的,新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更加趋近人所能拥有的自由、美好而不悖乎人性的生存方式,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18]从这一点上来说,新闻学科注定将难以回避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在新闻学科中占据较大的比重。价值判断是每一个新闻学研究者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新闻学需要事实判断,也需要价值判断。

第二,新闻学的文本之学特征较其他社会科学更重。尽管学界对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否为新闻文本仍存争议,与“新闻事业”“新闻活动”“新闻现象”“新闻工作”等这些关键词相比较,将“新闻”文本作为新闻学研究对象的呼声相对弱小一些,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无论是新闻事业、新闻活动、新闻现象、新闻工作,其成效好坏最终都将反映到新闻文本上。可以说,新闻文本是新闻事业、新闻活动、新闻现象、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环节,无新闻文本则无新闻事业、新闻活动、新闻现象、新闻工作。新闻学的研究起步于新闻文本,最终无论是作用于新

闻实践,还是作用于新闻管理政策,也将落脚在新闻文本上。新闻学研究是围绕着文本这一中心运行的,这是新闻学与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不同之处,他们的研究未必起步于文本,也未必最终作用于文本,从这点看,新闻学也具有较为鲜明的人文色彩。

因此,新闻学的学科性质为具有强烈人文底蕴的社会科学。新闻学不单单是人事之学,也是文本之学。

结 语

新闻学具有较多的人文色彩,但新闻学并非人文学科,新闻学和传播学一样仍属社会科学。一些学者在辨析新闻学和传播学时过分突出了两者之异,以至两个协同发展的社会科学之“小异”,被说成是人文和社会学科之大别。目前,新闻学和传播学都还尚未达到成熟之境,过分强调其区别,不利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融合和两个学科的协同共进。两个学科之间只有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双剑合璧,才能全面提高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学科地位,也才能在学科丛林中占据与其他学科平等对话之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李承贵.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方法问题[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2] 李彬. 媒介话语 新闻与传播论稿[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 李希光. 畸变的媒体[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 屠忠俊,吴廷俊. 网络新闻传播导论[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5] 徐培汀. 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1949—2005)[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6] [11] [13] 唐远清. 对“新闻无学论”的辨析及反思[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35,134.

[7] 郑保卫.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8] 张昆. 中外新闻传播思想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9] 赵凯,丁法章,黄芝晓.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新闻学卷[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 杨保军. 新闻活动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2] 李秀云. 中国新闻学术史[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4] [15]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6):761,760.

新闻社会学论文第6篇

关键词 新闻学 学科属性 社会科学

刘锐,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讲师,博士后。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研究精品培育项目《“新闻经典”研究》最终成果的一部分(SKJ201004)。

时至今日,中国新闻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新闻无学”的争论也已告一段落,但与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法学等较为成熟的学科相比,诞生于20世纪的新闻学还尚显稚嫩,理论基础薄弱、研究层次不高等依然是不争的事实,许多新闻学的基础问题还未彻底厘清,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关于新闻学的学科归属问题,至今仍未达成一致的意见。新闻学到底属于“人文学科”还是“社会科学”?这一新闻学的基本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学科归属是关系到学科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新闻学到底是向文史哲等人文学科靠拢,还是向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社会科学逼近?这不但关系到新闻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实现,且会影响到新闻学能否在学科之林中与其他学科平等地展开交流对话。下面笔者将在论述新闻学的学科归属之争的基础上,通过辨析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区别,重点阐释新闻学的学科属性问题。

一、新闻学的学科归属之争

客观地讲,20世纪的中国学术研究中,既有人文学科的研究,亦有社会学科的研究,但向来只有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的提法,而没有人文科学或人文学科(尽管《辞海》上已单独作为一个条目而与社会科学区别开来)的提法。只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有学者提出区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要求。[1]因此,新闻学早期关于新闻学科归属的讨论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之内,而主要讨论当今新闻学众学者在新闻学科归属问题上的争议。综观新闻学科属于人文学科还是社会学科这一问题,学界仍无一致的看法:

一类以李彬、李希光、屠忠俊、吴廷俊、徐培汀等为代表,认为新闻学科是人文学科。他们在分析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差异时指出,首先是二者的学科属性不同,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中的应用学科,而传播学是社会科学的行为学科。再次,二者研究的方法不同,新闻学属人文学科,人文学科讲究人文性,体现人对人的终极关怀,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定质的方法、思辨的方法;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定量方法、实证的方法。[2-5]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唐远清则根据李承贵提出的划分人文学科的4个主要依据,即人文学科本身具有人文气质;直接与人的意义特别是精神价值相关;对人、社会、民族具有价值导向、精神塑造等功能;研究具有主体性、求异性、偶然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等特征,认为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6]

再一类以郑保卫、张昆、赵凯、丁法章、黄芝晓等为代表,认为新闻学是以新闻现象和新闻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7-9]除概念界定外,对新闻学为什么属于社会科学,其与人文学科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并无过多探讨。

还有一类以杨保军为代表,认为新闻学是一门以社会科学性质为主,同时兼有一定人文科学性质的学科。新闻学是对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活动特征及其规律的探讨和揭示。按照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般理解与基本区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属于社会科学。但是,严肃一点讲,社会科学从严格意义上说要求研究者以价值中立或者价值无涉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结论,而新闻学还包含着人文的思想和论述、价值性的评价与判断。因而,就学科性质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新闻学是一门以社会科学性质为主,但同时兼有一定人文科学性质的学科。[10]

上述论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一个明显缺陷即大多并未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科学区分角度进行新闻学学科性质的界定,唐远清和杨保军虽然区分了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不同特征,但失之系统、全面。

唐远清依据李承贵提出的划分人文学科的4个主要依据来定义新闻学科的学术归属,相应标准虽容易区分,具体到实践中则很难操作,究竟何谓突出的“人文”气质?什么学科的研究才算与人的意义特别是精神价值直接相关等等,并无明确的具体的规定。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作者单列一节论述新闻学的学科归属问题,坚持认为新闻学是人文学科,但在前文中却把新闻学界定为“新闻学是一门研究大众传媒业的独立的社会科学” (博士论文阅评人雷跃捷也指出了这一点),这就出现了前后矛盾、顾此失彼的现象。

而杨保军在谈到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别时,仅谈到了研究对象和研究判断类型的不同,判断标准有失片面。另外,在认定新闻学兼有人文学科属性时,仅仅从目前新闻学研究现状出发,认为相关的理论著述在事实判断之后,总要加上一个价值判断的尾巴,认为新闻学科兼具人文学科属性的理解也存在偏差。因为现有著述存在的问题与该学科属性并不等同。

二、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区别

这里,笔者从区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不同特性出发,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判别标准归结为4点,以明确新闻学科的学科归属问题。

1. 研究对象和价值

人文学科研究的是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是人的精神世界及其积淀下来的文化。人文学科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物质财富或实用的技术,而在于为人类提供一个精神的家园,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有所依归。而社会科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它侧重于对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和变革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的认识,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即人文科学研究的是人的主观世界和人类的精神文化,社会科学关注的则是客观的人类社会,它是外在于具体个人的。

2. 研究方法

人文学科具有体验性、阐释性、评价性的特点,强调研究者的个体性和独创性,它的知识并不像科学知识那样呈前后递进式发展,而是散点、跳跃式的、或不断阐释性的。一些古典著作中提出的命题可以被后人不断地理解和阐发。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分析、归纳、证实等特点,强调研究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社会科学知识的发展是前后递进式的,前人提出的某些命题可以被证伪或替代。

当然,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虽越来越多地借鉴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法,但社会科学并不排斥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既应该采用自然科学的逻辑实证方法来研究认识人类的社会生活中的制度、关系、结构和功能,又需要采用人文科学的精神与情感体验方法来把握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问题,因为社会具有物质客观属性与精神观念属性两重性质。

3. 成果形式

人文学者在人文科学领域中的探索与创造,主要表现为精神的收获和思想的创造;而这些收获与创造,主要以人文著述的形式保存下来。社会科学探索与创造的成果,除以社会科学著述的形式保存下来外,还集中表现为决策的制订、规划的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甚至表现为规模宏大、长期持续的社会运动。而人文科学探索与创造的成果,则很少以文本之外的形式加以保存。

4. 研究效用

人文学科是基础性学科,而社会科学是应用性学科,所以人文科学的研究成果往往不具有实际运用的价值,而社会科学的成果则往往具有实际运用的价值。当然,这并不是说人文学科没有用,只有社会科学才有用,而是说人文科学是一种无形之用,而社会科学则是一种有形之用。社会科学更能直接指向人的现实生活,对人的现实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新闻学的学科属性辨析

依据以上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划分标准,笔者认为,新闻学总体属于社会科学。理由如下:

1. 从研究对象来看,虽然目前新闻学术界并没有取得共识,但根据不同学者对新闻学研究对象的论述,较为常用的关键词是:新闻事业、新闻工作、新闻活动、新闻、新闻传播活动、新闻现象、新闻与社会关系等。有学者依据56位新闻学者对新闻学研究对象的论述,筛选出中心词的出现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新闻事业(27次)、新闻(传播)活动(24次)、新闻现象(18次)、新闻工作(14次)、新闻(12次)、报纸(10次)、新闻事业与社会关系(6次)。[11]可见这些关键词都与社会活动、现象、组织、运作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更有不少学者如徐宝璜、黄天鹏、李公凡等认为,新闻学的间接对象就是全社会。[12]且自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甘惜分的《新闻理论基础》开始,对新闻学研究对象界定的中心词都由比较具象的“报纸”转换为比较抽象的“规律”——学者们几乎都使用了“规律”一词,尽管在与其他中心词的搭配上,有“新闻事业规律”“新闻活动规律”“新闻工作规律”“新闻传播规律”等的不同。[13]这符合社会科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对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和变革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的认识的观点,而非人文科学研究对象范畴。

2. 从研究方法来看,新闻学强调研究“新闻事业规律”“新闻活动规律”“新闻工作规律”“新闻传播规律”等,既然研究对象的中心词是“规律”,那么,强调研究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虽然新闻学的研究方法目前仍以定性研究为主,但定性研究并不代表就是主观性研究,定量研究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客观研究,定性与定量只是研究方法的区别,而主观和客观则是研究对象与客观事物的符合、相去程度。“科学是理性的产物,使用事实、规律、原因等概念,并通过客观语言沟通信息。”[14]与此不同,“人文学科是想象的产物,使用现象与实在、命运与自由意志等概念,并用感情性和目的性的语言表达。”[15]从这一点看,新闻学无疑也归属于社会学科,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反映新闻现实,符合新闻实践的要求和发展规律,有效地指导新闻实践,而非自由想象,闭门造车。

3. 从成果形式来看,新闻学探索与创造的成果,除了以著述的形式保存下来外,还集中表现为新闻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新闻管理决策的制定,甚至还表现为规模宏大、长期持续的社会运动(譬如公共新闻学)。从新闻学界尤为强调新闻学研究成果要对新闻实践有指导意义即可见一斑。

4. 从研究效用来看,新闻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新闻业务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实际运用价值,能够对新闻实践产生直接作用和影响,即使是新闻理论和新闻史研究,也强调要对新闻实践有所启迪和教益。尽管目前学界的研究和业界现实尚有一定隔膜,但已有一批研究成果得到业界和政界认可。从长远来看,新闻学将更好地服务于新闻传播实践,对新闻传播实践产生更大的影响。

从以上4点可以看出,新闻学理当归属社会科学。然而,事实上,我们很难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画出泾渭分明的界线,正如著名学者让·皮亚杰所说:“在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不可能做出任何本质的区别,因为显而易见,社会现象取决于人的—切特征,其中包括心理生理过程。反过来说,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也都是社会性的,只有当人们能够在人的身上分辨出哪些是属于他生活的特定社会的东西,哪些是构成普遍人性的东西时,这种区分才有意义。”[16]新闻学虽然属于社会科学,但新闻学也具有较为浓郁的人文色彩,从学科性质而言,新闻学是具有人文底蕴的社会科学。表现在:

第一,从研究对象和价值来说,新闻学既是事学,是对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和变革的普遍规律的研究,又是人学,除研究新闻媒体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对于社会所起的作用及其运作之外,还需关注在媒体运行过程中传者和受众各自的精神状态、价值情感等。新闻传播事关每一位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新闻学研究决不能因事废人,放弃新闻传播学的人文属性。因为“新闻传播活动根本上是人的交流活动,尽管这种活动在现代以来越来越需要利用机器和制度等途径进行,但它毕竟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从没有离开‘人’的新闻传播”。[17]“新闻学的终极关怀或指向是为人的,新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更加趋近人所能拥有的自由、美好而不悖乎人性的生存方式,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18]从这一点上来说,新闻学科注定将难以回避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在新闻学科中占据较大的比重。价值判断是每一个新闻学研究者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新闻学需要事实判断,也需要价值判断。

第二,新闻学的文本之学特征较其他社会科学更重。尽管学界对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否为新闻文本仍存争议,与“新闻事业”“新闻活动”“新闻现象”“新闻工作”等这些关键词相比较,将“新闻”文本作为新闻学研究对象的呼声相对弱小一些,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无论是新闻事业、新闻活动、新闻现象、新闻工作,其成效好坏最终都将反映到新闻文本上。可以说,新闻文本是新闻事业、新闻活动、新闻现象、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环节,无新闻文本则无新闻事业、新闻活动、新闻现象、新闻工作。新闻学的研究起步于新闻文本,最终无论是作用于新闻实践,还是作用于新闻管理政策,也将落脚在新闻文本上。新闻学研究是围绕着文本这一中心运行的,这是新闻学与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不同之处,他们的研究未必起步于文本,也未必最终作用于文本,从这点看,新闻学也具有较为鲜明的人文色彩。

因此,新闻学的学科性质为具有强烈人文底蕴的社会科学。新闻学不单单是人事之学,也是文本之学。

结 语

新闻学具有较多的人文色彩,但新闻学并非人文学科,新闻学和传播学一样仍属社会科学。一些学者在辨析新闻学和传播学时过分突出了两者之异,以至两个协同发展的社会科学之“小异”,被说成是人文和社会学科之大别。目前,新闻学和传播学都还尚未达到成熟之境,过分强调其区别,不利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融合和两个学科的协同共进。两个学科之间只有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双剑合璧,才能全面提高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学科地位,也才能在学科丛林中占据与其他学科平等对话之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李承贵.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方法问题[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2] 李彬. 媒介话语 新闻与传播论稿[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 李希光. 畸变的媒体[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 屠忠俊,吴廷俊. 网络新闻传播导论[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5] 徐培汀. 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1949—2005)[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6] [11] [13] 唐远清. 对“新闻无学论”的辨析及反思[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35,134.

[7] 郑保卫.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8] 张昆. 中外新闻传播思想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9] 赵凯,丁法章,黄芝晓.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新闻学卷[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 杨保军. 新闻活动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2] 李秀云. 中国新闻学术史[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4] [15]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6):761,760.

新闻社会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新闻人”;知识教育;精神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44-02

在中国新闻学教育的近百年历程中,专业知识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一直是两个重要途径。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主任蒋荫恩曾言:“新闻教育至少须包括两方面,一为知识教育,一为精神教育。”[1]当代中国新闻学高等教育研讨的核心正是“新闻人”养成的途径,培养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人”以区别于一般的新闻从业者是新闻学高等教育存在的意义。当代中国“新闻人”特征可视为两个层面,操作层面指“新闻人”应具有一专多能的业务技能,理念层面指“新闻人”应具有区别于一般新闻从业者的价值观准则。操作层面体现为专业知识教育,理念层面体现为职业精神教育,智育与德育二者相互渗透、互不割裂;专业知识教育取决于课程体系的改造,职业精神教育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二者的共同实现凝聚成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背景下的“新闻精神”。

一、变革本科课程体系――当代“新闻人”养成的知识教育途径

新闻学专业本科课程是新闻学高等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新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创始人谢六逸曾言:“新闻学系课程应理论与实验并重,就其性质可以分为基础知识、专门知识、辅导知识、写作技能、实习与考察。”[2]这奠定了传统意义上课程体系的框架。但就目前而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突破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的模块束缚。2012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相较于1998年版的重要变化体现在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两个方面,时隔14年后的修订体现了新闻学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特征[3]。

(一)理论类课程变化

新闻学概论、大众传播学分别为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所代替,“原理”的要求更为精深;马列新闻论著选读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代替,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地位的提升;同时增加新媒体导论,体现了新媒体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和对理论新闻学教学研究的丰富。

(二)史学类课程变化

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合称为中外新闻史,固然是因为新闻史研究中,事业史、学说史、媒介史、社会史、发展史、思想史等侧重不一、众说纷纭,但研究本位完成了从革命史向新闻史的转型,在一般高校本科课程中称为“新闻传播史”,逐步形成“本体意识”。

(三)交叉型课程变化

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事业管理为媒介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与管理代替,以“媒介”一词取代“新闻”,研究范围更为广泛,也更加适应目前的全媒体社会的时代背景。

(四)业务类课程变化

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和摄影没有明显变化,相应专业实验环节继续发挥着功能,理论性质强的广播电视学淡出,转化为业务色彩浓厚的音视频节目制作。

此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广告学、公共关系学不再是主要课程,增加“融合新闻”作为专业实验课程。融合新闻的增加是对新闻学实验教学倡导新理念的强调,体现了在媒介融合的当下对传媒新手段的引导和运用。

由上可见,新闻学本科教学在保证一般意义上“提出问题―讨论研究―实习实践”的互动授课模式外,更要应现实的变化,在全能型记者、融合新闻实验平台成为时代召唤的同时加快新闻学高等教育改革。目前可以做的是在保持基本理论类、史学类课程地位不动摇的同时,研究新媒体传播内容、形式、手段、模式、功能,进行教学创新。总之,在传播技术和课程体系发生变化的同时,不变的是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社会主义基本属性和当代国内高校近万名新闻传播学科教师培养未来新闻产品生产者“把关人”的使命。

二、塑造“新闻精神”――当代“新闻人”养成的精神教育途径

新闻学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反映传播技术的最新成果,“新闻人”的“新闻精神”则彰显新闻学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2012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较于1998年版而言,增加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情怀、道德品质、协作意识、文化修养以及健康的体魄”,并将其置于前列,这正是当代中国“新闻人”应具备的“新闻精神”的完整表达。在当代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精神”的培养途径可以从新闻学高等教育主流的价值观、正确的舆论观、健康的文化观这三方面着手。

(一)倡导主流的价值观

“新闻人”的价值观在新闻传播活动的精神层面表现为职业伦理道德,在实践层面表现为对媒介属性规范和社会公众期待的认知。新闻学自身特殊的属性决定了新闻学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倡导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契合,以客观精确的实证研究方法显示其科学性,以价值观的评价判断显示其人文性,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4]。在注重新闻学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同时,在中国文化语境下解读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同样也是积极的新闻学高等教育价值观的体现。具体方法是将其思想性与专业性结合,在提升学生现代传播理念、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其“新闻精神”的教育,注重其职业伦理的养成。

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学探求和揭示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活动特征及其规律;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为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良性运行提供智力保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按照唯物论的本源观,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内含的客观要素,新闻传播者在价值要素受传过程中实现媒体的社会规范功能,“令物质的力量转化为精神的力量”[5],形成新闻价值观。倡导主流的新闻教育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闻学高等教育中的贯彻、丰富与体现,是对新闻传播基本职业伦理的遵守,对当代中国社会中的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百利而无害。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学科教师在教研中是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规范影响着未来“新闻人”自身的价值观,是目前在校生“新闻精神”养成的途径之一。

(二)树立正确的舆论观

在当代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的环境中,消费主义、拜金主义观念盛行,传统的大众媒体和新兴的网络媒体重构的信息传播范式让新闻传播基本关系出现调整与变化,现实舆论环境影响到高等学校在校生的思想,使其行动产生出了鲜明的差异性。在社会舆论多层次、多类别、多样化的形势下,引导在校生建树正确的舆论导向意识十分必要,途径在于以传统的民族精神发扬、当下的时代精神体现新闻学高等教育人本、和谐、科学的主题。

新闻传播学科教师能否对涉及社会热点问题、矛盾多发问题、的新闻报道做出正确的效果评判、发挥引导和疏导作用事关重大。目前的共识在于让学生认清那些有悖于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网络暴力、网络谣言,以高度自觉的责任意识建树媒介文化的自觉、新闻传播理论的自信、新闻学高等教育的自强。如在日常的教学中,厘清“惺星性”等噱头报道挖掘的不是新闻价值,而是轰动效应,不符合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追求的是新闻价值、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的统一。正确的舆论取向对于社会道德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当“感动中国”等社会正能量人物、事迹出现时,记者对这类事件价值的发掘报道起到了舆论引导、道德建设作用;当一些负面影响事件、形象出现时,记者对这类事件的曝光揭露、舆论监督同样起到道德建设作用。新闻价值、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的统一凸显了新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有利于新闻学在校生这一群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倡导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目前在校生“新闻精神”养成的途径之二。

(三)构建健康的文化观

众所周知,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媒介文化是大众传播媒体的社会影响产生出的文化形态,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具有构建社会价值、辅助社会规范的功能。高校媒介文化建设从微观层次为“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支撑与参照。

目前高校中,在校生在社交网络中发表关于学校、社会问题的各种看法,出现了由自媒体构筑的与高校传统媒体不同的“第二舆论场”,正在解构大学传统话语体系、消解大学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分化校园消息权。校园媒介文化是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高校建设中的组成部分,日益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热点。校园媒介文化所蕴涵的信仰、观念、价值、实物、符号和技术等因素,及其构建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影响着师生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学生是校园媒介文化建设的主体、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作为新闻传播学科学生更应在校园媒介文化中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立足高校实际,结合中西方文化发展脉络,让学生对中国特色新闻传播观念、活动和制度进行系统认识,解析新闻传播行为和媒介文化的内在联系,促进校园媒介文化健康发展。这是目前在校生“新闻精神”养成的途径之三。

综上,新闻学专业本科课程解决新闻学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是当代中国“新闻人”养成的方向指南,当代中国“新闻人”的“新闻精神”凝练理应受到重视,强调“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事业的特殊性和新闻工作者的“不可替代性”合情合理,因为这与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制度紧密联系。在肯定新闻工作者正面价值的同时,更要反思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即新闻工作者是否能够对事业忠实,如何防止其成为事业上的特权阶层。这种反思不仅出现在西方新闻界,而且也出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建设过程中。目前对新闻工作者职业伦理道德的研究很丰富,但更应该解读当代新闻学高等教育中“新闻人”的培养途径,这种解读对新闻公正的实现很重要。

参考文献:

[1]蒋荫恩.新闻教育感想[C]//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83.

[2]谢六逸.新闻教育的重要及其设施[C]//民国新闻教育

史料选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6-27.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

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理念[N].光明日报,

201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