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7 16:45:51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发展;教育

中国民族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中,就产生了歌舞和歌曲。现在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一万年至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吹奏乐器——陶埙。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前256年的周代就曾出现过庞大的宫廷乐队。特别是唐代,音乐高度发展,处于当时世界音乐的先进行列;对日本、朝鲜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音乐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中国的民族音乐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珍贵的艺术价值,是任何国家音乐所不能比拟的,也是任何西洋音乐所替代不了的。中国民族音乐存在了数千年,由于历史的变迁,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的意识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民族音乐也随着发展、变化,而且一直都在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民族音乐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精神面貌,也用音乐这个特殊的方式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人文背景。民族音乐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特点比较鲜明的体系。

中国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又如民族乐器,早在两千多年的周代就有七十多种乐器了。现在经常使用的乐器已达两百多种。按其演奏方法和性能,可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这些乐器既能独奏,又能组合成各种形式和乐队进行重奏和合奏,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中国民族音乐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带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集体创造的,它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人的生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音乐源远流长,而且中国人民自古就有着交流融合的习惯,海纳百川的豁达和融会贯通的精神。中国传统音乐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积淀了各民族的艺术智慧和创造才能,具备了鲜明的民族个性,在不断的交流和融合中它们相互辉映,相互竞争、衍生发展。同各种其他艺术相同,民族音乐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融合了周边民族音乐的精粹,演化出了本民族独特的音乐艺术和音乐传统,比如南方民歌的山歌、东北二人转等。各民族的艺术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注定要吸收其他民族的特色,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样每个民族的艺术都会长存,只要是本民族音乐中的好的部分,就会被其他民族所接受,乃至传唱,如此一来民族音乐自然会生生不息,不断发展。某些民族早已被历史的慢慢长路所模糊,但他们留给后世的艺术财富却没有被抹杀,这些民族的存在就有了其意义,民族音乐及艺术的存在也就有了极大的价值。

中国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它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人格精神的审美体现与高度升华,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潜移默化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有着深远意义。如何让这种文化的传承发展下去呢?在发展中国民族音乐事业中,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加强艺术表现力是能否提高中国民族音乐水平的关键所在,作为民族音乐的爱好者以及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就成了民族音乐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群体了。为此,对大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所以音乐教育者必须引导学生学好音乐知识,给学生展现民族音乐的机会,要特别强调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现在的许多优秀音乐作品都是从民间音乐当中汲取了营养。着重培养他们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树立起他们对民族民间音乐保护和挖掘的意识,担负起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人的主要责任。

时代在发展、在前进,人们的观念思维和生活的节奏都在发生变化,人们对音乐的追求和欣赏习惯也都给民族音乐提出新的要求。因为世界上任何艺术精品都是与时代相呼应的,要充分挖掘我国音乐文化遗产,丰富民族音乐艺术内容,改革民族乐器,改编民族器乐,就要培养民族音乐理论人才,培养民族音乐作曲家,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保证其健康的发展。民族音乐要发展,只凭高水平的演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培养民族音乐听众,普及民族音乐文化,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环境。使人民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以此提升人们的都市文化品位,最终使民族音乐文化在各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传播,民族音乐应让更多人接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只有这样,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才能得以存活、延续、创新、发展,才会有更强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第2篇

关 键 词:民族音乐文化 学校 音乐教育 文化传承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现状

中国历来重视音乐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在普通教育中将音乐作为正规课程列入期间,则是清末才开始的。1898年康有为以“请开学校折”上书光绪帝,提出了废八股遍设学校的主张。戊戌政变后,梁启超等人积极提倡在学校中设立乐歌课。此后几年间,新式学堂陆续开设了唱歌课,从而在普通学校中形成了以教授新式歌曲和欧洲音乐常识为主要内容的音乐教育,至此,学堂乐歌成为我国一个新文化即将实行切换的关键时期。五四运动期间,蔡元培先生作为五四新音乐的代表人、中国现代新音乐教育体系建立的积极鼓吹者,他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思想观念;一些国外留学归来的音乐作曲家们,认为只有全面地学习西洋音乐文化才能救国,这些观点都为以后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音乐教育做了铺垫。1927年采用德国专业音乐教育体制建立的上海国立音乐院,均依照德国音乐院校的课程内容上课,学生们演奏我国传统乐器也是用现代方法演奏。

当时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虽然对建立和发展近代中国音乐文化起到了重大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学校中的音乐教育未能把传承中国音乐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因而对多数教育者来说,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阻隔和影响。虽然在各个方面做了一些有利措施,但从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来看,民族音乐尚未能取得其应有的主体地位。中国近百年的学校教育所遵循的主要是欧洲音乐理论体系,这样的音乐教育已经导致:在理论上,以欧洲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在创作上,不仅以欧洲音乐体裁为仿效的楷模,而且在音乐思维上也是欧化的,在价值取向和感情上,一些人也以西衡中,重西轻中,甚至于以西否中,把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放到了从属的位置,这不仅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个沉重的打击,而且对今后的民族音乐教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音乐文化的侵入,我国音乐除了在本土原生文化的传统音乐之外,又出现了两种新的音乐文化体系,即:属于本土次生的民族新音乐体系和属于外来文化的西洋专业音乐体系。1980年以来又增加了当代流行音乐体系。由此而构成了差异明显的几个音乐体系并存的中国音乐文化新格局。这几大体系中,流行音乐体系是源于西方的全球化模式,这种流行音乐和商品广告性、纯娱乐性的通俗音乐在人民生活中占了绝对优势,这种现象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产生了一定的阻隔作用,大大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而当今的大学生相对较少有人会唱自己的民歌、会演具有自己家乡地方特色的戏曲!

由于多年来形成的教育体制和观念及外来文化的侵入,使得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教育传承之间存在割裂、脱节现象,这就造成了国民对民族音乐的不重视,而使民族音乐文化处于不断滑坡状态。因此,学校教育应该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和,同时又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这样说过:“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意思是说,作为文化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继承的价值,民族音乐教育同时也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意义。

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多种社会功能。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第一,学校教育是一种武器,是民族、人民解放的武器,是动员民众最可靠、最有效的武器。他强调用教育点燃中华民族生命的火焰,放出中华民族生命之光明;第二,学校教育要提高民族素质,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去;第三,学校教育要使中国实现民主和富强,“教人创造富有的社会,不创造富有的个人。”学校教育的功能还体现在它的延续作用上。通过教育,可以把老一辈优秀的行为、思想和感情传给新一代,并在这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展。因此,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最佳渠道。而民族音乐多姿多彩,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和历史内涵,见证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乐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民族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教育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化的教育是不可行的,没有教育的文化就失去了它的实际存在价值,教育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各种音乐文化以铺天盖地的气势滚滚而来,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延续和生存的威胁,我们要意识到民族文化对培育我们下一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要坚定弘扬民族文化精华的基本立场,只有加强民族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才有利于创造与时俱进的新的民族音乐文化。

三、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学校不重视音乐课,片面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使得美育和德育在有些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一直没有占据有效地位,这就必然造成人们对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的理解产生严重偏差。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表明过这样的观念: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课作为审美教育的前沿阵地,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学校要正确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抓紧建设传统音乐教育课程,使之不要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在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价值、创造性价值及道德观念。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在教育学生时教授的是“六经”,即“礼、乐、诗、书、易、春秋”,其中他把音乐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充分体现了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乐纪·策篇》也说:“乐者,德之华也。”认为音乐是道德的精华,可见,音乐对道德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不仅仅在古代,在现代教育中,音乐作品同样渗透着德育教育的内容。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遗产和建国以来优秀的音乐作品中,大多蕴藏着进步的思想内涵。很多优秀作品是通过音乐来感染和教育学生,把思想与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接受德育,在潜意识中提高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和爱国精神。

音乐的独特之处在于能使人的心灵发出震颤,音响流动的每一瞬间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情绪、情感变化。音乐的产生过程是全部的创作过程,无论学生的表演或欣赏都必然伴随着创造性的表现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音乐又具有“不确定性”特点,同一首作品,有多少听众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感受,这一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比其他学科较大的优势,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音乐课应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更加和谐文雅和充满爱心为教学目标。优秀的民族音乐不仅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创作思维,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也提高了自身的道德水平。

民族音乐作为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它以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在教育中将反映我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通过学习和聆听民族音乐,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民族音乐当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毋庸置疑,民族音乐文化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几千年来的中国音乐史及现代的音乐教育现状看,我国音乐要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必须以中华民族本土音乐为主,如果把西方或者其他流行音乐当成主流,而将民族音乐作为附庸的话,必然会带来民族音乐衰退乃至消亡。学校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要使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得以很好地传承,就要强调民族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所以要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改善教育措施是关键。

四、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基本措施

1.深入研究和总结“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

把现代音乐教育结合到传统音乐的教学中。中国传统音乐本质上属于口传文化,音乐教育的方法主要是口传心授,因而古代的音乐教育体现了个体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虽然周代的大司乐曾集中上千名学生对他们进行包括音乐舞蹈在内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专门教育,但这只不过是为了培养王室和贵族子弟的文化修养而实施的贵族式教育。尽管孔子曾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但古代的音乐教育从来都没有普及到国民大众中去。社会需要的音乐人才主要通过官方机构训练和民间自由传习等方式来培养。国家祭祀、典礼、宴享音乐所需要的职业音乐家,主要依靠官方设立的音乐表演机构,如乐府、梨园、教坊等进行训练。民间虽有乐馆、乐社、寺庙等形式的音乐传授方式存在,但并无正式的音乐学校。民众社会的音乐学习,或由于实用需要而拜师求艺,依靠师徒关系传授,或出于音乐爱好而相互自由传习。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点和文化特征,正是在这样的教育方式基础上得以形成和不断传承的。

转贴于 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属全新的学校教育,无论是专业音乐教育还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课,基本上是从西方引进的新式教育体制。这种教育体制打破了口传心授的教育方法而采用以写定乐谱为范本的书面式教育,具有集体性、规范性、统一性等特点。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体制对中国古代教育方式还存有否定态度,而在否定了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方式的同时,也影响了我们所希望的中国传统音乐的原样保存和不断传承的教育环境。音乐的传承不可能仅仅依靠乐谱传声,它更需要的是“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中国传统音乐的记谱法,只是作为一个音乐的书面信息载体,给后人提供进行演奏的、演唱的母体形式,是与传承音乐方式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的。“口传心授”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开放性的传承方式。这种“心授”的传习法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演奏学中的重要规范之一,也是东方音乐文化中重要的习乐手法之一。我们要重新认识包括音乐操作方式在内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精华”真正得到继承和弘扬。

2.采用社会大课堂的音乐教学模式

在现代音乐教学中无论是专业音乐教育还是普及音乐教育,通常以校内课堂为主要形式。而我国民族众多、地域宽广,民族音乐的精华大多在民间。所以传统音乐教育,更宜实施校外的教学模式。在学校的音乐课堂上只是学到理论方面的知识,而在校外可以实践,深入到传统音乐实际环境中去主动接受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因为,无论是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还是音乐作品的创作与传承,都是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学生出校外可以深入了解和亲身体验各个民族的风俗,这是有利于学习民族音乐的。因为民俗是具体可感的一种社会现象,具有传承性特征和模式化特征, 它是在民众中共同传承,被人们反复遵照、不断重复的事项。民族音乐往往就是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民俗,甚至是某种民俗的具体写照。因而,民族不同、风俗不同,各民族的音乐风格也就不同。学生深入民俗可以了解在民间社会生活中音乐与民俗的关系,就很容易理解什么是“俗中有乐”或者是“乐中见俗”。所以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学中,不仅学校专职的音乐教师要定时定期地深入各民族采风,学生出校外采风也实属必要。这种教学方法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在音乐教学中交融中西音乐文化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仍以欧洲音乐体系为主,多年来形成的教学体制和观念,使得我国民族音乐在教育中处于从属地位。中西方的历史背景、生活环境、政治、文化各有不同,因而教学体制和理念也是有区别的。我们要站在平等的角度去审视两者不同的音乐文化。在教学中,公平对待两者有利于保持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也有利于保持民族音乐文化的整体性,对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世界音乐文化是多元的,各种音乐文化都有其平等、独立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不能把西方某特定的音乐及音乐理论、技法看得高于一切,并作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衡量标准。我们应该站在新的角度,以开放和平等的态度重新审视世界各种音乐文化,在承认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只有观念得到改变,才会发现我们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实施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时,与现行的西方音乐体系应该是相对独立、平等和互补的。但是,就当前的实际状况,我国音乐教育中的基础理论仍以西方为主,声乐教学中也以西方唱腔为主要标准;在教学内容的分量和比例上,也以西方居多。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西方音乐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教育体系,它在中国的传播也是体系性的,经过近百年的教育,也已使受教育者完全地接受而习以为常了。中国虽然也有自己的音乐体系,但至今未能在理论上予以完整的总结和归纳。

目前,以音乐为专业的学生几乎都是用西方理论作为基础乐理的。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状态,当务之急就是要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去改变教学内容,对中国传统音乐予以重视,对已经设立的民族音乐有关的系科和课程加强建设,不仅要开民族声乐课、民族器乐课,而且最好把戏曲也搬上课堂,全面实行民族音乐教育课。除了汉族的音乐教育,对少数民族的音乐教育也应该重视。可以在音乐艺术类院校开设“少数民族音乐”课;在“中国音乐史”课程中,应当增加少数民族音乐史的内容和分量。各地方艺术院校的系科,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地方特点和民族分布情况,有重点地加强地方乐种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和教学,这样就突出了各自的办学特色;各地师范学校和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在贯彻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时,也可因地制宜地编撰乡土音乐教材,加强音乐传统教学的分量。另外,要对已经设立的与民族音乐有关的系科和课程加强建设,例如历史、地理方面,使之从内容到教学方式更加完善和富有民族特色。

4.借鉴国外民族音乐教学经验,做好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我们在研究国外民族音乐的同时,也要吸取其他国家对“世界民族音乐”这门学科的建设经验,学习传授“民族音乐”这门学科的教育法。

(1)制定目标教学。在西方器乐教学中技巧不是最重要的,老师强调的是对作品和作曲家的理解,注重的是对学生全面音乐素质的培养和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善于表现作品的内容,在广阔的音乐领域里学习和了解的方面非常广泛,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素质,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创造性,这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陶冶情操。在我国,有部分人认为学习音乐是为学专业而学,只有学音乐的学生才会认真对待这门课程,而其他学生则认为学习音乐跟自己无关。这种思想观念是制约我国普及民族音乐教育的一大重要因素。所以,在学校老师应给学生灌输学音乐是为提高自己修养而学、是为提高自己素质而学的音乐思想。我国音乐教育应该把普及民族音乐、提高全民素质作为教学目标。

(2)美国的民族音乐教育。美国是一个教育行政权高度分散的国家。它有50个州,州以下为县。从教育体制上讲,州以下设学区。学区的教育权利机关是教育委员会,负责制订教育政策和教学计划。美国联邦教育部对各州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州可以制订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这样,地方在教育上掌握了自主权,而且极为受尊重。正因为教育行政权的如此高度分散,再加上多种民族、多种文化的背景,所以,美国中小学教育模式是多样化的,音乐教育模式也是多样化的。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而且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差异甚大,若想更有效地实施全民素质教育,我们则更有必要采用多种音乐教育模式来发展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让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都能找到适应本地或个人实际的模式。

当然,我们在学习外来音乐教育模式时,不要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本国实际,兼容、消化,变为自己的东西。

(3)匈牙利的民族音乐教育。匈牙利在受到外来文化侵入之后,柯达伊为拯救民族音乐文化而研究的教学法,为匈牙利民族音乐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这种教学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柯达伊教学法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是一种民族的、全民的音乐教育思想,他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匈牙利的民族素质,主张通过音乐让孩子们形成创造性并丰富其生活。柯达伊指出:“我们一定要为优秀的外国作品敞开大门,无论它们属于哪个国家,它们只会丰富我们。一定要尽早引导儿童扩展世界范围的知识,学习世界上各种有价值的音乐。”

总之,我们对外来的先进音乐教育模式应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我们自己更新、更好的音乐教育模式,来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面对中华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潜在挑战,面对多种文化冲突的加剧,我们要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音乐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对民族音乐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而在发展的过程中,理智地借鉴国外的某些技术成分,与本民族的优秀成分融合,才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结语

民族音乐是关系到民族意识、民族兴旺的一个重要因素。音乐教育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建设中应竭尽全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通过有效的途径,在学校中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的氛围。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施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培养学生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以此来加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学校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历史赋予的使命,也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2]薛艺兵.在音乐表象的背后[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

[3]樊祖荫.中国现代音乐研究文集[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3.

[4]项阳.当传统遭遇现代[M].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

[5]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音乐教育研究中国音乐, 2003(1).

[6]邹丽霞.学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杭州商学院学报(原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7]范立志.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6).

[8]网络采编.美国式的音乐教育模式[J].

cfedu.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734,2005-11.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第3篇

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文化古老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音乐极其丰富多彩。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历来是独具一格的,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民族音乐也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体系。

传统不是一尊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传统离它的源头越远,它膨胀的越大(黑格尔语)。可见,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的东西,而是不断发展的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如果不吸收外来的先进的因素和优秀成果,也会阻碍自己的更新与发展,对弘扬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不利。

在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曾引进“学堂乐歌”,使音乐成了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引进了欧洲近代音.乐体系,使我国的音乐教育走上了系统化和规范化的道路,从而培养出不少优秀的音乐人才。但也因此忽视了对我们自己优秀传统音乐的研究,导致很多误区。不少青少年学生因不愿了解从而不懂得我国传统音乐中的许多精华,误认为中国的乐器没有外国的先进;误认为中国没有像样的音乐理论,视西方的.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从而形成“重西轻中”的错误思想。这不仅极大地阻碍了民族优秀传统音乐的弘扬发展,更严重的是大大助长了盲目崇洋,丧失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消极精神。

其实中国是一个文化古老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音乐极其丰富多彩。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历来是独具一格的,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民族音乐也具有自己的独特体系。我国民族音乐的许多规律、法则是西方音乐理论包括不了、解释不了的。比如,西方的音乐理论认为:二度音程的结合是不谐调的,但我国南方的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多声部民歌却常常用二度音程的结合,形成一种非常协调悦耳的声音。

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只属于自己而别的民族所没有的独特性。譬如我国南方的侗族大歌就别具一格,1986年应法国邀请,有九名农村的侗族姑娘组成的贵州侗族民间和唱艺术团在著名的夏乐宫歌剧院演出,轰动了巴黎,法国各大报纸均大加称赞。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在海外如此风光,我们身在芝兰之室却不闻其香,岂不可悲。再如,我国北方世代传承的锣鼓曲牌千变万化,丰富多彩。那娴熟多变的鼓点和其它乐器出神人化的切人,配合得天衣无缝。若取其进人学校,比奥尔夫的节奏训练会更胜一筹。

当然,任何传统艺术都是在不断发展之中,但真正有成效的发展无一不是根植于浓厚的传统之上的。屹立于世界交响音乐之林的《梁祝》不就是取材于家喻户晓的中国民间故事和富有浓郁乡土味的越剧音乐吗,列为世界名曲的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不也取材于内蒙民间小曲么。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光大必须通过音乐教育来实现。而国民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的摇篮,在这个领域里,弘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一个迫在眉睫而又,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音乐教师要自觉地创造条件,通过课内外的各种方式将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灌输给学生,另外在普通高校里开设音乐欣赏课和音乐选修课,有意识地多介绍民族传统音乐,提高传统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让大学生们知道我国民族音乐的精华,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第4篇

关 键 词:民族化 中国钢琴音乐文化 发展繁荣

所谓民族化,就是要体现和表达每个民族所特有的根本特性。民族化的概念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借鉴和利用外来的艺术形式和经验,使其本国化;二是继承和革新本民族的艺术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适应于新时代的需要。艺术的民族性就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其最基本、最重要的内涵在于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民族化,就是要用钢琴这一外来西洋乐器来体现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和音乐内涵,传达本民族的精神、意韵和风格,其实这是一个“舶来—融合—弘扬”的过程。

一、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萌芽

自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金尼阁将古钢琴献给明神宗开始,钢琴传入中国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初期,一些致力于发展民族化事业的音乐家就已开始创作我国自己的钢琴作品(包括钢琴伴奏曲)。赵元任第一首钢琴曲《和平进行曲》就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萌芽。wwW.133229.cOm萧友梅的《新霓裳羽衣舞》基本模仿唐代大曲的结构形式,但在旋律音调、和声色彩等创作手法上,力求展现出中国民族风格。黄自的钢琴伴奏曲《春思》,虽以欧洲古典和声为基础,表现出来的却是东方色彩的和声美感。这些作品都成为中国钢琴音乐民族风格的探索性标志。

二、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第一个独立建制的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院”建立。于是,全国各大城市大专院校纷纷设立音乐专科,并开设钢琴课程,中国钢琴教育得到了初步发展。期间,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探索也取得了标志性的进展。著名的钢琴曲《牧童短笛》,采用欧洲对比复调技术与我国民族支声复调相结合的手法,使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作曲理论相结合的理想成为现实。《牧童短笛》钢琴曲创作的成功,开创了中国民族化钢琴作品的先河,带动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和发展。如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钢琴作品《十六首断章作品》《五首素描》,以及对无调性现代技法做出最早尝试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等,都是钢琴作品民族化的最好验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的钢琴系正式成立,全国各地钢琴教育基地相继建立,钢琴专业教学逐步得到完善,一大批优秀的钢琴人才涌现出来。其中许多钢琴家不仅谙熟专业演奏技法,而且他们积极响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艺术指导方针,创作出了不少民族化的钢琴教材,如《五声调式钢琴练习曲》《民歌钢琴小曲五十首》《中国钢琴曲选》等。据不完全统计,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十七年中,正式出版的中国钢琴作品就达235首以上。①即使在“文革”时期,中国的钢琴家、作曲家也成功地将一些著名的传统民族民间器乐曲、民歌改编成钢琴曲,创作出了一大批喜闻乐见的中国钢琴作品,使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有钢琴协奏曲《黄河》《夕阳萧鼓》《百鸟朝凤》,钢琴伴唱京剧《红灯记》等,这些都是钢琴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民族化钢琴教材。

三、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繁荣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钢琴音乐文化事业空前活跃起来,全国各地音乐学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制定出主科教学各阶段应有的艺术和技术水平的标准,有的还专门列出中国钢琴作品的考察曲目,将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教学首次提到了重要的地位。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钢琴作曲家一方面坚持中国调式基础的特性,进行着民族和声的革新与试验。另一方面,他们尝试着对新风格的大胆探索。例如追求新音响结构的钢琴作品,或运用无调式和十二音体系等现代技法创作,以追求民族神韵,如陈怡的《多耶》、周龙的《五魁》、权吉浩的《长短组合》、邹向平的《侗乡鼓楼》等。或独创作曲技法,进行创新实验,如赵晓生的《太极》、彭志敏的《风景系列》、蒋祖磬的《第一钢琴奏鸣曲》等。这些个性化的现代音乐创作作品,奠定了中国钢琴音乐新的里程碑,为中国钢琴音乐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民族化发展在借鉴、吸收优秀的西方音乐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以建设并发展本国的钢琴音乐文化为重任,其真正的实质是在“纵”的继承和“横”的借鉴之交叉点上进行有机融合,一方面吸收异域营养,促进钢琴音乐文化自身的现代化;一方面彰显中国钢琴艺术本来的民族特征,将引进、吸收的西方艺术来建设中国的钢琴音乐文化。钢琴音乐这样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要实现其民族化的过程,必须依赖于我国的钢琴教育家、钢琴演奏家和钢琴作曲家,以中国的民族文化为根基,结合我国的基本教育国情及中外的钢琴教育实践,来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育研究成果(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体系)及有世界影响的中国钢琴学派的形成。继承和巩固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推广和弘扬中国钢琴音乐,培养民族化的钢琴人才,建立中国的钢琴学派等,应成为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民族化事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虽然钢琴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在与中国音乐文化的融合中有着一些不谐和,但它转调方便、音域宽广、音色丰富等优势,又给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与钢琴音乐艺术的结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民族化道路印证着:只有把艺术的触角切入民族生存最敏感的神经,才会有艺术的冲击力与震撼力,只有背靠着民族文化的、哲学的和美学的坚实基石,我们的现代艺术无论是批判还是建构,才会有文化的广度、美学的高度,以及哲学的深度。②艺术富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才能深刻地表现生活,才能深入地表现民族精神和风貌,才能成为最真实的民族艺术。

注释: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第5篇

关 键 词:民族化 中国钢琴音乐文化 发展繁荣

所谓民族化,就是要体现和表达每个民族所特有的根本特性。民族化的概念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借鉴和利用外来的艺术形式和经验,使其本国化;二是继承和革新本民族的艺术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适应于新时代的需要。艺术的民族性就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其最基本、最重要的内涵在于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民族化,就是要用钢琴这一外来西洋乐器来体现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和音乐内涵,传达本民族的精神、意韵和风格,其实这是一个“舶来—融合—弘扬”的过程。

一、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萌芽

自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金尼阁将古钢琴献给明神宗开始,钢琴传入中国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初期,一些致力于发展民族化事业的音乐家就已开始创作我国自己的钢琴作品(包括钢琴伴奏曲)。赵元任第一首钢琴曲《和平进行曲》就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萌芽。萧友梅的《新霓裳羽衣舞》基本模仿唐代大曲的结构形式,但在旋律音调、和声色彩等创作手法上,力求展现出中国民族风格。黄自的钢琴伴奏曲《春思》,虽以欧洲古典和声为基础,表现出来的却是东方色彩的和声美感。这些作品都成为中国钢琴音乐民族风格的探索性标志。

二、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第一个独立建制的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院”建立。于是,全国各大城市大专院校纷纷设立音乐专科,并开设钢琴课程,中国钢琴教育得到了初步发展。期间,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探索也取得了标志性的进展。著名的钢琴曲《牧童短笛》,采用欧洲对比复调技术与我国民族支声复调相结合的手法,使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作曲理论相结合的理想成为现实。《牧童短笛》钢琴曲创作的成功,开创了中国民族化钢琴作品的先河,带动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和发展。如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钢琴作品《十六首断章作品》《五首素描》,以及对无调性现代技法做出最早尝试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等,都是钢琴作品民族化的最好验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的钢琴系正式成立,全国各地钢琴教育基地相继建立,钢琴专业教学逐步得到完善,一大批优秀的钢琴人才涌现出来。其中许多钢琴家不仅谙熟专业演奏技法,而且他们积极响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艺术指导方针,创作出了不少民族化的钢琴教材,如《五声调式钢琴练习曲》《民歌钢琴小曲五十首》《中国钢琴曲选》等。据不完全统计,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十七年中,正式出版的中国钢琴作品就达235首以上。①即使在“文革”时期,中国的钢琴家、作曲家也成功地将一些著名的传统民族民间器乐曲、民歌改编成钢琴曲,创作出了一大批喜闻乐见的中国钢琴作品,使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有钢琴协奏曲《黄河》《夕阳萧鼓》《百鸟朝凤》,钢琴伴唱京剧《红灯记》等,这些都是钢琴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民族化钢琴教材。

三、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繁荣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钢琴音乐文化事业空前活跃起来,全国各地音乐学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制定出主科教学各阶段应有的艺术和技术水平的标准,有的还专门列出中国钢琴作品的考察曲目,将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教学首次提到了重要的地位。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钢琴作曲家一方面坚持中国调式基础的特性,进行着民族和声的革新与试验。另一方面,他们尝试着对新风格的大胆探索。例如追求新音响结构的钢琴作品,或运用无调式和十二音体系等现代技法创作,以追求民族神韵,如陈怡的《多耶》、周龙的《五魁》、权吉浩的《长短组合》、邹向平的《侗乡鼓楼》等。或独创作曲技法,进行创新实验,如赵晓生的《太极》、彭志敏的《风景系列》、蒋祖磬的《第一钢琴奏鸣曲》等。这些个性化的现代音乐创作作品,奠定了中国钢琴音乐新的里程碑,为中国钢琴音乐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民族化发展在借鉴、吸收优秀的西方音乐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以建设并发展本国的钢琴音乐文化为重任,其真正的实质是在“纵”的继承和“横”的借鉴之交叉点上进行有机融合,一方面吸收异域营养,促进钢琴音乐文化自身的现代化;一方面彰显中国钢琴艺术本来的民族特征,将引进、吸收的西方艺术来建设中国的钢琴音乐文化。钢琴音乐这样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要实现其民族化的过程,必须依赖于我国的钢琴教育家、钢琴演奏家和钢琴作曲家,以中国的民族文化为根基,结合我国的基本教育国情及中外的钢琴教育实践,来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育研究成果(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体系)及有世界影响的中国钢琴学派的形成。继承和巩固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推广和弘扬中国钢琴音乐,培养民族化的钢琴人才,建立中国的钢琴学派等,应成为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民族化事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虽然钢琴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在与中国音乐文化的融合中有着一些不谐和,但它转调方便、音域宽广、音色丰富等优势,又给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与钢琴音乐艺术的结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民族化道路印证着:只有把艺术的触角切入民族生存最敏感的神经,才会有艺术的冲击力与震撼力,只有背靠着民族文化的、哲学的和美学的坚实基石,我们的现代艺术无论是批判还是建构,才会有文化的广度、美学的高度,以及哲学的深度。②艺术富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才能深刻地表现生活,才能深入地表现民族精神和风貌,才能成为最真实的民族艺术。

注释: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第6篇

关 键 词:民族化 中国钢琴音乐文化 发展繁荣

所谓民族化,就是要体现和表达每个民族所特有的根本特性。民族化的概念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借鉴和利用外来的艺术形式和经验,使其本国化;二是继承和革新本民族的艺术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适应于新时代的需要。艺术的民族性就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其最基本、最重要的内涵在于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民族化,就是要用钢琴这一外来西洋乐器来体现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和音乐内涵,传达本民族的精神、意韵和风格,其实这是一个“舶来—融合—弘扬”的过程。

一、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萌芽

自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金尼阁将古钢琴献给明神宗开始,钢琴传入中国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初期,一些致力于发展民族化事业的音乐家就已开始创作我国自己的钢琴作品(包括钢琴伴奏曲)。赵元任第一首钢琴曲《和平进行曲》就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萌芽。萧友梅的《新霓裳羽衣舞》基本模仿唐代大曲的结构形式,但在旋律音调、和声色彩等创作手法上,力求展现出中国民族风格。黄自的钢琴伴奏曲《春思》,虽以欧洲古典和声为基础,表现出来的却是东方色彩的和声美感。这些作品都成为中国钢琴音乐民族风格的探索性标志。

二、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第一个独立建制的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院”建立。于是,全国各大城市大专院校纷纷设立音乐专科,并开设钢琴课程,中国钢琴教育得到了初步发展。期间,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探索也取得了标志性的进展。著名的钢琴曲《牧童短笛》,采用欧洲对比复调技术与我国民族支声复调相结合的手法,使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作曲理论相结合的理想成为现实。《牧童短笛》钢琴曲创作的成功,开创了中国民族化钢琴作品的先河,带动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和发展。如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钢琴作品《十六首断章作品》《五首素描》,以及对无调性现代技法做出最早尝试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等,都是钢琴作品民族化的最好验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的钢琴系正式成立,全国各地钢琴教育基地相继建立,钢琴专业教学逐步得到完善,一大批优秀的钢琴人才涌现出来。其中许多钢琴家不仅谙熟专业演奏技法,而且他们积极响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艺术指导方针,创作出了不少民族化的钢琴教材,如《五声调式钢琴练习曲》《民歌钢琴小曲五十首》《中国钢琴曲选》等。据不完全统计,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十七年中,正式出版的中国钢琴作品就达235首以上。①即使在“文革”时期,中国的钢琴家、作曲家也成功地将一些著名的传统民族民间器乐曲、民歌改编成钢琴曲,创作出了一大批喜闻乐见的中国钢琴作品,使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有钢琴协奏曲《黄河》《夕阳萧鼓》《百鸟朝凤》,钢琴伴唱京剧《红灯记》等,这些都是钢琴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民族化钢琴教材。

转贴于

三、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繁荣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钢琴音乐文化事业空前活跃起来,全国各地音乐学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制定出主科教学各阶段应有的艺术和技术水平的标准,有的还专门列出中国钢琴作品的考察曲目,将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教学首次提到了重要的地位。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钢琴作曲家一方面坚持中国调式基础的特性,进行着民族和声的革新与试验。另一方面,他们尝试着对新风格的大胆探索。例如追求新音响结构的钢琴作品,或运用无调式和十二音体系等现代技法创作,以追求民族神韵,如陈怡的《多耶》、周龙的《五魁》、权吉浩的《长短组合》、邹向平的《侗乡鼓楼》等。或独创作曲技法,进行创新实验,如赵晓生的《太极》、彭志敏的《风景系列》、蒋祖磬的《第一钢琴奏鸣曲》等。这些个性化的现代音乐创作作品,奠定了中国钢琴音乐新的里程碑,为中国钢琴音乐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民族化发展在借鉴、吸收优秀的西方音乐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以建设并发展本国的钢琴音乐文化为重任,其真正的实质是在“纵”的继承和“横”的借鉴之交叉点上进行有机融合,一方面吸收异域营养,促进钢琴音乐文化自身的现代化;一方面彰显中国钢琴艺术本来的民族特征,将引进、吸收的西方艺术来建设中国的钢琴音乐文化。钢琴音乐这样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要实现其民族化的过程,必须依赖于我国的钢琴教育家、钢琴演奏家和钢琴作曲家,以中国的民族文化为根基,结合我国的基本教育国情及中外的钢琴教育实践,来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育研究成果(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体系)及有世界影响的中国钢琴学派的形成。继承和巩固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推广和弘扬中国钢琴音乐,培养民族化的钢琴人才,建立中国的钢琴学派等,应成为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民族化事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虽然钢琴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在与中国音乐文化的融合中有着一些不谐和,但它转调方便、音域宽广、音色丰富等优势,又给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与钢琴音乐艺术的结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民族化道路印证着:只有把艺术的触角切入民族生存最敏感的神经,才会有艺术的冲击力与震撼力,只有背靠着民族文化的、哲学的和美学的坚实基石,我们的现代艺术无论是批判还是建构,才会有文化的广度、美学的高度,以及哲学的深度。②艺术富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才能深刻地表现生活,才能深入地表现民族精神和风貌,才能成为最真实的民族艺术。

注释: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第7篇

关 键 词:民族化 中国钢琴音乐文化 发展繁荣

所谓民族化,就是要体现和表达每个民族所特有的根本特性。民族化的概念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借鉴和利用外来的艺术形式和经验,使其本国化;二是继承和革新本民族的艺术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适应于新时代的需要。艺术的民族性就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其最基本、最重要的内涵在于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民族化,就是要用钢琴这一外来西洋乐器来体现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和音乐内涵,传达本民族的精神、意韵和风格,其实这是一个“舶来—融合—弘扬”的过程。

一、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萌芽

自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金尼阁将古钢琴献给明神宗开始,钢琴传入中国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初期,一些致力于发展民族化事业的音乐家就已开始创作我国自己的钢琴作品(包括钢琴伴奏曲)。赵元任第一首钢琴曲《和平进行曲》就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萌芽。萧友梅的《新霓裳羽衣舞》基本模仿唐代大曲的结构形式,但在旋律音调、和声色彩等创作手法上,力求展现出中国民族风格。黄自的钢琴伴奏曲《春思》,虽以欧洲古典和声为基础,表现出来的却是东方色彩的和声美感。这些作品都成为中国钢琴音乐民族风格的探索性标志。

二、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第一个独立建制的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院”建立。于是,全国各大城市大专院校纷纷设立音乐专科,并开设钢琴课程,中国钢琴教育得到了初步发展。期间,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探索也取得了标志性的进展。著名的钢琴曲《牧童短笛》,采用欧洲对比复调技术与我国民族支声复调相结合的手法,使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作曲理论相结合的理想成为现实。《牧童短笛》钢琴曲创作的成功,开创了中国民族化钢琴作品的先河,带动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和发展。如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钢琴作品《十六首断章作品》《五首素描》,以及对无调性现代技法做出最早尝试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等,都是钢琴作品民族化的最好验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的钢琴系正式成立,全国各地钢琴教育基地相继建立,钢琴专业教学逐步得到完善,一大批优秀的钢琴人才涌现出来。其中许多钢琴家不仅谙熟专业演奏技法,而且他们积极响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艺术指导方针,创作出了不少民族化的钢琴教材,如《五声调式钢琴练习曲》《民歌钢琴小曲五十首》《中国钢琴曲选》等。据不完全统计,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十七年中,正式出版的中国钢琴作品就达235首以上。①即使在“”时期,中国的钢琴家、作曲家也成功地将一些著名的传统民族民间器乐曲、民歌改编成钢琴曲,创作出了一大批喜闻乐见的中国钢琴作品,使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有钢琴协奏曲《黄河》《夕阳萧鼓》《百鸟朝凤》,钢琴伴唱京剧《红灯记》等,这些都是钢琴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民族化钢琴教材。

三、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繁荣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钢琴音乐文化事业空前活跃起来,全国各地音乐学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制定出主科教学各阶段应有的艺术和技术水平的标准,有的还专门列出中国钢琴作品的考察曲目,将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教学首次提到了重要的地位。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钢琴作曲家一方面坚持中国调式基础的特性,进行着民族和声的革新与试验。另一方面,他们尝试着对新风格的大胆探索。例如追求新音响结构的钢琴作品,或运用无调式和十二音体系等现代技法创作,以追求民族神韵,如陈怡的《多耶》、周龙的《五魁》、权吉浩的《长短组合》、邹向平的《侗乡鼓楼》等。或独创作曲技法,进行创新实验,如赵晓生的《太极》、彭志敏的《风景系列》、蒋祖磬的《第一钢琴奏鸣曲》等。这些个性化的现代音乐创作作品,奠定了中国钢琴音乐新的里程碑,为中国钢琴音乐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民族化发展在借鉴、吸收优秀的西方音乐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以建设并发展本国的钢琴音乐文化为重任,其真正的实质是在“纵”的继承和“横”的借鉴之交叉点上进行有机融合,一方面吸收异域营养,促进钢琴音乐文化自身的现代化;一方面彰显中国钢琴艺术本来的民族特征,将引进、吸收的西方艺术来建设中国的钢琴音乐文化。钢琴音乐这样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要实现其民族化的过程,必须依赖于我国的钢琴教育家、钢琴演奏家和钢琴作曲家,以中国的民族文化为根基,结合我国的基本教育国情及中外的钢琴教育实践,来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育研究成果(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体系)及有世界影响的中国钢琴学派的形成。继承和巩固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推广和弘扬中国钢琴音乐,培养民族化的钢琴人才,建立中国的钢琴学派等,应成为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民族化事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虽然钢琴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在与中国音乐文化的融合中有着一些不谐和,但它转调方便、音域宽广、音色丰富等优势,又给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与钢琴音乐艺术的结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民族化道路印证着:只有把艺术的触角切入民族生存最敏感的神经,才会有艺术的冲击力与震撼力,只有背靠着民族文化的、哲学的和美学的坚实基石,我们的现代艺术无论是批判还是建构,才会有文化的广度、美学的高度,以及哲学的深度。②艺术富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才能深刻地表现生活,才能深入地表现民族精神和风貌,才能成为最真实的民族艺术。

注释: